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隆县人文历史

晴隆县人文历史
晴隆县人文历史

人文历史

邓子龙与欲飞石、莫忙亭

邓子龙字桥,号大平,别号虎建道人,江西率城杜市邓家村人。明靖三十七年(1558年)知夺武举,是年因專一带遭偻定进犯,子龙自此奉命投军,效命疆场,曾

领守备,参将,总兵等职。万历九年(1581年),黔省五开卫(今黎平)发生兵

变,明神宗下旨,迁任

邓子龙为靖五参将,至五开平乱。十一年(1583年)闻二月季,缅甸东吁王

朝拥十万象兵犯滇,邓子龙奉旨赴滇抗击缅寇,大破缅军万象阵,在云南

东征西讨转战近十载许。二十一年(1593年),官拜总兵职,奉命率部回师,

兵驻安南卫,时年邓子龙将军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人了。

当时邓子龙起居于城西武衙(亦称指挥署),一日巡城至飞风山,见城墙下有一礅巨石,石面向天,平整光滑,猛然间灵感忽至,要在石上留下墨

迹。军士取来文房S四宝,邓子龙提起斗笔,感觉不堪称心适手,又令军士

到文庙中提来一木桶浓墨,手挥佩剑,割下战袍,绾成团,饱浸浓墨,挥臂疾

书,在巨石上写下“欲飞”二字,并请来工匠,将二字镌镂于石上。“欲飞”

二字占石面积约32平方米,每字各占约16平方米,其字硕大,苍劲浑厚,

大显儒将风范,为世间少见之摩崖石刻,为晴隆留下了一笔极为珍贵的文

化遗产。1982年2月,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因安南城门为卯时开启,酉时关闭,一些误了时辰的过往商贾旅人,只能从城墙外的驿道绕行。因行人白昼无遮日之阴,夜间无栖身之处,雨

天无挡雨之所,邓子龙体恤民情,便在城南门外,通往黑城(今鸡场镇境内)

的驿道及通往城东的驿道交

叉处,倡建六角攒夹顶瓦木结构的亭子三座。其布局呈三角状,中为主亭,亭高且大。东南两向为铺亭,,东亭名“遮日”,南亭名“避雨”;邓子龙为主亭命名并题联,在额上亲笔写下“莫忙亭”三字作为亭名,又于亭柱上题联曰: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

因公苦,因私苦,苦中作乐,再上四两酒来。

将军之联,平仄有序,对仗工整,故而成为盘江八属脍炙人口、世代流传的名联佳对。新亭落成不几天,邓子龙将军在城北天马山城墙内侧见一天然平台,台中还有一礅两尺余见方的平整顽石,民间相传为“天弈石”据说曾有仙人在石上对弈。邓子龙却对该台另省其意,谓其为“等着台”,于是,在当地形成一个由“欲飞”莫忙”—“等着者相关联的有趣故事,个中含意为:想飞吗?别忙,要等待时机!一旦时机成熟,就可舒展鸿鹄之志,不鸣则已,一呜惊人,不飞则罢,一飞冲天。万历二十三年(1995年)初,邓子龙获朝廷恩准,解甲回归故里,休养生息。二十四年(1596年)又奉诏北上,赴朝鲜抗倭。二十六年(1598年)十一月八日在朝鲜露梁海面抗击倭寇之海战中阵亡,终年七十有余。邓子龙将军之英名,在晴隆一邑传颂至今。

马怀冲与二十四道拐

马怀冲,字明亮,外号马胡子,清光绪八年(1882年)生于今晴隆县光照镇哈马庄,少年时在莲城私塾就读两年。民国肇始,投入军界,先后参加护国护法战争,战功卓著,晋升极快,曾任连、营、团长职,民国十五年(1926年)在贵州省剿匪总司令彭汉章(四马怀冲川人,继任贵州省省长及国民革命军第9军军长)麾下任旅长,民国十六

年黔25军周西成部独立师师长。是年周西成兼任贵州省主席,于4月委任马怀冲为贵州省路政局局长。随即按照周西成之安排,组织勘测并督建贵南公路(贵阳至独山)、贵东公路(贵阳至玉屏)、贵西公路(即黔滇公路,贵阳至云南富源)以及贵阳至惠水公路等。时有兴义永康堡(下午屯)人任云贵边防督办职,力争贵西公路走花江,过贞丰经兴义入云南,马怀冲力排众议,拟定该线路为贵阳经安顺、关岭、安南(并由其家乡哈马庄口通过)、普安、盘县,抵富源,全

千米,命令省路政局工程师贾善祥、技正邹岳生等领队实施。安南县承建路段为105里,需耗民工万计。恐误农时,为此,马怀冲将盘江桥至凉水营一段15里划由郎岱县助修,拨予安南县首期工程款1500大洋,并对家乡公路修筑事宜十分关心,亲赴现场督修。公路大部沿古驿道修筑,尤以鸦关(二十四拐)十分险峻,为防施工伤亡事故发生,马怀冲数日不离鸦关,坐镇于涌泉寺,帮助工程人员邹岳生、黄宝田等在现场指挥施工。民国十八年(1929年),贵州“周李之战”爆发,公路建设被迫停止。5月,周西成在关岭鸡公碚战死,李筱炎率43军入主贵阳。18天后,李筱炎被新任25军军长毛光翔率部赶出贵阳而脱离军界。是年8月,马怀冲重返军界,任整编43军新编师师长。马怀冲主持修筑的贵西公路,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由西南行营主任曾养甫督修,全线通车,其中二十四道拐一段5千米,由国民革命军工兵部队负责完成。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又由盟军美国陆军中国战区司令部派遣直属1880工兵营对二十四道拐进行整修。这使二十四道拐在抗日战争中犹如人体大动脉,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生命线。马怀冲当年力争主修贵西线标志路段“二十四道拐”功不可没,颇受县人称颂。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马怀冲被中国青年党首领曾琦(字慕韩,别号愚公,党号移山,四川隆昌人)指派为青年党贵州省党部主席。马怀冲关心乡梓文化教育事业,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在晴隆县立中学

成立不久,亲自将其珍藏多年的古籍二十四史全套和一架脚踏式“双凤牌”风琴赠送给中学,以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国民政府“国民党代表大会”召开,马怀冲在晴隆选区被选为“国大代表。1949年10月,马怀冲举家迁居昆明,后为云南省政协委员,1976年逝世,享年94岁。

二十四道拐相关介绍

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位于晴隆县城莲城镇南隅1千米。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为“渝昆曼利”公路(亦称中缅、中印公路,起自抗战陪都重庆,经滇黔公路的昆明、缅甸的曼德勒,抵达印度的利多)的中段。始建于1927年,继因军阀混战停工,1936年由工兵部队续修竣工通车。1943年秋,国民政府对滇黔公路进行整修改造,以二十四道拐改造工程为重点,由援华美国陆军1880兵营进行设计并施工完成二十四道拐全长4千米,蜿蜒于海拔1799米的晴隆山东南坡。从山脚至山顶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50米,坡的倾斜角约60度。道路盘绕24个弯道,弯与弯之间距离求短,弯急路陡,极为险雄。其设计独具匠施工绝妙,在公路建筑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亦是抗战时期公路整修科技含量较高的代表作。站在晴隆山草场旁的观景台上俯视二十四道拐全貌,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蔚为壮观。

1942年初至1945年,援华美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沃伦·史迪威将军,奉命动用美国的力量和资源,加强以战时陪都重庆为代表的中国政府的抗日作战功能。基于此,蒋介石在重庆宣布,将“中印公路”改称“史迪威公路”,二十四道拐被誉为“中国抗战生命线”,该公路是当时中国抗日战争大后方唯一的陆路运输线和国际援华物资的大动脉。2006年5月,鉴于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的历史和文

物价值,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评为交通建筑类5级旅游资源。

二、鸦关

亦称乌鸣关、半关,位于晴隆县城南1千米的晴隆山东南坡,为滇黔古驿道扼险要冲,也是滇黔公路最为险雄的咽喉路段,著名的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就开凿于古鸦关隘口。明代至民国初年,古驿道盘旋于鸦关上下,关口建有涌泉寺,寺外设有茶亭,专供路人游客小憩;寺旁岩壁上镌有“甘泉胜迹”“鸟道千重”等摩崖石刻。鸦关之险雄,古来惊魂,名冠滇黔。明嘉靖年间,诗人周文化旅经鸦关时,留下了“列戟风高俯万山,云空叶积马蹄艰。一为行省衣冠地,便是雄图锁钥关的诗句。由于鸦关地理位置特殊,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清嘉庆二年(1797年)及咸丰九年(1859年),南笼义军““白旗义军”曾先后与清军战于鸦关。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又成为抗战后方的交通要道鸦关景色壮丽,被评为综合自然旅游地类4级旅游资源。

三、安南古城

晴隆县原名安南县,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建置,1941年更名为晴隆县

正在建设的安南古城位于晴隆县城西南,该项目总投资3.2亿元。安南古城居于晴隆县城与二十四道拐之间,其地势平坦,北部、西部环山。安南古城规划面积约12774公顷,规划内容主要分为安南古城风情街族复、古城服务区和安南古城核心区三大部分,总建筑面积34440.7平方米,按照历史原貌进行恢复建设。

安南古城核心区:古城墙135米及城门1座,核心区内历史建筑共3266平方米,核心区内道路、广场、栈道、石桥、标识标牌、供配电、给排水及环境绿化等;安南古城服务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建筑面积21747平方米,史迪威广场共

1761.1平方米,改造公厕1座,民居改造129户,服务区内标识标牌、环境绿化及供电、给排水改造工程等;安南古城风情街:风情街沿街立面改造,风情街道路改造,改造公厕1座民居改造800户,风情区内标识标牌、环境绿化、路灯等。项目工期:建设工期为4年,2012年12月竣工。

四、“欲飞”摩崖石刻

位于城西飞凤山近巅处。“欲飞”二字镌刻在宽91米、高4.5米的巨石上,每字长宽在3米左右,字体内涵柳骨颜筋,笔法浑厚雄健,刻勒工艺精湛,系阴阳雕刻相间,令人叹为观止。“欲飞”二字为明嘉靖年间武举、驻安南卫(今晴隆)总兵邓子龙所书。在欲”字左上角和字右侧,镌有清康熙年间礼部尚书阙名诗句

未甘雌伏许多年,愿际风云飞在天。

养翮岩阿毛独满,刷翎泉石翅联翩。

渐磐有意雕琢,抱璞无缘倩镂镌。

补缺娲皇传月古,漫同坚确没荒烟。

“欲飞”摩崖石刻1982年被列为贵州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盘江铁索桥遗址

遗址位于晴隆县城东北25千米处的北盘江河谷。该地曾于明崇祯元

年(1628年)始建铁索桥,自此起便有“滇黔锁钥”之誉。1936年滇黔公路贯通时,曾以铁索桥为支撑新架设钢架桥,铁索桥毁。抗日战争三时期,侵华日军先后派飞机63架次将钢架桥炸毁。1942年,在美国盟军的帮助下新建钢梁吊桥。1950年后,对该桥进行加固并定期由养护部门进行维修。在此桥下游数百米处,存留残桥一孔,系国民政府修建的预备桥遗址。1971~1973年,在钢梁吊桥上游1.5千米处,由省桥梁工程大队架设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双曲拱桥,全长124米,高26

米。三桥相映成趣,成为盘江风光一景。盘江桥畔,峭壁对峙,铁横云汉,已为坦途。伫立桥上,眺望上游,万里盘江,裂地而来,水涌轰鸣,惊心动魄,大有“峻岭不飞天外雁,惊涛常起地中雷”之神韵。盘江河谷,气候宜人,毎逢春夏时节,岩畔藤蔓葱茏,姹紫嫣红,清风拂柳,燕啼鸣;金秋之际,杂花生树,水鸟低飞,簇簇黄花,奔放热烈,着实美不胜收。盘江桥不仅风光绚丽,亦是世居在北盘江两岸各族人民的纪念地。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成千上万的各族人民,身着新装,云集盘江桥畔,称为“赶盘江桥”。农历七月十五,沿江一带的布依族青年男女相邀结伴,纷纷来到盘江桥“浪秋”(即金秋季节玩盘江桥之意)。相传,人们正月十五和七月十五到盘江桥集会,是朝拜建桥者和他们的丰功伟绩。当然,亦是布依族青年男女各自寻觅心上人的良机。盘江桥被评为交通建筑类4级旅游资源。

六、盘江摩崖石刻群

盘江桥两岸的悬崖峭壁上,留有许多古人的墨迹石刻和摩崖造像。石刻有“力挽长河”“铁横云汉”“盘江飞渡”“铁锁盘江线缝空”等;造像有身着袍服、端坐石窟中的造桥者朱家民像,达摩踏苇渡江像,神话传说中造桥的神仙铁拐李像,造像下端四季香火不断。盘江摩崖石刻虽经历数百年风雨剥蚀,但字迹仍清晰易辩。其字形体各异,然雕琢之十分精湛,堪称雕刻艺术之一绝,具备了极高的艺术鉴赏和研究价值。石刻群与盘江铁桥咫尺呼应,相得益彰。

民风、民俗

布依族

布依族先民是“濮越人”。殷周时期,“濮人”居住在江汉平原以南,“百越人”居住在吴越地,曾一度加入周武王的“伐纣”之盟。周景王二十二年(公元前

523年),“楚子为舟师以伐濮”,“濮人”败走西南,散居于昔年诸地(即今红水河上游及南、北盘江流域),史称百濮人”。秦汉时期,夜郎国境内的胖江(红水河上游之南、北盘江)沿岸,还居住有“百越人”的两支部族,一支是“西瓯人”一支是“骆越人”,“骆越”居于“百越”西部(今两广及越南北部)。由于部族之间的战争“骆越人”南迁,与“百濮人”同在片土地上生息,渐渐融合成新的民族群体—“濮越人”,为“西南夷”的组成部分。周赧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9年),楚遣大将庄驕率兵溯群河江伐夜郎,夜郎国灭。庄驕班师回楚,因楚兵变,归途受阻而屯兵原夜郎地,久住而生息繁衍,形成“楚人”“汉人”与西南夷部分民族进行融合的开端,其中主要包括“濮越人”。晴隆县境内布依族人自称为“BUXgyaix(补也)”,布依语“BUX”为汉语“濮”的译转音,gya”为汉语“越”的译转音,即是“濮越”,汉语音为“补也”演为今之布依。历史以来,该族称谓较多,魏晋南北朝时期称布依族为“僚人”,靠近滇东南一带称“俚僚”;唐宋元三代称“番蛮”或“西原蛮”;自明代中期至中华民国时期,有“仲苗”或“仲家”“水户”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3年国家政务院批准布依族代表大会决议,将古“濮越”一称,定为汉语近音异写的“布依”,布依族名始定。

全县八镇六乡中除三宝彝族外,均有布依族分布。

二、礼仪

布依族喜欢依山傍水聚族而居,一般是十几户或几十户为一寨,也有上百户至几百户的。住房有干栏式楼房、平房和石板房等。布依族人民有许多传统的美德。其中,对老人的普遍尊重已成为全民族一种不成文的社会公德。具体表现在:儿子长大分家时,首先须自觉留足父母的“养老田”。凡有老人在场的地方,唱歌对调首先要向老人致敬;如要唱一些谈情说爱的内容,也要在征得老人的同意后再唱。

青少年从小就养成了不在老人面前说丑话或表现出不礼貌的行为的习惯。但凡老人在生产生活上遇到困难,晚辈或族姓内的其他人都有义务予以关心照顾。

三、婚俗

布依族青年谈恋爱,称为“浪哨”,汉语称“赶表”,时间一般为赶场日或节日,严禁夜间浪哨,日落前必须分开。浪哨中青年男女往往用木叶声、姊妹箫、月琴来约会和传递情思。若情投意合就长期浪哨不合心意的就不再约会。浪哨择地一般向阳,多在人来人往的大路旁或田坎,必须背朝背。同姓、同宗、同寨的,互不浪哨布依族青年男女结婚前,要举行过彩礼仪式。由男方通知女方过彩礼的日子,女方同意后,男方即请媒人等带上酒肉、烟糖、衣物等到女方家过彩礼。这种做法的用意一是与女方家商定婚期,二是向女方交结婚彩礼。过彩礼仪式举行后,男女双方都按约定的婚期积极筹办婚事。结婚前两三天,男方家要给女方送一头肥猪、一只公鸡、一只鸭、一壶酒和一些香烛,以帮助女方家操办嫁女的筵席。

结婚当天,新郎家派出几名小伙子和姑娘挑着糯米、酒肉等前去迎接新娘。女方村寨中的姑娘、小伙子和孩子们,这时候可以举行“打接亲”仪式:用锅灰往接亲人身上抹,往接亲人身上洒水……同时高声叫喊:“把最好的谷种、菜种送给你们!”接亲者面对“袭击”反而兴高采烈,不断地向寨子里的人们点头致意。因为“种子”预示着新郎新娘婚后会“早生贵子”,且暗示着将来会丰衣足食。这种热闹的场面要到接亲者来到新娘家的门口才告结束。

接亲者到了女方家,受到盛情款待,先烟后茶再接喜糖,然后被请到丰盛的筵席上就座。席间,女方村寨中的姑娘身着盛装,轮番前来唱敬酒歌、献糯米酒,大有把接亲者灌醉的架势。男方选的接亲者都是经验丰富之辈,只见他们从容应付,巧舌如簧,岂肯轻易就范?女方寨子里的人们不甘心,男女青年又轮流上来和接亲者对歌,俗

称对姐妹歌。只听庭院里歌声阵阵,给婚礼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和喜气。席终,接亲者挑着状如铜锣的糯米粑和其他回赠礼簇拥着新娘离开了女方家。这时,女方村寨中的人们再次掀起“打接亲”的高潮,以欢送新娘出嫁。

新娘打着布伞,在众多送亲者的陪同下,步行前往新郎家。按习俗,不管路有多远,新娘都要在晚上鸡进窝时走进男方家。进门前,男方要给女方关伞钱、背娃娃钱等。进门后,男主人先招待新娘及送亲者们吃晚饭,饭后唱开柜歌,展示女方陪嫁的东西,也向宾客展示男方家的富有。因为布依族有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所以要用女方家陪嫁的柜子数目来决定新娘在男方家住宿的天数。如女方陪嫁两个柜子就住两天,陪嫁三个柜子就住三天。

婚后,新娘在夫家住两三天,就由伴娘陪同返回娘家。此后几年新娘基本不在夫家住,只是农忙和节日来住几天,即又匆匆返回娘家。这种坐娘家的时间长短,主要看夫妻的感情而定,少则一两年,多则三四年。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坐娘家的时间已越来越短,有的干脆婚后就生活在夫家。

四、饮食

布依族主食多以大米为主,民间喜欢用甑子把米蒸成米饭。布依族普遍喜食糯米,并常当成改善生活或调剂口味的主食。

酸菜和酸汤几乎每餐必备,尤以妇女最喜食用,还有血豆腐、香肠、腊肉及用干、鲜笋和各种昆虫加工制作而成的各种风味菜肴。大部分布依族都善于制作咸菜、腌肉和豆豉,民间特有的腌菜“盐酸”驰名中外。

荤菜中,狗肉、狗灌肠和牛肉汤锅为上肴。在宰猪时布依族习惯在血盆中先放一些盐,然后与猪血一起搅动,凝固后加入葱花等作料,加肉末下水烧汤,与猪血一起煮,称为“活血”,作为待客的最好菜肴。

酒在布依族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每年秋收之后,家家都要酿制大量的米酒储存起来,以备常年饮用。布依族豪爽好客,喜欢以酒待客,不管来客酒量如何,只要客至,都以酒为先,名为“迎客酒”。饮酒时不用杯而用碗,并要行令猜拳、唱歌。晴隆布依族传统小吃很多,善做糯米粑、饵块粑、豌豆粉、米凉粉等。

五、服饰

布依族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服装。男子的服装式样各地基本上相同: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衫)和长裤;老年人大多穿对襟短衣或长衫。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的穿蓝黑色百褶长裙,有的喜欢在衣服上绣花,有的喜欢用青布包头。杂居区的布依族妇女,特别讲究包一丈五尺长的头帕,普遍仍穿蓝、青、黑、白等色的右衽大襟上衣,少数也系围腰,下着长裤。

七、节日

布依族一年中有许多节日,除过大年(春节)、端阳、中秋基本与汉族相同外,还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六月二十四”(均指农历)等富于本民族特色的节日。如“二月二”(要过三天),可以说是以祭“老人房”为中心的全民性的祭献活动。凡有布依族分布的地区,几乎每个村寨都建有专供祭祖的“老人房”。有的放有神牌、香位或挂有皮鼓、铜鼓,平时不许人进出,更早一些时候还有专人守候。每年凡到这一节日前,由村寨轮流承担祭献的承头户,挨家收集祭献所需的东西或捐款,天黑前把祭品(包括鸡、猪肉、各种蔬菜和果品)送至“老人房”内,然后由承头户负责祭献。祭毕,由祭献者在“老人房”共享这些祭品。但在祭献或进食的过程中,有一条传统的禁忌必须严格遵守,那就是不许任何人在这种场合讲话、发出笑声。据说要是在祭献中有人发出声响,就会招致祖先对看管各种野兽的失灵。到时,村寨里的

家禽、牲畜就会遭受野物的偷袭和咬吃。如哪一个冲犯了这条禁忌,就必须承担重祭的一切费用。有些村寨,习惯上还要在那天虔诚地在大门上放一个鸡蛋,并面对祭“老人房”的方向表示敬意,到了深夜则由祭献人分头到每家门上取回。在此过程中,都不能发出任何声响。祭“老人房”的后两天,一般都不干农活,青年男女也可邀约到寨外山野僻静处唱歌对调玩耍。无论是聚居区或杂居的布依族人民,都把建盖“老人房”和从事这一祭献活动,看成是与本民族固有文化特征密不可分的。

活动宣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