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公司-后整体收购母公司业务资产的案例

新设公司-后整体收购母公司业务资产的案例
新设公司-后整体收购母公司业务资产的案例

Q:(大狗-律师-合肥)新设公司,后整体收购母公司业务资产的案例

A:(Frank-PE-深圳)以下是新设主体收购原公司资产/或老公司以资产出资设立新公司等方式上市案例:三星电气、道明光学、龙马环卫、双象股份、骆驼股份、佳士科技、辉煌科技万和电气、华伍电气、步森服饰、千山药机。

很多公司由于历史沿革不规范,试图以新设主体收购原公司资产/或老公司以资产出资设立新公司等方式上市,以降低证监会对原公司的关注。龙马环卫、双象股份采取的是收购老公司资产方式,道明光学则采取老公司用资产出资成立新公司的方式。从审核来看,证监会对原公司的历史沿革依然非常关注,无法回避。龙马环卫虽然将原公司注销,但证监会依然要保荐机构、律师核查原公司历史沿革的不规范之处,并要求当地国资部门出具意见。

其中操作中需要注意几个要点:

①新老公司业务切换要提速,否则可能导致新公司第一年独立性太差不可用;

②过渡期间的业务转换要注意,尤其是合同(道明光学案例中,对于未了结的订单合同,由上市主体生产后卖给控股股东,再卖给最终客户);

③如果业务需要前置审批,特别是那种有了生产设施才可以办理的审批,需要妥善解决过渡期间的生产合法性问题(龙马环卫案例中,过渡期间龙马环卫向龙马有限采购原材料用于生产零部件及上装,并向龙马有限销售零部件和上装);

④原公司要尽早注销,切不可因迟早要注销而乱来引起处罚。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管何种方式,原公司的历史沿革无法回避,该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但核心问题依然跑不掉。

2011-12-06

关于公司上市前进行资产并购的案例分析

一、道明光学(002632,2011年11月22日上市)

2007年12月1日,道明光学与道明投资签订《资产转让协议书》,受让道明投资的房产、土地、设备,评估值为5893万元;2007年12月1日,道明光学与道明实业签订《资产转让协议书》,受让道明实业的房产、土地,评估值为470万元;2007年12月1日,道明光学与道明晶体签订《资产转让协议书》,受让道明晶体的房产、土地、设备,评估值为360万元。

证监会在意见反馈中关注,关于未将道明投资作为上市主体,却新设发行人的原因。

补充法律意见书的解释是:道明投资设立时经营范围为“警示标志牌、标牌、运动健身器材制造、销售;有色金属销售;货物和技术进出口业务”。2003 年3 月经营范围变更为主要从事反光材料的生产和销售,道明投资经营至2007 年时,已具备一定的实力,并投资其他一些产业,实际控制人胡智彪和胡智雄拟将道明投资作为集团公司的主体,发展多元化经营,并将与反光材料有关的有效性经营资产作价出资吸收其他股东的货币资金共同发起设立浙江道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反光材料业务,并拟投资发展其他产业,以增加整个集团公司的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深圳佳士科技(300193,2011年3月上市)

2009年12月,深圳佳仕科技设立全资子公司重庆运达,购买了运达机电拥有的与内燃发电焊机业务相关的全部资产,资产购买金额4227万元。

保荐人在招股书中关于发行人不直接收购运达机电股权原因的解释:

重庆运达不直接收购运达机电股权主要原因为集中发展主营业务,避免经营非主营业务。运达机电的主要业务分为内燃机发电焊机业务和路桥养护设备业务。其中内燃发电焊机业务属于公司主营业务范围,而路桥养护设备业务与公司主营业务无关。如果收购运达机电股权,则会使公司在主营业务范围外增加路桥养护设备业务,导致公司发展非主营业务,不利于集中资源发展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此,公司采取购买运达机电内燃发电焊机相关资产的方式,从事内燃发电焊机业务,以集中资源发展公司主营业务。

三、万和电气(002543,2011年1月28日上市)

2006年12月-2007年7月期间,万和有限向万和电器购买了与公司生产热水器、两用炉和灶具业务相关的设备及存货资产,交易金额2083万元; 2008年度,万和有限向卓威电器购买了与注塑、压铸业务相关的设备资产,交易金额520万元;2007年期间,万和有限向健康电器购买了与消毒柜、吸油烟机业务相关的设备和存货资产,交易金额255万元。

关于以万和有限(万和电气的前身)作为上市主体的原因

万和有限系万和集团旗下为进一步发展厨卫电气业务,合理利用在高新技术区内开展经营的相关优惠政策,在高新技术产业区内新设的企业,主要从事厨卫电气业务的生产经营。

四、辉煌科技(002296,2009年9月29日上市)

辉煌科技2001年11月注册成立,注册成立后在两年时间内分三次收购了郑州辉煌的相关资产(包括存货、土地、房产、技术、商标等),总价值1793万元

在招股书中,关于采用设立新公司,然后购入原有公司主要经营资产的方式的原因解释如下:一是2000年4月,郑州辉煌完成的增资扩股存在瑕疵,包括验资单位和评估单位为同一个机构、在所有权没有发生变更的情况下进行了资产增值的会计处理;二是郑州辉煌股权分散,股东经营理念存在差异。

五、三星仪表

2007年10月26日三星仪表与宁波三星科技签订《资产转让合同》,由三星仪表向宁波三星科技收购电能表业务经营性资产,经评估,收购金额为3681万元。

未做股权并购的原因:NULL

结论性意见:

综合上述案例,关于上市主体不采用股权并购而采用资产并购的解释:

被重组方除经营拟上市公司的业务外,还有其他业务,不宜整体股权并购。

新设的上市主体注册地能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待遇。

被重组方历史上存在监管机构可以接受的瑕疵。

此外,我们注意到上述资产并购涉及的金额占发行人的净资产比例较小(不超过十分之一)。

因此,拟上市主体如果存在一定问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妥善解决,单纯通过新设拟上市主体整体购买原经营实体的资产和业务的方式,不具有可行性。

三星电气:新设主体运作上市,发行前实施股权激励三星电气:新设主体运作上市,发行前实施股权激励

摘要:按照境内A股上市的规定,主体资格是基础门槛之一。出现硬伤之后,最后的退路就是新设发行主体运作36个月申请IPO了。三星电气设立于2007年2月1日,明显系当事股东为上市而新设的发行主体,之后其收购原主体三星科技资产。2011年4月27日,三星电气通过发审委审核。

按照现行的审核速度及招股书披露的部分时间节点,该企业的IPO受理时间应为2010年11月。说明该企业在运营了36个月以上(注意,非3个会计年度)时就申请上市。且该企业在2009年运作了一次管理层股权激励,类似于流行的对赌条款,涉及实际控制人所持股份的或有变动(只增不减)。

一、新设发行主体三星电气的路径

1、基本情况

宁波三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星电气)系由三星仪表于2008年3月24日整体变更设立,主营业务为电能计量及信息采集产品、配电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为各种类型的电表、变压器等),实际控制人为郑坚江、郑江、何意菊夫妇。

2007年2月1日,宁波三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奥泰有限公司以1,000万元注册资本设立三星仪表(三星电气的前身)。后经股权转让,实际出资人为奥克斯集团有限公司及奥泰有限公司,出资方式为现金,股权比例为75%、25%。

2、资产、业务转移路径

2007年10月26日,奥克斯集团、宁波高胜投资、郑坚江、郑江、王文杰以现金对三星仪表进行增资,将三星仪表注册资本从973.095万元增加到10,000万元。资金到位后,公司展开了原发行主体资产、业务的转移:(1)收购存量资产

2007年10月26日,三星仪表与宁波三星科技(原发行主体)签订《资产转让合同》由三星仪表向宁波三星科技收购与电能表业务相关的生产设备,收购价格按照上会评估沪上会部资评报(2007)第268号《宁波三星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资产评估报告书》的评估值确定,收购金额为3,681.66万元。

在收购生产设备的同时,三星仪表还向宁波三星科技收购了与电能表业务相关的存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及产成品等,其中对原材料及半成品的收购价格按账面值确定,对产成品的收购价格按照“同类产品市场售价×(1-营业费用率)”确定。

(2)业务转移

完成上述资产收购后,宁波三星科技原电能表业务经营体系(包括研发、生产、采购、销售等)整体纳入三星仪表;同时,随着业务转移,宁波三星科技原

管理团队、销售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生产人员等也全部转移到三星仪表,由三星仪表续聘。因此,通过上述资产收购,电能表业务经营主体已从宁波三星科技顺利转换到三星仪表,保持了电能表业务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但由于客户认同需要合理的过渡期,以及宁波三星科技已签署的产品销售合同仍需宁波三星科技履行,在2007年四季度和2008年,宁波三星科技向本公司采购电能表产品后再销售给相应的电力用户。

在实施上述资产收购之前,宁波三星科技经营范围为:电能表、变压器、开关柜、仪器仪表、配电自动化设备及相关配件的制造及上述产品的科研开发,主要从事电能表业务,并已发展成为产销量位居行业前列的专业生产厂家。

宁波三星科技履行完已签订的合同后,公司不再通过宁波三星科技进行电能表产品销售。2008年10月,宁波三星科技经营范围变更为:空调配件、五金塑料件的制造、加工,开始从事空调配件业务,不再从事与电能表相关的业务。

不知三星科技的上市阻碍在何处,是否与其外资全资控股的架构有关呢?

二、新设发行主体带来问题的解决

新设发行主体,首先面临的就是企业家最为头痛的是因为业务转移导致的品牌、知名度、资质等损失,其次便是转移路径、资金流带来的影响。

1、业务转移带来的影响消化时间

从招股书看出,发行主体用了一年的时间(2007.10~2008.10)完成了业务转移。其中,首先为资产转移,其次,仍通过原有主体履行原有销售,直至2008年10月履行完毕原有合同之后,方正式结束了业务转移。

当然,因为发行人的主要客户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客户,其原有市场关系的转移相对容易一些。且,国家电网公司对智能电能表的采购实施“总部统一组织、网省公司具体实施”的集中规模招标模式,更减少了市场端的痛苦。

企业无需在浩瀚的市场中维持原有知名度,只需落实两大客户。

2、资金流转移路径

可以看出,新设发行主体后,资金流向为: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1亿元)——发行人(三星电气)——原发行主体(3681万元,三星科技),之后不清晰。

因三星科技的股东系注册于BVI的华兴实业公司,最终股东为郑坚江、郑江和何意菊,如果该笔资金对外分配,按照现行企业所得税法,需缴纳企业所得税(25%)后征收非居民企业所得税(10%),税赋较重。

3、本次收购关联交易的公允性、必要性解释

从目前时点来看,发行人报告期为2008年、2009年、2010年,本次资产收购发生在报告期之外。发行人并未详细披露该项关联交易的详细内容。但公司IPO申报时间为2010年10月底或11月初,当时涉及该项关联交易的解释。

4、原主体三星科技与发行人三星电气暂时的同业竞争

宁波三星科技履行完已签订的合同后,公司不再通过宁波三星科技进行电能表产品销售。2008年10月,宁波三星科技经营范围变更为:空调配件、五金塑料件的制造、加工,开始从事空调配件业务,不再从事与电能表相关的业务。

更改经营范围之后,三星科技与三星电气不存在同业竞争。

三、发行前实施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是促进企业发展、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也已近了解到这一点。但在国内面临的现实是:如果选择A股上市,那么就要求发行前股权清晰、稳定,股票期权等不稳定因素在发行前是应该规避的。而失去了股票期权,股权激励的作用就小了很多。如果选择在上市后进行股权激励,激励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三星电气选择了一种折中的办法,即现以真实股票进行激励,然后签订股份转回、现金赔偿协议。具体如下:

为进一步稳定管理团队,2009年3月,奥克斯集团制定《奥克斯集团忠诚激励计划书》,对奥克斯集团及三星电气的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员工(以下简称“激励对象”)实施忠诚激励计划,即:奥克斯集团授予激励对象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购买三星电气一定数量股份的权利,但同时需承担在奥克斯集团或三星电气工作一定年限的义务。主要内容如下:

(1)授予激励对象的股份数量上限为1,000万股,股份来源为奥克斯集团通过宁波高胜投资所持的三星电气股份,股份转让价格为三星电气截至2008年12月底经审计后的合并报表每股净资产1.91元;

(2)要求激励对象特别承诺:自取得三星电气股份之日起,在奥克斯集团及其下属子公司工作服务期限满五年,且在任职期间,不能发生因受贿、索贿、贪污、盗窃、泄露经营和技术秘密等损害公司利益、声誉等违法违纪行为,并造成重大损失的,或者因个人犯罪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造成较大损失的;

(3)若激励对象违反上述特别承诺,应接受如下安排:在三星电气未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前,激励对象应将拥有的三星电气股份按每股1.91元的价格转让给奥克斯集团;在三星电气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激励对象不需向奥克斯集团转让所持三星电气股份,但应将持有三星电气股份而获得的溢价收益在约定期限内以现金方式支付给奥克斯集团。

根据《奥克斯集团忠诚激励计划书》,2009年3月,各激励对象分别与宁波高胜投资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并各自出具《承诺书》,主要承诺内容如下:

(1)激励对象若违反以下规定:

A、自取得三星电气股份之日起,在奥克斯集团及其下属子公司工作服务期限不满五个周年日;

B、有充分证据证明激励对象在任职期间,由于受贿、索贿、贪污、盗窃、泄露经营和技术秘密等损害公司利益、声誉等违法违纪行为,并造成较大损失;

C、因个人犯罪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则激励对象愿意接受如下安排:

A、在三星电气未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前,授予股票及所得转增股票或红股由奥克斯集团按授予时激励对象向其支付的对价予以收购,奥克斯集团同时支付利息给激励对象;

B、在三星电气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激励对象应按违反承诺确认之日确定的溢价收益,以现金方式在十五日内一次性向奥克斯集团支付,奥克斯集团在获得激励对象支付的溢价收益的同时,须支付利息给激励对象。

为保证三星电气股票发行上市申请期间股权的稳定性,2010年9月29日,经友好协商,奥克斯集团分别与各激励对象签署《协议书》,约定在《协议书》签署之日起至三星电气在国内A股市场挂牌上市之日止,若激励对象因违反《承诺书》所作的特别承诺事项而触发《奥克斯集团忠诚激励计划书》的约定,奥克斯集团同意放弃回购激励对象所持三星电气股份,激励对象也不需要将所持三星电气股份转让给奥克斯集团,但应将持有三星电气股份而获得的溢价收益在约定期限内以现金方式支付给奥克斯集团。

【管理】mt集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关键字】管理 MT集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MT集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摘要: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要素,是企业存在的基础,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来源。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固定资产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但是,因为固定资产流动性较弱,使用时间通常较长,在生产活动中经常被忽略,造成固定资产管理混乱,致使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资产利用率低下,很难发挥固定资产真正的核心价值作用。本案例以MT集团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进行分析,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提出建议,为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MT集团 0 引言 煤炭向来是我国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但由于煤炭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比例将逐步减少,但其能源消费的核心地位决不会改变。就煤炭企业的整体资产来看,固定资产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企业所有的生产情况和经营状态完全受其安全性,完整性影响。在我国诸多的煤炭企业中,MT集团有着一席之地。本案例就MT集团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进行分析和研究,建立和改善内部控制,规范和加强全面的管理,保护资产安全完整,提升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内部控制的漏洞,相应的提出改进措施。为MT集团在今后的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作为参考。

1 MT集团基本情况 MT集团是东北三省大型煤炭行业之一,是一个以煤生产为主,煤层气开发使用,施工安装,机械制造,燃料,电力等为一体,多元化发展的煤炭企业。MT集团从成立至今已有超过50年的发展历史,矿区本部到2008年,剩余的工业储量为17亿吨。如今集团内有生产矿井8对,另外1对正在矿井筹建中,生产的辅助单位一共大约12个。集团的生产计划为每年1500万吨,每年最多可加工1200万吨。其中,集团内部职工人数为49000人,包含约7800位专业技术职工。集团共拥有63亿元总资产,总资产中,固定资产原值为138.2亿元,净值大约89亿元。1992年,MT集团荣获“国家特大型企业”称号;1996年和1998 年获煤炭行业优秀奖;1997年和1998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企业;同年获赠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997年MT集团被封为重点联系的大型企业之一,并由我国国务院确定MT集团企业的信誉等级为AAA级。于2007年,MT集团实施域外的发展战略,先后在内蒙古和山西取得了合资项目,通过合资合作方式取得三部分的煤炭资源,累积控制地质储量超过30亿吨。50亿吨以上的煤炭资源,为扩大煤炭产业的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目前,内蒙古公司的项目控制管理问题已经完成,2008年产量43吨煤炭,二期扩建工程正在筹建。集团固定资产多为煤炭和一些大型采矿设备。 2 MT集团固定资产概况 集团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煤炭资源,房屋,建筑物,电力设备,通信设备,生产设备,综采设备、14种原煤生产用小型设备等等。 表2.1 固定资产结构表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 项目金额资产结构 流动资产5,327,043,258.74 27.46% 固定资产13,823,554,389.93 71.25% 无形资产249,969,002.56 1.29% 资产总计19,317,115,153.99 100% 由表2.1可以得出,MT集团的固定资产占集团总资产的70%以上,由此可见,固定资产在内部的管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看来,对于集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增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健全固定资产控制体系、实现固定资产的周转效率的

企业并购整合经典案例

企业并购整合经典案例--从飞利浦到高通 缘起飞利浦 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NXP半导体是从飞利浦分出来的,而大家对飞利浦的第一印象应该就是一个走下坡路的消费电子厂商。飞利浦曾经在制造和销售CRT电视上获得巨大成功。但我曾经认为他们的所获得的荣光已经随着日子的流逝而消失,飞利浦最终会被苹果和三星这样的厂商超越。 在对NXP半导体做深入调查的时候,我发现原来飞利浦并没有像我曾经想象的 那样一步步迈向深渊,反过来,他们其实还活得很好,生意甚至还蒸蒸日上。现在的他们靠着做医疗和健康的方案,重新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所以我们可以断言,当年飞利浦把NXP半导体分离出来,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回到1998年底,当时的飞利浦正在巩固其医疗系统产品线,并打算将其推广到整个欧洲。也就是在这一年,飞利浦半导体的营收高达71亿NLG(NLG:荷兰盾),较之1997年,这个数字成长了5%,市场规模也在稳步增长。 当时飞利浦半导体的营收增长主要来源于消费系统和通信IC,当中以欧洲和亚 洲市场的增幅最猛。虽然同期的PC市场不被看好,亚洲经济状况也给形势带来

坏的影响。但是在Dataques的半导体厂商排名中,飞利浦还是爬升到第八的位置,营业收入也增长了20%。 1994到1998年间飞利浦半导体的每年营收示意图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飞利浦半导体的营收水平,我将这些收入专为美金,而汇率用的是当年财年的任何一个汇率,于是我们得到了下面的数据。 飞利浦半导体每年的营收(in dollars),1994到1998 到了1999年,飞利浦依然对其半导体业务和整个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抱有相当大的信心。他们甚至还把半导体当做他们的主要业务来运营。 为了加强实力,飞利浦在1999年6月斥资10亿美元收购了VLSI Technology,后者在无线通信、网络、消费数字娱乐和先进计算的客制和定制IC上有不错的市场份额。值得一提的是,在1998年,爱立信的采购就贡献了VLSI的28%的营收。

并购经典案例解析

并购经典案例解析 主讲人:王林 引言: 今天上午我们交流话题是“中国企业并购之路”,也就是“并购经典案例解析”。今天这个话题主要是从宏观角度给大家一个理念,并购对企业的发展、对中国未来产业的发展会产生什么作用以及中国企业在并购过程中是怎么做的,通过哪些方式做并购,最后我会跟大家讲一下并购在一些经典案例中是怎么做的,中国一些大企业是怎么通过并购来实现自己的扩张和发展,实现产业链的整合,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我叫王林,盛高咨询集团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北京)。我个人在战略、文化、并购几个领域操作项目比较多,也出版了自己的一些书,比如《成功向左,失败向右》,在经济危机时写了两本书——《这个冬天冻死谁》、《中国企业如何过冬》,主要为中国企业在战略方面怎么度过经济危机,怎么做,我做一些指导,这两本书也提到了在当大家不看好现在经济形势时可以通过并购实现企业的扩张。 近年来中国并购市场风起云涌,从国内的国美收购永乐、大中,到国外的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吉利收购沃尔沃,我想问大家,从你们的理解,你们觉得这些并购会对企业、行业本身、产业会产生什么影响?意味着什么?我的理解是:不管是国美收购永乐、大中,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吉利收购沃尔沃,我归结为都是战略性并购,企业为了实现他自身经济发展进行战略性并购,从国美收购永乐大中来讲,大家看到表面上扩到了店面的配置或者在全国的布局更好,但内涵的核心是竞争对手被消灭,其实这是一个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自己的增值手段,在开始时大家会看到电器零售业在国内烽烟四起,有很多公司,永乐、大中是为数不多的能够跟国美抗衡的电器企业,都被国美收购了,那国美收购永乐、大中之后,现在和苏宁的势力对比,相对来说已经不平衡了,因为当时和苏宁争购大中时,双方进行了力量的拼搏,最终是国美胜出,当然现在在国内除了电器连锁业除了国外公司不讲,国内连锁也现在只剩下了两家,即国美和苏宁,就像国外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大家会看到,在国内电器连锁业是以两个企业相对垄断的格局已经形成,这个产业

关于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典型案例分析

关于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典型案例分析关于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典型案例分析一、长安福特公司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 分析 (一)长安福特公司及其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流程 长安福特总部坐落在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重庆市,是由中国汽车工业最大的“百年老店”——长安汽车集团和世界领先的福特汽车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双方各拥有50%的股份,专业生产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轿车。该厂拥有世界一流的整车生产线,2005年年产达到15万辆,并已在南京市兴建第二厂区。 长安福特公司的主要管理架构是由合资双方各派代表组成的董事会、执行委员会及各个部门组成。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是在借鉴美国福特公司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内部控制体系基础上建立而成的,具有较高的起点。它的主要内部控制内容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这五大要素,并在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指引下,结合我国国情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和较高水准的内部控制系统。 长安福特公司,首先界定了固定资产的范围及内容,其业务流程包括(简要): 1.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决策 2. 资产购置流程

3. 资产处置流程 4. 资产实物台账管理和报废流程 (1)台账的设置和保管要求:专人负责台账登记工作;登记凭证的要求;保管期限等。 (2)台账的登记:包括入库登记、领用登记、报废或转移登记。 (3)期末报告:按季向财务部报送报表。 (4)盘点制度。 (5)资产地点转移:包括部门内部在厂区内移动,部门之间在厂区内移动,转移给其他单位的,买入时直接存放在其他单位的资产等。 (6)资产报废、出售的审批和实物处置:包括不同固定资产报废的程序。 (7)通则。 (8)记录:规定了固定格式。

投行经典并购案例分析

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案例分析

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案例分析[内容提要]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明显加剧,银行业也面临重大的挑战。但同时金融危机又为银行业的并购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促进了银行业资源的优化配置。3月中旬,永隆银行董事长宣布愿意出售永隆银行53.1%的家族股份,多家银行参与竞争,招商银行最终以总计港币193亿元的现金方式收购永隆银行53.12%的股份。商业银行的并购,有助于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拓展国内和海外市场、优化业务结构、推动经营战略调整、增强协同效应。本文以招商银行并购香港永隆银行为例,通过对其并购过程及并购后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对中国银行业并购的启示。 [关键字] 招商银行永隆银行并购 一、相关背景介绍 1、招商银行 1987年,招商银行作为中国第一家由企业创办的商业银行,以及中国政府推动金融改革的试点银行,成立于深圳。2002年,招商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6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成立二十多来,秉承“因您而变”的经营服务理念,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由一个只有资本金1亿元人民币、1个网点、30余名员工的小银行,发展成为资本净额1170.55亿元人民币、机构网点700余家、员工3.7万余人的中国第六大商业银行,跻身全球前100家大银行之列,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经营特色和优势。 2、永隆银行 永隆银行为一家在香港注册成立、拥有70多年历史的香港本地银行,是一家管理风格保守的小型家族银行。其发行的股份于1980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挂牌上市,2008年注册资本为港币15亿元。公司是除东亚银行之外,规模最靠前的香港本土银行,在香港拥有35家分支机构,永隆银行主要从事提供银行及有关的金融服务业务。永隆银行及其附属公司(以下简称“永隆银行集团”)主要业务包括接受存款、期货及证券经纪服务、投资业务、保险业务、保险代理、信托、受托代管服务及物业管理等。 收购前永隆银行历年主要财务指标

固定资产管理案例分析培训资料

固定资产管理案例分 析

报送地区:海南省 案例名称:固定资产管理案例分析 案列类型:企业案列 案列单位具体名称:海南第三建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通信地址:海南省海口市 邮政编码:111111 作者姓名:赵微 职务职称:XX 准考证号:XXX 联系电话:XX 电子邮箱:XXXX

固定资产管理案例分析 第一部分目录 一、背景描述 (1) (一)海南第三建筑械设备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 (1) (二)公司管理现状分析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三)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 (3)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4) (一)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提高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 (4) (二)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手段.......错误!未定义书签。4 三、经过一系列措施,固定资产管理取得的成效 (6) (一)提高了固定资产使用效益 (6) (二)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错误!未定义书签。7 (三)固定资产实行量化管理,责权分明.. (7) 四、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 (7) 五、公司2015~2017年利润表 (7)

第二部分内容摘要 本文以海南第三建筑械设备有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进行细致剖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优化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以下建议: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增强有关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完善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手段,加强内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以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能力,保证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增强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能力。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观念,优化

管理层收购典型案例分析

管理层收购典型案例分析 目录 一、粤美的2000年MBO(目前已被美的集团吸收合并,现股票代码:000333) (2) 二、方大集团2001年MBO(原股票简称方大A,股票代码:000055) (3) 三、宇通客车2001年MBO(股票代码:600066) (5) 四、恒源祥2001年反向MBO (7) 五、胜利股份2002年MBO(股票代码:000407) (8) 六、苏州精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003年MBO (10) 七、江苏吴中2003年MBO(股票代码:600200) (12) 八、铜峰电子2004年MBO(股票代码:600237) (14) 九、康缘药业2004年被动MBO(股票代码:600557) (16) 十、美罗药业2004年MBO(股票代码:600297) (18)

一、粤美的2000年MBO(目前已被美的集团吸收合并,现股票代码:000333) (一)公司简介 粤美的是由何享健与另外23名自然人,以生产药瓶盖的小乡镇企业为雏形发展起来的,最终成为国内家电行业中的巨头。后被美的集团吸收合并,并于2013年上市。MBO前,控股股东为顺德市当地镇政府下属公司持股。 (二)MBO时间和期限 粤美的管理层收购2000年初启动,至2000年12月完成,历时约1年左右。 (三)MBO过程 1、设立持股平台 2000年4月7日,美的工会委员会和何享建等21名自然人股东设立“顺德市美托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36.866万元。 2、协议收购 (1)2000年4月10日,美托投资以每股2.95元的价格协议受让了粤美的控股股东顺德美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股权中的3518万股法人股(占粤美的股权的7.25%)。 (2)2000年12月20日,美托投资以3元每股的价格受让美的控股持有的7243.0331万股(占总股本的14.94%)。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美托投资正式成为粤美的第一大股东,所持股份上升到22.19%。 粤美的MBO过程中两次股权收购价均低于每股净资产值。 (3)原第一大股东美的控股退出 2001年6月21日和6月27日,顺德市美的控股有限公司将股权转让给顺德市北沼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顺德市信宏实业有限公司,完全放弃了在粤美的的股权。顺德市北滔镇人民政府彻底退出了粤美的作为一个企业经营决策的管理层,粤美的MBO彻底完成。

MT集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MT集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MT集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摘要: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要素,是企业存在的基础,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来源。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固定资产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但是,因为固定资产流动性较弱,使用时间通常较长,在生产活动中经常被忽略,造成固定资产管理混乱,致使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资产利用率低下,很难发挥固定资产真正的核心价值作用。本案例以MT集团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进行分析,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提出建议,为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 MT集团 0 引言 煤炭向来是我国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但由于煤炭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比例将逐步减少,但其能源消费的核心地位决不会改变。就煤炭企业的整体资产来看,固定资产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企业所有的生产情况和经营状态完全受其安全性,完整性影响。在我国诸多的煤炭企业中,MT 集团有着一席之地。本案例就MT集团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进行分析和研究,建立和改善内部控制,规范和加强全面的管理,保护资产安全完整,提升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内部控制的漏洞,相应的提出改进措施。为MT集团在今后的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作为参考。

1 MT集团基本情况 MT集团是东北三省大型煤炭行业之一,是一个以煤生产为主,煤层气开发使用,施工安装,机械制造,燃料,电力等为一体,多元化发展的煤炭企业。MT集团从成立至今已有超过50年的发展历史,矿区本部到2008年,剩余的工业储量为17亿吨。如今集团内有生产矿井8对,另外1对正在矿井筹建中,生产的辅助单位一共大约12个。集团的生产计划为每年1500万吨,每年最多可加工1200万吨。其中,集团内部职工人数为49000人,包含约7800位专业技术职工。集团共拥有63亿元总资产,总资产中,固定资产原值为亿元,净值大约89亿元。1992年,MT集团荣获“国家特大型企业”称号;1996年和1998 年获煤炭行业优秀奖;1997年和1998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企业;同年获赠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997年MT集团被封为重点联系的大型企业之一,并由我国国务院确定MT集团企业的信誉等级为AAA级。于2007年,MT集团实施域外的发展战略,先后在内蒙古和山西取得了合资项目,通过合资合作方式取得三部分的煤炭资源,累积控制地质储量超过30亿吨。50亿吨以上的煤炭资源,为扩大煤炭产业的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目前,内蒙古公司的项目控制管理问题已经完成,2008年产量43吨煤炭,二期扩建工程正在筹建。集团固定资产多为煤炭和一些大型采矿设备。 2 MT集团固定资产概况 集团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煤炭资源,房屋,建筑物,电力设备,通信设备,生产设备,综采设备、14种原煤生产用小型设备等等。 表固定资产结构表

企业并购成功案例

企业并购成功案例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新加坡汇亚集团收购南京机轮酿造集团酿化总厂 基本情况介绍 新加坡汇亚集团是一家股份制企业,新加坡福达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为其下属全资企业,其产品主要以食品为主。新加坡汇亚集团经营领域十分广泛,涉及房地产、医药、食品、化妆品等,它的主要业务之一是投资业务,从事企业并购、出售、重组等。从2001年1月起,开始与南京酿造集团接触,经过历时6个月的艰苦谈判及尽职调查,于2001年7月收购了南京酿造集团属下的最大的一个企业酿化总厂。 新加坡福达集团 新加坡福达集团成立于己于1995年,成立时总部设在香港,是新加坡汇亚集团的全资附属企业。福达集团成立时主要从事投资业务,1996年9月成功收购开平味事达调味品有限公司,开平广合腐乳有限公司及贵州凤辣子有限公司。至此,福达集团涉猎了部分调味品、非调味品的生产及销售,建立了自己相当完善的供应链体系。2001年7月,收购南京机轮调味品有限公司,继续向调味品行业挺进。 福达集团涉及了食品行业的两大类型,调味品、非调味品类。这两大类别在生产经营、技术质量方面差异很大,不利于公司专业化战略的实施,于是集团决定出售非调味品类企业。在集团整体战略的指导下,相继出售了深圳银鹰干货有限公司、上海新景西餐有限公司,开平嘉士利果子有限公司。对调味品类企业,则实行扩建,集团继续投资南京机轮调味品有限公司和贵州凤辣子有限公司。 图4-1:集团组织结构图 南京酿造集团

主营产品或服务: 机轮牌酱油、涮料、干调粉;涮料火锅料 企业经济性质: 国营企业 经营模式: 生产型 公司注册地: 南京市 注册资金: 人民币 8000 万元 员工人数: 1100 人 公司成立时间:1958 年营业额: 2000万元 (2000年) 南京机轮酿造集团有限公司酿化总厂位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成立于1958年,生产销售江苏省着名品牌“机轮牌” 系列调味品。它是南京机轮酿造集团的主体企业,它的生产销售额占集团公司80%以上。1992年后,在国外品牌和迅速成长起来的国内品牌的冲击下,调味品(包括酱油)市场竞争逐渐加剧,南京机轮牌酱油的销售受到巨大冲击,经营每况愈下,2000年公司的销售额只有1500万元,由于食品行业是微利行业,总厂出现巨额亏损,大部分工人的工资被拖欠,企业营运资金紧张,周转困难。由于体制的影响,企业效率低下,产品质量多年来没有得到进一步提高,企业没有资金进行广告促销,也无法进行产品改造、设备更新,南京市政府决定将该企业出售。 图4-4:南京机轮酿造集团有限公司酿化总厂架构 并购过程 一、自我评估 集团选择了并购方式实现其发展战略后,首先对自己做了全面深入的了解,集团详细研究了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估。 1、行业及公司类型: 快速消费品的食品行业,是低附加值、微利行业。本集团经营的酱油产品主要是高端产品,主要面向中、高层收入者,相对来说,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购买力较强,产品在这些地方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虽然目前还未上中国调味品企业50强,但已接近,同时企业在高价位产品中,知名度极高。 2、销售额及利润率 味事达公司2000年近亿元, 2001年前半年已达近2亿元(预计2001年年销售额会超过4亿) 。公司税后利润率接近8-10%,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3、财务能力:

企业并购重组经典案例分析

判断题: 1、帕克曼(Pac-man)防御是指收购收购者,即目标企业购买收购者的普通股,以达到保 卫自己的目的。 [题号:Qhx001396] A、对 B、错 您的回答:A 2、委托书收购是收购方以征集目标公司股东委托书的方式,在股东大会上取得表决权的优势,通过改组董事会,最终达到实际控制目标公司的目的。 [题号:Qhx001392] A、对 B、错 您的回答:A 3、杠杆收购是指利用借入资本收购目标公司,一般是收购公司向目标公司提供贷款,同时以目标公司的资产作为担保,实现收购行为,而后用目标公司的现金流收回贷款。[题号:Qhx001397] A、对 B、错 您的回答:A 4、多数私募投资者除了参与企业的重大战略决策外,一般都参与企业的日常管理和经营。[题号:Qhx001394] A、对 B、错 您的回答:B 5、公司重组主要对公司目前所拥有的内部资源进行重组组合、调整,而并购是对公司外部资源、业务或其他公司控制权的购买。 [题号:Qhx001399] A、对 B、错 您的回答:A 6、“银降落伞”指规定目标公司一旦落入收购方手中,公司有义务向被解雇基层管理人员支 付较“金降落伞”略微逊色保证金。 [题号:Qhx001395]

A、对 B、错 您的回答:B 7、混合并购指即非竞争对手又非现实中或潜在的客户或供应商的企业之间的并购,通常并购双方所处的行业不相关。 [题号:Qhx001400] A、对 B、错 您的回答:A 8、敌意收购指收购公司在目标公司管理层对其收购意图尚不知晓或持反对态度的情况下,对目标公司强行进行收购的行为。 [题号:Qhx001398] A、对 B、错 您的回答:A 9、一般情况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占公司股份不超过30%。 [题号:Qhx001393] A、对 B、错 您的回答:A 单选题: 1、中国有关法律规定,收购者持有目标公司股份达到或超过()法定比例时,要依法向目标公司的全体股东发出公开要约。 [题号:Qhx001402] A、20% B、40% C、30% D、50% 正确答案:C

资产负债表分析案例

资产负债表分析案例资料中给出的表格为公司2011年12月31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企业的管理给出几点建议。 一、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 1.资产结构分析 表1:资产结构表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公司流动资产合计占资产总计的比例为68.86%,非流动资产总计占资产总计的比例为31.41%,公司流动资产比重较高,非流动资产比重较低。流动资产比重较高会占用大量资金,降低流动资产周转率,从而影响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非流动资产比例过低会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从而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 2.负债与权益结构分析 表2:负债与权益结构表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公司流动负债占资本总计的18.02%,长期负债占资本总计的18.44%,所有者权益占资本总计的63.54%。由此我们得出,公司的债务资本比例为36.46%,权益资本比例为63.54%,公司负债资本较低,权益资本较高。低负债资本、高权益资本可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减少企业发生债务危机的比率,但是会增加企业资本成本,不能有效发挥债务资本的财务杠杆效益。 3.资产与负债匹配分析 表3:资产与负债匹配结构图

通过公司资产与负债匹配结构图我们可以看出,公司资产与负债的匹配方式为稳健型的匹配结构,在这一结构形式中,企业长期资产的资金需要依靠长期资金来解决,短期资产的资金需要则使用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共同解决(见表3)。在稳健型的匹配结构下,公司融资风险相对较小,融资成本较高,因此股东的收益水平也就不高。 二、资产构成要素分析 企业总资产为65089万元,其中流动性资产为44820万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为68.86%;非流动资产为20269万元,占据的资产份额为31.14%。具体构成情况见表4: 表4:资产构成表 单位:万元 通过对企业资产各要素的数据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企业的资产构成要素存在以下问题: 1.现金金额较大 企业货币资金的金额为8437万元,占资产总额的12.96%。这个表明企业的货币资金持有规模偏大。过高的货币资金持有量会浪费企业的投资机会,增加企业的筹资资本、企业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和管理成本。 2.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比例较高 公司2011年应收账款为5424万元,占资产总额的8.33%。应收账款高于应付账款数倍,全部应收款也高于全部应付款的数倍,表明其对外融资(短期借款)获得的资金完全被外部占用。此外,企业的坏账准备为1425万元,坏账准备占应收账款的比例为26.27%,坏账损失比例相当高,这说明企业应收账款的

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的审计案例

案例资料 注册会计师李浩审计ABC公司2007年度会计报表时,发现:1.在2007年度,ABC公司有甲、乙、丙、丁四项在建工程已完工,情况如下:甲在建工程已经试运行,且已经能够生产合格产品,但产量尚未达到设计生产能力;乙在建工程已经试运行,产量已经达到设计生产能力,但生产的产品中仅有少量合格产品;丙在建工程不需试运行,其实体建造和安装工作全部完成,并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验收手续;丁在建工程不需试运行,其实体建造和安装工作全部完成,并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资产负债表日后尚发生少量的购建支出。 2.ABC公司于2006年12月31日增加投资者投入的一条生产线,其折旧年限为10年,残值率为0,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该生产线账面原值为l 500万元,累计折旧为900万元,评估增值为200万元,协议价格与评估价值一致;2007年6月30日对该生产线进行更新改 造,2007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更新改造完成,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为1 000万元,该次改造提高了使用性能,但并未延长其使用寿命;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上述生产线账面原值和累计折旧分别为2 700万元和1 100万元。 3.ABC公司于2005年1月购置一台半自动机床,价格为8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6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06年1月,该机床经使用磨损太大,加上该种类型的

全自动机床问世,导致半自动机床价格大跌。2006年12月,公司对该半自 动机床重新预计使用寿命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40万元,并决定自2007年起由直线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进行折旧。 案例分析 1.针对事项1,应当建议哪些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为什么? 分析:应当建议甲、丙、丁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原因是甲、丙、丁在建工程均已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而乙在建工程虽已经试运行,产量已经达到设计生产能力,但生产的产品中仅有少量合格产品,说明工程未达到可使用状态,不能转入固定资产。 2.针对事项2,在对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进行审计后,应提出什么审计调整建议?为什么? 分析:建议ABC公司调减固定资产原值l 000万元,调减累计折旧100万元。因为当该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支出没有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时,更新改造支出1 000万元不增加固定资产价值,应当当期费用化,为此应调整多计的l 000万元原值。由于1 500÷10一150 (万元/年),900÷150一6(年),故该项固定资产尚有4年使用年限,从2004年1月1日起,计提折旧的基数为1 500~900+200—800(万元),每年计提折旧800÷4—200(万元)。考虑2004年6月30日对该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2003年只能计提半年的折旧,即累计折旧为900+100=1000(万元),故应当把多计提的100万元折旧冲回。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

企业并购成功与失败案例

企业并购成功实务案例——吉利收购沃尔沃 一、案例背景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中唯一一家民营轿车生产经营企业,始建于1986年,经过二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在汽车、摩托车、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电气及汽车零部件方面取得辉煌业绩。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沃尔沃,英文名为Volvo,瑞典著名汽车品牌,又译为富豪,该品牌汽车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沃尔沃汽车公司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也是瑞典最大的工业企业集团,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1999年4月1日,被福特汽车公司正式收购。 2010年3月2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瑞典哥德堡正式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谈判,中国民营企业吉利终于以18亿美元的代价,获得了拥有80多年历史的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今年第三季度完成交割后,吉利集团将保留沃尔沃轿车在瑞典和比利时现有的工厂。同时也将适时在中国建设新的工厂。从收购标的看,吉利将100%拥有沃尔沃轿车品牌,同时拥有沃尔沃轿车的9个系列产品、3个最新平台的知识产权,接近60万辆产能、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线,以及2000多个全球网络及相关的人才和重要的供应商体系,包含了沃尔沃轿车的所有资产及知识产权。从财务数据上看,2009年,吉利总营业收入为42.89亿元,而沃尔沃轿车的总收入约合人民币1000亿元。把总收入超过自己20倍的豪华车巨头沃尔沃轿车收入囊中,吉利此次并购的成功,有利于迅速做大自身的产销规模。从品牌价值上看,根据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国际品牌榜显示,拥有百年历史、被誉为“最安全豪华轿车”的沃尔沃轿车,品牌价值高达20亿美元。收购沃尔沃,利用其高端品牌形象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对于吉利而言是条捷径。 二、能够成功并购的原因 (一)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思想 吉利的总裁李书福是一个拥有远大梦想的人。吉利作为我国自主品牌,敢于收购收入超过自己20倍的沃尔沃是因为有远大的战略目标为支撑的。吉利知道要使企业做大做强,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国内市场,国际化才是最好的战略目标。吉利早在2002年正确制定了海外并购的战略计划,将目光投向沃尔沃。并开始为国际化的道路做准备。吉利近年来快速发展,

固定资产管理案例分析

报送地区:海南省 案例名称:固定资产管理案例分析 案列类型:企业案列 案列单位具体名称:海南第三建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通信地址:海南省海口市 邮政编码:111111 作者姓名:赵微 职务职称:XX 准考证号:XXX 联系电话:XX 电子邮箱:XXXX

固定资产管理案例分析 第一部分目录 一、背景描述 (1) (一)海南第三建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 (1) 第四部分总结 (7) 第五部分附录 (7) 五、公司2015~2017年利润表 (7) 五、公司2015~2017年利润表 (7)

第二部分内容摘要 本文以海南第三建筑械设备有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进行细致剖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优化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以下建议: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增强有关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完善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手段,加强内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以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能力,保证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增强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能力。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观念,优化

第三部分案例正文 一、背景描述 (一)海南第三建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 1、海南第三建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月,注册地海口市***主要经营建筑用设备租赁服务业务,最近几年随着海南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南省房地产开发迅猛发展。公司业务订单逐年递增,业务利润也随之逐年增加。公司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人员由成立之初不到50人增加到现在200人,管理人员由原来的5人增加到现在30人,截止2017年末营业收入总额15350万元,固定资产总额5050万元。公司主要经营租赁业务,每年都有新设备的增加和旧设备的淘汰。公司在固定资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通过一系列改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以此为例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分析,以便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创造更好的效益。 2、固定资产服务收入及增长趋势 从上表数据可见,海慎公司每年营业额大幅度增加,固定资产投资额也在逐年增加。 企业规模的扩大,势必会有一些管理上的漏洞,同时,市场也存在着竞争。因此,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必须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才能求得生存,由原来的粗放管理,到精细化管理。 (二)运营初期,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不足。 企业只重视经济效益的活动,而忽视固定资产资产的管理工作。直接导致了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概述

一、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概述 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由于老化或其他原因可能发生故障或不能满足需要。为了维护或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往往需要对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维修、更新改造、装修或改扩建等。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通常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它可进行如下分类: 1.按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经济内容分类,它可分为更新改造支出与修理费用。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是为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或增加未来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更新改造、装修或改扩建等。 固定资产修理是为了保持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转和使用而进行的维护,这一行为不会改变固定资产的性能或增加未来经济利益。在核算时还需区分日常修理与大修理。 日常修理是为了维护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转而进行的日常维护和局部修理,通常发生在固定资产发生故障时。其特点是:修理范围小、费用支出少、修理资数频繁等。 大修理是为了保证安全生产而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的、全面的检修。大修时固定资产不一定发生故障,大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发现安全隐患。如机器设备的全面拆卸、对将要损坏的主要零部件给予更换等。2.按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原则不同分类,它可分为资本化的的续支出与费用化的后续支出。 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是指符全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后续支出。费用化的后续支出是指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

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在发生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的后续支出。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往往会改变固定资产性能或增加未来经济利益,其支出通常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应予以资本化,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发生的大修理费用,有确凿证据表时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部分,应予以资本化,其余的固定资产大修理费及日常修理费应予以费用化。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 一、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核算 发生资本化后续支出的固定资产应当转入在建工程,停止提折旧。发生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核算。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并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费用化的后续支出核算 发生费用化后续支出的固定资产不转入在建工程,仍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并正常计提折旧。发生的费用化后续支出计入当期损益,其中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费用化后续支出计入管理费用,专设销售机构发生的费用化后续支出的计入销售费用。 (1)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

跨国公司并购典型案例分析

跨国公司并购典型案例分析

跨国公司并购典型案例分析 在全球化并购浪潮中,已不仅仅限于大企业吞并小企业,更多地出现了大企业之间的并购。这种大企业的并购常常对一国或几国的相关产业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对一些国际上著名的大企业并购典型案例的分析,能使我们获得一些重要的启示,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以下我们来对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剖析。 (一)波音公司并购麦道公司 1996年12月15日,世界最大的航空制造公司美国波音公司,宣布并购世界第三大航空制造公司美国麦道公司。并购总价值133亿美元。并购后,每份麦道股份变为0.65波音股份。麦道品牌只保留100座的MD一95型客机,其余民用客机一律改为波音品牌。从此,有76年历史,举世闻名的麦道公司不复存在。波音公司总经理于1997年2月出任新波音的主席和总经理,三分之二以上管理干部由波音派出。新波音拥有20万员工,500亿美元资产,净负债仅仅10亿美元。当时预计在1998年,新波音公司可望有

530亿美元的进账,可牢牢稳住世界民用和军事飞机制造企业的龙头老大的地位。 波音公司成立于1916年,至今已有89年的历史。波音经过多次的研究开发,发展成为一家设计并制造民用及军事飞机、导弹、直升飞机及其他相关产品的多种经营公司。在今后的20年中,波音将以每年5%的速度发展空中交通事业,并在原有全球民用客机交易量64%(1995年)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和提高。 麦道公司成立于1920年,一直在军用飞机制造领域拥有霸主地位。但是在1996年以后,市场占有份额急剧下降,竞争能力迅速削弱,从而面临着被其他企业并购的危险。 波音并购麦道计划已经讨论了三年。麦道曾经两次拒绝波音,然而,在过去的几年,在与波音和空中客车的激烈竞争中,麦道一路败北,世界市场份额从22%下降到不到10%。1996年,麦道只卖出40架民用客机。1996年10月,麦道承认自己的300座MD一11无力与波音的400座747竞争。12月,麦道放弃了自己440座MD 一11的计划,开始作为波音的"下承包商",帮

MT集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案例分析审批稿

M T集团固定资产内部 控制案例分析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MT集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MT集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摘要: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要素,是企业存在的基础,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来源。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固定资产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但是,因为固定资产流动性较弱,使用时间通常较长,在生产活动中经常被忽略,造成固定资产管理混乱,致使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资产利用率低下,很难发挥固定资产真正的核心价值作用。本案例以MT集团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进行分析,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提出建议,为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 MT集团 0 引言 煤炭向来是我国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但由于煤炭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比例将逐步减少,但其能源消费的核心地位决不会改变。就煤炭企业的整体资产来看,固定资产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企业所有的生产情况和经营状态完全受其安全性,完整性影响。在我国诸多的煤炭企业中,MT集团有着一席之地。本案例就MT集团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进行分析和研究,建立和改善内部控制,规范和加强全面的管理,保护资产安全完整,提升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内部控制的漏洞,相应的提出改进措施。为MT集团在今后的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作为参考。

1 MT集团基本情况 MT集团是东北三省大型煤炭行业之一,是一个以煤生产为主,煤层气开发使用,施工安装,机械制造,燃料,电力等为一体,多元化发展的煤炭企业。MT集团从成立至今已有超过50年的发展历史,矿区本部到2008年,剩余的工业储量为17亿吨。如今集团内有生产矿井8对,另外1对正在矿井筹建中,生产的辅助单位一共大约12个。集团的生产计划为每年1500万吨,每年最多可加工1200万吨。其中,集团内部职工人数为49000人,包含约7800位专业技术职工。集团共拥有63亿元总资产,总资产中,固定资产原值为亿元,净值大约89亿元。1992年,MT集团荣获“国家特大型企业”称号;1996年和1998 年获煤炭行业优秀奖;1997年和1998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企业;同年获赠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997年MT集团被封为重点联系的大型企业之一,并由我国国务院确定MT集团企业的信誉等级为AAA级。于2007年,MT集团实施域外的发展战略,先后在内蒙古和山西取得了合资项目,通过合资合作方式取得三部分的煤炭资源,累积控制地质储量超过30亿吨。50亿吨以上的煤炭资源,为扩大煤炭产业的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目前,内蒙古公司的项目控制管理问题已经完成,2008年产量43吨煤炭,二期扩建工程正在筹建。集团固定资产多为煤炭和一些大型采矿设备。 2 MT集团固定资产概况 集团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煤炭资源,房屋,建筑物,电力设备,通信设备,生产设备,综采设备、14种原煤生产用小型设备等等。 表固定资产结构表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 项目金额资产结构流动资产5,327,043, % 固定资产13,823,554, % 无形资产249,969, % 资产总计19,317,115, 100%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x●课程背景: 制造型企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固定资产特别是设备固定资产的增加,对设备固定资产有效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设备固定资产有效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制造型企业管理水平。从财务经营及设备本身专业管理的角度对设备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对企业资产优化及设备资源的有效使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帮助广大制造型企业掌握设备固定资产有效管理的思路、方法与工具,特开发此课程。 ●课程目的: 为制造型企业设备、财务管理的相关人员提供设备固定资产有效管理的思路、方法和工具,切实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与素质 ●课程效果 如切实运用,设备管理进一步规范、设备收益率明显提高 ●课程大纲: 第一章设备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1、主要内容 1.1 设备固定资产价值评估 1.2 设备固定资产运行效率评估 1.3 设备固定资产投入产出分析 1.4 设备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的的日常管理 2、作用 2.1 设备投资回报效益提升 2.2 企业管理水平提升 2.3 为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打基础 第二章设备固定资产管理成效考核指标及说明 1、设备投资回报率 2、设备综合运行效率 3、设备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第三章设备固定资产管理的一般流程及控制要点 1、设备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图及说明 2、设备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控制要点 2.1 设备规划控制要点 2.2 设备申购控制要点 2.3 设备选型的控制要点 2.4 设备供应商选择、评估的控制要点 2.5 设备采购的控制要点 2.6 设备自制的控制要点 2.7 设备安装、验收的控制要点 2.8 设备付款的控制要点 2.9 设备前期培训的控制要点 2.10 设备固定资产编号的控制要点 2.11 设备台帐、档案建立、维护的控制要点 2.12 新设备投入财务优惠政策充分利用个控制要点 2.13 设备操作规程、保养作业指导书制订、确认及培训的控制要点 2.14 设备保养控制要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