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史8.2 α散射和卢瑟福有核原子模型

物理学史8.2  α散射和卢瑟福有核原子模型
物理学史8.2  α散射和卢瑟福有核原子模型

8.2α散射和卢瑟福有核原子模型

卢瑟福在1898年研究放射性时发现α、β射线,并经过多年工作,在

α射线对物质的作用时,发现α射线在底片上形成的图象会由于极薄物质的散射作用而变得边缘模糊。根据J.J.汤姆生的散射理论可以解释这个现象。

1908年卢瑟福的助手盖革(H.Geiger,1882—1945)在用闪烁法观测α散射时,发现金箔的散射作用比铝箔强。卢瑟福建议盖革系统地考察不同物质的散射作用,以便在“这些物质的散射能力和遏止能力之间建立某种联系”,并让学生马斯登(E.Marsden)协助工作。他们的α射线管长达4米,本来是希望使α射束尽量地窄,以便测出准确数据。然而,出乎意料地却在闪锌屏上总出现不正常的闪光,有可能是经管壁反射所致。为此,卢瑟福建议他们试试让α粒子从金属表面上直接反射,这就导致了马斯登发现了α射线大角度散射的惊人结果。1909年,他们报导说:

“α粒子的漫反射取得了判决性证据。一部分落到金属板上的α粒子方向改变到这样的地步,以致于重现在入射的一边。”α粒子经反射后落到闪锌屏上,平均角度为90°,在屏上不同位置统计反射粒子数,得到“入射的α粒子中每8000个粒子有一个要反射回来”的统计结果①。

当卢瑟福知道这个结果时,实在难以置信,因为这无法用J.J.汤姆生的实心带电球原子模型和散射理论解释。即使用汤姆生后来提出的多次散射理论,也只能定性地说明这一反常现象,而多次散射的几率则小到微不足道,比1/8000的结果相差太远了。

卢瑟福对这个问题苦思了好几星期,终于在1910年底,经过数学推算,证明“只有假设正电球的直径小于原子作用球的直径,α粒子穿越单个原子时,才有可能产生大角度散射。”

1911年,卢瑟福在《哲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物质对α、β粒子的散射和原子构造》的论文,他写道①:

“众所周知,α、β粒子与物质原子碰撞之后将从其直线运动偏折。对于β粒子,要比α粒子散射得更厉害,因为β粒子的动量和能量小得多。这些快速运动粒子的轨道会穿越原子,并且观测到的偏折是由于原子系统中存在着强电场,这两点似已无疑问。一般都假设,α、β射线在穿过物质薄片时遭到的散射是由于物质原子多次微弱散射的结果。但是盖革和马斯登的α射线散射观测却表明α射线有一部分经单次碰撞必定会遭到大于直角的偏折。例如他们发现,入射α射线的一小部分,大约两万分之一,在穿过约0.00004厘米厚的金箔时发生了平均

为90°角的偏折。盖革随后证明,α射线束穿过这样厚的金箔,其偏折角的最可几值约为0.87°。根据概率论作一简单计算,表明α粒子偏折到90°角的机会是极小的。另外,可以看到,如果把大角度偏折看成是多次小偏折造成的,则α粒子的大角度偏折应按期待的概率规律有一定分布,(但实际上)并不服从这个概率规律。似乎有理由假设,大角度偏折是由于单个原子碰撞,因为第二次碰撞能产生大角度偏折的机会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极为微小的。简单的计算表明,原子一定是处于强大电场的位置中,以致于一次碰撞竟能产生这样大的偏折。”

卢瑟福接着写到:“由于α、β粒子穿越原子,应有可能从周密研究偏折的性质中,形成原子结构的某些概念,正是这种结构产生出上述效应。实际上,高速带电粒子受物质原子的散射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适宜的方法之一。”

然后,卢瑟福从理论上探讨能够产生α粒子大角度偏折的简单原子模型,再将理论推出的结果与当时的实验数据比较。

图8-3是卢瑟福的理论推导用图。他首先假设,对于小于10-12厘米的距离,中心电荷和α粒子的电荷都可看成是集中在一点。”“设粒子沿PO方向进入原子,离开原子时沿OP′运动,而A是抛物线的拱点,p=SN=原子中心S到粒子原方向的垂直距离。”

经过推导,得出落在偏折角为φ的方向单位面积上的α粒子数

式中n为物质单位体积的原子数,t为其厚度,Q为落在散射物质的粒子总数,φ为偏折角,φ=π-2θ,r为α射线在散射物质上入射

“由此式可见,α粒子在距入射点r处的硫化锌屏上的闪烁数正比于:

(2)散射物质的厚度t(设t很小);

(3)中心电荷量Ne;(注)

(4)反比于(mu2)2,或反比于速度的四次方(设m为常数)”。

卢瑟福将盖革和马斯登的初步数据与这些推论比较,基本相符。

接着,盖革和马斯登对α散射实验又作了许多改进,在1913年发表了全面的实验数据,进一步肯定了卢瑟福的理论①。

卢瑟福提出有核原子模型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清楚地知道,这个模型面临与经典理论相矛盾的危险,因为正负电荷之间的电场力无法满足稳定性要求。卢瑟福在论文最后特别提到“长岗曾从数学上考虑过‘土星’原子的性质”,他肯定知道长岗的土星模型和佩兰1901年提过的核模型都因上述困难而未获成功。但他却大胆地坚决地站在他们这一边,勇敢地向经典理论挑战,因为他有大角度α散射的实验事实作为依据。他相信自己的散射理论要比J.J.汤姆生的散射理论更具有普遍性,既能解释α大角度散射,又能解释β散射,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不过,在论文中他的提法很慎重,只是确认“正电荷集中在原子中心”这一点,没有作更多的推注原文如此。断。至于稳定性问题,他并不讳言,在论文一开始,就申明:“在现阶段,不必考虑所提原子的稳定性,因为显然这将取决于原子的细微结构和带电的组成部分的运动。”

卢瑟福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原子模型还很不完善。1911年4月11日在给友人波尔特武德(Boltwood)的信中写道:“希望在一、二年内能对原子构造说出一些更明确的见解。”

卢瑟福严谨的科学态度,从他的著作中也可看出一二,不论是1911年的论文,还是1913年的专著①都没有“核”这个词。在那本700页的专著中,只有4页介绍这个重要问题。不过他很中肯地指出:

“从原子内部结构获取信息的最有力的方法之一,在于研究高速粒子穿过物质的散射,例如α和β粒子。由于它们的巨大运动能量,高速α或β粒子一定会穿过挡在其路途中的原子。与原子碰撞的结果就使带电粒子偏离其直线轨道,这就可以搞清楚原子中造成偏折的电力的强度和分布。”

卢瑟福的方法和理论开辟了一条正确研究原子结构的途径,为原子科学的发展树立了不朽的功勋。然而在它提出之初,竟遭到了为时不短的冷遇。例如,1911年第一届索尔威国际物理讨论会,卢瑟福参加了,但在会议记录中竟没有提到卢瑟福的新近工作。1913年,J.J.汤姆生在作原子模型系列讲座时,也没有提到。有人查过当年的报刊文献,对卢瑟福的原子模型理论几乎没有任何反响。也许当时人们觉得卢瑟福的理论过于粗糙,把它置于形形色色的假说和猜想之列,认为它无非是一种说法而已,所以不值得一提。

然而,以卢瑟福为核心的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实验室的同事们继续坚定地走下去。盖革和马斯登为检验卢瑟福散射理论进行了系统实验研究,全面肯定了这个理论的正确性,从丹麦来的玻尔(Niels Bohr)十分敬佩卢瑟福和他的学说。玻尔把放射现象解释为核的反应;将量子学说应用于有核模型,并且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依万士(E.J.Evans)的氦光谱实验证实了玻尔关于匹克林(Pickering)谱系的预见。莫塞莱(H.G.J.Moseley)测定各种元素的X射线标识谱线,证明它们具有确定的规律性,为卢瑟福和玻尔的原子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到1914—1915年,这个理论终于得到了世人的公认。

① H. Geigerand E. Marsden,Proc.Roy.Soc.A82(1909)p.495.

① E.Rutherford,Phil.Mag.21(1911)p.669.

①详见郭奕玲、林木欣、沈慧君编著,近代物理发展中的著名实验,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十五章

① E.Rutherford,Radioactive Substances and their Radiations,Cambridge

卢瑟福散射

卢瑟福散射 卢瑟福散射实验是近代物理科学发展史中最具有影响力的重要实验之一。本世纪初,人们虽然知道了物质由原子构成,并且由气体性质和热力学理论也知道了原子的大概尺寸,约为10-8cm 。1897年,汤姆生(J.J.Thomson )发现了电子,而且知道了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但原子的内部结构却仍处于假想阶段。由于原子是中性的,电子带有负电荷,所以原子中还应有带正电的部分。汤姆生提出一种原子模型,认为正电荷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原子球内,一定数目的电子“镶嵌”在这个球内或球面上。电子可以在它们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从而发出特定频率的电磁波,这就是汤姆生的原子模型。这似乎可以解释当时已观察到的原子光谱,但事实很快否定了这一模型。1909年,卢瑟福(Lord Ernest Rutherford )和其合作者盖革(H.Geiger )与马斯顿(E.Marsden )所进行的α粒子散射实验则为另一种原子模型,即原子的核式模型(又称“行星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卢瑟福散射实验最重要的结果是发现大约有1/8000的α粒子散射角大于900,甚至接近1800,即发现存在大角度散射。当卢瑟福试图用汤姆生模型解释这个实验结果时,他发现大角度上的散射截面是不能被解释的。在汤姆生模型中,正电荷分布于整个原子,因而在原子内部的任何位置上都不可能有足够强的电场使α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为了证实该实验结果,卢瑟福认为原子中的正电荷不得不更紧密地集中在一起。通过他对物理现象深刻的洞察力,最终提出了原子的核式模型。在核式模型中,原子核的半径近似为10-13cm ,约为原子半径的1/105。卢瑟福散射实验给了我们正确的有关原子结构的图像,是现代核物理的基石。 一、原理 1. 瞄准距离与散射角的关系 卢瑟福把α粒子和原子都当做点电荷,并且假设两者之间的静电斥力是唯一的相互作用力。设一个α粒 子以速度v 0沿AT 方向入射,由于受到核电荷的库仑作用,α粒子将沿轨道ABC 出射。通常,散射原子的质量比α粒子质量大得多,可近似认为核静止不动。按库仑定律,相距为r 的α粒子和原子核之间库仑斥力的大小为: 202 42r Ze F πε= (1) 式中Z 为靶核电荷数。α粒子的轨迹为双曲线的一支,如图1所示。原子核与α粒子入射方向之间的垂直距离b 称为瞄准距离(或碰撞参数),θ是入射方向与散射方向之间的夹角。 图1 散射角与瞄准距离的关系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导出散射角与瞄准距离之间的关系为: D b ctg 22=θ (2) 其中,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史过程及各种模型建立的依据;(2)知道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及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对现象的分析中归纳中得出结论的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体会建立模型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理解物理模型的演化及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了解研究微观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原子模型演变的历史的学习,感受科学家们细致、敏锐的科学态度和不畏权威、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科学精神; (2)通过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不断深入,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扩大和加深的,领悟和感受科学研究方法的正确使用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自主学习】 填一填:卢瑟福对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粒子大角度偏转分析后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即占因原子质量绝大部分的带正电的物质体积很小而被称为原子核,其半径R的数量级为10-15m。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确定各元素原子核的电荷量,从而推断原子内的电子数。 【典例剖析】 [例题1] 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当α粒子最接近原子核时,α粒子符合下列哪些情况( ) A.动能最小 B.势能最小 C.α粒子与原子核组成的系统能量最小 D.所受原子核斥力最大 [例题2]实验测得α粒子与金核作对心碰撞时所能达到的离金核的最小距离约为2×10—14m,由此数据估算金核的密度(金原子序数79,质量数197)。 【课堂训练】 1.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 18.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教案设计

原子的核式结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史过程及各种模型建立的依据。 ②知道ɑ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以及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ɑ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对现象的分析中归纳中得出结论的逻辑推理能力。 ②通过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体会建立模型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理解物理模型的演化及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③了解研究微观现象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原子模型演变的历史的学习,感受科学家们细致、敏锐的科学态度和不畏权威、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科学精神。 ②通过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不断深入,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扩大和加深的,领悟和感受科学研究方法的正确使用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 ①引导学生小组自主思考讨论在于对ɑ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分析从而否定“枣糕模型”,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 ②在教学中渗透和让学生体会物理学研究方法,渗透三个物理学方法:模型方法,黑箱方法和微观粒子的碰撞方法。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小组自主思考讨论在于对ɑ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分析从而否定“枣糕模型”,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四、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设备、PPT多媒体课件、网上下载的FLASH小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回顾历史,引入新课

通过播放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视频,介绍人类现在已经开始利用原子的核能,其实早在1897年,汤姆孙就发现了电子,使人类第一次敲开原子世界的大门,今天我们就循着前人的足迹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的发现过程。 2.发现电子,提出问题 汤姆孙发现电子,根据原子呈电中性,原子内还有带正电部分,那么原子内部具有怎样的结构呢?汤姆孙提出了原子的葡萄干布丁模型,动画展示原子葡萄干布丁模型,汤姆孙的原子葡萄干布丁模型虽然能够解释一些物理现象,但无法解释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3.ɑ粒子散射实验原理、装置、实验现象 ɑ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主要由放射源、金箔、荧光屏、望远镜和转动圆盘几部分组成。ɑ粒子散射实验在课堂上无法直接演示,利用动画向学生模拟实验的装置、过程和现象,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切身体验,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多媒体重点指出,荧光屏和望远镜能够围绕金箔在一个圆周上运动,从而可以观察到穿透金箔后偏转角度不同的ɑ粒子。动画展示实验中,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现象,并且要让学生了解,这种观察是非常艰苦细致的工作,所用的时间也是相当长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数据 教师适时提问:根据以上实验数据,用科学语言表述实验结果: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得到实验结果:绝大多数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发生了较大偏转,极少数发生大角度偏转。 教师再次提问:根据汤姆孙原子模型分析,α粒子轰击金箔后应出现什么情况? ①α粒子出现大角度散射有没有可能是与电子碰撞后造成的? ②按照汤姆孙原子模型,α粒子在原子附近或穿越原子内部后有没有可能发生大角度偏转?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得到结果: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高考的热点,尤其是α粒子散射实验及其现象。让学生认识到实验对理论发展的重要作用,知道物理模型建立的意义及其局限性。从汤姆孙的原子结构模型到卢瑟福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既渗透科学探究的因素教学,又进行了模型法的教学,并将卢瑟福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与行星结构相类比,使学生有更清晰的直观形象、生动的认识,指出大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美,渗透哲学教育。通过学生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讨论与交流,顺理成章地否定了枣糕模型,并建立新的模型。 原子的结构非常紧密,用一般的方法是无法探测它的内部结构的,要认识原子的结构,需要用高速粒子对它进行轰击,用高速的α粒子穿过原子的散射情况,是研究原子结构的有效手段。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史过程及各种模型建立的依据。 2.知道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及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对现象的分析中归纳中得出结论的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体会建立模型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理解物理模型的演化及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了解研究微观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原子模型演变的历史的学习,感受科学家们细致、敏锐的科学态度和不畏权威、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科学精神。 2.通过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不断深入,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扩大和加深的,领悟和感受科学研究方法的正确使用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3、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解决,参与科学研究的良好学习习惯,逐步积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引导学生小组自主思考讨论在于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分析从而否定汤姆孙的枣糕模型,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 2.在教学中渗透和让学生体会物理学研究方法,渗透三个物理学方法:模型方法,黑箱方法和微观粒子的碰撞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小组自主思考讨论在于对ɑ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分析从而否定葡萄干布丁模型,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 四、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教案、设计难度梯度,努力保证课堂时效性。学生观察ɑ粒子散射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推理出卢瑟福的原子的结构模型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对提出的3个问题,前二个问题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于问题3采用先让学生猜想,师生共同分析

第一章4-卢瑟福散射公式

§3 卢瑟福散射公式 在有核模型下,卢瑟福导出一个实验上可验证的散射公式。经实验定量验证,散射公式是正确的,从而验证了散射公式所建立的基础—原子有核模型结构也是正确的。 一. 库仑散射公式(又称瞄准距公式) 2 2/2 θctg a b = b:瞄准距, θ:散射角, a=z 1z 2e 2/E α, E α=m αv 2 /2,α粒子动能。 b 与θ关系:b 越大,θ越小。 。 2.忽略核外电子影响(因为电子质量远小于α粒子质

量)。 (公式在理论力学中应学过,推导略) 瞄准距公式无法用定量实验来验证。下面来推导实验能验证的公式---卢瑟福散射公式。 二. 卢瑟福的散射公式 1.装置图 M :显微镜;S :闪烁屏;F :金箔片 2.卢瑟福的散射公式 2/42)4221(θSin d E e z z Nnt N d Ω=' 说明:

dN′: 散射到散射角为θ、立体角为dΩ的α粒子数dΩ:闪烁屏S对散射点O展开的立体角; E:α粒子动能,E=mv2/2; Z1=2, Z2=79(金的电荷数) t: 金箔厚度; n: 箔中单位体积中原子数(原子数密度); N:入射的α粒子总数 3.卢瑟福的散射公式推导, 并介绍一个重要概念:微分散射截面。 ①先说明通过右边园环的α粒子都会从左边的对应的空心园锥体内散射出来。(两个园锥体的顶点可近似重合), 一个右边小园环总是与左边一个空心园

锥体对应。 现推导小园环d σ与空心园锥体的立体角d Ω的关系: θθθππθθd Cos Sin r rSin rd r dS d 2 24222=??==Ω2162 8222 22222242322θ θθ θπθ θθππσSin d a Sin d Cos a Sin d a ctg a d b b d Ω == =?-=?= 这就是d Ω与d σ的关系式。并且由于对称性,此式对出射的任意立体角 d Ω'与对应的入射小截面d σ'的关系也成立。 ②求与一个原子核碰撞,从d Ω散射出来的α粒子数dN(假设α粒子穿过箔片时只发生

卢瑟福散射实验报告

陈杨PB05210097 物理二班 实验题目:卢瑟福散射实验 实验目的: 1.通过卢瑟福核式模型,说明α粒子散射实验,验证卢瑟福散射理论; 2.并学习应用散射实验研究物质结构的方法。 实验原理: 现从卢瑟福核式模型出发,先求α粒子散射中的偏转角公式,再求α粒子散射公式。 1.α粒子散射理论 (1)库仑散射偏转角公式 设原子核的质量为M,具有正电荷+Ze,并处于点O,而质量为m,能量为E,电荷为2e的α粒子以速度ν入射,在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的质量大得多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前者不会被推动,α粒子则受库仑力的作用而改变了运动的方向,偏转θ角,如图所示。图中ν是α粒子原来的速度,b是原子核离α粒子原运动径的延长线的垂直距离,即入射粒子与原子核无作用时的最小直线距离,称为瞄准距离。 图α粒子在原子核的库仑场中路径的偏转 当α粒子进入原子核库仑场时,一部分动能将改变为库仑势能。设α粒子最初的的动能和角动量分别为E和L,由能量和动量守恒定

律可知: ???? ??++?=??222202241 ?πεr r m r Ze E (1) L b m mr ==? ? ν?2 (2) 由(1)式和(2)式可以证明α粒子的路线是双曲线,偏转角θ与瞄准距离b 有如下关系: 20 2242 Ze Eb ctg πεθ = (3) 设 E Ze a 02 42πε= ,则 a b ctg 22 = θ (4) 这就是库仑散射偏转角公式。 (2)卢瑟福散射公式 在上述库仑散射偏转公式中有一个实验中无法测量的参数b ,因此必须设法寻找一个可测量的量代替参数b 的测量。 事实上,某个α粒子与原子散射的瞄准距离可大,可小,但是大量α粒子散射都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由散射公式(4)可见,θ与b 有对应关系,b 大,θ就小,如图所示。那些瞄准距离在b 到db b +之间的α粒子,经散射后必定向θ到θθd -之间的角度散出。因此,凡通过图中所示以b 为内半径,以db b +为外半径的那个环形ds 的α粒子,必定散射到角θ到θθd -之间的一个空间圆锥体内。

卢瑟福散射公式的实验验证

§2.4 类氢离子光谱 类氢离子:类似氢原子那样的离子 氢原子的结构:原子核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核外有一个电子绕核运动。 类氢离子:原子核带Z个单位的正电荷,核外有一个电子绕核运动。 相同处:核外有一个电子 不同处:Z不同,核质量不同 氦离子He+、锂离子Li++、铍离子Be+++……,目前利用加速器技术已能产生O7+、Cl16+、Ar17+那样的高Z的类氢离子。 类氢离子与氢原子的区别在于核电荷数和质量数不同,类氢离子核电荷数为Ze(Z=2,3,4等)。 一.氦离子(He+)光谱 1897年,天文学家毕克林(Pickering)在星光谱中发现有一系列谱线非常类似氢光谱中的巴耳未线系的线系,称为毕克林线系,图2.4.1为两线系的比较图,图中较长的线代表巴耳末系的谱线,较短线代表毕克林线系的谱线。 图2.10 毕克林线系和巴耳末线系的比较图 从图中我们可见,毕克林系可以分为两组: 一组几乎与巴耳末线系的谱线相重合,但显然波长稍有差别(短)。 一组大约分布在两条相邻的巴耳末线系的谱线之间。 毕克林认为:毕克林线系也是氢光谱,是星体上一种特殊的氢所发的谱线。

里德伯根据毕克林系谱线,得到如下公式: )121(~2 2n R -=ν ( 27,4,25,3,25=n ) 此式与巴耳末公式相似,仅量子数n 中含有半整数。 当 5,4,3=n 等整数时,得到与巴耳末线系重合的那组谱线; 当 5.4,5.3,5.2=n 等半整数时,得到夹在中间的那组谱线。 里德伯认为这些谱线都属于氢的,但在实验室中总是观察不到这类谱线,而只存在于宇宙星体光谱中,因此他认为这是星体特殊条件下存在的一种不同于地球上的氢,把它叫做宇宙氢。 但如果真的有宇宙氢存在,把毕克林线系当作氢的一个线系的话,玻尔理论是无法解释的。 二.玻尔理论对He +光谱的解释 玻尔认为:毕克林线系属于氦离子He +。 氦离子He +与氢原子十分相似,不同之处仅仅是核的质量较大(4M H ),核电荷比氢大一倍。若在玻尔有关氢原子的公式中,以Z=2代入,则玻尔理论完全适用于氦离子He +: 2442 12122220n a Z n a Z n me h r n ???=?=ππε 2222222042/4)4(2n Rhc n Z Rhc n Z h me E n -??-=?-=πεπ 2222232042/4)4(2n R n Z R n Z c h me T n -??=?=πεπ )11(4)11(~22222n m R n m RZ hc E E He m n -?-=-=ν

高中物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教案

第十八章原子结构 新课标要求 1.内容标准 (1)了解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以及有关经典实验. 例1 用录像片或计算机模拟,演示α粒子散射实验. (2)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的分析,了解原子的能级结构. 例2 了解光谱分析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2.活动建议 观看有关原子结构的科普影片. 新课程学习 高中物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教案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史过程及各种模型建立的依据. 2.知道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及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对现象的分析中归纳中得出结论的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体会建立模型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理解物理模型的演化及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了解研究微观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原子模型演变的历史的学习,感受科学家们细致、敏锐的科学态度和不畏权威、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科学精神. 2.通过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不断深入,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扩大和加深的,领悟和感受科学研究方法的正确使用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小组自主思考讨论在于对 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分析从而否定葡萄干布丁模型,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 2.在教学中渗透和让学生体会物理学研究方法,渗透三个物理学方法:模型方法,黑箱方法和微观粒子的碰撞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小组自主思考讨论在于对ɑ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分析从而否定葡萄干布丁模型,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讲述:汤姆生发现电子,根据原子呈电中性,提出了原子的葡萄干布丁模型. 学生活动:师生共同得出汤姆生的原子葡萄干布丁模型. 点评:用动画展示原子葡萄干布丁模型.

卢瑟福散射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陈杨PB05210097 物理二班 实验题目:卢瑟福散射实验 实验目的: 1.通过卢瑟福核式模型,说明α粒子散射实验,验证卢瑟福散射理论; 2.并学习应用散射实验研究物质结构的方法。 实验原理: 现从卢瑟福核式模型出发,先求α粒子散射中的偏转角公式,再求α粒子散射公式。 1.α粒子散射理论 (1)库仑散射偏转角公式 设原子核的质量为M,具有正电荷+Ze,并处于点O,而质量为m,能量为E,电荷为2e的α粒子以速度ν入射,在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的质量大得多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前者不会被推动,α粒子则受库仑力的作用而改变了运动的方向,偏转θ角,如图3.3-1所示。图中ν是α粒子原来的速度,b是原子核离α粒子原运动径的延长线的垂直距离,即入射粒子与原子核无作用时的最小直线距离,称为瞄准距离。 图3.3-1 α粒子在原子核的库仑场中路径的偏转

当α粒子进入原子核库仑场时,一部分动能将改变为库仑势能。设α粒子最初的的动能和角动量分别为E 和L ,由能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可知: ???? ??++?=??222202241 ?πεr r m r Ze E (1) L b m mr ==? ? ν?2 (2) 由(1)式和(2)式可以证明α粒子的路线是双曲线,偏转角θ与瞄准距离b 有如下关系: 20 2242 Ze Eb ctg πεθ = (3) 设 E Ze a 02 42πε= ,则 a b ctg 22 = θ (4) 这就是库仑散射偏转角公式。 (2)卢瑟福散射公式 在上述库仑散射偏转公式中有一个实验中无法测量的参数b ,因此必须设法寻找一个可测量的量代替参数b 的测量。 事实上,某个α粒子与原子散射的瞄准距离可大,可小,但是大量α粒子散射都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由散射公式(4)可见,θ与b 有对应关系,b 大,θ就小,如图3.3-2所示。那些瞄准距离在b 到 db b +之间的α粒子,经散射后必定向θ到θθd -之间的角度散出。因 此,凡通过图中所示以b 为内半径,以db b +为外半径的那个环形ds 的α粒子,必定散射到角θ到θθd -之间的一个空间圆锥体内。

第一章卢瑟福散射公式

§3 卢瑟福散射公式 在有核模型下,卢瑟福导出一个实验上可验证的散射公式。经实验定量验证,散射公式是正确的,从而验证了散射公式所建立的基础—原子有核模型结构也是正确的。 一. 库仑散射公式(又称瞄准距公式) 2 2/2 θctg a b = b:瞄准距, θ:散射角, a=z 1z 2e 2/E α, E α=m αv 2 /2,α粒子动能。 b 与θ关系:b 越大,θ越小。 。

2.忽略核外电子影响(因为电子质量远小于α粒子质量)。 (公式在理论力学中应学过,推导略) 瞄准距公式无法用定量实验来验证。下面来推导实验能验证的公式---卢瑟福散射公式。 二. 卢瑟福的散射公式 1.装置图 M :显微镜;S :闪烁屏;F :金箔片 2.卢瑟福的散射公式 2/42)4221(θSin d E e z z Nnt N d Ω='

说明: dN′: 散射到散射角为θ、立体角为dΩ的α粒子数dΩ:闪烁屏S对散射点O展开的立体角; E:α粒子动能,E=mv2/2; Z1=2, Z2=79(金的电荷数) t: 金箔厚度; n: 箔中单位体积中原子数(原子数密度); N:入射的α粒子总数 3.卢瑟福的散射公式推导, 并介绍一个重要概念:微分散射截面。 ①先说明通过右边园环的α粒子都会从左边的对应的空心园锥体内散射出来。(两个园锥体的顶点可近似重合),

一个右边小园环总是与左边一个空心园锥体对应。 现推导小园环d σ与空心园锥体的立体角d Ω的关系: θθθππθθd Cos Sin r rSin rd r dS d 2 24222=??==Ω2162 8222 22222242322θ θθ θπθ θθππσSin d a Sin d Cos a Sin d a ctg a d b b d Ω == =?-=?= 这就是d Ω与d σ的关系式。并且由于对称性,此式对出射的任意立体角 d Ω'与对应的入射小截面d σ'的关系也成立。 ②求与一个原子核碰撞,从d Ω散射出来的

高中物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教案+练习

高中物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教案+练习 教学目标 1、知道α粒子散射实验及其现象,了解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以及提出此模型的实验依据 2、认识实验对理论发展的总要作用 3、知道物理模型建立的意义及其局限性,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重点难点 重点:α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核式结构理论 难点:渗透和让学生体会物理学研究方法 设计思想 α粒子散射实验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体现了研究微观世界的一种科学的方法,也是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点。对卢瑟福如何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汤姆孙原子模型,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学习人类研究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节的设计强调核式结构模型建立的依据而非结论,重点在于暴露模型建立的思路和研究的方法。对物理学史的教育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课堂引入】 讲述:汤姆生发现电子,根据原子呈电中性,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 学生活动:师生共同得出汤姆生的原子枣糕模型。 点评:用图片或动画展示原子枣糕模型。。 【课堂学习】 学习活动一:α粒子散射实验 问题一:为什么用α粒子的散射现象可以研究原子的结构? 原子的结构非常紧密,用一般的方法是无法探测它的内部结构的,要认识原子的结构,需要用高速粒子对它进行轰击。而α粒子具有足够的能量,可以接近原子中心。它还可以使荧光屏物质发光。如果α粒子与其他粒子发生相互作用,改变了运动方向,荧光屏就能够显示出它的方向变化。研究高速的α粒子穿过原子的散射情况,是研究原子结构的有效手段。 学生:体会α粒子散射实验中用到科学方法;渗透科学精神(勇于攀登科学高峰,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的教育。 问题二:α粒子散射是怎么做的 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主要由放射源、金箔、荧光 屏、望远镜和转动圆盘几部分组成。 动画展示 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动画展示实验中,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现象。 通过多媒体重点指出,荧光屏和望远镜能够围绕金箔在一个圆周上运动,从而可以观察到穿

卢瑟福散射实验(277)

卢瑟福散射实验 4 PB04210277 刘善峰 实验目的:通过卢瑟福核式模型,说明α粒子散射实验,验证卢瑟福散射理论; 并学习应用散射实验研究物质结构的方法。 实验原理: α粒子散射理论 (1)库仑散射偏转角公式 设原子核的质量为M ,具有正电荷+Ze ,并处于点O ,而质量为m ,能量为E ,电荷为2e 的α粒子以速度ν入射, 当α粒子进入原子核库仑场时,一部分动能将改变为库仑势能。设α粒子最初的的动能和角动量分别为E 和L ,由能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可知: ??? ? ??++?=??222202241 ?πεr r m r Ze E (1) L b m mr ==? ? ν?2 (2) 由(1)式和(2)式可以证明α粒子的路线是双曲线,偏转角θ与瞄准距离b 有如下关系: 2 2242 Ze Eb ctg πεθ = (3) 设E Ze a 02 42πε=,则a b ctg 22=θ (4) 设靶是一个很薄的箔,厚度为t ,面积为s ,则图3.3-1中的db ds π2=,一个α粒子被一个靶原子散射到θ方向、θθd -范围内的几率,也就是α粒子打在

环ds 上的概率,即 θ θ θ ππd s a s db b s ds 2 sin 82cos 223 2== (5) 若用立体角Ωd 表示, 由于 θ θ θ πθ θ πd d d 2 cos 2 sin 42 sin 2==Ω 则 有θθ d s d a s ds 2 sin 1642Ω= (6) 为求得实际的散射的α粒子数,以便与实验进行比较,还必须考虑靶上的原子数和入射的α粒子数。 由于薄箔有许多原子核,每一个原子核对应一个这样的环,若各个原子核互不遮挡,设单位体积内原子数为0N ,则体积st 内原子数为st N 0,α粒子打在这些环上的散射角均为θ,因此一个α粒子打在薄箔上,散射到θ方向且在Ωd 内的概率为 s t N s ds ?0。 若单位时间有n 个α粒子垂直入射到薄箔上,则单位时间内θ方向且在Ωd 立体角内测得的α粒子为: 2 sin 424142 20200θπεΩ???? ????? ? ??=?=d E Ze t nN s t N s ds n dn (7) 经常使用的是微分散射截面公式,微分散射截面 Ω ?=Ωtd N n dn d d 01 )(θσ

原子的核式结构教学设计

《原子的核式结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原子的核式结构”是高中原子物理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教学设计虽然也能让学生掌握原子的核式结构内容,但不难看出传统教学模式仍为“师传生受”,学生还是被动地接收知识,即使学会了,也不能算会学,无法让学生体会建立模型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理解物理模型的演化及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营造一个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本人结合平时的实践,对本节内容采用通过让学生小组讨论:用汤姆生的葡萄干布丁模型能否解释ɑ粒子散射实验现象,一步一步得出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教学中虽然不能进行真实的实验,但同样处处渗透着新课程理念的科学探究思想,从而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观察能力,有利用培养学生勇于攀登科学高峰,不怕苦、不怕累的科学精神,这种通过让学生自己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引导他们自己获取知识,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本节课的设计旨在追寻前人的足迹,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分析,从而否定汤姆孙的原子模型,建立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让学生了解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提出模型或假说,这些模型或假说又在实验中经受检验,正确的被肯定,经不起检验的被否定,在新的基础上再提出新的假说。科学的研究这样螺旋上升和不断深入发展的。 内容分析 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核式结构的内容是本节教学重点。其中粒子散射实验是常用的获取微观世界信息的方法,在原子结构的研究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后的质子和中子的发现都与粒子散射实验有关。本节对于原子核式结构的建立,粒子散射实验更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重点在于对粒子散射实验观察、现象的分析以及从现象中猜测合理的结构。“原子的核式结构”是高中原子物理的重要内容,除了让学生掌握原子的核式结构内容,让学生体会建立模型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理解物理模型的演化也很重要。通过让学生小组讨论:用汤姆生的枣糕模型能否解释ɑ粒子散射实验现象,一步一步得出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教学中虽然不能进行真实的实验,但同样处处渗透着新课程理念的科学探究思想,从而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学情分析 对于原子的结构其实学生早已经知道,初中的物理、化学中都已经清楚。所以原子结构如何不是本节课要教授的目的,如何从粒子散射实验现象中得出合理的原子结构模型才是本节要关注的重点。前面光的波动性、光的粒子性的学习使学生对于从现象找本质,建模型或假说的过程已不再陌生,所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提问即可理解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前一节学习了电子的发现过程,学生已经知道原子是有结构的,那么结构如何分布呢学生在化学中已经学习了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绝大多数学生都已经知道了原子由原 子核和电子组成但一般都尚未清楚原子大小与原子核大小的比例关系,而这一比例必将对 学生认识微观世界产生巨大的冲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东吴大学卢瑟福散射公式介绍1

叁、電子與原子 3.1 Line Spectra 3.1.1 discovery of line spectra Newton: discovery of continuous spectrum of sunlight (1665) Fraunhofer: invention of spectrometer and discovery of dark lines in solar spectrum (1814) 發射光譜與吸收光譜 3.1.2 hydrogen spectrm

□ Balmer series (1884) ??? ??-=22121 1 m R λ, m > 2, Rydberg ’s constant R = 1.097×107 m -1 □ Lyman series (1906) ??? ??-=22111 1 m R λ, m > 1 □ Paschen series (1908) ??? ??-=22131 1 m R λ, m > 3 Rydberg 總結: ??? ??-=2211 1 m n R mn λ 3.1.3 more atomic spectra

□ Ritz combination principle (1908) 原子光譜線的頻率總是其它兩線頻率的和或差。暗示每一頻率是與原子基本性質有關的兩「項」的差(換言之,與兩量子數有關:mn ν)。 3.2 Discovery of Electron 3.2.1 Zeeman splitting (1896)

解釋:假設原子裡有荷電者在環繞,其頻率為0ν,荷質比為 m q 則在外加磁場下, 由於法拉第感應律,可證該荷電者的頻率依其運動方向的不同會分為三值。既然發光係由振動而來,則光的頻率會劈裂為三:m qB πννν4,000 ± →。劈裂為三條線 的情況稱為正常則曼效應(normal Zeeman effect )。至於劈裂成其它條數,稱為異常則曼效應(anomalous Zeeman effect ),不能從電磁學解釋。 從頻率的變化及磁場,Zeeman 首先推得荷電者的荷質比 m q 的數量級。 3.2.2 J. J. Thomson experiment (1897) 陰極射線因電場偏折,且維持為一束。此顯示其中粒子的荷質比為定數。J. J. Thomson 測得其荷質比(與Zeeman 所測得的一致),後人視為「發現電子(discovery of electron )」,將該荷質比記為e m e ;換言之,陰極射線是從一群原子 走出的電子束。 3.5.2 Millikan ’s oil drop experiment (1916) Millikan 測得小油滴的電量總是一基本單位的整數倍,因此訂出電子的電量為e = 1.601×10-19 C. ? m e = 9.108×10-31 kg

卢瑟福公式

卢瑟福散射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卢瑟福散射) 跳转到:导航、搜索 上方:预期结果:阿尔法粒子不受到扰动地通过梅子布丁模型。下方:观测结果:一小部分阿尔法粒子被反弹,表明全部正电荷集中于一个很小的区域。 在原子物理学里,卢瑟福散射(英语:Rutherford scattering)是一个散射实验,由欧尼斯特·卢瑟福领队设计与研究,成功地于 1909 年证实在原子的中心有个原子核[1],也导至卢瑟福模型(行星模型)的创立,及后来玻尔模型的提出。应用卢瑟福散射的技术与理论,卢瑟福背散射(Rutherford backscattering)是一种专门分析材料的技术。卢瑟福散射有时也被称为库仑散射,因为它涉及的位势乃库仑位势。深度非弹性散射(deep inelastic scattering)也是一种类似的散射,在 60 年代,常用来探测原子核的内部。 目录 [隐藏] ? 1 历史 ? 2 微分截面

? 3 原子核最大尺寸 ? 4 应用 ? 5 参阅 ? 6 参考文献 [编辑]历史 阿尔法粒子散射的实验完成于1909年。在那时代,原子被认为类比于梅子布丁(物理学家约瑟夫·汤姆孙提出的),负电荷(梅子)分散于正电荷的圆球(布丁)。假若这梅子布丁模型是正确的,由于正电荷完全散开,而不是集中于一个原子核,库仑位势的变化不会很大,通过这位势的阿尔法粒子,其移动方向应该只会有小角度偏差。 在卢瑟福的指导下,汉斯·盖革(Hans Geiger)和欧内斯特·马士登(Ernest Marsden)发射阿尔法粒子射束来轰击非常薄、只有几个原子厚度的金箔纸[2]。然而,他们得到的实验结果非常诡异,大约每8000个阿尔法粒子,就有一个粒子的移动方向会有很大角度的偏差(甚至超过 90°);而其它粒子都直直地通过金箔纸,偏差几乎在2°到3°以内,甚至几乎没有偏差。从这结果,卢瑟福断定,大多数的质量和正电荷,都集中于一个很小的区域(这个区域后来被称作“原子核”);电子则包围在区域的外面。当一个(正价)阿尔法粒子移动到非常接近原子核,它会被很强烈的排斥,以大角度反弹。原子核的小尺寸解释了为什么只有极少数的阿尔法粒子被这样排斥。 卢瑟福对这奇异的结果感到非常惊异。正如同他后来常说的:“这就好像你朝一张卫生纸射出一枚15吋的炮弹,炮弹却弹回来打中你一样。”[3] 卢瑟福计算出原子核的尺寸应该小于。至于其具体的数值,卢瑟福无 法从这实验决定出来。关于这一部份,请参阅后面的“原子核最大尺寸”一节。[编辑]微分截面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教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5) 第十八章原子结构 新课标要求 1.内容标准 (1)了解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以及有关经典实验。 例1 用录像片或计算机模拟,演示α粒子散射实验. (2)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的分析,了解原子的能级结构。 例2 了解光谱分析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2.活动建议 观看有关原子结构的科普影片。 新课程学习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史过程及各种模型建立的依据. 2.知道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及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对现象的分析中归纳中得出结论的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体会建立模型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理解物理模型的演化及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了解研究微观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原子模型演变的历史的学习,感受科学家们细致、敏锐的科学态度和不畏权威、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科学精神。 2.通过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不断深入,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扩大和加深的,领悟和感受科学研究方法的正确使用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小组自主思考讨论在于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分析从而否定”枣糕模

型”,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 2.在教学中渗透和让学生体会物理学研究方法,渗透三个物理学方法:模型方法,黑箱方法和微观粒子的碰撞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小组自主思考讨论在于对ɑ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分析从而否定”枣糕模型”,得 出原子的核式结构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讲述:汤姆生发现电子,根据原子呈电中性,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 学生活动:师生共同得出汤姆生的原子“枣糕模型"。 点评:用动画展示原子”枣糕模型”。 (二)进行新课 1.α粒子散射实验原理、装置 (1)α粒子散射实验原理: 汤姆生提出的枣糕原子模型是否对呢? 原子的结构非常紧密,用一般的方法是无法探测它的内部结构的,要认识原子的结构,需要用高速粒子对它进行轰击。而α粒子具有足够的能量,可以接近原子中心。它还可以使荧光屏物质发光。如果α粒子与其他粒子发生相互作用,改变了运动方向,荧光屏就能够显示出它的方向变化。研究高速的α粒子穿过原子的散射情况,是研究原子结构的有效手段。 学生:体会α粒子散射实验中用到科学方法;渗透科学精神(勇于攀登科学高峰,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的教育. 教师指出:研究原子内部结构要用到的方法:黑箱法、微观粒子碰撞方法。 (2)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 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主要由放射源、金箔、荧光屏、望远镜和转动圆盘几部分组成。 α粒子散射实验在课堂上无法直接演示,希望借助多媒体系统,利用动画向学生模拟实验的装置、过程和现象,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切身体验,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多媒体重点指出,荧光屏和望远镜能够围绕金箔在一个圆周上运动,从而可以观察到穿透金箔后偏转角度不同的α粒子.并且要让学生了解,这种观察是非常艰苦细致的工作,所用的时间也是相当长的。 动画展示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动画展示实验中,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现象

卢瑟福散射实验3

卢瑟福散射实验 PB04210277 刘善峰 实验目的:通过卢瑟福核式模型,说明α粒子散射实验,验证卢瑟福散射理论; 并学习应用散射实验研究物质结构的方法。 实验原理: α粒子散射理论 (1)库仑散射偏转角公式 设原子核的质量为M ,具有正电荷+Ze ,并处于点O ,而质量为m ,能量为E ,电荷为2e 的α粒子以速度ν入射, 当α粒子进入原子核库仑场时,一部分动能将改变为库仑势能。设α粒子最初的的动能和角动量分别为E 和L ,由能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可知: ??? ? ??++?=??222202241 ?πεr r m r Ze E (1) L b m mr ==? ? ν?2 (2) 由(1)式和(2)式可以证明α粒子的路线是双曲线,偏转角θ与瞄准距离b 有如下关系: 2 2242 Ze Eb ctg πεθ = (3) 设E Ze a 02 42πε=,则a b ctg 22=θ (4) 设靶是一个很薄的箔,厚度为t ,面积为s ,则图3.3-1中的db ds π2=,一个α粒子被一个靶原子散射到θ方向、θθd -范围内的几率,也就是α粒子打在

环ds 上的概率,即 θ θ θ ππd s a s db b s ds 2 sin 82cos 223 2== (5) 若用立体角Ωd 表示, 由于 θ θ θ πθ θ πd d d 2 cos 2 sin 42 sin 2==Ω 则 有θθ d s d a s ds 2 sin 1642Ω= (6) 为求得实际的散射的α粒子数,以便与实验进行比较,还必须考虑靶上的原子数和入射的α粒子数。 由于薄箔有许多原子核,每一个原子核对应一个这样的环,若各个原子核互不遮挡,设单位体积内原子数为0N ,则体积st 内原子数为st N 0,α粒子打在这些环上的散射角均为θ,因此一个α粒子打在薄箔上,散射到θ方向且在Ωd 内的概率为 s t N s ds ?0。 若单位时间有n 个α粒子垂直入射到薄箔上,则单位时间内θ方向且在Ωd 立体角内测得的α粒子为: 2 sin 424142 20200θπεΩ???? ????? ? ??=?=d E Ze t nN s t N s ds n dn (7) 经常使用的是微分散射截面公式,微分散射截面 Ω ?=Ωtd N n dn d d 01 )(θσ

卢瑟福散射实验

实验题目 卢瑟福散射实验 本实验通过卢瑟福核式模型,说明α粒子散射实验,验证卢瑟福散射理论;并学习应用散射实验研究物质结构的方法。 实验原理 现从卢瑟福核式模型出发,先求α粒子散射中的偏转角公式,再求α粒子散射公式。 1. α粒子散射理论 (1)库仑散射偏转角公式 设原子核的质量为M ,具有正电荷+Ze ,并处于点O ,而质量为m ,能量为E ,电荷为2e 的α粒子以速度ν入射,在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的质量大得多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前者不会被推动, α粒子则受库仑力的作用而改变了运动的方向,偏转θ角,如图3.3-1所示。图中 ν是α粒子原来的速度,b 是原子核离α粒子原运动径的延长线的垂直距离,即入射粒子与原 子核无作用时的最小直线距离,称为瞄准距离。 图 α粒子在原子核的库仑场中路径的偏转 当α粒子进入原子核库仑场时,一部分动能将改变为库仑势能。设α粒子最初的的动能和角动量分别为E 和L ,由能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可知: ??? ? ??++?=??222202241 ?πεr r m r Ze E (1) L b m mr ==? ?ν?2 (2) 由(1)式和(2)式可以证明α粒子的路线是双曲线,偏转角θ与瞄准距离b 有如下关系: 2 02242Ze Eb ctg πεθ =(3) 设E Ze a 0242πε=,则a b ctg 22=θ(4)

这就是库仑散射偏转角公式。 (2)卢瑟福散射公式 在上述库仑散射偏转公式中有一个实验中无法测量的参数b ,因此必须设法寻找一个可测量的量代替参数b 的测量。 事实上,某个α粒子与原子散射的瞄准距离可大,可小,但是大量α粒子散射都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由散射公式(4)可见,θ与b 有对应关系,b 大,θ就小,如图3.3-2所示。那些瞄准距离在b 到db b +之间的α粒子,经散射后必定向θ到θθd -之间的角度散出。因此,凡通过图中所示以b 为内半径,以db b +为外半径的那个环形ds 的α粒子,必定散射到角θ到 θθd -之间的一个空间圆锥体内。 图 α粒子的散射角与瞄准距离和关系 设靶是一个很薄的箔,厚度为t ,面积为s ,则图3.3-1中的db ds π2=,一个α粒子被一个靶原子散射到θ方向、θθd -范围内的几率,也就是α粒子打在环ds 上的概率,即 232cos 228sin 2a b db ds d s s s θ ππθθ== (5) 若用立体角Ωd 表示,由于 2sin 4sin cos 222d d d θθθπθπθΩ== 则有 θθ d s d a s ds 2 sin 164 2Ω= (6) 为求得实际的散射的α粒子数,以便与实验进行比较,还必须考虑靶上的原子数和入射的α粒子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