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产业园发展规划分析

金融产业园发展规划分析
金融产业园发展规划分析

**金融产业园发展规划

序言

建设金融功能先进、商务服务集聚的城市功能区,有利于增强区域经济活力、加快产业升级、提升区域品牌。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金融服务对于产业扩张、集聚和升级的促进和支撑作用,以园区化建设带动金融产业加快发展。依据《国家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一五”规划》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结合**发展实际,特编制《**金融产业园发展规划》。

本《规划》起止年限为2009-2020年。

一、现实基础

(一)金融业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全市金融体系建设逐步完善,金融业规模不断壮大。2008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4.2亿元,金融机构贷款比例有所增加,已形成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的市场需求基础、金融要素基础和配套要素基础。

1、金融组织体系初步形成。金融市场主体数量初具规

模,共拥有各类金融机构网点700余家,金融从业人员1.1万余人。银行类金融机构12家,营业网点500多个,其中国有大型商业银行5家,政策性银行1家(农业发展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2家(光大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1家(**市商业银行),合作金融机构1家(农村信用社)。保险类金融机构22家,营业网点138个。证券类金融机构4家,营业网点8个。信托投资、典当行、担保公司等其他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发展。

2、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金融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机构存贷款业务增长较快。截至2008年12月末,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1202.1亿元,首次突破1200亿元大关,环比增加19.4亿元,增幅较上一年同期少增78.4亿元;比年初增加84.5亿元,增幅较上一年同期少增16.5亿元,贷款余额249亿元。保险市场发展迅速,现有保险公司已经超过18家,险种突破30种,2008年,保费收入34亿元左右,同比增长36%。2007年末,全市银行业票据贴现余额19.16亿元,比2007年初增加12.28亿元。

3、企业融资渠道逐步拓宽。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目前已上市企业达到13家,累计融资60亿元,同时还有20户企业进入上市储备库。上市企业天圜营养集团有限公司日月星品牌已经成为中国驰名商标。此外,信托

投资、典当行、担保公司等其他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发展。针对小企业而推出的信贷业务服务,也使中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局面有所缓解。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金融业对整体经济贡献度较低,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尚待完善。2006年金融相关率仅为0.62(2006年**金融资产1011亿元与地区生产总值1620.3亿元的比值)金融业实现增加值的规模偏小,在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仅占8%左右,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约为0.6%,这与全市高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不相适应。从金融市场发育程度来看,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主要集中于存贷款市场,同构现象较为严重,债券、票据、租赁、期货等衍生金融业务市场规模较小,金融服务机构规模和层级与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尚有一定差距。

2、资本配置效率较低,存贷款差距日趋加大。资本市场资本配置效率仍然较低,存贷款差距较大。2008年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202亿元,贷款余额249亿元,存差953亿元,存贷比20.71%,2007年存差855.04亿元,存贷比22.78%,银行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与经济增长不相适应。从融资方式上看,以银行间接信贷融资为主,直接融资规模较小,资金外流现象明显。以大型银行为例,截至2008年6

月末,异地贷款总额为41.35亿元,占全部贷款总额的30.2%。

3、银行贷款集中度较高,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大。银行贷款集中度仍然较高,主要投向大企业或者电力、石油化工、农业深加工等重点行业,而一些经济效益较好、成长速度较快的中小型企业在获得银行信贷支持方面普遍存在一定难度。尽管**商业银行在支持小企业信贷投放上力度较大,但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融资市场风险加大,2008年小企业贷款总量举步不前,截至2008年6月末,全市银行业小企业贷款余额18.61亿元,比2008年初下降2724万元。

(三)优势和机遇

1、金融产业发展要素充足,具备集聚整合的需求和基础。人才方面,**拥有石油学院等七所大学,在校大学生近5.7万人,城市拥有高校数居黑龙江省第二位。科技方面,**市每万人科技人员数在全国居于前茅,共获国家级科研成果100多项、省部级成果700多项,有120项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能源方面,能源供应稳定,为打造建设数据中心、灾备中心等金融后台服务区提供保障。土地方面,具备金融产业园所带动的产业发展所需更为广阔的土地资源。

2、区位优势为金融和商务资源整合创造了良好条件。**市地处哈大齐工业走廊中心区位,配套设施完善,具有优质

的生态环境和通畅的道路交通条件,有利于金融服务面向全省辐射扩散,具备承接本地区产业龙头企业总部和相关机构的商务配套条件,具备了发展高端商业并集聚消费人群的地理条件,具备了打造具有**特色的金融生态体系的基础条件。

3、产业结构优化为金融市场创造了大量的有效需求。首先,石油化工、新材料、农牧产品深加工、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急需金融服务业积极跟进,在产业规模化发展和提升产业价值环节等方面发挥作用。其次,全市重点培育的知识型服务业、新能源和生物等新型产业以及创新型中小企业,都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通过引进风险投资和产业基金,降低融资和运营成本,是促进优势产业提升、加快接续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综合需要。

二、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金融体制、机制、管理和产品创新为动力,以区域产业基础为依托,以整合金融资源、塑造金融品牌、加强金融辐射为重点,建设以金融商务和配套商业双轮驱动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充分发挥金融产业园区对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综合竞争力提升的助推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定位

以金融产业园区建设为依托,采用“政府引导、企业化运作、现代化管理”的开发模式,围绕高端集聚和功能协同两大特征,建设金融服务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培训中心,重点发展产业金融、金融后台、总部经济和配套服务四大板块,培育园区金融生态环境,构建专业化、特色化和综合化的金融园区,充分发挥产业金融对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全力打造具有“金融创新示范、运营模式示范和功能协同示范”作用的东北地区重要的产业金融示范区。

具体概括为“一个品牌、两个特征、三个中心”。

1、打造一个品牌。即以打造“产业金融示范区”为战略目标的品牌带动发展模式。重点建设以产业金融为核心服务功能,注重集聚和整合面向产业集聚、升级、转型的特色金融服务,积极推进金融产品创新、运营模式创新和功能组合创新的新型金融功能区。**金融产业园将重点以产业金融为切入点,紧扣哈大齐工业走廊重点产业所形成的金融需求,通过石油期货交易、银行信贷、风险投资等产业金融服务,实现差异化发展,打造具有影响力、集聚力和辐射力的金融产业园区品牌。

2、突出两大特征。高端集聚和功能协同。“高端集聚”即按照金融高端集聚、商务高端集聚和商业高端集聚的发展路线,打造产业服务功能突出的新型金融商务环境。金融高端

集聚是指金融产业园整合本地区高端金融机构,吸引外部高端金融机构,形成产业金融资源的高度聚集。商务高端集聚是指形成区域优势企业的总部机构和商务中介机构资源聚集。商业高端集聚是指在金融产业园内建设高品质的商业区域,包括品牌商业街、大型购物中心、大型超市、五星级酒店、休闲娱乐设施等。“功能协同”即通过优先集聚高端金融资源,实现金融带动总部、总部带动商务、商务带动商业的发展机理,构建金融资源集聚的配套环境的发展思路。**金融产业园要走产业功能协同、空间布局协同和人文生态协同的发展路线。产业功能协同是指强调金融生态环境营造,形成各产业有机组合的园区体系。空间布局协同是指园内办公、商业、绿化、交通在空间地理布局上相互协同。人文生态协同是指园区建筑景观风格现代和生态环境优美兼顾。功能协同和高端集聚相辅相成,构成**金融产业园发展的主旋律和核心优势。

3、构建三大中心。金融服务中心、金融信息中心、金融培训中心。“三大中心”是中国产业金融示范园战略目标的实现载体,是**市实现金融产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主要保障。发展面向产业金融的服务中心、信息中心和培训中心,加速资金流、信息流和人才流的流入规模和频率,是破解**金融发展瓶颈的主要途径。金融服务中心是**金融产业

园的主体功能。大力吸引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金融中介机构、政府金融管理机构等机构入驻园区,打造金融服务集群,是金融产业园运营的主要切入点和落脚点。金融信息中心是通过石油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数据服务等机构入驻园区,打造金融信息集群,集信息采集中心、信息共享平台、信息数据处理中心、信用评价中心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体系。金融培训中心是通过专业金融培训机构、与大学合建金融培训机构、与金融机构合建培训基地三大类培训机构的聚集,建立理财师、分析师、精算师等高端人才培养和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资格培训等多方向、多梯度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三)发展目标

总的战略目标是:发展具备金融创新示范、运营模式示范和功能协同示范作用的东北地区重要的产业金融示范区。

――短期目标。通过加快区域内金融企业及专业服务机构入驻,集聚金融和商务服务资源,重点发展石油期货交易所、中小企业贷款服务机构、产业风险投资基金等项目,成为“哈大齐工业走廊”的产业金融基地。到2011年,争取引进保险、证券、投资、担保等金融机构15家,产业增加值达到18亿元。

――中期目标。依托产业金融基地,通过进一步集聚金

融和商务资源,突出"效率+品牌"的园区特征,吸引具有较高成长性,对区域产业发展具有牵动作用的企业总部入驻,使金融经济和总部经济共同成长、高效融合,努力建成黑龙江省区域金融副中心。到2015年,产业增加值达到35亿元。

――长期目标。随着园区品牌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不断显现,金融机构不断聚集,金融功能不断丰富,商务体系不断完善,配套环境不断优化,形成金融创新能力强、运营模式先进、功能协同高效的产业金融聚集区,努力成为东北重要的产业金融示范区。到2020年,产业增加值达到60亿元。

三、产业重点

重点发展产业金融、金融后台、总部经济、配套服务等四个产业领域。

(一)产业金融

重点面向产业集聚、延伸和升级的金融需求,进行金融创新,加速产业扩张、提高产业升级效率,强化促进产业发展的新型金融功能。优先发展银行信贷、风险投资、期货交易;上市融资、产权交易、融资租赁。重点引入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的二级分行;投资基金、产业基金;期货交易所;投资管理公司、评估机构、担保公司;产权交易所;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

到2011年,产业金融的产业增加值达到4.5亿元;2015

年,产业增加值达到8.75亿元。

(二)金融后台

重点发展为金融机构直接经营活动(金融前台)提供服务和支撑的金融后台服务体系。优先发展呼叫中心、数据中心、灾备中心、结算中心、培训中心等。其中,呼叫中心为银行、保险、证券、期货提供全面服务,预留800席位规模;数据和灾备中心成为哈大齐安全级别最高、服务响应最快的服务中心。

到2011年,金融后台的产业增加值达到2.7亿元;2015年,产业增加值达到5.25亿元。

(三)总部经济

依托自身的资源、人才、良好的配套等产业要素,通过发展产业金融,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重点引进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乳制品加工、新能源、商务服务、现代物流等企业总部入驻。优先发展企业总部及营运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营销中心和管理服务中心等。

到2011年,总部经济的产业增加值达到7.2亿元;2015年,产业增加值达到14亿元。

(四)配套服务

重点发展为产业金融和总部经济服务的商务服务和商业配套,为园区发展提供配套服务支撑。商务服务领域优先

发展公关、中介、广告、培训、咨询及物流、租赁等知识型服务和流程型服务;商业配套优先发展餐饮娱乐、会议中心、酒店、休闲购物中心、健身中心等。

到2011年,商务服务的产业增加值达到0.3亿元,商业服务的产业增加值达到3.3亿元;2015年,商务服务的产业增加值达到0.6亿元,商业服务的产业增加值达到6.4亿元。

四、空间布局

(一)总体布局

概括为“一心两轴”的园区总体布局。

“一心”。园区地处**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区域,汇集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有利因素,在大力发展产业金融的同时,逐步形成一个以产业园为中心的商圈,实现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财富的集聚,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核心。

“两轴”。分别为功能轴和生态轴。功能轴以园区对角线为轴,对应布置多种商务商业配套功能区域,重点发展以金融机构、总部办公、酒店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生态轴以园区相对对角线为轴,分别设置主题广场、艺术雕塑、特色植物区,营造自然生态的景观序列,创造出连续、动感的“长幅画卷”,体现“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理念,形成**现代化国际化

都市化的城市新景观。

(二)规划范围

空间范围包括金融产业园建成区(新玛特周边地区)、新建区两部分。建成区占地100余万平方米,目前集中了全市主要的金融机构总部。新建区位于建设大厦西侧,世纪大道北侧,规划占地面积39.8万平米,规划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

(三)建设周期

新建区分三期开发建设。

1、培育期。2008-2011年,力争完成20公顷的土地开发。2009年计划启动6公顷土地开发,重点建设金融大厦、银行总部及配套设施。其中,园区标志性建筑金融大厦,用地面积2公顷,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预计投资2亿元,银行总部及配套设施占地4公顷。2010年启动6公顷土地开发,2011年启动8公顷土地开发。届时,**金融产业园争取入驻金融机构15家,企业或企业集团总部2家和一批商务服务企业,实现产业增加值18亿元,努力形成黑龙江省的区域金融副中心。

2、发展期。2012-2015年,力争完成其余19.8公顷的土地开发,入驻金融机构数量达到45家,企业或企业集团总部10家,入驻商务服务企业数量达到40家,实现产业

增加值35亿元,努力形成黑龙江省的区域金融副中心。

3、成熟期。2016-2020年,增强管理运营服务能力和盈利能力,以建设东北重要的产业金融示范区为重点,实现产业增加值60亿元,努力形成高效化、高端化、现代化的园区品牌。

五、发展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园区建设的组织领导

成立“**金融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综合协调园区的开发建设。加强金融产业发展的决策研究,建立健全产业发展协调机制,调动金融及相关企业的积极性,做好园区的开发建设;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健全的金融产业推进网络。

(二)全面落实产业发展政策

研究落实国家关于促进金融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贯彻实施《**市促进金融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及相关产业政策,制定完善分行业的扶持政策,强化项目建设,对进入园区的金融企业从土地、资金、财税等方面给予支持,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总部和相关配套企业落户园区;把握**市作为能源转型试点城市的机遇,以产业金融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将产业金融作为接替产业,积极向国家申请相关发展政策,积极争取各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等金融机构放大信贷额度、放宽信贷政策。

(三)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推进园区快速发展

加强宣传力度,树立高端品牌,认真分析国内外竞争企业的发展动态,瞄准国内外大企业、大银行、大机构,开展有针对性地招商工作。积极引进本区域内支柱产业的龙头企业总部入驻,通过产业金融和商务服务,推动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参与更深层次的产业竞争。稳步发展中小型金融企业,在加强监管和保证资金充足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具有特色服务和特定对象的中小型金融企业。吸引商务商业配套服务企业入驻,为园区金融机构和总部企业提供完善的支持服务,形成健康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

(四)大力提升**金融产业园的品牌影响力

积极发挥媒体宣传和舆论的导向作用,扩大园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树立园区商务商业功能协同、高端集聚的品牌形象,通过打造“黑龙江省产业金融高峰论坛”、“中国能源城市转型高峰论坛”等平台,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加速产业集聚。

(五)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采用政府资金引导、民营资本、银行贷款、风险投资等多种方式实现多元化投资。鼓励各大银行申请自建银行总部及分支机构,政府采取贷款贴息、配套资助、项目补贴等形式给予扶持;鼓励企业运用资本运作的方式筹集建设资金,

支持企业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吸纳社会资金投入;鼓励企业对园区进行整体开发,采用租售结合的方式,降低资金投入风险,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六)建设完善的产业金融服务体系

采取市场运作模式,建立完善的商务服务体系,为产业园区提供咨询、会计审计、技术服务、信息交流、统计监测等中介服务,定期开展论坛、研讨等专题活动,为园区企业提供展示和交流平台,创造优良的金融商务发展环境。通过与各大银行、国内外知名学校建立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满足企业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园区信息化水平,确保公共信息的安全性和园区能源供应的稳定性。积极引进经纪公司、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咨询服务机构、担保拍卖机构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落户园区。加强行业协会建设,鼓励制订行业自律规范,充分发挥其在金融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方面的协调和导向作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