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服务在防灾减灾的应用

气象服务在防灾减灾的应用
气象服务在防灾减灾的应用

浅析气象服务在防灾减灾的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公共气象服务发展面临的新要求,分析了气象服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措施。关键词:气象服务;防灾减灾;应用

中图分类号:q938.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公共气象服务发展面临的新要求

气象服务问题始终是气象工作的核心问题。公共气象服务是气象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气象服务的关键和核心之一。公共气象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探讨如何建立我国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中的公共气象服务是实现我国气象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台风、暴雨(雪)、雷电、干旱、大风、冰雹、大雾、霾、沙尘暴、高温热浪、低温冻害等灾害时有发生,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以及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农作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也相当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由于气象与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内在联系日益紧密,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气象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发生深刻变化,应重视专业气象服务工作。因此新一代气象服务体系的能力必须适应政府的重大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运用高科技手段,开展涵盖决策服务,以公共服务系统为核心,形成多层次的网络结构,再根据各地的特色需求,相互补充,提高服务效率,避免重复,浪费资源。

气象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气象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气象行业背景 天气信息作为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不可能守在电视机前,也不可能随时上网查询。于是,无法及时看到传统媒体或网站发布的天气预报信息。紧急灾害性天气情况出现时,气象发布单位不可能靠电话来通知群众,传统媒体又可能及时性不强或有地点或手段限制,无法在短时间迅速将紧急灾害情况通知到个人,以达到防灾减灾,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 同时,由于气象服务单位的跨地区作业性质,单位内部办公地点分散,内部通知不容易以低成本的方式,及时高效的方式送到员工手中。 随着手机的普及,人们的沟通变得容易便捷,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短信(SMS)在这一移动信息化浪潮中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何充分利用移动运营商提供的优良质量的通信网络,充分利用短信这一便捷的通道?同时又如何结合气象服务行业自身业务需求,有效的和现有气象IT系统进行结合。这些问题成为我们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移动代理服务器将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气象行业应用】 内部办公类的短信业务 针对气象行业办公人员工作场所的流动性,通过移动代理服务器来实现行政管理方面的功能。可方便实现内部会议通知、通讯录查询、邮件到达通知、办公人员调度、员工关怀等等,均可方便实现,可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对办公自动化、日常管理及业务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移动气象短信业务 针对互动节目的特性,采用短信进行交互式操作量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客户通过发送特定的短信参与到节目中,通过节目的反馈来和观众/听众进行交流。 业务名称业务指令用户短信编写样例系统回复样例业务描述 气象新闻QXXW QXXW#100021#071211 (100021:用户编 号;071211:年/月/日) 尊敬的***客户,您的用户号为 100021,你所查询的07年12月 11日的气象奇观为:无 气象消息、气象灾 害、气象警报、气 象奇观、气象科普 等。

当前蔬菜生产防灾减灾技术措施(2020)

当前蔬菜生产防灾减灾技术措施(2020) 2020年6月12日 近日,气象部门发出我市暴雨橙色预警信息,淮安地区将出现连日降雨乃至暴雨天气,并伴有雷暴大风,将对在田蔬菜作物带来不利影响。为降低灾害危害程度,减少损失,特对当前蔬菜生产提出如下防灾减灾技术意见。 1、高亢田块注意清沟理墒,及时排涝。蔬菜抗涝渍害能力差,在雨后要突击对农田内外三沟进行排查,做好田间三沟的疏通、清淤工作,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所有田间沟渠要能保证日降雨量200mm不积水,便于及时排除积水。 2、低洼田块、苗床等特殊田块要重点防范。暴雨天气,雨猛水急,低洼田块容易出现排水困难甚至外水倒灌现象,发生田块被淹导致绝收等严重后果。当前,夏秋季茄果类蔬菜已开始育苗,对已经部好苗盘的苗床应该重点防范,以防苗床进水,幼苗受灾,影响夏秋季定植、生产。在生产上除保证沟系配套外,有条件的应配备动力抽水设备,如柴油机+直流泵,将田块或苗床周围提前打好水坝,必要时强行抽水应急。 3、对棚室设施及时进行修缮加固。暴雨天气,常伴有大风,要在保证安全基础上,及时对棚室设施进行修缮加固,对已经破损但尚有使用价值的农膜要及时修复,以防进一步破损;对已无使用价值的农膜要及时换膜。对棚膜上的压膜线、卡槽、压膜簧、木桩、地锚等固定设施已经松动的,要及时补充或加固。年久失修的大棚抵御风害能力较差,对已经断裂或锈蚀严重的钢架要及时换掉,以防止大棚坍塌造成更大损失。 4、及时松土除草、追施。大雨初晴,有条件农户应使用遮阳网覆盖。大雨过后,部分蔬菜田块特别是露地蔬菜容易造成肥份流失,必须及时施肥,可使用具有增强蔬菜抵抗力的速效肥进行叶面喷施。密生的蔬菜,注意间苗拔草;分行栽植的蔬菜,注意中耕除草。 5、对损失严重的田块及时换茬。如因受淹造成菜苗无存活可能,或无补救价值,要及时换茬或重新定植。目前在田设施蔬菜主要有辣椒、西瓜等,如受淹严重,应及时清田,准备下茬育苗或定植。露天蔬菜可及时清田,并提前育苗,可在7月底至8月份定植甘蓝、西兰花、松花菜等。 6、及时防治病虫害。雨季田间湿度较大,菜田易发生霜霉、根腐等病害以及夜蛾类、蜗牛等虫害,应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及时防治病虫害。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决策气象服务方案

2012年决策气象服务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决策气象服务流程,改进决策气象服务质量,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的针对性、敏感性、综合性和时效性,全力做好2010年决策气象服务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决策气象服务产品 决策气象服务产品主要包括《重要天气预报》、《重要气象信息》、《专题气象服务》、《领导专报》、文件、手机短信等,服务对象为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和人武部以及防汛抗旱指挥部、森林防火指挥部、农业局、救灾办等有关部门。 表1:决策气象服务产品表 二、2012年决策气象关注重点 1. 2012年分月关注要点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新县分月天气气候特点、主要气象灾害、农事活动和社会活动

3、定期服务内容 (1)5月21日-6月20日,“三夏”专题服务材料,二级服务范围 (2)9月21日-10月20日,“三秋”专题服务材料,二级服务范围 (3)汛期早 8点,24小时雨情资料服务,二级服务范围 (4)5月30日、9月29日分别发布两个黄金周预报服务 (5)12月~2月,春运专题气象服务。 4.分级服务范围 (1)一级服务范围为情况异常紧急情形:县委常委成员、县委办、县政府办;县政府县长及相关副县长、应急办;县人大主任、副主任、办公室,县政协主席、副主席、办公室。传真:县防汛办、森防办、水利局、安监局、公安局、教体局、广电局(电视台)、公安交警大队、财政局、救灾办、农业局、交通局等有关部门(2)二级服务范围为情况重要情形:县委办、县政府办、应急办,县安监局、教体局、广电局(电视台)、公安交警大队、农业局、交通局,有关局(办)。 (3)三级服务范围为一般情况:县委办、县政府办、应急办,县安监局、教体局、广电局(电视台)、公安交警大队、农业局,有关局(办)。 三、决策气象服务流程

无人机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无人机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6-11T10:23:21.710Z 来源:《科技研究》2019年3期作者:郝亚明吴美欢[导读] 本文简单介绍了无人机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具有技术先进、操作简单易学、成本低、审批手续简单,因此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气象观测、退牧还草工程实施、森林防火服务、人工影响天气开展等多个领域之中,以弥补传统气象服务手段的不足之处。(新疆且末县气象局新疆且末 841900)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无人机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具有技术先进、操作简单易学、成本低、审批手续简单,因此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气象观测、退牧还草工程实施、森林防火服务、人工影响天气开展等多个领域之中,以弥补传统气象服务手段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无人机;气象服务;应用引言 且末县隶属于新疆巴州,位于东昆仑山、阿尔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气候复杂,多大风、沙暴等灾害性天气。气象观测可以提供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对地方政府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对于保证经济的正常有序发展和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提供有力的技持。传统的气象探测包括地面观测和高空探测,其中地面气象观测是对近地面的气象要素进行逐日逐次的观测,包括风向、风速、干湿度、云量、降水等气象要素数据。而高空探测是对大气中的各个高度的气象状况进行观察、测定以及数据要素的收集。 无人机指的是无人驾驶的飞行器,是通过无线电来进行遥控设备或者利用自备的程序来进行操作的飞行器。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利用现有成熟的技术来实现气象服务,可以解决如高山阻隔或者突发性的自然灾害的特殊环境,而常规的气象监测手段却无法进行实时的监控,此时无人机就可以完成这些任务。而且无人机的物料成本及发射和运营成本都比较低,讯号失联现象较少,运载量高,具备一定的持续动力,把无人机应用于气象服务中,是常规气象监测手段的有益补充,并且将会逐渐成为现代气象事业中发展的趋势。本文简单介绍了无人机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具有技术先进、操作简单易学、成本低、审批手续简单,因此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气象服务之中,弥补气象服务手段的不足。 1无人机的技术优势 1.1技术先进、机动灵活 无人机是搭载航空的平台,装载上气象监测模块以达到在指定的空间里进行气象监测。和传统的气象监测手段相比,无人机搭载的气象监测系统更为灵活机动,适合于对突发气象应急灾害事件的要素进行监测。无人机上的高清摄像机还能够对气象灾害环境进行实时的拍摄,而监测人员能够在应急预警中心进行实时的监控。 1.2操作简单 无人机的操作是需要工作人员来进行的,通过遥控操作,正如操控玩具遥控车、遥控飞机一般,很容易上手。而真正的载人飞机却需要飞行员强健的身体素质。因此,无人机的操作技术简单,可以在飞控系统上带上GPS、气压高度计、陀螺仪等,并且可实现空中保持飞行状态及空间位置的记录,还能够实现失控自动沿原路径返航的功能。 1.3实现气象要素收集的简单化 搭载了气象仪器的无人机能够为日常的天气进行分析预报,并能为各种规模的气象试验活动提供大量的探测数据,尤其是在沙漠或者地面台站稀少的地域,通过任务的性质来选择无人机的机种,能够实现气象远程监控及数据要素的收集。 1.4成本低 随着科技的发展,飞控的种类和功能越来越多,受到竞争的原因,无人机的价格越来越低,并且相关方面的配件也都越来越便宜。 1.5审批简单 7kg之下的无人机不需要向空管部门进行空域的审批,不需要接入民航局的无人机云系统,只需在机身标注型号、编号、联系方式即可中,也不需要装上电子围栏,只需了解哪里是禁飞区即可。 2无人机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各种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给社会各行各业都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且末县气候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因此,气象服务对于社会各行业更为重要。利用无人机进行气象灾害的监测、气象灾害的收集,减缓气象灾害对于社会经济造成的损失,对于地方经济的正常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1 气象观测应用 气象预报准确预报离不开大量的观测数据,观测数据越多越全面,天气预报时效性和准确性越高。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气象观测技术也不断升级,将气象探测设备与无人机应用于低空气象探测已势在必行。2018年12月全国唯一的小型无人机气象观测示范网在汉中市宁强、佛坪、勉县、镇巴正式启动,试验将观测地面到1500m高空的气温、湿度、气压、风向、风速、大气成分垂直观测,获得各观测要素秒级数据,同时开展实景观测。通过此次科学实验,为我国全面开展小型无人机气象观测业务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整体系统设计和业务规范,同时开展无人机气象观测应用先行研究。 2.2 退牧还草 人工影响天气对退牧还草工程作用很大,但是牧区地处高海拔山区地形因素限制了传统的流动火箭车作业,运用无人机可以到达流动车到达不了的地区进行催化剂的撒播,提高催化效率等。气象局可充分发挥部门职能,抓住有利人影作业条件,利用无人机撒播催化剂,大力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切实缓解了牧区草场旱情,为当地退牧还草工程项目顺利完成提供优质高效的气象服务保障。 2.3林业防火 森林火灾在是林业的重要灾害之一。无人机的气象探测系统可以实现同步采集飞行区域内的温度、相对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气象参数。无人机可到达人或车无法到达的山区内,及时发现森林火情,第一时间采集火场的各类气象要素信息,可为消防等应急救援力量提供准确的气象要素信息,便于其分析林火发展态势,为救援提供气象决策服务。 2.4人工影响天气

河南省专业气象服务基准收费标准

附件1 河南省专业气象服务收费标准 序 号收费项目 计费 单位 收费标准备 注 1 建构筑物、易燃易 爆危化品场所和设施 防雷(防静电接地) 装置定期检测、电气 设备等电位接地检测 每个 检测 点 检测点高度15米以下 的100元,每增高5 米,每个检测点加收5 元。 1-4项包含 SPD安装检 查,不含SPD 的性能测 试,SPD性能 测试按第5项 执行;对于 无法用建筑 面积计量的 特殊建构筑 物(如油气 站、化工、 管线设施 等)跟踪检 测费可按检 测点计费。 2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 防雷(防静电接地) 装置定期检测 实用 面积 每平 方米 100平方米以内,每平 方米100元,超过100 平方米部分按每平方 米50元计收,不含空 间电磁环境检测评估 费。 3 新、改、扩建构筑 物防雷装置施工跟踪 检测(不含电气设备 等电位接地检测) 建筑 面积 每平 方米 三类建构筑物0.8 元,一、二类建构筑 物加30%。 4 新、改、扩建电子 信息系统防雷装置、 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装 置施工跟踪检测 项 按防雷装置总造价的 5%计收。 5 SPD 性能测 试 压敏电压 (启动电 压)、漏电 流片 120元分电源、信 号(含天 馈)两大 类。 标称电 流、残压 800元 无法用建筑

6 建构筑物、易燃易 爆场所防雷装置设计 技术评价 建筑 面积 每平 方米 三类建构筑物0.15 元,一、二类建构筑 物加30%。 面积计量的 特殊建构筑 物可以按占 地区域面积 计费。 7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 装置、雷击电磁脉冲 防护装置设计技术评 价 项 按防雷装置工程总造 价的2%计收 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 空间电磁环境检测评 估 次3000元 9雷击风险评估项 1000万以下(含1000 万)1.2‰;1000- 5000万0.9‰;5000- 10000万0.6‰;1 亿-10亿0.3‰;10亿 以上0.1‰。 按项目投资 总额差额定 率累进计收 注:1.专业气象服务机构按照上浮幅度为0,下浮不低于成本的原则确定具体收费标准。2.每个项目收费不足300元的按300元计收。3、对防雷装置检测不合格项目,经整改后,一次复检合格的,不另行收费;一次复检后仍不合格的,需整改后再次复检的,其收费按复检内容对应的定期检测项目计点收费标准的50%收取。气象技术服务收费标准中已包含出具的技术报告、证照工本费、制作费等费用。 附件2 建(构)筑物、易燃易爆危化品场所

气象服务中心工作计划

气象服务中心工作计划 气象服务中心工作计划 1、坚持公共气象服务方向,完善现代业务服务体系。 一是要切实加强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工作。提高气象灾害预测 预报预警业务能力和水平,提升气象灾害防御效益;全面拓展气象 服务领域,积极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候论证和农业气象服 务业务;切实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工作,巩固完善和扩大12121电话、手机短信服务面,扩大其宣传面。提升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播出质量,扩大气象信息覆盖面,建立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气象灾害应急工作机制。 二是进一步加强监测网络建设,主要是加强自动站建设。按 照规划我市在未来三年内自动气象站将达48个,结合山洪地质灾 害非工程措施的实施,明年计划新建自动气象站20余个,改造自 动气象站3个。 三是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业务质量。要加强技术学习和培训,开展岗位练兵、劳动竞赛活动,提高业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自 动雨量站的监控和管理,实行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确保自动雨 量站的正常运行加强情报服务工作(灾情、雨情、农情);继续抓好长、中、短期及重要气象信息的发布,做到及时、准确、周到、 贴近生活,力争基础业务质量进入全市前列。

四是充分发挥气象科技优势,积极探索气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积极开展气候资源普查,摸清气候资源家底,建立本地气候资源数据库;要积极开展气象可利用资源即风、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资源的专项调查评估和开发利用工作;要积极开展重大建设项目气候论证和气候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增强预测预报预警能力,提高公共气象服务水平。 进一步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平台、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及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提高业务平台的预测预报预警能力,切实加强和规范气象志愿者队伍管理,加大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乡镇气象志愿者(信息员)队伍的作用。 3、加大依法行政力度,认真履行行政职能责任。 一是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和《省雷电灾害防御条例》,提高全民雷电安全意识。 二是要切实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认真履行行政职能责任。在执法的过程中要做到依法、廉洁、诚信、人性、创新、高效。要完善决策机制,按照行政服务中心的要求,切实抓好网上审批工作,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扩大政务公开的范围,提高行政行为的透明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是要切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争创优良业绩。要教育全局干部职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弘扬气象人精神,在服务的过程

气象领域的GIS应用

气象领域的GIS应用 1 GIS在气象领域的应用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气象的时空分布差异大,自然灾害频繁。从古到今我国人民既受益于天气,也受害于天气,与自然灾害进行了长期的斗争。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口的增加、环境的变化,气象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及人民的重视。因此在传统调查、规划、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引进先进的技术,将更有助于加快信息的获取、更新,促进气象行业的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门重要的空间信息技术,在越来越多的信息系统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气象信息既包括空间地理信息,又包括大量与空间密不可分的气象属性信息。气象数据本质上也是地理信息,因为气象中的风速、温度、气压等都是相对于具体的空间域和时间域而言,没有地理位置的气象要素是没有任何意义的。GIS技术优势在于可以海量管理和查询气象信息,可以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与数值模型计算相结合,还可以形象直观的可视化表达模型计算结果;GIS空间分析能力还可以与气象信息技术相结合,提供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并采用一定模型为决策服务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在气象领域中引入GIS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GIS在气象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并不觉限于空间数据的管理发布,它辐射到整个系统的各个环节,从数据组织、存储、管理到功能的实现与应用,能够与气象业务充分结合,为整个气象信息化系统提供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GIS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平台,针对气象领域的特点,提供数据组织策略、强大的GIS功能集成、丰富的Web展现、三维渲染和遥感处理等功能。 2 基于GIS的数据组织 GIS平台数据管理机制能够克服异构和分布式带来的气象数据使用障碍,建立一个理想的应用环境,既可以保留数据异构和分布性的优势,同时也可以为更多资源共享、处理协同与任务合作方面的用户提供一致化的服务接口和方式。 2.1 分布式数据管理 基于GIS的气象数据可以实现分布式数据管理,采取“纵向多级、横向网格”的组网方案。分布式数据的存取操作、增量式订阅和发布技术均采用面向“服务”方式进行,充分体现“面向服务”的最新设计思想。通过面向“服务”设计思想和面向“地理实体”的数据模型相结合,增量式订阅和发布技术使网络节点之间、父节点与子节点之间,因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数据库平台、不同数据大小而产生的“异构数据库”可实现增量更新与同步。 图2-1 气象GIS平台分布式数据管理原理图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建议我国地域辽阔,天气变化万千,洪水、飓风、龙卷风、地震等不可抗性灾难频发,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近50年来,我国每年由地震、地质、旱涝、海洋、疫病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另外,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

气象局互联网+气象服务平台建设招投标书范本

竞争性谈判文件 采购项目编号:宁政采招()号 采购项目名称:西宁市气象局互联网+气象服务平台建设采购单位:西宁市气象局 集中采购机构:西宁市政府采购中心 年月

目录 第一部分投标人须知前附表……………………………………………………………………………………第二部分投标人须知………………………………………………………………………………………………. 一、说明………………………………………………………………………………………………………………….. 二、竞争性谈判文件说明…………………………………………………………………………………………… 三、谈判响应文件的编制…………………………………………………………………………………………. . 四、谈判响应文件的递交…………………………………………………………………………………………… 五、评标……………………………………………………………………………………………………………………. 六、资格审查程序及方法………………………………………………………………………………………….. 七、评标程序及办法………………………………………………………………………………………………… 八、评审结果………………………………………………………………………………………………………………… 九、授予合同………………………………………………………………………………………………………………. 十、串通投标的认定及处理办法…………………………………………………………………………………. 十一、废标…………………………………………………………………………………………………………………十二、处罚…………………………………………………………………………………………………………………十三、其他…………………………………………………………………………………………………………………. 第三部分西宁市政府采购项目合同书范本…………………………………………………………….. 第四部分投标文件格式……………………………………………………………………………………….. 第五部分采购项目要求及技术参数………………………………………………………………………. (一)投标要求…………………………………………………………………………………………………………….. (二)项目概况及技术参数………………………………………………………………………………………

县局专业气象服务的思考

县局专业气象服务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8-10-18T14:00:46.160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8年8期作者:王亚靖[导读] 随着气象部门的气象服务发展,扩大气象信息服务的覆盖面,拓展了服务的领域,丰富了气象服务产品,最大限度地提高气象科技服务的针对性 山西省怀仁市气象局山西怀仁038300 摘要:随着气象部门的气象服务发展,扩大气象信息服务的覆盖面,拓展了服务的领域,丰富了气象服务产品,最大限度地提高气象科技服务的针对性,专业性来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基层气象部门要做好气象服务工作,为基层单位和群众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进行扎实的改进,推动基层气象部门专业气象服务发展。 关键词:公共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 一、引言: 在网络新媒体发展迅速的时代,从新形势下气象科技服务的定位、气象科技服务产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而且当前社会及行业需求气象科技服务的未来趋势集约化及时准确结合新媒体的服务手段,更好创新开发针对各行各业气象科技服务平台,社会化参与的机制探索实现服务现代化,服务队伍专业化,服务机构实体化,服务管理规范化,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在重大活动,科学决策,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等提供有力的服务支撑. 二、专业气象科技服务 内涵:公共气象服务包括决策服务、公众服务和专业服务。在新形势下,气象服务要向气象灾害防御拓展。属性:公益性是本质属性;气象科技服务就其服务内容和服务效果而言,属于公共气象服务的范畴。决策服务为各级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的气象信息服务;公众服务为公众提供气象信息服务例如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等.而专业气象服务是为经济社会特定行业和用户提供的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以及保障重大活动,重大工程及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等提供的服务.面向行业的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有农业、扩大气象信息服务的覆盖面,拓展了服务的领域,丰富了气象服务产品,最大限度地提高气象科技服务的针对性,专业性来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根据气象服务体制改革的需求,探讨面向社会的气象科技服务,尤其专业专项气象服务努力方向,面临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做了一些分析。 三、未来发展的趋势及努力的方向 专业服务集约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即按照适应需求、集约高效的气象服务业务体制要求,建立上下协同、分工合作的服务模式,完善统一管理、分级服务的发展机制,形成省、市、县三级集约化发展、技术共享、队伍专业、机制高效的发展模式。专业气象服务是气象科技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发展专业气象服务,是气象现代化发展,推进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的有效途径。面向行业的专业气象服务农业、水利、国土、交通、能源电力、铁路、旅游、林业、卫生、环境等,研发所涉及的所有业务系统,提高业务整合与应用能力,使先进的气象科技服务本地化应用自然对接接入所需行业,发展各级各类专业专项服务无缝整合,让良好的业务框架可支撑各类行业气象应用服务,投入长效运行机制。 气象服务的重点任务:防灾减灾服务、应对气候变化、公众气象服务、农业农村服务、城市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重大保障服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服务;基层业务系统中明确四项业务:气象灾害防御业务系统、决策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公众气象服务业务系统、专业气象服务业务系统;这样在改革发展中,采取多种机制促进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同时,使专业气象服务探索转换为社会服务化参与机制,建立覆盖水文地质、交通旅游、能源电力、农业农村、环境、卫生等多个领域的专业气象服务业务,强化了重点地区、重点时段、重点天气等专业气象保障服务,在森林草原防扑火、旱区降水影响评估、强降水次生灾害气象预警、大江大河及中小流域水文气象服务等重大或应急气象保障任务,精细化的专业气象预报服务更好的发挥作用,提供有力支撑。 与农业局合作春耕春播服务专报和秋收专报和气象旬报,还有每个月统计防灾减灾动态为灾情统计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公众做的春运专题预报,以及县里的各种重大活动做的专题预报,为林业局制作森林防火专报,并预测当前的森林火险气象等级,为森林防火工作做宣传。而专门针对汛期,遇到暴雨天气时,我们和国土资源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与水利局联合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有效做到了防汛预警和转移避险等防范工作。 四、专业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气象科技服务不适应、不满足社会各行各业需求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预报预测准确率、气象服务的精细化,针对性不够;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增多,应急联动响应机制仍需完善,与公众的需求相比,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 (二)气象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滞后队伍总量、结构不完善、科技素质不高,缺乏真正的开发科技服务领域的专业人才;这样制约了拓展专业气象服务的领域。 五:结语: 综上所述,气象专业服务工作的效益评估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气象专业服务工作及其效益评估的研究,不断创新,在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参考文献: 【1】王云浙江气象,2014(01):23-27基层气象部门服务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和思考【2】王冰《科技创新导报》2014(22):107关于基层气象部门发展防雷事业的思考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教案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综合思维: 1.通过图文资料的阅读分析,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含义及特点。 2.通过探究讨论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二、地理实践力:掌握一些阅读卫星图片的简单方法以及地理信息技术防灾减灾工作原理。 三、人地协调观:增强学习科学、服务社会的信念,进一步树立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坚定信念。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其特点。 2.举例说明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及地理信息系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激趣诱思 2019年3月21日,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高分五号和六号两颗卫星正式投入使用,为我国环境监测、资源勘查、防灾减灾等行业提供高质量、高可靠的高光谱数据,在我国高光谱分辨率遥感卫星应用方面具有示范作用,在掌握高光谱遥感信息资源自主权、满足国家需求等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遥感技术可用于哪些自然灾害的监测? 二、基础梳理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后完成以下基础知识的梳理 (一)遥感技术 1.定义:遥感技术是利用装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

人造卫星)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 2.特点 (1)探测范围大。 (2)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 (3)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4)能够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 3.应用 (1)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预警。 (2)能够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并对灾情统计、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链接生活 梳理完基础知识后教师引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遥感技术为什么能在灾害救助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提示:由于遥感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的特点,所以应用领域十分广阔。 问题探究 据俄罗斯媒体2019年4月16日报道,目前全球共有438颗地球遥感卫星在轨,中国拥有最多的大型遥感卫星,合计有84颗。遥感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在汶川大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中,遥感系列卫星通过实时对地成像观测,为地面指挥、抗灾救助、灾情核实、恢复重建等提供了海量信息支持。 结合材料探究: (1)遥感技术要借助飞机、飞船、卫星等运载工具,试分析运载工具的运行高度会对遥感结果产生哪些影响。 (2)如何应用遥感技术进行灾害监测? (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1.定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一种地理信息技术,它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和导航。 2.组成??? 卫星星座——空间部分 地面监控系统——地面控制部分信号接收系统——用户部分 3.特点

气象微信公共平台技术方案

微信公共平台技术方案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项目背景 在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PC互联网已日趋饱和,移动互联网却呈现井喷式发展。截止2014年10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超过6亿。伴随着移动终端价格的下降及wifi的广泛铺设,移动网民呈现爆发趋势。 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迫切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乃至在移动过程中都能方便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6年版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深度调研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显示,从发展的结果看:游戏、广告和电商三个细分市场催生了中国PC互联网三巨头,腾讯、百度、阿里巴巴。有资金、经验、技术和用户优势,加快了移动互联网建设的进程。 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较前一年增加了7000万,手机网民占网民总数超80%,手机和移动设备成为互联网的第一入口。2015年1月,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净增492万户,总数达到8.8亿户,同比增长5.1%。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达到8.39亿户,对移动电话用户的渗透率达到65%,与2014年同期持平。手机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地位。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全民时代。

1.2.什么是微信公众号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软件,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功能,也更灵活、智能,且节省资费。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这一半台的一大特点在手机订阅账弓,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仅需通过自主“关注”“订阅”,信息就可直达用户的手机桌面,更适合“一对一”的精准传递消息。山于微信可发送语音、文字、表情、图片、视频等各种信息,表现形式活泼多样,为人们的表达提供了多种方式。 1.3.建设原则 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系统是气象局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产品制作分发管理系统,涉及的信息包括各类天气服务、预报预警、生活信息发布等,系统具有信息推送、信息查询、常规个性化定制等功能,能够与气象局已有业务系统实现数据对接,兼容。并且充分利用现代化高科技的微信服务开放平台,在气象局已获得大量的气象探测和灾害性天气监测信息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分发、共享、建立规范化的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平台,为广大群众提供最新、连续、无缝隙、最便捷的气象服务。

探究气象服务应用的重要性及措施

探究气象服务应用的重要性及措施 摘要气象服务的应用是指可以根据自然环境的条件以及气候的变化进行监测,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一定的依据,进而减少生产生活的损失。在如今的发展形势下,对于气象服务的方法和途径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使气象信息能够在多渠道多领域被广泛应用,切实的對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方便,这样才能够使其发挥最根本的作用,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关键词气象服务应用;重要性;措施探究 我国的气象应用目前的发展较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国的旅游交通以及其他的农业各方面发展十分迅速,而气象的应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也提供着十分重要的依据,给人们的各项活动提供气象的参考,因此对气象的信息进行精准和及时的传播,可以让在各个行业工作的人们得到及时有效的信息,进而做好防灾减灾的准备,而且气象服务也可以对各种恶劣的气象环境进行实时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通知相关的部门采取措施,确保降低更多灾害的影响。 1 气象服务的重要性 1.1 利于农业气象灾害预防 随着目前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气象信息的服务已经无法达到农业管理人员的需求,因此对部分概念以及现状存在的问题,都需要进行分析探讨,并且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善气象信息的准确性,增强可靠性,加快气象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建设,积极的扩展服务领域,提供多样化的气象信息产品。可以推动气象科技服务在农村的建设中更广泛的利用。通常情况下,我受到的自然灾害主要是干旱或者是雷电的影响,这样就会导致农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损失,加强气象服务可以使农业受到更少的伤害,有利于防灾减灾,在这个过程中,气象服务还能够让人们更好的判断雨水和雷电的情况,这样可以让人们适当的开展人工降雨,就可以很好地减轻地区的其他灾害,同时气象服务也为农业的发展和粮食的生产提供了防灾减灾的理论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有利于建设公共服务体系 气象公共服务体系是可以保证生产以及气象服务的关键,不断加强气象服务有利于气象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而且还能够扩展气象服务的领域,有利于多种气象信息的平台更加完善,促进多渠道的应用。公共服务体系的健全可以保证气象服务更加完善,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且为气象服务提供了依据和制度保障。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能够不断推动气象服务应用的发展,可以试着向服务推动到更加广阔的空间,为产业的发展和生产活动提供了防灾减灾的理论指导,有利于整个气象的服务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加强气象服务也促进了气象科技和气象灾害的防御的宣传,普及了这方面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气象

防灾减灾工程专业介绍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81405) Disaster Prevention Mitigation and Protection Engineering 学科门类:工学(08) 一级学科:土木工程(0814)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服务于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桥梁工程、采矿工程、环境工程等领域。我校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的特色是工程抗震安全评价、工程抗爆模拟与防护、基础隔振与振动控制及城市防灾减灾。研究方向涉及土木、水利及交通工程的抗震、抗爆,已建大型工程的健康诊断和病险结构物检测与监控,岩、土边坡的动力稳定性与加固等内容。我校是国内较早开展工程抗震减灾研究的单位之一,拥有国际上先进的全自动多功能振动扭剪三轴仪、共振柱三轴仪、美国MTS公司的双向随机模拟地震振动台和大型的液压伺服动态加载系统等试验设备。在岩土体和结构动力分析理论与动力计算方面具有较强的研究基础,研制了多套具有自己特色的抗震分析软件。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安全性研究、地震危险性分析与评价、病险结构的检测和监控、爆炸灾害模拟等方面,已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并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一、培养要求 本学科专业培养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方面的高层次人才,能够承担高校教学、科学研究或大型工程技术研发与管理等方面工作。要求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有关的工程实践知识,熟练阅读外文资料,能熟练应用现代基础理论和先进的计算、实验技术手段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的工作能力,以及解决土木及水利水电工程中与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相关的重大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地震灾变与工程抗震Seismic-induced catastrophe and Anti-seismic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爆炸力学与工程抗爆Explosion mechanics and protection of explosion disaster 3、基础隔振与振动控制Base seismic isolation and shock absorption 4、城市安全与防灾减灾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city disaster 三、学分要求 博士生课程总学分为18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为12学分,非学位课程为6学分。另设教学环节。 四、课程设置

全国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数据存储规范

全国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数据存储规范 (试行) 中国气象局 2016年11月

前言 全国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综合数据存储规范的制定以《气象结构化数据存储规范(初稿)》、《全国农业气象数据库环境技术规范(试行)》和《全国精细化气象格点预报数据规范》为基础,依托中国气象局CIMISS云平台,是对《气象结构化数据存储规范(初稿)-农业气象分册》、《全国农业气象数据库环境技术规范(试行)》的补充和完善,是全国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的数据参考规范。主要包括基础气象资料库、农业气象观测数据库、农业气象专题产品库、农业气象野外调查数据库、用户采集数据库、农业气象背景数据库。智慧农业气象数据库存储数据类型有站点数据、格点数据、Word文档、图片数据和视频数据五类。

智慧农业气象数据存储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智慧农业气象数据存储规范,包括地面气象数据、土壤数据、农业气象观测数据、农业气象灾害数据、农业气象采集数据、农业气象数值产品、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和台站信息等数据的表结构、索引、分区方式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气象结构化数据的存储管理。不论选用传统关系型数据库,还是选用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存储,都可使用该规范。 2.术语与定义 (1)数据库meteorological database 数据库是按照预定结构组织成的气象信息的集合,本规范涉及气象、土壤、农业气象、农业气象灾害、农业气象产品和台站信息六类数据库。 (2)表结构 table 表是数据库内部的数据存储机制。表含有一组固定的列。表中的列描述该表所跟踪的实体的属性。 (3)索引 index 索引是对数据库表中一列或多列的值进行排序的一种结构。 (4)分区 partition 分区是数据库基于性能和可扩展性等因素的考虑将一个大数据表分为独立的若干小表。

专业气象服务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董颜 卞赟)

专业气象服务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董颜1卞赟2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44;2、北京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北京 100081) 摘要 阐述我国专业气象服务的发展历程,分析专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专业气象服务针对各行各业的应用不足;专业服务发展受到体制机制的束缚;全国与各省专业气象服务有交集;市场竞争力薄弱等。为此全面提出发展专业气象服务的未来发展对策。 关键词:专业气象服务问题对策公共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包括决策服务、公众服务和专业服务三大类。决策服务是为政府领导或有关职能部门防灾减灾进行的气象服务,公众服务是围绕社会大众日常生活和各类社会活动、工农业生产而进行的气象服务,决策服务和公众服务都是政府支持下的公益性服务,是无偿的,也是气象部门的职责所在。专业气象服务则是针对某些企业提出的有别于公益服务的、专业性很强的特殊要求而进行的气象服务,这种专业服务需要专门投入人力物力去研究开发和服务,有大量的成本投入。专业气象服务项目的确立包括用户方提出服务需求,服务方制定服务方案,双方针对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成本投入和服务价格等因素进行谈判,旨在建立公平合理、互利双赢的合作。 1 专业气象服务的发展历程 气象部门自 1985 年开展专业有偿气象服务以来,密切了气象与国民经济建设的关系,提高了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在创造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自身效益,增加了气象事业的活力和发展潜力,由此而开辟了包括防雷、电视天气预报广告服务、“121”气象信息服务、终端气象信息服务等多项目的气象科技服务体系,为气象信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科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要求气象服务向专业化、精细化、信息化方向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 ,专业气象服务市场将逐步开放。按照WTO关于服务贸易的有关规则和要求,面对国内外的竞争,专业气象服务作为气象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导产品,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中国气象局从开展专业气象服务以来,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成立了北京维艾思气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并与铁道部、交通部、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国家电网、三峡总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大连商品交易所等各大部委和企业的长期有效合作,分别在航空气象、交通气象、海洋导航气象、水文气象、能源气象、天气风险等各个气象服务领域为我们的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优良的气象服务保障,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通过网络、报纸、广播、电话、手机短信、信息屏等各种媒介和途径,为广大公众提供最及时、最权威的天气服务。 2 专业气象服务现状及面临问题 2.1 专业气象服务针对各行各业的应用不足 目前专业气象服务尚不能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应用。专业气象服务针对各个行业而开展,但是各行业对于气象服务的需求大不相同。这就要求专业气象服务人员有针对性的顺应客户的要求提供服务,但目前由于硬件设施的缺乏,人员资金的不足等因素,导致我国目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