军用梁计算

军用梁计算
军用梁计算

支架搭设纵梁采用六四军用梁理论计算,假设箱梁所用重量均由腹板处军用梁承担不考虑翼缘板纵梁支撑,腹板宽度取6.7m.。

军用梁力学参数:

B段布置8根军用梁跨12m q=59.915KN*m

弯矩图:

x

7

89101112 M max=20.596KN*m σ= M max/W=88.168Mpa<[σ]=200Mpa 满足安全需求

轴力图:

x

弦杆最大轴力=724.547KN ;斜腹杆最大轴力513.377KN位于两端支撑处其余满足要

求;中竖杆最大轴力357.737KN位于两端支撑处其余满足要求。挠度图:

x

δmax=29mm<[δ]=L/400=30mm

A段布置6根按跨12m q=57.687KN*m

同理可得:

M max=20.737KN*m σ=88.77Mpa<200Mpa

弦杆最大轴力=705.417KN ;斜腹杆最大轴力500KN位于两端支撑处其余满足要求;中竖杆最大轴力350.108KN位于两端支撑处其余满足要求。

δmax=24.15mm<[δ]=L/400=30mm

D段布置六根按14m+14m两等跨连续梁建模q=59.228KN*m

示意图:

弯矩图:

-185.78

M max=50.845KN*m σ=217.66Mpa>200Mpa 位于中点上弦杆处。轴力图:

x

弦杆最大轴力=725.297KN ;斜腹杆最大轴力685.48KN位于两端和中间支撑处,其余部分满足要求;中竖杆最大轴力333.161KN位于两端和中间支撑处,其余部分满足要求。

挠度图:

x

δmax=25.73mm<[δ]=L/400=35mm

梁计算公式大全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 第一章梁 第一节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如下图所示)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三、尾跨钢筋计算

300mm 800mm框架梁计算书

梁模板(扣件钢管架)计算书 000工程;工程建设地点:00;属于结构;地上0层;地下0层;建筑高度:0m;标准层层高:0m ;总建筑面积:0平方米;总工期:0天。 本工程由投资建设,设计,地质勘察,监理,组织施工;由00担任项目经理,00担任技术负责人。 高支撑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梁段:LL18。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 梁截面宽度B(m):0.20;梁截面高度D(m):0.80; 混凝土板厚度(mm):120.00;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 a(m):1.0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10; 立杆步距h(m):1.50;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 b(m):1.50;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3.30;梁两侧立杆间距(m):0.60; 承重架支撑形式:梁底支撑小楞垂直梁截面方向;

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0;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0.75; 2.荷载参数 新浇混凝土重力密度(kN/m3):24.00;模板自重(kN/m2):0.50;钢筋自重(kN/m3):1.5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0;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17.8; 振捣混凝土对梁底模板荷载(kN/m2):2.0;振捣混凝土对梁侧模板荷载(kN/m2):4.0; 3.材料参数 木材品种:柏木;木材弹性模量E(N/mm2):9000.0; 木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c(N/mm):16.0;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7.0;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7; 面板材质: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20.00; 面板弹性模量E(N/mm2):6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 4.梁底模板参数 梁底方木截面宽度b(mm):60.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mm):80.0; 梁底纵向支撑根数:2; 5.梁侧模板参数 主楞间距(mm):500;次楞根数:4; 主楞竖向支撑点数量:2; 固定支撑水平间距(mm):500; 竖向支撑点到梁底距离依次是:300mm,600mm; 主楞材料:圆钢管; 直径(mm):48.00;壁厚(mm):3.50; 主楞合并根数:2;

梁开洞要求及做法

梁开洞要求及做法: 一个工程是否有这种混凝土已经成型再来开孔的情况,体现了这个项目的管理水平!标准的梁上空洞应该采用预留的方式,空洞周边还用采取加强措施! 楼主问空洞的位置一般应该在梁高的1/3中部,下面这个截图就是常见的设计方法: 平法03G101-1中有一个梁上留洞的加强方式,上面也可以看出空洞的位置限制要求。 孔洞还有方孔与圆孔之分,下面这个截图分别是两种不同孔洞的加强方法:

一、留洞要求: 1.对于预埋钢套管,当预埋位置设置在跨中L/3范围内时,要求:①洞口大小必须小于或等于0.4倍的梁高;②洞口上边缘距梁上边必须大于或等于0.3倍的梁高;③洞口下边缘距梁下边必须大于或等于150mm;④相邻两个洞口的中心间距应不小于2倍的较大洞口直径。以上四条必须同时满足,对不满足此要求的钢套管大小、标高及位置应作相应调整。 2.当预埋位置设置在梁端L/3范围内时,要求:①洞口大小必须小于或等于0.3倍的梁高; ②洞口上边缘距梁上边必须大于或等于0.35倍的梁高;③洞口下边缘距梁下边必须大于或等于150mm;④洞边到梁边或柱边的距离必须大于或等于1.5梁高;⑤相邻两个洞口的中心间距应不小于3倍的较大洞口直径。以上五条必须同时满足,对不满足此要求的钢套管大小、标高及位置应作相应调整。 二、具体补强做法以下都有详细说明: 参考资料: 《高规》7.2.27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5.3.29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二版)3.9 《苏G01-2003》17页 梁上开洞的计算和构造的一般规定 (1)框架梁或剪力墙的连梁,因机电设备管道的穿行需开孔洞时,应合理选择孔洞垃置,并应进行内力和承载力计算厦构造措施。 (2)孔洞位置应避开梁端塑性铰区,尽可能设置在剪力较小的跨中L/3区域内,必要 时也可设置在梁端1/3区域内。孔洞偏心宜偏向受拉区,偏心距EO不宜大于0.05H。小孔洞尽可能预留套管。当设置多个孔洞时,相邻孔洞边缘间净距不应小于2.5HJ。孔洞尺寸和位置应满足表5-24的规定。孔洞长度与高度之比值`L_O`/`H_3`应满足:跨中L/3区域内不大于6;梁端L/3区域内不大于3。 (3)当矩形孔洞的高度小于MM,且孔洞周边配筋可按构造设置。上、下弦杆纵向钢筋` A_A2`、`A_A3`可采用2Φ10~2Φ12,箍筋采用Φ6~Φ8,间距不应大于0.5`H_1`或0.5`H_2`及100MM,孔洞边竖向箍筋应加密. (4)当孔洞尽寸超过上项时,孔洞上、下弦杆的配筋应按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按构造要求设置的配筋。 孔洞上、下弦杆的内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公式14 5-53 式中 `V_H`------孔洞边梁组合剪力设计值; Q-----------孔洞上弦杆均布竖向荷载; `Λ_B`------抗震加强系数,抗震等级为一、二级时,`Λ_B`=1.5;三四级时,`Λ_B`=1.2.非抗震设计是,`Λ_B`=1.0 `M_B`-------孔洞中点处梁的弯矩设计值; Z--------孔洞上、下弦杆之间中心距离;

钢筋混凝土挑梁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挑梁计算书 一、构件编号: TL_1 二、示意图: 三、设计依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3-2001) 四、计算信息 1. 几何参数 梁宽度b = 340 mm 梁尾端高度h1 = 350 mm 墙边缘处高度h2 = 350 mm 梁顶端高度h3 = 180 mm 挑梁类型: 楼层挑梁 外挑长度L = 1500 mm 埋入墙体长度L1 = 1800 mm

墙体高度L W = 2800 mm 门洞宽度b M = 800 mm 门洞高度h M = 2100 mm 门洞至挑梁尾端距离D = 500 mm 墙厚b W = 240 mm 受拉钢筋合力点到受拉边距离a S = 25 mm 支撑处墙体类型: 有构造柱 2. 参数信息 混凝土等级: C20 f t = 1.100N/mm2f c = 9.600N/mm2纵筋种类: HRB335 f y = 300.000N/mm2 箍筋种类: HPB235 f yv = 210.000N/mm2 箍筋间距s = 200 mm 箍筋肢数n = 2 墙体材料: 烧结普通砖 砌体强度等级: MU20 砂浆强度等级: M7.5 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 C = 2.39 N/mm2 砌体材料抗压强度设计值调整系数γa = 1.00 3. 荷载信息 端部集中恒载F k = 4.500 kN 外挑部分活荷载q k1 = 8.300 kN/m 外挑部分恒荷载g k1 = 10.000 kN/m 埋入部分恒荷载g k2 = 10.000 kN/m 挑梁容重γL = 25.000 kN/m3

框架梁模板计算书

框架梁模板(扣件钢管高架)计算书 本高支撑架计算采用PKPM施工安全设施计算软件计算。计算书中钢管全部按照Φ48×3.0计算。 本高支撑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计算梁段:BKL-407(3A)。高支架搭设高度为18.08米,基本尺寸为:梁截面B×D=500mm×700mm,梁支撑立杆的横距(跨度方向) l=1.00米,立杆的步距h=1.50米,梁底增加1道承重立杆。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 梁截面宽度 B(m):0.50;梁截面高度 D(m):0.70; 混凝土板厚度(mm):120.00;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1.0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10; 立杆步距h(m):1.50;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1.00;

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18.28;梁两侧立柱间距(m):0.80; 承重架支设:1根承重立杆,方木支撑垂直梁截面;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 扣件连接方式:单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0.85; 2.荷载参数 模板自重(kN/m2):0.35;钢筋自重(kN/m3):1.5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18.0;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kN/m2):2.0;振捣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2.0; 3.材料参数 木材品种:杉木;木材弹性模量E(N/mm2):10000.0;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7.0;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7;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0;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 4.梁底模板参数 梁底方木截面宽度b(mm):50.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mm):100.0; 梁底纵向支撑根数:4;面板厚度(mm):18.0; 5.梁侧模板参数 主龙骨间距(mm):500;次龙骨根数:4; 主龙骨竖向支撑点数量为:2; 支撑点竖向间距为:100mm; 穿梁螺栓水平间距(mm):500; 穿梁螺栓直径(mm):M12; 主龙骨材料:钢管;截面类型为圆钢管Φ48×3.0; 主龙骨合并根数:2; 次龙骨材料:木枋,宽度50mm,高度100mm; 二、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1.梁侧模板荷载

框架梁中架立筋钢筋计算方法

框架梁中架立筋钢筋计算方法 1.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 有个通长钢筋与贯通筋有点区别,通长筋就是指在所标的区段内通长设置,直径可以不相同,可以采用搭接连接形式,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个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抗拉强度,而且两端应按受拉锚固的钢筋。 架立筋是构造配置的非受力钢筋,主要是用于固定箍筋和受力筋位置的,当配置有负筋时,架力筋可只布置在梁的跨中,两端与负筋来搭接,但也可以是贯通全梁,一般在梁的上部。 2.构造筋是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按规范要求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筋。 梁中腰筋(构造筋)和扭筋有什么区别 3.附加筋是按结构或构造的要求,在特定部位附加的加强钢筋。如:集中力处抗剪作用的吊筋或附加箍筋,洞口周围补强的附加绑扎短钢筋,现浇板转角处的抗裂的辐射筋等都是属于附加筋。 腰筋是纵向构造钢筋,在梁腹板(粱高减去楼板厚度)高度大于等于450mm的时候,需要配置腰筋。腰筋沿梁高两侧布置。平法中表示用G起头。 梁架力钢筋长度=梁跨净长—左边负筋伸入梁内净长—右边负筋伸入梁内净长+150*2,计算依据03G101-57页见附图,不过要注意的是支座负筋长度和梁跨净长有关系,相邻两跨梁,在计算负筋长度时应取梁跨净长值大者见附图二如果该梁的所有跨的轴线间距(支座都是居中且截面尺寸)是一样的,架立筋长度=净跨长一净跨长/3*2+150*2,这个公式就是对的,如果该梁的所有跨的轴线间距不一样,支座负筋应按大跨的1/3计算,这个公式就不正确了附图三图四你看一下就知道了

梁上打孔规范

梁上打孔规范 篇一:梁上打孔原则 梁上打孔原则 1)打孔前了解每个孔位意图,了解房屋结构及内外情况; 2)标示清楚每个孔位,还要观察水电管路的走向; 3)打孔尽量打在梁的两侧,两侧受力最小; 4)打孔尽量打在下面有墙体的梁上; 5)打孔尽量打在梁的顶部,顶部受力较小; 6)梁上尽量打小孔; 7)梁高度20公分不得打上下孔;梁的下部五公分的位置严禁打孔。通常在梁下部三公分处有主筋,严禁打到主筋. 8)洞的直径不能超过梁直径的四分之一 篇二:梁开洞要求及做法 梁开洞要求及做法: 一个工程是否有这种混凝土已经成型再来开孔的情况,体现了这个项目的管理水平!标准的梁上空洞应该采用预留的方式,空洞周边还用采取加强措施! 楼主问空洞的位置一般应该在梁高的1/3中部,下面这个截图就是常见的设计方法:

平法03G101-1中有一个梁上留洞的加强方式,上面也可以看出空洞的位置限制要求。 孔洞还有方孔与圆孔之分,下面这个截图分别是两种不同孔洞的加强方法: 一、留洞要求: 1.对于预埋钢套管,当预埋位置设置在跨中L/3范围内时,要求:①洞口大小必须小于或等于0.4倍的梁高;②洞口上边缘距梁上边必须大于或等于0.3倍的梁高;③洞口下边缘距梁下边必须大于或等于150mm;④相邻两个洞口的中心间距应不小于2倍的较大洞口直径。以上四条必须同时满足,对不满足此要求的钢套管大小、标高及位置应作相应调整。 2.当预埋位置设置在梁端L/3范围内时,要求:①洞口大小必须小于或等于0.3倍的梁高;②洞口上边缘距梁上边必须大于或等于0.35倍的梁高;③洞口下边缘距梁下边必须大于或等于150mm;④洞边到梁边或柱边的距离必须大于或等于1.5梁高;⑤相邻两个洞口的中心间距应不小于3倍的较大洞口直径。以上五条必须同时满足,对不满足此要求的钢套管大小、标高及位置应作相应调整。 二、具体补强做法以下都有详细说明: 参考资料: 《高规》7.2.27

中挑梁计算书

悬挑钢梁计算(一) 荷载的计算:

(1) 钢梁集中力: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 1 = (1.5+2.000)×0.8×0.6=1.68kN 钢筋混凝土封口梁自重(kN): F 1a = 25×0.25×0.5×1.2=3.75kN F 1 = 1.2×(3.75+3.2)+1.4×1.68=1.069KN,取11KN F 2 = 1.2×(1.68+3.2)=5.86kN ,取5.9KN (2) 钢梁均载: 18#工字钢钢梁自重:0.241 kN/m 模板的自重线荷载:0.200 kN/m 活荷载:0.5 kN/m q = 1.20q G + 1.40q Q = 1.2×(0.241+0.2)+ 1.4×0.5=1.3 kN/m (二)钢梁M 值计算 用弯矩分配法计算: F1+0.8 q=11+0.8x1.3=12.04KN A 支座弯矩: M A =92.55.0112 8.03.12 =?+? kN.m B 支座弯矩:

M1= 2 05.429.5? x [0.1x3.95x(4.05+0.1) + 0.7x3.35x(4.05+0.7) + 1.3x2.75x(4.05+1.3) + 1.9x2.15x(4.05+1.9) + 2.5x1.55x(4.05+2.5) + 3.1x0.95x( 4.05+3.1) + 3.7x0.35x(4.05+3.7)] =18.43kN.m M2=67.28 05.43.182 2=?=ql kN.m M=M1+M2=18.43+2.67=21.1 kN.m i BA = EI/4.05 i BC = i CB = EI/4 i CD = EI/3.65 S BA =3EI/4.04=0.74EI S BC = S CB = 4EI/4=EI S CD = 3EI/3.65=0.83EI 43.0174.074.0=+=BA u 57.01 74.01=+=BC u 55.083.011=+=CB u 45.083 .0183.0=+=CD u

梁上开孔规范

梁上开孔规范 篇一:梁开洞要求及做法 梁开洞要求及做法: 一个工程是否有这种混凝土已经成型再来开孔的情况,体现了这个项目的管理水平!标准的梁上空洞应该采用预留的方式,空洞周边还用采取加强措施! 楼主问空洞的位置一般应该在梁高的1/3中部,下面这个截图就是常见的设计方法: 平法03G101-1中有一个梁上留洞的加强方式,上面也可以看出空洞的位置限制要求。 孔洞还有方孔与圆孔之分,下面这个截图分别是两种不同孔洞的加强方法: 一、留洞要求: 1.对于预埋钢套管,当预埋位置设置在跨中L/3范围内时,要求:①洞口大小必须小于或等于0.4倍的梁高;②洞口上边缘距梁上边必须大于或等于0.3倍的梁高;③洞口下边缘距梁下边必须大于或等于150mm;④相邻两个洞口的中心间距应不小于2倍的较大洞口直径。以上四条必须同时满足,对不满足此要求的钢套管大小、标高及位置应作相应调整。

2.当预埋位置设置在梁端L/3范围内时,要求:①洞口大小必须小于或等于0.3倍的梁高;②洞口上边缘距梁上边必须大于或等于0.35倍的梁高;③洞口下边缘距梁下边必须大于或等于150mm;④洞边到梁边或柱边的距离必须大于或等于1.5梁高;⑤相邻两个洞口的中心间距应不小于3倍的较大洞口直径。以上五条必须同时满足,对不满足此要求的钢套管大小、标高及位置应作相应调整。 二、具体补强做法以下都有详细说明: 参考资料: 《高规》7.2.27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5.3.29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二版)3.9 《苏G01-2003》17页 梁上开洞的计算和构造的一般规定 (1)框架梁或剪力墙的连梁,因机电设备管道的穿行需开孔洞时,应合理选择孔洞垃置,并应进行内力和承载力计算厦构造措施。 (2)位置应避开梁端塑性铰区,尽可能设置在剪力较小的跨中L/3区域内,必要 时也可设置在梁端1/3区域内。孔洞偏心宜偏向受拉区,偏心距EO不宜大于0.05H。小孔洞尽可能预留套管。当设置多个孔洞时,相邻孔洞边缘间净距不应小于2.5HJ。孔洞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第一节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 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 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如下图所示)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三、尾跨钢筋计算 类似首跨钢筋计算 四、悬臂跨钢筋计算 1、主筋

关于钢筋混凝土梁上开洞的问题

关于钢筋混凝土梁上开洞的问题 有一水管dn100,在我的一主梁上穿过,且梁截面在洞口下的有效高度只有150mm(不满足高规),但又必须开洞。 请问各位高手,留洞应有什么要求,应有哪些加固措施??? 你的问题让我想起了我的毕业设计。 1米高的梁要开600的洞。还非开不可。最后。。。当然开洞了。 注意几个问题就是了。 1.洞最好开梁跨中1/3范围。开洞时不怕弯距怕剪力。 因为抗拉主要是钢筋的事儿,别说下部还有150的混凝土,100都够了。 就怕抗剪验算过不去。 2.洞在可能情况下往梁下部移。尽量增加上部混凝土抗压区的面积。这个很要命的。 3.如果洞口过大(截面减少XX%,老了,记不住了,呵呵),应该验算小梁。 也就是把洞口上方和下方的部分分别当做梁验算。 4.配筋的问题。先配井字筋+对角筋。验算抗剪或者小梁不够的话。 加钢板,甚至钢套筒。 你这洞不才DN100么?放心干吧。呵呵。 我院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留洞要求: 1.对于预埋钢套管,当预埋位置设置在跨中L/3范围内时,要求:①洞口大小必须小于或等于0.4倍的梁高;②洞口上边缘距梁上边必须大于或等于0.3倍的梁高;③洞口下边缘距梁下边必须大于或等于150mm;④相邻两个洞口的中心间距应不小于2倍的较大洞口直径。以

上四条必须同时满足,对不满足此要求的钢套管大小、标高及位置应作相应调整。 2.当预埋位置设置在梁端L/3范围内时,要求:①洞口大小必须小于或等于0.3倍的梁高; ②洞口上边缘距梁上边必须大于或等于0.35倍的梁高;③洞口下边缘距梁下边必须大于或等于150mm;④洞边到梁边或柱边的距离必须大于或等于1.5梁高;⑤相邻两个洞口的中心间距应不小于3倍的较大洞口直径。以上五条必须同时满足,对不满足此要求的钢套管大小、标高及位置应作相应调整。 二、具体补强做法以下都有详细说明: 参考资料: 《高规》7.2.27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5.3.29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二版)3.9 《苏G01-2003》17页

挑梁的抗倾覆力矩

挑梁的抗倾覆力矩时荷载 当计算挑梁的抗倾覆力矩时荷载取为什么(结构工程师试题) 1.当计算挑梁的抗倾覆力矩时,荷载取为()。 A.本层的砌体与楼面恒荷载标准值之和 B.本层的砌体与楼面恒荷载设计值之和 C.本层恒载与活载标准值之和 D.本层恒载与活载设计值之和 【答案】A 【解析】挑梁的抗倾覆荷载为挑尾端上部45°扩散角的阴影范围内的本层砌体与楼面恒载标准值之和。2.在下列抗震设计叙述中,不正确的为()。 A.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构件,当墙厚为190mm时,按8度作抗震设计的房屋,其最大高度不宜超过30m B.配筋砌块砌体房屋,其楼、屋盖处应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砌块强度等级的2倍,或该层灌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但不应低于C20 C.蒸压粉煤灰砖房屋,高7层,每层层高2.8m,当7度设防时,应在房屋较大洞口的两侧和所有纵、横墙交接处设构造柱,且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8m D.框支墙梁的托梁,其几何尺寸有如下规定:托梁的截面宽度不应小于240mm,截面高度不应小于跨度的1/8,净跨度不宜小于截面高度的5倍。当墙体在梁端附近有洞口时,梁截面高度不宜小于跨度的1/6,且不宜大于跨度的1/5 【答案】D 【解析】框支墙梁的托梁,其几何尺寸有如下规定:托梁的截面宽度不应小于300mm,截面高度不应小于跨度的1/10,净跨度不宜小于截面高度的4倍。当墙体在梁端附近有洞口时,梁截面高度不宜小于跨度的1/8,且不宜大于跨度的1/6。 1.在下列各项次的叙述中,横墙情况符合刚性和刚弹性要求的为()。 A.横墙的厚度小于180mm B.横墙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大于横墙截面面积的50% C.单层房屋:横墙的长度小于横墙的高度 多层房屋:横墙长度小于横墙总高度的二分之一 D.横墙的最大水平位移不大于横墙总高度的四千分之一 【答案】D 【解析】横墙的最大水平位移值UMAX≤H/4000时,仍可视作刚性或刚弹性方案房屋的横墙;而且符合此刚度要求的一段横墙或其他结构构件(如框架等),也可视作刚性或刚弹性方案房屋的横墙。 2.在砖墙上开设净跨度为1.2m的窗口,窗口顶部为钢筋砖过梁。已知过梁上的墙身高度为1.5m,则计算过梁上墙体重量时,应取墙体高度为()。 A.0.3m B.0.4m C.1.2m D.1.5m 【答案】B 【解析】当hwln/3时,应按高度为ln/3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即0.4m。

框架梁算量的基本方法

下面先介绍框架梁算量的基本方法,然后介绍软件中的计算设置,包括内容介绍、影响范围和平法来源。 一、算量基本方法: 框架梁的计算包括上部钢筋、下部钢筋、侧面钢筋、箍筋、次梁加筋、吊筋以及加腋钢筋的计算。 一、上部钢筋: 1.上通长筋: 上通长筋=支座宽-保护层+弯折+净长+支座宽-保护层+弯折 GGJ2009中,非楼层框架梁的弯折长度取自【直形非框架梁端节点】、【非框架梁上部钢筋锚入平行墙支座节点】和【弧形非框架梁端节点】,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2.支座钢筋: 中间支座:支座筋=搭接+伸入跨中长度+支座宽+伸入跨中长度+搭接端支座:支座筋=搭接+伸入跨中长度+支座宽-保护层+弯折

根据原位标注中支座钢筋的位置,可计算出上述两种情况的支座钢筋,其中端支座的端部弯折的计算同上通长筋。 第一、二、三排的支座钢筋两端伸入跨中长度取计算设置第2项、第3项和第4项。 当左右跨不等时,伸入小跨内负筋的L取值为计算设置第5项。 如果支座钢筋与跨中钢筋相同,软件可以自动连通计算。 3.跨中钢筋: 跨中筋=支座宽-保护层+弯折+净长+支座宽-保护层+弯折 端部弯折的计算同上通长筋。如果原位标注上相邻两跨的跨中钢筋相同,软件可以自动连通计算。 上部非通长筋与架立筋的搭接长度取计算设置第1项。 二、下部钢筋: 1.下通长筋: 下通长筋=支座宽-保护层+弯折+净长+支座宽-保护层+弯折 端支座的计算同上通长筋。 2.下部钢筋: (1)下部钢筋 中间支座:下部钢筋=直锚+净长+直锚 端支座:下部钢筋=直锚+净长+支座宽-保护层+弯折 根据原位标注中支座钢筋的位置,可计算出上述两种情况的下部钢筋,其中端支座的端部弯折的计算同上通长筋。 (2)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距支座边距离+净长-距支座边距离 不伸入支座的下部钢筋距支座边距离取计算设置第6项。 三、直形非框架梁的变截面计算: GGJ2009中,直形非框架梁的变截面计算,软件内置了3个节点设置处理各种变截面情况(每个节点设置包含了平法图集的各种构造要求),根据标高关系可以自动匹配到相应的节点设置。

框架梁的计算

框架梁的计算(横向布置梁) 计算跨度 166003003006000n l mm mm mm mm =--= 284003008100n l mm mm mm =-= 12n n l l < 按8100n l mm =的等垮连续梁计算 恒荷载设计值 上边跨 板传恒荷载: 21 4.59/ 6.027.54/g kN m m kN m =?= 转换成均布荷载:15 '27.54/17.2125/8 g kN m kN m =?= 下边跨 板传恒荷载: 22 4.59/8.137.179/g kN m m kN m =?= 转换成均布荷载: 8100/24050a mm mm == 040500.64296300a mm l mm α= == 2323222'(12)(120.64290.6429)37.179/=16.41/g g kN m kN m αα=-+=-?+? 梁自重:31.350.3(0.60.1)25/ 5.0625/m m kN m kN m ??-?= 梁上墙重:31.350.12 3.619/11.08/m m kN m kN m ???= 板传活荷载: 1 2.5 1.46/21/q kN m kN m =??=

2 2.5 1.48.1/28.35/q kN m kN m =??= 转换成均布荷载: 15 '21/13.125/8 q kN m kN m =?= 232'(120.64290.6429)28.35/12.448/q kN m kN m =-?+?= 上边跨恒活荷载总值: 117.2125/ 5.0625/11.08/33.355/q kN m kN m kN m kN m =++=总 16.41/ 5.0625/11.08/32.5525/q kN m kN m kN m kN m =++=2总 活荷载总值: ''13.125/q kN m =1 ''12.448/q kN m =2 考虑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活荷载应全部加在第一跨或者第二跨,有对称性可知,两种情况计算结果相同缺一图,则 12''''''25.573/q q q kN m =+= 在恒荷载作用下的跨中最大弯矩,此时应将梁视为等跨等荷载的两跨梁,梁跨为长跨长度,何在为其中的较大值,则: 2max 0.0733.3558.1 M kN m kN m =??=中 中间支座处的弯矩为 20.12533.3558.1 273.55 M kN m kN m =-??=-支 则跨中最大弯矩: 2 max 153.189 M kN m kN m m kN m =+ ?? = 中间支座处的最大弯矩: 2 max '273.55 M kN m kN m m kN m =-+ ?-? =-

3m长挑梁计算

悬挑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3m长挑梁) 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计算的脚手架为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20.0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1.60米,立杆的横距1.00米,立杆的步距1.80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 连墙件采用2步3跨,竖向间距3.60米,水平间距4.80米。 施工均布荷载为3.0kN/m2,同时施工2层,脚手板共铺设4层。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18a号槽钢U口水平,其中建筑物外悬挑段长度1.40米,建筑物内锚固段长度1.60米。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悬臂式结构,没有钢丝绳或支杆与建筑物拉结。 一、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150×1.000/3=0.050kN/m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1.000/3=1.000kN/m 静荷载的计算值 q1=1.2×0.038+1.2×0.050=0.106kN/m 活荷载的计算值 q2=1.4×1.000=1.400kN/m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弯矩为 M1=(0.08×0.106+0.10×1.400)×1.6002=0.380kN.m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弯矩为 M2=-(0.10×0.106+0.117×1.400)×1.6002=-0.446kN.m 我们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0.446×106/4491.0=99.418N/mm2 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标准值q1=0.038+0.050=0.088kN/m 活荷载标准值q2=1.000kN/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0.677×0.088+0.990×1.000)×1600.04/(100×2.06×105×107780.0)=3.099mm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6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二、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1.600=0.061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150×1.000×1.600/3=0.080kN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1.000×1.600/3=1.600kN 荷载的计算值 P=1.2×0.061+1.2×0.080+1.4×1.600=2.410kN

梁钢筋计算公式

梁钢筋计算公式 一、框架梁上部钢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 上部通长筋长度=各跨长之和L净长-左支座内侧a2-右支座内侧a3+左锚固03G101-1P54抗震楼层框架梁KL纵向钢筋构造 GB50010-2002P186图10.4.1梁上部纵向钢筋在框架梁中间层端节点内的锚固 注:如果存在搭接情况,还需要把搭接长度加进去图49 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LaE时,必须弯锚,这时有以下几种算法: 算法1:hc-保护层+15d 算法2:取0.4LaE+15d 算法3:取Max(LaE ,hc-保护层+15d) 算法4:取Max(LaE ,0.4LaE+15d) (图49) 当纵向钢筋弯锚时锚固长度最终取值:(图50)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P186-189、306-307)中第10.4.1条中不难得出,当梁上部纵向钢筋弯锚时,梁上部纵向筋在框架梁中间层端节点内的锚固为:hc-保护层+15d较为合理。 (图50)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 端支座负筋第一排钢筋长度=本跨净跨长/3+锚固;03G101-1P54抗震楼层框架梁KL纵向钢筋构造 注:1、锚固同梁上部贯通筋端锚固; 2、当梁的支座负筋有三排时,第三排钢筋的长度计算同第二排。图51 第二排钢筋长度=本跨净跨长/4+锚固;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钢筋长度=2*Ln/3+支座宽度; 第二排钢筋长度=2*Ln/4+支座宽度;03G101-1P54抗震楼层框架梁KL纵向钢筋构造注:Ln为相邻梁跨大跨的净跨长 架立筋长度=本跨净跨长-左侧负筋伸入长度-右侧负筋伸入长度+2*搭接注:当梁上部既有贯通筋又有架立筋时,搭接长度为150mm (图51) 二、框架梁下部钢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 下部通长筋长度=各跨长之和-左支座内侧a2-右支座内侧a3+左锚固+右锚固注:1、端支座锚固长度取值同框架梁上部钢筋取值;2、如果存在搭接情况,还需要把搭接长度加进去。图51 下部非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度+左锚固+右锚固03G101-1P54抗震楼层框架梁KL纵向钢筋构造 注:端部取值同框架梁上部钢筋取值;中间支座锚固长度为:Max {LaE,0.5Hc+5d } 下部不伸入支座筋净跨长度-2*0.1Ln(Ln为本跨净跨长度) 03G101-1P60不伸入支座的梁

梁上开洞构造与计算

梁上开洞构造与计算 1. 框架梁或剪力墙的连梁,因机电设备管道的穿行需开孔洞时,应合理选择孔洞位置,并应进行内力与承载力计算及构造要求。 2. 孔洞位置应避开梁端塑性铰区,尽可能设置在剪力较小的跨中3/l 区域内,必要时也可设置在梁端3/l 区域内。孔洞偏心宜偏向受拉区,偏心距0e 不宜大于h 05.0。小孔洞尽可能预留套管。当设置多个孔洞时,相邻孔洞边缘净间距不应小于35.2h 。孔洞尺寸与位置应满足表1要求。孔洞长度与高度之比值30/h l 应满足:跨中3/l 区域内不大于6;梁端3/l 区域内不大于3。 分类 跨中3/l 区域 梁端3/l 区域 h h /3 h l /0 h h /1 h h /3 h l /0 h h /1 h l /2 非抗震设计 4.0≤ 6.1≤ 3.0≥ 3.0≤ 8.0≤ 3 5.0≥ 0.1≥ 抗震设计 5.1≥ 3. 当矩形孔洞的高度小于6/h 及mm 100,且孔洞长度3l 小于3/h 及mm 200时,其孔洞周边配筋可按构造设置。上下弦杆纵向钢筋2s A 、3s A 可采用122~102φφ,箍筋采用8~6φφ,间距不应大于15.0h 或25.0h 及mm 100,孔洞边竖向箍筋应加密(图2)。 4. 当孔洞尺寸超过上项时,孔洞上下弦杆的配筋应按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按构造要求配置的配筋。

孔洞上、下弦杆的内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图 3) 032313112 1ql V h h h V ++=λ λV h h h V 32 31322+= 2001 112 12ql l V M += 2 022l V M = z M N =

挑梁计算书

说明:本计算书为挑梁计算书,悬挑部分上部有墙体!可能多数人实际计算时都没墙体,当然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只需去掉墙体荷载即可,希望此计算书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楼挑梁验算 一层E-F/7-9轴未按原设计修建墙体,一~四层均设置了挑梁。挑梁截面尺寸为b=240mm,h=400mm,上部钢筋3B14,下部钢筋2B12,箍筋Φ6@200,现对挑梁验算如下: 一、荷载及内力计算 挑梁荷载设计值计算如下: 双面粉刷的240mm厚砖墙2 5.24kN/m 挑梁自重 2.88kN/m 1.2(0.4= ? ? 25) 0.24 以上总计荷载设计值.23kN/m q= + = ? ? 2.1 9 2.6 1 5.24 2.88 二、挑梁抗倾覆验算 砌体中挑梁抗倾覆验算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第7.41~7.43条有关公式进行验算。计算简图见图1。

图 1 挑梁埋入砌体的长度m h m l b 88.040.02.22.221=?=>=,则计算倾覆 点至墙外边缘的距离0x 为: m h x b 12.040.03.03.00=?== 则挑梁的荷载设计值对计算倾覆点产生的倾覆力矩V M 0为: ()m kN x l ql M v ?=+??=+=10.2512.05.15.05.123.19)5.0(00 挑梁的抗倾覆荷载为图1虚线范围内的砌体重量、楼面恒荷载标准值以及圈梁重量之和。砌体重量标准值为: ()[]kN 54.418.078.218.1238.224.5=?++?? 楼面恒载有:100mm 厚现浇板层重为22.5kN/m ,20mm 厚1:2水泥砂浆面层重为20.4kN/m 。楼面恒荷载标准值总计为2 2.9kN/m ;则作用 在挑梁埋入砌体的长度内的集中力(见图2)为: ()kN 36.5245.10.255.09.2=÷?+?

梁钢筋的计算方法

梁钢筋的计算方法 通常情况下梁的钢筋种类 上:上部通长筋 中:侧面纵向钢筋——构造或抗扭 下:下部钢筋(通长筋或不通长) 左:左支座钢筋 中:架立钢筋或跨中钢筋 右:右支座钢筋 箍筋 附加钢筋:吊筋、次梁加筋、加腋钢筋 (1)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1)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2)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1)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2)抗扭钢筋:净跨长+2*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注:当hw≥450时,在梁的两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纵向构造钢筋间距a≤200;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d+2×11.9d(抗震弯钩值)(只拉住主筋)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区间距*2+1))*排数。 注:拉筋根数计算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d+梁高-2×保护层+2d)*2+2×11.9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50)/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四舍五入(其中:一级抗震加密区≥2Hb≥500,Hb为梁截面高度;二至四级抗震加密区≥1.5Hb≥500。)。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受力主筋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距离)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