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主干知识专题训练:全球气候类型和气候变化

2020届高三地理主干知识专题训练:全球气候类型和气候变化
2020届高三地理主干知识专题训练:全球气候类型和气候变化

2020届高三地理主干知识专题训练:全球气候类型与气候变化

一、单选题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及产生的影响。

1.对图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

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

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

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

2.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

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

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

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

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

1.D

2.D [解析] 第1题,对比1936年和2015年图示,可以得知:该地区气候变暖,年蒸发量可能增加;冰川消融,补充河湖水量,但河湖水量不一定持续稳定增加;气温升高导致冰川融化,引起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冰川是地表淡水资源的主体,冰川融化导致地表淡水资源总

量减少。所以D正确。第2题,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为了判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我们需要掌握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等信息,无须掌握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所以D项符合题意。

图为欧洲南部沿42°N纬线部分地区剖面示意图和①②两地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回答3~4题。

①地②地

3.图示②地气候( )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冬暖夏凉,降水均匀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4.造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

A.洋流

B.大气环流

C.地形

D.纬度位置

3.A

4.C [解析]第3题,读图可以看出,②地夏季(6—8月)降水较少,气候干燥,冬季(12月—次年2月)降水较多,气候湿润。结合该地地理位置可知,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故选A。第4题,影响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因素是盛行西风。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地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②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所以造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地形。

降水垂直变化率是指海拔每上升100 米,降水的变化量。读某山地一侧1月、7月均温及降水垂直变化率示意图,完成5~6题。

5.该侧山地最大降水量出现的海拔高度约为( )

A.1200 米

B.1500 米

C.2300 米

D.3000 米

6.该山地可能为( )

A.天山

B.峨眉山

C.乞力马扎罗山

D.安第斯山

5.C

6.B [解析] 第5题,结合材料分析可知,降水垂直变化率大于0,说明降水量在增加;降水垂直变化率小于0,说明降水量在减少。该侧山地最大降水量应出现在降水垂直变化率

减小到0时,其对应的海拔高度为2300 米。第6题,该侧山地海拔500米处1月均温约为7℃,7月均温约为28℃,应属北半球亚热带地区的山地。天山纬度较高,冬季山麓附近气温低;乞力马扎罗山和安第斯山均位于南半球。据此推知该山地可能为峨眉山。

地理要素既有共性,更具个性。共性包含于个性之中,是同类地理要素的概括;个性是地理要素受其他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差异性,是地理要素在特定地理区域的具体表现。下表数据是图中四个城市的海拔、气温和降水资料。据此完成7~9题。

四个城市的海拔、气温和降水资料

地点(海

项目1月4月7月10月拔)

气温(℃)13.5 18.5 26.5 23 P(9m)

降水量(mm) 53 4 0 9

气温(℃) 1.5 12.5 23 13.5

M(122m)

降水量(mm) 64 82 68 100

气温(℃)11 15 22 18.5

N(56m)

降水量(mm) 110 64 5 80

气温(℃)8.5 15 27.5 23

Q(71m)

降水量(mm) 57 31 6 53

7.表中四地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依次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P、M、N、Q

B.Q、N、M、P

C.M、N、P、Q

D.N、M、Q、P

8.上述图表资料反映P、M、N、Q四地的共性是( )

A.都属于地中海气候

B.都位于地中海沿岸

C.都位于30°N~40°N大陆西岸

D.都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

9.P、M、N、Q四地中,M地7月降水最多的原因可能是( )

A.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锋面停留时间长

B.气温高,昼夜温差大,近地面水汽容易凝结

C.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温和多雨

D.位置偏北,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小,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短

7.D 8.A 9.D [解析] 第7题,结合四地的海拔高度及气候变化特征逐一进行判断。如N 地海拔较低,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最多,气温年较差较小,气候海洋性较强,据此推知其最可能对应①地。其他各地以此类推。第8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P、M、N、Q四地都属于亚热带冬雨型气候,为地中海气候。第9题,结合图示信息并根据上题分析,M地对应图中②地,其纬度偏高,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较短,7月降水量较多。

冰川零平衡线是冰川积累区和消融区的界线,在零平衡线上,冰川的积累和消融达到平衡)和冰川面积变化。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地区1960—2010年气候与冰川变化之间的关系是

A.冰川零平衡线高度波动上升,冰川退缩

B.气温、降水的变化与冰川面积变化呈正相关

C.降雪减少,冰川融化量增大

D.气温升高,冰川补给量增大

11.气候的变化可能对新疆绿洲农业产生的影响是

A.农作物生长期缩短,低温冻害减少B.蒸发旺盛,冰雪融水减少

C.降水增加,水土流失加重D.气温升高,冰雪融水和灌溉用水增多

10.A 11.D【解析】第10题,图示该地1960—2010年间,气温、降水波动上升;冰川变化特点:冰川零平衡线高度波动上升,冰川面积减小,冰川退缩。故选A。第11题,该地气温整体上升,气候变暖,农作物生长期延长,低温冻害发生不一定减少;由于气温升高,降水可能减少,荒漠化加重;而由于气温升高,冰雪融水和灌溉用水增多。故选D。

磁化率是反映温湿气候与干冷气候变化的良好指标。气候温湿利于磁性物质形成与聚集。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某典型地区磁化率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距今6万~7万年时间段,下列现象最可能发生的是( )

A.我国北方沙尘暴天气增多

B.我国甘蔗种植区北界北移

C.我国正处于间冰期

D.我国夏季风势力偏强

13.距今13万年以来,黄土高原磁化率变化反映出 ( )

A.全球气候变暖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形成过程

C.东亚冬夏季风环境效应交替变迁

D.黄河下游断流现象日益严重

12.A 13.C [解析] 第12题,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距今6万~7万年时间段,磁化率偏低,磁化率低说明气候干冷。气候干冷,冬季风势力偏强,我国北方沙尘暴天气增多;我国甘蔗种植区北界南移;我国正处在寒冷期;我国夏季风势力偏弱。第13题,结合材料信息及上题分析可知,磁化率低说明气候干冷,磁化率升高说明气候变得温湿,全球气候先变冷,后变暖;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形成过程受其影响不大;东亚冬夏季风环境效应交替变迁;黄河下游断流面积先扩大,后减小。

2017年4月22日,气候变化《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中国积极推动落实《巴黎协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引领各国共同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赢得国际社会积极评价。读图,完成14—15题。

14.下列有关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生代以干旱期为主B.第四纪属于间冰期,冰川覆盖面积比现在小

C.寒冷期偏长,温暖期偏短D.整个古生代以温暖期为主

15.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全球热量资源发生变化,但是水资源条件不变

B.热量条件改善,全球生物多样性增加

C.全球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增多

D.极端天气减少,从而减少疫病的流行

14.D 15.C【解析】第14题,图片显示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第四纪以寒冷为主,属于冰期,冰川覆盖面积比现在大;寒冷期偏短,温暖期偏长;整个古生代以温暖期为主。故D正确,B、C、D错误。第15题,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在变暖的过程中,地球会面临更多的极端天气和极端气候事件,如持续性干旱,高峰热浪、极端暴雨洪水等。由于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饮水缺乏、粮食减产、流行疾病等次生灾害增加。自然界的动植物,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而惨遭厄运,生物多样性减少。故C正确,A、B、D错误。

通常情况下,灰熊主要分布在北极圈以南,北极熊主要分布在北极圈以北。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白色北极熊爸爸,赫然发现孩子们一个个灰不溜秋,越来越像隔壁家的“老灰”……至此,“混血熊”在北极圈出现了。读图完成16—17题。

16.“混血熊”出现的地理原因是

A.全球变暖B.板块活动C.洋流运动D.太阳活动

17.若干年后,北极地区也许再也找不到一头纯白色的北极熊了。从根本上防止这种情况出现的措施是

A.适当猎杀公灰熊B.建立北极熊保护区

C.禁止热带雨林的开发D.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16.A 17.D【解析】第16题,全球变暖导致我国灰熊的生存范围变化,向较高纬度扩大,与白色北极熊交配,繁育的后代为混血熊,与板块运动和洋流及太阳活动无关,故选A。第17题,由上题分析可知,“混血熊”出现的地理原因是全球变暖,而缓解全球变暖的措施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故选D。

近年来乞力马扎罗山山顶“雪冠”逐渐缩小,有环境专家指出这独有的“赤道雪山”奇观可能会在10年内彻底消失。据此回答18—19题。

18.乞力马扎罗山山顶“雪冠”渐趋缩小,反映了全球环境的某种变化。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①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②氟氯烃的大量排放③植被大量减少④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大量排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9.下列地理现象与该全球环境变化有关的是

A.舟山渔场出现渤海湾鱼种B.日本本州岛樱花推迟开放

C.我国1月份0℃等温线的位置北移D.沿海地区海水侵蚀作用减弱

18.B 19.C【解析】第18题,根据图示信息,乞力马扎罗山山顶“雪冠”渐趋缩小,反映了全球变暖这一环境问题,全球变暖的成因是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导致温室气体增多,毁林导致植被的大量减少,消耗的二氧化碳减少,选B。氟氯烃的大量排放会导致臭氧层空洞,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大量排放是导致酸雨的成因。第19题,本题涉及的环境问题是全球变暖,舟山渔场比渤海湾纬度低,随着变暖,渤海湾可能会出现舟山渔场鱼种;日本本州岛樱花提前开放;我国1月份0℃等温线的位置北移;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海水侵蚀作用加强,据此选C。

二、综合题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念青唐古拉山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平均海拔在6000 米以上,主峰为念青唐古拉峰,海拔7162 米,主峰及附近地区常年冰雪皑皑,是青藏高原东南部最大的冰川分布区。图K9-9示意念青唐古拉山北坡草线(5200 米)附近某地降水量与土壤湿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中W50和W5分别代表距地表50 厘米和5 厘米的土壤湿度。

(1)据图简述土壤湿度的时间变化特点。

(2)据图分析气候变暖对土壤湿度的影响。

【答案】

(1)距地表5 厘米处土壤湿度随时间的变化量小于距地表50 厘米处;4—11月,土壤湿度较高,而12月—次年3月土壤湿度较低,变化幅度显著。

(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初期气温升高,冰川融化,土壤湿度增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后期气温高,蒸发旺盛,山地冰川消失,土壤湿度降低。

[解析] 第(1)题,本题可从不同深度的土壤湿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和总体随时间的变化特点两方面分析。第(2)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初期冰雪融水量大,土壤湿度升高,但后期冰雪全部融化之后,气温高,蒸发量大,土壤湿度降低。

21.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祁连山地处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生态功能和地位十分重要。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其涵养的水源也是甘肃河西五市及内蒙古、青海部分地区500多万群众赖以生存的生命线。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丰乐口管护站,不久前刚刚发现了珍稀动物雪豹的身影。近两年国家环保部通过卫星遥测发现了这个区域的不少问题,除了开矿以外,保护区内水电设施繁多、遥感监测发现了37个水电和能源项目,旅游设施未批先建13个,全部旅游项目中只有1处进行了环评,此外还有过度放牧等现象,多种问题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严重,显现“生态危机”。研究表明,工业排放的有色颗粒物会加快冰川近20%的融化速度。

材料二下图为祁连山地区冰川分布图。

材料三下图为近50年来祁连山地区各海拔高度带冰川面积变化图。

(1)分析祁连山地区“生态危机”的原因。

(2)冰川的生存、发育及规模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

(3)据图描述祁连山地区各海拔高度带冰川面积变化特征。

(4)为保护祁连山这个重要的生态屏障,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采矿、发电、无节制旅游开发、农牧业生产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了祁连山地区生态平衡,影响了珍惜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破坏了草场,加快了荒漠化速度;排放废气造成空气污染,加剧了冰川的融化速度等。

(2)气候变化,气温升高可以加速冰川融化,降水量增多可以增加冰川面积;人为因素,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可以使全球变暖,加剧冰川融化速度。

(3)海拔4000 m以下山区冰川已完全消失;随着海拔上升,冰川面积变化百分比逐渐下降;海拔5500 m以上区域冰川面积基本上没有变化。

(4)可以采取恢复破坏区域、制定相应的法规,禁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设置相应的监管部门,合理开发资源等措施。要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节能减排,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下游区域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解析】

(1)由“除了开矿以外,保护区内水电设施繁多,旅游设施未批先建”说明导致该地生态破坏的原因有采矿、发电、无节制的旅游发展等方面;由材料分析可知,此地还有过度放牧等现象,因此农牧业生产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也加剧了祁连山地区生态平衡的破坏,进

而影响了珍惜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同时也破坏了草场,加快了荒漠化速度;排放废气造成空气污染,加剧了冰川的融化速度等。

(2)主要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进行分析。自然因素主要从气温和降水来分析;人为因素主要从全球气候变暖来分析。气温升高可以加速冰川融化、降水量增多可以增加冰川面积;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可以使全球变暖,加剧冰川融化速度。

(3)读图可知,在海拔4000 m以下山区冰川已完全消失;随着海拔上升,冰川面积变化百分比逐渐下降;海拔5500 m以上区域冰川面积基本上没有变化。

(4)可以采取恢复破坏区域、制定相应的法规,禁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设置相应的监管部门,合理开发资源等措施。要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节能减排,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下游区域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中考地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专题复习

湘教中考复习学案十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中考目标要求:知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并会判别;知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概况;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参考地图册P26、P29—30 图形) 二、基础知识回顾(结合气候类型分布图和降水气温图)

三、考点与训练(考点:气候类型及分布、特征) 1、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C .热带季风气候D .热带沙漠气候 2、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 ) A.赤道附近地区如亚马孙平原.非洲和南美洲 C.亚洲的南部和东南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 3、四种热带气候类型共同点是 A.全年气温都比较高.全年降水都比较多 C.气温年较差都比较大.降水的季节分配都比较均匀 4、“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B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5、下列地区中,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的是( A 亚马孙平原 B .亚洲的青藏高原地区 C .地中海沿岸.非洲的撒哈拉地区 6、下列降水最少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7、下列大洲中,缺少地中海气候的是( A.亚洲B .南美洲C .非洲D .南极洲 8、热带沙漠面积分布最广的大洲是( A.非洲B.南美洲C.大洋洲D.北美洲9、地中海气候区的主要植被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 .亚寒带针叶林D .温带落叶阔叶林 10、下列各大洲中, 没有寒带气候分布的是( ) A.南极洲B .北美洲C .非洲D .亚洲 11、下列气候类型中, 南半球缺少的类型的是( ) A.亚寒带针叶林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高山高原气候D .冰原气候 12、下列气候类型中, 降水集中在夏季的一种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B .苔原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温带大陆性气候 13、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B .温带海洋性气候C .高原高山气候D .温带大陆性气候读下列四地气温年变化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梳理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臭氧--地球生;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二、大气;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三、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吸收(选择性)臭氧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氮--生物体基本成分 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③包含臭氧层 三、大气的受热过程 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 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 吸收(选择性臭氧-紫外线、CO2-红外线)、散射(有一点选择性小颗粒优先散射短波光-兰紫光)、反射(无选择性云层) 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 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5、太阳辐射(光照)的影响因素:纬度、天气、地势、大气透明度、太阳高度四、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 2、大气运动形式: 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3、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4、水平气压差: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5、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压差(或水平气压梯度力) 6、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 风向的决定:1力风(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2力风(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3力风(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 7、风向:1、风向-—风来的方向;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

普通普通高中地理世界气候类型知识点

普通普通高中地理世界气候类型知识点 与本主题更多相关点击进入:知识'>地理世界气候类型知识高中地理世界气候类型知识 ____。 普通普通高中地理世界气候类型知识1 温带大陆性气候 1. 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0℃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少雨型(<400mm) 2. 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纬30°—60°的大陆内部。 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部。 3. 气候特点(特征):冬夏温差大,全年降水少。 4. 气候形成原因:终年受到大陆气团控制,远离海洋,干旱少雨。 5.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黄羊、旱獭、双峰驼、子午沙鼠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黑钙土、荒漠土 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德国首都柏林、新兴工业中心慕尼黑、斯图加特、最大航空港法兰克福、国际会展中心莱比锡;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波兰首都华沙;南斯拉大首都贝尔格莱德;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最大港口圣彼得堡;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乌克兰首都基辅;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哈萨克斯坦首都最大城市阿拉木图;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伊朗首都德黑兰;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加拿大首都渥太华、最大城市多伦多、最大港口蒙特得尔;美国首都华盛顿、最大城市和港口纽约、第二大工业城市芝加哥、“汽车城”底特律、“钢都”匹兹堡、工业城市布法罗、波士顿、费城;我国西部特大城市兰州、乌鲁木齐等。 7. 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以畜牧业为主,灌溉农业或绿洲农业,棉花、瓜果、小麦等。 普通普通高中地理世界气候类型知识2 地中海气候 1. 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2020届高三新高考地理大复习知识点强化练习卷: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读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的判读 一、选择题 据某研究机构推算,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世界各国的小麦、大豆等作物产量大幅下降,每年因此损失约424亿美元。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区域降水也发生变化。下图示意1959~2008年我国部分地区降水趋势系数分布。降水趋势系数表示降水长期趋势变化的方向和程度,降水趋势系数为正值,说明随时间的推移,降水呈增多趋势,反之,降水呈减少趋势。降水趋势系数的绝对值大于等于0.273时说明降水变化趋势明显。据此完成1~3题。 1.1959~2008年,降水呈明显减少趋势的区域大致位于( ) A.新疆中部B.甘肃西部 C.陕西东部D.宁夏北部 2.图示区域具有生长优势的农作物是( ) A.冬小麦B.春小麦 C.水稻D.大豆 3.1959~2008年,图中甲地( ) A.湖泊水位大增B.粮食产量降低 C.病虫害发生频率减小D.生态系统可能失调 1.C 2.B 3.D [第1题,据图可知,陕西东部降水趋势系数为-0.4~-0.273,说明该地降水明显减少,C对;宁夏北部降水趋势系数主要为-0.273~-0.1,降水减少趋势不明显,D错;而新疆中部和甘肃西部降水呈增多趋势。第2题,图示地区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降水较少,冬季气温偏低,冬小麦在该区域不具有生长优势;春小麦抗旱能力强,适宜在温凉气候下生长,在该区域具有生长优势;图示区域为我国西北地区,不适宜水稻、大豆的生长。第3题,因全球气候变暖,区域降水增多的同时,蒸发量也会增加,故甲地湖泊水位是否大增无法确定;降水增多,气温升高,高纬度地区粮食产量可能增加;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增多,害虫安全过冬的可能性增大,从而造成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增加;气候的变化改变了环境,从而使生态系统不稳定。] (2019·湖北质检)下图示意亚洲部分区域2013年5月对流层CO2浓度(颜色越深表示浓度越大)的分布。读图,完成4~5题。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

一.热带雨林气候 特点:终年高温多雨 成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年雨型(>2000) 2、位置: 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 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刚果盆地,南美的亚马孙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群岛等。 3、气候特点(特征):常年高温多雨。 4、气候形成原因:终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 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新加坡的首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著名旅游城市万隆、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尼日利亚的首都

拉各斯,民主刚果首都金沙萨、古巴首都哈瓦那,巴拿马的首都巴拿马,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秘鲁城市伊基托斯 7、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二.热带沙漠气候 特点:终年高温少雨 成因: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控制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少雨型(<250) 2、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回归线上南北纬30度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海陆位置:非洲北部的撒哈啦大沙漠,南部的纳米布沙漠。亚洲的阿拉伯大沙漠尔沙漠,南亚的塔尔沙漠,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大沙漠,北美的亚利桑那沙漠,南美的阿塔卡马沙漠。 3、气候特点(特征):终年高温少雨。 4、气候形成原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荒漠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荒漠

全国高考地理试题汇编(10月)G4全球气候变化

G4 全球气候变化 【文综地理卷·2015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五校联考(201409)】G4据2014年3月14日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 近些年来,祁连山雪线正以年均2米到6.5米的速度不断上升,随着冰雪资源不断减少,河西走廊地区面临着巨大的水资源危机。1.祁连山地区冰川面积大幅缩减的原因有() ①温室气体大量排放②酸性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酸雨 ③臭氧减少紫外线增强④农业生产发展大量引水灌溉 ⑤过度砍伐森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④⑤ 【知识点】本题考查冰川面积变化原因分析。 【答案解析】1.C 解析:1题,祁连山地区冰川面积大幅缩减的原因主要是全球变暖造成的,而温室气体大量排放、过度砍伐森林、臭氧层破坏都会造成全球气温升高,故而C正确。 【思路点拨】全球变暖原因及影响是常考的知识点,要注意总结和灵活应用,本题难度不大。补充:

【地理卷·2015届湖北省孝感高中高三10月阶段性考试(201410)】K1 G4专家认为,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低碳经济备受关注的大背景下,未来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先的国家。完成 39-40题。 39.在低碳经济时代,下列工业部门受益最大的可能是 A.造船工业B.电子工业C.核电工业D.服装工业 40.若现阶段我国生产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而成)作为汽车燃料,将对我国产生的显著影响有 ①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②提高能源利用率 ③减轻耕地压力④调整种植业结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知识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经济。 【答案解析】39.C 40.D 解析:39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造船工业、冶金工业、都有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温室气体排放多。服装工业虽然污染少,温室气体排放也较多,核电工业没有污染气候和温室气体排放,A、B、D错。核电属于清洁能源,所以在低碳经济时代,会得到更多发展,受益最大。C正确。

高考地理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海洋 陆地 海洋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 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可知 A .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B .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C .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D .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下图中数字代号表示上海、拉萨、罗马、珀斯(32°S ,116 °E)四个城市。根据图示资料,判断2~4题。 2.四城市中,七月气温低于一月气温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四城市中,属于相同气候类型的两个城市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4.下列因素中,对城市②七月气温影响较大的是 A .位于南半球 B .纬度位置高 C .受地形的影响 D .附近有寒流经过 读右图,回答5~6题: 5.如果图中B 处常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那么B 处肯定位于: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南半球 D .北半球 6.如果B 处只有一个季节受到西风控制,而且该大陆又是 世界上最大的大陆,那么C 处的气候类型应该是: A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第十六届亚运会于2010年在中国广州举行,开幕时是为2010年11月12日。亚运会的举办使广州及广东面临着历史发展的极好机遇。据此回答7~8题。 7.读下图,其中符合广州气候特点的是( )。

8.广州亚运会选择在11月份举办,从气候的角度看,主要是因为( )。 A.广州11月份秋高气爽,气候宜人 B.广州11月份降水较多,气候湿润 C.广州11月份严寒干燥,雷雨天气少 D.广州11月份温和多雨,气候宜人 9.读下面四种气候要素图(图中各点的标号表示月份),判断四种气候类型代表性的城市依次是 A.伦敦、罗马、北京、武汉 B.开普敦、伦敦、莫斯科、上海 C.罗马、纽约、东京、上海 D.北京、伦敦、罗马、上海 10.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右图),①地的气候类型是 1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中所描述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2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一、课标解析 课标:分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了解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全球变暖的影响。指导全球气候变化已经给地理环 境和人类活动带来了重要影响,应提高环境危机意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主干知识点梳理 气候变化的概念: 不断变化中 按时间尺度分 为 、 、 。 近代气候变化 特 点: 。 原因: 。 海平面 。危 害: 。 可能影响 影响 生产。具 体: 。 影响 过程。导 致 。 适应对策: 、 、 等。 三、典题解析 1、读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1)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在不断 , 原因是 。 (2)二氧化碳对 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因此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对 有很大影响。 (3)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将发生什么影响? 解析:本题对全球变暖问题进行了考查,可涉及三方面的知识,一是近年来二氧化碳增 加及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由燃烧矿物燃料和毁林造成的。二是二氧化碳增多与全球变暖的内 在联系,是由二氧化碳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的性质所决定的。三是全球变暖的危害。 全球气候变 化

答案:(1)升高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毁林(2)地面长波辐射气温(3)一方面全球变暖会引起部分极冰融化,使海平面升高,威胁沿海低地国家;另一方面,全球变暖会使世界各纬度地区的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导致各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2、读图,分析回答: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变化的特点是,这种现象称之为二氧化碳的。 (2)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与日益俱增的原因:一是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二是。 (3)把图中预测海面上升情况的序号,填入下表空格中,并与能源利用状况相适应。 (4)按图中①状况发展下去,未来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是() A、岛屿面积和岛屿数量将有所减少 B、华北地区的春旱现象将有所缓和 C、宁夏平原地区将更加干旱 D、天山山脉的雪线将会明显下降 E、台湾海峡将变宽 解析:前两问较基础,后两问难度较大。第(3)问重在分析图,由④→③→②→①,反映海平面上升幅度由小到大,上升幅度越大说明温室气体排放量大,能源利用状况无变化。第(4)问,按①状况发展,意味着气温逐渐升高,华北春旱将更为严重,天山雪线也将明显上升。这是一道读图分析综合题,能力要求较高,解答中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需认真分析。 答案:(1)波动上升“温室效应”(2)森林被大量砍伐的缘故(3)按表中情况分析,对照图示得出自上而下依次是:②①④③(4)A、C、E 四、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气候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近百年来,我国气温上升高于全球平均值 B、我国南方地区的气温增高比

2018高中地理每日一题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读白令海峡及其周边区域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示信息可判断,该区域所处月份可能为 A.1月B.4月C.7月D.10月 2.图示季节 A.堪察加半岛和苏厄德均盛行西南风 B.堪察加半岛和苏厄德均盛行东南风 C.堪察加半岛盛行西南风,苏厄德盛行东南风 D.堪察加半岛盛行东南风,苏厄德盛行西南风 答案 【答案】1.C 2.D 2.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夏季。堪察加半岛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苏厄德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盛行西南风。故选D。 解题必备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特点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 热带 热带雨林气 候南北纬10°之间 亚马孙河流域、刚果 河流域、印度尼西亚 赤道低气压带控 制,盛行上升气流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热带草原气 候 南北纬10°~南 北回归线之间 非洲中部、南美巴 西、澳大利亚大陆北 部和南部 赤道低气压带和 信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干、 湿季明显交替 热带季风气 候 北纬10°~北回 归线之间的大陆 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印度 半岛 海陆热力性质差 异和气压带、风带 位置的季节移动 全年高温,旱、 雨两季分明,雨 季集中 热带沙漠气 候 南北回归线~南 北纬30°之间的 大陆内部和西岸 撒哈拉地区、阿拉伯 半岛、澳大利亚中西 部 副热带高气压带 或信风带控制 终年炎热干燥 亚热带亚热带季风 和季风性湿 润气候 南北纬25°~ 35°之间的大陆 东岸 我国秦岭—淮河以 南地区 海陆热力性质差 异 冬季低温少雨, 夏季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 40°之间的大陆 西岸 地中海沿岸 副热带高气压带 和西风带交替控 制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 温带温带季风气 候 北纬35°~55° 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华北、东北,日 本,朝鲜半岛 海陆热力性质差 异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 气候 南北纬40°~ 60°之间的大陆 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 陆的内陆地区 终年受大陆气团 控制 冬寒夏热,干旱 少雨 温带海洋性 气候 南北纬40°~ 60°之间的大陆 西岸 西欧 全年受西风带控 制 全年温和湿润 亚寒带亚寒带针叶 林气候 北纬50°~70° 之间的大陆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 陆的北部 全年受极地气团 控制 冬长严寒,夏短 温暖,降水少 寒带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近 的沿海亚欧大陆和北美大 陆的北冰洋沿岸 纬度高,太阳辐射 弱,受极地气团或 冰洋气团控制 终年寒冷,降水 稀少

区域地理世界气候类型测试题(供参考)

世界气候类型【当堂检测】 读“气候资料图”,回答11~12题。 1. 图中①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关于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气候类型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 B.②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 C.③气候类型最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D.①、②、③气候类型夏季均为高温少雨 (2012·山东青岛测试)读几种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范围图,完成5~6题。 3.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A.①是热带沙漠气候B.②是热带雨林气候 C.③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④是热带草原气候 4.图中②代表的气候类型最大的分布区在 A.亚马孙平原地区B.撒哈拉沙漠地区 C.西西伯利亚地区D.西欧地区 5.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模式图下方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________。 A.②—甲 B.④—乙 C.⑥—丁 D.⑦—丙 (2)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的季节是________季。 (3)图中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________;气候类型④地区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___(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6.读下图,回答问题。 (1)①、②、③、④四地气候形成与气压带、风带无直接关系的是______,其形成原因主要与___有关。 (2)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是________,请说出其气候类型与形成原因 (3)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都有关系的为________,请说出其形成原因与气候特征。 (4)当③地草木枯黄时,④地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 (5)画出1月份赤道附近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要求用表示 高压带,表示低压带,箭头表示风向) 【课堂小结】将你在本节课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疑问写下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和解决吧! 收获: 疑问: 【课后检测】 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环流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 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高中地理必修1《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高一学生 2.学科:地理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利用百度搜索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课标要求】 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①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归纳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 ②举例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的读图分析,培养读图、析图能力。 ②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资料,提高资料整理分析的能力,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讨论和研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渗透环境教育和情感教育,使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和国际视野的人。 ②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全球气候变化”是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在教材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对于重难点的突破比较容易解决。教材中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用了很多不确定的词语,如“很可能是”“可能影响”等,笔者认为本节课思想性大于知识性,因而本节课的重点其实是向学生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环境教育和情感教育。【教学重难点】 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渗透环境教育和情感教育 【教学资源】人教版必修1教材、全球气候变化相关图像、电影《后天》剪辑视频、学生互联网搜索的资料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 【教学过程】 投影有关全球变暖的图片【百度图片】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1745205.html,/albums/758611/758611.html#2197651$83cab81eb0 22787f403417f6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1745205.html,/albums/758611/758611.html#2197651$4075890a2c bfa07f94ca6bf6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1745205.html,/albums/834804/834804.html#0$9252ae7e6330cc1b0 dd7da71 教学环节1:电影片段欣赏

考点16 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115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例1] 读右边三幅图,回答1—3题。 1.20世纪60年代后 A 、全球大气中CO 2体积分数持续增加 B 、全球气温呈下降趋势 C 、全球大气中CO 2体积分数增加了5倍 D 、我国气温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2.与三幅图示相吻合的结论是 A、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寒冷期 B、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温暖期 C、近五千年来,我国气温波动数值在20C以内 D、近三千年来,大气中的CO2的体积分数与气温变化无关 3.近年来,与a、b图示信息有关的地理现象是 A、黄河三角洲向海洋推进迅速 B、海平面下降 C、大气层频发强磁暴 D、某些沿海地区可能会被海水淹没 116

117 [例2] 读大气环境问题有关资料图,回答1-3题 1.该图反映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A .臭氧层被破坏 B .温室气体增加,全球升温 C .酸雨 D .水旱灾害 2.引起该环境问题的主要物质是 A .二氧化碳、臭氧 B .二氧化碳、甲烷 C .甲烷、氮氧化物 D .氮氧化物、氟里昂 3.100多年以来,CO 2浓度变化与全球气温变化的关系是 A .呈正比例关系增加 B .一直成正相关增加 C .CO 2浓度增加慢,气温上升快 D .CO 2浓度增加了约60×10—6,气温上升约0.5℃ [例3]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右面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是 A.干冷――暖湿――干冷交替变化 B.温湿――干冷――温湿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例4] 读右图,完成1—3题 1.下列有关近100年来气温变化的说法, 正确的是 A.没有明显变化 B.无规律的变化 C.一直缓慢上升 D.波动上升 2.下列人类行为可能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是: ①大量燃烧煤炭;②大量围湖造田; ③大量砍伐森林;④大量抽取地下水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全球气候变暖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A .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B .由于海水蒸发增加,世界海平面逐渐下降 C .大部分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将变得更加干燥 D .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地理人教必修一)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提高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图近年来乞力马扎罗山山顶“雪冠”逐渐缩小,有环境专家指出这独有的“赤道雪山” 奇观可能会在10年内彻底消失。结合下图,回答下题。 乞力马扎罗山山顶“雪冠”逐渐缩小,反映了全球环境的某种变化,这种变化又会引起其他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下列地理现象与这种变化有关的是() A. 我国农牧交错带北移 B. 日本本州岛樱花推迟开放 C. 土壤中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加快,造成土壤肥力下降 D. 山地针叶林带分布的海拔降低 2.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回答以 下问题。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黄河三角洲(如图)是东亚最大的三角洲,每年平均以2~3千米的速度向渤海推进。

区内地势平坦,物种丰富,与海河相汇处有大面积浅海滩涂和湿地,现已成为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和越冬繁殖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黄河三角洲湿地的作用主要包括()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②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③调蓄洪水,便于航运 ④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 ⑤旅游观光,科学研究 A. ②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②③④⑤ 4.20世纪80年代以来,停留在黄河三角洲越冬的候鸟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是() A. 湿地面积大,人类干预小 B. 食物充足,全球变暖 C. 地形平坦,环境优美 D. 土壤肥沃,水域宽广 5.生长在三角洲新生滩涂的植物应() A. 耐湿 B. 耐寒 C. 耐旱 D. 耐盐 二、材料题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格陵兰岛是世界最大岛屿(如下图所示)。全岛85%的地面覆盖着平均厚达2300米的大陆冰川,千姿百态的冰山、冰川与子夜太阳构成了格陵兰的奇景。水路和航空是主要的运输方式,只有在小块的沿海无冰区才有道路。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的判断

气候类型的判断 一、根据气候特征图判断 气候特征图很多,最常见的有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点状图、曲线图、折线图、气候资料图表等,对于这类图的判断,首先要准确掌握十种气候的特征,然后对这些图所反映出的气温和降水特征进行仔细分析,得出气候特征,从而确定气候类型。分析的突破点是: 首先,根据最冷(热)月份出现的时间判断南北半球;其次,根据最冷月气温的数值特征来判断热量带;最后,分析降水量的多少及年内季节分配状况来确定气候类型。 现汇总如下: 二、依据气候的成因判断 一个地区的气候主要受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人类活动。 首先,要明确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是造成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因素,它决定了各地的热量状况、所属的热量带;其次,要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热量和水汽的调节与输送功能,及其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 例如: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哪些气候类型?在季风影响下形成哪些气候类型?在风带、气压带交替控制下又有哪些气候类型?海陆位置对气候形成的作用等来判断气候类型——大陆性气候还是海洋性气候。现归纳如下:

三、根据某地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 首先要根据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将气候分布模式图变成脑中地图。在对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掌握的基础上,其分析判断的方法是: 首先,从纬度位置判断该地所属半球、所属热量带;其次,从海陆位置上确定位于大陆的东岸还是西岸;最后,根据已知条件将该点落实到全球气候类型和气候分布模式图上,确定其气候类型。

通过上面模式图还可以发现以下规律: 1. 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在赤道南北两侧对称分布,赤道上为热带雨林气候,然后向南、北分别为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他们的成因与风带、气压带及其季节性移动有关; 2. 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与季风活动有关; 3. 高纬度地区热量条件差,为极地气候; 4. 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小,为大陆性气候; 5. 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地区,为高山气候。 四、依据景观图及文字描述判断 不同的气候区有不同的生物和土壤类型,因此在掌握气候的形成和分布时,还应该掌握该地的自然景观特征,仔细分析文字描述或景观图特征,进而判断气候类型。

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知识点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知识点湘 教版 知识点 1、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或南半球缺失的气候类型)共四种: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 2、只分布在大陆东岸,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3、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4、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大洲:北美洲,亚洲(11种) 5、除了南极洲外,在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 6、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控制)冰原气候(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 7、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沙漠气候(受信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8、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 9、各大洲的气候类型 亚洲: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寒带冰原气候 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寒带冰原气候 欧洲: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寒带冰原气候 非洲:高山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高山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澳大利亚: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另外新西兰的南北二岛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极洲:寒带冰原气候 注:七大洲气候分布特点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季风气候显著

高中地理 【选考专题】高三选考二轮复习微专题(22)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选考专题】高三选考二轮复习微专题(22)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近年来,阿拉斯加北部低洼地带的白桦和黑云杉等浅根系树种森林,出现了一种当地人称之为“醉树”的新景观。这一些醉树大量死亡。左下图为阿拉斯加位置示意图;右下图为阿拉斯加“醉树”景观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中中N 地比Q 地气温高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N地纬度位置较低,获得太阳辐射能量较多,气温较高 B.由于山脉的阻挡作用,冷空气对N地的影响较小 C.N地沿岸有暖流流经,对N地有增温作用 D.Q地常年吹冬季风,气温偏低 2.推断阿拉斯加北部低洼地带“醉树”大量死亡的原因是 A.全球变暖,降水增加B.全球变暖,冻土消融 C.来自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增强 D.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冻土中含有大量的含碳有机物,冻土融化,储存的碳会释放到大气层中。下图为黑龙江省冻土年平均厚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3.影响黑龙江省冻土厚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 B.地壳下沉C.火山喷发 D.过度采矿 4.从冻土厚度的变化趋势推断,下列可信的是 A.亚热带作物种植北界南移B.南极地区的冰川面积扩大 C.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减少D.冻土区的植被生长更有利 从19世纪末至今,全球气候总的变化趋势在变暖.下图示意某地7月7°C等温线近百年来空间分布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季节,①地的气候特征是 A.温和多雨 B.温和少雨 C.炎热干燥 D.高温多雨 6.全球变暖对①地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A.制冷能耗减少 B.草原变成荒漠 C.作物熟制改变 D.海岸线向东移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省1971—2011年气温距平累积(即距平均值的累加)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该省近四十年来 A.气温波动上升 B.2011年气温约等于平均值 C.前期偏冷,后期偏暖D.气候寒冷 8.如果全球气温与我国北方某省2001年以后的变化趋势一致,则 A.我国水稻种植北界南移 B.植物向更高海拔扩展 C.水热资源改善,更有利于人类的开发利用 D.有利于全球各地的生态保护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小麦和冬油菜适宜种植区的北界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成因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成因/分布/特点归纳 一、热带雨林气候 1. 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年雨型(>2000mm) 2. 位置: 纬度位置(分布规律):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 海陆位置: A.“两个低地,一片群岛”: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刚果盆地,南美的亚马孙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群岛。 B.五个非地带性分布:几内亚湾沿岸,巴西东南沿海地带,中美洲东侧,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沿海地区。 3. 气候特点(特征):常年高温多雨。 4. 气候形成原因:终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5.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 6. 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新加坡的首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著名旅游城市万隆;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尼日利亚的首都都拉各斯;民主刚果首都金沙萨;古巴首都哈瓦那;巴拿马的首都巴拿马;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秘鲁城市伊基托斯。 7. 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二、热带草原气候(萨瓦纳气候) 1. 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

高中地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

高中地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 1、热带雨林气候 位于各洲的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东南部的一些群岛等。 这些地区位于赤道低压带,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水汽凝结致雨的机会多,全年多雨,无干季,年降水量在2.000 毫米以上,最少雨月降水量也超过60 毫米,且多雷阵雨;各月平均气温为25~28℃,全年长夏,无季节变化,年较差一般小于3℃,而平均日较差可达6~12℃。 在这种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植物可以常年生长,树种繁多,植被茂密成层。 2、热带草原气候 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即南、北纬5~15左右(有的伸达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其主要特点,首先是由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南北移动、交替影响,一年之中干、湿季分明。 当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盛行赤道海洋气团,且有辐合上升气流,形成湿季,潮湿多雨,遍地生长着稠密的高草和灌木,并杂有稀疏的乔木,即稀树草原景观。 当受信风影响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土壤干裂,草丛枯黄,树木落叶。

与赤道多雨气候相比,一年至少有1~2 个月的干季。其次是全年气温都较高,具有低纬度高温的特色,最冷月平均温度在16~18℃以上。最热月出现在干季之后、雨季之前,因此,本区气候一般年分干、热、雨三个季节。 气温年较差稍大于赤道多雨气候区。 3、热带荒漠气候 它分布于热带干湿季气候区以外,大致在南、北纬15~30之间,以非洲北部、西南亚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热带干旱气候区常年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的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流下沉,所以炎热、干燥成了这种气候的主要特征;气温高,有世界热极之称。 降水极少,年降雨量不足200 毫米,且变率很大,甚至多年无雨,加以日照强烈,蒸发旺盛,更加剧了气候的干燥性。热带半干旱气候,分布于热带干旱气候区的外缘,其主要特征:一是有一短暂的雨季,年降水量可增至500 毫米;二是向高纬一侧的气温不如向低纬一侧的高。4、热带季风气候(以亚洲东部最为典型) 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以及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此外,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沿海地带也有分布。 这里全年气温皆高,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8℃以上。

全球气候变化测试题

知识改变命运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测试题 对野象生活习性的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中。读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回答1~2题。 1.公元前500年前,黄河流域的气候状况可能是( ) A .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 B .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 C .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 D .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公元前500年前黄河流域有野象分布,而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中,据此推测当时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

2.关于该历史时期(公元前500年~公元1830年)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B.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 C.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 D.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 ℃等温线的位置北移 【答案】C 【解析】从不同时期的野象分布地点可看出,图中所示历史时期野象分布北界不断南移,说明气温不断降低,是个变冷的时期,与现代气候变暖恰好相反。变冷时,雪线不断降低,我国1月0 ℃等温线位置不断南移。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的波动,总体上气温呈上升趋势。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明显增加。据此回答3~4题。 3.全球气温升高可能对我国造成的影响是( ) A.各地降水量普遍增大 B.南方与北方温差变大 C.水稻种植的北界北移 D.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答案】C 【解析】全球气温升高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因蒸发强烈,将会变得更加干旱;南北温差则不会变大,但1月0 ℃等温线将北移,水稻种植的北界也会北移,经济结构会有变化,但是总体上是弊大于利。 4.为减轻因二氧化碳浓度增大而导致的气候变化的危害,各国政府应( ) A.改变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比例 B.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减小二氧化碳排放量 知识改变命运

地理:全球气候变化

【00新课导入】:阅读资料:①1982年冬,美国纽约出现22℃高温,创百年纪录;1987年夏,希腊雅典出现罕见持续46℃高温天气;1988年7月,中国武汉高温天气持续25天之久。2003年也出现了持续40多天的高温天气。 思考:上述现象反映什么问题? 答: 【01学习目标】1.地质时期和近现代气候变化有何特点。2.近现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全球变暖的影响主要有哪些?3.应对全球变暖的对策。 【02知识呈现和学法指导】【背诵下图和划线部分】 知识点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1.气候变化的概念:______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2.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______和______变化。 3.分类:________时期气候变化、近现代气候变化。 4.近现代气候变化 (1)变化特征:虽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在______。 (2)主要原因:人为排放的________的数量增加,主要是______。 知识点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1.海平面上升:原因:______和海水______引起海水上涨。后果:改变______线,淹没_____的沿海地区。 2.影响农业生产:有利影响:使_____增加、生长期_____,作物产量提高。不利影响:使某些地区_____加重,造成_____不足,作物减产。 3.影响水循环 知识点三: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1.多使用______能源。 2.植树种草。 3.防止________。 4.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________________。 【03预习探究题】【背诵以下5题】 1.19世纪以来,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 答案: 2.全球变暖将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你能做哪些预测呢? 答案: 3.①全球变暖为何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对海岸带可能带来哪些影响?②全球变暖对中低纬和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农业有何不同影响? 4.全球变暖对水循环过程有何影响?为什么全球变暖会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