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感染应知应会知识考试复习题带准备答案

三甲医院感染应知应会知识考试复习题带准备答案
三甲医院感染应知应会知识考试复习题带准备答案

医院感染应知应会知识复习题(带准备答案)

一、填空题:

1、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发生的感染。同时也包括在医院内感染而在出院后才发生的医院感染称为。

2、对于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病人入院后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报告时间不超过 _____ 小时。

3、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易感人群。

4、消毒隔离是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的重要手段。

5、医源性感染:指在手术、治疗、护理等操作过程中消毒不严格或操作不当引起的感染。

6、医院感染监测评价指标:卫生手是≤ cfu/cm2,外科手是≤ cfu/cm2 。

.7、用后的针头、刀片、缝合针、安瓿为性废物,应放入盒内。

8、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应______监测一次,强度不得低于 uw/cm2,我院检测方法为____________,一般开灯_____分钟,垂直距灯管____米,照射_____分钟;一般治疗室、换药室空气紫外线消毒_______一次,时间不少于分钟。

9、为保证消毒效果,紫外线灯管表面要保持清洁,一般用酒精周擦拭一次;使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的科室有记录,________月清洗一次滤网,并记录。

10、紫外线消毒空气时,室内温度应保持在,相对湿度。

11、临床用于内镜消毒灭菌的万福金安,消毒的浓度是,需消毒浸泡分钟,用于灭菌的浓度是,需浸泡分钟。

12、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或擦拭消毒一般物品时,其浓度为消毒时间为。被感染性血液污染的物体表面或物品,消毒液浓度为___________,消毒时间为,检测频次为______一次。

13、2012版的《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规定,医院感染高风险科室:非洁净手术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环境细菌监测,空气≤ cfu/ (15min·直径9cm平皿),物体表面≤ cfu/cm2。普通病区、治疗室、化验室、感染性疾病科等环境细菌监测,空气≤ cfu/ (5min·直径9cm平皿),

物体表面≤ cfu/cm2。

14、正确的洗手方法为洗手法,洗手时肥皂在手上搓洗的时间不得少于秒。

15、医疗废物院内存放不超过______小时,交接记录单应 _____签名,保存______年。

16、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 _____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应_______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4、5、7、我院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或擦拭消毒一般物品时,其浓度为,消毒时间为 _________分钟,其浓度监测方法用___________ ,监测频次为_________一次。

17、注射、治疗时铺无菌盘,抽出的药液不得超过______小时,开启的无菌溶液须在2小时内使用,各种溶酶低温保存不得超过______小时,并注明开启时间。碘伏、酒精等消毒液应密闭保存,开瓶时注明_________,消毒皮肤用60ml装的碘伏、复合碘、酒精等开启后有效期为_______;500ml装酒精、碘伏、手消毒液等开启后有效期为_____。

18、患者出院、专科或死亡后,其床单位应进行________消毒。一般病室空气日常消毒,我院采用紫外线消毒,频次_________一次。

二、单选题:

1、医疗废物分几类?()

A.4类

B.3类

C.5类

D.6类

2、下列哪项为非感染性废物?()

A.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输液瓶、输液袋

B.被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

C.传染病人的生活垃圾

D.废弃的血液、医学标本

3、下列哪项为非病理性废物?()

A.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

B.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C.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

D.手术刀片

4、下列哪项属于非损伤性废物?()

A.医用针头、缝合针

B.各种医用锐器,如手术刀、离皮刀

C.玻璃试管、安剖

D.废弃的医学标本

5、一次性使用口罩、帽子、手套、报废的被服,属于何类废物? ( )

应装入何颜色垃圾袋?()

A.医疗废物

B.生活废物

C.黄色

D.黑色

6、医疗废物应怎样收集存放?()

A.分类

B.集中

C.混装

D.丢弃

7、产房的胎盘属于哪类医疗废物?()

A.感染性

B.化学性

C.病理性

D.损伤性

8、被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棉球、棉签、敷料属于哪类医疗废物?()

A.感染性

B.化学性

C.病理性

D.损伤性

9、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用后应如何处理?()

A.毁形

B.私自卖掉

C.浸泡消毒

D.装入黄色垃圾袋集中处理

10.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是指物品污染后造成危害的程度。根据其危害程度将其分为几类?()

A.三类;

B.两类;

C.四类;

D.五类

11.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的危险性分类是()

A.高度危险性物品;B.中度危险性物品;

C.重度危险性物品;D.低度危险性物品

12.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窥镜、气管镜、麻醉机管道、压舌板、体温表的危险性分类是。()

A.高度危险性物品;B.中度危险性物品;

C.重度危险性物品;D.低度危险性物品

13.地面、便器、餐具、桌面、被褥、一般诊断用品的危险性分类是()

A.高度危险性物品;B.中度危险性物品;

C.重度危险性物品;D.低度危险性物品

14.所有内窥镜必须达到什么处理要求?()

A.高水平消毒;

B.中水平消毒;

C.低水平消毒;

D.清洁处理

15.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什么要求?()

A.灭菌要求;

B.消毒要求;

C.清洁要求;

D.卫生要求。

16.凡是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什么要求?( )

A.无菌要求;

B.消毒要求;

C.清洁要求;

D.卫生要求。

17.《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如何处理。()

A.消毒后放入垃圾中倒掉;

B.卖给回收单位或个人;

C.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D.毁形后卖掉。

18.《消毒管理办法》规定,运送传染病病人及其污染物品的车辆、工具应如何处理?()

A.必须随时进行消毒处理;

B.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C.必须随时进行清洁处理;

D.必须随时进行灭菌处理。

19.《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的使用要求是什么?()

A.用后灭菌;

B.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

C.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D.应当一人一用一换针头

20、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A、环境消毒

B、合理使用抗菌素

C、洗手

D、隔离传染病人

三、问答题:

1、何为手卫生?医务人员手卫生的5个时刻(2前3后)?在什么情况下选择洗手或卫生手消毒(6项指证)?

2、医疗废物分哪五类?处理程序有哪些?

3、何为医院感染?

4、何为标准预防?标准预防的措施有哪些?

5、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后应如何处理、报告?

6、医院感染暴发的应急处置预案?

7、院感监控小组职责?监控护士职责有哪些?监控医师职责有哪些?

8、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填空:1、医院内,医院感染。2、48 3、途径。4、易感人群.

5、无菌技术。

6、10,5。

7、损伤,利器盒。

8、半年;70uw/cm2 ;紫外线强度试纸卡;5;1;1 ;每日;30分钟。

9、75% ;1;3 。10、20°C ,60% 。11、2000mg/L,10,4000mg/L,40 。12、500mg/L, 30分钟;2000 mg/L, 30分钟;一天。13、4 , 5 , 4, 10 。14、六步洗手法15、48,双签名,3。16、3例及3;立即。17、2,24,开瓶日期,一周,一月。18、终末,每周。

二、1、C 2、A 3 .D 4.D 5 . A. C 6.A 7. C 8.A 9.D 10. A 11. A 12.B

13.D 14.A 15.A 16.B 17.C 18. A 19. B 20 C

三、问答题:

1、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医务人员手卫生的5个时刻:操作前后、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物品及分泌物排泄物后。

6项指证: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2、医疗废物分五类: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医疗废物。

感染性废物: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次性医疗器械及废弃的被服等,常见的有棉球、棉签、一次性使用手套、口罩、帽子、引流面条、纱布、压脉带等;

(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3)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废弃的血液、血清等,如:检验科的培养皿、试管、标本杯。

病理性废物:手术室、病理科内产生的废弃的人体和动物组织、器官、尸体、病理蜡块等。

损伤性废物: 1、医用针头、缝合针。 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踞等。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等。

药物性废物:废弃的一般性药品、细胞毒性药物、遗传毒性药物及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化学性废物: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废弃的化学消毒剂,如:戊二醛、酒精、碘伏、碘酊、洗必泰等,汞血压计、汞体温表。

处理程序:(1)分类收集:分别放入黄色垃圾袋内(传染病患者医疗废物要双层包装,并注明“传染”),利器需装入利器盒内,3/4满时扎口、贴标签并注明垃圾种类、产地、日期、签名;病区与物业公司在交接单上登记医疗废物的种类、数量、重量公斤并双签字;医疗垃圾应日产日清。

放射性废物:放入衰败箱衰败后取出,再按医疗废物分类处理。

(2)运输:由物业公司每日3次,按指定线路集中运输至垃圾暂存处,并与暂存处人员交接签字。

(3)暂存:不能露天存放,与生活垃圾分开;在垃圾暂存处存放时间小于48小时。

(4)处理:垃圾暂存处工作人员与有资质的医疗废物处理公司(翰洋公司)交接、双签名,运送到指定地点焚烧处理。

注意:密闭运送;人员做好防护;交接三联单保存3年。

3、医院感染定义: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以后发生的感染;有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后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

4、标准预防是指: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1)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缘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

标准预防的措施:

(1)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要戴手套;接触不同病人时要更换手套,脱手套后要洗手。

(2)对病人进行任何有血液或体液喷溅的操作时,要穿防渗透的隔离衣或围裙、鞋套,同时加戴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3)病人用后的医疗仪器设备应按要求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

(4)处理锐器时应防止被伤害。

a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

b在使用注射器时,千万要注意:不要向用过的注射器针头上套针头帽;正确使用利器盒。

c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尽可能减少创口出血。

d在创口缝合时,一定要避免意外刺伤。

e不要将锐利废弃物与其他废弃物混在一起。

F、被感染性物质污染后医疗器具要正确处置:放入器械回收盒,用供应室密闭回收,集中处理(除朊毒体、气性坏疽、不明原因突发传染病污染的医疗器具先消毒-后清洗),其他患者使用的器具均先清洗后消毒。

5、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后的处理:医务人员一旦发生HBV、HCV、HIV等职业暴露后,应立即按要求处理。

(1)局部处理

a、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b、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c、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全身处理

a、调查病人的检测结果,如HBV、HCV等阳性者,应根据暴露情况,在消化科等相关医师指导下对职业暴露者进行预防性的治疗。

b、对于既往已有免疫,其抗HBs抗体>10iu/ml时,不需要进一步治疗。对于没有免疫力的人,应根据暴露情况预防性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尽早使用(最好48小时内,最迟<1周),同时进行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

c、免疫接种后,还应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查,以确定是否有了合适的血清学反应。

d、如为HIV职业暴露,应在疾控中心艾滋病所的指导下处理:如在暴露后的当时、1周、第4周、12周和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预防性服药者,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观察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后的报告:本人24小时内填写职业暴露(或锐器伤)登记表,详细填写暴露时间、地点、经过以及暴露的方式、部位、损伤程度、处理方法、暴露源的种类、含病毒情况等,由科主任或护士长签名后报感染管理科。根据暴露情况报医保办公室备案。如果HIV职业暴露,感染管理科及时上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在疾控中心艾滋病所的指导下处理,定期随访、观察。

6、医院感染暴发的应急处置预案:

(1)报告范围:包括医院感染暴发和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2)发现医院感染暴发的科室或微生物室应立即电话或书面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如遇非上班时间或其它特殊原因不能以电话或当面方式进行报告的,应报院行政值班,院行政值班通知感染管理科人员。

(3)责任科室立即成立调查小组,积极协助查找原因,根据院感科的建议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对患者积极实施救治。

(4)临床科室保存好相关资料,积极配合专职人员的调查、监测,不得拒绝和阻碍,不得提供虚假材料。临床科室根据医院领导小组讨论决定,执行是否暂停收治新病人、暂停手术或诊疗项目等。

7、院感监控小组职责:

(1)科主任作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

(2)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特点,制定医院感染相关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3)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

率。

(4)发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24小时内上报感染管理科,对科室报告情况进行监督

检查,避免漏报的发生。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

积极协助调查,采取控制措施。

(5)监督检查本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6)负责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7)监督指导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

(8)负责本科室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工作。

(9)负责科室医疗废物分类管理,按医院有关规定执行医疗废物处理。

(10)对本科室卫生员、配膳员、陪护人员、探视者等进行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卫生宣教和督导。

(11)监督检查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不得重复使用。严禁使用过期消毒灭菌的药、械。负责其他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工作。

(12)工作制度:每月对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自查,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和持续质量改进分析;科室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监控小组会议,对本季度院感质量控制、病例监测、环境监测、耐药菌监测、抗菌药物的使用等有关内容,网上新颁布的院感有关文件、规范,进行讨论,对整改措施、整改效果进行评价。

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护士职责:

(1)在科主任和护士长领导下,在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业务指导下,做好本科室预防医院感染的管理及监测工作。

(2)督促、检查本科室医疗废物的管理、一次性物品的管理和预防医院感染制度的落实情况。

(3)预防因护理措施不当造成的医院感染,督促检查本科室工作人员做好消毒隔离及无菌操作。

(4)发现医院感染病例,积极采取相应预防控制或隔离措施,防止医院感染流行。

(5)督促医师按时填报“感染病例调查表”,对疑有院内感染者,督促留取标本,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了解细菌种类及耐药情况,以便指导合理用药。

(6)重点科室定期进行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及灭菌器械、消毒器械、使用中的消毒剂等监测。

(7)负责对本科室病人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等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医师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及院感专职人员指导下,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及资料收集与上报工作。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院内网上填写“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24小时内报告

感染管理科,科室做好登记。

(二)经常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怀疑医院感染发生时,及时做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及必要的检查以确定诊断,定期分析科室医院感染情况并向科主任汇报。

(三)预防因诊治不当造成的医院感染,督促检查本科室医师无菌操作技术及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情况。

(四) 发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应立即向科主任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积极协助专职人员调查医院感染发病原因,提出有效控制措施,并积极投入控制工作。

(五)配合监控专职人员开展调查及科研工作。

(六)协助科主任做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医疗废物的管理、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的工作。

8、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掌握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用药。

(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4)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表报告;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

(5)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6)应熟练掌握无菌操作、卫生洗手及手消毒等隔离预防技术。

(7)掌握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采取双向保护措施,既防止感染病人将病原菌传染给医务人员,也防止医务人员将病原菌传染给病人。

(8) 工作人员自身感染应接受适宜的治疗,采取措施防止将自身感染传播。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多重耐药菌患者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C )

A.标准预防+ 空气传播的隔离

B. 标准预防+ 飞沫传播的隔离

C.标准预防+ 接触隔离

D. 标准预防+ 严密隔离

2、MRSA菌株是指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下列哪一种抗菌药物耐药:( A )

A、甲氧西林或苯唑西林

B、万古霉素

C、利福平

D、氯霉素

3、如果血培养标本不能及时运送,应暂存于何种环境?( C )

A.4℃ B.-18℃ C.室温

4、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室内清洁消毒时,要用专用的拖把、抹布。

B、与患者直接接触的医疗器具如血压计、体温表等专用。

C、要联合使用抗生素,及时杀灭细菌,防止传播。

D、检验科发现多重耐药菌,要及时通知临床科室,对患者进行隔离。

5、安置多重耐药菌患者住院时,下列哪项措施是错误的( B )

A 隔离房间应当有隔离标识

B 不同种类的多重耐药菌患者可同住一室

C 没有条件单间隔离,应当做好床边隔离

D多重耐药菌患者转科前应当通知接诊科室。

6、下列哪项不是控制MRSA的主要措施( D )

A、严格手卫生

B、隔离MRSA患者

C、戴手套

D、穿鞋套

二、填空题

1、常见的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2、我院微生物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患者,向科室反馈的方式有电话和检验单标注院内网上反馈。

3、科室接到电话或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做好记录,并立即采取接触隔离_措施,于 2 小时内通过院内信息系统报告感染管理科。

二、简答题

1、何为多重耐药菌?多重耐药菌主要的预防控制措施有哪些?

答:多重耐药菌:主要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主要的预防控制措施有:(1)严格实施隔离措施(2)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3)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4)加强医院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5)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6)主动筛查患者

2、我院微生物室反馈方式:电话反馈、检验单标注院内网上反馈。科室登记在院感质控

本上,并签名。

多重耐药菌感染报告: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24小时内用医院信息系统网上报感染管理科。

3、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有哪些?

重点部位感染的预防技术指南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卫生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是:( A )

A、细菌数应≤10cfu/cm2

B、细菌数应≤5cfu/cm2

C、细菌数应≤1cfu/cm2。

2、接触患者之前,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医务人员应:( A )

A、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B、必须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C、先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3.测定普通直管紫外线灯的强度时,在灯管下垂直距离为多少?( B )

A.2m;

B.1m;

C.1.5m。

4、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几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 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 C )

A、6小时;

B、 12小时;

C、 24小时;

D、48小时。

5、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C )

A、环境消毒

B、合理使用抗菌素

C、洗手

D、隔离传染病人

6、多重耐药菌患者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C )

A.标准预防+ 空气传播的隔离

B. 标准预防+ 飞沫传播的隔离

C.标准预防+ 接触传播

D. 标准预防+ 严密隔离

7、MRSA菌株是指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下列哪一种抗菌药物耐药:( A )

A、甲氧西林或苯唑西林

B、万古霉素

C、利福平

D、氯霉素

8、如果血培养标本不能及时运送,应暂存于何种环境?( C )

A.4℃ B.-18℃ C.室温

9、医疗废弃物分为( C )

A 3类

B 4类

C 5类

D 6类

10、手术预防用药的最佳时机是( C )

A、术后30分钟

B、术前4小时

C、术前30分钟—2小时

11、当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经治医生必须在几小时内报告院感科。( B )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12.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结果显示正确的是( D )

A、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阴性,导管段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

B、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不同种类的致病菌

C、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不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D、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13. 留置导尿管后留取尿液标本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B )

A、消毒尿管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

B、留取大量尿液标本时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留取

C、留取大量尿液标本时不能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留取,应从集尿袋中采集

D、不能直接从导尿管中放取

14.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方式是( B )

A、顺行性感染

B、逆行性感染

C、自发性感染

D、双向感染

15. 导尿管置管后哪项做法不正确( D )

A、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

B、保持引流管密闭,搬运活动时夹闭引流管

C、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

D、发现尿液浑浊,使用含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

16.下列除哪项应立即拔管( B )

A、导尿管堵塞

B、导尿管留置超过7天

C、留置导尿装置无菌性或密闭性被破坏

D、出现尿路感染时

17.中心静脉置管后下列哪些操作不正确( C )

A、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

B、对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C、需要注射用药时应直接向导管内注入药物

D、医护人员接触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严格执行手卫生

18、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室内清洁消毒时,要用专用的拖把、抹布。

B、与患者直接接触的医疗器具如血压计、体温表等专用。

C、要联合使用抗生素,及时杀灭细菌,防止传播。

D、检验科及临床科室发现多重耐药菌,要及时报告院感科,对患者进行隔离。

19、安置多重耐药菌患者住院时,下列哪项措施是错误的( B )

A 隔离房间应当有隔离标识

B 不同种类的多重耐药菌患者可同住一室

C 没有条件单间隔离,应当做好床边隔离

D多重耐药菌患者转科、手术前应当通知相关科室。

20、手卫生设施( D )

A、洗手池、水龙头B、流动水、清洁剂

C、干手用品、手消毒剂D、以上都是

21、重点部门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时间( B )

A、每个月

B、每季度

C、每半年

D、以上都不是

22、下面有关留置导尿措施正确的是( D )

A、置管前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B、置管时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

C、置管后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

D、以上都是

23、下面有关留置血管内导管措施正确的是( E )

A、置管部位应铺大无菌单(巾);置管人员应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B、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

C、置管后应当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血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D、不应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

E、以上都是

24、下列哪项不是控制MRSA的主要措施( D )

A、严格手卫生

B、隔离MRSA携带者

C、戴手套

D、穿鞋套

25、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百分之多少的医院感染?( A )

A、30%

B、15%

C、5%

D、10%

二、填空题

1、留置血管内导管患者应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为:无菌纱布为 1次/2天,无菌透明敷料为 1-2次/周,如果纱布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2、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或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3、中心静脉置管首选静脉为锁骨下静脉 ,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

4、外科手术部位感染为切口浅部组织感染、切口深部组织感染、

器官/腔隙感染。

5、重点部位医院感染(三管一切口)指___呼吸机相关性肺炎_、_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__导管相关血流感染____、__外科手术部位感染__。

三、判断题:

1、留置血管内导管患者导管不宜常规更换,特别不应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对)

2、留置导尿患者应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对)

3、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或者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必要时应当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对)

4、针眼处脓点(仅限于缝线通过处的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不属于切口浅部组织感染。(对)

5、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视切口情况决定是否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不对)

6、医院感染病例应在24小时内上报院感科,如遇暴发倾向时,随时报告。(对)

7、临床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前,应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过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或霉变等。(对)。

8、发生于术后30天以内的手术切口感染属于医院感染。(对)

四、问答题

1、何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诊断依据?

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是指: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接受机械通气时发生的肺炎,包括发生肺炎48h内曾经使用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者。

V AP诊断标准为:

1、使用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以上或撤机拔管48小时内。

2、胸片示肺部侵润性阴影或出现新的侵润性阴影。

3、肺部可闻及湿性啰音。

同时具备以下任意两项:1)血常规白细胞大于10×109/L或小于4×109/L;2)体温>38.5℃或<36.5℃;3)呼吸道有脓性分泌物;4)支气管分泌物可找到病原菌。

2、何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诊断依据?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简称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

(>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

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3、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的定义?诊断依据有哪些?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诊断依据有哪些?

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者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并且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者应当结合尿培养。

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清洁中段尿或者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

(2)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的细菌菌落数≥103cfu/ml。

(3)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1X400),在每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

(4)经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有尿路感染证据的。

患者虽然没有症状,但在1周内有内镜检查或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应当诊断为无症状性菌尿症。

4、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及诊断依据?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分为切口浅部组织感染、切口深部组织感染、器官/腔隙感染。

(一)切口浅部组织感染。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

2. 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

3.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和触痛,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浅层组织。

下列情形不属于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1.针眼处脓点(仅限于缝线通过处的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

2.外阴切开术或包皮环切术部位或肛门周围手术部位感染。

3.感染的烧伤创面,及溶痂的Ⅱ、Ⅲ度烧伤创面。

(二)切口深部组织感染。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深部软组织(如筋膜和肌层)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脓液,但脓液不是来自器官/腔隙部分。

2.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者由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同时,患者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热,肿胀及疼痛。

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探查、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切口深部组织脓肿或者其他感染证据。

同时累及切口浅部组织和深部组织的感染归为切口深部组织感染;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腔隙感染,无须再次手术归为深部组织感染。

(三)器官/腔隙感染。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术中解剖部位(如器官或者腔隙)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器官或者腔隙穿刺引流或穿刺出脓液。

2.从器官或者腔隙的分泌物或组织中培养分离出致病菌。

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器官或者腔隙脓肿或者其他器官或者腔隙感染的证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