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单元测试

第1章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单元测试
第1章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单元测试

2

1A

F 第4题 第一章 三角形初步知识综合

一.选择题

1.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cm 和9cm ,第三边的长是一个奇数,则第三边长为( ) A 、5cm B 、7cm C 、9cm D 、11cm

2..有下列关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说法: (1)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两角与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 1 B. 2 C. 3 D. 4 3.三角形的高( ).

A. 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

B. 至少有两条在三角形的内部

C. 或者都在三角形的内部,或者有两条在三角形的外部;

D. 以上都不对

4.如图,在△ABC 中,∠B =67°,∠C =33°,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则∠CAD 的度数为( ) A. 0

40 B. 0

45 C. 0

50 D. 0

55 5.

5. 如图,在△ABC 中,AD 是角平分线,AE 是高,已知

∠BAC=2∠B,∠B=2∠DAE,那么∠ACB 为( )

A. 80°

B. 72°

C. 48°

D. 36°

6.如图,在△ABC 和△DEB 中,已知AB =DE ,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 ≌△DEC , 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 )

A. E B CE BC ∠=∠=,

B. DC AC CE BC ==,

C. D A DC BC ∠=∠=,

D. D A E B ∠=∠∠=∠, 7. 如图,∠1=∠2,∠C =∠B ,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DAB ≌△DAC

B. △DEA ≌△DFA

C. CD =DE

D. ∠AED =∠AFD

第5题

第6题

A

B

C

D

N

M

8.如图,PD ⊥AB , PE ⊥AC , 垂足分别为D , E ,且AP 平分∠BAC ,则△APD 与△APE 全 等的理由是( )

A 、SAS

B 、ASA

C 、SSS

D 、AAS

9.如图,在△ABC 中,AB =AC ,AB 的中垂线DE 交AC 于点D ,交AB 于E 点,如果BC =10,△BDC 的周长为22,那么△ABC 的周长是( )

A 、24

B 、30

C 、32

D 、34

10.如图,在△ABC 中,∠ABC 与∠ACB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O ,且∠A =α,则∠BOC 的度数是( ) A. 11802α?- B. 1902α?+ C. 1902α?- D. 1

2

α 二、填空题

11.如图,A ,B ,C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 =∠C =90°,AB =CD ,请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得△EAB ≌△BCD .

12.设△ABC 的三边为a 、b 、c ,化简_______|b a c ||a c b ||c b a |=--+--+-- 13.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_______________

14.已知BD 、CE 是△ABC 的高,直线BD 、CE 相交所成的角中有一个角为70°,则∠BAC =________° 15..如图,D 是△ABC 内任意一点,连接DA 、DB 、DC .试说明:DA +DB +DC >

2

1

(AB +BC +CA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图,把矩形ABCD 沿AM 折叠,使D 点落在BC 上的N 点处,如果AD =35cm ,

DM =5cm ,∠DAM =30°,则AN =_____cm ,NM =______cm ,∠BNA =_________度;

第7题

A

B

C

D

第11题

第15题

第16题

三、解答题

17.已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如图),把△ABD 沿对角线BD 翻折180°得到△AˊBD. (1) 利用尺规作出△AˊBD .(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设D Aˊ 与BC 交于点E ,求证:△BAˊE ≌△DCE .

18.如图,在ABC ?中,90C ∠=? ,点D 是AB 边上的一点,DM AB ⊥,且DM AC =, 过点M 作ME BC ∥交AB 于点E 。 求证:ABC MED ???

1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过AC 中点0作直线,

分别交AD 、

BC 于点E 、F .

求证:△AOE ≌△COF .

20.如图所示,∠BAC=∠ABD=90°,AC=BD,点O是AD,BC的交点,点E是AB的中点.(1)图中有哪几对全等三角形?请写出来;

(2)试判断OE和AB的位置关系,并给予证明.

21.如图,OA=OC,OB=OD,点E、F在线段AC上,且AF=CE.

求证:FD=BE.

2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F分别为DC、BC中点.

(1)求证:△ADE≌△ABF.(2)求△AEF的面积.

2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上一点,F是AD延长线上一点,且DF=BE.(1)求证:CE=CF;

(2)若点G在AD上,且∠GCE=45°,则GE=BE+GD成立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A

A

C

C

D

D

B

二、填空题

11. AE =CB 12. a +b +c 13.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14. 0

11070或 .)3(),2(),1(.15BC DC DB AB DB DA AC DC DA >+>+>+

)(2

1

:)3()2()1(BC AC AB DC DB DA ++>

++++得 16.

35 5 60

三、解答题

17.解:(1)如图:①作∠A ′BD =∠ABD ,

②以B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画弧,交BA ′于点A ′, ③连接BA ′,DA ′, 则△A ′BD 即为所求;

(2)∵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B =CD ,∠BAD =∠C ,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BA ′D =∠BAD ,A ′B =AB , ∴∠BA ′D =∠C ,A ′B =CD , 在△BA ′E 和△DCE 中,

∴△BA ′E ≌△DCE (AAS ).

18.证明:如图,

ME BC ∥

DEM B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DM AB ⊥ 90MDE ∴∠=?

又,90C ∠=? MDE C ∴∠=∠ 在ABC MED ??和中

()()()B DEM C MDE AC DM

?∠=∠?

∠=∠??

=?已证已证已知 ABC MED ∴???()AAS

19.证明:∵AD ∥BC , ∴∠EAO =∠FCO .

又∵∠AOE =∠COF ,OA =OC , 在△AOE 和△COF 中,

∴△AOE ≌△COF .

7.解:(1)△ABC ≌△BAD ,△AOE ≌△BOE ,△AOC ≌△BOD ;

(2)OE ⊥AB .理由如下:

∵在Rt △ABC 和Rt △BAD 中,AC =BD ,∠BAC =∠ABD ,AB =BA , ∴△ABC ≌△BAD , ∴∠DAB =∠CBA , ∴OA =OB ,

∵点E 是AB 的中点, ∴OE ⊥AB .

21.证明:∵OB =OD ,OA =OC , ∵AF =CE , ∴OF =OE ,

∵在△DOF 和△BOE 中

∴△DOF≌△BOE(SAS),

∴FD=BE(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22.(1)证明:∵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B=AD,∠=90°,DC=CB,

∵E、F为DC、BC中点,

∴DE =DC,BF =BC,

∴DE=BF,

∵在△ADE和△ABF中,

∴△ADE≌△ABF(SAS);

(2)解:由题知△ABF、△ADE、△CEF均为直角三角形,且AB=AD=4,DE=BF =×4=2,CE=CF =×4=2,

∴S△AEF=S正方形ABCD﹣S△ADE﹣S△ABF﹣S△CEF

=4×4﹣×4×2﹣×4×2﹣×2×2=6.

23.(1)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

∵BC=CD,∠B=∠CDF,BE=DF,

∴△CBE≌△CDF(SAS).

∴CE=CF.

(2)解:GE=BE+GD成立.

理由是:∵由(1)得:△CBE≌△CDF,

∴∠BCE=∠DCF,

∴∠BCE+∠ECD=∠DCF+∠ECD,即∠ECF=∠BCD=90°,又∠GCE=45°,∴∠GCF=∠GCE=45°.

∵CE=CF,∠GCE=∠GCF,GC=GC,

∴△ECG≌△FCG(SAS).∴GE=GF.

∴GE=DF+GD=BE+GD.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商城路小学李新艳 第二单元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单元备课)本单元教学内容:初步认识角,比较角的大小,画角。 本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借助三角尺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 学会画角。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 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通过直观帮助学生逐步地从实物和其他的平面图形中抽象出角的图形。 3、通过学习,知道生活中充满角,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觉数学与生活 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角的认识。难点是比较角的大小。能借助三角板区分锐角、直角和钝角。 本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 角和直角 教学内容: 1、角的认识、画角。 2、直角的认识、判断直角、画直角。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 和画直角。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 德育点: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 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会画角和直角。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7~2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并且知道角有大有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创新意识。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单元卷含答案201012

第四单元 《图形认识初步》 单元测试 2010.12.31 班级 姓名 号数 一、填空题 (每题3分,共30分) 1、 三棱柱有 条棱, 个顶点, 个面; 2、 如图1,若是中点,AB=4,则DB= ; 3、 42.79= 度 分 秒; 4、 如果∠α=29°35′,那么∠α的余角的度数为 ; 5、 如图2,从家A 上学时要走近路到学校B ,最近的路线为 (填序号), 理由是 ; 6、 如图3,OA 、OB 是两条射线,C 是OA 上一点,D 、E 分别是OB 上两 点,则图中共有 条线段,共有 射线,共有 个角; 7. 如图4,把书的一角斜折过去,使点A 落在E 点处,BC 为折痕,BD 是∠EBM 的平分线,则 ∠CBD = 8. 如图5,将两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若∠AOD=128°,则∠BOC= ; 9. 2:35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 ; 10. 经过平面内四点中的任意两点画直线,总共可以画 条直线;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7、 B A 图2 图3 图5 图4

12、如果与互补,与互余,则与的关系是() A.= B. C. D.以上都不对 13、对于直线,线段,射线,在下列各图中能相交的是() AM+BM=AB。上面四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6、在海上,灯塔位于一艘船的北偏东40度方向,那么这艘船位于这个灯塔的()方向 A.南偏西50度 B.南偏西40度 C.北偏东50度 D.北偏东40度 17、如右图,AB、CD交于点O,∠AOE=90°,若∠AOC:∠COE=5:4, 则∠AOD等于() A.120° B.130° C.140° D.150° 18、图中(1)-(4)各图都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若将他们折成正方体,各面图案均在正方 体外面,则其中两个正方体各面图案完全一样,他们是() A. (1)(2) B.(2)(3) C.(3)(4) D.(2)(4)

浙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题(有答案)(数学)

浙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题(有答 案)(数学) 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 1、下面命题正确的是() 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等腰梯形的两个角一定相等。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D、三角形三条边上的中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2、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下,则说明∠A′O′B′=∠AOB的根据是() A、SAS B、ASA C、AAS D、SSS 3、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顶角的度数为() A、60° B、120° C、60°或150° D、60°或120° 4、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延长BC至点E,使CE=CA,连接AE交CD于点F,则∠AFC的度数是() A、150° B、125° C、135° D、112.5° 5、如图所示,一位同学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 A、SSS B、SAS C、AAS D、ASA 6、以下列各组线段长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1cm,2cm,4cm B、8cm,6cm,4cm C、12cm,5cm,6cm D、2cm,3cm,6cm 7、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是()

A、如果一个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矩形 B、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相互垂直,那么这个四边形是菱形 C、如果一个四边形两条对角线平分所在的角,那么这个四边形是菱形 D、如果一个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相互垂直平分,那么这个四边形是矩形 8、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①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③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④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4 B、3 C、2 D、1 9、若△ABC≌△DEF,△ABC的周长为100cm,DE=30cm,DF=25cm,那么BC长() A、55cm B、45cm C、30cm D、25cm 10、在△ABC中,∠B的平分线与∠C的平分线相交于O,且∠BOC=130°,则∠A=() A、50° B、60° C、80° D、100° 二、填空题(共8题;共24分) 11、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说明△DOC≌△D'O'C'的依据是________. 12、如图,AD是△ABC的边BC上的中线,已知AB=5cm,AC=3cm,则△ABD与△ACD的周长之差为 ________cm. 13、△ABC中,∠BAC:∠ACB:∠ABC=4:3:2,且△ABC≌△DEF,则∠DEF=________ 度. 14、①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②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 ③三角形的三条高线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 ④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试卷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一、填一填。 1、一个角是由( )个顶点和( )条边组成的。 2、一块三角板中,有( )个角,其中有( )个直角。 3、一面国旗有( )个角,一条红领巾有( )个角。 4、1个正方形有( )个角,5个正方形有( )个角。 5、写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称。 6、钟面上三时整时,时针和分针成( )角 7、数一数下面图形分别有几个角。 ( )个角 ( )个角 ( )个角 ( )个角 ( )个角 8、下图中,有( )个角,有( )个直角。 二、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画“√”,错的画“×”。 1、直角是角中最大的角。( ) 2、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黑板上的直角一样大,所有的直角一样大。( ) 3、角有3个顶点和3条边。( ) 4、直角没有顶点。( ) 5、两个三角尺上的直角同样大。( ) 6、一张正方形的纸,用剪刀剪去1个角以后,还有3个角。( ) 7、一个角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 8、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 9、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大,角就大,角的两得边张开得小,角就小。( ) 10、三角板上的三个角中,最大的一个是直角。( ) 三、我会找。 1、下面的图形中,是角的在( )里打“√”,不是的打“×”。 ( ) ( ) ( ) ( ) ( ) ( ) ( )

()()() 2、下面的图形中,是直角的在()里打“√”,不是的打“×”,是直角并标上直角符号。 ( ) ( ) ( ) ( ) 3、找出比直角小的角,在它下面的()里画“√”。 ()()()()() 4、找出比直角大的角,在它下面的()里画“√”。 ()()()()() 四、选一选(把序号填在蘑菇瓶中) 五、数一数。 1、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个角()个角()个角()个角 2、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直角。 ()个直角()个直角()个直角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单元测试14

(1) 15? 65? 东 (5) B A O 北 西 南人教七年级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水平测试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45分) 1.82°32′5″+______=180°. 2.如图1,线段AD 上有两点B 、C,图中共有______条线段. (2) C B A O E D 43 2 1 (3) C B A O E D (4) C B A O E D 3.一个角是它补角的一半,则这个角的余角是_________. 4.线段AB=5cm,C 是直线AB 上的一点,BC=8cm,则AC=________. 5.如图2,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OE 平分∠COD,则∠BOD 的余角______, ∠COE 的补角是_______,∠AOC 的补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3,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AOE=90°,从给出的A 、B 、 C 三个答案中选择适当答案填空. (1)∠1与∠2的关系是( ) (2)∠3与∠4的关系是( ) (3)∠3与∠2的关系是( ) (4)∠2与∠4的关系是( ) A.互为补角 B.互为余角 C.即不互补又不互余 7.如图4,∠AOD=90°,∠COE=90°,则图中相等的锐角有_____对. 8.如图5所示,射线OA 表示_____________方向,射线OB 表示______________方向. 9.四条直线两两相交时,交点个数最多有_______个. 10.如果一个角是30°,用10倍的望远镜观察,这个角应是_______°. 11.38°41′的角的余角等于________,123°59′的角的补角等于________. 12.如果∠1的补角是∠2,且∠1>∠2,那么∠2的余角是________(用含∠1 的式子表示). 13.如果∠α与∠β互补,且∠α:∠β=5:4,那么,∠α=_______,∠β=_________. 14.根据下列多面体的平面展开图,填写多面体的名称.

认识三角形精品练习题

认识三角形 1、三角形的定义:由3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依次相接组成的图形称为三形。 如右的图形就是一个三角形 2、 三角形的各组成部分 3.三角形表示:“△”来表示一个三角形,如上图中,此三角形可以表示为△ABC ,或△ACB 或△BAC 等等。 4、三角形的分类 1)按角分 2)按边分 5.三角形三边性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两边之差<第三条边<两边之和 试一试: 1. △AB C 中,已知a =8,b =5,则c 为 ( ) A.c =3 B.c =13 C.c 可以是任意正实数 D.c 可以是大于3小于13的任意数值 2. 下列长度的4根木条中,能与4cm 和9cm 长的2根木条首尾依次相接围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 A 、4cm B 、9cm C 、5cm D 、13cm 3. 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 A.1 cm 、2 cm 、3 cm B.1 cm 、4 cm 、2 cm C.2 cm 、3 cm 、4 cm D.6 cm 、2 cm 、3 cm 4 、如图,以∠C 为内角的三角形有 和 在这两个三角形中,∠C 的对边分别为 和 5、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另一边长是5㎝,则它的第三边长为 6、三角形的三边长为3,a ,7,则a 的取值范围是 ;如果这个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那么它的周长是 ; 7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9㎝,第三边长是一个奇数,则第三边的长为___________,此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 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2.5和5,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9、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三条边长分别为3 cm 、4 cm 、6 cm. A B C A B C D

七年级数学图形认识初步单元测试

图1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班级: 座号: 姓名:____________ 一、耐心填一填,一锤定音!(每小题3分,共30分) 1.22.5= ________度________分;1224'= ________ . 2.如图1,O A 的方向是北偏东15 ,O B 的方向是北偏西40 . (1)若A O C A O B =∠∠,则OC 的方向是________; (2)OD 是OB 的反向延长线,OD 的方向是________. 3.图2是三个几何体的展开图,请写出这三个几何体的名称. 4.用恰当的几何语言描述图形,如图3(1)可描述为:__________________如图3(2)可描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

5.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50 ,那么这个角的余角是________. 6.乘火车从A 站出发,沿途经过3个车站可到达B 站,那么在A B ,两站之间最多共有________种不同的票价. 7.一次测验从开始到结束,手表的时针转了50 的角,这次测验的时间是________. 8.在直线l 上取A, B, C 三点,使得4cm AB =,3cm BC =,如果点O 是线段AC 的中点,则线段OB 的长度为________. 9.90°-23°39′=_______ 176°52′÷3=_______ 10.如图4,5个边长为1的立方体摆在桌子上,则露在表面部分的面积为 二、精心选一选,慧眼识金!(每小题3分,共18分)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点C 在线段B A 的延长线上,则B A A C B C =- B.若点C 在线段A B 上,则A B A C B C =+ C.若A C B C A B +>,则点C 一定在线段A B 外 D.若A B C ,,三点不在一直线上,则A B A C B C <+ 12.某同学把图5所示的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得到的平面图形画出如图6所示(不考虑尺寸), 其中正确的是( ) 图6 图 5 图 4

八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1.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店去配一块完 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 A.带①去 B. 带②去 C. 带③去 D. 带①和②去 2. 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一定在 ( ) A. 三角形的内部 B. 三角形的外部 C. 三角形的内部或外部 D. 三角形的内部、外部或顶点 3.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 A 、3cm ,5cm ,8cm B 、8cm ,8cm ,18cm C 、0.1cm ,0.1cm ,0.1cm D 、3cm ,40cm ,8cm 4、已知∠A :∠B :∠C=1:2:2,则△ABC 三个角度数分别是( ) A .40o、 80o、 80o B .35o 、70o 、70o C .30o、 60o、 60o D .36o、 72o、 72o 5、三角形中,有一个外角是79o,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形状 6.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 ) A. 至少有一个等于90° B. 至少有一个大于90° C. 不可能有两个大于89° D. 不可能都小于60° 7.如图,点O 是△ABC 内一点,∠A=80°,∠1=15°,∠2=40°, 则∠BOC 等于( ) A. 95° B. 120° C. 135° D. 无法确定 8.能把一个任意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是( ) A.角平分线 B.中线 C.高 D. A 、B 、C 都可以 9.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7,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 10.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的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5 B.6 C.7 D.8 11.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 A .17 B .13 C .17或22 D .22 12、适合条件C B A ∠=∠=∠2 1的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 13.在下列条件中:①∠A+∠B=∠C;②∠A:∠B:∠C=1:2:3; ③∠A=90°-∠B; ④∠A=∠B=1 2 ∠C,能确定△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 )个. A. 1 B. 2 C. 3 D. 4 14.在△ABC 中,∠A=60°,∠C=2∠B ,则∠C=_____. 1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的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_____________ 16.四条线段的长分别为5cm 、6cm 、8cm 、13cm ,?以其中任意三条线段为边可以构成________个三角形. 17.若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则相应的外角比是 . 18.多边形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50°,则该多边形是_____边形。 19.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5,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 , 若一边长等于5,一边长等于10,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_ 20.在△ABC 中,已知∠A=3∠C=54°,则∠B 的度数是___________ 21.已知不等边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cm 和9cm ,如果第三边的长为整数, 那么第三边的长为_____________ 22、如图所示: (1)在△ABC 中,BC 边上的高是 ; (2)在△AEC 中,AE 边上的高是 ; 23. 如图所示,在△ABC 中,已知点D ,E ,F 分别是BC ,AD ,CE 的中点, 且ABC S △=4平方厘米,则BEF S △的值为 _______________ 图1

(完整版)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知识点及测试题,文档.doc

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知识点及测试题 1.图形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平面图形: a、圆(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b、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由线段围成的图 形) 3.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锐角:小于 90°的角是锐角。钝角:大于 90 °的角是钝角。直角: 等于 90°的角是直角。平角=180°;周角=360° 4.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等腰三角形两腰间的夹角叫顶角。腰与底边的夹角叫底角。 5.等腰三角形包含: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又叫正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它的每个内角都是60°。 6. 三角形不易变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 按角分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钝角两个锐角) 7 . 三角形 (有三条边)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是对称图形,有三条对称轴 按边分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是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 8.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9. 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四边形四边形内角和是360°。 10.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1.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 12.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13.平行的两条边叫做梯形的底边,上面的一条叫上底,下面一条叫下底。 14. 梯形的周长:上底 + 下底 + 腰+ 腰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15.. 根据三角形的边长判定三角形的类型: 较小两边的平方和小于最长边的平方钝角三角形 较小两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直角三角形 较小两边的平方和大于最长边的平方钝角三角形 16..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一般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长方形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正方形 17. 四边形一般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有四条边)(两组对边都不平行的四边形)一般梯形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梯形:等腰梯形:两条腰相等,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直角梯形:一条腰垂直于的的梯形。 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测试题 一、填空: 1.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三个角是 锐角的三角形是()。任何三角形都有()个角,()条边,()顶角。 2. 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另一条边叫();两腰的夹角叫(),底边 上的两个角叫()。 3. 三角形中三个角都相等的是()三角形,又叫()三角形。它的三天边都(),每个角都是()度。 4. 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按边分可以分为()()()。三角形是()图形,圆球是()图形。 5.三角形最多有()直角,最多有()钝角,最多有()锐角,至少有()个锐角。 6.()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二年级第二单元小制作

二年级第二单元小制作 二年级数学时间:2019年9月 第二单元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课题: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教学内容: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23-2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借助三角板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重点:角的认识 难点:比较角的大小 关键: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建立角的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方法: 教学思路: 从学生对角的已有认识入手,把情景变成活动,让学生在描一描、摆一摆、画一画、折一折、做一做、比一比等时间活动中认识角。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观察、比较和操作的方法自主学习。 单元教学措施: 1、把情境图变成活动,让课堂成为活动的一部分;

2、重视学生动手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让学生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建立角的空间观念; 3、重视在学生的操作活动中培养其观察、分析能力。 单元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食物角的模型,不同形状的纸。 单元实践活动: 剪出一些带角的图形,说说图形中的锐角、钝角、直角,找出其中两个角比比他们的大小,并用这些图创作一幅图画。 课时划分: 新授课:2课时练习课:2课时单元测试及讲评:2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 12 )课时 课题:教室里的角——初步认识角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第23——24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形状及组成;认识直角; 2、在发现角、认识角、研究角的探索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动手实践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及合作意识;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角的表象 难点:概括什么是角 课前准备:课件、学具、各种带角的实物 预习要求: 1、了解角是什么样的? 2、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上有角。 检查预习:

第4章《图形认识初步》单元测试

第4章《图形认识初步》单元测试 七年 班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点最多能确定 条直线. 2.在植树活动中,为了使所栽的小树整齐成行,小颖建议大家先确定两个树坑的位置,然后就能确定同一行树坑的位置了,其数学道理是 . 3.一个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都一样,则这个几何体是 . 4.小明每天下午5:30回家,这时分针与时针所成的角的度数为 度. 5.(1)32.48°= 度 分 秒. (2)72°23′42″= 度. 6.已知∠1与∠2互余,且∠1=40°15′,则∠2= . 7.一个角的补角与它的余角的度数的3倍,则这个角的度数 . 8.如图,若D 是AB 中点,E 是BC 中点,若AC =8,EC =3,则AD = . 9.如图,OB 平分∠AOC ,∠AOD =78°,∠BOC =20°,则∠COD = . 10.把一张长方形纸条按图中方式折叠后,量得∠AOB ′ =110°,则∠B ′ OC =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1.下列四个生活、生产现象:①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②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③从A 地到B 地架设电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线段AB 架设;④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其中可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有(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B E D A C (第8题) A B O C D (第9题) (第10题)

1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直线AB 和直线BA 是两条直线 (B ) 射线AB 和射线BA 是两条射线 (C ) 线段AB 和线段BA 是两条线段 (D ) 直线AB 和直线a 不能是同一条直线 13.如图,几何体是由4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则从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是( ) 14.如图将直角三角形ABC 绕直角边AC 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从正面看是( ) 15.小丽制作了一个如下左图所示的正方体礼品盒,其对面图案都相同,那么这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可能是( ) 16.线段AB =12cm ,点C 在AB 上,且AC =13BC ,M 为BC 的中点,则AM 的长为( ) (A )4.5 cm (B )6.5 cm (C )7.5 cm (D )8 cm 17.下列四个图中,能用∠1、∠AOB 、∠O 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是( ) 18.∠α=40.4°,∠β=40°4′,则∠α与∠β的关系是( ) (A )∠α=∠β (B )∠α>∠β (C )∠α<∠β (D )以上都不对 19.已知∠α=35°19′,则∠α的余角等于( ) (A )144°41′ (B )144°81′ (C )54°41′ (D )54°81′ 20.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OA 方向是北偏东30o (B )OB 方向是北偏西15o (C )OC 方向是南偏西25o ( D )OD 方向是东南方向 (第14题) B C ( D ) (C ) (B ) (A ) (第15题) (D ) (C ) (B ) (A ) D C B A (A ) (B ) ( C ) ( D ) (第13题) A A A A B B B B O O O O 1 1 1 1 (B ) (A ) (C ) (D )

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一、专心填一填。 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2、长 5 厘米, 8 厘米,()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3、三角形具有()性。 4、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45°,另一个角是它的 2 倍,第三个角是(),这是一个()三角形。 5、按角的大小,三角形可以分为()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 6、在三角形中,∠ 1=30°,∠ 2=70°,∠ 3=()°,它是()三角形。 7、有()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8、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 30°, 另两个角分别是()°、()°。 9、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形。 10、将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其中一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度。 11、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之和是 85°,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另一个角是()度。 12、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 9 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二、细心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 1、等边三角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是 60o。() 2、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3、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4、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大于直角。() 5、用三根不一样长的小棒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6、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7、等腰三角形中有锐角三角形,也有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8、一个锐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 56°、 70°、 64°() 9、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都是 4 厘米,第三条边一定大于 4 厘米。() 10、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1、把一个三角形中一个 20°的锐角截去,剩下图形的内角和是 160°。()

认识三角形练习题好

认识三角形练习题一.选择题 1.如果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4,则它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钝角或直角三角形 2.在下列长度的四根木棒中,能与4cm、9cm长的两根木棒钉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A.4cm B。5cm C。9cm D。13cm 3.已知ΔABC的三个内角∠A、∠B、∠C满足关系式∠B+∠C=3∠A,则此三角() A.一定有一个内角为45? B.一定有一个内角为60? C.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D.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5.下列各题中给出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a+1,a+2,a+3(a>0) B.三条线段的比为4∶6∶10 C.3cm,8cm,10cm D.3a,5a,2a+1(a>0) 6.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7,另一边是4,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A.18 B.15 C.18或15 D.无法确定 A.3 B.4 C.5 D.6 8.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cm,周长为19cm,则该三角形的腰长为( )cm. A、3 B、8 C、3或8 D、以上答案均不对 9.在下列条件中:①∠A+∠B=∠C,②∠A∶∠B∶∠C=1∶2∶3,③∠A=900-∠B,④∠A=∠B=1 2 ∠ 中,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 A.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0.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3cm,4cm,8cm B.5cm,6cm,11cm C.5cm,6cm,10cm D.3cm,8cm,12cm 11.在下图中,正确画出AC边上高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2.若∠A=1200,∠B=2∠C,则∠C=___ 13.已知线段3cm,5cm,xcm,x为偶数,以3,5,x为边能组成______个三角形。 14.在等腰△ABC中,如果两边长分别为5cm、10cm,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16.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10,周长恰好是6的倍数,那么第三边长为________.17.在△ABC中,∠A=40°,∠B=∠C,则∠C=. 18.在△ABC中,若∠A∶∠B∶∠C=5∶2∶3,则∠A=______;∠B=______;∠C=______.19.小华要从长度分别为5cm、6cm、11cm、16cm的四根小木棒中选出三根摆成一个三角形,那么他选的三根木棒的长度分别是_ 20.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另一个锐角的3倍,则最小的锐角的度数是________ 21.如图,AB∥CD,∠BMN与∠DNM的平分线相交于点G, (1)完成下面的证明: ∵ MG平分∠BMN(),∴∠GMN=∠BMN(), 同理∠GNM=∠DNM.∵ AB∥CD(), ∴∠BMN+∠DNM=________().∴∠GMN+∠GNM=________. ∵∠GMN+∠GNM+∠G=________(),∴∠G= ________. ∴ MG与NG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2)把上面的题设和结论,用文字语言概括为一个命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丰富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空间观念。 3.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角的组成和角各部分的名称,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教学难点】 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具:三角尺、多媒体课件 学具:三角尺、正方形彩纸、作业单 通过使用三角尺,使学生直观的认识角,在让学生指、摸三角尺上的角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角的特点。在新课伊始,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在练习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习题的内容,既直观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的最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几组带有角的图片,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角用它独特的美装点着人们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走进校园,找出角 1.出示三角形、五角星,学生说说这两种图形中都有什么?。 2.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三角形、五角星,引入新课,让学生通过找角,初步感受角,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习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激发起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二、互动活动,认识角 活动一:认角 1.课件出示钟面、三角尺、剪刀图片,从图片中抽象出角。 2.让学生在三角尺上找角,同桌互相介绍角。 3.让学生把找到的角介绍给大家,重点引导学生正确的指角方法。 预设:学生用手指角的顶点或者是指角的边。 指导:学生指角的顶点时,教师把这个顶点画在黑板上,问学生“.”是角吗?告诉学生,这是角的一部分,是角的“顶点”。 学生指角的边时,教师从顶点出发画一条直线,问学生这是角吗?告诉学生,这也是角的一部分,叫做角的“边”。 预设:有的学生会用手掌盖住角的两条边所夹的部分,有的同学会从一条边用弧线划到另一条边。 指导:让学生根据两种情况比较一下,哪种指角的方法好?告诉学生通常我们指角的方法。 4.让学生标出角各部分的名称并展示。 5.仔细观察大屏幕上的三个角,说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重点引导: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设计意图:在让学生指三角尺上的角的过程中,明确正确的指角的方法。在介绍角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角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 活动二:折角 1.用正方形纸折角。 2.在小组内指一指,说一说:你折的角的顶点、边、角。 3.小组到前面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做的角。 预设问题:有的学生会说自己折出3个角。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教科书是长方形②教科书是长方体,也是棱柱③教科书的表面是长方形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2.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绕它的最长边(斜边)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 ) A . B . C . D . 3.左边的图形绕着虚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是由右边的( )。 A . B . C . D . 4.下列图形经过折叠不能围成三棱柱的是( )。 5.下列平面图形不能够围成正方体的是( )。 6.右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 7.用平面去截下列几何体,不能截出三角形的是( )。 A .长方体 B .三棱锥 C . 圆柱 D .圆锥 8.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下列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都一样的是( )。 A . B . D . 图3.1- 34 A B C D

A B C D 二、填空题 9.观察图中的立体图形,分别写出它们的名称。 10.图中的几何体由 个面围成,面和面相交形 成 条线,线与线相交形成 个点。 11.如图,六个大小一样的小正方形的标号分别是A ,B , …,F ,它们拼成如图的形状,则三对对面的标号分别 是 、 、 。 12.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写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英文字母,这说明了 ;车轮旋转时,看起来像一个整体的圆面,这说明了 ;直角三角形绕它的直角边旋转一周,开成一个圆锥体,这说明了 。 13.观察图中的几何体,指出右面的三幅,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得到。(1)是 , (2)是 ,(3)是 。 14. 课桌上按照右图的位置放着一个暖水瓶、一只水杯和一个乒乓球.小明从课桌前走过(图中虚线箭头的方向),图3.1.-13描绘的是他在不同时刻看到的情况,请对这些图片按照看到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正确的顺序是: 、 、 、 . 15.在桌面上摆有一些大小一样的正方木块,从正南方向看如图①,从正东方向看如图②,要摆出这样的图形至多能用______正方体木块,至小需要_______块正方体木块。 10题 F A B C D E 11题 上面 (1) (2) (3)

小学四年级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练习题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练习题 一、专心填一填。(20分) 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26°,它的顶角是()。 2、长5厘米,8厘米,()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3、三角形具有()性。 4、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45°,另一个角是它的2倍,第三个角是(),这是一个()三角形。 5、按角的大小,三角形可以分为()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 6、在三角形中,∠1=30°,∠2=70°,∠3=()°,它是()三角形。 7、有()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8、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30°,另两个角分别是()() 9、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形。 10、将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其中一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度。 11、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之和是85°,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另一个角是()度。

12、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9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二、细心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每空1分,共计12分) 1、等边三角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是60o。() 2、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 3、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4、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大于直角。() 5、用三根不一样长的小棒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6、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7、等腰三角形中有锐角三角形,也有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8、一个锐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56°、70°、64°() 9、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都是4厘米,第三条边一定大于4厘米。() 10、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1、在一个三角形中截去一个20°的锐角,剩下图形的内角和是160。[ 12、一个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60°,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人教版 图形认识初步单元测试题

O B A C 30?O B 东 北 西图形认识初步-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下面是一个长方体的展开图,其中错误的是( ) 2.如图,∠AOB 为平角,且∠AOC= 21∠BOC ,则∠BOC 的度数是( ) A.1000; B.1350; C.1200; D.60° 3.关于直线,射线,线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直线最长,线段最短; B.射线是直线长度的一半; C.直线没有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 D.直线、射线及线段的长度都不确定. 4.如图,军舰从港口沿OB 方向航行,它的方向是( ) A.东偏南30°; B.南偏东60° C.南偏西30°; D.北偏东30° 5.如图,∠AOB 是一个平角,OD 、OE 分别平分∠AOC 、∠BOC ,则∠DOE 为 ( )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D 、不能确定 6、已知:∠1=35°18′,∠2=35.18°,∠3=35.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2 B 、∠2=∠3 C 、∠1=∠3 D 、∠1、∠2、∠3互不相等 7、如图,O 是直线AE 上的一点,且∠AOC=∠BOD=?90,则图中共有几对互余的角 ( ) A 、3 B 、4 C 、5 D 、6 8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余角的的5倍,则这个角为( ) A 05.22 B 045 C 05.67 D 075 9下列四个图中,能用∠1、∠AOB 、∠O 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的是( ) A.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大于直角的角叫钝角 B .平角是钝角 C .一个角的补角是锐角 D . ∠A 与∠B 互为余角,那么∠A=90°-∠B 11、甲看乙的方向为北偏东30°,那么乙看甲的方向是 ( ) A .南偏东60° B .南偏西60° C .南偏东30° D .南偏西30° 12.一个锐角的补角与这个锐角的余角的差是一个( )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D )锐角或直角或钝角 二.填空题: (每空2分,共36分) 1. 如图,点A 、B 、O 在同一直线上,且∠2=3∠1, 则∠1= 。 2、4、列车往返于A 、B 两地之间,中途有4个停靠点, (1)有 中不同的票价,(2)要准备 种不同的车票。 3、若∠1+∠2=90°,∠2+∠3 = 90°,则∠2与∠3的关系是 。 4、在直线l 上有顺次取A 、B 、C 三点,AB=10,BC=4,取AC 的中点O ,则 AO= 。 5、3点45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 。 6、把33.28°化成度、分、秒得_______________。108°20′42″=________度 7. 计算:43°13′28″÷2-10°5′18″ , 8. 计算: '''4839673121175+-? , 9.102°43′32″+77°16′28″=________;98°12′25″÷5=_____. 10.已知∠α=35°36′47″,则∠α的余角为______。. ∠α的补角为______。 11.. 若要使图中平面展开图按虚线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 两个数之和为6,x=_ ___,y=______. 12. 线段AD 上有两点M 、N ,点M 将AB 分成1:2两部分,点N 将AB 分成2:1两部分,且MN =4cm ,则AM =_____,BN =_____。 三、解答题: (每小题7分,共28分) 1..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余角的3倍还大10°,求这个角的余角。 . . . . A D C B 1 2 3 x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