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中物理:选修35191原子核的组成教案

第十九章原子核

新课标要求

1.内容标准

(1)知道原子核的组成。知道放射性和原子核的衰变。会用半衰期描述衰变速度,知道半衰期的统计意义。

(2)了解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知道射线的危害和防护.

例1了解放射性在医学和农业中的应用。

例2调查房屋装修材料和首饰材料中具有的放射性,了解相关的国家标准。

(3)知道核力的性质。能简单解释轻核与重核内中子数、质子数具有不同比例的原因。会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守恒写出核反应方程。

(4)认识原子核的结合能。知道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关注受控聚变反应研究的进展。

(5)知道链式反应的发生条件。了解裂变反应堆的工作原理。了解常用裂变反应堆的类型。知道核电站的工作模式。

(6)通过核能的利用,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例3思考核能开发带来的社会问题。

(7)初步了解恒星的演化。初步了解粒子物理学的基础知识。

例4了解加速器在核物理、粒子物理研究中的作用.

2.活动建议:

(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常用的射线检测方法。

(2)观看有关核能利用的录像片.

(3)举办有关核能利用的科普讲座。

新课程学习

19.1原子核的组成★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然放射现象及其规律。

2.知道三种射线的本质,以及如何利用磁场区分它们.

3.知道原子核的组成,知道核子和同位素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初步学会探究的方法。

2.通过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自学和归纳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

2.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和世界观。

★教学重点

天然放射现象及其规律,原子核的组成。

★教学难点

知道三种射线的本质,以及如何利用磁场区分它们.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新的一章:原子核.本章主要介绍了核物理的一些初步知识,核物理研究的是原子核的组成及其变化规律,是微观世界的现象.让我们走进微观世界,一起探索其中的奥秘!

我们已经知道,原子由什么微粒组成啊?

学生回答: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

点评:由原来的知识引入新课,对新的一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教师:那原子核内部又是什么结构呢?原子核是否可以再分呢?它是由什么微粒组成?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原子核呢?

学生思考讨论。

点评:带着问题学习,激发学习热情

教师:人类认识原子核的复杂结构和它的变化规律,是从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开始的。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和含铀的矿物能够发出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可以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

居里和居里夫人在贝克勒尔的建议下,对铀和铀的各种矿石进行了深入研究,又发现了发射性更强的新元素。其中一种,为了纪念她的祖国波兰而命名为钋(Po),另一种命名为镭(Ra)。

学生一边听,一边看挂图。

点评:配合挂图,展示物理学发展史上的有关事实,树立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正确态度。

(二)进行新课

1.天然放射现象

(1)物质发射射线的性质称为放射性(radioactivity)。元素这种自发的放出射线的现象叫做天然放射现象.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

(2)放射性不是少数几种元素才有的,研究发现,原子序数大于82

的所有元素,都能自发的放出射线,原子序数小于83的元素,有的也具有

放射性.

学生一边听,一边看书.

2.射线到底是什么

教师:那这些射线到底是什么呢?这就激发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