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脱硝技术规范书

烟气脱硝技术规范书
烟气脱硝技术规范书

xx集团公司

烟气脱硝技术规范书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10年3月

委托单位:

xx集团公司科技环保部

承担单位: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行业发展与环境资源部

目次

1.总则 (1)

1.1 范围 (1)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1.3 术语和定义 (3)

1.4 基本原则 (7)

2.设计 (10)

2.1 SCR部分 (10)

2.1.1 一般性要求 (10)

2.1.2 工程构成与工艺流程 (10)

2.1.3 布置 (11)

2.1.4 设计 (14)

2.2 SNCR部分 (28)

2.2.1 一般性要求 (28)

2.2.2 工程构成 (28)

2.2.3 工艺设计 (29)

3.设备、材料及检测仪表 (33)

3.1 设备要求 (33)

3.1.1 还原剂制备供应系统 (33)

3.1.2 烟气系统 (37)

3.1.3 主要设备定期切换..................................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材料的要求 (37)

3.2.1 一般性要求 (37)

3.2.2 具体要求 (38)

3.3 检测仪表要求 (39)

3.3.1 一般性要求 (39)

3.3.2 具体要求 (40)

4.催化剂 (45)

4.1 一般性要求 (45)

4.2 催化剂供应商选择 (46)

4.2.1 催化剂生产供应商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 催化剂生产供应商的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催化剂技术要求 (46)

4.4 催化剂寿命管理 (49)

5.建设、调试与验收 (51)

5.1 建设 (51)

5.2 调试 (51)

5.2.2调试前的检查 (51)

5.2.3 分系统调试 (54)

5.2.4 系统试运行 (68)

5.3.1 前提条件与试验准备工作 (78)

5.3.2 性能考核指标 (79)

5.3.3 测试内容与方法 (79)

5.3.4 试验工况与数据分析 (81)

5.4 竣工验收 (81)

5.4.1 一般性要求 (81)

5.4.2 竣工验收程序 (82)

5.4.3 竣工验收的组织 (82)

5.4.4 竣工验收内容 (83)

5.5 竣工环保验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运行和维护 (84)

6.1 一般规定 (84)

6.2 人员与运行管理 (84)

6.3 检查维护 (88)

6.3.1 一般规定 (88)

6.3.2 脱硝系统运行检查维护 (89)

6.3.3 停运后检查维护 (91)

6.3.4 脱硝系统定期检查 (92)

7.安全和环境保护 (94)

7.2 安全 (94)

7.3 环境保护 (96)

7.4 职业卫生 (97)

8.技术服务 (98)

8.1 现场技术服务 (98)

8.1.1 现场服务 (98)

8.1.2 技术培训 (99)

8.1.3 售后服务 (99)

8.2 失效催化剂的回收、利用和处置 (100)

前言

为加强公司烟气脱硝的技术水平,加强环保工作的标准化建设,根据“脱硝工艺技术成熟、设备可靠、造价合理”基本原则,特制定本规范书。

本规范书规定了选择性催化还原法、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的设计、建设、设备、调试、验收、运行和维护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规范书由xx集团公司科技环保部组织制定、归口和解释。

本规范书主要起草人:

1.总则

1.1 范围

本规范书提出了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烟气脱硝工程的设计、设备选型、建设、调试、验收、运行和维护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规范书适用于新建机组同期建设或现有机组加装的SCR法或SNCR法等脱硝工程,可作为脱硝工程前期可行性研究、设计、设备选型、建设、调试、验收、运行和维护管理的技术参考。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书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书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0 钢制压力容器

GB 536 液体无水氨

GB 2440 尿素

GB 3836.2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GB 4208 外壳防治等级(IP代码)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0184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GB 12268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 12358 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

GB 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 13223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218 重大危险源辩识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0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 5022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GB 50351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GBJ 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

样方法

GB/T 20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T 21509 燃煤烟气脱硝技术装备

DL 408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DL 5009.1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

DL 5032 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规程

DL 5053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

DL/T 5120 小型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规程

DL/T 5136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53 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

HJ 562 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技术规范-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HJ 563 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技术规范-选择性非催化还

原法

HJ/T 75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HJ/T 76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

检测方法

HG/T 20649 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定

SH 3007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

SH 3063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审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第17号)

《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办法》(计建设(1990) 1215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求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

《火电厂氮氧化物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10号)

1.3 术语和定义

1.3.1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

在催化剂作用下利用还原剂有选择性地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以下分别简称NOx、NO、N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氮气和水,从而减少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的一种脱硝工艺。

1.3.2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

在不需要催化剂的情况下利用还原剂有选择性地与烟气中的NOx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氮气和水,从而脱除烟气中NOx的一种脱硝工艺。

1.3.3 还原剂

烟气脱硝工艺中用于与NOx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SCR、SNCR 工艺使用的还原剂主要为液氨、尿素和氨水。

1.3.4 催化剂

促使还原剂选择性地与烟气中的NOx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

1.3.5 反应器

选择性还原脱除NOx的反应装置。

1.3.6 喷氨格栅

将还原剂均匀喷入烟气中的装置。

1.3.7 静态混合器

实现还原剂与烟气混合均匀的装置。

1.3.8 氨逃逸率

脱硝装置出口或空气预热器入口烟气中氨的体积与烟气体积之

比,一般用10-6(工程上常用ppm)表示。

1.3.9 SO 2/SO 3转化率

烟气中的二氧化硫(SO 2)在SCR 反应器中被氧化成三氧化硫

(SO 3)的百分比。按公式(1)计算:

2

3332100o i i s s S S M X M S -=?? (1)

式中:

X ——SO 2/SO 3转化率,%;

2s M ——SO 2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

3s M ——SO 3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

3o S ——SCR 反应器出口的SO 3浓度,(标准状态,干基,过剩空气系数1.4),单

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 3);

3i S ——SCR 反应器入口的SO 3浓度,(标准状态,干基,过剩空气系数1.4),单

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 3);

2i S ——SCR 反应器入口的SO 2浓度,(标准状态,干基,过剩空气系数1.4),单

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 3)。

1.3.10 可用率

脱硝装置每年可正常运行时间与锅炉每年总运行时间的百分比。

按公式(2)计算:

100A B Y A

-=? (2)

式中:

Y ——脱硝装置可用率,%;

A ——锅炉每年总运行时间,单位为小时(h );

B ——脱硝装置每年因自身故障导致的停运时间,单位为小时(h )。

1.3.11 脱硝效率

脱除的NO x 量与未经脱硝前烟气中所含NO x 量的百分比。按公

式(3)计算:

121

100C C C η-=

? (3) 式中:

η——脱硝效率,%;

1C ——SCR 反应器入口烟气中NO x 的浓度,(标准状态,干基,过剩空气系数1.4),

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 3); 2C ——SCR 反应器出口烟气中NO x 的浓度,(标准状态,干基,过剩空气系数1.4),

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 3)。

1.3.12 锅炉最大连续工况

锅炉连续最大蒸发量下的工况,简称BMCR 工况。

1.3.13 催化剂模块

催化剂模块是指由多个催化剂单元组合成的催化剂安装体。

水泥厂SNCR脱硝技术简述

2012.6CHINA CEMENT 水泥生产过程排出的大量废气中含有有害气体 NO X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NO X 的控制和治理。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0年11月16日发布第127号公告,其中水泥行业准入条件的第五项“环境保护”,明确规定:新建或改扩建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须配置脱除NO X 效率不低于60%的烟气脱硝装置。SNCR 是目前国际上应用于水泥厂脱硝最有效、应用最多的一项技术,国内还没有实际应用的报道。笔者已申报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脱硝工作项目,拟研究开发SNCR 系统成套装置,现对SNCR 技术做简要叙述。 1SNCR 技术介绍 SNCR 即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是指在合适的 温度区域喷入氨水或者尿素,通过NH 3与NO X 的反应生成N 2和水从而脱去烟气中的NO X 。SNCR 去除NO X 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4NH 3+4NO +O 2→4N 2+6H 2O 4NH 3+2NO 2+O 2→3N 2+6H 2O 由于烟气中90%~95%的NO X 都是NO ,因此第一个方程式是主要反应方程式。SNCR 系统工艺流程图见图1。 影响SNCR 系统脱硝效率的因素,有如下几点: 1.1反应剂 反应剂常常采用氨水(浓度20%)。其他可选反应 剂包括液氨、尿素、硫酸铵溶液。氨水的应用存在安全隐患方面的问题,氨水极易挥发出氨气,浓氨水对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并能损伤中枢神经系统。而且氨水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尿素的优点是安全性好,成本低,缺点是需要热解或者水解为氨,过程复杂。就国外的运行业绩看,对预热/预分解水泥窑,氨水是最好的反应剂。 1.2温度 对SNCR 工艺而言,反应区的温度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表1罗列了一部分世界上目前使用SNCR 工艺的水泥厂喷入反应剂的温度值。 从上表1中可以看出,多采用温度区间在870℃~ 1100℃之间。1.3 氨水喷入位置 对预热/分解炉水泥窑系统来说,有此合适的温度区间位置见图2。 (1)分解炉燃烧区。这个位置是最理想的喷反应剂处(930℃~990℃)。 (2)分解炉出口,鹅颈管入口处(850℃~890℃)。 (3)鹅颈管出口,5号筒入口处。 1.4在最佳温度区域内的停留时间 在停留时间内,喷入的氨液/尿素与烟气进行混 合;水分蒸发;NH 3分解成NH 2与自由基;尿素分解成 图1 SNCR 系统工艺流程图 水泥厂SNCR 脱硝技术简述 周 磊,刘召春,张钊锋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合肥230051) 表1 SNCR 法应用温度区间 烟气温度/℃ 920~980870~1100950850~1050870~1100800~1100900~1000 870~1090900~11501000项目 反应剂:氨水/尿素 EC/R report 氨水Mussati 氨水Florida Rock test report 氨水Technical evaluation-Suwanee 两者NESCAUM 两者Draft 1fond report 两者Penta report 两者 EC/R report 尿素Mussati 尿素Florida Rock test report 尿素55

烟气脱硝装置( SCR)技术

烟气脱硝装置( SCR)技术 一、SCR装置运行原理如下: 氨气作为脱硝剂被喷入高温烟气脱硝装置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烟气中NOx 分解成为N2和H2O,其反应公式如下: 4NO + 4NH3 +O2 →4N2 + 6H2O NO +NO2 + 2NH3 →2N2 + 3H2O 一般通过使用适当的催化剂,上述反应可以在200 ℃~450 ℃的温度范围内有效进行, 在NH3 /NO = 1的情况下,可以达到80~90%的脱硝效率。 烟气中的NOx 浓度通常是低的,但是烟气的体积相对很大,因此用在SCR装置的催化剂一定是高性能。因此用在这种条件下的催化剂一定满足燃煤锅炉高可靠性运行的要求。 二、烟气脱硝技术特点 SCR脱硝技术以其脱除效率高,适应当前环保要求而得到电力行业高度重视和广泛的应用。在环保要求严格的发达国家例如德国,日本,美国,加拿大,荷兰,奥地利,瑞典,丹麦等国SCR脱硝技术已经是应用最多、最成熟的技术之一。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 SCR脱硝技术必然会成为我国火力电站燃煤锅炉主要的脱硝技术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图1为SCR烟气脱硝系统典型工艺流程简图。

三、SCR脱硝系统一般组成 图1为SCR烟气脱硝系统典型工艺流程简图, SCR系统一般由氨的储存系统、氨与空气混合系统、氨气喷入系统、反应器系统、省煤器旁路、SCR旁路、检测控制系统等组成。 液氨从液氨槽车由卸料压缩机送人液氨储槽,再经过蒸发槽蒸发为氨气后通过氨缓冲槽和 输送管道进人锅炉区,通过与空气均匀混合后由分布导阀进入SCR反应器内部反应, SCR反应器设置于空气预热器前,氨气在SCR 反应器的上方,通过一种特殊的喷雾装置和烟气均匀分布混合,混合后烟气通过反应器内催化剂层进行还原反应。

水泥厂低氮燃烧及SNCR脱硝技术简介

低氮燃烧及脱硝等减排技术知识讲解 一、脱氮技术原理: 水泥熟料生产线上氮氧化物生产示意图 分级燃烧脱氮的基本原理是在烟室和分解炉之间建立还原燃烧区,将原分解炉用煤的一部分均布到该区域内,使其缺氧燃烧以便产生CO、CH4、H2、HCN 和固定碳等还原剂。这些还原剂与窑尾烟气中的NOx发生反应,将NOx还原成N2等无污染的惰性气体。此外,煤粉在缺氧条件下燃烧也抑制了自身燃料型NOx产生,从而实现水泥生产过程中的NOx减排。其主要反应如下: 2CO +2 NO →N2+ 2CO2 NH+NH →N2+H2 2H2+2NO →N2+2H2O 二、技改简介: 1、该技术是对现有分解炉及燃烧方式进行改造,使煤

粉在分解炉内分级燃烧,在分解炉锥部形成还原区,将窑内产生的NOx还原为N2,并抑制分解炉内NOx的生成。根据池州海螺3#天津院设计的TDF分解炉结构,技改方案采用川崎公司窑尾新型燃烧器,并在分解炉锥部新增两个喂煤点,最大限度形成还原区,提高脱氮效率。 改造整体示意图 2、窑尾缩口由圆形改成方形,高度改为1600mm,并设置跳台,防止分解炉塌料现象发生,通过在分解炉锥部增设喷煤点,在分解炉锥部形成还原区。 改造前锥部改造后锥部

3、对窑尾烟室入炉烟气进行整流,将上升烟道改造成方形,同时,将上升烟道的直段延长,使窑内烟气入炉流场稳定,降低入炉风速。其次在分解炉锥部设计脱氮还原区,将分解炉煤粉分4点、上下2层喂入,增加了燃烧空间。在保证煤粉充分燃烧的同时,适当增加分解炉锥部的煤粉喂入比例,保证缺氧燃烧产生的还原气氛,从而在分解炉锥部区域形成一个“还原区”,部分生成的氮氧化物在该区域被还原分解,降低系统氮氧化物浓度。 改造前窑尾燃烧器 改造后窑尾燃烧器

我国水泥厂脱硝技术现状及展望

我国水泥厂脱硝技术现状及展望 发表时间:2019-02-28T09:36:09.99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作者:张林[导读] 人们要全面分析该技术的环境影响,进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促进水泥生产,降低环境污染与危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冀东海德堡(泾阳)水泥有限公司陕西咸阳 713701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水泥生产行业的发展迅猛,各种污染物排放量正在逐年递增。这些问题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对于氮氧化物的控制就变得至关重要。人们可以采用脱硝技术,从水泥生产源头来有效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但是,其间会出现一系列新的环境问题,人们只有做好相应防范工作,才能有效地降低该技术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水泥厂;脱硝技术;现状;展望 1 水泥厂污染物种类分析及产生机理 1.1 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硫(SO2)主要存在窑尾烟气中。硫的来源主要有两部分:原料、燃料。如表1所示,原料中的硫以有机硫化物、硫化物或硫酸盐的形式存在。硫化物大部分为黄铁矿和白铁矿(FeS2),还有一些单质硫化物(如FeS);硫酸盐主要包括石膏(CaSO4·2H2O)和硬石膏(CaSO4)。硫化物在300~600℃发生氧化生成SO2气体,主要发生在预热器的二级筒或三级筒。硫酸盐矿物在低于烧成带温度下很稳定,在预热器内不会分解,大体上都会进入窑系统。燃料中硫的存在形式和原料中的一样,有硫化物、硫酸盐还有有机硫。煤在分解炉、回转窑燃烧,而分解炉存在大量的活性CaO,同时分解炉的温度正是脱硫反应发生的最佳范围,因此烧成带产生的SO2气体可以在分解炉被CaO吸收或者在过渡带和烧成带与碱结合生成硫酸盐。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燃料中的硫很少会影响到硫的排放。 1.2 氮氧化物(NOx) 氮氧化物(NOx)产生于煤粉的燃烧过程,也主要存在于窑尾烟气。分为热力型、快速型(也有称瞬时型)和燃料型三种类型的NOx。热力型NOx主要为在燃烧过程中空气中的N2被氧化而生成的NO,主要产生于温度大于1500℃的高温区;快速型NOx是由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烃(CHi)等撞击燃烧空气中的N2分子而生成CN/HCN,然后HCN再被氧化为NOx;燃料型NOx则是燃料中的氮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而生成的NOx。 1.3 粉尘(PM) 粉尘(PM)的产生机理比较简单,各种原材料在破碎及粉磨作业、煅烧、输送、装卸等过程产生粉尘并随工艺通风气流排放。另有一部分粉尘为物料在倒运、堆放存储、均化过程产生的扬尘,属于无组织排放。 2 水泥厂脱硝技术分析 2.1 低氮分级燃烧技术 作为水泥生产中脱硝技术的一种,低氮分级燃烧技术主要遵循燃烧学原理,通过改变运行工况,将燃烧工艺中生成的氮氧化物进行还原或抑制。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人们要在烟室与分解炉之间建立还原燃烧区。同时,利用煤将原分解炉的一部分分入该区域,使其通过缺氧燃烧形成一系列还原剂,如一氧化碳、甲烷以及氰化氢等,从而将煅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危害、无污染的氮气。与此同时,煤在缺氧燃烧的状态下对于氮氧化物的产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现阶段,低氮燃烧技术主要包括空气分级燃烧、燃料分级燃烧以及浓淡燃烧等。采用该技术,可以更好地改造燃烧室,同时所需经费较少,但是其脱硝效率仅在30%左右,脱硝效果不是十分明显,很难满足氮氧化物控制技术的要求。 2.2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是水泥脱硝技术的重要类型,也叫SNCR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当燃烧温度在850~1000℃时,在有氧的条件下,在排出的气流体中注入氨或氨的先驱物,使一氧化氮按照相应的反应规律进行还原。现如今,水泥行业的还原剂都具有氨气基,其主要由氨水和尿素水组成,可以将煅烧过程的氮氧化物还原为氨气和水,在水泥熟料生产线的分解炉内,存在符合SNCR技术工作的反应温度窗口。该技术对氮氧化物的脱除率较高,一般在50%~80%,同时其操作系统简单,为实际脱硝操作提供便利。但是,该技术对反应温度的要求较高,需要使用大量还原剂,导致运行成本显著增加。此外,该技术易受到反应温度、化学反应时间以及喷枪位置等因素的影响。 2.3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又被称为SCR脱硝技术,也是一种水泥脱硝技术。该技术应用要有一定的催化反应条件,通过具有氨气基的还原剂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还原为水和氨气,从而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SCR脱硝技术对温度的要求较高,要求反应温度控制在300~450℃。在没有预热器参与的条件下,水泥炉窖中的烟气道温度远低于该温度,因此必须做好烟气的加热工作。同时,要采用合适的SCR催化剂,如二氧化钛或V205-M003,而催化剂的外形通常采用板式、波纹板式以及蜂窝式等结构。SCR脱硝技术的脱硝效果非常明显,通常氮氧化物的脱除率能够达到60%~90%。但是,其对于设备有着严格的要求,要求其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同时投资运行所需费用较大,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4 组合脱硝技术 组合脱硝技术就是指综合运用各种脱硝技术,通常将两种或三种脱硝工艺技术进行组合。通常,人们采用低氮分级燃烧技术与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或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相结合的脱硝技术,同时也可以采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与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相组合的脱硝技术,其应用十分广泛。目前,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通常先采用低氮分级燃烧技术来降低氮氧化物含量,再运用烟气脱硝工艺脱硝。这些组合脱硝技术能够提高传统脱硝效率,同时降低投资运行成本。 3 未来发展趋势 3.1 低温烟气循环流化床同时脱硫脱硝除尘技术 锅炉烟气中的NOx绝大部分以NO形式存在,在水中的溶解度远低于NO2、HNO2及HNO3等,这是导致传统脱硫工艺不能同时脱除NOx 的主要原因。因此,将烟气中的NO快速氧化成高价态的NO2是同时脱除的技术关键。 3.2 脉冲电晕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技术

烟气脱硫脱硝行业介绍.docx

1.烟气脱硫技术 由于我国的大部分煤炭、铁矿资源中含硫量较高,因此在火力发电、钢铁、建材生产过程中由于高温、富氧的环境而产生了含有大量二氧化硫的烟气,从而给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带来了极大的环保压力。 据国家环保部统计,2012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117.6万吨,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911.7万吨,而分解到三个重点行业分别如下:电力和热力生产业为797.0万吨、钢铁为240.6万吨、建材为199.8万吨,三个行业共计1237.4万吨达到整个工业二氧化硫排的64.7%。“十一五”期间,我国全面推行烟气脱硫技术以后,我国烟气脱硫通过近十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其中最常用的为湿法、干法以及半干法烟气三种脱硫技术。

1.1湿法脱硫技术 1.1.1石灰石-石膏法 这是一种成熟的烟气脱硫技术,在大型火电厂中,90%以上采用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流程。该工艺采用石灰石(即氧化钙)浆液作为脱硫剂,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产亚硫酸钙,亚硫酸钙与氧气进一步反应生产硫酸钙。硫酸钙经过过滤、干燥后形成脱硫副产品石膏。 这项工艺的关键在于控制烟气流量和浆液的pH值,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即使在低钙硫比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较高的脱硫效率,通常可以达到95%以上。但是该工艺流程复杂且需要设置废水处理系统,因而工程造价高、占地面积大。同时,由于石灰石浆液的溶解性较低,即使通过调节了浆液pH值提高了石灰石的溶解度,但是在使用喷嘴时由于压力的变化,仍然容易发生堵塞喷嘴的情况并且易磨损设备,因而大幅度增加了脱硫设施后期的运营维修费用。 同时由于脱硫烟气中的粉尘成分复杂,在采用石灰石-石膏法时生成的脱硫石膏的杂质含量较多,在石灰石资源丰富的我国,这种品质有限的脱硫石膏很难具有利用价值,通常只能采用填埋进行处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企业采用白云石(即氧化镁)作为脱硫剂来替代石灰石,从而使脱硫副产品由石膏变为了七水硫酸镁,而七水硫酸镁由于其水溶性高易于提纯,因而可以制成为合格品质的化学添加剂或化肥使用,其经济价值要远高于脱硫石膏。但是与其相关对的是脱硫剂白云石的成本也远高于石灰石,给企业后期运营成本也带来较大的压力。

锅炉脱硝改造工程技术要求

腾龙特种树脂(厦门)有限公司3×220 t/h锅炉烟气脱硝工程 技术要求 腾龙特种树脂(厦门)有限公司 2013年10月

一、概述 项目概况 腾龙特种树脂(厦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4月,已建成3台22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一台100MW抽汽式汽轮发电机组。根据福建省及厦门市十二五期间对氮氧化物减排的整体部署和要求,拟对上述3台锅炉进行脱硝改造。 本脱硝工程采用EPC总承包方式建造,本工程包括烟气脱硝装置从设计开始到质保期结束为止所涉及到的所有工作,包括但不仅仅限于工程的工艺系统设计、设备选择、采购、运输及储存、制造及安装、土建建(构)筑物的设计、施工、调试、试验及检查、试运行、考核验收、消缺、培训和最终交付投产,并能满足锅炉正常连续运行需要,通过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提供一年内设备易损易耗备件。 在签订总承包合同之后,发包方保留对本技术要求提出补充要求和修改权利,承包方应允诺予以配合。如提出修改,具体项目和条件由双方商定。 主要设备及参数 表1锅炉设计参数

脱硝技术指标要求: 1.3.1 锅炉50%~100%BMCR负荷范围内,脱硝后NOx排放浓度:﹤200mg/Nm3; 1.3.2 氨逃逸量:﹤8mg/Nm3; 1.3.3 锅炉脱硝验收期间将按NOx初始浓度为480毫克/立方米进行排放达标核算验收; 1.3.4脱硝设施投运后锅炉热效率影响:﹤%; 1.3.5 脱硝装置投运后烟气阻力增加﹤300Pa; 说明:

1)脱硝效率定义为 脱硝率=C1-C2 ×100% C1 式中: C1——脱硝系统运行时脱硝入口处烟气中NO X 含量(mg/Nm3)。 C2——脱硝系统运行时脱硝出口处烟气中NO X 含量(mg/Nm3)。 2)氨的逃逸率是指在脱硝装置出口的氨的浓度。 标准与规范 1.4.1 设计规范及要求 投标方提供规范、规程和标准为下列规范、规程和标准的最新版本,但不仅限于此: 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50187-93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DL5028-93 《电力工程制图标准》 SDGJ34-83 《电力勘测设计制图统一规定:综合部分(试行)》 DL5000-2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DL/T5121-2000 《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 YB9070-92 《压力容器技术管理规定》 GBl50-98 《钢制压力容器》 DL5022-93 《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GB4272-92 《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 DL/T776-2001 《火力发电厂保温材料技术条件》 DL/T5072-2007 《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 GBZ1-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DL/T5054-9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SDGJ6-90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定》 GBJ16-1987(200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脱硝氨逃逸招标技术规范书-DL2

烟气脱硝工程 氨逃逸在线分析系统技术规范书 **********公司 年月

目录 1 总则 (1) 2 设计要求 (1) 2.1 系统组成 (1) 2.2 规范和标准 (2) 2.3 技术要求 (2) 2.5 设备的保护和仪器室 (4) 3 设计条件 (4) 4 系统数据 (5) 5 供货范围 (6) 6 技术服务 (7) 7 工作安排 (7) 7.1 设计联络 (7) 7.2 文件方面 (8) 8 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 (10) 9 质量保证及检验 (10) 9.1 检验 (10) 9.2 检查 (11) 9.3 保证 (12) 10 包装、运输和储存 (12)

1 总则 1.1 本规范书适用于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渭河热电厂1、2号机组烟气脱硝工程的氨逃逸在线分析系统,提供符合本规范书要求和现行中国或国际通用标准的优质产品,并满足需方所在国有关计量法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以及电力行业提出的有关该系统在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 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满足有关规定的要求。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强制性标准,必须完全按其执行。 1.3 供方提供的文件,包括图纸、计算、说明、使用手册等,均应使用国际单位制(SI)。所有文件、工程图纸及相互通讯,均应使用中文。不论在合同谈判或签约后的工程建设期间,中文是主要的工作语言。若文件为英文,应同时附中文译文。 1.4 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供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说明。 1.5 凡在供方设计范围之内的外购件或外购设备,将由供方推荐产品供需方确认,但技术上均由供方归口协调,并对此负全责。 1.6 本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7 本规范书经供需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在供方正式开始制造以前,需方有权因外界、客观条件的变化提出一些补充修改要求,供方应积极响应,具体款项内容由招、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2 设计要求 2.1 系统组成 2.1.1 设备名称:脱硝氨逃逸在线分析系统。 2.1.2 型式: 直接抽取加热采样式。 2.1.3 安装位置: SCR出口烟道。 2.1.4 安装套数:共2套。 2.1.5 监测项目: SCR出口:监测脱硝后净烟气的逃逸NH3。 2.1.6 系统应按上述监测项目(含控制及数据采集系统)采用模块化集成设计。 2.1.7 系统应能满足在至少90天运行中不需要非日常维修的要求(指系统运行维护手册中常规部分没有要求的任何维修活动的要求)。

水泥行业规范条件(2015)

水泥行业规范条件 (2015年本)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推进水泥工业转型升级,引导合理投资,强化节能减排,着力提质增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等法律法规和规划标准,制定本规范条件。 一、建设要求与产业布局 (一)水泥建设项目(包括水泥熟料和水泥粉磨),应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当地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方案。建设用地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使用标准。 (二)禁止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大气污染防治敏感区域、非工业规划建设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新建水泥项目。 (三)建设水泥熟料项目,必须坚持等量或减量置换,遏制水泥熟料产能增长。支持现有企业围绕发展特种水泥(含专用水泥)开展提质增效改造。

(四)新建水泥项目应当统筹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新建水泥熟料项目,须兼顾协同处置当地城市和产业固体废物。新建水泥粉磨项目,要统筹消纳利用当地适合用作混合材的固体废物。 二、生产工艺与技术装备 (一)水泥建设项目应按《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要求,采用先进可靠、能效等级高、本质安全的工艺、装备和信息化技术,提高自动化水平。 (二)水泥企业应按《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规定集约利用土地,厂区划分功能区域,按《水泥工厂设计规范》(GB50295)建设。 (三)水泥熟料项目应有设计开采年限不低于30年的石灰岩资源保障。水泥粉磨项目要配套建设适度规模的散装设施。 (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快建立企业能源、资源管理系统,提升信息化水平,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产生,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本质安全水平。 三、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 (一)水泥企业应按《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发展改革委公告2014年第3号)要求,建立清洁生产推行机制,定期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安全环境-环保技术》之水泥窑尾烟气SCR脱硝技术

水泥窑尾烟气SCR脱硝技术 一前言 2015年全国氮氧化物排放量1851.9万吨,其中,水泥排放氮氧化物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0%,仅次于火电和机动车行业,位居第三。2016年年底,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提出到2020年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2015年下降15%以上的主要目标。《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13)要求氮氧化物排放限值400 mg/Nm3,重点地区320 mg/Nm3;在氮氧化物排放要求日趋严格背景下,2017年5月,江苏省环保厅《关于开展全省非电行业氮氧化物深度减排的通知》要求,水泥行业2019年6月1日前氮氧化物排放不高于100 mg/Nm3;2018年9月,《唐山市生态环境深度整治攻坚月行动方案》提出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不高于50 mg/Nm3。 现行的脱硝技术大体分为氧化法脱硝和催化还原法脱硝。氧化法脱硝采用强氧化剂,如臭氧、亚氯酸钠等强氧化剂,把NOx氧化成高价氮氧化物,然后通过水或者碱液体进行吸收,但是存在耗电高、二次污染物废水排放问题。催化还原法,一般指SCR 法,因其无二次污染排放问题,脱硝效率高,可以实现超净排放,运行可靠稳定、适应负荷波动等优点,广泛的应用在各个工矿企业中。SCR脱硝技术作为全世界应用最广泛高效的氮氧化物脱除技术,符合水泥行业日趋严格的氮氧化物排放要求,是一种理想的水泥窑脱硝技术。研究高效水泥窑SCR脱硝技术,具有现实意义。 二水泥窑尾烟气特点 (1)NOx含量高,为300~1300mg/Nm3。 (2)湿度大,水含量8~16%;水蒸气露点一般为45~55℃。 (3)粉尘含量高,烟尘浓度达60~120 g/Nm3,并含有碱土金属氧化物等腐蚀性成分。 (4)粉尘粒径小(小于10μm的颗粒约占75~90%)、比电阻高,除尘难度大。(5)粉尘中碱金属氧化物含量高。

SCR脱硝技术简介

SCR 兑硝技术 SCR (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即为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 近几年来发展较快, 在西欧和日本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氨催化还原法是应用得最多的技术。它没有副产物, 不形成二次污染,装置结构简单,并且脱除效率高(可达 90鳩上),运行可靠,便于维护等 优点。 选择性是指在催化剂的作用和在氧气存在条件下, NH 犹先和NOx 发生还原脱除反应, 生成氮气和水,而不和烟气中的氧进行氧化反应,其主要反应式为: 4NO 4NH 3 O 2 > 4N 2 6H 2O 2NO 2 4NH 3 O 2 > 3N 2 6H 2O 在没有催化剂的情况下,上述化学反应只是在很窄的温度范围内( 980C 左右)进行, 采用催化剂时其反应温度可控制在 300- 400C 下进行,相当于锅炉省煤器与空气预热器之间 的烟气温度,上述反应为放热反应,由于 NOx 在烟气中的浓度较低, 故反应引起催化剂温 度的升高可以忽略。 下图是SCR 法烟气脱硝工艺流程示意图 SCR 脱硝原理 SCR 技术脱硝原理为:在催化剂作用下,向温度约280?420 C 的烟气中喷入氨,将NO X 还原成N 2和H 20。 吿毓恤翔

且主要反应如卩: ANO +4NH2 + 6 T 4 恥 + 6M? +4AW3 ->5^2 + 6 円2。 6N6 +8A7/3 T INCh +12血0 2NO2 + 42^3 + 6 T 咖 + 6H10 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惟化剂 - - - - - —— - J - 1 e *NO.烟 气"L NO. 幺X*** N H) € . ?NO. Q X-* N % N0( $ K ? NH31 ? —> () ? > Nj ?” Hi 0 》N; ? 脱硝催化剂: 催化剂作为SCR脱硝反应的核心,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脱硝效率的高低,所以,在火电厂脱硝工程中,除了反应器及烟道的设计不容忽视外,催化剂的参数设计同样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脱硝催化剂都是为项目量身定制的,即依据项目烟气成分、特性,效率以及客户要求来定的。催化剂的性能(包括活性、选择性、稳定性和再生性)无法直接量化,而是综合体现在一些参数上,主要有:活性温度、几何特性参数、机械强度参数、化学成分含量、工艺性能指标等。 催化剂的形式有:波纹板式,蜂窝式,板式 脱硝原理

(强烈推荐)燃油燃气锅炉烟气脱硝可行性研究报告最新

燃油、燃气锅炉烟气脱硝方案 研 究 报 告 长沙奥邦环保实业有限公司二零一二年十月

燃油、燃气锅炉烟气脱硝技术研究 1 国内外脱氮技术介绍 目前脱氮技术有两种,一是低氮燃烧技术,在燃烧过程中控制NOx的产生.分为低氮燃烧器技术、空气分级燃烧技术、燃料分段燃烧技术;工艺相对简单、经济,但不能满足较高的NOx排放标准。另一种是烟气脱硝技术,使NOx在形成后被净化,主要有选择性催化还原(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电子束法等;排放标准严格时,必须采用烟气脱硝。1.1低氮燃烧技术 由氮氧化物(NOx)形成原因可知对NOx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燃烧区域的温度和过量空气量。低NOx燃烧技术就是通过控制燃烧区域的温度和空气量,以达到阻止NOx生成及降低其排放量的目的。对低NOx燃烧技术的要求是,在降低NOx的同时,使锅炉燃烧稳定,且飞灰含碳量不能超标。 1.1.1 燃烧优化 燃烧优化是通过调整锅炉燃烧配风,控制NOx排放的一种实用方法。它采取的措施是通过控制燃烧空气量、保持每只燃烧器的风粉(煤粉)比相对平衡及进行燃烧调整,使燃料型NOx的生成降到最低,从而达到控制NOx排放的目的。 煤种不同,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亦不同。因此,在运行调整中,必须根据煤种的变化,随时进行燃烧配风调整,控制一次风粉比不超过1.8:1。调整各燃烧器的配风,保证各燃烧器下粉的均匀性,其偏差不大于5% 10%。二次风的配给须与各燃烧器的燃料量相匹配,对停运的燃烧器,在不烧火嘴的情况下,尽量关小该燃烧器的各次配风,使燃料处于低氧燃烧,以降低NOx的生成量。

1.1.2空气分级燃烧技术 空气分级燃烧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低NOx燃烧技术,它的主要原理是将燃料的燃烧过程分段进行。该技术是将燃烧用风分为一、二次风,减少煤粉燃烧区域的空气量(一次风),提高燃烧区域的煤粉浓度,推迟一、二次风混合时间,这样煤粉进入炉膛时就形成了一个富燃料区,使燃料在富燃料区进行缺氧燃烧,以降低燃料型NOx的生成。缺氧燃烧产生的烟气再与二次风混合,使燃料完全燃烧。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减少燃烧高温区域的空气量,以降低NOx的生成技术。它的关键是风的分配,一般情况下,一次风占总风量的25~35%。对于部分锅炉,风量分配不当,会增加锅炉的燃烧损失,同时造成受热面的结渣腐蚀。因此,该技术较多应用于新锅炉的设计及燃烧器的改造中。1.1.3 燃料分级燃烧技术 该技术是将锅炉的燃烧分为两个区域进行,将85%左右的燃料送入第一级燃烧区进行富氧燃烧,生成大量的NOx,在第二级燃烧区送入15%的燃料,进行缺氧燃烧,将第一区生成的NOx进行还原,同时抑制NOx的生成,可降低NOx的排放量。 1.1.4 烟气再循环技术 该技术是将锅炉尾部的低温烟气直接送入炉膛或与一次风、二次风混合后送入炉内,降低了燃烧区域的温度,同时降低了燃烧区域的氧的浓度,所以降低了NOx的生成量。该技术的关键是烟气再循环率的选择和煤种的变化 1.1.5技术局限 这些低NOx燃烧技术设法建立空气过量系数小于1的富燃区或控制燃烧温度,抑制NOx的生成,在燃用烟煤、褐煤时可以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

SNCR(脱硝)系统技术规格书

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热力车间高效煤粉炉示范工程项目 SNCR系统技术规格书 2015年11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1) 总则 (1) 1.1 项目简介 (1) 1.2 运行条件 (1) 第二章招标范围及相关标准 (4) 2.1 招标范围 (4) 2.2 分界面界定 (4) 2.3 设计标准 (7) 第三章技术规格及要求 (9) 3.1 SNCR系统工艺描述 (9) 3.2 技术规格 (9) 3.3 技术要求 (12) 第四章技术服务 (17) 4.1 设计联络会 (17) 4.2 培训 (17) 4.3 图纸、资料提供(含可以编辑的电子版) (18) 4.4 设备监造 (21) 4.5 技术服务 (22) 第五章供货要求 (26) 第六章供货进度 (27) 第七章供货设备清单 (28)

第一章项目概况 总则 1本规范书适用于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热力车间高效煤粉炉示范工程项目SNCR系统。它提出了该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项目地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宏达路17号齐都药业科技园内。 2 需方在本招标文件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供方应提供满足本招标文件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3 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对本招标书的条文提出异议,那么需方可以认为供方提出的产品应完全符合本招标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差异表中提出。 4 从签订合同之后至供方开始制造之日的这段时期内,需方有权提出因规程、规范和标准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修改要求,供方应遵守这些要求。 5 本技术规范书所引用的标准若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6 供方对成套系统设备(含辅助系统与设备)负有全责,即包括分包(或采购)的产品。分包(或采购)的产品制造商应事先征得需方的认可。 7 本招标文件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1.1 项目简介 本项目建设地址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宏达路17号齐都药业科技园内。 本项设置1台35t/h高效煤粉炉。烟气净化采用SNCR+布袋除尘工艺+石灰石—湿法脱硫;设置烟气在线监测装置。 本技术规格书描述的范围为SNCR系统所包含的设备及必要的设施。 1.2 运行条件 1.2.1气象条件 1.2.2地质条件 1.2.3设备工作条件

标准规范-0-20150130-工信部公告2015年第5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水泥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本)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水泥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本)【发布时间:2015年01月30日】【来源:原材料工业司】【字体:大中小】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 告2015年第5号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推进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强化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标准约束,更好地发挥行业规范条件在化解过剩产能、激励技术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中的作用,我们对《水泥行业准入条件》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水泥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本)》,现予公告。 附件:水泥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本)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5年1月16日 l t O w .d o c u -t r a c k .c C i c k o b u y N w w o m

水泥行业规范条件 (2015年本)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推进水泥工业转型升级,引导合理投资,强化节能减排,着力提质增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等法律法规和规划标准,制定本规范条件。 一、建设要求与产业布局 (一)水泥建设项目(包括水泥熟料和水泥粉磨),应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当地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方案。建设用地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使用标准。 (二)禁止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大气污染防治敏感区域、非工业规划建设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新建水泥项目。 遏制水泥熟料产能增长。支持现有企业围绕发展特种水泥(含专用水泥)开展提质增效改造。

脱硝工艺介绍

图6-1 典型火电厂SCR法烟气脱硝工艺流程图 脱硝工艺介绍 1脱硝工艺 图1 LNB、SNCR和SCR在锅炉系统中的位置 目前成熟的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燃烧中脱硝技术和烟气脱硝技术,其中燃烧中脱硝技术是指低氮燃烧技术(LNB),烟气脱硝技术包括SCR、SNCR和SNCR/SCR 1.1 联 80~90% 气在SCR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烟气中的NOx还原成N 2和H 2 O。SNCR/SCR联用工艺系统复杂,而 且脱硝效率一般只有50~70%。 三种烟气脱硝技术的综合比较见表1。 表1 烟气脱硝技术比较

烟气中,与烟气中的NOx混合后,扩散到催化剂表面,在催化剂作用下,氨气(NH 3 )将烟气 中的NO和NO 2还原成无公害的氮气(N 2 )和水(H 2 O)(图3-6)。这里“选择性”是指氨有选 择的与烟气中的NOx进行还原反应,而不与烟气中大量的O 2 作用。整个反应的控制环节是烟气在催化剂表面层流区和催化剂微孔内的扩散。 图2 SCR反应示意图 SCR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 4NO + 4NH 3 + O 2 → 4N 2 + 6H 2 O (3-1)

2NO 2 + 4NH 3 + O 2 → 3N 2 + 6H 2 O (3-2) 在燃煤烟气的NOx中,NO约占95%,NO 2 约占5%,所以化学反应式(3-1)为主要反应,实际氨氮比接近1:1。 SCR技术通常采用V 2O 5 /TiO 2 基催化剂来促进脱硝还原反应。脱硝催化剂使用高比表面积 专用锐钛型TiO 2作为载体,(钒)V 2 O 5 作为主要活性成分,为了提高脱硝催化剂的热稳定性、 机械强度和抗中毒性能,往往还在其中添加适量的WO 3、(钼)MoO 3 、玻璃纤维等作为助添 加剂。 催化剂活性成分V 2O 5 在催化还原NOx 的同时,还会催化氧化烟气中SO 2 转化成SO 3 (反 应 NH 4 。 后处理 2 )以 ?会增加锅炉烟道系统阻力900~1200Pa; ?系统运行会增加空预器入口烟气中SO3浓度,并残留部分未反应的逃逸氨气,两者 在空预器低温换热面上易发生反应形成NH 4HSO 4 ,进而恶化空预器冷端的堵塞和腐蚀,因此 需要对空预器采取抗NH 4HSO 4 堵塞的措施。 2.2S CR技术分类 烟气脱硝SCR工艺根据反应器在烟气系统中的位置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图3):高灰型、低灰型和尾部型等。

SCR脱硝技术简介

SCR 脱硝技术 SCR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即为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近几年来发展较快,在西欧和日本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氨催化还原法是应用得最多的技术。它没有副产物,不形成二次污染,装置结构简单,并且脱除效率高(可达90%以上),运行可靠,便于维护等优点。 选择性是指在催化剂的作用和在氧气存在条件下,NH3优先和NOx 发生还原脱除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而不和烟气中的氧进行氧化反应,其主要反应式为: O H N O NH NO 22236444+→++ O H N O NH NO 222326342+→++ 在没有催化剂的情况下,上述化学反应只是在很窄的温度范围内(980℃左右)进行,采用催化剂时其反应温度可控制在300-400℃下进行,相当于锅炉省煤器与空气预热器之间的烟气温度,上述反应为放热反应,由于NOx 在烟气中的浓度较低, 故反应引起催化剂温度的升高可以忽略。 下图是SCR 法烟气脱硝工艺流程示意图 SCR 脱硝原理 SCR 技术脱硝原理为:在催化剂作用下,向温度约280~420 ℃的烟气中喷入氨,将X NO 还原成2N 和O H 2。

SCR脱硝催化剂: 催化剂作为SCR脱硝反应的核心,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脱硝效率的高低,所以,在火电厂脱硝工程中, 除了反应器及烟道的设计不容忽视外,催化剂的参数设计同样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脱硝催化剂都是为项目量身定制的,即依据项目烟气成分、特性,效率以及客户要求来定的。催化剂的性能(包括活性、选择性、稳定性和再生性)无法直接量化,而是综合体现在一些参数上,主要有:活性温度、几何特性参数、机械强度参数、化学成分含量、工艺性能指标等。 催化剂的形式有:波纹板式,蜂窝式,板式

sncr脱硝施工导则(技术要求).docx

第一章总则 第一节编写目的 本手册规定了SNCR脱硝系统质量检查的内容、程序和方法。建立设施、设备安装确认的管理规程,规范公司设施、设备安装确认的整个流程管理,使确认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流程,保证关键的部件正确的安装以及和设计要求一致,提高工程质量,使项目满足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为项目实现建设目标提供管理保障。 第二节适用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建设熟料水泥生产线SNCR脱硝项目工程的质量检查工作。其他脱硝工程的质量检查工作可参照本手册执行。 第三节基本规定 (1)本规范适用于熟料水泥生产线烟气脱硝工程还原剂采用氨水或尿素为介质,公用氨水站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对于其他行业的烟气脱硝工程可参考使用本规范。国外引进机组脱硝工程的施工验收工作应执行制造厂规定和我国许可的标准规定,如制造厂无明确规定,则应执行本规范。施工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建筑工程按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 (2)安装工程应按设计和设备技术文件施工。除本规范规定外,有关管道、焊接、泵类、电气、热工测量仪表等应与《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化工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20225-95等规范标准配合使用。 (3)本规范涉及钢结构采用焊接及螺栓连接的,应参照《钢

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的有关规定。 (4)本规范涉及所需各专业施工质量验收表格格式,除建筑工程执行国家标准外,其他专业均按照安装行业要求的统一格式,进行编制,其各专业相应检验项目的检验指标的规范执行。

第二章SNCR系统原理介绍 第一节减排氮氧化物社会效益 氮氧化物(NOx)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包括NO、NO2、N2O、N2O3、N2O5 等多种氮的氧化物,燃煤窑炉排放的NOx 中绝大部分是NO。NO的毒性不是很大,但是在大气中NO可以氧化生成NO2。NO2比较稳定,其毒性是NO的4~5倍。空气中NO2的含量在3.5×10‐6(体积分数)持续1h,就开始对人体有影响;含量为(20~50)×10‐6 时,对人眼有刺激作用。含量达到150×10‐6 时,对人体器官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此外,NOx 还导致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形成。由于大气的氧化性,NOx 在大气中可形成硝酸(HNO3)和硝酸盐细颗粒物,同硫酸(H2SO4)和硫酸盐颗粒物一起,易加速区域性酸雨的恶化。 随着我国工业的持续发展,由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引起的臭氧和细粒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2011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将氮氧化物首次列入约束性指标体系,要求“十二五”期间工业氮氧化物排放减少10%,氮氧化物减排已经成为我国下一阶段污染治理和减排的重点。氮氧化物活性高、氧化性强,是造成我国复合型大气污染的关键污染物。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能源消费总量大幅攀升,我国氮氧化物排放量迅速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氮氧化物排放量逐年增长,2008年达2000 万吨,排放负荷巨大。特别是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排放量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00年77万吨,2005年136万吨,2010年约200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的迅速增加导致了一系列的

2014年~2015年颁布的部分国家及行业标准目录清单表

2014年~2015最新年颁布的部分国家及行业标准目录清单表 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被替代标准号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4/8/272015/5/1 2GB/T51023-2014有色金属冶炼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2014/8/272015/5/1 3GB/T51021-2014轻金属冶炼工程术语标准2014/8/272015/5/1 4GB/T50293-2014城市电力规划规范2014/8/272015/5/1 5GB51024-2014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设计规范2013/5/132013/12/1 6GB/T51031-2014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14/8/272015/5/1 7GB51036-2014有色金属矿山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2014/8/272015/5/1 8GB51009-2014火炸药生产厂房设计规范2014/8/272015/5/1 9GB50849-2014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2014/8/272015/5/1 10GB/T51026-2014石油库设计文件编制标准2014/8/272015/5/1 11GB/T51027-2014石油化工企业总图制图标准2014/8/272015/5/1 12GB50391-2014油田注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391-20062014/8/272015/5/1 13GB/T51033-2014水利泵站施工及验收规范2014/8/272015/5/1 14GB51034-2014多晶硅工厂设计规范2014/8/272015/5/1 15GB/T50218-2014工程岩体分级标准2014/8/272015/5/1 16GB51030-2014再生铜冶炼厂工艺设计规范2014/8/272015/5/1 17GB51037-2014微组装生产线工艺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14/8/272015/5/1 18GB51053-2014煤炭工业矿井节能设计规范2014/8/272015/5/1 19GB51032-2014铁尾矿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2014/8/272015/5/1 20GB51029-2014火炬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14/8/272015/5/1 21JGJ342-2014蒸发冷却制冷系统工程技术规程2014/9/12015/3/1 22JGJ62-2014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2014/9/12015/3/1 23CJJ/T223-2014供热计量系统运行技术规程2014/9/12015/3/1 24GB50201-2014防洪标准GB50201-942014/6/232015/5/1 25CJ/T460-2014垃圾滚筒筛CJ/T5013.1-19952014/9/112015/2/1 26CJ/T125-2014燃气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及管件CJ/T126-20002014/9/112015/2/1 27JG/T444-2014建筑无机仿砖涂料2014/9/112015/2/1 28JG/T174-2014建筑铝合金型材用聚酰胺隔热条JG/T174-20052014/9/112015/2/1 29JG/T442-2014额定电压0.6/1KV双层共挤绝缘辐照交联无卤低烟 阻燃电力电缆 2014/9/112015/2/1 30JG/T313-2014额定电压0.6/1KV及以下金属护套无机矿物绝缘电 缆及终端 JG/T313-20112014/9/112015/2/1 31JG/T441-2014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双层共挤绝缘辐照交联无 卤低烟阻燃电线 2014/9/112015/2/1 32JG/T439-2014家居配线箱2014/9/112015/2/1 33JG/T443-2014建筑遮阳硬卷帘2014/9/112015/2/1 34JGJ/T41-2014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GJ/T41-87(试行)2014/9/12015/3/1 35CJJ/T227-2014城市照明自动控制系统技术规范2014/9/292015/5/1 36CJJ/T98-2014建筑给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T98-2003 GB/T50349-2005 2014/9/292015/5/1 37CJJ/T218-2014城市道路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2014/9/292015/5/1 38CJ/T461-2014水处理用高密度聚乙烯悬浮载体填料2014/9/292015/4/1 39CJ/T462-2014直连式加压供水机组2014/9/292015/4/1 40JG/T461-2014倒T形预应力叠合模板2014/9/292015/4/1 41JG/T172-2014弹性建筑涂料JG/T172-20052014/9/292015/4/1 42CJ/T463-2014薄壁不锈钢承插压合式管件2014/9/292015/4/1 43CJ/T258-2014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CJ/T258-20072014/9/292015/4/1 44JG/T448-2014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能效测评方法2014/9/292015/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