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评分表

自闭症评分表
自闭症评分表

美国自闭症研究学会

4182 Adams Avenue

San Diego, California 92116

听觉统合训练的效果:

28项报告的总结和评价

(1993 年1月—2001年5月)

Stephen M. Edelson, Ph.D. and Bernard Rimland, Ph.D

听觉统合训练 (AIT)是由法国的耳鼻喉专家DR.GUY BERNARD 在他的

前任ALFRED TOMATIS 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发明的.训练过程是在10-20天时

间里通过听20段,每段30分钟经过特别调试的音乐.研究结果表明, AIT对

多动症, 注意力不集中,自闭症,阅读障碍和对某频率敏感等有良好效果。

本文文献包括28篇有关AIT的报告。23篇报告的结论是AIT对不同种族的人有效果,3篇结论是没有效果。其它2篇的结论不确定或有争议。考虑到要为安慰组提供可靠的治疗和评估实验组效果的困难程度,这些报告的结论是令人鼓舞的。结果清晰表明:AIT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特别适用于自闭症患者。

以下是我们掌握的所有对AIT效果进行研究的报道。这些研究在1993年1月至2001年5月之间,并已在同行的杂志、专业文献专题讲座中作介绍。26篇是针对自闭症、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听觉中枢紊乱和/或智力延缓,另2篇是评估AIT在动物身上的效果。

这些文献中,A部分的报道是肯定AIT的效果,B部分是没有效果的,C部分的报道是对效果“不确定或有争议的”,D部分是讨论另外两篇文章。

文献报道根据不同疾病按时间顺序排列,所有报道均使用Dr.Berard 原理的仪器和步骤。

以下的缩写广泛在文献中使用,异常行为测试表(ABC-1),自闭症行为测试表(ABC-2),行为评估(BSE),儿童期自闭症评分表(CARS),语言基础的临床评估-更改版(CELF-R),Corner’s家长评分表(CPRS),Fisher’s 听力障碍测试表(FAPC),听觉处理紊乱测试(SCAN),自残行为问卷(SIBQ),Staggered Spondaic Word(SSW),非口头表达能力试验(TOM)

A部分-AIT明显效果报告(共23篇)

有关自闭症的研究

(1)AIT训练前后自闭症眼球运动的改变

Margaret P. Creedon in collaboration with Stephen M. Edelson and Janice E. Scharre

Easter Seals Therapeutic Day School, Autism Research Institute, and Illinois College of Optometr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Behavioral Therapy, New York, 1993

在一次开放的临床研究中,我们对22名年龄在6-13岁的自闭儿童进行眼球水平运动和眼球震颤。在AIT训练前,训练后即时和训练后3个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训练后即时患儿的眼球水平运动明显改善,三个月后水平和垂直的眼

球活动明显改善,眼球震颤未见改变。

家长填写FAPC和ABC-1表。FAPC表明AIT训练后3个月有明显进步。ABC -1表明训练后即时和3个月后均有明显改善。

(2)AIT对自闭症的效果研究

Dawn Cortez-Mckee. Jaak.Dankseop

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 Ohio.

该报道在1993年发表于俄亥俄州自闭症学会年会上。

该研究包括33名自闭症儿童。参加者在AIT训练前,训练后的一周、1个月、3个月用多种方法评估。这些评估包括ABC-1,BSF,CARS,CPRS,FAPC和SIBQ,除FAPC外所有的评估表明在训练后的1个月和3个月有明显改变。

(3)和(4)两篇AIT在自闭症的效果报道

Tina K. Veale

Comprehensive Concepts in Speech and Hearing, Cincinnati, Ohio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ASA Conference on Autism, Toronto, Canada, 1993.

报道I 在1个双盲试验中,5个自闭症患儿分别安排实验组对照组。患儿家长分别在训练前,训练后1个月、3个月填写ABC-1,CPRC和FAPC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训练后初期无明显改变,但在3个月后呈现明显改变迹象。

报道II 该研究涉及46个自闭症儿童。家长填写ABC-1,CPRS,FAPC和自闭儿童行为组合测试表和资料。在AIT训练后的1个月和6个月均有明显改善。这些变化包括以下行为的减少:激惹,社交退缩,听力障碍,多动和焦虑。

(5))AIT对自闭症效果的报道

Bernard Rimland and Stephen M. Edelson

Autism Research Institute, San Diego, California

American Journal of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 1994, 5, 16-24.

这项研究包含数个测试方法,病例从4-41岁,共445人。经在进行AIT 之前和之后的对比,病人对声音的敏感性明显下降。在操作之前,开始之后的5小时和10小时进行听力测试分析,显示听力敏感度有轻微上升,而听力图的可变数下降,病例也被随机分配到不同的音频过滤状态(例如峰值频率全过滤,不过滤,过滤引起不适的频率)。结果表明音频过滤状态与AIT的训练效果不相关。

家长在病儿训练后的9个月里,每月填写数份不同的问卷。包括ABC-1,CPRS各FAPC通过对这些问卷的分析,患儿在训练后的一个月开始不良的行为有明显下降,而且一直稳定保持到9个月。

病人被随机分配到三种不同的AIT训练仪器结果表明不同仪器的训练效果无差异。

病人行为的改善与年龄对声音敏感度及训练前音频可变量的多少无关系。

(6)正电子释放测试AIT训练后的大脑改变

Jacqueline M. Cimorelli and Melanie K. Highf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Greensboro & Center for the Dev. of Comm. and Learning, Winston-Salem, NC

Presented at the ASA National Conference, Las Vegas, 1994.

Reported in ADVANCE for Speech-Language Pathologists and Audiologists, June 26, 1995.

我们使用PET对1位AIT训练的病例进行测试。病例是1个智力迟缓和自闭症的8岁男孩。我们在AIT训练的第二部分开始之前,开始后第1天和结束后6个月进行测试。结果是:在训练后的第1天和6个月后的脑电波呈现正常。包括大脑额叶过度活跃的脑电波数量下降,而枕叶脑电波活动增加。

(7)AIT训练后单侧和双侧耳朵对听力敏感性的改变

Deborah Woodward

Woodward Audiology, McLeansville, NC

The Sound Connection, 1994, 2, p.4.

我们对60例自闭症和相关障碍的病例进行音量耐受测试。方法是在进行AIT之前和之后播放UCL(嘈音).在进行AIT训练之前,这些病人的单侧和双侧的耳朵对声音的而受程度远低于90分贝,(90分贝作为嘈音的最低限度)。双侧耳朵对嘈音的耐受性比单侧低9-11分贝(正常是低3-6分贝),AIT训练后,单耳的耐受程序提高13-15分贝,但总体来说,单耳和双耳的耐受能力还是比正常差。对嘈音耐受程度的提高是非常明显的。另外,双耳的耐受性仅比单耳低5分贝,表明是一个正常的范围。

(8)AIT训练后自闭症病人父母的反映

Dana Monville and Nickola Nelson

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Speech-Language-Hearing Conference, New Orleans, 1994

该调查是寄给在1991年-1993年三间诊断为自闭症或广泛智力发育障碍的150位的病人父母,40位家长(27%)对调查作出回应。其中25位(63%)反映病孩的注意力提高,25位(63%)反映对声音的敏感性下降。12位(3%)反映语言能力有提高,4位(10%)反映脾气和攻击性有增加。

(9)AIT训练

Jane R. Madell and Darrell E. Rose

Long Island College Hospital, Brooklyn, NY; and Mayo Clinic, Jacksonville, FL

American Journal of Audiology, March, 1994, 14-18.

本开放实践针对4位诊断为自闭症,广泛发育障碍和学习困难的儿童,经AIT训练后的听力测试图表明有改善。其中三位有行为方面的改善,集中表现的改变是:安静能力提高,声音敏感降低,语言表达和文字能力提高。

(10)AIT训练研究

Bernard Rimland and Stephen M. Edelson

Autism Research Institute, San Diego, California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1995, 25, 61-70.

该实验是双盲对照试验。8个病例随机实践组,9个分别到对照组。对照组听同样的音乐,但没有经过滤处理。三个月后,ABC-1和FAPC表反映出实践组有明显改善。大部分实验组的病例对声音不再敏感,能作听力测试。

(11)磁力脑照片术研究自闭症和后天失语症病人的脑癫样性的脑波活动。Jeffrey D. Lewine, Sherri L. Provencal, John T. Davis, and William W. Orrison, Jr.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School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Utah Medical School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utism Society of America National Conference, Orlando, Florida, 1997

我们对一位患阅读障碍和一位严重自闭症的成人病例进行脑磁力照片和脑电图测试,发现在大脑听力区域基线位置的脑电波活动比正常多。经过AIT测试后,脑电波的活动于正常。

(12)听觉统合训练-----双盲法测试对自闭症患者行为电生理及听觉的效果Stephen M. Edelson, Deborah Arin, Margaret Bauman, Scott E. Lukas, Jane H. Rudy, Michelle Sholar, and Bernard Rimland

Autism Research Institute, San Diego, CA;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Boston, MA; McLean Hospital, Belmont, MA; and Upper Valley Medical Centers, Troy, OH

Focus on Autism and Other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1999, 14, 73-81. 19名试验患者被随机分配,其中9名分配到实验组听经过处理的音乐,10名分到对照组,音乐未经处理,所有的评估都是“盲目的”行为,电生理和听力分别在听前和听后进行测试。在行为方面,三个月后应用ABC-1表格随访。结果为实验组有改善。电生理方面,只有实验组3名和对照组2名患者能配合在AIT训练前进行P300的测试。5名患者均查出P300ERP不正常。AIT训练后3个月,3名实验组的患者在P300ERP方面有明显进步。而对照组的2名无改变听力方面:由于患者的沟通和注意力等问题,未能作出准确的统计数据。

(13)自闭症患者应用AIT报告两侧

Mark Morgan Brown

Private Practitioner, Republic of Ireland

British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1999, 62, 13-18.

这是有关两例患自闭症兄妹的临床报告。哥哥5岁,妹妹3.5岁。在使用AIT的训练后的3个月和6个月观察表明,他们在注意力,反应和感觉协调,平衡和水平运动实践,次序、言语表达,社交,情绪控制及眼睛控制方面均有改善。注意力欠缺多动症报告.

(14)对大脑功能紊乱的非药物治疗

Jeffrey M. Gerth, Steve A. Barton, Harold F. Engler, Alyne C. Heller, David Freides, and

Jane Blalock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mory University, and the Atlanta Speech School

Technical Report prepared for the GTRI Fellows Council, Georgie Tech Research Institute,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une, 1994.

这篇报告是评估10名学习阻碍儿童应用AIT后的效果。10名儿童中8名还诊断为注意力欠缺。这些儿童均进行一系列的诊断性测试,他们的父母均需完成

一些问卷调查训练后应用Woodcock-Johnson的测试方法。对Sound Blending 及imcomplasord 进行评分,结果表明其中4名有进步,2名有明显进步。

(15)注意力缺陷儿童的听力处理技术和听觉统合训练

Donna Geffner, Jay R. Lucker, Ann Gordon and Dolores A. DiStasio St. John's University, Jamaica, NY and Ann Gordon Associates, Stony Brook, N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Speech-Language Hearing Association, New Orleans, 1994

这篇报告调查了16例注意力缺陷和注意力障碍多动症在听力处理和语言方面的改变,本试验中采用了大量的测试来鉴定AIT的训练效果,这些测试包括:标准听力测试、音量和言语的耐受,在安静和嘈吵环境中对言语的谁知和GFO

测试,在应用AIT后的3个月内重新进行评估,发现患儿对音量和言语的耐受程度,在嘈吵环境中言语的认知,听力技巧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16)应用AIT训练和不使用AIT训练的远期效果

Donna Geffner, Jay R. Lucker, and Ann Gordon

St. John's University, Jamaica, NY; and Ann Gordon Associates, Commack, N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Speech-Language-Hearing Association, Seattle, 1996

这篇论文是对注意力久缺的注意进行训练,一年后的调查,对照10名接受AIT训练和10名没有接受AIT训练的儿童发现,进行AIT训练后的儿童对不适音量的耐受程度提高了得分贝,而非进行AIT训练的对照组儿童没有改变,而对舒适音量的耐受程度两个组均无变化。另外发现,接受AIT训练的患儿嘈吵环境中对声音的认知和听觉一语言的处理有明显进步,对照组均无改变。

(17)AIT在注意力久缺/多动症患儿效果的初步研究

Wayne J. Kirby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Ashevill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First Annual Congress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erard Practitioners, Antwerp, Belgium, 2000.

The Sound Connection, 2000, Vol. 7, pp. 4 & 5.

这篇文章分别对5例儿童进行安慰组、控制组分配进行音乐训练,其中安慰组听未经“调制”的音乐,而控制组听经“调制”的相同音乐,在进行音乐训练前、训练后3个月分别对患儿进行ACPT测试。ACPT测试是对冲动性、久缺集中性和“出错次数”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儿在训练3个月后的情况发现,AIT 训练组的“错误”评分数大大降低,而冲动性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有明显改善,但安慰组无改变。

中枢性听觉处理失调的报告

(18)AIT在中枢听觉失调的临床报告

Brenda Huskey, Kathryn Barnett, and Jacqueline M. Cimorelli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Greensboro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Speech-Language-Hearing Conference, New Orleans, 1994.

对这两个组的试验分别安排在AIT训练前,AIT训练及4-6周,AIT训练后

8-12周。在试验组中,SSW的测试在AIT训练后的4-6周无明显变化,而在8-12周有改善,但在PST测试中无任何改变。

(19)AIT训练的临床效果评价

Jane H. Rudy, Sharon S. Morgan, and Marianne Shepard

Upper Valley Medical Centers, Troy, Ohio

Paper presented at the Ohio Speech-Language-Hearing Conference, 1994.

在一项临床试验中,对13例诊断为:注意力久缺、注意力降碍多动症、中枢性听觉处理障碍的患者分别在AIT训练前、AIT训练后的即时和AIT训练后3个月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包括(SSW、SXAN),听觉唤起潜力(P200和P300)、语言功能(CELF-R—和智力(TONI),在训练后的即时测试表明:SSW、SCAN、OELF-R 有改善,而TONI无改变。三个月后,SSW、CELF-R继续有改善,而SCAN无继续的改变,TONI无任何改变,P200波形分析表明振幅有明显改善,P300波形分析无改变。另外,听觉敏感性在任何的病例中均无明显改变。

(20)一位临床医生对AIT的观点

Jane R. Madell

Long Island College Hospital and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Brooklyn Language, Speech, and Hearing Services in Schools, 1999, 30, 371-377.

在进行AIT训练前和训练后对言语的改变观察。病种包括:自闭症,广泛发单障碍(PDD),多系统发音障碍(46例)、注意力久缺和多动症(26例),中枢听力处理障碍及学习困难(46例),训练后这些患者分别在安静和非常嘈吵的环境下,言语的表达理解均有改善,在另一个试验中,分别对自症闭(24例)、CAPD (10例)、PDD(26例)进行“非舒适性的声音值”进行测试,显示经过AIT训练的患者均有进步。

(21) DAA 和Audio kinetron的对比

Sally Brockett

IDEA Training Center, North Haven, Connecticut

The Sound Connection, 2001, 8, 1 & 6

这篇报道是比较AIT方法的两种设备—DAA and Audio Kinetron。19名诊断为自闭症、学习困难和注意力久缺的患儿参与这个实验,他们被随机分配到这两种设备训练,使评估者、家长是不知道的,使用ABC—1和注意力久缺的评分表进行训练,结果显示这两种设备均使患儿有改善,设备之间无差异。

关于动物试验的报告:

(22)AIT在动物中的试验

M. Waldhoer, J. Panksepp, D. Pruitt, M. Vaningan, D. McKee, J. Rossi III, and J. Lindsey

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 & Toxicology, Wright-Patterson Air Force Bas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 Convention, San Diego, 1995.

这试验是第2个文篇中提及的患儿经AIT训练后有明显改善的追踪试验,试验人员对本地产的小鸡有选择地进行AIT训练,选择的小鸡从出生后第二天起,分为3个小组在AIT试验组、音乐组(相同音乐、无调制)、安静组,训练后提取大脑组织进行分析,显示经音乐训练后的试验组生长方面有增强,对引起孤独、压抑的音乐的抑制有所下降,大脑组织的化验结果表明:胺类物法和5-羟色胺在两个音乐组中均有下降。另外,应用5-羟色胺的的拮抗组—赛庚啶后发现,行为方面有明显的改变,这些数据表明AIT可以改变大脑里胺类物法的含量。

(23)AIT训练法中应用调制和未经调制音乐的生化改变

Jaak Panksepp, John Ross III, and T.K. Narayanan

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 Ohio

Lost & Found: Perspectives on Brain, Emotion, and Culture, 1996/7, Vol. 2, p. 1 & 4.

这试验包括4种情况:应用调制过的音乐,应用未经调制的音乐,人类的声音(男声或女声)、无声音,在进行音乐训练的组中,神经化学物质化验显示去甲肾上腺素及其代谢产物MHPG有明显的增高,研究人员同时发现大脑中的多巴胺及代谢产物HVA也有升高,但没有去甲肾上腺素增加的幅度大,大脑的胺类物质和肾上腺素没有提高,在人类声音组和无声音组中几乎没有任何改变。

B部分—3篇认为AIT训练无效的报告

(1)关于自闭症--自闭症患者应用AIT疗法—未见行为改善效果。

Oliver C. Mudford, Barbara A. Cross, S. Breen, Chris Cullen, David Reeves, Judith Gould,

and Jo Douglas

Keel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and UK National Autistic Society

American Journal of Mental Retardation, 2000, 105, 118-129.

在一个双盲试验中,对16名自闭症患儿进行为期4个月的测评,测评的方法包括家长和老师的评分(ABC-1),直接观察,智力/认知测试、言语/表达测试(Reynell Developmental Language Scales III)社交/适应能力(Vineland Adaptive Behavior Composite),标准听力测试,家长报告.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均可发现社交/适应行为和表达能力的进步。在对照组中,轻度活跃的患者在统计学上有明显的进步。

评论:虽然作者认为对照中的患者有明显的行为改善,但是这些改善极有可能与他们8个月前接受AIT训练有关。理由是:a)对照组中两项的改变与AIT 训练的结果相关.b)Rimland and Edelson(1994,参考A部分第5篇)Gillberg et al(1997参考C部分第2篇)的文章中提到AIT训练后的行为改善可长至训练后9个月才出现。当时的学者建议Mudford注意这个现象,并建议重新进行评估和测试。Mudford拒绝了这个意见,并坚持认为额外的分析评估将增加出错的机率。其实相反,对数据的再分析将会降低错误的可能性。因此,可以看出作者

是急于足够的资料支持的情况下就行为AIT无效的结论。

(2)ATT在CAPD中的效果

Karen A. Yencer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Doctoral Dissertation, 1996; American Journal of Audiology, 1998, 7, 32-44.

36名听觉处理失调的患儿分别在测验组的(听经过调制的音果),安慰组(听未调制的音果)或控制组(不听音乐)。患自闭症,广泛发育障碍和多种障碍的患儿排除这个测验之外。这些参与测验的患儿在之前和之后的一个月内进行一系列测验,包括标准听力测试,SSW;音素合成测试;SPM试验;FAPC, ABR P300,及在吵闹环境中语言表达测试。P300分析表明在AIT组中(反映时间从

366.2ms-348.5ms)的安慰组有变差的迹象(400.8ms-402.2ms)。除杂吵环境中言语表达一项测试外,其他测试在三个组中均发现有明显的改善。

评论:Yencer仅在AIT训练后4周就进行评估,负责该项目的Stephen M Edelson指出,Bernard和其他人都阐明对于AIT训练效果的重新评估一定要在训练3个月后进行。然而,Yencer为了论文发表的计划,在训练后一个月就进行了评估。为满足学术上上某些要求而走捷径有时是可以理解的,但决不可以接受关乎有障碍儿童利益的而莽下的结论。请注意:Huskey,Bernard和Cimovelli (1994)调查过相似人群(CAPD),发现AIT4-6个月后无改善,而在6-8个月后才出现改善(A部分第18篇)

(3)AIT训练效果解后—双盲研究

William Zollweg, Vere Vance, and David Palm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at La Crosse; Research Associates, Inc.; and Gundersen Lutheran Hos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Audiology, 1997, 6, 39-47

这个研究项目涉及30名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AIT)和安慰组。参加者介乎7-24岁。大部分诊断患有明显的智力迟缓,部分诊断为自闭症。评估方法包括听力测试,不舒适音量水平测试。ABC-1,并分别在AIT训练后的3、6、9月测评。尽管在听力和行为改变方面,两个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这两个组均有进步。对于不适音量水平测试,安慰组在250HZ频段比AIT实验组更有耐受性(第9个月测试)。

评论:这个研究有几个严重的问题。首先,题目应明确注明“混合人群”。因为参与者中的自闭症患儿少于1/3。因此,不能对自闭症人下此结论。Bernard 和其他学者均不主张对智力迟缓的患者进行AIT训练。其次,音量的选择并推荐使用的高得多。推荐使用的音量不应高于80分,而研究中使用音量高达122分贝。最后,听力图分析表明,有27%错误使用过滤频段。鉴于研究方法上的错误,这些结论甚至都不适用于智力迟缓人群。

C部分:有争议性的报告

(1)AIT对自闭症儿童的长期效果

Sue Bettison

Autism Research Institute, Sydney, Australia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1996, 26, 361-374.

80名3-17岁患自闭症或阿斯伯格综合征和轻,重度听力障碍的儿童并随机分成2个组。实验组进行AIT训练,对照组听未经过调制的同样的音乐。结果发现:两个组的行为均有明显进步,而自闭症的严重程度仍然保持12个月。非正式数据显示一系列对声音非正常反应和感觉异常情况均有改善。口头和表现智商在训练后的3-12个月有明显进步。结论是:AIT训练法和未调制音乐的训练均对有自闭症和声音敏感的患儿有效果。

评论:报告提及AIT组和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但两个组之间无差异。Bettison认为这个进步与其特定环境下听音乐有关。然而,有批评学者认为这个结果正是无效果的证据。这正是争论焦点.这篇报告许多方面是值得警戒的。首先,用于评估AIT效果的方法存在严重的缺陷。其中用于调查对声音敏感性改变的是Rimland and Edelson(1991)设计的听说敏感度问卷HSQ.HSQ仅适用于在对自闭症儿童声音敏感性的调查,而非用于评估治疗效果。Rimland and Edelson并未在他们的3篇AIT论文中使用HSQ作评估。另外,Bettison在HSQ 中应用评分法,对患者声音的敏感程度进行评分。这种评分方法甚至缺乏合理性。例如,当家长回答这条问题”是否曾经历某种声音患儿似乎未听见的?”家长肯定的答案被认为是患者对声音敏感,而非对声音不敏感。

另一种常在临床使用的行为发音评估表,也不是用于评估训练效果。当评估训练效果时,一定要使用正当的评估工具。这是至关重要的。

(2)自闭症儿童AIT的训练—一篇初步研究的小结

Christopher Gillberg, Maria Johansson, Suzanne Steffenberg, and Orjan Berlin

Autism, 1997, 1, 97-100

9名有自闭症儿童,根据Dr.Guy Bernard的方法进行为期10天的AIT训练,无对照组。训练后9个月,其中8名患儿在自闭症行为评估表(ABC)总分数有进步,7名在ABC感觉评分表中有进步。Rimland and Edelson应用标准T-值和P 值计算差异得出:ABC总分值中P<0.01,ABC感觉评分中P<0.02。

评论:这篇报告有非常严重的问题。Gillberg依据两份诊断评分表,即CARS 和ABC-2,作为对效果的评估。事实上这2份都不是用于评估效果的。另外,尽管个案都很少(只有9例)。Gillberg用0.005的ALPHA值来进行统计学差异性的评估,而非用0.05和0.01的标准。这个较低的ALPHA值在学术研究上极不常用,在这么稀少的个案研究中使用该值实际上已断定了AIT训练的效果评估是一定得出有效果的结论的。结果,Gillberg就错误地推断AIT的是无效果的。在写给Rimland and Edelson的回信中,Gillberg也承认”患儿的听觉敏感等问题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这与他原来文章的总结是相抵触的,这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AIT训练是有效果的。虽然无使用对照组是不恰当,但不会影响”AIT训练有效果”的理解。

讨论

负面的偏差(略,参考原英文)

生理学上的发现(略,参考原英文)

AIT未来研究的方向

基于我们对AIT多年研究和观察,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把用于诊断的工具用在评估上是不恰当的,必须使用专门用于治疗效果评估的工具。

2、至少要在训练后3个月以上才开展评定。

3、在混合人群的研究中,须针对不同病种人群单独进行分析。

4、当描述AIT的训练过程时,应详细阐明过滤的设定,音量等,,以允许客观上的评价和复核。

5、在一些研究报告中提到在对照组中也有过如期的效果,可能提示某些特定的音乐,即使没有经过过滤/调制,也会对部分患有注意力和学习障碍的患者有明显效果。这部分的研究值得进一步探讨。

6、在其中的7 篇文章中提到患者进行AIT训练后电生理和生化方面的改变。这方面的研究也要进一步开展。

结论

归纳起来,23篇文章提到AIT的训练有很好的效果,3篇称没有效果。虽然这些文章之中还没有一篇的研究可以达到拿NOBEL奖资格,但有明确效果报告可信度远超过没有效果。在以上我们的评论中,3篇没有效果的报告都存在着研究方法或者数据上的严重偏差。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 AIT训练法可改善自闭症后群患者许多方面的症状, 是一种可靠的,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关于自闭症的诊断

关于自闭症的诊断标准 主持人:迟雅老师,听说新的自闭症诊断标准,已经不强调语言了?是这样吗? 迟雅:最新的自闭症诊断标准,是美国精神疾病协会2013年出台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简称为DSM-5标准。DSM-5标准,只强调了两条:一是社交,二是刻板行为。语言不再单列,而是归类到社交当中。 主持人:迟雅老师,今天我们就跟听众聊一聊自闭症的诊断问题吧。迟雅:好的。 1943年美国儿童精神病学家利奥·康纳,将唐纳德诊断为自闭症。这是最早的关于自闭症的诊断,他认为:患者具有“情感交流的孤独性障碍”。文章描述了11个病例,高智商却表现出“强烈的孤独倾向”和“执着地坚持千篇一律”。他后来将这种情况命名为“早期婴儿自闭症”。 主持人:这其实这就是关于自闭症的最早的症状标准吧? 迟雅:可以这样理解。美国关于自闭症的诊断标准是1952年颁布的。这个标准就是DSM-I。不过DSM-I标准,把康纳教授发现的新病种不叫自闭症,也不叫孤独症,而叫做“儿童精神分裂症”。这种儿童精神分裂症不同于成人的精神分裂症,他们没有妄想,也没有幻觉,不打人毁物,突出的表现就是“孤独”。 1968年出台的DSM-II,仍然称为“儿童精神分裂症”。它将孤独症继

续划分为青春期之前出现的儿童精神分裂症,表现为自闭,不正常和孤僻的行为。标准中进一步解释说:这些孩子发展可能不平衡,不成熟,而且“没有发展出与他们的(冷漠的)妈妈不一样的潜质”。 DSM-II 这一版的标准比较反动。 主持人:迟雅老师,一般都认为一个诊断标准应该是科学的,怎么能用反动来评价它呢? 迟雅:因为它是建立在“冰箱妈妈”这种错误理论基础上的。你看它最后一句话:“没有发展出与他们的(冷漠的)妈妈不一样的潜质”。“冰箱妈妈”理论认为,孤独症是由于妈妈们像冷漠的冰箱,不爱自己的孩子造成的。那时受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人们认为许多心理疾病都来自于童年的心理创伤,所以把这些问题都归结为父母特别是母亲身上。这些“问题”家庭生育权、养育权都被剥夺了。据记载,仅仅在1933年,美国的加利佛尼亚州有8504家庭被禁止生育,那些被医生诊断为不正常的孩子,命运就更加凄惨,他们都被从父母身边带走,进入封闭的机构里。 主持人:这个“冰箱妈妈”理论是有严重问题。 迟雅:这种“冰箱妈妈”理论竟然在四十多年时间里,影响着人们的认识。 一直到1977年,通过对双胞胎的研究发现:孤独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基因和生物学上的发育差异造成的。“冰箱妈妈”理论被推翻了。1980年,DSM-III颁布,终于将孤独症正式与精神分裂症区分开来。DSM-III-R进一步修订了DSM-III,将幼儿孤独症扩大为孤独症障碍,

中国孤独症儿童的发展与现状报告

中国自闭症儿童发展状况报告 (概要) 意义: 这是一份汇聚国内外自闭症有关研究和发展状况的前沿信息报告,从自闭症最新的定义、诊断标准、权威的诊断工具、当前的病因研究、有关法律政策、科学教育服务、患儿家庭情况,到美国自闭症研究发展概况等,从各个方面展现了自闭症这个世界性难题的“难”之所在、“世纪之谜”的“谜”之所思,也提醒我们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各界对自闭症的认识、关注、支持和研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自闭症研究指导中心、五彩鹿儿童行为矫正中心以促进中国自闭症康复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责任感,以及五彩鹿积累了十年的行业实践经验,集合国内外专家,几经探讨和修改,最终促成这一报告的发行。作为这个行业中的拓荒者,我们期望此报告能对中国自闭症行业的发展起到回顾总结历史、分析思考现状和发展推动未来的作用。 谨借此次大会机遇,发布报告中的一些相关梗概,望业内的同行和专家批评指教: 第一章综述 一、自闭症概述 (一)自闭症的定义及核心症状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一组起病于儿童发育早期,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兴趣范围狭窄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发育障

碍。2013年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第五版(简称DSM-Ⅴ),修订了自闭症的定义,统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简称ASD)。 (二)自闭症的研究与发展 国外自闭症的研究历史起源于1943年,美国霍布金斯医院的儿童精神病医生Leo Kanner发表世界上第一篇关于儿童自闭症案例的正式报告——《情感交流的自闭性障碍》。而我国自闭症的研究始于1982年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所陶国泰教授发表的题为《婴儿自闭症的诊断和归属问题》的论文,其中报道了中国内地最早发现并确诊的自闭症儿童病例。 我国自闭症的研究目前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盛况,涌现出一大批自闭症研究的专家学者。而媒体的大量宣传,使自闭症进入公众关注的视野,但总体还是落后于西方。报告对国外和国内自闭症的研究发展史进行了简介。 (三)自闭症的发病率 自闭症的发病率一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其原因还不能确定。 2014年,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最新统计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发病率为1/68,男孩患病率为1/54。 我国尚未开展针对自闭症的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有部分省市和地区进行过此类调查:2004年北京抽样调查结果为1.53‰;2012年深圳报道18-24月龄婴幼儿自闭症患病率为2.76‰;2013年广州开

一图看懂真假自闭症

提升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和生活品质,促进社会接纳,引导社会服务的健康发 一图看懂真假自闭症 根据新闻报道,3岁11月大的男童嘉嘉近日在广州一家“自闭症儿童康复基地”不幸身亡。据悉,嘉嘉每天会和其他孩子一样,被要求穿上棉衣外套,在 28 度的亚运城附近拉练 10 - 20 KM 。所谓拉练,即孩子们拉着工作人员腰上的绳子行走,而这种训练方式,基地把它称为是“全新、全封闭式的康复方式”的一部分。 4月27日,嘉嘉被医生诊断为因为“肺出血、病毒性脑炎、重症手足口病”而死。是日,嘉嘉远在辽宁的小职员母亲接了机构的4通电话,隔空经历了自己儿子的死亡。 为什么会有机构用这种“行军”的方式来训练自闭症孩子? 为什么又会有家长轻易受骗? 想要避免类似惨剧的发生,我们需要更多人知道自闭症的含义。 一、花几分钟时间看看,您对自闭症的认知错得有多离谱? 自闭症不是心理问题,不是智力障碍,不是电影里的“天才”,更不是个性孤僻、不爱与人打交道。自闭症到底是什么? 二、1分钟,就 1分钟!看图了解自闭症的核心。

提升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和生活品质,促进社会接纳,引导社会服务的健康发

提升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和生活品质,促进社会接纳,引导社会服务的健康发

三、听听看他们可能会有哪些“呆超人能力”? 提升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和生活品质,促进社会接纳,引导社会服务的健康发

提升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和生活品质,促进社会接纳,引导社会服务的健康发 一位学者曾经说过:“我把自闭症人士的视觉比作昆虫的小眼面视觉 —— 同时看到众多零碎且细微、不同的资料。” 一位自闭症学生的神回复: “校长要退休了,您有什么话想对她说吗?” “我初次见到您是2011年7月12日。2012年10月11日您邀请我进学生会,我们一起吃了15次午饭,我会想念您的。” 他们因环境微小改变而产生不安,但也会拥有一些常人所没有的独特能力,有学者曾将这种思维方式总结为自闭症者的"呆超人能力"。 比如,特强的硬记能力(注:自闭症人群中高智商者的比例比普通人群中的天才比例要高。但是大部分都在正常智商范围内。) 再比如2012年活跃新闻的自闭症患者小龙,据报道,您告诉他一个年月日,

儿童孤独症(自闭症)的判断标准

美国儿科学会公布了12种最新的儿童孤独症(自闭症)特征,其中语言能力滞后、缺乏人际交流的能力是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如果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征,那么极有可能患上了孤独症。 一、当婴儿盯着父母或者照顾他的人时,却没有表现出高兴的反应。非语言性交流行为的应用存在显著损害,例如:眼对眼的对视,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及手势等。 二、5个月左右的孩子还不会笑,对周围事物反应差,不发出交流的咿呀声。 三、9个月后才发出咿呀声;16个月大时还不能说出一个字;两周岁不能说两个字的词语。 四、不能与同龄人交往,难于介入同龄人,不和别人进行眼神交流。 五、对声音没有反应,不能辨认出父母的声音,当爸爸妈妈叫他名字时没有反应。 六、说话前很少配合手势,如挥动小手。 七、拿着某样东西,反复重复一个动作。有一种或几种固定的、重复的、局限的兴趣,其程度和内容均属异常,且不易改变。

八、一周岁时仍不会发出咿呀声,而且也不做任何交流性手势。 九、交流能力有质的损害,言语完全发育或延迟,而不伴有想用其他方式(例如手势或模仿动作)代偿的尝试。 十、行为、兴趣或活动方面的局限的、重复或刻板,固执地遵循某种特殊的、没有意义的常规或仪式。长期持续的只注重事物的局部。 十一、有一定说话能力者,但却缺乏语言技巧。缺少与其年龄相应的自发的假扮游戏或模仿日常生活的游戏。使用刻板的或重复的语言或特殊的、只有自己听得懂的语言。 十二、不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语言单调,经常说重复语言、刻板语言或自造词句。刻板重复的作态行为,如手指扑动或扭转、复杂的全身动作等。 友情提示 一、请排除舌系带是否过短,如是,请五官科行舌系带截断术。 二、排除听力不佳的问题,因为“十聋九哑”,请五官科医生检查听力为好。 三、排除家庭中方言过多的情况,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对该学谁的话会无所适从。

关于自闭症患者言语发展的文献综述

关于自闭症患者言语发展的文献综述 摘要: 本文主要从自闭症的涵义概述、语言发展障碍及其成因、相关的言语发展理论三个方面,对国内外专家对自闭症语言发展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情况进行一个系统的总结。 关键词: 自闭症患者语言发展障碍研究成果整合归纳 1、引言 1943年堪纳首次提出“自闭症”这一名称,至今自闭症仍然是一种病因不明、无治愈方法的广泛性发展障碍。自闭症的两大典型缺陷是语言和人际交往障碍,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语言发展障碍这一方面。自闭症对儿童的语言和智力等方面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引起了多方专家的重视。本文主要阐述了国内外专家的一些研究成果,并将其进行整合归纳。 2、研究成果 自闭症的涵义概述 基本定义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一般出现在3岁前,显著干扰言语和非言语交流,以及社会交往的一种发展性障碍,对学习成就产生负

面影响。经常伴随出现的其他特点有重复行为和刻板活动,抗拒环境的变化或日常琐事的改变,以及对感觉经验的异常反应。 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给自闭症的明确定义为:自闭症症状通常皆在出生至30个月内出现,是一种症候群。自闭症儿童对视、听觉刺激有异常反应,语言发展迟缓或语言正常但有鹦鹉式语言、代名词反转、文法结构混乱现象,在抽象语言使用和语言理解上存在困难。人际关系的障碍在5岁以前最为严重。智能分布范围相当广,由极低至正常或正常以上。 “自闭症”这一词最早由瑞士精神病医生Eagen Blener在1911年提出。自闭症不是指正常的儿童闭门不出或退缩在某种“壳”的状态中,而是在社会性、沟通和想象方面表现出严重障碍,因此借用了精神病学中“自闭”一词来命名。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精神病中的“自闭”指患者自己主动从外部世界中退回丰富的内心想象中,但我们这里所说的自闭症患者并不是主动“退缩”,而是因为缺乏形象力,无法“进入”外部世界,所以自闭症与精神分裂症中的“自闭”症状是有本质区别的。 其他定义 最早对自闭症进行了临床研究的是美国精神学家堪纳,他于1943年的学术论文《情感交流的自闭性障碍》中发表临床研究的成果。在论文中他指出自闭症儿童的障碍是天生的,在成年期也会持续不变。[1]同时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儿童会有以下特征,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自闭症诊断标准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自闭症诊断标准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Fourth Edition)的自闭症诊断标准简介如下:自闭症的诊断标准 A、下面(1)、(2)、(3)三个大项中,共符合6小项(或更多)。其中(1)大项中至少占 2 小项,(2)和(3)中至少各占 1 小项: (1)在社会性交互方面存在本质性的缺损,至少表现出下面 4 项中的 2 项: ①在运用多种非语言行为来调控与他人之间的交互行为方面,存在明显的缺损。这些非语言行为,包括:眼神对视、脸部表情、肢体语言和手势 ②没有发展出和正常儿童发展水平相应的同龄伙伴关系 ③缺少自发地和他人之间寻求分享快乐、兴趣或成就的行为(比如,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会展示给别人看;不会携带;不会指给别人看) ④缺少社会性或情感的交互行为(比如,不会活跃地参加简单的社会性游戏;喜欢独自活动;或者即使活动中涉及他人,也是把他人作为工具或者寻求“机械的”帮助) (2)在交流方面存在本质性的缺损,至少表现为如下 4 项中的 1 项: ①在口语方面存在发展延迟,或者没有语言(同时,不会试图采用其他交流方式来弥补,比如手势或者模仿) ②对于有足够语言能力的个例,不能主动发起或维持与他人的对话 ③存在刻板、重复的语言使用现象,或者存在异常的语言

④缺少和正常孩子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样化的假想性游戏,或者社会装扮性游戏 (3)存在局限性的、重复而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至少表现出如下 2 项: ①沉湎于一种或多种局限的、刻板老套的兴趣中,且在强度和专注程度上都是异乎寻常的 ②明显僵化地遵循某些特定的、没有实际功能意义的常规性行为或仪式性行为 ③存在重复、刻板的肢体怪癖行为(比如,手或手指的拍打、扭曲;复杂的全身肢体动作) ④对物体的部件有持久的沉迷 B、 3岁之前,在如下至少一个领域中表现出发展迟缓或者功能异常: ①社会性交往 ②正常用于社会性交流的语言 ③象征性或想象性游戏 C、这种异常无法更好地用Rett's(雷氏)障碍症或儿童瓦解性障碍症来解释。

“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策略知识讲解

“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策略

“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策略 【摘要】近年来,自闭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自闭症儿童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融合教育是有利于自闭症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对于随班就读的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提出了以下策略:诚心接纳;爱心帮助;耐心引导;悉心教育;细心交流;留心追踪。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融合教育 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说话有障碍、语速缓慢、语音低沉、行动迟缓、不愿与人交流、不开心的时候会发出尖叫,有时候对他人或对自己有一定的攻击性,他们被人亲切地称为“星星的孩子”,因为他们就像传说中的外星人一样,不认识这个世界,也不了解这个世界,他们就是自闭症儿童。 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发育障碍,表现为语言、社交、行为各方面的全面异常,大部分患儿还伴有智力落后的症状,而对于病因,尚未明确,可追溯认知神经理论、大脑机制、环境和遗传等因素。近年来,自闭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2001年相关数据显示,当时我国0~6岁精神残疾的儿童已有10.4万人,其中大部分为自闭症儿童,平均每万名儿童中就有10多个,而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对于随班就读的自闭症儿童,我们发现,通常他们是孤立的,很难真正融入到班集体之中。其实,融合教育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融合教育是要让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包括:肢体伤残、视觉受损、听觉受损、智力障碍、自闭症、学习困难、语言障碍、长期病患者等,跟同龄孩子一起在常规学校接受教育,使他们适应主流学校的校园生活,发挥潜能,让其身心均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融合是为了给自闭症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而不是让几十个普通孩子陪着一两个自闭症孩子学习,造成顾此失彼,更不是让自闭症孩子随班“混”读或只随不读,因此如何让自闭症儿童真正融入集体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一、首先我们要掌握自闭症儿童的身心特质 (一)自闭症儿童的人际互动特质 自闭症者的人际关系障碍,包括不注意人、眼睛回避与他人互动、欠缺基本社交应对能力,无法适当表达自己对他人情绪的了解和反应、缺乏参与合作性团体游戏的能力、和父母的依恋关系薄弱。 (二)自闭症儿童言语沟通的特质 约有 50%的自闭症儿童没有沟通性的语言。在了解他人的口语、肢体语言或以言语、手势、表情来表达意思时,都有程度不同的困难,在语言使用的质与量都远落后正常儿童。自闭症儿童沟通障碍包括不熟练的文法结构、回复言

自闭症的最新研究进展

孤独症研究的若干进展(上) 王红怡,温晓梅综述,杨健审校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海南海口570102) ·综述. 【摘要】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发育障碍性疾病,表现为严重的社会交往障碍、语言障碍及刻板重复等异 常行为。儿童孤独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了,且缺乏特异的治疗方法。本文主要对儿童孤独症国外近60年的研 究,包括孤独症的病因学从神经免疫学、感染、自身免疫、细胞活素、胃肠和免疫遗传学等发生、发展以及孤独症 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等进行全面综述。 【关键词】儿童;孤独症;病因;医学免疫;遗传;临床特征;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350(2011)01-105-09 1943年Leo Kanner首先报道一个综合征,这组 11例患者除强迫性兴趣和行为刻板外,还表现为群 居相互接触和沟通的严重缺陷。 在随后的60多年研究中,医学工作者对孤独症 在医学免疫学、解剖学及诊断治疗学等方面进行了大 量的探索,现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概念的界定 (1)社会交往(Social communition)降碍; (2)不变的语言及刻板的行为; (3)重复的感觉运动; (4)脑电图常提示大脑皮质纤维的减少。 2 常用的孤独症筛查表或检查表 (1)发育标准及诊断的精神检查(Developmental Dimensional and Diagnostic interview); (2)孤独症行为检查表(Autism Behavior check- list); (3)孤独症诊断的精神检查(Autism Diagnostic Interview); (4)孤独症诊断精神检查的修正(Autism Diagnos- tic Interview-Revised); (5)孤独症诊断观察一览表(Autism Diagnostic observation Schedule); (6)孤独症诊断观察一览表(同类的)(Autism Di- agnostic observation, schedule Generrc); (7)孤独症疾病谱的诊断(Autism Spectrum Dis- orders-Diagnosis); (8)行为功能一览表(Behavior Function Invento- ry); (9)行为观察量表(Behavior doservation Scale); (10)幼儿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 ing Scale);

关爱自闭症儿童个人感悟讲解学习

关爱自闭症儿童个人 感悟

关爱自闭症儿童个人感悟以前只是听过有关自闭症儿童的信息,但从未跟他们有过接触。大家把这些患自闭症的孩子们叫作“星星的孩子”,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世界,独自闪烁。不盲,却视而不见;不聋,却充耳不闻;有语言却很难与你交流;有行为却总是与你的愿望相违。这次志愿活动给了我一次直接接触这群孩子的机会,让我亲身感受到了自闭症儿童的世界。 第一天,第一次,他们就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开始时还担心自己会和他们相处不来,怕吓着他们,接触了才发现,其实他们也只是个孩子,有着孩童的猎奇心理,有着孩童的纯真顽皮。看着他们那可爱的脸,我不禁有些心疼。其实他们跟普通的孩子一样有着爱玩的特性,但他们却只将所有的欢乐和苦楚锁在自己的心中,他们为自己构筑了一堵冷漠的墙,外人走不进,他们亦走不出。原本美好灿烂的孩提时光因为自闭症而失了色。 很多孩子都是由家长陪伴来的,有个小女孩,只要我们一接近,她就立刻跑开,完全抗拒外人。还有个小男孩的妈妈气急了,打了他一巴掌。但他并未像其他孩子一样嚎啕大哭,尽管眼泪湿了眼眶,他也只是轻轻抹去,继续玩耍。其实这样的孩子自尊心更强,他虽然不肯与人交流,但也有着自己的倔强和坚持。 在与孩子们一同学习、玩耍的这段时间里,我发现他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质——注意力不易集中,亦或是一旦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就对外界一切不予理睬。有的小朋友上课不停地看看这里看看那里,有时候也可以一直盯着一个小圆孔长时间不动。我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

只读圣贤书”的境界。他们不善于跟别人沟通,缺乏与其他小朋友的情感接触,因此,往往是每个人自己玩自己的,但他们却能和睦相处,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就这样既矛盾又统一的发展着。 我还发现,有的孩子会非常渴望更多的人陪她玩,比如我认识的小朋友依依,她很喜欢跳舞,而且喜欢大家和她一起跳舞,很多次当我在陪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时,她会把我和其他志愿者拉过去陪她一起跳舞。我深深的感觉到他们这些特殊的群体需要更多的关爱。 同时我也感觉到他们的父母真的是非常伟大,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被社会所接受,家长们从早到晚,天天陪孩子来做治疗,这样的康复训练不知道一直要持续到孩子几岁才能结束。更重要的是自闭症是一种无法彻底治愈的疾病,孩子未来的路还很长,没有人知道他们以后的生活会怎样艰难,而家长又不可能陪孩子一生,家长们的痛苦可想而知。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耗费极大的精力,付出全部的爱,来引导和陪伴他们成长,忍受着别人异样的眼光,依然不辞劳苦地坚持。我坚信他们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这次志愿活动让我感触很深,我为他们心疼的同时,也在思考是什么造就他们的自闭?答案有很多,但我觉得父母为创设的环境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对自闭症儿童教育的同时,更应开设对父母的教育课。只有两者同心协力才能让他们走出自己的小世界,融入到大环境中来。 同时通过调查问卷结果我们发现,绝大部分人不了解自闭症,不了解自闭症儿童,但是他们真的需要更多人的关爱,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物质上需要爱心人士资助给他们提供良好的恢复训练场地,精神上需要关爱,鼓励,耐心和强大的师资力量。

(完整word版)DSM-5 诊断标准 孤独症谱系障碍

DSM-5 诊断标准|| 孤独症谱系障碍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299.00 (F84.0) 诊断标准 A. 当前或历史地在多种场景中存在社会交往和社交互动的持续的缺陷,表现如下(举例仅起说明作用,而非详尽的表现,见正文): 1. 社会情感互反性存在缺陷,例如,从社交途径异常和无法正常往复交谈;到缺少兴趣、情绪和感受的分享;再到无法发起或回应社交互动。 2. 用于社交互动的非言语沟通行为存在缺陷,例如,从言语和非言语沟通之间的协调差;到眼神接触和肢体语言反常或理解和运用手势存在缺陷;直到完全缺乏面部表情和非言语沟通。 3. 发展、维持和理解人际关系存在缺陷,例如,从难以依据不同的社交场景调节行为;到难以参与想象性游戏或交友困难;再到对同龄人缺乏兴趣。 详细说明当前严重程度: 严重程度基于社会交往能力受损和局限重复的行为模式(见表-2)。 B. 当前或历史地表现出局限的、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模式,表现为以下至少两项(举例仅起说明作用,而非详尽的表现,见正文): 1. 运动动作、物品使用或说话方式表现的刻板或重复(例如,简单运动刻板定型、排列玩具或翻动物品、模仿言语、措辞怪异)。 2. 坚持单调无变化,僵硬的坚持常规习惯,或方式、言语及非言语行为仪式化(例如,对微小变化极度苦恼、难以过渡转变、思维模式僵硬、问候仪式化、每天必须走相同的路线或吃相同的食物)。 3. 极为局限的、迷恋的兴趣,并且兴趣强度和兴趣点反常(例如,对不寻常的物品强烈的迷恋或专注,过度局限的或固执的兴趣)。 4. 对感官输入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或对环境的某些感觉方面有异常的兴趣(例如,对疼痛或温度明显淡漠、对特定的声音或质感反应不适、过多的嗅或触摸某些物体、视觉上对光亮或运动痴迷)。 详细说明当前严重程度: 严重程度基于社会交往能力受损和局限重复的行为模式(见表-2)。 C. 症状必须在发展时期早期出现(但症状有可能直到社交要求超过其受限的社交能力时才会充分显现,或有可能被后期生活中习得的对策掩盖)。 D. 症状在社交、职业的或该功能起作用的其他重要领域中临床上导致显著的功能受损。 E. 这些障碍无法用智力缺陷(智力发育障碍)或全面性发育迟缓更好地解释。智力缺陷和孤独症谱系障碍常并发;若要做出孤独症谱系障碍和智力缺陷并发症的诊断,其社会交往水平应低于预期的整体发育水平。 注释:过去由普遍接受的 DSM-IV 诊断为孤独症(Autistic Disorder)、阿斯伯格症(Asperger’s Disorder)或未区别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的,应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具有明显的社会交往障碍,但症状不符合孤独症谱系障碍其他标准的,应针对社会(实际)交往障碍(Social (pragmatic) Communication Disorder)进一步评估。 详细说明: 是否具有伴随的智力缺陷 是否具有伴随的语言缺陷 是否与已知的药物或基因状况或环境因素有关 (规范使用说明:使用附加规范确认相关的药物或基因状况。)

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综述1

儿童异常心理学课程论文 论文名: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综述班级:09应用心理学 作者:姚梅芳 学号:091200041 指导老师:刘莹

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综述 摘要: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问题是自闭症儿童发展和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 分。本文试图综合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的相关研究,从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特征、其发展的核心障碍,以及对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的干预治疗等方面展开而成。 关键字: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策略

一、前言 近年来,自闭症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研究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发生在儿童早期的一种严重的发育性心理障碍。其障碍主要表现在言语发展与沟通障碍、社会交往障碍以及情绪与行为模式异常等方面。语言障碍问题是自闭症儿童发展和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能力是人类智能结构中最重要的基础能力之一,是人类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一个人顺利进入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工具,是许多其它能力得以发展、成熟的先决条件,但是自闭症儿童在语言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障碍,因此,本文综合已有相关研究,尝试从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一般特征,其发展的核心障碍,以及对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的干预等方面展开。 二、一般概念 自闭症是一种大脑功能的发展性障碍,又称孤独症。自闭症儿童典型的特点是显著口语或非口语沟通困难,社会互动困难以及固定而有限的行为模式和兴趣。 三、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的核心障碍 3.1自闭症儿童语音发展 在语音方面,自闭症儿童存在构音障碍和声音障碍!前者指说话时出现的音素的替代、歪曲、遗漏和添加的言语异常,后者指声音的音质、音调和音量方面存在问题。如音调的高低分不清楚、语流不顺畅等。 3.2自闭症儿童语意发展 在语意方面,尽管自闭症儿童掌握的词汇不少,但由于其固定的思维模式,词汇的迁移很困难。例如他们学会了花园里的玫瑰花叫花,但他们往往弄不明白客厅花瓶里的玫瑰花或者花园里的喇叭花也都叫花。 3.3自闭症儿童语法发展 一对自闭症儿童的语法发展地研究结果发现,自闭症儿童的语言结构与正常儿童和弱智儿童的语言结构差别不大,只是其语言结构和语法发展较为缓慢而已。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结构进行研究时所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颠倒句子中的词序和其语言的重复性。例如他们会把“我把花瓶打破了”说成“花瓶打破了我”;自闭症儿童的重复性语言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重复性的话语并不具有针对性,其目的也不是为了与他人进行交流。 3.4自闭症儿童语用发展 在语用方面,尽管自闭症儿童能尽量表达自己想要的东西,如食品、玩具等,但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与人持续交谈,很难进行更高层次的社会人际交往。例如有一个自闭症儿童被球撞了,他就说“去医院”问他去医院干嘛,他却问“头破了,痛不痛苦”,因此旁人难以理解他们所表达的意思。

孤独症 -诊疗指南

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 儿童孤独症(childhood autism)作为一种儿童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社会功能,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中将儿童孤独症纳入精神残疾范畴。为及时发现、规范诊断儿童孤独症,为其治疗和康复赢得时间,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制定了《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并在全国征求了部分医学专家的意见,以使医务人员掌握科学、规范的诊断方法和康复治疗原则,并能指导相关康复机构、学校和家庭对患儿进行正确干预,改善患儿预后,促进患儿康复。 一、概述 (一)概念。儿童孤独症也称儿童自闭症,是一类起病于3岁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 广泛性发育障碍包括儿童孤独症、Asperge氏综合征、Rett氏综合征、童年瓦解性障碍、非典型孤独症以及其他未特定性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目前,国际上有将儿童孤独症、Asperge氏综合征和非典型孤独症统称为孤独谱系障碍的趋向,其诊疗和康复原则基本相同。 (二)流行病学。儿童孤独症是一种日益常见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0-6岁精神残疾(含多重)儿童占 0-6岁儿童总数的1.10‰,约为11.1万人,其中孤独症导致的精神残疾儿童占到36.9%,约为4.1万人。儿童孤独症以男孩多见,其患病率与种族、地域、

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 (三)病因。儿童孤独症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具有生物学基础的心理发育性障碍,是带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在特定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生的疾病。遗传因素是儿童孤独症的主要病因。环境因素,特别是在胎儿大脑发育关键期接触的环境因素也会导致发病可能性增加。 二、临床表现 (一)起病年龄。儿童孤独症起病于3岁前,其中约2/3的患儿出生后逐渐起病,约1/3的患儿经历了1~2年正常发育后退行性起病。 (二)临床表现。儿童孤独症症状复杂,但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核心症状。 1.社会交往障碍。 儿童孤独症患儿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陷,他们不同程度地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也缺乏正常的交往方式和技巧。具体表现随年龄和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以与同龄儿童的交往障碍最为突出。 (1)婴儿期。患儿回避目光接触,对他人的呼唤及逗弄缺少兴趣和反应,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或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缺少社交性微笑,不观察和模仿他人的简单动作。 (2)幼儿期。患儿仍然回避目光接触,呼之常常不理,对主要抚养者常不产生依恋,对陌生人缺少应有的恐惧,缺乏与同龄儿童交往和玩耍的兴趣,交往方式和技巧也存在问题。患儿不会通过目光和声音引起他人对其所指事物的注意,不会与他人分享快乐,不会寻求安慰,不会对他人的身体不适或不愉快表示安慰和关心,常常不会玩想象性和角色扮演性游戏。 (3)学龄期。随着年龄增长和病情的改善,患儿对父母、同胞可能变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然不同程度地缺乏与他人主动交往的兴趣和行为。虽然部

深度解读: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小心是自闭症作祟

深度解读: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小心是自闭症作祟 编者按: 身为家长或老师的你,是否经常发现孩子有如下表现:上课爱走神、答非所问、刚背会的内容很快就忘记、字迹总是歪歪扭扭、不爱与人交流……这些孩子常常顶着差生的称谓和别人异样的目光,在莫名的困境中苦苦挣扎。其实他们也不想这样,只是不知道该怎样摆脱这种无奈的状态。事实上,这些孩子的问题在医学上被称为“有学习障碍”,他们是一群被贴错标签的孩子,渴望着我们的重新认识和正确对待。 译者的话:在弥补中发掘潜能 现实生活中,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遇到过不少这样滥用标签的例子:有的孩子活泼好动,不是那么规规矩矩,弄不好就会被老师贴上“多动症”的标签;有的孩子比较内向,于是被贴上“自闭症”的标签;还有的孩子比较孤独,就被贴上“孤独症”的标签……这些被随意贴错的标签让人哭笑不得,而那些乱贴标签的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样的一个标签很可能会对那个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造成很多负面影响。这些年来,我从事儿童发展和自闭症的研究工作,接触到很多发育正常和异常的孩子及其家长,尤其是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对他

们所承受的压力,我感同身受。 我进入自闭症研究这一领域的时间并不算太长,2001年,因为一个研究项目需要到孩子的家里进行录像,恰巧遇到一个朋友的孩子。他只有15个月大,我发现他和父母玩耍的时候缺乏与父母的互动交流,尤其是眼神的对接。我当时心里一紧,因为我知道这些行为可能意味着什么。为了避免自己的唐突给朋友带来压力,我跟踪调查了这个孩子近6个月。一天,当我小心翼翼地、委婉地告诉朋友什么是自闭症的时候,我看到了朋友眼中闪过的恐慌,这让我非常难受。我随即陪着朋友的孩子接受了专业医生的诊断,孩子果然有自闭症倾向。从那时开始,我便帮朋友搜集资料,试图找到治愈孩子的办法,可结果令人非常失望,国内的自闭症研究刚刚起步,很难得到专业人士的帮助。经过认真思考,我决定开始自己的探索之路,把研究方向转向自闭症,而朋友则带着孩子四处求助,寻求治疗和矫正训练。就这样,一个两岁的孩子把我们两个平时很少来往的人联系在一起。至今我们还不时地感叹,是孩子让我们成为了一辈子的姐妹。 如今6年过去了,我的朋友艰难地带着孩子,一边工作一边四处求治。而我自己为了探索这个领域的奥秘,远赴美国和加拿大进修,一去就是近3年。再次相聚的时候,朋友非常感慨,对我说了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她说:“我和先生都觉得,如果孩子将来能够自立的话,我们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一对儿了。”她的话让人觉得心酸,

自闭症诊断标准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自闭症诊断标准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Fourth Edition)的自闭症诊断标准简介如下: 自闭症的诊断标准 A、下面(1)、(2)、(3)三个大项中,共符合6小项(或更多)。其中(1)大项中至少占 2 小项,(2)和(3)中至少各占 1 小项: (1)在社会性交互方面存在本质性的缺损,至少表现出下面 4 项中的 2 项: a)在运用多种非语言行为来调控与他人之间的交互行为方面,存在明显的缺损。这些非语言行为,包括:眼神对视、脸部表情、肢体语言和手势 b)没有发展出和正常儿童发展水平相应的同龄伙伴关系 c)缺少自发地和他人之间寻求分享快乐、兴趣或成就的行为(比如,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会展示给别人看;不会携带;不会指给别人看) d)缺少社会性或情感的交互行为(比如,不会活跃地参加简单的社会性游戏;喜欢独自活动;或者即使活动中涉及他人,也是把他人作为工具或者寻求“机械的”帮助) (2)在交流方面存在本质性的缺损,至少表现为如下 4 项中的 1 项: a)在口语方面存在发展延迟,或者没有语言(同时,不会试图采用其他交流方式来弥补,比如手势或者模仿) b)对于有足够语言能力的个例,不能主动发起或维持与他人的对话 c)存在刻板、重复的语言使用现象,或者存在异常的语言 d)缺少和正常孩子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样化的假想性游戏,或者社会装扮性游戏 (3)存在局限性的、重复而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至少表现出如下 2 项: a)沉湎于一种或多种局限的、刻板老套的兴趣中,且在强度和专注程度上都是异乎寻常的 b)明显僵化地遵循某些特定的、没有实际功能意义的常规性行为或仪式性行为 c)存在重复、刻板的肢体怪癖行为(比如,手或手指的拍打、扭曲;复杂的全身肢体动作) d)对物体的部件有持久的沉迷 B、 3岁之前,在如下至少一个领域中表现出发展迟缓或者功能异常: (1)社会性交往 (2)正常用于社会性交流的语言 (3)象征性或想象性游戏 C、这种异常无法更好地用Rett's(雷氏)障碍症或儿童瓦解性障碍症来解释。

儿童自闭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概要

自闭症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马永骏 (石河子大学应用心理学系,新疆,832000 摘要: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由美国临床学家Kanner提出。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研究者对自闭症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对自闭症进行研究,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从自闭症的病因,自闭症的治疗两个方面介绍了自闭症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和分析了自闭症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自闭症,自闭症的病因,自闭症的治疗。 引言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对自闭症进行详细的临床研究并发表第一篇研究论文的学者是美 国的临床医学家Leo Kanner。[1]他将一组行为特异的儿童命名为“early infantile autism”(早期婴儿自闭症。他发现这些儿童有着极度的孤立,强烈的要求保持同一性,语言理解和表达障碍,对刺激的过度敏感,自发性活动类型的局限性。但是却有着超常的记忆水平,良好的认知能力。[2]但是仅凭对11个儿童的临床观察就得出自闭症的特点是不科学的。2013年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了《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将自闭症诊断标准列为如下4项:1.在各种情景下持续存在的社会交流和社会交往缺陷,不能用一般的发育迟缓解释。2.行为方式、兴 趣或活动内容狭隘、重复。3.症状必须在儿童早期出现。4.所有症状共同限制和损害了日常功能。[3]对自闭症更精确的诊断提供了帮助,但是自闭症的病因和治疗依然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1自闭症的病因

由于自闭症儿童的症状多表现为社会交流障碍,因此诸多早期研究聚焦于社会认知来寻找自闭症的病因[4],但是近些年来人们开始从医学,生物学等角度开始研究,并取得一定的进展。2.1生物学因素 2.1.1神经生物学因素 研究者通过MRI,ERP和HC(超声的技术检验发现2到4岁的自闭症儿童的自闭症患儿多个脑区灰白质局限性异常肥厚(比正常肥大20%,额叶肥大最重,从额到枕肥大度渐小,枕叶与正常人无差别.[5]Courchesne等人通过研究推测自闭症儿童脑区的过度增长可能与脑神经元数目过多有关,而过多的神经元可能会阻碍各个脑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各个脑区之间的所构成的网络是人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功能基础,自闭症儿童的早期临床表现可能与此相关。[6] 1.1.2遗传因素 自从Folstein等(1991认为自闭症的单卵双生子同病率为82 %, 双卵双生子同病率为10 %[7],一些学者也随之做了相似的研究都得出相似的结果,因此自闭症可能有一定的家庭遗传因素。 2.2营养因素 近些年来,人们开始从其他领域研究自闭症的成因,JG Bell 等[8]报道15 名自闭症儿童及青少年患者较15 名无孤独症的智力发育迟滞同龄患者血浆不饱和脂肪酸明显降低。同时有临床研究表明自闭症患者存在基因水平的PUFA代谢困难。[9]而PUFA的代谢障碍可以影响到人类的正常精神活动。但是人们对于是营养因素导致的自闭症还是营养因素的问题是自闭症的伴随现象目前还尚无定论。 2.3心理理论 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如意图、愿望、信念、动机和情绪等进行推测,并据此对他人行为做出因果性预测和解释的能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 儿童孤独症(自闭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是一个具有诊断意义的经标准化了的量表,是由E.Schopler (美国学者,中文译名:斯考普勒)、和于1980年所编制的,评分标准如下:总分低于30分:初步判断为无孤独症;30-60分:有孤独症;其中30-37分:为轻到中度孤独症;37-60分,并至少有5项的评分高于3分:重度孤独症。(本量表总分为60分。) 注:可有1.5、2.5等分数。介于1和2之间的症状评为1.5分,依此类推。 儿童孤独症(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制作出来使用后,又经专家学者们修订了两次。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是目前使用最广的孤独症(自闭症)测试评定量表之一,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信度、效度较好,其不仅能区分孤独症(自闭症)和弱智,而且还能判断孤独症的轻重程度,故有较大的实用性。在临床操作中,医师、心理师及其他专业研究人员等应通过直接观察、与家长访谈、分析已有病历纪录等多种方式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再作出评定。 一. 人际关系 1分与年龄相当:与年龄相符的害羞、自卫及表示不同意或家人诉说的或观察到的一些轻微的害羞、烦躁、困扰,但与同龄孩子相比程度并不严重。 2分轻度异常:缺乏一些眼光接触,不愿意、回避、过分害羞,对检查者反应有轻度缺陷,有时过度依赖父母。

3分中度异常:有时儿童表现出孤独冷漠,引起儿童注意要花费较长时间和较大的努力,极少主动接触他人,常回避人,要使劲打扰他才能得到反应。 4分严重异常:强烈地回避,总是显得孤独冷漠,毫不理会成人所作所为,儿童对检查者很少反应,只有检查者强烈地干扰,才能产生反应。 二. 模仿(词和动作) 1分与年龄相当:与年龄相符的模仿 2分轻度异常:大多数时间内能模仿简单的行为,偶尔在督促下或延迟一会能模仿 3分中度异常:部分时间能模仿,但常在检查者极大的要求下才模仿 4分严重异常:很少用语言或运动模仿别人。 三. 情感反应 1分与年龄相当:与年龄、情境相适应的情感反应(愉快、不愉快)和兴趣,通过面部表情姿势的变化来表达 2分轻度异常:偶尔表现出某种不恰当的情绪类型和程度,有时反应与客观环境或事物毫无联系 3分中度异常:不适当的情感的示意,反应相当受限或过分,或往往与刺激无关 4分严重异常:对环境极少有情绪反应,或反应极不恰当。 四. 躯体运用能力

特殊儿童儿童孤独症的诊断

儿童孤独症的诊断、临床表现及干预方法 浙江省嘉善县集爱母婴健康中心李健 一、概念与起源 儿童孤独症也称儿童自闭症,是一类起病于3岁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广泛性发育障碍包括儿童孤独症、Asperge氏综合征、Rett氏综合征、童年瓦解性障碍、非典型孤独症以及其他未特定性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目前,国际上有将儿童孤独症、Asperge氏综合征和非典型孤独症统称为孤独谱系障碍的趋向,其诊疗和康复原则基本相同。 孤独症无种族、社会、宗教之分,与家庭收入、生活方式、教育程度无关。据欧美各国统计,约每1万名儿童中有2-13例。目前,估计在我国约有50万左右孤独症患儿。本症多见于男孩,男女比例为2.6-5.7:1。 1943年Kanner最初加以描述。并称之为"情感接触孤独障碍"。当时他报告的11例均在婴儿出生后就起病,故称为婴儿早期孤独症。以后,他和其他学者观察更多病例后,发见有些患儿开始一、二年发育尚正常,以后才起病。现今一般人将起病年龄定为30月以内。 由于孤独症起病如此之早,征状奇特和预后严重,故引起学者的广泛兴趣及社会的关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设有孤独症专门学会、办有专门杂志,并且从社会、心理、神经生理、生化、遗传等多方面作了深入探讨,写了不少专著和文章。 二、诊断 儿童孤独症主要通过询问病史、精神检查、体格检查、心理评估和其他辅助检查,并依据诊断标准作出诊断。 1.询问病史。 首先要详细了解患儿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运动、言语、认知能力等的发育。然后针对发育落后的领域和让家长感到异常的行为进行询问,注意异常行为出现的年龄、持续时间、频率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同时,也要收集孕产史、家族史、既往疾病史和就诊史等资料。问诊要点如下:(1)目前孩子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何时开始的? (2)言语发育史:何时对叫他/她名字有反应?何时开始呀呀学语,如发单音“dada,mama”?何时能听懂简单的指令?何时能讲词组?何时能讲句子?有无言语功能的倒退?有无语音语调上的异常? (3)言语交流能力:是否会回答他人提出的问题?是否会与他人主动交流?交流是否存在困难?有无自言自语、重复模仿性言语?有无叽叽咕咕等无意义的发音? (4)非言语交流能力:是否会用手势、姿势表达自己的需要?何时会用手指指物品、图片?是否有用非言语交流替代言语交流的倾向?面部表情是否与同龄儿童一样丰富? (5)社会交往能力:何时能区分亲人和陌生人?何时开始怕生?对主要抚养人是否产生依恋?何时会用手指点东西以引起他人关注?是否对呼唤有反应?是否回避与人目光对视?会不会玩过家家等想象性游戏?能不能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及如何与小朋友玩?会不会安慰别人或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 (6)认知能力:有无认知能力的倒退?有无超常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如何?有无生活自理能力的倒退? (7)兴趣行为:游戏能力如何?是否与年龄相当?是否有特殊的兴趣或怪癖?是否有活动过多或过少?有无重复怪异的手动作或身体动作?有无反复旋转物体?有无对某种物品的特殊依恋? (8)运动能力:何时能抬头、独坐、爬、走路?运动协调性如何?有无运动技能的退化或共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