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易县中学2021-2022高一生物3月月考试题(B部).doc

河北省易县中学2021-2022高一生物3月月考试题(B部).doc
河北省易县中学2021-2022高一生物3月月考试题(B部).doc

河北省易县中学2021-2022高一生物3月月考试题(B部)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1--20每小题2分,21-30每小题3分,共70分)

1.下列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身高与体重 B.兔的长毛与短毛C.白毛的猫与黑毛的狗 D.棉花的细绒和长绒

2.在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中都有写有D或d的两种小球,并且各自的两种小球D和d数量相等的,这分别模拟的是

A.F1的基因型是DdB.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

C.F1产生的雌、雄配子都有D和d两种,且比例D∶d=1∶1

D.亲本中的父本和母本各自产生的D和d的配子1∶1

3.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子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B.产生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型的基因彼此分离C.子代表现型的数量比为3:1D.产生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

4.人体肤色的深浅受A 、a和B 、b两对基因控制(A 、B控制深色性状),基因A和B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相同,基因a和b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也相同。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结婚,关于其子女皮肤颜色深浅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子女可产生四种表现型B.肤色最浅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

C.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有3/8D.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占1/4

5.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交和反交实验增强了实验的严谨性

B.在花粉尚未成熟前对父本去雄

C.测交结果可反映F1产生的配子种类、数量及比例

D.孟德尔提出了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假设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

B.孟德尔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

C.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

D.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

7.孟德尔在豌豆杂交试验中,成功利用“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有关分离定律发现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

B.假说的核心是:F1产生了数量相等的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两种配子

C.根据假说设计了测交试验并推理出相应结果

D.做了多组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F2的性状分离比均接近3:1,以验证其假说

8.在一个玉米的自然种群中,等位基因A、a控制高茎和矮茎,等位基因B、b控制抗病和感病,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其中含A基因的花粉致死。现选择高茎抗病植株自交,F1有四种表现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F1中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的比为3:1B.高茎对矮茎是显性,抗病对感病是显性

C.F1高茎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D.F1抗病植株间相互随机传粉,后代抗病植株占8/9 9.如图表示一个四分体的交叉互换过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四分体含有2条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

B.a和a′属于同源染色体,a和b属于非同源染色体

C.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D.四分体发生交叉互换的前提是同源染色体配对

10.下图为某动物体内的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的行为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①过程细胞核中均存在 DNA 的加倍

B.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③过程着丝粒断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④过程均存在胞质分裂,核 DNA 数减半

D.若受精卵中有 12 对同源染色体,则其分裂过程形成 12 个四分体

11.下列关于细胞分裂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同源染色体联会

B.某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若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则可形成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后代C.二倍体动物在细胞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很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D.某二倍体动物正常分裂的细胞若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

12.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全部位于染色体上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13.判断下列有关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提出者是萨顿,证明者是摩尔根

B.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摩尔根证明了控制果蝇红、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染色体和基因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很多基因

14.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的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15.关于下列几个重要科学探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摩尔根的果蝇伴性遗传实验②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③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④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A.①首次将一个特定基因定位在一条特定染色体上

B.②和③实验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C.③实验中用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细菌,实现了DNA和蛋白质分开研究

D.④的意义在于发现了DNA如何储存遗传信息,为DNA复制机制的阐明奠定了基础16.某一植物体内常染色体上具有三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C和c),已知A、B、C 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但不知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独立遗传。某同学为了探究这三对等位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做了以下实验:用显性纯合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杂

交得F1,F1同隐性纯合个体测交,结果及比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B.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C.A、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D.A、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17.甲病与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已知一对都只患甲病的夫妇生了一个正常的女儿和一个只患乙病的儿子(不考虑XY同源区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女儿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2 B.儿子患病基因可能只来自母亲

C.近亲结婚会增加乙病的患病概率D.该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3/16 18.在下列4个遗传系谱中(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只能是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是

A.B.C.D.

19.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Ⅱ-5与Ⅱ-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

C.Ⅱ-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D.Ⅲ-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

20.下列有关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在小鼠体内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艾弗里分别提取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通过R型细菌的体外培养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赫尔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艾弗里和赫尔希、蔡斯的实验思路都是将DNA和蛋白质分开,直接地、单独地去观察各自的作用

21.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中含有四种核糖核苷酸

B.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C.双链DNA分子中,碱基的数目和脱氧核糖的数目是相等的

D.双链DNA分子中,A+T=G+C

22.下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正确的是

A.b、c两段分别表示染色体和DNA数量变化

B.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在LM段得以体现

C.EF、KL段不存在染色单体

D.CD、GH及OP段染色体数目相同

23.对下面5个图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和图3所示的细胞处于图5中的cd段;图1细胞可能会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

B.图2细胞中含有0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1

C.图3产生的子细胞称为次级卵母细胞,图4细胞是图3细胞最终形成的子细胞

D.图5中bc段发生于细胞分裂的间期,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24.如图表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过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

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分别来自于锥形瓶和试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强度偏低

B.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要加入含32P的无机盐来培养大肠杆菌C.若亲代噬菌体的DNA中含有腺嘌呤50个,3次复制需要胸腺嘧啶350个

D.C中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合成,需要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参与

25.某果蝇种群只存在X B X b、X b Y两种基因型,且雌雄比例为1:1。假设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的死亡率,该种群随机交配子一代中表现为显性的雄性果蝇占

A.4/9 B.1/6 C.2/9 D.1/3

26.某种植物的叶形(宽叶和窄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宽叶基因对窄叶基因完全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将该植物群体中的宽叶植株与窄叶植株杂交,子一代中宽叶植株和窄叶植株的比值为5:1;若亲本宽叶植株自交,其子代中宽叶植株和窄叶植株的比值为

A.3:1 B.5:1 C.11:1 D.5:3

27.由50个脱氧核苷酸构成的DNA分子,按其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可分为多少种,说明了DNA分子的什么特性( )

①504种②450种③425种④遗传性⑤多样性⑥特异性

A.①④B.②⑤C.②⑥D.③⑤

28.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7%,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A.32%和17% B.18%和31% C.30%和21% D.17%和32%

29.下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示生命活动中可同时发生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B.图示体现了边解旋边复制及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C.在复制完成后,甲、乙可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

D.将该模板DNA置于15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3/4

30.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的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真核细胞内的染色体是细胞核内DNA的唯一载体

B.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

C.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的比值为1或2

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第II卷(非选择题)

31.(每空2分,共12分)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1)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作亲本杂交,子一代全部是淡紫色植株。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利用淡紫色红玉杏(AaBb)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让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红玉杏花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

实验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 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3)若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取(3)题中淡紫色红玉杏(AaBb)自交,F1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其中纯种个体占________。

32.(每空2分,共10分)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A—a在X染色体上,B—b在常染色体上)

(1)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F1代全是红眼。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①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

②若F1代自由交配得F2,F2代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中具有A和a的比例分别是________。

(2)红眼长翅的雌果蝇与红眼长翅的雄果蝇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①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

②后代中与母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后代总数的________。

③雄性亲本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33.(每空1分,共8分)如图所示细胞中与基因有关的物质或结构,请分析并回答:

(1)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 ]______。

(2)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 ]______,基因和a的关系是______.

(3)c和b的关系是______,b被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______(填字母).

(4)如果基因存在于______上,则其遗传方式与性别相关联,这就是______.这种遗传方式既遵循______定律,又有特殊性.

高一年级2021年3月份考试生物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BCB D A 6-10:D D C D D

11-15: BBBBB16-20 :AABCD

21-25: CC C B A26-30:C DCDB

非选择题

31.(每空2分,共12分)

(1) AABB×AAbb或aaBB×AAbb

(2)①深紫色∶浅紫色∶白色=3∶6∶7 ②淡紫色∶白色=1∶1

③深紫色∶淡紫色∶白色=1∶2∶1

(3) 5 3/7

32.(每空2分,共10分)

(1)①X A X A、X a Y ② 1:1 3:1

(2)(2)① BbX A X a、BbX A Y ②3/8③BX A、bX A、BY、bY=1:1:1:1 33.(每空1分,共8分)

(1)b DNA (2)a 染色体基因在a上呈线性排列

(3)c是组成b的基本单位 d、e、f (4)性染色体伴性遗传基因分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