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 结构方式

符号学 结构方式
符号学 结构方式

第三节符号的结构功能方式(上)

结构关系是符号与符号的关系。实际上是悬置了人和对象、社会,孤立地考察符号结构要素自身系统。当然这个系统是人及其社会的产物,但它一旦形成,就有自己的运行规则,并自行产生意义,反作用于人、社会和现实。因此,结构功能方式就是不同的结构关系是如何形成不同的意义生产规则的。

下面我们主要从媒体方式和结构要素关系方式两个方面考察结构功能方式。

1媒体方式

所谓媒体方式,主要考察符号的物质载体如何影响符号意义的生产。

1·1媒体的类型以物质属性进行多个角度的划分。最基本的是语言媒体和非语言的视觉媒体。文字介于二者之间。还有其他的分类:

声介媒体和视觉媒体:线性视觉媒体、平面视觉媒体和三维视觉媒体。

冷媒体和热媒体:根据提供准确信息的程度划分的。

易损的和耐久:印度的树叶、泥板、甲骨。土木和石头建筑;编制品和陶器。据建设部官员说,“国内住宅的平均寿命仅仅为30年。”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质量问题,一是规划设计不合理。而英国建筑平均寿命居世界之首,可达132年。(《住宅平均寿命只有30年》,齐鲁晚报2006年10月23日)

流动的和固定的:如公共汽车上的广告和宣传栏。

过程性和静态的:如演示性、仪式性的和静止的符号解读。

大众媒体和私人媒体:如车站留言牌和家庭留言。

单媒体和多媒体:

符码性媒体和物象性媒体:如报纸、电视;如墙壁、立柱、出租车等。

潜媒体和负媒体:潜媒体指应该媒体化而没有被充分媒体化或故意被抑止其媒体化的物质材料。负媒体指承载过多、过滥或无序的信息以致影响传播效果的媒体,如街面、门面过分媒体化。

这些类型本质上就是独特的生成意义的方式。

1·2媒体方式的定义所谓媒体方式,就是指由一定媒体的物理属性所决定的属于自己的特殊编码原则,即特定媒体的意指方式和结构组织方式,也可叫做媒体语法。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媒体有一种媒体之语法。如线性和非线性是声介媒体和视觉媒体的不同的编码原则。卢梭从媒体属性的对比出发,揭示了音乐和绘画不同的编码原则:“色彩的效果来自于它的持久性,声音的效果来自于它的连续性……音乐的领域是时间,绘画的领域是空间。”1巴赫金也说:“每一种体裁都具有它所特有的观察和理解现实的方法和手段。比如素描能够掌握色彩掌握不了的空间形式方面,反过来,彩色画则拥有素描所没有的手段。”——288甲骨文和金文的差异就是由媒体的性质决定的。绘画和照相的语法差异就很大。绘画更强调画家对现实的主观解释,而照片则侧重于纪实功能,被认为是展示自然的镜子(照相机从不撒谎)。电影和照片不同,电视和电影也不同。电视带有间离性。画面和现实景象互动。

言象两类符号媒体方式的差异(参见《影视表意的特征》):

1离散性和线条性/整体性和意指性

2能指的透明性/能指的同义选择性

1卢梭《论语言的起源》,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09、110页。

3民族性、语境性/超民族、超语境性

4组合性/会意性

5可视性/可视(物本性)

相对于声音、身体、色线与物体,语言在引发直接感受方面虽有不足,但在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以及描述事物的深度广度方面却非它者可比。

2媒体间性方式

2·1关于媒体间性

“间性”这个术语在哲学上一般指两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补足、相互渗透性。如胡塞尔的“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指两个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个主体意识的确立要结合与其他主体意识的相关来考察。此外,还有所谓的文化间性、文本间性、身体间性等等。间性的概念与索绪尔的关系概念还不完全相同,前者更多的指一种对话关系,指主体、意识、意义的未完成性,需要另一主体、文本、文化来补足。我们说媒体间性,就是将媒体或语体看作是一种独特的编码方式,一种媒体的编码性质与另一媒体的编码有关,各自是在与其他媒体编码的关联中发挥作用的。媒体间性也可叫做多媒体语法或多语体语法。重点探讨不同媒体(或语体)之间的语法规则的配合和转换规律。最基本的是研究时间语法和空间语法、听觉语法和视觉语法之间的关系。电影、舞蹈、多媒体电脑遵循的就是一种多媒体语法。也可研究同质媒体之间的语体语法关系:如饮食符号中的法国的饮食语法和中国的饮食语法的差异和对比研究。饮酒的方法。吃饭喝啤酒和红酒就是一种语法错乱。语法错乱往往发生在不同文化转型期的碰撞的过程中。因为语法是一种行为模式。另如薛海燕认为《红楼梦》是“以诗写小说”(前言),就是语体间性问题。

相关材料:多语式〔muhimodalitv〕指同一语篇中多种语式并用,是近年来在话语分析领域兴起的跨学科研究,目的在于寻求一种综合的理解方式。语式:指交流所采用的信道,不仅指口头和笔头媒介之间的选择,还有许多细节性选择。多语式并不是新现象。因为语篇从最早开始,就不是单语式。例如语篇以笔语为媒介,选择什么书写材料〔纸张,石头,树皮,丝绸等),什么字体,什么颜色(红色还是黑色)等就构成了叙述的“细节性选择,这些选择同样也参与语篇的意义形成。这些细节性选择,在当代话语中,不但不是“细节性,而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了。(详见:Halliday, VI. A. K.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Vlcaning[ VI].London: Edward Arnold(Publishers) Li,二iced. 1978; Kress, Cunthc}&Thco van Lccuwen..Mulii,二。dal Discourse: The,二。des and,二。dia ofconk,二porary。。,二,二,mication} VI}.London: Arno1d.2001) 1·1媒体间性的几对相关术语

1·1·1剩余和局限我们在第一章第四节谈到的言象统一性问题,即不同媒体编码方式的相互制约关系,就是媒体间性。它主要由媒体之间的局限和剩余所决定的。一个人的视角有自己的局限和剩余。媒体也是如此。每一种媒体都有自己的特性,这种特性既是一种局限又是一种剩余。

所谓的媒体剩余,就是一种媒体的方式,有可能成为对其他媒体的补充和编码方式,以自己的优势补偿其他媒体的缺陷。如汉字甲骨文的生成与汉语词汇的生成;汉字会意字与蒙太奇;汉字与意象派诗歌;西方语法与现代汉语。

所谓媒体局限是一种媒体方式都有自己的的表达局限,需要借用其他媒体符号的编码方式来补足自己。如汉字的非表音性质使它借用了拼音系统。汉语的同音性质需要汉字的视觉分辨。汉民族传统的写意画需要文字的补偿。或者现代汉语语法中的欧化现象、汉字中的音化、任意性现象。书面表达中的对话体。在一种媒体内部借用了其他媒体的编码方式,使得同一媒体符号在表达上获得了多样性的视角,用多种方式来呈现事物。尤其是语言性媒体具有这种多元化、多编码的转移能力。

该图无需文字介入。需文字介入

1·1·2支配性、从属性、普遍性在一种媒体内部其实包含多种媒体编码方式,如纪实性的照片也可以行使表现功能,但其中的一种编码最能代表该媒体的特性,它成为该媒体最经常、普遍使用的一种编码方式,它称之为支配性编码,我们前面所说的媒体编码方式,就是指的一种媒体符号中占支配地位的编码方式;与之相对,其他的是从属性编码。如纪实性是摄影的支配性编码,而表现性、叙事性等等则是从属性编码方式。人们常常会把一种媒体的支配性编码当作唯一的编码(如“相机是眼睛的视网膜”),而看不到其他编码(从属性、普遍性编码)的存在。任何符号都具有言此意彼的意指性,这就是普遍性编码。

相关资料:

语言符号的多种媒体编码方式:

Buhler:语言有三大功能——描述、表达、呼吁。他将描述看作语言的首要功能。

雅各布森:语言功能包括指称、情感、意动、寒暄、元语言、组诗六种。其中他认为指称功能是语言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功能。

里查德:语言功能包括意义、感情、语气和意图四功能,其中意义功能是最基本的。

莱昂斯:语言有三种功能:描写、社会、表达。其中描写是最基本的功能。(朱永生、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17-19页)孟按:需要说明三点:其一,这里的功能相当于我所说的编码方式或意指方式(“符号的功能是基于由习惯确定的代码的表现与内容之间的相关关系。”——见《诗学与文化符号学》139);其二,诸位学者认为语言是多编码的,并且这种多编码是等级制关系,其中一个编码方式是最基本的,即它是支配性方式;其三,在语言的多编码系统中,其中描写性(也可叫做指称性或意义性)方式是支配性方式。

1·1·3媒体的边界性和编码转移前面所说的媒体局限也可叫做媒体的边界性,即任何符号都有自己无法逾越的作为媒体的边界:受符号媒体物质属性所制约,在编码方式上

表现出的限制性。媒体边界性(媒体局限)是产生媒体编码方式(即一种媒体的支配性编码方式)的根本原因。如文字是不在场的符号,因此小说不可能逾越语言文字的媒介去呈现在场的形象;而在场性的电影符号也无法逾越摄像机镜头的视域,电影是有画框的,有画框就意味着有边缘,有临界线,有画框外的东西。当然,就目前而言文学与电影两种媒介远远没有穷尽其各自的可能性限度,它们留待探索的空间还很大,这也是为什么先锋小说和实验电影不断给大家惊喜的原因。按:电影提出了媒体的可能性问题。——后影像阅读时代的文本。

媒体编码转移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属于一种媒体特有的编码原则成为另一种媒体的重要编码方式,这就是编码转移。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二,一种媒体符号或新媒体(语体)方式的兴起或淡出必然引起相关的其他媒体(语体)符号的功能性变化。

孟子所谓“诗亡而春秋作”,就高度概括了象符号的衰落与典籍符号的兴起之间的相关性。中国叙事小说(言符号)的兴起,与说唱、戏曲(象符号)的发展有着内在的联系。“十九世纪中叶,便携的管装颜料的发明,使得一些画家可以在室外创作,他们热衷于阳光下瞬息万变的光色和对大自然的直接感受,关注画面的主观效果,不再强调绘画的文学性和思想性,使得西方绘画出现了新面貌,为现代主义绘画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宛少军《再论绘画的文学性》载于美术家网)另如,对于硬笔的广泛使用引起汉字的简化这一点,学术界似乎还没有人做专题研究,我想肯定有内在联系。因此,我们必须在符号性言文关系中来定义每一种具体符号系统的性质。

在无文字的社会,诗歌或者韵律化的口语是帮助记忆的重要手段。卢梭甚至认为那时的语言“与其说是说出来的,毋宁说是唱出来的”。2只是到了文字社会,“语音愈来愈单调,辅音愈来愈多,重音在消失,音量在趋于平缓,它们会被日益复杂的语法组合及新的音节所取代”。3新媒体符号的兴起都会导致言文关系的重新调整。正如德里达指出的,是视觉的文字的媒体的出现,导致了听觉的语言媒体的功能性转化:

文字出现后,人们便不再需要韵律和韵脚,孔狄亚克认为韵脚的作用是将意义铭刻在记忆中。在文字出现之前,韵文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自发的铭文,成了字母出现之前的文字(作品)。4

在20世纪,随着现代影像技术和音像技术的革命,文学在艺术家族中的媒介优势逐渐消失,现代影视艺术不仅克服了戏剧舞台与表演的有限性,大大强化了戏剧的综合表现力和直接感受性,还利用电子技术彻底改变了艺术传播接受的方式。无疑,现代影视艺术拥有比文学优越得多的技术性综合媒介,它使单一的语言艺术即文学相形见绌。

媒体编码转移原理告诉我们,就像视像技术的出现导致了绘画自我语体意识的觉醒一样,文字的出现也唤醒了语言自觉的语体意识,数码技术的出现则唤醒了文字的自主意识。

1·2媒体间性的基本类型

最重要的可概括为以下几种:

语际关系:汉语英语的关系、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关系。我们用语际关系代替具体的比较语言学、比较文学,即涵盖了这两个领域的共性,同时用间性方式的概念取代了传统上要么求同、要么求异的孤立主义方法。

言文关系:言文关系是语体关系中最重要的范畴。语体是发生在语言文字符号内部的分类系统,其划分标准非常复杂,有的语体分类与媒体有关,如言体和文体;有的语体与符号功能和表达手段有关,如新闻体、政论体和纪事体等等。总之,一种语体有一种语体之语法,如政论体更强调主观动机性,新闻体和纪事体更强调客观临摹性等等。语体关系中最重要的是言文关系,即言体和文体之间的关系、汉字与汉语的关系等。

2卢梭《论语言的起源》,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22页。

3卢梭《论语言的起源》,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25页。

4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家堂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417页。

文象关系:如甲骨文与兆文的关系;铭文与媒体;展品与说明。

象象关系:如音乐与图像、照片与绘画、人体与服装、建筑与自然景观;以及同质的象象关系如:不同色彩之间(闹与静)、不同味觉之间、不同图像(如油画与国画)之间。

在这四种媒体间性中,中国哲学最为关注的是言文关系和文象关系。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言意象”的讨论就涉及到了这两种关系。无论是周易符号还是甲骨文,都涉及三种关系:1图像。如兆文、卦象。2文字。如卜辞、卦爻辞。3语言。即图像和文字欲表现的“意义”,它是以语言的方式存在的。所以,从言(文字)、意(语言)、象(图像)三者整体关联的角度思考问题是中国哲学文化的重要特征。言、文、象三者的关系也是我的符号学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

2媒体间性方式

也叫不同媒体(语体)编码的相互关系方式,指研究不同媒体(语体)之间编码方式的配合和转换方式。主要包括替代和补充两种类型。

2·1替代一种符号媒体的编码方式受到与之相关的另一媒体编码方式的支配或重大影响,或者说,属于一种媒体的编码方式压倒、抑止甚至掩盖了其他媒体编码方式。

如书面语,就是文字以自己的空间语法规则替代了语言的时间规则:可逆性、不可逆性,铭刻性与流动性,非线性与线性等等。可惜我们常常不加区别地将书面语和口语统统称之为语言。甚至我们所谓的语言语法,也是文字投射的结果。没有文字就没有语言的语法。

再如绘画的照相写实主义和照相的绘画主义。(图)

再如“六经皆史”:经应该是哲学政论体,史是纪实体,将二者的边界模糊化,并以纪实的方式取代动机的方式,就是替代性的。

2·2补充任何媒体都不仅仅是某类符号的物质载体,它同时处于与其他媒体及其编码方式的关联中,一种媒体编码的性质,要靠与之构成二元对立关系的其他编码来限定、来完善、来补充,这种多编码共存、多“声部”互动的情况就是补充的方式。譬如“言象”补充关系:像雕塑、建筑、图画、手势等这样的视觉符号即“象符号”,我们也不能仅仅认为它们是单向指涉的:这类符号不仅仅指向隐藏在它们背后的某种涵义如某个历史事件或人物形象等,同时,它们还指向语言文字和其他类的象符号。它们要求语言文字符号进入自己的肌体。譬如,一个名人故居若没有语言参与说明和解释,人们极易把它混同为普通建筑,而非历史记忆符号;一个博物馆的展品没有文字说明,其自身的文物符号价值也无法实现。

再如“象象”补充关系:一种象符号的性质需要靠与之构成互文关系的其他象符号来确定。如音乐符号的意象性与绘画符号的具象性构成一种对立互补关系,配有音乐的绘画或配有绘画的音乐,会更加深入地揭示被陪衬者的丰富内涵。仪式符号就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各种象符号互补关系场。古人云:“传有之:‘三代无文人,六经无文法’。无文人者,动作威仪,人皆成文……”5这里透露出在中国夏商周三代仪式符号居中心地位的情况,以书写为业的文人阶层尚未产生,“动作威仪,人皆成文”,则反映了仪式符号的“象符号”性质以及“象象关系”的通融、互补性。

我们最感兴趣的是甲骨文和圣书字的区别。甲骨文的兆文是抽象的意象符号,自身具有不可言说性,它更多的依赖于汉字即卜辞的阐释。随着占卜的结束而事过境迁,兆文的意义被转移到了卜辞上面:卜辞替代了兆文。而古埃及圣书字的图画本身就具有叙事性,它与象形字图文并置,二者构成一种相互补充说明的关系,这种传统一直维持到今天西方的字母文化里。而甲骨文式的图文(兆文和卜辞)关系似乎从开始就奠定了将被汉字所取代的发展趋向。(图)

替代与补充的区别在于:在替代性符号关系那里,替代者从属于被替代者,被替代者5[明]宋濂《宋学士文集》卷六十六,转引自申小龙《汉语语法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4页。

是先于替代者而独立存在的实体,替代者不过是它的一种派生形式。而补充性符号关系则强调替代者和被替代者二元互补性:它们之间互相补充、互相替代,只有让对方“填满自身才能完成自身”。譬如电影艺术中语言与影像画面就是替补关系,没有影像的补充,电影语言是片断的、跳跃的、多义的因而不能完整表意;没有语言的介入,电影画面同样是朦胧的而不知所云。双方只有邀请对方进入自己的肌体才能完成自身,构成完整的表达。

言文补充关系:如语言符号属于听觉的符号系统,绝大多数非语言符号属于视觉的符号系统。听觉符号自身有许多缺陷,需要具象的、固态的视觉符号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们曾提到,汉语中同音词多而导致自身的区别性降低,于是就靠汉字的形体差异来区别同音词。这说明汉字参与了汉语的结构,汉语依靠汉字来区别自身,汉字汉语之间的这种互构关系就是互补性。做口头学术报告时,报告人身后的屏幕上经常出现文字、图片等视觉说明材料,二者也是一种说/看补充关系。听觉符号(语言)和视觉符号(非语言符号)代表了人类两种最基本的认知世界的方式。“补充”这一概念的引进,揭示了一种新型的言文关系:语言只有通过让文字“填满自身才能填充自身和完成自身。”因此,我们既可以说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字,也可以说文字之外无语言。这种言文关系的划分,实际上反映了人类听觉和视觉两大基本符号化手段的二元替补性质。

言象补充关系:法国符号学家巴尔特大量考察了文象之间的补充关系后认为:“物品、图象、动作可以表达意义,并且它们实际在大量表达着意义,但是,这种表达从来不是以自主的方式进行的,所有的符号系统都与语言纠缠不清”。6尽管巴尔特在文象关系上持语言中心立场,不赞成图象具有符号自律性。但是他的文象关系分析却开辟了文象互补研究的先河:在文象关系中研究图象。在巴尔特研究的基础上,N?th做了粗略的归纳,他将图象与文字的补充关系概括为五种类型7:

(1)图解关系:图象-文字关系以图象必须依附它所要图解的文字为典型特征。

(2)图象示范关系:与图解关系相比,图象在这种情况下具有较大的信息自律性。比如百科全书中稀有物种的图象与该物种的文字说明就属这种关系。

(3)标记关系:文字标示图象。这种关系实际上是巴尔特的上述两种关系的概括。所以,也就有两种情况:基础关系(如画廊中图象的标题)或传递作用(如照片或图象下方的名字)。

(4)相互决定关系:文字指导图象的阐释,但图象对理解文字也起到相同的作用。常见的例子就是广告。其中文字起到提问作用而产品图象则发挥回答问题的功能。

(5)矛盾关系:图象与文字相互矛盾。如下图:

6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引言,王东亮译,三联书店,1999年,2、3页。

7转引自叶起昌《论后印刷时代话语中图象与文字的关系》,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4期。

(马格里特在其画着烟

斗的一幅画上写下的一句话:“这不是烟斗。”确实,那不是烟斗,而只是一幅画。他在这幅画中,其实是要表现图像与现实之间的那种界限。)

以上对文象五种关系的概括显然是对巴尔特符号性言文关系互构思想的出色发挥。

我们可以进一步说明媒体间性的含义:人类一切媒体的符号系统,都要纳入到它和其他媒体的关系中来定义自身、确定自己的位置和功能。

作业:

1按照物质属性举例对媒体的类型进行划分

2以“言、文、象”为例分析媒体方式

3举例分析媒体间性及其几对相关术语

4举例分析媒体编码转移

5举例分析媒体间性的两种方式

各组有所分工。

第九讲 结构功能主义

第九讲结构功能主义 一,结构功能主义的特征及其思想渊源结构功能主义是二战后在美国崛起的最重要的社会学流派。从战后一直到60年代在美国社会学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一)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特征 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于1945年首先提出来的。在他的倡导下,结构功能主义在美国得到广泛的传播,逐渐为人们所接受。结构功能主义者尽管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分歧很大,但还是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1. 在研究层次上,结构功能主义通过强调 “系统”范畴而将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 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把研究重点放在 社会上。结构功能主义继承了杜尔干的 整体优先于个体的立场。 2. 在研究方向上,结构功能主义代表着一 种与历史进化论和传统因果分析论不 同的研究取向。在解释社会现象时,结

构功能主义强调和侧重的是社会系统 的现存结构及其在维护系统生存中所 发挥的社会效果。 3. 在研究主题上,结构功能主义致力于回 答的最基本问题就是,一个社会系统为 了维护其存在,有哪些基本条件必须得 到满足以及是如何满足的。 凡是有助于系统存在的因素、机制和过程都得到突出的强调和优先考虑,经 常使用的概念有:秩序、均衡、适应、 稳定、整合等,而相反的概念比如冲突、 压力、失调等,都未给予重视。有维护 现状的保守倾向。 4. 功能分析方法。 (二)思想渊源 1. 早期社会学家的影响 孔德、斯宾塞、涂尔干 2.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的影响 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现象最终根源于个人的那些长期存在和经常需要的生理和

心理需求。社会文化中的风俗、习惯、制度、观念、信仰以及物质设施都与某项确定的需求相对应,是人们为满足特定的需求而创作出来的。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功能普遍性和功能不开缺少性两个假设。即功能普遍地存在于任何文化现象中,任何文化都发挥着不能为其它文化要素所代替的必不可少的功能。 布朗(1881-1955) 布朗师承涂尔干,强调社会的整体形状,认为功能分析不能脱离结构分析。布朗把功能活动定义为文化活动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对维持社会结构的存续所作出的贡献。因而文化现象所具体的功能不是满足了个人的需求,而是表现为它满足了社会整体的需求。布朗提出了功能统一性的假设。即社会整体是一个功能统一体,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不会产生不可调节的冲突。 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所提出的三条假设成为了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前提。 二,帕森斯的理论学说

吴晓林:结构依然有效:迈向政治社会研究的“结构-过程”分析范式

吴晓林:结构依然有效:迈向政治社会研究的“结构-过程” 分析范式 作者简介: 吴晓林,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升华猎英学者,中央编译局在站博士后。一、引言:结构分析真的失效了吗?在政治社会研究领域,结构功能主义具有长久的影响力。二战后的二十年里,结构功能主义几乎占据垄断性主导地位,随后遭遇了持续的批判走向势威,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有所更新和复兴。近年来,新制度主义、国家社会关系等主导性视角,一定程度上就是结构功能主义的延承。但是,在行为主义研究大行其道的学术生态中,明确使用结构主义分析范式的研究并非十分讨喜。在我国,除了对结构功能主义范式进行引介和应用外,最引人瞩目的,当是对结构主义的反思与批判。近年来,有学者将制度主义与结构主义结合起来,提出“结构-制度”分析范式[1],却随即遭受挑战,批评者集中火力批判结构的不可见性、静态性,进而提出“事件-过程”范式,试图摆脱传统的结构分析或制度分析方法,将所要研究的对象由静态的结构转向由若干事件所构成的 动态过程[2],这种分析范式近来受到较广泛的关注与应用;还有学者提出要用“制度与生活”的视角替代“国家与社会”二元结构的静态视角[3],尝试在制度与生活的互动关系中分

析社会力量和权利意识的发育和成长过程[4]。凡此种种,反映出学者们对结构分析的反思与超越。然而,需要追问的是,结构分析真的失效了吗?真的如批评者所讲的那样过时了吗?批评者的批评真的完全等合事实吗?回顾历史,现有的一些批评与历史上的批评何其相似,一定程度上就是“许多早期先驱者提出的未决问题的某种反响”,这种不断重现的博学与原创之间的紧张关系依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5]。因而,有必要进行充分的理论回顾,才能避免循环往复的争论,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更新。那么,学界历来对结构功能主义有何批判,批判能否成立,是否存在放大歧见的倾向?继而,能否在吸收各自合理性、扬弃不合理性的基础上,迈向一种新的分析范式?这是一个需要系统分析的问题。事实上,中国的政治社会研究确实亟需方法论层面的更新。本文就将分析限定在政治社会领域,力图把握结构功能主义范式及其批判、修正的历史,挖掘隐匿其中的对话,尝试构架一种更加兼容的分析范式。需要说明的是,政治社会领域以国家权力为分析核心,但是并非脱离于社会整体,它特指国家与社会发生关联的领域。二、回到结构功能主义分析的本源政治社会领域的研究曾经长期停留在思辨层面,经典论著最愿意在“何种制度能够达成良治”上面花费笔墨。伴随工业化带来的急剧的社会变迁,人们开始转向实证社会科学的建构,并且较早选择了结构分析范式。可以讲,实证主义的政

11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讲解

0177、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背景和主要特征: (1)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背景: ①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带来的革命性范式转换。 ②维柯试图找出人文现象的普遍公式建立“人的物理学”。 ③“深度模式”的寻求与人的主体性的消释。 (2)主要特征: ①寻求批评的恒定模式。结构主义文论要求以相对稳定的模式来把握文学,以达到有理性、 有深度的认识。 ②强调文学研究的整体观。结构主义文论把文学看成一个整体,强调文学系统和外在于文学 的文化系统对具体作品解读的重要性。 ③追踪文学的深层结构。结构主义主张凭借思想模式对事物内部的复杂而不可直观的关联进 行考察、挖掘和建构,从而得到文学的深层结构。 ④在文学符号学和叙事学上有深入研究。结构主义注重对作品的结构作客观分析,被分析出 的作品元素往往用某些符号来表示,这就使之在文学符号学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结构主 义认为叙事作品的结构比抒情作品复杂,因而较多对神话、史诗、民间故事等叙事作品进行 研究,因此叙事学的研究在结构主义中占据一定分量。 0178、法国结构主义理论概述: (1)从文论史上看,法国结构主义文论是俄国形式主义和布拉格结构主义文论的逻辑延伸。(2)列维—斯特劳斯出版《野性的思维》一书标志着结构主义取代了存在主义在法国确立了 思想主流地位,也标志着结构主义思想的中心已经迁移到了法国。 (3)主要代表是前后“四子”和“五巨头”:前四子是列维—斯特劳斯、福柯、阿尔都塞和 拉康;后四子是巴尔特、格雷马斯、托多洛夫和博瑞蒙。前四子加上巴尔特被称作结构主义 五巨头。 (4)评价影响: ①拓宽了批评的功能,增强了文学批评的可操作性。 ②结构主义文论对文学自主性和整体性的过分强调,切断了社会、作者与文学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切断了文学之根,导致了后来解构主义文论从内部对其进行颠覆。 0179、路易斯?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论是什么? (1)意识形态理论背景: ①意识形态最早出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特拉西,是指与科学平行的为社会进步服务的 有关思想意识的人文学科。 ②马克思在其学说中融入了“意识形态”的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意识形态”是 与“物化”相联系的“虚假意识”,强调其否定性的含义。 (2)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是对个体与其现实存在条件的想象性关系的再现,也多少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叙事学 精读篇目: 《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第六章; 《文本学——文本主义文论系统研究》,第三章,附录,傅修延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当代文学理论导读》,第四章;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陈平原,上海人民出版社; 《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许子东,三联书店; 阅读书目: 《结构主义:莫斯科—布拉格—巴黎》,希洛克曼,商务印书馆; 《结构主义诗学》,卡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申丹,北京大学出版社; 《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申丹,北京大学出版社; 《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第六章第二、三节,陈厚诚、王宁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在中国》,陈晓明,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结构主义与中国文学》,周英雄编著,(台北)东大图书出版公司; 关键词: 语言/话语、能指/所指、组合/聚合、历时/共时、结构、差异性、功能、隐喻; 建议重点关注托多罗夫、热奈特、格雷马斯的文本研究方法,以及列维·施特劳斯、雅各布逊、巴特的基本观点 作业: 1、试用结构主义分析《狂人日记》,或分析《李尔王》。 例如借用格雷马斯的分析方法:1、格雷马斯概括的最常见的叙事结构:平衡—不平衡—恢复平衡。每次相似但不等同,因此也构成递进与转折。对狂人即是:旧秩序的平衡—要求打破与实践—挫败,恢复平衡。大致有几次:一到三节为第一次,拖回家关起来,恢复平衡;四到十节为第二次,诬为疯子;十一到十三节,接回小序中的“治愈”,自题“狂人日记”。到第三次,被打破的完全是内心的平衡。 2、六个行动位的模型:主体和客体、发者和受者、对手和帮手。格雷马斯在《结构语义学》里提出包括六个行动位的模型,其中前两组对立是最基本的语义结构,它们之间的相互对立和联系,可以形成故事叙述的基本结构模式。在一个简单的故事里,一个角色可以既是主体,也是发者;另一个角色既是客体,也是受者。但在相对复杂的故事里,这两组对立可以有不同的角儿分担。第三组对立关系在叙事中起到帮助或阻挠希望和目的的实现的作用。在《狂》里,“我”是主体,“月光”是发者或者赋予者,大哥是受者,也是客体,即主体试图改变者。群众是对手。那么,这就是一个失败的寓言:我试图启蒙者,是我的对手和压制者,出现启蒙与反噬的模式;赋予者与接受者对接不畅,出现启蒙的不合国情的问题;我与群众之间的对抗关系,构成“看客”、看与被看的模式。 3、以上两种勾勒出的结构型在鲁迅小说中的普遍性 2、对比《断章》、《远和近》。 共时结构与历时结构:因此意义的联想空间不同; 矩阵分析:

结构主义与叙事学

结构主义与叙事学简介一 什么是结构主义?什么是叙事学? 20世纪是一个思想的世纪。在这个世纪里,人类的思想,在哲学、政治、经济、艺术、文化等各个领域里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像走马灯一样频繁变幻的各种文艺理论和思潮也如繁星般璀璨了20世纪的文学天空。这些此起彼伏、不断翻新的文学批评流派有: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精神分析学、存在主义、现象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接受美学、女权主义……结构主义和叙事学,是文学理论的星空中颇受关注、十分耀眼的明星。 结构主义,说到底是一种方法论。正如结构主义大师列维-斯特劳斯所说:“结构主义不是一种哲学理论,而是一种方法。它对社会事实进行试验,把它们转移到实验室。在这里,它首先注意的是关系,试图以模型的形式把它们表现出来。” 叙事学,则是运用了结构主义的方法,对叙事作品、叙述、叙事结构以及叙事性的理论进行研究的科学。 下面,我们将对结构主义和叙事学的理论进行一个简明扼要的疏理和阐释。 一、结构主义 1、结构主义有什么了不起? 对于一般读者而言,结构主义似乎是离我们很远的东东。即使是一些专业的文学工作者,如果不太接触西方理论,也很可能会不以为然地说:“结构主义是什么东西?有什么了不起?” 事实上,结构主义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早已渗透进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思想方法上的一场广义的革命。结构主义诞生之后,它像一把利剑一样改变着人们看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并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各个角落:作为文化思潮,它涉及社会科学的各个部门,如语言学、人类学、心理学等;作为文艺思潮,结构主义几乎影响到文学艺术的所有领域,从理论到创作,从小说、戏剧、诗歌到电影。这一思潮还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国际影响,从60年代中期开始,它以法国为中心,迅速扩展到英、美、西德、意大利、丹麦,并对苏联、东德、波兰、捷克等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产生了影响。它是战后继英美新批评派和法国现象学派而成为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界的第三大思潮。有人认为,从60年代以后,“结构主义的人”取代了“存在主义的人”。 那么,是谁制造了结构主义这么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剑呢? 2、谁制造了结构主义?

阿尔蒙德结构功能主义

阿尔蒙德结构功能主义 美国政治学家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是政治发展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他创立了政治学的结构一功能主义学派,主张政治发展就是政治功能的发展,强调政治结构与功能的相互适应,把结构分化当做政治功能发展的基本方式,通过结构分化达到一个政治体系的体系、过程和政策三个层次的政治功能的完善,最终实现该政治体系的政治发展。阿尔蒙德的政治发展理论,是20世纪晚期的一代政治学家对人类政治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过程进行思考和探索的结晶。作为发展政治学的三大流派之一,政治发展理论对当代比较政治学,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研究,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阿尔蒙德是结构一功能主义政治学家,主张把人类社会出现过的所有政治共同体抽象为具有相同结构和功能的政治体系,并以此考察各个政治体系的政治发展即结构实现功能的情况。“政治学如要有效地解释各类社会中政治现象,而不论这些社会的文化、现代化程度和规模如何,就需要提出一个更加综合的分析框架。”在阿尔蒙德结构一功能主义概念框架下,一切政治体系都具有相同的功能和结构层次。首先,任何政治体系都具有相同的政治功能,也必须履行相同的功能,尽管履行的频度和结构不同。“任何政治体系所发挥的功能都可以从三个层次来考察,即体系层次、过程层次和政策层次。“我们确定政治体系的概念以及政治功能分类的方法,本身就意味着所有的政治体系都必须包括这些功能的发挥。”。体系功能是指体系的维持和适应,包括政治录用、政治社会化和政治交流。过程功能是一个政治要求和支持转换成权威性政策的功能,它反映的是社会上的个人和集团参与政治决策和执行决策的实际状况,包括利益表达、利益综合、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裁决。政策功能则反映政治体系实际作为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各个政治结构和组织的政策倾向和重点、政治输出(提取、分配、管制和象征)、政治结果(福利、安全和自由)和反馈。《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指出,阿尔蒙德等人“采用了一种功能三分方案。一系列系统功能(社会化、政治录用、政治沟通)描述了一个政治系统自身维持、适应变化的种种方式;一系列过程功能(利益表达和聚合、决策、政策实施和裁定)描述了一个政治系统是如何决策的;一系列政策功能(提取、限制、分配和象征性输出)描述了政治系统对社会和国际环境的影响.。三个功能层次不分先后,同时并存,涉及输入、转换、输出、结果和反馈五个环节,共同构成了每个政治体系的功能体系。其次,所有的政治体系(如图1)尽管各自的专门化水平不同,但为实现自身的目标和功能,都有相同的体系、过程和政策三个层次的结构,并且所有的政治结构都是多功能的。阿尔蒙德的政治发展理论是建立在他的结构一功能主义基础之上的。在此理论框架下,政治发展的问题被归结为结构如何适应功能的需要并不断调整自身以实现功能的问题,而结构调整自身实现功能的方式就体现为结构分化。从这个角度看,政治发展理论就体现为结构分化的理论。“我们使用了政治发展一词,来指在社会经济现代化较为广泛的环境中已经和正在发生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政

浅析结构主义与文学符号学

浅析结构主义与文学符号学 3.1.2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神话学列维-斯特劳斯的研究领域是人类学,其中对神话和土著人文化仪式的研究与文艺理论的课堂紧密相连。在《热带的哀伤》中,正是借助于当年亚马逊丛林的考察材料,分析了原始文化仪式的心理机制。通过对看似怪诞的仪式文化进行剖析,得出仪式文化与其社会等级制度间的结构关系。此外,列维-斯特劳斯借用数字分析俄狄浦斯神话中的元素,从而得出其中的结构。这一实例亦很鲜明地体现了结构主义方法以二元对立关系来运作的特色。 3.2罗兰·巴尔特从结构主义转向后结构主义的文论 3.2.1生平及其代表作法国最重要的文论家和批评家之一,也是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过度的关键人物之一。1952年进入法国政府的文化部门参与社会学研究和文学批评。1976年被聘为法兰西学院教授,1980年车祸遇难。其主要著作:《写作的零度》、《神话学》、《论拉辛》、《符号学原理》、《批评与真实》、《S\Z》、《批评论文选》、《文本的快乐》、《恋人絮语》。 3.2.2巴尔特的早期思想巴尔特的思想是矛盾的,从先前的具有结构主义者的特征,至七十年代以后转到后结构主义的立场上。《写作的零度》提出了写作时“零度”介入的观点。“零度”写作也就是零度风格,它体现为对作者主体性的遮蔽,这正符合了结构主义倡导的无作者思想、无主体知识的认识,即以一种超越了个人的结构来凌驾于个人之上的状况。此外,巴尔特的《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对叙事文学作品从三个级次上作了分析,分别是:功能级;行动级;叙述级。巴尔特对叙事作品的结构分析是从作品的普遍结构上来分析叙事作品的基本要素,并以此作为文学批评的着眼点。他对结构主义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认为结构主义在本质上只是一种重建“客体”的活动,或者说是一种精神活动。这种活动包括两个典型动作,即分割和明确表达。 3.2.3巴尔特的后期思想结构主义强调在对客体的分割与重组中,突出客体在某一方面意义,后结构主义则指出重组意义的不可能性。后结构主义认为,结构之内的各元素各说一套,它们聚在一起就是一座意义的“巴列塔”,也许结构也能体现意义,但它只是众声喧哗、杂语共存的世界,而无法简单地以某一主题将其统一起来。罗兰·巴尔特随着结构主义的由圣转衰,七十年代后也成为了典型的后结构主义者。这一段时间他的代表作《论拉辛》、《S\Z》、《批评论文选》、《文本的快乐》、《恋人絮语》都体现了将文本用各种符码分解后,再重组后会使其裂缝丛生,从而论证了结构主义思想的不可行性。这便是后结构主义思想的典型特征。四、结构主义与文学符号学符号学是一门学科,结构主义是一种方法,两者虽然性质不同,但在外延上却时常交叉起来。格雷马斯的符号学方法提出了六个行动位:主体、客体、发者、受者、对手、助者。此外,对亚里士多德逻辑学中命题与反命题进行诠释,他还提出了著名的“符号矩阵”。关于这些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去理解。结构主义与文学符号学的关系相当复杂,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 T.谢拜奥克, 王祖望. 符号学的起源与发展[J]. 国外社会科学, 1981,(05) [2] 陈宏薇.符号学与文学翻译研究[J]. 外国文学研究, 2003,(01) . [3] 李彬. 传播与符号:罗兰·巴尔特思想述略[J]. 国际新闻界, 2000,(03) [4 刘丽华, Paul Coudamy. 别样结构主义盛宴[J]. 建筑知识, 2009,(01) [5] 梅园. “神话”与“书写”:罗兰·巴特后结构主义思想探

结构主义叙事学

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兴衰嬗变历程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作者:佚名来源:本站整理发布时间:2010-01-30 07:24:04 引言 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灵感正如其名称所示,源于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20世纪前半叶,结构主义在语言学研究中取得的巨大成就点燃了文学和文化研究科学化、客 观化的理性追求之火。一种信念开始弥漫:任何文化产物无一例外都有内在的制约性 的结构模式。于是在西方学界,找到这样的结构模式一度成了一种乐观的科学梦想。 正是在这样的知识与情绪背景中,结构主义叙事学开始了它近一个世纪的叙事结构探 索之路。 一、兴起之路 西方对叙事结构研究由来已久。譬如亚里士多德曾把讲述看作为某种模拟方式。 他的传世之作《诗学》描述过悲剧的情节结构。但对叙事结构真正系统的研究上个世 纪初发端于俄国形式主义文论,最具影响的人物是普罗普(Propp)。普罗普研究了俄国民间故事的结构形式。他发现作为结构单位,民间故事包含有限的人物和行为类型, 他称前者为结构角色(actant),后者为功能(function)。功能决定故事结构和性质。不 同故事中同一行为可有不同功能。有故事都包含“缺乏”或“恶行”功能,然后从其发展到另一结局功能。像句子成分可在不同句子中再现一样,功能可在不同故事中再现,因 此构成了故事的语法或规则。普罗普在俄国民间故事中萃取出31个功能。他认为这 31个功能可解释所有的俄国民间神话故事结构。 普罗普还分析出人物可以承担的7种基本角色:英雄(寻找者或受害者),恶棍, 公主,(被寻找者)和她的爸爸,调度人,捐赠人,帮助人,假英雄。同一人物可不只 担当一种角色,同一角色也可不只由一个人物担当。每一种角色都与某一具体范围的 行为,或者说某一组功能相对应。功能、人物以及角色所构成的规则模式至少表面上 展示出文学叙事具有规则的结构形式。 俄国形式主义与索绪尔结构主义模式一脉相承,借鉴了它的横组合的线性方法, 在结构元素的线性顺序中研究文学叙事的结构。整个功能体系就是结构主义的“语 言”(langue);各个具体的故事则是“言语”(parole)。整个文学叙事可类比为“语言”,各 个具体文学作品可类比为“言语”。俄国形式主义为文学研究开辟了结构主义的新方向。 结构主义叙事学发展的第二阶段首先与法国人类学家列维一斯特劳斯(Levi-Strauss)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列维一斯特劳斯试图用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解释全世界神 话的相似性。他提出神话是语言,因为与语言一样,神话必须反复讲述才能得以存在。作为语言,神话由“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构成。 列维一斯特劳斯试图改进普罗普的研究方法。他模仿结构主义语言学术语“音

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 一、结构功能主义简要脉络 功能主义是20世纪初期逐渐形成的社会理论,目的是从系统的、联系的视角,对社会的行动、仪式等宏观或微观的现象做出解释。 早期的功能主义起源于——19世纪的社会学创始人斯宾塞和涂尔干等人。他们用生物学和进化论的理论来解释社会。社会是一个有机体,他的不同部分就像生物体的不同器官,满足着整个生物体的需求,维持着系统的平衡。 “功能主义”概念的提出——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他在《文化论》中论述了人类学研究中的功能主义视角。 功能主义进入社会学——美国学者塔科特·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现代社会的结构与功能》AGIL模型,“功能主义”成为20世纪中期非常著名的社会学范式。 功能主义对大众传播的功能研究的启发——1948年拉斯韦尔《社会中传播的结构与功能》;1948年拉扎斯菲尔德与默顿(帕森斯的弟子)《大众传播、大众品味与有组织的社会行动》 二、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至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社会学界,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他的结构功能分析模型,从功能分化的角度,将社会结构概念发展成一种庞大的旨在解释一切人类行动的系统理论。 1、结构表现为一种功能 帕森斯认为所谓社会结构是具有不同基本功能的、多层面的次系统所形成的一种“总体社会系统”,包含执行“适应(A)”、“目的达成(G)”、“整合(I)”和“模式维护(L)”四项基本功能的完整体系。这个完整体系被划分为四个了系统,分别对应四项基本功能:“经济系统”执行适应环境的功能;“政治系统”执行目标达成功能;“社会系统”执行整合功能;“文化系统”执行模式维护功能。 帕森斯认为,这是一个整体的、均衡的、自我调解和相互支持的系统,结构内的各部分都对整体发挥作用;同时,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维持整体的动态的均衡秩序。在这里,结构表现为一种功能。 2、结构是一种互动关系模型

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探析

硕士电子版论文 保密级别内部学位级别文学硕士 论文提交日期:2002年5月 论文答辩日期:2002年6月 论文中文题名: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探析 论文英文题名:The Exploration of Roland Barthes’s Semiotics Theory  作者及所在单位:张青岭吉林大学文学院 指导教师及所在单位:张德厚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 分类标识:B83—064 中文主题标识:罗兰?巴特 符号学 神话  英文主题标识:Roland Barthes Semiotics Myth 中文文摘: 论文摘要 罗兰?巴特,20世纪法国重要的思想家、文艺批评家,其符号学理论具有极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然国内学者对此却鲜有论述,本文尝试之:  一、结构主义语言学:巴特符号学理论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依据  结构主义语言学指的是以索绪尔、雅各布森、叶尔姆斯列夫、乔姆斯基等人为代表的现代语言学理论。索绪尔的结构思想以及一系列概念术语为现代语言学奠定了基础,上述诸人不断努力,

完成了语言学上的革命。 巴特符号学理论中处处可见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一系列概念、术语、完全来自语言学,理论体系也是依照语言学的理论体系而建立,而且巴特用来分析社会中诸现象的符号学方法也来自语言学。  由是观之,巴特的符号学理论完全建基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之上,继承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优缺点:形式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非历史性。  二、语言乌托邦:巴特符号学理论的理论实质  巴特的符号学理论在20世纪西方哲学、美学的语言论转向中具有严格意义上的语言乌托邦性质。语言乌托邦,本文中,有三层含义:(1)语言性,语言模式是巴特符号学理论的第一性原理,他甚至颠覆索绪尔的假设,以符号学为语言学的分支;(2)乌托邦性,即幻想性,从零度写作到符号学大厦、元语言,均具有浓郁的理想化色彩;(3)语言乌托邦性,“意为语言性或语言论乌托邦,亦即符号性或符号论乌托邦。我们用它指20世纪西方美学的语言理想范型崇拜倾向,这意味着关于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或现代传播媒介问题的探索,被认为是解决美学问题、探索审美和艺术奥妙的理想途径。” 巴特认为语言和文学是同质的,二者互为乌托邦。  然而,巴特符号学理论的建构中也包含着解构的力量,庞大的符号学大厦中隐藏着裂缝,因为语言不仅是乌托邦,也是法西斯。当巴特对语言的崇拜达到极端时,必然走向它的反面,反语言,反乌托邦。  三、神话和解神话:巴特符号学理论的社会学主题  “神话”一语,出自巴特的《神话》,巴特从语言学的角度对

符号学

符号学 所属分类:史学理论学科名科学语言学 名称:符号学 符号学 英文名:(Semiotics 或Semiology) 符号学(semiotics)一词源自希腊语,seme(记号), 如semiotikos,意为对记号(sign)的解释。符号学即为对记号的解释或研究记号体系的功能。 目录[隐藏] ? 1 定义 ? 2 起源 ? 3 经典解读 ? 4 学派列表 ? 5 标识与符号学 ? 6 中国符号学研究 ?7 中国哲学和符号学 ?8 参考资料

符号学-定义 符号学(Semiotics 或Semiology)广义上是研究符号传意的人文科学,当中含盖所有涉文字符、讯号符、密码、古文明记号、手语的科学。可是,由于含盖的范围过于广阔,在西方世界的人文科学中并未得到重视,直至结构主义在二十世纪下半期兴起,以《Tel Quel》杂志为号召的哲学家,为了反对让-保罗·萨特的存在主义,则大量引用俄罗斯在共产革命前的一系列,有关符号在文化上的再现过程的研究,故此,正式出现当今所指的符号学,要算到一九六零年代。 现代符号学另一个强大的源头是世纪初瑞士语言学泰斗索绪尔的教学讲稿﹣﹣《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将符号分成意符Signifier 和意指Signified 两个互不从属的部分之后,真正确立了符号学的基本理论,影响了后来李维史陀和罗兰·巴特等法国结构主义的学者,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符号学-起源 “符号学”的思想是在20世纪初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Saussure,F.)首先提出的。“符号学”在英语中有两个意义相同的术语:semiology和semiotics,这两个词都用来指这门科学,它们的唯一区别在于,前者由索绪尔创造,欧洲人出于对他的尊敬,喜欢用这个术语;操英语的人喜欢使用后者,则出于他们对美国符号学家皮尔斯(Peirce,C.)的尊敬。 从20世纪符号学的发展状况来看,符号学研究的方向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语言学的、非语言学的和折衷的。索绪尔、叶姆斯列夫(Hjelmslev,L.)、巴特(Barthes,R.)为第一类,即带有语言学倾向的符号学研究方向;皮尔斯、莫里斯(Morris,C.)、西比奥克(Sebeok,T.)为第二类,即通常所说的一般符号学方向;艾柯(Eco,U.)和其他一些符号学家则为第三类。

巴尔特 《符号学》原理 读书笔记

结构主义与符号学 ——读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 ○李建楠 罗兰?巴尔特的著作《符号学原理》是用结构主义的方式研究广义的,或者说是本来意义的符号学。结构主义的中心观念其实不是结构,而是系统,结构是相对零星散乱而言,而系统是相对孤立、片段而言的。系统强调的是部分(或组成、因素)脱离了系统就不再有意义。罗兰?巴尔特十分重视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并吸收了叶尔姆斯列夫等人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符号学理论。他在《符号学原理》一书中沿用了与他们相同或类似的理论,并借用索绪尔的二分法对符号学的原理进行讨论,提出了符号学构架的原则。他深入发展了索绪尔的理论,同时也对其中不完善和不合理的部分加以修改。 巴尔特赞成索绪尔提出的建立符号学的设想,并对他预料的符号学内容做了补充,但与索绪尔的观点不同,他认为符号学只是语言学的一部分,是具体负责话语中大的意义单位的那部分;而不是索绪尔主张 的“语言学是普遍符号学的一部分,哪怕是有特殊地位的一部分。”这是全书的立论基础。他认为任何符号学系统都要有言语的介入,例如电影、广告、照片必须配以文字说明证实其含义。本书以二元对立的形式从言语与语言、能指与所指、系统与组合、外延与内涵四个部分分析了结构符号学。 在言语和语言的关系上,巴尔特一方面袭承了索绪尔的观点,大体承认了语言和言语的二分法,但对于索绪尔重语言轻言语的观点巴尔特又是不赞同的。所以巴尔特详细论述了语言和言语的辩证关系。“语言既是言语的产物又是言语的工具,二者处在真正的辩证关系之中。”另外,巴尔特把索绪尔的言语 /语言二分法作为符号学的出发点,把这一对概念在超语言或元语言领域获得了丰富发展。他认为言语/语言的对立可以被理解为信息/信码、实施/模式、或过程/系统的对立,这样就建立了符号学的结构主义模式。

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的学校组织

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学校组织的功能 彭鹤 2100402116 教育学院10级研究生 【内容提要】结构功能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学理论,对于解释学校教育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功能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将其运用于教育领域,用其视角来看学校教育,对理解学校教育功能有重要的作用。结构功能主义认为学校教育具有两大功能——社会化和筛选。 【关键词】学校组织结构功能主义 一、作为一种组织的学校 组织,在我国的原始意义,是将丝麻制成布帛。诗鄘风:「素丝组之」。引申之,组织即将一物的构成部分,组合成一整体。组织的界定为何?著名管理学家巴纳德(Barnard,1968)认为:组织是协调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行动之合作体系。组织要具备三要素:成员彼此的沟通、具有一致的奉献行动及追求共同目标。 事实上,组织的界定,可从静态、动态、心态和生态四种观点来说明。持静态观点的人,认为组织是由职务、阶层、权力、及责任等部分所构成的整体,强调职责分配和层级控制的静态面。持动态观点的人,认为组织乃是成员为了完成目标而表现出一致的努力或交互作用的行为。持心态观点的人,认为组织是成员感情、人格、思想、士气等构成的精神面,简言之,是重视成员心理和社会因素,而不是无生命的机械结构。而持生态观点的人则认为:组织是一种生长的有机体,能够因应外在环境的变迁而作适当的调适。 据此,学校组织具有下列四项特点: 1. 具有共同的教育目标:从历史发展来看,组织是人类为了追求共同的目标而形成的,有了共同的目标,成员才能努力一致、协调合作来完成目标。 2. 具有交互作用的型态:组织中的各部门、阶层及人员必须相互交流,行政人员与教师彼此合作,才能发挥团队精神,建立团体意识。 3. 具有权威阶层体系:透过职务的分工合作和权力控制系统来管理成员的行为,确立其工作范围。例如校长、主任、组长等层级划分即是行政上权威阶层体系。 4. 学校是一个开放的有机体:组织具有输入(input)、转化(conversion)、输出(output)、回馈(feedback)等现象,藉此过程来不断地与社区环境相互调适,以求生存发展。 作为组织的学校是一个社会性组织,即为了履行某种社会职能、实现特定社会目标而形成的社会群体。学校还是一个正式的社会组织。作为正式社会组织,需要具备这样一些条件:一是共同的目标,即以完成某种特定的任务为目标;二是相对固定的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形式(如科层制);三是组织成员之间能协调合作,共同完成预定目标。学校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 从上所述,学校本身是一种正式的社会组织,在组织运作上:(1)静态方面,学校是由教师、学生和行政人员组合的整体,彼此有不同的角色与职责;(2)动态方面,学校中的组成成员彼此交互作用、协调合作,为共同目标而努力;(3)生态方面,学校是一个开放的有机体,能不断地调适自我,适应环境要求,以促进成长;(4)心态方面,学校的教职员工在其工作上,获得满足与成就感,同时彼此的感情、思想相互交流,建立团体意识。

照进结构主义的光影:电影符号学

“重要的并不是一个学派,甚至也不是一种运动,也许仅仅是一种倾向。这是一种意识的觉醒,是电影的某种辩护,是未来的某种可能,以及我们促进这一未来早日来临的愿望。” ——亚历山大.阿斯特吕克 一、割不断的联系:结构主义语言观 谈及电影符号学,就无法对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观避而不谈,事实上,日后对西方电影理论产生重大影响的电影符号学起初正是随着法国结构主义思想运动兴起,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础上诞生的,而其对于电影结构的分析研究也借鉴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可以说,二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关于结构主义思想的正确认知,无疑是深入理解电影符号学内核的题中之义。 语言历史的研究共经历了传统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现代语言学和当代语言学四个阶段,其中,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研究和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研究对于语言自身认知起到了卓越的贡献。可以说,正是索绪尔的语言研究为其后的语言研究和符号学带来了创造性的启发。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是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但却超越了后者,后来被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成为影响深远的结构主义思潮的源头。”【1】他被后人称为现代语言学和符号语言学之父,结构主义的鼻祖。在其代表性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中,他提出了著名的公式:语言=语言系统+言语。其中的语言系统是针对社会全体成员的一种规范,言语则是个人的言语行为,二者密不可分又相互区别,因而他提出,应该分别建立语言学和言语学进行研究。而针对时空关系,索绪尔又建议区别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语言学研究理应从共时语言学着手,因为他认为,语言系统是共时性的。同时,他又敏锐地体察到符号,认为语言就是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应该专门设立一门符号学,因此又被后人称为符号学的创始人之一。针对语言符号,索绪尔提出了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两个原则,在关于任意性的阐释中,包含两个要素,一个是概念,即符号的能指,一个是音响形象,即符号的能指,二者的结合则为符号,能指是符号的表示成分,所指是符号的被表示成分,两者间的联系是任意的。此外,索绪尔还提出了价值理论、句段关系等语言理论,主张系统的研究。在他的理论基础上,诞生了布拉格音位学派、哥本哈根语符派、日内瓦学派和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等几个结构主义学派。“结构主义思想对一般文艺理论和电影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对电影符号学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对中国的语言学研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1】

专题: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结构功能主义英文名称: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定义:认为社会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所属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人文地理学(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目录 简介 思想渊源 影响和评价 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 编辑本段简介 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它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 编辑本段思想渊源 社会科学中的功能主义有着长期的历史。A.孔德和H.斯宾塞在其著作中都有所论述。迪尔凯姆、

A.R.拉德克利夫—布朗和 B.K.马林诺夫斯基对功能主义也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现代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是在以往的功能主义的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他在以后的许多论著中,为形成结构功能主义的系统性理论作出了很大努力,并成为结构功能分析学派的领袖人物。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行动系统的4个子系统之一,其他3 个是行为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和文化系统。在社会系统中,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结构形成了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社会角色,作为角色系统的集体,以及由价值观和规范构成的社会制度,是社会的一些结构单位。社会系统为了保证自身的维持和存在,必须满足4种功能条件:①适应。确保系统从环境中获得所需资源,并在系统内加以分配。②目标达成。制定系统的目标和确定各目标的主次关系,并能调动资源和引导社会成员去实现目标。③整合。使系统各部分协调为一个起作用的整体。 ④潜在模式维系。维持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基本模式,并使其在系统内保持制度化。在社会系统中,执行这 4种功能的子系统分别为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和文化模式托管系统。这些功能在社会系统中相互联系。社会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社会系统内的各亚系统之间,在社会互动中具有输入—输出的交换关系,而金钱、权力、影响和价值承

结构功能主义(整理)

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它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 思想渊源 A.孔德和H.斯宾塞在其著作中都有所论述。□.迪尔凯姆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美国社会学家,并成为结构功能分析学派的领袖人物。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行动系统的4个子系统之一,其他3 个是行为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和文化系统。在社会系统中,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结构形成了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社会角色,作为角色系统的集体,以及由价值观和规范构成的社会制度,是社会的一些结构单位。社会系统为了保证自身的维持和存在,必须满足4种功能条件:①适应。确保系统从环境中获得所需资源,并在系统内加以分配。②目标达成。制定系统的目标和确定各目标的主次关系,并能调动资源和引导社会成员去实现目标。③整合。使系统各部分协调为一个起作用的整体。④潜在模式维系。维持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基本模式,并使其在系统内保持制度化。在社会系统中,执行这4种功能的子系统分别为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和文化模式托管系统。这些功能在社会系统中相互联系。社会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社会系统内的各亚系统之间,在社会互动中具有输入—输出的交换关系,而金钱、权力、影响和价值承诺则是一些交换媒介。这样的交换使社会秩序得以结构化。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趋于均衡的,4种必要功能条件的满足可使系统保持稳定性。 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美国社会学家R.K.默顿是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之一,他发展了结构功能方法。默顿认为,在功能分析上,应该注意分析社会文化事项对个人、社会群体所造成的客观后果。他提出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的概念,前者指那些有意造成并可认识到的后果,后者是那些并非有意造成和不被认识到的后果。如果文化结构(目标与社会结构(制度化手段)之间发生脱节,就会出现社会失范状态,导致越轨行为。 影响和评价结构功能主义在50年代美国的社会学中曾占主导地位。其代表人物还有K.戴维斯、M.J.利维、N.J.斯梅尔塞等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涉及面很广,包括社会理论探讨、经验研究和历史研究,其学术观点涉及人类学与政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并对现代化理论有很大影响。从60年代中期开始,结构功能主义受到相当多的批评,其中有的直接针对它的功能逻辑前提,特别是对它采用唯意志论和目的论的解释方式,即把系统各组成部分存在的原因归之于对系统整体产生的有益后果,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还批评它只强调社会整合,忽视社会冲突,不能合理地解释社会变迁。 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 功能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从生物学占据统治地位的19世纪发展起来的。达尔文吸收了这些新知识并以自然选择来解释物种进化,从而使生物学获得了空前的声望。被

符号学与文化研究

符号学与文化研究(藏策) 在今天的"文化研究"语境中,已不再那么前沿了的符号学研究,对于我们还重要吗?中国学界能够超越"语言学转向"而直接在"文化转向"中有所作为吗?当" 符号学译丛"第一辑的《叙述和话语符号学》、《结构精神分析学--拉康思想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张智庭、藏策主编)出版之际,我想就这一系列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 首先,中国语境中的文化研究是十分复杂的,从背景到现实都与西方大相径庭。在西方,文化研究之所以成为自"语言学转向"以来,继文本研究之后的又一次新的"转向",其中不可忽略的一个因素就是:后结构主义(在美国尤其是解构主义)理论,为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或提供了理论依据或提供了理论方法。"转向"之初,保罗?德曼就曾在一篇文章中说:"从最近的各种出版物判断,时代精神之风已不是吹往形式主义和内在批评的方向了。……由于文学形式诸问题已经一劳永逸地得到了解决,由于结构分析的技巧已经臻于完美,所以说,我们似乎可以"超越形式主义"而走向那些真正令人兴致盎然的问题,并最终收获对技巧的苦行僧式关注所产生的成果了。而正是此种关注,为我们迈出关键性的这一步作了准备。凭借文学的管理井然的内在法则和秩序,我们现在可以满怀信心地致力于外部的事情,即文学的外部政治问题了。……"(《符号学与修辞》) 虽说当年德曼说这话时口气不无揶揄,但就有关语言学研究作为日后"转向" 的重要的知识背景这一点,似无疑义。所以,与其说文化研究是从关注文本到关注社会,还不如说是将"文本"扩大化,走出了昔日仅仅关注"文学性"的狭小视野,而把历史、文化、社会亦视为一种"文本"来加以解读,并寻求其背后的"深层关系"。文化研究不是抛弃了结构主义以来"文本研究"的成果,而是将其作为一种知识背景在更为广阔的领域里加以运用。从不满于实证批评、历史批评、印象批评、新人文主义批评,到关注文学自身研究的新批评,以及后来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的鼎盛一时,可以说是一个从不关注文本的极端到只关注文本的极端的转换。然而解构主义对"中心"的巨大的颠覆性,又注定要为居于"边缘"的性别、种族、阶级、文化提供一种理论思想上的"尖端武器",而由此展开的各类文化研究又势必会走出文学,面向文化。这一看似反反复复的过程,绝非物极必反式的简单的重复或回归,而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深化的进程。而中国语境中的文学 / 文化研究所缺失的恰恰就是这一进程。这无疑是中国许多学人的一种先天不足。 其实,文化研究作为又一"西方"的传入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进行"文化研究" 的课题。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里,中国对西方"理论",一直是不知有秦汉无论魏晋,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吃螃蟹"。但这并不是一种时空对等的传播 / 接受,而更像是经过了"时空隧道"的科幻旅行。随着从西方到东方的空间转换,时光便神奇地倒退了半个世纪。弗洛依德、索绪尔、普罗普这些20世纪初的大师,早已成为西方经典的"古人",在中国却"时光再现",重又焕发了青春。他们仿佛从"时空隧道"被抛回了20世纪初,重又成为"先锋"和"异类"。为此他们还要时不时被当时的"学术界"批上一批。这些现在看来或许有点滑稽,但却是一个真实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方面,知识的背后是权力的运作,其中的"拿来"与拒斥、凸显与遮蔽,非一言所能尽;另外,也应看到,一种文化理论的形成、发展是有其特定渊源的。无法想象能不懂弗洛依德而精通拉康,不知索绪尔而谙熟罗兰?巴特。与德曼所戏言的"文学形式诸问题已经一劳永逸地得到了解决","结构分析的技巧已经臻于完美"等情形相反,中国学界却从未"对技巧"进行过"苦行僧式关注" ,"语言学转向"在中国不仅还没有完成,甚至可以说仍尚未真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