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风水学的理解

我对风水学的理解

摘要:绝大多数人都听过风水一词,但是多数人从来不清楚风水学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其是科学还是迷信。本文在此不争论其是科学还是迷信,本文旨在发掘风水学的文化载体意义、现实指导意义,以及给出一些实用的建议,同时呼吁人们不要止步于单方面的争论,要学会去糟粕取精华发扬并充分利用中国古代文化。

关键词:风水文化载体现实指导去糟粕取精华

风水学,本为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叫地相、中国古代称堪舆术,目的是用来选择宫殿、村落选址、墓地建设等方法及原则。原意是选择合适的地方的一门学问。风水的历史相当久远,在古代,风水盛行于中华文化圈,是衣食住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有许多与风水相关的文献被保留下来。由文献中可知,古代的风水多用作城镇及村落选址、还有宫殿建设,后来发展至寻找丧葬地形。

很多人都知道古人发明易学八卦不是专用来研究地理风水、但是地理风水学偏偏又是易学八卦的分支学科,故而风水学长期以来蒙着玄幻面纱。在文革后,风水学被人们重新拾起,随之而起的争论也接连不断,就风水学是一门科学还是迷信争论不休。我不认为其是科学,但我承认有很多事是应验的,不知是偶然还是什么的,这里我不想讨论,也没法给出证明之类的,但是我坚信研究风水学是一门学科,还

有就是风水学起源早,是集古人智慧、想象和总结能力的结晶,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国的文化,是一种文化载体,包含许多玄幻故事,也包含许多猜测。我想可以联系想到中医,在鲁迅的文章中有对中医的否定“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他那时对中医深层原理理解不够,即使现在人们对中医原理也不是全然了解,据说鲁迅后来对中医的看法有了质的变化,其中之一就对《本草纲目》大加赞赏。人们对风水学的理解也可能是处在鲁迅年轻时对中医的理解阶段,看到一些应验的事,但是又没法证明是偶然还是真有其事,对其玄幻之处更是不解。不过这不该成为阻挡我们对风水学的研究,即使其确是迷信,那也只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解释那些应验事件之后,才能让人信服。,在此我就不做过多讨论。

.我们对风水学的态度不能只停留在讨论它是否是科学的层面,我们可以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就如有次去颐和园参观,我听一个导游讲解一棵“断头”树。他说那棵树的主干象征着光绪皇帝,周边茂密的枝条象征着慈禧太后,最初那棵树并未“断头”。慈禧很早就请风水先生来园子看过风水,风水先生就告诉了慈禧那棵树的象征意义,结果慈禧就命人把那棵树的树尖砍了,从此那棵树树枝长势就比主干好多了,慈禧在朝政上也更得势了,而光绪皇帝权力越来越小。当时很多人觉得似乎很有道理,听得也很入神,纷纷赞叹中国文化深厚、奇幻,那些游客中包括外国人。后来我知道这是导游自己编出来的,我笑了,转念一想,中国的神话和传说不是经由人们编撰的吗,但是这些神话传说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炎黄子孙影响深远。再一想,

希腊不是也有很多这类玄幻的东西吗,而且还吸引了很多考古学家和学者去研究,难道我们能简单的给希腊神话定义为迷信吗,同样,我们能简单的给中国的风水学定义为迷信而一概打倒吗?坚决不能,我们要去除糟粕,发扬其积极的作用,就如人大的世纪馆一样,是充分利用风水学于建筑的代表,有了风水学原理的解释①人大的世纪馆显得厚重多了。

我们完全可以把风水学承载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整体协调等文化融入房屋建设、墓地修筑、屋前屋后布局以及家中摆饰,不仅有虚的意义,还有现实的指导。

所谓虚,即利用易经、八卦、风水、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等赋予我们的建筑文化内涵,增加其深邃感,我们宣扬的绝非迷信而是给建筑注入灵魂,在当今钢筋混泥土的世界,这点尤其重要。风水学运用于建筑与易经运用于太极拳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能增加文化内涵,赋予实物更多的附加值。

而作为实的意义,风水学更有其独到之处。风水学讲求天地人合一,有整体系统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依山傍水原则、观形察势原则、地质检验原则、水质分析原则、坐北朝南原则、适中居中原则、顺乘生气原则、改造风水原则。风水学充分注意到环境的整体性,力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使人与建筑适宜于自然,回归自然,反朴归真,天人合一。比如湘西的吊脚楼,在南方山区,气候炎热,地湿雨多,当地人充分利用好找的石料和竹木依山傍水修筑了干栏式吊脚楼,上住人,凉爽又可防风湿;下蓄畜,便于管理又节约土地。如今风水学

不仅利用经验,还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比如住房选址时先检验当地水质。我们知道不同地域的水分中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化合物质,有些可以致病,有些可以治病。而风水学的坐北朝南原则、适中居中原则等力求房屋有足够采光,而且恰到好处,不偏不倚,不大不小,不高不低的适中居中原则力求房屋有足够的美感。

认真分析不难发现,风水学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诚然,它也有许多玄幻的地方,但是只要我们去糟粕取精华,选择性地继承和应用就可以充分挖掘其积极作用。

①人大世纪馆的风水,自有一番格局,其实是典型的“玉石琉璃棺材格”。

世纪馆的形状,酷似一个棺材,从侧面看,是一个长方体的灵柩,正面从东看,又像一个棺材的横截面。这里面的设计有玄妙的讲究。在体育场以北,有一片“几”字形柏树,这种排列的树型,只有一个地方才有,那就是陵墓,据称校医院一带以前是个公主坟,坟前的两只石马现在还摆在那里。天地玄黄,开化为阴阳两仪,故凡风水必有阴有阳,有生有死。巧妙地利用死门格局,即有大旺的局势,高明的风水先生,就敢取极险恶的地势。从人大这座校园分析,这西北角柏树一带应为死门,乃至阴至纯的地方。如果建一个宏伟建筑,则可能提升人大的阴脉,提升人大的气象。

从地理看,东面正门进,有两旁侧路,过树林、草坪,资料楼是为墓碑,而后坐落世纪馆,格局极妙,这地理位置,加上这建筑形状,就构成了绝妙的“玉石琉璃棺材格”。棺材分为五品,五品为草席棺,是为奴隶裹尸用;四品是木棺,为平民安葬用;三品为石棺,为官员大臣用;二品为金银棺,为诸侯王爵用;最高的一品则为玉石琉璃棺,乃真命天子用。因此人大的世纪馆用灰色表面,表示玉石,并间以绿色玻璃,表示琉璃。

世纪馆风水为何选中此“棺材格”呢?因为馆即是棺,世纪馆即是世纪棺,极险才会极旺。棺材棺材,有官又有才,人大乃培养高级管理人才之地,以盛产官员为胜,此格局契合人大世界一流人文社会科学之定位,令人佩服领导的高瞻远瞩。

原人大的阴脉在学生活动中心,故其建筑格局成金字型,陵园结构。现在阴脉转移到世纪馆,正向东门而卧。原来学生活动中心在西北,只是偏棺,现在世纪馆是正棺。历数人大六十五历史,出的都是大臣,没有出过首相,即因阴脉出于偏官位,而非正官位,现在世纪馆将棺(官)位扶正,看来人大未来三十年内必出显达之人。至阴至纯之地,必须用年青人气魄冲之,方可阴阳相合,滋生正气。原来学生活动中心为青年男女歌舞活动之地,即出此需要。现在阴脉移到世纪馆,学校将会把世纪馆开辟为体育、歌舞的青年活动场所,以青年才俊的朝气冲之,磨练官(棺)场要决,以佐其“官才”正气,必可将人大“官才”(棺材)气发扬光大。学校世纪馆北面的一勺池也是别具匠心,起目的在于用活水带动龙气。

但是,世纪馆坐镇西方,西属金,金属阴,与世纪馆阴脉冲和,再加上前有资料楼,后有“几”字形柏林,实为阴大盛之所在。以前虽有同处西方阴金之地的学九楼与其遥相呼应,但终有学八旺盛阳脉相抵。但是近年于校之西北修建宿舍楼群,北属水,水属至阴,所以要在此修楼,修也就罢了,又集全校女生大部于此,举全各国各地极强之阴气会于一

极阴之地,阴气岂能不旺?虽有知行二楼男生阳气冲调,也不能稍抑其锋。与世纪馆“玉石琉璃馆”格局遥相呼应,阴气更盛而不衰。如此极阴之格局,要么必出极腾达之人,要么不能克制其阴,反受其害。高明则高明,未为太过凶险,不为方家所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