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 双向细目表

高二政治  双向细目表
高二政治  双向细目表

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期中联考高中二年级政治学科双向细目表

题型模块题号考查范围课、目知识、能力要求分值

选择题

2015年1

至2015年

3月份时事

政治

1 最高科学技术奖时事政治识记 2

2 一带一路时事政治识记 2

3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时事政治识记 2

4 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时事政治识记 2

5 邹碧华时事政治识记 2 经济生活

6 文化现象第一单元第一课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7 大众传媒第一单元第一课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8 文化素养第一单元第一课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9 文化与经济第一单元第二课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10 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第一单元第二课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11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

和思维方式。

第一单元第二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12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文化素养

中的重要性

第二单元第三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13

优秀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健全

人格

第二单元第三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15 文化的多样性第二单元第三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16 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第二单元第四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17 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

第二单元第四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18 传统文化的继承第二单元第四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19 传统习俗和传统文化第二单元第四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20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育第二单元第五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21 文化遗产第二单元第五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22 文化创新第二单元第五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23 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第二单元第五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

用知识”

2

24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第二单元第五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25 对待外来文化第三单元第六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26 汉字文化第三单元第六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27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第三单元第六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29 爱国主义第三单元第七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30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第三单元第七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选择题合计60

非选择题文化生活

31

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第一单元“获取和解读信息”的

能力、“调动和运用知

识”的能力”、“描述和

阐释事物”的能力

8

32

文化多样性第二单元“获取和解读信息”的

能力、“调动和运用知

识”的能力”、“描述和

阐释事物”的能力

8

33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第二单元“获取和解读信息”的

能力、“调动和运用知

识”的能力”、“描述和

阐释事物”的能力

8

34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第三单元“获取和解读信息”的

能力、“调动和运用知

识”的能力”、“描述和

阐释事物”的能力、“论

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8

35

爱国主义“获取和解读信息”的

能力、“调动和运用知

识”的能力”、“描述和

阐释事物”的能力、“论

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8

非选择题合计40 整卷合计100 高二政治预计难易系数是0.6-0.65之间;平均分是61分;分数线是60分。

高中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介绍及填写要求(讲稿)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介绍及填写要求 一、试卷的编制程序 试卷的编制程序主要分为:确定考试目标、制定命题细目表、编选试题、组配成卷、试卷难度猜测、试答全部试题、制定标准答案和评分细则七个步骤。 考试目标包括考试内容、考查目的和各种量化指标(例如,试卷难度比例、考试时间、分值分配等)。 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要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考试内容、考试范围和教科书中涉及的各项知识所要求把握的程度来确定试题的分布范围、难易程度、重点、难点,要全面反映考试内容,保证试卷对考试内容的覆盖率,对试题的数量以及难度比例的确定要适当,既要考虑大部分学生考试成绩达标,又要考虑不同水平学生的成绩能拉开距离。 编选试题要依据命题原则,紧扣命题内容,围绕命题双向细目表,严格选择材料,进行编选试题。同时要在编制试题过程中同步写出每一道试题的答案,以便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编选试题还应留意以下三个方面内容:①、题目内容、考试水平、试题难度应符合细目表;②、题目叙述简练、清楚、内容正确无误,符合科学性;③、编选试题的数量要比最后确定的试题数量多一些,以备筛选。 组配试卷试题拟好或选取好后要按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的顺序排列,每大题又按先易后难的顺序编排,形成梯度,组配成卷,并编拟好指导语。 猜测难度组卷完成后,根据前面猜测的试题的难度,估算学生各题的得分,从而估得全卷得分,由此估算全卷难度。再结合考试目的,适当调整若干试题的难度、试题类型、试卷结构,使全卷试题的难度系数达到与考试目的的难度系数相符。 试答试题命题结束后,命题教师必须对试题进行试答,并记录答题时间。一般情况下,用于实际考试的时间,为命题教师试答时间的三倍。根据试答试题的情况和答题的实际时间,对试题内容做最后一次调整。 制定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参考答案应具体明确,正确无误,各层次的分值要标明。试题赋分根据试题难度和答题时间进行分配,试题难度较大,需花较长时间解答的,分值应大些。 二、如何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

最新六年级语文期末命题试卷(附意图、答案、双向细目表-可直接打印)

最新六年级语文期末命题试卷(附意图、答案、双向细目表-可直接打印) 姓名:成绩 积累与运用(40分)阅读(30分)习作(30分)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1、看拼音写汉字,组成词语.(5分) jiān jùn yùn xiān yì ( ) 苦( )工( ) 含( )起()力 ( ) 灭险( ) 音( ) ()维()立 【意图:区别同音字. 】 2、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先把错别字画上“о”,再在括号里写上正确的字.)(4分) 莫明其妙()再接再励()自做自受()眼急手快() 德高忘重()穿流不息()兴高彩烈()愤不顾身() 【意图:检查对汉字掌握情况.】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 绝:①断绝②穷尽③走不通④独一无二的⑤极、最⑥绝对 伯牙绝弦( ) 斩尽杀绝( ) 绝无此意( ) 美妙绝伦( ) 绝大多数( ) 悬崖绝壁( ) 【意图:检测对多义字的掌握. 】 4、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4分) 执著的故事不老——愚公移山,夸父追日,_____________(守株待兔精卫填海);执著的人物不朽——闻鸡起舞的祖逖,_____________ (卧薪尝胆悬梁刺股)的勾践,面壁静修的达摩.执著是_____________(坚持不懈直言不讳),是_____________(艰苦卓绝锲而不舍),是一支永无休止符的进行曲. 【意图:考查对成语的理解和辨析能力.】5、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1+1+1+4=7分) (1)、通过体育锻炼,使我的体质增强了.(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意图:检查修改病句的掌握情况.】 (2)、生活在海边农村的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图:检查抓住句子主干的能力.】(3)、叔叔对我说:“等到了秋天,我请你到我家的果园摘桃子.”(改为转述句)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编者按:在备受广大老师关注的课程改革教学中,考试作为教学过程控制的重要环节,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发挥积极的教学评价与教学导向作用。而且让我们从学生的考试中获得有关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业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等许多相关信息,因此作为教师就要进行命题研究,做好试卷的命制与质量分析,才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才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才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命制一份合格的试卷呢?制定双向细目表能够减少我们命题的盲目性,就如何使用双向细目表做如下说明。希望对老师们今后命题能够起到一些帮助作用。 浅谈如何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题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一)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细、明确地列出各项内容的量化指标,用以规范、指导编题和制卷。 (二)为什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制定双向细目表 原因之一: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它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分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原因之二: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反映测验内容、测验目标、题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 (三)、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卷的优点: ⑴.避免在命制试卷中出现内容覆盖面不到位的问题(想要考查的内容丢不了)。 ⑵.避免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重复出现(此现象极容易发生)。 ⑶.便于考前复习,提高考试及格率(此点就教师而言,引领复习更能有针对性和侧重面)。 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依据,建立了考核的标准,体现了考试的目的。它的突出特点在于:保证了考题对要考查的内容有较宽的覆盖面;使考试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二、如何制定双向细目表 在认真阅读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等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考试目的和学科《课 程标准》的要求,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出命题及制卷的具体计划.这个计划应包括测 试内容(知识、能力)、题量、题型、时限、不同知识点所考查的学习水平以及所占的比例等 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并用命题双向细目表的形式反映出来. 命题双向细目表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考试内容、考试范围和教科书中涉及的 各项知识所要求掌握的程度来确定试题的分布范围、难易程度、重点、难点,要全面反映考试 内容,保证试卷对考试内容的覆盖率,对试题的数量以及难度比例的确定要适当,既要考虑大 部分学生考试成绩达标,又要考虑不同水平学生的成绩能拉开距离. 附:命题双向细目表具有三个要素:考查目标、考查内容以及考查目标与考查内容的比例。

双向细目表模板

期末试题双向细目表

期中试题双向细目表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本人担任八年级两个班的思想品德教学任务。一学期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布置学生搜整信息资料,做好课前后指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为使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现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对自己要求更为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好的印象。即教书又育人,除对自已严格要求外,还利用一切合适的场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班上学生的思想觉悟,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同时热爱家乡。同一切不良的现象作斗争。本学期,积极参加各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 二、教育教学方面。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 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⑵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三人行,必有我行焉。我注意平时和其他交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学习教学方面的好的经验、方法,学习管理学生方面的好的办法,本学期取他人之长对我的帮助不小。 3、培养多种兴趣爱好,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现在是新课程实验阶段,无论知识、教学经验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我平时注意钻研教材、认真阅读课程标准,经常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力求在符合课标教学的同时,给学生适当充电并且相应有所减负。 四、成绩和不足 1.本学期使大多数学生对思品很感兴趣,平时考试思品成绩考得还好。 2.不足:①及时反思总结做得不够;②教学过程优化需要进一步加强。 五、今后努力方向 1、加紧学习课标,贯彻课标,进一步转变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对教材的研究,解决问题,深化教学改革。 2、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尤其是后进生的转化。 3、开动脑筋,吃透教材,努力更好的教育管理学生。 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2013年7月18日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双向细目表、试卷、答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双向细目表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学校 姓名 得分 一、填空( ?分,每空 分) 、在下面的( )里分别填上适当的分数。 ?分 ( )小时 ???毫升 ( )升 、2 9 里面有( )个 1 9 ,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质 数。 、在2 9 、 3 7 、 21 12 、 15 10 中,真分数有( ),假分数有( )。 、 ÷ ?8 () () 40 () 64 、把 米长的的绳子,平均截成 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 、 和 的最大公因数是( ), 和 ?的最小公倍数是( ), 和 ?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中国长征运载火箭至今已进行了 ?次发射,其中只有 次发射失败,发射成功的占总数的( )。 、在○里填上“﹥”、“﹤”或“ ”。 5 3 ○ 5 4 1 2 ○ 4 7 、用铁丝做一个长方体框架,长宽都是 ???高 ???至少需要铁丝( )???长方体框架的体积是( )??

?、用( )个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把这些小正方体紧挨在一起排成一排,全长( )米。 ?、在 ???????????????????????????? ?????这几个数据中,众数是( ),中位数是( )。二、判断( 分) 、因为甲数÷乙数 ?,所以甲数和乙数的最小公倍数是甲数( )。 、两段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段剪下4 7 米,第二段剪下全长的 4 7 ,那么两段剪下 的一样长。( )。 、 5 1 8 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 ) 、如果一个长方体,四个面完全一样,那么另外两个面一定是正方形。( ) 、棱长是 ??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三、选择( 分) 、一个长是 ??,宽是 ??,棱长总和是 ???的长方体,它的高是( )??。 ???? ??? ??? ??? 、下面的平面图形中( )不能折成正方体。 、下面各分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 5 8 ?? 8 15 ?? 7 20 ?? 1 8 、张师傅 小时做 个玩具,李师傅 ?小时做 ?个玩具,做得快是( )。 ??张师傅 ??李师傅 ??一样快 ??无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是检查培养教学目标实现情况的重要手段。当前,由于考试命题缺少一套规范化程序,命题的主观顺意性较大。为式试卷更好的体现教学目标,应该加强编拟时间的计划性、科学性。 ____ ■年,中央教课所组织九省市专家、教授和教研人员为小学语文教材实验班编拟毕业试卷,命题前分析教学大纲具体教学要求,设计了一份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该表分纵向、横向两列,分别列出考试的知识内容和学生认知行为应达到的水平,既有知识要求,又有能力要求,是一次命题计划性、科学性的尝试。 一般而言,双向细目表包含三个要素:考察内容,如课程标准中规定某个单元知识;考察目标,如课程标准规定的某个知识点的认知要求;考察内容和考察目标的比例权重。 双向其目标前后经历了三次修正,考试命题结合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确立了7个纬度来考察,包括:测试内容、认知要求、范围、难度、题量、教学引导、价值取向。这样,从认知要求的角度确保了命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其中的测试内容、认知要求对应于双向细目表中的考察内容和考察目标。细目表一般在制定时包括两个纬度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较常见的有四种: (1)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2)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题型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3)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内容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难易度:A较易B?中等C较难 D.难度较大 认知度:I识记II理解皿简单应用IV综合运用 细目表的特点:在常态的教师命题情况下,测验设计细目表所包含的内容(如考察内容与考察目标、题型与题量、难度与价值取向、评分细则)与课程标准(如知识及认知要求、难度与课程的价值观、考察知识的题目数量之间的平衡)达成了深度匹配。细目表提供了更为全面的程序:先确定明确测试的目的,进而明确试卷的总体难

双向细目表介绍

(2)避免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重复出现。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反复出现,是拟卷的一种失误。运用双向细目表,可即刻反映出内容及分值和分布情况,是绝不可能出现同一内容重复考核的问题的。 (3)便于考前复习,提高考试及格率。考试不是目的,而是检验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是通过考试促使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掌握,并检验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所以,考前复习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总结性的教学,不主张为了及格率而按考试卷的具体内容给学生进行复习,但是,如果按“双向细目表”帮助学生进行复习则是可取的,也是很有效果的。“双向细目表”所涉及的是内容分布、题型分布、分值分布,而不涉及具体的考试题目,使得复习既有广泛性又有针对性,真正做到了提高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 (4)便于教学管理部门进行有效审核。要对试卷进行审核,应在“双向细目表”基础上进行,否则只能是按教材的章节内容对试卷进行审核,这种既费时又费力的审核工作很难长期坚持。 总之,运用“双向细目表”进行拟卷,是规范出卷工作的一项基本方法,可以有效克服出卷中的盲目性,对规范教学、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命题的责任心、提高考核质量都有重要的意义。 三、制作双向细目表的程序如下: (1)列出大纲的细目表 任何测验,都是针对具体的学科内容进行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内容,不同知识内容在该科教学中的相对重要性有多大,不同知识内容所应实现的知能目标是什么。这些都是测验设计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所以在编制细目表时,应先列出课标或大纲的细目表。 (2)列出各部分内容的权重 应根据教学内容在整体学科中的相对重要性,分配相应的比重。比重多以百分比表示。这个分配的百分比例,既是教学时间、精力分配的比例,也是测验试题数量、考试时间、分数分配的依据。这个比例,就是说的“权重”。 (3)列出各种认知能力(学习水平)目标的权重 测验题不仅要对学科内容具有足够的覆盖率,也要涵盖所确定的学习水平目标,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级目标,应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对六级不同目标合理权重。确定目标权重时,除考虑学科特点外,还应适当强调高级目标的相对重要性,通过对这类目标分配以较大的权重,可以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 (4)确定各考查点的“三个参数” 在欲测知识的内容和其应达到的学习水平所对应的格子内,分配各考查点的知识内容和题型,再根据相应权重算出的各得分点的实际分数值。如,第一大题第4题2分,用“一、4(2分)”表示。其实我们现在常用的赋分方法都是实际中经过检验和经过加权后的,如填空题一空2分,单选题每题4分等。 (5)审查各考查点的分配是否合理 审查包括两个方面:审查各级学习水平所占百分比的分配是否合理;审查各知识内容及各单元内容所占百分比是否合理。

(完整版)高考化学知识点双向细目表.doc

高考化学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依据安徽 2011 年高考说明) 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程培红2011年 8月 31日 理综 题型 分类序 知识点内容 了解合 号解掌应 填空题 选择题 握用 物质 1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 的组 2 原子团的定义√ 成、3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性质 4 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和分 类 5 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6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7 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化 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 8 √√ 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学 基9 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化学 本 用语概 及常念 用计化 量学 基 本 理 论 溶液 物 质 结 构10 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11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12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13 物质的量的单位 -- 摩尔( mol ),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 14 物质的量浓度( mol·L-1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 15 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 16 溶液的含义。√ 17 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18 溶液的组成。√ 19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0 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21 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原子构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 √√√22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3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如何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题

如何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题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 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同时, 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般双向细目表纵向为要考查的内容即知识点,横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能力,或说是在认知行为上要达到的水平,通常采用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等级。这是按美国教育家布鲁姆(B.BIoom)目标分类划分的,是从最简单的、基本的到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能力。每前一目标都是后面目标的基础。即没有识记,就不能有理解,没有识记与理解,就难以应用。 (1)知识(识记):是对知识的回忆。其中包括对具体事物、普遍原理、方法、过程、模式、结构等方面的回忆。 (2)领会(理解):是最低层次的理解。它与完全理解并不是同意词,与完全掌握信息也不是一回事。领会是指对交流内容中所含的文字信息的理解。 (3)运用: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对抽象概念的使用。这些抽象概念可能是一般的观念、程序的规则、概括化的方法,也可能是专门性的原理、观念和理论。

(4)分析:是将交流的内容分解成几个要素或组成部分,以便分清一个事物中各要素或各部分的层次关系。 (5)综合:是将所分解的各个要素或组成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是对各个要素或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加工的过程和进行排列组合以构成一个比较清楚的模式或结构的过程。 (6)评价:是为了特定的目的对材料和方法的价值所作出的判断。也就是说,对材料和方法符合标准的程度所作出的定量或定性的判断。 双向细目表的突出特点在于: 保证了考题对要考查的内容有较宽的覆盖面;使考试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命题双向细目表不宜随意更改,只能随考试大纲的修订而修改。 制定了试题(卷)的质量标准。本人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命题的目的性命题前教师要确定好考试(考查)的目的、意图。 2、根据考核、考查的目的要求确定试题的难易度、梯度。一般 的难易梯度为1:4:5。 3、认真分析教材,理清知识脉络,确定命题的重点和难点 4、拟定试题的框架,题型的设置及每个试题的题量。 5、确定每个试题的知识点分布情况。 6、根据命题的预设结合课本知识选配试题。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制作说明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湛江市第二十四中学教导处 1、什么是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卷的优点: ⑴.避免在命制试卷中出现内容覆盖面不到位的问题(想要考查的内容丢不了)。 ⑵.避免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过于多次重复出现(此现象极容易发生)。 ⑶.便于考前复习,提高考试及格率(此点就教师而言,引领复习更能有针对性和侧重面)。 3、制作双向细目表的程序(分五个步骤完成): ⑴.列出筛选出的课标或教材的相关内容(列出考查内容)。 ⑵.列出各部分内容的权重(列出各部分内容的分数比例,此点可根据不同学科各自的特点灵活安排,没有定式)。 ⑶.列出各考查内容预计达到的认知能力目标的权重(学生应达到的程度和应具备的能力)。 ⑷.确定各考查内容(点)的分数值。 ⑸.审查各考查内容(点)的分配是否合理。 4、制作双向细目表程序: ⑴.列出筛选出的课标或教材的相关内容。 任何学科的检测,都是针对该学科的具体内容进行的,检测哪些知识内容,这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因此,必须要把考核内容先筛选出来,然后再进行构筑。 ⑵.列出各部分内容的权重。 应根据检测内容在整体学科中的相对重要性,分配相应的比重(①主观性试题各自的比重; ②主观性试题每部分内容的比重;③客观性试题每部分内容的比重)。比重多以百分比表示。这个百分比,既是教学时间、教学精力分配的比例,也是检测试题数量、考试时间、分数分配的依据(一定要注意:各部分内容的分数比例由考试内容所决定,可根据不同学科各自的特点灵活安排,历史学科的划分特点及风格,不能完全成为其它学科效仿的蓝本)。 ⑶.列出考查内容预计达到的认知能力目标的权重(学生应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和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在确定各部分内容权重的基础上(在明确各部分内容分数比例的基础上),应明确各考核内容的认知能力目标(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还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是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特点,对三级不同目标合理权重。一般情况下,一个考核知识点对应一种能力目标。

最新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资料

精品文档 编者按:在备受广大老师关注的课程改革教学中,考试作为教学过程控制的重要环节,在学校教 学工作中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发挥积极的教学评价与教学导向作用。而且让我们从学生的 考试中获得有关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业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等许多相关 信息,因此作为教师就要进行命题研究,做好试卷的命制与质量分析,才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才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才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命制一份合格的试卷呢?制定双向细目表能够减少我们命题的盲目性,就如何使用双向细目表做如下说明。希望对老师 们今后命题能够起到一些帮助作用。 浅谈如何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题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一)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细、明确地列出各项内容的量化指标,用以规范、指导编题和制卷。 (二)为什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制定双向细目表 原因之一: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它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分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原因之二: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反映测验内容、测验目标、题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三)、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卷的优点: ⑴.避免在命制试卷中出现内容覆盖面不到位的问题(想要考查的内容丢不了)。 ⑵.避免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重复出现(此现象极容易发生)。 ⑶.便于考前复习,提高考试及格率(此点就教师而言,引领复习更能有针对性和侧重面)。 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依据,建立了考核的标准,体现了考试的目的。它的突出特点在于:保证了考题对要考查的内容有较宽的覆盖面;使考试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二、如何制定双向细目表

化学学科双向细目表

《惠民中学中考模拟试卷》双向细目表注:X—选择,T一填空,J一计算、简答 主题知识点考核知识点 学习水平 试题分布ⅠⅡⅢ 主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 空气 空气的成分 A A B X15 空气的污染 A 氧气 B X7、x19 稀有气体 A 水 水的物理性质 A A B 水的电解 B X17 水的污染和净化 A X6、x11 碳及其化 合物 碳 B A B T21(4) 一氧化碳 B T421(1) 二氧化碳 B T21(3) 金属 金属活动性顺序 B B B X20、T23(18) T23(19) 铁制品除锈 A X10 主题二:物质构成的奥秘 元素 元素及元素符号 A A A T21(6) 同素异形现象和同素异形 A X4 分子、原 子、原子团 原子、分子的概念 A A A X17 原子团的符号和名称 A X8 相对原子质量 A T21(7) 化学式及其式量 B 化合价 化合价 A A A X5 化合价与化学式 B X5、 X8 物质构成 微粒的计 算 物质的量 A X16 摩尔质量 A X16 J24(2) (有关物质的量概念的计算 B B A X16 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的 计算 B J24(2) 主题三:物质分类和物质变化的多样性 物质变化 物质性质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B A A X1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B X13 质量守恒 定律、化学 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 B B A X15 化学方程式 C T21(4) T23(17) J25(3) J26(13)纯净物、混 合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 B A A 单质、化合 物 单质和化合物 B A A T21(2)

氧化物、酸、碱、 盐 氧化物 B A A T25(5)盐酸 B J24 硫酸 B X10 氢氧化钠 B X18 氢氧化钙 B T23(16) 常见的盐 B X20、J26 酸碱盐的溶解性 A J26(11)(12) 有机化合 物 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A A A X3 几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A 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含中和) B A A X9 氧化还原反应 A T26(1) 主题四:溶液物质的溶 解 水的分散性 A B A X2 物质溶解的过程 A T22(14)(15) 浊液 A 溶液、溶质、溶剂 B X2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B T22(9) 溶解度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 A B A T22(12) 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B T22(10)(11) 关于溶解度的计算 C T22(12)(13) 结晶、结 晶水合物 晶体和结晶 A A A X22 结晶水和结晶水合物 A X14 溶液中溶 质的质量 分数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 A A X12 有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的计算 C 溶液的酸 碱性 溶液的pH A A A X6 酸碱指示剂 A 主题五:化学和生活家用燃料 常见的家用燃料 A B B X17 燃料的充分燃烧 B 化肥 化肥的分类 A A B 氮肥 A 焰火 焰色反应 A A B J26(10)焰色反应的应用 B J26(10) 主题六:化学实验 活动气体的制 备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B B B T25(3)(4)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B J25(9) 简易启普发生器 B J25(6)(7)(8)

命题双向细目表

命题时您知道如何使用命题双向细目表吗? 正规考试命题,必须先制作双向细目表。我参加过中考命题培训及实践,对制作双向细目表深有体会,通过一张试卷要体现内容太多太多,毕业、选拔、教学导向,要完成相关的技术指标:难度、效度、信度、区分度,只有通过双向细目表来规划、约束才能避免命题者的主观倾向,保证试题的质量。 看起来,双(多)向细目表离一线教师很远,它是命题组需要考虑的事,再具体一些是命题责任人需要考虑的事。教师平时出卷时,几乎也没有人会去做一个细目表后再命题。但深入的思考一下,命题细目标离我们又很近。说“近”的原因之一是:用细目表的规划下命出的试卷来考察我们的学生,检测我们的劳动成果,如果我们能了解命题细目表的制作过程,那我们的教学就会更有的放矢。其二,虽说我们出卷不做细目表,但是老师在出题的时候总有计划的,想考些什么?怎么考?考出什么水平?出卷人脑子中总有个形,所以出来的卷子才不会出格,只是没有正规出题那么细,那么严格。 研究中考细目表,是聪明的教师必做的一件事。一位首次参加中考命题的教师说:“以后我可知道怎么教学啦”。考题就是教学导向,可是能参加中考命题的人太少,那么研究出题细目表,领会命题人意图就尤为重要了。 什么是双(多)向细目表?简单来说,双向细目表是测验的计划书、蓝图和命题的依据。它是以能力层次和学习内容为两个轴,分别说明各项测评目标。建立双向细目表可以帮助命题者理清能力层次和学习内容的关系,以确保测验能反映考察的内容,并能够真正评量到预期之学习结果。 在新课程命题,会根据要求制作多项细目表。命题者应该明确检测的目的,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期望教师的教学效果是什么? 如何监测这些教学效果?怎样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期望学生学习成果是知识?理解?应用?思维能力?操作技能?还是态度? 中考命题要执

最新英语试题双向细目表模板(范例)

精品文档 范例:英语试题双向细目表模板 题型 题号 分值 考查内容 知识点 难易度 预计难度 原题出处 课标要求 听 力 部 分 1-5 5分 听对话选图片 记录信息 五题易 0.8 仁爱教学资源 (命题组成员根据样题要求进行选取素材编制) 根据语调和重音提取信息;听懂正常语速对话和短文,并做出反应;语段记录简单信息。 (课标五级) 6-10 5分 听对话选择正确答语 记录信息 五题易 0.79 11-15 5分 听对话选答案 情景交际 14难 0.75 16-20 5分 听短文,填空。 整理信息 17易;18.20难 0.73 21-25 5分 听短文选答案 整理信息 24.25难 0.70 补 全 对 话 51 5分 情景交际 语言的交际运用 易 0.78 教学资源盘 从口头到书面材料中提取信息解决简单的问题并描述结果 (课标四级) 52 53 54 55 单 项 选 择 1 1分 固定搭配 Hold on 易 0.79 教学资源盘 了解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常用表意的表达形式;常规的语法、句法的综合运用。 (课标五级) 2 1分 特殊句型 It ’s +形+for sb.to do sth. 中 0.7 3 教学资源盘 3 1分 形容词 large 中 0.73 练习册 4 1分 分数 two fifths 易 0.9 教学资源盘 5 1分 固定搭配 Stop from doing sth. 易 0.71 教学资源盘 6 1分 情景交际 Thank you 易 0.8 师说中考 7 1分 系动词 sound 易 0.76 师说中考 8 1分 一般现在时客观真理 move 易 0.77 仁爱练习册 9 1分 被动语态 be forced to 难 0.66 英语辅导报 10 1分 现在进行时表将来 Leave for 中 0.72 师说中考 11 1分 特殊疑问句 How much 易 0.67 英语辅导报 12 1分 介词 on 易 0.68 教学资源盘 13 1分 复合不定代词 Something 中 0.66 英语辅导报 14 1分 倒装句 So +主+be 难 0.65 英语辅导报 15 1分 主谓一致 There be 句型 中 0.76 据资料改编 16 1分 形容词 bigger 易 0.8

自编小学数学期末测试题(内含期末试卷、双向细目表、试卷分析表、参考答案和评分意见)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双向细目表姓名:谢xx 专业:xxxx 学号:xxxx

2011年度上学期五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填空题 1、1 42 45 3 2、15 35 3、89 99 191 4、40 8 136 80 5、912 12 16 18÷24 0.75 6、 53 7 4 4 7、10 12 14 (注意,此题答案位置不可颠倒,题干中已经说明) 8、50.24 9、> 10、78 二、选择题 1、 D 2、C 3、A 4、B 5、C 三、判断题 1、× 2、× 3、 × 4、 √ 5、 × 四、计算题 1、1 0 43 53 95 83 121 6 5 (注意:本题只需写出最后结果) 2、 43 2 20 7 5 (注意:本体需有一些解题过程) 3、920 57 710 15 (注意:此题需按照方程的标准求解步骤求解)

五、作图题 1、 注:该题比较开放, 答案并不唯一教师视情况, 可酌情给分。 2、注意:该题需要步骤,学生不能直接做出最后图形,须有过程。 六、应用题 1、12 2、 15 4 3、55(分钟) 4、480元 5、150.72平方米 6、本班学生的体重,整体情况趁较集中的趋势分布,最大值和最小值差距不是特别大,整体水平稳定。

附三: 2011年上学期五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试卷分析表

2011年上学期五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满分100 命题人:谢xx )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共28分,每空1分) 1、5和8的最大公因数是( ),6和42的最小公倍数是( ),9和15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2、3米长的绳子剪成相等的5段,每段长是这根绳子的) () (,每段长) () (米。 3、分数单位是1 9 的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是( ),最小带分数是 ( )。 4、一个长方体文具盒,已知它的长为10cm ,宽为4cm,高为2cm,那么,这个文具盒最大面的面积是( ),最小面的面积是( ),它的表面积是( ),以及体积是( )。 5、3÷4=( )12 =12( ) =18÷( )=( )(填小数) 6、23 +1=( ), 2 - 14 =( ),84 +10 5 =( )。 7、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36,这三个数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它们分别是( ),( ),( )。 8、一个圆形的水池,周长是25.12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9、若在()里填上“>”、“<”或“=”。那么,当x=16 时, 15 -x ( ) 131 。 10、小红本学期5次数学诊断的成绩分别是:76,82,88,80,64。那么,小红本学期的平均 成绩是( )。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共5分,每题1分) 1、下列现象中,属于图形平移的是( )。 A 、转动着的电风扇 B 、扔出的铅笔 C 、山路上行驶的汽车 D 、笔直航行的轮船 2、今年“国庆七日长假”,陆老师想参加“千岛湖双日游”,哪两天去去呢,陆老师共有( )种不同的选择。 A 、4种 B 、5种 C 、6种 3、把两根分别长为45厘米和30厘米的彩带剪成长度一样的短彩带且没有剩余,每根短彩带最长是( )厘米。 A 、15 B 、5 C 、30 4、两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4,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A 、1 B 、2 C 、无法确定 5、如果正方体的边长扩大3倍,那么他的面积将扩大( )倍。 A 、3倍 B 、6倍 C 、9倍

(参考)如何编制双向细目表

如何编制双向细目表? 2012-06-21 12:26:57|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双向细目表【网络整理】 双向细目表 2011-12-26 06:04:09| 分类:教育驿站|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简单来说,双向细目表是测验编制的计划书、蓝图和命题的依据。它是以能力层次和学习内容为两个轴,分别说明各项测评目标。建立双向细目表可以帮助命题者理清能力层次和学习内容的关系,以确保测验能反映考察的内容,并能够真正评量到预期之学习结果。 新课程命题,根据要求制作多项细目表(包括题型、题号、分值、内容标准、科学探究、能力要求、预估难度、题目来源等)。 二、试题形成的理论上的要求与过程: 制定细目表——审阅与答辩——提出修正意见、修改细目表——首命题——调整——形成试题。 由此可以看出,细目表是命制试题的计划书,决定了整套试题能否实现预期目标。 三、命题细目表与教学的关系: 看起来,双(多)向细目表离我们一线教师很远,它是命题组的需要考虑的事,再具体一些是命题责任人需要考虑的事。平时出卷时,几乎也没有老师会去做一个细目表后再命题。 再深入的思考一下,命题细目标离我们又很近。说“近”的原因之一是:要用在细目表的规划下制作出的试卷来考察我们的学生,检测我们的劳动成果,如果我们能了解命题细目表的制作过程,那我们的教学就会更有的放矢。其二,虽说我们出卷不做细目表,但是老师在出题的时候总有计划的,想考些什么?练些什么?怎么考(练)?总不会将数学卷子出上作文,高中单元测试考初中的内容,

或者是将没学的内容放到单元测试卷中。出卷人脑子中总有个形,所以出来的卷子才不会出格;只是没有正规出题那么细,那么严格。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双向细目表是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较常见的有四种: (1)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2)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题型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该表是上一个表的改进,增加了题型。 (3)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内容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该表可以体现题型数量、难易度、测验内容的分配问题。优点是试题取样代表性高,试题难易程度也可以作适当控制,表中数据容易分配。局限性是未能反映测验目标。 (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难易度:A.较易 B.中等 C.较难 D.难度较大 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

下面主要说明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学习水平)和题型分数的双向细目表。即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学习水平(能力)、试题的类型和分数呈现在一张表上,这样命题时,一目了然,便于操作。 该表是由一张概括程度比较高的知识内容和分类比较细的学习水平构成,在表中,纵、横两表头双向决定的每个点(交叉的格)为一个考察点,每个考察点要体现题型、题量、得分点三个参数。这样对试卷结构、对考查的主要内容就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 举例,假设每一个得分点的分数值定为2分,以100分为满分,则整个试卷可以有50个得分点。再假定每个得分点考生平均能以一分钟时间答完题,并考虑考生复核、检查时间,那么这次测验时间可定为60分钟。另外,由于实际上不同考查点的重要性与难度不同,在所占分数上它们应当占有不同的比例;由于不同题型的解答难度不同,通常按不同题型给出不同的权重。这样通过各题型中每个得分点原有的分数值乘以各考查项目中得分的数目,就可以使不同考查得分达到需要的比例。如,选择题的权重取0.5,设每一道选择题只含有一个得分点,根据上面已定出的得分点的分数值,每个2分,则每一道选择题的实际分数为2分×1(得分点)×0.5(权重)=1分。

命题中的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 详谈双向细目表在命题环节当中的应用 一、试卷编制的具体步骤 1、进行总体构思,确定试卷的目标要求 明确考试的目的(为什么考)和性质:是期前预备性(摸底、预测、分组)的,或者是期中形成性(诊断、激励)的,还是期末总结性(评定)的; 根据考试目的确定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要求(合格标准)。 2、拟订命题计划,设计多项细目表 命题计划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编制试题的原则和要求,说明试题类型、编制试题和组配试卷的要求;二是规定试卷中试题的分布,即具体考试内容中各部分试题的数量分布和所占比例。 根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材、考试目的、性质与要求,设计好试卷多项细目表,这是试卷编制的依据。 3、选择题型,实施编制 4、编选和审查试题,组编试卷 5、检查、修改、试做、复核、调整、编制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 二、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一)为什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制定双向细目表 原因之一: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它使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分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原因之二: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反映测验内容、测验目标、题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 (二)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所谓“双向细目表”,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映教学的内容,另一维

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目前在“学习水平”这一维,普遍采用布卢姆等人关于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即把学习结果或认知水平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种水平。教材内容这一维则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加以确定。 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细、明确地列出各项内容的量化指标,用以规范、指导编题和制卷。 案例1:高考文综Ⅱ卷政治试题双向细目表 表格1:试题内容与考查范围、考点双向细目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