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进展

病理学进展
病理学进展

病理学进展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

倪桂宝

病理学概念: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病因、发病机制、形态结构改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功能变化的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基础病理学、实验病理学和临床病理学(诊断病理学),自1858年Virchow发表了细胞病理学以来,病理学经历了大体器官病理学、细胞病理学、超微病理学、免疫病理学、分子病理学的发展阶段。

诊断病理学:

是利用组织(各种活体标本),细胞、尸体解剖等通过多种方法对全身各系统疾病进行最后诊断的一门重要学科。

18世纪Morgagni(1682-1771)- 尸体解剖

1843年Virchopw-显微镜-细胞病理学

1932年Knpall和Rusha –透射电镜

1938年Ardepnne-扫描电镜

18世纪50年代柏林大学Carl Ruge提出将活体组织检查作为外科手术的一种必要的诊断方法

1953Watscn和Crick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及DNA-RNA-蛋白质

的化学序列

1980年-免疫组织化学

2000年分子病理学诊断

任务

提出明确的病理诊断

提供可能的病因学证据或线索

提供有关治疗和预后因素的判断。病理学诊断和研究方法及新技术

1.大体观察

2.石蜡切片

3.冰冻切片

4.组织化学

5.光学显微镜观察

6.荧光显微镜

7.电子显微镜观察

8.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9.免疫组织化学

10.癌基因

11.分子病理学:

⑴滤膜杂交:从组织中提取的DNA固定在由硝酸纤维素或尼龙构

成的滤膜上,直接做班点印迹或杂交。

原位杂交:是应用标记的互补核酸序列或探针检测组织切片或细胞样本中特定的DNA或RNA序列。

⑵核酸分子杂交

⑶重组DNA、DNA测序

⑷PCR:聚合酶链反应

⑸荧光原位杂交(FISH)

⑹显色原位杂交(CISH)

12.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检测

13.流式细胞术

14.图像分析技术

15.免疫荧光

一、免疫组织化学的概念

免疫组化技术是利用已知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能特异性结合的特点,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于结合后的特异抗体上的显示剂(如酶、金属离子、同体位素等)显示一定颜色,并借助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从而在抗原抗体结合部位确定组织、细胞结构的一门新技术。免疫组化国外从1974年开展以来,1981年HSU发明了ABC法,被国内一些科研机构应

有,1988年逐渐应用到临床病理。90年代已广泛应用于科研、临床病理诊断、鉴别诊断,以确定其组织来源,判断预后及治疗效果等。

抗原和抗体

抗原(a n t i g e n)

1、全抗原(c o m p l e t e a n t i g e n)

2、半抗原(h a p t e n)

抗体(a n t i b o d y)

多克隆抗体(p o l y c l o n a l a n t i b o d y)

纯化的抗原直接免疫动物(大多数为兔),并从该动物血中获得的免疫血清。是多个B淋巴细胞克隆所产生的抗体混合

特异性不如单克隆抗体好,有时会造成抗体的交叉反应,但能广泛用于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单克隆抗体(m o n o c l o n a l a n t i b o d y)

单克隆抗体是针对一种抗原决定簇的一个B淋巴细胞克隆分泌的抗体。

大多数为小鼠。其优点为特异性强、抗体产量高。单克隆抗体只针对抗原分子的某一个抗原决定簇,这一抗原决定簇可以是抗原分子上的无关抗原决定簇,在免疫组织化学中广泛用于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

3、抗原与抗体的关系

抗原: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决定免疫反应的特异性

产生抗体、致敏淋巴细胞等物质

利用抗体可以检测抗原物质

4、抗原与抗体的反应

免疫反应

血清学反应

(1)抗原与抗体的结合是高度特异性的结合,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解离。

(2)一个抗体分子有两个抗原结合点(称两价)

一个抗原的分子上则可有许多个结合点(称为多价)。

( 3)抗原与抗体分子的结合,不受两者数量比例的限制,但如需要出现肉眼可见的反应,则抗原与抗体的量需保持

一定比例。在抗原或抗体过量的条件下,不能聚合成大颗

粒,因此不能出现肉眼可见的反应。(BIGBEE现象)

一、免疫组织化学的应用范围及优点:

1.应用范围:

(1)提高病理诊断准确性

(2)对疾病的预后和治疗的意义

(3)癌基因蛋白的检测

(4)对肿瘤增生程度的评价

(5)微小病灶的发现 : 微小癌,微小病灶(如羊水栓塞)

(6)在肿瘤分期上的意义

(7)指导肿瘤的治疗

(8)免疫性疾病的辅助诊断

(9)病原微生物的检测

2、优点

(1)特异性强:抗体与抗原“一对一”。

(2)敏感性高:抗体可稀释几十倍,甚至上千倍、上万倍在组织、细胞中与抗原结合。

(3)定位准确,形态与功能相结合:可在组织、细胞中进行抗原准确定位,因而可以同时对抗原在同一组织或细胞中进行观察。

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1、组织标本的取材和固定

(1)固定液

①10%中性甲醛(浓甲醛10ml,0.01MPBS90ml)

②4%多聚甲醛磷酸缓冲液PH7.4(多聚甲醛40g,0.1MpH7.4PBS液500ml,两者混合加热至60℃,搅拌并滴加1NNaOH至清晰为主,冷却后加PBS至总量1000ml)。

(2)组织固定注意事项

①手术离体标本,应尽快固定;

②组织大小应小于2cm×1.5×0.3cm;

③固定液的量:体积一般大于组织的20倍;

④固定时间:一般8~24小时内;

⑤组织固定后应充分水洗。

(3)石蜡切片要求

①组织脱水、浸蜡和包埋:温度不超过60℃。

②组织切片:厚在4~5μ左右,在45℃温水中展片,60℃温箱拷片3-8小时。

③载玻片防脱片处理:常用0.05%多聚赖氨酸水溶液。

2、抗原修复

(1)热处理:高压锅、水浴锅、微波炉等。

(2)酶消化:常用0.1%胰蛋白酶、0.4%胃蛋白酶。

(3)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0.3%过氧化氢甲醇液。

3、抗体的稀释度:根据抗体原液的说明如:1:50 1:100 1:500等。

4、孵育时间(4℃过夜或37℃1小时)。

5、显色剂:DAB(3,3二氨基苯联胺)或AEC。

6、封固剂:加拿大中性树胶。

7、实验对照的设计:空白对照、替代对照、阳性对照、阴性对照、自身对照。

8、结果的判断:有多种计数方法,如计数100-1000个细胞,阳性细胞<10%(-);10~25%(+);26~75(++);>75%(+++)。

9、冰冻切片制备

(1)洁净玻片经95%洒精处理后,空气中自然干燥;

(2)切片厚4-8μ;

(3)自然干燥,不超过30分钟;

(4)冷丙酮(4℃冰箱中备用)固定10分钟;

(5)PBS洗3次,接免疫组化。

各种方法的评价A、不同酶标记敏感性比较B、常用免疫组织化学敏感性比较

几种主要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操作方法:

包括免疫酶组织化学技术,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免疫金银技术,免疫电镜技术等。

(一)免疫酶组织化学技术

1、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S-P法是采用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与链霉抗生物素蛋白连接的过氧化物酶及底物色素混合液来测定细胞或组织中的抗原。

操作流程:

(1)石蜡切片脱蜡的水化后,用PBS(PH7.4)洗3×3min。根据一抗的要求进行抗原修复。

(2)每张切片加1滴或50μL过氧化物酶阻断溶液,以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室温10min。

(3)PBS洗3×3min。

(4)滴加50μL的非免疫性动物血清,室温10min。

(5)甩去血清,滴加50μL适当稀释的一抗,室温下孵室60min或4℃过夜。

(6)PBS洗3×3min。

(7)滴加50μL生物素标记的二抗,室温孵育10min。

(8)PBS洗3×3min。

(9)滴加50μL链亲和素过氧化物酶溶液,室温孵育10min。(10)PBS洗3×3min。

(11)DAB或AEC显色。

(12)流水冲洗,苏木素复染,中性树胶封固。

2、EnVison法

在抗原抗体发生结合后,第二抗体上标记有多聚物酶复合物与第一抗体结合,因二抗上的多聚物可结合许多的HRP分子。敏感性较PAP、ABC、S-P等方法高出几十倍,背景清晰,无非特异性干扰。

操作流程:

(1)石蜡切片脱蜡的水化后,用PBS(PH7.4)洗3×3min。根据一抗的要求进行抗原修复。

(2)每张切片加1滴或50μL过氧化物酶阻断溶液,以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室温10min。

(3)PBS洗3×3min。

滴加50μL的非免疫性动物血清,室温10min。

(4)甩去血清,滴加50μL适当稀释的一抗,室温下孵室60min或4℃过夜。

(5)PBS洗3×3min。

(6)滴加50μL多聚物标记的二抗,室温孵育30min。

(7)PBS洗3×3min。

(8)DAB或AEC显色。

(9)流水冲洗,苏木素复染,中性树胶封固。

(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

免疫荧光技术是通过荧光素标记抗体,并借助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的发光物质。用于检查、鉴定、定位和示踪各种抗原或抗体成分。

1、直接法:是以荧光标记抗体直接与标本内的抗原反应,根据荧光的分布位置及强度而确定抗原的种类、性质、存在部位与形态学的关系。

操作流程:

(1)冰冻切片经丙酮固定10-20min,PBS充分洗;石蜡切片经常规脱蜡至水,0.1%胰蛋白酶消化40 min,PBS洗3×3 min。(2)适当稀释荧光抗体37℃温育50 min。

(3)P BS洗3×3 min。

(4)0.1%伊文氏兰衬染3 min。

(5)P BS洗3×3 min,蒸馏水洗2次。

(6)缓冲甘油封片。

2、间接法:先用特异性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洗去未结合的抗体,

再用荧光素标记的二抗与特异性抗体相结合,形成抗原特异性抗体标记荧光抗体复合物。敏感性比直接法高。

操作流程:

(1)冰冻切片经丙酮固定10-20min,PBS充分洗;石蜡切片经常规脱蜡至水,0.1%胰蛋白酶消化40 min,PBS洗3×3 min。

(2)适当稀释的一抗37℃40min或4℃过夜。

(3)PBS洗3×3 min。

(4)适当稀释荧光抗体37℃温育50 min。

(5)PBS洗3×3 min。

(6)0.1%伊文氏兰衬染3 min。

(7)P BS洗3×3 min,蒸馏水洗2次。

(8)缓冲甘油封片。

(三)免疫金银法(Immunogold silvr staining,IGSS)

操作流程

1、切片脱蜡至水,0.1%胰蛋白酶消化20 min,37℃。

2、0.05%mol/L TBS( PH7.4) 洗3X3 min.

3、1%EA15 min ,不洗。

4、适当稀释的特异性抗体室温2h或4℃20h

5、0.05%mol/L TBS( PH7.4) 洗3X5min。

6、0.02% mol/L TBS (PH7.4)洗10min。

7、1%EA 15 min 。

8、1:10~1:20的PAG(适当稀释的金标记)室温1h。

9、0.05% mol/L TBS (PH7.4)洗10min。

10、1%戊二醛10min,双蒸水洗5min。

11、1%明胶洗5min,银避光显影8~10 min。

12、双蒸水洗15min,

13、固定:用洗像片固定液(1:4或1:10)固定5min,温水洗

3~6 min,衬染,核固红染1 min或甲基绿染3 min,常规脱水,封片。抗原抗体反应部位呈黑色或黑褐色。

四、免疫组化的临床意义

1、提高病理诊断准确性:确定组织起源,进行鉴别诊断(如上皮性、

间叶性、淋巴组织源性等)。

2、激素受体及生长因子检测对预后及治疗的意义。

3、对肿瘤细胞增生程度的评价。

4、发现微小癌灶。

5、在肿瘤分期上的意义。

6、指导肿瘤的治疗。

7、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红斑狼疮、皮肤疾病

等组织内的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复合物的检测。

8、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如EB、HPV等病毒检测。

9、癌基因蛋白的检测。

10、淋巴瘤的诊断和分型:

五、癌基因蛋白的检测

近几年来癌基因的研究一直是肿瘤学和细胞学研究的热点,癌基因的检测使病理学进入到了分子病理阶段。癌基因的本质是一段具有使细胞恶性转化的DNA核苷酸序列,正常细胞中以非结合形式存在的细胞癌基因称作原癌基因,把已结合的原癌基因称作细胞癌基因。在正常情况下,这类细胞致癌基因往往不表达或只限制性表达,仅在细胞正常或分化中扮演角色,并无诱导细

胞恶变的功能。只有在各种外源性因素(如辐射、化学致癌物、病毒等)刺激下才能异常表达,并导致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研究发现许多恶性肿瘤的发生是由多个癌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常用的癌基因有以下几种:

1、ras癌基因族(H-ras、K-ras、N-ras)

它们的共同表达产物为P21蛋白,由188或189个氨基酸组成。位于胞浆内,ras-P21癌基因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预后、浸润、转移有关。

2、myc癌基因族(C、N、L、R)

属原癌基因,蛋白产物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磷酸化的蛋白质,分布于细胞核内,可能有结合DNA的能力。C-myc基于的表达在细胞分裂周期中增加,尤其以G1后期及S期最为明显。提示myc基因的对细胞从G1期进入S期极为重要,并可使原代细胞获得“不死性”,这些细胞具有无限制生长的能力,但无转化表型。另有实验表明,myc基因也参与细胞分化。

3、c-erbB-2癌基因

位于17号染色体上。其产物P185,定位于细胞浆。它的对乳腺癌、胰腺癌、肺癌的预后及激素治疗有关。

4、MDR-1基于(多药耐药基因)

定位于细胞膜上,具有药泵作用。

5、P53基因:

位于17号染色体的短臂上,由395个氨基酸组成的多磷蛋白,

分子量为50KD。有野生型和突变型二种,野生型是一种抑癌基因,它的生化功能是作为转录因子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正常的P53蛋白在细胞中易水解,半衰期为20分钟。由于一些致瘤因子的刺激,P53基因蛋白构型改变,导致基因突变而致瘤。突变型P53蛋白的半衰期为2-12小时,在活跃生长的细胞中比正常高5倍。

6、P16基因

1996年在黑色素瘤中发现,位于9号染色体的P21区,由30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它的缺失、突变易发生恶性肿瘤,定位于细胞核为主。

7、Rb基因

是一种抑癌基因,由人13号染色体804位点上基因编码的分子量为105000的蛋白质组成。现发现许多肿瘤中有Rb基因的突变和缺失,如成视网膜母细胞瘤、骨肉瘤、小细胞肺癌及乳腺癌。

8、ABC基因

最初在结肠腺瘤中发现,位于5号染色体长臂上。目前已知ABC基因的突变主要包括点突变和框架移动突变。它的突变在遗传性结、直肠腺瘤形成和癌变中起关键性作用。

9、抗肿瘤转移基因(nm-23基因)

位于17号染色体上。在某些具有高转移特性的人类肿瘤细胞中可发生表达下降,等位基因缺失及基因突变等形式的改变。在

乳腺癌、胰腺癌、恶性黑色素瘤和肝细胞癌等肿瘤中,nm-23的表达与预后、淋巴结转移有关。

10、Bcl-2(抗凋亡基因)

首先在滤泡型淋巴瘤中发现,是人类滤泡型淋巴瘤的细胞遗传

学标志,具有阻断程序化细胞死亡的作用。

11、mdm2癌基因

定位于人染色体12q13-14位点,mdm2蛋白质有5种(P57-58,P74,P76,P85,P90),定位于细胞核中,在人体组织中广泛存在,在体内外都能与突变型或野生型P53结合,抑制P53蛋白介导的反式活化作用,使P53失活;另外,也可能有直接致癌倾向。

mdm2基因在许多肉瘤中有扩增和高表达。

癌基因检测的意义

(一)肿瘤病因及发病机理的研究

通过检测肿瘤基因有助于了解某一肿瘤的相关基因以及某一基因的相关肿瘤。癌变及肿瘤演进的过程是多种癌基因协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分析肿瘤细胞中某些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DNA、mRNA或其产物在不同水平上质与量的变化与侵袭转移表型之间的相关性,有利于肿瘤的诊断、治疗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判断。已发现c-N-myc基因扩增的H-ras基因突变与某些肿瘤的转移有关。如结肠癌早期以ABC、MCC两个抑癌基因的突变或失活和K- ras的突变激活为主nm-23基因均与在大部分肿瘤的转移、复发关系密切。

(二)癌基因检测与肿瘤的诊断和预后的关系

1、乳腺癌:ER(-)、PR(-)、bcl-2(-)、nm23(-)、P53(+)

c- erbB-2(+)、PCNA(+)、DNA非整倍体者预后差,内分泌治疗不敏感。如P53基因表达率在40%-80%之间,c-erbB-2表达率在30%-50%之间预后差。ER(+)、PR(+)、P53(+)、c-erbB-2(+),内分泌治疗的反应率可从40%降到20%。P53(+)、c-erbB-2(+)、ER(-)、PR(-)对内分泌治疗的反应率可从27%降到0%。

2、胃癌、大肠癌等:P21、P5

3、c-erbB-2、c-myc基因高表

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及浸润,预后差。

3、宫颈癌、子宫内膜癌:P21、c-erbB-2、c-myc基因阳性预

后差。Long研究表明ras基因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高分化

内膜癌中18%(+),中、低分化内膜癌95%以上(+)。

4、喉癌、鼻咽癌、口腔癌食管癌P53基因38%-80%(+),

而伴有吸烟史者更高,肿瘤分化程度低、浸润或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高。

5、胰腺癌、肝癌、胆囊癌中P53、c-erbB-2阳性表达率

20%-50%,阳性表达者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及浸润,预后差。

6、甲状腺癌、肺癌:c-myc、P53基因高预后差。

免疫组化在判断肿瘤疗效及预后中的意义

1 、肿瘤分期

(1)微浸润与假性浸润:癌的微浸润通常指癌浸透基底膜。含基底

膜成分的抗体有助于确定基底膜的完整性。免疫组化提示基底膜缺如或基底膜断裂可确定为微浸润,常用Ⅳ型胶原或层粘蛋白(LN)抗体标记。

假性浸润在乳腺及前列腺病变中常难鉴别,通过特异性肌动蛋白(Actin)标记可清楚显示乳腺肌上皮细胞;前列腺基底细胞几乎见于所有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例,而不出现在恶性腺上皮外周。基底细胞和腔面细胞难区别时可用高分子和低分子角蛋白标记,前者高分子角蛋白(CK34βE12)阳性,后者低分子角蛋白阳性。(2)隐匿性微转移:检测出不同肿瘤骨髓或淋巴结的隐匿性微转移,如结肠癌、前列腺癌、肺癌、乳腺癌、恶黑、卵巢癌等除常用的S-100、PSA、HMB-45、PTAH外,最近发现CyclinD1在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对预测头颈部癌隐匿性转移有很大价值。

2、肿瘤相关抗体

如CEA、AFP、T-PSA、TGA72(肿瘤相关抗原72),用于乳腺癌研究较多,高表达肿瘤体积大、淋巴结转移。

3、肿瘤细胞增生标志物

增殖指数(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许多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中高表达。

4、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黏附分子

(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但主要在上皮细胞上表达,如乳腺癌组织阳

性,预后差,对激素治疗不敏感。食管癌组织阳性5年生存率明显下降。

(2)cerbB-2(HER-2/neu):

该试剂盒1998年获得美国FDA认定,是由FDA认定与治疗有关可直接用于诊断分析的免疫组化指标。cerbB-2阳性的乳腺癌,激素治疗不敏感、预后差;口腔鳞癌5年生存率明显下降。

(3)黏附分子CD44:

是一种分布广泛的跨膜糖蛋白分子,分CD44v、CD44s两类。CD44v 主要表达于转移的肿瘤细胞,CD44s主要作为透明质酸受体,结合透明质酸后影响肿瘤的生长和转移。CD44高表达与胃癌、食管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的生长方式、脉管浸润呈正相关。

5、预测治疗反应

(1)ER、PR 、cerbB-2

作为乳腺癌免疫组化必检的指标,ER、PR阳性,CerbB-2阴性内分泌治疗有效,病人预后好,反之则差。

(2)多药耐药基因(MDR-1):

P糖蛋白(P-gp),分子量为170KD,研究发现该蛋白跨膜结构具有能量依赖性“药泵”功能。在肿瘤组织中表达,分化疗前高表达、化疗前低表达和化疗后高表达3种类型:①化疗前高表达有结肠癌、肾细胞癌、肝癌、肾上腺皮质癌、胰腺癌、类癌、非小细胞肺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多发性骨髓瘤、慢性髓性白血病等;

②化疗前低表达有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膀胱癌、食管癌、胃癌、

头颈部癌、恶性黑色素瘤、卵巢癌、前列腺癌等,这些肿瘤通常对化疗敏感;

③化疗后高表达有非霍奇金淋巴瘤、乳腺癌、神经母细胞瘤、卵巢癌、急性髓性白血病(成人)、急、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化疗后高表达的肿瘤尤其是复发的病例,提示与在化疗过程中继发耐药有关。P糖蛋白介导的抗癌药物主要有长春新碱、长春花碱、阿霉素类、米托蒽醌、VP16、紫杉醇、泰素帝等。

(3)DNA拓扑异构酶(分Ⅰ型和Ⅱ型)

Ⅰ型高表达对喜树碱类药物敏感性相对较高,Ⅱ型属抑制剂作用靶,表达下降对阿霉素、放线菌素D、喜树碱、6-氨基喜树碱、拓扑替康、伊立替康、VP16等产生耐药。

(4)谷光甘肽S转移酶(GST-π)

高表达对顺铂类、阿霉素、氮芥、环磷酰胺、瘤可宁等化疗药产生耐药。如食管鳞癌、肺鳞癌等。

(5)肺耐药相关蛋白(Lung 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LRP)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多药耐药蛋白,分子量为110KD又称P110,其耐药机制主要是通过药物的核浆转运和胞浆重新分布。广泛存在于许多正常组织中。在肿瘤组织中低表达对化疗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较高的缓解率,如急性髓性白血病、睾丸生殖细胞癌、小细胞肺癌、肺鳞癌、乳腺癌、膀胱癌、甲状腺癌、横纹肌肉瘤、神经母细胞瘤和头颈部腺癌等。高表达对化疗不敏感,预后差,如结直肠癌、肾癌、卵巢癌、胰腺癌、内膜癌、肺腺癌、食管鳞癌和头颈部鳞癌等。

耐药药物有阿霉素、红霉素、米托蒽醌、顺铂?植物碱类等。(6)多药耐相关蛋白(MRP)

是非P-糖蛋白介导的另一种MDR。其分子量为190KD,称P190,功能与P糖蛋白一样主要是药泵作用。阳性表达对长春新碱、长春花碱、乙托泊苷、阿霉素、表阿霉素、正定霉素、VP-16等产生耐药。(7)胸苷酸合成酶(TS)

5-FU产生耐药的一个重要酶,它可以降解5-FU的毒性,表达水平升高,疗效明显下降。

(8)其它耐药预测物:

c-erbB-2高表达对环磷酰胺、氨甲蝶呤、氟脲嘧啶的化疗方案耐药。N-myc表达增强的小细胞肺癌和神经母细胞瘤对化疗缺乏反应并进展快速。

Bcl-2耐药机制为抗凋亡,高表达者对多数抗癌药物/放疗耐受。

恶性肿瘤多药耐药标记与临床用药参考

病理学综述

微卫星DNA不稳定性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研究新进展 姓名:樊健慧学号:2011511 摘要:近年来胃肠道恶性肿瘤日益增多及其病因学和诊断备受学者们的关注,不少学者发现微卫星DNA不稳定性(MSI)与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本文就MSI的发生机制和MSI与胃癌和结直肠癌的关系以及影像学检查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关键词:微卫星DNA不稳定性;胃癌;结直肠癌;影像学检查。 目前,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研究备受关注,其中微卫星DNA不稳定性与胃肠道肿瘤之间的关系是近年来肿瘤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产生微卫星DNA不稳定性的机制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有学者认为微卫星DNA不稳定性是肿瘤形成又一机制,目前已有研究表明MSI与胃癌、结直肠癌等有明显关系且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提高其的检出率。 一、微卫星DNA不稳定性的发生机制 普遍学者认为MSI是指由DNA复制错误引起的简单重复序列的改变,表现为肿瘤组织与其相应的非肿瘤组织DNA结构性等位基因的大小发生改变。据报道MSI 最早在1993年发现于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后又陆续在胃癌、胰腺癌、小细胞肺癌、膀胱癌、鼻咽癌、甲状腺癌等肿瘤中发现。迄今为止,几乎每一类型的肿瘤都已被证明有MSI存在。产生MSI的主要原因是MMR功能缺陷,不能正常地发挥错配修复作用,增加了整个基因组的不稳定性,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 三、微卫星DNA不稳定性与胃癌的关系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因大部分病人发现该病时已是中、晚期,故病死率高,其发生发展可能由多基因突变引起,并经历多个阶段的演变过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与胃癌临床病理密切相关。冯艳玲2009年研究:FHIT基因作为一个新的抑癌基因,其失活与许多上皮性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MSI、hMLH1和FHIT基因与胃癌的发生进展有很大的关系,是胃癌多步骤发生过程中的分子事件【1】。杨永成2009年研究:兰州地区胃癌患者中MSI检出率很高,MSI可能是该地区胃癌高发的另一种分子致癌机制, 并可以作为胃癌诊断的一个较为敏感的指标【2】。闻旭阳2011年总结分析:MSI 胃癌有着特殊临床病理学特征:老年女性,胃窦部位,肠型,较少浆膜侵犯,淋巴侵犯罕见,hMLH1基因启动子CpG 岛甲基化,有较好的预后。因此可以得出结论,hMLH1 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和微卫星不稳定在胃癌中有显著相关性,在胃癌早期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胃癌的鉴别诊断、预后评价、特殊临床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可能成为胃癌早期诊断、评价预后、指导化疗的分子标志物【3】。 四、微卫星DNA不稳定性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由于微卫星序列具有数量众多,多态信息含量高,自身突变率低,且呈稳定的孟德尔遗传的特点,自1992年起,人们将微卫星序列作为标记物之一用于基因作图。许多肿瘤的基因变化可以通过微卫星多态性改变来反映。在结直肠癌中M S I 已成为筛查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 PCC) 的重要分子指标, 但在散发性结肠癌

我国常见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展

我国常见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展 关键词:常见肿瘤病理学 近年来肿瘤病理学的发展非常快,根据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预见从分子水平去阐明病理,特别是肿瘤组织发生学将有越来越多新发现。现就食管癌、胃癌、大肠癌、乳腺癌、鼻咽癌等我国常见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1癌的组织发生学和发病机制 1.1胃癌:胃粘膜上皮癌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组织发生癌变之前常表现为多年持续的癌前病变,一些学者认为从正常胃粘膜经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到肠型胃癌,是胃粘膜多步骤的渐进发展过程,前两者属于癌前状态,异型增生则属于癌前病变。我国病理工作者提出隐窝型异型增生、再生型异型增生、球样异型增生和异型腺体囊性扩张具有癌前病变性质。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分子杂交技术发现,C-Haras基因点突变与胃癌的发生有关。C-erbB-2基因的扩增主要见于高分化腺癌,而Sam基因扩增则见于低分化腺癌和硬癌。癌旁肠化生的rasp21、Fesp85癌基因产物含量明显增加。表明肠化生与胃癌发生有密切关系。 1.2食管癌:文献报道1185例食管粘膜〔3H〕dThd标记的材料,平均标记指数依次为正常上皮3.6%,棘细胞增生为3.6%,慢性食管炎为4.6%,不典型增生为4.7%,癌为6.5%。从食管粘膜的核仁组成区嗜银颗粒(AgNORs)特征来看:正常上皮为 2.1%,轻度不典型增生为2.4%,中度不典型增生为2.7%,重度异型增生为 3.0%,鳞癌为3.5%。这两种现象是一致的,均代表细胞的DNA活性。说明从形态学的正常→不典型增生→癌是一个谱系过程。从细胞生物学的角度也表明慢性食管炎与食管上皮的不典型增生密切相关。在100例进展期食管癌的连续切片中,发现底层细胞癌变与原位癌高达94%,提示食管癌是多中心发生的。通过系统的研究显示,食管癌是来自多潜能的基底细胞。首先发生底层细胞癌变。慢性食管炎是食管粘膜癌变的基础条件之一。在此基础上,通过某些致癌物的作用,导致上皮细胞癌变。有关研究显示,食管粘膜上皮的癌变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个谱系过程。重度不典型增生,其DNA合成非常旺盛,标记指数接近原位癌,已具备早期癌的某些生物学特征,在临床上应作为早期癌处理。 1.3大肠癌: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发现大肠正常组织含有短链Lewisx抗原,而大肠癌及大肠腺瘤型息肉除有短链Lewisx外还含有长链Lewisx及涎腺化Lewisx抗原,并在大肠腺癌中的出现随癌前病变的加重而增多。 1.4鼻咽癌:根据鼻咽癌癌旁病变的观察说明,至少一部分鼻咽癌的发生是多中心的。但发生癌变的几个中心灶之间十分靠近,常位于一个相对限定的小范围内,故表现为单发性。又发现癌旁常可见上皮的异型增生和异型化生,并往往在此基础上发生癌变。因此认为异型增生和异型化生,特别是中、重度者是一种癌前病变。 1.5乳腺癌:相当例数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内癌有C-erbB-2的过度表达,其基因产物主要位于细胞膜。 上述例子已经证明,人体成癌过程是多阶段、渐进的过程。现有资料表明,大多数肿瘤细胞有多种染色体的异常;癌基因存在于一切正常细胞的瘤性细胞中,如果能证实某一癌基因的过度表达是导致肿瘤发生的原因,那么癌基因的检测对癌前病变、组织发生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近年来,已发现多种抑癌基因,如P53、Rb等。这些表明肿瘤的发生不仅仅和癌基因的激活有关,也受抑癌基因的缺失或失活的影响。这些发现为肿瘤的发生学展示了更广阔的研究前景。 2癌的诊断、分类及有关预后因素 2.1癌的诊断:①细胞学诊断:沈琼等通过食管拉网的细胞学检查,发现大量的早期食管癌,因而使术后5年存活率大大提高。阚秀等报道8123例乳腺针吸活检,发现细胞学诊断正常

(完整word版)临床病理学

一、乳腺癌 1、病因:多因素 ①饮食: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同时缺乏体力活动 ②生育 ③激素失衡 ④特殊环境暴露等 ⑤家族史:乳腺癌相关基因 BRCA1:(染色体17q21)45%遗传学乳腺癌和80%乳腺癌伴卵巢癌BRCA1基因突变 BRCA2:(染色体13q21)突变与1/3家族性乳腺癌相关 2、绝大多数乳腺癌实际上均发生在同一部位,即乳腺终末导管小叶单位。 3、双侧乳腺癌——两个月内双侧乳腺发生原发癌。预后较差 4、术后病理分期(pTNM):根据术后病理标本检查获得的资料对临床分期的补充和修正。 意义:帮助更精确地制定治疗方案、判断预后和评价疗效、为个体化治疗乳腺癌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5、预后因素及预测因子:包括年龄、妊娠、肿瘤大小、炎细胞浸润、淋巴结状况、组织学分级、淋巴管和血管浸润、分子标记和基因表达情况等 6、癌前病变:包括小叶性肿瘤(包括小叶原位癌)、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包括导管原位癌)、微小浸润癌、导管内乳头状肿瘤 7、肿瘤播散 ①途径: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直接侵犯周围组织 ②转移部位:常见于骨、肺、肝等。少见部位如腹膜表面、腹膜后、胃肠道、卵巢等生殖器官。浸润性小叶癌转移到少见部位的几率比其他组织学类型多见 8、预后 ①组织学相关因素: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肿瘤细胞增殖状态、淋巴结专业和血管神经侵犯情况、机体反应(淋巴细胞的浸润、肿瘤间质纤维化等) ②临床相关因素:年龄、是否妊娠、肿瘤部位和大小等 ③分子标记基因表达相关因素:ER、PR和ERBB2阳性状态、P53表达、LOH等 ④目前多联合应用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指标来评估预后 ⑤有利:ER、PS2+、nm23高表达、P27高表达等 不利:Ki-67、PCNA、Her-2、P53基因突变、CEA等 9、微浸润的定义 乳腺间质中出现一个或多个清晰而独立的肿瘤细胞浸润灶,每个灶的最大径≤1mm 微浸润常见于广泛高级别DCIS伴有显著导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的背景中 10、组织学分级 目前采用最广泛的浸润性癌病理分级系统是改良Scarff-Bloom-Richardson分级系统 腺管形成的比例、细胞的多形性和核分裂象计数 11、乳腺肿瘤分期: ①使用AJCC/UICC TNM分期系统 ②作用:用于判断复发的危险性,决定治疗方案的选择 12、肿瘤分子标志:肿瘤分子标志是指肿瘤组织和细胞产生的异常表达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反映肿瘤生长、浸润、转移及发生发展等方面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大致分类: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Her-1,Her-2,c-myc,ras,p53,muc1 增殖和凋亡相关标志:ki67,p27,bcl2,CyclinD1

分子植物病理学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中国科协第251次青年科学家论坛简报 2013年01月11日 分子植物病理学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中国科协举办第251次青年科学家论坛 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承办的第251次青年科学家论坛于11月19~22日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 一、论坛基本情况 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棉花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等22个单位的80余位青年科学家参会。论坛执行主席由中国农业大学孙文献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单卫星教授、南京农业大学王源超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姜道宏教授共同担任。 二、论坛主要议题 论坛围绕“分子植物病理学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这一主题展开。并就“功能基因组学与比较基因组学在植物病原致病机理的解析以及致病基因的大规模分离与鉴定中的应用”、

“与抗性基因调控网络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对未来分子植物病理学发展的影响”、“三大粮食作物及重要的经济作物主要病原的效应蛋白在寄主中靶标的研究及其在分子设计育种中的潜在价值”、“重要植物病原菌致病性的调控机理及分泌途径研究”、“病原菌重要致病因子晶体结构的解析与药物靶标的选择”、“重要作物病害防控的新策略与新思路”等6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学术讨论。 1、功能基因组学与比较基因组学在植物病原致病机理的解析以及致病基因的大规模分离与鉴定中的应用 随着生物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基因组学尤其是功能基因组学成为研究病原物致病机理和致病相关基因克隆及其调控网络研究等快捷而有效的途径。中国农业大学彭友良教授长期从事稻瘟病菌的基因组学研究。在这次论坛上,他通过稻瘟菌致病因子的大规模筛选、分离与鉴定的实例,阐明了植物病原真菌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与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他还介绍了通过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稻瘟菌的遗传变异的规律与特点,揭示水稻抗病性易被克服的分子基础,为水稻持久、广谱抗性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福建农林大学王宗华教授也在稻瘟菌的功能基因组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对实验室近期的有关稻瘟病菌小酶的功能研究系列进展进行了交流并对学科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与预测。 近年来,水稻稻曲病与小麦赤霉病在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大面积发生,已经严重地影响到我国粮食的安全生产;这两种病菌还有一个共同点,能在侵染寄主的过程中产生大量对人畜有害的毒素。中国农业大学孙文献教授对稻曲菌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在基因组水平上分析其可能存在的致病因子及侵染特性;分析了可能参与稻曲菌毒素合成的蛋白,从基因组水平上寻找合成稻曲毒素途径中的关键基因;另外,基因组学研究也为揭示稻曲菌的致病机理及其侵染循环等提供了大量的重要信息。浙江大学马忠华教授介绍了比较基因组学在赤霉菌的基因功能鉴定中的应用。通过赤霉菌与酵母基因组之间的比较,鉴定出两个物种保守的与特有的信号传导途径,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赤霉菌对敏感的机理。 华中农业大学的罗朝喜教授与郑露博士分别就病原真菌中线粒体细胞色素b(b)基因的进化特点和基于测序文库的全基因组序列拼接与基因预测的技术进行了汇报。通过对所有已发表的真菌基因组进行比较,发现b应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基因,不同物种间b基因大小的差异是因为其内含子的位置与序列发生显著的变化。郑露博士总结了一套利用测序数据进行拼接的方法,获得了与测序几乎一致的拼接效果。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为未来基因组学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2、与抗性基因调控网络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对未来分子植物病理学发展的影响 重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抗病基因的发掘、克隆与应用一直是植物病理学关注和研究的焦点,这方面的研究对我国的粮食安全生产有着直接的影响。虽然,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上,

病理学进展复习资料 (4)

绪论 1.简述现代病理学方法有哪几类?请例举两种你熟悉的现代病理学方法,简述其原理、优势和不足。 形态、细胞表型、基因型、随访检验 (1)细胞的表型 一: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原理: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和化学显色原理,组织切片或细胞标本中的抗原先和一抗结合,再利用一抗与标记生物素、荧光素等的二抗进行反应,前者再用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碱性磷酸酶(AKP)等的抗生物素(如链霉亲和素等)结合,最后通过呈色反应或荧光来显示细胞或组织中化学成分,在光学显微镜或荧光显微镜下可清晰看见细胞内发生的抗原抗体反应产物,从而能够在细胞爬片或组织切片上原位确定某些化学成分的分布和含量。基本原理: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可用于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肿瘤的分型,肿瘤起源的判断,靶向药物的筛选,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判断病原体的检测等。 优势:相比于其他蛋白检测方法,免疫组化具有特异性强,定性灵敏度高、定位较直接准确的优点,是定位检测分析首选方法。尤其对于有些因子的转位研究十分有用。 不足:操作比较复杂,对技术要求较高。 (2)细胞的基因型变化: 肿瘤染色体不平衡分析:CGH FISH,肿瘤等位基因不平衡分析,肿瘤DNA 不稳定性分析,肿瘤的单克隆性分析。 二.FISH基因定位(FISHmapping) 原理:基因定位时,不但需要确定某段靶序列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尚需确定两个或两个以上靶序列在线性DNA 分子的排列次序和距离,才能绘出基因图。一般用同位素杂交:先确定每一靶序列在中期染色体上的位置,然后根据它们到端粒的距离确定出线形排列次序。而用FISH 方法,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探针能同时与中期染色体杂交,只要根据两种颜色杂交位点的相互位置,就能直接确定次序。但中期染色体是线形DNA 分子经过折叠和包装后形成的,若两个靶序列相距很近,例如间距小于1Mbp,受包装过程的影响,它们在线形DNA 分子上的排列与在中期染色体上的排列不一定相同,甚至可能完全相反。学者们发现,靶序列之间在间期核的平均相对距离与它们在线形DNA 分子上的距离呈正相关。利用间期核FISH 分析不但能排除染色体包装的影响,还能提高测距的分辨率。 优点:可帮助基因定位与基因制图,FISH 已经极大地加速了人类基因定位和基因制图的进程。可帮助基因诊断,更加精确、直观、明了。FISH 为研究基因的扩增和缺失提供了新的方法,能将基因扩增和染色体重复分开。 不足:虽FISH 基因定位已简化基因定位的步骤,提高了效率,但仍然成本较高,暂时不适合普及使用。 四.原位分子杂交 原理:是应用特定标记的已知核酸探针与组织或细胞中待测的核酸按碱基配对的原则进行特异性结合,形成杂交体,杂交后的信号可以在光镜或电镜下进行观察。 优势:由于核酸分子杂交的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定位精确、定量可能,因此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等各个领域的研究之中。 不足:限制于存在适合核酸分子杂交的组织中,且由于成本问题,不适合大规模临床推广。 (3)形态学着手点 三.电子显微镜技术 原理:是以电子束为照明源,通过电子流对生物样品的透射以及电磁透镜的多级放大后的荧

病理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病理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原理和疾病过程中发生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功能和代谢方面的改变及其规律。 研究方法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材料主要来自自患病人体(人体病理材料)和实验动物以及其他实验材料如组织培养、细胞培养等(实验病理材料)。 (一)尸体剖检 对死亡者的遗体进行病理剖检(尸检)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尸体剖检(autopsy)不仅可以直接观察疾病的病理改变,从而明确对疾病的诊断,查明死亡原因,帮助临床探讨、验证诊断和治疗是否正确、恰当,以总结经验,提高临床工作的质量,而且还能及时发现和确诊某些传染病、地方病、流行病、为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同时还可通过大量尸检积累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其他疾病的人体病理材料,为研究这些疾病的病理和防治措施,为发展病理学作贡献。显然,尸检是研究疾病的极其重要的方法和手段,人体病理材料则是研究疾病的最为宝贵的材料。 (二)活体组织检查 用局部切除、钳取、穿刺针吸以及搔刮、摘除等手术方法,由患者活体采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诊断,称为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简称活检。这是被广泛采用的检查诊断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组织新鲜,能基本保持病变的真像,有利于进行组织学、组织化学、细胞化学及超微结构和组织培养等研究。对临床工作而言,这种检查方法有助于及时准确地对疾病作出诊断和进行疗效判断。特别是对于诸如性质不明的肿瘤等疾患,准确而及时的诊断,对治疗和预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动物实验 运用动物实验的方法,可以在适宜动物身上复制某些人类疾病的模型,以便研究者可以根据需要,对之进行任何方式的观察研究,例如可以分阶段地进行连续取材检查,以了解该疾病或某一病理过程的发生发展经过等。此外,还可利用动物实验研究某些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药物或其他因素对疾病的疗效和影响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弥补人体观察之受限和不足,但动物与人体之间毕竟存在种种差异,不能将动物实验的结果直接套用于人体,这是必须注意的。

分子病理学技术新进展

分子病理学技术新进展 ?病理学的发展与使用的工具和方法的更新密切相关: 解剖刀剪等—进行尸体检查—器官病理学 显微镜—发明百年之后—细胞病理学 电子显微镜—发展—超微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促进—免疫病理学 分子生物学—带动—分子病理学 计算机及网络—走进—信息病理学 病理学技术就是如何应用新工具的方法和措施。 从发展过程看,在新工具面前必须首先解决使用的技术及其相应措施,才能在理论上有所发现。所以,我们必须关注那些新工具、新方法,才能得以用于解决病理学中的问题。 病理学技术包括传统病理学技术和现代新技术 ?传统:Formalin固定,石蜡切片和HE染色及特殊染色技术—病理学的基本技术。 ?新技术: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原位PCR、凝胶电泳技术、核酸杂交技术(包括FISH、CGH)、PCR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基因测序技术、细胞凋亡检测技术、细胞培养技术、流式细胞技术、激光共聚焦、显微切割技术、组织芯片技术、DNA芯片技术等等。 ?根据科研和临床病理诊断的需要,不断建立和开展新技术,把传统技术和新技术相结合,不断提高病理学技术水平,逐步与国际水平接轨。 常规病理技术 ?近20余年来,常规病理技术也得到较大发展: 微波方法缩短组织脱水、浸蜡时间; 新的化学试剂取代传统的甲醛、二甲苯; 逐步向自动化发展(全自动封闭式组织脱水机、全自动染色封片系统、全自动特殊染色机等) 细胞病理学技术:传统的涂、刮片逐步向 薄层液基细胞学发展 TCT 液基细胞学检测 新柏氏超薄细胞检测仪 特殊染色技术 ?HE染色虽是一种快捷、经济、且易于掌握的方法,但它不能回答病因学、组织发生及发病机制等许多方面的问题。为了显示与确定组织或细胞中的正常结构或病理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物质、病变及病原体等,需要分别选用相应的显示这些成分的染色方法进行染色,固称特殊染色。?在过去的20年里,由于免疫组织(或细胞)化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特染的应用日趋减少,人们感到以组织化学为基础的特染方法似乎有些过时,但实际上它在诊断病理学及研究中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特殊染色的方法很多,常用的一些特殊染色的方法介绍如下: 1、网织纤维染色(reticulin stains) 显示网织纤维及基底膜物质。传统的网织染色以银染为基础,有Gomori法,Wilder及Gordon 和Sweet法等, 它们在肿瘤病理诊断中具有鉴别诊断作用: 1)区别上皮与非上皮肿瘤; 2)区别某些间叶组织肿瘤; 3)区别原位癌与浸润癌。 2、PAS染色(periodic acid-schiff) 可以显示糖原、中性粘液物质、基底膜、霉菌与寄生虫。

病理学进展复习资料 (3)

1.简述现代病理学方法有哪几类?请例举两种你熟悉的现代病理学方法,简述其原理、优势和不足。 2.例举你所感兴趣的现代病理学前沿领域的动态:领域、现状、问题所在、现有的解决办法、可能的解决方案。 3. 现代癌症研究中的重要人物科学上有哪些贡献? 1. 免疫组化,PCR,FCM, PCR 原理:类似DNA天然复制的过程,包括“变性→退火→延伸”。 优点:反应快速、无需培养、花费合理、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标本纯度要求低 缺点:非抗原基础的、配套设备花费高。 FCM 原理:以流式细胞仪,在单细胞水平上对大量细胞进行多参数的快速定量或分选。 优点:操作简便、较高灵敏度及速度、应用广泛。 缺点:有时测量值低于病理检测。不能定位恶性细胞。治疗后检测不准。分析主观性强。2. 3. Boveri巴夫来1914:遗传的染色体传说 Muller 1951穆勒:现代经典遗传学的主要奠基者,X射线引发变异的研究而获得194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Alfred G. Knudson艾尔弗雷德·克努森1971:提出的克努森假说,解释了致癌作用(癌症的发展) Loeb 1974 Weinberg 1986 Vogelstein 1997 Duesberg1999 Reid 2002 张伟 1.乳腺癌目前常用的组织学分级系统?如何分级? 2.乳腺癌相关分子标志有哪几类?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3.什么是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基本的分型有哪些? 4.乳腺微浸润癌? 5.三阴性乳腺癌? 1. 马丽琴 心血管疾病 徐恩萍 1.结直肠癌的扩散和转移途径有哪些? 2.什么是微卫星不稳定(MSI)? 3.阐述Fearon 和Vogelstein 在1990年提出的大肠癌发生的分子模型。 4.阐述Wnt信号通路在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

病理学进展复习资料 (2)

名解10题每题3分 1.肿瘤间质 2.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3.乳腺微浸润癌微小浸润癌(Microinvasive Carcinoma):在非浸润癌的背景上,在小叶间间质内出现1个或几个镜下很小的清楚的微小浸润灶,每个灶的最大径≤1mm。 4.粥瘤 5.细胞表型 6.微卫星不稳定(MSI) 7.免疫组织化学 8.PSA 9.Parkinson's Disease 10.信号传导 简答7选5 每题5分 1.简述2位现代癌症研究中的重要人物科学上的贡献 2.简述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来源 3.简述动脉粥样硬化机制 4.与病理科相关的现代医院必须遵循的原则 5.简述导致大肠癌的危险因素 6老年痴呆症的病理改变?(记不清了..) 7.可逆磷酸化在信号转导中的特点(感谢同学纠正~) 问答5题每题9分 1.肾细胞癌中,VHL 是最常见的遗传突变,简述病理机制 2.简述fearon和vogelstein在1990提出的大肠癌发生的分子模型 3.常见的胶质细胞的类型及其功能 4.什么是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基本的分型有哪些? 5.请例举两种你熟悉的现代病理学方法,简述其原理、优势和不足。 13-14冬 一.选择13题选做10题每题3分 1.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2.cell-cell crosstalk(好像是这个,求确认) 3.乳腺微浸润癌 https://www.360docs.net/doc/df10579956.html,K 5.细胞的表型 6.asymmetric division of cells 7.免疫组织化学 8.PSA 9.前列腺分子分型 10.MicroRNA

11.IncRNA 12.海绵状脑病 13.microenvironments 二.简答7题选做5题每题5分 1.乳腺癌的分级 2.病理科相关的现代医院必须遵守的原则 3.AD的病理发展(记不清怎么说的了..) 4IncRNA的生物学机制 5肿瘤和间质的相互关系及举例 6肿瘤干细胞和正常干细胞的主要区别 三.问答8题选做5题每题9分 1.胆囊收缩素作用 2.简述现代病理学方法有哪几类列举两种熟悉的原理优势不足 3.肾细胞癌中,VHL是最常见的遗传突变,简述病理机制 4.乳腺癌分子分型 5.常见胶质细胞的类型和功能 6.简述microRNA的生成及在肿瘤中作用 7.简述肿瘤干细胞与微环境假说主要内容,并展望该理论在肿瘤病理研究中意义与发展前景 11-12冬《病理学进展》试题回忆啊回忆~~ 老题目: 问答: 现代病理学方法,列举两种,原理、优势、不足 现代癌症研究重要人物及贡献 肿瘤干细胞的特征、形成机制 肿瘤干细胞、微环境、研究意义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特征、来源 细胞间相互作用方式、机制 miRNA的来源、对靶基因的调节方式 mir126在血管新生中的作用 名解: miRNA\RNAi\肿瘤间质 新题目:问答: 一代测序、二代测序的异同点 焦磷酸测序在肿瘤研究中的作用 法医学的研究内容 名解:

2020骨来源肿瘤的分子病理学进展

2020骨来源肿瘤的分子病理学进展 摘要 形态学以及经典的免疫组化仍是骨来源肿瘤诊断的基石,但以二代测序为基础的分子病理学的蓬勃发展已改进了目前的诊断技术。同时,分子病理学也进一步为骨来源肿瘤的治疗策略提供线索,用于预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基于分子异常的新病种的文献报道不断涌现,让肿瘤的分类从形态学向分子生物学转换。目前,骨肿瘤可以简单分为简单核型和复杂核型两类,前者包括了特殊异位、基因点突变、特殊基因扩增等,而后者往往缺乏特定的变异。本文基于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第5版)新的骨肿瘤分类,对骨肿瘤的分子病理学更新进行归类和总结。新的基因型的发现有助于骨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甚至可以为后续的内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其中以巨细胞来源的骨的肿瘤的H3F3A p.G34W、软骨母细胞瘤的H3F3B p.K36M、软骨肉瘤的IDH1/2突变、动脉瘤样骨囊肿的USP6重排等成为近年来骨肿瘤分子病理学革新的标志。 在过去的十几年间,骨来源肿瘤的分子病理学发展极其迅速。骨肿瘤的亚型鉴别已经从依赖传统的免疫组化染色转变为分子病理学检测,例如免疫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和二代测序等。新出现的骨肿瘤遗传基因位点,让人们对这些骨肿瘤亚型的遗传背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此同时,这些遗传学的改变也

在指导临床治疗策略及预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甚至在小圆细胞恶性肿瘤中,部分肿瘤亚型的命名就是以基因异位来进行的,例如CIC重排肉瘤(CIC为毛细血管果蝇的人类同源基因,编码一群高迁移率的转录因子,位于19号染色q13断端)和BCOR 重排肉瘤(BCOR基因,编码转录抑制因子B细胞淋巴瘤-6的共抑制因子,位于X染色体11.4断端)等。 骨肿瘤的二代测序提示基因的初始改变包括单核苷酸变异、体细胞拷贝数变异、基因融合和更复杂的变化,如染色体碎裂等。为了便于理解,在下文中我们就每个骨肿瘤亚型的基因改变做了详细的归类:基因突变、基因重排、基因缺失和基因扩增,并对骨肿瘤亚型相应的基因改变频率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同时,在临床应用中并非所有的基因型鉴定均需要通过二代测序的方法,设计相应探针进行FISH检测或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鉴定源基因突变后下游蛋白的表达,虽不如测序精准,但可降低花费,简便易行。部分基因缺失,例如INI-1缺失也可成为靶向治疗的靶点,在辅助诊断的同时提供了治疗思路。值得一提的是,仍有大量骨肿瘤亚型属复杂核型,并没有明确的变异,基于临床生物学特征和免疫组化的分辨,以及通过排除存在简单核型的其他骨肿瘤亚型,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本综述基于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第5版)新的骨肿瘤分类,通过文献复习,对近10年骨肿瘤的分子病理学更新进行归类和总结。

(完整版)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名词解释 1. 坏死:是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2. 萎缩:是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3. 肥大: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 4. 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 5. 再生:由损伤周围同种细胞来修复组织缺损的过程。 6. 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 7. 病理性钙化:骨.牙之外的组织中有固态钙盐沉积。 8. 炎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以防御反应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 9. 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蛋白和细胞成分, 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质、体腔、 粘膜表面和体表的过程。 10. 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 11. 增生: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量增多。 12. 水肿:是指组织间隙内的体液增多。如果体液积聚在体腔则称为积水。 13. 血栓: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 14. 淤血:器官或局部组织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又称静脉性充血。 15. 充血:器官或组织因动脉输入血量的增多而发生的充血称动脉性充血,又称主动性充血,简称充血。 16. 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 17. 梗死: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 18. 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

19. 溃疡:坏死灶较大不易被完全溶解吸收时,发生在皮肤粘膜的坏死物可被分离,形成组织缺损,浅者称为糜烂;深者称为溃疡。 20. 机化: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等的过程。 21. 脓肿: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特征为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 22. 异型性: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 23. 畸胎瘤:是来源于生殖细胞的肿瘤,具有向体细胞分化的潜能,大多数肿瘤含有至少两个或三个胚层组织成分。 24. 交界瘤: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的肿瘤。 25. 原位癌:指限于上皮层内的癌,没有突破基底膜向下浸润。原位癌累及腺体导管内原位癌和小叶原位癌。 26. 假小叶:肝硬化时,正常的肝小叶结构被破坏,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将肝小叶分割包绕呈大小不等.圆形或类圆形的肝细胞团。 27. 绿色瘤: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白细胞细胞在颅骨.椎骨.硬脑膜和肾等部位形成孤立的瘤结节,即绿色瘤。肉眼呈绿色,因瘤细胞含过氧化酶,接触空气后,瞬息氧化而褪色。 28. 渐进性坏死:在多数情况下,坏死是由受损组织.细胞的变性逐渐发展而来的。 29. 败血症: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后,不仅没有被清除,而且还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和病理变化。 30. 槟榔肝:在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因严重淤血呈暗红色,两个或多个肝小叶中央淤血区可相连,而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则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在肝的切面上出现红(淤血区)黄(肝脂肪变区)相间的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 31.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32. 肉芽肿:是由渗出的单核细胞和以局部增生的巨噬细胞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33. 炎性息肉:在致炎因子的长期刺激下,局部粘膜上皮细胞和腺体及肉芽组织过度增生而形成的突出粘膜表面的带蒂的炎性肿块。常见于鼻粘膜和宫颈。 34. 炎性假瘤:慢性炎症时局部组织和细胞增生而形成的境界清楚的肿瘤样团快。常发生于眼眶

病理学进展

病理学进展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 倪桂宝 病理学概念: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病因、发病机制、形态结构改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功能变化的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基础病理学、实验病理学和临床病理学(诊断病理学),自1858年Virchow发表了细胞病理学以来,病理学经历了大体器官病理学、细胞病理学、超微病理学、免疫病理学、分子病理学的发展阶段。 诊断病理学: 是利用组织(各种活体标本),细胞、尸体解剖等通过多种方法对全身各系统疾病进行最后诊断的一门重要学科。 18世纪Morgagni(1682-1771)- 尸体解剖 1843年Virchopw-显微镜-细胞病理学 1932年Knpall和Rusha –透射电镜 1938年Ardepnne-扫描电镜 18世纪50年代柏林大学Carl Ruge提出将活体组织检查作为外科手术的一种必要的诊断方法 1953Watscn和Crick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及DNA-RNA-蛋白质

的化学序列 1980年-免疫组织化学 2000年分子病理学诊断 任务 提出明确的病理诊断 提供可能的病因学证据或线索 提供有关治疗和预后因素的判断。病理学诊断和研究方法及新技术 1.大体观察 2.石蜡切片 3.冰冻切片 4.组织化学 5.光学显微镜观察 6.荧光显微镜 7.电子显微镜观察 8.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9.免疫组织化学 10.癌基因 11.分子病理学:

⑴滤膜杂交:从组织中提取的DNA固定在由硝酸纤维素或尼龙构 成的滤膜上,直接做班点印迹或杂交。 原位杂交:是应用标记的互补核酸序列或探针检测组织切片或细胞样本中特定的DNA或RNA序列。 ⑵核酸分子杂交 ⑶重组DNA、DNA测序 ⑷PCR:聚合酶链反应 ⑸荧光原位杂交(FISH) ⑹显色原位杂交(CISH) 12.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检测 13.流式细胞术 14.图像分析技术 15.免疫荧光 一、免疫组织化学的概念 免疫组化技术是利用已知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能特异性结合的特点,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于结合后的特异抗体上的显示剂(如酶、金属离子、同体位素等)显示一定颜色,并借助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从而在抗原抗体结合部位确定组织、细胞结构的一门新技术。免疫组化国外从1974年开展以来,1981年HSU发明了ABC法,被国内一些科研机构应

《病理学进展》复习资料

2006临硕《病理学进展》复习资料(Vista 终结版) (2007-12-18 15:30:30) 转载 标签: 分类:CILY-6健康&学历教育频道 学习公社 2006临硕《病理学进展》复习资料(Vista 终结版) 斑竹:石恩荷敬告:请勿带入考场https://www.360docs.net/doc/df10579956.html,/cily2000 一.何谓细胞凋亡?细胞凋亡与坏死有何区别?凋亡:是在一定的生理性或病理性条件下,细胞按照自身既定程序主动结束生命的死亡形式。 区别:(一)细胞凋亡的形态特征 分布特点:多为散在性单个细胞。 光镜下:1)凋亡细胞收缩变圆2)胞浆嗜酸性增强 3)核圆缩、碎裂或消失 4)整个细胞可形成嗜酸性小体 5)可见凋亡小体被巨噬细胞等吞噬的现象 细胞凋亡的机制特征:1.诱导细胞凋亡的因素:是生理性刺激和病理性刺激均可以诱发凋亡。 2.死亡过程:所谓自身既定程序,主要表现在信号传递机制的参与下,凋亡相关基因的级联性表达调控,并贯穿于凋亡过程的始终。 3.3.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蛋白质合成:有RNA和蛋白质合成。 4.凋亡细胞DNA降解的特征:凋亡细胞核DNA的超螺旋(Ⅲ级)结构,被随机降解为180~200bp (硷基对)的整数倍的多聚核苷酸片段。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出现特征性的梯状谱带。(二)坏死的形态特征; 1.分布特点: 多为连续性大片细胞和组织. 2.细胞膜完整性受破坏. 细胞体积肿胀增大.3.细胞器肿胀、破裂、酶等外漏. 核染色质分散凝集,呈絮状. 坏死的机制特征:1.诱导因素均为病理性因素所引起。2. 死亡过程是被动地呈无序状态的发展。3.没有蛋白合成。4. DNA降解:无规律,一般片段较大,电泳上不见阶梯状谱带特征 二.细胞凋亡有何生物学、医学意义? 细胞自然凋亡的生物学意义

病理学进展复习 梦丽姐

病理性进展 1.简述现代病理学方法有哪几类?请例举两种你熟悉的现代病理学方法,简述其原理、优势和不足。 (1)细胞的表型——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原理: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和化学显色原理,组织切片或细胞标本中的抗原先和一抗结合,再利用一抗与标记生物素、荧光素等的二抗进行反应,前者再用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碱性磷酸酶(AKP)等的抗生物素(如链霉亲和素等)结合,最后通过呈色反应或荧光来显示细胞或组织中化学成分,在光学显微镜或荧光显微镜下可清晰看见细胞内发生的抗原抗体反应产物,从而能够在细胞爬片或组织切片上原位确定某些化学成分的分布和含量。基本原理: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可用于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肿瘤的分型,肿瘤起源的判断,靶向药物的筛选,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判断病原体的检测等。 优势:相比于其他蛋白检测方法,免疫组化具有特异性强,定性灵敏度高、定位较直接准确的优点,是定位检测分析首选方法。尤其对于有些因子的转位研究十分有用。 不足:操作比较复杂,对技术要求较高。 (2)细胞的基因型变化: ●肿瘤染色体不平衡分析: ?CGH 用不同荧光标记体系标记待测基因和正常基因的全基因组DNA,各取等量标记产物制成混合探针,与足够量的同一种属来源的Cot-I DNA预杂交以封闭重复序列,然后与正常中期分裂相进行染色体原位抑制杂交,测试分析。优点:1.做单一的一次杂交即可检查肿瘤整个基因组的染色体拷贝数量的变化。2.此法不仅适用于外周血、培养细胞和新鲜组织样本的研究,还可用于对存档组织的研究,也可用于因DNA量过少而经PCR扩增的样本的研究。缺点:CGH 技术所能检测到的最小的DNA扩增或丢失是在3-5Mb,故对于低水平的DNA扩增和小片段的丢失会漏检。此外在相差染色体的拷贝数量无变化时,CGH技术不能检测出平等染色体的易位(就是姐妹染色单体同源序列的互换)

病理学进展复习资料

绪论周韧篇整理和复习题 第一章.病理学研究中的现代技术和方法 ?诊断病理学始于19世纪。 ?二十世纪,电镜和免疫组化技术 ?二十一世纪,分子病理诊断 新的WHO疾病病理诊断和分类原则: 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病理学——对疾病研究、认识的一种趋势 研究范畴:现代病理学 + 经典病理学 方法:形态、细胞表型、基因型、随访检验病理形态学和功能异常 着手点: 1.形态学 例:肉瘤和癌的区别 霍奇金病的亚型 2.细胞表型——免疫组化的应用 例:不同淋巴细胞的区分 3.细胞基因型 例:肿瘤 4.随访检验 肿瘤的组织学起源和形态学具有相当的复杂性。 肿瘤病因:癌症的直接根源必定是某种细胞破坏与意外的结合,由此导致人体正常细胞恶化。 一些假说:突变聚集的结果,突变改变了细胞内DNA的特定位置(肿瘤抑制基因、致癌基因)无序过程的结果(墨菲定律和达尔文理论合二为一) 本质上是一种DNA疾病 本质上是激酶成瘾性疾病 5、6个不同的调节系统必须依次受到干预后,才能使正常细胞生长成为癌症(标准模式)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怀特黑德研究所的A.Weinberg提出】 Boveri 1914 Muller 1951 Alfred 1971 Loeb 1974 癌症理论发展的分界点 Weinberg 1986 Vogelstein 1997 Duesberg 1999 Reid, 2002 方法: 1.肿瘤染色体不平衡分析 CGH(比较基因组杂交),FISH(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2.肿瘤等位基因不平衡分析染色体不平衡分析和等位基因不平衡分析的检验 3.肿瘤DNA不稳定性分析 4.肿瘤的单克隆性分析重排检测 靶向治疗

学习病理学进展的一点心得体会

学习病理学心得体会 在这将近两个月的学习当中,通过老师系统的讲解,结合本科学习的《兽医病理解剖学》知识,并查阅相关文献,使我有了很大的收获,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细胞凋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由于本科学习时老师只是介绍了一下细胞凋亡的概念,并没有作深层次的讲解,通过本次学习我了解到: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一种自然的生理学过程,是一个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在多细胞生物中,细胞的死亡有两种不同的形式:它是由于某些外界的因素,如局部缺血、冻伤、烫伤等物理、化学损伤和生物的侵袭,造成细胞迅速死亡;另一种就是细胞凋亡。该现象最早是Ken等人于1965年观察到的。他们发现,大鼠的肝细胞在局部缺血时,连续不断地转化为小的圆形的细胞质团(即凋亡小体apoptotic body),最后死亡。他们将其称为“皱缩型坏死”。但直到1972年,Ken等人才将该现象命名为细胞凋亡。之所以称其为凋亡,是因为许多生物体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也会出现“正常性死亡”,而不出现坏死样的炎症反应和病理变化,如蝌蚪尾的消失等,均是通过凋亡实现的。这就像秋天的树叶凋谢一样,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也遵循自身的程序,结束自己的生命,由于细胞凋亡过程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现在推测许多人类疾病与凋亡障碍有关,如艾滋病、中风、阿尔兹海默氏病、

癌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研究人员希望找到新的、特异地作用于凋亡途径的药物,治疗相关疾病。癌症仍是凋亡药物的首选疾病,通过诱发凋亡诱导癌细胞死亡已经成为可能。但目前仞处于研究阶段,距离临床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再次,对于Toll受体的了解。这是我第一次接触Toll样受体这个概念,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我对Toll样受体产生了极大兴趣。T0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广泛表达在天然免疫系统,是一类I 型跨膜糖蛋白。由胞外区、跨膜区和胞质区组成。因其胞外区与一种果蝇蛋白Toll同源而得名,它们通过识别保守的病原体相关的分子位点(PAMPs),例如细菌的脂多糖、脂肽,或者是细菌和病毒的DNA、RNA等。来识别大量的异己抗原。TLRs在固有免疫和引导适应性免疫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至今共有10种人类T0ll样受体的同源物和9种鼠类及果蝇的Toll样受体相继被鉴定。对相关的分子结构及其特异性配体,受体与配体之间的识别,以及信号转导通路均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Toll样受体家族通过胞外区感应组织中的危险信号,经相应接头蛋白进行信号传导,激活相关的核内基因,从而诱导感染性炎症和非感染性炎症。Toll样受体家族包括细胞表面的TLR(TLR4/ MD-2,TLR1,TLR2和TLR6等)和细胞内的TLR(TLR3,TLR7,TLR8和TLR9等)。Toll样受体除了抵抗外来病原微生物入侵外,也被认为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和一些原因不明的疾病的发病有关。最近几年,炎症对肿瘤生长的影响受到了很大的关注,有人认为15%的人类肿瘤与炎症有关。最近的观点认为这与炎症诱发的免疫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