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技术主管技师专业知识-7-2试题

康复治疗技术主管技师专业知识-7-2试题
康复治疗技术主管技师专业知识-7-2试题

康复治疗技术主管技师专业知识-7-2

(总分:32.5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A2型题

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总题数:15,分数:15.00)

1.根据癌痛五级评定法,需静脉注射麻醉剂属于哪一级

A.0 B.1 C.2

D.3 E.4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2.患者,男,25岁,务农,颈后长疖1周,患处红、肿、疼痛,皮肤发热。口服、肌注抗生素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外科建议转康复科进行物理因子治疗。首选的物理因子治疗是

A.微波 B.短波

C.红外线 D.紫外线

E.毫米波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疖属于浅表感染,症状又是早期,紫外线治疗是首选。

3.患者,男,24岁,打篮球时扭伤左踝关节8小时。体查:左踝关节轻度肿胀,活动受限。X线检查:左踝关节未见异常X线征。最好的物理治疗方法是

A.超短波 B.调制中频电

C.热敷 D.红外线

E.冷疗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损伤24小时内以冷疗为主,减少急性渗出。急性期过后选择温热治疗,如高频电疗微热量或温热量、超声波、红外线、调制中频电、热敷、蜡疗等。

4.过度通气试验

A.大口喘气1分钟后立即描记监护联心电图,如果出现ST段下移为阳性。阳性结果没有病理意义,但提示运动中诱发的ST段改变不一定是心肌缺血的结果

B.大口喘气2分钟后立即描记监护联心电图,如果出现ST段下移为阳性。阳性结果没有病理意义,但提示运动中诱发的ST段改变不一定是心肌缺血的结果

C.大口喘气30秒后立即描记监护联心电图,如果出现ST段下移为阳性。阳性结果没有病理意义,但提示运动中诱发的ST段改变不一定是心肌缺血的结果

D.大口喘气15秒后立即描记监护联心电图,如果出现ST段下移为阳性。阳性结果没有病理意义,但提示运动中诱发的ST段改变不一定是心肌缺血的结果

E.大口喘气1分30秒后立即描记监护联心电图,如果出现ST段下移为阳性。阳性结果没有病理意义,但提示运动中诱发的ST段改变不一定是心肌缺血的结果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5.患者,男,30岁,自7m高处坠落,腹痛半小时后来急诊室就医。体格检查:面色苍白,脉搏120次/分、弱,血压60/40mmHg。为明确有无内脏损伤,首先应该进行哪项检查

A.胸、腹部X线摄片 B.腹部B超

C.腹部CT D.诊断性腹腔穿刺

E.血常规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6.外周性疼痛的病因不包括

A.冠心病 B.肌肉、关节痛

C.幻肢痛 D.皮肤痛

E.结缔组织痛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疼痛病因分中枢性、外周性、心因性。幻肢痛属于心因性。外周性疼痛包括内脏痛(如冠心病、肾结石、胆结石和消化性溃疡所致的疼痛)和躯体痛(分为深部痛和浅部痛)。

7.智力低下的康复评定量表不包括

A.格塞尔发育量表

B.丹佛发育筛选测验 C.绘人试验

D.韦克斯体力儿童智力量表

E.功能独立性评测量表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功能独立性评测量表是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量表之一。

8.根据受伤时暴力作用方向,脊柱骨折类型不包括

A.屈曲型损伤 B.附件骨折

C.伸直型损伤 D.屈曲旋转型损伤

E.垂直压缩性损伤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附件骨折是按损伤的部位分类。

9.患者王女士因走路不慎扭伤踝关节2小时,正确的处理是

A.冰敷 B.热敷

C.绷带包扎 D.按摩

E.用热水泡脚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冷可以降低肌张力,减慢肌肉内神经传导速度,从而减轻原发骨关节病变所致的肌肉痉挛。损伤(不严重的)初期(48小时内)使用冷疗,能减轻疼痛,预防和减少出血与肿胀。

10.患者,男,69岁,诊断“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现痰多,难咳出,对其进行排痰训练,不包括的方法是

A.体位引流 B.胸部按摩

C.胸部叩击 D.胸部震颤

E.咳嗽训练

(分数:1.00)

B. √

C.

D.

E.

解析:排痰训练包括体位引流,胸部叩击、震颤及直接咳嗽。

11.患者,女,58岁,车祸导致语言理解障碍半年收入院。查体:患者神清,有自发言语表达,但不能和周围人进行有效交流,构音清晰,肢体运动功能未发现异常。该患者的康复治疗,不正确的是

A.对患者进行言语、认知功能评定,采取综合治疗手段

B.采取多途径的言语刺激方法,促进言语理解功能的恢复

C.对患者进行听力功能评定,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治疗

D.重视患者心理治疗,鼓励患者多与人交流

E.主要重视言语、认知评定,无须进行听力评定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12.患者,男,69岁,左侧肢体无力2个月入院,临床诊断脑血栓形成恢复期。查体:患者神志清楚,左侧肢体偏瘫,Brunnstrom分期Ⅳ期,目前康复治疗正确的是

A.主要是正确的抗痉挛体位摆放,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性损害

B.主要是控制下肢肌痉挛,早日恢复患者步行功能

C.控制肌痉挛和异常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

D.控制肌痉挛,促进选择性运动和速度运动更好的恢复

E.提高左侧肢体肌张力,诱发主动运动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13.中年男性,因机器爆炸致右上臂损伤,查体:右上臂局部肿胀、压痛、畸形,反常活动并可触及骨摩擦感,垂腕且各掌指关节不能背伸,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肱骨干骨折并肩关节脱位

B.肱骨外科颈骨折

C.肱骨外科颈骨折并腋神经损伤

D.肱骨干骨折并桡神经损伤

E.肱骨干骨折并桡骨骨折

(分数:1.00)

A.

C.

D. √

E.

解析:右上臂局部肿胀、压痛、畸形,反常活动并可触及骨摩擦感,提示有右上臂骨折,垂腕且各掌指关节不能背伸提示有桡神经损伤。故此题应选D,肱骨干骨折并桡神经损伤。

14.患者,男,35岁,因发现左颈部肿物2个月入院。查体见左上颈淋巴结肿大,鼻咽顶后壁肿物。经行鼻咽纤维镜取活检确诊为鼻咽癌。患者可完全自理,除发现左颈部肿物外无其他症状,根据Karnofsky患者活动状况评定分级标准,该患者的分数是多少

A.100 B.90 C.80

D.70 E.60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Karnofsky患者活动状况评定:能正常活动,有轻微症状体征为90分。

15.以下哪项是痉挛的特殊表现

A.拥抱反射 B.握持反射

C.不对称性迷路反射 D.折刀样反射

E.紧张性迷路反射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肌痉挛是一种由牵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异常为特征的运动障碍。特殊表现包括巴宾斯基反射、折刀样反射、阵挛、去脑强直和去皮质强直等。故正确答案为D。

二、A3/A4型题

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考题。请根据各考题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总题数:9,分数:12.50)

患者,男,45岁,左腰臀痛1个月,并向左下肢放射。查体所见符合神经根病的诊断。

(分数:1.00)

(1).电诊断检查中最有价值的方法是

A.神经传导检查 B.F波及H反射检查

C.体感诱发电位 D.运动诱发电位

E.针极肌电图(分数:0.50)

A.

B.

D.

E. √

解析:针极肌电图检查可以协助临床定位诊断,鉴别神经根性或神经丛性损害。

(2).患者做神经肌电图时发现左胫前肌、腓骨长肌、长伸肌、腰骶脊旁肌有纤颤电位和混合相,而腓肠肌无异常发现,腓神经传导速度为45m/s,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L5神经根病 B.S1神经根病

C.L4神经根病 D.坐骨神经痛

E.腓神经损伤(分数:0.50)

A. √

B.

C.

D.

E.

解析:肌电图异常表现在L5神经根的前、后支所支配的肌肉。神经根病变时,神经传导速度是正常的。患者,男,30岁,因事故被热气体烧伤躯干前面和双上肢,患处水疱较小,可见网状栓塞血管,微痛,感觉较迟钝。

(分数:1.50)

(1).其烧伤深度和面积为

A.Ⅲ度,31% B.深Ⅱ度,30%

C.浅Ⅱ度,30% D.深Ⅱ度,36%

E.浅Ⅱ度,36%(分数:0.50)

A.

B.

C.

D.

E. √

解析:烧伤分为三度:Ⅰ°烧伤:皮肤仅出现红斑,皮肤基底层存在,可痊愈不留瘢痕;Ⅱ°烧伤:浅Ⅱ°:表皮有大面积水疱,基底细胞充血水肿,组织坏死仅限于真皮浅层;深Ⅱ°:表皮或真皮大部分凝固性坏死原有组织结构消失。Ⅲ°:皮肤全层坏死、深达肌层、骨或骨髓。烧伤面积计算法:①九分法:头部占体表面积的9%,一侧上肢占9%,一侧下肢占18%,躯干前后面各占18%,会阴部占1%;②手掌法:患者本人手掌面积占体表面积的1%。

(2).1周后合并感染,创口出现大量脓性物及坏死组织,应用紫外线治疗时其剂量为

A.亚红斑量 B.弱红斑量

C.中红斑量 D.强红斑量

E.超强红斑量(分数:0.50)

A.

B.

C.

D.

E. √

解析:创面的坏死组织或脓性分泌物较多,肉芽生长不良,用中或强红斑量;当分泌物减少或者脱痂露出新鲜肉芽组织时,应减量至阈红斑量。浅平而新鲜的创面,可用亚红斑量照射。本患者大量脓性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应大剂量照射。

(3).紫外线照射的方法是

A.多孔照射 B.中心重叠照射

C.穴位照射 D.局部照射

E.全身照射(分数:0.50)

B. √

C.

D.

E.

解析:中心重叠照射是通过病灶中心区的重叠照射,达到中心区大剂量、周边健康皮肤小剂量的一次性操作方法,目的是加强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强抗感染能力。

患儿,女,26个月,足月产,出生体重3000克,6~7个月还分不清亲人和陌生人;18个月喜欢独自玩耍,不与周围小朋友交往,反复模仿父母讲过的话;24个月出门一定要自己选择路线,否则烦躁不安或拒绝。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评分为80分。

(分数:1.00)

(1).该患儿可考虑诊断为

A.痉挛型脑瘫 B.小儿麻痹

C.遗传代谢病 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E.孤独症(分数:0.50)

A.

B.

C.

D.

E. √

解析:根据孤独症的诊断标准可诊断孤独症。

(2).目前世界各国公认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

A.教育治疗 B.神经发育学疗法

C.手术治疗 D.体外反搏

E.高压氧(分数:0.50)

A. √

B.

C.

D.

E.

解析:

患者,男,68岁。冠心病3年,近6个月出现明显的情绪低落,兴趣缺乏,自诉记忆力减退,严重失眠。但仍能独立生活。查体:表情淡漠,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脑CT正常。

(分数:1.50)

(1).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神经衰弱 B.阿尔茨海默病

C.老年性抑郁症 D.反应性精神异常

E.老年精神分裂症(分数:0.50)

A.

B.

C. √

D.

E.

解析:

(2).对患者最佳的治疗药物为

A.地西泮 B.阿米替林

C.石杉碱甲 D.氟西汀

E.吡拉西坦(分数:0.50)

A.

B.

C.

D. √

E.

解析:

(3).以下哪项评定有助于诊断

A.MMSE B.长谷川量表

C.临床记忆量表 D.韦氏量表

E.汉米尔顿量表(分数:0.50)

A.

B.

C.

D.

E. √

解析:

患者,男,23岁,发热,体温39℃,小腿红、肿、痛2天。检查:小腿前内侧可见鲜红、边界清楚略隆起的硬肿性红斑,手指压之褪色,触痛明显、皮温明显增高。临床诊断为:丹毒。

(分数:1.50)

(1).丹毒感染累及的部位是

A.皮下蜂窝组织

B.皮肤及其管状淋巴管

C.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

D.皮肤及其毛细血管网

E.相邻的毛囊及所属皮脂腺(分数:0.50)

A.

B.

C. √

D.

E.

解析:丹毒的病理改变为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炎。

(2).首选最佳的物理治疗是

A.直流电抗生素药物导入疗法

B.超短波疗法,微热量

C.He-Ne激光,低功率

D.红外线疗法,温热量

E.紫外线照射,强红斑量(分数:0.50)

A.

B.

C.

D.

E. √

解析:尽早使用足够量的紫外线照射,能阻止炎症的继续扩散。

(3).为了加强疗效,尽快缓解症状,添加哪种治疗更好

A.直流电抗生素药物导入疗法

B.超短波疗法,微热量

C.He-Ne激光,低功率

D.红外线疗法,温热量

E.微波微热或温热量(分数:0.50)

A. √

B.

C.

D.

E.

解析:由于感染重,增加直流电抗生素药物离子导入,配合紫外线照射抗感染作用更强。

患者,男,68岁,有2年高血压病史。文化程度大专,工程师。主诉记忆力减退3年,出现幻觉1个月。查体:血压150/90mmHg,神志清楚,语言流利,远、近记忆明显减退,空间定向力减退。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头颅MRI见颞叶脑萎缩。

(分数:1.50)

(1).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血管性痴呆 B.帕金森病痴呆

C.Pick病 D.阿尔茨海默病

E.混合性痴呆(分数:0.50)

A.

B.

C.

D. √

E.

解析:

(2).患者可能处于痴呆的哪一期

A.早期 B.中期 C.晚期

D.中晚期 E.超早期(分数:0.50)

A.

B. √

C.

D.

E.

解析:

(3).患者最好的治疗药物为

A.尼莫地平 B.脑活素

C.他可林 D.石杉碱甲

E.银杏叶提取物(分数:0.50)

A.

B.

C.

D. √

E.

解析:

患者从高坡上跌落四肢不能活动,检查:手骨间肌、蚓状肌无力,肱三头肌腱反射消失;双下肢瘫痪,各种反射消失。

(分数:2.00)

(1).初步诊断为

A.上颈髓损伤 B.中颈髓损伤

C.下颈髓损伤 D.胸髓损伤

E.腰髓损伤(分数:0.50)

A.

B.

C. √

D.

E.

解析:

(2).为何种综合征

A.中央索综合征 B.前索综合征

C.后索综合征 D.脊髓半截征

E.马尾综合征(分数:0.50)

A.

B. √

C.

D.

E.

解析:

(3).为明确诊断,选择最佳的辅助检查为

A.X线 B.B超 C.MRI

D.血管造影 E.肌电图(分数:0.50)

A.

B.

C. √

D.

E.

解析:

(4).轴突反射是皮肤感受器接受刺激后,传入冲动,达到作用部位的途径是

A.经由传入神经传入,经传出神经逆行传送到效应器

B.经由传入神经进入脊髓再经传出神经传送到效应器

C.经由轴突反射作用于全身

D.经由轴突反射作用于皮节

E.经由轴突反射作用于对侧相应部位(分数:0.50)

A. √

B.

C.

D.

E.

解析:

患者,女,43岁,2小时前因车祸后昏迷。查体:压眶可见睁眼反应,刺激肢体有回缩躲避反应,能会话,但失去定向力。

(分数:1.00)

(1).按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该患者评分为

A.10分 B.11分 C.12分

D.13分 E.14分(分数:0.50)

A. √

B.

C.

E.

解析:

(2).患者昏迷程度属于

A.轻度脑外伤 B.中度脑外伤

C.重度脑外伤 D.中、重度脑外伤

E.轻、中度脑外伤(分数:0.50)

A.

B. √

C.

D.

E.

解析:

患者,女,62岁,反复腰背痛2年,加重15天入院。患者48岁停经,几天前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示:骨密度较正常年轻人平均值降低的标准差数为2.70s。

(分数:1.50)

(1).该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分型

A.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B.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C.Ⅲ型: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D.失用性骨质疏松症

E.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分数:0.50)

A. √

B.

C.

D.

E.

解析:

(2).已获FDA批准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症的雌激素类药物不包括

A.premarin B.炔雌醇

C.estradiol D.ogen

E.raloxifene(分数:0.50)

A.

B.

C.

D.

E. √

解析:

(3).该患者骨质疏松症治疗错误的是

A.合理配膳

B.补充蛋白质、钙盐和各种维生素

C.雌激素替代疗法

D.降钙素 E.进行各种体育训练(分数:0.50)

A.

B.

C.

D.

E. √

三、B型题

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考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总题数:4,分数:5.00)

A.功能独立性测定

B.Karnofsky患者活动状况评定

C.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D.艾森克人格问卷

E.总体情感量表

(分数:1.00)

(1).以上哪一个选项可于癌症患者心理评定时,进行情绪测验应用(分数:0.50)

A.

B.

C. √

D.

E.

解析:

(2).以上哪一个选项可于癌症患者进行躯体功能评定时,作为全身活动功能评定的通用评定(分数:0.50)

A. √

B.

C.

D.

E.

解析:

A.衣原体感染

B.非特异性炎症

C.自身免疫反应

D.特异性炎症反应

E.病毒感染

(分数:1.50)

(1).急性扁桃体炎的病因是(分数:0.50)

A.

B. √

C.

D.

E.

解析:

(2).慢性扁桃体炎的病因是(分数:0.50)

A.

B.

C. √

D.

E.

(3).鼻炎的病因是(分数:0.50)

A.

B.

C.

D.

E. √

解析:急性扁桃体炎的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慢性扁桃体炎是细菌、病毒及代谢产物进入体液引起抗体形成,继之产生抗原抗体结合物。鼻炎则是由鼻病毒和冠状病毒引起。A.SEP

B.VEP

C.BAEP

D.ERP

E.MEP

(分数:1.00)

(1).刺激躯体神经在中枢记录的神经电位是(分数:0.50)

A. √

B.

C.

D.

E.

解析:

(2).用光刺激,在枕部记录的皮质电位是(分数:0.50)

A.

B. √

C.

D.

E.

解析:SEP(体感诱发电位)可以看做是周围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的CNS的等量物,刺激躯体神经在中枢神经记录。VEP(视觉诱发电位)是在视觉刺激后产生的枕叶皮层电位。BAEP(听觉诱发电位)是在听觉刺激后产生的皮层电位。ERP(事件相关电位)也称认知电位,ERP反映的是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改变,即当人对某客体进行认知加工(如注意、记忆、思维)时,通过叠加获取从头颅表面记录到的脑电位。皮层MEP(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最初用于手术过程中记录传出性的运动传导,其通过经颅双极电刺激来达到。

A.肩周炎

B.颈椎病

C.肩关节不稳

D.肩峰下滑囊炎

E.肱骨外上髁炎

(分数:1.50)

(1).颈肩痛1年,四肢乏力,持物不稳,查体Hoffmann征阳性,应诊断(分数:0.50)

A.

B. √

C.

D.

E.

解析:

(2).左肩痛1个月,有外伤史,查体左肩半脱位,应诊断(分数:0.50)

B.

C. √

D.

E.

解析:

(3).左肩痛1个月,查体外展外旋,后伸活动受限,应诊断(分数:0.50)

A. √

B.

C.

D.

E.

解析:肩周炎的主要症状为肩痛、活动受限。颈椎病主要以颈肩痛,四肢乏力、麻木,持物不稳,头晕等症状为主,查体Hoffmann征阳性、腱反射异常等。肩关节不稳主要表现为肩痛,有外伤史,肩关节易脱位等。

康复治疗师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康复治疗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疗法中属于低频电疗法的是 A 功能性点刺激 B. 调制中频电 C. 干扰电疗法 D. 音乐电疗法 2. 低频电疗法的频率为 A.1-10 KHZ B.0-1KHZ C1-100KHZ .D.1-10KHZ 3. 下列不属于低中高频电疗法的是 A. 超刺激电疗法 B. 干扰电疗法 C. 共鸣电疗法 D. 高压交变电场疗法 4. 直流电疗法中哪一极下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 A. 阴极 B. 阳极 C. 阴极与阳极都可以 D. 阴极与阳极都不可以 5.下列选项中属于直流电疗法中电泳的是 A. 阳极下 Na+,K+相对较多,水分向阳极迁移 B. 阴极下 Na+,K+相对较多,水易向阴极迁移 C. 阳极下 Ca2+,Mg2+相对较多蛋白质向阳极迁移 D. 阳极下 Ca2+,Mg2+相对较多,蛋白质向阴极迁移 .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阳极下产碱, 阴极下产酸 B. 阳极下产酸, 阴极下产碱 C. 阳极与阴极下均产酸 D. 阳极与阴极下均产碱 7.直流电治疗静脉血栓电极放置为 A. 并排放在静脉血栓处 B. 并置于静脉血栓两侧 C. 阳极放在病灶处 D. 阴极放在病灶处 8.直流电促进骨折愈合时的最适电流 A. 10μA B. 15μA C. 20μA D. 25μA 9.镇痛效果较好的低频电流频率为 A.10Hz B. 100Hz C. 257Hz D. 300Hz 10.Bernard 电疗法指 A. 感应电疗法 B. 电兴奋疗法 C. 间动电疗法 D. 干扰电疗法 11.音频电疗法的频率为 A.1-10KHz B. 1-12KHz C. 1-15KHz D. 1-20KHz 12.对高频电疗法的叙述是错误的是 A. 小剂量的 USW 非热量效应明显 B. 频率越高的电磁波的非热效应越明显 C. 作用于神经肌肉时亦可引起肌肉收缩 D. 小剂量超短波有刺激骨髓造血的功能 13. 红外线的主要生物学效应为

初级康复治疗士考试试题

初级康复医学技士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2-(2) 一、 51、改良的 Ashworth 痉挛评定量表将肌张力的情况分为 A.4 级 B.5 级 C.6 级 D.7 级 E.8 级 52、下述哪项不是脑性瘫痪的治疗方法 A.引导式教育 B.Bobath 法 C.Domain法 D.Maitland 法 E.Vojta 法 53、T6脊髓损伤的患者最可能的移动方式为 A.社区性功能性步行 B.家庭性功能性步行 C.治疗性步行 D.轮椅 E.无法移行 54、引起泪囊炎的病因是 A.吹风 B.面神经麻痹 C.鼻泪管不通畅 D.外伤 E.鼻炎 55、治疗性步行患者应具备的最低条件为 A.可终日穿戴支具并能耐受 B.能一口气走 900m左右 C.能上下楼梯 D.能独立进行 ADL E.用 KAFO及拐短暂步行 56、患者血压 19.95/11.97kPa(150/ 90mmHg) ,在运动种类选择时,最不适宜的项目为 A.慢跑 B.游泳 C.自行车

D.短暂重复等长最大收缩训练 E.跳绳 57、按摩中既有兴奋作用也有抑制作用的手法为 A.推摩法 B.擦摩法 C.揉捏法 D.叩击法 E.颤摩法 58、目前康复治疗常见心理治疗方法为 A.个别心理治疗、集体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其他治疗B.个别心理治疗、行为治疗 C.个别心理治疗、合理情绪疗法 D.个别心理治疗、集体治疗 E.家庭治疗、个别心理治疗 59、系统脱敏疗法主要用于 A.焦虑症、恐怖症 B.恐怖症 C.抑郁症 D.焦虑症 E.酗酒成瘾者 60、对痈进行紫外线照射时,照射野应包括多大范围 A.整个病灶 B.包括病灶外 2cm C.包括病灶外 5cm以上 D.包括病灶外 1cm E.包括病灶外 3cm 61、早期蜂窝织炎的处理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首选无热量超短波 B.抗菌药物离子的导入 C.抗生素药物治疗 D.中频电疗 E.小剂量微波治疗 62、深部软组织化脓性炎症的早期首选的物理治疗是 A.无热量超短波 B.微热量超短波 C.热敷 D.红斑量紫外线 E.红外线

康复基础知识

第一篇基础知识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述 第一节学科内涵和特征 一、康复 1、定义康复(rehabilitation)直译是“复原”、“重新获得能力”、“恢复原来的权利、资格、地位、尊严”等。中国大陆翻译为康复,香港翻译为复康,台湾翻译为复健。20世纪40年代以来,康复的定义和内涵不断地演变。世界卫生组织(WHO)1969年的定义是“综合和协同地将医学、社会、教育和职业措施应用于残疾者,对他们进行训练和再训练,以恢复其功能至最高可能的水平”。1981年提出新的定义“康复是应用所有措施,旨在减轻残疾和残障状况,并使他们有可能不受歧视地成为社会的整体”。 2、基本内涵 1)采用综合措施,包括医疗、教育、职业、社会和工程等方面的措施。 2)以残疾者和患者的功能障碍为核心。 3)强调功能训练、再训练。 4)以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为最终目标。 二、康复医学 1、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是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功能评定方法、治疗技能和规范的医学应用学科,旨在加速人体伤病后的恢复进程,预防和/或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程度。 2、医疗康复(medical rehabilitation)属于临床医学的工作内容,是应用临床医学的方法为康复服务的技术手段,旨在改善功能,或为其后的功能康复创造条件。例如白内障患者在眼科进行晶状体手术摘除。 3、物理医学(physical medicine)与康复医学国际上物理医学的治疗主体是运动和理疗,主要目标是针对各种临床疾病,达到消炎、止痛、改善躯体功能等目标。康复医学则强调采用综合措施,针对患者或残疾者的功能障碍进行以改善、适应、代偿和替代为主要特征的治疗,达到提供生活独立能力和回归社会的目标。这两方面都是本学科的主要工作内容。为了突出本学科在物理治疗以及功能康复的特征,美国等采取以“物理医学与康复(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作为学科名称;而许多国家采用比较简洁的名称-康复医学。两个名称的实质内涵并没有本质区别。进入21世纪以来,两个主要的国际学术组织联合成为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hysical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ISPRM),提示本学科团结发展的大趋势。本书名称根据卫生部的科室分类,采用康复医学作为学科名称,包含物理医学和康复医学的基本内涵。 4、四大医学之间的关系世界卫生组织将康复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作为现代化医院的基本功能。这四个学科的关系不是以时间划分的阶段关系,而是互相关联、互相交错、四环相扣的关系。 (1)康复医学与预防医学。通过积极的措施,例如健身锻炼和合理的生活习惯,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从而减少功能障碍的可能性,这是康复医学的一级预防。许多疾病在发病后,需要积极的康复介入,以预防继发性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发生,这是康复医学的二级预防;已经发生功能障碍后,可以通过积极的康复锻炼,防止功能障碍的加重或恶化,这是康复医学的三级预防。康复预防和与预防医学在上述方面的内涵一致。 (2)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其关联不仅在于康复治疗过程经常需要同时进行临床治疗,而且临床治疗过程也需要康复治疗积极地介入。例如心肌梗死、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一)

更多2019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考试专业知识模拟试 题点击这里 (公众号关注:百通世纪获取更多)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一) 1.高频电疗法采取的电流频率为 A.100kHz以上 B.0~1kHz C.0~100Hz D.0~1000kHz E.1kHz~100kHz 2.下列评定肺通气功能的较好指标是 A.潮气量 B.肺活量 C.时间肺活量 D.肺泡通气量 E.深呼气量 3.脑的动脉来源于 A.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 B.颈内动脉和主动脉 C.椎动脉和基底动脉

E.颈内动脉和椎动脉 4.体内细胞膜的功能是 A.物质转运功能 B.跨膜信息传递 C.能量转换功能 D.渗透功能 E.物质转运、跨膜信息传递和能量转换功能 [更多初级中药师考试真题请点击百通世纪进入] 5.静息电位的数值变大称作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超极化 E.除极 6.下列哪一种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染 A.柯萨奇病毒 B.腺病毒 C.乙肝病毒 D.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E.丙肝病毒 7.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临床常用频率和脉宽为 A.频率2~160Hz,脉宽0.1~1ms B.频率1~100Hz,脉宽0.1~1ms C.频率2~160Hz,脉宽0.01~0.2ms D.频率2~160Hz,脉宽1~2ms E.频率1~100Hz,脉宽0.01~1ms 8.既能伸膝关节又能屈髋关节的肌是 A.股二头肌 B.半腱肌 C.股直肌 D.半膜肌 E.股中间肌 9.与呼吸运动无关的肌是 A.大收肌 B.膈肌

D.胸大肌 E.肋间外肌 10.臂丛的组成是 A.颈5~胸2 B.颈5~胸3 C.颈4~胸1 D.颈4~胸2 E.颈5~胸1 11.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 A.保钾排钠 B.保钠排钾 C.排水排钠 D.保钠保钾 E.排氢排钾 12.具有囊内韧带的关节是 A.踝关节 B.肘关节 C.肩关节 D.颞下颌关节 E.膝关节 13.淋巴导管包括 A.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 B.左腰干 C.乳糜池 D.右腰干 E.肠干 14.表层痛觉感受器是 A.分布在内脏器官组织游离的神经末梢 B.存在皮肤、黏膜组织游离的神经末梢 C.需要特殊的适宜刺激引起疼痛 D.任何强度的刺激都能引起疼痛 E.分布在皮肤的冷热感受器 [更多初级中药师考试真题请点击百通世纪进入] 15.下列有关语言发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个月的婴儿呈自然反射发音

康复治疗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康复治疗技术考试试卷 班级姓名分数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脑性瘫痪:指小儿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致病因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 伤综合征。 2、OT:指应用与日常生活及职业有关的各种作业活动或工艺过程,指导残疾者或部分 恢复功能的患者参与选择性活动的一门科学和艺术。 3、关节松动术:是指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之内,完成的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 法操作技术。 4、ADL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5、肩-手综合征:脑卒中的一种并发症,,表现为突然的手部肿痛皮温升高,掌指关节、 腕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外周神经受损的三种类型是(),(),()。 2.中频脉冲电疗法包括()、()、()。 3.正常人握力指数应大于(),正常人捏力应为握力的()。 4.CVA分()、()、()三期。 5.三叉神经分为()、()、()三支。 6.运动处方内容包括()、()、()、()。 7.最大吸氧量正常人在()时最大。 8.上臂假肢最好保留()的长度 答案:1. 神经失用轴索断裂神经断裂 2.音频电疗法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干扰电疗法 3.50 30% 4.痉挛期软瘫期恢复期 5. 眼支上颌支下颌支 6.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度 7. 20岁 8. 18cm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分,共30分) 1.高频电疗法的频率是(B) 2.直流电疗法中哪一极下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 A) A.阳极 B.阴极 C.阴阳极下皆降低 D.阴阳极下皆升高 3.以直流电促进骨折愈合时,放入骨折处的电极为( A) A.阳极 B.阴极 C.阴阳极下皆可 D.阴阳极下皆不可 4.镇痛作用较好的低频电流频率是(*D) 5.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导入皮下的离子一般在皮下(B) B1cmC2cmD3cm 6.关于功能性电刺激疗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人工心脏起搏器属于FESB刺激膈神经可以调整呼吸.C.刺激膀胱有关肌肉可以改善排尿功能D.适用于下运动神经元受损患者

康复治疗技术考试(基础知识3.运动学)

康复治疗技术考试(基 础知识 3.运动学) https://www.360docs.net/doc/dd3793093.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基础知识三.运动学 一.运动生物力学 1.运动生物力学定义、人体力学、内力和外力学以及骨骼运动学** A:运动生物力学定义** 定义:(Biomechanics)是研究能量和力对生物系统影响的科学,是力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的学科 B:人体力学定义** ①定义:是用力的观点、方法定量描述、研究人体组织和器官力学的医学科学 ②决定运动治疗有效性:主要是骨骼系统对力的耐受性及其活动性。 C:内力和外力** ①外力:外界作用人体的力:重力、支撑反作用力、流体作用力、摩擦力、器械阻力等; ②内力:人体内部各组织器官间相互作用的力,包括:肌肉收缩力、组织器官间的被动阻力、内脏器官的摩擦力、内脏器官和固定装置间的阻力、体液在管道内流动时产生的流体阻力等 D:骨骼运动学** 2.骨骼力学、动力学和静力学 A: 骨骼力学** 力矩: ①力矩:一个力施加于物体所产生的绕某轴转动的作用就称为力矩 ②单位为牛顿.米(N.M) ③力矩的大小也称为扭力 应力和应变: ①应力:(stress)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 N/M2 ②应变:(strain)物体在内部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形变和大小的相对变化 ③弹性形变基本形式:(elastic deformation)有长度形变、体积形变和形状形变。 ④弹性模量:(modulus of elasticity)应力和应变的比值 刚体: 定义:在外力作用下,物体的大小与形状不发生改变的物体称为刚体(ringid body) B:动力学** ①动力学状态:一个力作用于物体,会加速物体的运动,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此为非平衡状态,也称动力学状态。 ②线加速度:力所产生的加速度是沿直线方向。 ③角加速度:由扭力所产生的绕轴旋转的加速度。 C:静力学** ①静力学平衡:当作用于物体上的合力或合力力矩为零时,物体没有线加速度和角加速度,此时物体保持平衡、静止或匀速运动,称为静力学平衡。静力学平衡可分析作用处于静态系统上所有力的平衡问题 3.脊柱运动节段、脊柱运动学、脊柱小关节和神经根** A:脊柱运动节段** ①定义:相邻两椎体及其间的软组织构成,能显示与整个脊柱相似的生物力学特性的最小功能单位,其运动的叠加可构成脊柱的三维运动,称为运动节段(motion segment),又称脊柱功能单位(functional unit) ②分部:前后两部 a前部:两个椎体、椎间盘和后纵韧带 b后部:椎弓、椎间关节、横突、棘突和韧带

康复综合考纲 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方向)

101000 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方向) 学科简介 上海体育学院在1989年经国家教委批准, 在国内率先招收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理学)本科生。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校康复学科不断地加强学科建设,在研究方向、研究平台和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基础,形成了完整的康复相关方向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体系。2014年,我院陈佩杰教授领衔的“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创建体医结合运动康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本专业将运动科学与康复医学相结合,主要培养临床康复治疗和运动伤害防护等多方面人才,所培养的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又有创新和实践能力。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康复治疗基础、康复治疗临床技术、康复工程和传统养生康复。学科的主要特色体现在运动学科和医学学科的交叉方面。学科发展的科学技术涉及到生物学、康复医学和运动科学等多个领域。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开拓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能从事基础理论教学与科研工作,又能在各级医院、康复机构、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疗养院、社区,从事创伤、疾病、残障、衰老等造成的身心功能障碍的预防与康复治疗工作,为我国康复事业做出贡献。 考试科目 康复综合(包括康复基础和临床康复两部分) 1、康复基础课程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 2、临床康复课程包括:康复评定学、运动疗法学、肌肉骨骼康复学、神经康复学

康复综合考试大纲 1、康复基础 《运动解剖学》:细胞和细胞间质、组织、运动系统总论、运动系统各论、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 参考书目:潘珊珊主编,运动解剖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运动生理学》: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循环;呼吸生理;物质和能量代谢;肾脏生理;感觉器官;神经生理;内分泌;肌肉收缩;体温调节;运动技能的形成;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的规律;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特殊环境的运动训练;主要运动项目的生理特点;儿童少年、女子的解剖生理特点。 参考书目:陆耀飞主编,运动生理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7 2、临床康复 《康复评定学》:康复评定学的基本概念、内容、人体形态评定、心肺功能评定、反射发育评定、肌力的评定、关节活动度的评定、肌张力评定、感觉评定、平衡与协调功能的评定、神经电生理检查、步态分析、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评定、截瘫及四肢瘫评定、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环境评定 参考书目:王玉龙主编,康复功能评定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运动疗法学》:关节活动技术、体位转移技术、肌肉牵伸技术、关节松动技术、肌力训练技术、牵引疗法、平衡与协调训练、步行功能训练、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本体神经促进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心肺功能训练、引导式教育 参考书目:燕铁斌主编,物理治疗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神经康复学》:脑卒中康复、颅脑损伤康复、脑性瘫痪康复、帕金森病康复、老年痴呆康复、多发性硬化康复 参考书目:倪朝民主编,神经康复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肌肉骨骼康复学》:上肢创伤康复、下肢创伤康复、脊柱和骨盆创伤康复、脊髓损伤康复、运动创伤康复、周围神经损伤康复、关节置换康复、骨关节康复、脊椎病康复、下背痛康复、慢性运动系统损伤康复、脊柱侧凸康复 参考书目:张长杰主编,肌肉骨骼康复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康复治疗系物理治疗学考试题答案

康复治疗系物理治疗学考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持续性被动活动(CMP):是利用机械或电动活动装置,是肢体能进行持续性,无疼痛,在○1 一定范围内的被动活动。 体位转移:是指人体从一种姿势转移到另一种姿势的过程,包括卧→坐→站→行走。 向心性收缩:指在肌力训练中,是肌肉产生向心性收缩的一种训练方式。 平衡:是指物体所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使物体处于一种稳定状 态。 步行周期:是指完成一个完整步行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即指自一侧腿向前迈步该足跟着地时 起至该足跟再次着地时止所用的时间,称为一个步行周期 神经发育疗法: 其典型代表为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Kabat —Knott—Voss技术(又称PNF技术),这些技术具有以下共同特 点。①治疗原则,以神经系统作为治疗重点对象,将神经发育学、 神经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法则应用到脑损伤后运动障碍的康复治 疗中。②治疗目的,把治疗与功能活动特别是日常生活活动(ADL) 结合起来,在治疗环境中学习动作,在实际环境中使用已经掌握 的动作并进一步发展技巧性动作。③治疗顺序,按照头-尾,近端 -远端的顺序治疗,将治疗变为学习和控制动作的过程。在治疗中 强调先做等长练习(如保持静态姿势),后做等张练习(如在某一 姿势上做运动);先练习离心性控制(如离开姿势的运动),再练 习向心性运动(如向着姿势的运动);先掌握对称性的运动模式, 后掌握不对称性的运动模式。④治疗方法,应用多种感觉刺激, 包括躯体、语言、视觉等,并认为重复强化训练队动作的掌握、 运动控制及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⑤工作方式,强调早期治 疗、综合治疗以及各相关专业的全力配合如物理治疗(PT)、作业 治疗(OT)、言语治疗(ST)、心理治疗以及社会工作者等的积极 配合;重视患者及其家属的主动参与,这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 因素。 联合反应:是脑卒中后的一种非随意性的运动和反射性的肌张力增高。如当 健侧肢体用力过度时,患侧肢体出现相应的动作,这种反应称为 联合反应。 共同运动:脑卒中后患侧肢体出现的一种不可控制的特定运动模式,即当一 个关节试图活动时,相连的关节甚至整个肢体都随之活动,在用 力活动时表现更为突出。 关节挛缩:关节外软组织痉挛、收缩而致关节活动受限者称为关节挛缩。 关节松动技术:是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中的基本技能之一,是治疗师在患者环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完成的一种手法操作技术,临床上用来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如疼痛、活动受限或僵硬等,具有针对性强、见效快、患者痛苦小、容易接受等特点 二、填空题

康复治疗师考试试题及答案1讲课教案

康复治疗师考试试题 及答案1

康复治疗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疗法中属于低频电疗法的是 A 功能性点刺激 B. 调制中频电 C. 干扰电疗法 D. 音乐电疗法 2. 低频电疗法的频率为 A.1-10 KHZ B.0-1KHZ C1-100KHZ .D.1-10KHZ 3. 下列不属于低中高频电疗法的是 A. 超刺激电疗法 B. 干扰电疗法 C. 共鸣电疗法 D. 高压交变电场疗法 4. 直流电疗法中哪一极下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 A. 阴极 B. 阳极 C. 阴极与阳极都可以 D. 阴极与阳极都不可以 5.下列选项中属于直流电疗法中电泳的是 A. 阳极下 Na+,K+相对较多,水分向阳极迁移 B. 阴极下 Na+,K+相对较多,水易向阴极迁移 C. 阳极下 Ca2+,Mg2+相对较多蛋白质向阳极迁移 D. 阳极下 Ca2+,Mg2+相对较多,蛋白质向阴极迁移 .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阳极下产碱, 阴极下产酸 B. 阳极下产酸, 阴极下产碱 C. 阳极与阴极下均产酸 D. 阳极与阴极下均产碱 7.直流电治疗静脉血栓电极放置为 A. 并排放在静脉血栓处 B. 并置于静脉血栓两侧 C. 阳极放在病灶处 D. 阴极放在病灶处 8.直流电促进骨折愈合时的最适电流 A. 10μA B. 15μA C. 20μA D. 25μA 9.镇痛效果较好的低频电流频率为 A.10Hz B. 100Hz C. 257Hz D. 300Hz 10.Bernard 电疗法指 A. 感应电疗法 B. 电兴奋疗法 C. 间动电疗法 D. 干扰电疗法 11.音频电疗法的频率为 A.1-10KHz B. 1-12KHz C. 1-15KHz D. 1-20KHz 12.对高频电疗法的叙述是错误的是 A. 小剂量的 USW 非热量效应明显 B. 频率越高的电磁波的非热效应越明显 C. 作用于神经肌肉时亦可引起肌肉收缩 D. 小剂量超短波有刺激骨髓造血的功能 13. 红外线的主要生物学效应为

康复治疗技术考试(基础知识 7.物理学基础)

基础知识:七.物理学基础 第一章电疗法 1.电疗法定义*** 定义:用电能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电疗法。 2.电疗法电学基础知识*** A:电与电荷:*** ①电定义:有电荷存在和电荷变化的现象称为电 ②电荷定义:有电性的物体称为带电体或荷电体,即电荷。正电性:正电荷;负电性:负电荷。 ③电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 B电场*** ①定义:电荷电力所作用周围的空间称电场 ②电荷与电场不可分割 ③引入电场中的任何带电物体都将受到电场的作用 C磁场:*** ①磁体的磁力所能作用到的周围空间。 ②任何运动的电荷或电流的周围空间内除了电场以外,也有磁场的存在。 D电磁场*** ①磁场:任何电场的变化都会使周围产生磁场。 ②电场:任何磁场的变化都会使其周围产生电场 ③电磁场:变化的电场及其密切联系的磁场称为电磁场 ④变化总是相应,变化(强度、速度、方向的变化) E电磁波:*** 定义:电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迅速传播扩大 F电磁波的波长*** ①电磁波呈波状传播,从一个波峰至下一个波峰之间的长度为波长(λ) ②米(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③换算公式:1m=100cm,1cm=10mm、1mm=1000um、1um=1000nm J:电磁波的传播数度:*** (V)300 000 000m/s 相当于光速 K:电磁波的频率:*** ①定义:每单位时间内电磁波波动的次数为频率(f) ②单位:赫兹(Hz)、千赫(KHz)、兆赫(MHz)、吉赫(GHz) ③换算公式:1GHz=1000MHz、1MHz=1000KHz、1KHz=1000Hz L电磁波的周期:*** ①定义:从一个电磁波的起点至下一个电磁波起点之间的时间陈为周期(T) ②电位:秒(s)、毫秒(ms)、微妙(us) ③换算公式:1s=1000ms、1ms=1000us M:周期、波长、频率、波速之间的换算关系*** 公式:周期=1/频率、波长=波速/频率 N:电流:*** ①电荷在物体内流动形成电流 ②电流方向:正到负, ③电流强度(I):单位时间内流过的电量 ④电流强度的计量单位为:安培(A)、毫安(mA)、微安(uA) ⑤换算公式:1A=1000mA、1MA=1000uA O导体与绝缘体:***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考试题doc资料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1.康复医学是一门 ( ) A.研究残疾人和病人的行为学 B语言矫治学 C.研究残疾人和病 人的社会心理学 D.有关促进病、伤、残者恢复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 功能为目标的学科 E.有关促进残疾人恢复的特殊教育学 2.以下几种常见的病理步态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 ) A.减痛步常见于足下垂 B.回旋步常见于偏瘫病人足内翻 c.剪刀 步常见于小儿麻痹后遗症 D.斜肩步常见于股四头肌瘫痪 E.前冲步 常见于小脑性共济失调 3.矫形器的使用目的是 ( ) A.防止再骨折和扭伤 R.主要是预防或矫正畸形,减轻疼痛,补偿功 能活动,支撑体重 C主要是为了减轻疼痛增强肌力训练、锻炼肌肉 D.主要用于各种手术的保护和支持 E.主要用于纠正足下垂 4.下述哪项不是脑瘫发生的危险因素 ( ) A.孕龄34~36周 B.低体重(<2500 g) C.胎盘早剥 D.胎 儿畸形 E.胎儿窒息 5.下述哪项不是脑瘫常见的临床表现 ( ) A.运动障碍,肌张力增高 B.姿势异常 c.语言障碍 D.行为 异常E.感觉异常 6.下述哪项不是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理论中强调功能训练作用的原因( ) A.提高过去相对无效的通路 B提高新形成的突触效率 C.要求对 原先不承担某种功能的结构去承担新的不熟悉的任务 D.通过反复学 习、接收和利用外周刺激的感觉反馈 E.通过巨细胞释放细胞素 7.臀大肌可使髋关节( ) A.前屈 B.旋外 C.旋内 D.外展 E.内收 8. Vojta认为:发育落后正常儿童多长时间为异常 ( )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E、12个月 9. ADL运动方面不包括 A、轮椅上运动和转移 B、室内或室外行走 C、床上运动 D、以慢速跑45米 E、公共或私人交通工具的使用 10.肌张力增高是由于( ) A、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 B、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 C、感觉神经损伤引起 D、交感神经损伤引起 E、肌纤维损伤引起 11.异位骨化最常见于哪个关节周围 A、肩关节 B、肘关节 C、髋关节 D、膝关节 E、踝关节 12.正中神经支配 A、旋前圆肌 B、尺侧腕屈肌 C、尺侧腕伸肌 D、桡侧腕伸肌 E、指伸肌 13.用于增强运动控制能力的作业是 A、木钉板训练 B、下棋 C、打牌 D、套圈 E、揉面团 14.有关等张收缩,下列哪项表述是错的( ) A.是肌力大于阻力时产生的加速度运动和小于阻力时产生的减速度运动 B.运动时肌张力基本恒定 C.肌肉本身发生缩短和伸长,而引起明显的关节运动 D.也称之为动力收缩 E.人体在维持特定体位和姿势时常采用这一收缩形式

康复治疗师考试试题部分

2016康复治疗师考试试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疗法中属于低频电疗法的是 A 功能性点刺激B. 调制中频电C. 干扰电疗法D. 音乐电疗法 2. 低频电疗法的频率为 KHZ C1-100KHZ . 3. 下列不属于低中高频电疗法的是 A. 超刺激电疗法 B. 干扰电疗法 C. 共鸣电疗法 D. 高压交变电场疗法 4. 直流电疗法中哪一极下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 A. 阴极 B. 阳极 C. 阴极与阳极都可以 D. 阴极与阳极都不可以 5.下列选项中属于直流电疗法中电泳的是 A. 阳极下Na+,K+相对较多,水分向阳极迁移 B. 阴极下Na+,K+相对较多,水易向阴极迁移 C. 阳极下Ca2+,Mg2+相对较多蛋白质向阳极迁移 D. 阳极下Ca2+,Mg2+相对较多,蛋白质向阴极迁移 .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阳极下产碱, 阴极下产酸 B. 阳极下产酸, 阴极下产碱 C. 阳极与阴极下均产酸 D. 阳极与阴极下均产碱 7.直流电治疗静脉血栓电极放置为 A. 并排放在静脉血栓处 B. 并置于静脉血栓两侧 C. 阳极放在病灶处 D. 阴极放在病灶处8.直流电促进骨折愈合时的最适电流 A. 10μA B. 15μA C. 20μA D. 25μA 9.镇痛效果较好的低频电流频率为 . 100Hz C. 257Hz D. 300Hz 电疗法指 A. 感应电疗法 B. 电兴奋疗法 C. 间动电疗法 D. 干扰电疗法11.音频电疗法的频率为

. 1-12KHz C. 1-15KHz D. 1-20KHz 12.对高频电疗法的叙述是错误的是 A. 小剂量的USW 非热量效应明显 B. 频率越高的电磁波的非热效应越明显 C. 作用于神经肌肉时亦可引起肌肉收缩 D. 小剂量超短波有刺激骨髓造血的功能 13. 红外线的主要生物学效应为 A. 光化学作用 B. 热效应 C. 非热效应 D. 红斑效应 14.下列不同波长的UV 的红斑反应的排序正确的是 >280nm>297nm >280nm>254nm C. 280nm>254nm>297nm D. 297nm>254nm>280nm 15. 超声波治疗疾病的最基本机制是 A. 温热作用 B. 空化作用 C. 非热效应 D. 微细按摩作用 16.人体最活跃点是 A. 痛点 B. 穴位 C. 关节处 D. 神经运动点 17.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人体温度每升高10°,基础代谢率变化是 A. 增加2-3倍 B. 增加3-4倍 C. 减少2-3倍 D. 减少3-4倍 18.不属于水疗法基本作用的是 A. 静水压的作用 B. 浮力的作用 C. 温度的作用 D. 水流冲击的作用 19.关于生物反馈中正反馈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在反馈过程中, 反馈结果使原动作加强 B. 在反馈过程中, 反馈结果使原动作减弱 C. 在反馈过程中,原动作使反馈结果加强 D. 在反馈过程中,原动作使反馈结果减弱

初级康复治疗士考试试题

初级康复治疗士考试试题

初级康复医学技士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2-(2) 一、 51、改良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将肌张力的情况分为 A.4级 B.5级 C.6级 D.7级 E.8级 52、下述哪项不是脑性瘫痪的治疗方法 A.引导式教育 B.Bobath法 C.Domain法 D.Maitland法 E.Vojta法 53、T6脊髓损伤的患者最可能的移动方式为 A.社区性功能性步行 B.家庭性功能性步行 C.治疗性步行 D.轮椅 E.无法移行 54、引起泪囊炎的病因是 A.吹风 B.面神经麻痹 C.鼻泪管不通畅 D.外伤 E.鼻炎 55、治疗性步行患者应具备的最低条件为 A.可终日穿戴支具并能耐受 B.能一口气走900m左右 C.能上下楼梯 D.能独立进行ADL E.用KAFO及拐短暂步行 56、患者血压19.95/11.97kPa(150/ 90mmHg),在运动种类选择时,最不适宜的项目为

62、深部软组织化脓性炎症的早期首选的物理治疗是 A.无热量超短波 B.微热量超短波 C.热敷 D.红斑量紫外线 E.红外线 63、对一般感染伤口进行紫外线照射时应采用 A.亚红斑量 B.弱红斑量 C.强红斑量 D.中红斑量 E.中心重叠照射 64、对感染已控制,但肉芽组织生长缓慢的伤口进行紫外线照射时应采用 A.亚红斑量 B.中红斑量 C.超红斑量 D.弱红斑量 E.强红斑量 65、使用紫外线中心重叠法照射治疗外科感染,是指 A.感染区用强或中红斑量照射,周围正常皮肤用弱红斑量照射 B.感染区用中或弱红斑量照射,周围正常皮肤用红斑量照射 C.照射剂量加倍 D.感染区用弱或中红斑量照射,周围正常皮肤用亚红斑量照射 E.感染区照射两次 66、烧伤后多少天愈合的伤口必须预防性加压 A.10d内 B.21~30d C.11~20d D.21d以上 E.5周 67、为预防压疮的发生,进行体位变换时每次间隔时间不得超过 A.1h B.2h C.3h D.1.5h E.2.5h

康复治疗技术考试基础知识3运动学

基础知识三.运动学 一.运动生物力学 1. 运动生物力学定义、人体力学、内力和外力学以及骨骼运动学** A :运动生物力学定义** 定义:(Biomechanics )是研究能量和力对生物系统影响的科学,是力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的学科B:人体力学定义** ①定义:是用力的观点、方法定量描述、研究人体组织和器官力学的医学科学 ②决定运动治疗有效性:主要是骨骼系统对力的耐受性及其活动性。 C:内力和外力** ①外力:外界作用人体的力:重力、支撑反作用力、流体作用力、摩擦力、器械阻力等; ②内力:人体内部各组织器官间相互作用的力,包括:肌肉收缩力、组织器官间的被动阻力、内脏器官的摩擦力、内脏器官和固定装置间的阻力、体液在管道内流动时产生的流体阻力等 D :骨骼运动学** 2. 骨骼力学、动力学和静力学 A: 骨骼力学** 力矩: ①力矩:一个力施加于物体所产生的绕某轴转动的作用就称为力矩 ②单位为牛顿. 米( N.M) ③力矩的大小也称为扭力应力和应变: ①应力:(stress )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N / M2 ②应变:(strain) 物体在内部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形变和大小的相对变化 ③弹性形变基本形式: ( elastic deformation )有长度形变、体积形变和形状形变。 ④弹性模量:(modulus of elasticity) 应力和应变的比值 刚体:定义:在外力作用下,物体的大小与形状不发生改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ringid body ) B:动力学** ①动力学状态:一个力作用于物体,会加速物体的运动,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此为非平衡状态,也称动力学状态。 ②线加速度:力所产生的加速度是沿直线方向。 ③角加速度:由扭力所产生的绕轴旋转的加速度。 C:静力学** ①静力学平衡:当作用于物体上的合力或合力力矩为零时,物体没有线加速度和角加速度,此时物体保持平衡、静止或匀速运动, 称为静力学平衡。静力学平衡可分析作用处于静态系统上所有力的平衡问题 3. 脊柱运动节段、脊柱运动学、脊柱小关节和神经根** A:脊柱运动节段** ①定义:相邻两椎体及其间的软组织构成,能显示与整个脊柱相似的生物力学特性的最小功能单位,其运动的叠加可构成脊柱的三维运动,称为运动节段( motion segment),又称脊柱功能单位(functional unit ) ②分部:前后两部 a 前部:两个椎体、椎间盘和后纵韧带 b 后部:椎弓、椎间关节、横突、棘突和韧带 ③前后部承载:侧方、前方剪应力作用、轴向压缩及屈曲运动时,前部的椎间盘是主要的负重部位。如伴有较大的位移时,后部的小关节也承受部分载荷,在后方剪应力(背伸运动)和轴向旋转时,小关节则是主要的负重部位。 ④功能:

康复治疗技术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26试题

康复治疗技术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26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A2型题 (总题数:20,分数:40.00) 1.关于椎旁阻滞,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分数:2.00) A.其适应证包括腰部软组织损伤、腰肌纤维炎、腰背筋膜疼痛综合征 B.两侧阻滞时,患者采取俯卧位,下腹部垫枕,确定腰椎棘突 C.单侧阻滞时,取健侧卧位,弯腰屈髋屈膝,于患侧棘突旁开5.0cm处做皮丘,腰麻针与皮肤成45°刺入√ D.腰部椎间孔大,包覆脊神经根的蛛网膜常超出椎间孔,实施神经阻滞时应注意不要将麻醉药液注入其中 E.脊神经分布重叠常表现为在穿刺针到达椎旁或椎间孔之前即出现异常感觉,为达到阻滞效果,应严格按操作步骤进行 解析:单侧阻滞时,取健侧卧位,弯腰屈髋屈膝,于患侧棘突旁开2.0cm处做皮丘,用22号10cm长的腰麻针垂直刺入。 2.关于排尿反射训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 A.叩击膀胱区频率50~100次/分 B.叩击膀胱区约100~500次 C.常见的排尿反射“触发点”是轻叩耻骨上区、牵拉阴毛、摩擦大腿内侧,挤压阴茎龟头等 D.叩击膀胱区时宜重而快,以尽量排空膀胱√ E.可用听流水声、热饮、洗温水浴等作为辅助性措施 解析:应避免使用暴力和耻骨上直接加压。过高的膀胱压力可导致膀胱损伤和尿液返流到肾脏。 3.阳性强化法的四步骤中不包括下列哪项 (分数:2.00) A.确定希望改变的是什么行为,并有专人随时记录这一行为发生的频度、程度 B.确定这一行为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C.设计一个新的结果取代原来的结果 D.认真地向患者介绍该疗法的原理和过程√ E.强化实施 解析:阳性强化法分四个步骤:①确定希望改变的是什么行为,并有专人(治疗者或经过训练的护士、家属)随时记录这一行为发生的频度、程度。②确定这一行为的直接后果是什么。③设计一个新的结果取代原来的结果。④强化实施。治疗者应如实记录患者的行为表现,在其出现正常行为(或所期盼的行为)时立即给其强化物,不应拖延。 4.患者,男,40岁,职员,颈项部疼痛半天。晨起时突觉颈部板滞疼痛不适,右侧旋转活动和俯仰困难,查体:颈项部肌肉紧张,右斜方肌痉挛,明显压痛。颈部各项试验无神经压迫症状,X线片检查见颈椎生理弧度变直。本患者可初步诊断为 (分数:2.00) A.寰枢关节紊乱 B.椎动脉供血不足 C.椎动脉型颈椎病 D.落枕√ E.颈型颈椎病 解析:患者颈部各项试验无神经压迫症状,晨起时突然发病,一侧肌肉紧张,可完成初步诊断,其他选项诊断依据均不足。 5.关于超声疗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康复治疗师考试试题试卷(2)

理论考试(B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长期卧床者易产生直立性低血压,下列哪些不是其临床表现 A.面色苍白、出汗 B.头晕 C.心率加快 D.收缩压下降,脉压增大 E.重者产生晕厥 2.骨折后约两周可初步完成 A.骨样组织逐渐钙化形成新生骨的过程 B.血肿机化的过程 C.外骨痂形成的过程 D.内骨痂形成的过程 E.骨样组织形成的过程 3.以下哪项不是运动疗法的目的 A.增强肌力和肌肉耐力 B.改善神经肌肉功能 C.改善心肺等内脏器官功能 D.改善脑血管畸形 E.改善异常的运动模式 4.患者,男,26岁,滑到后致右手Colles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后两天,患手肿胀明显,此时消除肿胀,可选择的物理治疗方法有 A.红外线照射 B.紫外线照射 C.超短波治疗 D.TENS E.主动运动 5.Bobath神经发育疗法治疗脑卒中瘫痪的重点是 A.增强肌力 B.加大关节活动度 C.促进神经发育 D.促进神经发育和功能恢复 E.纠正异常张力与反射模式,易化自主运动反应 6.脊髓损伤水平定位在L3平面的关键肌为 A.踝跖屈肌 B.长伸趾肌 C.踝背伸肌 D.伸膝肌 E.屈髋肌 7.偏瘫患者进行床-轮椅之间的转移时轮椅放在健侧,与床成夹角是 A.<30° B.30°~ 45° C.40°~ 45° D.45°~ 50° E.50°~ 60° 8.作抽屉试验时,患者出现向前移位1.2cm,提示 A.前交叉韧带损伤 B.后交叉韧带损伤 C.外侧副韧带损伤 D.内侧副韧带损伤 E.关节内游离体 9.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时,呼气与吸气的时间比例大致为 A.0.8 : 1 B.1 : 0.8 C.1.5 : 1 D.1 : 1 E.1 : 1.5 10.进行牵张治疗后,下列哪项可以减少牵张所致的微小损伤性肌痛 A.红外线 B.温水疗 C.微波 D.超短波 E.冷疗 11.紫外线的首次局部照射治疗,通常是要求足够大的剂量,照射后皮肤应出现 A.无肉眼可见的红斑反应 B.可见的轻微的红斑反应 C.明显的红斑反应

康复治疗师初级试题

康复治疗师初级试题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初级) 专业知识精选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1.瘫痪肢体被动运动时错误的方法为?() A。肢体充分放松 B。运动越快越好 C.固定近端关节 D.避免冲击性运动 E.多方向运动 【答案】B 【解析】瘫痪肢体被动运动时肢体应充分放松,固定近端关节做多方向运动,运动中避免冲击性运动,掌握适宜的运动速度。...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2.ADL是指()。 A.躯体功能 B.日常生活活动 C。认知活动 D.交流活动 E.智力评价 【答案】 【解析】ADL: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日常生活活动.包含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的含义.狭义ADL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具有共性的生活活动,包括衣、食、住、行、个人卫生,广义的还包括人们在家庭、工作和社区中的一切活动,又称为复杂或工具性ADL(IADL)。IADL反应较精细的功能。...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3.周围神经损伤后的早期康复治疗项目不包括(). A.肢体放在功能位 B.预防肢体挛缩 C。手法按摩 D。被动运动 E.大强度抗阻力训练

【答案】E 【解析】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康复治疗治疗分急性期(早期)和恢复期,急性期治疗为保持功能位,预防关节挛缩变形;被动运动和按摩,可促进淋巴血液循环,维持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患者出现主动运动时,应积极进行主动活动....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4.盆腔炎急性期超短波的最佳治疗剂量为( ). A.无热量 B.无热量~微热量 C。微热量 D.微热量~温热量 E.温热量 【答案】B 【解析】盆腔炎的超短波疗法用于急性期,电容电极对置于耻骨上及腰骶部,无热量,炎症好转后改微热量.慢性期组织增厚粘连严重时不宜长期应用超短波疗法,以免不利于粘连消散,或可能使之加重。...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5。紫外线最小红斑量(MED)或生物剂量是指( )。 A.引起最小面积红斑的剂量 B.引起最弱红斑的剂量 C.治疗所需的最小剂量 D。治疗所允许的最小剂量 E.最安全的剂量 【答案】B 【解析】根据人体的一定部位对紫外线照射后的反应程度而确定的剂量称为生物剂量,它以出现最弱红斑反应后所需的时间为标准,即某一部位距光源一定距离时,于紫外线照射经历一定潜伏期后,局部出现的肉眼能见的最弱红斑的时间,称为最小红斑量或一个生物剂量(MED)。其剂量单位为秒。...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6.站立训练的适应证为()。 A.骨折未愈合 B.急性期关节疼痛 C.骨关节肿瘤 D.关节脱位 E。长期卧床 【答案】E 【解析】站立训练的适应证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影响行走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