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及反思

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及反思
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及反思

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

教案及反思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整理和复习)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较系统的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负数,比和比例、方程的基础知识;

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能进行整数和小数加、减、乘、除法的估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方法,合理,灵活地进行简算;会解方程会解比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巩固常用计量单位及对象,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改写。

3、掌握所学的几何图形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

积,并能应用;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会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的方法;能用数对,会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掌握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并能应用。

4、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画出简单的统计图表,能根据图表做出简单的判断与预

测,会求一些简单事物的可能性,能解决一些计算平均数的问题。

5、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决

问题的思考方法,能比较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知识的全面性与系统性,查漏补缺。

数的认识(3课时)

数与代数数的运算(4课时)

式与方程(2课时)

比和比例(2课时)

图形的认识和测量(4课时)

数与图形图形的运动(1课时)

图形与位置(1课时)

整理和复习

(27课时)

统计表(1课时)

统计图(1课时)

统计与概率

平均数(1课时)

可能性(1课时)

数学思考(3课时)

综合与实践(4课时)

1、数与代数(11课时)

第1课时数的认识(1)

教学内容:数的认识(1)

教学目标: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重点与难点: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自然数和整数的基础知识。

2、弄清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提问:1、谁能说一说小学六年中,我们都学过哪些数你能举出生活中利用这些数的例子吗说明每个数的具体含义。(自然数,分数,百分数,负数,小数,质数,合数。)

二、

三、数的分类

自然数

整数

① 数 零 正分数

分数

负分数

整数

② 数 有限小数

小数(十进制分数) 无限循环小数 无限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四、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数位和计数单位有什么区别 五、

①“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②数位顺序表和计数单位。 .数位顺序表:

③“个”

位的计数单位

“一”,“十”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④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数位”。

⑤27046=2×( )+7 ×( )+0 ×( )+4 ×( )+6×( )

⑥中的3个“4”分别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什么这个数中的3个“0”有什么作用?

四、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正数大于0,正数大于负数,0大于负数。

2、自然数(多位数)的比较

3、分数的比较: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同分子分数。 五、正整数的分类(非零自然数)

奇数 能否被2整除 1、正整数 偶数

质数 有几个因数

2、正整数 合数

六、布置作业:73页的3、4、5题 课后作业:74页的1、2题 教学反思

在复习数的意义时,学生对数已经有一定的认识,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自然数与整数及计数单位与数位等简单概念。

第2课时 数的认识(2)

教学内容:数的认识(2)

教学目标:使学生逐步学会整理的方法,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比较系统地掌握自然数和整数的基础知识。

2、弄清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分析了自然数和整数,今天我们一起回忆数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二、归纳整理 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 (一)分数和小数你住的分类

1、分数的有关知识:①什么叫分数②分数的分类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分母)

2、人数与除法的关系:a ÷ b=

b

a

(b ≠0) 3、①什么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4、

②小数和分数有什么关系?

③什么是循环小数循环小数可以怎样简写小数是不是都小于1

5、①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关系? 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

(小数可以看作分母是10、100、100……的分数,所以小数的基本性质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特殊情况。)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75=35()=()35=28()=()

45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 )。

3、下面这组数有什么特点 它们有什么规律

4、

108 1080

四、课堂练习:75页的7题 课后练习:74页的2、3题 教学反思

本课的复习时要联系前节课来讲,关于数的分类,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都归为分数。(2)正整数、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

第3课时 数的认识(3)

教学内容:数的认识(3)百分数。

教学目标: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百分数的基础知识。

2、弄清数的认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归纳整理,百分数的有关知识。

二、百分数

(1)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板书

(2)什么样的数叫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教版分数。) (3)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①意义不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不能表示具体的数量,所以不能带单位;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的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要是具体数时可以带单位。

②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但是分数的分子不能是小数,只能是除0以外的自然数。

(4)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

15%=

()

()

=( )小数 (5)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 )% 三、课堂练习:

1、73页的“做一做”。 表示

105,是十进制分数;2

1

是分数,分数可以表示两种意义:后面带计量单位可以表示具体的量。古代计量单位可以表示两个量的倍数关系。5%,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

2、74页的 练习十四的2题。

3、74页练习十四的3题。

4、74页的5题。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75页的7题、9题。 课后作业:75页的6题、8题 教学反思

在复习时,让学生先弄清题意,再选择方法。向学生渗透极限的思想和概念。

第4课时 数的运算(1)

教学内容:数的运算(1)

教学目标:1、归纳整理整数,小数,分数计算法则的异同点,进一步总结计算时应遵循的一般规

律及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2、培养学生利用法则熟练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对学过的知识就是我们归纳整理,比较异同,形成知识结构的能力。

3、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本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2、对四则运算法则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1)“六一”快到了,同学们,为欢庆“六一”在做准备,有的在折幸运星,有的在做蝴蝶结……

2、播放课件

(1)同学们折了37颗红星,23颗蓝星,一共折了多少颗心? (2)同学们买了40瓶矿泉水,每瓶元。一共要付多少元?

(3)

(4)小红要写32个毛笔字,已经写了2

1

,还要写多少个? (5)

(6)小明做了28朵红花,还要做

3

1

。他计划做多少朵花? (7)

3、在解决上面的问题时,你们使用了哪些运算? 二、讲授新课

1、复习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

(1)加法的意义:如 2+3=5(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加法。)

(2)减法的意义:如 10-3=7(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 叫减法。)

(3)乘法的意义:如 6x4=24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

(4)除法的意义:如 15÷3=5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除法。)

2、复习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3、

①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加法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最低位加起,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减法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最低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1”,借“1”当“10”.

②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先把两个因素的相同数位对齐,第一步,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各位,从最低位(个位)乘起,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注意:要加进位的数,第二步,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各位,所得的积的末尾要和十位对齐……(如 365×23) ③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4182÷123)

除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先看最高位是否够除,如果够除,那么,第一位商,就在最高位上,除到哪位商就在哪位,哪位不够除用“0”占位,注意每次所得的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是否够除,若够除,那么,商的最高位就定在被除数的左起第二位,不够除,首位商就定在左起第三位。除到哪位,商到哪位,不够除零占位,余数要比除数小。

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末尾的零要去掉)(如+ )

⑤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先按整数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再看两个因素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尾向左数出几位,在这位的左边打上小数点,末尾的零要去掉)(如×)

⑥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先把除数化成整数,再看除数是几位小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几位,再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新小数点对齐。(÷ 63÷)

⑦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先通分,再把分子相加或相减,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变,只把单

位个数相加减,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1514-259 1813+2713

⑧分数乘法计算法则: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分别相乘,再约分,积要化成最简分数。

⑨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再按分数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76页的“做一做”

2、在四则运算中,如果有0和1参与运算,有哪些特殊情况?

①0和任何数相乘,得0;②1和任何数相乘,得原数;③任何数除以1得原数;④任何数加(减)0得原数。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79页练习十五的3、4题 课后作业:79页练习十五的1、2题 教学反思

1、四则运算的意义,在复习的时候要加强理解,因为他是后面复习应用题的基础。

2、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可以对比着复习,找出它们的异同,便于学生记忆。

第5课时 数的运算(2)

教学内容:数的运算(2),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目标: 1、学生熟练地掌握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能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2、能正确的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通过探索运算定律的应用等数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应

用意识。

4、经历四则混合运算的简算过程,体验迁移的学习方法。

5、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的优化思,培养学生

观察发现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整理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整理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3、灵活准确的运用运算定律、性质进行有关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天天学数学,在这六年的数学学习中,已经学了几级运算几种运算还记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吧。 二、复习讲授:

1、复习四则运算的顺序:(播放课件)

5400-2940÷28x27

98×[43÷(167-4

1

)] 这是两道四则混合运算的题,说说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①无括号的 (1)同级运算:“+、—”、“×、÷”是同级运算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两级混合运算:先二级运算(×、÷),后一级运算 (+、-) ②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复习简便运算:(播放课件)

①+

818

7

×72 38×56+44×38 94×101 ③+ 25××4)

④÷÷ 125×25×8×4

52×99+5

2 三、巩固练习:76页的“做一做”、77页的7题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79页的5、7题

课后作业:77页的8题、“做一做” 教学反思

数的运算分两个阶段复习,第一阶段复习四则运算,第二阶段复习混合运算和运算定律。复习四则运算,先复习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计算法则之间的联系。由于计算加减法,是把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减,所以计算整数加减法,要把相同的数位对齐,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把小数点对齐,计算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讲小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的联系;还要讲解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联系,突出分数除法是运用倒数的知识,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的。

第6课时 数的运算(3)

教学内容:数的运算(3)——解决问题(1)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运用分数乘、除法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应用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

①口算 20×41 100×5

2 450×

107 52×4

3 ②板演 12×(1+31) 540×(1-91) 630×(1+7

2

(2)只列式不计算(课件播放)

①六年级学生为灾区专款,六年级一班捐款105元,六年级二班捐款98元。两个班一共捐款多少

元?

②池塘里原有150只鸭,48只上了岸,池塘里还有多少只鸭?

③小红每天写毛笔字62个,15天一共写了多少个?

④水果店有24筐雪梨,6天要卖完。平均每天要卖多少筐?

⑤48本本子,平均每个同学发6本,可以发给几个同学?

⑥五年级有136人,上次考试语文成绩获得优秀的占

8

5

,或得优秀的有多少人?

(列完算式后,指名说出列式的理由,它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小结:这些都是简单应用题,它们都是有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而且问题和两个已知

条件都是直接相关的。也就是说,都是可以由已知条件,经过一步计算直接求出答案。 问题:如果是复合应用题,我们又该如何入手呢? 二、讲授新课

1、例题78页的10题 六年级举行“小发明”比赛,六一班同学上交作品24件,六二班

比六一班多交

4

1

。两个班共交了多少件作品? 2、

①学生尝试解答

②集体讲评: 解决实际问题时有哪些主要步骤呢?

a. 理解题意,提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b. 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c. 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d. 进行检验,写出答案,检验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步骤,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这是一道有间接问题的复合应用题。 32件

(比六一班多

4

1)

解答时:①先要求出六二班交了多少件作品(这里已知什么求什么怎么求) ②再来求,两个班共交了多少件作品(这里已知什么求什么怎么求) 三、巩固练习:80页的13题、14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80页练习十五的8、9、10题 课后作业:80页练习十五的11、12题 教学反思

1、强化基础训练,掌握数量关系

基本的数量关系是指加、减、乘,除的基本应用。如: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用减法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用除法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解答等;任何一道复合应用题都是由几道有联系的简单应用题组合而成的。基本的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复习一些常用的数量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综合运用知识,拓宽解题思路。

能够正确解答应用题,是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具体表现。应用题的解答一般采用综合法和分析法。我们在复习时侧重分析法的应用。

第7课时 数的运算(4)

教学内容:数的运算(4) 解决问题(2) 教学目标:1、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2、对不懂的地方或有不同观点的地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

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的两种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复合应用题

1、例1:有三根绳子,第一根

87米,比第二根长41米,第三根比第二根长5

2

米,第三根绳子有多长?

2、

分析法 综合法

第三根绳子有多少米

第一根?米 — 第一根比第二根长?米

第二根米+ 第三根比第二根长米 第二根米+第三根比第二根长米 第一根?米 — 第一根比第二根长米 第三根绳子米 (

87-41)+5

2

3、练习: 李师傅改进技术后,每天制造零件120个,你原来每天多生产

5

1

,李师傅原来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 原来每天生产个

现在每天生产?个 ÷ 现在是原来的?倍

原来:

把原来每天生产量看作“1”+ 现在每天比原来多几分之几

现在: 120个

提问:①解决问题时,一般可以分为哪几个主要步骤每一步做什么

②分析数量关系时有几种方法你喜欢用什么方法

③你会借助图示法吗?

④解决问题要注意什么?

下面我们就用刚才解决问题时的一般步骤来解决例2吧! 二、例2

一把椅子的价钱是56元,比一张桌子便宜

3

1

。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共有多少元?

①这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你知道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有哪些方法 a. 综合法:从已知信息入手,利用已知信息看能解决什么问题,一直到求出未知数。

b. 分析法:从所求问题出发,逐步找出解答问题所需要的条件,依次推导,直到解决问题。

②我们通常是用分析法分析,用综合法列式。 ③用我们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要求“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共多少元?”就要已知“一把椅子多少元?”和“一张桌子多少元?”但是“一张桌子多少元?”不知道,就要先求“一张桌子多少元?”,要求“一张桌子多少元?”就要知道“一把椅子多少元?”和“椅子的价钱是桌子的几分之几?”要求“椅子的价钱是桌子的几分之几?”就要知道把谁看做单位“1”“椅子比桌子便宜几分之几?” 椅子和桌子共多少元

一张桌子元 + 一把椅子元

分析: 列式: 一把椅子?元 ÷ 一把椅子的价钱是桌子的几分之几?

把桌子价钱看做单位“1 — 椅子比桌子便宜几分之几

56÷(1-3

1

)+56 =56÷32+56

=56×2

3

+56

=84+56 =140(元)

答: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共140元。 三、巩固练习

1、一根绳子,第一次剪去全长的51,第二次剪去4

3

米,还剩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2、

3、果园里有桃树150棵,梨树的棵树是桃树的32,又是苹果树的7

2

。苹果树有多少棵? 4、

5、打印一份稿件,若甲单独打印,要

3

2

小时,若由乙单独完成要45分钟。现在乙先做15分钟,然后两人合作,还要多少时间? 6、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又什么收获? 五、作业:

1、课堂作业:

①电视机厂,计划五月份生产电视机2400台。上旬完成了计划的5

2

,中旬完成了计划的5%。下旬再生产多少台就能完成任务?

②一本书共240页,小红上星期看完了这本书的31,这个星期看了剩下的5

3

。下星期再看多少页就看完了?

2、课后作业

①一篮鸡蛋,甲上前拿了篮里的鸡蛋的一半多半个走了,乙又上前拿了篮里现在鸡蛋的一半多半个走了,丙又上前拿了现有鸡蛋的一半多半个走了,丁又上前拿了先有鸡蛋的一半多半个走了。这时篮里一个鸡蛋都没有了。篮里原来有多少个鸡蛋?

②饲养场有鸡250只,比鸭的3

1

多25只。饲养场有多少只鸭?

③仓库里有15吨水泥,第一天用了总数的20%,第二天用去2

1

吨,还剩多少吨?

教学反思

在应用题复习中,一题多解是沟通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练习形式。它不但有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数量关系,而且可以开阔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多提倡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题。

第8课时 式与方程(1)

教学内容:式与方程(1)

教学目标: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及其优点,能正确的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

量关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会用字母表示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吗?

2、你会用字母表示哪些数量关系?

3、说说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优越性?

(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达数量,数量关系和运算定律以及计算公式等,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便。) 二、复习讲授

1、练习: 81页的连线(做一做)

2、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2)省略乘号时,应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3)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加号,减号、除号都不能省略。 三、巩固练习

1、一种滚筒式洗衣机,单价a 元,商城第一天卖出m 台,第二天卖出9台(m>9) m —9 表示( ) m+9表示( ) ma 表示( )

9a 表示( ) (m+9)×a 表示( ) ma —9a 表示( ) 2、妈妈买了3千克胡萝卜,用去x 元,平均每千克胡萝卜多少元?

3、农场有两块稻田,第一块有a 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产水稻m 千克,第二块稻田有b 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产水稻n 千克。

am 表示( ) bn 表示( )

a+b 表示( ) am+bn 表示( )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一)课堂作业

1、82页练习十六的1、2题

2、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中间的一个为a ,那么,第一个是( ),第三个是( )。

3、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a ,个位数字是b ,这个数可以表示为( )。

4、一本字典e 元,一本笔记本f 元,2e 表示( ),买10本笔记本要( )元。 (二)课后作业

1、每个篮球a 元,每个足球b 元。某学校买了x 个篮球,y 个足球. ①ax 表示( ),学校买足球用了多少元( )

②ax-by 表示( )。 ③买篮球和足球共用 ( )元。 2、82页的6、7题。

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复习“用字母表示数”中,我结合具体问题,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从而进一步对这些知识进行查漏补缺。从课堂情况来看,学生的参与性广,积极性高,而且对这部分内容掌握得不错。

第9课时 式与方程(2)

教学内容:式与方程(2),解方程与方程的解,方程的意义,列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以及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知道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出数量之间的相

等关系;能根据题意正确地列出方程解答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学生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解答。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检查、验算的习惯。

4、探索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根据题意正确的列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本大节的第一部分内容: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我们来复习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复习方程: 1、复习方程的意义 :

(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

53-x < x+3

1

=6 2x-16 x+42=78÷3 7×8-3x=5 你知道什么是方程吗

(2)回忆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根据上面的练习,说说什么是方程方程与等式有什么关系 ①含有未知数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②是等式

2、等式有什么性质

3、解方程和方程的解。当x=6时

(什么叫解方程?什么叫方程的解)左边=36-2×6

如:36-2x=24 =36-12

解:36-2x+2x=24+2x(方程的两边都加上2x) =24

36=24+2x 左边=右边24+2x=36 所以,x=6 是原方程的解。

24+2x-24=36-24 (方程两边都减去24)

2x=12

X=12÷2 (两边都除以2)

X=6

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4、你怎样解方程解方程的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

5、

(二)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1、例学校组织远足活动,原计划每小时走千米。3小时到达目的地 .实际小时走完了原定的路程。平均每小时走了多少千米?

2、

(1)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分析题意,用x表示未知数

①你能用哪些方法解答?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②用方程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解方程

③在做题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检验,写答案

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需要大家帮助解决的

(2)集体订正、汇报

列方程解答:用算术方法解答:

解:设平均每小时行x千米。×3÷=×3 =÷

X=÷=

X=

答:

(3)你认为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最关键一步是什么?

注意:计算结果不要写单位。

三、巩固练习

1、板演:81页的“做一做”

2、82页的8题,83页的9题

3、83页的10题、12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83页的11、14题

课后作业:83页的13题。

教学反思

我把重点放在方程上,在复习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列方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后,再出示课件,判断哪些是方程?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再出示立例题,引导学生读题、弄清题意,让学生自主参与列方程解题的过程,提高学生应用代数的初步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感。

第10课时 比和比例(1)

教学内容: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化简比,解比例,分数、除法和比的关系,比例尺的意义和

求比例尺,以及比例尺的应用。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含义及性质,会化简比和求比值,会解比例。

3、经历比和比例的复习,体验对比,归纳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比例和比,求比值以及化简比,比例尺等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比和比例,你知道比和比例的那些知识? 二、:归纳整理

①什么叫比举例说明。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②什么叫比的基本性质?举例说明。

③什么叫比例举例说明。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④什么叫比例的基本性质。举例说明。

2、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可以用来解比例)

解比例:

53:x=3

1:2 3、比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比和分数有什么关系(比和分数,有时形式相同。但比是两个数的关系,分数是数。如:2:3可用“

3

2

”表示,但表示比的时候读“2比3”,表示分数的时候读作“三分之二”)

比和除法有什么关系 比是两个数的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但除法的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比也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示,但仍读比。

5:6=

()

()

=(

)÷( ) 4、复习求比值和化简比 ①化简比,并且求比值:4:

52 2468 :2 75:21

10 5、复习比例尺

(1)什么叫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比例尺。)

比例尺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

(2)说出下面各比例尺的意义。

①1:3000000 表示:( ) ②20:1 表示:( ) ③ 表示:( ) 0 30 60km

(3)求比例尺:一条绿化带长350米,在平面图上用7cm 的线段表示。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4)求实际距离 在比例尺是

8000000

1

的地图上,量得A 地到B 地的距离是5cm 。求A 、B 两地的实际距离.

三、巩固练习: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之间有什么关系?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85页练习十七的1题、3题。

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部分教师在复习时吃上的学生进行计算后,引出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按这样的教学过程,我们很难“帮助学生学会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成了空话。

第11课时 比和比例(2)

教学内容:正比例和反比例,用比例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并进行判断。

2、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正、反比例的概念,判断及应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①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商不变的规律是什么 ②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

1、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叫正比例什么叫反比例

2、

①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正比例关系。(成正比例)

②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反比例关系(成反比例)。 ③用式子表示正、反比例 正比例:

(一定)

k x

y

反比例:x y=k (一定) ④举例说明:什么是反比例什么是正比例 三、巩固练习

判断下列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成什么比例?

①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②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③订《童话大王》的数量和所需钱数。④小明从家去学校,行走的速度和时间。⑸圆的周长和半径。⑥圆的面积和半径。 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并说明理由。 四、复习用比例知识解题

1、回忆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2、

①读题、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②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③设未知数; ④列比例式(方程); ⑤解比例 ⑥检验,写答案。 3、例

①修一条公路,全长12千米,开工3天修了千米,照这样的进度,修完这条公路一共需要多少天?

解:设修完这条公路一共要x 天。 ( 略)

答:……

五、巩固练习:85页的7题、2题。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七、布置作业:

85页练习十七的5题、6题。

教学反思

教无定法,好的教学方法无疑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复习课本来就没有新鲜感,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图形与几何(6课时)

第1课时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

教学内容: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分类、比较、辨析,巩固直线、射线、线段和各种角,以及垂线和平行线的有关知识,进一步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画出相应的图形。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的能力,以及空间观念。

4、通过学生自主整理的过程,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将分类、比较、辨析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突出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下面我们复习图形与几何的初步知识。这节课,我们先复习线与角以及平面图形的知识——图形与几何。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通过复习,我们要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认识角和角的分类,能比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给平面图形分类,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平行线,用三角板画垂线。

二、归纳整理

1、复习直线,射线,线段。

播放课件——问题1:直线,线段,射线有什么区别?

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讨论,汇报)

①在平面内画两个点,用直尺把两点连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

一条射线;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画一画,延一延,看一看)

④做86页的2题的(1)小题

3、复习角:

(1)播放课件:问题2 我们学过的角有哪几种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平行——平行线锐角

直角——互相垂直——垂线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完整)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完整)第一课时负数 教学内容: 教材2-4页例题及“做一做”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 温度计.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 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看教材: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

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 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 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式度。 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比较: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仔细观察上海和北京 的最低气温,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个在0℃以上,一个在0℃以下】。 ①.上海的气温比0℃高,是零上4摄式度,我们可以记作+4℃,读作正四 摄式度,写的时候先写一个正号【指出是正号不是加号,意义和读法都不同了】再写一个4【板书】,大家跟我一起来比划一下。+4也可以直接写成4,把正 号省略了。所以同学们所说的4℃也就是+4℃。【板书】 ②.北京的气温比0℃低,是零下4摄式度。我们可以用-4℃来表示零下4 摄式度【板书-4】。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写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个负号【指出 是负号不是减号】再写一个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小结: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 为界线,用象+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4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 温度。 2.试一试: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 3.听一段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得出:以零摄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 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三.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P4第2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 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 海拔高度。 2.我们观察课本上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3.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 4.43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 面低155米】。 4.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

新苏教版小学6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完整版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改版后)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四单元比例 第五单元确定位置 第六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 第七单元总复习 1.数与代数 2.图形与几何 3.统计与可能性 4.制订旅游计划 5.绘制平面图

教学计划 1、学生基本情况:48 人,其中男生25 人,女生23 人,上学期及格人,占%,优秀/ 人,占/ % ,班平均分,其它情况: 六(5)班共有48名学生,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2、教育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经常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四有新人”。 (2)智育目标:期评及格率达到100 %,优秀率达到/ %,班平均达到/ (小学对优秀率,班平均不提目标要求) (3)基本技能: ?动手操作能力 ?应用分析能力 (4)单元考试7 次 (5)作业批改:详批/ 次,略批/ 次,查/ 次(详、略主要指作文批改、其余学科均为详批) 3、知识体系及其重点难点: 1、扇形统计图 2、圆柱和圆锥 3、解决问题的策略 4、比例 5、确定位置 6、正比例和反比例 7、总复习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 负数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教学指导】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3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1课时 【知识结构】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 教 学 反 思 福和希望小学:匡俊

第一周 《位置》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从学生熟悉的座位顺序出发,让学生在口述“第几组几个”的练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建立起“第几列第几行”的概念,让学生从习惯上培养起先说“列”后说“行”的习惯。然后再过度到用网格图来表示位置,让学生懂得从网格坐标上找到相应的位置。这样由直观到抽象、由易到难,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

第二周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整数这两堂课,我都注重从生活引入,并通过直观的线段图、折纸等方式让学生理解算理。课中,我能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以记忆法则、机械训练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到算理的探讨、运算规律的归纳中来。

第三周 《分数乘法简便运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本只是一节计算课,但我不想应用传统的讲授法来告诉学生,整数乘法的运算同样适用分数,然后按部就班的教学例题,强制性地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教法来解题。我认为这样的教学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因而这堂课我设计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放手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再利用四人学习小组相互探讨,利用实例进行验证,最后在班级这个大氛围内最后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辅助性的导,包括后面例题的教学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本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都充分地得到了激发。

第四周 《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 例2和例3都是在理解和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习解决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学中,我依然依据教学例1时教给学生的解答步骤进行分析解答,找出单位“1”,并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紧扣线段图,直观地理解题意,并引导学生从数量和分率两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但本堂课,老师讲解的部分似乎多了一些,留给学生讨论、练习的时间稍为稀薄。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新 人 教 版 小 学 数 学 第 十 二 册 教 案

本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完整)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完整) 第一课时负数 教学内容: 教材2-4页例题及“做一做”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 温度计、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 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看教材: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小学六年级数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数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数学反思篇1 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所以我在新课导入时,就由学生们经常接触到的自行车为切入点,农村的学生很多都是骑自行车上学的,对 自行车学生们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就创设了为女儿买自行车的情境。通过猜测我买的自行车多少钱,与原价对比,从而引出了打折。然 后再进一步探究,打折究竟是怎么回事,并用所了解的知识来解决 实际问题。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所投入最多的地方就是创设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情境。如:去商场买衣服,打七折;去菜场买 菜的情境;去两家商店买彩笔;当小经理,设计打折广告等。其中, 去菜场买菜的情境,是农村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但是在农村买 菜量多时,经常说的就是全包了,这样买就很便宜的,也就是多买 少算了。以此,我联想到这就是相当于打折了,只是没说“打折” 这两个字而已。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但是,课 后自我反思,这样的设计是不是有了点牵强呢? 小学六年级数学反思篇2 (1)、.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中发展。教学时就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这样才能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百分率时,我应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 的方法,小组交流,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说生活中的百分率,说出它 们的意义,更好的理解百分率的概念。并且让他们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知识。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有许多数学知识,以促进他们更 好的学习数学。 (2)、.精心设计练习环节,让学生感觉到学数学的乐趣。练习这一环节中设计了让学生根据班级同学情况编一道百分数应用题的开 放练习,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学生所提的问题就不再像许多课本 上或课外练习书上常看到的“男生占全班的百分之几、女生占全班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六下数学教案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百分数、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百分数和比例三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百分数要雪花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完整版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学 校:钦堂中心学校 六 年 级: 级 班 学 学 数 科: 张 国强 教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本册教材分析 日期: _________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

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6篇完整版

《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一): 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转折点。务必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但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务必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学,最令我烦心的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个人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也是很关键的。于是我在教学设计中不断的反思,上课前认真准备,同时我还用心的透过其他途径来完善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 对于优生,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务必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明白你在讲哪儿,对他们来说心不在焉,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要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让他们自己觉得有期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下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期望提高的。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简单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在给学生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所任教的三年级学生,学习上困难比较大的学生较多,在教学中,我细心观察了学习吃力、成绩始终不能有较大进步的学生,我发现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多次失败的过程。基于此,在教学中我试着运用了失败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这一问题。学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了的培养、提高。只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心理训练,养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烦、不怕失败、敢于挑战,定能使学生学有所成。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1)在班中实行帮教活动,每一个学困生都找到一个学习优秀的好朋友来每一天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辅导和考试,教师定期进行抽查。 (2)我作为数学教师每一天的工作计划中就有关于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3)学困生自己制定出具体的学习目标,以不断促使自己努力。 在今后教学中,我必须要真正让学生在主体用心参与、操作、交流、动脑、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今年,我教学六年级数学课。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力求使教学结构贴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注意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培养创新意识,更注重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的改革主要体此刻课堂及课余时间上,在课堂上我注重加强潜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而课余时间则注重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将数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根据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收到了必须的效果。 一、加强口算的学习。透过课前的3分钟的口算练习,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透过他们自己喜爱的方式来练习,还不定期的举行“速算手”比赛,激发他们的用心性。提高学生的口算技能,对于笔算也进行了提高和帮忙。 二、加强四则运算的练习。由于学生计算潜力较差,且又粗心马虎,我在原有知识及对法则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多加强巩固练习,防止学生因粗心大意而计算出错。在教学之外,我让学生天天练几道计算题。计算题中还包括简便计算,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练习,学生的四则计算潜力有了明显提高。 三、应用题一向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对于这个班的状况,更是个性,绝大部分学生的应用题的理解潜力都差。针对这一状况,我让学生多练、多想、多问,多说、从量到质,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潜力,学生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惧怕应用题了。

四、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体会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又蕴涵着数学问题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 五、为了贯彻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我还设计了一些带有必须的难度的练习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以便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数学潜力。 通过以上方法措施的实施,学生学习数学的潜力得到了提高,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根据学生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成绩。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负数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课时安排】3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1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1)【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 (1)(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难点】 体会负数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1.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教材第2页主题图。(有条件的可播放天气预报视频)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3℃和3℃各代表什么意思?) 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1)

【新课讲授】 教学教材第2页例1。 (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 (2)教师讲解0℃的意思。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如-3℃表示零下3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3℃表示零上3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成3℃,读作三摄氏度。 (3)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 (4)刚刚同学回答得很对,读法也很正确。 (5)了解了北京的气温,下面我想请同学告诉我哈尔滨的气温,它与上海气温比较又怎样呢?用手势告诉大家好吗? 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 (6)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 (7)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8)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和“-”就能准确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1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答案:-18℃温度低。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1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1) 0℃ -3℃ 3℃(+3℃)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单元\章节内容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以往 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 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 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很多相反意义的量,比如,气温的零上和零下,存折上现金的存入和支取,水位高度 的上长升和下降,海拔高度的高于海平面和低于海平面,等等。为了表示这样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还用学 生原有的数概念知识就不够了,这样就自然引入了负数的认识。教材首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气温、存折中蕴含的具有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接下来通过用负数 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和负数, 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形成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然后借助数轴对气温进行排序让学生初步辨别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教学重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会在数轴上比较正数、0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用具:温度计、课件 总课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负数的认识课型讲授课课时总数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通过选取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素材,使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正负数。通过6个城市同一天 的温度和存折收支的对比,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负数产生的意义。 3、明白数学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 2、体会负数的重要性。 难点体会负数的重要性。理解负数的含义 法制教育渗透知识点 教学用具温度计、课件 教法、学法引导交流,合作探究 课时序数 1 教学过 教学环节及内容师生互动(具体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总结与反思

六年级数学总结与反思 六年级数学总结与反思担任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但本次真的感到诸多的不同和困惑.“困而不谋则穷,穷而不战则亡”必须改变了。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改进,较为成功的是抓着要点重点来发挥学生的思维与综合应用。 在教学中,虽然想了很多的办法,但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尽管在后进生身上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从学习成绩上看,只是略有进步或进步的幅度小,和我们的预想有些差距。 2、部分学生不善于动脑思考,不会举一反三,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较普遍,因此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差或方法少。表现为:考试时对老师讲过的题目会做,题目稍加灵活变化就无从下手;较复杂的应用题不善于综合性的运用知识解答或借助画线段图帮助理解、分析题意来解答; 3、部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培养起来。 少部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还没有养成。 少部分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还没有养成。这也是让我们非常头疼的问 题,有些简单的问题往往由于审题不细导致出错。。

少部分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还没有养成。他们做完了题不知道检查, 不会检查,明明错误在眼皮下却看不出来;有的学生是懒的检查。 4、我们在教学中还有不够细致全面的地方。 针对出现的问题,我认真的进行了思考: 1、后进生之所以很难取得大的进步,主要是他们遗忘知识特别快,可能你早上刚教过的内容到下午他就忘记了。有的今天的学会了,可是过几天他又遗忘了,到最后综合练习的时候,堆积的知识太多了,补不过来。 2、部分学生不善于动脑思考,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原因除了个别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思想懒惰以外,和我们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有一定关系。有时担心学生不理解的知识,往往要讲的多一些,这样留给学生思考、质疑 的时间就少了,时间一长,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就不那么强烈了。 3、优秀的学习习惯没有培养起来不是一两天的事,有些是家庭教育造成的,有些是学校教育造成的。但是一些审题的方法、计算的技巧等教师还是应该随时 教给学生的,要强调扎实。 通过反思和查阅相关的书籍,我认为除了继续沿用以前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历史,感受正数、负数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史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不同含义。 教学难点: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不同含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你知道它的含义吗? 2.究竟什么是负数?它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这节课一起认识负数(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在谈话中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二)结合情境,理解意义 1.初步感知负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 下面是中央气象台2012年1月21日下午发布的六个城市的气温预报(2012年1月21日20时—2012年1月22日20时)。 教师:请仔细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①哈尔滨的最高气温是零下19℃,最低气温是零下27℃;海口最热,最高气温是23℃……②-12℃表示零下十二摄氏度(读作负十二摄氏度);零下温度在数字前加“-”……

(2)-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请在温度计中表示出来。 预设:①-3℃表示零下三度,3℃表示零上三度;②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反;③先找0℃,往下数三格表示-3℃,往上数三格表示3℃。 (3)0℃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①0℃表示天气很冷;②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③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小结: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正号可省略不写。 (4)请在温度计上表示-18℃,比一比-3℃和-18℃哪个温度低?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气温引入负数,初步了解负数的读写方法,体会0的特殊性,并通过提问“-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用正数、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认识正负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2。 教师:研究完气温,再来看看存折上的数。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呢?说说这些数各表示什么? 预设:①2000.00表示存入2000元;②500.00和-500.00的意义恰好相反,一个是存入500元,一个是支出500元。 (2)教师:像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收入与支出这样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生活中还有许多。你能举出这样的实例吗? 预设:水面上升2米、下降2米;乘车时上客5人、下客6人;货物运进200吨、运出150吨…… (3)我们怎样来表示像这样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呢? 教师: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需要用两种数。一种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如3、500、4.7、, 这些数是正数;另一种是在这些数的前面添上负号“-”的数,如-3、-500、-4.7、-等,这些数是负数。那么0是什么数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 (4)基本练习(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2题) 请学生独立思考,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并填入相应的圈中。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一负数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这些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以后学习有理数的运算和意义打下基础。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天气预报”“存折明细中存入和支出的对比”,进一步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用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教材在活动情境中完善在直线上表示数的基本模型,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第1课时负数的认识 教材第2~4页相关内容。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负数的应用价值。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 1.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喜欢。 师: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 师说出游戏规则:我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意思相反的话。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春天到了,又是外出游玩的季节。外出时除了要准备日常用品外,还要了解各地的天气情况。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天气预报截图。 师:图中的-27℃表示什么意思呢?它与我们以前所学的数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种新数——负数。 一、正、负数的认识。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出示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温度计上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氏度?5小格呢?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通过“同一个知识点的不同方式的组织教学”的比较发现,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也截然不同。这说明教师在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不 得不值得反思。数学它的学科特点就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及严密的 逻辑性,而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较差。一般学生学起数学来就会普 片感到比较抽象。所以我们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通过单 一的讲授的形式来灌输知识,而应该多角度多方面的去寻找数学知 识与日常生活的应用联系的纽带。也就是说要充分的把数学知识与 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自己亲身体会过的或亲 自看到过的情境过程中主动学习。数学的学习是让学生经历一个应 用实践来检验认识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经验出发, 经过自己的思考,概括或发现有关数学结论的过程。例如在教学 《圆的周长的定义》时,我亲自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医院院子里的 圆形花坛边缘走一圈。这样学生就会把圆的周长这个定义理解并掌 握掉,并让学生与先前学习过的围成长方形、正方形的线段进行比较,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而先前学习过的所有四边形及三 角形都是由直线围成的平面图形,如果要求圆的周长学生就会知道 求的是围成圆的曲线的总长。再如,教学《圆柱表面积的实际应用 问题》时,在计算时学生最容易犯得一个共同错误就是把两个底面 积与一个侧面积相加。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求的是两个 底面积与一个侧面积之和;有时求的是一个底面积与一个侧面积之和;而有时仅仅只求侧面积。例如,求制作圆柱形通风管需多少铁皮就 只能求一个侧面积,求制作一只无盖的圆柱形水桶需多少材料就只 能求一个侧面积与一个底面积之和,而求制作一个圆柱形铁皮油桶 需多少铁皮就是求两个底面积与一个侧面积之和。当题目没有特别 说明要求几个面时学生就笼统的求出所有面的面积之和。所以,针 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在教学中我就带领学生实地观察了宿舍面 前的几棵圆柱的刷漆部分面积。还找来了油桶和无盖的水桶让同学 们观察。这样,学生就明白了在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时要先确定应 求几个面。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1、第一单元负数 单元分析: 现实世界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方向的量,或某种量的增大和减小,也可用这种量的某一状态为标准,把它们看作是向两个方向变化的量。从而产生了负数,正数和负数的学习过去安排在中学中学习,现在提前到六年级学,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教学要求: 1、经历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认识负数的过程,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负数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解释。 3、能用负数描述并解决一些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数轴表示正负数 课时安排: 1、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1课时 2、用数轴表示正负数…………………………1课时 第一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 教学内容: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

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周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二、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1)现在你能看出长沙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吗?(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高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式度。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高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与长沙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长沙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负数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单元\章节内容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很多相反意义的量,比如,气温的零上和零下,存折上现金的存入和支取,水位高度的上长升和下降,海拔高度的高于海平面和低于海平面,等等。为了表示这样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还用学生原有的数概念知识就不够了,这样就自然引入了负数的认识。教材首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气温、存折中蕴含的具有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接下来通过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和负数,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形成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然后借助数轴对气温进行排序让学生初步辨别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教学重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会在数轴上比较正数、0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用具:温度计、课件 总课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负数的认识课型讲授课课时总数1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通过选取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素材,使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正负数。通过6个城市同一天的温度和存折收支的对比,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负数产生的意义。 3、明白数学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 2、体会负数的重要性。 难点体会负数的重要性。理解负数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