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简答题

《建筑材料》简答题
《建筑材料》简答题

简答题

1.材料的孔隙率对材料的性质有何影响?

答:一般来说,材料的孔隙率增大,则强度降低,体积密度降低,保温性提高(或导热系数减小),吸水性(吸水率)增大,抗抗渗性,抗冻性,耐腐蚀性等耐久性下降。

2.防止水泥腐蚀的措施有哪些?并说明理由。

答:(1)合理选择水泥品种,即根据侵蚀介质的种类,选择易受腐蚀成分少的水泥;

(2)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减小孔隙率,使水泥石抗渗性增强,侵蚀介质也难进入。

(3)当腐蚀作用较强,采用上述措施也难以满足防腐要求时,可在结构表面用防腐能力强的材料设置保护层。

3.矿渣硅酸盐水泥的特性有哪些?

答:(1)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发展快,

(2)水化热低,

(3)耐腐蚀性好,

(4)对温度敏感,适合高温养护,

(5)抗碳化性差。

4.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的四项基本要求是什么?为什么?

答:(1)满足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和易性差则不能满足施工要求,不能保证施工质量。(2)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强度等级达不到,则不能保证在荷载及外力作用下结构使用与安全性。

(3)满足与使用环境相适应的耐久性,以抵抗环境因素的破坏作用,达到相应的耐久性才能保证建筑结构的使用功能寿命。

(4)满足经济性的要求,以节约工程费用。

5.提高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措施有哪些?

答:采用粘性土类杂质少,针片状颗粒少、尺寸较粗大、级配好的砂石,尽量采用较小的砂率,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浆的数量,采用减水剂。

6简述影响材料抗渗性的主要因素?材料的抗渗性如何表示?

答:材料的孔隙越大(或密实度越小)特别是开口孔隙越大,则抗渗性越差,(或特别微细的孔隙对抗渗性基本无影响),亲水性材料的抗渗性较憎水性材料差。常用渗透系数和抗渗标号(或抗渗等级)表示。

7影响水泥凝结硬化的内外因素不哪些?

答:内因有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及含量、石膏的掺量、水泥的细度。外因有养护时间、环境湿度和温度、水灰比。

8试分析普通混凝土受压破坏的形式和过程如何,指出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关键是什么?

答:(1)、破坏形式有界面先破坏,水泥石先破坏和骨料先破坏。

普通混凝土受压破坏形式主要是水泥石和骨料之间的界面先破坏,其次是水泥石先破坏,而骨料先破坏的形式很少发生。因为在普通混凝土中骨料的强度通常远远大于混凝土的强度(或水泥石的强度)。(2)、破坏过程:普通混凝土在受压时,随着荷载的增加,界面上的水泥石中原有的微小裂纹的长度、宽

度和数量不断的增加、扩展、相连直至贯通,导致混凝土的破坏。

(3)、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关键是提高水泥石和骨料之间的界面粘结强度(或有时也取决于水泥石)。

9何为钢的冷加工强化及时效处理?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在常温下,钢材经拉、拔或轧等加工,使其产生塑性变形,而调整其性能的方法称为冷加工。若在常温下存放15-20天,可完成时效(称自然时效)。若加热100-200摄氏度,则可在更短时间内完成时效(称人工时效)。主要目的是提高钢材的机械强度,降低塑性和节约钢材。

10与传统的沥青防水油毡相比,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的主要特点有哪些?最适宜用于哪些防水工程?答:特点有耐老化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拉伸强度大,延伸率大。耐高低温性能很好。

最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屋面单层外露防水,严寒地区及有大变形部位的防水,也可用于其它防水工程。11影响材料强度测试结果的实验条件(或外部因素)有哪些?

答:同一材料,试件的尺寸比标准尺寸越大(小),则测得强度越低(高);加荷速度比规定速度越快(慢),则测得的强度越高(低);试件表面平整(凹凸不平)时,则测得的强度越高(低);材料含水时,测得的强度偏低;试件表面有润滑时,则测得的强度偏低。

12矿渣硅酸盐水泥与硅酸盐水泥比较,在强度,水化热,耐腐蚀性方面有何区别?为什么?

答:与硅酸盐水泥比较,矿渣硅酸盐水泥:

(1).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发展快。这是因为水泥熟料少,混合材料掺量多,所以水泥初期水化产物少,早期强度低。但后期因熟料水化生成物不断增多,并激发活性混合材料的活性,使其水化产物增多,故后期强度发展快,甚至超过同强度等级的过酸盐水泥。

(2.)水化热低。因为水泥熟料少,故水化热低。

(3).耐腐蚀性好。因为水泥熟料少,其水化产物中易受腐蚀的Ca(OH)2和水化铝酸钙生成得少,且活性混合材料的水化进一步降低了Ca(OH)2的数量,故耐腐蚀性好。

13普通混凝土用砂中的杂质主要包括哪些物质?其危害如何?

答:(1).泥,云母以及轻物质,增加用水量或增大水灰比,降低水泥石和骨料的粘结力,降低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2).硫化物,硫酸盐以及有机物,对水泥石具有腐蚀作用,降低水泥石的强度和耐久性。

(3).氯离子,对混凝土中的钢筋有锈蚀作用。

14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是什么?它们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有水泥,水,砂,石子。水泥和水在硬化前起到润滑作用,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硬化后则起到胶结作用将沙石粘结为整体,使混凝土具有强度和耐久性。沙石则起到骨架作用,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并可降低水泥用量。

15低合金高强度结构被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主要用途有哪些?

答:低合金高强度结构被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它的机械强度高,塑性,韧性,可焊性等综合性能好,耐腐蚀,耐高低温好,而且成本不高,质量稳定,节约钢材。

其主要用途有:各种钢结构,特别是桥梁,高层,大荷载及大跨度的钢结构钢材建筑。

16材料内部孔隙率尺寸的大小,形态特征对材料性能有什么影响?

答:一般来说,材料的孔隙尺寸越大,则材料的强度越低,保温性越差,毛细孔可增加材料的吸水性,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开口孔隙相对闭口孔隙对材料的强度,保温性,耐久性更为不利。

17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对水泥的组成有哪些要求?为什么?宜使用那些水泥?不宜使用哪些水泥?

答:(1)硅酸盐水泥孰料含量要高,孰料中的硅酸三钙和铝酸三钙的含量要多,因孰料多则水化硬化速度快,早期强度高,并且水化放出的热量也较多,对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有一定的好处。

(2)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18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有哪些?

答:(1)采用适宜的水泥品种或掺假矿物掺合物;

(2)尽量降低水灰比,提高密实度;

(3)采用级配良好的砂,石;

(4)采用清洁,坚固的砂,石;

(5)掺加减水剂:

(6)掺加引气剂;

(7)加强施工;

(8)适宜最大粒径,细度模数;

(9)适宜的沙率;

19在建筑工程中选用碳素结构刚应考虑的条件是什么?哪些条件下不能选用沸腾刚?

答:在建筑工程中选用碳素结构钢应考虑所受荷载类型,结构的重要性,连接方式及环境温度。

对于沸腾钢,在下列条件应限制其使用:

动荷载焊接结构;动荷载非焊接结构,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零下20摄氏度,静荷载或间接动荷载焊接结构,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零下30摄氏度。

20与传统的沥青防水卷材想比,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的主要特点有哪些?最适宜用于哪些防水工程?

答。(1)耐老化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2)拉伸强度高,延伸率大:

(3)耐高温,耐低温性能好,使用温度范围宽;

最适宜:

1)屋面单层外露防水或重要防水工程;

2)严寒地区或有大变形部位的防水。

21选用墙体材料时对材料的导热系数和热熔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答:选用墙体材料时,一般希望选用导热系数小,热熔大的材料。因导热系数小,则材料的绝热保温性高,可减小建筑物的能量消耗。热熔大,则可保持室内温度相对稳定。应尽可能选用比热大的材料。

22甲.乙两硅酸盐水泥孰料的主要矿物成分见下表。用两者配制的硅酸盐水泥在强度发展及28天强度,水化热,耐腐蚀性方面有何差异?为什么?

答:硅酸三钙的水化硬化快,强度发展快,水化热高,耐腐蚀性差,铝酸三钙的水化硬化快,强度发展快,水化热高,耐腐蚀性很差。而甲孰料的硅酸三钙和铝酸三钙均高于乙孰料,因而由甲孰料配制的硅酸盐水泥的强度发展快,28天强度高,但水化热高,耐腐蚀性差。

23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什么?其危害如何?体积安定性不良的水泥应如何处理?

答: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

(1)水泥石中还有过多的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

(2)石膏掺量过多;

体积安定性不良的水泥,可是混凝土或水泥制品产生膨胀性开裂,甚至完全破坏,因而,体积安定性不良的水泥,不得使用。

24为什么配制普通混凝土时。一般不采用单粒级石子,也不适用细沙或特细砂?

答:因为单粒级石子的空隙最大,会使水泥用量和水用量增加,使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强度,和耐久性下降,而使干缩徐变增大。

细沙,特细砂表面积大,而空隙率也较大,因而会使水泥用量和水用量增加,使流动性,粘聚性,强度,和耐久性下降,而使干缩徐变增大。

25为什么Q235号钢被广泛用于建筑工程中?

答;Q235钢被广泛用于建筑工程中,主要是由于它的机械强度较高,塑性、韧性好及加工的综合性能好,而且冶炼方便,成本较低。

Q235钢按质量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A,B为普通质量钢,适合一般钢结构工程。C,D为优质钢,适合受动荷载作用重要的焊接结构,其中Q235-D适用于低温下的重要结构。

26塑性材料与韧性材料有哪些区别?哪些情况下应该使用韧性材料?

答:塑性材料是指明显的塑性变形性质的材料,韧性材料是指具有良好的抵抗冲击振动作用的材料。前者是以材料变形性质划分的,后者是以材料抵抗冲击振动作用的能力大小划分的。

韧性材料常具有较高的塑性。在承受冲击振动荷载时应选用韧性材料。

27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与矿渣硅酸盐水泥比较,在强度,抗渗性,抗冻性,耐热性方面有何异同?为什么? 答: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与矿渣硅酸盐水泥比较:

1)两者的早期强度均较低,后期强度发展均较快。这是因为两者的水泥熟料均较少,混合材料掺量多,所以水泥初期水化产物少,早期强度低。但后期因孰料水化生成物不断增多,

并激发活性混合材料的活性使水化产物增多,故后期强度发展快,甚至可以超过同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2)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抗渗性较差,因其泌水性较大。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抗渗性较高,因其泌水性小,且潮湿环境下或水中养护时,会生成较多水化硅酸钙凝胶使水泥石结构密实。

3)两者的抗冻性均较差,因它们的密实性均较差。

4)矿渣硅酸盐水泥的耐热性较高,因矿渣本身耐热。

28混凝土的耐久性包括哪些方面?它们分别还影响混凝土的那些性能?

答:1)混凝土抗渗性:还影响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腐蚀性等;

2)混凝土的抗冻性:抗冻性不好,导致混凝土强度的下降;

3)混凝土的抗腐蚀性:抗腐蚀性不好,导致水泥石的破坏,混凝土强度下降;

4)混凝土的抗碳化性:碳化可使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和引起混凝土的开裂;

5)防止碱-骨料反应:是水泥中的碱和骨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碱-硅酸凝胶,吸水膨胀,导致混凝土开裂;

29建筑工地上,对钢筋进行冷加工并时效处理的主要目的及方法是什么?

答: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筋的强度,提高利用率,节约钢材,同时也可提高抗拉强度,适当降低塑性并有调直,除锈作用。

冷加工的主要方法是冷拉,冷拔,时效处理的主要方法是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

30高聚物能改善石油沥青的哪些性质?用于沥青改性的常用高聚物有哪些?

答:高聚物能改善石油沥青的下列性质:

1)提高石油沥青的抗老化性,

2)提高石油沥青的耐热性和改善石油沥青的低温柔性,

3)增加石油沥青的弹性或提高石油沥青的抗拉性能

常用的高聚物为SBS,APP。

31什么是水泥石的镁盐腐蚀?其危害程度如何?

答:镁盐腐蚀是指环境中含有氯化镁,硫酸镁对水泥石的腐蚀,其腐蚀过程为:二者与水泥石的氢氧化钙反应: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氢氧化镁,硫酸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镁。在此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氢氧化镁无胶结能力,氯化钙易容于水;生成的硫酸钙又将产生硫酸盐腐蚀,即会造成硫酸盐腐蚀或膨胀所以对水泥石的危害很大。

32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比较,在强度,水化热,耐腐蚀性方面有何区别?为什么?

答:与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比较,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1)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发展快。这是因为水泥熟料少,混合材料掺量多,所以水泥初期水花产物少,早期强度低。但后期因孰料水化生成物不断增多,并激发活性混合材料的活性,使其水花产

物增多,故后期发展快,甚至可以超过同强度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水化热低。因为水泥熟料少,故水化热低;

3)耐腐蚀性好。因为水泥熟料少,其水化产物中易腐蚀的氢氧化钙和水化铝酸钙生成的少,且活性混合材料的水化进一步降低了氢氧化钙的数量,故耐腐蚀性较好,但烧粘土质火山灰水泥,耐硫

酸盐腐蚀较差。

33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是如何保证混凝土耐久性指标的?为什么?

答:1)为了保证耐久性,计算出水灰比要小于规范中的最大水灰比的限制。否则随着水灰比的增加,混凝土中的孔隙率增加,抗渗性下降,耐久性下降。对强度要求不高的混凝土,水灰比较大时,即可满足强度要求,但却不一定满足耐久性的要求。因此,水灰比要小于规范中的最大水灰比,以保证在强度满足的情况下,耐久性也得到满足。

2)为了保证耐久性,计算出水泥用量要大于规范中的最小水泥用量。因为,虽然混凝土强度得到

保证,但水泥用量过少时,混凝土不够密实即孔隙率高,会导致混凝土的耐久性差,因此,水泥用量要大于规范中的最小水泥用量,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即保证的混凝土的耐久性。

34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使用钢绞线与使用热轧钢筋相比有哪些优点?主要应用有哪些/?

答;强度高,柔性好,无接头,安全性可靠,施工方便。

后张预应力重型或大跨度混凝土结构。

35重要防水工程中使用的防水涂料应具备哪些优点?常用的品种有哪些?

答:优良的弹性,耐高低温,耐老化,粘结力强,拉伸强度高。

聚氨酯防水涂料,硅橡胶防水涂料,丙烯酸防水涂料。

36某住宅工程工期较短,现有强度等级同为42.5硅酸盐水泥和矿渣水泥可选用。从有利于完成工期角度来看,选用哪种水泥更为有利?

答:相同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与矿渣水泥其28d强度指标是相同的,但3d的强度指标是不同的。矿渣水泥3天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低于同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高,若其它性能均可满足需要,从缩短工程工期来看选用硅酸盐水泥更为有利。

37普通混凝土有哪些材料组成?它们在混凝土中各起什么作用?

答:主要有水泥,水,砂,石子组成。其中由水泥与水组成的水泥浆起着润滑(硬化之前)和胶结(硬化之后)的作用。由砂和石子组成的集料起着支撑骨架,减小水泥硬化所产生的收缩并降低造价的作用。

38什么叫沥青的“老化”,说明“老化”的过程?

答:沥青在热,阳光,水和空气的长期作用下,导致塑性降低,粘性提高,逐渐变得硬脆,直至开裂的过程为沥青老化。

在“老化”过程中,组分发生递变,分子量较低的组分转变为分子量较高的,即油分――树脂――地沥青质。

39什么是水泥的体积安定性?造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有哪些?

答:(1)水泥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水化,凝结硬化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2)造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有:

a游离的CaO,MgO含量过高;

b石膏的掺量过高。

40影响材料强度测试结果的试验条件有哪些?

答:试验测出的强度值除材料组成,结构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外,还与试验条件有密切关系,如试件的形状,尺寸,表面状态,含水率,温度以及试验时的加荷速度等。对于脆性材料,试验条件对强度试验结果的影响分析如下。

试件受压时,试件表面有润滑剂时,测得的强度偏低。

试件尺寸不同,强度试验结果也不同。尺寸大的试件强度低。

含水分为的试件强度低于干燥的试件。

一般材料,温度升高,强度降低。

加荷速度应该遵循规定进行。当加荷过快时,材料变形的增长落后与应力的增长,所以破坏强度较高。

41水泥常规指标有哪些?

答:(1)细度,水泥细度检验分为比表面积法和筛析法。(2)筛细法又分为负压筛法。水筛法和手工筛法,若检验工作中,负压筛法,水筛法和手工筛法测定结果发生争议时,以负压筛法为准。(3)标准稠度用水量;调整水量法和固定水量法,发生争议时以调整水量法为准4凝结时间,初凝时间;是指水泥从加水时刻到水泥失去塑性而经过的时间。终凝时间;是指水泥从加水时刻到水泥硬化而经过的时间。

42什么是级配?

答;级配是指各种粒径颗粒在骨料中所占的比例,分为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连续级配是指集配颗粒的尺寸由小到大连续分级,每一级集料都有适当比例,间断级配是在集料中缺少一级或几级粒径的颗粒而形成的一种不连续的级配,在大体积混泥土施工中为保证混泥土的质量,一般宜采用连续级配。

连续级配比间断级配水泥用量稍多,但其拌制的混泥土流动性和粘结性均较好,是现浇混凝土中最常用的一种级配形式。间断级配是省去一级或几级中间粒级的集料级配,其大颗粒之间空隙由比它小几倍的小颗粒来填充,减少空隙率,节约水泥。但由于颗粒相差较大,混泥土和物易产生离析现象。因此,间断级配较适宜于机械振捣流动性低的干硬性拌合物。

43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为什么早期强度低?

答;与硅酸盐水泥及普通水泥比较,其熟料含量较少,即快硬的矿物和较少,而且二次反应很慢,所以早期强度低。

44受力钢筋的设计强度为什么应取屈服强度,而不取抗拉强度?

答;从钢筋受拉应力—应变图可知钢筋的应力达到屈服强度后,钢筋的变形就要增大,这时,钢筋混泥土构件中的钢筋始终处于弹性变形范围内,由于钢材的弹性极限不容易准确测得,所以以容易测得而数值只稍高于弹性限度的屈服强度为依据,而不采用抗拉强度。

45什么是水泥的体积安全性?不安定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评价?

答:水泥的体积安全性是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水泥体积安全性试验通常采用试饼法和雷氏夹法。

各种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几乎都产生不同程度的体积变化,水泥石的轻微变化一般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但是,水泥含过量的游离氧化钙,氧化镁或硫酸盐时,水化速度较慢,水泥结硬后仍在继续水化,则引起已结硬的水泥石内部产生张应力,轻着可降低强度,着重可导致开裂或崩溃。

评价的方法:试饼法和雷氏夹法。

46影响硅酸盐水泥硬化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1)水泥的矿物组成C3A和C3S的含量,含量大时,凝结硬化速度快;

2)水泥颗粒粗细,越细则表面积大,凝结硬化也快;

3)硬化时温度,湿度越高,凝结硬化越快;

4)加水的数量,如果适量则凝结硬化快;

5)外加剂,加不同的外加剂,也会改变水泥本身的凝结硬化速度。

47配制混凝土时应考虑哪些基本要求?

答:(1)成材料经拌合形成的拌合物应具有一定的和易性,以便施工。

(2)混凝土应在规定的龄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

(3)硬化后的混凝土应具有适应其所处耐久性。

(4)经济合理,在保证质量前提下,节约造价。

48钢有哪些性能?

答:钢材的主要性能包括力学性能(拉伸性能,硬度和冲击韧性)及工艺性能(冷弯性能,可焊性),机械性能即工艺性能。

49试述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方法。

答:(1)采用高标号水泥。(2)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3)采用湿热处理。(4)改进施工工艺。(5)加入外加剂。

50生产材料时,在组成一定的情况下,可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答:主要有以下两个措施:

1)降低材料内部的孔隙率,特别是开口孔隙率。降低材料内部裂纹的数量和长度;使材料内部的结构均质化。

2)对多相复合材料应增加相界面间的粘结力。如对混凝土材料,应增加砂,石与水泥石之间的粘结力。51影响砂浆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砂浆的强度除受砂浆本身的组成材料及配比外,还与基层的吸水性能不关。对于不吸水基层,这时影响砂浆强度的主要因素与混凝土相同,即主要取决于水泥强度和水灰比。对于吸水基层,砂浆强度与水灰比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水泥强度和水泥用量。

52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参数四个要求是什么?

答:三个参数:水灰比,砂率和单位用水量。

四个要求:满足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满足强度的要求,满足耐久性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的经济上的要求。

53使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是,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由于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共同具有:凝结慢,早期强度低,抗磨和抗冻性较差,抗碳化能力也较差的特点,因此,不适用于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混凝土工程,尤其在低温条件下不宜使用;也不适用于抗冲,抗磨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和严寒地区处于水位变动区的混凝土工程。对于钢筋混凝土工程,还应注意由于抗碳化能力差而容易引起钢筋锈蚀的问题。此外,这三种水泥的干缩性较大,在施工中还应加强养护,而且还不能在其后干燥的地区使用。

54评定建筑用钢的技术性质,根据哪些主要指标?

答:评定建筑用钢的技术性质有;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塑性,冷弯性能等指标。

55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水泥的强度与水灰比的影响。

(2)集料的种类、质量、及配的影响。

(3)养护温度、湿度的影响。

(4)养护龄期的影响。

(5)施工方法的影响。

(6)外加剂的影响。

56使用石膏时为什么要陈伏后才使用?

答:防止石膏中含有部分过火石灰,过火石灰的熟化速度非常缓慢,并非产生一定的体积膨胀,导致已硬化的结构产生鼓包或开裂现象,影响工程质量。

57什么是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怎么测定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

答: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也称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是否易于施工操作和获得均匀密实混凝土的性能,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三方面的含义。

工作性(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性质,通常通过测定拌合物的流动性,而粘聚性及保水性那个主要通过目测观察来评定。测流动性的方法有两种:玬落度法和微勃稠度发。

58木材有哪些与建筑有关的物理、力学性质?

答:木材与建筑有关的物理性质有:密度、吸湿性和含水率、变形率、变形等;力学性质有:抗拉、抗压、抗弯、抗剪切等强度。

59建筑石膏在使用时,为什么常常要加入动物胶或亚硝酸盐酒精溶液?

答:建筑石膏的凝结速度快,在几分钟内便失去塑性,给成型和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故在拌合时加入动物凝胶或亚硝酸盐酒精溶液等延缓凝结速度。

60水泥混凝土的试配强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它在配合比设计中有何作用?

答:水泥混凝土的试配强度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施工单位的施工水平等有关。水泥混凝土的试配强度是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设计依据,根据设计的配合比拌合水泥混凝土,制作的强度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d后,测得的强度值必须满足试配强度要求,才可以说混凝土的力学性质满足要求。

61砂浆强度试件与混凝土强度试件有何不同?

答:(1)材料的成分有差异。

(2)试件的边长尺寸有差异。砂浆是以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试件,而混凝土是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

62 影响硅酸盐水泥硬化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1)水泥的矿物组成C3A和C3S的含量,含量大时,凝结硬化速度快;

(2)水泥颗粒的粗细,越细则表面积越大,凝结硬化速度也快;

(3)硬化时温度,湿度越高,凝结硬化速度越快。

(4)水灰比越小,凝结硬化和强度发展越快;

(5)外加剂,加不同的外加剂,也会改变水泥本身的凝结硬化速度。

63简述减水剂的作用机理?

答:水泥加水搅拌后,由于水泥颗粒间分子引力作用,产生许多絮状物而形成絮状结构,致使部分水分被包裹在絮状结构内,从而降低了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当加入适量的减水剂后,由于减水剂的表面活性作用,减水剂分子定向吸附水泥颗粒表面,亲水基端朝向水,同时因亲水基端的电离作用,使得水泥颗粒表面上的电性相同的电荷,产生静电斥力,使水泥颗粒互相分散,导致絮凝颗粒解体,被包裹的水分得到释放,从而有效的增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此外,极性很强的亲水基团,易与水分子以氢键结合,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溶剂化水膜,有利于水泥颗粒的滑动,使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进一步提高。64某混凝土搅拌站原使用砂的细度模数为2.5,后改细度模数为2.1的砂。改砂后原混凝土配方不变,发觉混凝土塌落度明显变小。请分析原因.

答:因砂粒径变细后,砂的总表面积增大,当水泥浆量不变,包裹砂表面的水泥浆层变薄,流动性就变差,即塌落度变小。

65常用热处理方法有哪几种?各与钢筋性能有何关系?

答:淬火:淬火可使钢的硬度、耐磨度和强度提高,但塑性和韧性降低,且可能产生内应力。

回火:可消除内应力,减少脆性恢复一部塑性和韧性,保留相当的强度和硬度。

退火:降低硬度,提高塑性。

正火:提高钢材的塑性和韧性,使强度,塑性和韧性得到良多的配合。

66石油沥青胶体结构的胶团是如何构成的?

答:以沥青为分散相,油为分散介质,树脂包裹在分散相沥青质的表面,并逐渐向外扩散,使分散相很好地胶溶在分散介质中,这样的胶体结构单元即为胶团。

67配制混凝土时应考虑哪些基本要求?

答:(1)各组成材料拌合形成的拌合物应具有一定的和易性,以便施工。

(2)混凝土应在规定的龄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

(3)硬化后的混凝土应具有适应其所处环境的耐久性。

(4)经济合理,在保证质量前提下,节约造价。

68粘稠沥青三大指标是什么,每个指标有分别是什么?

答:A针入度,单位为0.1mm;

B延度,单位为cm;

C软化点,单位为摄氏度;

《建筑材料》习题集 第六套.doc

《建筑材料》习题集一、填空题 1、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砼,一般必须满足(强度),和易性,(耐久性),(经济性)基 本要求。 2、砼通常以体积密度的大小作为基本分类 方法(普通砼),(重砼),(轻砼)。 3、今后砼将沿着(轻质),(高强)多功能 的方向发展。 4、粗骨料颗粒级配有(连续级配)和(间 断级配)之分。 5、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平均粒径2.4倍者称(针状)。厚度小于平均粒径 0.4倍者称(片状)。

6、砼硬化前拌合物的性质主要是指砼拌合 物的(和易性),也称(工作性。 7、砼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性能,它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等三方面含 义。 8、测定砼拌合物的流动性的方法有(坍落 度法)和(维勃绸度法)。 9、影响砼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有(用水量),(W/C),(砂率),及其它影响因素。 10、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三个基本参数是: (W/C)、(砂率)、(用水量W)。 11、建筑砂浆和混凝土在组成上的差别仅在 于(是否含粗骨料)。 12、砂浆按其用途分为:(砌筑砂浆)和(抹 灰砂浆)及其它特殊用途的砂浆。

13、砂浆的流动性指标为:(沉入度(cm)); 保水性指标为(分层度(cm))。 二、选择题 1、砼中细骨料最常用的是(C) A、山砂 B、海砂 C、河砂 D、人工砂 2、普通砼用砂的细度模数范围一般在(D), 以其中的中砂为宜。 A、3.7~3.1 B、3.0~2.3 C、2.2~1.6 D、3.7~1.6 3、按坍落度的大小将砼拌合物分为哪(A、 B、C、D)个级别。 A、低塑性砼 B、塑性砼 C、流动性砼 D、大流动性砼 E、普通砼 4、按维勃稠度的大小,将砼拌合物的级别 从大到小顺序排列(A、B、C、D)

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及答案

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体积吸水率是指材料体积内被水充实的________,又约等于________空隙率。 2.大理岩是由________(岩石)变质而成,不宜用于_______。 3.水玻璃常用的促硬剂为________,适宜掺量为________。 4.普通碳素结构钢随着其屈服强度的增加,其牌号________、塑性________。 5.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宜选________水泥,有耐热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宜选________水泥。 6.矿渣水泥的安定性、________和________要求与普通水泥相同。 7.测定水泥安定性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 8.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是水泥、水、砂和碎石,另外还常掺入适量的_____和______。 9.原用2区砂,采用3区砂时,宜适当降低________,以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________。 10.由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较________,保水性较________。 11.小尺寸的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较高的原因是混凝土内部缺陷几率________,环箍效应作用________。 12.1m3砖砌体需用烧结普通砖________块,需用______m3砂浆。 13.有机涂料常有三种类型,即为溶剂性涂料、________和________。 14.密封材料按原材料及其性能分为塑性、________和_______三大类密封膏。 15.缓凝剂具有降低水化热放热速率、增强、________和________的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 号内。每小题1分,共14分) 1.砂的密度、松堆密度、表观密度的大小排列为( ) A.密度>松堆密度>表观密度 B.密度>表观密度>松堆密度 C.松堆密度>表观密度>密度 D.松堆密度>密度>表观密度 2.大理石易受空气中( )的腐蚀而使表面层失去光泽、变色并逐渐破损。 A.CO2 B.SO2 C.NO x D.N2 3.为了消除________石灰的危害,应提前洗灰,使灰浆在灰坑中________两周以上。( ) A.过火,碳化 B.欠火,水化 C.过火,陈伏 D.欠火,陈伏 4.外加剂三乙醇胺能提高混凝土的________强度,而对________强度无显着影响。( ) A.抗拉,抗压 B.抗折,抗压 C.早期,后期 D.轴心抗拉,轴心抗压 5.混凝土用水的质量要求是不影响混凝土的凝结和________,无损于混凝土的强度和________。( ) A.水化,变形 B.水化,安定性 C.硬化,耐久性 D.硬化,和易性 6.C30表示混凝土的( )等于30MPa。 A.立方体抗压强度值 B.设计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 C.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D.强度等级 7.称取500g水泥和124.5g水,进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今测得试锥下沉深度S=27mm,则其标准稠度用水量P=( )%(附P=33.4-0.185S) A.24.9 B.28 C.28.4 D.27 8.从开始加水时算起,混凝土的搅拌、和易性测定和试件成型,全部操作必须在( )min内完成。 A.45 B.15 C.30 D.20 9.做抗压强度试验时,烧结普通砖的受压面积(理论上)为( ) A.240×115 B.240×53 C.120×115 D.100×100

自考建筑材料知识点汇总

自考建筑材料知识点汇总

建筑材料知识点汇总 一、名词解释 1.水泥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2.骨料的坚固性:指骨料在自然风化或外界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 力。 3.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力或机械振动力作用下, 易于产生流动、易于运输、易于充满混凝土模板的性质。 4.徐变:是指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沿作用力方向随时间而产生的塑性变 形。 5.混凝土的碳化:是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泥中的氢氧化钙作用,生成碳酸 钙和水的过程。 6.钢材的硬度:是指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7.高分子聚合物: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原子数较多,由许多低分子化合物经 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聚合而成的物质,简称高聚或聚合物。 8.沥青的大气稳定性:表示沥青在大气因素的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9.沥青胶的柔韧性:表示沥青胶在一定温度下抵抗变形断裂的性能。 10.木材的平衡含水率:是指木材中的含水与所处环境的湿度平衡时的含水率。 11.孔隙率:是指材料中所有孔隙体积占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比。 12.软水侵蚀:指当水泥石长期与软水接触时,其中一些水化物将依照溶解度的 大小,依次逐渐被溶解的过程。 13.冲击韧性:是指冲击荷载作用下钢材抵抗破坏的能力。 14.沥青的老化:是指沥青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组分中的低分子量的油分要逐

步转化为分子量稍高一些的树脂,树脂又逐步转化为分子量更高的沥青质,使沥青塑性降低、黏性增大,逐步变脆开裂的过程。 15.空隙率:是指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其颗间空隙体积占材料堆积总体积的 百分比。 16.混凝土的化学收缩:指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产物的体积小于 反应物的体积,导致混凝土在硬化时产生的收缩。 17.塑料:是指以树脂为基本材料,加入适量的填料和添加剂后而制得的制品。 18.沥青的闪点:也称闪火点,沥青加热时挥发的气体和空气的混合物,在规定 的条件下与火燃接触,初次产生蓝色闪火的温度。 19.泛霜:是砖在使用过程中的一种盐析现象。 20.脆性材料:是指具有在外力作用下没有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便发生突然破坏 性质的材料。 21.木材的纤维饱和点:木材细胞壁中充满吸附水,而细胞腔及细胞间隙中无自 由水时的饱和率。 22.体积吸水率:是指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材料吸水的体积占材料自然状态下体 积的百分比。 23.冷加工强化:将钢材在常温下进行冷拉、冷拔或冷轧,使之产生塑性变形, 从而提高屈服强度的过程。 24.砂率:是指砂用量与砂、石总用量的质量百分比,表示混凝土中砂、石的组 合或配合程度。 25.比强度:是指材料的强度与其体积密度的比值。 26.水泥的初凝时间:是指自水泥加水拌和起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的时间。

建筑材料试题及答案

《建筑材料》试题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亲水材料; 2、热塑性塑料; 3、木纤维饱和点; 4、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5、沥青的温度敏感性;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15分) 1、当材料的体积密度与密度相同时,说明该材料。 2、由石灰硬化的原因和过程可以得出石灰浆体、、的结论。 3、水泥的水化反应和凝结硬化必须在的条件下进行。 4、新拌砂浆的和易性包括和两方面。 5、作为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的激发剂主要指和。 6、混凝土配制强度与强度等级之间的关系为 。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材料的耐水性用()来表示。 A. 吸水性 B. 含水率 C. 抗渗系数 D. 软化系数 2、建筑石膏凝结硬化时,最主要的特点是()。 A. 体积膨胀大 B. 体积收缩大 C. 大量放热 D. 凝结硬化快 3、硅酸盐水泥适用于()的混凝土工程。 A. 快硬高强 B. 大体积 C. 与海水接触 D. 受热的 4、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含量过多。 A. Ca(OH)2 B. 3Ca·Al2O3 6H2O C. CaSO4·2HO D. Mg(OH)2 5、配制混凝土时,若水灰比(W/C)过大,则()。 A. 混凝土拌合物保水性差 B. 混凝土拌合物粘滞性差 C. 混凝土耐久性下降 D. (A+B+C) 6、试拌调整混凝土时,发现混凝土拌合物保水性较差,应采用( )措施。 A. 增加砂率 B. 减少砂率 C. 增加水泥 D. 增加用水量 7、砂浆的保水性用()表示。 A. 坍落度 B. 分层度 C. 沉入度 D. 工作度 8、烧结普通砖的强度等级是按()来评定的。 A. 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 B. 大面及条面抗压强度 C. 抗压强度平均值及单块最小值 D. 抗压强度平均值及标准值

建筑材料期末试卷及答案(供参考)

建筑材料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对无机材料的性质均不利的因素为( A ) A.材料吸水 B.增加孔隙数量 C.细化晶粒 D.均匀分布各组成 2.选择墙体材料时通常希望选用( B ) A.导热系数小、热容(热容量)小 B.导热系数小、热容(热容量)大 C.导热系数大、热容(热容量)大 D.导热系数大、热容(热容量)小 3.烧结空心砖的孔洞率应不小于( C ) A.15% B.20% C.35% D.40% 4.粘土砖的质量等级是根据______来确定的。(B) A.外观质量 B.抗压强度平均值和标准值 C.强度等级和耐久性 D.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 5.下列耐热性最高的胶凝材料为( C ) A.建筑石膏 B.菱苦土 C.水玻璃 D.石灰 6.下述材料在凝结硬化时体积发生微膨胀的是(B) A.石灰 B.石膏 C.普通水泥 D.水玻璃 7.干燥环境中表面易起粉的水泥为( D ) A.矿渣硅酸盐水泥 B.普通硅酸盐水泥 C.硅酸盐水泥 D.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8.强度等级为42.5R的普通水泥,其体积安定性不合格,则应( D ) A.按42.5强度等级应用 B.按实际强度应用 C.按32.5强度等级应用 D.按废品处理 9.与硫酸盐接触的混凝土工程中,不宜 ..使用( A ) A.普通水泥 B.矿渣水泥 C.粉煤灰水泥 D.复合水泥 10.成型条件允许时,尽量选用最大粒径大的骨料,是为了( B ) A.节省骨料 B.节省水泥 C.提高和易性 D.提高密实度 11.配制混凝土时,对砂的基本要求是(D) A.堆积空隙率小 B.总表面积小 C.总表面积大 D.A和B 12.当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大于设计要求时,应采用的调整方法为(C) A.保持水灰比不变,减少水泥浆量 B.减少用水量 C.保持砂率不变,增加砂石用量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建筑材料基础知识

《建筑材料基础知识》复习大纲 一、填空 1、建筑材料是用于建造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所有物质的总 _ 2、材料的孔隙率与密实度是两个不同的方面,反映了材料的同一性质。 3、石灰浆体在空气中逐渐硬化并产生一定的强度来完成石灰的硬化。 4、砂浆宝在砂浆中主要起到分散水泥,使水泥与砂浆分布均匀从而达到不沉淀、不沁水。 5、水泥是一种粉末状的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6、国家标准《砌筑水泥》要有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保水率及强度的要求。 7、混凝土按胶凝材料分为: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 8、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抗碳化性、碱-骨料作用。 9、砌筑砂浆的和易性通常从流动性和保水性两方面综合评定。 10、非烧结砖常用的有蒸压灰沙浆、蒸压养粉煤灰砖、炉渣砖等。 11、金属材料包括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其中黑色金属是指以铁元素为主要成分的金属及其合金。 12、钢材的锈蚀主要是因为环境湿度、侵蚀性介质数量、钢材材质及表面状况。 13、石油沥青的组成是由油分、树脂、地沥青质而成。 14、评价沥青质量的主要指标是针入度、延度、软化点。 15、木材的物理性中自由水是存在于木材细胞腔和细胞间隙中的水分;它影响木 材的表面密度、保存性、抗腐蚀性及燃烧性。 16、木材的防腐防虫措施主要采用干燥、涂料覆盖、化学处理三种来做处理。 17、建筑装饰塑料制品有塑料门窗、塑料地板、塑料壁纸、塑料装饰板材。 18石渣类砂浆饰面主要有水刷石、干粘石、斩假石、水磨石四种。 19、 多彩内墙涂料按其介质可分为:水包油型、油包水型、油包油型及水包_____ 型。 20、绝热材料的类型分为:多孔型、纤维型、反射型三种。 21、复合管材中钢塑复合管和铝塑复合管最常用。 22、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是指材料内固体物质所占的体积,不包括材料内部孔隙体积。 23、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 _ 24、根据石膏热处理过程不同可得半水石膏和无水石膏的系列变体。 25、建筑石膏按其细度、凝结时间及强度指标分为三个等级。 26、混合材料按其性能和作用分为填充性混合材料和活性混合材料两类。 27、水泥的运输应注意防水和防潮。 28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水、及粗、细骨料按一定的比例配合、拌制为混合料,

建筑材料习题集整合答案版

第一篇试题 第一单元绪论 二、填空题 1.根据建筑材料的化学成分,建筑材料可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复合材料三大类。 2.根据建筑材料在建筑物中的部位或使用功能,大体可分为建筑结构材料建筑功能材料墙体材料三大类。 3.建筑材料的技术标准主要包括材料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两方面的内容。 三、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常用的三大建筑材料()。 A、水泥 B、玻璃 C、钢材 D、木材2.以下不是复合材料的是()。 A、混凝土 B、灰砂砖 C、铝合金 D、三合板 3.目前,()是最主要的建筑材料。 A、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B、建筑塑料 C、铝合金材料 D、建筑陶瓷 第二单元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一、名词解释 1.材料的空隙率材料空隙率是指散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颗粒固

体物质间空隙体积(开口孔隙与间隙之和)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 2.材料的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1 / 27 3.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在外界荷载的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4.材料的耐久性是指材料在周围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经久不变质、不破坏,长期地保持其工作性能的性质。 二、填空题 1.材料的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是一定 值,只与材料的组成成分与结构有关。 2.材料的表观密度是指(块体)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3.材料的吸水性是指材料在浸水状态下吸入水分的能力。对选定的材料而言,吸水率是一定值。 4.材料的吸湿性是指材料在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对选定的材料而言,含水率是一不定值,与大气的温、湿度等因素有关。 5.材料的抗冻性以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所能抵抗的冻融循环次数来表示。 6.水可以在材料表面展开,即材料表面可以被水浸润,这种性质称为亲水性; 水滴在材料表面不会展开而呈近视球形,这种性质称为憎水性。憎水

电中在线-建筑材料试题及答案

建筑材料考试题目及答案 1.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其性质保持不变的是()。 A.密度 B.强度 C.堆积密度 D.表观密度 正确 正确答案:A 学生答案:A 2.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 A.渗透性 B.吸湿性 C.耐水性 D.吸水性 正确 正确答案:D 学生答案:D 3.下列性质属于力学性质的有:强度、硬度、弹性、脆性。 A.正确 B.错误 正确 正确答案:A 学生答案:A 4.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建筑石油沥青 B.钢筋混凝土 C.建筑塑料 错误 正确答案:B

5.响矿渣活性的因素有化学成分和玻璃体的含量 A.正确 B.错误 正确 正确答案:A 学生答案:A 6.回转窑内分解带物料运动速度最快。 A.错误 B.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B 学生答案:A 7.GB规定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中MgO的含量不得超过5.0%。 A.正确 B.错误 错误 正确答案:B 学生答案:A 8.铝率越大,窑内液相的粘度越小。 A.错误 B.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A 学生答案:B 9.混凝土的( )强度最大。 A.抗弯 B.抗剪 C.抗拉 D.抗压 正确 正确答案:D

1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水灰比的值是根据混凝土的( )要求来确定的。 A.强度 B. 耐久性 C.强度及耐久性 D.和易性与强度 正确 正确答案:C 学生答案:C 11.在原材料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 A.砂率 B.单位用水量 C.水泥用量 D.水灰比 正确 正确答案:D 学生答案:D 12.厚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适宜选用( )。 A.硅酸盐水泥 B.矿渣水泥 C.高铝水泥 D.普通硅酸盐水泥 错误 正确答案:B 学生答案:A 13.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粗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钢筋最小间距的( )。 A.1/4 B.3/4

2016建筑材料期末试题和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材料的孔隙状况有孔隙率、孔隙直径、孔隙大小三个指标说明。 2、当湿润角a小于等于900的为亲水材料,当a大于900 憎水材料. 3、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有C3S和。C2S、C3A、C4AF 4、凡水泥初凝时间、氧化镁、三氧化溜、体积安定性中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均为废品。 5、混凝土四种基本组成材料是水、水泥、砂、石子。 6、立方体抗压强度以边长为150*150*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8d所测量得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 7、减水剂的目的有增大流动性、提高强度、节约水泥。 8、钢材按化学成分来分有_低炭素结构钢和合金钢。 9、屋面的防水做法可分为刚性防水和柔性防水。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体积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导热系数如小于0.25w/(m·k)的材料为绝热材料。 ()3、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陈伏”时间是1周以上。 ()4、水泥的凝结硬化分初凝和终凝。 ()5、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可增强水泥石的防腐蚀的能力。 ()6、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砂、中砂和细砂。 ()7、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30mm。 ()8、砂浆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9、钢材的化学成分中,S、P、O为有害元素。 ()10、钢材通过冷加工,可以提高屈服强度、节约钢材。 1.× 2.∨ 3.× 4.∨ 5.∨ 6.∨ 7.× 8.× 9.∨10.∨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抵抗破坏力的能力 2、外加剂:在混凝土加入除胶凝材料,组细骨料和水以外的掺量不大于5%能按要求明显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材料。 3、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便于施工操作,能够获得结构均匀、成型密实的 混凝土的性能。 四、改错题(共25分) 1、什么叫水泥的体积安全性?不良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答:水泥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均匀适当的性质称为水泥的体积安全 性。水泥硬化后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会使水泥制品或混凝土构件产生膨胀性裂缝,降低建筑物质量,甚至引起严重事故。 2、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是什么?如何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

装修建材材料知识

第五节地面材料知识 一、地板类: 1、实木地板 实木地板是木材经烘干,加工后形成的地面装饰材料。它具有花纹自然,脚感舒适,使用安全的特点, 是卧室、客厅、书房等地面装修的理想材料。实木的装饰风格返朴归真,质感自然,在森林覆盖率下降 ,大力提倡环保的今天,实木地板更显珍贵。 目前中国市场上销售较快的有香脂木豆、重蚁木、孪叶苏木、紫心苏木、印茄、柚木、木荚豆、玉蕊木 、甘巴豆等。甘巴豆、印茄物美价廉,适合一般家庭;孪叶苏木、木荚豆、膜瓣豆等属于中档价位树种 ;香脂木豆、重蚁木、掌心苏木、虎木、柚木等属高档树种。 实木地板厚度一般18mm,常见规格有90*900、125*900,在铺装上有直接铺帖和龙骨铺 帖两种,直接铺 帖要求实木地板在制作上将榫口设计为虎口榫,这样安装后才不易松动。 实木地板是半成品,“三分地板七分装”,铺设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地板的后期使用状况,与其他类型 木地板相比,实木地板对售后服务的专业化程度要求尤其严格,所以,消费者除注重地板本身质量外, 还要看其售后服务如何。另外,实木地板还存在名不符“实”的问题。名不符“实”的实木地板名称可 以归纳为两类情况:一类是虚拟名称,即在木材科学的名称上没有的,由商家自己定上名字,如黄金木 、富贵木、象牙木等,实际上在木材名称的国家标准中是查不到的。还有一类是张冠李戴,以次充好。 即把木材颜色进行加工,或是拿相近、相似的木材来顶替高档木材,将名贵木材的名字硬戴在非名贵木 材的“头上”。 选实木地板就是追求其真实、自然的感觉,不能过于注重漆膜硬度,否则就南辕北辙了。实木地板与强 化木地板不同,实木地板可以多次修复刷漆。另外,实木地板产生的响声不一定是地板本身发出的,也 可能是木龙骨含水率过高变形后发出的。实木地板虽然环保,但易变形和被虫蛀,须经常打理。选实木 地板主要看是含水率和漆膜硬度,实木地板的平均含水率最好控制在12%左右,过干和过

建筑材料试题及答案图文稿

建筑材料试题及答案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建筑材料试题库 填空 1.对于开口微孔材料,当其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吸水性 , 抗冻性 ,导热性 ,强度。 2.与硅酸盐水泥相比,火山灰水泥的水化热 ,耐软水能力 ,干缩 . 3.保温隔热材料应选择导热系数 ,比热容和热容 的材料. 4.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中胶体为 和 . 5. 普通混凝土用砂含泥量增大时,混凝土的干缩 ,抗冻 性 . 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要确定的三个参数为、 和 . 7.钢材中元素S主要会使钢的增大,元素P主要会使钢的增大. 8.含水率为1%的湿砂202克,其中含水为克,干砂 克. 9.与建筑石灰相比,建筑石膏凝结硬化速度,硬化后体 积 . 10.石油沥青中油分的含量越大,则沥青的温度感应性,大气稳定性 .

11.普通混凝土强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水泥强度和水灰比(或 W/C) . 12.木材的强度中,在理论上最大的是强度. 13.按国家标准的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应满 足。 14.相同条件下,碎石混凝土的和易性比卵石混凝土的和易 性。 15.普通混凝土用石子的强度可用或 表示。 16.常温下,低碳钢中的晶体组织为 和。 17.据特点不同,塑料可分成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18.有无及是否发达是区分阔叶树和针叶树的重要特征。 19.与石油沥青相比,煤沥青的温度感应性更,与矿质材料的粘结性更。 20.石灰的陈伏处理主要是为了消除的危害。21.木材防腐处理的措施一般有 和。 22.材料确定后,决定普通混凝土流动性的最重要因素 是。

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及答案

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及答 案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体积吸水率是指材料体积内被水充实的________,又约等于________空隙率。 2.大理岩是由________(岩石)变质而成,不宜用于_______。 3.水玻璃常用的促硬剂为________,适宜掺量为________。 4.普通碳素结构钢随着其屈服强度的增加,其牌号________、塑性________。 5.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宜选________水泥,有耐热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宜选________水泥。 6.矿渣水泥的安定性、________和________要求与普通水泥相同。 7.测定水泥安定性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 8.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是水泥、水、砂和碎石,另外还常掺入适量的_____和______。 9.原用2区砂,采用3区砂时,宜适当降低________,以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________。 10.由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较________,保水性较________。 11.小尺寸的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较高的原因是混凝土内部缺陷几率________, 环箍效应作用________。 砖砌体需用烧结普通砖________块,需用______m3砂浆。 13.有机涂料常有三种类型,即为溶剂性涂料、________和________。 14.密封材料按原材料及其性能分为塑性、________和_______三大类密封膏。 15.缓凝剂具有降低水化热放热速率、增强、________和________的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

建筑材料试题及答案1

1、材料的孔隙状况有_____、______、_____三个指标说明。 2、当湿润角a小于等于900的为______材料,当a大于900_____材料. 3、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有C3S和。______、_______、_______。 4、凡水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均为废品。 5、混凝土四种基本组成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立方体抗压强度以边长为_______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_____d所测量得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 7、减水剂的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8、钢材按化学成分来分有________钢和_______钢。 9、屋面的防水做法可分为________防水和__________防水。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体积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导热系数如小于0.25w/(m?k)的材料为绝热材料。 ()3、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陈伏”时间是1周以上。 ()4、水泥的凝结硬化分初凝和终凝。 ()5、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可增强水泥石的防腐蚀的能力。 ()6、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砂、中砂和细砂。 ()7、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30mm。 ()8、砂浆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9、钢材的化学成分中,S、P、O为有害元素。 ()10、钢材通过冷加工,可以提高屈服强度、节约钢材。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强度: 2、外加剂: 3、和易性: 四、改错题(共25分) 1、什么叫水泥的体积安全性?不良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8分)

建筑材料学知识点.

绪论 1.、建筑材料的基本要求:1具备设计的强度等级 和结构稳定w性2建筑物的适用性3建筑物的耐久 性这三者总称建筑物的可靠性。 2. 度量建筑物可靠性的数值指标叫做建筑物的可靠度。其定义为:建筑物在规定的期间内(分析时的时间参数,也称设计基准期),在规定的条件下(指设计建筑物时所确定的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适用的条件及环境条件,而不受人为过失影响),具有预订功能的概率。 3 从环境改善角度出发,具有环境改善功能的材 料、高效率利用和低耗能材料、全寿命环境协调 性和零排放的制备技术的材料,都属于环境协调 性材料。 4 这种环境协调性材料的基本特征是;无毒无 害,减少污染,包括避免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 坏;全寿命过程对资源和能源消耗小;可再生循 环利用,且容易回收;能做到高的使用率。 第一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1 材料密度:νρm = 表观密度:a a v m =ρ 体积密度:00v m ,=ρ 堆积密度:通常所指的堆积密度是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和气干状态下的,称为气干堆积密度。, p v m =ρ 紧密密度:对于散粒体材料按规定方法填实后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紧密密度。 空隙率;散粒材料的空隙体积占堆积体积的百分数。 2 化学组成:无机非金属材料通常以各种氧化物含量的百分数表示。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元是矿物,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链节。 3 硅氧骨架形式结构分别为:岛状结构、环状结构、链状结构、层状结构和架装结构。 4 建筑材料的宏观结构按空隙尺寸可分为; (1)致密结构(2)空隙结构(3)多孔结构

5 当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变形,外力解除时变形能完全消失的性质称为弹性,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若还存在永久变形的性质称为塑性,这种永久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6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破坏时不产生塑性变形,即使产生其数量很小,这种性质称为脆性,具有这种性质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材料在破坏前就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这种性质叫延性。 材料的韧性是以材料在冲击或震动载荷作用破坏时所需要的能量表示,相当于应力应变曲线与应变轴所围成的面积。 7 材料的力学破坏本质上是由于原子间或分子间的结合键受拉力作用发生断裂所造成的。断裂的形式是脆裂或产生晶界面滑移。 8 耐久性:所谓材料的耐久性,是在使用条件下,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于规定使用期限内不破坏, 也不失去原有性能的性质。 亲水性:材料遇水后其表面能降低,则水在材料表面易于扩展,这种与水的亲和性称为亲水性。憎水性;当材料与水接触时不和水亲合,这种性质称为憎水性。

建筑材料习题集答案.doc

《建筑材料》习题集答案 练习一 一、填空题 1、基本性质。 2、组成、结构、组成、结构o 3、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4、物理、力学、耐久性。 5、润湿角。 6、质量吸水率W、体积吸水率Wo o 7、耐水性、软化系数。 8、抗渗性、渗透系数、抗渗标号。 9、孔隙率P、孔隙特征。 10、弹性、槊性。 11、塑性材料、脆性材料。 二、判断题 1、J 2、J 3、X 4、J 5、J 6、X 7、X 8、J 9、J 10、V 11、X 三、选择题 1、A; 2、D; 3、B; 4、A、B、C、D、E; 5、B; 6、A、B k; 7、A、B、C、D; 8、D 9、A、B、C、D; 10、C; 11、D; 12、Do 四、解释

略。 五、简答 略。 六、计算题 1、解: p = p = 2.7g / cm" p Q =一= 1.6875g/c/w p =(l-£1)100% = 37.5% P 含水率="W 〃" x 100% = 6.26% Ifl WOP;w =W°/Qo = 22.22% 2、解: p =4 g/cm3; p' =4 g/cm3; p o=2. 4 g/cm J; P=40%; 压缩后:P=20%;减少△ P=205 3、解: W o=Wp. =0.23x1.6x100% = 36.8% P =。-pjp) x 100% = 40.74% K B=Wjp = 0.9 A 0.8抗冻性差 4、解: 同上例K B=0. 28 <0.8,抗冻性好。 练习二 一、解释 略。 二、填空题 1、乱毛石、平毛石=

2、毛料石、粗料石、细料石、半细料石。 3、全面处理、构造措施、合理选用石料。 4、普通烧结砖、系孔烧结砖、空心烧结砖。 5、240 mm X 115 mm x 53mm。 三、选择题 1、B、C、D、E 2、B、C、D 3、B、C、D 4、A 5、D 四、判断题 1、J 2、J 3> X 五、简答题 1、片石(毛石)、料石和道脩材料(碎石、砾石、砂子) 2、略。 3、解: 表面处理(涂憎水涂料,与大气隔绝) 结构措施(尽量使表而光滑,作排水坡等) 合理选用石料(耐冻、高致密等)

建筑材料习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一、名词解释 1.材料的空隙率:材料空隙率是指散粒状材料在堆积体积状态下颗粒固体物质间空隙体积(开口孔隙与间隙之和)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 2.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3.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在外界荷载的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4.材料的耐久性:是指材料在周围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经久不变质、不破坏,长期地保持其工作性能的性质。 二、填空题 1.材料的吸湿性是指材料在________的性质。 2.材料的抗冻性以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所能抵抗的________来表示。 3.水可以在材料表面展开,即材料表面可以被水浸润,这种性质称为________。 4.材料地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________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答案:1.空气中吸收水分2.冻融循环次数3.亲水性4.自然 三、单项选择题 1.孔隙率增大,材料的________降低。 A、密度 B、表观密度 C、憎水性 D、抗冻性 2.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________。 A、吸水性 B、吸湿性 C、耐水性 D、渗透性 3.含水率为10%的湿砂220g,其中水的质量为________。 A、19.8g B、22g C、20g D、20.2g 4.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其性质保持不变的是________。 A、表观密度 B、堆积密度 C、密度 D、强度 答案:1、B 2、A 3、A 4、C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性质属于力学性质的有________。 A、强度 B、硬度 C、弹性 D、脆性 2.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________。 A、钢筋混凝土 B、沥青混凝土 C、建筑石油沥青 D、建筑塑料 答案:1.ABCD 2.AB 五、是非判断题 1.某些材料虽然在受力初期表现为弹性,达到一定程度后表现出塑性特征,这类材料称为塑性材料。错 2.材料吸水饱和状态时水占的体积可视为开口孔隙体积。对 3.在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吸水性。错 4.材料的软化系数愈大,材料的耐水性愈好。对 5.材料的渗透系数愈大,其抗渗性能愈好。错 六、问答题 1.生产材料时,在组成一定的情况下,可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答案:主要有以下两个措施: (1)降低材料内部的孔隙率,特别是开口孔隙率。降低材料内部裂纹的数量和长度;使材料的内部结构均质化。 (2)对多相复合材料应增加相界面间的粘结力。如对混凝土材料,应增加砂、石与水泥石间的粘结力。

教材,建筑材料与检测复习资料,必考内容全整理!

▲建筑材料可分为狭义建筑材料和广义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按化学成分分可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每一类又可细分为许多小类 ▲按使用功能分类可分为承重结构材料、墙体材料及建筑功能材料三大类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重要物质基础 ▲未来的建筑材料发展有着以下的发展趋势 1在材料性能方面,要求轻质、高强、多功能和耐久 2在产品形式方面,要求大型化、构件化、预制化和单元化 3在生产工艺方面,要求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改造和淘汰陈旧设备和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4在资源利用方面,既要研制和开发新材料,又要充分利用工农业废料和地方材料5在经济效益方面,要降低材料消耗和能源消耗,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绿色建筑材料又称生态建筑材料或无公害建筑材料 ▲我国根据技术标准的发布单位与适用范围,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或部)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P=M/V P(密度g/cm3)M(干燥环境下的质量g) V(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 堆积密度P(kg/cm3) ▲当空气湿度大且温度较低时,材料含水率就大,反之则小 ▲材料的导热系数: 1材料的化学组成与结构: 通常金属材料、无机材料、晶体材料、的导热系数大于非金属材料、有机材料、非晶体材料。 2材料的孔隙率、孔隙构造特征 材料的孔隙率愈大,导热系数愈小。

▲脆性和韧性 脆性,大部分无机非金属材料均属脆性材料,如天然石材、烧结普通砖、陶瓷、普通混凝土、砂浆等 韧性,低碳钢、低合金钢、木材、钢筋混凝土等都属于韧性材料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及含量 硅酸三钙45~60% 硅酸二钙15~30% 铝酸三钙(放热量最大)6~15% 铁铝酸四钙6~8% ▲硅酸三钙是决定水泥前度的主要矿物;硅酸二钙是保证水泥后期强度的主要矿物。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品种和组分 水泥品种 1硅酸盐水泥(P·I . P·II) 2普通硅酸盐水泥(P·O) 3矿渣硅酸盐水泥(P·S·A . P·S·B) 4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P) 5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 6复合硅酸盐水泥(P·C) ▲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时间不大于390min;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时间不大于600min ▲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浆硬化后体积变化是否均匀的性质,当水泥浆体在硬化后体积发生不均匀变化时,会导致膨胀开裂、翘曲等现象,称为体积安定性不良 ▲体积安定性及其检测

建筑材料习题集

一、补充学习资料 1.铝材及铝合金 1)铝及铝合金铝为银白色轻金属,强度低,塑性好,导热、电热性能强。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空气中易和空气反应,于金属表面生成一层氧化铝薄膜,阻止其继续腐蚀。 纯铝产品有铝锭和铝材两种。纯铝可加工成铝粉,用于加气混凝土的发气,也可作为防腐涂料(又称银粉)用于铸铁、钢材等的防腐。 2)常用铝合金制品在现代建筑中,常用的铝合金制品有铝合金门窗,铝合金装饰板及吊顶,铝及铝合金波纹板、压型板、冲孔平板,以及铝箔等,具有承重、耐用、装饰、保温、隔热等优良性能。 随着建筑物向轻质和装配化方向发展,今后铝合金将在我国建筑结构、门窗、顶棚、室内装饰及五金等方面广泛使用。 2建筑石材 1)天然石材岩石的形成与分类按地质分类法,天然石材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岩浆岩岩浆岩的形成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地壳内的熔融岩浆在地下或喷出地面后冷凝而成的岩石。根据不同的形成条件,岩浆岩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深成岩深成岩是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受上部覆盖层压力的作用下经缓慢冷凝而成的岩石。其结晶完整、晶粒粗大、结构致密,具有抗压强度高、孔隙率及吸水率小、表观密度大、抗冻性好等特点。土木工程常用的深成岩有花岗岩、正长岩、橄榄岩、闪长岩等。喷出岩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时,在压力降低和冷却较快的条件下而形成的岩石。由于其大部分岩浆来不及完全结晶,因而常呈隐晶(细小的结晶)或玻璃质(非晶质)结构。当喷出的岩浆形成较厚的岩层时,其岩石的结构与性质类似深成岩;当形成较薄的岩层时,由于冷却速度快及气压作用而易形成多孔结构的岩石,其性质近似于火山岩。土木工程常用的喷出岩有辉绿岩、玄武岩、安山岩等。火山岩火山岩是火山爆发时,岩浆被喷到空中而急速冷却后形成的岩石。有多孔玻璃质结构的散粒状火山岩,如火山灰、火山渣、浮石等;也有因散粒状火山岩堆积而受到覆盖层压力作用并凝聚成大块的胶结火山岩,如火山凝灰岩等。岩浆岩的分类

2020年电大考试《建筑材料》章节形成性考核

第2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共34题答对20题及以上为合格) 1.材料化学组成的不同是造成其性能各异的主要原因,研究材料的化学组成通常需研究(A)A.材料的元素组成和矿物组成 B.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C.材料的颗粒大小和分子式 D.材料的元素数量和种类 2.矿物组成和元素组成是造成材料性能各异主要原因,其中材料的矿物组成主要是指(A)A.元素组成相同,但分子团组成形式各异的现象 B.元素组成不同,但分子团组成形式各异的现象 C.元素组成相同,分子团组成形式也相同的现象 D.元素组成不同,分子团组成形式相同的现象 3.材料的微观结构主要是指(A) A.材料在原子、离子、分子层次上的组成形式 B.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在空间的排列有确定的几何位置关系 C.材料的构造 D.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在空间的排列呈无序浑沌状态 4.建筑钢材的微观结构形式是(A) A.晶体结构B.玻璃体结构C.胶体结构D.纤维体结构 5.下列建筑材料的构造属于致密状构造的是(B) A.木材B.玻璃C.石膏制品D.加气混凝土 6.下列关于材料构造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 A.致密状构造完全没有或基本没有孔隙 B.材料在宏观可见层次上的组成形式称为构造 C.多孔状构造材料一般为轻质材料 D.胶合板、复合木地板、纸面石膏板、夹层玻璃都是纤维状构造 7.材料实体内部和实体间常常部分被空气所占据,一般称材料实体内部被空气所占据的空间为( B ) A.间隙B.孔隙C.孔隙D.缝隙

8.用来说明材料孔隙状况的三个指标分别是(D) A.孔隙面积、孔隙大小、孔隙率B.孔隙个数、孔隙大小、孔隙率 C.孔隙连通性、孔隙大小、孔隙面积D.孔隙率、孔隙连通性和孔隙直径 9.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B) A.表观密度B.密度C.体积密度D.堆积密度 10.材料的密室度指的是(B) A.在材料的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B.材料的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满的程度 C.散粒状材料在其堆积体积中,被颗粒实体体积填充的程度 D.散粒材料的堆积体积内,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11.亲水材料的润湿角一般小于( A ) A.900B.1200C.1500D.1800 12.材料的吸水性是指( C ) A.指材料抵抗压力水或其他液体渗透的性质 B.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达饱和的能力 C.材料在长期饱和水的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D.指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能力 13.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称为( D ) A.比热B.热容C.导电性D.导热性 14.下列关于耐燃性和耐火性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A.耐燃性是指材料在火焰和高温作用下可否燃烧的性质 B.耐火的材料不一定耐燃,耐燃的一般都耐火 C.耐火性是材料在火焰和高温作用下,保持其不破坏、性能不明显下降的能力 D.钢材虽为重要的建筑结构材料,但其耐火性却较差,使用时须进行特殊的耐火处理 15. 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 B ) A.刚度B.强度C.韧性D.脆性 16.冲击、震动荷载作用下,材料可吸收较大的能量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破坏( B ) A.一般情况下,大试件的强度往往小于小试件的强度 B.一般情况,试件温度越高,所测强度值越高

房建工程基础知识点大全

房建工程基础知识点大全 第一节、建筑物的分类 一、建筑物的用途分类及特点 1、民用建筑:供人们生活、居住、从事各种文化福利活动的房屋。按其用途不同, (1 (2 2 1 2、 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的梁、柱、楼板、基础全部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梁、楼板、柱、基础组成一个承重的框架,因此也称框架结构。墙只起围护作用,用砖砌筑。此结构用于高层或大跨度房屋建筑中。 4、钢结构:建筑物的梁、柱、屋架等承重构件用钢材制作,墙体用砖或其他材料制成。此结构多用于大型工业建筑。

三、按建筑结构承重方式分类 1、承重墙结构 它的传力途径是:屋盖的重量由屋架(或梁柱)承担,屋架支撑在承重墙上,楼层的重量由组成楼盖的梁、板支撑在承重墙上。因此,屋盖、楼层的荷载均由承重墙承担;墙下有基础,基础下为地基,全部荷载由墙、基础传到地基上。 2 3 ,4 1 2、多层:2层以上,8层以下 3、中高层:8层以上,16层以下 4、高层:16层以上,24层以下 5、超高层:24层以上 第二节房屋构造概述

一、建筑材料知识 主要建筑材料包括水泥、钢筋、木材、普通混凝土、黏土砖等。 1、水泥 (1)常见水泥的种类: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五种 (2)325、 425、 (3 标准稠度用水量:指水泥沙浆达到标准稠度时的用水量。标准稠度是做水泥的安定性和凝结时间时,国家标准规定的稠度。 2、钢筋 (1)建筑钢筋的种类:钢筋是钢锭经热轧而成,故又称热轧钢筋,是建筑工程中用量最大的钢材品种。

按外形可分为:光圆钢筋、带肋钢筋。 按钢种可分为:碳素钢钢筋和普通低合金钢钢筋。 按强度可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级别。其中Ⅰ级钢筋为低碳钢钢筋,Ⅱ、Ⅲ、Ⅳ级为低合金钢钢筋。 (2 3 (1 (2 红松:材质较软,纹理顺直,不易翘曲、开裂,树脂多,耐腐朽,易加工,主要用 鱼鳞云杉:又名白松。材质轻、纹理直、结构细、易干燥、加工,主要用于制作门 马尾松:材质中硬,纹理直斜不匀,结构中至粗,不耐腐,松脂气味浓,在水中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