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循环检测基础知识

微循环检测基础知识
微循环检测基础知识

什么是微循环?

微循环是生命活动的基础,是机体与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活动。人体血液由心脏流出后,经动脉至微动脉,再进入毛细血管后由微静脉及各静脉回到心脏,这种在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称为微循环。

微循环的组成:

血管系统是连续通道,小动脉进一步分枝成直径为15微米左右的细动脉,细动脉再分枝成直径为5-8微米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汇集注入细静脉,细静脉汇合成小静脉。

医学研究证明,毛细血管、细静脉、细动脉、毛细淋巴管是血液与细胞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甲襞微循环显微观察仪的工作原理与作用

甲襞微循环显微观察仪是通过高倍的摄像显微显示系统,对人体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显微动态透视检查,清晰的显示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形态、流态、袢周图像。临床上广泛用于由微循环发生改变而对心血管、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疾病发生的早期诊断、病情预报,疗效判断和预后观察等方面。

微循环3条途径及其作用

(1)迂回通路(营养通路):

①组成:血液从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微静脉的通路;

②作用: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2)直捷通路:

①组成:血液从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的通路;

②作用:促进血液迅速回流。此通路骨骼肌中多见。(3)动-静脉短路:

①组成:血液从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的通路;

②作用:调节体温。此途径皮肤分布较多

甲襞微循环的观测指标

毛细血管形态,毛细血管流态,毛细血管周围状态。

1、毛细血管形态:

1)、管袢清晰度:管袢清晰度是镜下观察甲襞毛细血管不可缺少的指标。甲襞是手指远端的皮肤,由于职业或工作的原因(如搬运工人、清洗工人等),经常接受不同刺激,引起表皮增生,角化层增厚,皮肤粗糙,致使表皮透光性减退,造成管袢模糊不清,约4.1-10%正常人的管袢模糊。

正常人甲襞毛细血管排列整齐,分布均匀,管袢清晰可见。

异常状态:排列紊乱,管袢模糊。

2)、管袢数:微循环检测中,管袢数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远心端第一排血管袢中部1/2以上为管袢计数区,低于此线者不计,模糊不清者不计,计数时不应改变焦距,以免将不同深度的另一排管袢计入。计数每毫米内的管袢数,取三个视野的平均值;凡1mm 内的所有管袢数均应计入。

正常值:8-10(7-9)根/视野(第一排)

异常:A、袢增多:缺氧、慢性肺心病。

B、袢减少:血压下降,循环血量不足。末梢血管收缩(细动脉收缩)感染性休克等。

3)、管径:测量部位为血管袢的中部,要避开节段性扩张或收缩处。

正常人输入枝与输出枝之比为:1:1.3。

正常值:输入值—11±mm 输出值—14±3mm 袢顶—15±3mm

异常:A、管径增宽:高血压及冠心病(早期)袢细长,部分病例输出枝扩张。高血压、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症,血流粘度增加,输出枝,特别是袢顶增宽。

B、管径变窄:急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由于动脉压升高,毛细血管阻力增加,管袢特别是输入枝管径明显变窄。血压低,房间隔缺血,严重贫血。(因血液灌流量减少,管袢变细)

4)、管袢形态

正常的管袢形态为发夹型(∩)、交叉型和畸形,三者比例为6:3:1。

异常:交叉型及畸形增多,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心肌梗塞(95%异性管袢)

5)管袢长度:测量受观察角度,手指的位置、照明等影响较大。

正常:2—5CM。

异常:A超长:小动脉硬化,家族高血压史,部分高血压病人(由于局部血液灌流量大,血流受阻所致)

B、缩短: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水肿、休克。

6)、乳头下静脉丛:乳头下静脉丛位于甲襞毛细血管之下,正常情况下土无静脉丛出现,只有在病理情况下如冠心病、结缔组织性疾病等才会出现静脉丛。如冠心病引起的静脉丛则表示右心功能衰退,患者下肢会出现水肿、疲劳等症状。另一种情况是近期内服用各种药物,或者是长期嗜烟嗜洒以及近期比较疲劳等到也容易出现静脉丛。

2、毛细血管流态

1)、流速:线流、线粒流、粒线流、粒流、粒缓流、粒摆流、停滞。

①线流:血流快,呈光滑的索条状,无颗粒感(如塑料带)

②线粒流:血流快,呈光滑的索条状,稍有颗粒感(绸带状)

③粒线流:血流较快,连续呈线,有明显颗粒感(布带状)

④粒流:血流较快,如泥沙流(麻袋状)

⑤粒缓流:血流呈泥沙状,连续缓慢流动。

⑥粒摆流:血流呈泥沙状,前后摆动,仍能向前流动。

⑦停滞:血流停止不动。

A、流速增快:生理上:活动、兴奋时。

B、流速减慢:由于毛细血管阻力增加,血液粘度增高,血流减慢。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低血压,失学、休克。此外,脱水过度、疲劳也见。

2)、血管运动性:血管自发地出现周期性的管径变化或流速变化的现象。

3)、红细胞聚集:红细胞间相互附着的现象。(由于红细胞膜上电荷,胶体性质改变及血流速度缓慢造成)分轻度、中度、重度。

①轻度:血流不呈线条状,失去光滑,数个红细胞聚集在一起,混杂流动,有明显颗粒感。

②中度:红细胞聚集团块较大,互相间聚集较密切,血流除有明显颗粒外,出现大小不等的红细胞聚集颗粒。

③重度:十余个或数十个红细胞聚集成团块,密度较大,外形不规则,大小不等和血浆分离现象。

提示:有感染形病症,糖尿病、肿瘤、慢性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高脂血症、高粘血症、结缔组织疾病,风湿热等。

4)、微粒体:包括白色微栓,血小板聚集栓子,红细胞纤维蛋白,内皮细胞。

①白细胞数:在管袢流动的血液中可见小的白色球状物闪

烁而过称白细胞。检测意义不大,只有极少或极度增多

时,可反映机体大致情况。

减少—机体抵抗力低下易感染。

增多—可能正患感染性疾病。

②白微栓:由血小板聚集或血小板和白细胞的粘附聚集而成。

白微栓的诊断:

à、出现在乳头下静脉丛或明显舒张的输入枝输出枝。

B、栓体大,比白细胞大3-10倍。

C、形状不规则。

D、明显挤涨管袢,在乳头下静脉管径漂浮而过。

E、栓体不透明

提示:血流粘稠度增高,反映机体处于高凝,有血管内栓塞状态,预示着血栓形成,结缔组织疾病,巨球蛋白血症,白血病等。

5)、血色:皮肤微循环血液含氧量,判断组织供血情况。

①过深:表示机体缺氧,肺心病、休克、窒息。

②过浅:严重贫血。

3、毛细血管周围状态

1)、毛细血管渗出:由于血管内血浆成分过量地通过血管壁积在微血管周围的现象。管袢周围间隙大、明亮、管袢模糊、长度缩短。

提示:女性月经期。病毒性心肌炎,急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严重感染、中毒、过敏、血管通透性亢进如水肿。

2)、出血:红细胞游出血管外的现象,一般常见在袢顶呈点状、片状、帽状等等。正常:1-2根/视野。提示:中毒、感染、缺氧、变态反映性疾病。

3)、乳头下静脉丛:指多个毛细血管管袢连接于西静脉而成。小儿与老人可见,但不扩张,体循环回流受阻可见扩张的乳头下静脉丛。

提示:右心衰竭、高血压、冠心病、消化系疾患、泌尿等疾病,结缔组织病,大面积炎症等。

4)、乳头:正常呈锯齿状、波浪形圆丘,每个乳头下有1-2根管袢。异常可出现波浪(锯齿)变浅—平直—消失(模糊)

5)、汗腺导管,汗腺导管发亮,数量少,一个甲襞不超过2根,情绪紧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发展时可增加。

微循环检测时注意事项

1、定性分析

2、语言准确,看症不看病

3、不要用肯定的语气

4、检测带有预测性,看现在和将来要发生的病症

5、已发生疾病的提醒

6、不要把疾病说的太多

沟通技巧

1、掌握患者信息,发现要求,沟通了解80%

2、记录患者使用产品后的微循环改变

3、建立患者档案

微循环的特点

1、微循环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唯一场所

2、微循环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唯一总阀门

3、微循环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唯一大本营

甲襞微循环检测心血管常见问题解答

1、什么是微循环?

答:人体中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称为微循环。

2、微循环的三大作用?

答:微循环是人体物质交换、新陈代谢的唯一场所;

微循环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唯一“总阀门”;

微循环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唯一大本营。

3、甲襞微循环检测仪的结构?

答:液晶显示屏,内置高清摄像机,内置微循环专用镜头,显微镜光源及反光装置,显微镜微动手轮,双侧平台方向调节钮,显微镜双层移动平台,显微镜底座。

4、甲襞微循环检测仪的特点?

答:设计轻巧,操作简便,观看清晰,携带方便。

5、甲襞微循环检测仪的工作原理与用途?

答:甲襞微循环检测仪是通过高倍摄像显微显示系统,将人体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形态、流态以及袢周状态的图像清晰的显示到显示屏上。临床上广泛的应用于通过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改变来对心血管、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等疾病发生的早期诊断、病情预报,疗效判断和预后观察等方面。

6、甲襞微循环检测的检测条件?

答:温度:室温在20-25℃,相对湿度70%左右;坐姿:手的高度与心脏同高;物料:香柏油、棉签;时间:上午或下午,复查最好在

同一时间。

7、甲襞微循环检测对象要求?

答:检测前一小时内避免激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检测前休息

15-30分钟;检测前一天禁服对心血管有影响的药物;检测前一小时内不吸烟、不喝酒、不洗手、不吃东西;女性经期时对检测的影响。

8、甲襞微循环检测心血管的检测位置?

答:左手无名指甲襞靠中间位置。注:临床上检测微循环检测部位为左手是因为绝大多数人群经常使用右手,皮质相对粗糙,透明度低,左手受重力较轻且无名指离心脏最近,透明度好,现象血管清晰。

9、甲襞微循环检测的检测内容?

答: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形态、流态、袢周状态。

10、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结构?

答:管袢,输入枝,输出枝,袢顶。

11、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流态?

答:7种流态,线流、线粒流、粒线流、粒流、粒缓流、粒摆流、停滞。

12、正常的人体甲襞毛细血管形态?

答:为发夹状,血管直且输入枝输出枝粗细、比例均匀(正常血管输入枝为9-13mm,输出枝为11-17mm,输入枝与输出枝比例为1:1.3)清晰光滑,排列整齐,分布均匀,管袢数量7-9根(管袢形态交叉的比例不超过30%,畸形不超过10%亦为正常)。

13、甲襞微循环检测管袢的计数区域?

答:以远心端第一排管袢中部二分之一为计数区域,低于此线不计,模糊不清不计,1mm范围内的均计入。

14、检测时画面模糊的症状表现?

答:常见于感染、疲劳、冷热刺激、过敏、月经期。

15、检测时管袢数量减少或增加的症状表现?

答:增多:缺氧、慢性肺心病;减少:低血压、供血供氧不足、

末梢血管收缩。

16、检测时输入枝变窄输出枝变宽的症状表现是?

答: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高粘血、头痛、肾病。

17、检测时血管畸形对应的症状是?

答: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全身性疾病或真菌感染等;动脉硬化;精神病、冠心病、颈椎病。

18、检测时管袢短小或管袢纤细的症状表现?

答: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脑供血供氧不足、糖尿病后期。

19、检测时血管输入枝、输出枝扩张变粗,血流慢,轻度红细胞聚集的症状表现?

答:高脂血症、血粘度高、高血压、过度疲劳、自主神经调节异常。

20、检测时血管中有瘀滞,血流慢,红细胞聚集多的症状表现?

答: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肺心病。

21、检测时血管畸形,红细胞聚集严重的症状表现?

答:缺血性疾病、肿瘤。

(1)乳头线:锯齿形、波浪状;表示细胞有活力、免疫力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强。表现为睡眠质量隹,精神饱满、面有光泽、不易疲劳、新陈代谢旺盛。

(2)管袢形态:正常管袢的形态是发夹型,动脉臂与静脉臂的比例为1:1.3,无袢顶膨大,无红细胞聚集。

(3)血流速度:管袢中的血流速度分为线流、线粒流、粒线流、粒流、粒缓流、粒摆流。前三种为正常血流,后两种为异常血流,粒流为分界线。血流速度缓慢

表示血粘度增高,容易导致红细胞聚集,影响到组织细胞正常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结果是导致人体机能下降,免疫功能降低,从而出现如头昏、头痛、疲劳等症状。

(4)静脉丛:正常情况下无静脉丛出现,只有在病理情况下如冠心病、结缔组织性疾病等才会出现静脉丛。如冠心病引起的静脉丛则表示右心功能衰退,患者下肢会出现水肿、疲劳等症状。另一种情况是近期内服用各种药物,或者是长期嗜烟嗜洒以及近期比较疲劳等到也容易出现静脉丛。

(5)管袢排列:健康人的管袢排列整齐,长度一致。久病或体质虚弱的人管袢排列少紊乱,大少不一.

(6)管袢长度:管袢过短标示血管紧张度增高,外周力大。常见于各种血管痉孪性疾病,如血管神经性头痛、肢端缺血性疾病,高血压等。管袢过长标示血管紧张度降低,外周阻力小。见于贫血、低血压等。或者长期服用降血压药、抗炎药等也可出现管袢过长的情况。

(7)管袢周围:健康人的管袢周围清晰,边有一层透明圈。当管袢周围渗出时可见静脉臂下端模糊不清,在袢顶处有时可见出血点,呈半月状或串珠状。有此种情况者大多是高血压控制不良,或者是生育期妇女正处于月经期或月经期前后2-3天。

(1)管袢畸形伴袢顶带有“黑帽”:表示血管紧张度增高,血流速度缓慢引起红细胞聚集。常见于高血压、早期动脉硬化等疾病;

(2)管臂扩张:

输入支与输出支比例大于正常范围表示,表示各种原因引起的右心功能不良,静血回流障碍,患者常感到胸闷、心慌等。常见于长期高血压、冠心病等引起的右心功能不良的表现。

(3)管袢短小模糊、伴静脉臂扩张:

常见于高血脂、高血粘度和部份的肿瘤患者当中。

(4)乳头线变平直、管袢畸形模糊:

表示长期睡眠不良导致机体功能下降,可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精神及容易疲劳等。表示患者细胞活力下降、免疫功能降低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不强,以及原有疾病正朝不良方向发展等。

(5)管袢严重模糊伴畸形伴随静脉臂扩张:

糖尿病合并有并发症的患者及冠必病患者常见。

(6)管袢尖刺状改变伴血流缓慢:

常见于各种风湿和类风湿性关切炎,包括颈椎、腰椎、膝关节、肩关节等。

(7)管袢麻花状改变增多伴血流缓慢红细胞聚集:

常见于冠心病或脑血管疾病患者,而且病情比较严重。

(8)脉丛多而粗伴有血流缓慢:

常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功能不良主要是右心功能下降所致。患者自觉有心慌、胸闷、气短等。

(9)白色栓子附壁运动:

白色栓子系白细胞团块和血小板团块的紊和物,其在单个管袢中流动每分钟为1—2个,若明显增加则提示动脉硬化正在形成或发展较快,其结果常出现冠心病或脑血栓等。

(10)红细胞聚集:

健康人的红细胞在毛细血管的中心流动,只有在血粘度增高等病理的情况下,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结缔组织性疾病等才会出现红细胞聚集。正常时人体的红细胞表面和血管内壁是带有负电荷的,病理状态时其表面带电紊乱,故而出现红细胞聚集现象。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习题答案

第1章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基础思考题答案 l.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答: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或检测装置通常是由传感器、测量电路和显示记录装置等几部分组成,分别完成信息获取、转换、显示和处理等功能。当然其中还包括电源和传输通道等不可缺少的部分。下图给出了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 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 传感器是把被测量转换成电学量的装置,显然,传感器是检测系统与被测对象直接发生联系的部件,是检测系统最重要的环节,检测系统获取信息的质量往往是由传感器的性能确定的,因为检测系统的其它环节无法添加新的检测信息并且不易消除传感器所引入的误差。 测量电路的作用是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压或电流信号.通常传感器输出信号是微弱的,就需要由测量电路加以放大,以满足显示记录装置的要求。根据需要测量电路还能进行阻抗匹配、微分、积分、线性化补偿等信号处理工作. 显示记录装置是检测人员和检测系统联系的主要环节,主要作用是使人们了解被测量的大小或变化的过程。 2。传感器的型号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何意义? 依次为主称(传感器)被测量—转换原理—序号 主称——传感器,代号C; 被测量——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见附录表2; 转换原理—-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见附录表3; 序号-—用一个阿拉伯数字标记,厂家自定,用来表征产品设计特性、性能参数、产品系列等。若产品性能参数不变,仅在局部有改动或变动时,其序号可在原序号后面顺序地加注大写字母A、B、C等,(其中I、Q不用)。 例:应变式位移传感器: C WY-YB—20;光纤压力传感器:C Y—GQ—2. 3。测量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变化的情况时,应当采用何种测量方法? 如何进行? 答:测定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电阻变化的情况时,最好采用微差式测量.此时输出电压认可表示为U0,U0=U+△U,其中△U是负载电阻变化所引起的输出电压变化量,相对U来讲为一小量。如果采用偏差法测量,仪表必须有较大量程以满足U0的要求,因此对△U,这个小量造成的U0的变化就很难测准.测量原理如下图所示: 图中使用了高灵敏度电压表-—毫伏表和电位差计,R r和E分别表示稳压电源的内阻和电动势,凡表示稳压电源的负载,E1、R1和R w表示电位差计的参数.在测量前调整R1使电位

微循环检测培训书

微循环 知 识 手 册 第一章微循环的基本概念 一、定义: 微循环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机体与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活动。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膜直接进行传递活动,肢节动物是通过组织间隙中的血淋巴进行传递,但进化至哺乳动物阶段(如人),只有肺和胃肠分别通过气管和食管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其他组织器官的位置、功能、代谢已经定型,构成器官的组织、细胞、不能直接和外界环境沟通,只有通过组织液、血液、淋巴液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 微循环就是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能量、信息传递的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的流动。通过微循环显微镜可以直接观测到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内的血液流动,而不做特殊处理是看不清淋巴液和组织液的流动的,因此,临床上通常认为微循环就是指毛细血管内的血液微循环。 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信息、能量传递的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的流动,称为微循环(田牛教授于1993)。 二、微循环的组成 血管系统是连续管道,小动脉进一步分枝成直径为15微米左右的细动脉,细动脉再分枝成直径为5-8微米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汇集注入细静脉(8-30微米),细静脉汇合成小静脉。微血管包括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等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物质交换的血管部分。

从血管壁的结构看,小动脉管壁厚,有内弹力板、一至数层平滑肌细胞;小静脉管腔大、管壁较厚、内压低。现有材料都证明,不能通过小动脉、小静脉壁进行物质交换。毛细血管壁的基本结构是内皮细胞、基底膜、外周细胞组成。细静脉管腔增大,外周细胞向平滑肌转化。细动脉管壁稍厚有一层平滑肌细胞。毛细血管、细静脉以及细动脉的管壁结构适合于物质通过。 大量医学实验工作证明,毛细血管、细静脉、细动脉及毛细淋巴管是血液、淋巴液和细胞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微血管是血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血管是直接参与组织细胞与循环血液之间物质交换的血管部分。毛细血管是微血管中最细小的部分,位于细动脉和细静脉之间,管径一般在5-9微米,红细胞需要通过变形才能通过管径小于红细胞直径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最重要部位。 三、微循环的特点 微循环和一般循环相比,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的特点: 1、微循环在属性上既是循环系统的最末梢的部分,又是脏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血管、毛细淋巴管都是循环系统的最末梢部分,属于循环系统。很多脏器的实质细胞、组织都和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以及毛细淋巴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以微血管为重要支架的立体结构,所以它们又是脏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2、微循环在形态上既具有脉管的共性,又有脏器的特性 微血管、毛细淋巴管在形态上呈空腔管状,便于血液、淋巴液的流动。但微血管的形态和结构在各脏器都各有特点,如小肠绒毛、肺泡、肝、骨髓微血管的排列,形态和结构都不完全相同。甚至同一脏器不同部位,如淋巴结、脏器其小体髓质部位的微血管形态各具特点。 3、微循环在功能上既是循环的通路,又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微血管是循环的通路,全身的循环血液,除部分流经动、静脉短路枝外,几乎全部流经微血管,以灌注组织、细胞。组织液存在于组织、细胞之间隙,流动于微血管、细胞、毛细淋巴管之间,毛细淋巴管是细胞、组织的重要输出通道之一。因此微循环是细胞、组织与血液、淋巴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4、循环在调节上既受全身性神经、体液的调节,又主要受局部的调节 5、微循环既具有血管、淋巴管、组织间隙等代谢的共同性质,又表现出其所在脏器实质细胞代谢的一些特征。 四、研究微循环的意义 著名的生物学家贝时璋教授提出:什么是生命活动?根据生物物理学的观点,无非是自然界三个量综合运动的表现,既物质、能量和信息在生命系统中无时无刻地在变化,这三个量有组织、有秩序的活动是生命的基础。 人体是一个复杂而又奇妙的肌体,人体的五脏六腑各种器官都是“血肉相连”。任何一个器官,任何一个部位都遍布着许许多多的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最细的仅2微米,最粗的也不过100微米,据估算,人体内大概有100亿根毛细血管,表面积可达500-700平方米,约为一个足球场。身体内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功能细胞距离毛细血管的距离超出20-30微米。它们的血管壁均很薄,大约是一张纸的百分之一厚度。把这种细动脉、细静脉之间毛细血管连接起来,其总长度可绕地球直径的一周半,有九百万公里,这样血液从心脏输出后要经过漫长的路途才能达到组织细胞,因此仅靠心脏的收缩能力是不可能将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很远的组织细胞中去的,那么血液从心脏输出后靠什么力量才能输送到那么遥远的场所呢?那就是靠微血管自身的自律性活动才能将血液灌注进细胞;同时因为微血管的自律运动与心跳并不同步,它有自己的规律,这样微血管起到了第二次调节供血的作用,变成了“第二心脏”。因此微循环也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实际上它的功能远远超过了“第二心脏”。因为微循环是直接参与组织细胞新陈代谢和物质交换的,它直接给细胞供血、供氧、供给能量及有关营养物质,同时还把对代谢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废物如肌酸、乳酸、二氧化

微循环检测基础知识手册

微循环检测基础知识手册 第一章微循环的基本概念 一、定义: 微循环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机体与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活动。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膜直接进行传递活动,肢节动物是通过组织间隙中的血淋巴进行传递,但进化至哺乳动物阶段(如人),只有肺和胃肠分别通过气管和食管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其他组织器官的位置、功能、代谢已经定型,构成器官的组织、细胞、不能直接和外界环境沟通,只有通过组织液、血液、淋巴液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 微循环就是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能量、信息传递的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的流动。通过微循环显微镜可以直接观测到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内的血液流动,而不做特殊处理是看不清淋巴液和组织液的流动的,因此,临床上通常认为微循环就是指毛细血管内的血液微循环。 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信息、能量传递的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的流动,称为微循环(田牛教授于1993)。 二、微循环的组成 血管系统是连续管道,小动脉进一步分枝成直径为15微米左右的细动脉,细动脉再分枝成直径为5-8微米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汇集注入细静脉(8-30微米),细静脉汇合成小静脉。微血管包括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等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物质交换的血管部分。

从血管壁的结构看,小动脉管壁厚,有内弹力板、一至数层平滑肌细胞;小静脉管腔大、管壁较厚、内压低。现有材料都证明,不能通过小动脉、小静脉壁进行物质交换。毛细血管壁的基本结构是内皮细胞、基底膜、外周细胞组成。细静脉管腔增大,外周细胞向平滑肌转化。细动脉管壁稍厚有一层平滑肌细胞。毛细血管、细静脉以及细动脉的管壁结构适合于物质通过。 大量医学实验工作证明,毛细血管、细静脉、细动脉及毛细淋巴管是血液、淋巴液和细胞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微血管是血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血管是直接参与组织细胞与循环血液之间物质交换的血管部分。毛细血管是微血管中最细小的部分,位于细动脉和细静脉之间,管径一般在5-9微米,红细胞需要通过变形才能通过管径小于红细胞直径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最重要部位。 三、微循环的特点 微循环和一般循环相比,具有以下五个显著的特点: 1、微循环在属性上既是循环系统的最末梢的部分,又是脏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动检测技术题库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检测技术是一门以研究自动检测系统中的信息提取、信息转换以及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应用技术学科。 2.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或检测装置通常由传感器、测量电路和输出单元及显示装置等部分组成。 3.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其中敏感元件是必不可少的。 4.在选用仪表时,最好能使其工作在不小于满刻度值2/3 的区域。 5.准确度表征系统误差的大小程度,精密度表征随机误差的大小程度,而精确度则指准确度和精密度的综合结果。6.仪表准确度等级是由系统误差中的基本误差决定的,而精密度是由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中的附加误差决定的。 7、若已知某直流电压的大致范围,选择测量仪表时,应尽可能选用那些其量程大于被测电压而又小于被测电压1.5倍的电压表。(因为U≥2/3Umax) 二、选择题 1.在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中,完成信息采集和信息转换主要依靠 A 。 A.传感器 B. 测量电路 C. 输出单元 2.构成一个传感受器必不可少的部分是 B 。 A.转换元件B.敏感元件C.转换电路D.嵌入式微处理器 3.有四台量程均为0-600℃的测量仪表。今要测一约为500℃的温度,要求相对误差≤2.5%,选用精度为 D 的最为合理。 A.5.0级B.2.5级C.2.0级D.1.5级 4.有四台量程不同,但精度等级均为1.0级的测温仪表。今欲测250℃的温度,选用量程为 C 的最为合理。A.0~1000℃B.300~500℃C.0~300℃D.0~500℃ 5.某采购员分别在三家商店购买100kg大米、10kg苹果、1kg巧克力,发现缺少约0.5kg,但该采购员对卖巧克 力的商店意见最大,在这个例子中,产生此心理作用的主要因素是B。 A.绝对误差B.示值相对误差C.满度相对误差D.精度等级 6.在选购线性仪器时,必须在同一系列的仪表中选择适当的量程。这时必须考虑到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 欲测量的C左右为宜。 A.3倍B.10倍C.1.5倍D.0.75倍 7.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频率上限为5kHz)测量100kHz、10V左右的高频电压,发现示值不到2V,该误差属 于 B 。用该表主流电压档测量5号电池电压,发现每次示值均为1.8V,该误差属于 A 。 A.系统误差B.粗大误差C.随机误差D.动态误差 8.重要场合使用的元器件或仪表,购入后需进行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其目的是为了D。 A.提高精度B.加速其衰老C.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D.提高可靠性能 9.电工实验中,采用平衡电桥测量电阻的阻值,是属于 B 测量,而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微小变化,是属于C 测量。 A.偏位式B.零位式C.微差式 三、计算题 1.有一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为0~200℃,精度为0.5级,求: 1)该仪表可能出现的最大绝对误差。 2)当示值分别为20℃、10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 2.已知待测拉力约为70N左右。现有两只仪表,一只为0.5级,测量范围为0~500N;另一只为1.0级,测量范围 为0~100N。问选用哪一只测力仪表较好?为什么? 3.有一台测量压力的仪表,测量范围为(0~10)Mpa,压力与仪表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为U0=a0+a1p+a2p2,式中a0=1V, a1=0.6V/ Mpa,a2=-0.02V/Mpa2 求: 1)该仪表的输出特性方程; 2)该仪表的灵敏度表达式;

微循环检测基础知识

什么就是微循环? 微循环就是生命活动得基础,就是机体与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得传递活动。人体血液由心脏流出后,经动脉至微动脉,再进入毛细血管后由微静脉及各静脉回到心脏,这种在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毛细血管得血液循环称为微循环。 微循环得组成: 血管系统就是连续通道,小动脉进一步分枝成直径为15微米左右得细动脉,细动脉再分枝成直径为5-8微米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汇集注入细静脉,细静脉汇合成小静脉。 医学研究证明,毛细血管、细静脉、细动脉、毛细淋巴管就是血液与细胞组织进行物质交换得场所。 甲襞微循环显微观察仪得工作原理与作用 甲襞微循环显微观察仪就是通过高倍得摄像显微显示系统,对人体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得显微动态透视检查,清晰得显示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得形态、流态、袢周图像。临床上广泛用于由微循环发生改变而对心血管、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疾病发生得早期诊断、病情预报,疗效判断与预后观察等方面。 微循环3条途径及其作用 (1)迂回通路(营养通路): ①组成:血液从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微静脉得通路; ②作用:就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得主要场所。 (2)直捷通路: ①组成:血液从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得通路; ②作用:促进血液迅速回流。此通路骨骼肌中多见。(3)动-静脉短路: ①组成:血液从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得通路; ②作用:调节体温。此途径皮肤分布较多 甲襞微循环得观测指标 毛细血管形态,毛细血管流态,毛细血管周围状态。 1、毛细血管形态:

1)、管袢清晰度:管袢清晰度就是镜下观察甲襞毛细血管不可缺少得指标。甲襞就是手指远端得皮肤,由于职业或工作得原因(如搬运工人、清洗工人等),经常接受不同刺激,引起表皮增生,角化层增厚,皮肤粗糙,致使表皮透光性减退,造成管袢模糊不清,约4、1-10%正常人得管袢模糊。 正常人甲襞毛细血管排列整齐,分布均匀,管袢清晰可见。 异常状态:排列紊乱,管袢模糊。 2)、管袢数:微循环检测中,管袢数得改变具有重要得临床意义。以远心端第一排血管袢中部1/2以上为管袢计数区,低于此线者不计,模糊不清者不计,计数时不应改变焦距,以免将不同深度得另一排管袢计入。计数每毫米内得管袢数,取三个视野得平均值;凡1mm内得所有管袢数均应计入。 正常值:8-10(7-9)根/视野(第一排) 异常:A、袢增多:缺氧、慢性肺心病。 B、袢减少:血压下降,循环血量不足。末梢血管收缩(细动脉收缩)感染性休克等。 3)、管径:测量部位为血管袢得中部,要避开节段性扩张或收缩处。 正常人输入枝与输出枝之比为:1:1、3。 正常值:输入值—11±mm 输出值—14±3mm 袢顶—15±3mm 异常:A、管径增宽:高血压及冠心病(早期)袢细长,部分病例输出枝扩张。高血压、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症,血流粘度增加,输出枝,特别就是袢顶增宽。 B、管径变窄:急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由于动脉压升高,毛细血管阻力增加,管袢特别就是输入枝管径明显变窄。血压低,房间隔缺血,严重贫血。(因血液灌流量减少,管袢变细) 4)、管袢形态 正常得管袢形态为发夹型(∩)、交叉型与畸形,三者比例为6:3:1。 异常:交叉型及畸形增多,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心肌梗塞(95%异性管袢) 5)管袢长度:测量受观察角度,手指得位置、照明等影响较大。

微循环检测基础知识

什么是微循环? 微循环是生命活动的基础,是机体与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活动。人体血液由心脏流出后,经动脉至微动脉,再进入毛细血管后由微静脉及各静脉回到心脏,这种在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称为微循环。 微循环的组成: 血管系统是连续通道,小动脉进一步分枝成直径为15微米左右的细动脉,细动脉再分枝成直径为5-8微米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汇集注入细静脉,细静脉汇合成小静脉。 医学研究证明,毛细血管、细静脉、细动脉、毛细淋巴管是血液与细胞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甲襞微循环显微观察仪的工作原理与作用 甲襞微循环显微观察仪是通过高倍的摄像显微显示系统,对人体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显微动态透视检查,清晰的显示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形态、流态、袢周图像。临床上广泛用于由微循环发生改变而对心血管、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疾病发生的早期诊断、病情预报,疗效判断和预后观察等方面。 微循环3条途径及其作用 (1)迂回通路(营养通路): ①组成:血液从微动脉T后微动脉T毛细血管前括约肌T真毛细血管T微静脉的通路; ②作用: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2)直捷通路: ①组成:血液从微动脉T后微动脉T通血毛细血管T微静脉的通路; ②作用:促进血液迅速回流。此通路骨骼肌中多见。(3)动-静脉短路: ①组成:血液从微动脉T动-静脉吻合支T微静脉的通路; ②作用:调节体温。此途径皮肤分布较多 甲襞微循环的观测指标 毛细血管形态,毛细血管流态,毛细血管周围状态。 1、毛细血管形态: 1)、管袢清晰度:管袢清晰度是镜下观察甲襞毛细血管不可缺少的指标。甲襞是手指远端的皮肤,由于职业或工作的原因(如搬运工人、清

理化检验技术(基础知识100题)

理化检验技术/试题/基础知识100题 1食品卫生检验时,一般样品在检验结束后,应保留(1个月) 2农药六六六中以(γ-HCH)异构体的药效最高 3斐林试液由(硫酸铜、酒石酸钾钠与氢氧化钠两组溶液组成) 4与苯甲酸比较,关于苯甲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最正确的是(增大) 5标况下10.0L空气,在室温20℃和大气压1.013×105Pa时的体积是(10.7L) 6室温20℃,大气压1.000×105Pa时,二氧化碳测定仪读数是0.09%,标况下的浓度是(0.090%) 7下列污染物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的是(可吸入颗粒物) 8下列污染物中,在空气中是蒸汽态的是(汞) 9在标况下,影响气体体积的因数是(气体分子数量) 10以下微量元素人体每日需要量最大的是(铁——碘铜锌钒) 11关于常量元素镁的生理功能下列描述正确的是(镁离子主要参与ATP的能量传递反应过程) 12直接干燥法测定食品中的水分是利用水分的(物理化学性质) 13淀粉属于(多糖) 14维生素C分子中有(6个碳原子)C 6H 8 O 6 15在常规理化检验质量控制中,两个空白试验值的相对偏差应(≤50%) 16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原子半径S>F) 17下列化合物,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分子晶体是(O 2 ) 18关于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说法正确的是(ⅦA族单质自上而下,随原子量的增大熔沸点增高) 19在氯气与水的反应中其中水是(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20鉴别Cl—Br—I—可以选用的试剂是(氯水、四氯化碳)

21下列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0.5mol氨气——标况下11.2L的氧气,0.2mol 磷酸钠,36g氯气,40g氯化钠) 22说法正确的是(氨为弱碱则铵盐一定水解。铵盐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水解能力有差别,其水溶液可以是酸性碱性或中性) 23测得某浓度的NaH 2PO 4 溶液的Ph=5,据此做出的判断合理的是(H 2 PO 4 ---电离的 趋势大于水解的趋势,溶液中离子浓度为Na +>H 2PO 4▔ ,此溶液的pH小于相同 浓度的Na 2HPO 4 溶液的pH,溶液中有存在HPO 4▔ ,多元弱酸的酸式根既能电离又 能水解,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 24下列离子既能电离又能水解,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的是(HCO3)其 他不可CH 3COO,HSO 4 ,HPO 3 ,CO 3 . 25下列固体在空气中易潮解,并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后在干燥的空气中又会风化的是(氢氧化钠) 26关于周期表说法正确的(有7个周期16个族) 27溶解过程是(物理化学过程)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渗透压的大小与稀溶液的浓度有关)根据渗透压=CRT可得 29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的大小与(缓冲溶液的总浓度和缓冲组分的浓度比)有关 30要配置pH=6.00的缓冲溶液, NaAc与HAc(Ka=1.8×10—5)的摩尔数比为(18:1) 31在滴定分析中,标定盐酸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硼砂) 32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摩尔浓度是(20mol/L)(溶液的比重是1.56百分浓度是52%) 33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0.1 mol/L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时,所用的指示剂为(酚酞) 34在酸碱滴定中,为了得到正确的结果,指示剂变色的pH必须在(化学反应等电点)范围内 35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范围在pH为(7.70~9.70) 36某一弱碱的浓度为Cb,其电离常数为Kb,在(Cb·Kb≥10—8)时该弱碱才可以用强酸直接滴定。

甲襞微循环的观测指标

甲襞微循环的观测指标 毛细血管形态,毛细血管流态,毛细血管周围状态。 1、细血管形态: 1)管袢清晰度:管袢清晰度是镜下观察甲襞毛细血管不可缺少的指标。甲襞是手指远端的皮肤,由于职业或工作的原因(如搬运工人、清洗工人等),经常接受不同刺激,引起表皮增生,角化层增厚,皮肤粗糙,致使表皮透光性减退,造成管袢模糊不清,约4.1-10%正常人的管袢模糊。 正常人甲襞毛细血管排列整齐,分布均匀,管袢清晰可见。 异常状态:排列紊乱,管袢模糊。 2)管袢数:微循环检测中,管袢数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远心端第一排血管袢中部1/2以上为管袢计数区,低于此线者不计,模糊不清者不计,计数时不应改变焦距,以免将不同深度的另一排管袢计入。计数每毫米内的管袢数,取三个视野的平均值;凡1mm内的所有管袢数均应计入。 正常值:8-10(7-9)根/视野(第一排) 异常:A、袢增多:缺氧、慢性肺心病。 B:袢减少:血压下降,循环血量不足。末梢血管收缩(细动脉收缩)感染性休克等。 3)管径:测量部位为血管袢的中部,要避开节段性扩张或收缩处。 正常人输入枝与输出枝之比为:1.5-2。 正常值:输入值—11±mm 输出值—14±3mm 袢顶—15±3mm 异常:A、管径增宽:高血压及冠心病(早期)袢细长,部分病例输出枝扩张。高血压、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症,血流粘度增加,输出枝,特别是袢顶增宽。 B、管径变窄:急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由于动脉压升高,毛细血管阻力增加,管袢特别是输入枝管径明显变窄。血压低,房间隔缺血,严重贫血。(因血液灌流量减少,管袢变细)4)管袢形态 正常的管袢形态为发夹型(∩)、交叉型和畸形,三者比例为6:3:1。 异常:交叉型及畸形增多,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心肌梗塞(95%异性管袢) 5)管袢长度:测量受观察角度,手指的位置、照明等影响较大。 正常:2—5CM。

电线电缆检验技术基础知识

电线电缆检验技术基础知识 电线电缆产品检验是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对产品质量的方针、政策和上级颁布的电线电缆技术产品标准及有关保证产品质量的制度。实践证明,电线电缆产品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用电的安全,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关系到企业的声誉。但是高产优质的电线电缆产品绝不是单凭检验判断出来的,而是在设计与生产过程中制造出来后年再经检验判断出优质产品。产品质量是企业综合反映,所以,提高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是企业全体员工的责任。要提高产品质量,必须推广全面质量管理,依靠群众,保证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检验不仅是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产过程中保证产品质量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所以,必须不断地加强对电线电缆产品质量的质量检验工作。 第一章检验 一、电线电缆检验在电线电缆制造中的作用和任务 二、电线电缆检验的内容及方式 三、电线电缆产品检验的名词术语 四、产品检验结果处理 第二章电线电缆结构及外观要求 一、控制外观结构尺寸对保证产品性能的意义 二、测量电线电缆常用计量工具 1 游标卡尺 2 外径千分尺 3 投影仪和读数显微镜 三电缆的结构 1 电缆结构 2 电缆型号组成 四电线电缆检查的内容、方法和要求 1 电缆导体的测量 2 绞合导体的测量 3 绝缘和护套厚度的测量 第三章电气性能试验 一直流电阻的测量 二电线电缆成品耐压试验 三绝缘电阻的测量 第四章过程检验 一原材料检验 二工序检验

第五章有关带电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一工频火花试验机操作规程 二ZC—90型绝缘电阻试测仪操作规程 三ZNY—TA绝缘耐压试验机操作规程 四QJ直流双臂电桥操作规程 五25kVA电线电缆工频耐压试验机操作规程 文档来源:东莞中诺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联系人:邓斌 商务: 电话:-801

《现代检测技术基础复习题》

现代检测技术基础试题 一、阐述仪器线性度的概念,说明有哪些直线拟合方法。阐述回程差、灵敏度和分辨力的概念。 二、仪表的精确度等级是怎样规定的?写出计算公式。某测温仪表的测温范围为0---600℃,准确度等级为2.5级;另一测温仪表的测温范围为0---1200℃,准确度等级为1.5级。现欲测量温度为500℃的设备温度,问选哪种测温仪表会更好?计算说明为什么? 三、(1)假设你开发一台称重仪,在实验室完成了传感器、放大电路和单片机系统的设计制作,但是没有条件施加标准砝码或标准力对传感器和你的系统进行实际标定,你只有一块可用来测量电压和电流的表(或万用表), 在这种条件下你应该首先对仪器的那些指标进行测定?从误差的角度出发,你对你使用的表有何要求? (2)设传感器误差为0.1%;测量放大电路误差为0.03%;系统采用的A/D转换器为10位,试分析仪器最后能达到的最好精度等级是多少? (3)用干电池分压的办法模拟传感器输出信号对电路进行测试,试在整个量程范围内确定其测试点。若每一个测试点测试了十次,说明你对这些数据的处理方法并写出数据处理公式。 三、画图并说明光电池的下列特性: (1)开路电压、短路电流与光照度的关系; (2)输出电流与负载电阻及光照度的关系。 四、画图并说明光电二极管与放大器的电流放大连接法、电压放大连接法和阻抗变换连接法。说明各连接法适用于哪些测量情况。 五、(1)怎样测试光敏电阻的好坏?(2)比较光敏电阻、光电池、光电二极管的异同点。(3)说明选择光电检测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六、写出朗伯-比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说明各符号的含义。 七、用于测量输送皮带上粉粒物料的近红外水分仪为何要采用三个波长进行测

使用微循环检测仪进行甲皱微循环检测的注意事项

微循环检测仪https://www.360docs.net/doc/dd7332698.html, 使用微循环检测仪进行甲皱微循环检测的 注意事项 作者:北京新瑞意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时间:2013-07-02 15:27 浏览次数530 甲皱是临床上进行微循环检资最常用的部位。甲皱微循环检查方法已有不少报通[李志山,1964;田牛,1979]。在甲皱微循环检查技术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尚未被引起重视,因而不能在得正确的、可靠的、能重复的观察结果。 微循环检测仪检查部位 甲皱是临床检查微循环的良好部位。甲皱具有许多有利条件:①甲皱部位的表皮比较薄,透光性能好,有利于观察其下面微血管的状态和血流动态;②甲皱下面有白色平滑的甲板,即微血管基底结构均一,有利于对比;③甲皱毛细血管的走行和表皮略为平行,越近末稍边缘,越趋向平行;④手指是机体的暴露部位,既容易固定也易转动,检查方法比较符合生理条件;⑤甲皱微血管较为丰富,对各种剌激的反应比较敏感。原则上,手指、脚指的甲皱部位均可观察,但皮肤粗糙、角化层厚的部位,不易获得清晰的图象。一般选择无名指、小手指甲皱为宜。 甲皱微循环检测时要注意光源方向照明方向 甲皱微循环检查时照明方向的选择十分重要[朱洪逵,1985]。以手指方向为准,将光源顺手指方向、逆手指方向或侧手指方向照明称

照明方向。不同的照明方向,对管袢清晰度、长度、乳头等影响较大。顺手指方向,乳头最为清晰;逆手指方向照明,管袢清晰度好,管袢长度长,乳头下静脉丛清楚。因此,需根据不同观察指标,调整照明方向。 微循环检测前的休息 观察甲皱微循环前的休息十分重要。被检人检查前步行到达,两手不停摆动,甩手后管袢血流速度偏慢。观察前须让被检人休息十分钟。 使用微循环检测仪检测时需固定手指 由于手指随"心冲击"而有轻微震动,观察前适当加以固定,可以减少此因素对观察及拍照的影响。可采用木制指槽固定(可单手指或一只手固定)。木制指糟可稍大于一般成年人手指.当手指放入槽内,以既不能随意动作,又无挤压感为宜,指槽下可垫些棉花或海绵。观察手指数应在两个以上或对比观察两侧手相应的手指甲皱。 微循环检测时在时间上应该固定 观察甲皱微循环,特别在多次观察以了解病情变化,比较治疗效果时,在时间上应该固定。甲皱管袢昼夜24小时内有生理性变动。管袢输入枝和输出枝管径,以深夜24时到早晨6时最细,长度最短。

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知识-4-2

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知识-4-2 (总分:39.5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3,分数:23.00) 1.不属于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是 ?A.热原质 ?B.维生素 ?C.抗生素 ?D.甲酸 ?E.细菌素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细菌利用分解代谢中的产物和能量不断合成菌体自身成分,同时还合成一些在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代谢产物,包括热原质、毒素与侵袭性酶、色素、抗生素、细菌素和维生素。 2.O139群霍乱弧菌的暴发最早出现于 ?A.北非 ?B.南非 ?C.北美洲 ?D.南亚 ?E.亚洲西部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1992年10月印度和孟加拉国等南亚国家又发现了一个新的霍乱弧菌血清群(即O139群)。 3.兔肠段结扎试验检测LT,阳性结果判断标准为每立方厘米肠段的液体量大于 ?A.1ml ?B.1.5ml ?C.2ml ?D.2.5ml

?E.5ml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LT是不耐热肠毒素,可用兔肠段结扎试验检测,可使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肠液分泌大量增加,试验每立方厘米肠段的液体量>1ml为阳性。 4.从脑脊液中分离培养,能在血平板上生长的细菌最可能是 ?A.脑膜炎奈瑟菌 ?B.军团菌 ?C.变形杆菌 ?D.伤寒沙门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脑膜炎奈瑟菌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引起化脓性脑脊髓膜炎,可从脑脊液中分离培养,而且培养条件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在含有血清或血液的培养基上方能生长。 5.我国研制的流行性出血热细胞培养灭活疫苗有 ?A.6种 ?B.3种 ?C.5种 ?D.2种 ?E.1种 (分数:1.00) A. B. √ C. D. E.

先进的健康检查设备

法国鹰眼检测仪 法国鹰眼检测仪.html 法国鹰眼检测仪 法国鹰眼检测仪简介>> 法国鹰眼检测全身扫描系统介绍: DDFAO 系统采用世界首创的低压直流电刺激感应技 术,向人体发送平均每3秒255次的低压直流电信号,该信号在人体 组织内转化为离子流,依据离子流在阴阳两极的极化运动,获得穿过 组织的电阻、电传导性、PH 值、电压以及细胞膜的动作电位,评估人体各脏器的间质细胞的电生理活性。并根据生理反馈信号的单向导通,进行计时电流分析法分析,通过数字模型对数据进行3D 重建。 DDFAO 技术原理: DDFAO 系统采用低压直流电刺激感应技术,通过在额头、手、脚对称放置的6个电极,在人体22个体区持续发送平均每3秒255次的低电压直流电信号,该电信号在人体组织内转化为离子流,依据离子流在阴、阳两极的极化运动,获得穿过组织的电阻、电传导性、PH 值、电压以及所穿过细胞膜的动作电位,激活人体各脏器的间质细胞的电生理活性。并根据生理反馈信号的单向导通性,进行计时电流分析法分析,以数字化形式采集人体功能的信息,通过数字模型对数据进行3D 重建。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可对整个机体的各组织、各器官进行全面的功能评估。 DDFAO 鹰眼系统在临床上应用于健康人时可以准确地评估人体的各组织器官的生物活性和功能状况,准确的预测潜在的危险因素及疾病的发展方向。 当应用于己患病机体检测时,此系统可以全面地评估机体的生物活性和功能状态,查出致病根源,给治疗指出正确的方向,并对治疗用药效果给与精准评估,使患者可以及时调整药物的品种和剂量。 DDFAO 技术用在肿瘤患者可以准确评估其放化疗或药物治疗的效果,指导临床合理的、有计划性的进行治疗,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放化疗导致的机体损伤。

测试与检测技术基础习题

测试与检测技术基础习题 例3-1 以阻值R=120?,灵敏度S=2的电阻应变片与R=120?的固定电阻组成电桥,供桥电压为3V ,并假设负载为无穷大,当应变片的应变值为2με和2000με时,分别求出单臂、双臂电桥的输出电压,并比较两种情况下的电桥灵敏度。(με:微应变,即10-6) 例3-2 有一钢板,原长l=1m ,钢板弹性模量使用BP 3灵敏度E=2*1011Pa ,使用BP-3箔式应变片R=120?,灵敏度系数S=2,测出的拉伸应变值为300με。求:钢板伸长量Δl ,应力σ,ΔR/R 以及ΔR 。如果要测出1με应变值则相应的ΔR/R 是多少? 测试与检测技术基础习题 例3-3 一电容测微仪,其传感器的圆形极板的半径r=4mm ,工作初始间隙d =0.3mm ,空气介质,0试求解: 1)通过测量得到电容变化量为ΔC=±3*10-3pF ,则传感器与工件之间由初始间隙变化的距离Δd=? 2)如果测量电路的放大倍数K =100V/pF ,读数仪表的灵1p 敏度S 2=5格/mV ,则此时仪表指示值变化多少格? 测试与检测技术基础习题 例3-4 为防止电容传感器击穿,在两极之间加入厚 度为a的云母片(见图3-82),其相对介电常数为εr ,空气介电常数ε0,求传感器的总电容量C=?(圆形极板直径D,两云母片间距离δ0)。 a A D 电缆则此时的电压灵敏度S =?电荷灵敏度有无变化?(g u 为重力加速度) 图2 例3-5题图

测试与检测技术基础习题 例3-6 压电加速度计与电荷放大器联接的等效电路如图3所示。图中C为传感器固有电容、电缆电容和放大器输入电容之和。已知传感器的电荷灵敏度 S q=100pC/g,反馈电容C f=0.01μF。试求:当被测加速度为a=0.5g时,电荷放大器输出电压是多少? C f C q E 图3 例3-6题图测试与检测技术基础习题 例3-7 极距变化型电容传感器采用比例运放电路如图4所示。图中:C0为输入阻抗电容;u i为激励电压; u o为输出电压;C x为反馈电容;也即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的电容,且C x=ε0εr A/δ;δ为传感器变化极距 。试求: 1)输出电压u o与变化极距δ之间的关系。 2)电容传感器的输出灵敏度S=du i/dδ=? 图4 例3-7题图 测试与检测技术基础习题 例3-8 磁电式绝对振动速度传感器的弹簧刚度 K=3200N/m,测得其固有频率f=20Hz,欲将f减为 00 10Hz,则弹簧刚度应为多少?能否将此类结构传感器的固有频率降至1Hz或更低? 例3-9 参量式传感器与发电式传感器有何主要不同。测试与检测技术基础习题 例3-10 有一霍尔元件,其灵敏度S H=1.2mV/mA x kGs ,把它放在一个梯度为5kGs/mm的磁场中,如果额定控制电流时20mA,设霍尔元件在平衡点附近做±0.01mm摆动,问输出电压可达到多少毫伏? 例3-11 设计利用霍尔元件测量转速的装置,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例3-12 用电涡流传感器实时监测轧制铝板厚度δ的装置,试画出装置框图,简要说明其工作原理。

道恩微循环检测仪检测甲襞微血管常见问题解答

道恩医疗甲襞微循环检测仪的结构? 液晶显示屏,内置高清摄像机,内置微循环专用镜头,显微镜光源及反光装置,显微镜微动手轮,双侧平台方向调节钮,显微镜双层移动平台,显微镜底座。 甲襞微循环检测仪的特点? 设计轻巧,操作简便,观看清晰,携带方便。 什么是微循环? 人体中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称为微循环。 微循环的三大作用? 微循环是人体物质交换、新陈代谢的唯一场所;微循环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唯一“总阀门”;微循环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唯一大本营。 道恩医疗甲襞微循环检测仪的工作原理与用途? 甲襞微循环检测仪是通过高倍摄像显微显示系统,将人体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形态、流态以及袢周状态的图像清晰的显示到显示屏上。临床上广泛的应用于通过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改变来对心血管、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等疾病发生的早期诊断、病情预报,疗效判断和预后观察等方面。 道恩医疗微循环检测仪检测甲壁微血管的检测位置? 左手无名指甲襞靠中间位置。注:临床上检测微循环检测部位为左手是因为绝大多数人群经常使用右手,皮质相对粗糙,透明度低,左手受重力较轻且无名指离心脏最近,透明度好,现象血管清晰。 道恩医疗甲襞微循环检测的检测条件? 温度:室温在20-25℃,相对湿度70%左右; 坐姿:手的高度与心脏同高;物料:香柏油、棉签;时间:上午或下午,复查最好在同一时间。 甲襞微循环检测对象要求? 检测前一小时内避免激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检测前休息15-30分钟;检测前一天禁服对心血管有影响的药物;检测前一小时内不吸烟、不喝酒、不洗手、不吃东西;女性经期时对检测的影响。 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检测内容和结构? 甲襞微循环检测内容: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形态、流态、袢周状态;甲襞微循环检测毛细血管的结构:管袢,输入枝,输出枝,袢顶。 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流态? 7种流态,线流、线粒流、粒线流、粒流、粒缓流、粒摆流、停滞。

甲襞微循环 知识手册

甲襞微循环知识手册 第一章甲襞微循环的基本知识 临床观测的部位主要是甲襞、球结膜,其次有唇、舌、皮肤等,目前开展的主要是甲襞微循环的检测。 手指甲襞是覆盖在指甲根部的皮肤皱折。其表皮为复层鳞状上皮,上皮下为结缔组织突起形成的真皮乳头,每个乳头内一般有一支毛细血管,走向表皮,接近表皮时与表皮平等,在显微镜下容易看见。因此,甲襞是观察微循环的良好部位,也是临床微循环检查最常用的部位。如下图 一、甲襞微循环的血管分布和血液循环通路 甲襞的血管来自指动脉。指动脉分出小动脉进入甲襞的真皮,在真皮中分枝为细动脉,互相连接形成乳头下动脉丛。细动脉分枝成毛细血管,走向表皮,是毛细血管的输入枝,在乳头顶端毛细血管急剧反转和输入枝平行,是毛细血管的输出枝。管袢的输出枝单独或汇合2-3 条输出枝,注入乳头下静脉丛。乳头下静脉丛互相交连形成浅、深二层乳头下静脉丛。甲襞毛细血管输入枝和输出枝形如发夹,统称毛细血管袢(简称管袢)。 甲襞微循环血液循环:沿小动脉→细动脉→毛细血管输入枝→毛细血管输出枝→细静脉→小静脉方向 流动。 二、甲襞微循环的观测 观测甲襞微循环主要从形态、流态和袢周三个方面进行观测 (一)形态 正常的微循环图形为发夹形,血管直,输入枝和输出枝平行且管径比例为1:1.5,血管清晰,排列整齐、分布均匀,数目正常。分为以下几个指标: 清晰度:清晰度是指能够清楚地看到血管的形状,但要考虑某些因素,如室温、皮肤角质化、皮肤粗糙及某些职业的影响等。

(清晰)(不清)

(模糊)正常为清晰,异常为不清和模糊,可能因为缺氧,血流不畅,亚健康等引起。 1.管袢数 以远心端第1排血管袢中部二分之一以上为管袢计数区,低于此线者不计,模糊不清者不计,在计数时不应改变焦距,以免将不同深度的另一排管袢计入。1mm范围内的均计入。如下图: 说明:左起第1条应计入,第2、3、5、7、9条管袢亦应计入,第4、8条模糊不清不计,第6条低于测量区不计,第10条超出测量尺度范围不计。本尺度内管袢数应为6条。图中水平虚线为计数区。

微循环基本测试题目

微循环基本测试题目 一、填空题:(共45空,每空1分,共45分); 1、微循环是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物质、能量、信息传递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之间的循环; 2、微循环是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微静脉组成; 3、微循环的功能主要是供给组织细胞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带走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的代谢产 物,以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顺利进行,从而达到稳定人体内环境的作用。 4、微循环障的常见原因有毛细血管痉孪、小血管栓,血流速度缓慢及红血球、白血球、血脂等异常。 5、甲襞是附盖在指甲根部的皮肤皱折; 6、毛细血管袢由较细的输入支,袢顶,和较粗的输出支组成,正常多呈“发夹状”;细动脉的血液从输入 支流入,经袢顶从输出支流出。 7、微循环检测时,温度应保持在20—25摄氏度,相对湿度70%左右;检测前应避免剧烈运动,一般先休 息10至30分钟;避免饮酒,同时检查前一天禁服对心脑血管有影响的药物。 8、微循环检测在左手无名指甲襞部位涂少量香柏油(提高透明度),并亲自托起顾客的手放进检测仪(手 指和心脏保持同一水平)。 9、甲襞微循环正常管袢的形态是发夹型,动脉臂与静脉臂的比例为1:1.3,无袢顶膨大,无红细胞聚集。 10.管袢血流速度分别有7种,分别是线流、线粒流、粒流、粒缓流、粒摆流、停滞; 二、问答题:(共2题,每题分值不同); 1、正常甲襞微循环的特点?(共7点,每1点5分,共35分) (1)乳头线:锯齿形、波浪状;表示细胞有活力、免疫力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强。表现为睡眠质量隹,精神饱满、面有光泽、不易疲劳、新陈代谢旺盛。 (2)管袢形态:正常管袢的形态是发夹型,动脉臂与静脉臂的比例为1:1.3,无袢顶膨大,无红细胞聚集。 (3)血流速度:管袢中的血流速度分为线流、线粒流、粒线流、粒流、粒缓流、粒摆流。前三种为正常血流,后两种为异常血流,粒流为分界线。血流速度缓慢表示血粘度增高,容易导致红细 胞聚集,影响到组织细胞正常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结果是导致人体机能下降,免疫功能 降低,从而出现如头昏、头痛、疲劳等症状。 (4)静脉丛:正常情况下是无静脉丛出现,只有在病理情况下如冠心病、结缔组织性疾病等才会出现静脉丛。如冠心病引起的静脉丛则表示右心功能衰退,患者下肢会出现水肿、疲劳等症状。 另一种情况是近期内服用各种药物,或者是长期嗜烟嗜洒以及近期比较疲劳等到也容易出现静 脉丛。 (5)管袢排列:健康人的管袢排列整齐,长度一致。久病或体质虚弱的人管袢排列少紊乱,大少不 一. (6)管袢长度:管袢过短标示血管紧张度增高,外周力大。常见于各种血管痉孪性疾病,如血管神经性头痛、肢端缺血性疾病,高血压等。管袢过长标示血管紧张度降低,外周阻力小。常 见于贫血、低血压等。或者长期服用降血压药、抗炎药等也可出现管袢过长的情况。 (7)管袢周围:健康人的管袢周围清晰,边有一层透明圈。当管袢周围渗出时可见静脉臂下端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