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体与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旋转体与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旋转体与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旋转体与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用语言概述圆柱、圆锥、圆台及球的结构特征.

(2)理解由柱、锥、台、球组成的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3)能运用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模型.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圆柱、圆锥、圆台及球的几何结构特征.

(2)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空间物体,认识简单的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归纳简单组合体的基本构成形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习教学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与难点:圆柱、圆锥、圆台及球的几何结构特征和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重难点突破:以丰富的实物模型为切入点,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实物体,并结合旋转体的概念,抽象概括出圆柱、圆锥、圆台及球的几何结构特征和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进而在观察思考中形成概念,突出圆锥与圆台间的内在联系,突破重点的同时化解难点.

●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是上节知识延续与提高,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空间几何体中圆柱、圆锥、圆台及球的结构特征.由于本节知识具有概念多、感知性强等特点,教学时,建议采用启导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物体入手,利用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观察大量空间图形,通过整体观察、直观感知,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圆柱、圆锥、圆台及球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让学生说一说、举一举等方式,明确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最终达到通过空间图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目的.

●教学流程

创设问题情境,引出问题:圆柱、圆锥、圆台及球是如何定义的??错误!?错误!?错误!

?

错误!?错误!?错误!

课标解读

1.了解圆柱、圆锥、圆台、球的定义.

2.了解柱体、锥体、台体之间的关系.

3.知道这四种几何体的结构特征,能识别和区分这些几何体.

圆柱

【问题导思】

观察下面的旋转体,你能说出它们是什么平面图形通过怎样的旋转得到的吗?

【提示】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其余三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圆柱的结构特征

圆柱图形及表示

定义:以矩形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

三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柱

图中圆柱表示为:

圆柱O′O

相关概念:

轴:旋转轴叫做圆柱的轴

底面:垂直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圆面

侧面:平行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

母线: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不垂直于轴的

边都叫做圆柱侧面的母线

圆锥

【问题导思】

仿照圆柱的定义,你能定义什么是圆锥吗?

【提示】以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

的旋转体.

圆锥的结构特征

圆锥图形及表示

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

相关概念:

轴:旋转轴叫做圆锥的轴

底面:垂直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圆面叫做圆锥的底面

侧面: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圆锥的侧面

母线: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不垂直于轴的边都叫做圆锥侧面的母线

图中圆锥表示为:

圆锥SO

圆台

【问题导思】

下图中的物体叫做圆台,也是旋转体.它是什么图形通过怎样的旋转得到的呢?除了旋转得到以外,对比棱台,圆台还可以怎样得到呢?

【提示】(1)圆台可以是直角梯形以垂直于底边的腰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他三边旋转一周形成的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2)圆台也可以看作是等腰梯形以其底边的中垂线为轴,各边旋转180°形成的面所围成

的几何体.

(3)类比棱台的定义圆台还可以如下得到:

用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

圆台的结构特征

圆台图形及表示

定义:用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

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

旋转法定义:以直角梯形中垂直于底边的腰

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将直角梯形经旋转轴旋

转一周而形成的旋转体叫做圆台

相关概念:

轴:旋转轴叫做圆台的轴

底面:垂直于轴的边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圆面

叫圆台底面

图中圆台表示为:圆台O′O

侧面:不垂直于轴的边旋转一周所形成的曲

面叫圆台的侧面

母线: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不垂直于轴的

边叫做圆台的母线

【问题导思】

球也是旋转体,它是由什么图形旋转得到的?

【提示】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即为球.球的结构特征

球图形及表示

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

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叫做球体,简称

相关概念:

球心:半圆的圆心叫做球的球心

半径:半圆的半径叫做球的半径

直径:半圆的直径叫做球的直径

图中的球表示为:球O

简单组合体

下图中的两个空间几何体是柱、锥、台、球体中的一种吗?它们是如何构成的?

(1)(2)

【提示】这两个几何体都不是单纯的柱、锥、台、球体,而是由柱、锥、台、球体中的两种或三种组合而成的几何体.

简单组合体

(1)概念:由简单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叫做简单组合体.常见的简单组合体大多是由具有柱、锥、台、球等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组成的.

(2)基本形式:一种是由简单几何体拼接而成,另一种是由简单几何体截去或挖去一部分而成.

旋转体结构特征

①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为轴旋转所得的旋转体是圆锥;

②以直角梯形的一腰为轴旋转所得的旋转体是圆台;

③一个圆绕其直径所在的直线旋转半周所形成的曲面围成的几何体是球;

④用一个平面去截圆锥,得到一个圆锥和一个圆台.

A.0B.1C.2D.3

【思路探究】紧扣旋转体的定义逐一判断.

【自主解答】①错误.应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轴;②错误.应以直角梯形的垂直于底边的腰为轴;③错误.应把“圆”改成“圆面”;④错误,应是平面与圆锥底面平行时.

【答案】 A

1.圆柱、圆锥、圆台和球都是一个平面图形绕其特定边(弦)旋转而成的几何体,必须准确认识各旋转体对旋转轴的具体要求.

2.只有理解了各旋转体的生成过程,才能明确由此产生的母线、轴、底面等概念,进而判断与这些概念有关的命题的正误.

如图1-1-11,第一排中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能形成第二排中的某个几何体,请把一、二排中相应的图形用线连起来.

图1-1-11

【答案】(1)—C(2)—B(3)—D(4)—A

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描述下列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图1-1-12

【思路探究】结合简单组合体的两种基本构成形式入手分析.

【自主解答】图(1)所示的几何体是由两个圆台拼接而成的组合体;图(2)所示的几何体是由一个圆台挖去一个圆锥得到的组合体;图(3)所示的几何体是在一个圆柱中间挖去一个三棱柱后得到的组合体.

组合体是由简单几何体拼接、截去或挖去一部分而成的,因此,要仔细观察组合体的组成,结合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对原组合体进行分割.

如图1-1-13为某竞赛中,获得第一名的代表队被授予的奖杯,试分析这个奖杯是由哪些简单几何体组成的?

图1-1-13

【解】奖杯由一个球,一个四棱柱和一个四棱台组成.

有关几何体的计算问题

如图1-1-14所示,用一个平行于圆锥SO底面的平面截这个圆锥,截得圆台上、下底面的面积之比为1∶16,截去的圆锥的母线长是3 cm,求圆台O′O的母线长.

图1-1-14

【思路探究】过圆锥的轴作截面,利用三角形相似来解决.

【自主解答】设圆台的母线长为l,由截得圆台上、下底面面积之比为1∶16,可设截得圆台的上、下底面的半径分别为r,4r.

过轴SO作截面,如图所示.

则△SO′A′∽△SOA,SA′=3 cm.

∴SA′

SA=

O′A′

OA.

3

3+l

r

4r=

1

4.

解得l=9(cm),

即圆台的母线长为9 cm.

用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柱、锥、台等几何体,注意抓住截面的性质(与底面全等或相似),同时结合旋转体中的经过旋转轴的截面(轴截面)的性质,利用相似三角形中的相似比,构设相关几何变量的方程组而得解.

本例中若圆台的上底半径为1 cm,其他条件不变,试求圆台的高.

【解】∵圆台的上底半径为1,故下底半径为4.

如图所示,在Rt△A′HA中

A′H=AA′2-AH2

=92-32

=6 2.

即圆台的高为6 2 cm.

旋转体的生成过程

图1-1-15

(12分)已知AB是直角梯形ABCD中与底边垂直的一腰,如图1-1-15所示.分别以AB,BC,CD,DA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试说明所得几何体的结构特征.【思路点拨】以直角梯形的不同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所得到的几何体是不同的.【规范解答】(1)以AB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所得旋转体是圆台.

如图①所示.3分

(2)以BC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所得旋转体是一组合体:下部为圆柱,上部为圆锥,如图②所示.6分

(3)以CD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所得旋转体为一个组合体:上部为圆锥,下部为圆台,再挖去一个小圆锥.如图③所示.9分

(4)以AD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得到一个组合体:

一个圆柱上部挖去一个圆锥,如图④所示.12分

①②③④

1.根据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判断几何体的类型,首先要熟练掌握各类几何体的概念,把握好各类几何体的主要特征,其次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2.对于不规则的平面图形绕轴旋转问题,要先对原平面图形作适当的分割,再根据柱、锥、台的结构特征进行判断.

小结

1.圆柱、圆锥、圆台的关系如图所示.

2.处理台体问题常采用还台为锥的补体思想.

3.处理组合体问题常采用分割思想.

4.重视圆柱、圆锥、圆台的轴截面在解决几何量中的特殊作用,切实体会空间几何平面化的思想.

高中数学9、4、3旋转体的结构特征教案

9、4、4 旋转体的结构特征 2018、12、29(第8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圆柱、圆锥、球的结构特征。 (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球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圆柱、圆锥、球的几何结构特征。(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圆柱、圆锥、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圆柱、圆锥、球的结构特征概括。 三、教学用具 (1)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概括。 (2)实物模型、投影仪四、教学思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周围中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筑物,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这些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如何?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相互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评价。 2.所举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由这些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展示具有圆柱、圆锥、球的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你能通过观察。根据某种标准对这些空间物体进行分类吗?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思考、交流、讨论,对物体进行分类,分辩圆柱、圆锥、球的结构特征 2.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件以及投影出棱柱的图片,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发表本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得出圆柱的主要结构特征。概括出圆柱的概念。 4.教师与学生结合图形共同得出圆柱相关概念以及圆柱的表示。 5.提出问题:各种这样的圆柱,主要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以根据不同对棱柱分类?请列举身边具有已学过的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并说出组成这些物体的几何结构特征?它们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组成的? 6.以类似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讨论、概括出圆锥、球的结构特征,并得出相关的概念,分类以及表示。 9.教师指出圆柱和棱柱统称为柱体,棱台与圆台统称为台体,圆锥与棱锥统称为锥体。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教学目标 .学生能说出组织的概念,能概述构成人体的组织是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能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3.学生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切片。 4.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重点和难点 重点: .学生能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2.学生能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整体,逐步对人体形成完整认识。 难点:学生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难以理解(因这是一个微观的动态过程,学生由于缺乏感性知识,认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课前准备 教师:大屏幕投影、电脑、显微镜、四种组织永久切片。 学生:教材、笔记本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听小夜曲,观看大屏幕上的各种动物和小孩的图片、文字,从而明确本节课的主题,立刻融入本课的学习氛围之中。 创设情境:放小夜曲,同时大屏幕展示图片、文字及本章题目。 第一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通过回忆以前的知识迅速思考回答。 复习导入:动物和人体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评价并引导:动物和人都由许多细胞构成,但亿万个细胞简单地堆在一起是不能成为生物体的,所以,它有严格的结构。它们是怎样构成生物体的呢? 预习提纲 .动物和人的生长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它将怎样变化成为一群细胞? 2.什么是组织?是怎样形成的?人有哪四种组织,功能如何? 3.什么是器官? 4.什么是系统?有哪些系统构成人体?

认真思索老师的问题,激起自己去探索奥秘的愿望。 先自己看课本,后小组长带领全组同学讨论预习提纲,并把答案划在书上。 今天让我们共同努力,以人体为例来揭开第一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的神秘面纱。同时大屏幕出示本节题目。 向学生展示预习提纲,划分学习小组,以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教师到各小组简单地看一下预习情况,注意只当观众,不要告诉学生答案。 受精卵分裂成多个细胞 小组代表发言,组内成员可以补充。 看大屏幕加深对细胞分裂的认识。 会问:人体的细胞各式各样,而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细胞只是球形,这是为什么?认真思考,举手回答,学生恍然大悟,但又会问为什么要发生分化?多数同学解答不出。 看学生基本预习完后,开始提问预习提纲第一题。 认真倾听,给予肯定评价。 电脑大屏幕展示细胞的分裂过程,让学生有一个直观感受。激发学习兴趣,然后鼓励学生发问。 进行鼓励,并启发其从第二题找答案,向其他学生发问。 再次让其他同学解答。 教师评价:没关系,这个问题是本课的难点,咱们共同来分析。

12月机械制图教案 组合体的表达与识读

项目四组合体的表达与识读 任务1 绘制支架组合体的三视图 总第 1 课时 【课题名称】 组合体的类型和分析方法(1)(类型与形体分析)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了解组合体的概念和类型,掌握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方法。 二、能力目标 会判断各种类型的组合体,会进行形体分析。 三、素质目标 能利用形体分析法分析综合型组合体的组成结构。 四、教学要求 掌握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明确各类组合体组成部分的组合形式。 【教学重点】 综合型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难点分析】 综合型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分析学生】 1)组合体的概念与分析形象直观,知识上不存在太大困难。 2)任何复杂的机器零件都是由基本几何体组成的组合体。虽本章开头部分学习难度不大,随时间推移,学习深入,难度会加大,引导学生要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应对。 【教学设计思路】 演示法、讲练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 【教学安排】 1学时(45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讲评作业批改情况。 二、导入新课 前几章介绍了正投影的原理以及点、线、面和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知识。本章将进一步研究画、看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以及有关尺寸标注等问题,今天将对组合体的概念和组合形式作分析。 三、讲授新课 1.组合体的概念 教师讲授组合体的概念,交叉演示网络课程各类组合体。 2.组合体类型及形体分析 教师讲授叠加型、切割型、综合型组合体的特点;对各类组合体进行形体分

析,讨论形体分析法的精髓;交叉演示网络课程中的叠加式组合体、切割型组合体和综合型组合体 形体分析法: 画、看组合体的视图时,通常按照组合体的结构特点和 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把它划分为若干个基本几何体 (这些基本几何体可以是完整的,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并 分析各基本几何体之间的分界线的特点和画法,然后组 合起来画出视图或想像出其形状。这种分析组合体的方 法叫做形体分析法。形体分析法是画图和读图的基本方 法。 学生进行习题集相关题型的练习。 四、小结 简述组合体的概念与分析方法,教师举例进行综合型组合体的形体分析练习。 五、布置作业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教学目标: 1、说出组织的定义,概述人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2、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3、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切片。 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2、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二)、教学难点 1、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2、从宏观到微观,从部分到整体,逐步对人体的结构层次形成完整的认识。

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运动系统 肌肉组织消化系统分裂、分化上皮组织呼吸系统细胞组织神经组织→器官→系统循环系统 结缔组织泌尿系统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稿

马镇九年制学校白丽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很荣幸能和大家在这共同交流,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下面我就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 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内容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本节中心是:在认识和学习细胞的基础上,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来认识动物体和人体的构成:以人为例,人体由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各个系统构成人体,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认知顺序。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说出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举例说明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2、知道细胞分化的概念、过程及结果,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3、能够说出动物体及人体的系统组成和结构层次 4、说明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能力目标 1、进一步熟悉显微镜的使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分析细胞分化与组织形成的关系,继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4、通过解剖观察鸡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和勇于探求的精神,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生能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对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理解 难点:四种组织的分布、特点、功能 三、说教学方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实施教学 1、情景设置法: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境,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课堂上来。 2、观察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在讨论中形成结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 3、归纳法:引导学生联系组织、器官、系统,归纳出人体的结构层次,小结“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培养学生的能力。 4、引导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场所:生物实验室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组合体的概念和分析方法、组合形式教案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8) [课题编号] 18-5① [课题名称] 组合体的概念和分析方法、组合形式 [教材版本]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组合体的概念、形体分析法和表面连接关系。 2、具备运用形体分析法对组合体进行分析的基本能力。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通过对组合体的形体分析,初步掌握分析组合体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教学重点] 组合体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难点分析] 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关系。 [分析学生] 组合体的学习本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制图能力的关键环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应把学习的重心放在对形体分析法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上,这是学习组合体,解决组合体读图及标注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基本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 [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正等测图和斜二测图的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各是多少;如何识别两种图样?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和共性问题; 3、预习检测:什么叫组合体?组合形式有几种?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本节教学目标和要求。 组合体是由基本体经叠加或切割形成,可视为简化了的零件。组合体视图的学习,一方面为零件图的学习提供基本方法,同时又是培养制图基本能力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通过本章的学习,要熟练地掌握组合体视图的识读、绘制和尺寸标注,提高分析和解决物图转换问题的综合能力。 本节主要研究讨论组合体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组合体的概念和形体分析法; 2、组合体的组合方式; 3、形体表面间的连接关系。 教师结合教材例题讲授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和形体分析,强化形体分析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的辩证的认识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应用能力。 演示网络课程,讲授组合体组合型式和表面连接关系,通过动画演示两表面共面、相切和相交时表面交线变化趋势,增加学生的感性积累和空间思维能力。 能比较法讲解叠加类组合体和切割类组合体的不同分析角度,引导学生根据组合体结构特征进行形体分析,同时注意扩展基本体的变形体,避免形体分析时过于细化,化简为难。 学生结合教材实例进一步理解掌握组合体的分析方法和表面连接关系及交线变化情况,同时完成教材P.114 思考题 1、2。 四、小结(5~10分钟) 简述组合体的分析方法和表面连接关系。 五、作业 1、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理顺,进一步掌握形体分析法。 3、预习:教材P.94- 组合体的表面交线(截交线)。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件。 [教学后记]

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优秀教案

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教学分析】 立体几何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与位置关系的学科,只有把我们周围的物体形状正确迅速分解开,才能清醒地认识几何学,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简单几何体(柱体、锥体、台体和球)是构成简单组合体的基本元素。本节教材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了柱、锥、台、球的基础上,运用它们的结构特征来描述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教学目标】 1.掌握简单组合体的概念,学会观察、分析图形,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2.能够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学会通过建立几何模型来研究空间图形,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 【教学重难点】 描述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思路1.在我们的生活中,酒瓶的形状是圆柱吗?我们的教学楼的形状是柱体吗?钢笔、圆珠笔呢?这些物体都不是简单几何体,那么如何描述它们的结构特征呢?教师指出课题:简单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思路2.现实世界中的物体表示的几何体,除柱体、锥体、台体和球体等简单几何体外,还有大量的几何体是由简单几何体组合而成的,这些几何体叫做简单组合体,这节课学习的课题是:简单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 ①请指出下列几何体是由哪些简单几何体组合而成的。

图1 ②观察图1,结合生活实际经验,简单组合体有几种组合形式? ③请你总结长方体与球体能组合成几种不同的组合体。它们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活动:让学生仔细观察图1,教师适当时候再提示。 ①略。 ②图1中的三个组合体分别代表了不同形式。 ③学生可以分组讨论,教师可以制作有关模型展示。 讨论结果:①由简单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叫做简单组合体。现实世界中,我们看到的物体大多由具有柱、锥、台、球等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组合而成。图1(1)是一个四棱锥和一个长方体拼接成的,这是多面体与多面体的组合体;图1(2)是一个圆台挖去一个圆锥构成的,这是旋转体与旋转体的组合体;图1(3)是一个球和一个长方体拼接成的,这是旋转体与多面体的组合体。 ②常见的组合体有三种:多面体与多面体的组合;多面体与旋转体的组合;旋转体与旋转体的组合。其基本形式实质上有两种:一种是由简单几何体拼接而成的简单组合体,如图1(1)和(3)所示的组合体;另一种是由简单几何体截去或挖去一部分而成的简单组合体,如图1(2)所示的组合体。 ③常见的球与长方体构成的简单组合体及其结构特征:1°长方体的八个顶点在同一个球面上,此时长方体称为球的内接长方体,球是长方体的外接球,并且长方体的对角线是球的直径;2°一球与正方体的所有棱相切,则正方体每个面上的对角线长等于球的直径;3°一球与正方体的所有面相切,则正方体的棱长等于球的直径。 应用示例 思路1 例1 请描述如图2所示的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图2 活动:回顾简单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再将各个组合体分解为简单几何体。依据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依次作出判断。 解:图2(1)是由一个圆锥和一个圆台拼接而成的组合体;

高中数学9、4、2旋转体的结构特征教案

9、4、2旋转体的结构特征 2017、11、8——11、10 (总第37——38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 (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三、教学用具 (1)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概括。 (2)实物模型、投影仪 四、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周围中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筑物,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这些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如何?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相互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评价。 2.所举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由这些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展示具有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你能通过观察。根据某种标准对这些空间物体进行分类吗?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思考、交流、讨论,对物体进行分类,分辩圆柱、圆锥、棱

台、圆台、球 2.观察圆柱的几何物件以及投影出圆柱的图片,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发表本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得出圆柱的主要结构特征。(1)上下底是等圆且互相平行;(2)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圆柱的概念。 4.教师与学生结合图形共同得出棱柱相关概念以及圆柱的表示。 5.提出问题:各种这样的圆柱,主要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以根据不同对圆柱分类? 请列举身边具有已学过的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并说出组成这些物体的几何结构特征?它们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组成的? 6.以类似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讨论、概括出圆锥、球的结构特征,并得出相关的概念,分类以及表示。 7.让学生观察圆柱,并实物模型演示,如何得到圆柱,从而概括出圆标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概念及圆柱的表示。 8.引导学生以类似的方法思考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以及相关概念和表示,借助实物模型演示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概括。 9.教师指出圆柱和棱柱统称为柱体,圆锥与棱锥统称为锥体。 10.现实世界中,我们看到的物体大多由具有柱、锥、球等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组合而成。请列举身边具有已学过的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并说出组成这些物体的几何结构特征?它们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组成的? 11.圆柱可以由矩形旋转得到,圆锥可以由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圆台可以由什么图形旋转得到?如何旋转? 12.棱台与棱柱有什么关系?圆台与圆柱、圆锥和棱锥呢? 四、巩固深化 练习:110页 五、归纳整理 由学生整理学习了哪些内容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9、4、2 旋转体 旋转体底侧面 课后记:小学接触过学生易理解

1.1.2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第二课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由柱、锥、台、球组成的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2)能运用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模型.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下观感觉空间物体,认识简单的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归纳简单组合体的基本构成形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习教学应用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与难点都是认识简单组体体的结构特征. (三)教学方法 概念形成过程中,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与教师引导相结合,然后通过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讨论,加深对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的理解. 教学环 节 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观察教材下列各图,说出 这些几何体是由哪些简单几 学生回答,然后师生 共同讨论他们的联系与 通过 问题解

何体构成的.区别.决,学生 复习了上 课时所学 知识,同 学又为学 习新知识 作准备 概念形成 1.简单组合体概念,由 柱体锥体,台体和球体等简单 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 2.简单组合体为构成有 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由简单 几何体拼接而成,一种是由简 单几何体截去或挖去一部分 而成. 学生归纳,总结后教 师予以适当修饰,补充. 培养 学生总结 概括,表 述的能 力,加强 对概念的 理解. 应用举例 例1 已知球的外切圆台 上、下底面的半径分别为r,R, 求球的半径. 【解析】圆台轴截面为等 教师出示简单组合 体,学生说出简单组合体 的结构特征,然后探索各 有关量的联系方法,找到 通过 直观、观 察加强学 生对简单

腰梯形,与球的大圆相切,由此得梯形腰长为R + r,梯形的高即球的直径为 2 2) ( ) (r R R r- - +=2rR,所以,球的半径为rR. 圆锥底面半径为1cm,高为2cm,其中有一个内接正方体,求这个内接正方体的棱长. 【解析】锥的轴截面SEF,正方体对角面CDD1C1,如图所示.设正方体棱长x,则CC1 = x,C 1D 1 =2x. 作SO⊥EF于O,则SO =2,OE = 1, ∵△ECC1~△EOS,∴适当的轴截面,求解,教 师板书. 组合体结 构特征的 认识,培 养学生空 间想象能 力和逻辑 推理能 力. E C O D F D C S

机械制图《看组合体视图》教案.doc

教学时数:4 学时 课题:§5-7 看组合体视图 教学目标: 学习研究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掌握由图形到形体这一空间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点: 1、形体分析法; 2、线面分析法。 教学难点: 两种分析法的具体运用。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具: 挂图、模型 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有哪几种? 2、尺寸标注的要求是什么? 3、画组合体视图的步骤是怎样的? (引入新课) 看图和画图是学习本课程的主要任务,画图是将物体或想象(设计)中的物体运用正投影法表达在图纸上,是一种从空间形体到平面

图形的表达过程。看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读图,它正好是画图的一个逆过程,是根据平面图形(视图)想象出空间物体的结构形状。(讲授新课) §5-7 看组合体视图 一、形体分析法 1、形体分析法的概念:是根据视图的特点和基本形体的投影特征,把物体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形体,分析出组成形式后,再将它们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组合体。 2、形体分析法的分析步骤: (1)认识视图,抓住特征; (2)分析投影,联想形体;

(3)综合起来,想形体。 例:(以图5-16为例进行讲解) 二、线面分析法 1、线面分析法的概念:是运用线面的投影规律,分析图中的线条、线框的含义和空间位置,从而看懂视图。 2、线面分析法的分析步骤: (1)用形体分析法先做主要分析; (2)用线面分析法再作补充分析; (3)最后综合起来性形体。 例:(以图5-17为例进行分析讲解) (巩固练习)

让学生分析下图所示形体 (课堂小结) 1、形体分析法; 2、线面分析法。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习题集P54 ,P55 ,P56 , P57 课后作业: 习题集P58,P59 ,P60,P61 ,P62 教后感:

1.1.2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2)

1.1.2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教学目标】 1、认识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2、能根据对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的描述,说出几何体的名称 3、学会观察、分析图形,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教学重难点】 描述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酒瓶的形状是圆柱吗?我们的教学楼的形状是柱体吗?钢笔、圆珠笔呢?这些物体都不是简单几何体,那么如何描述它们的结构特征呢?教师出示课题:简单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2、展示目标、检查预 让学生说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简单组合体的概念 3、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提出问题 ①请指出下列组合体是由哪些简单几何体组合而成的. 图1 ②观察图1,结合生活实际经验,说出简单组合体有几种组合形式? ③请总结长方体与球体能组合成几种不同的组合体.它们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2)活动:让学生仔细观察图1,教师适时提示. ①略. ②图1中的三个组合体分别代表了不同形式. ③学生可以分组讨论,教师可以制作有关模型展示. (3)讨论结果: ①图1(1)是一个四棱锥和一个长方体拼接成的,这是多面体与多面体的组合体;图1(2)是一个圆台挖去一个圆锥构成的,这是旋转体与旋转体的组合体;图1(3)是一个球和一个长方体拼接成的,这是旋转体与多面体的组合体. ②常见的组合体有三种:多面体与多面体的组合;多面体与旋转体的组合;旋转体与旋转体的组合.其基本形式实质上有两种:一种是由简单几何体拼接而成的简单组合体,如图1(1)和(3)所示的组合体;另一种是由简单几何体截去或挖去一部分而成的简单组合体,如图1(2)所示的组合体. ③常见的球与长方体构成的简单组合体及其结构特征:1°长方体的八个顶点在同一个球面上,此时长方体称为球的内接长方体,球是长方体的外接球,并且长方体的对角线是球的直径;2°一球与正方体的所有棱相切,则正方体每个面上的对角线长等于球的直径;3°一球与正方体的所有面相切,则正方体的棱长等于球的直径. 4、典型例题 例1 请描述如图2所示的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图2

高一数学简单旋转体教案

高一数学简单旋转体教案 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 1.1简单旋转体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球、圆柱、圆锥、圆台、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 (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球、柱、锥、台的几何结构特征。 (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球、柱、锥、台的结构特征。 难点:球、柱、锥、台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三、教学用具 (1)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概括。 (2)实物模型、投影仪 四、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周围中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筑物,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这些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如何?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相互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评价。 2.所举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由这些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展示具有球、柱、锥、台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你能通过观察。根据某种标准对这些空间物体进行分类吗?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思考、交流、讨论,对物体进行分类,分辩

棱柱、圆柱、棱锥。 2.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件以及投影出棱柱的图片,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发表本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得出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2)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3)每相邻两上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概括出棱柱的概念。 4.教师与学生结合图形共同得出棱柱相关概念以及棱柱的表示。5.提出问题:各种这样的棱柱,主要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以根据不同对棱柱分类? 请列举身边具有已学过的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并说出组成这些物体的几何结构特征?它们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组成的? 6.以类似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讨论、概括出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并得出相关的概念,分类以及表示。 7.让学生观察圆柱,并实物模型演示,如何得到圆柱,从而概括出圆标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概念及圆柱的表示。 8.引导学生以类似的方法思考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以及相关概念和表示,借助实物模型演示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概括。

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顶端部分,则该几何体的构成是() A.一个棱锥,一个圆柱 B.一个圆锥,一个圆柱 C.一个圆锥,一个圆台 D.两个圆台 2.如图(1)所示的几何体是由图(1)中的哪个平面图形旋转后得到的() 3.将一个等腰梯形绕着它的较长的底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是由()A.一个圆台、两个圆锥构成 B.两个圆台、一个圆锥构成 C.两个圆柱、一个圆锥构成 D.一个圆柱、两个圆锥构成 4.如图是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螺母,它可以看成一个组合体,其结构特征是() A.一个棱柱中挖去一个棱柱 B.一个棱柱中挖去一个圆柱 C.一个圆柱中挖去一个棱锥 D.一个棱台中挖去一个圆柱 5.图中最左边的几何体由一个圆柱挖去一个以圆柱的上底面为底面,下底面圆心为顶点的圆锥而得.现用一个竖直的平面去截这个几何体,则截面图形可能是() A.(1)(2) B.(1)(3) C.(1)(4) D.(1)(5) 6.一个直角三角形绕斜边所在直线旋转360°形成的空间几何体为() A.一个圆锥 B.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 C.两个圆锥 D.一个圆锥和一个圆台

7.以钝角三角形的较小边所在的直线为轴,其他两边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几何体是( ) A .两个圆锥拼接而成的组合体 B .一个圆台 C .一个圆锥 D .一个圆锥挖去一个同底的小圆锥 8.如图,已知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上、下底面的中心分别为21,O O ,将正方体绕直 线21O O 旋转一周,其中由线段1BC 旋转所得图形是() 9.将一个边长分别是2 cm 和5 cm ,两邻边夹角为60°的平行四边形绕其5 cm 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的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 10.一正方体内接于一个球,经过球心作一个截面,则截面的可能图形为_________(只填写序号). 11.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各个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三棱锥; ②以三角形的一条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锥; ③棱锥的侧棱长与底面多边形的边长相等,则此棱锥可能是六棱锥; ④圆锥的顶点与底面圆周上的任意一点的连线都是母线. 12.如图所示,几何体可看作由什么图形旋转360°得到?画出平面图形和旋转轴. 13.如下图所示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后形成的几何体是由哪些简单几何体组成的?

组合体教案

§3—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讲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和表面连接关系 2、讲解形体分析法 [能力目标] 1、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掌握表面连接关系 2、掌握用形体分析法分析组合体 [情感目标] 通过对组合体的形体分析,初步掌握分析组合体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教学重点】 1、不共面与共面画法 2、形体分析法 【教学难点】 用形体分析法分析组合体 【教学方法】 用模型辅助讲解 【课堂类型】 讲授 【教学安排】 2学时(80分钟) 教具:自制模型:形体相贴、形体相交、形体相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讲评作业,复习基本几何体画法。 二、引入新课题 组合体可以理解为是把零件进行必要的简化,将零件看作由若干个基本几何体组成。所以学习组合体的投影作图为零件图的绘制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即形体分析法。学习组合体的投影作图为零件图奠定重要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 (一)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和表面连接关系 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1)叠加 (2)切割

(3)综合是上面两种基本形式的综合。如下图所示。 (a)叠加型(b)切割型(c)综合型 2、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关系 (1)平齐或不平齐 当两基本体表面平齐时,结合处不画分界线。当两基本体表面不平齐时,结合处应画出分界线。 (a)表面平齐 (b)表面不平齐 (2)相切 当两基本体表面相切时,在相切处不画分界线。 举例:如下图(a)所示组合体,它是由底板和圆柱体组成,底板的侧面与圆柱面相切,

在相切处形成光滑的过渡,因此主视图和左视图中相切处不应画线,此时应注意两个切点A、B的正面投影a′、(b′)和侧面投影a″、(b″)的位置。下图(b)是常见的错误画法。 对照模型讲解。 (a)正确画法(b)错误画法(3)相交 当两基本体表面相交时,在相交处应画出分界线。 举例:如下图(a)所示组合体,它也是由底板和圆柱体组成,但本例中底板的侧面与圆柱面是相交关系,故在主、左视图中相交处应画出交线。下图(b)是常见的错误画法。 对照模型讲解。 (a)正确画法(b)错误画法特别提出让学生体会一下上面两个图相切与相交两种画法的区别。 绘图时,被切割后的轮廓线必须画出

最新人教A版必修二 旋转体与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学案

旋转体与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学习目标 1.认识组成我们生活世界的各种各样的旋转体; 2.认识和把握圆柱、圆锥、圆台、球体的几何结构特征.

知识点一 圆柱 思考 观察下面的旋转体,你能说出它们是什么平面图形通过怎样的旋转得到的吗? 答案 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 圆柱的结构特征 圆柱 图形及表示 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柱 图中圆柱表示为: 圆柱O ′O 相关概念: 圆柱的轴:旋转轴 圆柱的底面:垂直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圆面 圆柱的侧面:平行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 圆柱侧面的母线: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不垂直于轴的边 思考 仿照圆柱的定义,你能定义什么是圆锥吗? 答案 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

圆锥的结构特征 思考下图中的物体叫做圆台,也是旋转体,它是什么图形通过怎样的旋转得到的呢?除了旋转得到以外,对比棱台、圆台还可以怎样得到呢? 答案(1)圆台可以是直角梯形以垂直于底边的腰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他三边旋转一周形成的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2)圆台也可以看作是等腰梯形以其底边的中垂线为轴,各边旋转180°形成的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3)类比棱台的定义圆台还可以如下得到: 用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 圆台的结构特征

思考球也是旋转体,它是由什么图形旋转得到的? 答案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叫做球体. 球的结构特征 思考下图中的两个空间几何体是柱、锥、台、球体中的一种吗?它们是如何构成的?

高中数学必修二《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练习题

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平面图形旋转后能得到右边几何体的是 ( ) (1) (2) (3) (4) A .(1) B .(2) C .(3) D .(4) 2.一枚正方体骰子各面分别标有1~6六个数字,根据图中(1)(2)(3)三种状态所显示的数字,推出“?”处的数字是 ( ) A .6 B .3 C .1 D .2 3.图中最左边的几何体由一个圆柱挖去一个以圆柱的上底面为底面,下底面圆心为顶点的圆锥而得.现用一个竖直的平面去截这个几何体,则截面图形可能是 ( ) A .(1)(2) B .(1)(3) C .(1)(4) D .(1)(5) 二、填空题 4.描述下面各简单组合体的几何结构特征。 (1) (2) (3) (1) ; (2) ; (3) 。

5.把直角三角形绕其一边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 三、解答题 6.一个有30o角的直角三角板绕其各条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是圆锥吗?如果以斜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180o得到什么几何体?旋转360o又得到什么几何体? 7.下图绕虚线旋转一周后形成的立体图形是由哪些简单几何体构成的。 8.连接正方体的相邻各面的中心(所谓中心是指各面所在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所得的一个几何体是几面体?并画图表示该几何体。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组合体通过分拆,可转化为几个简单几何体,从而研究其结构特征。 2. A [解析]注意观察可以发现与1相邻的四个面上数字分别为2,3,4,5,故1的对面必是6,由于1、4、5相邻,因此1,4,5交于同一个顶点,6,4,5也交于一个顶点,故(3)图中?对面必是1,故?为6。 3.D [解析]图(1)截面经过圆锥的轴,图(5)截面不经过圆锥的轴。 二、填空题 4. (1)由圆柱和四棱柱拼接而成;(2)有半球和圆锥拼接而成;(3)左边是一个圆锥,右边是一个圆柱挖去一个圆锥组合而成。 5.圆锥或两个底面半径相等的圆锥拼接而成的简单组合体。 三、解答题 6.解:如图(1)和(2)所示,绕其直角边所在直线旋转一 周围成的几何体是圆锥。 如图(3)所示,绕其斜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 是两个同底相对的圆锥。 如图(4)所示,绕其斜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 180°围成的几何体是两个半圆锥, 旋转360°围成的几何体是一个圆锥。 7. 上面是一个圆柱,下面是两个圆台组合而成。 8.解析先画出正方体,然后取各个面的中心,并依次连成线观察即可.连接相应点后,得出图形,再作出判断。

第2课时旋转体与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第2课时旋转体与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明目标、知重点 1.认识组成我们生活世界的各种各样的旋转体;2.认识和把握圆柱、圆锥、圆台、球体的几何结构特征. 1.圆柱及其有关的概念 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柱.旋转轴叫做圆柱的轴;垂直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圆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平行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不垂直于轴的边都叫做圆柱侧面的母线. 2.圆锥的概念 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锥. 3.圆台的概念 用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与圆柱和圆锥一样,圆台也有轴、底面、侧面、母线呢. 4.球及其有关的概念 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叫做球体,简称球.半圆的圆心叫做球的球心,半圆的半径叫做球的半径,半圆的直径叫做球的直径.球常用表示球心的字母O表示. 5.简单组合体 (1)概念:由简单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叫做简单组合体.常见的简单组合体大多是由具有柱、锥、台、球等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组成的. (2)基本形式:一种是由简单几何体拼接而成,另一种是由简单几何体截去或挖去一部分而成. [情境导学]举世闻名的比萨斜塔是意大利的一个著名景点.它的构造从外形上看是由八个

圆柱组合成的一个组合体,我们周围的很多建筑物和它一样,也都是由一些简单几何体组合而成的组合体.本节我们就来学习旋转体与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探究点一圆柱的结构特征 思考1如图所示的空间几何体叫做圆柱,那么圆柱是怎样形成的呢?与圆柱有关的几个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答圆柱的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柱,旋转轴叫做圆柱的轴;垂直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圆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平行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不垂直于轴的边都叫做圆柱侧面的母线.圆柱用表示它的轴的字母表示,如下图中的圆柱表示为圆柱O′O. 思考2如图,平行于圆柱底面的截面,经过圆柱任意两条母线的截面分别是什么图形? 答分别是圆面、矩形. 探究点二圆锥的结构特征 思考1类比圆柱的定义,结合右图你能给圆锥下个定义吗? 答圆锥的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锥. 思考2类比圆柱的轴、底面、侧面、母线的定义,如何定义圆锥的轴、底面、侧面、母线

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教案

1、1、2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简单组合体的概念,学会观察、分析图形,提高空间想象 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2、能够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学会通过建立几何模型 来研究空间图形,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 【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给出有利于学生把握课堂的学习时间. 二、【自学内容和要求及自学过程】 阅读材料,学习新知 材料一:立体几何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与位置关系的学科,只有把我们周围的物体形状正确迅速分解开,才能清醒地认识几何学,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简单几何体(柱体、锥体、台体和球)是构成简单组合体的基本元素.本节教材主要是在学习了柱、锥、台、球的基础上,运用它们的结构特征来描述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材料二:观察下面几个图形,谈谈你对这些图形的认识,你能找出这些图形都是由哪些简单集合体组成的吗? 常见的组合体有三种:多面体与多面体的组合;多面体与旋转体的组合;旋转体与旋转体的组合.其基本形式实质上有两种:一种是由简单几何体拼接而成的简单组合体;另一种是由简单几何体截去或挖去一部分而成的简单组合体. 【教学效果】:由于学生初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基本上都能达到学习目标要求. 三、【练习与巩固】 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完成该下列练习 练习一:教材第7页练习1、2题; 思考:<1>已知如图1所示,梯形ABCD中,AD∥BC,且AD<BC,当梯形ABCD绕BC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时,其他各边旋转围成的一个几何体,试描述该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图2) <2>如图3所示,已知梯形ABCD中,AD∥BC,且AD<BC,当梯形ABCD绕AD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时,其他各边旋转围成的一个几何体,试描述该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图4)

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教案

1、1、2 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简单组合体的概念,学会观察、分析图形,提高空间想象 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2、能够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学会通过建立几何模型来研究空间图形,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 【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给出有利于学生把握课堂的学习时间. 二、【自学内容和要求及自学过程】 阅读材料,学习新知 材料一:立体几何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与位置关系的学科,只有把我们周围的物体形状正确迅速分解开,才能清醒地认识几何学,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简单几何体(柱体、锥体、台体和球)是构成简单组合体的基本元素.本节教材主要是在学习了柱、锥、台、球的基础上,运用它们的结构特征来描述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材料二:观察下面几个图形,谈谈你对这些图形的认识,你能找出这些图形都是由哪些简单集合体组成的吗? 常见的组合体有三种:多面体与多面体的组合;多面体与旋转体的组合;旋转体与旋转体的组合.其基本形式实质上有两种:一种是由简单几何体拼接而成的简单组合体;另一种是由简单几何体截去或挖去一部分而成的简单组合体. 【教学效果】:由于学生初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基本上都能达到学习目标要求. 三、【练习与巩固】 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完成该下列练习

练习一:教材第7页练习1、2题; 思考:<1>已知如图1所示,梯形ABCD中,AD∥BC,且AD<BC,当梯形ABCD绕BC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时,其他各边旋转围成的一个几何体,试描述该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图2) <2>如图3所示,已知梯形ABCD中,AD∥BC,且AD<BC,当梯形ABCD绕AD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时,其他各边旋转围成的一个几何体,试描述该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图4) 【教学效果】:学生基本上都能达到学习要求. 四、【作业】 1、必做题:教材第9页习题1.1A组第3、4题; 2、选做题:一直角梯形ABCD如图所示,分别以边AB、BC、 CD、DA为旋转轴,画出所得几何体的大致形状. 五、【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 征,由于这节课比较简单,所以学生接受也很快,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六、【教学反思】 学校的复印机坏了,给我的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难度.我一贯是坚持学案教学法的,但是现在学案没有了,教学效果也有一定的打折.心里面很着急,但是没办法.只有寄希望于学校的打印机赶快修好. 这节课我是这样处理的,把课讲完以后,处理了资料上的题目.由于这节课比较简单,所以教学效果自认为还是很不错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