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福特汽车的兴衰史看管理理论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

从福特汽车的兴衰史看管理理论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
从福特汽车的兴衰史看管理理论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

华东理工大学2014—2015学年第_1_学期《管理学说史》课程论文 2015.01

班级_商管120__ 学号10122110姓名梁美代子开课学院商学院任课教师杨桂菊成绩__________

从福特汽车的兴衰史看管理理论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

摘要

作为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福特汽车公司已有百余年历史。百年之中,福特汽车公司几起几落,其曾创造汽车制造业的辉煌成就,也曾因经营不善而陷入困境。本文通过分析福特汽车的发展过程,将其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并就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结合相关管理理论及理论的的发展演变规律,做出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福特,管理理论,发展规律

1.福特汽车公司发展史

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公司成立于1903年,其品牌名来源于创始人亨利·福特的姓氏。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福特汽车公司在福特家族的领导下几起几落。如今,福特公司拥有世界著名的汽车品牌:福特、林肯、捷豹、阿斯顿马丁等。此外,其还拥有全球最大的信贷企业——福特信贷、全球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Hertz 和客户服务品牌Quality Care。在中国,福特汽车公司和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合资成立了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在世界经济环境迅速变化的今天,福特汲取历史经验,始终致力于优化企业管理模式,促使这个庞大的汽车帝国不断向前发展。

1.1创始之初——亨利·福特时代

亨利·福特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的一座农庄里。他从小就对机械感兴趣,12岁时,亨利建立了自己的机械坊,15岁时,他亲手制造了一台内燃机。1891年,福特成为爱迪生照明公司的一个工程师。1896年他制造了他的第一辆汽车,他将它命名为“四轮车”。之后,福特离开爱迪生的照明公司并致力于研究赛车,凭借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几经波折,他最终于1903年建立了福特汽车公司。同年,公司生产出第一辆福特牌汽车。五年后,福特将汽车改制成T型福特车,这种面向大众的汽车深受欢迎,畅销欧美[1]

在成立公司时,福特聘请了专家詹姆斯·库兹恩斯担任公司经理。一上任,詹姆斯就立即采取了三项重大措施:一是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市场调研并发现只有生产出物美价廉且耐用的产品,公司才能打开销路;二是只有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降低生产成本达到价廉的目的;三是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2]通过实施以上三项措施,福特汽车公司于1913年创立了全世界第一条汽车流水装配线。以活塞杆组装为例,按照老式的方法,28个人每天装配175只——每只3分5秒;工头用秒表分析动作之后,发现有一半时间用于来回走动,每个人要作六个动作,于是福特公司改造了流程,把工人分成三组,并在他们的凳子上装了滑轮传动,工人们再也不需要来回走动,且每天只需要7个人就能装配2600只活塞杆。几乎每个星期,福特公司都对机器或工作程序进行某些改进。

这种流水作业法后来被称为“福特制”,并在全世界广泛推广,不仅如此,同年,世界范围内已有7000家商行销售福特汽车。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福特汽车公司凭借T型

车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亨利·福特也被人们称为“汽车大王”。

1914年1月5日,亨利·福特宣布福特汽车公司首次向工人支付8小时5美元的工资——这几乎是当时人均日薪的两倍。福特说:“作为领导者,雇主的目标应该是,比同行的任何一家企业都能给工人更高的工资”。除了工资,还有福利。在福特公司,

工人们享有福利的条件是:负担家庭生活的已婚男人,以及“生活节俭”的单身男人和抚养亲戚的妇女。高工资结合福利有助于实现低成本。工人对工厂有深厚的感情,这帮助福特汽车公司提高了效率与产量。

成功会在让人奋进,但也会让人得意忘形,亨利·福特在掌权的后期,被频频传来的捷报冲昏了头脑并开始变得独断专行——他辞掉了为公司做出大贡献的詹姆斯·库

兹恩斯,取消了经理制,公司的一切决定、一切人事安排、一切生产和买卖都由他一人说了算。不仅如此,亨利·福特任人唯亲,这导致公司的管理层没有一人受过高等教育。福特汽车公司的厂房和设备开始变得陈旧,无人关心技术革新,公司内部十分混乱。在产品更新换代及企业管理上,老福特更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在T型车问世的19年里,他一直以这单一的车型维持市场。就在福特公司停滞不前时,通用汽车公司迅速赶超了上来。1928年,福特公司无可奈何地让出了世界汽车销量第一的宝座。1929年,

福特在美国汽车市场的占有率为31.3%,到1940年,竟跌至18.9%。

面对如此糟糕的运营状况,年迈的亨利·福特已无能为力,他将在海军服役的孙子福特召回,让这位年轻的“福特二世”继承祖业,在公司中担任副总裁一职,1945年,福特二世掌握福特汽车公司的全部行政权,并担任公司总裁。1947年4月8日,“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永远地离开了他的汽车王国。[3]

1.2一次转折——福特二世时代

为了使这个曾改变美国人民生活方式的庞大汽车帝国起死回生,福特二世在上任后聘用了大量人才,使公司制度不断完善。其任用的人才包括原通用公司副总经理布里奇,通用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克鲁索,后担任美国国防部长的麦克纳马拉和世界银行行长桑顿等十位经济管理精英。新人才为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一年的治理,公司便填补了巨大的亏损额。两年后,公司税后净收入为636.7万美元。五年后,公司利润为1.77046亿美元。

当福特汽车公司再一次步入发展正轨后,福特二世又犯了祖父曾犯过的错误——专横。不仅如此,他极其不信任员工,容易猜忌怀疑别人。此时的福特二世认为公司的生产、经营等环节已经理顺,若再留用那些精英人才,那么他们迟早有一天会“功高盖主”。凭借如此扭曲的心态,福特二世将为公司立下汗马功劳的精英人才们纷纷解雇,不仅如此,就连帮助公司推出野马牌汽车并曾于一年内为公司创利18亿美元的功臣艾克卡也

没能逃脱福特二世的猜忌,最终他也被解雇。

艾克卡的解雇事件在美国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众人纷纷为艾克卡打抱不平。被解雇18天后,艾克卡来到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并任职总经理,他决意在新的舞台上与福特展开新一轮的竞争。当时的克莱斯勒虽亏损数额巨大,但仍是美国的第三大汽车公司。艾克卡上任后,凭借在福特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对福特内部员工的了解,他先后聘请了福特委内瑞拉福特子公司经理格林洛尔德、该子公司的财务部经理米勒、已从福特退休的销售经理、生产部副总经理以及采购经理,这些“福特人”加入使得克莱斯勒公司的实力逐渐增强。之后,陆续又有了一大批优秀的“福特人”离开福特进入克莱斯勒。

五年之内,福特公司元气大伤,仅从1981至1982年,福特公司就亏损三十亿美元。福特公司又一次陷入了危机之中,此时的福特二世虽已意识到厚重的家族式管理已不能让公司在市场上占取有利地位,但为时晚矣。他不得不辞掉福特公司董事局主席一职,其亲属也逐步退出管理,福特的管理工作交由家族以外的人来进行。1999年,亚克斯·纳赛尔被任命为福特的新CEO,亨利·福特的曾孙比尔·福特被任命为福特董事会主席。但新CEO的上任并没有为公司带来利益的增长,亚克斯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高端豪华品牌车型上,但由于缺乏对市场的研究,福特公司的这一举措不仅没有使其获得收益,还造成了巨大的亏损。2001年,亚克斯·纳赛尔离开福特,比尔·福特成为福特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4]

1.3二次转折——比尔·福特时代

回顾九十年代的福特,比尔·福特说:“福特汽车公司之所以如此糟糕就是因为我们关注着错误的目标,我们的任务是找回正确的目标,让福特汽车公司不再迷失方向”。

在经历了多重坎坷之后,比尔·福特认为,福特汽车公司必须关注其核心产业,重拾其在轿车和卡车业务领域的优势,重点放在踏实地设计、制造和销售质量合格的轿车、卡车。比尔使福特重新聚焦于汽车。

比尔·福特一直是环保主义者,他致力于通过开发产品、满足消费者及造福社会,为股东创造价值。2007年,在美国环保护署和能源部针对北美市场2006年款汽车燃油有效率评比之中,福特汽车凭借Escape SUV成为北美唯一进入排名前五的美国汽车制造商。在第三代福特人的领导下,福特帝国正在朝更为“绿色”的方向发展。

2.从福特历史看管理理论发展规律

管理活动的历史源远流长,从人类社会形成之初至今,管理实践活动贯彻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将管理实践活动浓缩提炼成为管理理论体系,则不过几个世纪的时间。对于管理理论的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阶段,也即是古典管理理论,第二阶段是以梅奥的霍桑试验为开端的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第三阶段是现代管理理论阶段。本文将结合福特汽车公司的兴衰变化探讨管理理论的发展规律。

2.1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

由于管理科学与其他自然科学不同,其不是纯粹的数理计算和公式推导,相反,管理科学更注重人的活动。由于管理活动已深入渗透至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并未将管理视为一门科学,在泰勒提出科学管理理论之前,社会上通常实行经验管理。所谓经验管理,即是管理者凭个人经验或直觉对管理活动做出决策。这样的管理方式是非理性的,且往往掺杂着浓厚的个人主义风格,若长期实行经验管理,企业内部将没有明确、健全的规章制度,不论是基层员工还是管理层领导的职能都及其模糊。这将导致企业发展缓慢,且难以做出重大突破。

随着工业革命的影响逐渐扩大,社会中涌现大量企业,世界经济的步伐逐渐加快,企业面临着劳资问题愈演愈烈、工人素质与生产技术无法匹配、缺乏优秀管理人才以及企业内部资源无法有效分配和利用等问题,此时西方资产阶级已不能单纯依托于经验管理以创造价值。在经过由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奠基的管理理论萌芽阶段后,弗雷德里克·泰勒在二十世纪初通过不断试验和总结,提炼出了一套改变企业管理模式的“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包括三个方面:作业管理、组织管理和管理哲学。其中,泰勒从以下三点解释作业管理,第一,“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通过将工人的操作方法、操作工具、劳作和休息的时间进行合理分配,同时对机器安排、环境因素等进行改进,消除种种不合理的因素,把最好的因素结合起来,即形成了最好的方法。这对于组织提高工作效率而言,有着极大的作用。第二,“制定培训工人的方法”,即通过挖掘人的气力,让每个人都尽其所能。第三,“实行激励性的报酬制度”。泰勒提出了“差别工资制”,其认为工资应该与劳作效率及成果相关联,管理者应根据工人的实际工作表现发放报酬。

[5]我们从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之初的管理模式可以看出,亨利·福特高效地采取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其通过将工人分组、改造工作流程、减少工人移动距离、改进工作及生产硬件设施等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为福特帝国的创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创始之初的老福特很注重员工激励,其革命性地减少每日工作时间、提高日薪、为员工制定福利政策等一系列措施突出了其对员工的重视,老福特通过与员工建立感情纽带,成功地带领福特公司成为行业巨头。由此可以看出,科学管理对于企业,尤其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兴起的企业而言,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

在组织管理方面,泰勒提出工人应该按照既定的标准工作,管理人员也应该按标准评定工作成果,而非按经验和习惯决定生产效率。此外,他还提出细分工作职能的观点,认为每个工人都只应承担一种职能,这将帮助工人和管理人员聚焦工作任务,更高效地将任务完成。而在管理哲学方面,泰勒曾说:“科学管理在实质上包含着要求从事工业或在任何一个具体机构中工作的工人进行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要求他们在对待工作、同伴人——工长、监工、企业所有人、董事会——进行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

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为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虽然其对组织关系、组织内部等方面提出了科学的观点与理论,其主要着重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强调生产力的提升,但由于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制约,泰勒并未树立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从亨利·福特管理生涯的后半部分可以看出,其在获得成功后,由于企业内部仍是以家族式管理为主,缺乏维持企业长久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制度,老福特走向了个人专制的怪圈,忽视了对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一旦在管理中忽视了“人”的因素,企业将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在泰勒之后,新的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为企业提供了另一个管理的视角。

2.2从科学管理到人本管理

不论是对于二十世纪工业革命兴起之初的企业,还是当下纵横世界的大型跨国企业,人力资源始终是企业需要把握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雷恩曾说:“人们并不是理性的,而是由本性支配的”。

从1924年至1932年,美国哈弗大学工业研究室教授埃尔顿·梅奥领导了著名的霍桑试验,在实验结束后近二十年里,西方管理学学者们不断总结,使管理理论从科学管理阶段进入了行为主义管理的阶段。通过霍桑试验,梅奥等人提出了以下观点:一是职工是社会人。科学管理将人看作经济人,认为金钱是刺激人的积极性的唯一动力。但霍桑实验则证明人是社会人,人除了外界物质的需求之外,还有内在心理的需求。企业应该将每个人都看作是不同的个体,而非无差异的“机械人”。二是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的组织。除了已设定的权利层级和组织,员工们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通过相互了解,会建立起感情的桥梁并逐渐发展形成非正式的组织。这说明企业中的员工并不是单一的个体,每个人的行为往往会影响波及到与之有相关联系的人群,管理人员应该正视这种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三是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程度。[6]要提高生产率,就要尽可能的满足员工的需求。一个优秀的领导应该从物理和心理两方面分析员工的需求,从物质和情感上激励员工,充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梅奥将人看作“社会人”,但显然福特家族中的福特二世还沉溺于祖辈的管理模式中,其虽然在早期通过任用贤才使得企业重获新生,但由于福特公司家族式管理的问题并未被有效地解决。福特二世在管理生涯后期对人才的怀疑与漠视再一次让福特汽车公司陷入困境,这一情况说明企业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良自身的管理模式,一味地固步自封只会使得企业不断被超越。

为行为科学理论做出重大贡献的还有马斯洛、麦格雷戈等人。其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性和需求做出了不同的解释,但他们都将出发点立足于人,以人为中心,发现个人社会需要的重要性,这些理论的提出为后来企业文化的创造和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正如同科学管理理论着重分析科学性、规范性一样,行为科学理论着眼于人对管理的影响,但却忽略了经济环境及经济利益等因素对管理的作用。为了更好地配置生产资源、调整

生产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发展要求,在提出行为科学理论之后,人们又进一步提出了现代管理理论。

2.3现代管理

1938年,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出版了《管理人员的职能》,他认为组织的所有人员都在通过协调组织的内外部力量,不断使得整个系统趋于平衡。在巴纳德的著作中,他提到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有意识协调活动和效力的系统。组织是由人组成的,管理人员要想实现组织目标,就要不断影响和改变组织中个人的行为,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充分考虑员工的个性、特征、心理等不可量化的指标。不仅如此,巴纳德还认为,作为正式组织的协作系统,不论规模大小或级别高低,都包含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以及信息的沟通三个因素。[7]

通过了解巴纳德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他及吸收了梅奥等人的行为主义思想,建立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同时也着重研究管理中与提高组织经济利益相关的因素。他将组织中的人定义为“决策人”,强调组织中协作的力量,这就很好地中和了“经济人”过于机械化以及“社会人”过于人性化的片面性。

巴纳德为现代管理理论奠定了基础,其之后又涌现出一大批管理学家,他们不断将理论体系发展、完善,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如权变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数量管理科学学派等。纵观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根本动力由追求近期利润最大化转向追求企业长期资本增值率的提高与长远发展;二是企业战略的科学决策与贯彻实施是企业目标与行为长期化的首页保障,而经营战略的发展趋向则是全球化与长远化;三是全面创新是保持企业活力的中枢;四是重视人的管理,重视技术与管理人才与全体职工素质的提高。[8]现如今,福特汽车公司已成为了一家大型的跨国企业。在比尔·福特的领导下,福特汽车公司于1994年设立了中国业务部,进一步

为其开拓海外市场铺平了道路。比尔·福特自上任起就致力于为福特寻求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经过多年的治理,目前的福特已成功进入了全球市场,他们的目标是实成为汽车及汽车相关产品行业的世界性领导者。不仅如此,正如前文所述,当下的福特十分重视公司的可持续化发展,他们通过不断研发制造混合动力的汽车实现这一目标。福特的这一“绿色理念”不仅为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是顺应市场发展趋势的表现,混合动力不仅能够环节环境污染问题,更能帮助福特在未来的全球化竞争市场上夺得头筹。这一系列举措都反映出当今的福特已逐步改变了原有的、陈旧的管理模式,其眼光以不仅仅局限于短期利益,而转为注重公司长期的发展。

3.基于福特兴衰史对管理理论发展规律的思考

3.1总结福特汽车公司百年发展史

3.1.1福特式科学管理颠覆世界

亨利·福特从一个为替他人跑腿的小伙计,到成为庞大汽车帝国的创始人,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独特的一套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从前文对福特汽车公司的历史介绍里可以看出,创始之初的福特公司依靠庞大的销售数额占领了当时的汽车消费市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显然,亨利·福特追求的是大规模生产,他坚信通过标准化的生产可以让公司获得成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提出了“为大众生产汽车”的宣言,并在生产流程上做出巨大改进,这与泰勒的科学管理模式不谋而合。同时,他一再压低汽车价格,甚至给工人加薪,只为让工人们也可以买得起一辆福特汽车。事实证明,他的这一系列措施极其有效地帮助福特公司完成了发展目标。从福特的成功可知,企业中的发展目标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企业中所有的决策都将围绕着目标所进行。目标在后来的管理理论中逐渐衍生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此外,为了达到目标,我们也需要从多个方面做出规划和努力。如福特就从工作流程、工作方式、人员调配、员工福利等多方面做出了改进,促使最终目标的达成。不得不说,福特式的管理为世界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1.2几起几落,缺乏人文管理

老福特与福特二世在掌权后期都过分专制,福特二世甚至因为猜疑嫉妒遣走大批人才并最终导致公司陷入困境。由于科学管理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其过分注重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导致管理者并未将人当作企业的一种特殊资源,而是将人力资源与其他物质资源视为一体,不加以区分。在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二阶段,人们提出了行为主义管理的理念。福特的失败以及理论的发展都说明,人对于企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不仅仅是要对管理层及企业中的精英人才进行协调,更要注重组织中每一个个体物质层面和心理层面的双层需求。只有正确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才能顺应世界经济的发展浪潮,才能将企业的资源合理调配,并避免出现因忽视人文管理而导致的管理问题。

3.1.3忽视环境对企业的影响

老福特在管理后期,由于过分固执于单一车型的生产,忽视了市场环境的变化。当竞争者相继推出不同款式不同系列的车型时,福特的固执使得公司流失了大量的市场份额。福特公司的失败提醒我们,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其中环境包括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从巴纳德的管理理论中可知,企业的顺利发展是企业内外部协调平衡的结果。对于内部环境,企业需要正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通过满足企业员工的需求构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内部环境,提高管理效率;对于外部环境,企业不能忽视信息的重要性。企业及其管理者需要及时获取大量的外部市场环境的信息,并在第一时间对于环境动向做出管理决策。

3.2总结管理理论发展规律

3.2.1管理理论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变化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百余年的历程,与此同时,企业的管理模式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1)管理目标不同

传统企业往往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这就限制了企业的发展视野,使得企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短期的发展上。对于现代的企业来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仅着眼于当下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企业及管理者需要在关注当下盈利状况的同时做出长久的战略规划。这就要求管理者要更多地注重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发展项目。

除了长短期发展目标的区别,现代企业管理与传统企业管理相比,更注重全面化的管理。现代企业的管理中更需要关注管理决策对于企业中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技术与发展是否匹配、人力资源是否能支持企业决策、市场营销方案是否合理等等,而不能只就单一问题做出单一决策。这就要求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用更精确、更规范的管理模式帮助企业顺利发展。

(2)管理对象不同

传统企业将人和物质资源视为同类,并未就人力资源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随着企业的市场不断扩大、经营范围趋于多元化、组织结构越来越复杂,企业必须强调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人员因素,在制定决策时不忘员工的人性需求,只有将每一个个体协调统一,整个组织才能更高效地运作。(3)管理工具不同

传统管理更倾向于经验式管理,凭企业管理者的个人主观决策控制企业的发展方向。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仅凭经验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做出判断是远远不够的,企业需要通过科技研发、市场调研等多种方式紧跟行业技术的发展。随着信息化逐渐深入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企业必须重视信息化管理,用现代的信息化工具为企业决策提供帮助和支持。(4)对管理者的要求不同

传统企业对于管理者的要求多倾向于管理者个人的特性,如责任心、性格等,很少对其职能做出规范化的要求。对于现代的管理者而言,同样是由于企业规模扩大、市场环境趋于复杂,企业对管理者的要求上了一个台阶。如,对内,管理者需要在制定决策时考虑人文因素,在薪资福利、绩效考核等多方面秉持“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同时管理者需要注重员工的长远发展,在员工招聘、员工任用以及员工培训方面下足功夫。对外,管理者需要调配多种资源,以多元化的视角为企业争得更多的发展优势,同时,企业管理者也需要关注合作的重要性,由于市场经济正朝全球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管理者以更高的效率和更优质的方法处理竞争者及合作者关系,帮助企业占领更高的市场地位。

3.2.2现代管理理论发展重点

(1)战略化

企业战略是制定企业总体目标并寻求改善竞争地位的谋划和方略,它是有关企业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重大谋划,而不是长期的总体计划;它是确立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总体框架;它是在竞争激烈、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中谋求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不是随机应变的临时性措施。[9]总结各个派别的现代管理理论,我们可以看出

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经营的根本动力以从短期利益转为长远规划。为了在全球市场中走得更久、走得更远,企业必须为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做出反应,体现在实际管理上,即为企业需要做出具有战略意义的发展规划,通过对企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的具体分析,为企业选择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并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助推战略的实现。

(2)人性化

早在二十世纪初,管理学学家们就已经就人的行为做了深入的研究。随着社会、经济以及企业本身的发展速度加快,企业中的物质资源的地位将下沉,而人力资源的地位将逐步提升,并作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当下的知识经济时代,重视人力资源及人员需求必将成为管理理论的发展重点。显然,人力资源是企业掌握科技、市场以及其他管理要素的重要决策因素,企业需要将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做出合理匹配,同时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与规划做出有针对意义的安排,不仅如此,企业在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上也需要做出更多努力,企业需重视全体职工素质的提高。以上种种需求都反映出现代管理理论不仅需要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更需要就现代管理对人进行更深入的分析。(3)信息化

如今,我们正处于一个“大数据”时代,通过对信息的处理与分析将使我们对企业发展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与决策。企业的发展革新速度需要与时代的发展速度保持一致,这就要求企业在技术革新方面做出更多的投入。充分保证保持信息的流通性以及企业的创新性是企业保持发展活力的根本源泉。信息及科技创新本身是抽象不可量化的,但企业仍需要正确、精准地处理、传递和分享信息,并将信息融合进入生产流程和管理模式中。这是传统管理所不具备的,因此现代管理理论将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就当下新型的科技管理做出更有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亨利福特词条

[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de8839919.html,/link?url=1ftSCh4zxp0qIttU4igMv7G4HWWvCAOb2-mA i7HNWlMrFPKxF4NHm2J9tLVGNIZ0Exkv2LtRvHDZbHu-HPaqqq

[2]秦忆.汽车制造商兴衰的典型——美国福特汽车公司

[3] 百度百科:亨利福特词条

[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de8839919.html,/link?url=1ftSCh4zxp0qIttU4igMv7G4HWWvCAOb2-mA i7HNWlMrFPKxF4NHm2J9tLVGNIZ0Exkv2LtRvHDZbHu-HPaqqq

[4]百度百科:比尔福特词条[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de8839919.html,/view/4905156.htm

[5]郭咸刚.西方管理思想史.第3版[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

[6]郭咸刚.西方管理思想史.第3版[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

[7]郭咸刚.西方管理思想史.第3版[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

[8]荣世敏.管理理论的发展规律及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第6期

[9] 李玉刚.战略管理.第3版[M].科学出版社,2005年

世界著名汽车企业介绍

1、GM通用 下属品牌:通用(GM)、别克(Buick)、凯迪拉克(Cadillic)、雪佛兰(Chevrolet)、奥兹莫比尔(Oldsmobile)、庞蒂克(PONTIAC)、土星(SATURN)、霍顿(Holden)、吉姆西(GMC)、欧宝(Opel)、沃克斯豪尔(Vauxhall)、悍马(Hummer)、萨伯(Saab)、大宇(Daewoo)、五十铃(Isuzu)、铃木(Suzuki)、斯巴鲁(Subaru)、莲花(Lotus)、富士 创立时间:1908年8月 在华企业:上海通用、金杯通用、上海通用五菱、泛亚汽车技术中心 1908年,通用成立。1931年开始成为汽车行业的老大;到今天,通用的汽车市场包括了北美、欧洲、亚太、拉美、非洲和中东。仅2001年的统计数据就显示,通用占领的全球汽车市场份额超过了15%,因此毫无争议的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Buick、Pontiac、Chevrloet是通用旗下的中端产品品牌,本来是为满足高端市场而设立的oldsmabile因为与Cadillac冲突,2001年已经停产。Saturn是通用在美国最畅销的品牌,GMC则负责为GM生产专用车。作为全球战略的一部分,GM与菲亚特、富士重工、日本铃木、以及日本五十铃等企业成为战略伙伴。此外,GM还与丰田和本田展开了技术协作。 2、FORD福特 下属品牌:林肯(Lincoln)、福特(Ford)、水星(Mercury)、沃尔沃(V olvo)、马自达(Mazda)、捷豹(Jaguar)、阿斯顿·马丁(Aston Martin)、陆虎(Land Rover)。此外好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Hertz。 创立时间:1903年 在华企业:长安福特、江铃全顺 福特总部设在科隆,马自达总部设在广岛,从一百多年前公司建立起,福特就致力于制造“适合大众,价格低廉的汽车”。本土品牌中Lincoln、Mercury是福特的高端产品,在美国享有崇高的声誉。收购品牌中,Jaguar是价格名贵的房车和高性能超级跑车的代名词,数度成为英皇室用车,而生产了世界第一条三点式安全带的“瑞典坦克”V olvo轿车部也在1999年归并福特旗下。2000年,福特更是拥有了号称“越野车中的劳斯莱斯”——陆虎。虽然不是最大的汽车公司,但福特却是最赚钱的汽车集团。今天的福特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卡车制造商、全球第二大轿车制造商。在六大洲27个国家拥有制造厂。 3、D—C戴姆勒-克莱斯勒 下属品牌:吉普(Jeep)、克莱斯勒(Chrysler)、迈巴赫(Maybach)、奔驰(Mercedes—Benz)、斯马特也称作精灵(Smart)、道奇(Dodge)、普利茅斯也称作顺风(Plymouth)、三菱(Mitsubishi)、猎兽(Powler)成立时间:1924年 在华企业:北京吉普 总部设在斯图加特,合并后的戴—克集团更加强大。它同时拥有在美国排名前三甲的克莱斯勒,又拥有世界上资格最老的奔驰,其实力不可小视。1924年克莱斯勒离开通用后建厂。凭技术和财力,该公司世界范围买下Dodge、Plymouth、Mistsubishi,使公司成为一个跨国汽车大公司。创立于1926年的奔驰,创建人是被世人誉为“汽车之父”的卡尔`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在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中,奔驰公司产量最小,不到100万辆,但它的利润和销售额却名列前五名。年产汽车60万辆。奔驰公司小汽车新产品有奔驰W201、W124、R129和W126四大系列。其中W126系列的560SEC和R129系列的500SL 都是十分受宠的超豪华汽车。 4、Toyota丰田 下属品牌:丰田(Toyota)、雷克萨斯(Lexus)、大发(Daihatsu)、新贵(Scion)、皇冠(ZeroCrown)创立时间:1937年8月 在华企业:一汽丰田(天津丰田、四川丰田) 1935年该公司成功研制出国产A1型试制轿车。丰田开始时发展缓慢,二战后,丰田引进欧美技术,很快掌握了先进的汽车生产和管理技术,并根据日本民族的特点,创造了著名的丰田生产管理模式。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大量涌入欧美市场,70年代是丰田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从1972年到1976年仅四年时间,该公司就生产了1000万辆汽车,80年代,Toyota开始了全面走向世界的国际战略,先后在美、英及东南亚建立独资或合资企业,并将汽车研发中心合建在当地,实施当地研究开发设计生产的国际化

企业战略管理之福特案例

企业战略管理 评析福特汽车公司的企业战略选择 班级:09物流班 系别:管理系 组员:王月蓉0913115007 吴夫骏0913115024 黄泽文0913115027 陶强0913115036 胡骏0913115006 杭正阳0913115009 于安俊0913115044

福特汽车公司的企业战略选择 一、公司简介 福特(Ford)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品牌,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Ford Motor Company)旗下的众多品牌之一,公司及品牌名“福特”来源于创始人亨利·福特(Henry Ford)的姓氏。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商之一,成立于1903年,旗下拥有福特(Ford)和林肯(Lincoln)汽车品牌,总部位于密歇根州迪尔伯恩市(Dearborn)。除了制造汽车,公司还设有金融服务部门即福特信贷(Ford Credit),主要经营购车金融、车辆租赁和汽车保险业务。 二、福特汽车公司发展战略的变化 1、早期集中生产单一产品的发展战略 集中生产单一产品的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将绝大部分的 经营活动集中于一个业务或行业,并以快于过去的增长速度来增加销售额、利润额或市场占有率。 早期,福特汽车公司的发展是通过不断改进其单一产品——轿车实现的。在1908年生产制造的T型轿车有所改进后,一直收到了千万消费者的青睐。直到1927年,这款轿车才逐渐在市场上输给了其竞争对手。随后福特公司推出了几款全新车型和颜色的A型轿车,并一直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1932年,福特公司又推出了V-8型汽车,并在六年后又推出Mercury车型,并使其成为福特公司发展中档汽车市

场的突破口。 当时在汽车市场内缺少一条完整的生产线,而该市场还未被充分的利用起来。而集中生产单一产品的发展战略最大的益处就是实现规模经济,在生产上达到了规模生产,使汽车的生产成本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而减少,所以这一时期集中生产单一产品的发展战略给福特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市场 需求,也使福特公司在汽车销售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发展战略就会暴露出严重的不足。比如,规模化生产款式单一的产品,会加速市场的饱和,进而市场的需求会逐渐下降,这对公司的库存来说是个很严重的威胁。另外,顾客偏好的不稳定性、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复杂程度在增强、技术变革、政策的改变等都对实行集中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构成威胁。 2、纵向一体化战略 纵向一体化战略是指企业在两个可能的方向上扩展现 有经营业务的一种发展战略,包括向前一体化和向后一体化。 福特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充分运用了这种发展战略,例如:福特公司的塑料生产部门供应公司30%的塑料需求量和50%的乙烯需求量;福特玻璃生产部门实际上供给福特北美公司的轿车和卡车所需的全部玻璃,同时还向其他制造商供应玻璃;电工和燃油处理部门为福特公司供应点火器、交流

透过福特汽车公司的历史解读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透过福特汽车公司的历史看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姓名:张中华 专业:财政学 学号:2011100071 总部设在美国密执安州迪尔伯恩市的福特汽车公司做了许多组织仅仅希望做的事。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公司由亨利·福特先生于1903年创立创办于美国底特律市,在跌宕起伏的行业中挺过了一个多世纪。作为全美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福特汽车公司有370,000多名雇员,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拥有的汽车品牌有阿斯顿·马丁(Aston Martin)、福特(Ford)、美洲虎(Jaguar)、路虎(Land Rover)、林肯(Lincoln)、马自达(Mazda)、水星(Mercury)。此外,还拥有世界最大的汽车信贷企业-福特信贷(Ford Credit)、全球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赫兹(Hertz)以及汽车服务品牌(Quality Care)。这些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品牌,同时,由于福特汽车公司多年的苦心经营,这些品牌本身都具有着巨大的价值。 福特汽车公司自1903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而自1911年泰罗发表《科学管理原理》,阐述科学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也经历了将近100年的历史。在现代管理理论产生以后,福特公司的管理活动深受现代管理理论的影响。 一、福特公司发展简史 1、亨利·福特时期(1903-1943) 1903年,亨利·福特成立了福特汽车公司。总结亨利·福特在位期间,在汽车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上的实践,他最突出的贡献主要有三个。首先,他缔造了T型车时代。所谓T型车,是指使用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自1908年上市以来,T型车凭借其简单、耐用、廉价的优势,迅速为福特汽车公司打开了巨大的平民市场,帮助公司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亨利·福特第二个主要贡献在于他首创了大规模汽车装配流水线。亨利·福特的第三个主要贡献是他实行的5美元薪酬制度。这就使得福特汽车公司的员工的工资比行业中的普通工资高出近一倍。受到高工资的激励,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效率得到较大提高。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总是伴随着一些错误的。亨利·福特执掌后期,在竞

福特汽车市场调研

福特汽车市场调研 一、调研背景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行业生产技术不断提升,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猛,特别是轿车产业,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全球众多知名汽车厂商的目光,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市场。与此同时国内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收益,企业间的竞争越演越烈,致使汽车行业在消费市场的广阔性备受关注。 在众多汽车品牌之中我们选择了“世界四大汽车集团之一福特集团”中的福特汽车品牌作为我们的调研对象,为了解福特汽车在下沙市场的消费情况,做好这次市场环境的评估,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和有关销售政策,并为福特公司及其代理商提供有益的决策信息支持,同时也为您使用汽车带来更加便利的服务,特进行本次市场调研。 本次市场调研主要就福特汽车的销售渠道、使用者、市场状况、竞争者四个方面来进行。对杭州福特汽车的市场了解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各方面力求达到最好。 二、调查目的 1、了解福特汽车的行业主要竞争产品的情况,为制定产品竞争策略提供依据。 2、了解福特汽车的主要分销渠道和销售模式,为福特进入市场快速建立销售通道提供决策依据。 3、了解福特汽车的主要使用对象,为福特选择目标市场及市场定位提供依据。 4、了解福特汽车使用者的购买行为及其态度,为福特汽车宣传、规划、设计、建立新的品牌形象提供依据。 三、调研内容 (一)销售渠道 1.杭州地区福特汽车的主要分销渠道类型。 2.杭州地区一般汽车行业的主要分销渠道类型。 3.杭州地区福特汽车服务业的主要业务类型。 4.了解杭州地区福特汽车主要分销商的情况,为公司选择中间商,以及分析其他汽车行业的中间商。 (二)市场状况 1.杭州地区福特汽车产品的品牌、种类、及销售状况。

20世纪管理理论与思想的发展演变

20世纪管理理论与思想的发展演变 随着历史的进程,管理的含义、内容、方式及特点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综观20世纪管理理论与思想史,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历史,其演进分以下几个阶段。 20世纪初至30年代:科学管理阶段(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 这一阶段对科学管理作出重要贡献的代表人物有: 1)“科学管理之父”——泰勒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德瓦尔钢铁公司总工程师泰勒致力于企业管理改革的研究,创造了一套科学管理方法,并于1911年出版了理论着作《科学管理原则》,提出以计划、标准化、统一管理作为三条基本原则来管理生产,代替以往的经验法则,从而奠定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标志着科学管理思想的正式形成,人们称之为“泰勒制”,泰勒也被誉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由于“泰勒制”的推行,使美国当时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3倍,对世界的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后,泰勒的追随者也对科学管理作出了重大贡献,主要有:亨利·甘特,创造了“甘特图”,提出了“劳动报酬奖金制”等;弗兰克·吉尔布雷在建筑业中研究发展科学管理,在动作研究、工作简化方面作出了独特贡献;埃默森,着有《十二条效率原则》一书(1912),被称为“效率大师”。 2)管理理论之父——亨利·法约尔 亨利·法约尔的理论贡献体现在他的着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当中,他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他的管理理论;①将管理职能与经营职能分开;②提出了组织经营的14条原则;③提出了能力与管理层次对应的原则(法约尔法则);④提出了合理管理幅度的原则以及在一定范围内同级下属可自行协商相关问题的法约尔跳板原则。此外,法约尔还提出了对管理者素质和知识的要求。法约尔所提出的上述管理的理论要素和原则,对后来的管理理论研究具有深远影响,很多方面直到今天仍然为管理工作者所采用。 3)组织管理之父——马克斯·韦伯 马克斯·韦伯创立了行政组织设计理论(又称古典组织理论),因而被称为“古典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主张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正式的、非人格式的“理论的行政组织体系”,他认为这是对个人进行强制控制的最合理手段,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有效形式,而且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方面优于其他组织。他的这些思想体现在其着作《社会和经济理论》之中。 此外,詹姆士·穆尼在与赖利合着的《组织原则》一书中,提出“协调、等级、职能”三原则,并提出管理是指导、激励别人的方法和技术,组织是把各种不同职责联系成一个协调的整体的方法。有突出贡献的英国着名管理专家林德尔·厄威尔,把泰勒、法约尔、穆尼等人的理论联系起来,系统化,并提出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三职能和预测、协调、指挥三项指导原则。 科学管理阶段的研究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这是科学管理的最大缺陷。 30年代到6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及管理理论丛林的发展阶段 行为科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这时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需要更先进的管理方法。此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之科学管理思想阶段及其管理方法不注重人的因素常导致管理效果欠佳,这就促使管理学家们从人类行为的角度对管理进行研究,提出了各种行为科

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及简介

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及简介 美国的前三大汽车公司是: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 通用。"GM"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名称的缩写,(General Motor Corporation)英文全称的前两个单词的第一个大写字母。 1902年威廉?杜兰特建了早期的通用汽车公司,总部设在美国的密执安州底特律城。经努力,先后联合或兼并了别克、凯迪莱克、雪佛莱、奥兹莫比尔、奥克兰、旁蒂克、休斯和EDS 电脑等公司。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创始人是马车商威廉-杜兰特,他将美国当时的奥兹莫比尔汽车公司、卡迪拉克汽车公司、奥克兰汽车公司、雪佛兰汽车公司和别克汽车公司组合起来成立了通用汽车股份公司。 福特。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1903年由亨利?福特先生创立创办于美国底特律市。现在的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上超级跨国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密执安州迪尔伯恩市。福特汽车的标志是采用福特英文Ford字样,蓝底白字。由于创建人亨利?福特喜欢小动物,所以标志设计者把福特的英文画成一只小白兔样子的图案。1908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属于普通百姓的汽车-T型车,世界汽车工业革命就此开始。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又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这一创举使T型车一共达到了1,500万辆,缔造了一个至今仍未被打破的世界记录。福特先生为此被尊为“为世界装上轮子”

的人。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拥有的汽车品牌有阿斯顿?马丁(Aston Martin)、福特(Ford)、美洲虎(Jaguar)、路虎(Land Rover)、林肯(Lincoln)、马自达(Mazda)、水星(Mercury)。 克莱斯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是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创立于1925年创始人名叫沃尔特?克莱斯勒。其汽车销售额在全世界汽车公司中名列第九。它的前身是麦克斯韦尔汽车公司。该公司在全世界许多国家设有子公司,是一个跨国汽车公司。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底特律。克莱斯勒公司以经营汽车业务为主,也涉足产游艇、钢铁、艇外推进器等业务以及军用物资生产,以及出口、运输、金融、信贷、租赁和保险领域。公司在国内拥有36家汽车制造厂和汽车零部件厂22家零部件仓库以及10家国防及宇航业工厂。公司产品分两大类:一是汽车产品。包括成品汽车及其零部件,公司也从其他汽车公司进口并为其销售小汽车,生产所需的工程技术、设计制造设备由克莱斯勒技术中心提供。二是克莱斯勒金融业务。克莱斯勒金融机构及其附属机构为克莱斯勒的客户提供各式金融服务。也提供批发和零售金融服务、租赁服务、库存金融服务和消费信贷。此外还有其他的,主要指五星运输公司及其附属机构从80年代末开始提供的汽车租赁服务。主要生产道奇、顺风、克莱斯勒等牌号的汽车。它在美国的汽车装配工厂有8家,汽车制造厂及汽车零部件厂有36家。

福特汽车发展史

福特汽车发展史 提起福特汽车的创立,就不能不提起世界上第一位使用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汽车的人: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1863年7月30日,亨利·福特生于密歇根州格林费尔德城。父亲是爱尔兰移民,在兄弟6人中亨利排行第一。

亨利自学成为一名蒸汽机技术师。1887年进底特律爱迪生电灯公司当技术员,后升为总工程师。他潜心设计汽车,1896年试制成一辆二汽缸气冷式四马力汽车。1898年辞职,成立了第一家汽车公司,但只生产了25辆汽车后便于1900年破产。 1903年福特6月16日再次成立汽车公司(就是今天的福特汽车),并一直担任总经理。同年,公司生产出第一辆福特牌汽车。他的生产方式使汽车成为一种大众产品,不但革命了工业生产方式,更对现代社会和文化起了巨大的影响。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中,亨利·福特是唯一上榜的企业家。 福特与11位其他投资者和2.8万美元的资金于1903年建立了福特汽车公司。他新设计的车只用39.4秒就开过了一英里,当时的一个著名的赛车运动员将这辆车命名为福特999型,并带着它周游美国。这样一来福特在美国就出名了。

福特1903年生产的A型车 福特汽车成立后仅几个星期,便向加拿大的一位客户售出了一部A型汽车。

福特T型车 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属于普通百姓的汽车-T型车,世界汽车工业革命就此开始。 福特汽车公司又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这一创举使T型车一共达到了1,500万辆,缔造了一个至今仍未被打破的世界记录。 这种新的生产方式使汽车成为一种大众产品,它不但革命了工业生产方式,而且对现代社会和文化起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有一些社会理论学家将这一段经济和社会历史称为"福特主义"。 福特非常注意他与他的雇员的关系。他的雇员每天工作八小时。他首创了工人日工资5美元/8小时的标准(当时是2.34美元/9小时),造就了千千万万的有车阶级,使T 型车的足迹遍布世界每个角落,亨利·福特被尊称为"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

现代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现代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工商1401 赵博文 现代管理理论,是西方管理理论与思想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各种因素共同作用,持有不同观点的各个学派不断涌起,形成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形势。由此,各种新的管理理论不断出现,在交织碰撞中形成了现代管理理论的体系。 二战时期,随着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导致工业生产专业化和联合化在不断提高。传统的孤立、片面的管理方式无法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为管理学理论的创新提供了动力。而战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等辅助学科的发展又为管理理论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于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曾经的管理理论迎来了转变的机遇。 现代管理理论的生父切斯特·巴纳德早在1938年就提出组织以协作系统方式运作。然而他的思想当时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20世纪60年代,巴纳德的思想引发了现代管理理论重视系统理论及其与组织关联性的风潮。研究者们认为,组织以开放式系统方式运作。组织与外界环境间处在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中。管理者必须有效管理系统各个部分。 早期的管理学家,对于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创新是值得赞扬的。但随着更多管理原则中的例外情况在实践中的出现,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原先的管理理论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是

以权变学派主张的因组织、员工所处环境不同,组织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的理论。在其不断地研究中,它们将组织规模、技术的常规性、环境的不确定性及个体的差异作为影响管理方式变化的重要因素。另一个理论就是由人工智能之父,赫伯特·西蒙,结合了社会系统学派理论,通过吸收古典管理理论、行为学派理论及计算机科学理论所创立的决策理论。他提出要重视管理的决策职能,并提出人有限度理性行为命题和“令人满意决策”准则。倡导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不要寻求绝对最优方案,而要根据相应情况选择最满意的方案。可以说,这两种理论为主的新理论的补充,使现代管理理论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20世纪80年代后,社会、经济、文化迎来了更迅猛发展。其中的信息技术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出现,使世界经济信息化、全球化、一体化趋势加强、企业竞争加剧。由此,管理理论为了适应时代进步,又产生了更新的变化。如重视非理性主义倾向及企业文化的塑造、战略管理理论提出、企业再造理论出现,以及由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理论等众多观点的提出,使企业管理更重视通过信息技术为媒介。由高层管理者制定战略,由中下层管理者通过信息技术接收战略并针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重视企业对新经验、技术的学习,重视员工自身学习,从而使现代管理理论更好地融入企业现实发展中。而一直到今天,20世纪80年代后丰富发展的现代管理理论,还在影响着我们。 现代管理理论,是对近代管理理论的综合,是一门管理的科学。

福特汽车公司的组织结构

目前福特公司所采用的组织结构图 矩阵式组织结构 矩阵式结构的出现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一次飞跃。当环境一方面要求专业技术知识,另一方面又要求每个产品线能快速做出变化时,就需要矩阵式结构的管理。前面我们讲过,职能式结构强调纵向的信息沟通,而事业部式结构强调横向的信息流动,矩阵式就是将这两种信息流动在企业内部同时实现。 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双重管理的结构建立和维持起来都很困难,因为有权力的一方常常占据支配地位。因此比较成熟的矩阵式管理模式为带有项目/产品小组性质的职能型组织。职能部门照常行使着管理职能,但公司的业务活动是以项目的形式存在的。项目由项目经理全权负责,他向职能经理索要适合的人力资源,在项目期间,这些员工归项目经理管理。而职能经理的责任是保证人力资源合理有效的利用。 与前两种结构不同,矩阵式结构很少能从组织结构图中判断出来,需要根据企业具体的管理行为加以判断。而企业是否应该实行矩阵式管理,应该依据下面三个条件加以判断: 条件一:产品线之间存在着共享希缺资源的压力。该组织通常是中等规模,拥有中等数量的产品线。在不同产品共同灵活地使用人员和设备方面,组织有很大压力。比如,组织并不足够大,不能为每条产品线安排足够的工程师,于是工程师以兼职项目服务的形式被指派承担产品服务。 条件二:环境对两种或更多的重要产品存在要求。例如对技术质量和产品快速更新的要求。这种双重压力意味着在组织的职能和产品之间需要一种权力的平衡。为了保持这种平衡就需要一种双重职权的结构。 条件三:组织所处的环境条件是复杂和不确定的。频繁的外部变化和部门之间的高度依存,要求无论在纵向还是横向方面要有大量的协调与信息处理。 根据上面的条件可以看出,提供咨询服务的公司最适合采用矩阵式结构。例如中型规模的咨询公司,这样的公司规模在几十人至上百人,咨询顾问可以根据业务专业划分为不同的职能团队,例如财务咨询,生产、工程咨询,管理咨询小组。由于咨询顾问的成本较高,优秀的咨询顾问资源相对稀缺,而咨询公司没有统一的产品,需要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进行二次设计,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全新的产品,无法通过流水线作业完成。而且,产品的质量需要由项目经理和职能经理共同控制。矩阵式的结构能最好的满足以上的条件。 矩阵式结构的优势在于它能使人力、设备等资源在不同的产品/服务之间灵活分配,组织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要求。这种结构也给员工提供了获得职能和一般管理的两方面技能。在矩阵式组织里,关键组织成员的角色定位非常重要。这些关键组织成员包括:高层领导者、矩阵主管和员工。 高层领导者的主要职责是维持职能经理和产品经理之间的权力平衡。高层领导者也必须愿意进行决策委托,鼓励职能经理和产品经理直接接触,共同解决问题,这将有助于信息共享和协调。

福特企业发展史

福特汽车发展史 1896年6月4日,亨利〃福特将他的第一部汽车——一部手推车车架装在四个自行车车轮上的四轮车开上了底特律大街。 1893年福特在自家后院制造的第一辆汽车 1903年6月16日,亨利〃福特和11个初始投资人签署了公司成立文件。 这是亨利〃福特开创汽车制造业务的第三次尝试。 1908年10月1日,推出了T型车,在1908到1927年间生产了15

00多万辆T型车,1927年公司停止了T型车的生产。 福特T型车生产线

福特和他的T型车 1908年10月1日,公司在法国巴黎建立了第一个海外销售机构。 1911年,在北美以外的第一家工厂在英格兰罗彻斯特落成。 1911年《American Ford Times》杂志为天津中美贸易有限公司制作了面向中国市场的福特T型车广告。 1913年10月7日,创立汽车装配流水线。在海兰园设立了第一条总装线,几乎使装配速度提高了8倍。最终使每工作日每隔10秒钟就有一台T型车驶下生产线。 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在天津成立经销总部。 Ford的中文名字被翻译成“孚德”。 10月,福特汽车公司与Markt & Hammacher公司签订经销协议,后者约定在未来一年里采购250辆汽车销往中国、荷属东印度群岛、爪哇岛、苏门答腊岛、暹罗和中南半岛。 1914年1月5日,亨利〃福特宣布公司八小时工作制的最低日工资为5美元,是当时工资水平的两倍以上(取代了9小时2.34美元的日工资标准)。

1915年Ford的中文译名改为“福特”,自此以后作为福特的中文名称在全球使用。福特汽车公司经销总部迁至上海。 1915-1916年T型旅行车以白银1335两(707美元)价格发售 1918年1月4日,开始建设庞大的汽车制造联合企业——荣格(Rouge)工厂。 1919年1月1日,埃德塞尔〃福特接替亨利〃福特任公司总裁。 1922年2月4日,收购了林肯品牌。 1923年100名中国青年组成的班级在海兰园 (Highland Park) 参加了福特服务课程,学习汽车和拖拉机的制造及维修知识。 1924 孙中山致函亨利.福特,请他帮助建立中国的汽车工业。

福特汽车战略分析报告

精心整理 战略管理分析报告 ——“福特汽车”案例 1.2.企业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5) 财务状况 (6) 三、业务层战略 (7) 1.成本领先战略 (8)

2.差异化战略 (8) 3.聚焦差异化战略 (9) 四、公司层战略 (10) 1.非相关多元化战略 (10) 2. 3. 1. 2. 1903 2007年被丰田汽车超越成为美国市场销售量第三名。亨利·福特参考引进了大批量汽车生产以及大批量工厂员工管理的方法,更别具匠心地根据设计出以移动式装配线为代表的新生产序列。其高效率、高工资、低售价的结合,对当时美国制造业而言,是一次翻天覆地的改革创新,因而这套方法尔后被称为福特制,而其产业观念在后来被安东尼奥·葛兰西称为“福特主义”。 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上第四大工业企业和第二大汽车和小卡车生产商,大约在全世界有36万名员工服务于汽车、农业、金融和通信领域。它有三个战略经营单位——汽车集团、多样化产品集团和金融服务(财务公司)。作为一个全球知名的跨国企

业,福特汽车公司可持续发展同样面临许多问题。 福特公司目前正在对未来准备实施振兴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推进积极重组以求扭亏为盈;加速开发消费者喜爱和价值认可的新产品;为该计划的推进筹措资金、改善财务状况;以及推进全体员工协作,利用全球资产。福特有望能在未来作出很大积极的改变和提升。 二、环境分析 a. (比如2009 4. 3. 2.科技的发展使得更多可替代环保能源出现在汽车应用上。 b.行业环境分析 (一)与现有竞争者的竞争 福特汽车的行业竞争者主要有来自美国的通用,克莱斯勒和日本的丰田,本田和日产这几家大公司,他们占据了汽车市场的很大份额。所以竞争是较为激烈的。 1.美国汽车生产商需要支付较高的工资、医疗保险以及退休福利(即遗留成本),而

福特汽车品牌介绍

福特汽车品牌介绍 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福特汽车公司的历史始于上个世纪初,凭着创始人亨利·福特“制造人人都买得起的汽车”的梦想和卓越远见,福特汽车公司历经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已经成长为第四大汽车公司。目前,它拥有许多世界著名汽车品牌:福特(Ford)、林肯(Lincoln)、水星(Mercury)、马自达Mazda)、沃尔沃(Volvo)(已被中国吉利公司于2010年3月28日晚9时收购)轿车.此外,还拥有全球最大的信贷企业—福特信贷(Ford Financial),全球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Hertz,和客户服务品牌Quality Care。 在中国,福特汽车公司和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旗下的长安汽车合资成立了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并于2003年初正式投产。

对于上一辈的美国人,福特汽车公司就是亨利·福特及T型车。 今天,福特是全球最大的卡车制造商,全球第二大轿车及卡车制造商。我们在全球销售80多种不同的汽车,包括福特、林肯、水星、捷豹、阿斯顿马丁、沃尔沃、陆虎及马自达等品牌(福特拥有马自达汽车公司34%的普通股股权)。福特的服务品牌包括金融服务(成立于1959年的福特汽车信贷公司)、汽车消费者服务(QualityCare)和汽车租赁(赫兹公司Hertz)等等。 福特汽车公司刚刚成立一年,就启动了海外扩张计划,于1904年在安大略省沃克维尔开设了一个中型工厂,命名为福特汽车加拿大有限

公司。今天,福特在六大洲27个国家拥有制造厂,制造生产雇员约占福特335,000名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二。2002年,福特的全球汽车销量为6,980,000辆,全年营业收入高达1,626亿美元。 2003年为福特百年诞辰,汽车工业也迈进第二个世纪。值此之际,让我们记住亨利·福特的丰功伟绩。经过多年的兴衰与荣辱,战争与和平,福特汽车公司从一个人、一间小修理厂和一辆四轮车,发展成为一个促进全球经济繁荣的美国汽车巨头。 小威廉·克莱·福特在其3月14日致福特汽车公司950,000股东的信中,对福特的未来作了如此展望:“福特是一个伟大的公司,拥有丰富的传统。明年我们将庆祝公司的百年诞辰。对我们来说,回顾过去并不意味着退回过去,而是为更好地走向未来。我们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学到了很多。 我们明白了创新的突破性产品是我们成功的原因。我们知道,我们与那些和我们息息相关的人们具有特殊的关系,包括我们的雇员、经销商、供应商和顾客。我们学会了如何在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行业中生存和壮大,如何克服逆境。我们矢志做一名优秀的企业公民,对我们所有的股东开诚布公。我们将借鉴所有的经验教训,在二十一世纪创造更大的物质与精神财富。让我们期盼未来,奔向未来。”

管理控制的理论演变及其与内部控制关系_池国华

管理控制的理论演变及其与内部控制关系 池国华 吴晓巍 (东北财经大学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 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116025) 【摘要】 管理控制(M anagement Control)从狭义的角度讲是指管理者对战略实施过程的控制,因此管理控制既是执行组织战略的一个系统,又是组织内部控制的一个系统。本文首先剖析了管理控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指出随着企业环境的日益复杂,管理控制在内部控制中占有重要支配地位,并发挥主导作用;其次回顾了管理控制理论四个发展阶段的研究文献;最后总结了管理控制理论演变及其与内部控制关系所带来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对管理控制未来研究面临的挑战作了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 管理控制 内部控制 环境变迁 理论演进 内部控制从组织内部的控制主体角度可分为董事会控制,管理者控制,员工控制,从而形成三个层级的内部控制:一是战略规划控制,即董事会对战略制定的控制;二是战略实施控制,即管理者对战略执行的控制;三是任务控制,即员工对作业的控制。管理控制从广义上讲应包含这三方面的控制;从狭义上讲主要指战略实施过程的控制(张先治,2002)。我们这里将管理控制作狭义解释。因此,管理控制既是执行组织战略的一个系统,又是组织内部控制的一个系统。从内部控制的理论进展可以看出,管理控制作为管理者确保资源有效利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组织系统,随着企业环境复杂程度和不确定性的增强,在现代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主要都是从确保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角度强调内部会计控制的构建,而忽略经营效果效率提高这一根本目标,从而忽略内部管理控制系统的构建、评价和研究。 一、管理控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大致可以区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四个不同的阶段。内部牵制思想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以前,这是内部控制的最初形式,主要目的在于保护财产安全,确保账目正确。这一阶段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内部管理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949年,AICPA首次正式阐述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即“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协调方法和措施,旨在保护资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促进既定管理政策的贯彻执行”,这就形成了内部控制制度思想。这一定义强调内部控制“制度”不局限于与会计与财务部门相关的控制方面,而且还包括预算控制、成本控制、定期报告、统计分析和内部审计等。但是由于审计人员认为该定义的含义过于宽泛,因此AICPA于1953年在其颁布的《审计程序说明》第19号,对内部控制定义做了正式修正,并将内部控制按其特点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个部分,这种划分是为了规范内部控制检查和评价的范围,目的在于缩小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范围。无论怎样,这一阶段的内部控制正式将管理控制纳入其制度体系之中,管理控制成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88年AICPA在其颁布的SAS55又对内部控制进行了重新定义,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指出内部控制结构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个要素组成。之所以提出内部控制结构,是因为人们发现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在实践中是相互联系、难以分割的。因此此时的内部控制融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于一体。 53

福特公司兴衰史分析

汽车制造商兴衰的典型——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上)秦忆汽车发展到今天,世界保有量已经到了6亿辆,世界上平均每10人有一辆汽车,每年还出产6千多万辆新汽车,平均每100人就可以开一辆新汽车。每年有上千个新品种汽车抛向市场,每年约有上万亿美元的利润流向制造商。谁都认为造汽车是一个赚大钱的买卖。但是汽车制造商免不了有它的烦恼与困惑。 首先我们看看号称“汽车王国”的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兴衰简要历程。 美国福特“汽车王国” 在美洲地区设有:29个组装汽车的工厂,9个板材成型厂,5个铸造厂,8个发动机生产厂,7个车身制造厂,12个零配件供应中心,15个研究所和试验室。 在海外设有:在24个国家设有制造组装和销售公司,同9个国家的汽车公司建立了业务关系,在180多个国家建立直接销售网。 在美国本土拥有34万多名员工。 福特的兴衰 1995年一组数据说明问题: 福特公司1995底拥有资产2432.83亿美元,年收入1371.37亿美元,利润41.39亿美元,在世界汽车制造业中排行第二,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排行第7位。福特公司除生产汽车外,还有电器、玻璃、合成树脂、环境保护、租赁汽车、土地开 发等事业部门另外,认识到金融事业的重要性,1987年,该公司还建立了福特 金融公司,现有资产总额为1150亿美元,居美国银行第二位,尤其在填补汽车 事业部门的赤字中,起了很大作用。 福特公司是1903年由亨利·福特一世创办的,在100多年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有近80年是在福特家族祖孙二代领导人的主持下,几起几落演绎着汽车制 造商的辛酸史。 亨利·福特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16岁时,他离家来到底特律,在爱迪生照明公司当工人。当时汽车刚诞生不久,这新奇的玩艺把他给吸引住了,从1899年起,他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两次创办汽车公司,均以失败而告终。失败和挫折并没有使他心灰意懒,相反,他的意志变得更坚强。1902年6月16

福特汽车战略管理分析报告

福特汽车战略管理分析报告

一、背景环境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汽车行业因此突飞猛进。好的市场形势令所有销售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企业都有所收获。可以说是汽车生产、销售和维修市场的黄金时期。然而资本总是流向热点的地方,大量的资金投入迅速的导致了汽车行业的竞争加剧。然而由于消费市场的增长更加的迅速,于是大家的投资回报率基本还都没有下降。但是钢材等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汽车行驶所需燃油价格的急速上涨、各家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的紧缩、以及浪潮般密集的价格战、高额的使用附加费用、愈来愈拥挤的城市道路、国家对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的要求、以及回归理性后的消费者的持币待购等等诸多问题也一点点的摆在了所有的汽车厂商面前。为了生存与发展,于是众多的营销办法就相继出台了。汽车市场的营销办法在这几年变化的非常迅速,从侧面就可看出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二、公司简介 福特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品牌,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旗下的众多品牌之一,公司及品牌名“福特”来源于创始人亨利·福特的姓氏。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商之一,成立于1903年,旗下拥有福特、林肯和马自达汽车品牌,总部位于密歇根州迪尔伯恩市。福特汽车的标志是采用福特英文Ford字样,蓝底白字。由于创建人亨利·福特喜欢小动物,所以标志设计者把福特的英文画成一只小白兔样子的图案。除了制造汽车,公司还设有金融服务部门即福特信贷,主要经营购车金融、车辆租赁和汽车保险业务。今天福特汽车仍然是世界一流的汽车企业,仍然坚守着亨利·福特先生开创的企业理念:“消费者是我们工作的中心所在。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时刻想着我们的消费者,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三、行业情况分析(波特五力分析) 1、现有企业的竞争 (1)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汽车工业增长较为缓慢,人们采用折扣和其他的优惠政策以刺激消费增长。 (2)日本公司更加质优价廉的产品吸引了许多美国顾客。 (3)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相比而言,日本的汽车公司使用了高科技,从而控制了成本。然而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却在生产系统的现代化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并与外公合作以使公司变得更有效率。 (4)美国公司郑采取措施收购以国外为基地的小公司,以使产品线更加多样化,并且利用小公司的独立精神和创造力。 (5)日本公司正在大量投资美国工厂以避开进口限制,欧洲的公司也在做类似的事情来避开进口限制。 2、新加入的威胁 (1)此时,规模经济限制了任何主要竞争者进入汽车工业 (2)汽车生产的资金要求极大的增长,使得新进入市场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3)政府对尾气排放及油耗的新政策将进一步限制新加入者进入市场的威胁。 3、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单一供货来源和制造系统中用户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保持着增长趋势。 (1)日本、美国和欧洲的主要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纷纷在其他国家建厂。 (2)与供应商订立长期合同变得越来越普遍。 (3)通用汽车公司和它的两个主要的设备供应商签订了无限期协议。 (4)克莱斯勒公司和几家主要的工具生产公司已经签订了多年的合同。

2019管理学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进”习题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进 一、判断题: 1.斯密认为,每个人都是利己主义者,都只有利己的动机,因此客观上社不存 在共同的利益。(× ) 2.欧文的管理理论与实践是后期人际关系和行为科学理论的思想基础。(√) 3.管理学上,管理过程之父是指亨利,法约尔。(√) 4.勒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5.泰勒提出的差别计件工资制,工资支付的对象是工人而不是职位,即根据工 人的实际工作表现而不是根据工作类别来支付工资 ( √ ) 6.韦伯主张,组织内的人与人之间应是一种非人格化的关系,也就是职务系, 以保证其成员的一切行为都服从于一个统一的理性准则。(√ ) 7.法约尔认为,企业不论大小,其全部活动可以概括为六种工作:技术性工作、 商业性工作、财务性工作、会计性工作、安全性工作、管理性工作。(√) 8.霍桑试验说明了“经济人”假设的正确性。(×) 9.高士气并非总能带来高生产率。(√) 10.管理科学学派的主要目标是应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生产和作业管理的问题。 (√) 11.权变理论认为,虽然两种情景不能完全一样,但有可能类似,因此解决问题 的方法可以是相同的。(×) 二、单项选择: 1.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的是:( A ) A.科学管理理论 B.管理学科理论 C.一般管理理论 D.行为科学理论 2.传统的流水线生产对下列哪种情况最为适用? ( A ) A.生产技术较为稳定、品种较少、批量大的产品生产 B.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的生产 C.技术简单、品种较多、批量较大的产品的生产 D.单件小批产品生产 3.泰勒是下列哪一阶段的代表人物之一? ( B ) A.管理萌芽阶段 B.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C.新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D.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8.在管理学上,“组织理论之父”是指:( C ) A.法约尔 B.艾默森 C.韦伯 D.泰勒 4.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 A ) A.经济人 B.自我实现人 C.复杂人 D.社会人 5.法约尔的何种原则强调在组织中从最高一级到最低一级应建立关系明确的 映等级系列?( D ) A.分工原则 B.集中化原则 C.统一原则 D.等级链原则 6.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大要素不包括:( C )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7.“霍桑试验”直接为哪种学说做论证? ( A ) A.人际关系学说 B.决策理论学说

福特汽车公司简介

福特汽车公司简介 福特公司(Ford),是世界第二大汽车制造商。1903年由亨利·福特先生创立创办于美国底特律市。现在的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上超级跨国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密执安州迪尔伯恩市。1908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属于普通百姓的汽车-T型车,世界汽车工业革命就此开始。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又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这一创举使T型车一共达到了1,500万辆,缔造了一个至今仍未被打破的世界记录。福特先生为此被尊为“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在1999年,《财富》杂志将他评为“二十世纪商业巨人”以表彰他和福特汽车公司对人类工业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亨利·福特先生成功的秘诀只有一个:尽力了解人们内心的需求,用最好的材料,由最好的员工,为大众制造人人都买得起的好车。 今天福特汽车仍然是世界一流的汽车企业,仍然坚守着亨利.福特先生开创的企业理念:“消费者是我们工作的中心所在。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时刻想着我们的消费者,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正因为这样,2003年,福特汽车的328,000名雇员在世界各地200多个国家的福特汽车制造和销售企业中,共同创造了1,642亿美元的营业总收入。 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汽车金融服务提供者。拥Hertz汽车出租公司(美国最大),并在一些国外汽车厂家中占有股份,其中已实

际控制日本马自达,美国之外的销售额为总量的30%,现正出售在间接完全控制的提供金融,出租及相关服务的Assonwtes First Capital Corp的股份。 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拥有的汽车品牌有阿斯顿·马丁(Aston Martin)、福特(Ford)、捷豹(Jaguar)、路虎(Land Rover)、林肯(Lincoln)、马自达(Mazda)、水星(Mercury)和VOLVO。此外,还拥有世界最大的汽车信贷企业-福特信贷(Ford Credit)、全球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赫兹(Hertz)以及汽车服务品牌(Quality Care)。这些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品牌,同时,由于福特汽车公司多年的苦心经营,这些品牌本身都具有着巨大的价值。2003年6月16日,福特汽车公司庆祝了百年华诞。 1989年,福特斥资25亿美元收购了“捷豹”品牌,2000年又斥资27亿美元将“路虎”品牌收归旗下。如加上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开支,福特在“一豹一虎”两大品牌上已砸进逾100亿美元。但由于在这两个品牌上的经营业绩长期低于预期,加之近年来福特汽车公司整体经营状况恶化,连年遭受巨亏,在美加市场上的地位也相继被丰田和克莱斯勒取代,这使它不得不收缩战线,将这两个品牌低价出手,以便聚焦主力。 2008年3月26日印度企业界的巨人塔塔集团旗下塔塔汽车公司和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发表联合声明,塔塔以23亿美元的价格将福特旗下“捷豹”和“路虎”两大知名汽车品牌收于麾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