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管理手册2017

新版管理手册2017
新版管理手册2017

管理手册

编制:文件编制组

审核:

批准:

2017年1月18日发布2017年1月18日实施

****** 修订履历 ******

版本修订页次备注

目录前言

手册说明

管理手册颁布令

公司简介

引用标准

有关术语

4. 组织的背景环境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环境管理体系

4.4.1 总则

4.4.2 过程方法

5 领导作用

领导作用与承诺

环境方针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6策划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6.1.1 总则

6.1.2 环境因素

6.1.3 合规义务

6.1.4 措施的策划

环境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

6.2.1 环境目标

6.2.2 实现环境目标措施的策划.

变更的策划

7支持

资源

能力

意识

沟通

7.4.1 总则

7.4.2 内部信息交流

7.4.3 外部信息交流

形成文件的信息

7.5.1总则

7.5.2编制和更新

7.5.3文件化信息的控制

8运行

运行策划和控制

应急准备和响应

9绩效评价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1.1总则

9.1.2合规性评价

内部审核

管理评审

10改进

不符合与纠正措施

改进

持续改进

附件1 程序文件清单

附件2 方针和目标

附件3 组织及管理体系结构图附件4 各主要岗位的职责和权限附件5 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

附件6生产工艺流程图

前言

手册说明

本手册按照ISO14001:2015标准要求编写,适用于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本手册是环境管理的纲领性、法规性文件,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后生效,任何部门及个人必须遵照执行。为了将本手册中的规定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公司制订了一套程序文件及相应的管理文件。

本手册分“受控”版和“非受控”版两种发放控制形式,作为受控版发放到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及以上职位之人员,非受控版发给外部单位或个人,以作宣传、介绍之用,所有受控版皆有各自的编号(非受控版不编号),受控版由持有人妥善保管,不得丢失,并由持有人负责在所在部门贯彻实施,当手册正本发生修改时,各受控版本将随之修改, 公司不负责修改非受控版。

管理手册每年由最高管理者组织评审一次,若最高管理者认为有必要时也可随时组织评审,管理手册的管理执行公司《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

管理手册颁布令

发布令

本手册的编写依据是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和本公司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手册一旦经总经理批准生效后,即成为全公司范围内环境管理体系纲领性文件和最低限度的系统性要求,本公司全体员工必须贯彻执行。

总经理:

2017年1月18日

任命书

为了贯彻ISO14001:2004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标准,加强本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领导,特任命副总同志(公司管理层)为本公司的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的主要职责为:

1、确保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2、向总经理报告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3、在整个公司提高满足环境管理法律法规要求的意识;

4、负责环境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对外联络工作。

总经理:

2017年1月18日

公司简介:

引用标准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有关术语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组织的环境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公司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时,应确定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影响环境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外部因素(包括法律法规、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社会和经济因素等)和内部因素(公司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企业知识、环境绩效等)。这些因素应包括受外部影响的或能够影响公司的环境状况,公司应对这些因素进行监视和评审。

在确定这些相关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时,组织应考虑以下方面:

a)可能对组织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

b)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

c)组织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承诺;

d)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确定:

a)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这些相关方的有关需求和期望(即要求);

c)这些需求和期望中哪些将成为其合规义务。

组织应更新以上确定的结果,以便于理解和满足影响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考虑以下相关方:

a)公司直接顾客、最终使用者、供应链中的供方、分销商、零售商及其他;

b) 政府职能部门、周边敏感目标、协作方、承包方、外包方(固废物处置方)等;

c) 公司职工、公司的下属机构、上级派出机构及其他。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可以帮助本公司更好的建立清晰的方针和目标,履行合规义务。满足相关方的要求并争取做到更高的期望值。

确定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界定管理体系的边界和应用,以确定其范围。

在确定环境管理体系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内部和外部问题;

b)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c)合规义务;

d)公司单元、职能和物理边界;

e)其活动和服务;

f)其实施控制与施加影响的权限和能力。

本公司管理体系的范围为:8888888。

管理体系

4.4.1总则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同时为了满足相关方需求和期望,按照ISO14001:2015标准要求及公司实际情况建立文件化管理体系,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保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所建立的管理体系。

并确定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个组织内的应用,

a)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

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c)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包括监视、测量和相关绩效指标),以确保这些过程的运行和有效控制;

d)确定并确保获得这些过程所需的资源;

e)规定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责任和权限;

f)应对按照的要求所确定的风险和机遇;

g)评价这些过程,实施所需的变更,以确保实现这些过程的预期结果; h)改进过程和管理体系。

4.4.2 文件化信息:

a)保持形成文件的信息以支持过程运行: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管理文件;

b)保留确认其过程按策划进行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标准要求形成的文件化信息,如:各种记录。

5 领导作用

领导作用与承诺

5.1.1总则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方面证实其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与承诺:

a)对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承担责任

b)确保制定方针和目标并与组织的战略方向保持一致且在组织内得到理解和实施;

c)确保管理体系的要求纳入到公司的管理过程;

d)促进使用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

e)提供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f)进行有效沟通管理以及符合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g)确保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的输出;

h)促使、指导和支持员工参与对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作出贡献;

i)增强持续改进和创新;

j)支持其他的管理者在其负责的领域证实其领导作用。

环境方针

“遵纪守法,坚持预防;保护环境,不断改进。”

最高管理者制订、批准方针并确保:

a)适应公司的经营宗旨和发展方向;

b)包括保护环境的承诺、履行其合规义务和持续改进的承诺;

c)为目标的制订和评审提供基础和框架;

d)在公司范围内传达、理解并贯彻实施方针,适用时提供相关方;

e)对方针的持续适宜性进行评审;

f)必要时可对其进行修改以适应公司内外环境的变化;

g)对方针的批准、发布、评审和修改都应实行控制。

岗位作用、职责和权限

为了有效的实施环境管理,本公司确定了组织结构(见附件4),规定了各级各岗位人员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并在公司内对各级员工进行了必要的传达,各职能部门的职能分配表(附件7) 管理手册(附件5)对公司各主要岗位职责权限进行了确定,建立职能为了:

a)确保体系各负其责;

b)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得到充分执行,结果符合期望的要求;

c)有专人负责定期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体系运行绩效及提出改进的需求;

d)职责的充分履行,可以确保组织内理解并提高环境的意识;

f)确保在策划和实施管理体系变更时保持其完整性。

6.策划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6.1.1 总则

策划管理体系时,组织应考虑组织的宗旨及方向,内、外部环境因素、相关方的要求、管理体系的范围及确定的环境因素、合规义务等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便:

a)确保管理体系实现期望的结果;

b) 确保组织能稳定地实现服务符合要求;

c)增强有利影响,预防或减少非预期影响包括外部环境状况对组织的潜在影响;

d)组织应确定管理体系范围内的潜在紧急情况,特别是那些可能具有环境影响的潜

在紧急情况;

e)实现持续改进。

为此组织应策划:

a)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b) 在管理体系过程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

c)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采取的任何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都应与其对服务的符合性潜在影响相适应。

6.1.2 环境因素

公司应在所界定的管理体系范围内,确定其活动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及其相关的环境影响。此时应考虑生命周期观点。

确定环境因素时,组织必须考虑:

a)变更,包括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以及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

b)异常状况和可合理预见的紧急情况。组织应运用所建立的准则,确定那些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适当时,组织应在其各层次和职能间沟通其重要环境因素。

组织应保持以下内容的文件化信息:

——环境因素及相关环境影响;

——用于确定其重要环境因素的准则;

——重要环境因素。注:重要环境因素可能导致与有害环境影响(威胁)或有益环境影响(机会)相关的风险和机遇。

6.1.3 合规义务

组织应: a)确定并获取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合规义务;

b)确定如何将这些合规义务应用于组织;

c)在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其管理体系时必须考虑这些合规义务。组

织应保持其合规义务的文件化信息。

6.1.4 措施的策划

组织应策划:

a)采取措施管理其:

1)重要环境因素;

2)合规义务;

3)识别的风险和机遇。

b)如何:

1)在其管理体系过程中融入并实施这些措施;

2)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当策划这些措施时,组织应考虑其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

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以环境方针为基础建立公司的环境目标.

a)在环境方针给定的框架内在各部门进行展开;

b)目标应满足方针要求:

c)包括满足服务要求所需的内容;

d) 能够测量,可作为管理体系评价的依据;

e) 在公司内充分沟通并理解。

f) 必要时对目标进行更新,如:目标已经实现、组织方针发生变化、相关方要求变化等。

公司环境目标的描述见手册附件3,各部门应对环境目标的实现情况按规定的周期及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作为对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并识别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

变更的策划

组织应确定变更的需求和机会,以保持和改进管理体系绩效,保持管理体系的完整、有效。

组织应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变更,识别风险和机遇,并评价变更的潜在后果,对任何变更都要进行先期讨论,并对识别出来的风险和机遇进行事先分析,以便确定变更可行。

7支持

资源

公司将及时确定并提供以下方面所需的资源:

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管理体系的过程及过程运行环境。

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基础设施、过程运行环境、监视和测量资源等方面。

能力

组织应:

a)确定环境各岗位人员的能力需求,确保人员能胜任所承担的工作;

b)提供培训,以满足所确定的需求;

c)对培训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d)保存有关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的适当记录。

采取的适当措施可包括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辅导或重新分配工作,或者招聘具备能力的人员等。意识

组织应通过不同的方式确保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应意识到:

a)本组织的方针要求;

b)与之岗位或工作内容有关的目标;

c)组织内员工对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贡献,包括改进绩效的益处;

d)偏离管理体系要求的后果,包括未履行组织的合规义务的后果。

信息交沟

最高管理者及各部门应确保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在公司不同层次和职能之间就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包括以上信息与组织外部沟通,以达到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实现全员参与的目的。具体可采取:

a.会议;

b.数据信息传递;

c.网络传播等。

沟通包括所需要沟通的内容、时机、信息传递通道、接收者、反馈及处理。

7.4.1内部信息交流

组织应:

a)在其各职能和层次间就管理体系的相关信息进行内部信息交流,适当时,包括交流管理体系的变更;

b)确保其信息交流过程能够促使在其控制下工作的人员对持续改进做出贡献。

7.4.2外部信息交流

组织应按其建立的信息交流过程的规定及其合规义务的要求,就管理体系的相关信息进行外部信息交流。

形成文件的信息

7.5.1总则

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类型:

1、手册(含方针、目标、体系覆盖范围、需所过程等)

2、程序文件

3、管理文件

4、表单

文件制定依组织过程的实际需求,确定符合管理体系运行之需要。

7.5.2编制和更新

公司文件以书面或电子载体形式发布。

文件发布前及修改后必须经过批准,以确保适用;

对文件的符合性及可操作性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修订和重新评审;

对文件的修改和现行修订状态进行标识;

保持文件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制定格式符合公司人员使用习惯;

7.5.3文件控制

保证需要文件的场所得到其需要的文件;

文件易于识别和检索,依文件等级设定不同权限,防止泄密,对于文件进行标识,防止误用,定期对文件使用进行检查,防止缺损;

文件原件质量部备案,各部门使用的文件统一由质量部发放,回收、修改按程序文件要求执行,

品管部负责监督各部门文件使用的符合性,对于访问权限,由品管部统一管理。

对外来文件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进行识别,并控制其分发和使用.

从发放和使用的所有场所,及时撤出作废文件,或以其他方式控制,以防误用;

对出于任何目的所保留的已经作废的文件,都应进行适当的标识。

电子媒体文件应进行定期备份。

8运行

运行策划和控制

组织应建立、实施、控制并保持满足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以及实施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和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所识别的措施所需的过程,通过:

——建立过程的运行准则;

——按照运行准则实施过程控制。注:控制可包括工程控制和程序控制。控制可按层级(例如:消除、替代、管理)实施,并可单独使用或结合使用。

组织应对计划内的变更进行控制,并对非预期性变更的后果予以评审,必要时,应采取措

施降低任何有害影响。

组织应确保对外包过程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应在环境管理体系内规定对这些过程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的类型与程度。

从生命周期观点出发,组织应:

a)适当时,制定控制措施,确保在产品或服务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考虑其生命周期的每一阶段,并提出环境要求;

b)适当时,确定产品和服务采购的环境要求;

c)与外部供方(包括合同方)沟通其相关环境要求;

d)考虑提供与产品或服务的运输或交付、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和最终处置相关的潜在重大环境影响的信息的需求。

组织应保持必要的文件化信息,以确信过程已按策划得到实施。

应急准备和响应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对识别的潜在紧急情况进行应急准备并做出响应所需的过程。

组织应:

a)通过策划措施做好响应紧急情况的准备,以预防或减轻它所带来的有害环境影响;

b)对实际发生的紧急情况做出响应;

c)根据紧急情况和潜在环境影响的程度,采取相适应的措施预防或减轻紧急情况带来的后果;

d)可行时,定期试验所策划的响应措施;

e)定期评审并修订过程和策划的响应措施,特别是发生紧急情况后或进行试验后;

f)适用时,向有关的相关方,包括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提供应急准备和响应相关的信息和培训。

9绩效评价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1.1总则

组织应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其环境绩效。组织应确定:

a)需要监视和测量的内容:

b)适用时,监视、测量、分析与评价的方法,以确保有效的结果;

c)组织评价其环境绩效所依据的准则和适当的参数;

d)何时应实施监视和测量;

e)何时应分析和评价监视和测量结果。

适当时,组织应确保使用经校准或经验证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并对其予以维护。组织应评价其环境绩效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组织应按其建立的信息交流过程的规定及其合规义务的要求,就有关环境绩效的信息进

行内部和外部信息交流。组织应保留适当的文件化信息,作为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结果的证据。

9.1.2 合规性评价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评价其合规义务履行情况所需的过程。

a)确定实施合规性评价的频次;

b)评价合规性,必要时采取措施;

c)保持其合规情况的知识和对其合规情况的理解。组织应保留文件化信息。

内部审核

1)公司制订《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并定期开展内部审核,以确定管理体系是否:

a)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b)符合策划的安排、标准和本手册的要求;

c)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

2)确定审核的依据、目的、范围、、频次和方法;

3)以《年度审核计划》及《内部审核计划》安排进行;

4)每次审核时应特别关注上次审核的结果;

5)领导层可安排临时的审核计划。

8.2.2.1内审员应:

8.2.2.保持客观、独立及公正;

8.2.2.依据程序文件进行;

8.2.2.依据审核计划表进行;

8.2.2.搜集客观证据并进行记录;

8.2.2.识别不合格并进行确认。

备注:不得审核自己的工作。

8.2.2.2审核结果:

8.2.2.进行记录;

8.2.2.填写《不符合项报告》;

8.2.2.责任部门对不符合尽快采取措施;

8.2.2.对措施实施跟踪验证直至关闭;

8.2.2.编制《内部审核报告》。

8.2.2.3内部审核结果应由管理者代表在管理评审时提交评审。关于内部审核,详见《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管理评审

公司建立了《管理评审控制程序》。在一年的间隔时间内,最高管理者应至少主持一次对公司管理体系的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应对本公司的管理体系、方针和目标是否需要更改作出评价,并对管理评审的相关记录应进行保持。

管理者代表负责制订《管理评审计划》并对管理评审的准备工作提出要求,各部门按要求分别提供以下书面资料:

管理评审应包括对下列事项的考虑:

a)以往管理评审所采取措施的状况;

b)以下方面的变化:

1)与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问题;

2)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包括合规义务;

3)其重要环境因素;

4)风险和机遇。

c)环境目标的实现程度;

d)组织环境绩效方面的信息,包括以下方面的趋势:

1)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2)监视和测量的结果;

3)其合规义务的履行情况;

4)审核结果。

e)资源的充分性;

f)来自相关方的有关信息交流,包括抱怨;

g)持续改进的机会。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

——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结论;

——与持续改进机会相关的决策;

——与环境管理体系变更的任何需求相关的决策,包括资源;

——环境目标未实现时需要采取的措施;

——如需要,改进环境管理体系与其他业务过程融合的机遇;

——任何与组织战略方向相关的结论。组织应保留文件化信息,作为管理评审结果的证据。

10改进

总则

组织应确定改进的机会,并实施必要的措施实现其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

不符合与纠正措施

发生不符合时,组织应:

a) 作出响应,适当时:

1)采取措施控制和纠正不符合;

2)处理不符合造成的后果。

b)评价消除不符合原因的措施的需求,通过采取以下措施防止不符合再次发生或在其他区域发生:

1)评审不符合;

2)确定不符合的原因;

3)确定类似不符合是否存在,或可能潜在发生。

c)实施所需的措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