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园林概述

俄罗斯园林概述
俄罗斯园林概述

俄罗斯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俄罗斯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中俄两国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等领域,都有十分密切的交往。俄罗斯文化在生活、语言、文学、和艺术等多个方面,都对中国特别是东北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面就从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下俄罗斯文化对中国东北文化的影响。 1通过俄国侨民。从俄国进入中国东北地区的俄侨以俄罗斯族人居多。俄罗斯文化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传播也主要与他们有关。哈尔滨是俄国侨民在中国东北的最大聚居地,在俄罗斯文化向中国东北地区的传播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2.通过旅俄华侨。19世纪60年代,清朝在东北地区开禁放垦,大批来自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汉族移民北上进入东北地区。90年代,伴随着俄国移民进入中国东北地区,一部分汉族移民继续北上,越过边界,进入俄境。有的从山东乘船直接进入俄国在远东的天然良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像闯关东一样,中国人管进入海参崴叫闯崴子。据统计,1900年海参崴共有旅俄华侨36700人。中国人进入俄国还有一种情况,即随着西伯利亚的开发,特别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建设,俄国政府从中国招募了大批华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政府招募华工迅速升温。到十月革命爆发前夕,旅俄华侨已达40万人。生活在俄国的华侨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逐渐学会了俄语,生活习惯也已经大半俄罗斯化。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娶俄罗斯女人为妻,所生子女的身上更多地体现出俄罗斯民族的特点。十月革命后,旅俄华侨及其子女大部分回到中国,特别是东北地区,由此把俄罗斯文化传入中国东北地区。 3.通过修建中东铁路,兴建和经营工商企业。随着中东铁路的建筑,沙俄铁路当局和沙俄资本家在中东铁路沿线各大城镇设立了许多工厂和洋行。1898年,沙俄根据筑路工程的需要在哈尔滨开设了制材厂和中东铁路总工厂。在满洲里、海拉尔等地建立了铁工厂和机器厂。在大连建立了商港修缮工厂、木材厂以及铸铁厂等。沙俄在哈尔滨开办了7家发电厂,垄断了哈尔滨市的电力工业。还在铁路沿线开办了许多轻工业工厂,如面粉、榨油、酿酒、制糖和卷烟等工厂。 4.由于俄国人在中东铁路沿线所处的特权地位,使俄罗斯文化在这一地区的传播处在十分有利的地位。以建筑为例,除众多造型各异的俄罗斯东正教堂外,另有许多哥特式、罗马式建筑,如哈尔滨秋林公司、莫斯科商场(今黑龙江省博物馆)、铁路局招待所以及哈尔滨中央大街的石头路面、松花江畔俄罗斯式的木制房屋等,构成了早期哈尔滨建筑的独特风格。俄国人将其生活习惯带到中东铁路沿线之际,通过各种途径,或强制、或间接地影响了中国东北人 5 1949年10月至1952年末,是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苏联向我国提供援建项目42项,其中有30项设于中国东北地区。在中国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助我国156项建设项目,其中有57项落户东北。这些项目大多数为新建项目。苏联在中国东北援建的57项重大工程,是以重型加工工业(重型装备制造业)为主,为此,加大了能源(煤炭)和钢铁等原材料大型项目的建设。苏联援建的57项大型建设项目,奠定了现代中国东北工业的基础。 6 20世纪50年代,中国东北出版了许多介绍苏联和翻译苏联的作品。其中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法捷耶夫的!毁灭?、!铁流?、!青年近卫军?,富尔曼诺夫的!夏伯阳?,科斯捷米扬斯卡娅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等,这些苏联作家的作品对中国东北青年 的教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苏联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对中国读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20世纪50 60年代中国东北青年学习的教材。保尔柯察金的形象教育和帮助成千上万的中国东北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踊跃参军,保家卫国,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前仆后继。

七年级下册地理《俄罗斯》教案整理

七年级下册地理《俄罗斯》教案整理 第三节俄罗斯第个教案教学目标: 借助地图,说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特点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资料,归纳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和各地区气候差异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运用统计资料,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说明该国开发西伯利亚的情况。 收集资料,说明俄罗斯民族方面的概况。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共分6个小标题。“面积最大的国家”、“平原广大”、“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丰富的资源”、“改革中的经济”、“西伯利亚的开发”,分别介绍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面积、地形特点、气候特点、资源特点、经济特点和区域开发方面的情况。 本节教材个标题为国家概况的介绍;第二、三、四个标题内容分别叙述和说明俄罗斯自然地理特征的三个重要方面:“平原广大”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为理解俄罗斯农产品和主要农业区分布提供了条件,“丰富的资源”为理解俄罗斯的经济特点和开发西伯利亚作了说明;第五、六个标题内容阐述俄罗斯人文地理特征,可以从中了解俄罗斯的

工业、农业城市、港口分布特点及亚洲西伯利亚的开发情况。本节教材的编排结构是: 本节教材图表系统提供3幅地图:①图3-22,说明俄罗斯周围海洋,亚洲与欧洲部分比较,地形区分布及特点,河流与城市。②图3-24,说明俄罗斯地势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东高西低、平原广大”是其地形主要特征。③图3-26,说明俄罗斯主要矿种及产地,特别是石油、黄金、煤、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本图淡化了矿产地的识记,强调矿产种类及其与工业基地分布的关系。 幅景观图:一为反映宗教和建筑特色的大教堂,一为贝加尔湖及湖畔的亚寒带针叶林景观。 张统计表:①上扬斯克和莫斯科气候资料分别表明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受北极地区寒冷气流影响,是北半球的寒极之一,降水较少;而西部东欧平原受大西洋影响,气候较温凉,降水较均匀,是温和的大陆性气候。②俄罗斯亚洲与欧洲部分地区差异对比则要求学生通过对比掌握其差异性,也暗示了开发西伯利亚的必要性。补充阅读材料提供了俄罗斯民族方面的概况,为学生收集此方面的资料作了示例。 本节教材还说明了俄罗斯几个方面的世界之最:①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②俄罗斯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大的国家;③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世界上淡水量最多的湖泊;4.俄罗斯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

浅析俄罗斯政治制度的特点——施宇200915035

浅析俄罗斯政治制度的特点 施宇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200915035) 摘要: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由社会主义转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上也逐渐形成了不同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具有鲜明特点的俄罗斯政治制度。本文把“强总统、弱议会、小政府”作为俄罗斯政治制度一个特点加以说明,政党制度和联邦制度作为另外两个特点加以说明。 关键词:俄罗斯政治制度;总统;政党;权利;联邦制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政治方向由社会主义急转为资本主义,确立了总统共和制的民主联邦国家,形成了以总统为国家元首、内阁对议会负责的三权分立和赋予地方自治的联邦制度。但由于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个人专制政治和当前维护国家稳定和促进国家发展的需要,俄罗斯政治制度运行带上了以总统为权力中心的强烈的个人威权色彩,一般而言,俄罗斯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强总统、弱议会、小政府”,近年来俄罗斯政党制度逐渐演变,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的也在变化,因此还需加上“政权党”和“单一制联邦”才能更完整描述俄罗斯政治制度特征。 一、“强总统、弱议会、小政府”的权力格局 1、强大的总统 在地位上,俄罗斯总统是政治权力的核心。 根据俄罗斯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他是“俄罗斯联邦宪法、人和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的保证人”;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完整;保证国家权力机关协调行使职能;确定国家内外政策的基本方向。 在权力上,俄罗斯总统类似于法国总统,集内政、外交、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权力于一身,除了和法国总统享有相同的权力,如对对议会和政府的解散权力、对政府、司法、军事机构的人事任免、重大会议的主持权、大政方针的决策权、赦免权等之外,俄罗斯总统还享有更大的权力: 第一,根据宪法,俄罗斯总统可以“根据联邦宪法性法律规定的程序确定公决”,而宪法中没有显示其他机构也有公决权,也就是说提请公决是俄罗斯总统独享的权力。 第二,顺利的任命政府总理的权力。在俄罗斯,总统可以在国家杜马三次否决总统的提名的候选人资格后,仍然任命总理并解散杜马。就政府信任问题上,总统拥有裁决解散政府还是解散杜马的权力。 第三,俄罗斯联邦总统有权提名任命和解职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长。在司法体系中,除了法院系统,俄罗斯还有一套检察机关。 由弹劾总统程序也可以看出俄罗斯总统地位稳固,宪法规定对总统的弹劾只能是因为叛国罪或其他重大犯罪,由两院提出指控,再由联邦宪法法院做出裁决。但俄罗斯宪法同时又规定“联邦委员会关于罢免俄罗斯联邦总统职务的决定应在国家杜马对总统提出指控后的3个月内作出。如果联邦委员会在这段期间内没有作出决定,对总统的指控即为废除。”此外在俄罗斯,总统几乎不用考虑公决后果。早在1992年年底和1993年3月,叶利钦发动了两次公决试图解决“府院之争”,其结果严格来说都失败了,但叶利钦不仅没有辞职,反而动用武力,最后还通过公决通过了对总统集权有利的宪法。因此,公决无法约束总统。 2、孱弱的议会 俄罗斯议会由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组成。 从宪法文本上就可以体现俄罗斯议会的孱弱,首先议会权力被其他权力机构分割,权利范围受限。例如立法动议权被总统、政府、各主体立法机关、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俄罗斯联邦最高法院和俄罗斯联邦最高仲裁法院所分割。法律须经总统签署和公布。在权力范围

近代俄罗斯的历史发展特点

近代以来的俄罗斯逐步从一个边缘化的国家变成一个地域广阔、军事强大、政治高度专制的封建国家,起对欧洲近代政治、国际关系等都有重大影响。本专题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1、国家特征:国家理论和国家政策居中心地位是近代俄罗斯的国家特征。国家理论为东正教、沙皇专制制度和国民一致性。三者的美妙的结合是俄罗斯发展和力量的源泉。它使俄罗斯长期处于自然的合理的状态,没有任何动荡。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争夺出海口成为俄罗斯国家发展战略在200多年的时间里主要集中在一个问题上。这是彼得大帝时期为俄罗斯定下的国策,被历代沙皇继承,包括斯大林。 2、同一性:俄罗斯帝国的同一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信仰的同一性,东正教自传入俄国后,基本没有多大的变革。第二是经济同一性,俄罗斯的经济尤其是帝国主义阶段,有两个大特点,一个是高度的垄断,另一个是严重依赖沙皇的优惠政策和外来的投资。第三就是政治同一性,这是经过长期考验的俄罗斯政治制度。 3、地区特征:近代以来俄罗斯的地区特征可包括本部的地区特征和非俄罗斯的地区特征。总体上,俄罗斯本部与西部边区比,相对落后,在俄罗斯本部,也只有少数几个地区比较先进。非俄罗斯本部的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波兰和乌克兰。此外,白俄罗斯、立陶宛在许多方面都比俄罗斯本部发达。 参考文献 1、改良的命运——俄国地方自治改革史,邵丽英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2、俄国东正教会改革(1861-1917),戴桂菊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版。 3、俄国东部移民开发问题研究,王晓菊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4、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期和俄国、中国社会性质转变时期的经济思想,蒋自强、张旭、王如芳等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 5、论近代俄罗斯国家政治制度的演变,祝政宏,世界历史,2004/05 6、彼得一世时期的俄中交往对俄国的影响,赵相群,甘肃农业,2006/10 7、俄罗斯西化历史的反思,焦统骞,欧洲,1995/06 8、俄日两国近代化的历史启示,张广翔,长白学刊,1996/01 9、俄罗斯国家的形成与民族主义,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2 10、略论新疆俄罗斯族的形成,江梅,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6/01 11、中、日、俄3国文化近代转型比较,雷丽平,东北亚论坛,2004/04 12、16—19世纪西伯利亚地区英国人活动探微, 王继庆, 西伯利亚研究, 2002/02

甘肃省矿产资源情况简介

甘肃省位于黄河上游,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处,跨长江、黄河和内陆河三大流域。东接陕西,东北与宁夏毗邻,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全省土地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06.25万人,辖14个市(州)和86个县(市、区)。境内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比较丰富。 矿产资源 一、矿产资源概况 截至2006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73种(含亚矿种,下同),占全国已发现矿种数的74%。全省查明资源储量矿种数有98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36种、非金属矿产53种、水气矿产2种)。 列入《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固体矿产地992处(含共伴生矿产),其中,大型矿床规模79个、中型203个、小型710个。 据《2006年全国主要矿产资源储量通报》统计,在已查明的资源矿产中我省名列全国第1的矿产有10种,居前五名的有30种,居前十名的有58种。 甘肃省查明资源储量全国排位表

截至2006年底,我省固体矿产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91种,与上年相比,新增一个钛矿种;有39个矿种的资源储量发生了变化,其中资源储量增加的有16种,减少的有23种,无变化的52种。变化幅度在-16.79%~+98.46%之间。 2006年度甘肃省保有资源储量变动情况表

二、地质矿产勘查 2007年,在全省境内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单位有35家,投入地勘资金33656万元。其中,国家6625万元,省补2850万元,大调查2134万元,地勘单位自筹7029万元,社会资金14190万元,外资828万元。全省开展重点地质矿产勘查项目271个,完成钻探223111米,坑探33400米,槽探171636米。2007年,全省在地质矿产勘查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 1、宁县中部煤炭资源普查完成钻探53孔,总进尺61365.09米,见煤层厚度0.70~28.34米,平均10.98米,新增煤炭资源量30亿吨以上,为特大型煤矿。 2、环县沙井子中部煤矿2006年完成普查, 2007年开展详查工作完成钻探31个孔,工程量21397.53米,获得煤炭资源量17亿吨以上,为特大型煤矿。 3、正宁县罗川煤矿普查找矿获得重要进展。2007年开展普查工作,完成钻探7个孔,工程量5849.09米,获得煤炭资源量9880万吨。

俄罗斯文化感受

俄罗斯文化感受 一直以来,自己就很喜欢俄罗斯这个国家,更喜欢其多样性的混合型文化。这学期,很高兴选上了“俄罗斯文化”这个课,让我从各个方面了解到了俄罗斯文化的魅力。 俄罗斯,一个地跨亚欧俩大洲的国家,拥有1707.5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1.433亿的人口以及130多个民族,可以真正算得上是地大物博了。从基辅罗斯统治时期(862-1240),俄罗斯这个国家开始形成,其文化也逐渐开始起步。我觉得也许正是由于这俩个重要因素吧,使着俄罗斯文化有着起步晚,进步快,特证明,(地域性,宗教性),水平高的特点。这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使其文化既具有东方魅力,又兼容西方的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兼有俩者文化特征的一种独立文化体系。我想,这大概是许多人喜欢俄罗斯文化,愿意研究俄罗斯文化的原因吧。 记得老师在第二节课主要讲的是俄罗斯的宗教,虽然这节课已经隔了很长时间,但有些内容我还是比较感兴趣,并记忆犹新的。俄罗斯的国教是东正教—基督教的三大派系之一。然而它们信仰的方式与其他国家也有一定区别的,比如他们的教堂建筑,画十字的方式都是独特的。他们现在青年人都喜欢在教堂举行婚礼,新生儿一般在教堂接受洗礼,亲属死亡要到教堂举行安魂祈祷,超度亡灵。甚至在军队中,东正教思想也成为对军人进行道德理想教育的重要思想,军人工作委员会中也设立了宗教事务所。东正教的传入,促进了古罗斯文化艺术和民族建筑风格的产生和形成。我想,不论是什么,人们有信仰是好的,这种信仰也是对自己一些行为的约束,信仰得可以使人们德伦理观念发生变化,进而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有了信仰,我们会用更高的水平来要求自己,努力实现目标,从而可以追求到幸福生活。 对于俄罗斯人民,在我的印象中都是有着高大魁梧的身躯,十分豪爽热情,和我们东北人差不多。然而,他们的性格还远远不止这些。用一个词语总结便是---俩面性。他们有宽广豁达的胸怀,慷慨豪爽却又忧郁;有坚韧顽强的毅力,创造力,却又缺乏理性,有依赖性和惰性;极具爆发力,干活儿快,麻利,却又长期耐力不足……这些性格中虽有优缺点之分,但却充分显示出了俄罗斯人民是“立体的人”。在他们性格特点中,最令我佩服的是他们的刚烈,坚韧,有顽强的毅力了。在二战中,震惊世界的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那样猛烈残酷的战争,俄罗斯人民没有畏惧,面对强大的敌军,他们不屈不挠,勇敢顽强,誓死保卫家园,让世人为之感叹。正如著名哲学家别尔杰耶夫所说:“俄罗斯民族始终有能力表现出很强的男子汉气魄,他们的身上有勇士的气质。”我认为,这种品质是每个民族都应该有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让民族更加强大起来。 在俄罗斯文化中,最吸引我的是他的音乐和文学了。从他的音乐和文学中,我能获得不一样的感受和力量。 每节课的课间,老师总会给我们放一些以前没听过的流行歌曲,虽然不看字幕并不能明白歌曲的内容,但仍能感受到俄罗斯歌曲的柔美,温暖,抒情等特征。以前,我接触到最多的歌曲主要是俄罗斯为国战争为背景的前苏联名歌。例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三套车》等。这些歌曲虽已成为那个时代的记忆,但仍然十分经典,十分悦耳,鼓舞人心。正是肉欲俄罗斯音乐大多来自民间,所以他常常以悠远,深沉曲调来叙述一个故事,让我们在舒缓的音乐中体味到爱情,亲情的甜美与温暖。同时,也有一些音乐能展现出历史的宏大场面,雄伟气势,

俄罗斯文化之我

俄罗斯文化之我 关键词:俄罗斯文多余人宗教东正教俄罗斯建筑摘要:在19世纪俄国文坛上,曾出现了一条“辉煌灿烂”的“多余人画廊”。在这画廊中耸立着许多具有一定“文化”高度的典型。俄罗斯是一个具有浓厚宗教传统的国家。东正教的传播带给俄罗斯的不仅仅是宗教的信仰,还涉及到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诸多方面,并以其强势的姿态给社会和生活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建筑艺术在俄罗斯的繁荣和发展亦是见证了这个铁一样的历史演变进程,并以其各个时期的艺术形式和建筑风格昭示出这种演变的真实。在俄罗斯文化课上,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了一个历史悠久,有着伟大的发展历程的俄罗斯。这个领土跨越欧亚两大洲的国家,自然而然地融合着东西方两种文化,人文资源十分丰富,带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对于文化知识的丰富理解。在俄罗斯文化课上,我们进行了很多关于俄罗斯发展的学习。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关于文学的发展,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9世纪,俄罗斯出现了很多的带有批判和讽刺意味的作品,与此同时,文章中的主角人物大多数都是小人物,但是又极具时代特点,他们是: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中的奥勃洛摩夫等。这些人在俄罗斯的文学历史上被称为“多余人”。在这些人的灵魂深处一半蕴藉着先进的民主革命意识,闪烁着为祖国进步而奋斗的思想光芒迸发着积极寻求真理和人生崇高目标的火

花;而另一半则被西方利己主义和怀疑主义的消极思想所侵蚀,他们在情感与理智的悖逆中,形成了二重矛盾的性格和杂的生命形态。到头来尽管不甘心沉沦却又无力超出社会的束缚与羁绊。他们只能是否定和怀疑的精灵,是一群生活理想的“迷惘者”,努力寻求自我实现,终因不能在生活中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变成了“多余人”俄国评论家赫尔岑给“多余人”下定义说“他们充满高贵的愿望,但羽翼折断,眼睛看到哪里就奔到哪里:他们想隐遁起来,避开生活,这是多余的,没有益处的人。”同创世英雄、寻梦者和毁灭者等类型相比,‘多余人”题材更具绵延性、复杂性和普及性。“多余人”的特征就是他们具有复杂的人生,他们是思想上的“报晓的先觉者”,行动上则是“贫乏的残疾者”。他们是属于精神世界中最鲜活和最忧郁的“精神贵族”。用一句话概括,“多余人”的心理特征是,意识和意志的不相协调。意识上的“巨人”和意志上的“矮子”,这也是“多余人”大起大落的精神历程和悲剧。“多余人”具有忧患意识和民族的整体特征,在民族兴亡中实现个人的价值。这使俄国“多余人”闪耀着某种灵光,格外动人,而且更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或许这也是俄国“多余人”在文学家笔下获得不朽价值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多余人”来说,他们恰恰处于社会关系网络的最敏感点上,因而他们的性格悲剧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而且较之一般性像,他们更集中、更深刻地反映着社会关系两极的对立和冲突,或者说,他们本身就是社会关系两极尖锐对立和激烈冲突的产物。“多余人”都具有性格缺陷,因而形成其悲剧

七下俄罗斯试讲稿

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四节俄罗斯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共2课时) 【知识与技能】 1.能在地图上读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能够根据地形图、气候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和其他资料概括俄罗斯的自然环境 的基本特点 3.能够通过具体的事例分析俄罗斯自然环境对人文环境产生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有关俄罗斯的资料和地图,了解俄罗斯的位置、地形等特点,培养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因地制宜发展的理念。 ■重点难点 重点: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方面的特点。 难点: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如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等。 教学过程: 各位考官好,我是初中地理组的02号考生,我今天抽到的试讲题目是俄罗斯——横跨亚欧大陆北部(板书:第四节俄罗斯一、横跨亚欧大陆北部) 同学们,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首先我们欣赏一段视频(播放俄罗斯国家形象宣传片。) 在悠扬的歌声里我们看完了视频,同学们看出来这是哪个国家了吗?对了,是俄罗斯。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俄罗斯,了解它。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如果去一个地方是不是,要知道它在哪呢?对,首先我们来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板书:1、地理位置) 我们之前学过描述一个地区地理位置一定要哪方面来描述呢?对了一是经纬位置;另一个是海陆位置。 请看【PPT上老师展示的】一张地图,(展示罗斯在世界的位置图)这是俄罗斯在世界的位置图。请同学们运用我们学过的描述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方法,来描述一下俄罗斯的海

俄罗斯联邦政府机构俄汉对照1

俄罗斯联邦政府机构俄汉对照(1) 2008-01-10 00:22 I Федеральные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федеральные службы и федеральные агентства, руководство деятельностью которых осуществляет Президент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федеральные службы и федеральные агентства, подведомственные этим федеральным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м 直属总统领导的联邦部门及其下属机构 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внутренних дел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俄罗斯联邦内务部 http://www.mvdinform.ru 下属Федеральная миграционная служба 联邦移民局 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по делам гражданской обороны, чрезвычайным ситуациям и ликвидации последствий стихийных бедствий 俄罗斯联邦民防,紧急状况和消除自然灾害部(简称:МЧС 紧急状况部) https://www.360docs.net/doc/de2399835.html,.ru 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иностранных дел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http://www.mid.ru 俄罗斯联邦外交部 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обороны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俄罗斯联邦国防部https://www.360docs.net/doc/de2399835.html,.ru 下属Федеральнаяслужба по военно-техническому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у https://www.360docs.net/doc/de2399835.html,.ru/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по оборонному заказу 联邦国防定单局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по техническому и экспортному контролю 联邦技术出口监督局Федеральное агентство специального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 联邦特种建设局 http://www.spetsstroy.ru 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юстици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http://www.minjust.ru俄罗斯联邦司法部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исполнения наказаний 联邦惩罚执行局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регистрационная служба 联邦注册登记局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судебных приставов 联邦法警局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фельдъегерская служб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俄罗斯联邦特种通信局 Служба внешней разведк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俄罗斯联邦对外情报局https://www.360docs.net/doc/de2399835.html,.ru/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http://www.fsb.ru/ https://www.360docs.net/doc/de2399835.html,.ru/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по контролю за оборотом наркотиков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https://www.360docs.net/doc/de2399835.html,.ru ; 俄罗斯联邦禁毒局(控制毒品流通局)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охраны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俄罗斯联邦保卫局Глав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специальных программ Президент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агентство) 俄罗斯联邦总统专项计划总局 Управление делами Президент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агентство) 俄罗斯联邦总统事务局http://www.udprf.ru/ II. Федеральные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руководство которыми осуществляет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о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федеральные службы и федеральные агентства, подведомственные этим федеральным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м 俄罗斯联邦政府领导的联邦部门及其下属机构 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здравоохранения и социального 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俄罗斯联邦卫生和社会发展部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по надзору в сфере защиты прав потребителей и благополучия человека 联邦消费者权益和人权保障监督局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по надзору в сфере здравоохранения и социального развития 联邦卫生和社会发展

俄罗斯铁路的历史

一、俄罗斯铁路的发展概况 1、俄罗斯铁路的世界和国内地位 俄罗斯拥有在世界上规模仅次于美国的庞大铁路运输网络,铁路网横跨11个时区。截至2010年,俄罗斯的铁路总里程达到128000公里,运营里程超过86000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里程达到43033公里,居世界首位。铁路是俄罗斯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承担了俄罗斯国内约43%的货运量和约40%的客运量。在世界范围内,俄罗斯铁路承担了全球约35%的货运量和约18%的客运量,货运量及客运量均居世界第三位,铁路运输密度仅次于中国 。(最新的数据资料,图片) 1俄罗斯铁路的现行体制 1.1俄罗斯铁路公司的成立 2003年9月18日,根据俄罗斯联邦政府第585号《关于成立开放式股份公司“俄罗斯铁路”》的政府命令,由国家全资拥有的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正式成立,并任命前交通部部长法捷耶夫为俄铁公司首任总裁,铁路基础设施及相关国营企业的资产同时转让到该公司,各铁路局亦成为了该股份公司的分公司,其法定注册资本达500多亿美元,为世界上最大的铁路公司之一。2004年3月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并颁布俄罗斯联邦第314号总统令《关于联邦执行权力机关的系统和结构》,决定对俄罗斯联邦政府机构进行“大部制”改革,其中撤销了原联邦交通部、联邦邮电和信息部、联邦运输部,组建成立俄罗斯联邦交通运输与通讯部。2004年5月20日,又颁布俄罗斯联邦第649号总统令《联邦执行权力机关的结构问题》,将联邦交通运输与通讯部拆分为联邦交通运输部和联邦信息技术与通讯部,联邦交通运输部下设联邦铁路运输署,承担铁路运输领域的政府监督及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相关文献资料) 1.2俄罗斯铁路运营商类型 第一种是由国家控股的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以及其旗下的控股子公司,是俄罗斯最大的铁路公司。第二种是由私人资本与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合资,并拥有自己的铁路基础设施和机车车辆的独立或半独立铁路运营商。第三种是仅拥有自己的机车车辆,使用俄铁或其他铁路公司线路营运的民营铁路运营商。(具体文字和图片资料) 二、俄罗斯铁路的历史 1、俄罗斯铁路的诞生 1.11834年在下塔吉尔建成第一台铁路蒸汽机车。(模型及相关资料) 这条小型铁路建筑者和俄国第一台铁路机车的创造者是农奴工匠契列潘诺夫父子。(相关图片) 1.21837年,俄国建成了第一条公用铁路——皇村铁路,连接了当时的俄国首都圣彼得堡 和位于其市郊的皇家行宫所在地皇村。(建成通车时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2、俄罗斯帝国时期铁路的发展 2.1 1842年-1851年,建成了当时欧洲技术水平最高的铁路:彼得堡——莫斯科,为了便 于施工计算,在交通部长梅列尼科夫的坚持下,轨距被确定为5俄尺(1524毫米)并采用右侧行车,成为俄国铁路的统一标准。(相关资料和图片)

俄罗斯多民族文化与艺术赏析

俄罗斯多民族文化与艺术赏析Multi-ethnic culture and art appreciation in Russia 学院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电话: 2016 年 6 月 安阳工学院公共艺术教育教学部

目录 摘要: (2) 引言 (2) 第一章俄罗斯特色美食发展历史 (2) 第二章俄罗斯特色菜肴 (3) 2.1 鱼子酱 (3) 2.2 黑面包 (3) 第三章俄罗斯特色饮料 (4) 3.1 科瓦斯 (4) 3.2 伏特加 (4) 3.3 茶 (5) 结论 (5) 参考文献 (5)

俄罗斯的美食文化 摘要:俄罗斯人在饮食习惯上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反映了俄罗斯民族数代人的集体智慧结晶。本文通过对俄罗斯饮食文化发展的历史、俄罗斯的特色菜肴、俄罗斯饮料等方面的论述,给大家展示了俄罗斯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总的来说,主要有两点:第一是食肉,第二是食糖,并且都食之过量。餐中无肉不叫饭,茶里没糖不为茶。 关键词:俄罗斯民族特色风俗习惯美食饮料 引言: 俄罗斯饮食的发展应该是在15世纪莫斯科成为其首都后才开始的,当时俄罗斯文化受到西欧文化的强烈影响,饮食文化方面俄罗斯的贵族比较崇尚法国,所以俄式菜受法式菜的影响比较大,后来俄式菜逐渐也吸收了意大利等国菜式的特点,并且结合自身的饮食习惯,从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俄式菜。 第一章俄罗斯特色美食的发展历史 古罗斯烹饪法形成于9世纪,直到15世纪达到兴盛。丰富的河流、湖泊和森林为俄罗斯饮食提供了众多海鲜、野味、和浆果之类的美味菜肴。而粥一直是俄罗斯的民族食品,它伴随了俄罗斯人的一生。俄罗斯人把粥视为面包的“始祖”。有句俄罗斯民间谚语这样讲:“粥——我们的母亲,黑麦面包——我们的父亲”。 在10世纪初的罗斯时期就有了萝卜、洋白菜、豌豆、黄瓜。它们的吃法各异,生吃、煮着吃、蒸着吃、烧制、腌制和泡制。土豆在俄罗斯普及已经是18世纪,西红柿是在19世纪才有。直到19世纪初,在俄罗斯的菜肴中还没有沙拉。最早的沙拉是用某种蔬菜做成的,因此得名洋白菜沙拉、黄瓜沙拉或者土豆沙拉。后来,制作沙拉的配方也复杂起来,用各种蔬菜制作,加上肉类,因而得出一些新名字:“春天”、“健康”、“海珍珠”。 18世纪是俄罗斯社会发展史上的新阶段,彼得大帝不仅将首都迁往靠近西欧,更换历法,还强制性改变许多生活习俗。从那时起便从西方引进厨炉,也引进锅、烧盘和漏勺。俄罗斯人的餐桌上也摆满了各种三明治、沙拉、酥皮馅饼和清汤,炸煎菜肴也逐渐增多,出现了美味的调味汁、肉冻、乳脂、木斯等。外国菜肴传到俄罗斯,自然与俄罗斯传统意义上的烹饪相结合,渐渐俄化,便具有俄式风味了。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俄罗斯-教案

人教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四节俄罗斯(第三课时) 地科二班

张宸浩201441404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复习巩固俄罗斯地理位置、气候、地形、自然资源与工业区之间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2)掌握俄罗斯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3)了解俄罗斯城市分布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地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锻炼读图分析能力; (2)将所学知识与生活中实际结合比较,锻炼对比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的学习,初步形成地理概念,理解地理规律; (2)将地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关心我国基本地理国情,进而了解世界各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二.教学重、难点 俄罗斯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三.教具选择 多媒体教学工具 四.课时安排 共三课时(本节课为第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俄罗斯。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先来以提问的形式回顾前两节课所学的内容。来看屏幕,两分钟的回忆时间,之后请同学来回答。 【此时写板书第四节俄罗斯(三)三.发达的交通】 好,时间到,A同学,请你回答第一个问题。 A:俄罗斯大部分处在50°N~70°N之间,20°E~180°E之间,

并且大部分处于北温带,主要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教师:好的请坐,B同学,请你回答第二个问题。 B:俄罗斯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河流多由南向北流。 教师:好的请坐,C同学,请你回答第三个问题。 C: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工业方面主要以重工业为主,而且工业分布多靠近资源产区。 教师:好的请坐。 (意图:温故知新,了解学生对于学过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深入掌握知识,强化记忆) (二)新课讲授 1.引入新课 教师:看来这几位同学对学过的知识掌握的很熟练,我们说“温故而知新”,希望大家能够主动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储量,而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俄罗斯的重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我们知道,实际情况中,原料产地与工业区会因为某些因素相距较远,那么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交通运输工具来保证原料产地与工业区之间的联系。我国有个政策,“要想富,先修路”,这六个字直观

俄罗斯当代政治制度重要问题整理与解析

俄罗斯当代政治制度 关键词:典型的总统制总统集权制 Conflict between the president and the People’s congress(两权之争) (苏联解体后,从一开始的经济改革的选择再到两大机关的矛盾,最后通过武力确立总统制、三权分立) (1)人民代表大会与以总统为首的执行权力机关在国家政治体制上出现了矛盾分歧,前者主张建立议会制国家,后者主张建立总统制国家,双方都有理由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2)双方对立的原因:1991年底,俄罗斯独立以后,选择了休克疗法的改革方案,土地私有化,经济市场化(这把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降到最低限度)。但是,这种激进的改革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相反,经济急转直下,通货膨胀严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这时,人民代表大会最高苏维埃对国家权力执行机关进行批判。 (3)两权对立的加深:国家政治体制的争论。 总统一方:废除旧宪法,确立新宪法,建立总统制,取消最高委员会,把最高苏维埃转变为专业性立法的会议。 最高苏维埃:执行权力机关受最高苏维埃监督,防止滥用权力。 相持不下的情况下,决定提交全民公决(1993年3月29日),决定将有关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交由全民公决。之后,总统试图解散人民代表大会,而人民代表大会也决定暂停执行总统命令。叶利钦还决定选举新的俄罗斯议会,在这期间全部以总统执行权力机关指导,切断人民代表大会的水电与对外联系。最后,炮打白宫,以流血方式确立了国家权力体制。 The features of Totalitarian Presidential system (集权主义总统制的特征) (1)总统决定俄罗斯的内外政策,而议会没有什么话语权。 (2)人事权掌握在总统手里。这样通过议会选举产生的少数党有可能进入政府,而多数党可能不能进入。总理由总统提名,议会杜马通过,其他政府成员无需议会同意,由总统决定即可。政府要员的提名任命完全由总统说了算。俄联邦政府几乎成了总统的一个普通办事机构。 (3)总统拥有强有力的否决权,议会的立法权受到很大限制。议会杜马通过的法案必须以总统签字后才能生效。 (4)总统有权解散议会,而议会很难监督政府。 (5)议会很难罢免总统。俄罗斯宪法规定总统因健康原因不能履行总统职务,可以提前行使总统职权,让总理代行总统职权。这实际上不具备实际可操作性,“健康状况”界定不明。总统犯叛国罪等重罪,会议可以罢免,但程序非常复杂。 93年俄罗斯联邦宪法赋予总统很大的权力,虽然各派力量颇有微词,但修宪程序复杂,至今未曾修改过。

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对其影响

《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对其影响》 姓名:杨长江 院系:文学院广告学 班级:1106班 学号:2011101030645

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对其影响 俄罗斯在许多国人的记忆里是既熟悉又陌生,既遥远又近在咫尺。记忆里的弗拉基米尔列了、保尔柯察金、名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以及建国初期的老大哥援助、抗美援朝、50年代的反目为仇、60年代的珍宝岛之战、80年代的政治经济危机,新世纪两国战略伙伴关系。这一切的交集、亲疏、纠葛让人觉得实在是道不清说不明,是既熟悉又陌生! 出于好奇心,我们大概都会想去了解俄罗斯,了解他的种种。对于一般人来,对一个国家的研究,一般局限在经济、政治、地缘关系、意识形态等方面,而从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民族的思维模式等方面来探讨的却不是很多。而真正要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首先就要就要去了解他的文化,因为只有当你认真去了解了他的文化,你才能了解他的其他方面,才不至于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它。往往,最大的错误莫过于在无知的情况下去对某一事物作出判断。 俄罗斯文化即----基辅罗斯文化可被称作为一种中世纪文化传统。它具有以下特征:文化发展速度很慢,其受上一代人的经验和传统影响很大。局部性,封闭性。当时在自然经济的条件影响下各地之间的相对孤立的,缺乏经济联系。受基督教以及其他宗教仪式很强的影响,虽然古俄罗斯文化发展模式与西欧各国不尽相同,但是它们却始终在大体上保持着一致。 一、俄罗斯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 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并通过生产、生活、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体现出来。因此,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鲜明独特的民族心理,同一民族的人的文化心理往往具有某种相似性。俄罗斯民族也不例外,其典型的文化心理特征表现为如下几点: (一)极端性和情绪化 俄罗斯民族是个情绪化严重、非常爱走极端的民族,极端性是其鲜明的民族文化心理特点。俄罗斯人在处理事情时不会选择任何妥协的方案,习惯于从一个极端步入另一个极端。俄国思想家尼·别尔嘉耶夫曾经说过,俄罗斯人是极端主义者:他们要么全要,要么什么都不要。俄罗斯著名学者德·谢·利哈乔夫院士也认为:“俄罗斯民族是一个极端性的,从一端迅速而突然转向另一端的民族,因此,这是一个历史不可预测的民族。” 俄国思想家尼·别尔嘉耶夫写道:“俄罗斯民族是最两极化的民族,它是对立面的融合……在俄罗斯人身上可以发现矛盾的特征:专制主义、国家至上和无政府主义、自由放纵;残忍、倾向暴力和善良、人道、柔顺;信守宗教仪式和追求真理;个人主义、强烈的个人意识和无个性的集体主义;民族主义、自吹自擂和救世主义、全人类性……奴隶主义和造反行动。” 这种爱走极端的民族心理使得俄罗斯人极易用最珍贵的东西去冒险,在实施自己的意图和想法时充满狂热,为了前进而不惜狠狠打击并摧毁旧的一切。所以,在大家的印象中,

单一制联邦俄罗斯国家结构的法理悖论

单一制联邦:俄罗斯国家结构的法理悖论 温恒国 2011-03-17 21:02:59 来源:《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0年第3期 【内容提要】俄罗斯联邦成立之后,在国家结构上存在着邦联化的倾向。为了克服由此产生的种种问题,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被破坏的行政权的垂直层级隶属,进行联邦集权化改造。这一集权化的过程,让俄罗斯具有了大量的单一制特点,并且,更为严重的是,破坏了俄罗斯刚刚建立起来的法治基础。 【关键词】俄罗斯联邦制单一制法治 【作者简介】温恒国,1973年生,黑龙江大学法学院讲师、博士。(哈尔滨150080) 联邦制曾被认为是大国最适宜的结构方式。目前在全世界国土面积前10位的国家中,联邦制国家有8个,而单一制国家只有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但每个国家面临的任务都是相似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活跃地方发展,哪一项任务都无法放弃。时至今日,联邦制国家与单一制国家区别的日益相对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中,中国、法国等传统的单一制国家在地方分权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让人们不仅联想到联邦制国家的某种先天优势。但是,俄罗斯的联邦制实践,或许可以告诉我们,在国家转型发展过程中,联邦制所带来的麻烦一点都不比单一制少。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这个曾经的联邦中的联邦延续了它在国家结构上的传统,但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有关联邦制的政策就一直在摇摆,争议也从未停止。甚至像俄罗斯究竟是不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这样的问题,都无法达成共识。在有关俄罗斯联邦制问题的论述中,“悖论”这个词开始被普遍而频繁地使用。在几乎

所有的联邦制国家都在强化联邦中央权威的背景下,俄罗斯的联邦制之所以还能引起如此大的争议,是因为相比其他国家来说,它在加强集权的过程中,逾越了联邦制最基本的一条准则:联邦制国家的统一,不得依靠组织控制,而只能通过经济、法律等其他手段实现。 一早期的邦联化倾向 从联邦建立的基础来看,联邦制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宪法型,即联邦基于宪法而成立,代表是美国;另一种是条约型,即通过签订双边或多边条约结成联邦,瑞士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对于现代国家来说这种区别意义不大,因为在宪法型联邦制国家中,历史上往往都签订过条约。即使美国,也在制定宪法之前,存在着北美13个州之间的联盟条约,即所谓的“邦联条款”。而条约型联邦国家现在也无一例外都有宪法,于是条约就为宪法所吸收。但单独的定约过程,对于联邦来说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因为联邦的本意就是协约。 俄罗斯人认为自己的国家属于条约-宪法型联邦,即“也同样通过宪法建立联邦,但在制定宪法之前存在一个签署专门文件——条约(协约)的过程”[1]。因此它与条约型联邦基本是一样的,但麻烦的是,俄罗斯联邦的条约内容与宪法规定并不一致,而且,签约过程不仅发生在制定宪法之前,也存在于宪法制定之后。这种联邦起源的双重性给俄罗斯联邦制建设带来了最大的法理障碍,突出表现为主权争议和不均衡性问题。 (一)主权争议 俄罗斯联邦成员即联邦主体的主权要求在苏联解体时就已经出现。当时,俄罗斯面对苏联主张自己是一个主权国家,因此当俄罗斯自己的联邦主体也基于同样的理由提出主权要求时,俄罗斯联邦中央不便马上予以反驳。而在俄罗斯成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