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数学建模-大学生就业问题

(完整word版)数学建模-大学生就业问题
(完整word版)数学建模-大学生就业问题

2010-2011第二学期

数学建模课程设计

2011年6月27日-7月1日

题目大学生就业问题

第 11 组组员1 组员2 组员3 组员4 姓名

学号 0808060217 0808060218 0808060219 0808060220 专业信计0802 信计0802 信计0802 信计0802 成绩

论文摘要

本文讨论了在新的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现象,有着“天之骄子”美誉的大学生也开始面临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受到普遍关注。大学生毕业失业群体正在不断扩大,已成为我国扩大社会就业,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的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本文针对我国现有的国情,综合考虑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定量分析的微分方程模型,随后又建立了了离散正交曲线拟合模型对得出的结果进行了检验,并分析模型得出的结果得合理性。最终得到生源数量与失业率之间的拟合多项式和拟合曲线,并预测出了未来高校招生规模的变化趋势。

在找到大学生失业规律以后,本文还具体的对毕业生的性别、出生地对失业的影响做出了定量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微分方程模型多项式曲线拟合MATLAB软件

1、问题重述

大学生就业问题:如果我们将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既没有找到工作又没有继续深造的情况视为失业,就可以用失业率来反映大学生就业的状况。下面的表中给出了某城市的大学生失业数占城市总失业人数的比率,比率的计算是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对16岁以上失业人员进行统计的结果。

表 1

请建立相应的模型对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并讨论下面两个问题:

(1)、就业中是否存在性别歧视;

(2)、学生的出生对就业是否有影响。

2、模型假设

2.1在本次研究中做出以下假设:

(1)、假设毕业生求职时竞争是公平的;

(2)、假设考研等继续深造的毕业生属于已就业人群;

(3)、假设每个毕业生都有就业或者继续深造的意图

(4)、假设就业率和失业率之和为1;

(5)、假设本文搜集的数据全部真实可靠;

2.2 在定量分析性别、出生地对失业的影响时还要做以下假设:

(1)、假设毕业生就业情况只受性别、出生地等因素的影响;

(2)、假设具有上述同等条件的毕业生间就业机会相同

(3)、假设附件中的数据信息均合理;

3、问题分析

3.1 对问题的分析

若要分析新失业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就其重要性给出各种因素的排序,就需要对搜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系统的分析,划分为不同的体系和矛盾,然后我们考虑用Logistic模型分析。

为了得到新失业群体对高校招生生源的影响和预测未来高校招生规模的变

化趋势,我们考虑建立基于微分方程模型和离散正交曲线拟合模型来进行求解,并将结果进行比较。

3.2 对大学生失业群体产生的客观原因分析及其重要性排序

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的选取的基础是因素指标体系。由于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方面,而且有些因素具有多方面表现特征,因此对其进行描述,必须借助因素和因素体系。根据科学性原则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将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为高校扩招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失衡因素、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协调因素体系以及高校毕业生的自身因素体系。

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协调因素体系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但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压缩式追求低成本造成教育资源结构失调,表现在两方面:

(1)、学科与专业的结构失衡,即学科结构和专业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不相适应。表现为:有些学科和专业人才的过度教育;有些学科和专业人才的教育资源配置不足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与专业设置基本上由各个学校自主决定,学校出于经济效益和学校发展需要,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市场行情,而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滞后性使得不同专业稀缺程度的变化与经济结构转换的需求变化不同步,致使许多热门应用学科类专业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并冲击专业教学的质量,造成这些专业的毕业生结构性过剩。从学科专业设置的历史沿革看,许多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更多是以学科自身内在逻辑的发展为依据和基础,而较少参照现实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领域的需要。当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变化迅速,高等教育结构未能迅速地做出相应的调整,其培养的人才则不能满足社会和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因此产生了知识性失业与职位空缺的矛盾。

(2)、层次结构失衡,即高等学校的学历学位教育层次比例及构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构不匹配,出现了职业刚性失业和职位空缺并存的现象。在我国目前的高等人才培养中,社会需求存在对学历教育的“符号效应”,即对能力的需求不如对学历的要求。而从需求看,社会对各级人才的需求结构呈“金字塔型”。社会不仅需要从事高深学问研究和创造发明的学术性人才,更需要把现有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产品的大批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因此,教育供给应该在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数量上形成合理的比例。然而,整个教育层次的扩招和缺乏鲜明特色的学科内容,不仅使得这种比例开始失调,而且造成各层次的毕业生不能达到应有的质量要求。同时,替代性增加,引发了就业市场中的“挤占效应”。即博士研究生挤占硕士研究生位置,硕士研究生挤占本科生位置,本科生挤占专科生位置,专科生又因为其质量不高、特色不鲜明而找不到位置。

4、模型建立

4.1微分方程模型

因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招生人数都可视为随时间动态变化, 所以我们考虑通过建立微分方程模型去认识和解决有关毕业生就业和计划招生规模的实际问题。为此, 我们做出如下的基本假设:

(1)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的变化率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如品学表现)和社会的需求呈正的线性相关。

(2)部分毕业生的主客观原因(比如,没有顺利完成学业,或者想继续报考研究生,或者就业意识淡薄,就业观念差,对自己估计不足等)影响了自身的就业,因而对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阻滞作用。

(3)高校当年的计划招生人数与毕业生总人数成正比,比例系数为c 。其中假设(2)借鉴了人口增长阻滞模型[中的“阻滞”的思想。

我们引入如下符号:

()N t :时刻t 高校毕业生的总人数,()0N t >;

()M t :时刻t 高校计划招生的总人数,()0M t >;

()r t :时刻t 毕业生的就业率(即:就业人数/毕业总人数),0()1r t <≤; ()R t :时刻t 社会对于毕业生的需求率(即:需求人数/毕业生总人数)。

记00()r t r =与00()M t M =分别为时刻0t 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与高校招生人数。

很明显,对于需求率()R t 而言,我们有:当()1R t <时, 毕业生供大于求;当()1R t =时,毕业生供求平衡;当()1R t >时,毕业生供不应求。由于社会的劳动力需求是与国家的经济运行情况正相关的,故我们这里的需求率()R t 还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GDP 速度。 4.2 基本微分方程模型的建立

首先,根据模型的假设(1)和(2),我们有:

()(1)[()()]drN

rN R t N r N dt R t r N

αλμλαμμ=+--=++- (1)

其中的比例系数λ,α与μ分别与需求人数,就业人数和未就业人数有关,故分别称为需求因子,就业因子与阻滞因子。在本文中,我们均假设0αμ+>。

其次,根据模型的假设(3),将方程(1)的两边同乘系数c ,我们得到

()(1)[()()]drN

rM R t M r M dt R t r M

αλμλαμμ=+--=++- (2)

于是,根据方程(1),当毕业生的总人数为常数时,我们得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满足一阶线性微分方程模型:

00()[()]

()dr

r R t dt r t r αμμλ?=+--???=?

(3)

最后,又根据方程(2),当毕业生的就业率为常数时,我们得到高校计划招

生的总人数满足一阶线性微分方程模型:

001{[()]()dM

R t dt

r M t M αμμλ?=+--?

??=?

5、模型求解

为方便模型(3)和(4)的求解,我们假设在模型(3)和(4)中社会对于毕业生的需求率是常数(此时记为R)。 5.1 研究毕业生的失业率

模型方程(3)有解(即失业率)为:

()()()0

1a t

c

c

r t e

r r r

μ+=--- (5)

其中c a R

a r λμ+=+是模型(3)的不稳定平衡点(失业率)。我们有以下结论:

当0c

r >时,这表明:只要影响毕业生失业的因素较大(或者社会对毕业生

的需求量较小),就存在着不稳定的毕业生失业率;

当1c r →时,这表明:只要影响毕业生失2业的因素非常大,就会出现不稳定的低失业率。

当0c r r <时,这表明:只要不稳定的失业率低于初始的失业率,就有毕业生的失业率超过不稳定的失业率c

r 。

进一步可知,毕业生的失业率达到0所需要的时间为:

1

ln c c t a r r r μ=

+- (6)

故当R →∞(供不应求)时,有0t →,这表明:需求率越大,达到低失业率

的时间越短; 当μ→0时,有1t a →ln 0R R a r λλ-,由此可见,即使阻滞因子很小,达到低失业率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5.2 研究高校的招生规模

我们有方程(4)的解(即高校计划招生的总人数)为:

()0

c a t r r r M t e

M

μ?

?

+ ?- ?

?

?

= (7)

因此,我们有以下结论:

当c r r <时,有()(1)M t M t <-,表明:高校招生总人数规模宜降低; 当c r r =时,有()(1)M t M t =-,表明:高校招生总人数规模宜保持不变; 当c r r >时,有()(1)M t M t >-,表明:高校招生总人数规模宜扩大。当R λμ>时,有0c r <和()(1)M t M t >-,此时高校招生总人数规模宜扩大。

总之,高校应当按照毕业生的失业率或者社会对于毕业生的失业率去确定其计划招生的规模。

6、模型分析及改进

6.1 模型分析

如果在模型的假设(3)的基础上,将高校招生人数的相对变化率按照毕业生

的失业率去进行调整,即()dM

r M dt β=,其中的比例系数()r β为r 的函数,那么

就有()dN

r N dt β=,再由(1)知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率满足一阶非线性微分方程模型:

()()()0

0[][]

dr

a r r R t dt r t r μβμλ?=-+---??

?=? (8)

特别地,当取()0R t R =和()0r ββ=时,只要0a βμ>+,0R λμ>,方程(8)

就有惟一稳定的平衡点(失业率) 00

01s a R

r a βλβ

μ

--=<--,且0s r =的充要条件是:

00

a

R

βλ

-=

。 这表明:在招生规模扩大和需求率较大的条件下,将会得到稳定的失业率。

如果进一步将模型的假设(3)改进为高校当年计划招生的人数相对于毕业生人数的变化率,按照其毕业生的就业率去进行调整,则有()1dM

r N dt β=,其中的比例系数()1r β为r 的函数,并且还注意到毕业生的人数为τ年前(通常取

4τ=的招生人数,即()()N t M t τ=-,从而就有高校计划招生的总人数满足一阶

线性时滞微分方程模型:

()()()100dM

r M t dt M t M βτ?=-??

?=?

(9)

又由d N d M

d t d t =和(1)知,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率仍满足模型(8),只不过

()()1r r ββ=。对于()110r ββ=>和()0R t R =均为常数的情形。由于微分方程

(6-2-9)的特征方程1e γτ

γβ=有无穷多个根,故我们可利用Taylor 展开

()1e γτγτογτ=++将其改写成近似的二次方程()11γγτβ+=,在舍去负根后,得

到正根1γ=,从而就有:

11min 1βγ?-<< ?

(10)

以及方程(9)的特解()100t t

M t M e M e βγ=<,这表明高校扩大招生人数规模的

实际增长率γ应低于相对变化率1β。又由于有

001R R a a λμλμ

βμγμ--<

----

故如果按照实际的γ去扩大招生规模(招生人数为:0t

M e γ)将会有利于降低模型(8)的稳定失业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新情况的出现和国家就业政策的调整,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将发生较大的波动。如果在模型的假设(3)的基础上,将高校招生人数的相对变化率按照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率去进行调整,那

么就有:()2dM

R M dt β=,其中的比例系数()2R β为

R 的函数。再由(1)知高校毕

业生的就业率满足一阶非线性微分方程模型:

()()()200dr

a R r R dt r t r μβμλ?=-+-+-??????

?=?

(11)

特别地,当取()0R t R = ,()()200R R βδδ=>时,只要R λμ>,0R a δμ>+,方程

(11)就有稳定的失业率0

0s R r R a λμ

δμ-=>--,且出现低失业率0s r =的充要条件是:

需求率0a

R δλ=-,δλ>。而当λδ=时,只要0R →∞,就有1s r →,这表明当需

求率充分大时,可得到稳定的低失业率。

如果将模型假设(3) 改进为高校当年计划招生人数相对于毕业生人数的变

化率按照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率去进行调整,即有()3dM

R N dt β=,其中比例系数

()3R β为

R 的函数,且注意到毕业生的人数为τ年前(4τ

=)的招生人数,即

()()N t M t τ=-,那么可得到高校计划招生的总人数满足一阶线性时滞微分方程模

型:

()()()300dM

R M t dt M t M βτ?=-??

?=?

(12)

对方程(12)的讨论类似于(9),结果是:对于()0R t R =和()33R ββ=为常数的情形,模型方程(12)的特征根满足

1min 1βγ?-<< ?

(13)

这表明扩大招生人数规模的实际增长率γ应低于相对变化率

3β,而且按照

实际增长率γ去扩大招生规模(招生人数为:0t

M e γ)也必将会有利于降低(11)的稳定失业率。

最后,我们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招生人数规模数学模型的一般化。如果将模型的假设(3)改进为高校当年计划招生人数相对于毕业生人数()M t 的变化率综合按照当年的就业率

()r t 和未来τ年(如取4τ=)社会对于毕业生的需

求率()R t τ+去进行调整,即:()()(),dM

r t R t N dt βτ=+,其中比例系数(),r R β为r

R

的函数,且注意到毕业生的人数为τ年前的招生人数,即()()N t M t τ=-,那

么我们有高校计划招生的总人数满足一阶线性时滞微分方程模型:

()()()()()00,dM

r t R t M t dt M t M βττ?=+-??

?=?

(14)

又由dN

dM dt

dt

=

和(1)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满足一阶非线性时滞微分方程模型: ()()()()00,dr

a r R t r R t dt r r r μβτμλ???=-+-++-????????

?=?

(15) 6.2定量分析

在上文中已经建立和定性分析了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如下微分方程模型

00()[()]

()dr

r R t dt

r t r αμμλ?=+--???=?

(1)

其中()r t 表示t 时刻毕业生的就业率(即:就业人数/毕业生人数,0()1r t <≤);

()R t 表示t 时刻社会对于毕业生的需求率(即:需求人数/毕业生人数)。

因为在实际调查中需求率是难以完整统计的,所以我们应根据这种实际情况将模型(1)进行相应修改,不把需求率考虑进去,于是我们有下面的微分方程模型:

00()()dr

r u

dt

r t r αμ?=+-???=?

(2)

其中比例系数α与μ分别与就业人数和未就业人数有关。以下均假设

0αμ+>。

在本文中,我们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查实际数据计算出参数α、μ,从而给出与(2)相应的微分方程定量模型,并做出定量的分析。

参数α、μ的计算方法如下 :

设高校招生人数,毕业生人数与就业率的数据如表6.2.1所示。

表6.2.1历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和失业率

年份(t ) 招生人数/万人(M ) 毕业人数/万人(N )

就业率/%(r )

2001 268.28 114 0.9 2002 320.51 145 0.8 2003 382.17 212.2 0.7 2004 447.34 254 0.73 2005 504.46 326 0.726 2006 548.58 413 0.72 2007 567.36 479 0.71 2008 599 559 0.7 2009

629

611

0.68

(该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dr

r u dt

αμ=+-进行差商近似处理,再根据最优平方逼近法我们得到

11()i i

i i i

r r r t t αμμ++-=+--

(3)

为确定参数α、μ,不妨设,x y αμμ+==则方程(3)化为:

110i i

i i i

r r y r x t t ++--+

=-

(4)

记 1111(,)()n i i

i i i

i r r s x y y r x n t t ++=-=-+

-∑,将数据代入0,0s s x y ??==??可得方程 1111

11111

1()01()()0n i i i i i i n

i i i i i i i r r y r x n t t r r y r x r n t t +++=++++=-?

-+=?-??-?-+?-=?-?∑∑ (5)

由方程(5)便可解出,x y ,从而确定出参数α、μ,得到相应的微分方程定量模型。

我们根据参考文献[13]得到参数为:0.25,0.1αμ==进而微分方程化为

(0.250.35)0.25

(2001)0.7dr

r dt

r ?=+-???=?

0.25(0.35)(0)480dM

M dt

r M t ?=+?

??=?

求的解析解为:

0.35()0.0120.174t r t e =+

0.35

(0.714)0()t

M t e

M γγ

-=

6.3 离散正交曲线拟合模型 6.3.1离散正交多项式

定义1 如果两个多项式()P x ,()Q x 满足

()()0m

i

i

i P x Q x ==∑

则称()P x 与()Q x 在点集01{,,,}m x x x ???上是离散正交的。设01{(),(),,()}n P x P x P x ???为多项式,k P 为k 次多项式,如果满足

00()()()0()m

j i k i i j k P x P x Ak j k =≠?=?>=?

∑ (5-15)

则称01{(),(),,()}n P x P x P x ???为点集01{,,,}m x x x ???上的离散正交多项式系。

对于给定的节点01{,,,}m x x x ???,可以按下列公式构造离散正交多项式系

01{(),(),,()}()n P x P x P x n m ???≤

011011()1()()(()(1)()()(1,2,3,,1)k k k k k P x P x x P x P x x P x P x k n ααβ+-=?

?

=-?

?=-+-=???-?

) (5-16)

其中

2

112

()(0,1,2,,1)(0,1,2,,1)()(0,1,2,,)

m

i k i i k k k

k k m

k k i i x P x k n k n P x k n αγγβγγ=+-=??

?==???-?

??==???-??

?==????

???

∑∑ (5-17)

这样的()P x 的首项系数为1的k 次多项式。

定理2 由式(5-16),(5-17)构造的多项式系01{(),(),,()}n P x P x P x ???为点集

01{,,,}m x x x ???上的离散正交多项式系。

6.3.2用离散正交多项式作曲线拟合

设(,)(0,1,,)xi yi i m =???为给定数据01{(),(),,()}n P x P x P x ???为点集{}i x 上的离散正交系,Φ为由其所有线性组合生成的多项式集合,

01{(),(),,()}n Span P x P x P x Φ=???。用正交多项式进行最小二乘曲线拟合,亦即求

()()n k k k P x a P x ==∈Φ∑使其满足2

2000

[()][()]min m m n

i i k Q P xi yi ak k xi yi ?====-=-=∑∑∑利

用多项式系01{(),(),,()}n P x P x P x ???的离散正交性易知,此时法方程组为:

2

20000

022

11100

2200()()()()()()m m i i i

i i m m

i i i i i n m

m n i n i i i i P x P x y a P x P x y a a P x P x y ======????

????

????

??????????????=????

???????????????

?????????????????

???

∑∑∑∑∑∑ 其解显然为

2

()()(0,1,,)()

m

m

k

i

i

k

i

i

i i m

k

k

i i P x y P x y

ak k n P

x γ====

=

=???∑∑∑

(5-21)

所以,容易得到拟合多项式

0()()n

k k k P x a P x ==∑

且其偏差平方和

2

2

20

[()]m

m

n

i k k i i k Q P xi yi y a γ====-=-∑∑∑

最后可得所求的拟合多项式

0011()()()()n n y P x a P x a P x a P x ==++???+

同样我们利用表6.2.1的数据,采用上述原理和算法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多

项式的系数如下:

表 6.3.2离散正交曲线拟合系数

系数 0α 1α 2α 3α 求得结果 67109500

-5.9E+07

17186619

-1667018

并且得到离散正交拟合曲线图6.3.2如下:

失业率

生源

离散正交拟合曲线

图6.3.2离散正交拟合曲线

由上图可知,预测到下一年的失业率,即可以根据拟合多项式计算出合理生源数量,进而对高校招生进行指导。

7、模型的评价

7.1 模型的优点:

(1)、Logistic 模型能够很好的确定自身因素对于失业的影响,并能够确定自身因素中的主要因素。

(2)、微分方程仿真模型可以很好的定性分析失业对于大学招生生源的影响,并能预测大学招生生源的变化趋势。 7.2 模型的缺点:

(1)、在建模的过程中没有考虑经济、政治等因素对就业率的影响,因此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微分方程模型只能对问题进行定性而非定量的分析。

8、定量分析性别、出生地对失业率的影响

8.1最小二乘拟合

最小二乘拟合是一种数学上的近似和优化,利用已知的数据得出一条直线或者曲线,使之在坐标系上与已知数据之间的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8.2 根据表1做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

拟合结果为:

8.3 根据拟合图形具体分析

(1)、根据第一个图可知:同为男性时农村的学生失业率高于城市的。

(2)、根据第二个图可知:同为女性时农村的学生失业率高于城市的。

(3)、根据第三个图可知:同为城市的学生时男生的失业率高于女生。

(4)、根据第四个图可知:同为农村的学生时男生的失业率高于女生。

8.4 分析结果

(1)、就业中存在性别歧视。

(2)、学生的出生对就业有影响。

9、参考文献

[1] 姜启源. 数学模型(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65-168

[2] 刘卫国. MATLAB程序设计与应用(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83-94

[3] 蒋世民.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57-61

[4] 曲娜.化存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一个微分方程定量模型. 云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4-26

附件1:离散正交多项式拟合 程序:

结果:

失业率

生源

离散正交拟合曲线

附件2: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 程序:

结果:

数学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一、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1]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首先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2,3,4].该方法是社会、经济系统决策的有效工具,目前在工程计划、资源分配、方案排序、政策制定、冲突问题、性能评价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一)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层次分析法的核心问题是排序,包括递阶层次结构原理、测度原理和排序原理[5].下面分别予以介绍.1.递阶层次结构原理 一个复杂的结构问题可以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或因素,即目标、准则、方案等.每一个因素称为元素.按照属性的不同把这些元素分组形成互不相交的层次,上一层的元素对相邻的下一层的全部或部分元素起支配作用,形成按层次自上而下的逐层支配关系.具有这种性质的层次称为递阶层次. 2.测度原理 决策就是要从一组已知的方案中选择理想方案,而理想方案一般是在一定的准则下通过使效用函数极大化而产生的.然而对于社会、经济系统的决策模型来说,常常难以定量测度.因此,层次分析法的核心是决策模型中各因素的测度化.

3. 排序原理 层次分析法的排序问题,实质上是一组元素两两比较其重要性,计算元素相对重要性的测度问题. (二)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与人对一个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思维、判断过程大体上是一致的[1]. 1. 成对比较矩阵和权向量 为了能够尽可能地减少性质不同的诸因素相互比较的困难,提高结果的准确度.T .L .Saaty 等人的作法,一是不把所有因素放在一起比较,而是两两相互对比,二是对比时采用相对尺度. 假设要比较某一层n 个因素n C C ,,1 对上层一个因素O 的影响,每次取两个因素i C 和j C ,用ij a 表示i C 和j C 对 O 的影响之比,全部比较结果可用成对比较阵 ()1 ,0,ij ij ji n n ij A a a a a ?=>= 表示,A 称为正互反矩阵.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互反阵A 满足: ,ij jk ik a a a ?=,,1,2, ,i j k n = (1) 则A 称为一致性矩阵,简称一致阵.容易证明n 阶一致阵A 有下列性质:

(完整word版)数学建模的主要步骤

数学建模的主要步骤: 第一、模型准备 首先要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建模目的,搜集必需的各种信息,尽量弄清对象的特征。 第二、模型假设 根据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合理的简化,用精确的语言作出假设,是建 模至关重要的一步。如果对问题的所有因素一概考虑,无疑是一种有勇气但方法欠佳的行为,所以 高超的建模者能充分发挥想象力、洞察力和判断力,善于辨别主次,而且为了使处理方法简单,应 尽量使问题线性化、均匀化。 第三、模型构成 根据所作的假设分析对象的因果关系,利用对象的内在规律和适当的数学工具,构造各个量间 的等式关系或其它数学结构。这时,我们便会进入一个广阔的应用数学天地,这里在高数、概率老 人的膝下,有许多可爱的孩子们,他们是图论、排队论、线性规划、对策论等许多许多,真是泱泱 大国,别有洞天。不过我们应当牢记,建立数学模型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明了并能加以应用,因此工

具愈简单愈有价值。 第四、模型求解 可以采用解方程、画图形、证明定理、逻辑运算、数值运算等各种传统的和近代的数学方法, 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一道实际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纷繁的计算,许多时候还得将系统运行情况用计 算机模拟出来,因此编程和熟悉数学软件包能力便举足轻重。 第五、模型分析 对模型解答进行数学上的分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quot;,能否对模型结果作 出细致精当的分析,决定了你的模型能否达到更高的档次。还要记住,不论那种情况都需进行误差 分析,数据稳定性分析。 数学建模采用的主要方法有: (一)、机理分析法:根据对客观事物特性的认识从基本物理定律以及系统的结构数据来推导出模 型。 1、比例分析法:建立变量之间函数关系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2、代数方法:求解离散问题(离散的数据、符号、图形)的主要方法。 3、逻辑方法:是数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对社会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实际问题,在决策,对策

大学生就业指导测试

大学生就业指导 3.1作业题 1 生涯的“以终为始”的规划是:C A、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动力 B、需要人设定一个固定的目标 C、从“未来愿景”出发的当下定位 D、生涯发展的过程不能偏离自己的目标2 从Values到Vision就是A A、把“想要”变成“看得见” B、开始寻找丰富的资源 C、开始好好学习 D、埋头专注于当前所做的事情 3 生涯愿景是:ACD A、个人认同的未来 B、一个清晰的发展计划 C、能激发积极体验的想像 D、拥有信心的期待 4 愿景可以激励人们努力行动,那么:AB A、愿景需要是自己认可 B、愿景应该能激发人的积极体验 C、愿景需要基于现实 D、愿景需要客观 3.2作业题 1 中国有多少种职业?C A、三百六十种 B、九种 C、几千种 D、无限 2 大学生主体就业在第几产业?C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平均分布 3 第二产业包括有:C A、采矿业 B、制造业 C、电力 D、建筑业 4 任何组织都有多种职能,一般包括有:ABCD A、产品研发、生产 B、采购、仓储、物流 C、财务、行政、人事 D、销售、市场、售后 3.3作业题 1 专业到职业的过渡,可以从学群来定位。学群呈现出来的核心指标是:B A、职业的行业特点 B、本领域的核心技能要素 C、领域的门槛与难度 D、领域的收入水平与发展前景 2 生涯发展的路径依赖是指:D A、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好,而不能半途而废 B、工作经常依赖于环境资源取舍 C、发展失去自主性,只是一味随环境变化 D、开始的选择,对未来的走向有特别强的决定性。 3 大学专业的学群与未来工作的关系是:ACD A、学群塑造人的核心能力,从而定位未来工作 B、无论学什么,关键看未来如何定位与努力 C、跨学群就业,会付出高昂的成本 D、毕业时的选择往往会使人惯性地沿此路径发展 4 兴趣是一个人内在的人格倾向性,所以职业定位最好与兴趣关联起来。那么,关于兴趣:AD A、区分为:倾向于“喜欢与人互动”与“喜欢与物互动” B、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工作选择一定要与兴趣结合 C、兴趣是可以持续改变的,所以更应该从发展与改变的角度看兴趣

初中数学建模案例

初中数学建模案例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中学数学建模论文指导 中学阶段常见的数学模型有:方程模型、不等式模型、函数模型、几何模型和统计模型等。我们也把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统称为应用建模。可以分五种模型来写。论文最好自己写,如果是参加竞赛的话从网上找的会被搜出来的。 一、建模论文的标准组成部分 建模论文作为一种研究性学习有意义的尝试,可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建模论文的标准组成部分由论文的标题、摘要、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现就每个部分做个简要的说明。 1. 题目 题目是给评委的第一印象,所以论文的题目一定要避免指代不清,表达不明的现象。建议将论文所涉及的模型或所用的计算方式写入题目。如“用概率方法计算商场打折与返券的实惠效应”。 2. 摘要 摘要是论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摘要应该使用简练的语言叙述论文的核心观点和主要思想。如果你有一些创新的地方,一定要在摘要中说明。进一步,必须把一些数值的结果放在摘要里面,例如:“我们的最终计算得出,对于消费者来说,打折比返券的实惠率提高了23%。”摘要应该最后书写。在论文的其他部分还没有完成之前,你不应该书写摘要。因为摘要是论文的主旨和核心内容的集中体现,只有将论文全部完成且把论文的体系罗列清楚后,才可写摘要。 摘要一般分三个部分。用三句话表述整篇论文的中心。 第一句,用什么模型,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句,通过怎样的思路来解决问题。

第三句,最后结果怎么样。 当然,对于低年级的同学,也可以不写摘要。 3. 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论文的写作中,正文应该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选择模型—建立模型—得出结论”的方式来逐渐进行的。其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应该是清晰简短。而选择模型和建立模型应该是目标明确、数据详实、公式合理、计算精确。在正文写作中,应尽量不要用单纯的文字表述,尽量多地结合图表和数据,尽量多地使用科学语言,这会使得论文的层次上升。 4. 结论 论文的结论集中表现了这篇论文的成果,可以说,只有论文的结论经得起推敲,论文才可以获得比较高的评价。结论的书写应该注意用词准确,与正文所描述或论证的现象或数据保持绝对的统一。并且一定要对结论进行自我点评,最好是能将结论推广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 5. 参考资料 在论文中,如果使用了其他人的资料。必须在论文后标明引用文章的作者、应用来源等信息。 二、建模论文的写作步骤 1. 确定题目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生活中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研究对象设置论文题目。最好是找一位或几位老师帮助安排研究课题。在确定好课题后,应该写一个写作计划给指导老师看看,并征求他们对该计划的建议。 2. 开展科研课题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毕业生大量增加的高峰已经来临多年,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788万人,比2010年增长100万人。按照经济学的观点,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80-100万个,由于我国经济正在进行结构调整,2002年至2007年五年中同期的社会新增加就业岗位基本稳定在每年900万个,201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也没有明显的增长。可以说,人力资源市场的供需矛盾趋于紧张,特别是2012年以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凸显出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1.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之下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 1953年的我过高等院校仅148所,在校学生仅有21万人,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不断的推进,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国高等教育不仅在数量上翻了几十倍,质量上也比最初的高等教育的水平提高了很多,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人数的领头国家,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也跻身世界第二的位置,成为高等教育的大国。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院校就不断的扩招学生,这样的背景之下,我过的教育规模与水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 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向大众化的方向发展,这种背景之下,大学生就业也从原来的精英化转向了大众化,在20世纪80、90年代,大学生属于稀缺资源,这个时候的大学生从来没有为就业的问题而烦恼过,而到了大众化教育的阶段,大学生显然没有之前那么的抢手,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成了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问题,原本为大学生分配工作的制度也逐渐取消,目前的就业现状已经不再是单项选择了,不在是大学生选择单位了,单位也有了选择大学生的权利,这样的情况之下,大学生的危机意识逐渐加强了。 2.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正在不断的增加,市场的需求量却增长缓慢,同时由于社会待业人员、考研人员也处于不断的扩大,导致我国就业率下降明显。教育部直属院校毕业生和部委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基本相同,一般能够在85%左右,但是地方普通大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对要低得多,一般在50%左右。 从社会单位用人需求来看,对研究生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对本科生需求正常,

数学建模论文范文[1]

利用数学建模解数学应用题 数学建模随着人类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数字化,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人们身边的数学内容越来越丰富。强调数学应用及培养应用数学意识对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意义十分巨大。数学建模在数学教育中的地位被提到了新的高度,通过数学建模解数学应用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将结合数学应用题的特点,把怎样利用数学建模解好数学应用问题进行剖析,希望得到同仁的帮助和指正。 一、数学应用题的特点 我们常把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具有实际意义或实际背景,要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将问题转化为数学形式表示,从而获得解决的一类数学问题叫做数学应用题。数学应用题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数学应用题的本身具有实际意义或实际背景。这里的实际是指生产实际、社会实际、生活实际等现实世界的各个方面的实际。如与课本知识密切联系的源于实际生活的应用题;与模向学科知识网络交汇点有联系的应用题;与现代科技发展、社会市场经济、环境保护、实事政治等有关的应用题等。 第二、数学应用题的求解需要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使所求问题数学化,即将问题转化成数学形式来表示后再求解。 第三、数学应用题涉及的知识点多。是对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检验,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涉及的知识点一般在三个以上,如果某一知识点掌握的不过关,很难将问题正确解答。 第四、数学应用题的命题没有固定的模式或类别。往往是一种新颖的实际背景,难于进行题型模式训练,用“题海战术”无法解决变化多端的实际问题。必须依靠真实的能力来解题,对综合能力的考查更具真实、有效性。因此它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二、数学应用题如何建模 建立数学模型是解数学应用题的关键,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直接建模。 根据题设条件,套用现成的数学公式、定理等数学模型,注解图为: 将题材设条件翻译 成数学表示形式 应用题审题题设条件代入数学模型求解 选定可直接运用的 数学模型 第二层次:直接建模。可利用现成的数学模型,但必须概括这个数学模型,对应用题进行分析,然后确定解题所需要的具体数学模型或数学模型中所需数学量需进一步求出,然后才能使用现有数学模型。 第三层次:多重建模。对复杂的关系进行提炼加工,忽略次要因素,建立若干个数学模型方能解决问题。 第四层次:假设建模。要进行分析、加工和作出假设,然后才能建立数学模型。如研究十字路口车流量问题,假设车流平稳,没有突发事件等才能建模。

大学生就业及影响因素分析毕业论文

大学生就业意向及影响因素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智慧树章测试答案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智慧树章测试答案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第一章求职前的准备 1 【多选题】(20分) 关于职业发展模型,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职业选择或定位时,自我方面主要考虑能力与需求,职业方面要了解要求与回馈。 B. 当个人的能力符合职业的要求时,组织对个人较满意。 C. 当职业的回馈满足个人的需求时,个人对组织较满意。 D. 任何职业选择要同时考虑组织满意度与职业满意度两个维度。 2 【多选题】(20分) 职业对技能的要求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别,分别是:( ) A.知识技能 B. 可迁移技能 C. 管理技能 D. 自我管理技能 3 【多选题】(20分) STAR成就故事深度分析法,是有效分析个人能力的方式。对“STAR”原则描述正确的是:() A. Situation情境——当时面对什么困难? B. Target目标——你的目标是什么? C. Action行动——你做了什么? D. Result结果——效果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4 【多选题】(20分) 参加大型招聘会时,应注意:() A. 最好提前通过招聘会网络发布的信息了解企业和岗位 B. 带一个版本的简历即可,看到中意的企业就投递 C. 要有针对性地投递简历,主动提问交流 D. 及时记录投递简历情况、公司名称、应聘岗位、联系人等。 5 【多选题】(20分) 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有:( ABCDE) A. 网络 B. 招聘会 C. 实习实践 D. 人际资源 E. 直接与用人单位联系 二、打造职业化简历 1 【多选题】(20分) 简历的目的是:() A. 充分展示自我 B. 获取面试的机会 C. 获取一份工作 D. 展示与职位相匹配的能力 2 【多选题】(20分) 在简历的构成要素中,哪些要素最好置于前面显着位置?() A. 个人信息 B. 求职目标/应聘岗位 C. 教育背景 D. 社会实践 3 【多选题】(20分) 个人信息中,必写信息有() A. 姓名 B. 联系方式 C. 照片 D. 性别 4 【单选题】(20分) 以下关于简历中“求职意向”描述,有误的是() A. 不同的求职意向可以一起写在同一份简历上 B. 求职意向最好明确而具体,一份简历最好写一种求职意向 C. 针对不同的求职意向,要撰写不同版本的简历 D. 针对求职意向,简历要突出与该职位相匹配的能力 5 【多选题】(20分) 以下关于简历中“实践经历“的描述,正确的有() A. 实践经历只要说明时间、职务或活动即可 B. 实践经历要运用”STAR“法则展开,让读者了解一个简单完整的经历,而不是列举任务。 C. 同一段实践经历,针对岗位不同,也应有不同的侧重描述

数学建模Word使用

数学建模竞赛利用好Word教程 花一天时间学好Word排版,绝对是一劳永逸的事。 Word不是最重要的,但绝对是影响建模表达、写作效率和修改方便性的关键。 所有与内容无关的排版工作都交给Word去完成吧。 记得初识数模时,Word曾让下天同志郁闷了半个夏天;后来参加了几次大赛,自以为Word 用得还可以,结果毕业设计时经高人提点,发现Word竟可以这样用。好东西当然要大家一起分享,现介绍***(网上down的,未能核实真身)的大作如下,以抛砖引玉: 用Word编辑论文的几个建议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大家主要还是用Microsoft Word (以下简称Word)编辑论文。Word在写科技论文方面虽然有一些先天不足,但却提供了非常强大的功能。如果不能充分利用这些功能,可能经常要为不断地调整格式而烦恼。我把自己以前使用Word的经验和教训总结一下,抛块砖。 原则: 内容与表现分离 一篇论文应该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内容与表现,前者是指文章作者用来表达自己思想的文字、图片、表格、公式及整个文章的章节段落结构等,而后者则是指论文页面大小、边距、各种字体、字号等。相同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表现,例如一篇文章在不同的出版社出版会有不同的表现;而不同的内容可以使用相同的表现,例如一个期刊上发表的所有文章的表现都是相同的。这两者的关系不言自明。在排版软件普及之前,作者只需关心文章的内容,文章表现则由出版社的排版工人完成,当然他们之间会有一定交互。Word倡导一种所见即所得(WYSIWYG)的方式,将编辑和排版集成在一起,使得作者在处理内容的同时就可以设置并立即看到其表现。可惜的是很多作者滥用WYSIWYG,将内容与表现混杂在一起,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人工排版上,然而效率和效果都很差。本文所强调的“内容与表现分离”的原则就是说文章作者只要关心文章的内容,所有与内容无关的排版工作都交给Word去完成,作者只需将自己的排版意图以适当的方式告诉Word。因为Word不仅仅是一个编辑器,还是一个排版软件,不要只拿它当记事本或写字板用。主要建议如下。 1. 一定要使用样式,除了Word原先所提供的标题、正文等样式外,还可以自定义样式。如果你发现自己是用选中文字然后用格式栏来设定格式的,一定要注意,想想其他地方是否需要相同的格式,如果是的话,最好就定义一个样式。对于相同排版表现的内容一定要坚持使用统一的样式。这样做能大大减少工作量和出错机会,如果要对排版格式(文档表现)做调整,只需一次性修改相关样式即可。使用样式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由Word自动生成各种目录和索引。 2. 一定不要自己敲编号,一定要使用交叉引用。如果你发现自己打了编号,一定要小心,这极可能给你文章的修改带来无穷的后患。标题的编号可以通过设置标题样式来实现,表格和图形的编号通过设置题注的编号来完成。在写“参见第x章、如图x所示”等字样时,不要自己敲编号,应使用交叉引用。这样做以后,当插入或删除新的内容时,所有的编号和引用都将自动更新,无需人力维护。并且可以自动生成图、表目录。公式的编号虽然也可以通过题注来完成,但我另有建议,见5。

智慧树知到《不负前程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不负前程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 1、大四了,大部分同学的状态是() A.充分准备,蓄势待发 B.对职场较为了解 C.茫然焦虑,求职不得其法 D.浑浑噩噩,等待毕业 答案: 茫然焦虑,求职不得其法 2、解决就业拖延症的方法是() A.设立截止日期 B.营造无干扰的环境 C.降低预期 D.提高预期 答案: 设立截止日期,营造无干扰的环境,降低预期 3、决胜职场的秘决是() A.大量的阅读 B.实践与思考 C.勇气和坚韧 D.圆滑和世故 答案: 大量的阅读,实践与思考,勇气和坚韧 4、大部分毕业生对职场的了解是基于() A.刻板印象

B.阅读相关材料 C.访问职场中人 D.自己的经历实践 答案: 刻板印象 5、就业行动开始时最重要的准备是() A.了解职场中的岗位需求 B.梳理、补充、总结自身能力 C.等待用人单位进校招聘 D.盲目投递简历 答案: 了解职场中的岗位需求,梳理、补充、总结自身能力 6、选择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最理性的选择是选择() A.工作薪水 B.个人在工作中的成长 C.工作地点 D.福利待遇 答案: 个人在工作中的成长 7、求职过程里的立体思维是指() A.全面地认识岗位要求 B.从单一的因果关系去评价岗位 C.认识到求职过程中的不合理 D.与线性思维相差不大 答案: 全面地认识岗位要求

8、应届毕业生通常应该去什么地方搜寻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 A.学校招聘网站 B.企业的微信公众号 C.51job、智联招聘、前程无忧 D.应届生求职网、大街网 答案: 学校招聘网站,企业的微信公众号,51job、智联招聘、前程无忧,应届生求职网、大街网 9、非双一流大学的学生是不可能去到一流公司的() A.对 B.错 答案: 错 10、大四才开学,离毕业还有一年呢,就业还不用着急。() A.对 B.错 答案: 错 11、制定一个较高的目标是解决就业拖延症的方法之一。() A.对 B.错 答案: 错 12、用人单位会按照知识、技能、品质几个方面来考察一个求职者() A.对 B.错 答案: 对

数学建模优秀论文模板(全国一等奖模板)

Haozl觉得数学建模论文格式这么样设置 版权归郝竹林所有,材料仅学习参考 版权:郝竹林 备注☆ ※§等等字符都可以作为问题重述左边的。。。。。一级标题 所有段落一级标题设置成段落前后间距13磅 图和表的标题采用插入题注方式题注样式在样式表中设置居中五号字体 Excel中画出的折线表字体采用默认格式宋体正文10号 图标题在图上方段落间距前0.25行后0行 表标题在表下方段落间距前0行后0.25行 行距均使用单倍行距 所有段落均把4个勾去掉 注意Excel表格插入到word的方式在Excel中复制后,粘贴,word2010粘贴选用使用目标主题嵌入当前 Dsffaf 所有软件名字第一个字母大写比如E xcel 所有公式和字母均使用MathType编写 公式编号采用MathType编号格式自己定义

农业化肥公司的生产与销售优化方案 摘 要 要求总分总 本文针对储油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表标定的计算方法问题,运用二重积分法和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储油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表标定的计算模型,分别对三种不同变位情况推导出的油位计所测油位高度与实际罐容量的数学模型,运用matlab 软件编程得出合理的结论,最终对模型的结果做出了误差分析。 针对问题一要求依据图4及附表1建立积分数学模型研究罐体变位后对罐容表的影响,并给出罐体变位后油位高度间隔为1cm 的罐容表标定值。我们作图分析出实验储油罐出现纵向倾斜 14.时存在三种不同的可能情况,即储油罐中储油量较少、储油量一般、储油量较多的情况。针对于每种情况我们都利用了高等数学求容积的知识,以倾斜变位后油位计所测实际油位高度为积分变量,进行两次积分运算,运用MATLAB 软件推导出了所测油位高度与实际罐容量的关系式。并且给出了罐体倾斜变位后油位高度间隔为1cm 的罐容标定值(见表1),最后我们对倾斜变位前后的罐容标定值残差进行分析,得到样本方差为4103878.2-?,这充分说明残差波动不大。我们得出结论:罐体倾斜变位后,在同一油位条件下倾斜变位后罐容量比变位前罐容量少L 243。 表 1.1 针对问题二要求对于图1所示的实际储油罐,试建立罐体变位后标定罐容表的数学模型,即罐内储油量与油位高度及变位参数(纵向倾斜角度α和横向偏转角度β)之间的一般关系。利用罐体变位后在进/出油过程中的实际检测数据(附件2),根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确定变位参数,并给出罐体变位后油位高度间隔为10cm 的罐容表标定值。进一步利用附件2中的实际检测数据来分析检验你们模型的正确性与方法的可靠性。我们根据实际储油罐的特殊构造将实际储油罐分为三部分,左、右球冠状体与中间的圆柱体。运用积分的知识,按照实际储油罐的纵向变位后油位的三种不同情况。利用MATLAB 编程进行两次积分求得仅纵向变位时油量与油位、倾斜角α的容积表达式。然后我们通过作图分析油罐体的变位情况,将双向变位后的油位h 与仅纵向变位时的油位0h 建立关系表达式01.5(1.5)cos h h β=--,从而得到双向变位油量与油位、倾斜角α、偏转角β的容积表达式。利用附件二的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来确定倾斜角α、偏转角β的值,用matlab 软件求出03.3=α、04=β α=3.30,β=时总的平均相对误差达到最小,其最小值为0.0594。由此得到双向变位后油量与油位的容积表达式V ,从而确定了双向变位后的罐容表(见表2)。 本文主要应用MATLAB 软件对相关的模型进行编程求解,计算方便、快捷、准确,整篇文章采取图文并茂的效果。文章最后根据所建立的模型用附件2中的实际检测数据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可靠,使得模型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罐容表标定;积分求解;最小二乘法;MATLAB ;误差分

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摘要:女大学生就业难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低、职业性别隔离、性别歧视等是其主要表现。结合阻碍女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来看,从文化政策、公共政策、法律建设、教育改革和自身修养等方面,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妥善解决矛盾,以促进女大学生就业,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难构建和谐社会公共政策 近年来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本是社会建设的新力量,却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极大压力。其中,女大学生更成为了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这种女大学生面临就业困境不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由此带来的后果不仅是个人也是社会的发展障碍。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消极影响 女性可撑半边天,她的社会角色并不局限于妻子与母亲,女大学生接受了国家高等教育,分享了国家重要的办学资源,其中不乏精英,但女大学生却一再面临就业难的尴尬处境,这于女性本身和社会发展都是不利的。女大学生就业难会造成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和打击女性投入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女性的政治参与度和家庭婚姻地位,这显然不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最终也会转为社会成本,阻碍社会发展。 和谐社会讲求人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讲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而女大学生就业难却一再反映了社会中性别歧视、权利保护不健全等问题,违背了男女平等和同民同工,同工同酬等制度,不利于社会文明建设,不利于和谐文化的构建。实现充分就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目标和任务之一,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应该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表现 (一)就业率低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校或科研机构的调查显示,女大学生初次就业率明显低于男大学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04 年的大学毕业生有280万,有80万人不能及时就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女大学生;2005 年的高等院校毕业生达到338

大学生就业指导考试题及答案

一、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答:1、案例中的奇怪现象说明现在的应届毕业生都想去外资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工作,而不愿意去一些小型私营企业工作。 首先,大型企业的工作比较稳定,更注重规章制度,更注重团队精神。其次,大型企业有一定的知名度,在整个的职业生涯当中,至少要有大型企业的经历,这样才能让你身价上台阶。另外,大公司的名声好,成长速度虽然可能不快,但以后假如想继续在大公司圈里跳槽,还是需要这样的经历,因为别人认可大型企业的工作经验。相比较而言,虽然小型企业的工资可能高一些,能迅速得到做事机会,独立能力增长可能更快些。但是,假如从小型企业再向大型企业跳,还是有一定障碍的,而且小型企业的危险性较大。 2、第一、不在于是否经常有出国接受教育的机会,而在于你接受的培训是否能让你锻炼优势,或者能帮助你弥补致命的短板。 第二、不在于你是否会犯错,而在于能教会你下一次不再犯同样的错。 第三、不在于企业是否是全球500强,而在于如果你有再一次选择工作的机会时,此次的工作经历是否能为你的履历加分。 第四、不在于是否会教给你圆滑世故的处世方式,而在于有一个相对简单的人际关系可以让你专心去做事。 第五、不在于这份工作本身是否趣味无穷,而在于它是否能让你感受到工作激情并勇于向未知挑战。 第六、不在于能让你立刻赚到很多钱,而在于能让你学到可以赚钱的过硬本领。 第七、不在于你能通过这份工作结识多少达官贵族,而在于通过这份工作你是否能积累工作人脉,并学会与人打交道的方式。 第八、不在于工作环境是否足够奢华,而在于工作氛围是否让你舒服,是否能让你感觉到应有的尊重以及心灵的自由。 (工作内容。一份适合你的工作,工作内容是令你热爱的,我不是叫你去热爱工作的全部,这里的热爱是指热爱工作内容其中的某些部分。一份当初我们认为N精彩的工作,无论是你的兴趣所在,还是你的专长所在,时间久了,总是要退些热度,以前认为有挑战的、现在已经失去了它的挑战性,以前认为好玩有乐趣的、现在也不再感到新鲜乐趣。但在工作中,我们总能碰到令我们开心的事情,或许是在和客户的商谈中,也可能是一个项目的成功,这些事情让我们感到自己愿意回到公司工作。如果相当时间,工作中的任何事情都让我们自己感受不到快乐,哪怕一丝一毫都没有,请你不要迟疑,你已经没有必要在这份工作上耗下去,它对你已经没有意义;同时,请你不要因为担心自己是否能找到一份有意义的工作而继续沉浸下去。 同事。这里的同事是个泛意义上的同事,不仅是指和你平等级的、也指级别大于你或小于你的那些同事。假设其他一切和工作有关因素都非常完美:适合自己的工作内容、令人满意的薪酬、舒适的工作环境等,但因为那些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同事在工作理念或态度不一样,需要自己每天戴着假面具才能生存,那这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适合自己的一份工作,你应该能和大多数同事和睦相处,在你工作陷入困难的时候,也总有人挺身帮你一把。在我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位新来的部门经理,我和她相处了不到一个月,但有一个星期,因为她的存在,我对上班感到极度的恐惧,甚至在上班的路上总是有心放缓脚步,就为迟点见到她,终于在第二个星期,我找到了她,告诉她我要走、并且是第二天就要走,我是逃一般地离开我第一份工作的。我认识一个朋友,他新到一家IT公司从事编程工作,他在上一家公司习惯于晚上加班工作,然后第二天很晚才到公司,作为资深IT职业人员,他在

数学建模案例分析插值与拟合方法建模1数据插值方法及应用

第十章 插值与拟合方法建模 在生产实际中,常常要处理由实验或测量所得到的一批离散数据,插值与拟合方法就是要通过这些数据去确定某一类已经函数的参数,或寻求某个近似函数使之与已知数据有较高的拟合精度。插值与拟合的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介绍线性插值方法、多项式插值方法和样条插值方法,以及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相应的理论和算法是数值分析的内容,这里不作详细介绍,请参阅有关的书籍。 §1 数据插值方法及应用 在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常常有这样的问题:由实验或测量得到变量间的一批离散样点,要求由此建立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得到样点之外的数据。与此有关的一类问题是当原始数据 ),(,),,(),,(1100n n y x y x y x 精度较高,要求确定一个初等函数)(x P y =(一般用多项式或分段 多项式函数)通过已知各数据点(节点),即n i x P y i i ,,1,0,)( ==,或要求得函数在另外一些点(插值点)处的数值,这便是插值问题。 1、分段线性插值 这是最通俗的一种方法,直观上就是将各数据点用折线连接起来。如果 b x x x a n =<<<= 10 那么分段线性插值公式为 n i x x x y x x x x y x x x x x P i i i i i i i i i i ,,2,1,,)(11 1 11 =≤<--+--= ----- 可以证明,当分点足够细时,分段线性插值是收敛的。其缺点是不能形成一条光滑曲线。 例1、已知欧洲一个国家的地图,为了算出它的国土面积,对地图作了如下测量:以由西向东方向为x 轴,由南向北方向为y 轴,选择方便的原点,并将从最西边界点到最东边界点在x 轴上的区间适当的分为若干段,在每个分点的y 方向测出南边界点和北边界点的y 坐标y1和y2,这样就得到下表的数据(单位:mm )。

大学生就业指导考试题及答案

一、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答:1、案例中的奇怪现象说明现在的应届毕业生都想去外资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工作,而不愿意去一些小型私营企业工作。 首先,大型企业的工作比较稳定,更注重规章制度,更注重团队精神。其次,大型企业有一定的知名度,在整个的职业生涯当中,至少要有大型企业的经历,这样才能让你身价上台阶。另外,大公司的名声好,成长速度虽然可能不快,但以后假如想继续在大公司圈里跳槽,还是需要这样的经历,因为别人认可大型企业的工作经验。相比较而言,虽然小型企业的工资可能高一些,能迅速得到做事机会,独立能力增长可能更快些。但是,假如从小型企业再向大型企业跳,还是有一定障碍的,而且小型企业的危险性较大。 2、第一、不在于是否经常有出国接受教育的机会,而在于你接受的培训是否能让你锻炼优势,或者能帮助你弥补致命的短板。 第二、不在于你是否会犯错,而在于能教会你下一次不再犯同样的错。 第三、不在于企业是否是全球500强,而在于如果你有再一次选择工作的机会时,此次的工作经历是否能为你的履历加分。 第四、不在于是否会教给你圆滑世故的处世方式,而在于有一个相对简单的人际关系可以让你专心去做事。 第五、不在于这份工作本身是否趣味无穷,而在于它是否能让你感受到工作激情并勇于向未知挑战。 第六、不在于能让你立刻赚到很多钱,而在于能让你学到可以赚钱的过硬本领。 第七、不在于你能通过这份工作结识多少达官贵族,而在于通过这份工作你是否能积累工作人脉,并学会与人打交道的方式。 第八、不在于工作环境是否足够奢华,而在于工作氛围是否让你舒服,是否能让你感觉到应有的尊重以及心灵的自由。 (工作内容。一份适合你的工作,工作内容是令你热爱的,我不是叫你去热爱工作的全部,这里的热爱是指热爱工作内容其中的某些部分。一份当初我们认为N精彩的工作,无论是你的兴趣所在,还是你的专长所在,时间久了,总是要退些热度,以前认为有挑战的、现在已经失去了它的挑战性,以前认为好玩有乐趣的、现在也不再感到新鲜乐趣。但在工作中,我们总能碰到令我们开心的事情,或许是在和客户的商谈中,也可能是一个项目的成功,这些事情让我们感到自己愿意回到公司工作。如果相当时间,工作中的任何事情都让我们自己感受不到快乐,哪怕一丝一毫都没有,请你不要迟疑,你已经没有必要在这份工作上耗下去,它对你已经没有意义;同时,请你不要因为担心自己是否能找到一份有意义的工作而继续沉浸下去。 同事。这里的同事是个泛意义上的同事,不仅是指和你平等级的、也指级别大于你或小于你的那些同事。假设其他一切和工作有关因素都非常完美:适合自己的工作内容、令人满意的薪酬、舒适的工作环境等,但因为那些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同事在工作理念或态度不一样,需要自己每天戴着假面具才能生存,那这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适合自己的一份工作,你应该能和大多数同事和睦相处,在你工作陷入困难的时候,也总有人挺身帮你一把。在我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位新来的部门经理,我和她相处了不到一个月,但有一个星期,因为她的存在,我对上班感到极度的恐惧,甚至在上班的路上总是有心放缓脚步,就为迟点见到她,终于在第二个星期,我找到了她,告诉她我要走、并且是第二天就要走,我是逃一般地离开我第一份工作的。我认识一个朋友,他新到一家IT公司从事编程工作,他在上一家公司习惯于晚上加班工作,然后第二天很晚才到公司,作为资深IT职业人员,他在

数学建模论文范文

数模论文的撰写方法 1. 题目 2.摘要 3. 问题重述 4. 问题分析 5. 模型假设与约定 6. 符号说明及名词定义 7. 模型建立与求解①补充假设条件,明确概念,引进参数; ②模型形式(可有多个形式的模型); 8. 进一步讨论(参数的变化、假设改变对模型的影响) 9. 模型检验(使用数据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与检验) 10. 模型优缺点(改进方向,推广新思想) 11. 参考文献及参考书籍和网站 12.附录(计算程序,框图;各种求解演算过程,计算中间结果;各种图形、表格。) 下面是范例:

1 问题的提出 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某个偏远贫困村,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mm ,是典型的缺水地区。过去村民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用水一方面靠的是每家每户自行建造的小蓄水池,用来屯积每逢下雨时获得的雨水,另一方面是利用村里现有的四口水井。由于近年来环境破坏,经常是一连数月滴雨不下,这些小蓄水池的功能完全丧失。而现有的四口水井经过多年使用后,年产水量也在逐渐减少,在表1中给出它们在近9年来的产水量粗略统计数字。2009年以来,由于水井的水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不仅各种农业生产全部停止,而且大量的村民每天要被迫翻山越岭到相隔十几里外去背水来维持日常生活。 为此,今年政府打算着手帮助该村解决用水难的问题。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地质专家经过勘察,在该村附近又找到了8个可供打井的位置,它们的地质构造不同,因而每个位置打井的费用和预计的年产水量也不同,详见表2,而且预计每口水井的年产水量还会以平均每年10%左右的速率减少。二是从长远考虑,可以通过铺设管道的办法从相隔20公里外的地方把河水引入该村。铺设管 道的费用为 L 66Q .0P 0.51 (万元),其中Q 表示每年的可供水量(万吨/年),L 表示管道长度(公里)。铺设管道从开工到完成需要三年时间,且每年投资铺设管道的费用为万元的整数倍。要求完成之后,每年能够通过管道至少提供100万吨水。 政府从2010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最多可提供60万元用于该村打井和铺设管道,为了保证该村从2010至2014年这五年间每年分别能至少获得150、160、170、180、190万吨水,请作出一个从2010年起三年的打井和铺设管道计划,以使整个计划的总开支尽量节省(不考虑小蓄水池的作用和利息的因素在内)。

初中数学建模方法及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e5515590.html, 初中数学建模方法及应用 作者:肖永刚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7年第03期 摘要:在新课标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是培养数学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也能增强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初中生数学建模方法及应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建模思想;数学应用 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是学习初中数学的新方法,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要求,能为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提供全新途径,提高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意义,从而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一、数学建模的概念 数学建模就是对具体问题分析并简化后,运用数学知识,找出解决方法并利用数学式子来求解,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数学建模方法有以下几个步骤:一是对具体问题分析并简化,然后用数学知识建立关系式(模型),二是求解数学式子,三是根据实际情况检验并选出正确答案。初中阶段数学建模常用方法有:函数模型、不等式模型、方程模型、几何模型等。 二、数学建模的方法步骤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方法,可按以下方法步骤进行: 1.分析问题题意为建模做准备。对具体问题包含的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进行分析,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使用数学知识建立模型。 2.简化实际问题假设数学模型。对实际问题进行一定的简化,再根据问题的特征和要求以及解题的目的,对模型进行假设,要找出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和主要变量。 3.利用恰当工具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建立恰当的数学式子,来建立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式,以此来完成数学模型的 建立。 4.解答数学问题找出问题答案。通过对模型中的数学问题进行解答,找出实际问题的答案。

(完整word版)数学建模常用软件

0,用数学软件的原则 用数学软件,我始终有一条原则,知道它是干什么的,有什么常用功能,有什么长处和短处,命令的大致语法结构。至于常用命令的使用细节,我有的知道,有的有印象,这些都无所谓,因为可以随时用,随时按F1查帮助。当然,细节知道更好。我的建议是,只要不是英文太烂,并且知道关键字,或者能猜测到关键字的尽量查帮助查不到的时候上网搜。其实那些教程基本也都是从帮助衍生出来的,原创的东西很少,所以学习用数学软件入门也许需要看看书,其他时候几乎不需要书。数学软件不是论文的一切,也不是论文的亮点,就是个工具而已。甚至于即使不会用任何数学软件,很多东西用山寨的办法也是能做的差不多的。没必要过于强调自己怎么用了数学软件,没必要贴的好几页数学软件计算结果。数学建模论文不是数学软件论文。论文要突出模型、算法。 1,关于mathematica和matlab 不需要介绍的数学软件。很多人问我有什么区别,前者强于符号计算,后者强于数值计算。什么是符号计算什么是数值计算自己去查。数学院开了mathematica,没开matlab,所以为了学分绩,我前者更熟悉一些,mathematica做数值计算也做的还不错,matlab做符号计算就比较麻烦了,这也是数学软件任课老师选择教前者的原因之一。不过搞数学建模竞赛的人好象是更偏重后者,也有各自的理由。学这两个软件,基本上入门的时候看点介绍性资料,以后就可以几乎完全依赖于帮助了,还不行就上网搜。主要是要了解这两个软件都能用来算什么,有哪些好用的函数,这个比具体学习细节重要。画图来说,这两个都还不错,可以都画画看看哪个好看用哪个,因为论文反正也不会要太多图,如果太多了的话影响论文重点的突出性。画图的时候要用线的样式来区分,因为不能彩打,所以即使要用颜色区分,也要用灰度相差很大的颜色。另外Excel也可以画图,不过一般来说看上去没有专业数学软件画的好。 2,weka 数据挖掘软件,内置算法很多。比较傻瓜性,点点鼠标就一大堆分析结果。这些结果可以用来支撑你的模型,不过如果你用到了某个数据挖掘算法,说清楚方法本身是什么,别因为软件傻瓜就不去在论文里面写算法本身了。 3,MS Word & MS Excel 不需要介绍的。可能你觉得这两个你都会用了……对于MS Word,如果你设置页眉页脚,页码编号不从第一页开始,自动生成目录等,就应该差不多都竞赛用了。对于MS Excel,如果会在表格中加入公式计算,会画图就OK了。另外有一点要说的是,在word中插入表格,尽量不要用word自带的表格,用插入->对象->Excel 工作表,这种插入表格的方式更适合建模论文。 4,Latex 除了MS Word还有个很NB的论文排版软件Latex,其发明者是D.E.Knuth,如果你是计算机系或者类似专业但不知道这个人的话可以去反省了…… 学Latex最好还是备一本书,因为还是有点小复杂,不过如果只是为了写建模论文,网上都有模板,拿来照着套就行了,只需要你会点Latex基本的东西就能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