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冲刺密卷

申论冲刺密卷
申论冲刺密卷

申论冲刺密卷

申论

满分:100 分时限:150 分钟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 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

参考时限为40 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 分钟。满分100 分。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

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二、给定资料

1.2013 年新年伊始,我国中东部各地就陆续出现大范围和长时间雾霾天气。新年第二个

周末,一条深褐色污染带罩住小半个中国。“雾霾天”连续两天成《新闻联播》头条。环保部

5

名气管炎和哮喘患者,而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多,两天共计86 人。

面对雾霾天气,北京首次在部分污染严重区域启动《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中

最高级别的“极重污染日应急措施”。有关部门和区县分别采取应对措施,主要包括加大执法检查频次、监督相关排污单位减少污染排放;预报AQI 指数达到500 的地区,党政机关将

带头停驶公务用车30%。1 月12 日晚,北京市教委启动应急预案,要求北京市部分区县学校停止学生户外锻炼活动。

如何消除雾霾天气?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总工程师王金南分析说:“从大的

方面说,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是必由之路。大气污染呈现区域性特征,必须建立区

域联防联控机制来应对。不过,要明显改善空气质量还有很大难度,需要很长时间。”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发表评论称:“雾霾天气,人人都是受害者。那反过来说,减

少雾霾发生,大家都可以出一把力。比如党政机关作出表率,少开公车,有车族都来响应,

大家一起减少尾气排放。雾霾笼罩之下,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既然是同呼吸,那就共责任。

喜欢蔚蓝天空和新鲜空气吗?就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吧。”

2.从北京到天津,从河北到山东,从河南到广西,我国大范围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

的生活。据新华社报道,京港澳高速公路长沙—湘潭路段上,1 月13 日的早上8 点到下午 5 点的9 个小时内,连续发生40 多起交通事故;北京、济南、石家庄、南宁等城市各大医院

里,呼吸内科、过敏源测试科等接诊人数在短短几天时间里飙升了7 至8 倍。不少地方政府部门多管齐下,环保部也在 1 月14 日发出一份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以防

治细颗粒物为重点,切实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在继续强化火电、钢铁、水泥等行业二

氧化硫、氮氧化物总量控制基础上,突出抓好工业烟粉尘、施工扬尘、挥发性有机物和机动

车尾气污染治理工作,在重点地区建立最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特别排放限值制度和新

建项目污染物总量倍量替代制度。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要建立和完善区域大

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增强区域治污整体合力。

环保部承认,根据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和气象预报分析,我国华北、黄淮、江淮、江南等

中东部地区出现的雾霾天气使多地遭受严重污染,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环保部对此称,要落实重污染天气条件下的应急预案。要根据污染级别,建立响应机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减少污染物排放的行动,切实

减轻污染对人民群众健康的不利影响。

恰在同一天,在大气能见度较低的北京北四环,一场由亚洲开发银行、清华大学等主办

和国家发改委、环保部、财政部等官员、专家参与的跨国研讨会聚焦了中国的环境问题。该

研讨会上发布的《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中文版报告提出,尽管中国政府一直在积极地运用财政和行政手段治理大气污染,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

10 个城市之中,仍有7 个位于中国。中国500 个大型城市中,只有不到1%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

“中国面临的环境挑战可以说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复杂,”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

代表哈米德·谢里夫说,“虽然中国环境在许多方面已经得到改善,但是由于环境压力增大,整体形势仍在恶化。在中国的环境形势达到转折点之前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3.多位专家表示,治理PM2.5 超标问题,应尽快在工业结构、能源结构、城市规划等方

面采取措施,顶层设计才是治本之策。

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解释说,大型城市PM2.5 严重超标与以下因

素相关:一是最远达到几百公里之外的植被遭到破坏,裸露的表土大量增加,沙尘远距离运

输到城市;二是城乡结合部继中心城区之后大兴土木,以北京为例,五六环外尘土飞扬;三

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污染物排放,包括燃煤锅炉、机动车尾气、炒菜油烟、加油站和家

居装修的挥发物等;四是周边城市重化工业污染物排放,如周边城市对北京PM2.5 排放的

贡献度接近四分之一。

“这么高的人类活动强度,这么多的环境历史欠账,熬过这么几天,来年还会遇到这种‘破

天气’。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夏光认为,要建设宜人、宜居、宜游、宜商的国际大都

市,城市布局、工业结构、管理水平都要进行全面调整。这个调整过程,就是建设生态文明

的过程。

专家建议,应尽快在顶层设计层面提出大气污染“治本之策”。一方面,随着未来十年城

镇化率的持续提高,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物排放源防治的水平,一定要跟得上城镇化进

度。另一方面,环保部门不能只当生态修复和事故处置的“消防队”,也不能只当严防死守环

境风险而疲于奔命的“守门员”,环境保护必须充分介入到工程审批、发展规划、经济政策之中,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这样既能节约财政资金,又能建设好“美丽中国”。

4.针对连续数日的严重雾霾天气,《人民日报》发表题为“美丽中国,从健康呼吸开始”

的时评,评论的部分内容如下:

连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厚重的雾霾久久挥之不去。大雾中,一条深褐色的巨大污染带

斜穿1/3 的国土,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空气污染指数纷纷“爆表”,

74 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严重污染,北京城区PM2.5 值一度逼近1000。

延绵不散的雾霾遮蔽了视线,却让我们格外清晰地看到环境污染治理的紧迫感,格外真

切地认识到十八大提出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面对头顶昏暗的天空,越来越多人在思考:如何走出这令人窒息的污染围城?

实时发布空气质量数据,提醒居民减少户外活动,督促施工单位控制扬尘,强制机关单

位停驶部分公务用车……北京等地启动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力争将污染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然而这些事后的末端处置,难以替代系统、科学、高效、有力的源头治理。

近些年来,我们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十一五”期间,国

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但是这一成绩远不足以令人乐观。连日来浓雾重锁的城市污染再次警醒我们:随着经济发展的快速向前,工业化、城镇化

还将持续,能源消耗不断增加,空气污染防治依然面临巨大挑战。

“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不是美丽中国,“厚

德载雾,自强不吸”不是全面小康。经济

发展再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城市管理再也不能以“空气不好是小事”心态来应对突发情况,居民生活再也不能只图自己方便、不管环境负担。只有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

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我们才可能

拥有天蓝、地绿、水净、风清的美好家园。“同呼吸,共责任”,这责任是政府的责任,是企业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美丽中国,从健康呼吸开始。

5.2013 年1 月14 日,为应对污染,北京市首次启动了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规定污

染企业减排30%以上,公务车停驶30%。启动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后,住建委得管住施

工单位,让建设工地停止土石方作业,而北京市经信委的“责任田”在工业领域,副主任李洪介绍说:“据我们初步的统计,一共有58 家企业实现了停产,完全切断了污染源;同时有

41 家企业通过降低生产负荷等方式,实现了30%以上的减排任务。”

同一天,西安市也启动了空气质量紫色预警应急

响应方案,除了扬尘工地全部停工、全

市大冲洗等措施之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停驶30%的公务用车。

1 月16 日,上海市面对重度污染天气,首次启动了空气高污染应急减排措施,包括对

不能达标排放的各类大气污染源依法进行处罚;要求建筑工地、堆场等加大洒水等防尘措施;

启动应急减排预案,要求燃煤电厂改用优质煤,石化、化工等行业严格控制生产装置开停车、检维修作业等。

但另据统计,全国大气严重污染的城市中,仅有不足1/3 的城市实施了应急预案,多地

表示应急预案将制定或正在制定之中。如湖南省环保厅透露,早在2012 年,湖南就下发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长株潭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大对重点污染源

等的治理。目前全省还没有制定和出台整体的空气污染应急预案,但长株潭三市已经各自做

好了相关的前期筹划,相信近期的雾霾天气将促成这一应急预案的尽早出台。

再如江苏,目前初步拟订的方案,主要是给环境污染分设预警等级,环保部门主要是监

督和推动。据大气办副主任单阳介绍,接下来希望能实现污染预警,对不利空气及时向公众

提供预警信息,并采取应急措施,缓解空气持续恶化形势。不过,目前该方案还只是初步方

案,据透露,江苏省环保厅最快在半个月内,也就是春节前,会把这个补充的预警预案交上

去,最终将由江苏省政府讨论协调,具体还得各市区落实。

6.中国副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出席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 年年会时表示,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中国政府将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从2013 年起,将在京

津冀等地开展PM2.5 监测并公布信息。他说:“人们希望安居乐业增收,也希望天蓝地绿水净,作为政府,有责任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加大污染治理的力度。从今年起,中国将在京津

冀、长三角、珠三角区,以及省辖市、省会城市开展PM2.5 监测,并将公布信息。这虽然

是一个指标,但是有标志性的意义,对我们的工作也有鞭策的效应。”

李克强坦言,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已经成为中国的基本国情,成为发展的短板,

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打破这一瓶颈的制约。他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调动 3.4万亿人民币资金投放到生态环保的领域,将以节能减排作为结构调整和创新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到2015 年使单位GDP 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 年下降17%。

同时,中国将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李克强表示:“必须发挥体制机制这

一杠杆的撬动作用,摆脱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加快价格、财税、金融、行政管理乃至企业等方面的改革,完善资源有偿使用、环境损害赔偿、生态补偿等制度,健全评价考核、行

为惩罚、责任追究等机制,加强资源环境领域的法制建设,用更多的法律手段调节和规范有

关环保的行为,使改革这个中国发展最大的红利更多地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和转型发展、科

学发展上。”

7.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在两百余年的工业建设进程中,英国社会一

直没有足够重视空气污染的危害。1952 年12 月 5 日至10 日,发生了“伦敦烟雾事件”。仅在12 月 5 日到8 日这 4 天里,伦敦市死亡

人数就高达4000。一周内,伦敦市因支气管炎死

亡704 人,冠心病死亡281 人,心脏衰竭死亡244 人,结核病死亡77 人。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著增加。在此后两个月内,又有近8000 人

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伦敦烟雾事件”后,英国舆论哗然。因为法律不可轻立,所以英国国会的立法程序向来

严谨审慎耗时不短。但在毒雾事件后,议员们为选民的暴怒所推动,拟定草案、提出动议、

委员会一读审议、下院二读辩争修正、三读票决通过等程序三年内全部完结。1956 年世界

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出台。1964 年首款《清洁空气法》失效后,1968

年英国国会又颁布了新一项《清洁空气法案》,继续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

散大气污染物。1974 年出台《空气污染控制法案》,规定工业燃料里的含硫上限。这些措施

有效地减少了烧煤产生的烟尘和二氧化硫污染。1975 年,伦敦的雾霾天气由每年几十天减

少到了15 天,1980 年降到 5 天。2007 年,

英国修订《空气质量战略》,新增对PM2.5 可吸

入颗粒物的监控要求。

2008 年,欧盟委员会通过《环境空气质量指令》。根据该指令,就各成员国整体而言,

可吸入颗粒物含量须控制在年平均浓度25微克/立方米的水平。这个目标须在2010年至2015

年达到。而作为欧盟成员国首都,伦敦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水平已超过欧盟标准上限。因此

从2011 年起,配备特殊装备的卡车开始在伦敦市各处巡游,并在交通最繁忙的重点路段喷

洒“醋酸钙镁溶剂”,这种化学溶剂能像“胶水”般将悬浮颗粒污染物“黏”起来,坠落地面,进而改善空气质量。

作为世界上第一批代议制民主国家之一,英国公民在公共措施的讨论、决策、监督、执

行上,都有深厚的自治传统和强大的社会根基,环境问题自然不例外。比如2012 年7 月,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就引述环保组织“清洁伦敦空气”(Clean Air in London)所作的调

查报告,质疑伦敦市政府只在空气质量监测点附近大洒清洁悬浮颗粒物的化学溶剂,借以美

化空气污染指数,而忽视其他空气质量更需要提高的地区。

在英国,公民获知空气信息的途径也不被官方独家垄断。公民能直接透过《自由信息法》,

向政府环保机构索取相关数据,不得被拒绝。政府开设的“英国空气质量档案”网站、民间组织与伦敦国王学院环保组合作开设的“伦敦空气质量网络”(London Air Quality Network)均发布伦敦地区实时空气质量数据。

在英国,民间企业对改善空气环境的创新和投入绝不弱于政府。金融服务集团野村证券

是伦敦金融区私营企业努力改善地区空气质量的领导者。野村证劵参与了伦敦旧城公司两年前发起的城市空气项目(City Air),有效合并了食品、办公设备的投递和垃圾的清运,以减

少排放量大的垃圾车运输次数。当集团在2010 年搬进新的伦敦办公室时,野村证券安装了

碳氧化物排放量低的锅炉、节能的照明和发电系统。野村证券还为携带沉重文件的员工提供

了带轮子的文件箱,并把这项计划推广到了其他20 家律师事务所,以减少机动车的使用。8.2012 年12 月 5 日正式发布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

防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

划》)指出,我国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而当前的大气环境管理模式滞后,已难以适应区

域大气污染防治要求。为此,“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需要统筹考虑、统一规划,建立地方之间的联动机制。但是按照我

国现行的管理体系和法规,地方政府对当地环境质量负责,采取的措施以改善当地环境质量

为目标,各个城市“各自为战”,难以解决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

另外,当前我国污染控制对象相对单一。长期以来,我国未建立围绕空气质量改善的多

污染物综合控制体系。从污染控制因子来看,污染控制重点主要为二氧化硫和工业烟粉尘,

对细颗粒物和臭氧影响较大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控制薄弱。从污染控制范围来看,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工业大点源,对扬尘等面源污染和低速汽车等移动源污染控制重视不够。

我国环境监测、统计基础也相对薄弱。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指标不全,大多数城市没有开

展臭氧、细颗粒物的监测,数据质量控制薄弱,

无法全面反映当前大气污染状况。现行法规

标准体系也不完善,在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移动源污染控制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措施要求,缺

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体系,城市扬尘综合管理制度不健全,车用燃油标准远滞后于机动

车排放标准。

为此,《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提高区域

大气环境管理能力。到2015 年,力争重点区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排放量要

分别下降12%、13%、10%,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展开;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下降10%、10%、7%、5%,

臭氧污染得到初步控制,酸雨污染有所减轻。

三、作答要求

1.仔细阅读“给定资料1~3”,简要分析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并简述雾霾天气带来的危

害。(15 分)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不超过300 字。

2.仔细阅读“给定资料7”,结合我国各地区采取的应对严重污染天气的措施,概括伦敦

解决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的主要经验。(20 分)

要求:紧密结合材料,层次分明,不超过350 字。

3.某省多数城市出现了严重雾霾天气,该省环保厅准备起草一份通知,安排各市应对雾

霾天气的工作。假设你是环保厅的工作人员,请简要说明这份通知应包含哪些主要措施。(25 分)

①措施具体、合理,有针对性;

②语言流畅,层次清晰;

③不超过400 字。

4.“给定资料4”中画线部分句子能够引起人们的很多思考,请结合“给定资料”的相关内

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 分)

①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

②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③内容充实,语言生动;

④总字数800~1000 字。参考答案及例文:

1.【答案提示】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有:第一,燃煤、机动车、工业等污染源的污

染物排放量大,造成空气中的悬浮颗粒增多。第二,风速小、湿度大等客观天气条件造成污

染物扩散不利。第三,区域污染和当地污染的相

互叠加使空气污染状况加剧。

造成雾霾天气的根本原因是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导致城市环境恶化,雾霾

天气正是大气严重污染问题的一个表现。

雾霾天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呼吸道感染等

疾病的加剧,甚至诱发癌症、冠心病等致命性疾病;雾霾导致能见度降低,威胁交通安全,

易造成交通事故。

从总体上来说,雾霾天气影响人民群众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最终也必将影响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的目标。

2.【答案提示】事件发生后,为治理大气污染,英国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措施,紧

急制定了《清洁空气法》。此后,又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法律内容,制订更完善的新法案、法规、战略规划等,为空气污染的防控和治理提供法律依据。

提出明确而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设立时段性的污染控制定量目标,并针对不同地区的

空气质量体现出相应差别。

着力对重点污染源进行管控,大力管制工厂排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