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饲养技术标准

犊牛饲养技术标准
犊牛饲养技术标准

犊牛饲养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犊牛饲养管理的技术要求和各阶段的营养需要参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术语与定义

初乳

指母牛产后第一次所产的奶。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和丰富易消化的养分,可促进犊牛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

犊牛岛

指哺乳期犊牛单独饲养的专用围栏,一牛一栏:一般根据季节、气候以及消毒的需要围栏可移动,所以称之为“犊牛岛”。犊牛岛可以避免哺乳期犊牛间的交叉感染,提高犊牛成活率。

过渡期

犊牛从哺乳后期到完全采食开食料的时间

过渡乳

母牛产后第二、三次挤出的牛奶。

4.阶段划分

犊牛

0-6月龄的牛称之为犊牛

5 饲养管理

犊牛期的培育目标

满6月令犊牛体重达到200公斤,体高达到米。犊牛期日增重:900克

饲养管理要点

母犊出生后立即清除口、鼻、耳内的粘液,确保呼吸畅通。挤出脐内污物,在距腹部(6-8)厘米

处断脐,用5%碘酒对脐带进行消毒,擦干牛体,称重、填写出生记录,放入犊牛岛。

犊牛出生10日内,打耳号、照相、登记谱系。

去角:犊牛出生后3-4周去角(用电烙铁或药物去角)

去副乳头;在犊牛出生后(2-3)周进行,(用剪刀在乳头基部煎去),并做好消毒。

犊牛在出生后1小时内饲喂初乳。用初乳测定仪检测初乳的质量。初乳温度应在38±1℃,与牛体温相当。饲喂量为公斤(用胃管灌服或自由哺乳均可)。6-8小时再喂一次。初产牛的初乳不喂小母牛,一律用经产牛的初乳饲喂小犊牛。对于剩余的经产牛的优质初乳,在冰柜中冷冻保存备用。冷藏初乳饲喂前应在低于50℃水中解冻。

犊牛喂完初乳以后,给犊牛提供3天的过渡乳,3天以后饲喂优质的常乳.7日后可以使用优质的代乳粉替代鲜奶。

犊牛出生后3天开始喂开食料。并且保证新鲜不变质,任其自由采食。同时开始给犊牛提供24小时的新鲜饮水(冬天饮温水。不可在犊牛奶中加水以代替饮水,因为奶和代乳粉不经过瘤胃)。

哺乳期约为50天,全期喂奶量(380-420)公斤,每天喂三次,每次喂量为全天的1/3。

犊牛期喂奶量见下表:

断奶标准:犊牛连续五天采食公斤开食料后,就可断奶

犊牛过渡期

断奶以后在原地过渡饲养7天。以减少移群应激。然后转入专门的过渡圈过渡15天。给犊牛提供开食料和优质的短干草或苜蓿草。同时保证新鲜、清洁的饮水。

过渡期以后的饲养

过渡期以后犊牛按月令分群饲养,1-2个月龄段为一群。日粮为犊牛开食料和优质的短干草

或苜蓿草。保证新鲜、清洁的饮水。直到犊牛满6月令为止。

犊牛哺乳期管理要点

犊牛饲喂应做到“五定”、“四勤”

“五定”即:定质、定时、定量、定温、定人

“四勤”即:勤打扫、勤换垫草、勤观察、勤消毒

犊牛的生活环境要求清洁、干燥、冬暖夏凉,保证圈舍通风、采光、空气清新。哺乳期犊牛应一牛一栏单独饲养。犊牛用具、饲槽保持清洁卫生。犊牛转出后用2%火碱彻底消毒牛栏及用具,更换褥草、垫料。

犊牛(断奶-6月令)饲养管理要点

提供足量的开食料和优质干草(苜蓿草)供犊牛24小时自由采食。6月令以前禁止饲喂青贮等发酵饲料。

犊牛满6月令,日粮干物质采食量应达到公斤/日,粗蛋白540-580克/日,钙22-24克/日,磷14-16克/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