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开采环境成本核算研究

煤层气开采环境成本核算研究

煤层气开采环境成本核算研究

我国是一个高能耗国家,随着工业快速发展和城市转型升级对能源的消耗需求,新型清洁能源的开发已经成为未来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在。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具有高热值、低排放、低污染的特点,并且我国是煤层气资源储藏丰富的国家之一,发展煤层气产业,对于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能源“十三五”规划要求,2020年煤层气抽采量要达到240亿立方米,煤层气在全部天然气中的占比达到15%,煤层气产业的发展将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伴随着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开采区内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资源耗损日益加快。

而我国现行企业会计核算中缺乏对环境成本的核算,造成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因此开展煤层气环境成本核算势在必行。在煤层气开发利用的整个过程中,煤层气开采阶段产生的环境成本构成内容最复杂、在总的环境成本中占比最高,因此本文选取煤层气开采阶段的环境成本作为研究对象。构建煤层气开采环境成本核算体系,为企业外部成本内部化提供思路,并有助于煤层气开采企业控制环境成本,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首先全面分析了现行煤层气开采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现状,提出了煤层气开采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其次,对煤层气开采环境成本进行分类,并构建了煤层气开采环境成本核算体系。从煤层气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入手,结合开采阶段企业发生的成本费用,将煤层气开采环境成本分为环境预防与治理成本和环境损害成本两大类。并以全面确认环境成本、准确计量环境成本和充分披露环境成本为基本思路构建煤层气开采环境成本的核算体系。再次,选取山西省QS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案例分析的对象,把构建的煤层气开采环境成本核算体系应用于QS企业的煤层气开采环境成本核算的实践中。

最后,对完善煤层气开采环境成本的核算提出一些建议:建立环境成本会计准则;加大政府环保监管力度;健全环境成本信息披露机制;加强企业内部环境成本管理。

低碳经济下的环境成本核算研究.doc

低碳经济下的环境成本核算研究 低碳环境下要求火电企业披露生产过程中与环境相关的信息,尤其是企业确认的环境成本信息,纵观我国相关研究,低碳经济对火电企业环境成本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企业向环境排放污染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二是企业开展节能减排的投入。 火电企业结构性改革是基于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必要选择。在低碳环境下,火电企业环境成本的有效控制取决于其核算体系,因此本文以当前火电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现状作为切入点,阐述低碳经济环境下火电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具体对策。 低碳经济;火电企业;环境成本;核算;控制 一、低碳经济下火电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现状 火电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是企业利用环境成本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对其进行基本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方法对形成环境成本的因素进行控制,以此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优化发展。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提高,环境成本控制在企业中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毕竟受到传统核算方式的影响,使得火电企业

在环境成本控制上存在不少缺陷:一是企业进行环境成本控制的积极性不高。根据调查大部分火电企业实施环境成本控制是基于国家的强制政策约束实施的,而真正主动履行环境成本控制的企业不多,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火电企业采取的粗放式管理模式有关;二是火电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范围较窄。火电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主要集中在事后处理上,忽视事前及事中处理,导致企业支付的环境成本较高;三是企业主动披露环境成本信息的积极性不高,披露的内容不全面。 二、低碳经济下提高火电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对策 (一)完善环境成本核算体系 火电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是以核算为基础的,因此针对火电企业环境成本是融入在生产全过程的,因此环境成本具有隐蔽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因此在具体的会计核算中容易忽视环境成本核算,为此火电企业要构建完善的环境成本核素体系:首先明确环境成本确认条件,环境成本是企业为了保护环境而发生的成本,因此判断环境成本的必要条件是,一是企业的交易与环境保护有关,二是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交易事项引起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三是发生的成本要具能合理估计活计量;其次明确环境成本核算方法。我国会计核算方法主要有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以及产品生命周期法。基于环境成本发展的因素,一般选择作业

浅谈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成本核算

浅谈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成本核算 一、电子商务经济环境特点 1、知识资源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 传统企业中的产品成本的构成中一般都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而在电子商务模式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将是知识资源的竞争。电子商务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压力。竞争压力不仅来自客户,还来自竞争对手。行业中的竞争对手时时刻刻利用电子商务资源加强竞争实力来争取客户。知识资源的消耗将成为产品成本的构成部分,并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适时生产系统的出现使企业实现零库存 传统企业中,企业持有一定数量的存货是因为无法根据变幻莫测的外界市场需求适时适量安排生产。存货的存在不仅导致资源闲置和浪费,而且也增加了成本计算工作量,例如期末必须计算和结转各种材料成本差异等。零库存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念,其对传统企业来讲是个重要分类概念。零库存是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种或某些种物品的储存数量为零。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整个市场进入一个需求多样化时代。生产技术的提高和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使规模个性化的生产成为可能。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企业必须灵活地按照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适时生产系统正是适应这种适时适量、需求多变的世界市场需求而产生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适时生产系统实质上是一种需求拉动型生产系统,

根据在需要的时间,按需要的质量和数量生产所需的产品的思路,由后向前安排生产,它改变了传统的由前向后的前推式生产方式,使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愿望及时得到反馈。 二、电子商务对企业成本核算的四大基本假设的挑战 1、会计主体界限模糊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在电子商务环境中,虚拟企业的出现对会计主体基本前提提出了挑战。虚拟企业是基于网络的一种临时性结盟组织,它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根据工作任务或市场变化的需要,可以迅速地进行分合、重组,即其主体可能时而膨胀、时而缩小、甚至解散。这些临时结盟组织使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处于一种模糊状况,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和拓展会计主体假设的空间界限。 2、持续经营不可靠 传统的持续经营假设的基本含义是: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消减业务。电子商务环境下,虚拟企业的出现为传统意义上的持续经营假设带来了挑战。在电子商务时代,网络公司只是一个临时结盟体,在完成目标后可能立即解散,也可以视情况继续维持这种组合关系。持续经营假设将不再适用。 3、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的本意是使企业可以定期(通常一年一次)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报告。在传统会计理论

2021年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研究

2021年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研究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完善,经济水平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过去的几十年,多选择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给环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发展观念以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适合未来的发展要求,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已经成为企业制定相关发展策略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目前,对于环境成本的相关界定及核算和控制方法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规范,企业的环境信息也未列入强制性披露范畴,环境成本的控制动力不足,短期效益并不明显。另外,大多数企业实行传统型的事后环境成本控制方法,忽视了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和反馈性的控制,忽略了环境成本全过程循环控制的重要意义,导致环境成本控制的效果不佳。PDCA管理循环包括:PLAN计划,明确问题并对可能的原因及解决方案进行假设;DO实施,实施行动计划;CHECK检查,评估结果;ACT处理,对不满意结果返回到计划阶段,或对满意结果的解决方案进行标准化。鉴于环境成本控制存在着复杂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的特点,将PDCA循环应用于环境成本控制,能够契合环境成本控制的特点,实现对环境成本的持续性、战略性及反馈性控制,有助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结合PDCA 循环理论,对于探寻全面性、系统性和反馈性的企业环境成本循环性控制体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成本控制的目标模糊 企业作为环境成本控制的主体,其对环境成本的所采取的态度直接决定其控制效果。大量公司并没有制定明确的治理和控制的目标,或者目标未结合实际情况,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这种方式使环境成本控制存在较为严重的片面性,对于环境成本的重视并未从综合考虑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环境成本控制并未立足于企业的长期战略的实现和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更多的将成本控制的目标设定于企业短期经济效益的增长。 (二)控制范围与方法不完善 从时间维度来看,目前,受传统成本观念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压力和相应的法律法规影响,大部分企业进行环境成本控制主要集中于事后阶段,即集中于产生环境问题的阶段。通过采取措施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三废”进行弥补性的事后控制,而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以及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并未重视环境成本的预防和控制。从空间维度来看,受环境成本的外部性特点影响,绝大部分企业只重视企业内部真正发生的环境成本并对其进行控制,而产生于企业外部的环境成本其控制和预防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综合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看,企业对于环境成本控制范围的界定普遍存在问题。此外,我国尚未建立起环境成本控制的方法体系,企业也缺少相应的环境成本控制方法。从国家现有的会计准则以及当前的环境法律法规来看,在对企业环境成本计量与披露的要求方面,并没有明确规定。同时,企

企业外部环境成本核算研究

企业外部环境成本核算研究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加之环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导致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和污染,如2013年以来愈加凸显的霾污染。 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政府采取了如限号出行、压减燃煤等减排措施,而企业作为市场资源配置的主体,必然要顺势而为,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把环境成本纳入到产品成本核算中,以激励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关注环境问题、努力降低环境成本。 企业环境成本包括内部资源环境成本和外部环境损害成本,其中,内部资源环境成本是企业在提供生产和劳务的过程中为防止和消除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而实际支付的环保费用以及所造成的资源耗减和环境降级的虚拟环境成本,这部分成本是企业已经支付或将要支付的可见成本,企业内部对此有较完善的监督和控制流程,比较易于核算,而外部环境成本核算是要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能量物质消耗和环境释放对环境的影响予以量化和货币化,因此,识别并量化我国化工企业各生产环节的能量消耗和环境释放、确定某种环境负荷的单位成本并建立外部环境成本计算模型是研究我国企业外部环境成本核算时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识别、量化能量消耗和环境释放目前,国外企业有一些用来评价环境影响的先进做法,比如日本法评价体系、美国经济环境一体化卫星账户和德国生态会计模式等,而我国企业目前对外部环境成本核算方法主要学习借鉴的是日本的值法评价体系,其与我国目前经济平稳持续发展的态势、人口基数大、资源耗费巨大、环境保护意识和

力度均有待提高等情况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学术界对环境成本核算方法的研究和探索主要有和等。 目前在我国的理论和实践探索都取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其对于我国企业在依靠理论指导下结合各自行业特点以设计一种环境成本核算和计量方法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即生命周期评价-,确切地说,是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用来评价一种生产活动从原材料开采一直到产品寿命终结处理完毕的全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方法通过四个步骤来完成环境评价过程,分别是目标和范围的界定、清单分析、影响评价以及结果分析,借鉴的思路和方法,我们可以跟踪控制某种物质或能量自进入企业生产过程后在各生产环节的流转和消耗,物质或能量消耗的过程同时也是污染物释放到环境中的过程,因此,从某个具体行业的角度来说,要做到清楚识别整个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记录每个制造环节的物料需求,分析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以及对环境造成的损害,至此,企业就做到了对能量消耗和环境释放的识别工作。 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是完成对这些能量消耗和环境释放的量化,即把环境指标转化为经济指标,把对外部环境造成的损害用直观的数据来表示,进而实现外部环境成本的内部化。 为了达到量化目的,企业可以建立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识别每种污染物的排放会对环境中的哪种要素产生影响,大体来说,主要有资源耗竭、危及人类健康以及生态的破坏三个方面,

论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及会计处理

论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及会计处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现象也日趋严重。在某些行业,如化工、化肥、造纸、酿酒、橡胶、染料和油漆等,其环境成本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如果进行严格的统计,其中一些行业的环境成本恐怕比生产总值要大得多,单位环境成本比单位产品价格要高几倍,甚至几十倍。只有将环境成本列入企业成本,才会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采取各种防范手段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控制。 标签:环境成本确认核算会计 由此可见,环境问题对我国的会计制度提出了挑战。要求我们将环境会计纳入会计体系;要求我们制定关于环境方面的会计准则;要求我们将环境会计的内容列入会计核算内容的范围;要求会计信息应包含环境会计信息在内。而我国目前在环境会计制度建设方面尚未起步,也没有将环境会计列入会计内容的先例,本文拟就与环境成本相关的问题进行初浅的分析。 一、环境成本的确认 环境成本是指在某一项商品生产活动中,从资源开采、生产、运输、使用、回收到处理,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需的全部费用。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下,环境成本的确认应符合以下条件。 1、环境成本的发生起因于环保 环境成本必须是因环境原因而引起的。这有两种情况:一是为达到环境保护法规所强制实施的环境标准所发生的费用。二是国家在实施经济手段保护环境时企业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有些国家实施环境税、征收环境保护基金、对超标准排污企业征收排污费,我国在这方面还亟待加强。 2、环境成本的金额能够计量或估计 由于计量是会计的属性,因此作为环境成本也必须是可计量或可估计的。如采矿企业所产生的矿渣及矿坑污染,每年需支付相应的回填、覆土、绿化的费用就很容易确认和计量;而有些需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如水污染、空气污染的治理费用,则需要通过合理的估计。环境成本的确认是环境会计的基础,有助于环境会计的核算。 二、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问题 环境成本通常有两类,一类是从企业产生环境负荷的影响因子——物质流转和能源消耗的角度出发,采用环境资源输入企业和企业活动对环境输出的资源流转平衡理论来进行环境成本的分类核算,以谋求环境成本降低与环境负荷减少的协调。另一类则是从环境成本效果现出发,在环境会计报告中按费用产生效果的

[机制,成本,环境]企业环境成本核算机制探讨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机制探讨 【摘要】企业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因为环境资源的有限稀缺,客观上需要企业将环境成本纳入整体的成本核算机制内。本文通过对企业在环境成本核算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提出完善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环境资源;环境成本核算;问题;措施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化,传统企业成本核算机制需要相应变革,增加环境成本核算内容,以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实现企业效益的持续性增长,需要建立企业环境成本核算机制。 一、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目的及存在的问题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进行的各项经济行为会引发出与环境等自然资源相关的经济费用及支出。成本,是衡量生产经营耗费及代价的一种价值尺度。环境成本就是企业在经营中为环境保护而支付的可用货币加以计量的成本耗费,以达到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职责,践行环保政策,完成环保及经济效益的双向增长的目的。 我国企业成本核算体系随着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的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成本核算涵盖了基本生产经营环节,但因为环境成本存在不可预知的潜在变化性,成本核算体系中缺乏环境会计等专业核算人员。具体的说,现存企业环境成本核算机制存在以下问题: (一)企业环境成本核算呈现被动性 现阶段,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较少的考虑到环境成本因素,将核算精力集中于生产经营的具体环节,核算被动化。随着现代化建设及建设节约型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环境问题被重点提及,当企业受到相关单位的处罚时,企业才能意识到环境成本的存在,核算被动化严重。 (二)企业环境成本核算计量不合理 现阶段,企业环境成本核算计量内容主要包括相关环保设备的费用支出,企业排污费及绿化费,申请ISO技术指标的支出及因违反环保法规而交出的罚款支出等,缺乏对未来可能 产生的与环境保护,治理相关的环境成本的计量。不能从整体上把握环境成本,也就必然造成了生产总成本的浪费化,经济效益也受到掣肘。 (三)企业环境成本核算计算不准确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一般与其他费用合计核算,程序过于简化,无法对因环境因素造成的支出费用明晰化,确定化,这种将环境成本中原属资本范畴的费用当做基础费用来处理,最终会导致企业在进行利润及资产核算中出现数据不符现象。此外,忽略对环境成本的核算分配,不利于对产品进行准确定价,扭曲了产品的成本。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研究生命环境范文.doc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研究,生 命环境- 【摘要】从生命周期的角度对环境成本核算进行分析研究,并初步建立环境成本核算的基本框架,重点探讨了企业环境成本的概念、分类与确认,就环境成本的计算与分配进行了分析研究,试图解决企业环境成本及外部环境成本的量化、企业环境成本的合理分配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生命周期;企业成本核算 1.引言 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自然资源不断遭受破坏,环境质量日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用使得自然资源面临短缺和枯竭;大气污染、水污染、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生物种类逐年递减等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向人类发起了严峻的挑战。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将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客观要求、基本概念与类别、计量与计算方法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某火力发电厂环境成本核算的实例分析,尝试将生命周期思想蕴于其中,建立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理论和方法,可对企业全生命周期内的环境成本进行科学评估,以寻求降低企业总成本的机会,实现企业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双赢。 2.环境成本定义 郭道扬教授以“生态环境成本”[1]的思想为基础,将环境成本界定为:一是由于环境恶化而追加的治理生态环境的投入;二是因重大责任事故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所造成的损失及由此而引

起的环境治理费用和罚款;三是未经环保部门批准,擅自投资项目所造成的罚款;四是环境治理无效率状况下的投资损失和浪费。 中南大学肖序教授认为,企业环境成本就是企业因履行环境保护责任,为降低生产经营的产品或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环境负荷,或执行国家环保政策法规而在一定时期内,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活动所发生的旨在取得环保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可货币化计量的各种耗费。该定义以生命周期的思想来界定企业环境成本,并指出了企业产生环境成本的原因在于降低环境负荷,或执行国家环保政策法规,但未考虑自然资源的消耗成本[2]。 生命周期(Life Cycle)思想是一种从“摇篮”到“坟墓”(Cradle-to- Grave)的理念[3]。而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的获取、制造、运输使用以及废物管理的一系列过程。其每个阶段都存在着资源的溢出和消耗,并且会由于各个生命周期阶段的不同而对外部环境产生不一样的影响。这种结合生命周期思想分阶段核算的企业环境成本,更能全面考虑其产品在各个阶段的特色,从而提供详细的与环境决策相关的信息。 3.环境成本的分类 本文主要根据北京大学王立彦教授的观点,把环境成本按照空间范围、时间范围及不同功能的角度进行分类[4]。 3.1 环境成本的空间范围 从企业的角度看,环境成本可以区分为内部环境成本和外部环境成本。内部环境成本指由于环境因素而引致发生,己经明确是由本企业承受和支付的费用。比如排污费、环境破坏罚金或者赔偿费、环境治理或环境保护设备投资等等。外部环境成本是指那些由于本企业经济活动所导致但尚不能明确计量,并由于各

企业环境成本控制

企业环境成本控制 一、企业实施环境成本控制的必要性经济与环境具有不可分割且相互影响的关系。自然环境支持生产发展,在提供人类丰富资源的同时,也接受着废弃物的回归。有关专家对各种污染物来源所作了分析,认为目前自然环境所接受的污染物中有80球自企业, 并有不断增加的趋势。然而地球环境的承受能力却是有限的:一是资源的有限,尤其是提供给企业作为原材料的物资及能源等是有限的;二是接受垃圾、污染物排放,自然净化、恢复机能的有限。如果人类的生产发展超过了地球环境的承受能力,就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宣言、国际标准及世界各国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对企业的约束越来越严格。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存在密切关系。据此,国际社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极大提高,企业对环境污染的各种行为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约束。随着环境保

护政策、法规、标准的不断出台和严格执行,企业将逐步向“环境保护导向性”过渡,其环境行为越来越受到约束。企业要达到盈利目标必须要承担环境责任。目前,消费者对绿色产品日益青睐,部分国家已禁止无环境标志的商品进入市场,我国也已于1992年正式开始了产品环境标志认证工作,这将使对环境有害的产品终被排斥在市场之外。另外,中国人民银行还规定各级银行发放贷款时必须配合环境保护部门把好关,对环境部门未批准贷款的企业一律不予贷款。环境问题使企业成本增加、环境风险增大。主要表现在:预防性法律法规大量增加,导致企业的成本增加;国家对部分会严重污染环境的原材料实施限制或禁止使用,直接对企业生产成本产生影响;企业环保责任范围将扩大,对企业的环保责任追究已不再停留在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的废弃物排放,而是扩大到产品使用过程和使用后回收利用等方面。 二、企业环境成本及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内涵企业环境成本的内涵。1998年2月,ISAR通过了〈〈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

浅谈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管理(一)

浅谈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管理(一) 【论文关键词】环境成本;会计核算;会计管理【论文摘要】文章在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控制为切入点,详细探讨了环境成本的含义、特点与作用,初步研究了环境成本核算体系,提出了以绿色供应链为基础的控制方法。 随着经济增长和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创造出了极为丰富的物质财富。与此同时,人类对资源环境的破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基于这种客观实际,有必要对环境成本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企业实际加以研究,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思路与方法指导。 一、企业环境成本的含义、特点与作用 (一)企业环境成本的含义 尽管国内外许多学者在环境成本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往往是从其各自特定的立足点或目标出发,得到的环境成本定义也各不相同。蒋洪强认为“环境成本是指某一会计主体在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因进行经济活动或其他活动而引起的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生态资源降级成本以及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防治措施成本。”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组认为,环境成本是“依照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笔者认为,企业环境成本是指企业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了预防、恢复或补偿因其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或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而采取一系列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为耗费自然资源或生态资源所发生的实际成本。 (二)企业环境成本的特点 根据企业环境成本的定义,可以发现环境成本具有以下特征:1.多样性。企业环境成本可能出现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其产生动因具有多样性。2.不均衡性。环境成本的不均衡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发生时点的不均衡性,环境成本项目支出不像其他成本项目如直接材料或直接人工那样均衡地发生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其往往具有突发性或不可预见性,例如:当企业环境污染物的排放积累到一定程度,其危害可能会在某一时点突然爆发;也有可能在环保部门的检查中因环境问题的影响受到罚款等。3.滞后性。由于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承受、容纳能力,同时企业当期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可能并不明显,有时其形成的损失和危害是潜在的,这使得环境成本具有时滞性,其大小及所带来的影响,可能一时难以完全掌握清楚。4.增长性。一方面,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对环境质量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企业所承担的环境保护的责任日益加大,环境支出也逐渐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政府环境保护法规的纷纷出台,对企业的约束力逐渐增强,也使得企业的环境支出额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三)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管理的作用 1.实现环境、社会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一方面,环境向企业提供了生产的自然资源,同时企业生产环境质量的优劣又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方式;另一方面,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又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弃物影响着环境质量。为此,企业必须承担起为环境负责的义务,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手段。合理准确地核算环境成本是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的基础。确认环境成本核算范围,对其进行计量,形成成本报告,从而进行严格控制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企业施行环境成本控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治理,整个企业的成本自然就随环境成本的降低而降低。 3.完善环境成本理论的需要。对于环境成本核算及控制的研究有助于完善环境成本理论。目前,在本课题领域的研究中,尚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我国尚未建立环境成本核算和管理制度,对过度使用和破坏的资源不能进行有效的计量,致使人们对自己的活动和消费行为难以明确责任,环境费用的外部性十分严重。因此,进行环境成本研究,有助于为国家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提供依据,并为完善环境成本理论提供参考。 二、加强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措施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模式的构建Constructionofenterpriseenvironmental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模式的构建(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cost accounting model)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cost accounting model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cost accounting model 2009-02-03 21:56:17 First, the meaning of environmental costs For a long time,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as a special factor of production, have been excluded from the field of economics, not to mention the cost of investigating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air and water pollutant carrying capacity (Assimilative Capacity), landscape function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because it has the function of intangibility, possession and use of non exclusive and indirect consumption, are excluded from the range of assets, the cost is not estim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cost accounting has been put on the agenda. But at present the theory about environmental cost connotation, unable to agree on which is right view. From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the discussion of environmental cost often has its specific foothold, and it is difficult to give a consistent definition of environmental cost. The 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Office (UNSD) environment cost concept the system of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 published in 1993 includes two parts: (1)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natural resources consumption and the quality loss caused by the value of natural resources; (2) the actual expenditure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e. all expenses incurred to prev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restor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and the occurrence of various expenses.

纺织印染企业环境成本核算探讨.doc

纺织印染企业环境成本核算探讨- 摘要:当前我国纺织印染企业的排放物成为污染环境的重要来源,随着纺织行业的不断发展,其环境效益也随之扩大。基于纺织印染企业环境成本不断扩大变化趋势,在实践中必须从会计的角度入手,按照现有的成本核算形式,对成本效益进行合理的计算。本文将以纺织印染行业成本管理现状为研究点,对成本核算方式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纺织印染行业成本核算管理形式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提升其经济收益,必须明确其和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企业和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环境能促进企业进行相关生产活动,同时也是企业生产活动的终结者。为了对企业和环境成本进行有效的分析,必须立足于当前施工工艺,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研究标准,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将环境成本纳入到企业核算体系管理中。 一、当前纺织印染行业环境成本发展现状 基于纺织印染行业发展的特殊性,在实践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下将对当前纺织印染行业环境成本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一)企业信息披露 环境信息披露在是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重点,从现有的纺织印染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可知,如果没有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适当的审批,则会出现信息失真的情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在初期发展阶段设定环境保护目标,但是由于没有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审核,出现排污不达标的情况,进而导致相关环境成本没有单独显示,甚至出现核算体制不明确的情

况。 (二)核算方式不合理 根据我国当前现有的企业会计审核制度的要求,纺织印染行业的核算成本比较高,涉及到直接材料、人工费用、制造费用及项目审核费用等,基于审核方式的多样性,如果没有对其进行适当的分析和应用,则会出现核算方式不合理的情况,直接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材料费用的归档管理和分配在应用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产品原料通常是按照其应用属性进行设定的,如果出现属性不明确的情况,会对现有的核算方式造成影响。其次是人工费用的应用,针对应计入产品成本管理的项目要引起重视,如果出现管理失误的情况,其发生额应计入“生产成本一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并进行在不同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三)核算机制不严谨 纺织印染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直接对环境造成影响,说明企业从自然界获取的资源越多,排除的在废弃物也不断增加。核算机制是影响企业成本核算结果的重要因素,在实践管理中存在核算形式不确切的情况,直接给公共财产造成损失。同时涉及到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成本构成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内容,如果核算机制不合理,则直接对经济收益造成影响。 二、纺织印染企业成本核算形式分析 基于纺织印染企业发展的特殊性,在实践中必须根据当前发展特点,探究切实可行的核算方式。以下将对纺织印染企业成本核算形式进行分析。 (一)制定切合实际的会计制度 基于当前企业外部发展的特殊性,为了对核算程序进行有效的分析,必须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制定切合实际的会计制度。

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浅析

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浅析 作者简介:卢建胜天津财经大学2006级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摘要:近些年来,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环境成本已成为企业经营成本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企业加强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的紧迫性将越来越强。本文试就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作些探讨。 关键词:环境成本环境成本核算环境成本控制 一、环境成本的内涵 (一)环境成本的定义 环境成本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或其他事项所消耗的环境资源价值、环境资源保护和再生支出等。环境成本的定义包括以下几方面含义: l.环境资源是有价值的。随着人类环境污染的加剧,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原本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境资源如森林、矿产、水、大气等,均会随着人类的盲目使用和开采而枯竭。要使环境资源不枯竭,就要进行保护和再生,这就要投入,要投入则涉及价值和计价问题,因此,环境资源也称为环境资产。 2.环境资产的使用和损耗,必须由使用的企业支付相应成本和费用,以便公共部门进行全面保护和再生。 3.环境资产保护和再生不只是政府的责任,在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范围内,也是企业的责任。从短期看,作为企业对环境资源保护和再生的支出,也就是构成了企业环境成本的一部分;从长期看,企业环保和再生支出会改善环境,形成良好的环境资源,这时原来的支出积累形成了企业环境资产,进而可以带来收益。 (二)环境成本的确认 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下,环境成本的确认应符合以下条件。 1.环境成本的发生起因于环保 环境成本必须是因环境原因而引起的。这有两种情况:一是为达到环境保护法规所强制实施的环境标准所发生的费用。二是国家在实施经济手段保护环境时企业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有些国家实施环境税、征收环境保护基金、对超标准排污企业征收排污费,我国在这方面还急待加强。

浅谈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终稿

浅谈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的时代,市场已进入了微利时代,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迫在眉睫的事情就是要控制成本,也就是必须要做好生产经营中的成本管理。然而,传统的成本管理思想已不能适应现代成本理念,成本管理不仅仅是单独的降低成本,而应从公司的长远发展策略及企业外部环境来考虑。本文从我国的企业成本管理现状、企业成本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三方面来做浅显论述。 [关键词] 成本管理;现状;问题;对策 一个企业产品的成本高低,不仅影响到企业自身发展,而且和职工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市场竞争激烈。改进成本管理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加强财务管理,运用现代的先进成本控制方法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关键,其中不断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尤为重要。 一、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成本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我国企业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的现象,特别是在民营中小企业。表现在对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很多中小企业仍将成本管理的范围停留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强调生产过程中材料的耗费。以减少原料的消耗量来降低产品成本,忽视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产权成本、环境成本等等。以此降低成本费用,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效益的下降。 成本管理的目的局限于降低成本,较少从效益角度看成本的作用,降低成本的手段主要依靠节约的方式,没有认识到设计本身存在质量缺陷以及工艺过程不合理,设备、工艺陈旧落后等所带来的潜在成本的增长。这些落后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 【摘要】煤炭企业在其开采过程中严重污染矿区周围环境,对环境保护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在政府、社会及自身发展的多重压力下,煤炭企业不得不将其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纳入到日常管理活动之中。如何有效地进行企业环境成本管理,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文章主要探讨了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的核心内容,即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以期为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关键词】煤炭企业; 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核算; 环境成本控制 环境奠定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不断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煤炭行业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行业之一,其环境问题是伴随着矿区的开发建设而产生的。煤炭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然而,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矿区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和难以恢复治理,必然会严重影响煤炭行业的自我发展和人类的自身生存。因此,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必须是加强环境成本核算,强化环境成本控制。 一、企业环境成本的定义 人们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背景下都广泛使用着环境成本的概念,但由于没有公认的环境会计准则对环境成本的定义、内容和分类提供统一的标准,因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会计学界对环境成本的认识存在着很多意见分歧。笔者认为环境成本是指企业为了预防、恢复或补偿因其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或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而采取一系列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为耗费自然资源或生态资源所发生的实际成本。 二、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必要性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实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当代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以耗竭资源和环境污染的方式来取得。煤炭企业具有突出的行业特点,加强煤炭环境成本的核算和控制有利于促进企业关注环境问题,抑制企业短期行为,引导企业从长远利益出发,加大环保投入;有利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把企业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协调起来;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降低社会成本,增强整个社会的发展潜力。而这些都是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相符合的,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所要达到的目标。 (二)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的特征 1.环境成本在煤炭成本中的比例较高。煤炭的生产过程,既是煤炭产品的生产过程,又是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的过程。煤炭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既要支付产品生产本身的成本,又要支付环境破坏、资源枯竭方面的费用。 2.煤炭企业环境支出比其他企业高。随着煤炭生产的发展,煤炭资源越来越少、大范围的地表塌陷、大量煤矸石的堆积,导致大量耕地被占用和破坏、大量废水废气的排放,引起周边耕地的劣化和空气污染。因此煤炭企业因资源环境破坏而付出的代价和保护资源环境而支付的费用与其他行业相比更高。 3.煤炭企业环境成本呈上升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在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的同时,环境意识逐步强化,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这必然导致煤炭企业环境保护的投入和支出的增加,致使企业环境成本构成内容和数额的逐步增加。另外,煤炭企业生产活动特点决定了煤炭环境成本随着开采年限的延长不断上升,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发生的成本、投资和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 三、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核算概述

环境成本核算评估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环境成本核算 08财政一班唐忠志200823019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子孙的需求构成危害。它要求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人口、经济、社会、自然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企业的经营成本除了包含传统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外,还应该把环境成本作为企业经营成本的一部分。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环境成本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环境成本的核算应纳入企业经营成本的核算体系。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环境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1.环境管理要求对环境成本进行核算 由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水、森林等可更新资源正在被过度地开发利用,耗减速度远远快于更新速度,使其逐渐失去了可更新性;石油、矿产等不可更新自然资源逐渐枯竭;自然资源遭受破坏影响生态环境资源的质量逐渐下降。环境资源一旦经过耗用,其价值就转化为环境成本,同时对环境资源的关注也转化为对环境成本核算的重视。通过环境成本的核算,掌握自然资源的耗减速度和生态资源质量下降的程度,以及人类为保证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所付出的代价等资料,为环境管理提供有关各项环境成本的综合信息。 2.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需要 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注重经济产值及其增长速度,忽视资源基础和环境条件。单纯追求产值、互相攀比增长速度,而不顾资源毁损、环境恶化。作为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包括了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考虑了固定资产折旧,但没有考虑自然资源耗损的折耗和生态资源恶化的损失。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缺陷导致国民经济产值的增长带有不真实性,如果考虑由于环境退化和耗减的直接费用,以及引起未来生产潜力损失的自然资本“贬值”两个方面的费用,核算得到的国内生产总值就会低得多。因此,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必须增加环境成本的核算。 3.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的要求 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耗费,包括人造资产的耗费,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等环境资源的耗费,劳动力的耗费等等。产品成本应由物质成本、劳动成本、环境成本三部分组成。但是,现行的成本计算只包括物质成本和劳动成本,不包括环境成本,使计算的产品成本不真实,成本核算也不符合真实公允的原则,进而形成国内生产总值虚增。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经济,主要生产和出口高资源消耗、高污染的初级资源产品,使本国的自然资源匮乏,环境资源恶化,甚至造成跨国境或全球性的环境题。 二、环境成本的分类 (1)自然资源耗减费用是指资源产品生产所耗用自然资源储量的货币表现。在开采自然资源并形成资源产品的过程中,耗费的各种自然资源,其中一些形成资源产品的实体,一些有助于资源产品的生产。如矿产资源、植被、水等数量减少均属于自然资源耗减,其轻减的价值就是自然资源耗减费用。 (2)维持自然资源基本存量费用是指为保证可持续发展实现的物质基础而发生的人类劳动耗费的货币表现。为了保证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存量,需要采取措施,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需要寻找替代品、需要对矿产品进行深加工等等,这些措施发生的支出构成了维持自然资源基本存量的费用。 (3)生态资源保护费用是指为保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所发生人类劳动耗费的货币表现。生态资源保护费用按照支出的用途分类,又可分为维护生态资源现状的支出、预防污染支出、治理生态资源交出、生态资源破坏损失等等。维护生态资源现状的支出是指生态资源并未受到危害,为了维护生态环境,保护既定质量,进行必要维护活动而发生的费用;预防污染支出是指生态资源尚未受到危害,但已

企业环境成本论文: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管理探讨

企业环境成本论文: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管理探讨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本文从企业环境成本的涵义出发,在分析企业环境成本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阐述了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环境成本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管理 从企业成本的构成因素来看,企业的环境成本是作为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因素存在的。企业的环境成本是衡量其自身经营业绩与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力度越来越高,企业环境成本也成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管理的角度出发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一、企业环境成本的涵义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企业环境成本的涵义在学者的表述中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本文采用的比较公认的定义,也就是联合国的国际会计与报告标准政府间的专家组对环境成本所做的定义,“依照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从企业的层面来看,企业的环境成本指的是企业作为组织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经济活动或者其它活动所

导致的自然资源的消耗等对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积极的预防控制措施所支出的成本。 二、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1.有助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企业经营管理的需求出发,对自然资源进行一定的开发与使用的同时必然对自然资源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企业只有主动的对环境成本进行核算与管理,才能够不断的改善企业和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有助于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从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层面来看,自然资源与社会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企业只有在不断加强自身的环境成本核算与管理的情况下,才能真正的实现自身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从而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有助于加强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的工作效率 企业通过不断提升自身在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管理方面的工作力度,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的工作效率,这是由于环境成本专有的特点决定了其必然会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施加影响。总之,企业可通过改善环境成本核算和管理来促进成本管理方面的工作效率的提升,从而通过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环境成本的管理,不断提高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