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浇口设计参考

一:内浇口位置1:溶烫的充填应从厚到薄 2:内浇口设置应使溶烫先远后近 3:内浇口的设置应你溶烫进入型腔后保证排渣,排汽畅通 4:内浇口不宜正对型芯 5:如有肋,应与溶烫进入型腔后流向一致 6:保证充填距离最短 7:如果须要设置多个浇口时,要保证进入型腔的溶烫不产生涡流 8:内浇口的形状一定要考虑产品的形状,保证充填的一致性 9:内浇口的设置要去除容易二:内浇口厚度 内浇口厚度是与产品的壁厚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是与壁厚成正比,告诉大家一经验公式供参考,t=T/3±0.5,t为浇口的厚度,T为产品的壁厚,这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哦,它还要兼固须要通过浇口的溶烫的体积,分析着用啊,三:内浇道的形状 内浇道的形状,一些权威资料上有介绍,但不是那里都适用,不管是扇形,漏斗形,锥形,但有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保证溶烫经过流道不能产生涡流。几种形状可以单用,可以混用,一切从实际出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