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沈从文小说中“湘西世界”的人物及人生形式》打印稿

《简论沈从文小说中“湘西世界”的人物及人生形式》打印稿
《简论沈从文小说中“湘西世界”的人物及人生形式》打印稿

论文题目简论沈从文小说中“湘西世界”的人物及人生形式

专业汉语言文学(本科)

姓名孙娟娟

学号041061135

学校潍坊电大诸城分校

指导教师王红霞

论文提交日期2006年5月15日

论文答辩日期

答辩主持人

学位申请级别

2006年5月15日

简论沈从文小说中“湘西世界”的人物及人生形式

诸城市程戈庄初中南校孙娟娟

【正文内容】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汉血统,生于湖南凤凰县一个封建行伍之家,是清王朝提督沈宏富之孙,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是创作数量甚为宏富的现代作家之一。。他的散文集有《从文自传》《湘西散记》《湘西》,著名小说集《虎雏》《八骏图》,长篇小说代表作《边城》、《长河》、《阿黑小史》。

湘西: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中的湘西,是他所生长的沅水流域,地处湖南西部,属湖南、四川、贵州三省交界处,是苗族、侗族和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在历史上,这里被中原文化鄙夷为“披发左狂”的荆蛮之地。沈从文的《湘西散记》中的《桃源与沅州》中提到陶渊明先生的《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也在这里。此地地理位置偏僻,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文明开化程度比较低。

沈从文创作宏富,作品结集80多部,可以说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在景象万千的中国现代文坛上,沈从文算得上是一个相当独特的文人。

他的独特形象首先来自于他的生命所赖以生存的那一方偏远的水土。他所生长的沅水流域地处湖南西部,属湖南、四川、贵州三省交界处,是苗族、侗族和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历史上被中原文化鄙夷为“披发左狂”的荆蛮之地。地理位置偏僻,经济文化落后,正是在这里,他不仅获得了与众多现代作家迥然相异的身世背景,并且拥有了极其丰富的人生感悟,并由此而形成了他日后文学生涯中不同寻常的情感内蕴和持久的精神特质。

同时,他的独特经历也造成了他在文学上的独特性,1917年8月,沈从文以预备兵的名义入伍。此后5年多的时间里,沈从文随军辗转流徙于湖南、四川、贵州省边境与长达千里的沅水流域,亲眼目睹并亲身经历了中国乡村世界的野蛮与残酷,破败凋敝和中国农民困顿悲惨的生活,积累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同时也对封建势力压迫下的苦苦挣扎的底层人民抱有深切地同情。这段生活成为他日后进行创作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激荡奇异的自然环境养育了淳朴善良却也不乏野性十足的湘西人,而在湘西这个世界中,湘西的人们又以他们不同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不同的两种人生形式,这便构成了沈从文“湘西世界”中的一角。

下面我们从人物形象及其人生形式进行论述:

(一)善良淳朴却也不乏野性的湘西人

沈从文一生都在歌哭着他所构筑的“湘西世界”的悲欢离合,哀怨忧愁,并用“湘西人”这个主体来叙述和关照(因为他本人就是其中之一)。沈从文一生都在自命为“乡下人”,他一直认为自己实在是个乡下人,这样说也毫无贬义,乡下人有根深蒂固的乡巴佬情怀和性情,他们保守也顽固,爱土地,不甚懂诡诈却也不缺少机警(1)。他笔下的湘西人就是这样的淳朴善良,是原生态的“乡下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中包含的人物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农民、士兵、渔民、猎户、船夫、官吏、乡绅、商人、妓女、水手,但凡湘西所有,悉入笔底,他们中有善良淳朴的乡民,却也不乏野性的男性,同时也有两种性格兼有的妓女。作者热情讴歌了湘西底层人民朴素的人性美和道德光辉,体现出作者的价值取向。

最能体现沈从文善良淳朴这一价值取向的应算是他的长篇小说《边城》中对翠翠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

翠翠是作者沈从文倾注“爱”与“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她是作者的乡恋情感与怀旧思想共同孕育的一个血肉丰满的形象。翠翠的出生具有传奇性,是其父母圣洁爱情的结晶。她来到人世间,便是爱的天使与爱的精灵。她爷爷把她领大,一老一小相依为命。翠翠在风日里成长着,把皮肤变的黑黑的,触目皆为清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水晶。自然既抚养她又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边城的风日、山水,使她出落成一个眉清目秀,聪慧温柔,且带几分矜持,几分娇气的少女。她既是人的至性——爱情的结晶,又是大自然孕育与教育教化的女儿,在她的身上“天人合一”,她是美的精灵与化身。

翠翠身上的“美”,是通过她的爱情故事表现出来的。她的“爱”,单纯、自然、真挚,一切符合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天性,她对傩送的爱情大体经过了萌生、觉悟与追求的过程。第一个阶段是她对爱情的萌生阶段,她在小镇看龙船初遇傩送,他邀翠翠到他家等爷爷,翠翠误认为他要她去到由女人唱歌的小楼上去。心中觉得受了侮辱,就轻声骂他:“你这个悖时砍脑壳的!”(2)傩送不但不怪她,还打发家里伙计举着火把把她送回家。这件事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爱情的种子就这样在一个少女的心里朦朦胧胧的萌发、生发。

第二阶段是翠翠对爱情的觉悟。两年后的端午节,翠翠与爷爷又进城看龙船,她人长大了,傩送一直在她心里隐现、鼓荡。听说傩送在六百里外的“清浪滩”,她恍惚如梦的问爷爷的船“是不是正在下清滩”(3),表示她的爱情意识已完全苏醒。唯其心属傩送,在摆渡送傩送时,见傩送正盯着自己看,她便把脸背过去,不声不响抿着嘴,很自负的拉着那条绳缆,既不轻浮又不撒野,表现出对爱情的自觉、矜持和自尊。

第三阶段是翠翠对爱情执着追求的阶段,她爱上傩送之后,没想到傩送的哥哥天宝也爱上了她。她对天宝的托媒求亲,出于对爱情的忠贞专一,明确向爷爷表示拒绝,心里老想着送鸭子的傩送。早将天宝求亲的事“忘掉”了。傩送上山为她唱歌传情,她虽然在梦中不知歌的内容,但她在梦中感到身体随着“美妙歌声”漂浮起来,“飞窜过悬崖半腰”,去摘象征爱情的“虎耳草”,追觅着甜蜜幸福的爱情。然而,翠翠与傩送的爱情却忽然受到严重挫折。爷爷溘然长逝使她在一夜之间长达成人,她痛苦悲伤但没有倒下,并谢绝了船总让她住进他家的好意,“以为名分既不定妥,到一个生人家住不好”,她像爷爷那样守住摆渡的岗位,苦恋着并等待着傩送的归来,这些充分表现出了翠翠性格中的坚强的一面。

翠翠的天真、乖巧、纯洁美丽、善解人意有着自然界的灵气,活泼机灵和善良和诚实的性情,是作者审美理想的化身和象征。

老船夫也是善良的化身,他是边城世界里的公仆,五十年如一日的为过往的人摆渡。把它看成是自己的天职,任劳任怨,鞠躬尽瘁。他质朴憨厚,侠义心肠,不仅拒收过客的钱财,而且慷慨大方,善待乡亲,有时遇到熟人,常请到家中喝酒,有时在城里,别人想尝他的酒,他就把酒葫芦递上让人喝个够。

(二)湘西世界中所展现的人生形式

沈从文所创作的湘西系列,从作品到理论把乡村世界形式的美丽和与之相对的城市生命形式的批判结合,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于自然又归于自然的理论。湘西所代表的健康完美的人生,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4)。这正是他的作品所要负载的主要内容。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在整体上展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形式:一种是现实的人生形式,即实然;另一种是理想的人生形式,即应然。

沈从文相当一部分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湘西底层人民古朴和谐,乐天安命的自在无为的人生形式。《柏子》、《萧萧》、《丈夫》、《会明》、《灯》、《贵生》等

作品构成了一个系列。以冷静客观的笔法再现了20年代初至30年代湘西山民的苦乐人生,塑造了柏子、萧萧、丈夫、贵生等一系列人物形象。

《柏子》写卖身于船老板的水手柏子与吊脚楼妓女之间的粗野而又不乏真诚的爱,作者所欣赏的是柏子强悍粗野的性格和生命的欢愉。作品所要展现的是柏子那种既充满生命气息又麻木蒙昧的生命形态,是作者现实的人生形式的体现。在《萧萧》一文中,主人公萧萧12岁做童养媳,嫁给一个不到3岁的丈夫,过了门,她喊他做弟弟,她每天应做的事情就是抱着弟弟到村前柳树下玩,饿了喂东西吃,哭了就哄他。后来糊里糊涂地委身于花狗,使她面临“沉潭”或“发卖”的命运。“沉潭”是读过“子曰”的族长们做的事,萧萧的伯父没有读过“子曰”,不晓得礼教比萧萧的命运更宝贵,就决定“发卖”去远方,可远处没人来买,而后萧萧生下一个儿子,于是“发卖”也免了,这样“萧萧”依然是往日的萧萧。这里描述了封建宗法制下婚姻的不合理性,然而作者还进而描写萧萧还是跟她的小丈夫圆房,那时儿子已10岁。12岁时又忙着给他娶个大6岁的媳妇,这才是更可悲的。受害者对自己的悲剧经历,并无半点醒悟,照着世代相传的老谱,她又亲自给下一代安排悲剧。《贵生》中的人们信奉的是“一切皆是命,半点不由人”的人生哲学,贵生最终一把火烧掉了杂货铺和自己那苦心经营装载他的全部希望与依托的家而逃亡,也只是一种原始复仇情绪的冲动而已。

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其性格是各不相同的:柏子的热情、放肆并带有几分狡猾;萧萧的天真、幼稚、单纯;贵生的老实、憨厚、自重等等,但他们性格中有一种共同的东西,救活湘西山民的纯朴善良与蛮悍粗野,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关注的不是人物形象性格自身的完整与丰满,而是“古今相同,不分彼此”的变与不变中的山民对于生活的忠实、庄严,是那些与历史似乎毫无关系的普通人坚韧顽强的“求生”努力(5),是他们世世代代相承的命运与人生形式。在作者看来,这种生活既是庄严的,又是悲凉的,其中浸透着作者30年人生旅途中体验到的人生哀乐。可以说这些人物寄托着作者的人生理想,同时又是作者某种生活感悟的体现。

沈从文曾经强调说,他笔下的湘西世界是那种未经现代城市文化——这主要指近代商业文化“污染”过的状态,在这里即使商业往来也濡染着那一种朴厚的人情(6)而沈从文除了执着于湘西世界的叙述外,还以乡下人的眼光关注着商业化的城市,而且自觉的批判着“现代文明”。事实上,这些描写在沈从文作品中只是作为他歌颂“湘西世界”的一个反面的衬托和补充而存在的,正是通过对都市的虚伪、丑陋、缺乏活力的“上流社会”种种反人性,反价值,反道义的无情揭露和嘲讽,更加肯定或美化了他的湘西世界的自然、和谐、健康的生命形式。

在沈从文的笔下,“乡下人”的现实人生与都市人生构成了鲜明的对照,作者在欣赏和赞美湘西山民纯朴善良的同时,也揭露了远离边城的城市人的道德沦丧和人性沦丧。这些描写都市生活的作品构成了一幅都市文明社会的画卷,在现代文学史上格外令人瞩目。沈从文在“现代文明”与“原始文明”之间的困惑迷惘,不能简单的归结为“怀旧”,而恰恰是“人类经历过而且仍在经历的精神矛盾”的反映。沈从文对现代城市文明的批判,并非否定工业化带来的现代文明,而是揭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带来的人的异化现象,特别是揭露拜金主义对正常人性的扭曲等等。在《绅士的太太》中,作者开宗明义的表示:“我不是写几个可以用你们石头打他的妇人;我是在为你们高等人造一面镜子。”这面镜子映照出都市上流社会沉没的种种世相“绅士淑女”们精神的空虚无聊与生活的糜烂(《绅士的太太》),教授学者们的虚伪自私与懦弱(《八骏图》)如此等等。作者以毫不留情的犀利之笔,撕下了城里人的道德面纱,揭示出都市人生的荒唐与可笑。

沈从文对都市人生的讽刺与暴露是从人性道德这一点切入的。以“乡下人”的眼光观察上流社会的种种病态,因缘于“文明”与“知识”的病态。种种“城市病”、“文明病”都是其具体表现(7)。以此来反映上流社会人的本质的失落与人性的扭曲,对传统文化及现代文明的庵寺病的嘲讽与批评,是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的很光彩的一笔。这也是沈从文的独到之处。

但是,现实毕竟是难以超越的。沈从文对湘西社会中同样存在的欺凌、压榨、愚昧、黑暗无法视而不见。这些黑暗的事物正是“爱”与“美”的摧残者。它们同时摧折者沈从文的心灵。于是,作家从维护人在精神上的自然健康发展的观点出发,对种种摧残人性的黑暗事物予以揭发和抨击。如《菜园》、《七个野人与最后一个迎春节》、《新与旧》等抨击了地方军政当局对湘西苗民与汉民的凶残屠戮,《占领》、《土城里来的人》等描绘了旧军队四处打家劫舍的罪恶行经。《失业》、《顾问官》等揭露了权势者借口剿匪、征税而无情盘剥百姓的丑态。

就像《会明》中以乡村社会糊里糊涂跌落到都市世界的会明和《灯》中的老兵,时刻以“乡下人”固有的眼光看取都市人生,以“乡下人”固有的生活准则来看待都市人生。他们虽身在都市却心系乡村,对都市生活都很陌生,精神世界依然同过去一样,同过去的世界紧密相连。作者沈从文充分肯定了体现在会明和老兵身上的乐观、忠诚、正直、和善等现代社会所缺少的优秀品质。同时,他也不无同情的写出会明和老兵身上那些农民所固有的弱点,写出他们琐碎可笑的一面:他们“生活有些方面极其伟大,有些方面又极其平凡;性情有些方面极其美丽,有些方面又极其琐碎”(8)。然而作者对人物琐碎可笑一面的描写是那样淡薄,一致缺少一种沉痛感,在某种程度上淡化了这种人生的悲剧意味。这根源于作者评价人生的价值尺度。

沈从文对湘西下层人生形式的关照主要是从人性的角度着眼的,道德的选择是其最基本的价值尺度,在相当程度上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为核心内容的,这使沈从文在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所塑造的民族优秀品质的同时,也相对忽略了这种传统道德所造成的民族劣根性及其对社会历史变革的阻滞作用。

处于对现实人生形式的不满与厌倦,沈从文创造出了自己理想的人生形式。他一方面在回忆中构造着牧歌式的“边城”世界,一方面通过民间故事传说敷衍成的故事,为其理想的人生形式寻找历史的根源。《神巫之爱》、《龙珠》、《媚金?豹子与那羊》等小说在浪漫主义的格调中回荡着历史的悠长余音,这些作品不能说全无现实生活依据,却被看成了涂上了一层浓浓的理想色彩,寄托了作者对其又悠长历史和风俗传统的苗族人民的挚爱,以及对原始生命的礼赞。作品中跃动着青年男女真挚、热烈、活泼的生命情趣。作者对这种生命形式倾注了无限的向往之情与渴慕之意。

沈从文亲身经历和体验过人生的种种苦辣辛酸,他并未一味陶醉在虚幻的理想世界中,他倾心于湘西自然和谐的人生形式,但也看到了这种人生形式在现实冲击下的扭曲与变形。在《媚金?豹子与那羊》中,作者毫无惋惜的写到:地方的好习惯早消减了,民族的热情也下降了,所有女人也慢慢的像大城市里的女人,把爱情转移到牛羊金银虚名虚事上来了,“爱情的地位显然已经堕落,美的歌声与美的身体一样被其他物质战胜了。”长篇小说《长河》则进一步展示了30年代初期湘西社会在时代浪潮冲击下那种宁静与封闭状态日益被打破的现实,揭示出平凡人物生活上的“变”与“常”。作者在客观的揭示湘西社会历史演进的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

由于对社会政治的疏离,对都市人生的厌倦和对现实人生的困惑,沈从文把民族出路的探索和变革现实的希望寄托在完美人生的形式的再造上。他在谈及《边

城》时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9)。在作者笔下,边城的人们诚实勇敢、乐善好施、热情豪爽、轻利重义、守信自约,“凡事只求个心安理得”,就连吊脚楼的妓女的性情也浸染着边民的淳厚,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生也莫不安分乐生,俨然是一个安静平和的桃源仙境,这里一切都是淡淡的,又是那样和谐与静美,这是抒情诗,也是抒情画,但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作为一个极富形式感的出色的作家,沈从文的贡献还在于创造了诗意的抒情小说文体,或诗化抒情小说体。他实际上是把诗和散文引进了小说之中,打破了三者的界限,从而也就扩大了小说的表现领域及其审美的功能,沈从文注重意境,善于“造境”,表现凡夫俗子的日常生活时重在风俗、重在人情,使优美与平庸交织,淳朴、健康与原始、蒙昧并存。沈从文的办法就是“纯化”,把自然景物、社会生活场景的描绘尽量融入简朴的生活情致之中,人和自然合一,或者自然环境成了人性的外化。用美学的术语来讲,即是审美的对象化。如《边城》的自然景致是如此之美,其中就掺和着作者的情感、回忆想象,无处不在体现作者的美学追求,自然景致与人事民俗的融合、作者人生体验的投射、纯情人物的设置、流动的抒情笔致等等,共同造成现实与梦境水乳交融的意境。综上所述,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体,展示了详细奇异的自然造就的人情世态,展示了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精神及其在时代大潮挤压下的扭曲与变形,讴歌了湖南底层人民朴素的人性美和道德光辉,体现了作者的道德感情取向。

[注释]

(1)(4):《沈从文文集》第五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29,231页。(2)(3)《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小说部分,第75、77页。

(5)赵园:《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论小说十家》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55页。

(6)(7):赵园《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文字评论》,1986年第6期第56,54页。

(8)沈从文《<边城>题记》(沈从文选集)第5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24页。

(9)《沈从文选集》第5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31页。

[参考书目]

1、《中国现代文学史》1999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由郭志刚、孙中田主编。

2、《中国近现代文学史》2000年版,武汉大学出版社,由吴宏聪、范伯群主编。

3、《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2001年版,山东人民出版社,房福贤、魏建主编。

4、《沈从文名作欣赏》1994年版,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赵园编。

5、《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2004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温儒敏、赵祖谟主编。

6、《沈从文批评文集》1998年版,珠海出版社。

基层干部在新农村建设表态发言材料3则

基层干部在新农村建设表态发言材料3则《村委会主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表态发言》是一篇关于村委会社会主义主任农村的文章。各级业务的指导帮助下,我村依托苗木花卉产业,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扎实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全村发展苗木花卉种植面积6000亩,成立了全市首家苗木花卉协会,现有个体会员108个、集体会员20个,其中具有省级资质的苗木花卉企业3家,年全村实现苗木花卉总产值6833.4万元,仅此一项人均增收3000多元,成为全区远近的苗木花卉专业生产基地。同时,我们还投资5万多元建成6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一处,建成高标准文化橱窗20平米;投资30万元,拓宽30米宽的中心大街一条,并对全村主要街道进行了高标准绿化。05年我村被评为街道“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我本人也被评为全街道“十大优秀村支部书记”,并荣获XX 年度全市“实用人才”荣誉称号。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我村按照上级的工作部署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立足实际,突出特色,以苗木花卉产业为依托,以建设新村为目标,确定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工作思路,并以此作为我们今后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方向和目标。我们的工作思路是:发展两大产业,建好两大市场,搞好一个改造,健全一套机制,努力建设现代化、生态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发展两大产业

两大产业:即苗木花卉产业和山药蔬菜产业。 1、苗木花卉产业。一是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和扩大种植规模。目前,全村苗木花卉种植尽管已形成规模,但品种比较单一,种植技术相对落后,与当前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和市场化需要不相适应。同时,没有自己的特[找各类范文,到]色苗木和品牌苗木,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我们把小龙柏、白玉兰等苗木作为调整优化当前种植结构、扩大特色苗木种植面积的特优品种,不断向村庄辐射扩大种植规模,计划2年内由现在的6000亩扩大到10000亩的种植规模。二是建设苗木花卉试验基地和繁育基地。通过引进和培育新品种,实现苗木花卉的更新换代。目前,全村已投资30多万元,建立了一个占地近100亩的试验基地,引进新品种49个,培育新品种13个。预计今年可产出常规苗木12万株、名贵苗木3万株、花卉20万株,销售利润可达14.4万元,全村每户可增收2400元。三是发展生态园林。把全村苗木花卉资源转化升级为生态资源,2年内使全村绿色覆盖率达到50以上。同时积极资金,计划投资1000万元,建设一处具有苗木花卉特色的生态园林,使其成为集休闲、居住、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具有都市农业特色的生态园林,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2、山药蔬菜产业。年我们先后组织30多位群众代表赴宁阳伏山、兖州、潍坊等地考察农业种植项目。经过考察论证,大家确定“胡丰”长玉1号无公害山药作为全村壮大集体经济和带动群众致富

人教语文四年级下册【积累与运用专项】附答案

你永远是最棒的 人教语文四年级下册【积累与运用专项】附答案 一、文学常识。(12 分) 1.《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________。他有“____________”之称。 2.《忆江南》的作者是________,我还学过他的诗《_____________》。 3.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 ________ ,我还学过他的文章 《____________》。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6 分) 1. 桂林山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从哈默身上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从杰克逊 大叔身上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伽利略是 17 世纪 ________( 国家 ) 伟大的 ________ 家,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我知道引起黄河变化的原因,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知道蝙蝠夜间飞行,靠的是____________,人们据此发明了 __________。 6.我从《纪昌学射》中明白了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把打印稿变成电子稿

如何把打印稿变成电子稿(太牛啦!!你打一天的字都比不上她2分钟!!人手一份,留着以后用哈!) 教你如何将打印稿变成电子稿最近,我的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上的朋友老是向我报怨,说老板真的是不把我们这些新来工作的人不当人看啊,什么粗活都是让我们做,这不,昨天又拿了10几页的文件拿来,叫他打成电子稿,他说都快变成打字工具了,我听之后既为他感到同情,同时教给他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轻松将打印稿变成电子稿,我想以后对大家也有用吧,拿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你得先把这些打印稿或文件通过扫描仪扫到电脑上去,一般单位都有扫描仪,如果没有也没关系,用数码相机拍也行,拍成图片放到WORD里面去,不过在些之前,你还得装一下WORD自带的组件,03和07的都行。点开始-程序-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找到Office-修改找到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ing 这个组件,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ing Writer 点在本机上运行,安装就可以了。 首先将扫描仪安装好,接下来从开始菜单启动“Microsoft Office/ Microsoft Off ice 工具/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Scanning”即可开始扫描。 提示:Office 2003默认安装中并没有这个组件,如果你第一次使用这个功能可能会要求你插入Office2003的光盘进行安装。由于是文字扫描通常我们选择“黑白模式”,点击扫描,开始调用扫描仪自带的驱动进行扫描。这里也要设置为“黑白模式”,建议分辨率为300dpi。扫描完毕后回将图片自动调入Office 2003种另外一个组件“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ing”中。 点击工具栏中的“使用OCR识别文字”按键,就开始对刚才扫描的文件进行识别了。按下“将文本发送到Word”按键即可将识别出来的文字转换到Word中去了。如果你要获取部分文字,只需要用鼠标框选所需文字,然后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将文本发送到Word”就将选中区域的文字发送到Word中了。 此软件还有一小技巧:通过改变选项里的OCR语言,可以更准确的提取文字。例如图片里为全英文,把OCR语言改为“英语”可以确保其准确率,而如果是“默认”则最终出现的可能是乱码~ 还有: 应该说,PDF文档的规范性使得浏览者在阅读上方便了许多,但倘若要从里面提取些资料,实在是麻烦的可以。回忆起当初做毕业设计时规定的英文翻译,痛苦的要命,竟然傻到用Print Screen截取画面到画图板,再回粘到word中,够白了:(最近连做几份商务标书,从Honeywell本部获取的业绩资料全部是英文版的PDF,为了不再被折磨,花费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研究PDF和Word文件的转换,找到下面2种方法,出于无产阶级所谓的同甘共苦之心,共享下:)

比例的意义说课稿

比例的意义说课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二册数学第三单元比例的意义。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和学情分析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比及按比例分配的含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学生能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获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初步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 2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第32页到33页。 它是在学生认识了比的意义和初步理解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理解比例的意义,让学生在认识比例、应用比例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3、教材安排了五个教学活动,一是让学生通过现实情境体会比例的应用。二是四面国旗的大小不同,但因为是按一定比例制作的,

它们的长与宽的比值是相等的,由此引入比例的教学。三是依据四面国旗的长与宽可以组成多个比例式,为比例意义的教学提供资源。四是为以后学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做铺垫。五是有助于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4.本节课是在比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之前对比的意义和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积累了一些经验,有一些学生已经知道了比例的意义,并且能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但是理解并不是很透彻。大部分学生对新知识比较生疏。因此,学习本课时,通过五个活动,让学生掌握比例的意义,并能根据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在问题中发现比例,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更好的区分比和比例,深入理解和运用比例的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5、学生对比和比例分辨比清,这时可以让学生反复讨论,教师举例、指导。 二、学习目标 根据本单元的训练意图,结合以上学生特点,为顺利完成本课教学,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统一,我制定了如下学习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

积累与运用(四)

积累与运用(四) 一、教学目标: 1、体会可以用不同的关联词语表达出同一的逻辑关系。 2、积累表示时间流逝的四字词语。 3、通过互动交流进一步感知说明文也可以写得形象、生动。 4、能作简单的社会调查,在实践中锻炼语文综合能力。 二、教学重点: 1、体会可以用不同的关联词语表达出同一的逻辑关系。 2、积累表示时间流逝的四字词语。 3、通过互动交流进一步感知说明文也可以写得形象、生动。 4、能作简单的社会调查,在实践中锻炼语文综合能力。 三、教学难点: 1、通过互动交流进一步感知说明文也可以写得形象、生动。 2、能作简单的社会调查,在实践中锻炼语文综合能力。 四、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教学课时:四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可以用不同的关联词语表达出同一的逻辑关系。 2、积累表示时间流逝的四字词语。 3、通过互动交流进一步感知说明文也可以写得形象、生动。 教学重点: 1、体会可以用不同的关联词语表达出同一的逻辑关系。 2、积累表示时间流逝的四字词语。 3、通过互动交流进一步感知说明文也可以写得形象、生动。 教学难点: 通过互动交流进一步感知说明文也可以写得形象、生动。 教学环节: 一、温故知新 1、出示句子,请大家读读。 2、大家留意到了这些加点的词语了吗?“若是……就……”、“如果……就……”、“要是……就”这些都是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 3、你能在本单元的课文中,找到这样表示假设关系的句子吗?(学生在《数字图书馆》和《神奇的音箱》中找一找,再读一读。) 4、你能自己造一个假设关系的句子吗?可以用书上出示的关联词,也可以是其他的关联词。 5、拓展:我们还学习过哪些关系的句子呢?并列、条件、递进、因果。(举

教你如何把打稿电子变成印稿

教你如何将打印稿变成电子稿最近,我的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上的朋友老是向我报怨,说老板真的是不把我们这些新来工作的人不当人看啊,什么粗活都是让我们做,这不,昨天又拿了10几页的文件拿来,叫他打成电子稿,他说都快变成打字工具了,我听之后既为他感到同情,同时教给他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轻松将打印稿变成电子稿,我想以后对大家也有用吧,拿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你得先把这些打印稿或文件通过扫描仪扫到电脑上去,一般单位都有扫描仪,如果没有也没关系,用数码相机拍也行,拍成图片放到WORD里面去,不过在些之前,你还得装一下WORD自带的组件,03和07的都行。点开始-程序-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找到Office-修改找到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ing 这个组件,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ing Writer 点在本机上运行,安装就可以了。 首先将扫描仪安装好,接下来从开始菜单启动“Microsoft Office/ Microsoft Office 工具/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Scanning”即可开始扫描。 提示:Office 2003默认安装中并没有这个组件,如果你第一次使用这个功能可能会要求你插入Office2003的光盘进行安装。由于是文字扫描通常我们选择“黑白模式”,点击扫描,开始调用扫描仪自带的驱动进行扫描。这里也要设置为“黑白模式”,建议分辨率为300dpi。

扫描完毕后回将图片自动调入Office 2003种另外一个组件“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ing”中。 点击工具栏中的“使用OCR识别文字”按键,就开始对刚才扫描的文件进行识别了。按下“将文本发送到Word”按键即可将识别出来的 文字转换到 Word中去了。如果你要获取部分文字,只需要用鼠标框选所需文字,然后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将文本发送到Word”就将选 中区域的文字发送到Word中了。 此软件还有一小技巧:通过改变选项里的OCR语言,可以更准确的提取文字。例如图片里为全英文,把OCR语言改为“英语”可以确保其准确率,而如果是“默认”则最终出现的可能是乱码~ 还有: 应该说,PDF文档的规范性使得浏览者在阅读上方便了许多,但倘若要从里面提取些资料,实在是麻烦的可以。回忆起当初做毕业设计时规定的英文翻译,痛苦的要命,竟然傻到用Print Screen 截取画面到画图板,再回粘到word中,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说课稿

比例的意义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二册数学第三单元比例的意义。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和学情分析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比及按比例分配的含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学生能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获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初步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 2、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第32页到33页。它是在学生认识了比的意义和初步理解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理解比例的意义,让学生在认识比例、应用比例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例外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丰盛解决问题的策略。 3、教材安排了五个教学活动,一是让学生通过现实情境体会比例的应用。二是四面国旗的大小例外,但因为是按一定比例制作的,它们的长与宽的比值是相等的,由此引入比例的教学。三是依据四面国旗的长与宽可以组成多个比例式,为比例意义的教学提供资源。四是为以后学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做铺垫。五是有助于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4.本节课是在比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之前对比的意义和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积累了一些经验,有一些学生已经知道了比例的意义,并且能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但是理解并不是很透彻。大部分学生对新知识比较生疏。因此,学习本课时,通过五个活动,让学生掌握比例的意义,并能根据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在问题中发现比例,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更好的区分比和比例,深入理解和运用比例的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美好乡村建设演讲稿

关于美好乡村建设 聂苏 (2012年8月) 讲5个问题: 1、什么是美好乡村建设? 2、美好乡村为谁而建?谁来建设? 3、美好乡村建设有哪些模式? 4、乡村社区如何建设才美好? 5、美好乡村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什么是美好乡村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中提出美好乡村建设,两个概念有很大相关性,但又各有侧重。 多数情况下,美好乡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两个概念,可以当作一回事来用。(因为他们的工作对象是一样的,都是推进农村工作的,都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 1、美好乡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区别。 第一,内涵范围有差别,一个内涵广泛一些,一个内涵具体一些。新农村建设是长期历史任务,美好乡村建设是现实着眼点。可将美好乡村建设看作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一项工程。(四川:新农村建设综合体,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第二,针对性有差别,一个针对三农全面问题,一个针对城乡巨大差别。在各地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之后,乡村建设过于滞后的局面,已经难于为继了。

第三,操作主体有差别,一个由中央主导,一个由地方主导。 ①目前新农村建设对面上的推进措施,主要是由中央主导的。从统筹城乡发展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强化社会管理和建设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主要任务是落实中央的规定运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来所采取的一系列关注民生的措施,受益最多的是农民。中央在财力增长的条件下,逐步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面,努力方向是让农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城乡二元结构的旧格局有望逐步突破。 必须承认,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旧格局,是一种“制度落后”的表现。(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从摇篮到坟墓。印度虽落后,有种性歧视,没有城乡歧视。英国:全民免费医疗。朝鲜:金牌选手奖励平壤户口) 因为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很长时期以来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没有得到充分保障,过去农村公共服务靠农民集资才能开展。 这些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规模和质量有很大提高,但要完全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还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 在今后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中央会进一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这件事情自上而下推动,主要包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社会服务、医疗卫生、人口计划生育、住房保障、公共文化,路、电、邮、能源等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和补偿。基层的主要任务是抓好政策落地。

复印资料变成电子版

办公室——教你如何把打印稿变成电子稿 教你如何将打印稿变成电子稿最近,我的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上的朋友老是向我报怨,说老板真的是不把我们这些新来工作的人不当人看啊,什么粗活都是让我们做,这不,昨天又拿了10几页的文件拿来,叫他打成电子稿,他说都快变成打字工具了,我听之后既为他感到同情,同时教给他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轻松将打印稿变成电子稿,我想以后对大家也有用吧,拿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你得先把这些打印稿或文件通过扫描仪扫到电脑上去,一般单位都有扫描仪,如果没有也没关系,用数码相机拍也行,拍成图片放到WORD里面去,不过在些之前,你还得装一下WORD自带的组件,03和07的都行。点开始-程序-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找到Office-修改找到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ing 这个组件,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ing Writer 点在本机上运行,安装就可以了。 首先将扫描仪安装好,接下来从开始菜单启动“Microsoft Office/ Microsoft Office 工具/Microsoft Office Docume nt Scanning”即可开始扫描。 提示:Office 2003默认安装中并没有这个组件,如果你第一次使用这个功能可能会要求你插入Office2003的光盘进行安装。由于是文字扫描通常我们选择“黑白模式”,点击扫描,开始调用扫描仪自带的驱动进行扫描。这里也要设置为“黑白模式”,建议分辨率为300dpi。扫描完毕后回将图片自动调入Office 2003种另外一个组件“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ing”中。 点击工具栏中的“使用OCR识别文字”按键,就开始对刚才扫描的文件进行识别了。按下“将文本发送到Word”按键即可将识别出来的文字转换到 Word中去了。如果你要获取部分文字,只需要用鼠标框选所需文字,然后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将文本发送到Word”就将选中区域的文字发送到Word中了。 此软件还有一小技巧:通过改变选项里的OCR语言,可以更准确的提取文字。例如图片里为全英文,把OCR语言改为“英语”可以确保其准确率,而如果是“默认”则最终出现的可能是乱码~ 还有: 应该说,PDF文档的规范性使得浏览者在阅读上方便了许多,但倘若要从里面提取些资料,实在是麻烦的可以。回忆起当初做毕业设计时规定的英文翻译,痛苦的要命,竟然傻到用Print Screen截取画面到画图板,再回粘到word中,够白了:(最近连做几份商务标书,从Honeywell本部获取的业绩资料全部是英文版的PDF,为了不再被折磨,花费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研究PDF和Word文件的转换,找到下面2种方法,出于无产阶级所谓的同甘共苦之心,共享下:)

《比的应用》优秀说课稿

《比的应用》优秀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我讲授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49页例2《比的应用》,在本册教材中主要就是按比分配问题。 按比分配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平均分”和“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延伸。教材是采用把比化为分数,用学生前面已学过的分数的知识来解答。这样安排学生容易接受,不仅加深了对分数应用题的理解,还有利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为今后学习正反比例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学生情况 六年级的学生在分析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而本班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学习新知识,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使学生树立用自己学来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自觉检验的好习惯,增强学生

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轰轰烈烈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是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主导思想。因此,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我制定了这堂课的以上三个教学目标。 四、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 难点:正确分析,灵活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具有典型的特征,理解并掌握了这种特征,就能正确地运用这一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而把什么数量按什么比进行分配,则往往是很大一部分学生感觉比较困难的,因此将其作为难点。主要将采用“演示——分析——讨论”的方式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五、教法和学法 推广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把学生由被动听变为主动参与,关键在于要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因此,我们要树立起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的观念。针对这种教学思想,本节课的教学,我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营造一个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应该通过老师的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一种亲切、鼓励、信任的情感意识,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其次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

四年级下册积累与运用专项附答案完整版

四年级下册积累与运用 专项附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语文四年级下册【积累与运用专项】 一、文学常识。(12 分) 1.《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________。他有“____________”之称。 2.《忆江南》的作者是________,我还学过他的诗《_____________》。 3.《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 ________ ,我还学过他的文章《____________》。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6 分) 1. 桂林山的特点是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水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从哈默身上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从杰克逊大叔身上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伽利略是 17 世纪 ________( 国家 ) 伟大的 ________ 家,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我知道引起黄河变化的原因,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知道蝙蝠夜间飞行,靠的是____________ ,人们据此发明了 __________。 6.我从《纪昌学射》中明白了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写稿变成电子稿

办公室牛人教你如何把打印稿变成电子稿(太牛B啦!!!你打一天的字都比不上她2分钟!!!) 教你如何将打印稿变成电子稿最近,我的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上的朋友老是向我报怨,说老板真的是不把我们这些新来工作的人不当人看啊,什么粗活都是让我们做,这不,昨天又拿了10几页的文件拿来,叫他打成电子稿,他说都快变成打字工具了,我听之后既为他感到同情,同时教给他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轻松将打印稿变成电子稿,我想以后对大家也有用吧,拿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你得先把这些打印稿或文件通过扫描仪扫到电脑上去,一般单位都有扫描仪,如果没有也没关系,用数码相机拍也行,拍成图片放到WORD里面去,不过在些之前,你还得装一下WORD自带的组件,03和07的都行。点开始-程序-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找到Office-修改找到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ing 这个组件,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ing Writer 点在本机上运行,安装就可以了。 首先将扫描仪安装好,接下来从开始菜单启动“Microsoft Office/ Microsoft Office 工具/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Scanning”即可开始扫描。提示:Office 2003默认安装中并没有这个组件,如果你第一次使用这个功能可能会要求你插入Office2003的光盘进行安装。由于是文字扫描通常我们选择“黑白模式”,点击扫描,开始调用扫描仪自带的驱动进行扫描。这里也要设置为“黑白模式”,建议分辨率为300dpi。扫描完毕后回将图片自动调入Office 2003种另外一个组件“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ing”中。 点击工具栏中的“使用OCR识别文字”按键,就开始对刚才扫描的文件进行识别了。按下“将文本发送到Word”按键即可将识别出来的文字转换到Word中去了。如果你要获取部分文字,只需要用鼠标框选所需文字,然后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将文本发送到Word”就将选中区域的文字发送到Word中了。

在新农村建设座谈会上的发言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在新农村建设座谈会上的发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今天上午,我市召开了全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动员大会。 我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任务,是 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就 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因为农业机械代表着先 进的农业综合生产力,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产 品商品率的重要途径,是农业新技术有效实施和广泛推广的重要载体,是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生态农业 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没有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就没有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我市农机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 近年来,全市农机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 “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与时俱进,拼搏创新,使全市农机化事 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全市农机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1、农机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显著提高。目前,全市拥有农机总 动力437.73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7101台,小型拖拉机15.6万台,联合收割机9822台,;水稻插秧机,503台,精少量播种机2万台, 农用飞机4架;推广了一批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农机具的大量增加,大大提高了全市农机化作业程度。全市机 耕水平92%,机植保95%,机排灌76%。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 水平70%。其中三麦种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90%和95%,三 麦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水稻机械化收获水平85%,水稻机械化 插秧9万亩。 2、农机服务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全市农机部门积极组织开展 跨区作业工作,推进农机跨区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XX 年全市组织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达7370台次,较XX年增加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运用专项练习(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专项训练 积累与运用专项 一、将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做题。(26分) A.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 B.() ——————巧用天时 C.关公赴会——————() D.徐庶进曹营—————() E.梁山泊的军师————() F.孙猴子的脸—————() 1.上面歇后语出自《三国演义》的有: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与B中主人公相关的故事情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自《水浒传》的有______________。(填字母)请列举《水浒传》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并写出其绰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中的“孙猴子”即______________,他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0分) 1.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_______。”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本文是她的小说《______________》的序言。 3.看到“负荆请罪”这个词,我们会记起由《____________________》改编的课文《______________》。 4.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在街上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人为我,______________。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______________的。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碧草话斜阳! 6.《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这三首诗词的作者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首诗词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7.《刷子李》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文章让我们欣赏到一位普通粉刷匠人的_______________。学完本文后,我又特意找了这位作家的其他两篇文章来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马克·吐温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本学期我们学过他写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这两篇文章。 9.璀璨星空,繁星点点,银河两岸,牛郎织女对望,让人产生了很想去看看牛郎织女的家的想法,此时我们不禁会吟诵起

手写稿变电子稿

办公室——教你如何把打印稿变成电子稿(太牛啦!!你打一天的字都比不上她2分钟!!人手一份,留着以后用哈!) 教你如何将打印稿变成电子稿最近,我的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上的朋友老是向我报怨,说老板真的是不把我们这些新来工作的人不当人看啊,什么粗活都是让我们做,这不,昨天又拿了10几页的文件拿来,叫他打成电子稿,他说都快变成打字工具了,我听之后既为他感到同情,同时教给他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轻松将打印稿变成电子稿,我想以后对大家也有用吧,拿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你得先把这些打印稿或文件通过扫描仪扫到电脑上去,一般单位都有扫描仪,如果没有也没关系,用数码相机拍也行,拍成图片放到WORD里面去,不过在些之前,你还得装一下WORD自带的组件,03和07的都行。点开始-程序-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找到Office-修改找到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ing 这个组件,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ing Writer 点在本机上运行,安装就可以了。 首先将扫描仪安装好,接下来从开始菜单启动“Microsoft Office/ Microsoft Office 工具/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Scanning”即可开始扫描。 提示:Office 2003默认安装中并没有这个组件,如果你第一次使用这个功能可能会要求你插入Office2003的光盘进行安装。由于是文字扫描通常我们选择“黑白模式”,点击扫描,开始调用扫描仪自带的驱动进行扫描。这里也要设置为“黑白模式”,建议分辨率为300dpi。扫描完毕后回将图片自动调入Office 2003种另外一个组件“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ing”中。 点击工具栏中的“使用OCR识别文字”按键,就开始对刚才扫描的文件进行识别了。按下“将文本发送到Word”按键即可将识别出来的文字转换到 Word中去了。如果你要获取部分文字,只需要用鼠标框选所需文字,然后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将文本发送到Word”就将选中区域的文字发送到Word中了。 此软件还有一小技巧:通过改变选项里的OCR语言,可以更准确的提取文字。

村民建设新农村发言稿

村民建设新农村发言稿 今天我们相聚在一起,回顾2008年取得的成绩,就今年的发展思路谈自己的想法,首先我对被参观单位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其次谈谈我受到的启发和我村今年农业生产的工作思路。2008年,我村在旗镇两级领导的关心和鼎力支持下,新农村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大胆尝试了3000亩集约化生产,经过一年的作业,集中经营成本大约每亩降低40元、亩产增加100斤,新建大棚40亩24栋已全部投入运营,效益明显高于传统种植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并根据旗委十届十次会议精神,我村领导班子在去年经营的基础上,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同时借鉴兄弟村的经验,工作再构新思路,目标再定新高度,具体方案如下: 一、在原有3000亩集约化经营的基础上,今年准备扩大到5000亩,将原来集体成立的生产组经营模式,改变成三到四个以区域为单位的合作社,合作社由村集体参股30%,村民自行入股70%构成,土地以每亩300元为一股,不愿意入股的以每亩240元流转。我村定于2月14日在村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之后,2月14日---2月19日为宣传日,2月20日开始签定入社流转合同,争取在2月底前把这项工作完成。为了提高村民入社的积极性,村集体今年准备再投资25万元购买两台大型农用车,及农用车的配套机械。加上原有的

一台我们就有三台车,三台车可控制耕作面积5000亩,仅此一项每亩就能降低35元成本。由于我村地处大青山属于机井灌溉区,而且机井历来分别由各小队负责,财产归各小队所有,造成灌溉的不便利,为了使合作社更好地运营,村委会在年前就把各队的井统一到村委会管理范围之内,并且准备投资万元购买9600米的小白龙软水管,使现有喷灌、管灌控制不了的面积全部使用节水灌溉,从而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 二、在大棚建设上,就去年建设的经验及种植周期的要求,村委会决定在3月1日到3月20日前完成今年40亩续建大棚的任务,前期耕地已签定了流转合同,待时机成熟就开始动工建设。村委会以每月1500元的工资聘用一名技术人员,做长年技术指导。为了解决育秧的实际困难,租用村民两栋温室用于大棚育秧。根据去年在经营时出现的一些实际困难,村委会把今年续建大棚,按股份制试运营一年,具体做法是村委会投入固定资产(大棚、棚膜),其它的生产资料由村委会出资,而村民只投工投劳,生产销售所得的余额,村民占80%,村委会占20%,为解决入股村民的后顾之忧,村民的月保底工资不低于600元,超出额定部分剩余利润做为奖励,归村民所有 三.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拓宽种植渠道,村委会今年计划大力发展蔬菜,予推行集体投资,农户出工的模式发展300

《按比例分配》说课稿

《按比例分配》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二单元61页例2。 2、本节课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按比例分配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注重了联系生产、生活和科技方面的实际,让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有关的问题。 按比例分配问题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平均分”和“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延伸。教材是采用把比化为分数,用分数知识来解答。这样安捧学生容易接受,不仅加深了对分数应用题的理解,还有利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为今后学习比例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3、教学目标的确定。 目前,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我们教育改革的总趋势,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是我们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主导思想。因此,我们要端正教育思想,充分发挥数学的教育功能,这对于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制定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按比例分配是比的一种应用,又是“平均分”的发展,进一步明确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让学生掌握有关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并在

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发扬尝试、合作、协调精神,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4、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及重点难点。 (1)、创设“分物情境”,建立表象。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老师的点拨、启发,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获得“按比例分配”的感知,为分散难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巧设“故事情境”,引出尝试题。 让学生听喜闻乐见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从中设疑,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然地把学生吸引到例题的自学中。 (3)、设计“”自学――尝试――讨论――归纳”的教学程序进行例题的教学。 通过自学例2,试做尝试题,组织讨论,引导学生动脑想,动口说并进行归纳总结,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探求知识的全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系统性的发展。 (4)、安排一个多层次的练习系统巩固,强化新知识。 运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和不同的训练方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达到训练的预期目的。 从上述分析可知,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有关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可通过“操作感知――自学尝试――讨论总结”等环节来突破,教学难点是如何运用比和分数的关系加深对分数应用题算理的理解,

村工程项目表态发言

村工程项目表态发言 村工程项目表态发言 落实发展观建设新农村 “十五”期间,我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城乡统筹 的思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主题,进一步调整农业 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两品一游”生态观光旅游 高效农业,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农村社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五年保 持较快增长态势,2005年分别达到6.2亿元、1.88亿元、1.06亿元、4750元。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农民从一产业、二三产业获纯收入比重调整为60:40。农业产业势头强劲。蔬菜、畜禽、特色制种、瓜果等农业支柱产业效益 明显,四个万元科技高效农业培育出新亮点。非农经济 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农业综合生产条 件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 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势喜人、形势催人, 党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实实在在抓农业,为农村发展构筑起了坚实的万里长城。但是,在我市农 业农村工作取得好成绩的同时,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 问题。如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二三产业发展跟不上形势、区位优势未能很好发挥、、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客观的评价,增强紧迫感,扎实工作,努力解决。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是推进我市农业农村经济 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改善农村面貌的根本性措施,是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在此基础上 领会新精神、明确新要求,分析新形势、抓住新机遇, 确立新思路、推动新实践、把握新特点、采取新举措、 总结新经验、提供新保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 神上来,紧密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 一、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扎实做 好开局之年的各项工作 2004年起,中央每年以一号文件来部署农业农村工作。2004年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2005年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今年又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 主题,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 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抓住了农村全面小康建 设的根本,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 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集中代表了农民群众的强烈愿 望和根本利益。 我们一定要科学把握这一新的战略部署,深刻领会精神 实质,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农

20秋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和按比例分配18《图形放大或缩小》说课稿

20秋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和按比例分配 《图形放大或缩小》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册第五单元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第一部分图形放大或缩小第1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比的意义以及有关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要利用比例的知识,同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又是教学比例的现实素材。教材在这部分的编写,将“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图形放大或缩小与“数与代数”领域的比例尺知识相融合,数形结合,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这样的安排,既突出体现了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协同发展,也能为以后学习用比例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本人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意义,能理解图形的放大或缩小。 2.过程能力与方法: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体验图形放大或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难点: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四、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 本节课用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对比的知识的研究兴趣。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能够发现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采用激励、评价等多种有效的方法,鼓励学生多比较、多思考,善于探究与协作交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 说学法:

主要采取观察法、探索法、讨论法、比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人意识,我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始终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探讨问题,在合作中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 对本节课的教学,我精心设计了几个主要环节。 (一)新课导入 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谈话:咱们先来玩一个游戏,比比谁的眼睛最亮。(课件演示)这是一位大家熟悉与喜爱的明星的照片,能看相出他是谁吗?(放大)这样能看清了吗?为什么刚才看不清而现在却能看清了呢?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图形放大与缩小的现象。 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类似的现象? 从而因此本节课要研究的课题——图形放大或缩小。(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熟悉生活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且帮助学生辨析生活中放大与缩小和数学意义上的放大与缩小的区别,初步感知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变化规律。】 (二)探究新知 在这个环节中,我直接用投影出示例1第一幅图片。 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两幅图,同桌之间说一说两张图片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然后教师用课件进行验证。 接着通过谈话:同学们去过动物园吗?你们最喜欢什么动物?喜不喜欢大象?下面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动物园吧!引出第二幅图片,课件出示动物园的情境,最后定格在大象图片,变成两张大小不同但画面相同的图片。 教师提问:观察这两张图片,你又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四人小组议一议。 然后让学生讨论后汇报,学生回答后,教师用课件演示验证:两张图片景物相同但是大小不同。 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同学们,刚才你们观察到第一组图片是两张大小和画面都完全相同的图片;第二组是两张都是同一只大象的图片,但两张图片的大小不同,一张是另一张缩小的图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