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优质高产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优质高产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摘 要:目前我国农业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 变,增长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有效解决“结构、品 种、质量、效益”问题,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已成为 我国新阶段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对于农作 物栽培管理的研究,要继续围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挖掘作 物高产潜力等技术进行攻关和技术集成,同时还要注意在农 作物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领域进行研究和开发。如果在农作 物栽培管理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将为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 出巨大效益。 关键词:东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冬小麦的种植,不但提高了小麦的单产,而且又改善了 形式 1.清种。河滩地和非河滩地均可种植,冬麦平作、开沟 、播前准备 新冬 22 号等优良品种;播前每 100 公斤种子用 200-300 克的多菌灵或 15%的粉锈宁拌种防治小麦病害。 2. 选择地块:选择地势平坦,耕性良好,排灌配套,土 面粉的品质,是一种替代春小麦栽培的好作物。 、种植 播种。灌水地块种植水浇冬麦,产量高、效益好。 2.间种。 实行米麦间种,大垄双行, 2.2 种植。玉米垄距 80 厘 1.选用优良品种:选用丰产性好,抗逆性好的。 新冬 20 号,

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地块。最好集中连片种植,便于统一机 械作业和栽培管理。 3. 灌足底水;要求灌匀灌透,不冲不漏,每亩灌水量不 少于 80-100 立方米。 4. 施足基肥:按照此土配方结果,降低成本,提高肥料 利用率。一般底肥每亩施优质有机肥 1000-2000 公斤,尿素 10 公斤,三料磷肥 20-30 公斤翻地前均匀撒于地面,结合翻 地施入。 5.播前整地:灌底水后,适耕状态耕后耙磨,做到地边 整齐,土地平整土地松碎,上虚下实,田间清洁,度适合。 二、播种 1. 适期播种:播种时间可根据当地气象预报确定。适期 生长时间大于零度积温 500-600 度,当地平均气温 15-17 度, 2. 抓好播种质量: 采用 15 厘米等行距条播, 要求做到播 行端直,下粒均匀,接茬准确,深浅一致,覆土良好,镇压 确实,同时带肥下种,种肥以每亩 5 公斤左右的氮磷复合肥 为宜。亩播种量 20-25 公斤,早播易少,晚播可以适当增加 播种量。 播种是培育壮苗的关键,冬小麦自播种到越冬前有 50-60 天 易形成壮苗有利于安全越冬,小麦生长适中 ,易获得高产。 按正常年份我县适宜播种期 9月 25日-10月 25日。

中原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讲座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讲义 俗话说:“想要小麦产量高,穗多、穗大籽粒饱”。也就是说,小麦要高产,就必须抓住小麦成产的三大因素,即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要夺取小麦高产,这三因素中缺哪一项都不行。今天我们就围绕着这成产三因素,谈谈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如何实现穗多 要实现穗多,有三条途径可走,第一条,要依靠分蘖成穗,第二条,主径成穗与分蘖成穗并重,第三条,增加播量,以主径成穗为主。但是无论走哪条途径,都必须打好播种基础。 (一)打好播种基础,实现一播全苗 1、浇好底墒水 小麦是需水较多的作物,全生育期需要多次浇水,但以浇好底墒水最为重要,这是因为浇好底墒水不仅能够保证一播全苗,更为重要的是还能够补充土壤深层的水分,引导根系深扎,扩大根系利用水肥的范围,有利于培育壮苗。壮苗先壮根,根系强大了,自然就提高了小麦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所以足墒下种,对小麦增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浇底墒水的方法,最好是在秋作物(如:玉米等)收获前 7-10天浇一次水,这样既可以满足秋作物(玉米)后期灌浆对水分的需求,又保证了小麦的足墒下种,达到了一水两用。特别是玉米,我市收获普遍偏早,严重的影响了玉米产量,当前,群众普遍是在玉米苞叶还没有完全变白时就急于收获,一般减产10%-20%,据试验,玉米苞叶完全变白时收获,千粒重在270克左右,苞叶干枯膨松时收获,千粒重可达340克左右,从苞叶变白到变枯松约需14天左右,所以,在此期间,特别是当前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如能饱浇一水,在不影响种麦的前提下,适当推迟了玉米的收获期,对提高玉米产量,保证小麦足墒下种,都是非常重要的。 2、秸秆还田,增肥地力 实现秸秆还田,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实行秸秆还田的地块,还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凡是秸秆还田的地块,严禁旋耕后直接下种,必须深耕细耙,否则,秸秆上面盖土层薄,播种时种子播到秸秆上,会影响出苗,形成缺苗断垄,

最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一、小麦的生物学基础 (一)小麦的生育期与生育时期 1、小麦的生育期 小麦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称为生育期。 (1)小麦生育期的长短与栽培地区的纬度、海拔高度、耕作制度及品种特性的不同有很大差异。一般纬度越高、海拔越高,生育期越长。 (2)低纬度地区,冬季较短,小麦播种较迟,越冬期短,所以生育期较短。 (3)在同一地区,不同类型品种生育期长短不同。春性品种生长发育快,成熟早,生育期较短;冬性品种生长发育慢,成熟迟,生育期较长。 (4)同一品种,播期不同生育期也有变化,迟播生育期缩短,早播生育期延长。 (5)我省主要栽培春性、半冬性品种,生育期一般在200-220天左右,鄂东、鄂东南及江汉平原等一般播种较迟,成熟较早,生育期稍短。鄂西北地区,一般播种较早,成熟较迟,生育期偏长。 2、生育时期的划分 小麦的一生要经过种子萌发、出苗、分蘖、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等生育进程。小麦在整个生育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形态和生理生上的变化,依次出现和形成各种不同的器官,最后形成作物产量。冬小麦一生划分四个时期:即幼苗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和抽穗结实期。 (二)小麦阶段发育特性

小麦由营养生长转化生殖生长,这种阶段性的质变叫阶段发育。不同的发育阶段都要求一定的外界条件,如温、光、水、空气、养分等,往往是其中某一个因素起主导作用,若缺少主导因素作用,小麦就不能完成阶段性发育,因而就不能开花结实。小麦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对外界条件要求差异极大。因此,小麦的个体发育可分为春花阶段和光照阶段。 1、春化阶段 春化阶段是小麦第一个发育阶段。冬小麦在发芽出苗后,必须经过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的低温才能进入生殖生长时期。温度起主要作用,这一阶段称为春化阶段,又称为感温阶段。如果冬小麦春播,因缺乏春化阶段发育所需的低温,个体发育就停止在分蘖状态而不抽穗。根据小麦春化阶段对温度高低和时间长短的要求不同,小麦品种可分为三个基本类型: (1)冬性品种。这类品种通过春化阶段所要求的温度范围小,时间长。事宜温度为0-3℃,在这种温度下,完成春化阶段的发育需23-50天。 (2)半冬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适宜温度为0-7℃,历时15-35天,如果这类品种春播,未经春化处理,则不能正常抽穗。 (3)春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适宜温度范围较宽,0-12℃,5-15天即可通过这一阶段发育,这类品种对温度反应不敏感,未经春化处理的种子,春播也可正常抽穗,但耐寒性较弱。 2、光照阶段 小麦通过春化阶段后,必须在一定日照时间才能完成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开花结实。日照长短在这一阶段起主导作用,其次还有较高的温度。小麦是长日照作物,在光照阶段,若延长日照,一般能促进发育,提前抽穗成熟。若长日照条件不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摘要:小麦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种植面积,居于谷物的首位。本文介绍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前准备、培育壮苗、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以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1.播前准备 1.1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虫高产优质良种,加快品种轮作。目前,小麦种植品种多、杂乱现象比较严重,多数品种种植时间长,致使品种抗性降低,是近年来小麦病虫害重发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同一地区或同一田块,应加快推新品种步伐和品种轮换,避免多年种植同一品种。 1.2播前整地 播种前需要整地。要求地面平整,大不平小平,地面无坷垃,土壤疏松,通透性好,小麦生育期间无局部积水,耕翻深度一致,蓄水保墒。翻地前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2立方米,以提高地力。有灌水条件的地块,整地要求地面高度差不超过3.3厘米,以利于灌水均匀一致。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作畦栽培,畦宽120厘米,畦高10厘米。 2.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大力推广小麦小窝疏株密植,普及油菜育苗移栽,严格按小麦、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种植。做到深沟高厢,排除湿害,早排水、早开沟,尽量降低水位,降低田间湿度。 2.培育壮苗 一是药剂拌种,用矮苗壮、多效唑、矮壮素、壮丰安等拌种能促根增蘖,用立克秀、纹霉净、辛硫磷等拌种能防治病害虫害,要注意拌种药剂量不能过大,并现拌现播,否则会抑制胚芽鞘出土,影响分蘖优势;二是加强对旺长苗的镇压和对冬春麦苗的覆盖工作。镇压要掌握在晴暖天气,重压旺苗,控蘖促根,控旺促壮,减轻冻害。稻草、有机肥,沟泥等覆盖麦苗,可以起到培肥、增温、防冻、护蘖、除草、壮苗等作用。 3.科学水肥管理

合理施用冬前肥水。冬前肥水是进一步培育壮苗、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关键措施。冬前肥水的施用要根据地力、苗情、墒情、气候条件等来决定;重施拔节肥水。具体的追肥时间应根据墒情和苗情而定,一般群体适宜的高产田,宜在拔节初期至中期,对于群体偏大的麦田,宜在拔节中、后期追肥水;浇透孕穗水。孕穗期是小麦一生中需水临界期,此期一定要保证有充足的水分,减少小花退化,提高结实率,增加穗粒数;浇好灌浆水。抽穗灌浆期是小麦需水最多的时期。小麦在扬花后10-15天及时浇灌浆水,以保证生理用水,同时可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干热风,延缓叶片和根系衰老,增加粒重,提高蛋白质、面筋含量。 3.1施肥管理 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并能使小麦充分吸收各种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量元素及其它中、微量元素,促进小麦的增产、增收;合理追肥。根据苗情施拔节肥,小麦分蘖多,苗情好、长势旺,应适当晚追,如果小麦分蘖少,苗情不好,长势弱,应适当早追,有利于拔节并充分提供小麦开花期间磷、钾养分;叶面追肥,每年干热风多发季节,应用0.1%-0.2%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1-2次,每次间隔5-7天,具有抗干热风和补充磷、钾养分的作用,可使小麦增产。 3.苗期化学除草 杂草不仅与作物争水、争光、争肥,导致弱苗,降低抗病力,还是蚜虫、麦蜘蛛等害虫的隐蔽场所,并造成阴暗、高湿环境,利于各种病虫害发生。因此没有进行播前除草的田块应进行苗期除草,苗期除草要注意药剂的安全性,避免伤及禾苗,阻碍其生长。在小麦二叶一心期进行化学除草,可用10%骠马乳油40ml或50%麦乐宁可湿性粉剂150克或20%必除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均匀喷雾。 三、重大病虫危害症状与防治方法 1、小麦条锈病:小麦锈病俗名“黄疸病”,是小麦生产上毁灭性病害,流行速度快,危害大。它属远距离空气传播,河谷、风口地带发生严重,所以要加强田间检查,及时、准确掌握该病发生情况,在发病初期必须封锁消灭发病中心,及时用药防治,控制早期

优质小麦栽培技术

兵团技师职业资格考评 农艺工技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2)级 论文题目:优质小麦栽培技术 姓名:靳花 身份证号: 准考证号: 所在单位:农四师七十六团八连

优质小麦栽培技术 靳花 昭苏七十六团八连835609 摘要:本文介绍优质春小麦的播前准备,种子处理,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到收获优质春小麦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优质、春小麦、栽培。 春小麦是指种的小麦,生长期不经过冬季,所有品种一般属于疆春小麦,种植面积每年约500到600万亩,约合小麦面积4成,春小麦是昭苏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结本地生太气候条件,根据多年种植经验基础上,实现收获优质的春小麦。一般春小麦生育期短,生育进程快,新疆种植春小麦品种,生育期一般80到110天,仅为冬小麦生育期的三分之一左右。 1.播前准备 1.1整地:选择来年播种的春小麦地不宜重茬,前茬以油菜或马铃薯为好。 1.2入冬前要进行土地耕晒,严整,贮水灌溉,秋翻前进秸秆还田,冬前土地深翻一般25厘米以上,翻后耕耱整地保墒,入冬前将麦田整成待播状态,打到地平,达到全苗匀苗壮苗的基础和前提,为来年春季早播创造条件。

1.3在第二年的开春,整地播前,在适墒期内耕地,将地块耕透耕细,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子标准,保证耕层上虚下实,墒是。 1.4合理施肥:施用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有机肥具有肥源广,成本低,养份全,肥效强,含有机质多,改良土壤效果好等优点。播种前深施化肥基肥,春小麦发育期短,生长速度快,施足基肥,增加投入是丰收的重要基础,施基肥应有机肥为主,混入部分氨、氮、磷肥播种前施有机肥每亩10公斤,磷酸二铵每亩10公斤施肥深度10厘米左右,施尿素共施每亩20公斤应在小麦生育期分次追入,小麦茎肥的用量占总用量的百分之六十之百分之八十,掌握基肥为主,追肥为辅,麦胎丰富,基肥是基础。 2.种子处理,因地制宜,因茬制宜,晚茬,薄茬,播茬地多施基肥,早茬,肥地少施肥。 2.1播前要精选麦种小麦种必须经过精选,除去瘦、秕和破损麦粒,麦种要求籽粒光洁、饱满、大小均匀一致。 2.2药剂拌种为了防治小麦苗期的条锈病,每100千克20%的三唑酮乳油150克拌种,可控制春小麦苗期条锈病的发生,同时可兼治小麦白粉病、黑穗病等病害。 2.3选择优质的包衣种子,保证种子质量和种子纯净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3、播种技术

黑龙江春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黑龙江春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黑龙江春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是我国粮食系统中的重中之重,是营养比较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商品粮之一。小麦籽粒含有丰富的淀粉、较多的蛋白质、少量的脂肪,还有多种矿质元素和维生素B。小麦按播种季节分,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小麦品质的好坏,取决于蛋白质的含量与质量。一般,春小麦蛋白质含量高于冬小麦,尤其是东北地区种植的小麦,由于土壤肥沃,生长时间长,气候温度适宜,春小麦品质优越,下面就对黑龙江省的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一、小麦的生育特点 1、生育期短,春小麦从播种到收获约90多天。 2、营养生长期短,春小麦春播气温由低到高,日照由短到长,通过春化阶段很快就进入光照阶段,从出苗到单棱期约20天。 3、分蘖期短,从出苗到拔节经历的时间很短,分蘖少,分蘖成穗率非常低。 4、根系浅而弱,后期易因脱肥、缺水而早衰。 5、穗分化早,一般4叶即进入二棱期,5叶小花分化。 二、播前准备 1、选用优良品种:依据市场要求,选择经审定推广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熟期类型应注意早、中、晚适当搭配,以利于适时收获。选用半矮秆、产量潜力高的品种,黑龙江省北部地区适宜选择:克旱16、垦九10、龙辐麦19、克丰10、克丰12和龙麦33号。 2、选择地块:选择地势平坦、耕性良好、排灌配套、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地块。示范同时坚持合理轮作,优先选用大豆、芸豆等豆类作物做前茬,其次是阔叶经济作物地。 3、施足基肥:春小麦的播种期早,东北地区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此时底土仍在结冻中,苗期气温低,土壤微生物活动弱,养分分解缓慢,因而苗期常表现为速效养分不足,这就形成了春小麦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方案

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本规程规定了河南省南阳区域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品种选用、种子处理、整地播种、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收获等配套栽培技术规范。 本规程适用同样适用于豫中、豫中南区域小麦生产。 1术语和定义 1.1 豫中、豫中南补灌区 主要指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的北纬33度区域的广大麦区。该区是我省小麦主产区、重要的商品粮调出区和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 1.2 高产 亩产量在500公斤以上。 1.3 优质 种植的强筋或中筋小麦品种,品质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1.4 高效 与常规技术相比,产量提高5%~10%,生产成本与对照麦田持平或有所降低。 2品种选择 按照“专家推荐、市场认可,群众欢迎,但不求新求异”的原则选用品种。所选品种应为通过河南省或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该生态区域种植的小麦品种,且种子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该区域适宜种植中筋和中强筋小麦品种,且以半冬性品种为主,弱春性品种为辅。适宜该区域推广的品种主要有矮抗58、周麦18、周麦22、豫麦70-36、豫麦49-198、豫农416、众麦1号、周麦16、新麦18、郑麦9023、郑麦366、西农979等。该区域是晚霜冻害和“倒春寒”易发区,应注意选择抗冻性强的品种。 3主要生育指标和产量结构指标 3.1 各主要生育期壮苗指标 3.1.1越冬期幼穗分化进入单棱末期至二棱初期,主茎叶龄6~7叶,单株分

蘖3~4个,单株次生根5~8条,分蘖缺位率低于15%。 3.1.2 返青期幼穗分化进入二棱末期,主茎叶龄6叶1心或7叶1心,单株分蘖5个以上,次生根10条左右。 3.1.3 拔节期幼穗分化至药隔分化期,主茎叶龄9~10叶,节间总长度5~8厘米。 各生育期小麦植株生长健壮,无病虫。 3.2 群体动态指标 亩基本苗20~25万,越冬期群体70~80万,春季最高群体不超过100万,成熟期亩成穗40~45万。 3.3 产量结构指标 3.3.1多穗型品种高产麦田亩成穗数43~46万,穗粒数35粒左右,千粒重43克以上;中产麦田亩成穗数36~42万,穗粒数30粒左右,千粒重40克左右。 3.3.2 大穗型品种高产麦田亩成穗数30~35万,穗粒数45粒以上,千粒重50克以上;中产麦田亩成穗数30万左右,穗粒数45粒左右,千粒重45克以上。 3.4 各生育时期田间管理目标 4.4.1冬前及越冬期管理目标:在苗全苗匀基础上,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培育壮苗,保苗安全越冬。 3.4.2 返青—抽穗期管理目标:通过分类肥水管理,促弱控旺转壮,协调群体与个体、地上与地下、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关系,保苗稳健生长,构建高质量群体,培育壮秆大穗,搭好丰产架子。 3.4.3抽穗—成熟期管理目标:搞好“一喷三防”,及时防病治虫,养根护叶,防倒延衰,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粒重,适时收获,防止穗发芽。 4栽培技术 4.1 播前准备 4.1.1 精选种子

小麦套种小辣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小麦套种小辣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了小麦套种小辣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种好小麦与合理设置预留行、培育壮苗与适时定植、抓好共生期的管理、加强中后期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小麦;小辣椒;间作套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河南省是我国第一小麦生产大省,小麦播种面积、总产量和每年对国家的贡献均居全国首位;小辣椒是我国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优势主导产业,临颍县种植面积占全县秋作物种植面积的近1/2,新兴的小辣椒产业助推了临颍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麦垄套种小辣椒栽培模式已成为当地的主要套种模式之一,很好地解决了粮经争地矛盾,一般可产小麦 6 000 kg/hm2、小辣椒 4 500~6 000 kg/hm2,平均效益6.0万~7.5万元/hm2。实践证明,该种植模式在生产实践中是可行的,可以使小辣椒生育期提前,避开“三夏”大忙时节,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对提高小辣椒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很好的推进作用。现将小麦套种小辣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种好小麦,合理设置预留行 麦播整地要深耕细耙,耕深25 cm左右。因套种小辣椒追施肥量较大,麦播时底肥不要求太多,犁地时施三元复合肥(15-15-15)(下同)600 kg/hm2为宜。其他麦播要点同于常规生产[1-2]。麦播时小麦品种宜选用矮秆、早熟品种,如矮抗58、周麦22等。小麦按20 cm行距播种,种2行小麦,预留80 cm空档,每个播种带幅宽100 cm。该模式栽培能充分地利用边行优势,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小麦的产量可以达到6 000 kg/hm2左右。 2 培育壮苗,适时移栽定植 小辣椒实行麦垄套种,可提前生育期,避开“三夏”农忙时节,有利于早发棵、多结椒,提高品质。麦垄套种小辣椒苗龄以60~70 d为宜。 2.1 适时催芽 小辣椒品种选用三樱8号、三樱6号或子弹头。播前将种子晒2~3 d,用2份开水+1份凉水的温水(55~60 ℃)浸种15 min捞出,再放在30 ℃温水中浸4~6 h,把种子表面的黏质搓洗干净后,在20~30 ℃下催芽5 d左右,当有50%~7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生产实践中也可多用干籽下种。 2.2 苗床整理 苗床应选择在背风向阳、2~3年没种过茄科作物、有适当肥力而无病虫源的地块,大田建苗床180~225 m2/hm2。最好冬前深翻冻垡,播前7~10 d整地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教案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教学目标: 掌握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及栽培要点 重点: 晚播小麦的栽培技术 课时:一课时 晚播麦有以下生育特点:冬前有效积温低,苗小,苗弱,分蘖少或无分蘖,分蘖成穗少。晚播麦开始幼穗分化较晚,春季穗分化进程虽加快,但经历时间短,使不孕小穗数和退化小花增加,单穗结实粒数减少。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可以提高晚播小麦质量,夺取高产。 1、精细整地。 淮北地区土壤耕作层一般在20厘米以下,对小麦根系生长发育不利。因此,应提高活土层厚度,增强土壤积水、保肥能力。首先,要深耕、深松土壤,争取达到24厘米以上;其次,要精细整地做畦。 2、合理施肥。 要根据本地区的土壤肥力状况,结合晚播小麦需肥规律,实行平衡施肥,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氮、磷、钾、微肥四配套。亩施碳铵60千克,过磷酸钙55千克,氯化钾15千克,锌肥1千克。同时,积极推广应用化肥深施技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 3、选择良种。 晚播小麦应选用耐晚播、早熟、丰产性较好的半春性、春性品种。淮北地区宜选用濮麦7号、豫麦34、豫麦35、周麦22等品种。 4、抢时播种。晚播麦田应争取时间,抓紧整地,采取边施肥、边整地、边播种的方法,尽力做到晚中求早、晚中求快、晚中求好,确保幼苗早发,多带蘖越冬,以增强晚播小麦的抗寒能力。 5、掌握播种量。 晚播小麦由于冬前积温不足,致使分蘖少,分蘖时间短。因此,要适当加大播种量,保证有足够的基本苗数,以主茎穗夺高产。具体播种量根据播种时间而

定:10月18日至10月底播种,亩用种量从8千克起,每迟播1天,增加0.25千克;立冬前播种,亩用种量13-15千克。 6、冬春管理。 第一,中耕松土。冬前、年后可进行中耕划锄,以提高土壤温度,增强土壤保墒、通气等能力。加快小麦根系生长发育。为防止伤根,冬前松土应以3厘米左右为宜,春季可适当深锄,以减少无效分蘖。第二,合理浇水。冬前如遇干旱,应及时浇好越冬水,春季浇好拔节水。第三,追施拔节肥。实行分期施肥,重点施好拔节肥,是减少无效分蘖养分消耗,获得高产的有效途径。因此,应根据苗情合理追施拔节肥。一般在3月上旬,亩追尿素8-10千克。 7、化学除草。 冬前,对杂草发生较重田块可选用75%巨星,每亩1克,在晴天进行喷药。年后,小麦返青,杂草生长迅速,在小麦拔节前用巨星每亩1克,或骠马乳油每亩40毫升,对水40千克喷雾,防除杂草。 8、防治病虫害。 淮北地区晚播小麦病害以纹枯病、白粉病、锈病为主,虫害以麦蜘蛛和麦蚜为主。防治方法:对纹枯病,可用500万单位井冈霉素每亩25克左右,对水50千克喷雾;对白粉病和锈病,可用粉锈宁每亩100克,对水50千克喷雾。防病应以预防为主,根据天气和小麦生长情况及时施药。蚜虫可用吡虫啉有效成分0.5-1克/亩,对水40-50千克喷雾。同时,可结合喷施磷酸二氢钾、云鹏活性肥等生物调节剂,以增强小麦耐性和抗性,维护小麦正常生长发育。 晚播小麦只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做到扬长补短,也可获得高产。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冬小麦高产栽培 摘要:我团有效积温2600-3000℃,适宜冬小麦的生长,近几年单产较往年有所提高,但还没有挖掘出最大潜力,还有提升空间。 关键词:冬小麦高产栽培 1、精细整地 小麦的根系比较发达,其中70%集中在距地表10—30 厘米的耕层内,播前做好精细整地工作,对于促进小麦根系的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氮、磷配合,三肥坐底 据研究表明小麦施肥实行粗、细结合,氮、磷配合,采用粗肥、氮肥、磷肥“三肥坐底”的方法,是一项显著的增产措施,也是培育冬前壮苗的有效手段。增施有机肥料,可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是建设稳产、高产农田的根本途径之一。因此,要本着“粗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通过各种途径,广辟肥源,为麦田备足底肥。一般重施底化肥的麦田,要比在年后追施同等肥量的麦田苗期生长快、长势壮,越冬死苗少、成穗率高、增产显著。一般保肥能力强的粘质土壤,可将全生育期氮肥总量的一半以上坐底施用;保肥能力较差的沙质土壤适当少些,约占全期氮肥总量的40%左右坐底为宜。根据大量试验证明,一般亩产500千克以上的麦田,需施优质土杂肥5000千克以上,标准氮、磷肥各50千克,硫酸钾10千克左右。 2.1、适墒播种 水分是种子发芽、出苗的必要条件。小麦种子必须吸收相当于本身重量45%左右的水分才能发芽。水分不足,往往成为影响出苗和提高小麦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所以足墒下种是确保苗全苗壮的重要措施。我团近几处秋季雨量逐渐减少,且前茬作物灌水较少,待秋作物收获后,土壤墒情已显不足。所以浇足底墒水,不仅能满足小麦出苗和苗期的生长需要,而且为中、后期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一般认为,沙土地含水量若小于15%一16%;二性土含水量小于17%一18%;粘土地含水量小于20%,都应在浇足底墒水后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一、产量结构 高产田43-46万穗/亩35粒/穗43克/千粒 每亩500kg以上(有机质1.2%以上) 中产田36-42万穗/亩30粒/穗40g/千粒 每亩400kg以上(有机质0.9%以上) 二、科学施肥 (一)配方施肥 按照生产100公斤小麦需要一定比例的氮、磷、 钾进行施肥(N:P:K=3:1.5:3.5),高产田需纯 N 14-16kg,P(五氧化二磷)8-10kg K (氧化钾)5-8kg 例:80斤3个15的复合肥和40斤尿素基本符合这一比例,也可用其它。 (二)氮肥后移施肥 磷、钾肥和50%氮肥作基肥,于耕地时施入土壤中,50%的氮肥于拔节时作拔节肥。 三、精细播种 (一)选用良种 选于本地的小麦品种有: 冬性品种:皖麦52、淮麦22、豫麦22、周麦16、 豫70-36、济麦22 晚茬麦:偃展4110 (二)选时播种 早茬麦(大豆、玉米等茬)在10号前后播种 晚茬麦(棉花、红芋等茬)在20号前后播种 三)选墒播种 土壤含水率在80%为适墒,不足时应造墒播种 于播前10天,耕后浇水600方。 (四)适量播种 半冬性8-10kg 偏春性12-14kg 晚播3天多播种0.5kg 四、加强冬前管理培育壮苗 (一)壮苗标准 冬前个体3-5分蘖; 分茎6-7叶; 群体60-80分蘖。 (二)查苗补苗,保证苗全 三)防治地下害虫 常年地下害虫严重,可播耕地时用锌、硫、磷乳 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0.3千克加水1-2千克, 拌细土25千克撒施。 出苗后发现有地下害虫时用2%甲基异柳磷粉2千 克拌细土25千克,顺垄撒施。 (四)防治纹枯病 苗期主要发生在地下茎上,有梭粉形褐色病斑。

小麦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

小麦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 小麦高产群体质量栽培的概念,即围绕小麦高产,确定适宜的群体起点,采取一系列综合组装配套技术,使群体动态向着高产方向发展。实施群体质量栽培,是一项由中产向高产发展并立足高产水平的栽培技术,改传统的数量型栽培向质量型栽培转变,肥料运筹由偏重前期向中后期方向发展,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该项技术适宜我市中高等肥力和中高等产量水平地区推广应用,尤其是由中高产向高产水平发展的小麦田块应用效果更好,一般每亩可增产小麦30-50公斤。 一、小麦的生长发育特性 根据小麦生长过程中对温度和光照的要求,分为三种类型,即冬性、半冬性、春性小麦。我市种植的扬麦系统均为春性小麦,主茎叶片11-12张。 小麦的一生经历着发芽、出苗、分蘖、越冬、返青、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和成熟等生育过程。小麦的根、茎、叶、蘖、穗和籽粒等器官就在各生育过程中有序地分化形成和发育,完成一个完整的生育世代。 小麦从种子萌发至新种子成熟,根据其生长发育规律和穗数、粒数、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形成与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生长阶段。 1、营养生长阶段(小麦从播种出苗至分蘖越冬):时间从10月下旬到2月上旬。这一时期主要生长根、茎、叶、蘖等营养器官,称为营养生长阶段。我市春性品种适期播种,约经7天左右出苗,幼苗进入3叶期麦苗开始分蘖和发生次生根。在冬前,主茎出生5-6片叶,发生2-3个分蘖,4-6条次生根,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3℃以下,麦苗地上部生长缓慢或停止,进入越冬期。 营养生长阶段是小麦生产中争早苗、全苗、匀苗、壮苗,促进冬前分

蘖和发根,奠定穗数的重要时期,也是为壮秆大穗打基础的时期。 2、营养生殖生长阶段(从返青拔节至孕穗阶段):时间从2月上旬到4月中旬。这一时期是小麦根、茎、叶生长最旺盛的时期,穗的分化和发育也主要在这一时期完成。春性品种小麦通常在4叶期、半冬性品种在5叶期开始幼穗分化。当日平均温度降至3℃以下进入越冬期。到翌年早春,日平均气温稳定回升到3℃以上,麦苗明显恢复生长,进入返青期;随着温度上升,麦苗同化作用加强,根、茎、叶、蘖的生长量不断增加,幼穗继续分化发育,至拔节期植株基部节间开始伸长,生长中心明显转向麦穗和茎杆;分蘖达高峰值(拔节前15天)并开始向两极分化后,冬前早生低节位分蘖迅速生长向成穗方向发展,春后发生的高节位分蘖渐次死亡,幼穗由拔节前的小穗分化为主转向拔节后的小花分化为主。至孕穗期小花向有效和无效两极分化,可孕小花数已基本决定。 因此,营养生殖生长阶段是培养合理群体,巩固穗数,形成壮秆,争取穗大粒多的关键时期,也是为粒重奠定基础的时期。 3、生殖生长阶段(从抽穗至灌浆成熟):时间从4月中旬到6月上旬。小麦抽穗后,麦株开花受精形成籽粒和灌浆成熟,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生长趋于停止,为生殖生长阶段。此阶段是决定结实粒数、籽粒重量和品质的重要时期,是籽粒产量的最终决定期。养根保叶、延长后期绿色叶片的功能期,提高光合生产效率,是增加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 二、小麦的产量形成 小麦的经济产量是由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三个因素构成,叫做产量构成三因素,其产量计算公式为:亩产量(公斤)=每亩穗数×每穗平均粒数×千粒重(克)/1000×1000。 小麦产量构成三因素的组合数值受品种特性、生态环境、肥水条件和栽培技术等因素影响。当产量构成三因素协调发展时,才能获得高产。 小麦的穗数、粒数、粒重在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形成: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摘要:小麦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种植面积,居于谷物的首位。本文介绍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前准备、培育壮苗、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以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1.播前准备 1.1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虫高产优质良种,加快品种轮作。目前,小麦种植品种多、杂乱现象比较严重,多数品种种植时间长,致使品种抗性降低,是近年来小麦病虫害重发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同一地区或同一田块,应加快推新品种步伐和品种轮换,避免多年种植同一品种。 1.2播前整地 播种前需要整地。要求地面平整,大不平小平,地面无坷垃,土壤疏松,通透性好,小麦生育期间无局部积水,耕翻深度一致,蓄水保墒。翻地前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2立方米,以提高地力。有灌水条件的地块,整地要求地面高度差不超过3.3厘米,以利于灌水均匀一致。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作畦栽培,畦宽120厘米,畦高10厘米。 2.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大力推广小麦小窝疏株密植,普及油菜育苗移栽,严格按小麦、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种植。做到深沟高厢,排除湿害,早排水、早开沟,尽量降低水位,降低田间湿度。 2.培育壮苗 一是药剂拌种,用矮苗壮、多效唑、矮壮素、壮丰安等拌种能促根增蘖,用立克秀、纹霉净、辛硫磷等拌种能防治病害虫害,要注意拌种药剂量不能过大,并现拌现播,否则会抑制胚芽鞘出土,影响分蘖优势;二是加强对旺长苗的镇压和对冬春麦苗的覆盖工作。

镇压要掌握在晴暖天气,重压旺苗,控蘖促根,控旺促壮,减轻冻害。稻草、有机肥,沟泥等覆盖麦苗,可以起到培肥、增温、防冻、护蘖、除草、壮苗等作用。 3.科学水肥管理 合理施用冬前肥水。冬前肥水是进一步培育壮苗、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关键措施。冬前肥水的施用要根据地力、苗情、墒情、气候条件等来决定;重施拔节肥水。具体的追肥时间应根据墒情和苗情而定,一般群体适宜的高产田,宜在拔节初期至中期,对于群体偏大的麦田,宜在拔节中、后期追肥水;浇透孕穗水。孕穗期是小麦一生中需水临界期,此期一定要保证有充足的水分,减少小花退化,提高结实率,增加穗粒数;浇好灌浆水。抽穗灌浆期是小麦需水最多的时期。小麦在扬花后10-15天及时浇灌浆水,以保证生理用水,同时可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干热风,延缓叶片和根系衰老,增加粒重,提高蛋白质、面筋含量。 3.1施肥管理 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并能使小麦充分吸收各种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量元素及其它中、微量元素,促进小麦的增产、增收;合理追肥。根据苗情施拔节肥,小麦分蘖多,苗情好、长势旺,应适当晚追,如果小麦分蘖少,苗情不好,长势弱,应适当早追,有利于拔节并充分提供小麦开花期间磷、钾养分;叶面追肥,每年干热风多发季节,应用0.1%-0.2%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1-2次,每次间隔5-7天,具有抗干热风和补充磷、钾养分的作用,可使小麦增产。 3.苗期化学除草 杂草不仅与作物争水、争光、争肥,导致弱苗,降低抗病力,还是蚜虫、麦蜘蛛等害虫的隐蔽场所,并造成阴暗、高湿环境,利于各种病虫害发生。因此没有进行播前除草的田块应进行苗期除草,苗期除草要注意药剂的安全性,避免伤及禾苗,阻碍其生长。在小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生态条件概述: 我镇位于东西两湖之间,南与宋店乡接壤,北与新店、临淮乡相邻,面积58平方公里,年降水量751-1100毫米,小麦生育期间降雨量400—500毫米,无霜期221天,常年小麦种植面积3万亩左右,年平均气温15—16℃,大于0℃积温5250—5700℃,小麦生长季节积温约2266℃,能满足半冬性和春性品种对热量的需求,小麦生长季节太阳辐射量为283.47—291.2 千焦/厘米2,日照1101—1195小时,能满足小麦对光照的需求,前茬作物主要是水稻。土壤多为马肝土和水稻土,适宜种植中筋小麦和弱筋小麦。 1、小麦一生 2、我镇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3、针对我镇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3.1、品种布局上扩大半冬性品种,减少春性品种 1991年夏季大水后,我地退水较迟,引进了河南省迟播早熟的豫麦18春性品种。该品种当时无论在丰产性还是粉质食用性方面都深受农民欢迎。以后逐年扩大,90年代后期至2000年初期,包括豫麦18—64系和江苏扬麦系列等春性品种占全镇小

麦面积50%以上,但豫麦18等春性品种在我地较早播种或遇暖冬年份会提早到春节前拔节,因此易受倒春寒低温冻害,造成减产。近几年来,我地实施小麦高产攻关,引进了部分半冬性品种,丰产优质的半冬性品种,采用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单产潜力比春性品种提高75-100千克。所以,在品种布局上我地要扩大半冬性品种,减少春性品种。 3.2、实施小麦“六改”技术 小麦是秋种夏收生长期较长的跨年作物,在过去施肥水平不高和生长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是“三分种,七分管”的庄稼,也就是说即使未能种好,还可以通过大量的劳力来加强田间管理弥补不足,获得较好的产量收成。而当今时期,农村由于各种原因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一些小麦常规田管技术措施难以实施。因此,小麦种植的环节显得十分重要,实际上是“七分种,三分管”,种好是关键。近几年生产实践总结证明:我地要想种好麦,必顼实施小麦“六改”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使小麦生产走向良种化、化学化、机械化、集成化。 3.2.1、改老品种为优质、高产、稳产的品种 过去群众自留小麦种子,并且一个品种沿用多年,造成种子混杂,品质、产量降底,商品价质不高,也很难提高产量。近几年通过小麦高产攻关,实行优良品种与补贴挂钩以后,群

小麦宽窄行高产种植技术

小麦宽窄行高产种植技术 1选用良种 为充分利用宽窄行种植田间通风透光好、病虫危害轻、叶片功能期长的优势,在品种选用上应选择抗倒伏、分蘖成穗率高、千粒重较 高的中穗或大穗型品种,保证成产要素协调发展,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豫北地区早茬麦田可选用周麦16、矮抗58,晚茬可选用濮麦9 号等。 2精细整地 整地要采用机械深耕,增加土壤蓄水蓄肥能力,促进根系发育,提 高小麦抗灾能力。一般耕深要求25cm以上,同时机耕要和机耙相结合,耙透、耙细、耙平,消灭明暗坷垃。秸秆还田的地块必须深耕掩埋,旋耕地块一定要耕细耙平,使耕层土壤不过于疏松,无架空暗垡, 达到上松下实,以免造成深播弱苗、缺苗断垄和冬季受冻死苗。播前 作畦,畦宽280cm,其中埂宽40cm,每畦播种12行小麦。为提高播种 质量和速度,要用6行精量播种机播种,按要求调好行距,一次性完成播种、镇压等工序。要做到足墒下种,播深适宜,确保一播全苗。 3播种 4肥水管理 5病虫害防治 根据小麦病虫发生规律和品种的抗病性,突出防治重点,做到适时防治。豫北地区要重点防治小麦地下害虫、纹枯病、赤霉病和穗蚜。麦播时搞好药剂拌种、土壤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可用3%甲基异柳磷 或辛硫磷颗粒剂30.0~37.5kg/hm2,对干细土300kg均匀撒于地面 并随犁翻入土中。在纹枯病重发区可用5%井冈霉素水剂(按种子量 的0.5%~0.6%)或3%敌萎丹悬浮剂(按种子量的0.1%)进行拌种。防 治小麦赤霉病关键是施药预防,一般在小麦齐穗至始花期施药最好。

如遇连阴雨时,要抓住下雨间隙或雨后及时喷药防治。药剂可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kg/hm2或25%多菌灵胶悬剂3000mL/hm2,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g/hm2对水750kg进行喷雾。种植周 麦16号等易感品种田块,应视病情喷药2~3次。 小麦半精播栽培技术是在土壤地力、肥水较好的基础上,适当降低基本苗,构建合理群体,促进个体发育,从而使穗足、穗大、粒重,实现高产、高效的一套栽培技术体系。 技术要点: 一是培肥地力。要求土壤肥力中上等水平,0~20厘米土壤养分 含量有机质大于1%,全氮大于0.07%,水解氮大于60毫克/公斤, 速效磷大于15毫克/公斤,速效钾大于80毫克/公斤。 二是选用良种。选用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株型紧凑、抗逆性强、落黄和丰产性好的品种。 三是施足底肥。底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配合。一般情况下,每亩施尿素5-10公斤,磷酸二铵20-22.5公斤,硫酸 钾10-15公斤。 四是深耕细耙,提高整地质量。适当加深耕层,破除犁底层。 地面平整,明暗坷垃少,土壤上松下实,促进根系发育。 五是坚持足墒播种。播种墒情要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5%~80%, 用精播或半精播机播种,要下种均匀,深浅一致,播种深度3~5厘米,等行距或宽窄行播种。 六是适期播种。精播栽培要求冬性品种日平均气温16~18℃, 从播种到小麦越冬开始基本停止分蘖时,有0℃以上积温600~650℃为宜。天津地区可以在9月28日至10月3日播种。 七是适宜播量。 半精量播种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入 A 去兴入A 4 44 4 卜* >农民培训工程$ ;培训资料5 一、小麦的生长发育特性: 根据小麦生长过程中对温度和光照的要求,分为三种类型,即 冬性、半 冬性、春性小麦。我市种植的扬麦系统均为春性小麦,主 茎叶片11 - 12 张。 小麦的一生经历着发芽、出苗、分蘖、越冬、返青、拨节、孕 穗、抽 穗、开花、灌浆和成熟等生育过程。小麦的根、茎、叶、蘖、 穗和籽粒等器 官就在各生育过程中有序地分化形成和发育,完成一 个完整的生育世代。 小麦从种子萌发至新种子成熟,根据其生长发育规律和穗数、 粒数、粒 重等产量构成因素形成与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相互联 系的生长阶段。 1、 营养生长阶段(小麦从播种出苗至分蘖越冬) :时间从10月 下旬到2月上旬。这一时期主要生长根、茎、叶、蘖等营养器官, 称为营养生长阶段。春性品种适期播种,约经 进入3叶期麦苗开始分蘖和发生次生根。 叶,发生2-3个分蘖, 4 - 6条次生根,当日平 均气温稳定下降到 以下,麦苗地上部生长缓慢或停止,进入越冬期。 营养生长阶段是小麦生产中争早苗、全苗、壮苗,促进冬前分 蘖和发 根,奠定穗数的重要时期,也是为壮秆大穗打基础的时期。 2、 营养生殖生长阶段(从返青拨节至孕穗阶段) :时间从 上旬到4月中旬。这一时期是小麦根、茎、叶生长最旺盛的时期, 穗的分化和发育也 主要在这一时期完成。春性品种小麦通常在 期、半冬性品种在5叶期开始幼穗分化。当日平均降至3C 以下进入 越冬期。 到翌年早春,日平均气温稳定回升到 3C 以上,麦苗明显恢 -1 -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7天左右出苗,幼苗 在冬前,主茎出生5 - 6片 3 C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汇总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一、小麦的生长发育特性: 根据小麦生长过程中对温度和光照的要求,分为三种类型,即冬性、半冬性、春性小麦。我市种植的扬麦系统均为春性小麦,主茎叶片11-12张。 小麦的一生经历着发芽、出苗、分蘖、越冬、返青、拨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和成熟等生育过程。小麦的根、茎、叶、蘖、穗和籽粒等器官就在各生育过程中有序地分化形成和发育,完成一个完整的生育世代。 小麦从种子萌发至新种子成熟,根据其生长发育规律和穗数、粒数、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形成与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生长阶段。 1、营养生长阶段(小麦从播种出苗至分蘖越冬):时间从10月下旬到2月上旬。这一时期主要生长根、茎、叶、蘖等营养器官,称为营养生长阶段。春性品种适期播种,约经7天左右出苗,幼苗进入3叶期麦苗开始分蘖和发生次生根。在冬前,主茎出生5-6片叶,发生2-3个分蘖,4-6条次生根,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3℃以下,麦苗地上部生长缓慢或停止,进入越冬期。 营养生长阶段是小麦生产中争早苗、全苗、壮苗,促进冬前分蘖和发根,奠定穗数的重要时期,也是为壮秆大穗打基础的时期。 2、营养生殖生长阶段(从返青拨节至孕穗阶段):时间从2月上旬到4月中旬。这一时期是小麦根、茎、叶生长最旺盛的时期,穗的分化和发育也主要在这一时期完成。春性品种小麦通常在4叶期、半冬性品种在5叶期开始幼穗分化。当日平均降至3℃以下进入越冬期。到翌年早春,日平均气温稳定回升到3 ℃以上,麦苗明显恢

复生长,进入返青期;随着温度上升,麦苗同化作用加强,根、茎、叶、蘖的生长量不断增加,幼穗继续分化发育,至拨节期植株基部节间开始伸长,生长中心明显转向麦穗和茎杆;分蘖达高峰值(拨节前15天)并开始向两极分化后,冬前早生低节位分蘖迅速生长向成穗方向发展,春后发生的高节位分蘖渐次死亡,幼穗由拨节前的小穗分化为主转向拨节后的小花分化为主。至孕穗期小花向有效和无效两极分化,可孕小花数可决定。 因此,营养生殖生长阶段是培养合理群体,巩固穗数,形成壮秆,争取穗大粒多的关键时期,也是为粒重奠定基础的时期。 3、生殖生长阶段(从抽穗至灌浆成熟):时间从4月中旬到6月上旬。小麦抽穗后,麦株开花受精形成的籽粒和灌浆成熟,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生长趋于停止,此为生殖生长阶段。此阶段是决定结实粒数、籽粒重量和品质的重要时期,是籽粒产量的最终决定期。养根保叶、延长后期绿色叶片的功能期,提高光合生产效率,是增加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 二、小麦的产量形成 (一)小麦产量构成因素 小麦的经济产量是由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三个因素构成,叫做产量构成三因素。 产量计算公式为:亩产量(公斤)= 每亩穗数×每穗平均粒数×千粒重(克) 1000×1000 小麦产量构成三因素的组合数值受品种特性、生态环境、肥水条件和栽培技术等因素影响。当产量构成三因素协调发展时,才能获得高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