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个案分析与措施【三篇】

小班个案分析与措施【三篇】
小班个案分析与措施【三篇】

小班个案分析与措施【三篇】

一、案例重现

豆豆,3周岁,我们小二班的一名幼儿刚入园时有很严重的挑食

现象。中午,我们给小朋友端上热气腾腾的饭菜,面对鸡腿和青菜,

小朋友们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只有楠楠盯着碗,拨弄着衣角,一口也

不吃。“豆豆,快吃啊。”豆豆看着我不动。“那老师喂你。”豆豆

还是不动,小嘴紧闭,最后才轻轻地说:“老师,我只吃白饭。”无

奈之下,老师只好盛了碗白饭给他,结果豆豆很快就吃完了。我持续

对豆豆实行了两周的观察,发现他几乎每天如此,一看到菜就摇头:“我不要,我只吃白饭。”

二、原因分析

针对豆豆的情况,我实行了一段时间的家访,综合平时的观察,

发现造成豆豆挑食习惯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祖辈家长的溺爱

第一次家访时,我们看到这样一幕:豆豆边吃饭边玩玩具,爷爷

奶奶端着饭菜在一旁等着,豆豆高兴了就跑过来吃一口。殊不知,这

样的进食习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二)零食摄入过量

家访中我还发现,豆豆零食很多,因为没有好好吃饭,孩子很容

易感到饥饿。于是,爸爸妈妈给豆豆准备了各种零食,生怕孩子饿着。

(三)孩子自我中心意识严重

家长的一味迁就,使豆豆形成了自我中心意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爱吃饭,饿了就吃零食,父母听之任之。久而久之,豆豆便知

道自己在家庭成员中处于“特殊”位置,想吃什么就一定要吃到,不

想吃的东西怎么样都不会吃。在幼儿园也是如此,每天中午的饭菜豆豆看都不看,更别说吃了。

所以,要想改掉豆豆的不良饮食习惯,不但需要家长的注意,幼儿园老师也应采取措施,协助孩子纠正不良的用餐习惯。

(四)幼儿活动量过小,体力消耗过少

适量的运动会消耗幼儿体力,使幼儿产生饥饿感,增强幼儿进食的欲望。豆豆是个不喜欢运动的孩子,身体的协调性也比较差,是班里为数不多的不会拍球的孩子之一。没有运动量的消耗,到了饭点,豆豆也就很难有强烈的饥饿感,看什么都不想吃,闻什么都不香。所以,当务之急是引导豆豆多参与体育运动。

【篇二】

区域活动结束了,绘画区的孩子们纷纷把自己画的画放到了展示板上,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向伙伴们介绍起自己的作品,一幅喜滋滋的样子透露出自豪。咦,怎麽才五张作品,我数了数,发现少了一张作品,我的目光投向美工区的孩子们,我问:“谁画的画还没贴在展示板上,如果不会贴老师帮你贴。”当我说完后,发现坐在那里的***低下了头,坐在他旁边的李依达抢着说:“老师,他画得不好,画得乱七八糟。”我说:“不会吧,***,你画的画拿来给老师看看。”这时***下意识的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裤兜,但是迟迟不肯拿出来,当着小朋友的面他可能不好意思,看到这种情况,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我没有再追问下去,而是说:“平时***不爱来美工区,今天能来就是一种进步,画不好也没关系,多画几次,慢慢会画好的。”说完,我用鼓励的目光向***示意,她也会意的点点头。

后来,我在空闲的时间里与她单独交流,我问他:“你今天画的什麽画?”她回答说:“小猫。”我说:“把你画的小猫给老师看看好吗?”她说:“我把它扔了。”看着它那鼓鼓的口袋,我对他说“说谎可不是好孩子,那是你自己画的画,才舍不得扔呢,一定是你把小猫藏起来了,让我找找好吗?”说完,我故意指着他空空的上衣

口袋说:“在这里。”她把口袋翻过来,对我说:“没有。”我又指

指另一个上衣口袋说:“在这里。”这时她忍不住地笑着说:“也没有!”我指着她侧面的裤子口袋说:“那肯定在这个口袋里。”“猜

对了”她高兴地说,同时把画从口袋里拿了出来,我从她手中接过有

些皱的画纸,打开画看了起来,画面上小猫的确不是很好。但毕竟孩

子在绘画的过程中,也投入了情感,也付出了辛苦,孩子的发展是有

差异的,对于孩子来说,只要她参加了活动,凭自己的水平完成了作品,就是一种进步,一种成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

待孩子。因为孩子的自尊心总是受到对他们有重要意义的他人评价的

影响,而教师就是有重要意义的他人之一,我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

不能让她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想到这,我连忙对他说:“***,你画的

画一点儿也不比别人差,不过,老师相信你明天画的会更好!”她冲

我笑了笑说:“我会的。”说完,愉快地和小伙伴玩去了。

到了第二天区域活动时,***又来到了绘画区,似乎要兑现诺言,她拿起笔又开始了画画,我很注重她,对她实行了个别协助指导,当

区域活动接近尾声时,孩子之间实行了作品展示交流,***兴致勃勃地

介绍自己画的内容,言语间充满了自豪。在展示活动中并不是为了辨

别作品好坏,它更是一种分享、一种自我展示的机会,我想只要能达

到这个目标,就是成功地展示。

【篇三】

日常表现:今天中午吃完饭,带孩子们准备散步,有部分的孩子

都会自己主动去找到朋友来排好队伍,但是也有小部分的孩子会站在

旁边,看看旁边的是谁,就跟身边没有牵手的同伴去做朋友。这时懿

缘也是这样,在寻找身边没有牵手的同学,并且主动过去牵手。但是

我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有几个个性强的孩子都不太愿意与她牵手,她

的手牵过去,有的孩子就会把她的手拉开。直到找了一个与她差不多

性格的孩子,两人就牵好手,排好队,跟着一起去散步了。在散步的

过程中,懿缘也经常与朋友说话,聊天。也显得比较的开心。

分析与措施:

懿缘在班上并不算是一个突出的孩子,在平时的活动中也表现得

非常一般,不是问题学生也不是拔尖的孩子。这种的孩子反而往往是

老师最容易忽略的。在孩子们心中,老师经常点名的孩子,一般在班

上朋友也会更我,而懿缘就是本身自己不是很善于交朋友所以导致她

就会出现类似这样的情况。在措施上,其实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应

该对她这样的孩子更加的注重,让她更多地下面地出现在同伴们的眼中,作为老师,也应该更多与她实行交流,去更地了解她内心的想法,引导她更好的与人沟通和交流,相信,老师多给予她更多的关心,其

他的孩子也能够更愿意、喜欢去与她交朋友。在经过这个段时间以后,相信懿缘像今天出现的这种情况就会有好转。

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与措施范本共四篇

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与措施范本 【篇一】 一、情况记录 经过上一次的体育游戏“木头人”记,轩轩对参加体育活动有了一些兴趣,但是在玩游戏时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故意违反游戏规则。比如在玩“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时候,故意跑得很慢让老狼抓住,玩“木头人”的时候故意晃来晃去,今天下午的体育游戏《找鸡妈妈》,其他幼儿都在老师的引导下蹲下低头抱膝,变成了圆溜溜的小鸡蛋,等待妈妈的呼唤,然后破壳而出。而轩轩故意在地上爬来爬去,或者干脆蹲在地上来回晃动。当我邀请幼儿来当鸡妈妈时,我看到他也举起了小手,很想参加。 二、分析 轩轩是个机灵的孩子,他很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当老师在表扬其他幼儿时,他很想吸引老师的注意力,于是就想到了“故意犯规”这种方式,如果这时老师把他请到上面,他的“目的”就达到了,他会觉得这种方法非常管用,并且以后都一直用此方法引老师“上钩”。 三、措施 一开始,我选择了冷处理的方法,旁敲侧击的对他周围的小朋友进行指导,希望能看到他认真的进行游戏,并抓住机会进行表扬,但是这个方法并不管用,他发现老师没有关注到他的“犯规”后,便在一旁自己玩起来。于是,我走过去,问:“你想不想来做鸡妈妈?”他微微地点了点头,“如果你能连续三次都变成“健康的”(能按要求做出鸡蛋造型)鸡蛋宝宝,遵守游戏规则,就请你来做鸡妈妈,好吗?”他开心地说:“好!”游戏开始后,他果然不再“犯规”,非常好的完成了三遍游戏,我也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并请他做鸡妈妈,找出“健康的”鸡蛋宝宝,并把它孵出来。在检查别人动作的时候,他也巩固了相关经验,并且明白了,用“犯规”的方法是不但不能吸引老师注意,而且不能尽情地玩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 【篇二】 个案描述:晨晨是我们小班的一个聪明又可爱的孩子,她可能说会道了,但

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精选10则)

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精选10则) 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精选10则)篇一:幼儿不良行为观察地点:小托班观察对象: 聂理硕年龄:3岁 一、幼儿情况分析 聂理硕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平时很喜欢帮老师和小朋友做事情。但是每当老师和小朋友指出他犯的错误时,他总是不肯认错,而且还很不高兴。聂理硕在班上属于各个方面发展都很好的孩子,在幼儿群体中有一种惟我独尊的骄傲感,从未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另外,他在家中也备受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父母的百般呵护,宠爱聂理硕第一次来幼儿园时,,到现在一直都要哭。老师接过来一会他就好了,老师问他明天来了就不要哭了,他回答得很快,说:“好,明天来了我不哭。”可是第二天会照常哭。他刚来园的时候自理能力表现得很差,属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类型。还经常告状,他告状时你不理他,他就会说你打他或是就找别的小朋友帮他打报复平,直到有小朋友帮他为止,他就会满意的笑。 二、成因分析 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我该怎么办呢?我先了解造成她这种情况的原因。有的是因为紧张、恐惧或被人嘲笑等因素引起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潜意识中为自己不在受伤害,内心很自然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有的则是因为环境因素造成的如家庭成员之间的原因。 三、具体实施 (1)家长工作 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并把教育思想说给家长听,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2)对策 行为1 聂理硕:玩玩具的时候喜欢一个人玩,不和同伴进行交流。 措施:我们在平常聂理硕创设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比如,我们利用早晨活动时间,让孩子进行分组自由交流,尽量让小朋友的情绪愉快,制造一种良好的生活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小朋友和睦相处,回家也逐渐地愿意跟父母交谈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 成效: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培养,他在班里基本能够和同伴进行交流,并且开心地与同伴进行游戏。 行为2:当我们出去户外活动时, 聂理硕在活动中和小朋友发生争执时老师及时帮助他分析情况。 措施:增强聂理硕交往的机会,并请家长配合有空时多带她到外面接触其他人。例如,公园、小区楼下……在交流中产生和发展的,要增加孩子的交往的机会,创设情感交流的机会。孩子只有在广泛的交往中,感到有很多东西,他活动中才会积极起来。尤其是孩子之间的交往更是重要,因为他们身心发展有相同特点,也有共同语言。渐渐地他在自理能力,自我服务意识也强了许多。 成效:经过一段时间的配合与实施措施, 聂理硕的性格有了大的变化,变得敢开朗多了。3、在日常生活中我观察到聂理硕在自我服务意识方面的情况。 措施:我们三位老师共同商量,先结合家长及时沟通好情况,在园里我们就邀请聂理硕做小值日生,要他融入我们幼儿园的大家庭。 成效:经过一段时间的配合与实施措施,聂理硕开始愿意上幼儿园了,也不会哭闹了。这时聂理硕和聂理硕的家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脸,此时我们三位老师也觉得很欣慰。 四、效果记录 将近半个学期的努力, 聂理硕会积极主动与同伴交往,上课老师提问也爱回答,性格比以前开朗多了,自理能力强得多了,也爱上幼儿园了,看见聂理硕来幼儿园都高高兴兴的我们三位老师也觉得很欣慰。

小班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3篇

小班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3篇小班视察记录分析与措施1视察实录: 户外运动中的1个片断 视察后访谈: 1、Z老师以开小火车的情势带领孩子去户外运动。 2、发给每位孩子1只小塑料圈。(有的孩子要红色彩,Z老师没有采用孩子的要求,还是继续发着塑料圈。) 3、孩子们玩弄着手中的塑料圈,,对塑料圈产生了兴趣。 4、Z老师拿起手中的塑料圈,提出了活动的要求:请宝*做小小驾驶员的游戏,看见红灯,宝宝应当怎样样呢? 5、许多孩子还是在玩弄手中的塑料圈,部份孩子在玩着抛圈的游戏,对老师的发问没有产生回应。只有乐乐回答了老师的发问。 6、Z老师表扬了乐乐小朋友,并继续讲授着游戏的要求。 7、Z老师带着孩子们进行开汽车的游戏,孩子们满操场地跑,没有依照老师规定的范围进行游戏。 8、见此情形,Z老师提高嗓门召唤着孩子们回到自己身旁,再将活动要求讲授1遍。 我的发问(用X表示)X:“刚才带小朋友做开汽车的游戏,感觉怎样样?” Z:“很累,小朋友没有按要求做游戏。” X:“小朋友为何没有按你的要求做游戏呢?” Z:“我在讲授游戏要求时,孩子们都在玩塑料圈。” X:“孩子是第几次玩塑料圈?” Z:“第1次。” X:“有无斟酌过孩子们第1次拿到塑料圈,会有甚么行动

表现?” Z:“没有,我想孩子们1定会对开汽车游戏感兴趣的。” 访谈后我的想法通过视察和对老师的访谈,分析出了以下几个缘由: 1、老师没有及时地判断出孩子们在当时的普遍需要是甚么,即孩子们在当时最想要做的是甚么,也就是老师缺少斟酌和视察孩子们第1次玩塑料圈会有甚么表现。 2、教师过分关注预设的环节,缺少现场应变的能力。 从今天的视察实录看,我要帮助Z老师反思的教育行动应当是:根据视察到的共性行动,创造条件来满足孩子们想玩1玩的欲望,在此基础上再向孩子们提出预设的活动要求。 小班视察记录分析与措施21个吸吮手指幼儿的个案分析 幼儿情形概述: 郑义威是我班1位5岁的小男孩,聪明好学。教师、小朋友都很喜欢他,但就有1个坏习惯——爱吸吮手指。在午睡、上课、游戏时都会发现义威将食指放入嘴里吸吮。当小朋友午睡起来时,就会听到小朋友的告状声:“教师,义威睡觉又吃手了!” 这时候,他有会用无辜的眼神看着我,恍如在说:“我不是故意的。它自我要跑到我的嘴里。”有时候,看见他在吃手,我提示他,他就把手指拿出来,1会儿又偷偷地吸吮手指了。 缘由分析: 经过家访、电访及平时来离园的接待时间,与义威父母的交换中,了解到义威在断奶后就有吸吮手指的习惯,当时未能引发义威父母的重视,到义威大点时,就不会吸吮手指了,结果义威却1向没能将这个不良习惯改掉。

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与指导【三篇】

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与指导【三篇】 导读:本文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与指导【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 研究对象:熙熙 年龄:三岁半 班级:小六班 个案情况简述: 熙熙生性活泼好动,独立性强,善于发现观察事物,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 熙熙父母离异,从小由外公外婆带大。习惯指挥他人,脾气暴躁,比较任性。每次人园时还要闹情绪,说出各种不上幼儿园的理由,但家长一旦离开后就能很快融人集体生活中。 个案观察记录: 1.饭后看书。幼儿主动选择了自己喜爱的区域进行活动。今天琪琪带来了新图书,正当他看得开心时,熙熙走过去抢琪琪的图书.因琪琪抓住图书不放,熙熙就在琪琪的脸上咬了一口,他最终抢到了图书。 2.集体活动。幼儿自由坐在地上.熙熙坐在最后一排。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后.让幼儿自由讨论。熙熙一会儿拉拉前面小朋友的头发,一会儿抓旁边小朋友的衣领,还故意把别的小朋友绊倒。老师

发现后,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他回答正确。 3.表演游戏。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和材料。熙熙在第l小组,他拿着一个小熊的头饰跑到第一组:“你们看,我今天要当小熊。”这时,熙熙发现黄黄和春明为了争小熊角.色互不相让,于是他说:“你们用剪刀石头布,{谁赢谁就当小熊}。”黄黄输了,但他不认输,要再剪一次。熙熙一步上前去抢黄黄手巾的头饰,黄黄不给他.他就用力一推,将黄黄推倒在地,并把头饰给了春明. 4.分组活动。老师引导幼儿自由观察图片。熙熙站起来,四处走一走,看一看,与一位小朋友开玩笑。老师发现了,瞪他一下.他回去看图片了,等老师不注意他了,他又到另一名小朋友后面,用肘绕住他的脖子,把那位小朋友绊倒在地,他很开心。 一、冢园之间进行交流 教师:把熙熙在园表现向家长反映(主要反映以上情况)。 家长:1.丁作较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玩:熙熙说自己一个人很无聊,经常提出要去小朋友家或邀小朋友到家里玩。2.熙熙对老师布置的任务记得牢,很乐意完成。平时做事动作很慢,对事物难以保持较长的兴趣。3.熙熙会主动关心妈妈,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自己做,但没有耐心。4.熙熙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但很爱发脾气,比较急躁。 二、家园共同分析原因 1.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熙熙生性活泼好动,喜爱表现自己,往往寻找各种方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但他选择的方式不当,无意中

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

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幼儿不良行为 一、幼儿情况分析 聂理硕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平时很喜欢帮老师和小朋友做事情。但是每当老师和小朋友指出他犯的错误时,他总是不肯认错,而且还很不高兴。聂理硕在班上属于各个方面发展都很好的孩子,在幼儿群体中有一种惟我独尊的骄傲感,从未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另外,他在家中也备受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父母的百般呵护,宠爱聂理硕第一次来幼儿园时,,到现在一直都要哭。老师接过来一会他就好了,老师问他明天来了就不要哭了,他回答得很快,说:“好,明天来了我不哭。”可是第二天会照常哭。他刚来园的时候自理能力表现得很差,属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类型。还经常告状,他告状时你不理他,他就会说你打他或是就找别的小朋友帮他打报复平,直到有小朋友帮他为止,他就会满意的笑。 二、成因分析 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我该怎么办呢?我先了解造成她这种情况的原因。有的是因为紧张、恐惧或被人嘲笑等因素引起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潜意识中为自己不在受伤害,内心很自然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有的则是因为环境因素造成的如家庭成员之间的原因。 三、具体实施 (1)家长工作 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并把教育思想说给家长听,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2)对策 行为1 聂理硕:玩玩具的时候喜欢一个人玩,不和同伴进行交流。 措施:我们在平常聂理硕创设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比如,我们利用早晨活动时间,让孩子进行分组自由交流,尽量让小朋友的情绪愉快,制造一种良好的生活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小朋友和睦相处,回家也逐渐地愿意跟父母交谈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 成效: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培养,他在班里基本能够和同伴进行交流,并且开心地与同伴进行游戏。 行为2:当我们出去户外活动时,聂理硕在活动中和小朋友发生争执时老师及时帮助他分析情况。 措施:增强聂理硕交往的机会,并请家长配合有空时多带她到外面接触其

任性的孩子个案分析与对策【论文】

任性的孩子个案分析与对策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对他们更是宠爱有佳,他们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长们百般呵护,在家里都是他们的天下。孩子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要什么家长就得给什么。如果得不到满足的要求,就会大哭大闹,直到达到目的,他们才会善罢甘休,在家成了“小霸王”。而许多家长多是用哄用骗,有的百般迁就,有的家长实在没办法暴怒之下打一顿了事。随着孩子们的不断成长,各种心理因素也越来越复杂,家长面对各种问题,需要冷静分析,正确处理。不然,时间一长,这种任性就会慢慢在生活中形成、呈现,以致会形成一个不健康的心理,从而影响着孩子各方面的发展。 案例:一个星期一早上,韬韬还是和以往一样有爷爷送来幼儿园,可是,这天他的表情可不好看,耷拉着脑袋,不肯往前走,眼眶里还不断的流下眼泪,我从他爷爷手中接过他,并且向韬韬爷爷询问了一下情况,知道早上他要剪纸可上幼儿园又要来不及了,爷爷不让他剪,可他就是不肯,于是,我明白了眼前的这一幕。我就根据家长所说的情况,跟孩子交谈起来:“早上起床后,韬韬是不是想剪纸啊,你都剪了些什么呢?”他还是耷拉着脑袋,一句不说,我又接着问他:“韬韬起床后是不是剪了一只小乌龟呀”这时,他才点点头,“你的小乌龟剪的好不好呀”他又没有任何表示,也不说话,也不用点头或摇头表示,一脸沉默。我就慢慢跟说:“老师知道韬韬很喜欢剪纸是吗?”

他点点头。“可是啊,现在是冬天了,早上天气比较冷,手也冻得不灵活了,剪起纸来手也在发抖,剪出来的小乌龟也就不好看了,我们先活动,晚上回家的时候手暖和了,剪出来的小乌龟也就更好看,把好看的带来给老师看,好吗?”经过跟他谈了一番,韬韬终于答应了,也开始活动了。接连着几个星期的观察,发现韬韬每个星期总有一天爷爷送来时都要哭闹,可经过老师的一番教导,他就又变得很听话。可是有几次发现,在活动中,有地方不能满足他(如一直动他的操作材料,老师把它收了起来),他就会任性起来,坐在那不动了,过了一会,老师好好的跟他讲道理,他才会控制住自己的任性。分析和思考:幼儿在家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一些老人带大的孩子,如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他们十分的溺爱孩子,对孩子们提出的要求不管正确与否,都会无原则地迁就、满足,导致孩子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习惯的产生,所以使幼儿从小就养成了不良的习惯。 经常不称心就大哭大闹、乱扔东西,甚至打人骂人,这是孩子任性的表现。什么都要自己说了算,如果从家长那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马上——哭,一哭家长就会非常地心疼,就会答应他,这样就会更加地放任他。一旦形成了任性的坏习惯,在幼儿园里当他得不到自己所要求的满足时,他也会表露出不满,长期下去就会形成不良的习惯,导致幼儿产生一种任性的不健康心理。 对策:

小班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3篇

小班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3篇 【--个人总结】 不能用强制的方法,只能用引导、鼓励的方法,使小朋友自我认识到不对的地方。以下是分享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班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1 观察实录: 户外运动中的一个片段 观察后访谈: 1、Z老师以开小火车的形式带领孩子去户外运动。 2、发给每位孩子一只小塑料圈。(有的孩子要红颜色,Z老师没有采纳孩子的要求,还是继续发着塑料圈。) 3、孩子们摆弄着手中的塑料圈,,对塑料圈产生了兴趣。 4、Z老师拿起手中的塑料圈,提出了活动的要求:请宝*做小小驾驶员的游戏,看见红灯,宝宝应该怎么样呢? 5、许多孩子还是在摆弄手中的塑料圈,部分孩子在玩着抛圈的游戏,对老师的提问没有产生回应。只有乐乐回答了老师的提问。 6、Z老师表扬了乐乐小朋友,并继续讲解着游戏的要求。 7、Z老师带着孩子们进行开汽车的游戏,孩子们满操场地跑,没有按照老师规定的范围进行游戏。 8、见此情景,Z老师提高嗓门召唤着孩子们回到自己身边,再将活动要求讲解一遍。 我的提问(用X表示)X:刚才带小朋友做开汽车的游戏,感觉怎么样? Z:很累,小朋友没有按要求做游戏。 X:小朋友为什么没有按你的要求做游戏呢? Z:我在讲解游戏要求时,孩子们都在玩塑料圈。 X:孩子是第几次玩塑料圈? Z:第一次。 X:有没有考虑过孩子们第一次拿到塑料圈,会有什么行为表现? Z:没有,我想孩子们一定会对开汽车游戏感兴趣的。

访谈后我的想法通过观察和对老师的访谈,分析出了以下几个原因: 1、老师没有及时地判断出孩子们在当时的普遍需要是什么,即孩子们在当时最想要做的是什么,也就是老师缺乏考虑和观察孩子们第一次玩塑料圈会有什么表现。 2、教师过分关注预设的环节,缺乏现场应变的能力。 从今天的观察实录看,我要帮助Z老师反思的教育行为应该是:根据观察到的共性行为,创造条件来满足孩子们想玩一玩的愿望,在此基础上再向孩子们提出预设的活动要求。 小班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2 一个吸吮手指幼儿的个案分析 幼儿情景概述: 郑义威是我班一位5岁的小男孩,聪明好学。教师、小朋友都很喜欢他,但就有一个坏习惯爱吸吮手指。在午睡、上课、游戏时都会发现义威将食指放入嘴里吸吮。当小朋友午睡起来时,就会听到小朋友的告状声:教师,义威睡觉又吃手了! 这时,他有会用无辜的眼神看着我,仿佛在说:我不是故意的。它自我要跑到我的嘴里。有时候,看见他在吃手,我提醒他,他就把手指拿出来,一会儿又偷偷地吸吮手指了。 原因分析: 经过家访、电访及平时来离园的接待时间,与义威父母的交流中,了解到义威在断奶后就有吸吮手指的习惯,当时未能引起义威父母的重视,到义威大点时,就不会吸吮手指了,结果义威却一向没能将这个不良习惯改掉。 当他们认识到其吸吮手指的危害时,又以儿子年纪小,不忍心用强制的手段制止他,结果就错过了纠正不良习惯的黄金时期。义威的父母的文化水平较高,十分重视对义威的教育,但如何才能改掉义威吸吮手指的习惯一向是他们头疼的问题,曾试过多种方法,但效果不大。 教育策略: 一、从心理上下手,了解吸吮手指的坏处,建立改掉吸吮手指的信心。 吸吮是经常反复吸吮口唇、手指、脚趾、被子等行为,长时间吸吮手指或脚

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3岁)

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3岁) 日常表现:每天坚持按时入园对老师有礼貌能主动跟老师问早问好,上课时会举手发言,但用餐习惯较差。观察目的:观察她在幼儿园的用餐表现。培养目标:培养她良好的用餐习惯。 时间;用餐时 马上又到了吃中午饭的时间。和往常一样给孩子们分发好中餐后便要求孩子们使用正确的进餐方式,要求孩子们一手扶餐盘一手拿小勺一口饭一口菜安安静静干干净净的把饭菜汤吃完,不一会的功夫就有几个孩子吃完了。 我边提醒孩子们使用正确的用餐方式边巡视孩子们的用餐情况,正在这时我看见了一个惊人的场景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见亦菲正用手在抓饭菜吃,这是怎么回事呀?我立即让她停止这一举动,让她正确使用正确的用餐方式,这时她停下来了,并且能够使用正确的用餐方式进餐了。 可过了一会她有开始拿着小勺在和旁边的小朋友一来二去的玩起来,有点比武的味道,我走过去干脆坐到她身边要求她马上停下安静把饭吃完,这下老师坐在她身边,她没办法只好安静把饭吃完。 分析与措施: 根据她这一表现我找到她妈妈交流了她近期的表现并希望她妈妈支持配合共同让思静改正这不良习惯,她妈妈听后也说孩子在家近期表现很反常。她表示很愿意配合我们幼儿园共同让孩子改好,同时为了鞭策孩子这个星期我选择不给孩子发小红花让孩子改好后再给她发红花,亦菲也答应了老师她会改好的。 取得效果:

经过老师对孩子的观察、引导、提醒孩子在用餐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看到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改变我很高兴这一切和家长的配合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孩子能够在这么段的时间内改变也是很了不起的孩子真棒! 整改措施: 在今后的日常活动中我还将密切关注孩子的表现,对孩子进行跟踪教育使孩子发展的更好!

一个好动幼儿的个案分析及教育措施

一个好动幼儿的个案分析及教育措施 一、幼儿情况: 龙龙小朋友是我班一名比较特殊的孩子,刚来园时我便发现他上课不专心、好动,爱做打斗的行为,我查过了很多资料,也向一位儿童心理精神病专家询问,这种例子被诊断为患有好动症,他的各项检测分析,其症状属于比较轻的一种,矫正好的可能性较大。 二、方法与措施 幼儿多动症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大多出现在学龄前期,对幼儿早期智力发育和心理发展不良影响,2~5岁是治疗多动症的关键期,应及时采用干预措施。龙龙的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视、关爱。家人定期与老师交谈、讨论,并共同制定矫正方案。 (一)给予更多的关爱与包容。 幼儿是弱小的,须依附成人,成人对他们的热爱和关怀是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爱是做好一切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龙龙来园是规则意识较差,常做出一些异常的事,甚至影响老师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但我没有因他经常“添乱”就歧视他,而是给予更多的关爱与支持。 (二)逐步进行自制力的培养。 在一日活动中,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其自制力。如龙龙常把玩具扔在地上,不会归位放好,我就请同伴与他一起拣,并督促把玩具整理好。有意识的让他当“小班长”,利用角色约束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他乱扔玩具的毛病有了很大的改善。多让他担任“值日生”,为集体做事。通过履行角色来锻炼他的自制力。龙龙喜欢听音乐,在区域活动中,我有意的安排他在音乐区,让他安静。慢慢的他的自制力有了明显提高。 (三)有意培养其注意力。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还影响其他小朋友的正常活动,是龙龙的最大毛病。因此我把他安排在我容易顾及的地方。在区角活动中培养他的注意力,如拼图、系鞋带等活动来督促他集中精力完成任务。逐步培养其耐心、专注的习惯。 (四)做好家长工作。 指导家长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注意生活规律。即使是在双休日或节假日,也要让孩子按时休息,培养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在家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自立能力。并且做到持之以恒,孩子的问题行为不是一两天形成的,自然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作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耐心等待,积极引导,对孩子的点滴进步注意巩固,不断强化。 三、案例分析: 案例一: 今天的餐前准备时,我向大家宣布,今天这段时间暂时由龙龙做小老师。我一宣布,顿时有人嘟囔:“平时他那么多的小说话,自己都管不好自己,怎么请他做小老师?”龙龙一听,脸也红了。我没有发表意见,处理自己的事情。一会儿,教室里充满了小说话声,龙龙开始履行“老师”职责:“彭博,别讲话!” 可彭博马上回敬他:“你平时不也很多话,还来管我?”龙龙不吭声了,因为没人听他,教室里顿时闹哄哄的,龙龙有点不知所措,马上来向我求助。我问他:“你觉得闹哄哄的,怎么样?”他马上回答我:“吵死了!”我又问他:“为什么小朋友都不听你的?”他顿时不出声了。我马上说:“你知道该怎么做了么?”他点了点头。 分析: 其实,有时严厉的批评并不能真正触动幼儿,让幼儿换一个角色,来认识自己平时的行为,以及看清自己在同伴眼中的形象,可能对幼儿触动更大,更具有教育意义。 案例二:

幼儿园管理案例分析及对策

幼儿园管理案例分析及对策 [摘要]现在幼儿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在众多幼儿园中脱颖而出,幼儿园园长必须在园所管理方面多下功夫,本文针对笔者所在幼儿园开展的专题课程展开研究,绝对幼儿园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管理对策,促进了幼儿园的新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案例分析、管理对策、新发展 一、引言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幼教市场,作为一名幼儿园园长,要想使自己带领的幼儿园在同一级别中独树一帜、创出特色,在竞争中获得发展,不仅要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同时还要具备开拓创新的精神。作为一名园长,在幼儿园这个琐碎事务多、突发事件相对较多的工作环境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懈怠。 二、培养“好教师”篇 (一)案例分析 案例一:教师擅离岗位 某个周三中午,我园小班的大部分幼儿进行午睡,也有个别幼儿没睡,此时值班教师抽空到楼上办公室拿东西,而且还聊了一会儿天,等她回到班级时未发现幼儿异常。到放学时孩子告诉老师说耳朵疼,当时家长已经来接孩子了,家长感到非常的生气,要求领导来解决处理。案例分析:第一,教师擅自离开岗位,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第二,在日常安全教育教学中,对人身安全教育渗入较少;第三,幼儿园相应规章制度中,没有制定造成事故相应的惩处。这样的事情无论是对幼儿或是教师来说,都是意外中的意外,然而教师本应具有处理意外的能力,在幼儿进行午睡时,并非所有幼儿都可以熟睡,只要有一点异动,就会激起幼儿的兴致,所以在幼儿午睡的时间,教师是不可以掉以轻心的,教室内至少应该留有一个教师照看。(二)管理对策 幼儿园的管理制度并非要惩罚或者奖励教师,而是应让每一位教师都树立一种思想:在幼儿园以幼儿为中心,而不是出了事故后进行补救或推卸责任,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一方面可以使幼儿得到保障,另一方面也是让幼儿园得到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幼儿园的好教师。以此事为契机,我们通过专题课程强调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要求每位教职工提高工作责任心,从而达到培育好教师的目的。总结对策主要有以下三点:1、教师工作中应提高责任心; 2、幼儿园应对教职工进行师德、幼儿心理以及幼儿生理学等方面的培训学习,从而使教职工增强对幼儿和幼教事业的热爱; 3、定期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更好的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 三、“精粹管理”篇 (一)案例分析 A幼儿与B幼儿平时在幼儿园里是一对好朋友,经常一起玩游戏,有时也会因一些小事而发生争执。这一天,他们为了一件玩具吵了起来。争吵之中,A幼儿在B幼儿的腿上抓了一道伤痕,B幼儿也不甘示弱地抓伤了A幼儿。由于幼儿并没有向老师报告这件事,老师完全不知情,直到双方家长来接孩子时才发现各自孩子身上的伤痕,于是双方家长就争吵了起来。老师则认为孩子已经交到了家长手中,幼儿又没有向她报告,故把这件事置身事外,并没有对这件事进行调查和劝架的疏导工作,导致双方家长越吵越激烈,谁也不肯让谁。A幼儿的家长甚至还恐吓B幼儿的家长说:“如果我的孩子有什么问题,你的孩子也别想活。”结果,B幼儿的家长就因为这句话感到既害怕又担心而报了警。 案例分析:这起纠纷刚好发生在星期六下午,园长已经离园。园长在星期一上课时间获悉此事后,便立即采取补救与协调工作。园长首先向两位幼儿的负责教师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再把两位幼儿叫到办公室来,在检查他们伤势后,详细对证事情发生的经过与两位幼儿在事

幼儿园中班案例分析与措施范本

幼儿园中班案例分析与措施范本 导读:本文幼儿园中班案例分析与措施范本,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 活动背景: 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在我们中国有很多的节日,对于我们这群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对于一些农历的节日不太清楚,更何况是这些两千年以后出生的孩子们了,于是在区域设置的时候特别开辟了一个“中国节日多”的区域。在这个区域的墙面上会及时地更新不同的节日提示,幼儿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不同的物品作为节日礼物、或者作为经验的再现表达等。一个月以来,教师节的到来几乎让每个孩子都能动手制作礼物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而且对本来陌生的老师渐渐地熟悉起来。转眼国庆节到了,人们用的最多的庆祝方式就是燃放美丽的烟花,孩子们都十分喜欢美丽的事物,于是墙面上多了一朵漂亮的烟花。 观察记录: 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这个区域,是因为他们被这里眼花缭乱的装饰材料所吸引。他们告诉我:“我从来不知道这些东西可以变成美丽的烟花,所以我想来试试。”在十分投入的兴趣激发下,孩子们通常会认真地装饰烟花。在选择材料时他的第一选择是颜色鲜艳的绒球,其次是亮片,接着是吸管、图形各异的手工纸片最后是火柴。在制作

烟花初期的成果是排列整齐的一条条烟花,后来才逐渐变成由中心往外散开的伞状,最后布置在墙面上的是有规律材料排列的各种烟花,给国庆节的夜晚照得特别明亮。 分析反思: 幼儿对新颖的、多样的材料是最感兴趣的,他会第一时间去尝试操作一下。并且在兴趣的唆使下,他会表现得特别认真与专心。 在选择材料时,通常最先考虑的是立体的、颜色鲜艳的材料,其次是有亮光效果的材料,接着是颜色较丰富的材料,最后才会选择色彩单调的材料。教师在提供区域材料的同时要考虑到幼儿的喜好与操作中的使用问题。 起初,幼儿对烟花的认识是不太确定的,在几次操作之后,他们有了自己的思考,从条状逐渐转变为伞状,才最终把握了烟花的基本形状。同样,从材料的无规律排列到有规律排列也是幼儿经验的提升过程,显然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隐性作用。【篇二】 【案例背景】 每天和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打交道。他们的纯真给我带来无限的快乐。他们的顽皮令我总是喋喋不休的叮嘱,他们的好动总是令我眼睛不离左右。见到孩子们我都觉得很快乐,那孩子们来到幼儿也很我一样快乐吗?我想每个孩子的回答都不是一样的。面对生活,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乐观是快乐的根源。而保持乐观的惟一方法,就是紧紧抓住生活的每一次快乐。作为教师的我们,

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范例共三篇

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范例 【篇一】 今天打点滴的人很多,护士凝凝今天很忙碌。但是凝凝还是很认真地在为每位“病人”打针。只见她拿起栋栋的手,在他的手背上轻轻拍打。然后拿起棉签在他的手背上轻轻擦一下,再将点滴的管子按在栋栋的手上,打开点滴的开关。今天浩浩这位配药医生显得有点空闲,因为今天的病人大多数是打针。刚开始,浩浩还耐心地坐在位置上等着“病人”来配药,可是时间一长,浩浩有点坐不住了。刚开始走到“医生”烨烨的旁边看看,拿起听诊器玩玩。又到凝凝旁边去拿针筒,凝凝说“这针筒我要打针用的”,浩浩这才放下。这时老师说“咦?配药的医生哪里去了,有病人要配药啦!”浩浩这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来给“病人”配药。这时,浩浩见药房里的药盒很乱,有的歪倒在一旁,有的掉在地上,有的开口打开了,浩浩把歪倒的药盒整理好,把掉在地上的药盒捡起来。这时的浩浩又没事可干了,他东看看西看看,看看旁边的娃娃家里有很多客人,大家在一起吃饭很热闹,于是他也去娃娃家凑热闹。这时,老师从旁边的生活区拿来一碗黄豆、勺子及一些旧的信封。老师对娃娃家里浩浩说:“医生,有人来配药了。”“来啦,来啦!”浩浩又回到自己的位置。老师说“这里的药快配完了,等会儿病人来配药不够了,你可以自己来包一些药。”说完给浩浩示范了一遍。看了老师的示范,浩浩认真学着老师的样子开始包药。只见他先将一只手伸进信封里,将信封打开,然后用勺子舀起一勺黄豆,放进信封里,看看信封还是扁扁的,于是又往里面放了两勺黄豆,然后将信封的口折了一下,一袋药就包好了。这时,星星拿着单子来配药,浩浩将自己刚包好的药给星星,然后又开始包药。这次浩浩很认真地包药,再也没有离开过自己的位置。 分析: 打针医生因为自己的“病人”很多,所以专心给病人打针。可是配药医生就显得很清闲,由于没事可做,他就开始左顾右盼。当他第一次离开位置时,教师以“病人”的身份介入游戏中,浩浩及时给“病人”配药。当他发现药房里的药很凌乱时,能认真将药盒摆放整齐。虽然配药很清闲,但是只要有事可做,浩浩还是能很好地融入到情境中。没有人来配药,浩浩又没事可干了,这次串到了娃娃家。当幼儿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不会再有激情,只有不断引发幼儿新的愿望,

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幼儿不良行为)

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幼儿不良行为 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幼儿不良行为 观察地点:小托班观察对象:聂理硕年龄:3岁 一、幼儿情况分析 聂理硕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平时很喜欢帮老师和小朋友做事情。但是每当老师和小朋友指出他犯的错误时,他总是不肯认错,而且还很不高兴。聂理硕在班上属于各个方面发展都很好的孩子,在幼儿群体中有一种惟我独尊的骄傲感,从未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另外,他在家中也备受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父母的百般呵护,宠爱聂理硕第一次来幼儿园时,,到现在一直都要哭。老师接过来一会他就好了,老师问他明天来了就不要哭了,他回答得很快,说:“好,明天来了我不哭。”可是第二天会照常哭。他刚来园的时候自理能力表现得很差,属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类型。还经常告状,他告状时你不理他,他就会说你打他或是就找别的小朋友帮他打报复平,直到有小朋友帮他为止,他就会满意的笑。 二、成因分析 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我该怎么办呢?我先了解造成她这种情况的原因。有的是因为紧张、恐惧或被人嘲笑等因素引起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潜意识中为自己不在受伤害,内心很自然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有的则是因为环境因素造成的如家庭成员之间的原因。 三、具体实施 (1)家长工作 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并把教育思想说给家长听,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2)对策 行为1 聂理硕:玩玩具的时候喜欢一个人玩,不和同伴进行交流。 措施:我们在平常聂理硕创设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比如,我们利用早晨活动时间,让孩子进行分组自由交流,尽量让小朋友的情绪愉快,制造一种良好的生活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小朋友和睦相处,回家也逐渐地愿意跟父母交谈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 成效: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培养,他在班里基本能够和同伴进行交流,并且开心地与同伴进行游戏。 行为2:当我们出去户外活动时,聂理硕在活动中和小朋友发生争执时老师及时帮助他分析情况。 措施:增强聂理硕交往的机会,并请家长配合有空时多带她到外面接触其他人。例如,公园、小区楼下……在交流中产生和发展的,要增加孩子的交往的机会,创设情感交流的机会。孩子只有在广泛的交往中,感到有很多东西,他活动中才会积极起来。尤其是孩子之间的交往更是重要,因为他们身心发展有相同特点,也有共同语言。渐渐地他在自理能力,自我服务意识也强了许多。 成效:经过一段时间的配合与实施措施,聂理硕的性格有了大的变化,变得敢开朗多了。 3、在日常生活中我观察到聂理硕在自我服务意识方面的情况。 措施:我们三位老师共同商量,先结合家长及时沟通好情况,在园里我们就邀请聂理硕做小值日生,要他融入我们幼儿园的大家庭。 成效:经过一段时间的配合与实施措施,聂理硕开始愿意上幼儿园了,也不会哭闹了。这时聂理硕和聂理硕的家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脸,此时我们三位老师也觉得很欣慰。 四、效果记录

幼儿园个案分析与措施范例共三篇

幼儿园个案分析与措施范例 【篇一】 班级:小二班 幼儿姓名:燕媚 性别:女 年龄:4岁 教师:梓然 一、案例背景 经过观察该幼儿饮食习惯不好,吃饭时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存在。总是推迟吃饭时间,每次吃饭都比别的小朋友晚。吃饭前总会有各种事情。不是要去上厕所就是还有东西要玩,不能做到按时吃饭。 二、案例分析 1.该幼儿在家时家长异常疼爱,幼儿每次吃饭都要家长哄着才会吃。入学前幼儿每次吃饭家长都要给其一些玩具玩或哄好久才会吃,这就养成了幼儿吃饭前的一些不良习惯。 三、应对措施 第一阶段:(第一周至第二周) 经过谈心和说教启发引导幼儿,使幼儿能够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按时吃饭。教导幼儿按时吃饭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并且经过一些漫画故事来教育幼儿,好孩子是要听教师的话按时吃饭的。并且和家长达成共识来一齐引导幼儿,在此过程中逐渐减少幼儿饭前的玩玩具等的不良习惯。初期改变幼儿不良习惯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打骂幼儿。要以缓和的口吻来引导幼儿,让幼儿自我意识到饭前要有好的习惯,不按时吃饭对身体是不好的。幼儿才会去改变,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 第二阶段:(第三周至第四周) 经过和家长达成共识督导教育幼儿养成按时吃饭的好习惯。经过第一阶段的引导慢慢减少幼儿饭前玩玩具时间直至幼儿养成饭前不玩玩具和按时吃饭的习惯。在此过程中不能太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逐渐减少幼儿饭前不良习惯。当幼儿饭前习惯有所好转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经过赏识教育让幼儿有成就感,幼儿发自内心的去改变饭前不良习惯。幼儿改掉饭前不良习惯后,家长要配合教

师使幼儿这一按时吃饭的好习惯坚持下去。 四、矫正结果 经过这一段时间对芷煊的观察与指导,天乐基本上改变了饭前玩玩具的不良习惯。此刻,孩子饭前习惯良好,能按时吃饭,即使偶尔饭前想玩玩具,教师和家长经过引导幼儿也会放下玩具,按时吃饭。家长反映,此刻我的孩子按时吃饭了,身体也比以前好多了,为此他们多次感激教师的关心、教育使孩子健康成长。 【篇二】 案例分析: 燕媚在班里年龄偏小,入园前没有上过幼儿园,由于不合群,家人因心疼怕孩子吃亏而未坚持下去。入园以来,燕媚对幼儿园的抵触情绪很强,不愿意与教师小朋友在一齐,非要奶奶陪他在操场上玩耍。燕媚的爸爸妈妈都在国外,一向有奶奶和爷爷照顾。观察行为:入园的前几天,燕媚情绪相当激动,奶奶一抱到幼儿园门口就闭着眼睛大声的哭,看到教师就跑,奶奶爷爷一走就跑出去追,我们教师都抱着他。好不容易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燕媚又开始想奶奶了,边哭边吃饭,有一点很好他不挑食,并且自我会吃饭不用教师喂。可是吃的很“辛苦”,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还加一口饭。饭吃的不是很多。看的我们真是有点心痛。睡觉的时候真是很痛苦,整个睡室都是他的哭声,为了让其他的不受他的影响,我们抽一个教师带他去“参观”幼儿园,这个效果很好,燕媚在幼儿园里走的时候都没有哭。逛幼儿园可不是一件简便的事情,逛一两分钟还好,我们足足逛了一个多小时,渐渐的他累了,靠在教师的身上就睡着了,我们还庆幸说这个方法很好明天继续这样,半个小时还没到就听到安静的睡室里发出一声惨叫:“奶奶,我要奶奶!”燕媚就很大声的哭开了,我们其中一位教师赶紧抱着他往睡室外面跑,里面很多孩子都被他的哭声吵醒了。我们又带着他在幼儿园里逛,一向到他奶奶爷爷来接他为止。我们向他的奶奶爷爷反映了他一天的情景,他的奶奶爷爷十分的心痛,并告诉我们燕媚有个习惯,一醒过来就要看到奶奶的不然就会哭,并且还要奶奶陪着睡。就这样我们坚持了一个星期,燕媚和我们都显得很憔悴,可是一点提高都没有,继续在幼儿园里闹情绪,并且孩子还发起了高烧。使得我们要改变策略。

小班个案分析与反思精选范例

小班个案分析与反思精选例 幼儿个案分析:坐不住的孩子 我们班有一个叫宇帅的男孩,他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注意力很难集中,是个“坐不住的孩子”,有时他会“骚扰”周围的小朋友而打断教师正在实行的活动;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他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他想参与同伴的活动,却因为不适宜的方式而被同伴拒绝。周围的小朋友实在驱逐不了他的情况下还会去告状。教师对于这个经常惹麻烦的孩子也伤脑筋,经常当众批评他,盛怒之下勒令全班的孩子不要理睬他。但这种教育方法的效果并不好,时间一长,在其他孩子的眼中宇帅成了一个调皮、只知道惹老师生气的坏孩子。 场景一: 马上就要实行集体教学活动了,孩子们陆续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老师开始讲述今天教学活动的主要容。宇帅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没在仔细听,他正用手撩旁边雯雯的小辫子。可儿皱了皱眉,将自己的小椅子往旁边挪了挪,宇帅想将雯雯的椅子向自己这边拉近一点,于是两个孩子开始拉拉扯扯起来,发出了一些声音。我向他们这边瞟了几眼,有点不高兴但没有说什么,这时雯雯突然叫了起来:“老师,你看宇帅。”老师终于大声地对宇帅说道:“宇帅,你给我坐好,再不听话,就让你出去!”本来和雯雯僵持着的宇帅被老师的呵斥镇住了,他怯怯地坐直了身体,瞪大眼睛看着老师,脸上流露出疚的表情。雯雯接着又说道:“他刚才使劲地拽我的椅子……”“好了,好了,不许说了,你们以后听好了,从今天开始谁都不许惹雯雯,谁去惹他我就找谁,听见没有?”老师厉声说完这些话后严肃地看着全班的孩子。对于老师的命令,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听到了。”宇帅使劲地绞着自己的手指,有些难过的样子,但随着老师话题的转移,他又恢复了原貌,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东西望,不知道在想什么。 分析:

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与指导【三篇】

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与指导【三篇】 研究对象:熙熙 年龄:三岁半 班级:小六班 个案情况简述: 熙熙生性活泼好动,独立性强,善于发觉观看事物,有一定解决 问题的能力。 熙熙父母离异,从小由外公外婆带大。习惯指挥他人,脾气暴躁,比较任性。每次人园时还要闹情绪,说出各种不上幼儿园的理由,但 家长一旦离开后就能很快融人集体生活中。 个案观看记录: 1.饭后看书。幼儿主动选择了自己喜爱的区域进行活动。今天 琪琪带来了新图书,正当他看得快乐时,熙熙走过去抢琪琪的图 书.因琪琪抓住图书不放,熙熙就在琪琪的脸上咬了一口,他最终抢 到了图书。 2.集体活动。幼儿自由坐在地上.熙熙坐在最后一排。老师引 导幼儿观看图片后.让幼儿自由讨论。熙熙一会儿拉拉前面小朋友的 头发,一会儿抓旁边小朋友的衣领,还故意把别的小朋友绊倒。老师 发觉后,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他回答准确。 3.表演游戏。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和材料。熙熙在第l小组,他 拿着一个小熊的头饰跑到第一组:“你们看,我今天要当小熊。”这时,熙熙发觉黄黄和春明为了争小熊角.色互不相让,于是他说: “你们用剪刀石头布,{谁赢谁就当小熊}。”黄黄输了,但他不认输,要再剪一次。熙熙一步上前去抢黄黄手巾的头饰,黄黄不给他.他就 用力一推,将黄黄推倒在地,并把头饰给了春明.

4.分组活动。老师引导幼儿自由观看图片。熙熙站起来,四处 走一走,看一看,与一位小朋友开玩笑。老师发觉了,瞪他一下.他 回去看图片了,等老师不注意他了,他又到另一名小朋友后面,用肘 绕住他的颈项,把那位小朋友绊倒在地,他很快乐。 一、冢园之间进行交流 教师:把熙熙在园表现向家长反映(主要反映以上情况)。 家长:1.丁作较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玩:熙熙说自己一个人 很无聊,经常提出要去小朋友家或邀小朋友到家里玩。2.熙熙对老师 布置的任务记得牢,很乐意完成。平常做事动作很慢,对事物难以保 持较长的兴趣。3.熙熙会主动关心妈妈,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自己做, 但没有耐心。4.熙熙会自己想方法解决问题,但很爱发脾气,比较急躁。 二、家园共同分析原因 1.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熙熙生性活泼好动,喜爱表现自己, 往往寻寻各种方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但他选择的方式不当,无意中 攻击了他人。这表明他的心理发展水平不高,没有掌握准确的交往方式,需要成人加以引导。 2.自我控制能力差。熙熙从小受外公外婆溺爱,养成不分场合、时问和对象,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丝毫不顾及他 人的习惯。再加上幼儿的认知水平低,考虑问题往往以自我为巾心, 并没有真正理解大人所说的“打人不对的道理”。 三、幼儿园教育措施 1.疏导多余的精力。多给熙熙提供活动的机会,让他有事可做,使他多余的精力有“用武之地”。 2.增强注意力的训练。把熙熙安排在老师容易顾及到的地方, 在各项活动中注意培养他的注意力并多表扬肯定。因为他接受能力较

小班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

小班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一 【观察实录】 今天是第三组的小朋友玩娃娃家。娃娃家的角色牌有五个,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小朋友。孩子们进区后,一会儿传来了争吵的声音,“我要当妈妈,我才不想当奶奶了”,原来是小萌和姜xx小朋友都争着当妈妈了,而其他三个小朋友都戴好了角色牌,睁着大眼睛看着这两位小朋友。我一走近,小朋友们马上用求助的目光看着我。我蹲下身子问小萌和姜xx:“你们为什么都要当妈妈呢?”小萌抢先回答:“因为我平时最喜欢妈妈,我觉得当妈妈好玩一些。”姜xx也说:“我也喜欢当妈妈,当奶奶不好玩。” 想到我们刚刚学过的一首儿歌《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我就对娃娃家的宝宝说:“那我们先来朗诵刚学过的《我有一个幸福的家》的儿歌吧!”孩子们马上大声的念起了儿歌,儿歌念完,我马上问:“为什么说是幸福的家呀?家里有些什么人呢?”一旁的“爷爷”王梓彦说:“有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爸爸”谢雨也在一边补充道:“还有小朋友呀!”我接着说:“对啦!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很幸福,是因为我们有一大家的人,大家在一起相亲又相爱!”小萌点点头说:“我也觉得。”小朋友们都点点头,我接着说:“在我们的家里,每一个人都很重要,今天娃娃家的宝宝们也是一家人,小朋友们要当好每一个角色,我们来试试当不同的角色好不好?”小朋友都说好。我转过头看看边上那三个戴好角色牌的小朋友说:“爷爷、爸爸、和小朋友真棒,不争不抢的选好自己的角色。”我又看看小萌和姜xx说:“老师提个建议,

今天小萌来当‘妈妈’,姜xx当‘奶奶’,到下一次游戏的时候我们就互换角色,看看谁当的‘妈妈’或者‘奶奶’当的好?可以吗?”通过调节和劝说,小萌最终当上了“妈妈”,姜xx当上了“奶奶”。刚开始“奶奶”还撅着小嘴巴,可过了一会儿,“奶奶”就开心的投入到角色中去了。 【分析】 1.孩子们到娃娃家,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 2.我们有时经常会问孩子最喜欢家里的谁?大部分孩子都回答的是妈妈。虽然小班的孩子还不能用语言去表达,但孩子们心中就是觉的妈妈是温柔漂亮能干的,相比之下,奶奶在孩子们的心中分量比妈妈要稍逊色一些。所以当有“妈妈”和“奶奶”的角色选择的时候,就会出现以上案例中的一幕:两个孩子都争选当“妈妈”的角色。 3.我最初是想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自主的权利,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角色,所以让“娃娃家”的孩子们自选角色牌。其实孩子们对于角色扮演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有的孩子碰到自己的喜欢的角色就会争论不休,这也与孩子的自我为中心的状态有关。 【措施】 1.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加强孩子的亲情观念的培养,知道家里的成员都是很重要的。 2.孩子在游戏中出现问题,教师要及时的出现,并用亲切的语言和适宜的方式去引导孩子。比如:两个孩子都争选“妈妈”的角色,我及时的用念儿歌的方式,让孩子停止了争吵。并加以提问,加深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