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的艺术特征

浅析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的艺术特征
浅析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的艺术特征

长江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

本科生毕业论文

浅析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的艺术特征

专业音乐学

姓名戴玉

学号 201011022110

年级 2011级

导师胡刚

职称讲师

2015年4月

1

目录

摘要 (3)

ABSTRACT (3)

一、贝多芬和他的钢琴奏鸣曲 (4)

(一)关于贝多芬 (4)

(二)关于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 (4)

二、钢琴奏鸣曲《悲怆》的创作背景 (4)

三、钢琴奏鸣曲《悲怆》的艺术特征 (5)

(一)创新的曲式结构 (5)

(二)新颖的创作技法 (7)

(三)深刻的音乐内涵 (7)

(四)戏剧性统一的审美原则 (8)

四、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2

摘要

“开浪漫主义先河”的德国音乐大师贝多芬,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许多伟大的作品。其中他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更是被称为音乐史上的“新约圣经”。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主题突出,具有多种多样的内容形式。这些特点与大师的思维准则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在他的世界中大自然、日常生活以及我们的社会一直是创作力量的源泉,他的作品反映了时代的先进思想,透彻理解斗争的必然性,擅长表现内心的思索,因此作品中的表达方式比较强烈。

震惊世界的32首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用尽一生的心血,可以说是音乐史上的奇迹。其中,《C小调奏鸣曲》(悲怆)是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的一个风暴。本篇论文将由大师的作

曲方法、谱写乐曲的背景、曲子的形式以及如何欣赏等方面来分析《悲怆》的神奇吸引力。

关键词:《悲怆》;贝多芬;艺术特征

Abstract

"Open the romantic first" German music master Beethoven, in his short life, created many great works. Of his 32 piano sonatas, is called "new testament" of the history of music.

Beethoven's piano sonata is outstanding, the theme of the changes

in the content is rich. This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his creative thoughts, Beethoven's creation center is always the human society, life and nature, his work reflects the advanced thinking of The Times, thoroughly understand the struggle, the inevitability of inner thinking, good at performance so a strong expression of works.

Beethoven's 32 piano sonata life creation is a great epic, complete the first 8 "sonata in C minor (pathos) is Beethoven's piano sonata

in a storm. In this paper, the structure of the form, creation techniques, music connotation and aesthetic principles of four aspects discusses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pathetique".

Key words: Beethoven; "Pathetique"; Artistic features

一、贝多芬和他的钢琴奏鸣曲

(一)关于贝多芬

贝多芬作为德国伟大的作曲家,1770年在伯恩出生,1827年在维也纳去世。五十七年的短短人生之中,他为我们创作了许多伟大的音乐,给我们留下了无与伦比的音乐财富。贝多芬作为连接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集古典音乐学派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是音乐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作曲家。

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是一个时代的大师,但贝多芬的风格却与莫扎特、海顿不同。莫扎特与海顿的主要作品是宗教音乐或者宫廷音乐,要么充满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息要么属于华丽典雅的宫廷风尚。海顿喜欢循规蹈矩,而莫扎特则选择创作典雅华丽的或者有个性而活泼轻快的曲子。与之相比,贝多芬则是一位不受古典约束的音乐革新家,他既不迎合宫廷里王侯将相的口味,也不受宗教音乐的束缚。始终遵循着自己的信条:“为了更美,没有不可打破的规则。”因此,即使给了贝多芬充满坎坷和磨难的人生,他的音乐却始终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

(二)关于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的创作题材宽广,气势宏大,感情深邃。在他一生孜孜不倦的创作生涯中,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创作了许多世界著名的音乐艺术作品。对于贝多芬来说,最适合表达他的感情的渠道就是奏鸣曲这种方式了。他一生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它们在音乐史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被称为是钢琴艺术史上的巅峰之作,被奉为“新约圣经”。这32首钢琴奏鸣曲,不仅在创作时间上延绵了将近三十年,几乎贯穿了这位伟大作曲家的一生,而且在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所创造的艺术成就上,它也代表了贝多芬毕生创作的一个重要方向。这32首钢琴奏鸣曲带有非常强烈的自传意义,它们在贝多芬的全部作品中是极具生命力的,因为贝多芬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全部倾注于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中,并且通过这种形式大胆地表达他在音乐和艺术的观点,以及他对那个时代以及社会的深刻认识。

二、钢琴奏鸣曲《悲怆》的创作背景

音乐大师贝多芬,用尽毕生心血完成了32部奏鸣曲,在这当中最早的有15首,中期则完成了12首,剩下的几首是在大师创作后期的经典巨作。因为所有的曲子都有独树一帜的思维艺术,所以都能引人入胜。而其中的《C小调奏鸣曲》(悲怆)则是贝多芬早期在维也纳(1798一一1799年)创作的作品。

《悲怆》奏鸣曲在1789年出版,属于贝多芬早期创作的代表作品之一。此前贝多芬创作的多首奏鸣曲深受海顿和莫扎特两人的影响,但以后逐步摆脱他们的影响,由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转型,在浪漫主义不断的探索中逐步形成自己独有的创作风格,《悲怆》正是在这个特别的转型时期创作出来的。

《悲怆》是由贝多芬本人亲自冠名,借以献给他的保护人和最亲近的朋友—卡尔·冯·李斯诺夫斯基亲王。磅礴大气的构思、简单准确的处理方法,使它的戏剧性精神

震撼你我,是大师早期作品中最具特色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曲子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大师关于生命不公平的愤恨和无奈,同时也能看出其关于社会不公平现象的谴责,也从侧面反映出他不懈追求理想的热烈和激昂。

在最开始的谱子上,贝多芬写下"GrandeSonata Pathetique”悲怆大奏鸣曲)。在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中,仅仅只有这一首和《告别》是由贝多芬自己亲自加上标题的。二十九岁的贝多芬,恰逢最美的青春年华,事业随之蒸蒸日上,但为何要写上这样一个如此沉重的标题呢?罗曼·罗兰用他的《贝多芬传》回答了这个问题:“……然而痛苦已在叩门,它一朝住在他的身上之后就永远不再退隐。1796年至1800年问,耳聋已开始它的酷刑。”

1801年,在写给韦该勒的信上,贝多芬悲怆的写道:“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两年以来我躲避着一切交际,因为我不可能与人说话:我聋了。要是我干着别的职业,也许还可以,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可怕的遭遇啊!……人家柔和地说话时,我勉强听到一些,人家高声叫喊时,我简直痛苦难忍……我时常诅咒我的生命。我却愿和我的命运挑战,只要可能;但有些时候,我竟是上帝最可怜的造物……隐忍!多伤心的避难所!然而这是我唯一的出路。”按照笔者的理解,贝多芬拥有者高尚而孤傲的心灵,他是一位可歌可泣的英雄。“悲怆”的主题也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苦难与无奈,这是一种无法言语的悲痛。从音乐方面来欣赏这部作品,笔者看到了大师强忍痛苦的辛酸与坚定,他试图用自己的力量挑战命运,从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情,表现出了对理想的坚定和执着追求。

三、钢琴奏鸣曲《悲怆》的艺术特征

(一)创新的曲式结构

1、第一乐章:奏鸣曲式

引子呈示部(1-132)

主部连接部副部连接部结束部(1-10)(11-27)(28-50)(51-88)(89-113)(113-132)c,降E,c c,V/c c,V/降e 降e,降A,降e 降e 降E,c,V/g

连接部分展开部(137-194)

(133-136)

g,V/e 引入部分中心部分返回部分

引子材料(137-148)(149-167)(167-194)

e,G,g g,C,V/C C,c

主部材料

再现部(195-294)

主部连接部副部连接部结束部

(195-202)(203-220)(221-252)(253-277)(227-294)

c f f,DD/f 向c小调过渡 c,DDVII7/c

尾声(295-310)

第一尾声第二尾声

(295-298)(299-310)

c—————————

引子材料主部材料

慢板从庄严转向辉煌,c小调,4/4拍子,奏鸣曲式。引子是首章音乐情感的重中之重,接下来的曲子各部分均以其展开介绍。作为引子一共有一下几种互相冲突的关键,其一是通过低沉压抑的语调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然后是表达出自己对于积极中精神世界的追求和渴望,通过节奏匀称的和弦伴奏和高音区柔和的八度旋律表达出来。两种因素相互对抗,通过一次次反复剧烈的较量,在高音区上也表现出一高一低,在力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最开始三次庄严的乐句,一次又一次不断增强旋律的紧迫性。之后,用一节简洁的音程式乐段引出一段热情洋溢的旋律,告诉我们伴随着情感的升华,它将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乐章。但是,这段旋律很快又变回到最初的情绪,庄严紧张的气氛渐渐重现,同时一段迅速下行的半音阶预示充满活力而轻快的乐章就要开始。在一阵阵隆隆的低音下,第一主题好像从极为紧张的状态中爆裂般的迸发出来,音与音之间极速推进,表现得汹涌起伏、不给人有喘息的余地,一股不可遏制的热情油然而生。第二主题有两个旋律:第一个是降c小调,轻快欢乐;另一个是最开始的降E大调,它通过漠然的节奏感渐次向高潮推进,一浪接一浪毫无间隙,一次次的在自由之路上寻求和追索。在第一主题再现之后,第二主题第一个旋律用降e小调,第二个旋律用c小调再次再现,在尾奏里,仍有慢板主题的短暂出现,最后由第一主题结束。通过首章乐曲我们能够感受出一种步步惊心的紧张压抑氛围,以及作者关于痛苦挫折的坚持反抗;旋律有时慷慨有劲,有时却婉约细腻,如同大海上的浪花,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启迪。

2、第二乐章:三部曲式

三部曲式

引子首部中部再现部

(1-16)(16-28)(29-36)(37-50)(51-73)降A f 降A 降a,E 降A

如诗如歌的行板,降A大调,2/4拍子,三部曲式。该曲式作为贝多芬作品里的经典之作,在缓慢的节奏中透露出些许的轻柔。每次听这首曲子都会幻想到宁静安和的世外桃源。第一段抒情曲子委婉含蓄,贯穿了美妙的和声以及管风琴一样的乐章。中部主题由降a小调开始,通过内声部的三个音伴奏,把我们带到了紧张、严肃的氛围中,在曲式中一、三段有着相同的旋律,而第二段则多次出现同一个或者某个相同的音。该乐章通过对高尚美妙情绪的描述,让人沉醉迷离,神圣而温暖,如同仅仅抒情的曲子,余音缭绕、不绝如缕。贝多芬的音乐就像小太阳一样温暖着每个欣赏者。这首美妙的曲子一共有两个小插部,均由压抑而紧张的小调开启慷慨激昂的情调,最终会在大调上终结,把我们带到一个安静祥和的氛围中。这种曲调的组合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师对生命的积极心态,风雨之后一定会有彩虹,坚持下去就会成功,有了希望就会感受到阳光,相信在将来的某一天,一定能触摸到美妙的星空。

3、第三乐章:回旋奏鸣曲式

呈示部(1-54)

主部连接部副主题第一个结束主题第二个结束主题第三个结束主题

c(1-17)(18-24)降E (25-36) (37-43)(44-51)(51-54)

展开部(55-120)

再现主题第一部分中间部分第三部分

(62-78)(79-94)(95-107)(108-120)

再现部(121-170)

主题部连接副部连接主部(121-130)(131-134)(135-153)(154-170)(171-181)

尾声部(182-210)

C(182-210)

第三乐章c小调,4/4拍,快板的回旋奏鸣曲式。这个乐章的主题与第一乐章的副部有些相似之处。它通过运用大量连线,表现了乐曲乐段的结束。第1小节——17小节是整个乐章的主部主题,表达出贝多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从第33小节开始,突强音在左右手交替,让人感觉到贝多芬不稳定的心态,以及在命运的困苦面前的纠结与忧郁。第62小节——78小节是主部主题的完全再现,随后转入幽静而柔和的第二个间插部主题,表现了一种宁静安详的心态。紧接着第98小节——106小节,左右手的音阶断音伴奏,增加了动力效果,把乐曲推向了高潮,激烈的情感在每一个音符中碰撞出来。第183小节开始通过再现第一间插部的缩短变化,渐渐地一步一步带着充满斗争力量的激动的情感,是音乐的另一个高潮,也是贝多芬与命运作斗争精神的升华。第193小节——198小节的第二拍和第三拍上的sf表现得很果断、鲜明,表现出贝多芬决定用毫不停息的斗争精神继续坚持下去的决心。第203——206小节转到降A大调上,好像是在静静的思考面对苦难,面对深渊的时候,人们应该怎样去斗争。最后,乐曲结束在c小调上,以坚定有力的主和弦给了自己一个肯定有力、充满信心的答案。

(二)新颖的创作技法

首先,该乐曲在调性的独特性方面,完全可以说是音乐史上首屈一指的。贝多芬利用大小调多次交叉使用的方式,不断的变更调性,让旋律更加优美细腻,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此后众多浪漫主义音乐家都选择了该技法,也因此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特色。而该曲引子低沉压抑的特点,偏偏就是利用这种方法表达出来的。比如在作品开始1-3小节的引子中,贝多芬便运用了两种调式(c、bE),音乐通过关系大小调的交替变得更具震撼力,从而将人们带入作品所表现的悲怆命运之中。再如《悲怆》的第二乐章中的第一插部之中,,先在f小调上奏出了优美动听的旋律,然后转向了关系大调中的属调bE的大调,,将一股庄严和神圣感注入优雅的韵律中。而贝多芬在第一插部中的创作技法并不只限于此,,在第一插部结束时他将其转入了bA大调,回归了音乐的调性,,从而在优雅、庄严的旋律中又让我们感受到了贝多芬所要传达给的浪漫主义气息。

接下来我们分析该曲的和声创作;毋庸置疑,在这部曲子存在许多新的要素。例如在

该乐曲的整体节奏中会断断续续的出现等音转调模式,让欣赏者获得一种独特的体验。例如作品的第一乐章133-136小节,首先音乐在g小调开始陈述,通过减七和弦的等音转换,突然转到e小调,从而增加了悲剧的气氛和冲突的激烈度。在第二乐章第41-42小节,贝多芬同样使用等音砖调由bA大调突然转向E大调,使平静中的音乐突然增添了一份紧张。《悲怆》中不仅有等音转调的模式,还有一定数量的用以表现悲凉气氛的不协和音节。通过多种表现方式,音乐更能引人入胜,并且更加具体的彰显出大师努力奋斗的顽强毅力。再如第三乐章的主要调性为C小调,乐曲开始的C小调通过D—t进行显示,7—8小节通过K64-D7-t 的连续进行加固了调性。接下来将新材料引入(12-16)小节,推动乐曲继续向前发展,最后在C小调的主角弦上结束。前4小节连续通过D2—6进入f小调,然后用D—t紧跟其后从而进一步巩固调性,相同的和声结构油转调模进进入降E大调的调性,而56小节以伴音下行进入c小调,又一次替主部的调性再现作准备,主部从而再现为C小调。

第三,作品拥有独创性的节奏也是一大亮点。作品中有着一种不断交替的节奏感,贝多芬将这种表达方式转化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例如在第一章的第十小节,好似在百米高空中坠落的半音阶瞬间表现出,和前面压抑低沉的引子比较,令人心生敬佩。音乐的表现也柳暗花明。在第二章,经由简单而平淡的中心感受展开音乐背景的渲染,就像一种名歌的的色彩,这是贝多芬作品的重要表现现实。安详、静谧的中心往往是简单而朴素的,可对于内容来说,却能看出种种复杂的情绪,因此往往演奏时会很慢。排除由内心活动引发的速度变化,理论上是一直持续某种速度不变的,特别是对于慢板节奏,比较能够因为感情因素而变得混乱,所以一旦速度改变,或许不会改变乐曲的主体结构。下一乐章则为快板,由于表达的感情较为轻松、欢愉,因此演奏者往往需要掌握较快的速度。20-27小节的短小乐句必须浮现出来,优美的立体式音乐的波涛,在拍岸后有退回去,逐次推进到44的过门乐句,作曲家是随心所欲地驱使各种有趣的节奏或音阶写出来的。这些节奏的交错,又夹着45-52的短小副题,一直活跃到第一主题再次登场。右手与左手的呼吸是很重要的。这时要表现出节奏风的美感,相反的从45

起要做出圣咏般的抒情味道,弹奏速度还是保持一致。

不管怎样,这部作品新鲜独特的表现方法,不但让我们看到了贝多芬强大的创作能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被打破的震撼。而这种震撼来源于大师坚持不懈,追求自由以及对浪漫主义的向往。

(三)深刻的音乐内涵

作者创作这部乐曲,其实是为了利用对一个勇敢英雄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对生活中痛苦、挫折和大气的理解。通过慷慨激昂、情绪丰富的基调,使我们在《悲怆》中看到了勇敢战胜苦难的决心,而绝对不是面对苦难空悲叹的无奈。对乐曲的分析后,贝多芬的悲怆思想模式被大家所知。而它的产生与创作的的时代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贝多芬在法国大革命取得成功后的第一年(1798年)写下了这部乐曲。就在这时,贝多芬受到了革命进步思想的启发。他深刻的表达了对强权政治的愤恨,并且坚信社会一定要是公平的,群众要勇敢的追求自由和自己的个性,在他的世界观中不知不觉得受到了这种高尚情操的影响,不断鼓舞了他继续生活下去的决心。同时由于拮据的生活,事业极不稳定以及病痛的折磨都使贝多芬越来越强大。

在贝多芬的精神世界中,早已没了那种活泼好动的青春气息,取而代之的是作为成年人的压抑无奈,所以很多时候他都会进入到一种极其悲恸的环境中。由此看来英雄的复杂心情将一直存在于乐曲中,我们可以称它为悲壮或者悲怆之美。恰恰因此,我们从《悲怆》中看到的并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英雄,而是代表了作者自身勇敢坚强的具有哲学概念的真正英雄。他把生活中的一切美好当成遥远的目标去不断追求,慷慨大气的精神在乐曲中得以彰显。这是当人们在地狱般的折磨中体现出来的永不放弃的精神。顽强的意志、勇于拼搏的胆识,使音乐拥有撼人心魄的力量。,这是贝多芬与现实世界斗争的真实表现,也是他人格魅力、精神境界的完美映射,这种力量是无法用公式衡量和计算的。这也是众多科学家、作家以及其它领域名人对《悲怆》情有独钟的真正缘由。

(四)戏剧性统一的审美原则

《悲怆》作为一部艺术作品,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其作者把戏剧性的统一上升到了审美的角度。

单看该乐曲的主题,我们会发现在很多方面大同小异,比如说快板与引子的中心思想之间就恰似母与子的关系。前几乐章中也相互存在这类似的关系。有的人或许会说这样重复的中心思想是不是会听起来乏味,但事实上贝多芬毕竟是大师,他拥有一种化腐朽为神的力量。他所拥有的是一种创新,一种在相互联系的主题之间找到矛盾而统一的表现形式,而这正是德国古典主义中所需要的。因此贝多芬把戏剧性的统一当成一种美的享受,从而涵盖在《悲怆》的谱写中。

初次听这首曲子,笔者便深深体会到了步步惊心的紧张情绪,而那种压抑恰恰是贝多芬在真实世界中追求自由、与命运斗争的情感。是他对自己生命的无穷尽的探求。这便是德国古典主义中强调的“自由之美”,也就是在真实的痛苦世界中经由精神的洗涤,寻求某种戏剧性的一致,由此来消除矛盾,从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存在于人们内心深处的美,就像德国古典主义美学中的“崇高之美”(一种在对生活苦难进行抗拒而达到的崇高——。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贝多芬的《悲怆》不单单是钢琴奏鸣曲迈向浪漫主义色彩的一种进步,同时也是一种在浪漫主义色彩上塑造出戏剧性统一之美的欣赏准则。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音乐的兴起,浪漫主义色彩在19世纪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1800年,众多音乐杂志也对该作品做出了一定的评价。无论如何,《悲怆》的诞生,不仅表明音乐史上的曾经告一段落,也预示着“新的世界”已经到来。

结语

审美活动对于我们人生最大的意义在于提升人的人生境界,而音乐艺术就是这样一种审美活动,而。贝多芬的《“悲怆”钢琴奏鸣曲》通过它戏剧性的创作背景,“悲怆”而鲜明的主题,与第九交响曲结下的创作姻缘,以及所表现出的英雄主义世界观,不仅向人们展示了其极高的人文价值和艺术魅力,更有利于提升人们的艺术品位以及人生境界。贝多芬音乐中所蕴含的“博爱、平等、自由”的人生理想、悲天悯人的道德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以及充满人道主义温暖的艺术观,带我们领略超越“自我”的局限,以达到超越生死的境界。

贝多芬的孤独、贫困、耳聋等苦难的人生经历,并没有压垮他,反而激发出他要更好的活着的无限动力。贝多芬不仅教会我们怎样正确的看待死亡,更教会我们如何看待生活,他是我们人生路上最好的老师,他教会我们更好的珍惜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在有限的生命中为人类作出无限的奉献。正是由于贝多芬音乐所能体会到的这种崇高的精神,使得贝多芬的音乐能够超越古今,成就永恒的经典。

参考文献

[1] 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10.

[2] 李近朱.乐圣贝多芬[M].上海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3] 郑兴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4] 夏云.从美学角度看音乐美的特征[J],剧影月报,2009,1:55.

[5] 李萍.《音乐美学》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J],大众文艺,2009,5:175.

[6] 马丽,李琪.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演奏分析[J],音乐天

地,2011,(07).

[7] 徐斌.浅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J],音乐生活,2007,(02).

[8] 方朗.贝多芬奏鸣曲演奏中的结构分析[J],黄钟,2008.09.

[9] 朱雅芬.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J],钢琴艺术,2002,(10).

[10] 曾卫星,对当下高校音乐教育的美学思考[J],贵阳学院学报,2008,4:106.

[11] 陈樱月和命运抗争,贝多芬《悲怆》奏鸣曲浅析[J],音乐时空,2014,(第13期).

[12] 唯民.《贝多芬论》[J]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

[13] 李艳慧,从乐曲《悲怆》浅析贝多芬对钢琴奏鸣曲的贡献[J],剧作家,2005,(4).

[14] 王晓宏,一首不屈的战歌—浅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J],戏剧文

学,2004,(7):088.

[15] 熊旭,戏剧性生活缔结出的音乐—浅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J],

艺术研究,2007,(03).

致谢

首先要感谢胡刚老师对于我的帮助,他在写论文中一直是他在旁边帮我修正错误,帮我改正。通常,我们都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交流,但他每次都以最快的速度回复我的邮件,及时地将他对于我论文中关于文章结构和逻辑的各种问题及修改的意见反馈给我,让我不仅能从中学到很多写论文的技巧,同时还让我少走许多弯路,受益良多。

另外,还要感谢同寝室的各位同学,谢谢你们帮我收集资料,帮我整理,有了你们,我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论文。

在这里,我想再次郑重地感谢所有在我写作论文过程提供过帮助的每一个人祝愿大家身体健康,生活美满!

贝多芬中_晚期钢琴奏鸣曲作品介绍_赵桂珍

黄河之声 YELLOW RIVER OF THE SONG 2010年03期 48 贝多芬中、晚期钢琴奏鸣曲作品介绍 成熟时期作品 1799年《悲怆奏鸣曲》的问世,即标志着贝多芬传统创作形式的终结和充满个性的崭新创作时期的到来——成熟时期的创作。在此后的十四年里,生活的磨砺、思想的成熟、创作技巧的日趋完善,使他步入了一个创作的丰收期。非常著名的一系列奏鸣曲都在这一时期完成。共计13首。其中《热情》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也是钢琴文献中的经典巨著。  bA大调第十二奏鸣曲:OP26。作于1801年,出版于1802年。题献给李奇诺夫斯基亲王,四个乐章。属于中期的入门之作,无一乐章属于奏鸣曲形式。他在奏鸣曲中使用变奏曲和进行曲这还是第一回,他放弃了曲式第一的观念,在音乐中大胆融入崭新的内容和生命,形成了贝多芬式的抒情、热情和戏剧性特征。 OP27-1、2奏鸣曲均作于1801年,出版于次年,三个乐章。第一首题献给里奇斯顿公主,第二首献给他的恋人朱丽叶塔。 bE大调第十三奏鸣曲:OP27-1。幻想曲似的奏鸣曲,是敲开中期创作新世界的重要作品。逐渐摆脱了古典形式,成长为真正的、新型的、戏剧性的奏鸣曲。反映了贝多芬在奏鸣曲形式完整性方面的探索。各乐章之间没有划上结束线,意在使整首作品一气呵成地演奏,各乐章由同一脉动统一起来,所有感情都向末乐章逼近,最后汇成一副宏伟的图画。充分表现出大胆的幻想和独到的音乐性密度手法。 #C小调第十四奏鸣曲:OP27-2。“月光”,是贝多芬最具独创性、最感人的作品之一。乐章内的安排打破了传统,改为慢—快—快,一改往日陈规,将重心放在了末乐章上,非常成功。作品的创作正处于不堪耳疾之苦的时期,曲中渗透了贝多芬激动不安的感情。“月光”为后人所题,与作品的整体情绪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演奏时切不可简单地顾名思义。第一乐章幻想、温顺的爱情,有时 有充满阴森的预感。第二乐章略为宁静的心情,希望有所复苏。第三乐章绝望、嫉妒在呼号,以刺杀甚至死亡结束全曲。 D大调第十五奏鸣曲:OP28。“田园”,作于1801年。呈献给维也纳犹太族著名的启蒙作家宗南费尔斯男爵。再次回到古典奏鸣曲的四个乐章。这一时期贝多芬为了医治耳病住到了海利根斯塔特小镇,常常体味着大自然的宁静和安祥。虽然标题不是亲题,但与内容倒也吻合。如歌的第一乐章,优雅的第二乐章和田园牧歌般的末乐章都有流淌出情绪平稳、温和、平实、明朗闲适之感。“月光”和“田园”也反映了贝多芬感情上的极端表现,即在极其强烈的心潮起伏后,急切地需要得到心灵的喘息。 OP31-1、2、3奏鸣曲均作于1802年。无题赠。G大调十六奏鸣曲:OP31-1。他在写下海利根遗嘱前后,低沉悲切的感情在此曲中有所流露。一般来说对这首作品的评价并不高。主要原因是认为缺乏应有的独创性。但三个乐章之间的组合是完整的。田园与沙龙、乡村与城市因素的结合仍然十分动人。 d小调第十七奏鸣曲:OP31-2。“暴风雨”,当他的学生辛德勒询问这首作品的内容时,贝多芬说: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去吧,后来由此而得名。全曲充满着奇异、灰暗的紧迫感,乐思也相当大胆。三个乐章都以奏鸣曲式写成,琶音的基础形态贯穿各乐章,成为本曲最突出的特点。这首作品在构思上是美学和伦理学的胜利。对大自然的力度、壮观和威严暴风雨的表现,正合贝多芬的气质和个性。 bE大调第十八奏鸣曲:OP31-3。与前一首形成了对比。全曲构思新颖,乐思自由,洋溢着明朗、乐观、活泼、光辉的青春微笑和生命活力。散发出道道灿烂的光芒,重又回到四个乐章,但没有慢乐章。这首作品告诉我们:虽然面对严峻的考验,但他准备以开朗、勇敢的态度来对待生活。 文\赵桂珍 摘 要:这篇文章和“早期作品介绍”相结合构成了《32首钢琴奏鸣曲》的 全部。中期创作是贝多芬奏鸣曲创作的丰收期,许多著名的作品都完成于这一时期,如:“月光”、“热情”等。晚期的作品虽然不多,但创作更具深刻性、哲理性,并向着浪漫风格走去。其中,以“槌子钢琴奏鸣曲”为典型代表。 关键词:贝多芬 钢琴 奏鸣曲 中期作品 晚期作品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曲式分析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曲式分析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 引子呈示部(11-132) 主部连接部副部连接部结束部 (1-10)(11-27)(28-50)(51-88)(89-113)(113-132)c,降E,c c,V/c c,V/降e 降e,降A,降e 降e 降E,c,V/g 连接部分展开部(137-194) (133-136) g,V/e 引入部分中心部分返回部分 引子材料(137-148)(149-167)(167-194) e,G,g g,C,V/C C,c 主部材料 再现部(195-294) 主部连接部副部连接部结束部 (195-202)(203-220)(221-252)(253-277)(227-294) c f f,DD/f 向c小调过渡 c,DDVII7/c 尾声(295-310) 第一尾声第二尾声 (295-298)(299-310) c————————— 引子材料主部材料 第一乐章,c小调,极缓板,转辉煌的快板,宏伟的奏鸣曲式。开头是一段相当长的充满悲怆情绪的极缓板,后转为快板,依旧悲怆的旋律中透露出一丝坚定。重板的引子充满古希腊式的悲剧气氛,雄辩的语调具有巨人的气概,绝无儿女情长似的缠绵悱恻,对命运的激愤之情和身处绝境却刚毅不屈的气度使听者热血沸腾。 第二乐章:回旋曲式 回旋曲式 主部插部I 主部插部II 主部尾声 (1-16)(16-28)(29-36)(37-50)(51-66)(66-73)降A f 降A 降a,E 降A 降A

第二乐章如歌似的慢板,降A大调,2/4拍子。本乐章是极为优雅的慢板音乐,馨而虔敬,如同抒情的无词歌曲。本乐章的主题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段旋律,它曾被现代轻音乐队改编为轻音乐曲,成为通俗音乐中的精品。 第三乐章:回旋奏鸣曲式 回旋奏鸣曲式 第三乐章,快板,c小调,2/2拍子,回旋奏鸣曲式。乐章主题与第一乐章主题动机有相通之处,优美的旋律中带有欠稳定的游移情绪,似乎处于一种徘徊不定的心态之中。一开头便是如雨珠倾泻而下的连奏,主部主题洋溢着青春的明快和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而在欢笑的背后,是微微的不安和骚动。大调的副部主题虽然明朗,却也以急速的运动暗示着心态的不稳定。插部以一种宣言式的坚定语调表达了真正坚强稳定的意志。这个乐章的好几个段落都有贝多芬惯用的“签名式”结尾,让人领略到作曲家的自信和潇洒。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90分析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90分析 提纲: 一、序言 1、贝多芬简介 2、选题目的 二、音乐分析 1、第一乐章的分析:奏鸣曲式 A、结构分析:画出结构图 材料分析:列出主题,附上谱例,然后说明特点并总结主题之间的联系 B、第二乐章的分析:回旋奏鸣曲式 结构分析:画出结构图 材料分析:列出主题,附上谱例,说明其特点,总结主题之间的联系 三、总结 在贝多芬创作的中后期,说明他对奏鸣曲式的发展 一、序言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1770-1827),他在西方音乐史的画卷中独领风骚,由海顿、莫扎特创立并发展起来的维也纳古典音乐形式与风格,在贝多芬受理被极大地扩充和发展。它将18世纪与19世纪、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连接起来,将一个时代的理想融汇于自己的音乐艺术之中,贝多芬的名字与崇高的信念、顽强不屈的意志、充满震撼力的音乐、为表达情感而不拘规范的气魄永远同在。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贯穿他一生,他的三十二套钢其奏鸣曲中有六套为两个乐章的组合,其中第二乐章采用回旋奏鸣曲式的仅此一首。在这首奏鸣曲的第二乐章中,贝多芬追求一种恬淡、超脱、幽深宁静的意境。主部和副部都是抒情、柔和、歌唱性的主题,两主题的对不倒很微弱的程度,甚至连他们的节奏和织体也有很多相同之处。 二、音乐作品分析 1、作品90第一乐章的分析:奏鸣曲式 A、材料分析 (一)、呈示部(1-81) (1)、主部(1-24)主题是由各八小节的综合乐段组成。第一部分是乐段,其终止式是G 大调的完全终止,b小调的完全终止。 谱例一: 主题第一部分: 主题第二部分:第二部分是乐句,停在b小调的半终止上。

主题第三部分:第三部分是乐段,其终止是e小调的阻碍终止,完全终止。 e小调:t6 sⅱDD D7 tsⅵ t6 sⅱ DD D7 t (2)、连接部(25-54)采用新材料,先在主调停留几小节,而后转到C大调,最后将a小调的拿波里六和弦经过同音异名的转换转到b小调。 谱例二: a小调:N6b小调:DⅦ7 D t t6 (3)、副部(55-67)主题是对主部主题第二部分的变奏的重复乐句,其终止式是b小调的完全终止。 谱例三: b:t D t D t D t D s D Dⅶ7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赏析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赏析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伟大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恩,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逝世。创作上,他对古典主义音乐传统的继承与拓展,对奏鸣曲式和交响套曲形式结构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使他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最杰出的大师之一,被后人尊称为“乐圣”。 出版于1799年的《悲怆奏鸣曲》是贝多芬1792年27岁时创作的,题献给酷爱音乐的 亲王李斯诺夫斯基。当时,既是暴风骤雨般的革命年代,又是自由与平等受到镇压的年代 因此,在创作风格上,这部作品也具有以上两种因素的结合。作品中,没有了海顿与莫扎 特的影响,充满活力的贝多芬经过生活的磨砺,经常陷入悲剧情绪中。这部作品的音调取 材于青年贝多芬在波恩创作的《f小调奏鸣曲》,其形象深刻、新颖而独创,诉说了愤怒、 苦难和热情。这部作品构思气势磅礴、音调庄重威严、情绪悲壮激昂、感情崇高伟大,它运用厚重的织体、丰富的和声、频繁离调和转调、音区与力度上的对比等表现手法,使音乐更加富有戏剧性。它是贝多芬早期的杰作,是贝多芬奏鸣曲逐渐向浪漫派风格靠近的代 表作,是贝多芬里程碑式的作品。标题“悲怆”,隐藏着生命的磨难,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但音乐本体更多的是对不幸遭遇的“隐忍”,对命运的“挑战”和“抗争”,对现实的超越和升华,对理想的执着和坚定。[1]这是年轻贝多芬的悲怆。 《悲怆奏鸣曲》共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采用奏鸣曲式,c小调,二二拍子,是整首奏 鸣曲中最为伟大的乐章。其结构如下: 1、引子(1 T 10小节) 2、呈示部(11 T 132或者134小节)主要主题T连接T副主题T第一个结束主题T 第二个结束主题T 主要主题的双片断T连接 3、展开部(135 T 196小节)慢板的引子T主要主题和引子动机发展T连接 4、再现部(197 T 296小节)主要主题T连接T副主题T规则地移到第一结束主题T 规则地移到第二个结束主题T规则地移到第三个结束主题T同样再现 5、尾声(297 T 312小节)引用慢板引子T引用主要主题部分T动力结束[2]130第一乐章的引子,在矛盾因素的对置与较量,伴随力度与音区的对比中拉开帷幕,仿佛 是被沉重的压迫下痛苦的叹惜与呻吟。作品中,贝多芬打破了传统奏鸣曲的形式,创造性地在快板乐章前加进的这个具有相当篇幅的引子。使用如此重份量引子的手法,在贝多芬全部奏鸣曲中都是空前绝后的[3]。在引子庄严的慢板中,利用c小调和E大调变换, 烘托了强烈悲壮的情绪和性质,弥漫着痛苦哀求的气息。沉重的和弦,伴随着命运痛苦的叹惜与呻吟,时而让人感受到对光明的期望,时而又让人感受到命运沉重的压力。在庄重 缓慢的和弦多次强调之后,双手同时推向到一个宽广激昂的优美旋律,不让人有丝毫的喘息,音乐又急速地推向音阶,象激流一般一往无前。在引子中,休止符在音乐中是一种等 待和酝酿,集中内在的爆炸力,增强了音乐内在的紧张度,从而产生浓烈的悲怆气息。 [4]引子结束处,从高音倾泻而下的一连串快速半音已蕴积着反抗的情绪,为后面情绪的爆发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呈示部的主部主题由四个首尾相接的乐句重叠而成,奋发向上、奔腾不息的音流反映了人 们向命运挑战的气势、与黑暗势力搏击的决心。作品不断运动的节奏,像卷起的巨浪拍击 岩石。他天才地运用了同一的节奏脉动,给人一种快速变化的印象。快板部分的进行是以 二分音符为单位,而引子和快板部分也在尖锐对立中求得一致,节奏不允许有丝毫的自 由,往上升的渴望支配了快板主题的所有部分,一种使内心获得自由的解放感,使乐思

贝多芬第一奏鸣曲曲式分析

文字来自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作者:郑兴三 《第一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呈献给他过去的老师海顿。这首奏鸣曲具有悲剧性情绪,明显地暗示和显露出贝多芬精力旺盛的写作欲望及其深刻独创性。这首奏鸣曲以精练的钢琴写法,澎湃着阴暗的热情,可以窥见到贝多芬日后强烈的、自成一体的乐调作风。这首作品的节奏较为单调,小节间的区分也多少有点生硬,还留存着较为幼稚的作曲法。尽管如此,在这首作品巾已经强烈地流露出贝多芬式的特质,头尾的两个乐章把贝多芬刚强和独特的个性表现得异常明显。 安·鲁宾斯坦曾经说过:“在Allegro中,一个音符也不象海顿和莫扎特,它充满了激情和戏剧性,一张愁眉不展的贝多芬面容。Adagio按照当时的时代精神写成,但它毕竟还是较少柔媚。在第三乐章中又是新的风味,这是戏剧性的小步舞曲。在第四乐章中是同样的性格,其中没有一个音象海顿和莫扎特……。” 罗曼·罗兰非常正确地感觉到贝多芬在这首奏鸣曲中的音乐形象性方向,他指出:“在初期,在奏鸣曲第二号第一首中贝多芬还采用听到过的表达方式和句子。但已经出现了粗鲁的、强烈的、断断续续的音调,这种音调在借用的语言说法上留下了痕迹。本能地流露出思维的英勇气质,这不仅表现在大胆的性格上,而且表现在明确地、毫不含糊地意识到,怎样选择、决定和舍弃。沉重的音型:在线条中再也没有莫扎特和他的模仿者所特有的猫一样的灵活。它是笔直的,由坚定的手把它勾画出来。它象一条极短的,但宽广平铺的道路,从一个想法转入另一个。这是灵魂的大道,整个民族可以沿着这个大道走过。不久,载重车队的士兵和轻骑兵也将通过它。” 《第一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创作个性形成的杰出证明。它衬托出贝多芬新的思想、新的形象,肯定了贝多芬先进的理智与感情相统一的伦理,表明了贝多芬把内心所有的力量服从于英勇的业绩、高尚的目的。这首作品与日后的《热情奏鸣曲》是相通的,显露出《热情奏鸣曲》的面目。 曲体分析 第一乐章快板(Allegro) f小凋2/2拍子奏鸣曲式 1.呈示部(1—48) (1—8)主要主题(f) (9—16)连接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57(”热情“)分析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57“热情”第一乐章作品分析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57号,作于1804——1806年,有一种反侵略战争的爱国热情在里面,被人称为“热情”。作品第一乐章调性为f小调。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f小调 1、呈示部(1—65)。 (1)主部(1—16):为四乐句的开放性乐段。开头呈现动机a,f小调一级的分解三和弦,用很p的力度展现曲折的旋律线条,为以后主题的发展奠定基础。在第8小节出现主题的第二个动机,颤音增加了动机b的游移性。5到8小节运用了那波里和弦的模进。第10小节出现了类似于命运动机的动机c,在一问一答的模式下到14—16小节爆发出来。整个主部由这三个动机发展而成。 (2)连接部(17—24、25—34)。17—24是个转调乐句,由f小调转入降A调,停在降A调属的半终止上。由弱突强的爆发,运用了动机a。动机a的爆发在动机b出现后沉寂下去,强弱力度的对比,象征音乐会不稳定的发展下去。25—34为副部的到来做准备,降E音作持续低音,并采用了三连音的节奏型,表现了一种动荡不安的情绪。 (3)副部:乐段(35—39、40—50)。副部主题在降A大调上,节奏为主部的动机a的附点节奏,动机的方向不同,有一种严肃,崇高的情绪。42小节出现了动机d,八度音型的向下跳进。43小节出现降a小调。44小节出现了动机b的颤音,升高后按降a小调的音阶下行,走入了低音区。 (4)结束部:乐段(51—54、55—65)。是第三次爆发,左手出现了动机c,第61小节收缩了,结束在降a小调上,旋律趋于平淡,但并不意味着结束,为新的发展奠定基础,直接进入展开部。 2、展开部(66—135)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66—78)是一个转调乐句,是整个展开部的序奏。从降a小调转到E 大调,然后用动机a和动机b发展下去,仿佛是一直在徘徊,最后停在了E调的属音和弦半终止上。第二部分(79—109)内部可以再分为两个段落。段落一(79—93)为第四次爆发,展开动机a。调性布局是E—e—降A,最后停在降D大调的属和声上。段落二(94—109)为降D大调出现的副部做准备,类似连接部。第三部分(110—122)副部的展开分三句(110—113,114—117,118—122)。调性由降D大调—降b小调—降G大调—b小调—G大调—C大调。120—122小节是动机d的展开,音区在升高,力度在加强,旋律也越来越明亮。 第四部分(123—135)这是整首曲子的第一个高潮。123—129是同一个减七和弦。贝多芬用节奏在保持高潮,在130小节出现了“命运动机”,以ff的力度展现出来,在高、低音区中交替出现,仿佛是胜利在呼喊。命运动机在134小节落在了c音上,力度转为p,是在为再现部做准备。 3、再现部(136—204)。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赏析教学内容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赏析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赏析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伟大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 , 1770 年 12 月 16 日出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恩 , 1827 年 3 月 26 日在维也纳逝世。创作上 , 他对古典主义音乐传统的继承与拓展 , 对奏鸣曲式和交响套曲形式结构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 使他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最杰出的大师之一 , 被后人尊称为“乐圣”。 出版于 1799 年的《悲怆奏鸣曲》是贝多芬 1792 年 27 岁时创作的 , 题献给酷爱音乐的亲王李斯诺夫斯基。当时 , 既是暴风骤雨般的革命年代 , 又是自由与平等受到镇压的年代 , 因此 , 在创作风格上 , 这部作品也具有以上两种因素的结合。作品中 , 没有了海顿与莫扎特的影响 , 充满活力的贝多芬经过生活的磨砺 , 经常陷入悲剧情绪中。这部作品的音调取材于青年贝多芬在波恩创作的《 f 小调奏鸣曲》 , 其形象深刻、新颖而独创 , 诉说了愤怒、苦难和热情。这部作品构思气势磅礴、音调庄重威严、情绪悲壮激昂、感情崇高伟大 , 它运用厚重的织体、丰富的和声、频繁离调和转调、音区与力度上的对比等表现手法 , 使音乐更加富有戏剧性。它是贝多芬早期的杰作 , 是贝多芬奏鸣曲逐渐向浪漫派风格靠近的代表作 , 是贝多芬里程碑式的作品。标题“悲怆” , 隐藏着生命的磨难 , 流露出内心的痛苦 , 但音乐本体更多的是对不幸遭遇的“隐忍” , 对命运的“挑战”和“抗争” , 对现实的超越和升华 , 对理想的执着和坚定。 [1] 这是年轻贝多芬的悲怆。《悲怆奏鸣曲》共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采用奏鸣曲式 , c 小调 , 二二拍子 , 是整首奏鸣曲中最为伟大的乐章。其结构如下 : 1 、引子 (1 → 10 小节 ) 2 、呈示部 (11 → 132 或者 134 小节 ) 主要主题→连接→副主题→第一个结束主题→第二个结束主题→主要主题的双片断→连接

贝多芬第一钢琴奏鸣曲

第一钢琴奏鸣曲 (献给约瑟夫.海顿) f小调 Op.2 No.1 《第一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呈献给他过去的老师海顿。这首奏鸣曲具有悲剧性情绪,明显地暗示和显露出贝多芬精力旺盛的写作欲望及其深刻独创性。这首奏鸣曲以精练的钢琴写法,澎湃着阴暗的热情,可以窥见到贝多芬日后强烈的、自成一体的乐调作风。这首作品的节奏较为单调,小节间的区分也多少有点生硬,还留存着较为幼稚的作曲法。尽管如此,在这首作品巾已经强烈地流露出贝多芬式的特质,头尾的两个乐章把贝多芬刚强和独特的个性表现得异常明显。 安.鲁宾斯坦曾经说过:“在Allegro中,一个音符也不象海顿和莫扎特,它充满了激情和戏剧性,一愁眉不展的贝多芬面容。Adagio按照当时的时代精神写成,但它毕竟还是较少柔媚。在第三乐章中又是新的风味,这是戏剧性的小步舞曲。在第四乐章中是同样的性格,其中没有一个音象海顿和莫扎特……。” 罗曼.罗兰非常正确地感觉到贝多芬在这首奏鸣曲中的音乐形象性方向,他指出:“在初期,在奏鸣曲第二号第一首中贝多芬还采用听到过的表达方式和句子。但已经出现了粗鲁的、强烈的、断断续续的音调,这种音调在借用的语言说法上留下了痕迹。本能地流露出思维的英勇气质,这不仅表现在大胆的性格上,而且表现在明确地、毫不含糊地意识到,怎样选择、决定和舍弃。沉重的音型:在线条中再也没有莫扎特和他的模仿者所特有的猫一样的灵活。它是笔直的,由坚定的手把它勾画出来。它象一条极短的,但宽广平铺的道路,从一个想法转入另一个。这是灵魂的大道,整个民族可以沿着这个大道走过。不久,载重车队的士兵和轻骑兵也将通过它。” 《第一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创作个性形成的杰出证明。它衬托出贝多芬新的思想、新的形象,肯定了贝多芬先进的理智与感情相统一的伦理,表明了贝多芬把心所有的力量服从于英勇的业绩、高尚的目的。这首作品与日后的《热情奏鸣曲》是相通的,显露出《热情奏鸣曲》的面目。 曲体分析 第一乐章快板(Allegro) f小凋 2/2拍子奏鸣曲式 1.呈示部(1—48) (1—8)主要主题 (f) (9—16)连接 (16—20)动机重复 (21—41)副主题 (bA)

《贝多芬与《月光奏鸣曲》》教案1

《贝多芬与<月光奏鸣曲>》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协奏曲》的经过,感受《月光协奏曲》美的意境,体会贝多芬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美好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 教学难点: 从音乐与故事中深刻的了解贝多芬这个伟大的作曲家。 教学准备: PPT课件,多媒体器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前面已经学习过贝多芬的作品了,让我们再听一下《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然后请同学们讲一下我们从这首乐曲中感受到的作曲家在作这首曲时的心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曲子有一个很感人的故事,在小学的上同学们会学到这个故事,如果同学们没有学过也没关系,我们今天在学习这首歌曲的时候也会给大家讲述这个故事的。 二、歌曲欣赏。 1、复习过《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之后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音乐《月光奏鸣曲》,让我们先来聆听这首乐曲,在聆听的同时同学们结合对贝多芬的认识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一下,这首音乐表达的情感。 2、下面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贝多芬吧。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2.17-1827.3.26),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后一位,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祖籍荷兰(亦说波兰),出身科隆选侯宫廷歌手世家。他出生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自幼跟从父亲学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

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早、中、晚三个时期代表作品的风格比较

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早、中、晚三个时期代表作品的风格比较 论文摘要:贝多芬的三十二首奏鸣曲均衡地反映了贝多芬整个音乐创作生涯的各个时期,体现了他一生所经历的漫长的音乐和精神之旅。本文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做了详细的描述和对比,从而找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及其价值和魅力。 正文: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于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莱茵河畔的波恩城,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他的钢琴奏鸣曲创作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他的人生虽然充满坎坷和磨难,但在他的音乐里却始终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斗争精神,以及对真理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集中了前辈大师的创作成果,站在他所处的时代前列,以新的素质体现了亨德尔音乐的英雄性、群众性和巴赫的深邃性、哲理性、宏伟性气魄,发展了海顿的人民性、风俗性艺术风格,借鉴了莫扎特深刻入微的心理刻画和热烈的抒情性,创立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其作品既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又有强烈的时代感;既有古典主义的音乐美感,又有浪漫主义的真切情感,因此他是由古典主义乐派向浪漫主义乐派跨进的一座桥梁,是屹立在18、19世纪之交的一座音乐丰碑,对200世纪欧洲音乐的创作乃至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广泛的影响。 贝多芬从青年时代开始创作钢琴奏鸣曲直到晚年,他的创作风格也总是在变化,其中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中的乐章数目也是十分自由的,二、三、四乐章的都有(32首奏鸣曲中三乐章的有14首、四乐章的有12首、二乐章的有6首)。下面按作品产生年代的先后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以此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风格特征进行初步的比较:一,早期(1792—1800年) 社会背景及历史文化的变迁,使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们的境遇、社会地位、思想,以及创作音乐风格也经历了一个从海顿没有深刻精神内涵的闲适,到莫扎特个人思想情感初步个性化表达的优美、秀丽和热情,再到贝多芬充满个人主观意志和自由、平等、博爱理想的崇高这样一个渐变的过程。 同时,贝多芬又探索了发展钢琴奏鸣曲的新道路和新形式。在早期奏鸣曲中,特别是在第8首奏鸣曲《悲怆》中,可以举出许多进行探索的例子。例如,《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前面,贝多芬加了一段很大的引子,在展开部的开始及尾声前又出现了这段引子的素材。《悲怆》各乐章的主题是很相似的:引子的主题和快板部分的第一乐章是相似的。第一乐章的副部主题和第三乐章(回旋曲)的第一主题很接近,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和回旋曲的第一主题也略有相似之处。 贝多芬早期的风格特征一方面延续并发展了海顿、莫扎特的质朴、严谨、富哲理性等古典传统,同时他的旋律继承海顿式的动机开展的手法,又吸收莫扎特旋律的深情,形成简洁、粗犷、质朴、热情的特征。另一方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节奏上频繁的变换、切分和休止造成的动力性、不平衡感;和声、调性上不谐和、不稳定范围的扩大;力度上大幅度的起伏等,构成贝多芬音乐的强烈感染力。 二,中期(1800—1815年) 17到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所倡导的思想自由、个性发展思想和反对封建传统、宗教束缚的思想,潜移默化地浸润到贝多芬的意识中。对真、善、美的呼唤和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和抗争,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幸福,成为贝多芬中期所有音乐作品的主题。为表达这种主

贝多芬第钢琴奏鸣曲作品之d大调

第7奏鸣曲(作品10之3,D大调) 第一乐章 呈示部(1—124)。主要主题是不对称的乐段+外部扩展(4+6+6小节,1—16)。其终止是:半终止(?),完全终止,完全终止。注:(一)前乐句的终止可以商榷,因为隐匿着的和弦恰好也可以是五音位置的主三第弦(本书作者感到是主三和弦),若这样看,这个乐句就是不完满的完全终止。(二)前乐句是齐奏,后乐句配了和声。(三)前后乐句的演奏方法不同(顿音、连音)。(四)前持乐句的音区也不同,(五)通过后乐句的变奏重复进行外部扩展(11—16),而扩展的目的是为了加固调性。(六)重复后乐句时变奏的方法是:1.交换声部(重复时旋律提高一个八度,属持续音在低音区)。2.宗教色彩的四分音符和弦进行在重复时被分解六度的八分音符进行的所代替。3.变化力度,弱奏由强奏呼应。第一个连接段落(17—22)用主动机开始,停在平行小调(b小调)的半结算止(22)。第一副主题从b小高开始(23—30)。其曲式是乐段。终止(从b 小调看)是:半终止,属小调(升f小调)的完全终止。由于上面的(第一个)副主题的调性安排是不规则的,所以需要有一个第二副主题,把不规则的调性改正过来。第二副主题则要求有自己的第二个连接段落。这个连接段落从第一副主题末尾的调性(升f小调)转到了第二个副主题的调性:A大(31—53)。第二个连接段落提前结束了(用完满的完全终止)第二副主题的调性(53)。第二副主题(54—65)的曲式为没有全部重复的乐句,先用完全终止结束(60),随后改为小调,并提高一个八度,但不是全部重复,而是突然停在导音上(升g,第65小节)。下面是第一个

(称为“离调的”)结束主题。其主题性格的材料是非曲直主要主题的第一个动机。其曲式为不对称的乐段,4+23(!)小节(67—93)。离调所接触的调性是:D大调、C大调、d小调、降B大调。孤B大调(作为A大调的那波里调)是桥梁,离调通过它又回到出发的调,即A大调。随后是第二个(加固的)结束主题(94—105),它是在主持续音上重复两次(共出现三次)的乐句。重复时变化了音区和力度。接着是第三个结束主题(106—113),是个重复的小乐段,它又加固了第二副主题的调性(A大调)。重复时降低一个八度,并将乐段开始的e音改为升e。该乐段的终止是:不完满的完全终止(107或111),完满的完全终止(109或113)。值得注意的晨这个小乐段中,贝多芬把结构安排得那样精致:二小节齐奏的前乐句(在章奏隐匿着的和弦是:I6——IV——V2——I6)由四个声部的后乐句来呼应。最后,是第四个结束主题(114—119),它是用主动机构成的有持续音的重复终止,其中D和T功能每小节变换一次。重复记号之前的五小节(120—124)或引向呈示部的重复,或引向展开部的开始。 展开部(125—183)。主要用主要主题开始的动机发展。在第167小节到达主调的属和弦,并将这个和弦延伸了十七小节,以达到更有期待感的目的。 再现部(184—294)。准确地再现开始的乐段(184—193)。下面的几个小节(从第194小节开始)象是后乐句的重复。但不是全部重复,很快就转到了e小调,并以此作为第一副主题的调性。e小调的半终止延伸了四小节(201—204)。我们要把第一副主题为什么在这里(在再现部)恰巧出现在e小调的原因弄得更清楚些。在呈示部,第一副主题的A大调,

贝多芬月光奏鸣曲

Moonlight Sonata Based on a story narrated by the musician Enrique Baldovino Original PPS in Portuguese from Edison de Piracicaba -Brazil) Adapted and translated from Portuguese by: Pedro & Mila Ramos / Dowerglen, RSA –August/07 Music: Mondscheinesonate - Ludwig Van Beethoven (基于音乐家Enrique Baldovino 所述故事) 背景音乐:月光奏鸣曲(贝多芬) 原PPS 出自巴西,由Pecto &Mila Ramos 于2007年8月选辑并由葡语译为英语

Gate of AlcaláMadrid Who did not have in life moments of extreme pain? Who has never felt, at some moment in life, the desire to give up?阿卡拉门马德里西班牙谁在生活中没有经受过极端痛苦的时光?谁从未在一生的某些时刻想到过放弃?

Tower of Belem Lisbon Who has not yet felt lonely, extremely lonely, and had the sensation of having lost all hope? 贝莱姆塔里斯本葡萄牙谁从来没有感到过孤独、 极端的孤独, 并且有了失去一切希望的感觉?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曲式分析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曲式 分析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曲式分析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 引子呈示部(11-132) 主部连接部副部连接部 结束部 (1-10)(11-27)(28-50)(51-88)(89-113)(113-132) c,降E,c c,V/c c,V/降e 降e,降A,降e 降e 降E,c,V/g 连接部分展开部(137-194) (133-136) g,V/e 引入部分中心部分返回部分 引子材料(137-148)(149-167)(167-194) e,G,g g,C,V/C C,c 主部材料 再现部(195-294) 主部连接部副部连接部结束部 (195-202)(203-220)(221-252)(253-277)(227-294) c f f,DD/f 向c小调过渡 c,DDVII7/c 尾声(295-310) 第一尾声第二尾声 (295-298)(299-310)

c————————— 引子材料主部材料 第一乐章,c小调,极缓板,转辉煌的快板,宏伟的奏鸣曲式。开头是一段相当长的充满悲怆情绪的极缓板,后转为快板,依旧悲怆的旋律中透露出一丝坚定。重板的引子充满古希腊式的悲剧气氛,雄辩的语调具有巨人的气概,绝无儿女情长似的缠绵悱恻,对命运的激愤之情和身处绝境却刚毅不屈的气度使听者热血沸腾。 第二乐章:回旋曲式 回旋曲式 主部插部I 主部插部II 主部 尾声 (1-16)(16-28)(29-36)(37-50)(51-66) (66-73) 降A f 降A 降a,E 降A 降A 第二乐章如歌似的慢板,降A大调,2/4拍子。本乐章是极为优雅的慢板音乐,馨而虔敬,如同抒情的无词歌曲。本乐章的主题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段旋律,它曾被现代轻音乐队改编为轻音乐曲,成为通俗音乐中的精品。 第三乐章:回旋奏鸣曲式 回旋奏鸣曲式 第三乐章,快板,c小调,2/2拍子,回旋奏鸣曲式。乐章主题与第一乐章主题动机有相通之处,优美的旋律中带有欠稳定的游移情绪,似乎处于一种徘徊不定的心态之中。一开头便是如雨珠倾泻而下的连奏,主部主题洋溢着青春的明快和不

贝多芬第三十首钢琴奏鸣曲的演奏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364173.html, 贝多芬第三十首钢琴奏鸣曲的演奏分析 作者:王静 来源:《艺海》2010年第04期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ingvanBeethoven1770 -1827)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他一生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在西方钢琴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钢琴艺术史的高峰。从1792年的第 一号钢琴奏鸣曲到1822年创作的第三十二号钢琴奏鸣曲,可以说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贯穿了贝多芬的一生,因此他的钢琴奏鸣曲被人们誉为“一部自我意识发展史”。有人把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称为“旧约全书”,而贝多芬的32首作品则被西方人称之为“新约全书”。贝多芬也是一位集古典主义于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一代宗师。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一般划分为三个时期:(一)1792-1800年(作品第二号至作品第二十二号)。这些作品较集中地显示了贝多芬的古典传统。(二)1801-1814年(作品第二十三号至作品九十号)。这时期是贝多芬创作的旺盛时期,在这期间展现了作曲家多姿多彩的风格,出现了不少富有独创性的乐段,如op27No3的“葬礼进行曲”,op27No1,op27No2幻想风乐章、最缓板慢乐章及标题音乐等等。这一系列作品组成了贝多芬创作的辉煌时期。(三)1814年以后的作品(即最后 五首奏鸣曲)。这五首奏鸣曲的每一个乐章都可视作一首经典乐曲。这些史诗般的作品充分地发挥了钢琴的乐器性能,曲式更为庞大而自由,复杂的感性在这些乐曲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充分地反映了伟大作曲家炉火纯青的创作境界。从晚期这些作品中流露出的丰富的内心境界,体 现出的表现手法的多样性,都表明了贝多芬的创作比以前有了更为广泛的视野,心境也变得细腻而优雅。 对于贝多芬晚期的作品,极少有对他的作品第三十首奏鸣曲的教学及演奏的研究。在此,我想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怎样在教学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及演奏好这首作品。 一、了解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明白作者的创作意图 要弹好贝多芬的晚期钢琴奏鸣曲首先要了解作曲家当时的创作背景。贝多芬晚期共创作了5首钢琴奏鸣曲。(101,106,109,110,111)晚年的贝多芬生活十分的拮据,身体每况愈下加上耳朵遭到严重的耳疾影响,直至最后失聪。这使他基本上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他远离人群孤伶伶地生活。因而晚期性格内向占据了主要,思考和倾听自己的心声成为了他的唯一乐趣。但他仍顽强 地与疾病、贫苦和黑暗的社会作斗争,仍在不停地思索和探求,为他的理想,也为人类的理想。贝多芬的内心是相当矛盾的,一方面,国家可怕的状况,黑暗的现实使他陷入苦闷当中;另一方面,法 国大革命的精神和欧洲接踵而至的独立战争和民族解放运动,又给贝多芬带来了希望。贝多芬 曾说,晚年是他生活的秋季,就象“站在丰硕的果树前面,只需将它轻轻摇动,那些甜美熟透的果实

贝多芬第四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第四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的第四奏鸣曲和前面三首奏鸣曲一样,由四个乐章组成。在这首奏鸣曲里,音乐的写法具有管弦乐性质,第四乐章(回旋曲)最“钢琴化”。当然,贝多芬的早期奏鸣曲的钢琴效果极妙,然而,钢琴演奏者在弹它们的时候,应该经常想象某种管弦乐的音响,想象乐队里某些乐器或某组乐器。 这里应再次强调准确表现各种奏法、力度变化和节奏变化的重要性,贝多芬通常仔细而且准确地把它们写出来,把它们和他的艺术构思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第一乐章 本奏鸣曲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快板。主部是压缩的,它在主调(降E大调)上以完满的完全终止结束。连接段落的开始是一个新的动机(八分音符的音节式进行)它在以后起着重要作用。副部从降B大调属音上的动机(低音声部里七度进行F—降E)开始。在几乎不断的八分音符进行之后,副部的第二主题以安详的进行(附点四分音符)出现,然而在几个小节后,八分音符的进行重新恢复了,它在副部结束以前转化为十六分音符进行。 在结束部里,旋律线条在中间部中出现,在十六分音符进行的背景上每小节有两个旋律音(好象是附点四分音符)。结束部后面还有一个不大的“补充”,其中出现了新的切分的动机,它在以后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部建立在主部、连接段落和上述切分动机的素材基础之上。在多次离调以后,展开部走向主部的第一动机,起初在a小调上,以后在d小调上。再现部的开始不象最初那样是p,而是ff。 再现部基本上很象呈示部。在再现部的结尾加添了一个相当大的尾声。整个乐章的结束是朝气蓬勃、庄严雄伟和响亮(ff)的。 第二乐章 在贝多芬的奏鸣曲套曲形式里个别乐章中间,节奏脉动的统一是一条规律。这种统一不仅可以在奏鸣曲个别乐章中间存在,而且在某些场合下,它还扩大到几个乐章,有时甚至扩大到整首奏鸣曲里。前三个乐章之间可以建立这样的联系:第一乐章的附点二分音符相当于广板乐章的一个八分音符,而广板乐章的一个八分音符又相当于快板乐章(第三乐章)整整一小节。但是,不应该草率地从数学的角度来理解这点,这是活的音乐,因而音乐内部的脉动也应该是活的,而不应该象节拍器的滴答声。 本广板乐章是贝多芬奏鸣曲里意味深长的慢乐章之一,它充满着深刻的、稍微严峻的、纯真的表情。广板乐章的形式是复杂的,是三部曲式,带有一个中段插部。 基本主题由单三曲式陈述出来。第一乐句(8小节)在主调(C大调)上以完满的终止结束。第二乐句(6小节)陈述在属调(G大调)上,而结束在C大调属和弦上。接着第一乐句又重复了一次,它有所改变和扩大(10小节)。它和第一次一样在主调上以完满的完全终止结束。 一小节的过度(十六分音符的八度进行)引向插部的开始。这插部在降A大调(降六级音)上,在低音声部短促的十六分音符(好象拨奏的)背景上以和弦开始,它具有庄严巍峨的性质。 在平行小调(f小调)上8小节的乐句以后,出现了降D大调。其次,八度进行(左右手都是八度)G—升F插入了主题陈述。第二次升F音好象通过等音的方法变为降G音,并且转到F音。在降B大调上出现了基本主题的第一动机(假再现部),通过c小调的属和弦转入

浅析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演奏风格与技巧

浅析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演奏风格 与技巧 摘要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是著名德国作曲家及钢琴家,是古典时期过渡到浪漫时期的主要音乐人物。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思想深邃,对奏鸣曲式的结构发展贡献极大,《月光奏鸣曲》是一首“似幻想而非幻想”的奏鸣曲,尤以第三乐章出彩,激动的急板,此乐章使人仿若在火热激情与深刻沉思中轮转。笔者将从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演奏技巧等方面对第三乐章开展浅略剖析与说明。 关键词:贝多芬;《月光奏鸣曲》;演奏风格 一、《月光奏鸣曲》的作者及创作简介 (一)作曲家的生平及音乐创作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作曲家、演奏家、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于1770年生于德国波恩。贝多芬一生曲折,而曲折的本源就是一直伴随着他的耳疾,以至于他最后失聪,这对于一个以音乐为精神支柱的人来说,是致命的。他虽然备受煎熬,但这却也成为了他创作的源流与动力,成就了特立独行的天才。他与莫扎特、海顿同为古典乐派的领军人物,但笔者认为贝多芬却是当中最出格的,他的创作都是在古典传统音乐的基础上与自己的新创意新想法的再结合,可以说他是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融会贯通者,也是浪漫主义时期的启发者。在其一生中其音乐独创作品恒河沙数,其中他最著名的32首奏鸣曲被世人称为音乐界的“新约圣经”,这32首中尤以“Pathetique”、“Moonlight”、“Storm”等最为著名,最能体现他崇高的精神和他深远的思想。 (二)奏鸣曲 奏鸣曲(Sonata),最初是由“Sonare”这个词汇演变而来的,在拉丁文中表示以各种方式发出不同音色响动。在贝多芬的兴盛发扬下,奏鸣曲体裁进入了成熟阶段,以乐章数目来看其作品多数包含三个乐章,少数则扩充为四个乐章,其规模领域已近乎于交响乐形式,使其整体结构更加饱满。再谈及奏鸣曲的结构,尤其古典主义时期,同《月光》一样第一乐章便是慢板这种情况少之又少,大多开端为快板乐章,且为奏鸣曲式;第二乐章常规为慢板乐章,此时贝多芬与其他作曲家再次背道而驰,将第二乐章定为十分轻快的小快板,结构却依旧是复三;第三乐章贝多芬就遵循基本情况了,为快板或急板乐章,惯例的选择为奏鸣曲式或回旋曲式。四个乐章时会在二、三这两个乐章之间穿插着以复三段式为结构形式的小步舞曲或谐谑曲用以作为第三乐章。 (三)《月光奏鸣曲》的创作背景 提到此奏鸣曲的创作背景,就不得不提到令大家误解的美丽传说,便是在小学课文中所讲述的贝多芬为盲女演奏《月光曲》这一故事。但此曲虽为贝多芬所作,名却并非他所取,而是因德国诗人海因里希·雷尔斯塔布评论“第一乐章令人想起瑞士琉森湖上的月光”,出版社受其启发便将“月光”用作标题,流传至今。 而真实的故事其实是,于1801年,贝多芬为令他坠入爱河的女子——

贝多芬第30钢琴奏鸣曲(作品109,E大调)

第30奏鸣曲(作品109,E大调) 第一乐章 在分析本乐章前,请读者注意,在流行的彼得斯版中,第30奏鸣曲的第一乐章遗漏了两小节和一根小节线,一百零一小节变成了九十八小节,这是错误的。我们依照布赖特科夫一黑特尔出版的全集本等,认为第一乐章零一小节。如果读者的版本是错误的,就请补充上两小节,把第43和44小节重复一次,并请把缺少线画在错误版本的第15小节右手的三十二分音符之后,也就是音阶进行的八个十六分音符(从小字一组的升a到小字二组的升a)是单独的一小节。 呈示部(1—16)。主要主题是不对称的乐段:4+5小节(1—9)。其终止是:不完满的完全终止,属大调的阻碍终止。注:(一)第9小节的第一个和弦代替了B大三和弦,它使主要主题进行到阻碍终止,而这个和弦同时也是副主题开始的和弦。(二)没有连接段落《因为主要主题的后乐句已经转到副主题的调性B大调上。副主题也是不对称的乐段:3+5小节(9—16)。其终止是:半终止,完全终止。注:(一)副主题的速度和节拍与主要主题形成鲜明对比,这很有意思(主要主题:Vivace 2/4,副主题:Adagio 3/4)。(二)前乐句的终止非常隐蔽,半终止在第11小节第五个八分音符上,特别是第六个八分音符上出现的先现和弦,更掩盖了这个半终止,因此几乎感觉不到前后乐句间的句逗。(三)后乐句与前乐句相比,旋律是如此的音型化,和声又是如此的变化,以致构成乐段的条件几乎已不再存在。但是,因为前乐句和后乐句用同样的和弦开始(副属和弦,即B大调II级上的减七和弦),所以第14小节与其相呼应的第11小节的共同之处(第14小节是第11小节的音型化)仍可以辨认出来,这一点也是毫无疑问的。没有结束主题。正象我们所看到的,呈示部是很短的(没有连接段落,也没有结束主题,只有相互连接着的主要主题和副主题),曲式压缩了,但它的意境却很深! 展开部(17—49)。回到活跃的快板和2/4节拍。只用主要主题发展。在第37小节到达主调的属和弦,并将该和弦延伸为十二小节的段落(37—49)。 再现部(50—66)。从第49小节的后半部用弱起拍开始。主要主题(50—59)比在呈示部时多了一小节,而后乐句虽然导向主调的完全终止,但还是用了阻碍终止式的进行,与在主调再现的副主题相接。副主题(59—66)的前乐句,几乎是无变化的再现,但后乐句与其在呈示部时相比,却更加音型化。后乐句在弱起拍之后,立即转到C大调,并从这里转回E大调(在第63小节的末尾)。第67小节回到2/4的节拍,并在该小节的后半部回到活跃的快板,尾声用弱起拍从这里开始。 尾声(68—101)。用订主题的材料发展。这里出现了若干小节用新材料的、如歌的段落(77—87)。此后,在主持续音的上方,再一次出现了主要主题的材料。持续音一直保持到该乐章结束(88—101)。 第二乐章 呈示部(1—75)。主要主题是无再现对称的二部歌谣曲式,其第二部分在重复时略有变奏(1—24)。第一部分是乐段。其终止是:半终止,完全终止。前后乐句的开始是对比的:I→,IV→。歌谣曲式的第二部分也是乐段。其终止是:不完满的完全终止,较为完满的完全终止。连接段落从第25小节开始(25—32),开始用新材料加固主调,之后转到副主题的调性属小调,即b小调。副主题(33—42)由属和弦开始。曲式为不对称的乐段4+6小节。其终止是:半终止,完全终止。第一结束主题是个很长的乐句,由重属和弦开始(升c、升e、升g、b、d九和弦,在第43小节),用完全终止结束(43—66)。这个结束主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