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 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初二物理 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初二物理 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初二物理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相同的薄壁容器甲乙分别装有密度为ρa,ρb的液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将同一物块(密度为ρ)分别放入两容器中,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等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密度与物体密度的关系为ρa<ρb<ρ

B.放入物块前,甲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

C.放入物块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较大

D.放入物块后与放入前相比,甲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增加量较大

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高为10cm、横截面积为

200cm2的柱形物块缓慢放入底面积为400cm2,质量为200g且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内的水中。当柱形物块直立静止时,物块浸入水中深度为4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6N,已知弹簧测力计的称量范围为0~30N,刻度盘上0~30N刻度线之间的长度为30c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柱形物块所受重力大小为16N

B.向容器中加水,注入水的质量为7.2kg时,物块刚浸没

C.物块刚浸没时,相对于如图状态,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的变化量为1200Pa

D.向容器中加水,当注入水的质量为5kg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

3.将一小石块和小木块抛入一杯水中,结果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而石块却沉入水中,就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浮力,石块不受浮力B.石块沉入水中,所受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C.木块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石块所受的浮力 D.木块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

200cm,里面装有一定量的水(图甲)。用弹簧测力计吊4.如图所示,烧杯的底面积是2

着未知金属体,先将金属体浸没在水中(图乙),水位升高到B处,示数是17N,再将金

属体缓慢提出,使水位下降到AB的中点C处(图丙),示数是22N(不计金属体带出的水)。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金属体的质量是2.7kg

B.金属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10N

C.金属体的体积是3

500cm

D.从甲到乙,烧杯对地面的压强增大了500Pa

5.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有一个圆柱体,把它从盛水的烧杯中缓慢提升,直到全部露出水面,该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上升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柱体的体积是400cm3

B.圆柱体的密度是1.5g/cm3

C.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6N

D.圆柱体的高是5cm

6.将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装满水,然后往杯中轻放入一小球,溢出的水共100g,据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g取10N/kg)()

A.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会增大B.小球的质量不小于100g

C.小球的体积一定大于100cm3D.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0.1N

7.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甲容器内盛有适量的 A 液体,乙容器内盛有适量的 B 液体。将同一个苹果先后放入甲、乙两个容器中,苹果静止后的浮沉状况及液体的深度如图所示。下列对图中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A.A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 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B.苹果排开 A 液体的重力小于苹果排开 B 液体的重力

C.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D.苹果在 A 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苹果在 B 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8.一个重20N的金属块,在盛水的容器中静止,用弹簧测力计去拉金属块,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那么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

A.20N B.16N C.4N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9.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溢水杯,装满不同密度的液体。现将小球A分别放入两溢水杯中,小球静止时的情景和溢出的液体如图所示,从甲杯中溢出的液体所受重力为G甲 =0.9N,从乙杯中溢出的液体所受重力为G乙=0.8N,小球在甲杯中所受的浮力为F甲,在乙杯中所受的浮力为F乙。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A在乙杯中排开的液体体积较大,所以有F乙>F甲

B.A的重力为0.9N,它在乙杯中受到浮力为0.8N

C.液体对甲杯底的压强等于液体对乙杯底的压强

D.甲杯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力

10.边长为4cm、密度为2×103kg/m3的立方体橡皮泥块,放在足够多的水中,沉入水底。当把它捏成一只小船时,便能漂浮在水面上。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ρ水=1.0×103 kg/m3)()

A.橡皮泥块浸没时排开水的重力是0.64N

B.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1.28 N

C.橡皮泥小船漂浮时排开水的重力是0.64N

D.橡皮泥小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0.64 N

二、填空题

11.潜水艇是通过改变______达到上浮和下沉的;热气球通过加热空气或某些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氦气)从而获得较大的______升到空中的。(两空均选填“自身重力”或“浮力”)

12.如图所示,重为8N的金属块用轻质的细绳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勾上,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N,则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N;若将该金属块浸没到酒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N(ρ水=1.0×103kg/m3,ρ酒精 =0.8×103kg/m3)。

13.边长为10cm的正立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将木块截去一部分后,再用少许粘合剂(其质量和体积忽略不计)固定上与截去部分体积相同的合金材料后,投入某种液体中仍漂浮,如图乙所示,此时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压强为1×103 Pa,ρ合金=2.6×103 kg/m3,则合金材料的质量是________kg。

(g=10N/kg)

14.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满了水,底部中央固定有一根体积不计沿竖直方向的细杆,细杆的上端连接着密度为0.6g/cm3的圆柱体A,容器的底部安装有阀门。现打开阀门控制水以50cm3/s流出,同时开始计时,水位下降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阀门未打开前水对容器底部的的压力为50N,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___________Pa。当t=55s时,细杆对圆柱体A的作用力大小为____________N。

200cm,足够高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容器中装15.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个底面积为2

500cm的物体A(不吸水)放入容器有质量为2kg的水.现将一个质量分布均匀,体积为3

中,物体A漂浮在水面上,物体A浸入水中的体积为总体积的2

5

,再在物体A的上方放

一个物体B,使A恰好浸没于水中(B未浸入水中),则物体B的质量为______g,物体A刚好浸没时所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此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Pa。

16.一正方体铁块,在水下某深度时,上表面受到15N的压力,下表面受到20N的压力,则此时铁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当铁块下沉到某位置时,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增大为

20N时,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是_____N.

17.物理学中,浮力的作用点叫浮心.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这部分液体所受的重力大小,那么浮心的位置就是那部分被排开液体的重心位置.(即:浸在液体里那一部分物体的重心位置.)如图所示均匀细长棒AB长为L,其质量为m,A端用细线悬挂起来且悬线竖直,B端无阻碍地斜向浸没在水池中,当它稳定静止时,棒被浸没部分的长度0.6L.则细棒的浮心距A端的距离等于,(请用题中字母表示).棒的密度为千克/米3.

18.当某实心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物体放入水中会下沉,人们通常采用

___________的办法来增大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增大可利用的浮力,实现下沉的物体也能使它浮起来。另有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球,其密度分别为水的密度的3倍和5倍,把它们分别挂在两个弹簧测力计的下端,然后将两球完全浸没在水中,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比为___________。

19.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A、B,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两个容器中的液面相平。则两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的关系是F A_____F B,两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的关系是p甲_____p乙.(两空均选填“>”、“>”或“=”)

20.如图所示,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已知烧杯和水的总重为2N,将一重力为2N、体积为2×10-4m3的长方体实心物块A用细线吊着,将其一半浸入水中,则A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N,当把细线剪断后,静止时A漂浮在水中且水未溢出,此时台秤的示数为_______kg.(已知ρ水=1×103kg/m3,g=10N/kg)

三、实验题

21.小明在游泳时有一个发现:人在水中越往深处走感觉自己越来越轻。由此他猜想到,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

A、液体的密度

B、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

C、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为了验证猜想,他找来金属块、测力计、烧杯和水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1)小明猜想的三个因素中,有一个因素是不能依据他的发现而得到的猜想,这个因素是:_________;(A、B或C)

(2)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了测力计的示数随金属块浸入液体中深度而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当金属块完全浸没水中后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_N;

(3)图像中bc段是一条水平的直线,这说明浮力的大小跟_________无关,而ab段测力计的计数逐渐减小,表示浮力在增大,这是因为_________;

(4)根据图像中的信息,还可以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

22.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

(2)在c图中画出重物所受浮力F的示意图;______

(3)根据图a、c、d实验可得出:浮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4)根据图______实验可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5)由实验数据可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

23.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过程A可知,物体的重力为______;由实验过程B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

(2)做BC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液体的______相同时,______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做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深度是否有关。

(4)在小明的实验基础上,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g/cm3。(5)小刚按照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制作了简易密度计来测量盐水密度(如图乙)。

①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在液体中______。

②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乙(a)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盐水中的情景如图乙(b)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ρ盐水.ρ水分别表示盐水和水的密度,则ρ盐水与ρ、h及H关系式是ρ盐水=______。

③为了使简易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大一些,以使测量结果更精确,你的改进方

法是______。

24.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水=1.0×103kg/m3)

(1)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

(2)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

(3)分析如图__________两图实验数据可得: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分析如图丁?戊两图实验数据可知,浮力大小跟______有关;

(4)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金属块的密度为

______kg/m3;

(5)为了研究“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小明用橡皮泥分别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进行如图己所示的实验,由此小明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你认为这结论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_____________。

25.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小明将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依次完成如图所示实验:

(1)从实验可知:物体的重力为________N;铁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 N; (2)比较实验 ________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由此可求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3)比较实验丙、丁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4)小明还想探究“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用牙膏铝皮代替铁块,再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牙膏铝皮做成“碗”状并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碗”漂浮在水面上;

步骤二:把牙膏铝“碗”从水中取出,并将“碗”捏成团,再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铝团下沉至杯底。

①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牙膏铝“碗”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二次铝团受到的浮力;

②由此小明认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其结论错误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牙膏铝皮形状的改变,而忽略了 ________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四、作图题

26.如图,鸡蛋在水中加速下沉,不计水的阻力,画出此时鸡蛋受力的示意图。

27.请画出在水中匀速上浮的潜水艇所受力的示意图。

28.如图所示,小球漂浮在水中,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五、计算题

29.小明有两个不同材料制作的正方物块颜色分别为红色和蓝色,它们的边长相等,红色块重6N,蓝色块重力未知.如图甲所示,将其中红色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刚好有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小明再将蓝色块叠放在红色块上面,静止时,红色块刚好完全没入水中.(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图甲中,红色块放入水中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其排开水的体积;

(2)蓝色块的重力;

(3)蓝色块的密度.

30.如图甲所示,一个规则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水中,现将该物体从水中竖直向上拉,直至完全拉出水面,在整个拉动过程中物体始终保持匀速运动,拉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物体的重力;

(2)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

(3)物体的体积;

(4)物体的密度。

31.如图甲所示,拉力F通过滑轮组,将正方体金属块从水中匀速拉出至水面上方一定高度处.图乙是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不计动滑轮的重力、摩擦及水和空气对金属块的阻力, g=10 N/kg,求:

(1)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2)金属块的密度;

(3)如果直接将金属块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大小.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详解】

A.由图示知,物体悬浮在a液体中,则有

ρa=ρ

物体漂浮在b液体中,则有

ρb>ρ

ρb >ρa =ρ

故A 错误;

B .同一物块在甲中悬浮,在乙中漂浮,则物块排开甲液体的体积大,排开乙液体的体积小,现在液面相平,因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且乙容器上粗下细,所以放入物块前,乙的液面高,且b 液体的密度大,根据p =ρ液gh 知,乙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故B 错误;

C .放入物块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

G F p S S

???==物

两个容器的底面积相等,物块的重力相等,所以两个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增加量相等,故C 错误;

D .由图示知,放入物块后与放入前相比,甲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增加量?F 甲=G 物,乙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增加量?F 乙

2.D

解析:D 【分析】

本题考查浮力,压强等知识,综合性强,根据浮力压强公式求解。需要注意的是注水时物体位置也会上升。注入水的体积不等于排开水的体积。 【详解】

A .物块浸入水中深度为4cm ,排开水的体积

23200cm 4cm 800cm V S h ==?=浸排物

物块受到的浮力

63331.01g N 0kg 10N k 800108m m F gV ρ-==???=?浮水排

物块受到的重力

8N 16N 24N G F F =+=+=浮拉

故A 项错误;

B .物块刚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

23200cm 10cm 2000cm V S h '==?=排

物物 物块受到的浮力

33631.010kg m 10N kg 200010m 20N F gV ρ-''==????=浮

水排 物块受到的拉力

24204F G F N N N ''=-=-=浮拉

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变化量

16N 4N 12N F F F '?=-=-=拉拉拉

弹簧测力计刻度盘上0~30N 刻度线之间的长度为30cm ,弹簧测力计的受到的拉力和伸长量成正比,伸长1cm ,拉力增大1N ,所以弹簧缩短

121cm 12cm l ?=?=

则物体在原来位置向上移动12cm ,所以注入水的的体积是弹簧缩短距离乘以容器的底面积与物体增加浸入深度乘以容器和物体的底面积的之差的和。

物块刚浸没时注入水的体积

()()2223+40012+4000066000V S l S S h cm cm cm cm cm cm =??=??-=-2注容容露物

注入水的质量

3363110kg/m 600010m 6kg m V ρ-==???=注注

故B 项错误;

C .物块刚浸没时,容器增加水的重力

6kg 10N/kg 60N G m g ==?=注增加

同时弹簧测力计拉力减小了12N ,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的变化量

=60N+12N=72N F ?压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的变化量

-4272N

=

=1800Pa 40010m

F p S ??=?压容 故C 项错误;

D .倒水之前弹簧测力计对物块的拉力是16N ,假设倒水之后弹簧测力计的对物块的拉力是6N ,拉力减小了

=16610F N N N ''?-=拉

则物体所受浮力减小10N ,则排开水的体积增加

3333

10N

==110m 1.010kg m 10N kg

F V g ρ-?'?=???排

弹簧缩短10cm ,物块被向上拉动10cm ,注入水的体积

233113400cm 104cm 01400cm cm 0V S l -'=??'===?注

容 注入水的总体积为

333333=+=410m 110m 510m V V V ---'''??+?=?注

注1排 注入水的总质量为

3363110kg/m 500010m 5kg m V ρ-''==???=注

注, 故D 项正确。 故选D 。

3.B

解析:B 【详解】

A .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作用,所以石块和木块都受浮力,故A 错误.

B .根据浮沉条件可知,当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重力时,物体会下沉,故B 正确.

C .由于不明确它们排开水的体积的大小关系,所以无法比较二者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故C 错误.

D .木块浮在水面处于静止状态,有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故D 错误.

4.C

解析:C 【详解】

B .设金属体重为G ,当金属体浸没水中时

17N F G F =-=示浮……①

将金属体缓慢提出,当水位下降到AB 的中点C 时,排开水的体积减半,浮力减半,此时

1

22N 2

F G F '=-=示浮……②

②-①得

1

22N 17N 5N 2

F =-=浮 当金属体浸没水中时,受到的浮力10N F =浮,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因为F ρV g =浮水排,所以金属体的体积

33

3310N 0.001m 1000cm 110kg/m 10N/kg

F V V g ρ==

===??浮排水 故C 错误,符合题意;

A .②2?-①得G =27N ,金属体的质量

10N/kg

g 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从甲到乙,烧杯对地面的压力增大值

27N 17N 10N F G F ?=-=-=示

4210N

500Pa 20010m

F p S -??=

==? 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5.A

解析:A 【分析】

(1)由图像可知,圆柱体上升高度在0~2cm 时,圆柱体浸没水中,知道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此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最大,利用称重法求最大浮力;

(2)(3)当圆柱体上升高度在5cm 以上,圆柱体脱离水面,由图像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此时圆柱体处于空气中,则圆柱体的重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利用F 浮=ρ水gV 排可求圆柱体的体积,利用G =mg 求圆柱体的质量,最后利用密度公式求圆柱体的密度; (4)当圆柱体上升高度在2cm 以内,圆柱体在水中;当圆柱体上升高度在5cm 以上,圆柱体脱离水面;若水位不变,圆柱体的高度等于3cm ,现在不知道水位变化,无法确定圆柱体的高度是多少。 【详解】

由图乙可知,圆柱体上升高度在0~2cm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较小,此时圆柱体浸没水中;上升高度从2cm 到5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大,此时圆柱体逐渐露出水面;上升高度为5cm 以后圆柱体脱离水面。

A .由图像可知,圆柱体上升高度在0~2cm 时,圆柱体浸没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F 示2=6N

此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最大,其大小为

F 浮=

G -F 示2=10N -6N=4N

由F 浮=ρ水gV 排可得,圆柱体的体积

43333

4N 410m 4m 11g 000k /m 1g

c 0N/k F V V g ρ-==

==?=??浮排水 故A 正确;

BC .当上升高度在5cm 以上,圆柱体脱离水面,弹簧测力计示数

F 示1=10N

此时圆柱体处于空气中,则圆柱体的重力

G =F 示1=10N

圆柱体的质量

10N/kg

g 圆柱体密度

333

431kg 2.510kg/m 2.5g/cm 410m

m V ρ-=

==?=? 故BC 错误;

D .若水位不变,则圆柱体的高度等于3cm ,现在不知道水位变化,则无法确定圆柱体的高度是多少,故D 错误。 故选A 。

6.B

解析:B 【详解】

(1)烧杯原来装满水,小球漂浮在水面上,小球所受浮力

F 浮=

G 排=m 排g =0.1kg×10N/kg=1N

因为

F 浮=

G 排=m 排g=G 球=m 球g

小球的质量

m 球=m 排=100g

排开水的体积

V 排=

m ρ排

=100cm 3<V 球

放入小球后水深不变,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烧杯原来装满水,小球沉入水底,小球所受浮力

F 浮=

G 排=m 排g =0.1kg×10N/kg=1N

因为

F 浮=

G 排=m 排g <G 球=m 球g ,

小球的质量

m 球>m 排=100g

排开水的体积

v ′排=

m ρ排

=100cm 3=V 球

放入小球后水深不变,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 故选B 。

7.C

解析:C 【详解】

A .从图中可以看到,苹果在A 液体中漂浮,那么A ρρ>苹,苹果在

B 液体中悬浮,那么

B ρρ=苹,那么A B ρρ>,液体深度相同,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 gh ρ=可知,A B p p >,

即A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 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A 错误;

B .苹果在A 液体中漂浮,A F G =浮苹,苹果在 B 液体中悬浮,B F G =浮苹,那么

A B F F =浮浮,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苹果排开 A 液体的重力等于苹果受到的浮力,苹果

排开 B 液体的重力等于苹果受到的浮力,A B F F =浮浮,那么苹果排开 A 液体的重力等于苹果排开 B 液体的重力,B 错误;

C .因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A 、B 液面相同,体积相同,A B ρρ>,那么A 液体重力大于B 液体重力,由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容器中液体的重力之和,则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根据F

p S

=

可得,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C 正确; D .苹果在A 液体中漂浮,在B 液体中悬浮,所以苹果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苹果的重力,因此在A 和B 液体中苹果所受浮力相等,D 错误。 故选C 。

8.D

解析:D 【详解】

读图可知,金属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而此时金属块是否被拉起、运动状态如何都不确定,因此,金属块除受浮力、拉力外,还可能受到底面的支持力的作用,因此,条件不足,无法判断。故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D 。

9.B

解析:B 【详解】

AB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G 甲>G 乙,因此F 甲> F 乙,又因为甲中A 漂浮,浮力等于重力为0.9N ,乙中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为0.8N ,故A 错误,B 正确;

C .由图像可知甲中A 漂浮,A ρρ甲>,乙中A 沉底,A ρρ乙<,因此ρρ甲乙>,由

p gh ρ=可知深度相同时,液体对甲杯底的压强大于液体对乙杯底的压强,故C 错误;

D .甲杯对桌面的压力为

A =F G G G ++甲杯液甲

乙杯对桌面的压力

A =F G G G ++乙杯液乙

由图可知甲液体的体积大于乙液体的体积,同时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由

G mg Vg ρ==

可知

G G 液甲液乙>

因此可得

F F 甲乙>

故D 错误。 故选B 。

10.A

解析:A 【详解】

AB .立方体橡皮泥的体积

V =4cm×4cm×4cm=64cm 3=6.4×10-5m 3

橡皮泥的质量

m =ρV =2×103kg/m 3×6.4×10-5m 3=0.128kg

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

V 排=V =6.4×10-5m 3

受到水的浮力

F 浮=ρ水V 排g =1×103kg/m 3×6.4×10-5m 3×10N/kg=0.64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橡皮泥块浸没时排开水的重力等于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即橡皮泥块浸没时排开水的重力为0.64N ,故A 正确,B 错误; C .橡皮泥的重力

G =mg =0.128kg×10N/kg=1.28N

因橡皮泥小船漂浮,所以橡皮泥小船受到的浮力

1.28N F G '==浮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橡皮泥小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橡皮泥小船漂浮时排开水的重力,即橡皮泥小船漂浮时排开水的重力为1.28N ,故CD 错误。 故选A 。

二、填空题

11.自身重力 浮力 【详解】

[1]在水中,潜水艇受到水的浮力和重力的作用,

因为F 浮=ρ水V 排g ,潜水艇的体积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所以潜水艇受到水的浮力不变; 把压缩空气压入潜水艇

解析:自身重力 浮力 【详解】

[1]在水中,潜水艇受到水的浮力和重力的作用,

因为F 浮=ρ水V 排g ,潜水艇的体积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所以潜水艇受到水的浮力不变;

把压缩空气压入潜水艇的压力舱,将海水排出,潜水艇自重G 减小,当F 浮>G 时,潜水艇

上浮;

打开压力舱的阀门,让海水进入压力舱内,潜水艇自重G 增大,当F 浮

当F 浮=G 时,潜水艇悬浮,可以停留在任何深度;

由此可见,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自重来实现的。

[2]当给热气球内的气体加热时,气球内的气体膨胀、体积增大、密度减小,当自身所排开空气的重力大于本身的重力,即:F 浮>G ,热气球上浮;

当停止加热时,气球内的气体温度降低,体积收缩、密度增大,当自身所排开空气的重力小于本身的重力,即:F 浮

由此可见,热气球是通过改变气体的密度来实现上升或下降。

12.7.2 【详解】

[1]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 浮=G-F=8N-7N=1N

[2]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金属块的体积

那么金属块浸没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 F 浮1=ρ酒精gV 排酒=ρ酒

解析:7.2 【详解】

[1]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 浮=

G -F =8N-7N=1N

[2]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金属块的体积

4333

1N

10m 1.010kg/m 10N/kg

F V V g ρ-==

==??浮排水水 那么金属块浸没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

F 浮1=ρ酒精gV 排酒=ρ酒精gV =0.8×103kg/m 3×10N/kg×10-4m 3=0.8N

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1=

G -F 浮1=8N-0.8N=7.2N

13.【详解】 木块的体积

V=0.1m×0.1m×0.1m=0.001m3

由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有体积露出水面,得

F 浮=

G 木 又

F 浮=ρ水V 排g=ρ水Vg ,

G 木=ρ木Vg

ρ水Vg=ρ木Vg

解析:0.52

【详解】

木块的体积

V=0.1m×0.1m×0.1m=0.001m3

由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有2

5

体积露出水面,得

F浮=G木

F浮=ρ水V排g=ρ水3

5

Vg,G木=ρ木Vg

ρ水3

5

Vg=ρ木Vg

可得

ρ木=3

5

ρ水=

3

5

×1×103kg/m3=0.6×103kg/m3

设截去木块的体积为V′,∵在某种液体中仍漂浮,∴剩余木块的重加上合金重等于受到液体的浮力,即

G木+G金=ρ木(V-V′)g+ρ金V′g=F浮′

∵木块受到液体的浮力

F浮′=F下表面-F上表面=F下表面=ps=1×103Pa×0.01m2=10N

可得

ρ木(V-V′)g+ρ金V′g=10N

0.6×103kg/m3×(0.001m3-V′)×10N/kg+2.6×103 kg/m3×V′×10N/kg=10N

解得

V′=2×10-4m3

合金材料的质量

m金=ρ金V′=2.6×103 kg/m3×2×10-4m3=0.52kg

14.1.8

【详解】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50N,则阀门未打开前水对容器底都的压强为

[2]在0~40s,40s~64s,64s~84s三个时间段,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

规律分别

解析:1.8

【详解】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50N,则阀门未打开前水对容器底都的压强为

42

50N 5000Pa 10010m F p S -=

==? [2]在0~40s ,40s~64s ,64s~84s 三个时间段,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分别为一直线,说明40s 时,水面到达A ,64s 时,水面离开A 。 则圆柱体A 的高度

A 30cm 10cm 20cm h =-=

在40s~64s 这个时间段,流出的水量

3324s 50cm /s 1200cm V =?=

此水量等于A 与容器间隙部分的体积,即

23A A 100cm 1200cm S h -=()

解得A 的底面积为

2A 40cm S =

因为液面下降与流速成正比,55s 时从A 的上表面计,下降的高度为

()20cm

55s 40s 12.5cm 64s 40s

h ?=-?

=-

则A 在水面下的部分高度为

A

20cm 12.5cm 7.5cm h '=-= A 受到的浮力为

3363=1.010kg/m 10N/kg 7.54010m 3N F gV ρ-=?????=浮水排

A 的重为

3363A A A 0.610kg/m 204010m 10N/kg 4.8N G V g ρ-==?????=

静止时受力平衡,可知细杆对物体的作用力大小为

A ' 4.8N 3N=1.8N F G F =-=-浮

15.300; 5; 1250。

【分析】

本题考查阿基米德原理及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液体压强的相关计算、浮力

的相关计算。 【详解】

[1]将物体放入水中时,物体漂浮,物体浸入水中的

解析:300; 5; 1250。 【分析】

本题考查阿基米德原理及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液体压强的相关计算、浮力的相关计算。 【详解】

[1]将物体A 放入水中时,物体A 漂浮,物体A 浸入水中的体积为总体积的

2

5

,则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浮力知识点及例题

初二下物理 第十章 浮力知识点及例题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3)、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 (2/3)ρ 分析:F 浮 = G 则:ρ液V 排g =ρ物Vg ρ物=( V 排/V )·ρ液= 2 3ρ液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 浮 = G G

不同:悬浮ρ 液=ρ 物 ;V 排 =V 物 漂浮ρ 液>ρ 物 ;V 排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_____。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__,常用单位有____,____,____, ____, ____, ____, 3、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__、课桌高0.7__、篮球直径24__、指甲宽度 1__、铅笔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___、手掌宽度1 __、墨水瓶高度6__: 4、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___、___、___。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___。(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 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___的下一位。 F、“记”:测量结果由___和___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练习:有两位同学测同一只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结果12.82cm,乙测得结果为12.8cm。如果这两位同学测量时都没有错误,那么结果不同的原因是:两次刻度尺的___不同。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都是mm,则乙同学的结果错误。原因是:没有___。 5、误差: (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____。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___。 (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参照物 1、(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___。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 (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和_____。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分三种情况:①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 二、机械运动 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____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声音得发生:由物体得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得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得声音就是靠空气传来得。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就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得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就是指声音得高低,它与发声体得频率有关系.(2)响度:就是指声音得大小,跟发声体得振幅、声源与听者得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得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得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得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得声波。 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得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得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得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得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得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温度:就是指物体得冷热程度。测量得工具就是温度计,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得热胀冷缩得原理制成得。 2、摄氏温度(℃):单位就是摄氏度。1摄氏度得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得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与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得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知识点总结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_______。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_______米. 课桌的高度约0.75m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1km=_______m=103m;1dm=_______m=10-1m;1cm=_______m=10-2米;1mm=0.001m=10-3m;1m=_______μm;1um=_______m1m=_______nm;1nm=_______m 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约为:0.07 m m 、70微米地球的半径:6400 km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_______是否磨损、量程和分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物体放置,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_,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_______;(4). 测量结果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单位组成。 5、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 页纸的厚度. (2)平移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6、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它的常用单位有小时。 1h= 60 min=_________s. 7、误差:测量值与________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_______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_________而产生。_____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_________传播。_________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_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________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_________,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_________。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_________、响度、_________。(1)音调:是指声音的_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_________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_________,跟发声体的_________、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_________减弱;(2)在_________减弱;(3)在_________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_________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_________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_________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_________性好、_________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_________、_________、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_____,很容易绕过_________,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初二物理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在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中均盛满某种液体后,将一木块放在乙杯中后,木块漂浮在液体中,将另一个完全相同的木块浸没在丙杯中,并用细线将其系在丙杯的杯底,如图所示,此时三个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 甲、F 乙、F 丙,液体对杯子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p 丙,则( ) A .F F F ==甲乙丙 B .p p p >=乙甲丙 C .F F F <=甲乙丙 D .p p p =>乙甲丙 2.将一小石块和小木块抛入一杯水中,结果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而石块却沉入水中,就 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木块受到浮力,石块不受浮力 B .石块沉入水中,所受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 C .木块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石块所受的浮力 D .木块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 3.边长为0.1m 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将木块截去一部分后,再用少许粘合剂(其质量和体积忽略不计)固定上与截去部分体积相同的合金材料后,投人某种液体中仍漂浮,如图乙所示,此时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压强为1×103Pa ,合金材料的密度2.6×103kg/m 3,g 取10N/k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木块的密度是0.6×103kg/m 3 ②木块被截去部分的体积为2×10-4m 3 ③乙图中木块和合金材料受到的浮力为10N ④合金材料受到的重力为4N A .只有①②③正确 B .只有①②④正确 C .①②③④都正确 D .只有①③④正确 4.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丁4个小球,分别静止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如图所示,则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浮力最小 B.丁浮力最大 C.丙丁浮力一定相等 D.甲乙浮力一定相等 5.如图所示,在装有一定深度水的玻璃水槽中放入一正方体木块,再在水槽口下方安装固定的水平金属网(水能倒入但木块不能穿过)。现缓慢向水槽中注水,使水槽内水面上升直至与水槽口相平。下列能正确表示注水过程中木块所受浮力大小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图象是() A.B. C. D. 6.如图,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向下,使其漂浮在大塑料瓶内的水面上,拧紧大瓶瓶盖,通过改变作用在大瓶侧面的压力大小,实现小瓶的浮与沉.则() A.用力捏大瓶,小瓶不能实现悬浮 B.用力捏大瓶,小瓶内的气体密度变大 C.盖上小瓶瓶盖,捏大瓶也能使小瓶下沉 D.打开大瓶瓶盖,捏大瓶也能使小瓶下沉 7.如图,甲、乙、丙分别是形状不同的物体浸没在水里静止,受到的浮力相同,由此可知它们的()

九年级上册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最新整理】

第十三章内能 本章知识结构图: 一、分子热运动 1.分子热运动: (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无论大小,无论是否是生命体,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 (2)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比如墨水在水中扩散等等。 a.扩散的物理意义: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表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b.扩散的特点: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发生扩散时每一个分子都是无规则运动的。 (3)分子的热运动 a.定义: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b.影响因素: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它们是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是斥力变化要比引力变化快得多。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如图:

(2)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二、内能 1.内能: (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分子动能: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温度高低。分子势能:分子由于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分子间距。单位是焦耳(J)。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3)同一物体的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具有的内能就越多。但不同物体的内能则不仅以温度的高低为依据来比较。 (4)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分子的个数、分子的质量、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高低)、分子间相对位置。 2.物体内能的改变: (1)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做功实现转化。 热传递:内能在不同物体间的转移。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章《浮力》知识点大全

知识点1:浮力 1.概念: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2.方向: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施力物体:液体。 4.产生原因:由于浸在液体(或气体)的物体,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存在压力差,就产生了浮力。 5.液体中浮力的计算方法: (1)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减去做液体中的重力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 (2)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减去物体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3)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见识试点2) 6.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采用控制变量法) 知识点2:阿基米德原理 1.实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1,小桶所受的重力G2; (2)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G1-F1)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 (3)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力G3,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排=G3-G2。 2.内容: 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4.结论:浮力的大小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液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其它因素无关无关。 知识点3:物体的浮沉条件 1. 2.浮力的应用实例: (1)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 (2)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浮。 (3)气球和飞艇是靠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来改变浮力。

初二物理知识点汇总

初二物理知识点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 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km=1 000m lm=l0dm ldm=l0cm lcm=l0mm 1mm=1 000μn lμm=1 000nm 4、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5、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与测量的人有关;②与测量的工具有关。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但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②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 法; 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6、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 lmin=60s 7、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振动发 声的物体叫声源 2、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传播最慢。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3、声音的三个特性: (1)音调:人耳感觉到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响度的大小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音色:又叫音品,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频率的高低决定音调的高低;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是Hz,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超声的应用有:超声波粉碎结石、声纳探测潜艇、鱼群,B超检查内脏器官。 5、乐音与噪声: 乐音:悦耳动听、使人愉快的声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声:使人们感到厌烦、有害身心健康的声音;是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人们用分贝来划分dB声音的强弱的等级。 6、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是:吸声、隔声、消声;即在声源处、在传播途径和在接收处控制。 7、声的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渔民利用声纳探测鱼群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如某些雾化器利用超声波产生水雾 8、回声:声音在传播途径中遇到碍物被返射回去的现象,叫回声。如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晚0.1s以上,人耳能把他们区分开,否则回声会与原声混在一起会加强原声。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听到立体声。 第三章:光 一、光的传播

初二物理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甲所示,木块A 的重力为10N ,将合金块B 放在木块A 上方,木块A 恰好有五分之四的体积浸入水中;若将合金块B 取下放到水中,如图乙所示,B 沉底,木块A 露出水面的体积为自身体积的二分之一,此时B 受到容器底部的支持力为2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A 的密度为0.8×103kg/m 3 B .图乙中水对A 底部的压力为2N C .合金B 的密度为1×103kg/m 3 D .从图甲到图乙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了8N 2.如图所示,密度分布均匀的圆柱形棒的一端悬挂一个小铁块并一起浸入水中。平衡时棒浮出水面的长度是浸入水中长度的n 倍。若水的密度为ρ,则棒的密度为( ) A . 11n ρ+ B . 1 n n ρ+ C .2 1 (1)n ρ+ D . 2 2 (1)n n ρ+ 3.底面积为1002cm 的轻质平底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体积为5003cm ,重为3N 的木块A 轻放入容器内的水中,静止后水面的高度为8cm ,如图甲所示:若将一重为7N 的物体B 用细绳系于A 的下方,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水未溢出),不计绳重及其体积;若将一物体C 也系于A 的下方,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丙所示(水未溢出), C B 3V V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B C :21:17ρρ= B .物体B 的密度331.410kg /m ?

C.图丙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23N D.放入物体B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700Pa 4.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盛有水的容器,将木块用细线系住没入水中时,情景如图甲所示;将细绳剪断,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且有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图甲和图乙中,木块受到的浮力之比是5∶3 B.在图甲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小于图乙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C.在图甲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浮力之比为2∶5 D.在图甲和图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不相等 5.将一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其静止后有36g水溢出,再将其捞出擦干后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当其静止后有32g酒精溢出,(ρ酒精=0.8?103kg/m3,g取 10N/kg)下列说法中() ①小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0.36N ②小球在水中一定漂浮 ③小球在酒精中一定下沉 ④小球的密度为1.125?103kg/m3 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①②③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 200cm,里面装有一定量的水(图甲)。用弹簧测力计吊6.如图所示,烧杯的底面积是2 着未知金属体,先将金属体浸没在水中(图乙),水位升高到B处,示数是17N,再将金属体缓慢提出,使水位下降到AB的中点C处(图丙),示数是22N(不计金属体带出的水)。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金属体的质量是2.7kg B.金属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10N C.金属体的体积是3 500cm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详解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

初二物理第十章浮力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用这两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实心小球,并将其放入水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甲、乙物质质量相等,则实心小球将沉入水底 B.若甲、乙物质体积相等,则实心小球静止时漂浮于水面 C.若实心小球悬浮在水中,则甲、乙物质体积比为5∶3 D.若实心小球悬浮在水中,则甲、乙物质质量比为3∶2 2.重为5牛的小球轻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4牛的水。若将该小球轻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已知ρ酒<ρ水,则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 A.一定小于4牛B.可能等于5牛 C.一定等于4牛D.可能大于5牛 3.在一支平底试管内装入适量铁砂,然后将其先后放入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中,试管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试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装有甲液体的烧杯底部所受压强较大 D.装有乙液体的烧杯底部所受压强较大 4.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两杯中盛有相同浓度的盐水,将两只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分别放入其中,当小球静止时,两杯中液面相平,小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小球在两杯盐水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B .乙杯底部所受盐水的压强较大 C .甲杯底部所受盐水的压力较大 D .甲杯中小球密度小于乙杯中小球密度 5.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甲、丙和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 、2.8N 和2.5N .若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 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0.5N B .物体A 的密度为3.2×103kg/m 3 C .实验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0.3N D .实验乙中,物体A 受到的拉力为10N 6.某深海探测器利用“深海潜水器无动力下潜上浮技术”,其两侧配备多块相同的压载铁,当其到达设定深度时,抛卸压载铁,使其悬浮、上浮等,并通过探测器观察窗观察海底世界.这种深海探测器在一次海底科考活动中,经过下潜、悬浮、上浮等一系列操作后,顺利完成任务.如图所示为该探测器在理想状态下观察窗所受海水压强随时间变化的p t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探测器在A B CD 、两个阶段,在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关系是AB CD v v < B .探测器在CD 阶段处于上浮过程,探测器所受的浮力逐渐增大 C .探测器在BC 阶段处于悬浮状态,受到重力、浮力和海水对探测器的压力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特详细)

初中物理知识点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2013最新改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汇总 第十三章热与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就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就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 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与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 用力表现为斥力; 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与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 用力表现为引力; 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 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 1、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与,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与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与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与其她形式的能(主要就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②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就是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就是焦耳。(热量就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传递温度”的说法也就是错的。)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注意: ①在热传递过程中,就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③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就是能量而不就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 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④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就是等效的。 第三节比热容 1、比热容: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初二物理第十章浮力练习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密度分布均匀的圆柱形棒的一端悬挂一个小铁块并一起浸入水中。平衡时棒浮出水面的长度是浸入水中长度的n倍。若水的密度为ρ,则棒的密度为() A. 1 1 n ρ + B. 1 n n ρ + C. 2 1 (1) n ρ + D. 2 2 (1) n n ρ + 2.将一小石块和小木块抛入一杯水中,结果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而石块却沉入水中,就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浮力,石块不受浮力B.石块沉入水中,所受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C.木块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石块所受的浮力 D.木块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 3.如图所示,物体M是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体,其受到的重力为G,放入水中处于漂浮状态,M的下表面距液面的高度为h,露出水面的体积为物体体积的,若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1压物体M,使其浸没在水中静止后,物体M受到的水竖直向上的力为F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的密度ρ物与水的密度ρ水之比为1:5 C.竖直向下的压力F1和物体M的重力GM之比为1:4 D.物体M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为ρ水gL3 4.A、B两个实心球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A∶B=1∶2.将它们分别放入足够的酒精和水中,它们受到浮力,其浮力的比值不可能的是(酒精=0.8×103kg/m3)()A.1∶1 B.8∶5 C.2A∶水D.2酒精∶B 5.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体积相同的实心长方体甲和乙,并将甲乙两物块用细线捆在一起放入密度为0.83 g的溶液中,请问捆绑后的物体在溶液中()

A.漂浮B.悬浮C.沉底D.无法判断 6.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将木块截去一部分后,再用少许粘合剂(其质量和体积忽略不计)固定上与截去部分体积相同的合金材料后,投人某种液体中仍漂浮,如图乙所示,此时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压强为1×103Pa,合金材料的密度2.6×103kg/m3,g取10N/k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木块的密度是0.6×103kg/m3 ②木块被截去部分的体积为2×10-4m3 ③乙图中木块和合金材料受到的浮力为10N ④合金材料受到的重力为4N A.只有①②③正确 B.只有①②④正确C.①②③④都正确D.只有①③④正确7.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甲容器内盛有适量的 A 液体,乙容器内盛有适量的 B 液体。将同一个苹果先后放入甲、乙两个容器中,苹果静止后的浮沉状况及液体的深度如图所示。下列对图中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A.A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 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B.苹果排开 A 液体的重力小于苹果排开 B 液体的重力 C.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D.苹果在 A 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苹果在 B 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8.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A、B(G A=G B),盛有不同的液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将甲、乙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

初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图

初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图 随着新课标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对初中物理教学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面是X为你整理的初物理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初物理知识点总结(一)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3、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5、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6、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7、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8、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 9、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10、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13、热量的计算: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 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 ②Q放=cm(t0-t)=cm△t降1.热值(q):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焦耳/千克。 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qm;(Q放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单位是:千克。 1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15、光线 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物理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G=mg m:质量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kg/m3)ρ=m/V m:质量V:体积 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N) F浮=G物—G视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浮力F浮(N) 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 F2L2 F1:动力L1:动力臂 F2:阻力L2:阻力臂 定滑轮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机械功W (J)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机械效率η= ×100% 功率P (w)P= W:功

t:时间 压强p (Pa)P=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物理量单位公式 名称符号名称符号 质量m 千克kg m=pv 温度t 摄氏度°C 速度v 米/秒m/s v=s/t 密度p 千克/米3kg/m3p=m/v 力(重力)F 牛顿(牛)N G=mg 压强P 帕斯卡(帕)Pa P=F/S 功W 焦耳(焦)J W=F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