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路基冻胀与翻浆的防治

浅谈路基冻胀与翻浆的防治
浅谈路基冻胀与翻浆的防治

浅谈路基冻胀与翻浆的防治

摘要对公路工程而言,后期病害会严重影响公路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尤其是对于一些常年属于冻土地区的公路,由于反复受到季节性冻土,或者连续冻土的影响,很容易造成路面的损坏,而这其中最常见的破坏就是路基冻胀,还有就是翻浆等。公路一旦出现这两种危害,那么就会大大降低公路使用质量和安全性,所以本文主要就公路路基冻胀和翻浆进行研究,认识路基冻胀和翻浆,并找出二者关系和产生的原因,针对性给出预防措施,希望给公路工程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路基冻胀;翻浆;原因;预防措施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境内寒冷地区,还有高原寒冷地区分别比较广泛,这对于整个中国的公路網建设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尤其是位于寒冷区的公路主要容易出现路面冻胀和翻浆两种危害,所以要想在北方寒冷区域,还有高寒地区建设公路,就必须要解决路基冻胀和翻浆问题,这样才能确保修建的公路使用寿命更长,更安全。

1 路基冻胀与翻浆的概念

在季节性冻土或者多发性冻土区域,公路路基难免会出现冻结现象,并且在其中会产生水分迁徙,在冬季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水分就会逐渐从路基向上流动,并在公路中结冰,而公路路基中间会形成面积比较大的结冰层,这时候路基整体会被抬起,而幅度又不相同,所以不均匀的起拱会导致路面在拉力作用下产生裂缝,不同的路面由于强软不同,所以也会产生不同的破坏。而翻浆主要就是在季节性冻土和多发性冻土区域,公路路基还是会在气温较低情况下产生水流聚集向上,但是一旦当温度回暖,地基中产生的冰块开始消融,那么就会对公路造成强度的破坏,公路在荷载的影响下就会裂缝、冒泥和鼓包等[1]。所以通过描述,这二者就是在同一公路的不同破坏过程,只要公路出现了冻胀,那么随着温度变化,就会产生翻浆现象,所以这对于防治公路这样的危害需要从源头控制,一举将二者从源头进行控制和干预。

2 路基冻胀与翻浆的原因

首先是土质,其中粉质土就具有冻胀性,也易产生翻浆。而黏性土只有在路基中水分供应十分充足的情况下,并且伴随着冻土缓慢形成之时才会产生冻胀。粗质土最难以产生冻胀,但是一旦混入粉黏土,那么也会产生冻胀。其次是水,水在路基中的结冰和迁徙是根本原因,路基附近的地下水会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秋天多雨季节也会带来许多水分,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温度是决定产生冻胀与翻浆的基础。公路路基含水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只有在温度达到临界时,如果在路基中的水不能在结冰前迁徙,那么也无法形成冻胀与翻浆。最后就是路面与荷载的影响,比如在潮湿的地基上修筑公路,尤其是铺设沥青混凝土公路,导致透气性降低,或者路面厚度过高,都会增加冻胀与翻浆的风险。路面荷载越大,在翻浆区域就越容易发生翻浆事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