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钟鼓楼广场规划设计 转

西安钟鼓楼广场规划设计 转
西安钟鼓楼广场规划设计 转

西安钟鼓楼广场规划设计转

第一部分:现状概况及前期分析

一、规划区位及范围

钟鼓楼广场位于西安市中心,旧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商业大街的交汇处。本次规划针对钟鼓楼广场及其周边地区提出改造、整治方案。该区域北接北院门历史街区,南至西大街南侧约50米范围,东至开元商城,西到西安市公安局,覆盖面积约15.37Ha。

二、现状概况

西安钟鼓楼屹立于市中心,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商业大街的交汇处,现已基本形成以钟鼓楼广场为中心,南连竹笆市、德福巷、书院门、碑林、北至化觉寺、清真寺的城市文化旅游中心。但作为西安市重点打造的旅游景区以及城市商业中心,钟鼓楼广场仍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功能结构、交通组织、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对该地区的发展及城市形象的展示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现状存在问题

1.广场功能结构

(1)广场上功能分区不明确;;

(2)钟鼓楼广场和鼓楼西广场缺乏空间上的联系,广场空间形态不完整;

(3)现存文物古迹保护范围不明确;

2.广场交通组织

(1)麦当劳餐厅北侧社会停车场停车混乱;

(2)鼓楼前及其四周环道机动车行流线和人行流线交叉;

(3)鼓楼北侧(北院门南口)电动车随意停放、载客;

(4)广场南侧沿西大街上公交车停靠港湾设置不合理;

3.广场周边建筑

(1)麦当劳餐厅招牌、广告牌及宣传画颜色过于鲜艳、张贴杂乱,建筑北侧屋顶架设的通讯设施及其支架有碍观瞻;

(2)钟鼓楼广场(东广场)北侧建筑外墙面颜色陈旧,餐厅店面招牌及霓虹灯广告牌形式杂乱;

4.广场小品及公共服务设施

(1)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

(2)广场上的花坛外壁和石栏杆面砖局部脱落、有污垢;

(3)钟鼓楼广场上的公共厕所过于突现,破坏广场整体形象;

(4)变电室距离鼓楼太近,外形与周边环境不协调;

(5)广场上标识系统缺乏;

四、规划目的及依据

1、规划目的

通过对广场现有功能的整合、环境的整饬,科学合理的进行提升改造规划。钟鼓楼广场将成为以展示古城风貌为依托,以钟楼鼓楼为背景,以旅游商业服务为特色,以市民休憩娱乐及旅游观光为主体的功能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人文特色突出、发展优势明显的多功能、多元化的城市广场。

2、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3.《西安市总体规划(2008-2020)》

4.《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5.《西安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条例》

6.相关法规、规范

第二部分:平面整治与节点详细规划

一、土地利用规划

地区用地性质为文物古迹用地、公共绿地、商业金融用地及市政设施用地等,在总体规划中定位为市级公共服务中心。

二、规划结构

"两心三轴四区一廊道":

--"两心":钟楼和鼓楼两个中心;

--"三轴":一是沿东、西大街的城市发展横轴,二是沿南、北大街的城市发展纵轴,三是由竹芭市经鼓楼至北院门的文化历史延续轴;

--"四区":文物保护区、人流集散区、旅游休闲观赏区、商业服务区、市级邮政服务区。

--"一廊道":钟楼到鼓楼的文物古迹通视走廊。

三、规划总平面

规划平面在钟鼓楼广场现状布局基础上,通过交通管制及流线梳理、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绿化层次、数量等措施,重视可操作性,从细节提升广场品质,整体改造广场及周边地区。

四、交通流线分析

"三线三区多节点":

--"三线":主要车流线、次要车流线、行人流线;

--"三区":人流活动区、人流集散区、人流休憩区;

--"多节点":人流聚集点

五、交通组织及停车场规划

规划新增出租车停靠点1处,取缔地面停车场1处,整治原有地面停车场3处及公交站点5处,对鼓楼周边进行交通管制,允许单侧单向机动车流及旅游大巴临时地面停车。

六、绿地系统规划

"两心三线三区":

--"两心":以钟楼、鼓楼为主体的两个景观中心;

--"三线":城市景观轴线、文化景观轴线和历史景观轴线;

--"三区":草坪树阵绿化区、草坪绿化区、树阵绿化区

第三部分:规划特色

1、规划总体布局。在钟鼓楼广场现状布局基础上,通过交通管制及流线梳理、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绿化层次、数量等措施,重视可操作性,从细节提升广场品质,整体改造广场及周边地区。

2、交通组织及停车场规划。规划新增出租车停靠点1处,取缔地面停车场1处,整治原有地面停车场3处及公交站点5处,对鼓楼周边进行交通管制,允许单侧单向机动车流及旅游大巴临时地面停车。

3、节点详细规划。对钟鼓楼广场主要节点,增加花卉、绿化层次,清洗现状花池座椅以及地面石材铺装等措施能有效提升空间品质。对广场周边建筑统一牌匾形式,按照广告规划要求设置广告,提升商业步行街商业气氛。

项目负责人:张泉

项目参加人:李孜、孟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