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思南中学化学第五章 抛体运动 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贵州省思南中学化学第五章 抛体运动  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贵州省思南中学化学第五章 抛体运动  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贵州省思南中学化学第五章抛体运动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倾角为45°的斜坡,在斜坡底端P点正上方某一位置Q处以某一初速度水平

t;小球B从Q处自由下向左抛出一个小球A,小球恰好能垂直落在斜坡上,运动时间为

1

落,下落至P点的时间为2t。不计空气阻力,12:t t等于()

A.1:2 B.1:2C.1:3 D.1:3

2.江中某轮渡站两岸的码头A和B正对,如图所示,水流速度恒定且小于船速.若要使渡船直线往返于两码头之间,则船在航行时应()

A.往返时均使船垂直河岸航行

B.往返时均使船头适当偏向上游一侧

C.往返时均使船头适当偏向下游一侧

D.从A码头驶往B码头,应使船头适当偏向上游一侧,返回时应使船头适当偏向下游一侧

3.如图所示,A、B为半径相同的两个半圆环,以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速度运动,A环向右,B环向左,则从两半圆环开始相交到最后分离的过程中,两环交点P的速度方向和大小变化为( )

A.先向上再向下,先变大再变小

B.先向上再向下,先变小再变大

C.先向下再向上,先变大再变小

D.先向下再向上,先变小再变大

4.关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两个分运动的速度

B.合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分运动的速度

C.合运动的速度方向就是物体实际运动的方向

D.知道两个分速度的大小就可以确定合速度的大小

5.竖直放置两端封闭的玻璃管内注满清水和一个用红蜡做成的圆柱体,玻璃管倒置时圆柱

体能匀速运动,已知圆柱体运动的速度是5cm/s, =60°,如图所示,则玻璃管水平运动的速度是:()

A.5cm/s B.4.33cm/s C.2.5cm/s D.无法确定

6.某船在静水中划行的速率为3m/s,要渡过30m宽的河,河水的流速为5m/s,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船渡河的最小速率是4m/s

B.该船渡河所用时间最少为10s

C.该船不可能沿垂直河岸的航线抵达对岸

D.该船渡河所通过的位移的大小至少为50m

7.如图所示,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机A,用悬索(重力可忽略不计)救护困在湖水中的伤员B.在直升机A和伤员B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匀速运动的同时,悬索将伤员吊起,在某一段时间内,A、B之间的距离以l=H-t2(式中H为直升机A 离地面的高度,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单位)规律变化,则在这段时间内

A.悬索的拉力等于伤员的重力

B.伤员处于失重状态

C.从地面看,伤员做速度大小增加的直线运动

D.从地面看,伤员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8.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直角坐标系,质量m=4 kg的质点静止在坐标原点O处.先用沿x 轴正方向的力F1=8 N作用了2 s;然后撤去F1,并立即用沿y轴正方向的力F2=24 N作用1 s,则质点在这3 s内的轨迹为图中的( ).

A.B.

C .

D .

9.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抛出甲、乙、丙三个手球,抛射角为30°、45°、60°,则射程较远的手球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不能确定

10.如图所示,套在竖直细杆上的轻环A 由跨过定滑轮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与重物B 相连,施加外力让A 沿杆以速度v 匀速上升,从图中M 位置上升至与定滑轮的连线处于水平N 位置,已知AO 与竖直杆成θ角,则( )

A .刚开始时

B 的速度为cos v θ

B .A 匀速上升时,重物B 也匀速下降

C .重物B 下降过程,绳对B 的拉力大于B 的重力

D .A 运动到位置N 时,B 的速度最大

11.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半球形碗竖直固定,直径AB 水平,一质量为m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由直径AB 上的某点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小球落进碗内与内壁碰撞,碰撞时速度大小为2gR ,结果小球刚好能回到抛出点,设碰撞过程中不损失机械能,重力加速度为g ,则初速度v 0大小应为( )

A gR

B 2gR

C 3gR

D .gR

12.点光源以速度ν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轨迹经过凸透镜两倍焦距处且与主光轴的夹角为θ(θ<45°),在点光源运动过程中,像相对点光源的最小速度为( )

A .v sin θ

B .v cos θ

C .v sin2θ

D .v cos2θ

13.一群小孩在山坡上玩投掷游戏时,有一小石块从坡顶水平飞出,恰好击中山坡上的目标物。若抛出点和击中点的连线与水平面成角α,该小石块在距连线最远处的速度大小为v ,重力加速度为g ,空气阻力不计,则( )

A .小石块初速度的大小为cos v α

B .小石块从抛出点到击中点的飞行时间为sin v g

α

C.抛出点与击中点间的位移大小为

2

2sin v

g

α

D.小石块击中目标时,小石块的速度的方向与抛出点和击中点的连线的夹角也为α14.一阶梯如图所示,其中每级台阶的高度和宽度都是0.4m,一小球以水平速度v飞出,欲打在第四台阶上,则v的取值范围是()

A.6m/s22m/s

v

<

v

<≤

C.2m/s6m/s

v

<

v

<<

15.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不为零,若斜面的顶点与水平台AB间高度相差为h(h≠0),物体以速度v0沿着光滑水平台滑出B点,落到斜面上的某点C处,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φ1。现将物体的速度增大到2v0,再次从B点滑出,落到斜面上,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φ2,(不计物体大小,斜面足够长),则()

A.φ2>φ1B.φ2<φ1C.φ2=φ1D.无法确定两角大小16.如图所示,用一根长杆和两个定滑轮的组合装置来提升重物M,长杆的一端放在地上通过铰链连接形成转轴,其端点恰好处于左侧滑轮正下方O点处,在杆的中点C处拴一细绳,绕过两个滑轮后挂上重物M,C点与O点距离为L,现在杆的另一端用力,使其逆时针匀速转动,由竖直位置以角速度ω缓缓转至水平位置(转过了90?角),此过程中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物M做匀速直线运动

B.重物M先超重后失重

C.重物M的最大速度是L

ω,此时杆水平

D.重物M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17.一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它在一条河宽150m、水流速度为4m/s的河流中渡

河,则该小船( )

A .能到达正对岸

B .渡河的时间不少于50s

C .以最短时间渡河时,它渡河的位移大小为200m

D .以最短位移渡河时,位移大小为150m

18.2022年第24届冬奥会由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承办。滑雪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如图所示。若斜面雪坡的倾角37θ=?,某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从斜面雪坡顶端M 点沿水平方向飞出后,在空中的姿势保持不变,不计空气阻力,若运动员经3s 后落到斜面雪坡上的N 点。运动员离开M 点时的速度大小用0v 表示,运动员离开M 点后,经过时间t 离斜坡最远。(sin370.60?=,cos370.80?=,g 取210m/s ),则0v 和t 的值为( )

A .15m/s 2.0s

B .15m/s 1.5s

C .20m/s 1.5s

D .20m/s 2.0s

19.一种定点投抛游戏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以水平速度v 1从O 点抛出小球,正好落入倾角为θ的斜面上的洞中,洞口处于斜面上的P 点,OP 的连线正好与斜面垂直;当以水平速度v 2从O 点抛出小球,小球正好与斜面在Q 点垂直相碰。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落在P 点的时间是

1tan v g θ

B .Q 点在P 点的下方

C .v 1>v 2

D .落在P 点的时间与落在Q 点的时间之比是12

2v v 20.如图是一种创新设计的“空气伞”,它的原理是从伞柄下方吸入空气,然后将空气加速并从顶部呈环状喷出形成气流,从而改变周围雨水的运动轨迹,形成一个无雨区,起到传统雨伞遮挡雨水的作用。在无风的雨天,若“空气伞”喷出的气流水平,则雨水从气流上方穿过气流区至无气流区的运动轨迹可能与下列四幅图中哪一幅类似( )

A .

B .

C .

D .

二、多选题

21.如图所示,船停在平静的河水中,人在岸上拉船,人匀速向左的速度为v ,则( )

A .船在河中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也为v

B .船在河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 .船在河中做加速度增加的加速直线运动

D .斜绳与水平成30时,2:3v v =人船

22.一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8m/s ,要渡过宽为80m 、水流速度为6m/s 的河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船渡河的最短时间为8s

B .小船渡河的最短时间为10s

C .若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增大,则小船渡河的最短路程不变

D .若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比水流速度小,则小船渡河的最短路程不变

23.如图所示,某一小球以010m/s v =的速度水平抛出,在落地之前经过空中A 、B 两点,在A 点小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o,在B 点小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o,不计空气阻力,210m/s g =,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由A 到

B 的时间间隔为()31-秒 B .小球由A 到B 的时间间隔为3秒

C .A 与B 的高度差为10m

D .A 与B 的高度差为15m

24.如图所示, a 、b 两个小球从不同高度同时沿相反方向水平抛出,其平抛运动轨迹的交点为P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两球同时落地

B .b 球先落地

C .a 、b 两球在P 点相遇

D .无论两球初速度大小多大,两球总不能相遇

25.某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两个恒定的水平共点力的作用,以10m/s 2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中F 1与加速度的方向的夹角为37°,某时刻撤去F 1,此后该物体

( )

A .加速度可能为5m/s 2

B .速度的变化率可能为6m/s 2

C .1秒内速度变化大小可能为20m/s

D .加速度大小一定不为10m/s 2 三、实验题

26.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1)实验器材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长木条、图钉、铅笔、细线之外,还需要的是______.

A .秒表

B .白纸

C .天平

D .弹簧秤

E .重锤

(2)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___.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长木条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相接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3)作出平抛运动的轨迹后,为算出其初速度,实验中需测量的数据有________和

________.其初速度的表达式为v0=________.

(4)某学生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忘记记下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位置O,A为物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的位置,根据图所示,求出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

A.1.0 m/s B.10 m/s

C.2.0 m/s D.20 m/s

27.(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_______和___________.

A.天平 B.坐标纸 C.弹簧秤 D.停表 E.重垂线

(2)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斜槽轨道未端切线水平

C.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位置自由滑下

D.为了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

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

(3)如图为某小球做平抛运动时,用闪光照相的方法获得的相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为5cm,g=10m/s2,则

v=______m/s.

①闪光周期T=______s;②小球过B点时的速度

B

28.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1)让小球每次从同一高度位置滚下,是为了保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持斜槽末端切线水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为一个同学在实验中画出的一部分曲线,于是他在曲线上取水平距离相等的三点

A、B、C,量得△s=0.2m.又量出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h1=0.1m,h2=0.2m,g取

10m/s2,利用这些数据,可求得: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为_____m/s;物体经过B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m/s.

29.(1)研究平抛运动,下面哪些做法可以减小实验误差_________

A.使用密度大、体积小的钢球

B.实验时,让小球每次都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

C.尽量减小钢球与斜槽间的摩擦

D.使斜槽末端的切线保持水平

(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将两个倾斜滑道固定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最下端水平,滑道2与光滑水平板吻接.把两个质量相等的小钢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同时释放,则他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

(3)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单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20cm,如果取g=10m/s2,那么:

①照相机的闪光频率是_________Hz;

②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m/s;

③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m/s.

30.(1)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甲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B球就水平飞出,同时A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地面;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斜滑道固定在同一竖直面内,最下端水平把两个质量相等的小钢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滑道2与光滑水平板连接,则将观察到的现象

是球1落到水平木板上击中球2,这两个实验说明______

A .甲实验只能说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B .乙实验只能说明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C .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

D .甲、乙二个实验均能同时说明平抛运动在水平、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性质

(2)关于“研究物体平抛运动”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会增大实验误差

B .安装斜槽时其末端切线应水平

C .小球必须每次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

D .小球在斜槽上释放的位置离斜槽末端的高度尽可能低一些.

E .将木板校准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平面平行

F .在白纸上记录斜槽末端槽口的位置O ,作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和所建坐标系的原点

(3)如图丙,某同学在做平抛运动实验时得出如图丁所示的小球运动轨迹,a 、b 、c 三点的位置在运动轨迹上已标出,则:(g 取210/m s )

①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 m/s .

②小球运动到b 点的速度为______ m/s

③抛出点坐标x ______cm y= ______ cm .

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

一式三份运动和力 一、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 体叫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研究物体时,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不一定相同,可见物 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运动的快慢 1、定义: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 2、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v=s/t 4、单位:国际单位是m/s,常用单位是km/h. 换算关系:1m/s=3.6km/h 5、运动的分类 (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一个定值,与路程无关,与时间无关。 (2)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速度只做粗略研究,通过公式计算出的速度叫平均速度。说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否则毫无意义;s和t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必须对应同一运动过程 三、长度、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单位:米 (2)测量工具:刻度尺 正确使用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要做到会观察、会放置、会读数、会计录。 会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是否磨损。 会放置——刻度尺要沿着被测物体的长度,刻度线要紧靠被测物体,找准零刻度线或选取一个整刻度线和被测物体一端对齐。 会读数——视线要和尺面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录——测量结果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2、时间测量

(1)单位:秒 (2)测量工具:表 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四、力 1、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在力的作用中必定存在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就是我们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研究对象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是相互对的,施力物体同是也是受力物体。 两者同时出现同时消失。 2、力的作用效果 (1)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用物体运动速度和方向和速度的大小来描述的,只要其中之一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2)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即能使物体的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 5、力的示意图: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形象地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箭头的旁边标出力的符号和大小,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力的示意图。 五、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状的性质叫弹性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如绳子的拉力、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弹簧的弹力都属于弹力 3、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沿力计 制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六、重力 1、重力:地面附近的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力的。用符号G表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三要素 (1)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表达式:G=mg 其中,g为常数,大小为9.8N/kg,它表示质量是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N。

抛体运动知识点归纳

抛体运动知识点归纳 (一)?、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当物体所受合外力F合(加速度a)的方向跟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将做曲线运动。 ?、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曲线运动的性质: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始终在变化,因此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曲线运动的轨迹: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轨迹弯向合外力F合(加速度a)一方,若已知物体的运动轨迹,可判断出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大致方向. ★注:①若合外力与速度的夹角为θ,当θ为锐角时,物体速度增加,当θ为钝角时,物体速度减小。 ②有关曲线运动的合外力、加速度、速度的讨论(处理手段:通过特殊例子判别,平抛、匀速圆周运动) 1.曲线运动速度一定改变() 2.曲线运动加速度一定改变() 3.曲线运动合力方向一定改变() 4.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5.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6.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7.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一定不为零,合外力也一定不为零() ③有关曲线运动形成的讨论:a1分管改变速度大小,关键是a2分管改变速度的方向。 【题型一】对曲线运动的理解。(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1、在地面上观察下列物体的运动,其中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的是 ( ) A.向东运动的质点受到一个向西的力的作用 B.正在竖直上升的气球突然遭遇一阵北风 C.河水匀速流动,正在河里匀速驶向对岸的汽艇 D.在匀速行驶的列车上,相对列车水平向后抛出的一个小球 2、质点在一平面内沿曲线由P运动到Q,如果用v、a、F分别表示质点运动过程中的速度、 加速度和受到的合外力,右上图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 3、物体受几个力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若突然撤去其中一个力,它可能做:() A.匀速直线运动 B. 匀加速直线运动C.匀减速直线运动 D. 曲线运动4、如图所示的塔吊臂上有一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小车A,小车下装有吊着物体B的吊钩.在小车A与物体B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吊臂方向匀速运动的同时,吊钩将物体B向上吊起,A、B 之间的距离以2 d H t =- (SI)(SI表示国际单位制,式中H为吊臂离地面的高度)规律变化,2 则物体做() (A)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 (B)速度大小增加的曲线运动. (C)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D)加速度大小方向均变化的曲线运动. 5、如图所示,曲线AB为一质点的运动轨迹,某人在曲线上P点做出质点在经过该处时其受力的8个可能方向,正确的是 ( ) A.8个方向都可能B.只有方向1、2、3、4、5可能 C.只有方向2、3、4可能D.只有方向1、3可能 (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 ①等时性(合运动与分运动经历的时间相等)②独立性(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各分运动独立进行,不受其它分运动的影响)③等效性(各分运动的效果叠加起来与合运动

平抛运动知识点总结及解题方法归类总结

三、平抛运动及其推论 一、 知识点巩固: 1.定义:①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②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 ,这样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2.特点:①受力特点:只受到重力作用。 ②运动特点:初速度沿水平方向,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g ,轨迹为抛物线。 ③运动性质:是加速度为g 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3.平抛运动的规律:①速度公式:0x v v = y v gt = 合速度:()2 2220t x y v v v v gt =+=+ ②位移公式:2 0,2 gt x v t y == 合位移:2 2 2 22 20 12s x y v t gt ?? =+=+ ??? tan 2y gt x v α== ③轨迹方程:2 202gx y v =,顶点在原点(0、0),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方程。 注: (1)平抛运动是一个同时经历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2)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其一般表达式为 。 (3)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恒定,所以竖直方向上在相 等的时间内相邻的位移的高度之比为 … 竖直方向上在相等的时间内相邻 的位移之差是一个恒量(T 表示相等的时间间隔)。 (4)在同一时刻,平抛运动的速度(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ɑ)方向和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是)是不相同的,其关系式(即任意一点的速度延长线 必交于此时物体位移的水平分量的中点)。 V y x S O x x 2/V y V 0V x =V 0 P ()x y ,θα0 tan y x v gt v v θ= = ɑ θ ɑ

平抛运动知识点

1.动的物体,到达最高点时() A、具有向上的速度和向上的加速度 B、速度为零,加速度向上 C、速度为零,加速度向下 D、具有向下的速度和向下的加速度 2.于抛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抛体运动的可能是曲线运动,也可能是直线运动 B、任何抛体运动都可以看成是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 C、斜抛或平抛运动是变加速曲线运动 D、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都可以看成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3.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 A.物体的高度和受到的重力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初速度 C.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D.物体受到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 4.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下落的时间取决于() A.物体的初速度 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初速度 C.物体的高度 D.物体受到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 5.平抛运动可以有下列那些运动进行合成和分解() A.匀加速直线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 C.曲线运动 D.匀减速直线运动6 6.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论抛出位置多高,抛出速度越大的物体,其水平位移一定越大 B.不论抛出位置多高,抛出速度越大的物体,其飞行时间一定越长 C.不论抛出速度多大,抛出位置越高,其飞行时间一定越长 D.不论抛出速度多大,抛出位置越高,飞得一定越远 7、一物体从某高度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大小为v t,则它运动时间为() 8、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它的速度的方向和水平方向间的夹角α的正切tgα随时间t变化的

图像是图1中的 ( ) 9、将一小球从距地面h 高处,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小球落地时速度为v ,它的竖直分量为v y ,则下列各式中计算小球在空中飞行时间t 正确的是( ) A . B .(v -v 0)/g C . v y /g D .2h /v y 10.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小球a 以初速度0υ运动,同时刻在它正上方有一小球 b 也以0υ初速度水平抛出,并落于O 点,在O 点正上方,与b 等高处有一小球 c 也在同一时 刻做自由落体运动,则( ) A .小球a 先到达O 点 B .小球b 先到达O 点 C .三球同时到达O 点 二,填空题(本题10分,每空5分) 11、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来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 ,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 、b 、c 、d 所示,则小球平抛初速度的为V 0=__________m/s(g=10m/s 2),到达b 点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 b =__________m/s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 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作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写在横线上 . A .通过调节使斜槽末端保持水平 B .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 .每次必须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 g h /2

物理第八章 运动和力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

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甲所示,相同的两物块A、B 叠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在20N的水平推力F1的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f1,若将A、B物块按图乙所示紧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f1=0N,F2=20N B.f1=10N,F2=20N C.f1=20N,F2=40N D.f1=10N,F2=40N 2.一名空降兵的质量为60kg.他随身所带的装备(包括降落伞和武器)总重为200N.在匀速下落过程中,若在竖直向上只受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则他与所带装备所受的空气阻力为() A.ON B.260N C.788N D.388N 3.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将系于轻质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斜跨过左右吸在黑板上的滑轮,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如图所示.此时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若要证明:“两个力平衡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则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手扶卡片,在右侧加挂一个钩码,松手 B.手扶卡片,使其竖直向下移动一些,松手 C.手扶卡片,绕其中心在竖直平面旋转90°,松手 D.手扶卡片,将右侧滑轮竖直向下移动至与左侧滑轮在同一水平线上,松手 4.甲、乙两同学进行拔河比赛,若甲对绳的拉力为F甲,乙对绳的拉力为F乙, F甲与F乙均沿绳子方向,比赛中绳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甲取胜.绳重不计,则绳子受到的拉力F甲、F乙以及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关系是 A.F甲>F乙,F=F甲+F乙B.F甲<F乙,F=F甲-F乙 C.F甲=F乙,F=0 D.F甲=F乙,F=F甲+F乙 5.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人教第五章 抛体运动 知识点总结

人教第五章抛体运动知识点总结 一、选择题 1.图示为足球球门,球门宽为L,一个球员在球门中心正前方距离球门s处高高跃起,将足球顶入球门的左下方死角(图中P点).若球员顶球点的高度为h.足球被顶出后做平抛运动(足球可看做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足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22 2s h t g + = B.足球位移大小 2 2 4 L x s =+ C.足球初速度的方向与球门线夹角的正切值 2 tan s L θ= D.足球初速度的大小 2 2 0 2 () 4 g L v s h =+ 2.如图所示,小球a从倾角为θ=60°的固定粗糙斜面顶端以速度v1沿斜面恰好匀速下滑,同时将另一小球b在斜面底端正上方与a球等高处以速度v2水平抛出,两球恰在斜面中点P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1∶v2=1∶2 B.v1v ∶2=1∶1 C.若小球b以2v2水平抛出,则两小球仍能相遇 D.若小球b以2v2水平抛出,则b球落在斜面上时,a球在b球的下方 3.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保持不变B.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C.物体受到变力作用时就做曲线运动D.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可以为零4.小船在静水中速度为0.5m/s,水的流速为0.3m/s,河宽为12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小船垂直河岸划动时,路程最短

B.小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400s C.当小船与河岸上游成37角划动时,路程最短,此时过河时间为300s D.当小船垂直河岸划动时,时间最短,此时靠岸点距出发点的水平距离为72m 5.一质点在水平面内运动,在xOy直角坐标系中,质点的坐标(x, y)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 x=t+t2m,y=t+3 5 t2m,则() A.质点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质点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质点的运动是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D.质点的运动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6.某部队进行水上救援演习,两艘冲锋舟从同一地点O同时出发,分别营救A。B两点的被困人员并返回O点,如图所示,已知OA=OB,设甲冲锋舟到A点来回时间为t甲,乙冲锋舟到B点来回的时间为t乙,冲锋舟在静水中的最大速度相等,则t甲、t乙的关系是 () A.t甲t乙D.无法确定 7.质量为2kg的物体在xoy平面上运动,在x方向的速度—时间图像和y方向的位移—时间图像如题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2s内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B.质点的初速度为8m/s C.2s末质点速度大小为8m/s D.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16N 8.光滑平面上一运动质点以速度v通过原点O,v与x轴正方向成 角,已知质点沿x轴正方向以x a做匀加速运动,沿y轴正方向以y a做匀加速运动,则() A.质点一定做匀加速曲线运动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高一物理必修二平抛运动基础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高一物理必修二平抛运 动基础知识点归纳 平抛运动在高一物理《考试大纲》中属Ⅱ级要求的知识点,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高一物理必修二平抛运动基础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物理必修二平抛运动基础知识点 高一物理学习方法 1.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较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愿意学习。愿意学习,才能找到学习的乐趣。有了乐趣,长期坚持,就产生了较稳定的学习兴趣 志趣。把学习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是成长生涯中必不可缺少的一事。经日积月累,终会有所成效。 2.掌握学习策略,善于整体把握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任何一段材料学习之前,先从整体、宏观去了解其主要内容和方法、结构和思路、内在的逻辑关系等,再从局部、细节入手,掌握各自知识点,明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强调应用,在应用中内化、感悟,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丰富学生们的知识结构,建立多节点相连的知识网络。较后再从整体的角度审视学习过程,对陈述性、程序性和策

略性知识能充分的理解和应用。如“序言”教学设计中我们是先粗读课本,从封面、插图、目录到各章内容、安排题例等,整体上了解高一物理是干什么的,有哪些内容,是安排的。然后再说“序言”的内容,我们仍然是先找出“序言”分几部分,每部分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该核心问题举了哪些例子等,之后希望同学们通过序言的学习达到如下共识识:高中物理的有用性、有趣性;有信心学好高中物理;学好物理有法可依。 3.掌握学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 物理学习同其他知识学习一样,大的方面,应把握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反馈、再复习巩固、再练习深化提高等环节。小的方面,要重视听好每一节课和做好每一道题。对教材内容,第一遍读时要细、慢、思、记。认真研读,明确思路,积极思考、辩析概念,掌握规律,学会应用。做练习,要遵循“读、审、建、构、解、思”六步骤。即拿到一道题后,要读明题意,审清条,建立联系,构造模型,正确解答,分类反思。对待复习,要做到及时复习,抢在遗忘之前进行。要有效复习,举一反三、纵横联系,注意知识结构的充实,注意技能、技巧的掌握。在学习过程,注意合作学习,强调与教师、与同学的合作和交流,不怕出丑,敢于发表自己见解,勇于质疑,和教师、同学共同理解、共同进步。对待现实事物和现象,要有问题意识,有意识地从物理学的眼光去审视,在情景之中培养探究精神。重视过程学习,加强情感体验。在学习中还要勤动手、多实验、细观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汇总

第一节、机械运动 1、 参照物:以某一物体为标准来判断另一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个标准就是参照物。相对于这个标准, 如果位置发生变化,则它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变化,则它是静止的。 2、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 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没有绝对的静止或运动,只有相对静止或运动) 3、 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空间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匀速直线运建 宜线运动一 变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5、比较物体运动 快慢的方法: ⑴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 ⑵在相同的路程内比较通过的时间 6、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它是扌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 变形公式: 7、速度单位:国际单位:米/秒,符号:m/s ,读作:米每秒。常用单位:千米 /时,符号:km/h ,读 ⑤常识:人步行速度:米 /秒,自行车速度:4米/秒,汽车速度:30米/秒,光速:3X 108米/秒 第二节、 力的存在 &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9、 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不接触也能产生力, 如吸铁石;相互 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如相互挨着的课桌) 10、 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形状(发生形变)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 谨约匚:h 换算?它表来的米般千米(时,匀速#行时千米出时詔(”米秒 :2m/s=2 X 3. 6kmM=h (过程单位同后)的时间对的谨度,或巷是相同賂 ■/ ?乙 程时的时间,再用公式计算 AT 图像,頁线汽匀速运动 卜t 图像,曰詢匀速运动, :①单位换算过程 ?0 40 19 ,乙九加速运动 (J )平均违度—皂路捏 吋阿(求棊段路程上朗平均逮度.必须扰出该诺毎及对应的时司). < ■ 1 I 4V

抛体运动知识点归纳

抛体运动知识点归纳 (一)⑴、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⑵、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当物体所受合外力F合(加速度 a)的方向跟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将做曲线 运动。 ⑶、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⑷、曲线运动的性质: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始终在变化,因此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⑸、曲线运动的轨迹: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轨迹弯向合外力F 合(加速度a)一方,若已知物体的运动轨迹,可判断出物 体所受合外力的大致方向. ★注:①若合外力与速度的夹角为θ,当θ为锐角时,物体速度增加,当θ为钝角时,物体速度减小。 ②有关曲线运动的合外力、加速度、速度的讨论(处理手段:通过特殊例子判别,平抛、匀速圆周运动) 1.曲线运动速度一定改变() 2.曲线运动加速度一定改变() 3.曲线运动合力方向一定改变() 4.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5.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6.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7.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一定不为零,合外力也一定不为零() ③有关曲线运动形成的讨论:a1分管改变速度大小,关键是a2分管改变速度的方向。 【题型一】对曲线运动的理解。(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1、在地面上观察下列物体的运动,其中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的是( )

A.向东运动的质点受到一个向西的 力的作用 B.正在竖直上升的气球突然遭遇一阵北风 C.河水匀速流动,正在河里匀速驶向对岸的汽艇 D.在匀速行驶的列车上,相对列车水平向后抛出的一个小球2、质点在一平面内沿曲线由P运动到Q,如果用v、a、F分别表示质点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和受到的合外力,右上图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3、物体受几个力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若突然撤去其中一个力,它可能做:() A.匀速直线运动 B. 匀加速直线运动C.匀减速直线运动 D. 曲线运动 4、如图所示的塔吊臂上有一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小车A,小车下装有吊着物体B的吊钩.在小车A与物体B以相同的水平 速度沿吊臂方向匀速运动的同时,吊钩将物体B向上吊 起,A、B之间的距离以()(表示国际单位制,式中H为吊臂离地面的高度)规律变化,则物体做() (A)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B)速度大小增加的曲线运动. (C)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D)加速度大小方向均变化的曲线运动. 5、如图所示,曲线为一质点的运动轨迹,某人在曲线上P点做出质点在经过该处时其受力的8个可能方向,正确的是( )

【高一物理下册平抛运动知识点归纳】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高一物理下册平抛运动知识点归纳】八年级物 理上册知识点 ①竖直方向的运动是自由落体 例如:平抛运动的物体和自由落体的物体落地时间一样(2014江苏);平抛出去之后与地面发生弹性碰撞,与自由下落后与地面发生 弹性碰撞,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是一样的(2012江苏)。 ②竖直高度决定下落时间 例如:由高度比较下落时间长短(2012全国卷),由高度计算出 时间,然后通过水平位移求出初速度(2012北京)。 ③结合斜面应用tanθ=2tanφ 例如:落在斜面上出发落在斜面上,速度与斜面夹角为定值(课本P.26);落在水平面上,初速度越大,速度与水平面夹角越小(2013云南);垂直落到斜面上,根据斜面倾角及几何关系,求出末 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2010全国)。 ④平抛运动实验 例如:结合频闪照片,用竖直方向的运动求频闪频率(来源不明);竖直方向不同间距,分析水平位移(2013北京);课本图示装置,平 抛小球和自由落体小球总同时落地、平抛小球和匀速小球总能相撞(2014江苏)。 ⑤类平抛运动 例如:斜面上的物体做类平抛运动(来源不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偏转,显像管原理、喷墨打印原理(2013广东)。 ⑥结合力学其它知识 “摆”在最低点时绳子断开,小球平抛(2013福建);水平滑动后平抛(2012北京);轨道圆周运动后平抛(2012浙江)。

练习题: 事故现场路面上的两物体A、B沿公路方向上的水平距离,h1、h2分别是散落物A、B在车上时的离地高度.只要用米尺测量出事故现场的△L、hl、h2三个量,根据上述公式就能够估算出碰撞瞬间车辆的速度,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落地时间相同 (B)A、B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无关 (C)A、B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成正比 (D)A、B落地时间差和车辆碰撞瞬间速度的乘积等于△L

《运动和力》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物理《第七章运动和力》知识点归纳 一、力的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1 )力具有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说明:①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 ②并非先有施力物体, 后有受力物体 (2)力具有相互性:一个力总是关联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说明:①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②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 (3)力具有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5)力的种类: ①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②根据效果命名:如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说明: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以相同;同一名称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二、重力 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 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 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 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体物体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示,于是原来的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 三、弹力 (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说明:①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有的形变及其微小。 ②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简称形变。

人教高中化学第五章 抛体运动 知识点-+典型题

人教高中化学第五章 抛体运动 知识点-+典型题 一、选择题 1.里约奥运会我国女排获得世界冠军,女排队员“重炮手”朱婷某次发球如图所示,朱婷站在底线的中点外侧,球离开手时正好在底线中点正上空3.04m 处,速度方向水平且在水平方向可任意调整.已知每边球场的长和宽均为9m ,球网高2.24m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2 10g m s .为了使球能落到对方场地,下列发球速度大小可行的是 A .22m/s B .23m/s C .25m/s D .28m/s 2.如图所示,若质点以初速度v 0正对倾角为θ=37°的斜面水平抛出,要求质点到达斜面 时位移最小,则质点的飞行时间为 ( ). A .034v g B .038v g C .083v g D .043v g 3.如图所示一架飞机水平地匀速飞行,飞机上每隔1s 释放一个铁球,先后共释放4个,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地前四个铁球彼此在空中的排列情况是( ) A . B . C . D . 4.江中某轮渡站两岸的码头A 和B 正对,如图所示,水流速度恒定且小于船速.若要使渡船直线往返于两码头之间,则船在航行时应( ) A .往返时均使船垂直河岸航行

B.往返时均使船头适当偏向上游一侧 C.往返时均使船头适当偏向下游一侧 D.从A码头驶往B码头,应使船头适当偏向上游一侧,返回时应使船头适当偏向下游一侧 5.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和竖直方向的两个直线运动,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这两个分运动的v-t图线,如图所示,若平抛运动的时间大于2t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线2表示水平分运动的v-t图线 B.t1时刻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30° C.t1时间内的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之比为1 2 D.2t1时刻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60° 6.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当地时间2011年10月16日进行的印地车世界锦标赛的比赛中,发生15辆赛车连环撞车事故,两届印第安纳波利斯500赛冠军、英国车手丹·威尔顿因伤势过重去世.在比赛进行到第11圈时,77号赛车在弯道处强行顺时针加速超越是酿成这起事故的根本原因,下面四幅俯视图中画出了77号赛车转弯时所受合力的可能情况,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B. C.

自由落体,平抛运动公式总结

一、基础知识 1、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 加速度a= 速度公式:位移公式 几个重要推论: (1) 速度——位移公式 (2) A B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A C B (3) AB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s 、2s、3s……ns内的位移之比为 在第1s 内、第 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比 为 在第1米内、第2米内、第3米内……第n米内的时间之比 为

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2、自由落体运动(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初速度Vo=末速度Vt= 下落高度h=(从Vo位置向下计算)推论Vt =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的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位移s=末速度Vt =(g=9.8m/s2≈10m/s2) 上升最大高度Hm= (抛出点算起) 往返时间t=(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向下 为,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平抛运动运动规律 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2、性质: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的运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3、基本规律:以为原点,水平方向(初速度v0方向) 为轴, 方向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 (1)水平方向:做运动,速度vx=,位移x = . (2)竖直方向:做运动,速度vy=,位移y = . (3)合速度:v= ,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θ= = . (4)合位移:s= ,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tan α= = .

平抛运动知识点讲解知识讲解

第二课时 抛体运动 基础知识讲解 1、平抛运动 (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的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2)条件:初速度沿水平方向,只有重力重力,初速度不为零 (3)运动特点:由于速度方向与受力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故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又因为受力恒定,所以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2、平抛运动的探究方向 (1)将曲线运动分解为直线运动,即将平抛运动分解成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直线运动. (2)由力的独立作用原理推测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情况: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做自由落体运动. 『探究思想』 3、平抛运动的规律(1 ①位移公式: 水平分位移:s x =s = 0 2tan v gt s x y = = α ②速度公式: 水平分速度:0v v x =,竖直分速度:gt v y =,t 时间内的合速度v 的大小和方向: t v = 0 tan v gt v v x y = = β (2)几个有用的结论: ①运动时间:t =即平抛物体在空中的飞行时间仅取决于下落的高度,与初速度0v 无关.

②相同时间内速度改变量相等,即△v =g △t,,△v 的方向竖直向下. ③平抛运动的速度偏向角与位移偏向角的关系: 02tan v gt s s x y ==α,0 tan v gt v v x y ==β 得:βαtan tan 2= ④平抛物体任意时刻瞬时时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与初速度延长线的交点到抛出点的距离 都等于水平位移的一半。 例题讲解: 【例1】平抛运动是( ) A. 加速度不断变化的曲线运动 B. 匀变速曲线运动 C. 匀速率曲线运动 D. 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量都相同的曲线运动 答案:BD 【例2】 物块从光滑曲面上的P 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以后落到地面上的Q 点,若传送带的皮带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起来,使传送带随之运动,如图所示,再把物块放到P 点自由滑下则( ) A. 物块将仍落在Q 点 B. 物块将会落在Q 点的左边 C. 物块将会落在Q 点的右边 D. 物块有可能落不到地面上 解答:物块从斜面滑下来,当传送带静止时,在水平方向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物块将做匀减速运动。离开传送带时做平抛运动。当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体相对传送带都是向前运动,受到滑动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离开传送带时,也做平抛运动,且与传送带不动时的抛出速度相同,故落在Q 点,所以A 选项正确。 【小结】若此题中传送带顺时针转动,物块相对传送带的运动情况就应讨论了。 (1)当v 0=v B 物块滑到底的速度等于传送带速度,没有摩擦力作用,物块做匀速运动,离开传送带做平抛的初速度比传送带不动时的大,水平位移也大,所以落在Q 点的右边。 (2)当v 0>v B 物块滑到底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有两种情况,一是物块始终做匀加速运动,二是物块先做加速运动,当物块速度等于传送带的速度时,物体做匀速运动。这两种情况落点都在Q 点右边。 (3)v 0<v B 当物块滑上传送带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有两种情况,一是物块一直减速,二是先减速后匀速。第一种落在Q 点,第二种落在Q 点的右边。 v 0 v 1 v 2 v 1y v 2y △v

物理必修二抛体运动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课文知识点解析 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 1、等时性:从时间方面瞧,合运动与分运动总就是同时开始、同时进行、同时结束,即同时性、 2、等效性:合运动就是由各分运动共同产生的总运动效果,合运动与各分运动总的运动效果可以相互替代,即等效性、也就就是说,合运动的位移s合、速度v合与加速度a合分别等于对应各分运动位移s分、速度v分、加速度a分的矢量与、 3、独立性(independence of motion) 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运动,其中的任一个运动并不因为有其她运动而有所改变,合运动就是这些相互独立的运动的叠加,这就就是运动的独立性原理,或叫做运动的叠加原理、各分运动独立进行,各自产生效果(v分、s分)互不干扰、 整体的合运动就是各分运动决定的总效果(v合、s合),它替代所有的分运动(等效性),合运动与分运动进行的时间相同(同时性)、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一、运动的合成(composition of motion) 1、含义:已知分运动求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 2、遵循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3、合运动性质由分运动性质决定、 (1)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2)两个初速度均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不同)的合运动就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3)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4)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一个匀速直线运动与另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就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5)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其性质由合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初速度的方向的关系决定、(既与运动可能就是直线运动,也可能就是曲线运动) (6)竖直上抛物体的运动可瞧作就是由竖直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合成的、 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课文知识点解析 竖直下抛运动 一、定义 把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v0沿着竖直方向向下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做竖直下抛运动、 二、条件 1、初速度竖直向下、 2、只受重力作用、 三、运动性质: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由于竖直下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a=g,竖直向下,初速度竖直向下,故物体的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 四、规律 1、速度公式:v=v0+gt

高一物理平抛运动公式总结.doc

高一物理平抛运动公式总结 平抛运动是典型的匀变速曲线运动的模型,是高一物理学习的重点,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物理平抛运动公式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Vot 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tg=Vy/Vx=gt/Vo 7.合位移S=(Sx^2+S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tg=Sy/Sx=gt/2V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与的关系为tg=2tg。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 (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高一物理学习方法 一、课前认真预习 预习是在课前,独立地阅读教材,自己去获取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课前预习未讲授的新课,首先把新课的内容都要仔细地阅读一遍,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范围和要求。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则要抓住其核心,以及与其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区别与联系,把教材中自己不懂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 二、主动提高效率的听课 带着预习的问题听课,可以提高听课的效率,能使听课的重点更加突出。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预习时的不懂之处时,就非常主动、格外注意听,力求当堂弄懂。同时可以对比老师的讲解以检查自己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学习教师对疑难问题的分析过程和思维方法,也可以作进一步的质疑、析疑、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定期整理学习笔记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对照预习笔记、听课笔记、作业、达标检测、教科书和参考书等材料加以补充、归纳,使所学的知识达到系统、完整和高度概括的水平。学习笔记要简明、易看、一目了然,符合自己的特点。 四、及时做作业 作业是学好物理知识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掌握知识熟练技能的基本方法。在平时的预习中,用书上的习题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课后作业时多进行一题多解及分析最优解法练习。 五、复习总结提高 对学过的知识,做过的练习,如果不及时复习,不会归纳总结,就容易出现知识之间的割裂而形成孤立地、呆板地学习物理知识的倾向。其结果

(完整版)平抛运动知识点

5.2抛体运动的规律 一、平抛运动: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_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1、受力特点:只受重力,所以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2、性质:是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的匀变速曲线曲线运动。 二、运动规律 1、水平方向上受力为零,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故水平分速度0v v x =,分位移t v x 0=。 2、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且初速度为零。所以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故竖直分速度gt v y =,分位移22 1gt y = 3、合运动:速度大小22022)(gt v v v v y x t +=+= 方向00tan v gt y v v ==α 4、合位移大小22202221()(S )gt t v y x +=+= 方向0 02221tan v gt t v gt x y ==θ 三、平抛运动的几个结论 1、运动时间 221gt h =→g h t 2=落地时间由下落的高度h 决定. 2、落地的水平距离g h v t v x 200== 水平位移由h v 和0共同决定. 3、落地时的速度gh v v v v y x t 22022+=+= 落地速度由h v 和0共同决定. 4、相等时间间隔t ?内抛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相同.t g v ?=?,方向竖直向下. 5、速度方向偏转角与位移方向偏转角的关系 tan v gt v v x y ==α 002221tan v gt t v gt ==θ θαtan 2tan = O A AO AO PA O A PA '=?='22 O ′是AO 中点。 【牢记】: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与X 轴的交点为水平位移的中点 5.4圆周运动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八章力与运动 1、合力的概念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或者说,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产生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那么,能够代替那两个力作用效果的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求两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2、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跟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力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方向相同。 3、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4、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5、惯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