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山线输电线路工程创优监理实施细则

五山线输电线路工程创优监理实施细则
五山线输电线路工程创优监理实施细则

66kV五山线改造工程

创优监理实施细则

黑龙江省安泰电力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2011年9月

审批: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写: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 编制目的 (1)

1.2 编制依据 (2)

1.3 工程建设的意义 (3)

1.4 工程建设主要特点 (3)

1.5 工程参建单位 (3)

第二章工程创优目标 (3)

2.1 质量控制目标 (3)

2.2 安全目标 (4)

2.3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目标 (4)

2.4工期、投资管理目标 (4)

2.5 造价管理目标 (4)

第三章监理资源配置及创优组织 (5)

3.1 监理资源配置 (5)

3.2 监理创优组织 (6)

第四章监理创优措施 (8)

4.1 综合管理措施 (8)

4.2 质量控制措施 (12)

4.3 安全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控制措施 (33)

4.4 进度控制措施 (38)

4.5 造价控制措施 (38)

4.6 工程档案管理创优措施 (39)

第一章概述

1.1 编制目的

为了实现工程建设管理单位提出的本工程“建设创优规划”中提出的“工程零缺陷移交、确保达标投产、确保国家电网公司优质工程,争创国家优质工程”的创优目标,充分发挥监理在工程创优中的作用,特制定本细则。本细则根据工程的特点,结合设计、施工单位的技术优势,对工程目标进行了分解,明确了为实现工程创优目标配置的监理资源,制定了相应的组织管理措施,以及质量、安全、进度、造价控制的技术措施,以落实监理创优责任,明确监理创优程序,指导监理部和监理人员开展工程创优活动。

1.2 编制依据

1、《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监理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基建〔2010〕166号)

2、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基建质量〔2010〕19号)

3、《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010〕1020号)

4、安全通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基建安全〔2010〕270号)

5、《关于强化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数码照片采集与管理的工作要求》(基建质量〔2010〕322号)

6、《关于利用数码照片资料加强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过程控制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安全〔2007〕25号)

7、《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分包安全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010〕174号)

8、《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 50319—2000)

9、《电力工程建设监理规范》(DL/T 5434—2009)

10、《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 50328—2001)

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年版)

1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

1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 5009.2—2004)

14、《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3—2005)

15、《35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质量验评标准》

16、《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建设创优规划编制纲要>等7个指导文件的通知》(基建质量〔2007〕89号)

17、《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基建〔2007〕302号)

18、《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网工〔2003〕168号)

19、《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危险点辨识及预控措施》(国家电网基建安全〔2005〕50号)

20、《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化施工作业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

21、《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流动红旗竞赛实施办法>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2010〕167号)

(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国家电网基建〔2011〕146号)。

(2)《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国家电网基建〔2011〕148号)。

(3)《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流动红旗竞赛实施办法》(国家电网基建〔2011〕147号)。

1.3 工程建设的意义

66kV五山线始建与1972年10月,已经运行将近40年。导线型号为LGJ-70,亘长24.41公里,带山河变、杜家变、兴盛变、长山变、山林变,所带变压器总容量为44900kVA。

随着市域经济的发展,尤其随着磨盘山旅游区规模逐渐扩大及黑龙江省最大商品集散地建成,企业用电负荷增长迅猛,同时农业用电需求也增长较快。2010年五山线负荷高峰期线路已经超载,并出现拉闸限电情况。现在的五山线传输能力远远满足不了负荷发展需要,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加之运行年限已久、线路健康水平低,不能满足安全稳定运行。所以建设该工程的意义重大。

1.4 工程建设主要特点:

本工程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微地貌单元可划分为平地(风烛残丘)(约占线路全长的65%)和山地(中高山)(约占线路全长的30%)及耕地(Ⅲ级湿陷黄土5%)三部分;沿线海拔高程介于100.00~300.00m之间,交通较为便利。

线路沿线区域在大地构造上,在大兴安岭与长白山小兴安岭两个褶绉之间的一个坳陷部,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齐全;场地区域心构造运动分区为微弱上升区,无活动性断裂存在,处于相对稳定地带。

改造220kV五常一次变至66kV山河变的66kV送电线路线路全长24.4公里,其中单回路段12公里,双回路段12.4公里。整条线路曲折细数1.1,其中单回路段曲折系数1.08,双回路段曲折系数1.11,导线型号LGJ-240。及LGJ-150.

1.5 工程参建单位

项目法人:毕久权

建设管理单位:五常市电业局

设计单位:牡丹江国瑞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黑龙江省安泰电力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承包商:

第二章工程创优目标

2.1 质量控制目标

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程规范中优良级标准的要求,符合设计要求,实现单位工程优良率100%;分部工程合格率98%;杜绝重大质量事故和质量管理事故的发生。建设过程中争创国家电网公司基建质量管理流动红旗。实现工程“零缺陷”移交,确保达标投产、国家电网公司优质工程,争创国家优质工程。

2.2 安全目标

1) 不发生因监理责任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2) 不发生因监理责任造成的电网及设备事故。

3) 不发生一般火灾事故。

4) 不发生一般环境污染事故。

5) 不发生负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

努力实现安全“零事故”,建设过程中争创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流动红旗。

2.3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目标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作规定》的要求,使本工程施工现场“设施标准、行为规范、施工有序、环境整洁”,做到全国电网工程建设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一流水平。

2.4 工期、投资管理目标

本着“进度服从质量、质量服从安全”的原则,按照本工程的三级节点控制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进度进行动态控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工程开、竣工时间和工程阶段性节点计划的按期完成。

做好投资控制,优化工程技术方案,节约工程成本,工程成本低于概算。

2.5 造价管理目标

档案管理满足国家电网公司档案管理要求,坚持工程档案与工程建设进度同步,保证工程档案齐全、完整、规范,并实现工程档案归档率100%、资料准确率100%、案卷合格率100%。

第三章监理资源配置及创优组织

3.1 监理资源配置

1.监理项目部人员配置

监理单位依据66kV五山线改造工程规模,地域、地形情况。监理项目部人员配置见表1-1

表1-1监理项目部人员配置表

表1-2 监理项目部基本设备配置清单

注监理项目部设备配置的数量、型号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公司可随时调整,满足工程需求。

3.2 监理创优组织

3.2.1 根据工程管理特点成立工程质量创优安全文明施工工作小组

组长:李英魁

副组长:靳兴春

组员:潘占武

创优工作小组在前期工作策划阶段召开创优专题工作会议,明确各级人员的创优工作职责,布置创优相关工作计划,组织设计,施工开展工程创优工作,每周召开工作会议进行阶段创优工作策划,讨论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工作小组按分部工程进行创优专题检查,及时纠正工作偏差,不断完善创优措施,协调影响工程创优的主要问题。

3.2.2 建立健全安全、质量监理管理体系

建立以总监理工程师柴建强为第一责任人,带领质量专业监理师、安全专业监理师、合同信息专业监理师及全体监理人员为骨干的创优争奖活动群体。全力抓好安全质量工作,为了搞好“创优争奖”工作,特制定以下措施于以保证。

1.监理项目部策划文件编制审批管理制度

2.监理项目部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3.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施工组织设计)审查制度

4.开工、暂停及复工监理管理制度

5.监理工程师通知签发及复验制度

6.单位工程动工条件审查制度

7.进度控制监理制度

8.工地例会及纪要签发制度

9.项目监理文件资料管理制度

10.工程监理档案管理实施细则

11.工程分包审查管理制度

12.安全监理工作责任及考核奖惩制度

13.安全监理交底制度

14.安全工地例会制度

15.安全监理检查签证制度

16.安全巡检及旁站监理制度

17.安全施工措施(方案)审查、备案制度

18.测量/计量设备,施工机械、安全用具审查监理工作制度19.施工管理人员、特殊工种/特殊作业人员

20.安全健康环境管理自评价

21.安全/质量事故处理监理管理制度

22.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23.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检查制度

24.施工项目部选择的试验室资质认可制度

25.设备、材料、构配件质量检验监理工作制度

26.见证取样、平行检验监理工作制度

27.施工质量验收监理工作制度

28.调试质量验收监理工作制度

29.重点部位旁站监理工作制度

30.投资(造价)控制监理工作制度

31.工程结算审核监理工作制度

32.施工图会检监理工作制度

第四章监理创优措施

4.1 综合管理措施

4.1.1 成立创优组织机构

根据工程达标创优,争创国家优质工程的要求,公司成立了创优组织机构。

4.1.2 明确职责

组长:动员组织公司及各部门、项目部人员积极参与做出策划,并审核策划书等,对各实施阶段的落实工作进行检查、考核。

副组长:负责编制策划书、实施细则,负责落实和考核,及时对各项措施进行纠偏,对设计施工、材料供货商等各方做好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

成员:具体责任达标创优,争创国家优质工程的各项落实工作,协助总监做好工程的全面工作。

4.1.3 建立健全的各种管理制度

4.1.3.1 创优策划研讨会制度

建立创优策划研讨会制度,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组织参建各方对工程创优总体策划方案,设计优化方案,施工工艺创新方案,以及施工过程中每一个施工细则,创优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智慧,确保工程质量朝着预定的目标前进。

4.1.3.2 定期质量讲评制度

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定期组织相关施工管理人员对一周或半月以来的质量活动情况进行总结,提出要求改进工作方法或工艺的具体要求。

4.1.3.3 样板引路制度

推行样板引路制度,每个分部工程动工时先做出一个单元工程的典型样板,对经验不足的新工艺,先做试验做出样板后,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召开现场会,现场讲评,待所有施工班组掌握质量控制要领后,再全面铺开施工,确保整个工序的质量和工艺。

4.1.3.4 质量问题纠正和预防措施制度

对已经出现的质量问题,组织相关单位进行会诊,找出原因,查清责任,深入剖析,举一反三,立即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消除质量问题,并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4.1.3.5 健全工地例会制度

建立施工协调会制度,总监理工程师主持,对工程创优工作进行部署,检查创优活动的力度和成果,总结创优活动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并督促有关各方执行。

4.1.4 积极主动开展工程创优活动

4.1.4.1 确定工程创优亮点

4.1.4.1.1 基础工程创优施工工艺策划

在基础分部工程施工中,对台阶基础采用竹胶模板或新钢模板作为立柱模板,严格按《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要求的工艺施工。基础底台、支模板浇制,取消底层以土代模施工工艺,基础成品达到内实外光,减少气泡孔,基础施工质量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

开挖基坑的土(耕地内)用彩条布衬垫,生、熟土分开堆放,回填时,先填生土,后填熟土,回填后的基面表观与周围环境自然和谐。施工中尽量保护原有植被不受破坏。

掏挖基础采用人工掏挖应严格满足设计要求,坑口应避免大量堆放弃土,掏挖基础扩大头宜在浇制前开挖,成孔经检验合格后应立即装钢筋笼,浇注混凝土,混凝土浇注自由倾落度不应超过3.0米扩孔部分每浇200毫米振捣一次,主柱部分每浇300毫米振捣一次,一个基础必须连续浇注,

不得有施工缝。

接地沟的开挖尽量减少爬坡,接地钢筋的焊接头,采用刷防腐漆的办法进行防腐处理,接地引下线作到平直,紧贴塔身,工艺美观。

保护帽制作要求棱角分明保证顶端45度坡度,表面光滑,工艺美观。

4.1.4.1.2 组塔工程创优施工工艺策划

塔材用彩条布衬垫,组装时不用力敲打,不得在现场扩孔、打眼、切角,塔材弯曲不超过1/800,表面清洁美观。

螺栓穿向统一,出扣长度一致,紧固良好,铁塔倾斜符合优良级标准要求。

杆塔连接螺栓应逐个紧固,4.8级螺栓的扭紧力矩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4.8级以上的螺栓扭矩标准值有设计规定,若设计无规定时,宜按4.8级螺栓的扭紧力矩标准执行。

更换。

4.1.4.1.3 架线工程创优施工工艺策划

导地线光缆弛度误差达到优良级标准要求,压接管压后尺寸符合液压规范要求,压接管平直光滑,合成绝缘子串垂直、清洁美观,销子方向一致。

4.1.4.1.4 施工过程中,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的曲率半径不得小于设计和制造厂的规定。

4.1.4.1.5 光纤的熔接应在离光纤的外层套管、骨架时不得损伤光纤。

4.1.4.1.6 光纤的熔接应防止光纤接线盒内有潮气或水分进入,安装

接线盒时螺栓应紧固,橡皮封条必须安装到位。

4.1.4.1.7 光纤熔解后应进行接头光纤衰减值测试,不合格者应重接。

4.1.4.1.8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在同一处损伤、强度损失不超过总拉断力的17%,应用光纤复合架空地线专用预绞丝补修。

施工记录完整、准确,签字齐全。

4.1.4.2 督促设计单位开展设计方案优化

4.1.4.2.1 督促设计单位结合工程特点,在技术方案、设备材料选型、消除质量通病等方面考虑优化方案,形成工程设计创新方案,突出设计亮点。

4.1.4.2.2 督促设计单位针对工程设计技术难点,开展相关专题研究,对设计方案从技术经济性、功能可靠性、施工运行便利性,成本管理,环保节能等方面进行多方案、多角度优化,确定最优设计方案。

4.1.4.3 监督施工单位落实工程施工创优措施:

4.1.4.3.1 认真审查施工单位制定的创优实施细则,监督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工艺手册,要求针对工程的特点和难点及工艺创新亮点,补充编制工艺手册。

4.1.4.3.2 督促施工单位针对本工程特点制定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手册。

4.1.4.3.3 督促施工单位制定成品保护措施。

4.1.4.3.4 监督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认真组织施工,加强施工单管理,严格控制工序质量,落实各项创优措施,确保施工工艺质量,消除各种质量通病,加强成品保护,使工程最终实体质量达到创优目标。

4.1.5 贯彻精细化管理思想

贯彻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将工程创优方案落实到每个管理细节,做到精细设计、精心施工、精细监理,确保全过程受控。

4.1.6 监理措施的自查

监理部加强内部监督检查,每月由总监组织进行工作自查,确保各岗位监理人员落实各项监理措施,按预定的方案全面开展,质量控制工作及时到位。

4.1.7 完善监理工作档案

对质量控制等监理过程形成的工作档案进行详细策划,明确工程监理全过程应形成的监理文件,并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利用数码照片资料加强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过程控制的通知》细化监理影像资料清单,在工作过程中,按策划方案形成规范的监理文件和影像资料,监理文件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监理工程手册110kV 线路工程分册(2010版)”进行分类组卷,工程质量报审可按照单位(子单位)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分类,建立资料报审记录,定期滚动收集、细化整理。

4.2质量控制措施

明确为达到创优质工程的质量目标,以事前预控为主,进行主动控制,严格事中控制,辅以事后控制。

通过参加项目管理流动红旗竞赛,搭建66kV五山线改造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严格按标准化要求,从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造价管理入手,落实各项质量目标,实现输电线路工程创优目标。

4.2.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贯彻落实

项目监理部针对本工程特点编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贯彻实施办法和监理检查计划。督促各参建施工单位制定切合工程及自身实际情况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贯彻实施办法和自检计划。建立经常性的贯彻执行情况的自检和专检机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