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搜索引擎

使用搜索引擎
使用搜索引擎

§2.2.2 使用搜索引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课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信息技术基础》第2章第2节“因特网信息查找”的第1部分内容“搜索引擎”。本节共2个课时,这是第1个课时。

前一节主要学习了对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进行分析,不断优化信息获取的过程,初步了解了信息获取的意义。本课内容要求学生小学初中的基础上学习搜索引擎的基本知识,进一步探索在因特网中通过使用搜索引擎来查找获取网络信息,让搜索引擎成为信息获取的有力工具,本节强调通过体验和感悟网络信息活动中的操作与应用,培养学生掌握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为第2部分的“搜索技巧”的中技巧应用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知道搜索引擎的产生和发展;

②了解搜索引擎的分类及基本工作原理;

③知道搜索引擎的基本应用。

2、能力目标

①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行探究,培养应用搜索引擎的能力;

②能对常用搜索引擎的进行比较与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维方式;

②通过学生的互动与对比,体验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搜索引擎的目录类搜索、全文搜索。

本课难点:搜索引擎的分类。

二、学情分析

高中生或多或少已经具有一定的上网搜索实践基础,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已经具有较强的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日趋严密。但自我控制能力有待提高,多数情况下会偏向自我的兴奋点而不顾及学习目标,还比较肤浅和不够成熟。在教学中,注意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逐步达成教学目标。

三、处理思路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是总的指导原则,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以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要活动方式,在分组时注意优势互补的合作方式。帮助每一位学生提高信息技术水平。让学生进行成果的对比交流也是提高兴趣、提升成就感的一种重要活动方式。

本节课由问题“你在互联网上有知名度吗?”引出利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完成教师的4个引导任务逐步进行探究、拓展,师生一起交流总结。引导学生使用搜索引擎,掌握搜索引擎的定义和分类,并使其在探究的过程中去体会小组合作的互助互学方式。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5分钟)

在因特网中的信息资源分散,数量庞大,为了快速地获取有用的信息,利用搜索引擎是最好的选择。

问题:同学们都有查找网络信息的经历,那么,你在互联网上有知名度吗?

任务1:每个学生使用不同类型的搜索引擎搜索“自己的姓名(如:林燕)”的相关信息,填写好下表,看谁最快。

教师归纳导入:

通过搜索引擎的查找,我们可以获取大量的网络信息。可选用的搜索引擎有很多,同学们可以自己对比,也可以和其他同学对比不同的搜索引擎所得到的结果;(二)布置任务、引导探究(20分钟)

任务2:(小组完成)按小组填写下表,看哪个小组填的多。

教师归纳提问:每个搜索引擎都有自己和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也各有特点。搜索引擎是怎样获取网络信息的?

任务3:每个小组填写“搜索引擎分类表”,

教师归纳:

根据工作方式来划分,搜索引擎主要分为两大类:全文搜索引擎和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全文搜索又叫关键词查询。目录索引类搜索也叫分类搜索。不同类别的搜索引擎可以应用于具体搜索的实际需求。

(三)拓展探究、提升知识(10分钟)

任务4:利用搜索引擎,找到你想要的信息,填写下表。

1、未完成任务的学生,教师及小组给予指导帮助;

2、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引导他们完成拓展任务。

[拓展任务]

另外还有一种元搜索引擎,它的工作方式又是怎样的呢?找一找相关网站。(四)交流对比、归纳总结(5分钟)

1、学生展示交流常用搜索引擎;

2、搜索引擎分类小结。

五、自我评析

本课的重点是搜索引擎的分类,在教学中,如果完全由教师进行讲解,学生会感到枯燥。以任务为驱动是较好的解决方法,学生在完成任务时,通过小组协助、自我搜索等方式,可以获得更多的满足感、成就感。

本教学设计中,教学过程刻意避开“关键词”的概念。因为“关键词”作为搜索技巧在下一课时中会进行专门的练习,如果在本课时中提出,容易引起学生对“关键词”和“关键词搜索”的混乱,从而一用到搜索引擎,就是“关键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