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宝塔区土地利用类型坡度分异研究

延安市宝塔区土地利用类型坡度分异研究
延安市宝塔区土地利用类型坡度分异研究

延安市宝塔区土地利用类型坡度分异研究

卓静1、2、邓凤东2、刘安麟2、周辉2、赵青兰2

(1、西北大学 2、陕西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 陕西西安 710014)

摘要

选取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延安市宝塔区,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监督分类的方法得到1997年-2004年间该地区的土地利用分类图,并结合坡度图,分别提取1997年、2004年的坡耕地、坡林地、坡草地和坡园地,对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坡度分异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在1997年至2003年这6年间,耕地面积减少了33.1%,林地增加了10.1%、草地增加了20.6%、果园面积增加了33.3%,使该区域生态环境整体得到改善;(2)耕地减少的面积主要集中发生在坡耕地部分,其中>35°、25°-35°这两个等级减少的幅度最大,>35°减少了55.5%,25°-35°减少了51.2%,减少的坡耕地,基本上都是转变成了坡林地、坡草地、坡园地。然而,耕地总面积减少的同时,基本农田所占比例是在增加的; 1997年<15°的基本农田在所有耕地中所占比例为29.1%,2004年该比例上为38.8%;这一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区“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字:坡耕地、RS、DEM、土地利用

1.引言

陕北黄土高原是我国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输出地,这里生1态环境持续恶化, 自然资源遭受严重破坏, 经济贫困落后。造成以上结果的主要原因, 除了该地区的自然因素外,也与人为活动的干扰破坏密切相关。长期以来, 在黄土高原地区一直是“靠天吃饭”、“广种薄收”的传统耕作方式, 为了扩大耕地面积, 大量毁林毁草进行陡坡开垦耕种。在全区耕地中, 除了少量的塬地、川地及河谷平原地以外,绝大多数为坡耕地, 坡耕地所占比例高达90%[1]。这些坡耕地一般坡度较大, 抗冲性弱, 产量低, 水土流失严重, 进一步加剧了该地区的土壤侵蚀和环境退化。为了恢复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 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提出了“退耕还林(草) ”的战略部署, 对坡度大于25°的耕地逐步实现退耕还林还草。现在迫切的需要一种先进的、客观的、准确的技术手段来充分了解 “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后,陡坡耕作的现象有没有改善,生态环境是否提高,工程是否取得成效。

遥感具有宏观、综合、动态、快速的特点, 随着航天遥感信息获取技术的快速发展, 遥感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数据的能力越来越强, 已经成为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2-3]。张晓萍等[4]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办法提取了黄土高原中尺度地区(延安示范区)2000-2003年间各土地利用数字图,进行动态监测,并与坡度图结合,对其土地利用及退耕合理性进行分析;傅伯杰等[5]选择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羊圈沟流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野外采样分析,研究了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陈国建[6]分析延安生态建设示范区2000-2003年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和空间特征的基础上,引入退耕指数、退耕影响系数等指标研究退耕还林草对示范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为了能够更加充分的了解工程的实施情况,以行政区域为监测范围,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对延安市宝塔区1997年-2003年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其坡度分异

1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4BA522D07-1)“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综合评价和应用服务系统研究”

作者简介:卓静(1978~ ),女,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遥感与GIS的应用,E-mail:zhuojing1978@https://www.360docs.net/doc/dd4420638.html,

进行动态监测,对动态监测结果做进一步分析如下。

2.研究资料与方法

2.1研究资料

选用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前的1997年和实施后的2004年的美国陆地资源卫星5号星(Landsat-TM5)的全波段数字遥感影像,延安市宝塔区的TM图像覆盖由127/34下半景和127/35上半景所组成,具体情况如表1:

表1、研究区遥感图像时相

轨道号 1997年时相 2004年时相

127/34下半景 1997.06.13 2004.05.31

127/35上半景 1997.06.13 2004.06.16

从表1中可以看出:1997、2004年的遥感图像时相基本一致,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不同时相遥感图像的需要订正问题。工作中使用的其它数据源有:陕西省1:10万地形图、调查区域1:5万数字高程模型、全国1:2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包括边界、水系、居民地等层),陕西省农业气候区划,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数码摄影等技术支持下的野外调查采样数据。

2.2研究方法

(1)利用1:5万数字高程模型对1997年TM图像进行几何精校正,校正误差保持在一个像元以内,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重采样方法使用双线性内插[7]。将校正好的1997年图像作为参考图像,校正2004年的图像,校正误差也严格控制在一个像元以内,这样可以更好的确保1997、2004年图像之间的匹配精度,为以后的叠加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图像镶嵌的处理上,2年采用了不同的镶嵌方法,由于1997年127/34和127/35的时相相同,所以先将图像镶嵌好再进行分类工作;而2004年2景图像的时相不一样,为了避免图像镶嵌过程中对光谱信息的损失,因此采用对2景图像分别进行分类,然后将分类图像镶嵌的方法。

(3)本研究中主要利用GPS在野外进行实地考察,记录采样点的经纬度以及实际土地利用类型状况,将这些采样点按照经纬度输入,在遥感图像上找到相应的像元位置,按照野外考察记录的实际土地利用类型定义分类模板,然后利用ERDAS IMAGINE软件中所带的模板评价方法对模板进行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反复修改分类模板,最终建立一个比较准确的分类模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机自动分类,分类的方法采用的是监督分类方法中的最大似然法,对于存在的同物异谱现象,根据这一地类的不同光谱分别建立相应模板名称,如:耕地1、耕地2……等,在分类后处理中利用分类重编码,将统一地类进行合并;对于同谱异物现象,如:果园与疏林地,二者光谱较接近,本研究根据各种已掌握的信息(包括野外调查点、地方政府提供的资料等),对分类结果进行逐个图斑订正。在生成分类图像后,将遥感图像和分类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在分类错误的地方增加分类模板,增加分类模板的方法和定义分类模板的方法一样,都是利用GPS定位的野外调查点和地方政府提供数据作为依据,经过反复的修改后得到满意的分类图像(图1)。

图1 1997年土地利用图 图2 2004年土地利用图

遥感图像被解译成旱地、水田、菜地、草地、灌木、有林地、针叶林、果园、居民地及工矿用地、水体等10个类,最后依据国家综合遥感分类系统,将10个类合并为六大类,分别是:耕地、林地、草地、果园、水体、居民地及工矿用地。

(4)对分类后图像进行反复修改后,确定最终分类图像,对2年的分类图像进行分类精度评价。分类精度评价是以GPS 野外调查点和地方政府提供的数据作为依据,对分类图像进行评价。最终两年的综合分类精度分别为85.58%(1997年)、86.01%(2004年),两年的KAPPA 系数分别为0.819(1997年),0.84(2004年),均达到了最低允许判别精度0.7的要求[8]

(5)利用1:5万数字高程模型[9]

提取坡度信息,将坡度图划分成<2°、2°-6°、6°-15°、15°-25°、25°-35°、>35°等六个等级。由于1:5万DEM 是25m*25m 的栅格图像,为了和30m*30m 的土地利用图进行叠加分析,要将坡度图的像元内插成30m*30m 大小。

(6)将1997年、2004年的土地利用图进行复合分析,得出该地区的土地利用变更图。因为了解坡耕地的变更是该项研究的首要问题,所以制作了坡耕地变更图,具体包括坡耕地变为林地的变更图,坡耕地变为草地的变更图、坡耕地变为果园的变更图。统计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及耕地在不同坡度上的变化数据,分析7年来退耕还林的实施情况以及其合理性。

3.结果与讨论

3.1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3.1.1 农业用地

一个地区农业用地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1997-2004年期间研究区农业用地面积在大幅度减少,减少了28.48%。1997年农业用地面积占总面积38.21%,其中基本农田、坡耕地和果园在农业用地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7.97%, 65.13%,6.9%。其中坡耕地主要是没有灌溉的旱地,分布在各种地貌上,坡度陡峭,没有地表植被保护,水土流失相当严重,是河流泥沙的

主要源地。基本农田包括具备灌溉条件的川水地,川旱地,旱梯田等,由于地势平缓或经过地形改造坡度变缓,承接降雨增大入渗,减少水土流失,保证了监测区人口粮食安全[4]。2004年,基本农田、坡耕地和果园在农业用地中所占的比例分别达到了33.85%,53.21%,12.94%,其中耕地面积减少了33.1%(绝大部分的减少集中在坡耕地部分),果园面积增加了33.3%,这种变化反映出该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3.1.2 林草覆盖

植被是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决定生态系统功能强弱、控制环境质量的主体。1997年研究区共有林草21.3万公顷,占总面积的60.79%。2004年林草面积增加至24.2万公顷,占总面积的69.68%,其中林地增加了10.1%、草地增加了20.6%,这主要是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疏林地造林改造使得林草覆盖面积大幅增加。表明6年来由于退耕还林水土流失工作的治理,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提高。

3.2 土地利用类型坡度分异变化分析

地形坡度对农业生产有很重要的意义。坡度和坡向,影响地表水热条件再分配和水力侵蚀强度。坡度增大,给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田间管理带来许多不便,因而影响着土地利用方式[4]。在大坡度上进行掠夺式作业,会引起强烈的水土流失。因此土地利用方式在各坡度上的分异及特征,尤其是耕地在各坡度上的分布变化,对研究土地利用的合理与否有重要意义。

3.2.1 各土地利用坡度分异变化分析

依据地形坡度分异特征进行退耕还林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是进行土地优化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一直以来,实行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措施包括,通过机械和人工修建高标准梯田,将原有坡耕地退耕,扩大果园种植面积,扩大人工乔灌林面积。

结果表明(表2):各地物类型在不同坡度段均有分布,但是集中的坡度不同。1997年耕地主要集中在<15°,林地主要集中在>15°,草地主要集中在>25°,园地集中在<6°;2004年情况发生了变化,<2°的耕地比例明显增加,其他等级耕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而林地、草地在<2°的面积都减少了,其他等级比例都在增加,这是由于在实施退耕还林的同时,还要保证基本农田的面积,从水土保持的角度看,2004年上述土地利用类型在坡度上的分布均体现了因地制宜,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在地形上的分布趋于合理。

表2、1997年—2004年各地物坡度变化 (%)

类型 时间 <2°2°-6°6°-15°15°-25°25°-35°>35°1997 59.47 48.77 42.65 35.75 32.34 32.51 坡耕地

2003 65.74 47.67 35.42 22.81 15.76 14.35

1997 20.04 30.89 37.41 43.04 42.98 36.35 坡林地

2003 12.39 25.78 35.34 45.84 51.79 51.49

1997 15.61 15.71 16.12 18.40 22.94 30.00 坡草地

2003 10.50 16.50 20.82 24.27 27.06 30.04

1997 4.89 4.63 3.82 2.81 1.73 1.14 坡园地

2003 11.37 10.05 8.42 7.08 5.39 4.12

3.2.2 坡耕地坡度分异变化分析

以1997年为基数,分析其在2004年时不同坡度上的分异变化。如表3结果所示:1997-2004年,各等级坡度的耕地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主要退耕区域集中在>15°以上,占总退耕比例的88.9%。

从表3中还可以看出,监测区还有相当一部分坡耕地还没有进行退耕,退耕工作还需继续加强。

表3、1997年坡耕地在2004年时各坡度分异 (%) 类型 <2°2°-6°6°-15°15°-25°25°-35°>35°合计 退耕 0.00 0.32 3.59 13.23 15.12 2.82 35.08 未退 3.35 5.44 16.40 23.05 14.42 2.26 64.92 在这7年里,退下来的坡耕地到底变成了什么,造了多少林,还了多少草,种植了多少经济作物,从坡耕地的变更图中提取的变更。结果表明:在耕地面积减少的部分中,26.75%变为了林地,7.13%变成果园,60.88%变成草地。在退耕比例最大的坡度>35°这一等级中,造林23.7%,还草58.3%,种植经济作物7.2%;在坡度25°-35°的坡耕地减少的部分中有23.3%变为林地,52%变为草地,10.1%变为果园;这一变化说明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科学规划和科技支撑调整结构,改变土地利用结构,达到了优化土地利用,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目的,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4.结论

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陕北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优化了土地利用,改善了生态环境。但是从上面的数据分析中也可以看出:坡度>25°的坡耕地还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是河流的主要泥沙来源,这些耕地要尽快的退掉;退耕造林、还草在各个等级都有发生,但是在坡度太大的地区,人类活动会受到很大限制,所以在坡度>35°应该实施封山禁牧,自然恢复;坡度<35°地区,实行人工造林或是种植经济作物,加快生态环境的恢复。综合考虑地形坡度的分布、自然条件等因素,具体决定不同区域的退耕方法是以后更快恢复生态环境首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咏梅, 杨勤科, 汤国安. 陕北黄土丘陵地区坡耕地遥感分类方法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 ,2004,24(4):41-54

2.周成虎, 骆剑承, 杨小梅, 等. 遥感影像地学理解与分析[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41-76

3.关元秀, 刘高焕, 刘庆生, 等.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遥感调查研究[J ]. 遥感学报, 2001, 5 (1) : 46—52.

4.张晓萍,李锐,杨勤科,等. 基于RS/GIS的中尺度地区退耕变化及其坡度分异研究[J] 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2005,21(8):388-392

5.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延安市羊圈沟流域为例[J].地理学报,1999,05(3):241-246

6.陈国建.退耕还林还草对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程度研究——以延安生态建设示范区为[J]. 自然资源学报,2006,3(3):274-280

7.卓静,邓凤东,李登科等.陕北地区TM影像重采样方法研究[J].陕西气象,2003(4):17-20

8.LucasIFJ,FransJM,WelVD.Accuracyassessmentofsatellitederivedland-coverdata:areview[J].PhotogrammetricEngineering&Remote

Sensing,1994,60(4):410~432.

9.王东华, 刘建军, 商瑶玲, 等. 国家1∶50 000 数字高程模型建库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实施[J ]. 遥感信息, 2001, (2) :13- 16.

此文章在“气象科技2008年第2期”上发表

延安市气象条件

延安市气象条件 气象条件 延安市气候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季风环流、地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春季干旱多风,有寒流出现;夏季温热、干旱、雨涝相间,多雷阵雨,秋季凉爽多雨,气温下降快,霜期早;冬季寒冷干燥,持续时间长。 延安市宝塔区泰安石油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宝塔石油城地处暖温带温和半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温度9.7℃,一月平均气温-6.7℃,七月平均气温22.9℃,极端最高气温39.7℃,极端最低气温-25.4℃(延安市极端最低气温-28.5℃。)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2%;年日照2472小时,年降水量550mm,57%集中在7~9月。一日最大降雨量98.1mm,一小时最大降雨量62.1mm。平均早霜始于10月中旬,晚霜终于四月上旬,无霜期152天。主要灾害性气候有干旱、霜冻、冰雹等。夏天平均大气压90.03Kpa。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占年频率的24%。年平均风速1.5m/s,最大风速8.0m/s。年最大降水量:741.0mm. 延安市宝塔区全年雷暴日数:30.5天; 延安最大冻土深度为790mm,最大积雪深度170mm。 延安市宝塔区平均海拔高度957.6m。

各县气象条件 宝塔区: 气象条件 最热月平均气温22.90℃ 极端最高气温39.70℃ 最冷月平均气温过-6.70℃ 极端最低气温-25.40℃ 年平均气温9.30℃ 年平均气压907.6hPa 海拔高度957.6m 年平均相对湿度63% 冬季室外计算温度-14℃ 全年主导风向SW 夏季主导风向SW 冬季主导风向SW 最热月平均湿度72% 最冷月平均湿度53% 年平均降雨量572.3mm 日最大降雨量139.9mm 最大积雪深度17cm 最大冻土深度80cm 平均风速 2.0m/s

陕西省延安安塞区总户数和户籍人口数量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陕西省延安安塞区总户数和户籍人口数量3年数据专题报告 2020版

序言 本报告对延安安塞区总户数和户籍人口数量做出全面梳理,从总户数数量,户籍人口数量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延安安塞区总户数和户籍人口数量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 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延安安塞区总户数和户籍人口数量的理解,洞悉延安安塞区总户数和户籍人口数量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 第一节延安安塞区总户数和户籍人口数量现状 (1) 第二节延安安塞区总户数数量指标分析 (3) 一、延安安塞区总户数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总户数数量现状统计 (3) 三、延安安塞区总户数数量占全省总户数数量比重统计 (3) 四、延安安塞区总户数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延安安塞区总户数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总户数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总户数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延安安塞区总户数数量同全省总户数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延安安塞区户籍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7) 一、延安安塞区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延安安塞区户籍人口数量占全省户籍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延安安塞区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延安安塞区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9)

延安是位于陕西省北部的一个地级市

延安是位于陕西省北部的一个地级市,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终点,及中国共产党在1935年至1948年的根据地,故被中共政府及亲中共族群视为革命圣地.延安古称延州,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全市辖宝塔区,延长县、子长县、安塞县、志丹县、吴起县、甘泉县、富县、洛川县、宜川县、黄龙县、黄陵县等12个县。历史上,延安是红军长征的终点,以及中国共产党在1935年至1948年的根据地,故被视为“革命圣地”,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延安精神教育的三大教育基地。 延河,昔名区水、去斤水、洧水、延水等。是黄河的一级支流,为延安市第二大河。[1]也是陕北第二条大河,全长286.9公里,源于白于山附近,由西北向东南注入黄河。延河发源于靖边县白于山赐湾周山,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志丹、安塞、延安,于延长县南河沟凉水岸附近汇入黄河,全长286.9公里,流域面积7725平方公里。[2]由于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根据地,延河被称为“中国革命母亲河”,宝塔山和延河水是延安最具体的形象。[1] 枣园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城西北。枣园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现旧址大门石柱两侧尚有康生所书“延园”二字。枣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原为当地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更名为“延园”。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故枣园成为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中央书记处迁驻枣园期间,继续领导了全党的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筹备召开了中共七大,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并为抗战胜利后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 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在旅长王震的率领下在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南泥湾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农垦事业的发源地. 1940年5月,朱德从前线回延安后,面临敌人要“困死、饿死八路军”的边区封锁和严重的经济困难,去了一趟城东南近百里外的荒山野岭。因为土地太肥沃,野蒿居然长到一人多高。朱德带人经过土壤、水质、森林资源的勘察,向毛泽东汇报了开垦南泥湾以增产粮食并建议调三五九旅屯垦的打算。毛泽东连声称赞,并补充说,延安的中央机关、军委机关、学校和留守部队都要抽人进去,还可以动员逃难到边区的外地农民也进去,在那里开荒种地,安家落户。 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在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间的住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西北约3公里的杨家村,毛泽东在这里写有《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许多重要文章。1945年在此召开了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年4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也在此召开。-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2公里处。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在此居住。这期间,中共中央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 茅屋在旧社会主要是因为穷人没有能力去建造更好的房屋才产生的一种房屋,因其茅草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蟠龙镇初级中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教学检测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检测 六年级综合试题(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共50分) 一、精挑细选。(本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计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________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 A. 宪法 B. 法律 C. 规则 【答案】B 【解析】 【详解】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 正常生活。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后盾。 故选:B 。 2. 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 )。 A. 姓名、性别 B. 签发机关 C. 身份证号码 【答案】C 【解析】 【详解】身份证号码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所以我们要妥善保管身份证,以免信息泄露。 故选:C 3. “一府一委两院”中的“一委”指的是( )。 A. 人民法院 B. 监察委员会 C. 人民检察院 【答案】B 【解析】 【详解】“一府”是指人民政府,“一委”是指监察委员会,“两院”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故选:B 4. 我们班卓玛是藏族姑娘,我们大家都经常帮助她。这是履行了( )的义务。 A. 维护民族团结 B. 保守国家秘密 C. 遵守公共秩序 【答案】A 【解析】 【详解】帮助藏族姑娘属于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A 正确;B 、C 表述不符合题干要求。 故选:A

5. 公民受到非法侵害时,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A.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B. 采取忍让退避的方式 C. 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答案】C 【解析】 【详解】法律是保护我们权利的最有效、最有力的手段。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权,而不能采用忍让退避或者违法方式进行维权。 故选:C 二、知识大厅。(本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6. 通过丰富多彩的 宪法宣传教育活动,我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宪法,_________宪法。 【答案】了解 【解析】 【详解】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的具体体现。通过丰富多彩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我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宪法,了解宪法。 7. 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_________责任。 【答案】法律 【解析】 【详解】履行义务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履行义务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8. 接受_________是法治国家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答案】监督 【解析】 【详解】接受监督是法治国家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需要。国家机关要主动创造条件接受监督,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监督国家机关,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责任。 9. ________ 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未成年人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 【答案】家庭 10. 法律是保护我们权利最_________、最有力的手段。 【答案】有效 【解析】

中国土壤分类研究综述

中国土壤分类研究综述 摘要:作者通过阅读有关研究“土壤分类”的文献资料,抽取其中适于“综述”的部分章节,整理形成这篇文章。本文整体上先介绍了国内外土壤分类的大致情况,又着重介绍了中国土壤分类的研究历史及土壤的具体类别。最后,又把我国土壤分类研究的主要成果----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展示出来,说明我国科学家所研究的土壤分类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关键字:土壤系统分类,分布特征,主要成果 1前言 土壤者,一切植物所资以生长之基础,而间接地与我人以营养之食物者也。苟大地之上,石质暴露,而无土壤,则地成不毛,生机灭绝,此世界将复不能存在矣[1]。 分类是致力于发现、表征、命名、归类对象,以便理解它的形成要素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分类的目的是鉴别和认识,以及建立一个分类对象的有序体系。分类是所有科学的基本需要,并且必须随知识的增加周期性更新{11}。 土壤分类组织了关于土壤知识,提供科学家之间交流的语言,并为土壤使用者提供技术转移的工具。土壤分类的发展是伴随着土壤科学一起前进的,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引领土壤学的发展。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植物和动物分类的成功促进了土壤分类的发展。但与植物和动物类相比,土壤分类面临更多的理论挑战和实践难题。因为土壤不像植物和动物个体那样易于区别,而是一个连续体,所以常会更多地依分类者观点去分割它[12]。 2土壤分类的历史与现状 2.1 世界土壤分类现状 美国诊断分类:(1951-1961-1975)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是一个六级土壤分类系统,由上而下分为土纲、亚纲、大土类、亚类、土族和土系等六级。土系之下还可划分出土相。此分类法为45个国家直接采用,80多个国家作为第一或第二分类。此外还有联合国图例单元(FAO-1960-1980)、国际土壤分类参比基础(IRB-1980)、原苏联土壤发生分类[3](1883)。 2.2中国土壤分类历史 2.2.1 古代土壤的分类 我国是世界上有文字记载土壤分类内容的最早国家。大禹治水,遍及全国后,对土壤进行了初步分类,在《禹贡》中,将全国土地划为九州:冀,青,兖,徐,扬,荆,豫,梁,雍。再根据土壤性质划为9种,并根据土壤肥力划为三等九级。 在《周礼》书中,传说由周公所作,在《禹贡》的基础上,把九州土壤按地形划为山林,川泽,丘陵等五大类,春秋时代管子著《地圆篇》中,考虑了土壤与植被的关系,区划出18个土类,每个土类分为5种,共90种。 古代土壤的划分有一定的科学性,是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但由于时代与社会制度的限制,未得到更大的发展。 2.2.2 解放前中国土壤分类 直到三十年代,我国才开始土壤调查和分类研究工作。主要受美国Marbut土壤分类影

陕西省延安宝塔区主要经济指标、财政收支和户数户籍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20版

陕西省延安宝塔区主要经济指标、财政收支和户数户籍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20版

报告导读 本报告剖析延安宝塔区主要经济指标、财政收支和户数户籍情况重要要素即法人单位数量,生产总值,常住人口数量,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一般预算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户数等,把握延安宝塔区主要经济指标、财政收支和户数户籍情况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延安宝塔区主要经济指标、财政收支和户数户籍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需注明出处。 延安宝塔区主要经济指标、财政收支和户数户籍情况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处理。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给与大众更深入的洞察及更精准的分析,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延安宝塔区主要经济指标、财政收支和户数户籍情况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为需求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目录 第一节延安宝塔区主要经济指标、财政收支和户数户籍情况现状 (1) 第二节延安宝塔区法人单位数量指标分析 (3) 一、延安宝塔区法人单位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法人单位数量现状统计 (3) 三、延安宝塔区法人单位数量占全省法人单位数量比重统计 (3) 四、延安宝塔区法人单位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延安宝塔区法人单位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法人单位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法人单位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延安宝塔区法人单位数量同全省法人单位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延安宝塔区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7) 一、延安宝塔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7) 二、全省生产总值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延安宝塔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延安宝塔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延安宝塔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9)

2020年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农业银行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农业银行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以本机关名义制发的上行文,签发人应当是()。 A、综合部门(办公室)负责人 B、主持工作的负责人 C、主要负责人授权的其他负责人 D、主要负责人 【答案】BD 【解析】以本机关名义制发的上行文,由主要负责人或者主持工作的负责人签发。所以答案为BD。 2、人们必须重视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这是因为()。 A、社会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 B、认识的发展具有继承性 C、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亲自实践 D、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是认识的源泉 【答案】BC 【解析】一切真知皆由直接经验发源,但任何人不可能事事都依靠直接经验,人类文明成果依靠间接经验传承。二者互相依赖,不可偏废。 3、请示具有要求上级机关答复批准工作,要得到上级机关给予理想批复,写好()是关键。 A、请示标题 B、请示缘由 C、请示事项 D、结束语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15种公文格式。在实践中,写好请示的缘由部分,往往是求得上级机关给予理想批复的关键,所以请示缘由部分往往比其他公文的缘由部分更为详细。故本题选B。 4、下列名医与著作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华佗─《伤寒杂病论》 B、葛洪—《抱朴子》 C、孙思邈─《千金方》 D、李时珍─《本草纲目》 【答案】A

【解析】《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仲景,华佗的著作是《青囊经》,因此A项错误,当选。 5、下列属于“判断”这一思维形式的语句是()。 A、你是新来的吗 B、年轻人应当表现更积极些 C、啊!我们又赢了一场球 D、这事不可能是小王干的 【答案】D 【解析】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构成。例如: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正确答案是D。 6、“玉米黄,高粱红,大地笼罩青纱帐”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景观()。 A、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B 【解析】“玉米、高粱”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故选B。 7、下列各组文种中,都可以用于下行文的是()。 A、报告、通知、决定、指示 B、公报、议案、决议、公告 C、意见、请示、批复、通告 D、命令、通报、纪要、通告 【答案】D 【解析】A报告是上行文。B议案是上报公文。C项请示是上行文。故正确答案选D。 8、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爱因斯坦说:“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从野心或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诚中产生”。这充分说明()。 A、理性因素在认识中起主导作用 B、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不起作用 C、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起微小作用 D、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起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理性因素指人的理性、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非理性因素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于非理性因素。理性

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整理

绪论 土地的概念:土地是地球表面的特定地域,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动物以及人类活动结果组成的综合体。 土地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及其上下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具体地讲,土地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①地球表面;②地球表面以上一定范围内的空间(简称地上空间);③地球表面以下一定范围内的空间(简称地下空间)。 第二章土地类型概述 土地类型:狭义的土地类型是指在土地分级所划分出的同一等级的土地单位,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指标,将具有相同等级的土地单位按其相似性进行类群归并的产物。 土地分级:是指在对土地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上而下的划分或自下而上的合并所产生的一系列等级有高低、复杂程度有差异的土地单位。 前苏联土地分级系统:地方县区相 土地分类:是对一个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土地进行类型的划分。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分类标准将具有共同性或相似性的土地单位作不同程度的抽象概括与归并。从而获得分类级别高低不同的各类土地分类单位。 土地分类的原则:1.综合性原则;2.主导因素原则;3.实用性原则;(简答) 土地分类的方法:景观法,参数法,过程法。(概念以及优缺点)(简答)土地类型的命名: 第一种方法,是采用植被,土壤,地貌的三名法,针叶林漂灰土山地;灰褐色森林土针阔叶混交低山地 第二种方法,采用群众习用的名称,例如北京山区的活山、死山、软山以及深山、浅山; 第三种方法,用地名命名土地类型。 我国土地:一级:农用地;二级:建筑用地;三级:未利用土地; 土地分类的原则(简答) 土地分类的方法 第三章土地类型的结构与演替 土地类型结构的概念: 土地类型结构,简称土地结构,是指在某一个区域内,各种土地类型在质和量上的对比

2020年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卫生基础》真题库

2020年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卫生基础》真题库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以无生命的有机物作为主要营养物质的细菌是()。 A、寄生菌 B、自养菌 C、化能自养菌 D、腐生菌 【答案】D 【解析】以动物尸体、腐败食物作为营养物质的细菌称为腐生菌。 2、急性期的诊断指标()。 A、HBsAg(+),HBeAg(+) B、抗-HBs(+),抗-HBe(+),抗-HBc(+) C、HBsAg(+),抗-HBc(+) D、抗-HBe(+) 【答案】C 【解析】HBsAg(+)见于急性乙型肝炎的潜伏期或急性期,抗-HBc(+)见于新近有过HBV感染。 3、对弱酸性药物来说()。 A、使尿液pH降低,则药物的解离度小,重吸收少,排泄减慢 B、使尿液pH降低,则药物的解离度大,重吸收多,排泄增快 C、使尿液的pH增高,则药物的解离度小,重吸收多,排泄减慢 D、使尿液pH增高,则药物的解离度大,重吸收少,排泄增快 【答案】D 【解析】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尿液PH增高)中易排泄。则表明药物解离增加,重吸收少,排泄快。故选D。 4、抗原抗体复合物吸引在一起依靠()。 A、电荷吸引力

B、分子间吸引力、电荷吸引力 C、流体静力吸引力 D、分子间吸引力 【答案】B 【解析】抗原抗体复合物吸引在一起依靠分子间吸引力,电荷吸引力。 5、医学动机与效果之间存在()关系。 A、良好的医学动机引出不良的医学效果 B、良好的医学动机引出良好的医学效果 C、相同的医学动机引出相同的医学效果 D、不同的医学动机引出相同的医学效果 【答案】ABCD 【解析】动机和效果是行为构成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任何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动机引起的,又都表现为一定的行为过程、影响和结果;一定的行为过程、影响和结果又总是直接、间接地反映着一定的动机。在一般情况下,动机和效果是一致的。好的动机产生好的效果,坏的动机产生坏的效果。但在有些情况下,动机和效果也会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好的动机可能产生坏的效果,即所谓"事与愿违";坏的动机也可能产生好的效果,即所谓"歪打正着"。故选ABCD。 6、甲型肝炎病程中,传染性最强的阶段是()。 A、潜伏期 B、黄疸前期 C、恢复期 D、慢性期 【答案】D 【解析】五种肝炎病毒导致人类病毒性肝炎中,输血不是作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病毒性疾病为甲型肝炎病毒(HAV)与戊型肝炎病毒(HEV)是经消化道途径传播-粪口传播;故选D。 7、关于红细胞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A、细胞呈双凹圆盘状,中央较薄,周缘较厚 B、细胞膜上有ABO血型抗原 C、红细胞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可塑性 D、成熟红细胞有细胞核 【答案】D 【解析】成熟红细胞无核,也无细胞器。 8、结核性胸膜炎治疗过程中应用乙胺丁醇,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一)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王川 一、概述 (一)土地分类体系 土地分类因目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土地分类体系。 1、土地自然分类体系:如土地坡度级 2、土地评价分类体系:如城市土地定级 3、土地综合分类体系:如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二)土地分类特点 土地利用现状是土地资源自然属性和经济特性利用状况的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划分具有如下特点: 1、在自然、经济和技术条件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产物 2、在一定的空间分布上服从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在地域分布上可以是单独成块,也可以是连成片 3、类型、面积数量、分布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三)土地利用分类的意义 土地利用现状的分类数据是国家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政策,发挥土地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的重要依据。 (四)制定统一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的重要性

1、土地资源管理的需要 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首先要对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统一的分类、调查、登记和统计,需要制定统一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 2、统一不同土地分类标准的需要 目前存在着许多有关土地的分类,其标准和含义不完全统一,造成在土地调查和统计上口径不一、数出多门,给管理和决策带来很大的困难《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要求“国土资源部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土地分类、调查、登记和统计制度,启动新一轮土地调查,保证土地数据的真实性。” 3、国家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的迫切需求 当前,土地参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土地供应、保护、开发、集约和节约利用政策,都需要经统一分类汇总的各地类面积数据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我国土地分类体系的发展 (一)1984年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1984年9月,由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颁布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中制定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其含义”,采用两级分类,其中一级类8个,二级类46个,这就是我们所称的“8大类土地分类”。第一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及后来的变更调查都采用此分类,从1984年颁布开始,一直沿用到2001年12月。

宝塔区

一、宝塔区概况 1、历史沿革 宝塔区素有“秦地要区、塞上咽喉”之称。夏朝时属雍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先后为狄、晋、魏、秦国所辖,汉朝设郡,隋唐时称延州或延安府,宋朝以后称肤施,民国后改称延安县,1937年中共中央进驻延安,设延安市,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所在地,1996年原延安市改为宝塔区,自古以来就是陕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2、自然地理 宝塔区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北纬36°11′至37°09′之间,东经109°21′至110°03′之间,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平均海拔798.5米,年均降水550毫米,年均无霜期17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7.7℃—10.6℃。东临延长县、西靠安塞县、南与甘泉、宜川、富县毗邻,北与子长、延川接壤,东西宽50公里,南北长96公里,全区总面积3556平方公里,辖11镇9乡3个城市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5.8万人,城镇人口23万人,主要少数民族有回、蒙、维吾尔等。 3、人文风情 宝塔区自古以来就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杂居地,在中原文明与外部文明相互激荡融合中,造就了这片土地“黄”、“古”相映的独特地域文化。境内历史古迹众多,有唐代宝塔、宋代石窟、花木兰陵园、范仲淹手书石刻等12处,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

一。陕北说书和民歌表现形式活泼多样,内容通俗易懂,妙趣横生;民间剪纸、农民画等技艺更是巧夺天工,驰名中外。 4、发展成就 多年来,坚持“工商强区、产业富民”战略,全面落实“科教引领、城镇带动、民营推进、园区集聚、项目支撑”五项措施,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全市首位,三次产业结构为5.5:45.3:49.2,是全省经济结构最为合理的县区。 二、宝塔区发展优势 1、政治地位无与伦比。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宝塔区是延安的核心区,是延安市委、市政府的所在地,是延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国爱国主义、延安精神、革命传统三大教育基地。特别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战斗生活了13个春秋,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培育和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留下了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凤凰山等革命旧址和纪念地150多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成为红色旅游的首选之地。 2、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北承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榆林,南接八百里秦川。京延、神延、西延铁路直通西安、北京、上海、呼和浩特、包头等地;民航班机可直飞北京、西安、上海、广州等地;210国道、延靖、延黄高速公路和地方道路交织成网,贯通南北。特别是

陕西省延安宝塔区主要牲畜和家禽存栏数量3年数据分析报告2020版

陕西省延安宝塔区主要牲畜和家禽存栏数量3年数据分析报 告2020版

序言 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点对延安宝塔区主要牲畜和家禽存栏数量的现状及发展 脉络进行了全面立体的阐述和剖析,相信对商家、机构及个人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延安宝塔区主要牲畜和家禽存栏数量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 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延安宝塔区主要牲畜和家禽存栏数量数据分析报告主要收集国家政府部门 如中国国家统计局及其它权威机构数据,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处理及清洗。数据严谨公正,通过整理及清洗,进行延安宝塔区主要牲畜和家禽存栏数量的分析研究,整个报告覆盖牛存栏头数,奶牛存栏数量,猪存栏数量,羊存栏数量,家禽存栏数量等重要维度。

目录 第一节延安宝塔区主要牲畜和家禽存栏数量现状 (1) 第二节延安宝塔区牛存栏头数指标分析 (3) 一、延安宝塔区牛存栏头数现状统计 (3) 二、全省牛存栏头数现状统计 (3) 三、延安宝塔区牛存栏头数占全省牛存栏头数比重统计 (3) 四、延安宝塔区牛存栏头数(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延安宝塔区牛存栏头数(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牛存栏头数(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牛存栏头数(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延安宝塔区牛存栏头数同全省牛存栏头数(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延安宝塔区奶牛存栏数量指标分析 (7) 一、延安宝塔区奶牛存栏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奶牛存栏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延安宝塔区奶牛存栏数量占全省奶牛存栏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延安宝塔区奶牛存栏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延安宝塔区奶牛存栏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奶牛存栏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9)

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中考语文试卷

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中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题 (共6题;共21分) 1. (11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掀开中国历史的重重唯幕,一个个发人深省的事例浮出了岁月的烟尘,清晰地昭示着后人:假如当初商纣王能听从比干的良言,又何至于落得国破人亡的下场?假如当初蔡桓公能听从扁鹊的劝戒,又何至于落得病入膏huang 的下场?如果当初鲁庄公不听取曹刿的建议,又哪能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如果当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只有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才能够取得事业的成功;如果独断专行,自以为是,那么后果就不堪设想。 (1)给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发人深省 ________ ②病入膏huāng ________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修改。 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 (3)请参照语段中的画线句,在横线处仿写一个句子。 2.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孙小龙模仿赵本山的表演真是________,让大家不时地捧腹大笑。 ②经过长时间的试验,主要问题一解决,其他问题就________了。 ③这部________的艺术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情景丰富的图画。 A . 惟妙惟肖不攻自破得天独厚 B . 栩栩如生不攻自破匠心独运 C . 栩栩如生迎刃而解得天独厚 D . 惟妙惟肖迎刃而解匠心独运 3. (2分)下列句子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解放前,爷爷当长工,吃的是粗茶淡饭,睡的是狗窝猪棚。 B . 入夜,亮化扩建后的人民路华灯齐放,流光溢彩。 C . 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老师精心设计教案,真可谓煞费苦心。 D . 我们对别人成功经验固然需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 4. (2分)(2017·宁波) 请你运用对联知识,为“两浙光风三月柳”选出下联() A . 齐家立业即文章 B . 千秋功业一楼书 C . 四面湖山依几席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青化砭镇初级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英语期中试题(word版含答案)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青化砭镇初级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英语 上学期期中试题 班级:考号:姓名:得分: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填空。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共15分) ( ) 1. “________ do you exercise?” “Three times a week.” A. How long B. How often C. How far D. How many ( ) 2. Most students watch TV three ____four times a week. A. and B. but C. or D. however ( ) 3.Thanks a lot for _______ me. A. invite B. invite C. inviting D. inviting ( ) 4. I’m ____ heavier than my brother. A. a few B. few C. a little D. little ( )5. of the twins ar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 All B Both C One D Every ( ) 6.Lucy isn’t at sports her sister A.as good , than B. as better ,as C. as well , than D.as good , as ( )7.Little Bob eats food , so he is fat . A. much too; too much B. much too; too many C. too much; much too D. too much; too many ( ) 8. I think a good friend makes me . A. laughs B. to laugh C. laughing D. laugh ( )9. My mother is very __________ because she hardly ever exercises. A. health B. healthily C. healthy D. unhealthy ( ) 10. Mr. Bean enjoys ___________ jokes and always makes us happy. A. to make B. makes C. making D. make ( )11.What bad weather it was!We decided . A.to go out B.not to go out C.to not go out D.not going out ( )12.Many sheep died the bad weather two days ago. A.but B.because C.because of D.and ( )13. Betty eats junk food,so you see,she is pretty healthy. https://www.360docs.net/doc/dd4420638.html,ually B.often C.always D.never ( )14.My parents want me more exercise.

2020年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教师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 真题及答案

【事业单位教育系统招聘经典、历年真题可打印】2020年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教师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真题 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儿童思维方式的变化发展,与思维所用工具的变化相联系,直观行动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 A、感知动作 B、表象 C、判断 D、概念 【答案】A 2、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 A、发现学习教学法 B、探究-研讨法 C、纲要信号图教学法 D、暗示教学法 【答案】A 3、教学技能的学习包括()。 A、言语表达能力 B、言语表达能力、教师课堂驾驭能力、教师的教学准备能力、“三笔字”的书写能力 C、言语表达能力、教师课堂驾驭能力 D、言语表达能力、教师课堂驾驭能力 【答案】B 4、下列属于布鲁纳教育观点的是()。 A、五段教学法 B、设计教学法 C、范例教学法 D、结构化教材和发现学习模式 【答案】D

【事业单位教育系统招聘经典、历年真题可打印】 5、学前教育目标的核心是()。 A、社会发展 B、学科发展 C、经济发展 D、学前儿童发展 【答案】D 6、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具有()。 A、系统性 B、传递功能 C、信号作用 D、感染性 【答案】D 7、幼儿教育启蒙性含义是()。 A、幼儿教育内容的粗浅性 B、幼儿教育内容的发展性 C、幼儿教育内容的系统性 D、幼儿教育内容的诱导性 【答案】A 8、积木、积塑、沙子等是()游戏的材料。 A、结构游戏 B、表演游戏 C、角色游戏 D、智力游戏 【答案】A 9、影响教师课堂管理的情境因素是()。 A、教师的领导风格 B、班级性质 C、对教师的期望 D、学生的个体特点 【答案】B 10、提出情绪辅导方法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土地利用分类比较

论文摘要对2007年8月颁布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GB/T21010-2007)和2002年1月起实行的《土地分类(试行)》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新标准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以便于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评价、规划、管理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2007年8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了由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和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起草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GB/T21010-2007)[1],标志着我国的土地利用分类开始进入了“国标”时代。在此之前,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分类是2002年1月起开始试行的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城乡土地统一分类,即《土地分类(试行)》[2]。《土地分类(试行)》的制定与实施对我国土地管理实践和科学研究工作产生了重要的意义,基本满足了土地管理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完成我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和统计等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实施全国土地和城乡土地统一管理已提到议事日程,在实际工作中也要求城乡土地统一分类,以利于全国城乡土地统一管理和调查成果的应用。2007年7月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为保证调查质量、获得准确的基础数据,亟需出台分类体系更为完善、更具有权威性的国家标准。在这样的背景下,《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应运而生[3]。 1 新旧分类体系的对比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与原《土地分类(试行)》部颁标准的分类体系比较,最大的区别在于国家标准采用一级、二级2个层次,其中的一级相当于《土地分类(试行)》标准的二级,二级相当于《土地分类(试行)》标准的三级,即取消了《土地分类(试行)》标准中的3个一级分类(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三大类型),使得12个一级类不受三大地类框架的限制而自成体系。 1.1农用地部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对农用地各类型作了进一步归纳,但是,与《土地分类(试行)》相比,现行的土地分类仍有些不妥之处。 (1)在“耕地”部分中,首先,把原来的“灌溉水田”和“望天田”合并为“水田”,从水田的含义来看,这实际上是取消了“望天田”这一分类。事实上,尽管随着各地的退耕还林还草措施的实行,望天田的面积有所减少,但目前我国的“望天田”面积依然还是比较大的,2007年仍达3 000多万公顷。也就是说,望天田在我国坚守1.2亿公顷耕地红线战略目标中仍占有重要地位,不应被取缔。其次,取消了菜地,即把菜地归并到水浇地之下。从杜能的《孤立国》农业区位论中可知,距城市最近的一圈,离市场最近,多是种植蔬菜、园艺作物等农作物,而水浇地则主要分布在更外圈的农村地区,显然二者分布明显有别,尤其在城市周围,笼统地把菜地和水浇地混为一谈,就混淆了不同土地的集约经营程度,不利于城市规划,也不利于“菜篮子”工程建设,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2)在“园地”中,把“桑园、橡胶园”归并到了“其他园地”之中。在我国的南方一些省份,存在着大面积的桑园、橡胶园,有的还属于支柱产业,如海南和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的橡胶产业。因此,这样归并分类,既不利于分门别类地对各类园地进行研究、规划和管理,也不利于对各类园地的生产进行分类指导。 (3)“林地”部分,从原来的“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

延安市宝塔区土地利用类型坡度分异研究

延安市宝塔区土地利用类型坡度分异研究 卓静1、2、邓凤东2、刘安麟2、周辉2、赵青兰2 (1、西北大学 2、陕西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 陕西西安 710014) 摘要 选取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延安市宝塔区,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监督分类的方法得到1997年-2004年间该地区的土地利用分类图,并结合坡度图,分别提取1997年、2004年的坡耕地、坡林地、坡草地和坡园地,对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坡度分异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在1997年至2003年这6年间,耕地面积减少了33.1%,林地增加了10.1%、草地增加了20.6%、果园面积增加了33.3%,使该区域生态环境整体得到改善;(2)耕地减少的面积主要集中发生在坡耕地部分,其中>35°、25°-35°这两个等级减少的幅度最大,>35°减少了55.5%,25°-35°减少了51.2%,减少的坡耕地,基本上都是转变成了坡林地、坡草地、坡园地。然而,耕地总面积减少的同时,基本农田所占比例是在增加的; 1997年<15°的基本农田在所有耕地中所占比例为29.1%,2004年该比例上为38.8%;这一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区“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字:坡耕地、RS、DEM、土地利用 1.引言 陕北黄土高原是我国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输出地,这里生1态环境持续恶化, 自然资源遭受严重破坏, 经济贫困落后。造成以上结果的主要原因, 除了该地区的自然因素外,也与人为活动的干扰破坏密切相关。长期以来, 在黄土高原地区一直是“靠天吃饭”、“广种薄收”的传统耕作方式, 为了扩大耕地面积, 大量毁林毁草进行陡坡开垦耕种。在全区耕地中, 除了少量的塬地、川地及河谷平原地以外,绝大多数为坡耕地, 坡耕地所占比例高达90%[1]。这些坡耕地一般坡度较大, 抗冲性弱, 产量低, 水土流失严重, 进一步加剧了该地区的土壤侵蚀和环境退化。为了恢复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 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提出了“退耕还林(草) ”的战略部署, 对坡度大于25°的耕地逐步实现退耕还林还草。现在迫切的需要一种先进的、客观的、准确的技术手段来充分了解 “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后,陡坡耕作的现象有没有改善,生态环境是否提高,工程是否取得成效。 遥感具有宏观、综合、动态、快速的特点, 随着航天遥感信息获取技术的快速发展, 遥感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数据的能力越来越强, 已经成为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2-3]。张晓萍等[4]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办法提取了黄土高原中尺度地区(延安示范区)2000-2003年间各土地利用数字图,进行动态监测,并与坡度图结合,对其土地利用及退耕合理性进行分析;傅伯杰等[5]选择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羊圈沟流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野外采样分析,研究了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陈国建[6]分析延安生态建设示范区2000-2003年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和空间特征的基础上,引入退耕指数、退耕影响系数等指标研究退耕还林草对示范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为了能够更加充分的了解工程的实施情况,以行政区域为监测范围,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对延安市宝塔区1997年-2003年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其坡度分异 1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4BA522D07-1)“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综合评价和应用服务系统研究” 作者简介:卓静(1978~ ),女,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遥感与GIS的应用,E-mail:zhuojing1978@https://www.360docs.net/doc/dd4420638.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