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现代建筑的抗震技术

日本现代建筑的抗震技术
日本现代建筑的抗震技术

日本现代建筑的抗震技术

日本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在长期的抗震实践中,他们

在建筑抗震的设计和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 借鉴。

总所周知,地震发生时,处在旷野的人们只要不被外物

砸中,如果?]有遇到滑坡、 泥石流、雪崩和海啸等次生灾害, 那么基本上就是安全的。地震中的遇难者多数是被各类人工 构造物(房屋、桥梁、路牌、电线杆等)的损坏或失稳害死 的。所以地震领域有句俗话:地震不杀人,建筑才杀人。要 想知道什么样的建筑在地震中最安全,可以借鉴日本的建筑 设计的一些方法,因为饱受地震困扰的日本人在和地震的长 期对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柔性抗震结构

日本对抗震设计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从 1922

年至 20 世纪 60 年代,“刚性抗震理论”主导了日本的建筑 设计,此时日本的新建建筑大量使用剪力墙, 甚至框架结构 但自从 20 世纪 60 年代,计算机分析法被引入了抗震设计研

究后,“柔性抗震结构” 开始逐渐盛行。 经历了 1994 年的 9.0 级阪神大地震后,日本的抗震设计又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日 本人发现,在那次大地震后,一些建筑物虽然变形、歪斜, rH 步

但至少没有倒塌;反倒是那些结构坚固的建筑,虽然保持了结构的完整性,却在地震中整栋倒下。于是日本人从中汲取了教训,通过提取地震视频和实地勘测,他们发现地震来袭时,如果建筑物能够跟随地表一起摆动,反而更不容易倒塌。有鉴于此,从1996 年后,日本建筑开始广泛采用隔震技术:建筑商在建筑物底部铺垫橡胶层或移动承重座作为缓冲装

置,利用建筑物本身的晃动吸收地震能量。安装阻尼装置抗

在地震中,细长的高层建筑更容易被地震摧毁。高层建

筑的柔性和高度决定了它们的自振频率较低,如果自振频率和地震波的振动频率接近,很容易导致危险的共振。要避免共振,就要在合适的时机改变建筑的自振频率。为此,日本研发出了主动质量阻尼器(TMD)和调谐质块阻尼器(AMD)等制震技术。TMD 的基本原理是在建筑物中设置一个大约为建筑1%总质量的重锤,地震或风吹让建筑物振动时,振动能量会让重锤进行反向振动,从而减小建筑物的振动幅度。

而AME则在TMD的基础上增加了传感器和液压驱动器/伺服电机马达,利用主动质量阻尼为建筑物减小振动幅度,抵消建筑物的形变。有的建筑在顶楼设有一个大水箱或游泳池,也能起到帮建筑物调谐的作用。

建筑物从摆动到停止,是一个能量耗散的过程。一些建

筑设计师想到,如果能够通过某种方法增加建筑物形变的阻

尼,加快能量耗散,就能够减小建筑物的振幅。这种设计被 称为“被动式制震”。那么,如何才能增加建筑物的阻尼呢?

最简单的方法是在建筑的承重结构中安装阻尼器,其中最常 见的一种是斜撑阻尼器。它的原理是在承重结构的对角线装 上一根斜撑,斜撑上有一个可以吸收振动能量的减震器,类 似山地自行车的减震前又, 可以增加结构的形变阻尼。 此外, 还有一种更特殊的、名为“制震壁”的阻尼设计。它的原理

是在两片钢板(或称阻力板)间填塞咼黏度的黏性流体,再 流体中移动能提供一定的阻尼,帮助建筑物消耗震动能,同 时也提高了建筑物耐受横向形变的能力。建筑的轻量化和新 材料的应用

日本现代建筑的在抗震上的突破性,更主要体现在新型

材料的应用上。现代抗震建筑有的米用了能够在一定形变范 围内恢复形状的镍钛记忆合金,有的采用了比钢筋混凝土更

耐疲劳、抗冲击的钢纤维混凝土。 纤维聚乙烯醇和水泥的 姻”,诞生了高纤维水泥复合材料这种既坚固又具有一定延 展性的复合材料。而由热镀锌钢带经由冷轧技术制成的轻钢 材料,虽然更轻便,但在复杂的计算机受力分析算法的帮助

F,能以更经济的用量承担同样的负荷。

轻型建筑材料能够带来的好处远不止这些:质轻又强度

高的碳纤维布和碳纳米管可以在几乎不增加建筑物质量的

前提下, 大大提高建筑物的强度 ;充气混凝土不但能为建筑物 减重,材料中密布的微小气泡还能起到保温和隔热作用。这 些质量轻、强度高的新材料被大量应用在建筑领域,大大降 低了建筑物的总重量。轻量化不但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抗震 性,而且即便材料掉落,也能减少对人造成的伤害。

我们目前已经掌握了比较先进的抗震、防震和隔震技术,

既然如此,为什么许多建筑物在地震面前依然很脆弱呢?其 实,要把内壁钢板整个浸泡在流体中

在地震来袭时,钢板在黏性

“联

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最大的问题是建造成本。一般来说,抗震效果越好的技术,建造成本就越高。如果在设计建筑时,只采用抗震效果最好的技术,那么这样的建筑造价将高得惊人。对于抗震设计来说,首要目的是尽量减少灾难性垮塌,让结构为内部人员逃生争取到足够的时间。有些建筑在经历地震后虽然主体结构严重变形,但如果能做到既没有垮塌,也没有整体翻滚,也能算是成功的抗震设计。

日本建筑的防震措施

本文由然1689BD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每年发生有感地震约 1000 多次,全球 10%的地震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其中 6 级以上的日本地震每年至少发生 1 次,据不完全统计,世界范围内发生的里氏 6 级以上的地震,大约有 20% 发生在日本。然而,地震并没有给日本带来巨大人员伤亡等损失,绝大部分建筑保持完好。据日本气象厅观测,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 11 日 14 时 46 分(北京时间 13 时 46 分),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的太平洋海域。美国地质勘探局 11 日将日本当天发生的地震震级修正为里氏 9.0 级。宫城县、岩手县、青森县等地有强烈震感,包括东京在内的关东地区也有强烈震感。新华社东京分社办公楼持续摇晃了几十秒钟,茶叶罐和几本书从书架上掉落。气象厅警告说,地震引起 6 米高的海浪。呼吁民众到安全地带避难,不要靠近海边和河口附近地区。据报道,东京台场有一座建筑在地震发生前后着火,但不清楚是否是地震引起的。 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大的反差呢?这与日本房屋建筑防震措施是密不可分的。 早在 1923 年关东大地震之后,日本就制定法律,要求建造 房屋时必须计算防震程度, 1995 年颁布了建筑防震标准——《建筑基准法》《基准法》规定,高层建筑必须能够抵御里。氏 7 级以上的强烈地震。一个建筑工程为获得开工许可,除了设计、施工图纸等文件外,还必须提交建筑抗震报告书。日本抗震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地震的不同强度,计算不同的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受力大小,进而确定建筑的梁柱位置、承重以及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的规格和配比。 日本在构筑高层建筑物的基础中普遍采用“地基地震隔绝”技术,在建筑物底部安装橡胶弹性垫或摩擦滑动承重座等抗震缓冲装置。为了提高传统木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日本最普通的民宅也是箱体设计,地震灾害发生时房屋可以整体翻滚而不损毁;在专业技术人员对民房进行抗震加固等级评定基础上,政府给予居民适当的补贴鼓励抗震加固。 比如日本大京公司的一座号称日本最高(地上 55 层、高 185 米)的崎玉县川口公寓,使用了与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相同的 cft(钢管),确保了抗震强度。这种钢管的直径最大达800 毫米,厚度达 40 毫米,而且钢管中还注入了比通常混凝土强度高 3 倍的高强度混凝土,该日本房地产公寓共使用这种钢管 168 根。另外,该公寓还使用了刚性结构抗震体。如遇阪神大地震级别的地震发生时,日本柔性结构的建筑一般要 摇动 1 米左右,而刚性结构建筑只摇动 30 厘米。再如日本三井不动产公司在东京都杉并区出售的一座免震结构公寓高达 93 米,建筑物的外围使用了新研制的高强度 16 积层橡胶,建筑物的中央部分使用了天然橡胶系统的积层橡胶。这样,日本房屋在烈度为 6 的地震发生时,就可将建筑物的受力减少至二分之一。 1

日本当代建筑的启示

天津大学 《日本当代建筑思潮及作品分析》课程报告 题目日本当代建筑的启示 姓名江明 学号 2513206070 学院建筑学院 指导教师刘彤彤 2013年9月6日

日本当代建筑的启示 ——以丹下健三建筑思想来理解对中国的启示 江明 摘要:通过对建筑师丹下健三这一个体与其他个体之间的相关性的探讨,分析了丹下健三与柯布西埃、安藤忠雄等建筑师思想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及其成因,并试图以此为切入点找到分析丹下健三建筑思想的线索,由丹下健三的建筑思想来分析日本建筑对中国建筑师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当代建筑;丹下健三;思想;理解;中国;启示 引言 丹下健三(1913年—2005年),1938年从东京大学建筑系毕业,1949年在广岛原子弹爆炸地点原址建造和平中心的设计比赛中胜出,并由此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其重要作品有原爆和平中心、东京奥运会主会场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山梨县文化会馆、圣玛丽亚大教堂、东京都新市政厅、东京草月会馆新馆等,另有部分位于北非和中东的建筑作品,如约旦哈西姆皇宫工程、阿尔及尔国际机场等。丹下健三的建筑创作生涯长达60余载,在建筑教育方面也有卓著贡献。1987年,丹下健三在74岁时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是第一位获得该奖的日本建筑师,也是第一位亚洲得奖人。对于日本近现代建筑发展来说,丹下健三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文中试图关注作为建筑师的丹下健三这一个体与其他个体之间的相关性,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对其建筑思想进行探讨,来分析日本建筑思潮对中国建筑师的启示。 1、丹下与柯布 丹下建筑思想中的现代性受到了柯布西埃的很大影响,他自建筑生涯伊始就拜倒在了柯布西埃的魅力之下,他的很多作品中都能看到柯布西埃的影踪:带有压迫感的大尺度、对混凝土的崇拜性的运用、强烈的立面韵律感和分割、底部架空以及显而易见的蓬勃生机。“我为各种(过去的遗产)所感动。伊势神宫、桂离宫让人感动,另外希腊、罗马、文艺复兴的建筑也大大地让人感动。与此相匹敌的现代建筑只有柯布西埃。我曾为他的马赛公寓和里昂的修道院所感动,而对其他的现代建筑师和这些人的作品则全然不为所动[1]。”丹下带着一种对柯布的热情从事着在日本的土地上建造“现代主义建筑”的工作。 然而,与其他一些同时代的建筑人不同,丹下对柯布西埃的学习并不止步在对其创造的新形式的学习上,而是指向了柯布西埃这么做的原因以及其中蕴藏着的含义。“在观察柯布西埃时,作为他的思想、他的概念虽是抛弃了样式主义,还是赤裸裸的,但他具有现代的样式,穿上了现代的衣服……可以说是把建筑的价值加以综合,所以这让人们感动。”丹下认为柯布西埃建筑的动人之处来自于他冲破传统样式的束缚,但并不反对最根本的美的准则,他在强调去除多余满足功能的同时,建立了自己的新“样式”,而且赋予了它们一种工业时代的新精神。丹下灵敏地发现了这一点,并且将之贯彻到了自己的建筑工作中。也正因为如此,丹下作为一个现代主义的推崇者,却并没有站在传统的对立面,而是一直力图在自己的作品中注入令人感动的元素。对于丹下来说,这种元素最直接的来源就是日本的传统文化。 2、丹下与丹下 正如没有人能够从他(她)的生长背景中剥离开来一样,作为建筑师的丹下同样无法和作为日本人的丹下剥离开来。 早在二战期间,丹下还是一个东京大学学生时,就曾以其含有日本传统意向的竞赛方案连续三年获奖。1954年前后,日本建筑界展开了关于传统问题的热烈讨论。如果说丹下在战间的建筑探索是在日本的传统中注意现代建筑的话,此时的丹下已经转向了把传统融合在现代建筑之中。“……体现当代日本人对于自然和现实认识上的消极性以及逃避现实的软弱、

日本中小学校建筑抗震设计研究

日本中小学校建筑抗震设计研究 ■ 李志民 周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西安 · 710055)收稿日期:2008-12-22 The Architectural Research of Seismic Design for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摘 要] 文章在介绍日本抗震法规的历史发展情况、抗震标准的具体内容和建筑建造程序的基础上,对日本在系统的抗震检测基础上对中小学建筑物进行详细分类并制定出相应的抗震修复和加固措施的做法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归纳出对我国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的启示,以期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建筑法规 中小学校 加固 避难所[Abstract] Japan is earthquake-prone countries, so the wealth of experience has been accumulated in the long-term seismic work. Firstly it is introduced in the article that is the Japanes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ti-seismic regulations, the speci ? c content of the anti-seismic standards and procedures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 addition, the safety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buildings is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in Japan, so a systematization of seismic detect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for schools. On this basis, the buildings have been classified in great detail. Even more the measures are taken for seismic repair and reinforcement. So school buildings have been the most safe architecture in a community when earthquake happen, which play an important role as the community disaster shelter. [Key words] Laws and regulation of architectur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Anti-seismic reinforcement, Sanctuary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8174 2008年9月初,笔者跟随考察团对日本中小学校抗震设计及使用情况进行了为期5天的考察活动,期间日本相关建筑界人士详细介绍了日本中小学建筑在抗震设计方面的经验和相关研究成果。一、重视法律法规,严格审查建筑抗震性能 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对于中小学校建筑的耐震设计非常重视,首先是政府相关部门不断完善有关建筑物耐震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1.建筑抗震标准制定的发展历程 在日本,不论学校、一般建筑物或其他用途建筑物在建造时都必须统一遵守建筑物抗震标准。日本的建筑物抗震标准是为应对地震带来的损害,不断从历次地震中汲取教训并及时进行多次修改后形成的(表1)。 事实证明抗震标准的不断修订对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日本的建筑物以1981年建筑标准法实施令的修订为界,这是因为1995年坂神大地震时,按照1981年以前旧法规所建造的房屋受损严重,而遵照之后的法规建造的房屋所受损害相对较小。 2.日本新抗震标准的具体内容(表2)建筑标准法的抗震标准是以如下两点为基础制 定的:第一,建筑物遭遇多次地震,即使受到一定损害,但在修复之后依然能够满足继续使用的要求:第二,不管建筑物是否会遭遇地震,即使建筑物被破坏无法继续使用,也不至于在地震时顷刻间倒塌。 3.严格审查建筑设计 在日本,新建建筑物之前,要前往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申请,审查建筑物的设计是否符合抗震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建筑物是不允许建造的,这样就确保了新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图1)。 二、对于中小学校现状调查非常重视,定期进行全面的统计和评估 日本对于地震的预防工作很重视。由于1981年前后房屋建造遵循不同的抗震标准,因此1981年前建造的房屋日本政府规定必须要进行抗震检测(图1,表3)。 三、中小学校建筑震后修复措施 1.详细勘查,区别对待 由于建筑物各个部分的构造不同,为了在加强建筑抗震性能的同时节约资金和材料,日本在对原有学校建筑进行抗震加强或修复工作中,详细研究建筑构件受损情况,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加固方法。 主题专栏 FEATURE-THEME

“装配式”超高层建筑更抗震!万科带你到日本去看看装配式建筑工程!

框架结构、结构高度144.2米、地上42层、标准层层高3.3米、一层地下室、管桩基础。

日本高层建筑普遍使用框架结构,剪力墙只在低、多层中使用,是因为日本人认为剪力墙相比框架而言抗震性能不明确;更重要的是,框架相比剪力墙更加“柔”,能够承受更大的变形,在日本的规范中,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就是楼层的水平位移除以层高)可以允许做到1/120,而国内为1/550,即日本认为地震时让建筑“适当摇摆以释放 能量”要好过“硬扛”。配合以隔震减震技术,日本的框架结构可以做到200米高。 三、减震柱的使用 减震原理:当地震来临,柔性建筑就开始晃动,所产生的能量就要全部被减震柱吸收掉,保护关键的柱子、梁不被破坏 布置位置:内筒三跨PC柱的左右两跨,四周各两根,每层8根;从1层布置至29层,共计232根。

▲内筒三跨PC柱的左右两跨 ▲从1层布置至29层 内筒框架因刚度较大,将分配较大的水平作用(约60%-80%的地震、风荷载)。尤其是内筒角部变形较大,故将减震柱布置于此,可最大限度发挥其吸收能量、保护主体的功能。而只布置3/4高,是因为结构底部承担了主要的水平剪力与倾覆力矩。顶部虽然位移较大,但位移角参数能控制在有效范围,安全无影响,加上底部3/4已有减震器参与工作,顶部加速度也能得到有效控制。 减震柱构造:上下两块对称的带翼缘钢板,与梁可靠连接,中间是相对较软(屈服点低)的钢材。

对于高层弯剪型结构,水平剪力最大一般出现在楼层中部,此处设置较低屈服点的钢材,可以充分发挥其承担剪力、变形耗能作用。可通过计算调整软钢厚度及尺寸,使其符合大震下的往复受剪变形性能。 减震柱施工图:首层至6层各减震柱型号有差别,而7-29层则统一一种型号,区别在于软钢板厚以及上下板端的连接节点。

日本近现代建筑

《日本近现代建筑》 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日本近现代建筑(36学时,0学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日本自19世纪中叶以来的建筑发展过程,强化社会背景下对建筑发展的多方面演变过程分析,包括重要建筑事件、技术的发展过程、个人作用的历史价值等,意图展示一个经过整理的,比较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当代状态。对于近代部分,将中日发展过程进行比较,探讨日本近代建筑发展过程中的启示(对于中国建筑发展的现状);对于当代部分,将日本DESIGN 纳入西方建筑界的背景分析其重要人物、重要作品和重要思想流派的内在原因。 二、课程基本要求: 课程教学在现代建筑部分注重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选择部分学生按小组进行比较深入的案例分析,并在课堂正式发言,要求TEAMWORK和中间过程与教师讨论一至两次,强调发表内容的形成过程。要求适当阅读推荐参考资料,要求提交的课程论文在中间过程与任课教师有至少一次研究思路沟通,确保课程论文的深度。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带*为机动的内容 四、实验或课程设计的内容: 五、与各课程的关系: 六、学时分配: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沙永杰,“西化”的历程——中日近代建筑发展过程比较研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1(本书用作近代部分的代用教材,现代部分尚无正式出版物可用作教材)

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1.童寯,日本近现代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2.吴耀东,日本现代建筑,天津科技出版社,1997 3.武云霞,日本建筑之道——民族性与时代性共生,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7 4.[日]山口广,近代建筑史(建筑学大系5),彰国社,1992 5.[日]村松贞次郎,日本近代建筑の历史,放送出版会,1977 6.相关重要杂志:《新建筑》(日本),《GA Japan》

中美混凝土抗震设计规范对比

中美混凝土抗震设计规范对比

1概述 近来我国在国际上承担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要求采用美国规范设计,因此有必要学习美国规范,并了解美国规范与我国规范间的差异。本文对比了中美两国规范中关于荷载组合、抗震设计基本原则(主要对比抗震设防目标和水准、建筑设计和建筑结构的规则性这两方面的内容)、抗震设计方法这三方面的内容。对比的规范介绍如下: 1、ASCE/SEI 7-10:是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原则和结构可靠度理论编制的,统 一了美国各种结构设计规范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荷载取值标准(包括地震作用的取值标准)及荷载效应的组合原则和计算公式、荷载分项系数及组合系数的取值规定等,类似于我国的荷载规范,并包括了类似于我国抗震规范中的抗震设防标准、地震动参数及地震作用的取值标准等内容。 2、UBC 97:Uniform Building Code, UBC——《统一建筑规范》是美国第一个 带有建筑抗震内容的规范,第一版于1927年出版,由“国际建筑官员协会”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Building Officials,即ICBO)出版发行,主要用于美国西部各州,是被广泛采用的规范之一。 3、IBC-2003:IBC规范第一版于2000年颁布,每三年修订一次,自此, 其他3 本通用规范便不再更新, IBC 规范逐渐成为了美国全国唯一的通用建筑规范。IBC规范的颁布与实施,取代了UBC、SBC和NBC等规范,从而使美

中美混凝土抗震设计规范对比 国的新建建筑规范达到了统一。在抗震设计方面,IBC大多引用了ASCE 7-10的内容。可以把IBC视为一个规范门户,由它通向各个专门规范。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编。按该规范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其基本的抗震设防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地震影响时,可能发生损坏,但经一般性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使用功能或其他方面有专门要求的建筑,当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时,具有更具体或更高的抗震设防目标。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也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编。该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建筑结构设计中涉及的作用应包括直接作用(荷载)和间接作用,而该规范仅对荷载和温度作用作出规定,有关可变荷载的规定同样适用于温度作用。 2荷载组合 通过阅读美国标准《Minimum Design Loads for Building and Other Structures》(ASCE/SEI 7-10)和中国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关于荷载组合的规定,对比与分析中美荷载组合的异同,加深对中国规范荷载组合规定的理解,初步了解美国规范对荷载组合的相关规定。 2.1中国规范荷载组合 中国设计规范中的荷载组合是根据现行(GB 50009-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有关规定,结合建筑的自身特点制定的。规范给出的荷载组合表达式都是以荷载与荷载效应有线性关系为前提,并且要求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组合进行设计。 2.1.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荷载组合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计算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并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1

日本房屋建筑防震措施初探

日本房屋建筑防震措施初探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据民政部统计,截至5月19日21时,地震已造成倒塌房屋536.25万间,损坏房屋2142.66万间。截至5月22日10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51151人遇难,288431人受伤,累计失踪29328人。有种说法:造成人员伤亡的不是地震,而建筑物的不抗震是更大级别的地震。不错,事实证明,提高建筑的防震抗震水平,是避免造成伤亡的最重要途径。 众所周知,我们东邻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每年发生有感地震约1000多次,全球10%的地震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其中6级以上的地震每年至少发生1次,据不完全统计,世界范围内发生的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大约有20%发生在日本。然而,地震并没有给日本带来巨大人员伤亡等损失。2003年9月26日,日本北海道地区发生里氏8级地震,只造成1人死亡、2人失踪和500余人受伤,绝大部分建筑保持完好。 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大的反差呢?本文将试图通过对日本房屋建筑防震措施的分析和探讨,以给国人有所启示。 一、以法律作为保障 一次次惨痛的地震悲剧在日本发生,1923年的关东里氏8.1级大地震造成99331人死亡、43476人失踪;1995年1月17日发生在兵库县南部地区的阪神里氏7.2级大地震,造成6434人死亡、约4万余人受伤。然而面对不可避免的天灾,日本人清醒地认识到,要想生存就必须采取果断有效措施。早在1923年关东大地震之后,日本就制定法律,要求建造房屋时必须计算防震程度,1995年颁布了建筑防震标准——《建筑基准法》。《基准法》规定,高层建筑必须能够抵御里氏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一个建筑工程为获得开工许可,除了设计、施工图纸等文件外,还必须提交建筑抗震报告书。抗震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地震的不同强度,计算不同的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受力大小,进而确定建筑的梁柱位置、承重以及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的规格和配比。 我国第一个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由原国家建委于1974年发布的。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对“74规范”进行修改,颁发了“78规范”;1989年,又发布“89规范”。2001年,对“89规范”再次进行修订,颁布实施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范》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把我国分成6~9度四种设防分类,其中6度区是不需要进行抗震计算的,只需要在结构设计时进行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既可;7、8、9度区的建筑物,在结构设计时都应当进行抗震验算。同时,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高度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抗震等级,以此来确定不同的抗震构造措施。《规范》要求,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另外,我国还发布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等国家标准,对建筑物抗震设防分类、责任划归、防灾规划均有具体规定。 尽管近年来我国法律法规越来越健全,对建筑抗震设计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然而相对日本而言仍存在以下问题: 1、我国对建筑的抗震标准相对较低 日本《建筑基准法》的抗震标准根据地基强度及建筑构造而有所不同,其基本标准为能经受住300~400伽(Gal,加速度单位,1伽=1cm/s2,重力加速度约为980伽)的地震加速度值。而我国2001年制定的各地区建筑抗震标准,北京为200伽、上海为100伽。发生本次大地震的四川省的标准更低,成都为100伽,重庆、绵阳和德阳仅为50伽。因此与日本相比,我国一般建筑物的支柱较细、混凝土质量较差、钢筋数量较少,而众多的老房屋建筑几乎没有使用抗震技术。

浅谈我国建筑抗震及展望

浅谈我国建筑抗震及展望 牛开亮 (中国矿业大学力建学院,江苏徐州02100772) 摘要:本文从我国地震概况及地震发生事件论述了我国进行抗震设防的必要性及背景,结合我国 抗震的实际情况简要叙述我国在建筑抗震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发展,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我国建筑 抗震相关规定、抗震设计理论及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三个方面着重对建筑抗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并提出提升我国抗震设防质量的举措,最后对我国的建筑抗震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其展望。 关键词:地震;抗震设计;抗震措施;抗震展望 一、我国建筑抗震背景 我国是个多地震国家,存在着的五个主要地震区包括:青藏高原地震区、华北地震区、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和华南地震区。青藏高原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这次512 四川汶川大地震就在该区;华北地震区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而且该地区是人口密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新疆地震区的强烈地震较多,也较频繁,但多数地震发生在山区,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与我国东部几条地震带相比要小许多;台湾地震区不断发生强烈破坏性地震也是众所周知的;华南地震区历史上也曾发生过较高震级的地震,但最近几百年没有发生过很大的地震。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委员、中科院院士滕吉文建议灾区重建建筑地震烈度设防提高到9 度。根据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我国主要城镇的抗震设防烈度仅在 6 度到9 之间,此次受灾严重的汶川、北川等地则处于7 度抗震设防区,然而却遭到了高达相当于11-12 度的地震灾害。重大的灾难有时能带给人们更多的经验和教训。专家认为,在上述五个主要地震区,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至少应该提高一个烈度来设防。我们正在构建和谐社会,倡导以人为本,所以要加大投入成本,提高设防烈度,尽可能的保障生命安全。以下是我国建国以来较大(7

关于建筑物防震措施

关于建筑物防震措施 抗震设防指在工程建设时,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和采取抗震措施以达到抗震目的。抗震设防烈度(seismicprecautionaryintensity)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需根据建筑物所在城市的大小,建筑物类别、高度及所在小区的抗震设防规划来确定。抗震设防烈度在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须进行抗震设防。 要求一般通过以下3个环节来达到抗震设防。(1)明确抗震设防要求,即明确建筑物须达到的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2)抗震设计,采取抗震措施,达到抗震设防的要求;(3)抗震施工,严格按抗震设计施工,确保建筑质量。 抗震设防要求指经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或审定的,对建设工程制定的须达到的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技术指标。其是在综合考虑地震环境、建设工程重要程度、允许风险水平、需达到的安全目标和国家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后确定的。 分类分类依据: (1)建筑破坏所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及间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大小; (2)城镇大小、工矿企业规模、行业特点; (3)建筑破坏且丧失功能后对全局的影响大小、对抗震救灾的影响以及恢复的难易程度; (4)根据建筑各区段的重要性划分抗震设防类别;

(5)当建筑所处地位以及遭地震破坏所产生的影响不同时,不同行业相同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可不相同。 根据上述分析,将建筑工程分为如下4个抗震设防类别。 (1)特殊设防类(甲类)。指使用上具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及地震时可能导致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的建筑。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且高于本地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地震作用,按高于本地抗震设防烈度一度加强其抗震措施。 (2)重点设防类(乙类)。指生命线相关建筑,其在地震时使用功能不可中断或需尽快恢复;或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其在地震时可能会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应按本地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按高于本地抗震设防烈度一度加强其抗震措施。 (3)标准设防类(丙类)。指除了(1)、(2)、(4)类以外,大量的需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应按照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实现在遭到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目标。 (4)适度设防类(丁类)。指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设防要求的建筑,此类建筑在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会产生次生灾害。按本地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可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6度时不应降低。

日本现代建筑

用心于简单之中 —日本现代建筑课程回顾与收获 日本建筑在我国的建筑学教育尤其是建筑史教育中常常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就我的求学经历而言,在建筑历史课程中日本古建筑一般作为中国古建筑的补充和对照来讲解,而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又常因对欧美建筑的关注而相应忽略和淡忘了。日本现代建筑课程的开设无疑给我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全面而系统的了解日本建筑发展的机会,回顾一学期对日本建筑的学习,我不仅收获了有关日本建筑风格和特点方面的知识,更对如何尊重和传承民族建筑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台湾建筑学者汉宝德先生十分强调建筑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我深服其言。不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就难以了解其建筑,不了解一个国家的建筑也难以全面的欣赏其文化。无论是探讨古代建筑,抑或是现代建筑,其实都与一个国家或地区当时当地的文化息息相关。“用心于简单之中”,这是我通过课程学习对日本建筑文化的一个感触。在“简单”中发现美,寻找简单的美,这是我对日本传统建筑做法乃至整个日本艺术的看法。这种于简单中见精致,于朴素中见真情的执着追求集中表现在选料、住宅布置、结构和细部设计等方面。 先从选料说起。中国古代官式建筑中的金柱总会在表面涂油刷漆,一眼看去并不知道它的原材料是什么。如今的仿古建筑正是得益于这一特点,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和较低的工艺要求的基础上用钢筋水泥现浇出一座仿古木建筑来。我们进入内部,欲依偎歇息时一股冰凉从背后传来,这才提示我们建造它的真实材料。注重色彩是中国艺术的一个特点,但在达到“美”的这一境界的过程中多走了一步。相反,日本建筑乐于展现材料自身的美。一直以来,日本传统文化习惯把来源于自然的材料看作“第一自然”,而把对天然材料的选择和再设计加工看作“第二自然”,正如我们在伊势神宫这样的神邸到普通百姓的传统茶室所见到的,无论是磨光磨平或是保留原样,日本人对待材料的态度是乐观积极的,他们不试图改变它、掩饰它,因而体现出材料自身的美感,是一种简单的美,也是一种真实的美。

日本现代建筑特点

总结的日本现代建筑特点 2010-01-31 01:00 1.没有很明确室内外空间的分界,环境与建筑物互动,人类与自然界共存。 体现: 1)缘侧(中国的门廊,西方的灰空间),一旦下雨这种构建也能为人遮风避雨,也使建筑与大自然紧密连接 2)伊东丰雄的建筑 建筑师关注都市人的游牧文化,即现代家庭已经不再以家庭为中心除了家庭以外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空间,他希望创造公共空间给这些自由的个体。他运用管子将日光引进,镜子追随日光,从最高层将光线反射到一楼,继续延续户外空间。 3)安藤宗雄的建筑 光之教堂:光线是大自然的象征信徒在光的笼罩下与自然合二为一 2.呈现局部,并非面面俱到 有点像半木,取半为满的意思。 3.弹性 体现: 茶室,人们没有固定的位子,可以根据需要想做哪里坐那里,不像北欧那般硬性,在特定地方放置一把椅子,规定了人的活动空间。 4.禅意 1)不规则的设计符合日本的传统 比较欧洲巴洛克庭院,植物都修建成了集合圆形,因为欧洲人没办法向日本人一样随性,因为他们的文化中没有禅意。 日本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日本的自然条件,日本远离大陆,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海洋性气候明显,经常有突发的台风、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即使再美的事物也会因自然灾害的降临而瞬间消逝。这自然助长了日本人的无常感跟宿命感。他们知道再美的事物也只是一瞬的存在,都只是昙花一现。日本人爱樱花,但樱花的的花期只有七天,短暂易落,它的美是一种让人心醉更是心碎的凄凉的美。伤感的日本人,总是把它与人生苦短、世事无常联系起来。同时,大量的自然灾害使日本人感到生命的压抑、自身的渺小。台风、火山、地震这些自然灾害也因其不可征服而让日本人更加崇拜自然。这种无常感和孤寂感渗入日本民族的审美意识中,使人产生一种解脱和超越的渴望,正是在这里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与禅宗美学相逢了。日本本土的神道教有着浓厚的自然本位的思想。禅宗也追求自然,让自然成为悟道的媒介,这也是禅宗容易被日本人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禅宗和神道教的融合嫁接使“日本的审美更趋向于禅的空寂与枯淡”(见叶渭渠《日本文明》)。“空寂”日语语义为幽闭,孤寂,贫困。这种禅宗影响下产生的空寂的审美倾向,对日本文化艺术各个领域影响深远,在诗歌领域表现为“余情”?在绘画领域表现为“留白”,在园林艺术领域表现为“空相”,在茶道表现为彻底的“无”。 枯山水 日本的园林艺术也深受禅宗影响。入宋、入元的日本禅僧以禅宗崇尚自然,喜爱山水的灵性,对园林浓缩天地的艺术形式有着特殊的情感。回国后,在禅寺庭院模仿杭州、苏州名园,陶冶性情,体会“物我一如”的禅境。梦窗疏石著《梦中的问答》中说“把庭院和修道分开的人不能称为真正的修道者。”室町时代开始,日本社会上有文化的阶层—朝廷贵族、禅宗僧侣,他们热爱造庭,认为山水庭院有助于参禅。在质朴、空灵、通透的庭院里吟咏禅诗,观赏园景。禅僧们大都擅长园林设计,其中最具特色的要数“枯山水”造景艺术。 造园艺术的“枯山水”是在室町时代禅宗精神广为传播之后,从禅宗冥想的精神中构思出来,在禅的“空

浅谈日本建筑抗震技术

浅谈日本建筑抗震技术 摘要:日本每年发生有感地震约1000多次,其中6级以上的地震每年至少发生1次。频繁的地震灾害使日本的抗震技术快速发展、完善,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技术体系。本文将介绍日本建筑抗震技术体系的各个方面,希望能为同样是地震重灾国的我国,提供借鉴,引起更多研究者的思考。 关键词:耐震,减振,免震,强震观测,振动台 0引言 据我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1月3日4时20分,在智利中部发生7.1级地震。这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大地震。地震一直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日本是世界公认的地震重灾国,每年发生有感地震约1000多次,全球10%的地震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其中6级以上的地震每年至少发生1次。[1]如图1、2所示。然而,频繁的地震灾害,却使日本的抗震技术快速发展、完善,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技术体系。自1998年至2007年,日本共发生震级为6.0以上的地震199次,约占全球同等规模地震总数961的20.7%左右,但由其导致的灾害死亡人数仅占世界的9%(中国却占约30%)。由此可见,日本抗震技术体系的先进与完善。 图1 全球地震分布图2 日本周边发生过的地震 1.日本的地理概况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端,陆地面积377880平方公里。由于日本列岛正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按照地质板块学说,太平洋板块比较薄,密度比较大,而位置相对低一些。当太平洋板块向西呈水平移动时,它就会俯冲到相邻的亚欧板块之下。于是,当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两大板块交界处的岩层便出现变形、断裂等运动,从而产生火山爆发、地震等。 2.日本建筑抗震发展历史 由于日本地震多发,很早日本就对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早在一百多年前,1891年浓尾大地震砖结构建筑被毁严重时,就开始探讨采取什么措施,来抵御地震破坏。 20世纪初,日本学者大森房吉提出近似分析地震动影响的静力计算法。日本从美国引进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后,不久,日本的钢结构建筑创始人、东京大学教授佐野利器于1914年发表了《家屋抗震结构论》。首先提出了“抗震结构”的概念,并创造性提出了用“静态”的水平力,代替“动态”的地震力的“度震法”,来进行建筑结构的抗震计算,为现代结构抗震的计算奠定了基础。

文化的冲突与选择-日本建筑杂谈(新版)

文化的冲突与选择-日本建筑 杂谈(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42

文化的冲突与选择-日本建筑杂谈(新版) 在世界建筑发展大潮中,日本建筑无疑是令人瞩目的。作为经济、文化、科技三者结合的产物,日本当代建筑创造了建筑史上划时代的作品。日本的当代文学、美术、音乐似乎还没有日本当代建筑这样高的成就。中国建筑界一直关注日本建筑界的发展动向,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马国馨院士的《日本建筑论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就是这方面的重要著作。 《日本建筑论稿》包括《日本建筑文化浅析——吸收与创造》和《日本建筑国际化的第四次浪潮》这些很有分量的长篇论文,还有关于丹下健三、黑川纪章及日本女建筑师的专题研究,还涉及日本的野外博物馆、日本桂离宫及其大修、日本的村山水、赖特和日本等问题,内容十分丰富,显示了作者的渊博学识。本书最吸引人

的当然是作者对日本建筑近现代步伐和新时代新发展的精彩论述。马国馨认为:日本有着与众不同的强烈的传统文化,有着固有的独特的建筑观,同时又存在着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吸收。在创作方法上,日本存在着多种理论和流派,比如老一辈建筑家村野藤吾就始终和现代建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丹下健三则一直致力于日本的的现代建筑运动,使之逐渐在日本建筑界占统治地位;矶崎新使用的视觉语言,是在世界的文脉中找出他认为适当的语言;黑川纪章则要在东洋的思想中表现现代日本的主题;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最简洁的质感体现了低技——高手工技术。这些建筑家各有不同的立场和方法,主要观点有三:其一是努力研究和提炼日本的特点,然后用现代的手法来加以实现。其二是追求“无形”的普遍性,也就是如何把日本的精神用一种暧昧的形式来加以表现。其三是一种新的和洋折中的方法,但有时一看就完全是日本的风格,又都只是表层的内容。在实际创作中,日本的建筑家常常在这些观点之间摇摆、彷徨,从中努力寻找新的结合点,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本书论述的“日本建筑国际化”亦是读者感兴趣的问题。80年

日本建筑防震措施

的少,而且海啸伤亡人数占这次灾难的大部分,因房屋倒塌伤亡人数很少很少,日本的房子是按着防8级地震设计的,但这次9级地震,大部分的房屋都抗过去了,那么日本人的房子为什么这么坚固呢? 日本校舍:第一避难所 地震专家对历次地震的分析显示,地震中人员伤亡总数的95%以上是由房屋倒塌造成的。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我国对城市建筑的抗震标准进行了严格规范。上个世纪80年代后的新建房基本上都具有防震、抗震能力。如果严格依照防震标准设计和施工,大部分建筑物应该能够抵御类似汶川地震这种级别的地震。 在校舍防震方面,日本做得较好。日本防震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学校是第一避难所”,所有的房子都可以倒,学校的房子不能倒。这也是日本总结历次地震灾害教训的结果。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导致不少学校教学楼倒塌,学生集体遇难。当时的日本政府从中吸取了教训,要求以“学生的生命维系着国家未来”为最高原则,加强房屋抗震性。1995年1月17日大阪、神户地区的7.2级“阪神大地震”之后,日本政府开始实施“校舍补强计划”。根据这一计划,全国各中小学校全面进行一次抗震检查,对不符合最新抗震要求(抗震要求为7级)的学校立即进行补强施工。日本校舍多采用钢骨架,可以起到弹性防震作用。

的少,而且海啸伤亡人数占这次灾难的大部分,因房屋倒塌伤亡人数很少很少,日本的房子是按着防8级地震设计的,但这次9级地震,大部分的房屋都抗过去了,那么日本人的房子为什么这么坚固呢? 日本校舍:第一避难所 地震专家对历次地震的分析显示,地震中人员伤亡总数的95%以上是由房屋倒塌造成的。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我国对城市建筑的抗震标准进行了严格规范。上个世纪80年代后的新建房基本上都具有防震、抗震能力。如果严格依照防震标准设计和施工,大部分建筑物应该能够抵御类似汶川地震这种级别的地震。 在校舍防震方面,日本做得较好。日本防震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学校是第一避难所”,所有的房子都可以倒,学校的房子不能倒。这也是日本总结历次地震灾害教训的结果。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导致不少学校教学楼倒塌,学生集体遇难。当时的日本政府从中吸取了教训,要求以“学生的生命维系着国家未来”为最高原则,加强房屋抗震性。1995年1月17日大阪、神户地区的7.2级“阪神大地震”之后,日本政府开始实施“校舍补强计划”。根据这一计划,全国各中小学校全面进行一次抗震检查,对不符合最新抗震要求(抗震要求为7级)的学校立即进行补强施工。日本校舍多采用钢骨架,可以起到弹性防震作用。

日本现代建筑风格

日本现代建筑风格 说起日本的建筑风格,最为有名的就是江户城、大阪城、名古屋城、熊本城等日本标志性建筑。日本建筑拥有十分久远的历史。最早大量受到中国建筑的影响,但随后也渐渐发展出属于日本的独特风格。那么现代日本建筑又有怎么样的建筑风格呢?具体内如下: 现代建筑基本简介: 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建筑开始仿效西欧,由原先的木结构逐渐转变为砖木混合或砖石结构的”洋风建筑”。当时的重要作品有筑地旅馆(清水喜助设计,1868)、赤坂离宫(片山东熊设计,1909)等。从20世纪初开始,日本在西方建筑思潮影响下也出现了一些相应流派,兴建了东京歌舞伎座(冈田信一郎设计,1924)、国会大厦(大藏省营缮局设计,1936)等现代建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建筑的发展大体分三个时期。 现代建筑基本特点: 50年代末以前,这是是战后经济恢复阶段。 这一时期主要是房荒严重,缺房户达430万。应急建造起30万户简易住宅。1953年开始,住宅建设有很大发展,1955年成立了”住宅公团”,专门从事全国住宅建设工作。 战后30年,日本全国共建住宅1000余万户。战后初期,日本建筑界以较多的精力研究住宅、公共建筑和城市规划,拟订了大量探索性方案,为后来的大规模建设奠定基础。

现代建筑建筑风格: 70年代以来,日本的工业、经济和科学技术已居世界前列;但因能源危机影响,1973年以后建筑发展步伐减慢。1975年以后,大建筑公司设计施工的建筑物占了主要地位。建筑风格从单纯学习西方转向东西方之间的融合转变,不少建筑师在运用新材料、继承传统、创造新形式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建筑师的创作活动日益活跃。 现代建筑代表建筑:(相关推荐:日本建筑) 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东京中银舱体楼(1972),黑川纪章根据”新陈代谢”理论设计的装配式公寓,中央竖向管井为垂直交通线,舱体式的住宅单元均以悬挑方式固定在竖井周围;东京草月会馆新馆(1974~1977),丹下健三设计,建筑物挺拔简洁,线条分明,蓝色镜面玻璃外墙,建筑两翼互成直角,转角处有很深的凹缝,出现两个45°尖角;群马县立近代美术馆(1970~1974),矶崎新设计,外观像堆放在地面上的立方体框格,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大阪国立民族学博物馆(1977),黑川纪章按他的”灰调子建筑”理论设计的作品,面砖、不锈钢、安哥拉石等装修材料都是灰色,该馆也是直线和曲线、内部和外部、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等成对概念相结合的尝试;东京赤坂王子饭店(1982),丹下健三设计,主体呈晶体状,采用镜面玻璃和铝板外墙面,整个建筑单纯、宁静。

从普利兹克奖谈谈日本现代建筑

从普利兹克奖谈谈日本现代建筑 迄今为止,日本已有7位建筑师荣获普利兹克奖,且日式建筑这个词已得到世界上广大人民的认可,本文对日本建筑的发展史进行了回顾,分析了日本现代建筑的获得巨大成功的缘由,与日本民族特点的关系,以及对中国今后建筑发展的启示。 标签:日本;现代建筑;普利兹克奖 1、日本建筑师被建筑界广泛认可的原因 1.1社会环境 就日本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建筑师获得建筑界的认可这个问题,记者曾采访过一位日本建筑师佐藤尊浩,佐藤尊浩的回答是,普利兹克奖是对一个建筑师整体作品的评价,一方面,日本的建筑师会把他们的建筑作品当成自己的骄傲而用心去琢磨,故而日本的建筑的设计、作品品质、建筑细节、施工技艺等水平都完整地表现出来了。另一方面是日本的甲方对建筑设计艺术的理解和尊重,他们尊重建筑师的设计理念,也愿意给建筑师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而不会进行过多的干预。这在中国情况就有所不同了,中国正处在一个高速發展的阶段,这是一个机会很多的国家,对于建筑也是越快越好,建筑质量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就甲方而言,他们更看重的是这栋建筑能给他们带来多大的效益,对于设计他们有更多自己的想法,并且把这些想法强加在建筑师身上,留给建筑师自己发挥的空间就很小了。 1.2教育方式 在教育方面,日本对传统的建造技术的传承很重视,早在1300多年前,日本就开始对传统古建筑进行“造替”,每隔一段时间就在临近的场地进行一次更换,而每次可以有三代人同时进行操作,通过这种方式,传统技艺就传承了下去。老师也会倾力将自己的思维方式、设计理论等传授给学生,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 由此可见,日本建筑师获普利兹克建筑奖比较多这种现象也是可以理解的。 2、日本建筑的发展与日本民族特点的必然联系 纵观历史,日本建筑的发展可分为如下4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习阶段 1859年,日本江户幕府为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对西方五个国家开放了通商口岸,开始了现代化。在西方建筑刚进入日本的时候,无论是从建筑技术还是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