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内压薄壁容器设计基础

第八章内压薄壁容器设计基础
第八章内压薄壁容器设计基础

本文由891711995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第八章内压薄壁容器设计基础

按照壁厚容器可分为:薄壁容器和厚壁容器

D0 ≤0.1或K = ≤1.2 Di Di

§8.1 回转壳体的几何特征§8.2 回转壳体薄膜应力分析§8.3 典型回转壳体的应力分析§8.4 内压圆筒边缘应力的概念

δ

§8.1 回转壳体的几何特征

工程实际中,应用较多的是薄壁容器,并且,这些容器的几何形状常常是轴对称的,而且所受到的介质压力也常常是轴对称的,甚至于它的支座,或者说约束条件都对称于回转轴,我们把几何形状、所受外力、约束条件都对称于回转轴的问题称为轴对称问题。

§8.1 回转壳体的几何特征

回转壳体中的几个重要的几何概念

(一)面中间面:平分壳体厚度的曲面称为壳体的中间面,中间面与壳体内外表面等距离,它代表了壳体的几何特性。

回转壳体中的几个重要的几何概念

(二)线1、母线:绕回转轴回转形成中间面的平面曲线。2、经线:过回转轴的平面与中间面的交线。3、法线:过中间面上的点且垂直于中间面的直线称为中间面在该点的法线(法线的延长线必与回转轴相交)。4、纬线(平行圆):以法线为母线绕回转轴回转一周所形成的圆锥法截面与中间面的交线。

回转壳体中的几个重要的几何概念

(三)、半径1、第一曲率半径:中间面上任一点M处经线的曲率半(1 + y / 2 ) 径为该点的“第一曲率半径”R1,R1=MK1。= R1 //

|y |

2、第二曲率半径:通过经线上一点M的法线作垂直于经线的平面与中间面相割形成的曲线ME,此曲线在M 点处的曲率半径称为该点的第二曲率半径R2。第二曲率半径的中心落在回转轴上,其长度等于法线段MK2,即R2=MK2。

2.基本假设:基本假设:基本假设

(1)小位移假设小位移假设。壳体受压变形,各小位移假设点位移都小于壁厚。简化计算。直法线假设。沿厚度各点法向位(2)直法线假设直法线假设移均相同,即厚度不变。(3)不挤压假设不挤压假设。沿壁厚各层纤维互不挤压假设不挤压,即法向应力为零。

三维转化为二维进行研究

§8.2 回转壳体薄膜应力分析

薄膜应力理论的应力计算公式

壳体的外载荷只是由中间面的应力来平衡,这种处理方法,称为薄膜理论或无力矩理论。无力矩状态只是壳体可能的应力状态之一无力矩状态下,薄壳中的应力沿壁厚均匀分布,可无力矩状态下,薄壳中的应力沿壁厚均匀分布,使材料强度得到合理利用,是最理想的应力状态。使材料强度得到合理利用,是最理想的应力状态。无力矩理论可使壳体的应力分析大为简化,无力矩理论可使壳体的应力分析大为简化,薄壳的应力分析以无力矩理论为基础。薄壳的应力分析以无力矩理论为基础。

pR2 σ基本回转体应力公式:m = 2δ

?m

R1

+

R2

=

p

球? 圆柱? 椭球

pD ?m = 4δ

δ

pD ?θ = 4δ

pR2 pD ?m = = 2δ 4δ

pD ?θ = = δ 2δ

pR2

p ?m = a 4 ? x2 a 2 ? b2 2δb

(

)

圆锥

p ?θ = a4 ? x2 a2 ? b2 2δb

(

)

? a4 ?2 ? 4 2 2 2 ? ? a ? x a ?b ?

(

)

pr 1 pr 1 ,? θ = ?m = 2δ cos α δ cos α

§8.2 圆筒体薄膜应力分析

截面法求解圆筒体的经向应力和环向应力

D2 pπ = ? 1πDδ 4 ? pD ?1 = 4δ

pDl = ? 2 2δl ? pD ?2 = 2δ

§8.2 回转壳体薄膜应力分析

1、经向应力计算公式用截面法将壳体沿经线的法线方向切开,即在平行圆直径D处有垂直于经线的法向圆锥面截开,取下部作脱离体,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式。

作用在该部分的外力π 2

Fz = 4

作用在该部分的内力

FNz = ? mπDδ ? sin θ

D p

πD 2 p

4 D = 2 R2 sin θ pR2 ??m = 2δ

= ? mπDδ ? sin θ

计算回转壳体在任意纬线上经线应力的一般公式式中σm???经向应力;p介质内压,(MPa);R2第二曲率半径,(mm);δ壳体壁厚,(mm)。

§8.2 回转壳体薄膜应力分析

2、环向应力计算公式①取微元体—由三对曲面截取而得截面1:壳体的内外表面;截

面2:两个相邻的,通过壳体轴线的经线平面;截面3:两个相邻的,与壳体正交的圆锥法截面。

②受力分析和平衡方程

dθ1 Fmn = 2? mδdl2 sin 2

Fn = pdl1dl2

dθ 2 Fθn = 2? θ δdl1 sin 2

dθ1 dθ 2 pdl1dl2 ? 2σmδdl2 sin ? 2σθδdl1 sin =0 2 2 dθ1 dθ1 dl1 sin ≈= 2 2 2 R1

dθ 2 dθ 2 dl2 sin ≈= 2 2 2 R2

?m

R1

+

R2

=

p

δ

(1 + y / 2 ) R1 = // |y |

计算回转壳体在内压力p作用下环向应力的一般公式

(二)轴对称回转壳体薄膜理论的应用范围1、壳转壳体曲面在几何上是轴对称,壳体厚度无突变;曲率半径是连续变化的,材料是各向同性的,且物理性能(主要是E和μ)应当是相同的;2、载荷在壳体曲面上的分布是轴对称和连续的;3、壳体边界的固定形式应该是自由支承的;4、壳体的边界力应当在壳体曲面的切平面内,要求在边界上无横剪力和弯矩。

5、δ/Di≤0.1

pR2 ?m = 2δ

?m

R1

+

R2

=

p

δ

第三节

典型回转壳体的应力分析

一、受内压的圆筒形壳体

R1 = ∞

D R2 = r = 2

?m

R1

pR2 ?m = 2δ

+

R2

p

pR2 pD ?m = = 2δ 4δ

δ

pD ?θ = = δ 2δ

pR2

第三节

典型回转壳体的应力分析

结论:①环向应力是经向应力的2倍,所以环向承受应力更大,环向上就要少削弱面积,故开设椭圆孔时,椭圆孔之短轴平行于向体轴线;钢瓶破坏位置②所以应力与S/D成反比,不能只看壁厚大小

第三节

典型回转壳体的应力分析

D R1 = R2 = , 2

二、受内压的球形壳体

pR2 ?m = 2δ

?m

R1

+

R2

=

p

δ

pD ?m = 4δ

pD ?θ = 4δ

结论:对相同的内压,球壳的环向应力要比同直径、同厚度的圆筒壳的环向应力小一半,这是球壳显著的优点。

第三节

典型回转壳体的应力分析

三、受气体内压的椭球壳(椭圆形封头)1 第一曲率半径R1 母线的曲线方程

x2 y2 + 2 =1 2 b a b 2 x '' b4 1 ' y =? 2 ,y =? 2 3 a y a y R1

(1 + y ) =

'2

3

2

y ''

(a =

4

y +b x a 4b 4

2 4

2

)

3

1 4 = 4 a ? x

2 a 2 ? b2 ab

[

(

)]

3

2

第三节

典型回转壳体的应力分析

2 第二曲率半径R2 任意点A(x,y)做经线的垂线,交回转轴为O点,OA即为第R 二曲率半径R2

x R2 = sin θ tan θ b2 x sin θ = , tan θ = y ' = ? 2 a y 1 + tanθ R2

(a =

4

y +b x b2

2 4

2

)

1

2

第三节典型回转壳体的应力分析

3 应力计算公式

p ?m = a 4 ? x2 a 2 ? b2 2δb

p 4 2 2 2 ?θ = a ? x a ?b 2δb

(

)

)

? a4 ?2 ? 4 ? a ? x2 a 2 ? b2 ? ?

(

(

)

第三节典型回转壳体的应力分析

4、椭球形封头上的应力分布由上述应力计算公式可以得到:pa ? a ? 在x=0处σm = σθ= ? ? 2δ? b ? pa pa ? a2 ? 在x=a处?2 ? 2 ? σm = ,σθ= 2δ2δ? b ? ? ? 结论:(1)在椭圆形封头的中心(即x=0处)径向应力σm 和环向应力σθ相等。(2)径向应力σm恒为正值,即拉应力。且最大值在x=0处,最小值在x=a处。

椭球形封头上的应力分布

结论:(2)经向应力σm恒为正值,即拉应力。且最大值在x=0处,最小值在x=a处。

第三节

典型回转壳体的应力分析

(3)环向应力σθ,在x=0处,σθ>0;在x=a处,有三种情况:2 ? a 2 / b 2 > 0时,即a / b < 2时,σθ> 0

2 ? a 2 / b 2 = 0时,即a / b = 2时,σθ= 0

2 ? a 2 / b 2 < 0时,即a / b > 2时,σθ< 0

σθ<0,即σθ为压应力,a/b值越大,即封头成型越浅,x=a处的压应力越大。

第三节典型回转壳体的应力分析

(4)当a/b=2时,即标准形式的椭圆形封头。

在x=0处σm = σθ=

pa

δ

pa pa ,σθ= ? 在x=a处σm = 2δδ

椭圆球作为封头的尺寸设计依据

设备高度? 便于冲压制造? a/b=2时,最大薄膜应力数值与同等直径同厚度的圆柱壳体的环向应力相等

四、受气体内压的锥形壳体

r R1 = ∞,R 2 = ,cos α

代入微体平衡方程式及区域平衡方程式并求解得:

pr 1 ?m = 2δ cos α pr 1 ?θ = δ cos α

pD 1 ?m = 4δ cos α pD 1 ?θ = δ cos α

锥底处

锥尖处都为零

pR2 σ基本回转体应力公式:m = 2δ

?m

R1

+

R2

=

p

δ

球? 圆柱? 椭球

pD ?m = 4δ pR2 pD ?m = = 2δ 4δ

pD ?θ = 4δ

pD ?θ = = δ 2δ

pR2

p ?m = a 4 ? x2 a 2 ? b2 2δb

(

)

圆锥

p ?θ = a4 ? x2 a2 ? b2 2δb

(

)

? a4 ?2 ? 4 2 2 2 ? ? a ? x a ?b ?

(

)

pr 1 pr 1 ,? θ = ?m = 2δ cos α δ cos α

第三节典型回转壳体的应力分析

五承受液体静压作用的圆筒壳体

圆筒壁上受的压力与位置的关系:

p = p0 + ρgx

圆筒壁上环向应力:

y R H x x

?m

+

δ2δ底部支撑,经向应力:p0 R p0 D σm = = 2δ4δ

?θ =

R δ ( p0 + ρgx )R

=

p0 + ρgx

( p0 + ρgx )D =

第三节典型回转壳体的应力分析

五承受液体静压作用的圆筒壳体

圆筒壁上受的压力与位置的关系:x y R H x

p = ρgx

圆筒壁上环向应力:σm σθρgx + = ∞R δρgxR ρgxD = σθ= δ2δ悬挂支座,经向应力:

2

ρgHR ρgHD 2πRδ m = πR Hgρ ? ? m = = 2δ 4δ

第四节内压圆筒边缘应力的概念

边缘应力的概念:圆筒受压直径增大——弯曲应力连接边缘区的变形与应力边缘应力数值很大,有时能导致容器失效,设计时应予重视。

共同特点:联结处经线突然折断

圆筒与圆锥联结圆筒与平板盖联结圆筒与椭圆封头联结

结构(d)是两段厚度不等的筒体相连接

结构(e)、(f)、(g)是筒体上装有法兰、加强圈、管板等刚度很大的构件。

法兰连接加强圈连接

管板连接

如壳体上相邻两段材料性能不同,或所受的温度或压力不同,都会导致联接的两部分变形量不同,但又相互约束,从而产生较大的剪力与弯矩。

边缘应力的特点

1.局限性——不同性质的联接边缘产生不同的边缘应力,但它们大多数都有明显的衰减波特性,随着离开边缘的距离增大,边缘应力迅速衰减。2.自限性——由于边缘应力是两联接件弹性变形不一致,相互制约而产生的,一旦材料产生了塑性变形,弹性变形的约束就会缓解,边缘应力自动受到限制,这就是边缘应力的自限性。

8.3.3 对边缘应力的处理

1.利用局部性特点——局部处理局部处理。局部处理如:改变边缘结构,边缘局部加强,筒体纵向焊缝错开焊接,焊缝与边缘离开,焊后热处理等。

2.利用自限性利用自限性——保证材料塑性利用自限性保证材料塑性

——可以使边缘应力不会过大,避免产生裂纹。——尤其对低温容器,以及承受疲劳载荷的压力容器,更要注意边缘的处理。◎对大多数塑性较好的材料,如低碳钢、奥氏体不锈钢、

铜、铝等制作的压力容器,一般不对边缘作特殊考虑。

3.边缘应力的危害性边缘应力的危害性

边缘应力的危害性低于薄膜应力。边缘应力的危害性低于薄膜应力1)薄膜应力无自限性,正比于介质压力。属于一次应力。2)边缘应力具有局部性和自限性,属于二次应力。

第三章-内压薄壁容器设计

第三章内压薄壁容器设计 第一节内压薄壁圆筒设计 【学习目标】通过内压圆筒应力分析和应用第一强度理论,推导出内压圆筒壁厚设计公式。掌握内压圆筒壁厚设计公式,了解边缘应力产生的原因及特性。 一、内压薄壁圆筒应力分析 当圆筒壁厚与曲面中径之比δ/D≤0.1或圆筒外径、内径之比K=D0/D i≤1.2时,可认为是薄壁圆筒。 1、基本假设 ①圆筒材料连续、均匀、各向同性; ②圆筒足够长,忽略边界影响(如筒体两端法兰、封头等影响); ③圆筒受力后发生的变形是弹性微小变形; ④壳体中各层纤维在受压(中、低压力)变形中互不挤压,径向应力很小,忽略不计; ⑤器壁较薄,弯曲应力很小,忽略不计。 2、圆筒变形分析 图3-1 内压薄壁圆筒环向变形示意图 筒直径增大,说明在其圆周的切线方向有拉应力存在,即环向应力(周向应力) 圆筒长度增加,说明在其轴向方向有轴向拉应力存在,即经向应力(轴向应力)。 圆筒直径增大还意味着产生弯曲变形,但由于圆筒壁厚较薄,产生的弯曲应力相对环向应力和经向应力很小,故忽略不计。 另外,对于受低、中压作用的薄壁容器,垂直于圆筒壁厚方向的径向应力相对环向应力和经向应力也很小,忽略不计。 3、经向应力分析 采用“截面法”分析。 根据力学平衡条件,由于内压作用产生的轴向合力(外力)与壳壁横截面上的轴向总应

力(内力)相等,即: 124 δσππ D p D = 由此可得经向应力: δ σ41pD = 图3-2 圆筒体横向截面受力分析 4、环向应力分析 采用“截面法”分析。 图3-3 圆筒体纵向截面受力分析 根据力学平衡条件,由于内压作用产生的环向合力(外力)与壳壁纵向截面上的环向总应力(内力)相等,即: 22δσL LDp = (3-3) 由此可得环向应力: δ σ22pD = (3-4) 5、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结论:122σσ=,即环向应力是经向应力的2倍。因此,对于圆筒形内压容器,纵向焊接接头要比环向焊接接头危险程度高。在圆筒体上开设椭圆形人孔或手孔时,应当将短轴设计在纵向,长轴设计在环向,以减少开孔对壳体强度的影响。 6、薄壁无力矩理论 在以上薄壁圆筒应力分析过程中,只考虑由于内压作用在筒壁产生的环向拉伸应力和经向拉伸应力,而由于弯曲应力值很小忽略不计、径向应力值很小忽略不计,采用这一近似方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习题解答第三章内压薄壁容器的应力分析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习题解答 第三章 内压薄壁容器的应力分析 一、名词解释 A 组: ⒈薄壁容器:容器的壁厚与其最大截面圆的内径之比小于0.1的容器。 ⒉回转壳体:壳体的中间面是直线或平面曲线绕其同平面内的固定轴线旋转360°而成的壳体。 ⒊经线:若通过回转轴作一纵截面与壳体曲面相交所得的交线。 ⒋薄膜理论:薄膜应力是只有拉压正应力没有弯曲正应力的一种两向应力状态,也称为无力矩理论。 ⒌第一曲率半径:中间面上任一点M 处经线的曲率半径。 ⒍小位移假设:壳体受力以后,各点位移都远小于壁厚。 ⒎区域平衡方程式:计算回转壳体在任意纬线上径向应力的公式。 ⒏边缘应力:内压圆筒壁上的弯曲应力及连接边缘区的变形与应力。 ⒐边缘应力的自限性:当边缘处的局部材料发生屈服进入塑性变形阶段时,弹性约束开始缓解,原来不同的薄膜变形便趋于协调,边缘应力就自动限制。 二、判断题(对者画√,错着画╳) A 组: 1. 下列直立薄壁容器,受均匀气体内压力作用,哪些能用薄膜理论求解壁内应力?哪些不能? (1) 横截面为正六角形的柱壳。(×) (2) 横截面为圆的轴对称柱壳。(√) (3) 横截面为椭圆的柱壳。 (×) (4) 横截面为圆的椭球壳。 (√) (5) 横截面为半圆的柱壳。 (×) (6) 横截面为圆的锥形壳。 (√) 2. 在承受内压的圆筒形容器上开椭圆孔,应使椭圆的长轴与筒体轴线平行。(×) 3. 薄壁回转壳体中任一点,只要该点的两个曲率半径R R 21=,则该点的两向应力σσθ=m 。 (√) 4. 因为内压薄壁圆筒的两向应力与壁厚成反比,当材质与介质压力一定时,则壁厚大的容器,壁内的应力总是小于壁厚小的容器。(×) 5. 按无力矩理论求得的应力称为薄膜应力,薄膜应力是沿壁厚均匀分布的。(√) B 组: 1. 卧式圆筒形容器,其内介质压力,只充满液体,因为圆筒内液体静载荷不是沿轴线对称分布的,所以不能用薄膜理论应力公式求解。(√) 2. 由于圆锥形容器锥顶部分应力最小,所以开空宜在锥顶部分。(√) 3. 凡薄壁壳体,只要其几何形状和所受载荷对称于旋转轴,则壳体上任何一点用薄膜理论应力公式求解的应力都是真实的。(×) 4. 椭球壳的长,短轴之比a/b 越小,其形状越接近球壳,其应力分布也就越趋于均匀。(√) 5. 因为从受力分析角度来说,半球形封头最好,所以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首先考虑采用半球形封头。(×) 三、指出和计算下列回转壳体上诸点的第一和第二曲率半径 A 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