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概论》总题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总题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总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以下不属于与性格的意志特征相关的性格教育内容是(C)。

A、要培养学生的目的性、独立性

B、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制力

C、要培养学生的机智敏捷和幽默感

D、要培养学生的恒心、坚忍性

2、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服务,这是贯彻(C )。

A、针对性原则

B、主体性原则

C、全体性原则

D、全面性原则

3、下列不属于人格测验的是(C)

A、16PF

B、EPQ

C、CBCL

D、《Y—G性格测验》

4、智力激励法是(B)首创的。

A、比奈

B、奥斯本

C、比尔斯

D、詹姆斯

5、针对自己的心理缺陷,自我提出一定的要求,用以警醒和勉励自己的座右铭,这是(D)方法之一。

A、认知改变法

B、榜样示范法

C、心理训练法

D、心理修养法

6、雷诺茨和加特金是(C)的推崇者。

A、直接干预

B、团体干预

C、前摄性干预

D、反应性干预

7、学生因不能按时到校上课,教师建议家长取消他晚上看电视的“权利”,这属于:(D)。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8、我国心理卫生事业发轫于(B)。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9、(A)是一个人学习、生活、工作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

A、智力发展正常

B、情绪稳定乐观

C、意志品质健全

D、行为协调适度

10、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活动素材,这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

C)

A、主体性原则

B、多样性原则

C、开放性原则

D、有效性原则

11、“未雨绸缪”,此种形式属于(D)

A、团体干预

B、特殊干预

C、间接干预

D、前摄性干预

12、理性情绪干预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B)倡导的一种心理干预方法。

A、詹姆斯

B、艾里斯

C、奥斯本

D、罗杰斯

13、干预的第一步是(C)

A、调整

B、解释

C、倾听

D、鼓励

14、不属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课程模式的优点是(D)

A、科学性

B、规范性

C、可操作性

D、教材统一性

15、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中,使单个集体活动组成系列活动,具有主

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特点,这体现了(B)

A、科学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多样性原则

D、开放性原则

16、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

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这体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优化环境要注意(A)

A、教育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实用性原则

D、开放性原则

17、教育者要重视学生在调控学校环境方面的作用,培养学生自控、自理环境的能力。这体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优化环境要注意(C)

A、教育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主体性原则

D、开放性原则

18、(C)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

A、理解支持原则

B、认真倾听原则

C、非指示性原则

D、疏导教育原则

19、咨询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其来访者是正常的、健康的,这种咨询形式是(A)

A、心理发展咨询

B、心理适应咨询

C、心理障碍咨询

20、心理咨询是一门科学,必须持科学态度,为此不能(A)

A、按科学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B、正确使用测验

C、夸大心理测验的功能

D、潜心研究心理测验的理论和技术

1、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兴起直接作出贡献的是:(B)

A、比奈

B、比尔斯

C、詹姆斯

D、皮亚杰

2、利用全校教师教育全校学生,是指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向中的(C)

A、普遍化

B、整合化

C、本位化

D、本土化

3、对高一学生而言,心理教育的目标应当落实在(D)

A、了解青春期的身心变化,并能以良好的心态去顺应这种变化

B、善于调节自己的行为,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韧性

C、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生活目标,了解择业的常识,从而作出人生抉择

D、使学生完成新旧角色的转换,主动适应新环境。

4、人际关系指导内容的第一要义是(A)

A、调整认知结构

B、克服人际偏见

C、加强个性修养

D、学习交往技能

5、“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句话是(C)提出的

A、朱智贤

B、马斯洛

C、苏霍姆林斯基

D、加纳

6、(A)是最传统的心理科学研究方法。

A、观察法

B、调查法

C、会谈法

D、问卷法

7、国际上公认的智力评定的重要依据是(B)

A、《中国比内测验》

B、《韦氏智力量表》

C、《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

D、《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8、儿童行为诊断量表中应用较广、包含内容较丰富全面的一种量表是(C )

A、16PF

B、EPQ

C、CBCL

D、《Y—G性格测验》

9、位移,又称心理换位,它属于心理教育中的(A)

A、认知改变法

B、榜样示范法

C、心理训练法

D、心理修养法

10、就言语刺激而言,口头表扬是最常用的、最简便易行的(D)

A、活动性强化物

B、反馈性强化物

C、物质性强化物

D、社会性强化物

11、内隐性榜样是20世纪70年代由(B)提出的。

A、班杜拉

B、坎特拉

C、马斯洛

D、罗杰斯

12、一旦有人违反交通规则,就立即被处罚,这属于厌恶干预的具体方法之一(D)

A、社会不赞成

B、内隐致敏

C、暂停

D、反应代价

13、最具有影响力的心理环境是(B)

A、信息环境

B、人际环境

C、组织环境

D、情感环境

14、心理咨询中最重要的原则是(B)

A、理解支持原则

B、保守秘密原则

C、认真倾听原则

D、疏导、教育原则

15、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属于(C)

A、典范

B、模范

C、示范

D、讲授

16、通过树立学生身边的“三好生”等先进学生来教育学生,这是运用了(

A)

A、真实性榜样

B、符号性榜样

C、内隐性榜样

D、想象性榜样

17、支持性干预的核心是(C)

A、倾听

B、解释

C、鼓励

D、暗示

18、确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课程的目标,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这体现

的原则是(B)

A、超前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可操作性原则

19、“引导学生探索,找出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这是(C)年级的心理教育目标。

A、初二

B、初三

C、高二

D、高三

20、以下不属于从学习心理策略的层面来划分的学习习惯是(A)

A、预习习惯

B、自我监控习惯

C、计划与组织的习惯

D、有效利用人力资源的习惯

1、心理卫生工作的重心从关心身心因素的制约到关注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主要

发生在:(B)

A、20世纪20年代起到二战结束

B、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

C、20世纪50年代到至今

D、20世纪70年代到至今

2、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C)

A、智力正常

B、意志品质健全

C、情绪稳定乐观

D、人格独立完整

3、针对在适应和发展方面有某些心理困扰或轻、中度心理障碍的正常人进行的

心理助人活动(C)

A、心理健康教育

B、心理辅导

C、心理咨询

D、心理治疗

4、一般认为,在国外,系统地研究和实践心理健康教育是在(A)才开始的。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5、对初二学生而言,心理教育的目标应当落实在(B)

A、了解青春期的身心变化,并能以良好的心态去顺应这种变化

B、接受自己的性别特征,能够进行健康积极地异性交往

C、培养学生正确的交友观,掌握异性交往的分寸

D、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6、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主要培养的六种个性品质中,(B )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个性品质。

A、自主

B、勤劳

C、负责

D、坚强

E、利他

F、创新

7、在心理诊断中,()是会谈成功的关键。

A、编制会谈提纲

B、善于察言观色

C、建立良好的关系

D、把握会谈方向

8、被认为是测量中小学生智力水平的一种简便、有效地工具,且是一种非文字智力测验的是(D)

A、《中国比内测验》

B、WISC

C、《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

D、《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9、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规定严格的纪律,是采用的(C)

A、认知改变法

B、榜样示范法

C、心理训练法

D、心理修养法

10、(B)是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

A、心理教育

B、心理诊断

C、心理干预

D、心理辅导

11、(A)是课程设置的核心问题。

A、明确课程目标

B、确定课程内容

C、组织课堂教学

D、进行单元设计

12、在学校师生进出的主要通道口,郑重地竖立一架醒目的大整容镜,这是体现(B)

A、科学性原则

B、特性性原则

C、有效性原则

D、优势性原则

13、学校物理环境的最核心组成部分是(C)

A、时间环境

B、空间环境

C、设施环境

D、自然环境

14、告诉来访者需要什么,怎么做。这属于影响性技巧中的(B)

A、解释

B、指导

C、劝告

D、自我揭示

15、评价学生对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情况,主要是(C )的内容之一。

A、对计划准备工作的评价

B、对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过程的评价

C、对影响或近期效果的评价

D、对健康教育目标体系的评价

16、不属于智力训练的内容是(B)。

A、创造力训练

B、观察力训练

C、记忆力训练

D、想象力训练

17、倡导团体辅导和咨询并不意味着可以取消个别辅导和咨询,这体现了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B)

A、教育重点发生转移

B、教育形式共存互补

C、教育理论多元融合

D、教育力量趋于整合

18、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高级功能的是(D)

A、消除心理障碍

B、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

C、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D、开掘心理潜能,成为健康、自主和具有创造性的人

19、以下不属于情感的是(B)

A、自尊心

B、激情

C、自豪感

D、责任感

20、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特征是(C)

A、气质

B、能力

C、性格

D、兴趣

1、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主要培养的六种个性品质中,(A )是主体性交与思想的精髓。

A、自主

B、勤劳

C、负责

D、坚强

E、利他

F、创新

2、下列哪个不属于智力训练的范畴:(D)

A、观察力训练

B、注意力训练

C、记忆力训练

D、创造力训练

E、想象力训练

F、思维力训练

3、在了解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要区别对待,这体现了(B)

A、主体性原则

B、针对性原则

C、全面性原则

D、成功性原则

4、适宜于研究一些比较复杂、比较深入的心理问题,在心理诊断中广泛应用、最亲切、最直接、最深入的诊断方法是(C)

A、观察法

B、调查法

C、会谈法

D、问卷法

5、心理测验中影响最大的是(A)

A、智力测验

B、人格测验

C、心理健康测验

6、美国创造学者奥斯本提出的脑力振荡是属于(A)

A、认知改变法

B、榜样示范法

C、心理训练法

D、心理修养法

7、心理剧,是(C)首创的

A、艾里斯

B、阿肯巴克

C、莫雷诺

D、沃尔帕

8、学校环境的优化要做到“量体裁衣”,这是指(B)

A、科学性原则

B、实用性原则

C、有效性原则

D、优势性原则

9、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干预,防止问题性质的变化,这是(B )的目的。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10、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时间随意安排,这属于(A)

A、活动性强化物

B、反馈性强化物

C、物质性强化物

D、社会性强化物

11、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中,既要能针对学生的实际,又要考虑所设计活动的可操作性,这体现了(D)

A、主体性原则

B、多样性原则

C、开放性原则

D、有效性原则

12、“此时无声胜有声”,说的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要重视(C)

A、人际环境

B、组织环境

C、舆论环境

D、情感环境

13、利用讲座、辅导等形式对初三学生在中考前进行考试焦虑辅导,此种形式属于(B)

A、团体干预

B、特殊干预

C、间接干预

D、前摄性干预

14、“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掌握自学的有效方法”,这是(D)年级的心理教育目标。

A、初三

B、高一

C、高二

D、高三

15、人们日益倾向于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对各家理论持兼收并蓄态度,这说明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呈现(C)趋势。

A、教育形式共存互补

B、教育技术日新月异

C、教育理论多元融合

D、教育力量趋于整合

16、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这属于(

B)范畴

A、心理教育

B、心理辅导

C、心理咨询

D、心理治疗

17、根据(D)的看法,健康是生存、自我更新和创造性的调整及实现的良好状态。

A、比奈

B、比尔斯

C、梅耶

D、邓恩

18、节假日家中来了客人,孩子发“人来疯”,父母亲命令孩子到小房间“静坐思过”,这采用(C)。

A、社会不赞成

B、内隐致敏

C、暂停

D、反应代价

19、当一个人某一件事未成功,就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并产生自卑感而产生种种心理障碍,这属于非理性信念的(B)特征

A、绝对化要求

B、过分概括化

C、糟糕之极

D、苛求自我

20、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首要工作是使学生做好(A )

A、心理准备

B、物质准备

C、节目准备

D、把握时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21、所谓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方面是指与现代社会文化要求相适应的现代人的心理素质,另方面是指与受教育者当前生活相适应的心理素质。

22、自主性的发展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人格成熟的标志。

23、尊重是实现师生交往的基础,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最佳渠道。。

24、活动是心理的本源,是心理产生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25、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可以分为心理诊断、心理教育、心理干预。

2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主要需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设计的原则问题,二是设计的内容问题。

27、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性目标可以概括为:促进社会适应和完善个性品质

28、满灌干预不同于系统脱敏干预。前者是“一步到位”,后者是小步子逐步逼近。

29、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课程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这是其独特之处。

30、在心理咨询中,沉默有两种功能:一是暗示功能,一是同感功能。

3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过程中需确定资料收集的方法。其中,调查法是收集资料的最基本方法。

32、所谓走在发展前面,即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必须高于学生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要能促使学生向心理上的“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用语)前进。

21、我们通常把心理健康标准界定如下:智力发展正常、情绪稳定乐观、

意志品质健全、行为协调适度、人际关系和谐、人格独立完整。

22、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学生出现问题前进行预防性培养。

23、学习策略目标主要包括外显学习策略目标和内隐学习策略目标。

2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情感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和增强其情感调控能力。

25、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

26、心理诊断的多维性,具体有以下三种维度:一是正常与异常维度;二是分类与分型维度;三是描述与评价维度。

27、观察学习的核心是替代性学习和替代性强化。它们两者的共同点是都具有“间接性”。

28、系统脱敏干预的原理是交互抑制或反条件作用。

29、非理性信念的三个特征是: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之极。

30、个人对集体的认同,是校风形成的最重要方面。

31、预防为主的原则和扩大咨询范围是心理咨询发展的趋势。

32、倾听是贯注的关键,也是心理咨询进展的核心。

21、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中,其功能重在发展与预防方面。

22、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具有核心地位和作用。

23、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将以维护心理健康逐步转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

实现意识的培养。

2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目标,主要包括开发自我智能、掌握学习策略、改善学习品质三个方面。

25、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26、人际交往的功能主要有:获得信息功能;自知、知人功能;自我表现功能;人际协调功能;社会化功能;身心保健功能。

27、榜样示范法中的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同伴中先进典型的模范。

28、系统脱敏干预过程主要步骤有:访谈、介绍、放松、排表、脱敏。

29、家庭治疗的目的在于改善家庭关系的实质。

30、挑选适当的心理品质或特征应遵循的原则有:超前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31、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优化心理环境需注意信息、人际、组织、情绪、舆论等子环境的优化问题。

32、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提高自我意识中自我体验水平的核心问题。

21、对每个学生的了解,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开始。

2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贯彻发展性原则,要注意“三早”。所谓“三早”,是指:一是早早进行;二是早做准备;三是早期干预。

23、选好榜样,是学习榜样的前提。

2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环节依次为:明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进行单元设计。

25、校风的形成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要运用定势规律;其次,要运用认同机制;再次,要运用模仿机制;最后,要运用强化机制。。

26、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可以有三个不同层次。最低层次:克服心理疾病;中间层次:超越“第三状态”;理想层次:自我实现。

27、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工作中,其工作对象是以正常学生为主。

28、友谊是青少年最主要的人际关系。

29、提高学习动机的最适宜方式,是将重点放在学生的认知活动方面,而非动机本身。

30、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是人格健全的心理基础。

31、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贯彻主体性原则,要从满足学生的正确需要入手。

3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志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