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梁启超《李鸿章传》

读梁启超《李鸿章传》
读梁启超《李鸿章传》

李鸿章:时势所造之英雄

——读梁启超《李鸿章传》本书作者梁启超(1873—1929年),是晚清戊戌维新的重要人物,是中国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政治家和大师级的学者。本书完成于1901年11月,即李鸿章去世不久。本书又名《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是最早的李鸿章传记。尽管李鸿章是梁启超的政敌,尽管康梁“公车上书”才六年,但是梁启超对李鸿章仍然持论公正,作出许多正确、深刻独到的评价。“书中对李氏的批评,尚称公允,所记其时代的事迹,也很详尽,所以出版后,颇风行一时”(注1)。

本书《序例》共有六小段。说明写作的目的,“载述李鸿章一生行事,而加以论断”,“意不在古人,在来者也”;介绍所用的文体,“全仿西人传记文体”,“夹叙夹论”;表明取材的原由;强调公正评价的意愿。《序例》虽然篇幅很短,但寓意很深,是一篇言简意赅的史学文章,提供了学习和研究历史的方法,非常值得借鉴和反复研读。

作者在书中扼要叙述了李鸿章在军事、政治、外交等方面的所作所为,突出他对晚清四十年的重大影响,让读者对他的一生及中国当时的国内、国际环境产生清晰的认识。作者虽然不认同李鸿章为中国第一人的看法,但是他肯定地说,当时的统治阶级中无一人超过李鸿章。“作史,对于伟大人物的自由意志和当时此地的环境都不可忽略或偏重偏轻”(注2),所以在第一章《绪论》中,作者反复强调评价李鸿章应有的史学态度。在当时西方人看来,李鸿章是晚清王朝无可替代的代表人,但作者评价李鸿章只是寻常的英雄。

作者“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他发现同治光绪时期的重大事件多与李鸿章有关联,作者评价李鸿章时,没有脱离他所置身的复杂环境和动荡时代。本书第二章《李鸿章之位置》中,作者依据他对中国历史和当时国情之认识,断言李鸿章是纯臣,是庸臣,而非权臣。他认为中国当时近四十年政治上的失败,不能归罪于李鸿章一人。他并非有意袒护李鸿章而为之解脱,因为随着中国专制政体的发展,自清雍正朝以来,一直是军机大臣掌握朝廷的实权;“明明是‘圣上’铸成的大错,也总要由‘臣下’承担责任”(注3)。李鸿章虽然作为一个晚清重臣,但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他的作为与古代的霍光、曹操、张居正以及同时代欧洲、日本的执政大臣当然迥然不同,不可能成为所谓造时势的英雄。

第三章《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用极短的篇幅介绍李鸿章的家世。当时,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虎视眈眈,魔爪逐渐伸向清政府的附属国和中国境内,是中国的外交关系最痛苦和艰难的时期。国内政治腐败僵化,贫富严重不均,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太平天国运动因而爆发,威胁和动摇晚清王朝的统治。李鸿章入曾国藩幕府,随其征战,得教诲颇深。

李鸿章在镇压太平天国、捻军起义中发挥重要作用,显示了他优异的军事才能,继而在政治舞台崭露头角,帮助风雨飘摇的晚清政权延口残喘,被一步步地委以重任。本书第四、五章《兵家之李鸿章》详细讲述了李鸿章创建淮军的过程、他对常胜军的借重以及所立之“军功”。作者毫不留情地批评李鸿章攻打苏州时的杀降事件,称其缺乏大智慧,只知道运用小谋小智。杀降是李鸿章的一贯行为,抑或只是他根据战事之需要临时起意呢(注4)?但是也有人说此事本是平常之事,不值得奇怪,因为“交战双方都向对方施用残暴手段,杀俘之事屡见叠出”(注5)。曾国荃领军攻占被太平天国占据的金陵后,遭受许多嫉妒和诽谤之言。军功颇高的李鸿章不但没有落井下石,而且帮曾国荃左右维护。所以作者夸奖他具有超过常人的道德和度量。

第六章《洋务时代之李鸿章》中作者断言,李鸿章知洋务,不知国务。他具体论述了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系列举措,例如,设立外国语言文字馆,创建江南机器局,筹办铁甲兵

船,开创北洋水师等等。可以说,李鸿章的洋务包括军事,商务、游学等,作者于此持肯定态度。当时就有人给予李鸿章积极的评价,说“李、左二相国所以为国计民生筹画者,至矣,尽矣”(注6)。时下,也有人根据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行为,认为李鸿章是“那个时代推进中国近代化的代表人物”(注7)。本书作者提到,洋务运动中的李鸿章非常自信。李鸿章曾有言,“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公等可不喜谈,鄙人若亦不谈,天下奈何术以支持耶?”(注8)。比较办洋务的成效,“李鸿章经营北洋,较丁日昌、张之洞略有实际”(注9)。但李鸿章仅仅限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所办商务也局限于官督商办。作者对这些甚为可惜,叹息李鸿章没有认识西方国家富强的根本原因,就象柏杨所说,李鸿章之辈“认为西洋人的政治不如中国,惟一比中国高明的,不过‘船坚炮利’罢了”(注10)。此外,作者以李鸿章的两个奏折证明他有过兴立国家的想法,但李鸿章仅是时势造出的英雄,所以想法就只是想法。

本章还提及李鸿章在任用、选拔人才上的欠缺,比如用人唯亲等等。胡思敬就曾经批评李鸿章“晚年坐镇北洋,凡乡人有求,无不应之。久之,闻风麇集,局所军营,安置殆遍,外省人几无容足之所”(注11)。既然“在那个年代,保举人是要承担责任的”(注12),李鸿章应该不会在用人方面肆意所为。李鸿章在1874年的一封书信中说,“军兴既久,文武多疲,……文正师所谓暮气是也。可惧可恨”(注13)。对于体制的弊病和腐败的晚清吏治,李鸿章一人恐无计可施。柏杨在谈到1857年被英法联军生擒的颟顸的两广总督叶名琛时,也曾说:“大黑暗时代中的千千万万官员,包括清政府的皇帝在内,恐怕没有几个不具备被展览的资格”(注14)。可见当时的官员中庸才很多,人才缺乏。

1894年8月,中日宣战,甲午战争爆发,李鸿章创建的北洋海军全军覆灭。对甲午战争的失败结局,李鸿章难辞其咎,他也因此被晚清政府革职留任。1895年4月,李鸿章作为和谈代表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本书第七章《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深刻分析了中日甲午之战的起因,战争经过,失败的原因。甲午战争“起于朝鲜,推原祸始,不得不谓李鸿章外交遗恨也”。1885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中日天津条约》,约定以后朝鲜有事,中日两国须在告知对方后,方能派兵前往,为日后的甲午战争埋下祸根。在战争过程中,李鸿章错误地指导,偏重在防守而不是进攻。书中客观地分析了导致战争失败的国情和国力因素,还清楚列举了李鸿章的十二大错误。十二大错误中的第三点,是指李鸿章依赖外交调停,耽误战机。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也指出,李鸿章此时采取“军事消极,外交积极的办法,是很奇怪的”(注15)。但是梁启超疏漏或者没有认识到一点,北洋海军是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海军这种近代化军事建制就得按近代化的‘西法’去管理”(注16),可惜北洋海军没有做到,所以难免一败涂地的惨剧。甲午战争终结了李鸿章在军事上的声誉,而他参与签订的《马关条约》更是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根据条约,日本侵占了台湾全岛和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赔偿日本军费2万万两白银;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等等。

李鸿章一生为官,一半是外交。书中第八、九两章《外交家之李鸿章》谈到,李鸿章替代曾国藩办理天津教案,获得声誉。但实际上并非李鸿章的名望和谋略之功,而是西方列强因普法战争,自顾不暇。在作者看来,李鸿章的外交历史,完全是失败的历史。他签订的《中日天津条约》是甲午战争的引线,《马关条约》是他在战前和战争中所犯一系列错误的悲惨结果,李鸿章难逃误国之责。李鸿章与俄国签订的《中俄密约》,开启了列强侵略中国的新办法,被认为是“李鸿章终身的大错”(注17)。列强竞相仿效,肆意瓜分中国,中国利益被出卖殆尽,主持外交的李鸿章实有无可辩白的罪责。但是,作者也指出“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本书第二章曾经说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是兄弟之间的“阋墙”之为。查“阋墙”一词,语出《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注18)。李鸿章于1887年2月16日回复伊藤博文的信中有一句话,“……惟明睦邻之

大义,勿寻阋墙之私忿……”(注19)。面对虎视眈眈的强盗,大谈兄弟之情,如果不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企图侵占中国利益的本质,那么就是由于胆怯而谄媚和卑下了。无论如何是丧失了一个政治家和外交家应有的风范。

本书第十章《投闲时代之李鸿章》写李鸿章奉命治理黄河和整治广东的事情。面对当时广东的混乱局面,李鸿章执行严刑酷法,大肆杀戮。对于当地的赌博和盗窃之风,李鸿章竟然使出赌博承饷的办法,真是火上浇油。作者对此非常气愤。

晚清政府的顽固党据一己之私,利用义和团,实行所谓的“扶清灭洋”,导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屠掠中国。李鸿章奉命与联军和谈,订立《辛丑和约》。李鸿章此时权高位重,“当时人士,几于知有泾阳君,不知有秦王,威焰盛极一时”(注20)。本书第十一章《李鸿章之末路》列出和约的全部内容。俄国掀起所谓满洲问题,试图逼迫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署中俄满洲条约。1901年,李鸿章在积劳成疾中去世,彻底离开晚清政治舞台。

虽然李鸿章竭尽全力维护晚清政权,但是他的所谓努力和奋斗最后都于事无补。中国领土大量地被列强侵占或划分,战争赔款日益增加,国家财力损失待尽,国内局势危机四伏。在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之机,他虽然满怀极大地悲愤和忧虑,也只是在无谓的抗争后无奈地妥协与让步。本书第十二章《结论》把李鸿章与古今中外的十六位著名历史人物逐一进行比较,多角度地评判他的优劣和长短。作者说李鸿章,“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书中还记叙了李鸿章不同于常人的一些生活细节和经济上的状况。

比较《清史稿》、《清史列传》中的《李鸿章传》和英国人约翰·濮兰德写的《李鸿章传》(注21)之后,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梁启超著作的高明之处。

《清史稿》编写于1914年至1927年,1928年首次刊印,被称为二十五史之一。书中的《李鸿章传》以时间为序,站在清政府的立场上,简要记叙李鸿章一生的主要经历,记叙中略有议论。文章结尾仿照史记笔法,有一段对李鸿章的品评,但见解狭隘和浅显。《清史列传》成书于1911年,该书主要取材清朝官方资料。《清史列传》之《李鸿章传》用笔平铺直叙,依时间为序叙述李鸿章一生之所作所为,详细记录晚清政府在他去世后给予的恩典。此传更像一本年谱长编。该书也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正面记录李鸿章的为官生涯,篇幅比《清史稿》稍多,但是见解一样的主观、片面。相较于梁启超撰写的《李鸿章传》,《清史稿》和《清史列传》记述十分简单,只是罗列事件,缺少梁启超著作中深刻的分析、研究、探讨和评价,比较生硬,不能够让读者对李鸿章产生丰富和全面的认识。

英国人约翰·濮兰德写的《李鸿章传》,让我们看到了西方人眼中的李鸿章。该书于1917年在美国出版。作者濮兰德曾经在晚清的海关工作,与李鸿章有过一些交往,而且担任过《泰晤士报》驻中国的记者,对当时的社会和政治状况了解颇多。但是作者由于身份和意识的局限,造成书中的一些观点和用语上不甚恰当甚至是谬误。濮兰德在书中积极评价李鸿章的思想见解,大力批评其贪财自私的性格。和梁启超撰写的《李鸿章传》比较,濮兰德更多地引用了李鸿章的奏稿、诗文、信函和谈话等,著作篇幅较长,记述内容相对较多,而且给予李鸿章过多的夸奖。濮兰德高度赞赏李鸿章,是“是帝国最好和最勇敢的舵手,使这艘船在飘扬的龙旗下度过了三十年”(注22),他对李鸿章一生的评价显得太高、太过了。

李鸿章去世后,“予谥文忠,追赠太傅,晋封一等侯爵,入祀贤良祠”(注23),“汉臣祀京师,盖异数也”(注24),可以看出清政府给予他很高的地位,李鸿章生前就已毁誉参半,世人对他的评价则是众说纷纭,有一段时间更被贴上卖国奸臣的标签。有现代历史学者认为,“人物评价是一件复杂的事,有感情的因素、价值的因素、党派的因素等等”(注25)。常乃惪说梁启超是思想家(注26),梁启超自认为是“新思想界之陈涉”(注27),其思想、政见本与李鸿章大相径庭,但是他基于历史的真实,努力剖析李鸿章的政治思想和

为官之道,客观地评价李鸿章的功过是非。梁启超能够如此公允地书写李鸿章,实在是世间少有,非常难能可贵。

可以说,梁启超对有关李鸿章主要的历史事实的认定和诸多评论,在今天看来仍然十分科学和精辟,缺憾之处在于,书中对李鸿章在重大时期的精神面貌、内心世界的探索较少。后来的一些著名历史学者谈到李鸿章时,都会引用梁启超的一些看法和见解(注28)。他指出了创建北洋水师、甲午战争前及战争进行期间李鸿章的条条错误,批评李鸿章在洋务运动、外交、和谈中的种种失误,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彻底否定李鸿章,没有将晚清国运衰败的责任完全归罪于李鸿章一人。所以,他自信地说,“合肥有知,必当微笑于地下曰:孺子知我”。的确,梁启超的《李鸿章传》将晚清四十年之大事和一个复杂、多面、颇具争议的李鸿章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李鸿章实在是时势所造之英雄。

注解:

1:《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134页,丁文江、赵丰田编著,欧阳哲生整理,中华书局,2010年4月第1版。

2:《中国历史研究法》23页,梁启超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3:《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312页,雷颐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4:根据王成庆整理的《英国收藏的有关近代中国的部分文献资料选》可以知道,李鸿章在1869年回复戈登的一封信中曾经说过,“以钦差大臣督剿捻逆,……投诚归顺,均已破格宽宥,解散数十万众,保全实多”。《近代史资料文库》第五卷188页,庄建平主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5:《中国大历史》277页,黄仁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2月第2版。6:《庸闲斋笔记》273页,[清]陈其元撰,中华书局,1989年4月第1版。

7:《中国近代史十五讲》103页,陈旭麓著,中华书局,2008年7月第1版。

8:《中国近代史(上册)》208页,范文澜著,人民出版社,1955年9月第9版。

9:《国闻备乘》29页,胡思敬著,中华书局,2007年6月第1版。

10:《中国人史纲》254页,柏杨著,同心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11:《国闻备乘》13页。

12:曹天生:《李鸿章撰王茂荫神道碑考》,《近代史资料·总118号》16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

13:程道德整理:《李鸿章未刊书札四通》,《近代史资料·总117号》3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14:《中国人史纲》238页。

15:《中国近代史》66页,蒋廷黻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16:《中国近代史十五讲》97页。

17:蒋廷黻撰《中国近代史》71页。

18:《十三经》220页,据《四部丛刊》初编初印本影印,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19:权赫秀:《荣禄等致伊藤博文书信辑注》,《近代史资料·总120号》14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20:《苌楚斋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514页,[清]刘声木撰,中华书局,1998年3月第1版。

21:《李鸿章传》[英]约翰·濮兰德著,张启耀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22:约翰·濮兰德《李鸿章传》266页。

23:《清史列传》4460页,王钟翰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11月第1版。

24:《清史稿》12021页,赵尔巽等撰,中华书局,1977年8月第1版。

25:朱宗震:《史学方法与学术批评》,147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6:原文为:梁启超的影响于中国思想界,在他后来亡命的时代。《中国思想小史》124页,常乃惪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27:《清代学术概论》89页,梁启超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28:蒋廷黻撰《中国近代史》73页和萧一山撰《清史大纲》188页,都因为首肯而直接引用了梁启超的语句。《清史大纲》萧一山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 李鸿章传这本书大家在读过以后都有什么感触呢?以下是本人收集的读书笔记,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一我读了《李鸿章传》颇有感触,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他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使读者在了解李鸿章生平的同时,也使人对当时国民性和国人的劣根性有了初步了解。 作者一开始并未直接给李鸿章盖棺定论,而是要读者树立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我个人觉得这个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评价一个人并不能单纯的说他是好或者坏,而是应该站在他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所处的位置去看待这个人。以前在我对李有粗略认识的时候觉得他实在是卖国-贼一个,然而看了此书之后觉得李的内心是爱国的,其爱国主义精神在当时没几个人可以超越。虽然也知道李也有过错,但是李确实是可称为一代豪杰人物。 一开始李投奔于曾国藩门下,在围剿”义和团”战斗中其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还和曾等人一同建立了淮军和常胜军,且其品德气量也为人所道,故作者评论说:“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为文也,诏会剿而不欲分人功于垂成,及事定而不怀嫉妒于荐主,其德量有过人者

焉。名下无虚,非苟焉已耳。”后来又写李兴办洋务,实乃为了救国图存而已。他所办的洋务,主要在军事和商务两方面。然最主要的还是军事,他创立北洋水师舰队,成为中国水军的主力。作者也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代表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就是李“兵事上之声誉终,而外交上之困难起。”从此李的外交生涯开始,然而这也是他人生的失败之处。后人多因此事而骂李之卖国,“李鸿章之外交术,在中国诚为第一流矣,而置之世界,则瞠乎其后也。”虽然李之外交确实不够英明,然而这实在是被-迫无奈之举,要知道“弱国无外交”。试想当时中国之处境,李之举措实在是迫于无奈,后人也应该可以理解吧。晚年是李的投闲时代,在朝中没有居其要位,被派去治水,到了“义和团”起,李又被重用。实在是说明李在当时中国的重要性。最后作者客观地把李同许多历史名人相比较,李也是有长有短,说明作者治学严谨,也说明李虽为当时英雄,也有缺点。从中我们可以更加客观的看待李,看待历史。 我对于李的评价是功过参半,但是我还是十分佩服他的。他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图有一腔爱国热情,但是当时的中国实在是无药可救了,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做到像李这样吧,当时国民的愚昧麻木,实在是让人心寒。即使

读李鸿章传有感

读李鸿章传有感 读李鸿章传有感(一) 作为晚清朝政重臣之一,李鸿章在中国背负的指责和诽谤很多,自我们从中学课本中学到的历史以来,李鸿章这一“卖国贼”的形象就已深入人心。而众人眼中的李鸿章各不相同,唯有梁任公先生的这本《李鸿章传》最为公正。 这是一个英雄眼中的另一个英雄的形象,梁先生在这本书中这样评价李鸿章:“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而这本书,确实是围绕晚清复杂的政治时局中,李鸿章的功与过来写的。 以李鸿章的学识,虽大权在握,但他的成就也就今天看到的这些,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只知道有军事,而不知道有民政,只知道有外交,而不知道有内治,只知道有朝廷,而不知道还有国民。 这本《李鸿章传》给了我颇多收获。 首先,是梁公治史的态度。梁启超和李鸿章是政治上的公敌,但作者曾亲口说道:“这书中有不少为他开脱辩护的语言,很多与时下的论调不一致,这完全是因为作史者一定要禀着公平之心来写。”为自己的敌人写传记,还能脱离世俗的论调,以公允之心来评定,这是一个史家所拥有的胸襟和态度! 其次,是获得了对李鸿章接近真实的认识。从前对他“卖国贼”的认识,在今天读到这本书后,才是真正地把李鸿章放在他所处的时代、政治时局、世界、和周围的人和事中,看到了一个真正的李鸿章。李鸿章虽饱受国人非议,却被外国人誉为“东方俾斯麦”。他所犯下的历史过错不少,不学无术,许多“不平等条约”的中方代表,都是他签的字,但我读到的更多是惋惜。虽对朝廷忠心耿耿却不知体恤百姓,虽从政严谨细心,却不明时局。总的来说,“李鸿章之遇”之所以“悲”,其根源在于整个民族的落后,而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 梁先生的介绍彻底改变了我先前对李鸿章的认识,由此比较中国近代历史人物,李鸿章确实是伟大的开拓者! 读李鸿章传有感(二) 是功,是过?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 梁启超所作《李鸿章传》,与吴晗的《朱元璋传》、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及朱东润的《张居正传》并称为世纪四大传记,四位皆是近现代中的有名学者。《李鸿章传》开篇以“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定下客观论断的基调,此中既言明对李鸿章不可等闲视之,他在平捻军之乱、平太平军叛变之中,维持了中国的稳定大局, 他兴洋务办海军也有开眼看世界的独有魄力眼界,其生平立下业 绩并非凡夫俗子所能企及;另一方面,李氏也未能扭转中国危亡的 局面,他在外交事务中与列强签订的条约种种,致使国土流失并 开启了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命运,遭后世人种种谩骂,因而生前 死后所受毁誉参半。因而梁道:“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 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二者在政治上素来是公敌,梁却能放 下偏见,持一颗公平心对李鸿章生平境遇作评判,或者他对李所 惜所批所悲之感,也有百日维新失败的自我悲叹罢。 梁对李的评断,一言以蔽之,则李氏乃时势所造英雄,而非 造时势之英雄也,他提醒我们有几个历史前提需要注意:一是满 清是中国君主专制政权登峰造极之时,二是李身处满汉民族矛盾 利益冲突急剧之时,三是外患紧迫逼近之时。 其一,中国的专制政体自春秋战国形成的中国文化大传统为 起点(以儒家道德为基础和以家庭伦理为中心的道德哲学为主流),从秦朝建立大一统帝国到明清时期君权逐步达到顶峰,皇帝将权

力集于中央一己,明有内阁而清设军机处,均是直授皇帝要谕, 底下官员则相互掣肘,因而专制程度越深,权臣数量越少,我们 便可以想象,有识之士当时要推行变法实行变革实在是困难之事。 其二,清朝是满族所建立的政权,在制度上虽承袭汉人制度,政治权力的内圈仍是亲贵觉罗,世代靠钱米俸禄谋生的八旗子弟 则是其外围,因此形成一个靠族群血缘关系维系的特殊利益集团。因而梁后来回忆变法之难,是“国家利益和王朝利益之间的冲突”,在于满族利益集团不愿因变法而使政权流散于他族之手, 在任用大臣方面对满汉也存在亲疏之别,直到清朝意识到内乱无 法由懒散惯了的八旗子弟军平定时,才愿意由汉族大臣出兵镇压。 其三,观当世大事,欧洲列强依靠变革强大起来,他们将势 力进一步东扩,已不再是原来需要天朝大国进贡的蛮夷之邦,中 国面临有史以来最紧迫的危机,如若继续紧闭国门不愿求变,便 要不断受到强国威胁,不论外交手段如何狡狯机智,内治不修终 是“弱国无外交”。 以上述三点为基本背景,纵观李鸿章一生,作为军事家,他 是一个真正善于统率将领的人才;作为直隶总督,他认识到中国的 危机局面,看到西方军事和经济实力的强大,因而积极倡导办洋务,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进步有重要贡献;作为外交家,他斗智斗勇 表现出战国策士的遗风,还几乎牺牲自身性命,也要为本国争取 最大利益,却最终落得一个卖国贼的骂名。然而另一面,梁认为 他有谋略却也有用人不当、任人唯亲的过失,他有足够的权力和

梁启超《李鸿章传》 读书报告读后感

《李鸿章传》读书报告 书之开章,梁启超曰:“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之人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诽谤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针对时人对李鸿章的贬讽,梁启超用客观的事实,客观求实地定位李鸿章,评价李鸿章一生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梁启超十分欣赏李鸿章的才识:“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对李鸿章所犯的错误和自身的不足,梁启超也尖锐地指出:“史家之论霍光,惜其不学无术。吾以为李鸿章所以不能为非常之英雄者,亦坐此四字而已。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道,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更挟小智小术,欲与地球着名之大政治家相角,让其大者,而争其小者,非不尽瘁,庸有济乎?” 作者并没有将当时的许多责任归咎于李鸿章,而是从史学的角度来看待李鸿章。梁启超在文中客观地分析道:“凡人生于一社会之中,每为其社会数千年之思想习俗所困,而不能自拔。…然则其时其地所孕育之人物,止于如是,固不能为李鸿章一人咎也。” 综观李鸿章,得益于淮军失意于淮军。咸丰、同治间,受曾国藩之托,回乡建立有别于八旗而效仿湘军的淮军,作为李鸿章得意的淮军,在剿灭太平天国、捻军的军事行动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也由此

为李鸿章奠定了其飞黄腾达的官宦生涯。然而,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淮军在朝鲜的失败,在东北的望风披靡,以及所倾力打造的北洋水师(其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亦属淮系)在黄海大黄沟的战败,在威海的全军覆没,使得李鸿章的声誉扫地,四十年所经营的淮军、二十年所倾力打造的北洋舰队就此溃崩瓦解,李鸿章的政治生涯也就此开始走向末路。 其二,滥觞于外交亦身败于外交。十九世纪中叶,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进行传教,而两种文化的冲突,以及固有保守守旧的思维,使得这些冲突变得尖锐复杂,由于满清多年的闭关锁国政策以及官僚保守自大无知,对西方的文化以及政体了解甚少。正因为如此,在许多外交事物的处理上,满清政府官僚自以为是的处理方式,往往引发了许多冲突,综观从鸦片战争的外交事物的处理,清朝庭官僚多不熟谙外交为何物。 同治九年(1871年),天津教案爆发。身为直隶总督的曾国藩接案处理此事。然而,处理的结果让法方和国人皆不满意,李鸿章奉旨接任曾文正的直隶总督。梁启超评述道:“是为李鸿章当外交冲要之滥觞,使同治九年八月也。”因为有在上海与洋人打交道的经验,李鸿章在天津教案的处理上有了个双方满意的结果,从此李鸿章善于外交的解决纠纷的声誉大起,从此以后三十年大清国的重要外交国事基本受其操纵。 但是随着甲午战争的失利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清政府都任命当时最善外交的李鸿章出面解决,虽然签署的《马关条约》和《辛丑条

梁启超如何评价李鸿章:在诸葛亮之下 郭子仪之上

核心提示:第二,李鸿章与诸葛亮。李鸿章忠臣也,儒臣也,兵家也,政治家也,外交家也。中国三代以后,具此五资格,而永为百世所钦者,莫如诸葛武侯。李鸿章所凭藉,过于诸葛,而得君不及之。其初起于上海也,仅以区区三城,而能奏大功于江南,创业之艰,亦略相类。后此用兵之成就,又远过之矣。然诸葛治崎岖之蜀,能使士不怀奸,民咸自厉,而李鸿章数十年重臣,不能辑和国民,使为已用。诸葛之卒,仅有成都桑八百株,而鸿章以豪富闻于天下,相去何如耶?至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犬马恋主之诚,亦或仿佛之。 第三,李鸿章与郭子仪。李鸿章中兴靖乱之功,颇类郭汾阳,其福命亦不相上下。然汾阳于定难以外,更无他事,鸿章则兵事生涯,不过其终身事业之一部分耳。使易地以处,汾阳未必有以过合肥也。 李鸿章(来源:资料图) 本文摘自:《李鸿章传》,作者:梁启超,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虽然,其人物之位置果何等乎?其与中外人物比较,果有若何之价值乎?试一一论列之。 第一,李鸿章与霍光。史家评霍光曰不学无术,吾评李鸿章亦曰不学无术。则李鸿章与霍光果同流乎?曰:李鸿章无霍光之权位,无霍光之魄力。李鸿章谨守范围之人也,非能因

于时势行吾心之所安,而有非常之举动者也。其一,生不能大行其志者以此,安足语霍光?虽然,其于普通学问,或稍过之。 第二,李鸿章与诸葛亮。李鸿章忠臣也,儒臣也,兵家也,政治家也,外交家也。中国三代以后,具此五资格,而永为百世所钦者,莫如诸葛武侯。李鸿章所凭藉,过于诸葛,而得君不及之。其初起于上海也,仅以区区三城,而能奏大功于江南,创业之艰,亦略相类。后此用兵之成就,又远过之矣。然诸葛治崎岖之蜀,能使士不怀奸,民咸自厉,而李鸿章数十年重臣,不能辑和国民,使为已用。诸葛之卒,仅有成都桑八百株,而鸿章以豪富闻于天下,相去何如耶?至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犬马恋主之诚,亦或仿佛之。 第三,李鸿章与郭子仪。李鸿章中兴靖乱之功,颇类郭汾阳,其福命亦不相上下。然汾阳于定难以外,更无他事,鸿章则兵事生涯,不过其终身事业之一部分耳。使易地以处,汾阳未必有以过合肥也。 第四,李鸿章与王安石。王荆公以新法为世所诟病,李鸿章以洋务为世所诟病,荆公之新法与鸿章之洋务,虽皆非完善政策,然其识见规模决非诟之者之所能及也。号称贤士大夫者,莫肯相助,且群焉哄之,掣其肘而议其后,被乃不得不用佥壬之人以自佐,安石鸿章之所处同也。然安石得君既专,其布划之兢兢于民事,局面宏远,有过于鸿章者。 第五,李鸿章与秦桧。中国俗儒骂李鸿章为秦桧者最多焉。法越中日两役间,此论极盛矣。出于市井野人之口,犹可言也,士君子而为此言,吾无以名之,名之曰狂吠而已。 第六,李鸿章与曾国藩。李鸿章之于曾国藩,犹管仲之鲍叔,韩信之萧何也。不宁惟是,其一生之学行见识事业,无一不由国藩提携之而玉成之。故鸿章实曾文正肘下之一人物也。曾非李所及,世人既有定评。虽然,曾文正,儒者也,使以当外交之冲,其术智机警,或视李不如,未可知也。又文正深守知止知足之戒,常以急流勇退为心,而李则血气甚强,无论若何大难,皆挺然以一身当之,未曾有畏难退避之色,是亦其特长也。 第七,李鸿章与左宗棠。左李齐名于时,然左以发扬胜,李以忍耐胜。语其器量,则李殆非左所能及也。湘人之虚骄者,尝欲奉左为守旧党魁以与李抗,其实两人洋务之见识不相上下,左固非能守旧,李亦非能维新也。左文襄幸早逝十余年,故撂保其时俗之名,而以此后之艰巨谤诟,尽附于李之一身。文襄福命亦云高矣。 第八,李鸿章与李秀成。二李皆近世之人豪也。秀成忠于本族,鸿章忠于本朝,一封忠王,一谥文忠,皆可以当之而无愧焉。秀成之用兵之政治之外交,皆不让李鸿章,其一败一成,则天也。故吾求诸近世,欲以两人合传而毫无遗憾者,其惟二李乎。然秀成不杀赵景贤,礼葬王有龄,鸿章乃绐八王而骈戮之,此事盖犹有惭德矣。

梁启超传读后感

梁启超传读后感 梁启超传读后感(一) 前两天从图书馆借了本《梁启超传》,我看梁启超的东西,是因为较之他老师康有为,他的成就和气质要高些,再是他在中国新闻史上的成就,很欣赏他的才华,文笔,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激情。书看到一半,他正是我心中的形象,家教好,资质好,勤奋,有激情,并有一腔爱国热情。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喜所,元青着的《梁启超传》很棒。600多页的密密麻麻的小字书,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人物传记,人物生活状态的简单再现,而是尽量引用原着或书信或文章,让那个时代的文字来讲述历史,阐述梁的观点,并努力分析形成这些观点的历史原因和背景,虽然书中许多部分为文言文,但这对得到梁真实的观点很重要,还可以顺便熟悉文言文。

今天看到梁彻底和康有为的保皇派决裂了,有了自己的观点,成为改良派的领袖人物。我在回到宿舍后,突然感觉梁阐述的实施路线不无道理:其一,它不同于保皇派,比保皇派的激进不言而喻;再和革命派相比,在我们文人(我姑且算做文人)眼中,确实是不理智,让文人看到举国生灵前仆后继去用生命推翻一个专制政府是他们所不忍的,并且在中国当时社会开发民智而后演其它,似乎是所有工作的前提。在未开发民智前,不说发动革命难上加难,即使真的发动了广大愚昧民众,也极易被别有心机的人或集团利用,历史证明我的推测是正确的。 以我不算广博的知识,清末民初的高级知识分子多主张改良,后来的胡适就是一例,而那些学生以及渐渐觉醒的工人和小资产阶级则多偏重用武力推翻旧政府,搞革命。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那些高级知识分子的思路真的一点道理都没有吗?革命不是他们所说的太不理

智,太草率,效率太低吗?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且不说愚民起义搞革命注定被利用,就谈那些无辜生命的毫无价值的陨灭,社会财富的破坏,社会治安的动荡,以及不知能否获胜的迷茫,远不如梁的主张来得快,做的好,我想,中国只有一个梁启超,如果成百上千的文人,官员都是梁启超,民众会成为“新民”,君主立宪会和平实现,不会是这么大的代价后,换来社会主义。 梁启超和胡适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思想却惊人一致,我们不能不想这是为什么。 再看通过革命改造中国的历程及现状,革命中无论有一定头脑的学生还是工人农民,被军阀,被帝国主义利用的还少吗?这中间的大部分原因是民智未开。再有通过革命,大部分烈士用生命换来的又是什么,死得又有多大价值?用我们经济学的观点看,能用一条生命换来这个东西,尽量不用五条生命。真的通过革命胜利了——以百倍的代价,

李鸿章传读后感2000字

李鸿章传读后感2000字 读完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有半个月了,想写点什么,却不知道如何启笔。但是不写,却又觉得憋得慌,这也是奇怪了。 不知什么缘故,我从小对历史就没什么兴趣,读书时历史总考不及格,记得最高一次考了73分,老师还表扬了好半天。对于历史,我学过跟没有学过差不多,对于年代,人名我常常是晕的。正因如此,这次看李鸿章传,还像是第一次读史,兴许是岁数大了的缘故,这次读完李鸿章传,心情异常的沉重。有种感觉,如果早点喜欢历史,读点历史,可能我的人生会大不相同。 传记一开始梁启超说“普天之下只有那些平庸的人 既不会遭人唾骂,也不会得到他人的赞誉。假如全天下的人都异口同声骂一个人,这个人就可以称得上是遗臭万年的大奸雄了;假如全天下的人都异口同声赞美一个人,这个人就可以称得上是千古流芳的英雄豪杰了。但是,说这些话的人几乎全是平庸之人,在他们之中找不到一个有见识、有才华的人,如果让平庸之人去评论超乎寻常的人,这件事本身就不值得可信。”

“先不说这样的人到底是奸雄还是豪杰,就他所处的位置和层次而言,并非平庸之人目光所能达到的,也不是平庸之人随便张口胡说的。只有能够理解我说话意思的人,才可以真正读懂我的这本《李鸿章》。” 梁启超一开场没有说李鸿章是奸雄,也没有说李鸿章是豪杰,他对李鸿章暂定义为一个“非凡的人”。对梁启超的这个开场,我倒是感慨万千,我们作为一平庸之辈,而且是后世之辈,是没有资格对那些“奸雄”也好,“豪杰”也好妄加评价的,更不可胡说瞎吹。可是,从小到大,身边总会遇到那么一些人,好像他们跟“伟人或者是非凡的人”共事过似的,总喜欢评头论足,头头是道的,常常让人觉得那些“伟人或者是非凡的人”还不如他们,如果是他们,难道能力挽狂澜。想想这些自以为是的人也是挺可怕的。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警觉,你看到的都不一定是真实的,何况道听途说的,我们不要随便去评价任何一个人,更不要随便去评价那些历史的人物。做人不可“妄自菲薄”,更不可“目中无人”。“了解一个人,必须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那些“妄自批评李鸿章,主要原因是他们不过是一群只能指手画脚,图口舌之快的旁观者罢了”。工作中也会遇见这样的一些人,他们什么都不干,却喜欢指手画脚,评头论足的。大概从古到今,这样的人不在

李鸿章传读后感

《李鸿章传》读后感 读了梁启超先生写的《李鸿章传》,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使我了解了李鸿章的一生,读完之后颇有所感。李鸿章一生毁誉参半,褒贬不一。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李鸿章的一生最为后人所憎恨的是他当政期间,先后签署了《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作为大清外交第一人,李鸿章由此身败名裂,留下骂名。然而,把全部的责任都归咎于李鸿章是有失公允的。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图有一腔爱国热情,但是当时的中国实在是无药可救了,无论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当时人们的愚昧麻木,他是想救国的,但是那个黑暗的社会不允许他这样做。梁启超先生在书中写道:“李鸿章是时势所造英雄,而非造时势之英雄。”尽管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尽管李鸿章在军事,改革运动中是杰出的带领者,然而他不懂得民众的实质,不通晓世界的发展趋势,不懂得政治的本源,没有从根本上考虑国家的严峻形势,再者在改革前进的摸索中无人指引,也只能让他停滞不前,却又无能为力。 一开始李投奔于曾国藩门下,在围剿”义和团”战斗中其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还和曾国藩等人一同建立了淮军和常胜军,且其品德气量也为人所道,故梁启超评论说:“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为文也,诏会剿而不欲分人功于垂成,及事定而不怀嫉妒于荐主,其德量有过人者焉。名下无虚,非苟焉已耳。”他是一介书生,但是戎马生涯改变了他的初衷,做不成学问却成为了“忠臣”,举起屠刀的时候没有眨过眼睛然后时候也扪心自问,那双满沾鲜血的双手让人心惊胆战。想想为什么“粤匪”会反朝廷,为什么朝廷军队会不堪一击?这一切的一切不得不令人深思!国之痛,民之哀,他深知自己没有能力能扭转这一切,所以只能在自己权职范围内的一些事情,让老百姓有饭吃,让朝廷放心东南这一块。最令人担心的是夷技这一块,外国军械优越,若起祸端,吃亏的肯定是中国,后来他就想尽快新办洋务,他写下了《致总理衙门书》想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后来朝廷同意了,他可以放手大干一场了。他提倡“自强”、“求富”,开办近代军事工业,设立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建立北洋舰队。他试图以自己的力量来挽救风雨飘摇的清王朝。然而他所提倡的自强求富,他所建立的北洋水师却渐渐的被列强的枪炮和昏庸的王朝所粉碎。 李鸿章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在鼎盛时期“坐镇北洋,遥执朝廷”。他推动了中国将现代化的进程,为民族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他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但是就因为他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被众多人所误解,留下骂名,实属不公啊!

八年级语文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研 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词与文学常识填空。(10分) (1)▲,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 (2)海内存知己,▲。(作者▲《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僵卧孤村不自哀,▲。(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 (5)山河破碎风飘絮,▲。文天祥《过零丁洋》 (6)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陆定一《老山界》) (7)老王年老退休了,但他并不认为自己从此就一无用处,他仍想做些对社会有益的工作,他的这种品德可用“▲,▲”诗来赞美!(龚自珍《己亥杂诗》)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早晨,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pān谈。绿色的叶子,立即兴奋得颤.抖,通体透亮,像是一页页黄金锻打的箔片,炫耀在枝头。而当阳光微笑着与草地上的鲜花对语,花朵便立即昂起头来,那些quán( )缩在一起的忧郁的花瓣,也迅疾展开来,像一个个恭听教诲.的耳朵。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pān ▲谈quán ▲缩 (2)给加点的字注音。颤.▲抖教诲.▲ 3.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①踏着柔嫩的茵茵绿草,宛若走在软绵绵的碧绿地毯上。 ②遮天蔽日的枝叶把竹林荫得格外深幽,在湿漉漉的空气中感受着竹的馥郁、芬芳。 ③望着丛丛簇簇的碧竹新篁,你会感受到屈原“余处幽篁兮,经不见天”的幽深意境。 ④漫步绿涛涌动的竹海,那湿润的,带着泥土与竹香的空气直往鼻子里钻,使你的精神为之一振。 ⑤那一簇簇篁竹直指蓝天,如剪的竹叶欲把碧空剪碎。 A. ④①③⑤② B. ④②①③⑤ C. ②①④⑤③ D.①③⑤②④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大丰经济发展快,社会治安好,人民安居乐业 ....,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B.新丰“荷兰花海”景区设计新颖,匠心独运 ....,国庆期间引来无数的游客。 C.人们听了歌唱家腾格尔演唱的经典曲目——《天堂》,不由得触目伤怀 ....。 D.日本一再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存在,对此,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死灰复燃 ....。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

我眼中的李鸿章

我眼中的李鸿章 ——读《李鸿章——“裱糊匠”的慷慨与悲凉》有感 最初知道李鸿章是在初中的历史课上,却未对其留下好的印象,只缘其签订了诸多不平等之条约,故认为其乃一懦弱之徒、一误国 权臣而已。直至读完了李金山先生著的《李鸿章——“裱糊匠”的 慷慨与悲凉》我的观点有了巨大的改变,始觉可以说其是功过参半,绝不是一卖国贼,相反,李鸿章是一个真真正正的爱国主义者,其 慷慨而悲凉的人生传奇,更值得我们深思和敬仰。 很多人评价过李鸿章,李金山先生认为,个人强,国家弱,李 鸿章是末世中的强者。毛泽东曾说过:舟大水小。李鸿章面临的恰 恰就是这样一种困境。关于自己的一生,李鸿章曾有过这样的总结:“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 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间净室,虽明知为纸片 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笼,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 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 术能负其责?”李鸿章把自己比作帝国的“裱糊匠”,然而在那个 满目疮痍的晚清帝国,李鸿章真的是一个“裱糊匠”吗?主要参考 着李金山先生的数目,我也有着自己对李鸿章的一些看法和理解:一、善于等待抓住机会的不凡书生 作为出生在八股取士的年代,李鸿章和书生一样,有着明确的 官场目标。在考取功名上,还是踌躇满志的,其所作《二十自述》 中写道: 蹉跎往事付东流,弹指光阴二十秋。 青眼时邀名士赏,赤心聊为故人酬。 胸中自命真千古,外世浮沈只一沤。 久愧蓬莱仙岛客,簪花多在少年头。 也正如李鸿章所写的那样,他“邀请”到了曾国藩的赏识, 并抓住机会成功地进入了曾国藩的幕府,在曾国藩那“饭桌即课堂”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2000字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2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李鸿章传》读书笔记2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2000字: 春节这几天看完了英国人布兰德的《李鸿章传》,算做个读书笔记吧。 我在拿起这本书之前就定了一个想法,算是有目的阅读,即我想看看在一个组织面临生死变革的时候,其中核心人物为何难以破立而只在做“糊裱”工作,只是无意义滴做了延长沉船时间的挣扎?这种困境是否也会在今天的银行业变革中重现?至于李中堂到底是中华民族的“卖国贼”还是大清帝国最优秀的“掌舵人”,这些都不是我所关心的。 看完书后,不敢说已经有了答案,但至少我有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完成认知升级是一个突破,但转变心性是更重要的突破。 李中堂比他同时代的所有人都幸运,他最早接触到洋务,并在与一批洋人共事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了中外技术上的差距,而在随后的洋务、外交生涯中更加了解了大清国所处的局面。 在这个层面上,李鸿章可以说相较当时迂腐的满清政坛,完成了一次认知升级,他是高于那个时代的一个存在。他兴洋务、办北洋,周旋于列强,可以说在他掌舵的那十年大清多少还是有了一些新气象。但一次甲午海战就将所有努力摧毁,而这,在我看来也是一种必然。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李中堂的认知虽然完成了突破,但其封建体制的心性毫无改变,也就意味着他所能带来的变更只能是面子光鲜而动不了体制本身。其结果必然就像是李中堂自己创建的北洋水师一样,看上去船坚炮利实际上腐败中空经不起考验。 虽然李鸿章与张之洞之间不对付,但同样作为大清朝中的洋务派,一个掌北洋,一个掌南洋,在许多观念上还是一致的,比如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李鸿章身上就表现的同样明显。 尽管李鸿章在处理洋务在与洋人周旋的过程中显得很洋派得体,但李中堂有一种天生的骨子里的高傲,书中这样说:“当他小心谨慎地建议和洋夷和解时,他自始至终都相信中国社会和政治传统在伦理上的优越性。” 这就让李鸿章这个倡导变法的先锋人物,在处理涉及到朝廷方面的具体事务的时候,又无可挽回地成了坚定的保守派,他总是奉行先例和传统。所以李中堂的改革努力就好比鸠摩智用小无相功催动的少林七十二绝学,看上去一招一式都有那么点意思,但终究不是我少林正宗。 形成简单的认知其实不难,就像现在我们能够肥肠直接地感受到银行业的日子不好过,也能通过自身亲历发现银行的客户及业务的流失,读后感所有银行人包括非银行人都明白,不搞转型不搞变革肯定就是死路一条,可是这种认知到底停留在怎样一个层面呢?仅仅是认知还是身心都已经准备好了?大清国的立宪是真立还是预备十二年再说?要知道,中华民国可等不了你十二年。

读梁启超版《李鸿章传》有感

读梁启超版《李鸿章传》有感 人们或许不会归咎抢救病人失败的医生,但如果这个人坐上了医国上医之位,这个国家又危机四伏,一旦功败垂成,世人往往极不开明大度。 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的地位,可用一句话来形容: 研究中国近代史,就不得不谈到李鸿章。 作为不可或缺的绝对主角,李鸿章为大清鞠躬尽瘁,而病死任上后却是毁甚于誉,不禁令人唏嘘,这是不正常的。 李鸿章在很多时候,给人一代权臣的印象。 然而果真如此吗? 结合梁启超先生的评述及笔者的归纳,中国历史上的权臣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一,功盖寰宇却谨守臣节,如周公、张奂、王导; 二,豪杰纷争,以军政才干掌控朝局的臣属,如曹操、司马懿、桓温、刘裕、萧衍、宇文泰; 三,权势源自君主授予,有逾制之实,如霍光、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和珅; 四,谄媚君主、盗用国家权力以至擅权的,如赵高、李林甫、蔡京、秦桧、严嵩、鳌拜。 那么,如果李鸿章也算权臣,该归入哪一类呢?乍看之下,他似乎应该打上第一类和第二类双重标签。 然而,深究起来,并非如此。 一方面,他的君主理论上是光绪,但他并未忠于这位主子,而是效忠于篡权的慈禧,这怎么算是谨守臣节呢?另一方面,他位高权重,却极少飞扬跋扈,从未威胁君权。 他虽以剿灭太平军和捻军、办洋务而日益显赫,甲午惨败抹去了他所有军事生涯上的光辉。

但他始终难逃权臣之嫌:广植党羽,安插门人;把持朝廷军政大权,虽是文臣,却掌握着数万当时中国最精锐的海陆军——淮军和北洋水师;权势熏天,以致于国际上“只知中国有李鸿章,而不知有皇帝”。 如此说来,他更像是一个近似权臣的非传统忠臣,很有点儿超越忠君观念,更忠于国家和民族。 李鸿章是中兴之臣,毋庸置疑。 我们可以列一个表格来展示他在军事、内政、外交上的作为: 这样一个能臣,怎么就背上了后世骂名呢? 李鸿章生在一个时势造英雄的时代,应该说,生于这个时代,是他的大幸,也是最大的不幸。 尽管他38岁才开始崭露头角,然而短短三四年光景他就荣升高位,不可谓

梁启超传读后感

梁启超传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梁启超传读后感(一) 前两天从图书馆借了本《梁启超传》,我看梁启超的东西,是因为较之他老师康有为,他的成就和气质要高些,再是他在中国新闻史上的成就,很欣赏他的才华,文笔,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激情。书看到一半,他正是我心中的形象,家教好,资质好,勤奋,有激情,并有一腔爱国热情。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喜所,元青着的《梁启超传》很棒。600多页的密密麻麻的小字书,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人物传记,人物生活状态的简单再现,而是尽量引用原着或书信或文章,让那个时代的文字来讲述历史,阐述梁的观点,并努力分析形成这些观点的历史原因和背景,虽然书中许多部分为文言文,但这对得到梁真实的观点很重要,还可以顺便熟悉文言文。 今天看到梁彻底和康有为的保皇派决裂了,有了自己的观点,成为改良派的领袖人物。我在回到宿舍后,突然感觉梁阐述的实施路线不无道理:其一,它不同于保皇派,比保皇派的激进不言而喻;再和革命派相比,在我们文人(我姑且算做文人)眼中,确实是不理智,让文人看到举国生灵前仆后继去用生命推翻一个专制政府是他们所不忍的,并且在中国当时社会开发民智而后演其它,似乎是所有工作的前提。在未开发民智前,不说发动革命难上加难,即使真的发动了

广大愚昧民众,也极易被别有心机的人或集团利用,历史证明我的推测是正确的。 以我不算广博的知识,清末民初的高级知识分子多主张改良,后来的胡适就是一例,而那些学生以及渐渐觉醒的工人和小资产阶级则多偏重用武力推翻旧政府,搞革命。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那些高级知识分子的思路真的一点道理都没有吗?革命不是他们所说的太不理智,太草率,效率太低吗?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且不说愚民起义搞革命注定被利用,就谈那些无辜生命的毫无价值的陨灭,社会财富的破坏,社会治安的动荡,以及不知能否获胜的迷茫,远不如梁的主张来得快,做的好,我想,中国只有一个梁启超,如果成百上千的文人,官员都是梁启超,民众会成为“新民”,君主立宪会和平实现,不会是这么大的代价后,换来社会主义。 梁启超和胡适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思想却惊人一致,我们不能不想这是为什么。 再看通过革命改造中国的历程及现状,革命中无论有一定头脑的学生还是工人农民,被军阀,被帝国主义利用的还少吗?这中间的大部分原因是民智未开。再有通过革命,大部分烈士用生命换来的又是什么,死得又有多大价值?用我们经济学的观点看,能用一条生命换来这个东西,尽量不用五条生命。真的通过革命胜利了——以百倍的代价,我们的工人农民又留下多少知识分子来治理这个国家?总不能举着枪杆共商民生,指挥建铁路,搞文明吧!?事实上中国真的这样做了,让不懂经济的人去计划物品流通,让中国母亲狠命生孩子,让

饱受争议的李鸿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论文 系别: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专业:商务英语 班级: 14商务英语1班 姓名:廖楚仪 学号: 1440115125 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任课教师:李付安 定稿日期: 2015 年 6 月 25 日

饱受争议的李鸿章 正如作者牛贯杰在《原来李鸿章》一书的开篇中说道那样,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一个政治人物,能在近四十年的政治漩涡中始终屹立不倒,着实不易。李鸿章却在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做到了。尽管世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能够一直被众人热议,甚至全方位深入探究,可见李鸿章的确不简单,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作为一名大一学生,我对李鸿章这样一个历史风云人物的最原始印象就是中学历史课本上一幅滑稽的漫画。画一个人儿拿着浆糊艰难地修补一间破烂不堪的房屋,旁边有一句话,既是李鸿章那段经典自嘲的总结,又是对他的政治生涯最生动的描述:大清皇朝的裱糊匠。后来我查了资料,他原话是这样说的:“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是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第一次读完这段话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能够体会到他的洞察灼见,他的勇敢担当,他的无可奈何。 早在与太平军作战的时候,李鸿章就显露出他与大清国所有官员的不同之处:对外国的科学技术和国内的经济活动有极大的兴趣。虽然最初的动机是他要为自己组建的淮军准备银两购买武器。 创办近代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财力,更重要的是思想和观念的更

梁启超读后感(总结类)

读《梁启超传》有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少年中国说》之所以想了解一些有关梁启超的生平事迹,可以说完全是因为《少年中国说》里的这段话。身为梁启超口中的少年的我们,在如今快速发展的时代洪流中,又该如何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到真正的中国少年呢?或许通过对《梁启超传》的阅读,了解他的身处的特殊环境,感受他屹立时代前沿的想法,能让我收获不少吧。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他的名字与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重要的事件,如公车上书、立宪行动、辛亥革命、护国战争等等紧密相联。他一生多变,受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古今中外各种思潮的影响,其政治思想和学术观点都极其复杂,且时常出现前后矛盾的现象,在中国近代史上,他是争议颇多的人物之一。他的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通过他既可以从一些侧面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脉络,又可以从一些层面了解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变化的轨迹。 《梁启超传》是李喜所和元青所著,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传记。一方面对其思想文化建树分析评价;另一方面对他的家庭生活、个人性格、业余爱好、人际关系,以及后人情况等进行介绍。 读书之前,就曾听说读梁启超,如果能读出忧患,便是读懂了他所处的时代,甚至也会读懂他身后即今天的中国和世界。确实如此,梁启超一生,可谓波澜壮阔而事业多艰,这也是跟近代国家之忧患坎坷相合。他的思想,也是在不断地求新求变,其思想正如他自己所言的:“以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以明日之我,与今日之我战。”但其思想的一个核心,还是爱国,强国之梦,忧国,忧民之心。 梁启超所生于的时代,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世,内忧外患,乱象毕现,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堕入地狱的底层”。然而最可悲的还不在此,而在于当时道德的堕落、思想的颠倒和民智的固陋,堕入地狱的底层而不自知,“哀莫大于心死”!梁氏师从康有为,率先睁开了眼睛,为挽狂澜于既倒,发动戊戌变法,创学会,办报纸,达到了其政治生涯的顶峰。然而,诚如梁氏后来所言,“戊戌维新之可贵,在精神耳”,戊戌变法是次很不彻底的改革,依靠的是绝无寸柄的光绪帝,方行百日,即为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所扼杀。如何不叫人感到无奈与惋惜呢?或许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吧。 读《梁启超传》给我新的认识是:一是不能用“维新志士”这样一个简单的标签来概括梁启超复杂的一生,二是不能把康梁混为一谈,梁启超是常求新求变的,其后来之发展,远远走在了康有为的前面。如果说孙中山先生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则梁启超便是民主思想的先行者。他为民主共和冒死冲锋,其功绝不在武人之下。他自己承认“陈胜、吴广”之功,但天下后世的公评,他的勤劳、他的气魄、精神、声威,实在比陈胜、吴广高出万倍。 梁启超处国家危亡之时势,奋而欲变法救国。其维新运动之时,思想为学日本明治维新,

我心中的李鸿章

我心中的李鸿章 时间:2016-11-06 10:44:55 | 作者:陈燕平 作为清末重臣,中兴元老,中国工业革命当之无愧的先驱——李鸿章。甲午战争后,穷兵黩武的明治维新成了文明的代表,而你推动的以民生为本的洋务运动反而被国人贬为“维护腐朽制度的尝试”,不知道那时你的心情如何。 封建王朝日趋末落,中国早已脱离世界发展的轨道,独自做着离心运动。多少灵魂在无奈中麻木,而你号召先进的知识分子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面对动荡不堪的政局,你完全可以逃之夭夭,亦或以死明志,得一精忠爱国的芳名,但你没有,是说你太天真还是太蠢,偏偏要在兵荒马乱的时局中“逞强”。 也许你知道,死亡对于一个落后的民族而言无济于事,拨开民族的阴霾才是重要之事。于是你操练海军,创建北洋舰队,用微弱的力量与外敌抗争,开启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上天并不怜悯你,甲午战争成了你的滑铁卢,让你声音狼藉。不久后,朝廷需要你了,任你为“议和全权大使”,赴日商定协议。难道你不知道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会让你成为百姓的“公敌”吗?你的付出最终换来的是满天唾沫,声声刺耳的“卖国贼”、“亡国奴”将你骂得无处遁形。其实当时的晚清如同一间“破屋”,而你就是那裱糊匠,东补西贴,既不能将破屋推倒重建,也不能将其修好,最后那残局还是需要你来收拾。问问历史,过客匆匆,多少人懂你? 梁启超评价你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之遇……一言蔽之,则以李鸿章为中国独一无二之代表人也!”美国总统格兰特称你为当时世界上四大伟人之首。我不了解你的过去,不敢随意评价你,但我知道议和主意起于慈禧,割地赔款也经朝廷同意……最后你却要承担如此深重的责任。 真的,太多的无奈让你成为众矢之的,太多的伤痕让你体无完肤,拨开历史的迷雾,依旧可见你铮铮的爱国忠魂。是功是过?是对是错?或褒或贬?或悲或喜?这一切早已化作缕缕青烟,可历史的那片星空却因你变得纠结、美丽。

李鸿章传读书报告

成也时势,败也时势 ——《李鸿章传》读后感梁启超先生在《李鸿章传》卷首曾有言:“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诚然,评价一个人不可盖棺论定,更不可断章取义,应站在客观的角度,给出一个中肯的评价,梁启超先生之所以在卷首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这让我不得不认为,在梁启超先生的时代,甚至时至今日,世人对李鸿章的评价,仍带有浓厚的贬义色彩。 李鸿章这个名字,在中学课本上出现的位置,大多都是在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时候,而唯一相对不那么贬义的地方,就是在洋务运动一章,而洋务运动被认为是用以维护封建统治的手段,而“封建统治”被世人认为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词汇,象征着落后和屈辱,因此,便在脑海里给李鸿章扣上了一顶“权臣”的帽子。 评价一个人,要从他所处的时局而观之,世人只知李鸿章是代表清廷与列强缔结不平等条约之人,而不知李鸿章是个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能够知人善任,也善于交际,同时在那个时代,他具有一定的远见。 他是时势所造就,当时的清政府内有忧,外有患,太平天国运动迅速席卷了整个中国,清廷花费十年有余而不得平定,官军军备废弛,一片萎靡,而列强瓜分中国的步伐也在稳步前进,曾国藩令李鸿章平定江浙一带的太平军,因此,李鸿章组建淮军,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之时无往不利,这与李鸿章个人所拥有的卓越的军事才能息息相关,也与当时的李鸿章能够知人善任密切相关。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淮军将领曾国荃率军于南京城下鏖战之时,朝廷也曾多次敦促李鸿章率洋枪队前往协助,而李鸿章深知曾国荃处于即将战胜之时,并不想夺取其功劳,

因此他面对荣誉能够按捺得住,而曾国荃收复南京之后,朝廷许多大臣都曾因嫉上谗言,而李鸿章却能够尽力维护之,可见李鸿章并不是逞一时之快,目光短浅之人,而是调和人脉,八面玲珑之人,这也能够体现其外交潜力。 除此之外,李鸿章训练北洋水师,在其位,谋其政,它能够比清廷的其他官员更能认识到清朝的军队,相对于国外的军队弱在哪里,因此他能够发起洋务运动,在器物层面学习西方,兴办了一系列工厂和西式学堂,并派遣一部分留学生前往海外留学专攻西洋之术,主张修建铁路等等,李鸿章对于世界格局的认识是逐步开阔的,从朝鲜事件时自以为天朝上国的故步自封,到北洋舰队于刘公岛惨败的痛心不已,可以说李鸿章也是逐步在开眼看世界的,他的目光相较于那些认为铁路的铺设是“扰东陵,毁庄稼”的目光短浅的清朝大臣开阔许多。因此,李鸿章得以在二十五年的时间里,纵览中国大权,立于世界政治的舞台。 李鸿章在晚年也评论自己的一生,都只是在做修修补补的工作,只是一位裱糊匠而已,他的确是一位忠臣,不过也正是这份忠诚,使他不敢去做真正救亡图存的事情,只是将自己局限在维护清朝统治这件事上,他只是在器物层面学习西方,并不能够从制度方面进行改革。从一开始自居天朝上国而贻误战机,到洋务运动“官督商办”的失败探索,李鸿章做工作始终是畏首畏尾的。 此外,李鸿章的外交策略基本上是在许多国家之间寻求平衡,采用一方势力制衡另一方,首先求助的对象不是自己的国家,而是英国或者俄国,这也是李鸿章招至诽谤的一个方面,但这也是屈服于时势的无奈之举,然而他善于辞令,也能够在其间周旋,尽一己之力减少清廷的损失,能将十亿两白银的赔款凭一己之力争取到4.5亿两,已是壮举。梁启超先生说他“不学无术”我认为的不学无术,是指李鸿章乃科举出身,熟读的是四书五经,儒家经典,尽管他才能卓著,但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