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豌豆杂交实验过程及解释作业

人教版必修二豌豆杂交实验过程及解释作业
人教版必修二豌豆杂交实验过程及解释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二豌豆杂交实验过程及解

释作业

【合格基础练】

1.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花开后人工去雄B.去雄的豌豆为父本

C.正、反交结果相同D.F1出现性状分离

解析:去雄应在花粉未成熟时进行;去雄的豌豆为母本;F1只表现显性性状,F2出现性状分离。

答案:C

2.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猫的蓝眼和白毛B.棉花的细绒和长绒

C.兔的身高和体重D.豌豆花位置的叶腋和茎顶

解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猫的蓝眼和白毛、棉花的细绒和长绒、兔的身高和体重均不属于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豌豆花位置的叶腋和茎顶属于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

答案:D

3.对豌豆而言,下列遗传因子组成中不是配子的是()

A.D B.Dd

C.d D.A

解析:豌豆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应该成单存在,所以不是配子的是B。

答案:B

4.遗传学上,将杂种后代中显现出不同性状的现象叫做() A.显性和隐性B.相对性状

C.性状分离D.分离定律

答案:C

5.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子一代紫花豌豆Aa产生的配子情况为()

A.全是雄配子,或全是雌配子

B.雌配子Aa,雄配子Aa

C.雄配子A:a=1:1,雌配子A:a=1:1

D.雄配子数量与雌配子数量大致相等

解析: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Aa产生配子时,A遗传因子与a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所以每个配子只含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其中雄蕊产生数量相等的A 雄配子和a雄配子,雌蕊产生数量相等的A雌配子和a雌配子,但雄蕊产生雄配子的能力强,雄配子数量远多于雌配子数量。

答案:C

6.下列杂交组合(E控制显性性状,e控制隐性性状)产生的后代,依据孟德尔的假设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是()

A.EE×ee B.EE×Ee

C.EE×EE D.Ee×Ee

答案:D

7.与纯合子相比较,杂合子的遗传行为是()

A.能稳定遗传,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B.能稳定遗传,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

C.不能稳定遗传,后代可出现性状分离

D.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

解析:纯合子的遗传因子组成是两个相同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只产生一种配子,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后产生的仍是纯合子,因此,纯合子能够稳定遗传,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杂合子正好相反,其组成不能稳定遗传,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答案:C

8.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合体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体

B.猪的白毛和黑毛,马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C.隐性性状就是指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没表现出来的性状

D.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解析:两纯合体(如AA、aa)杂交,后代(Aa)是杂合体;马的长毛与短毛是相对性状,马的卷毛与直毛是相对性状;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亲本的性状称隐性性状;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答案:D

9.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过程图解,请仔细观察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________,母本是________。

(2)操作①叫作________,操作②叫作________;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后________________。

(3)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种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的花为________色。

(4)若P皆为纯合子,让F1进行自交,F2的性状中,红花与白花之比为________,F2的遗传因子组成有________,且比例为________,生物体的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

解析:(1)(2)涉及植物杂交实验方法,要注意的重点是豌豆是天然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必须适时用合适的方法去雄。(3)中得到的后代性状仍为显性,即红色花。(4)可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进行推理计算。

答案:(1)白花豌豆红花豌豆(2)去雄传粉要在花粉成熟之前进行要干净、全部、彻底要外套罩子(袋子)(3)红(4)3:1AA、Aa、aa1:2:1性状分离

【等级提升练】

10.下列有关纯合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相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结合发育而来

B.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

C.纯合子的亲本不一定是纯合子

D.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

解析: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杂交得到的后代都是杂合子,故D错误。

答案:D

11.玉米的紫粒和黄粒是一对相对性状,某一品系X为黄粒玉米,若自花传粉,后代全为黄粒;若接受另一品系Y紫粒玉米的花粉,后代既有黄粒,也有紫粒。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紫粒是显性性状B.黄粒是显性性状

C.品系X是杂种D.品系Y是纯种

解析:品系X自花传粉后代全为黄粒,说明品系X是纯种;接受品系Y紫粒玉米花粉,后代有黄粒和紫粒,说明紫粒为显性性状,黄粒为隐性性状,品系Y是杂种。

答案:A

12.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时,无须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的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解析:本题考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对豌豆杂交实验的理解。应在花蕾期去雄,花成熟后授粉,A错误。研究豌豆花的构造时,应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B错误。表现型相同,但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孟德尔根据子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C错误。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这样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D正确。

答案:D

13.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自交实验不用进行图中的操作过程

B.该图所显示的实验,其高茎植株为母本

C.正交实验的子代和反交实验的子代表现型不同

D.①和②的操作过程中先进行①后进行②

解析:图示进行的是豌豆的人工授粉,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在自交实验中不需要进行图中的传粉操作,A项正确;图示实验中,对高茎植株进行了去雄操作,将矮茎植株的花粉传给了高茎植株,高茎植株为母本,B项正确;豌豆的高茎与矮茎这对相对性状是由细胞核中的遗传因子控制的,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子代表现型相同,C项错误;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杂交实验时应在未开花前将母本的雄蕊去掉,再进行人工授粉,D项正确。

答案:C

14.在豚鼠中,黑色皮毛对白色皮毛为显性,如果一对杂合的黑毛豚鼠交配,一胎产下4仔,此4仔的表现类型可能是()

①全都黑色②3黑1白③2黑2白④1黑3白⑤全部白色

A.②B.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解析:杂合子在交配产仔时,一胎虽然产了4仔,但每一仔都是由卵细胞和精子分别受精形成的,是独立的。每一仔的性状都是3/4的可能性为黑色,1/4的可能性为白色。综上所述,在子代数量较少时各种可能性都有可能出现。

答案:D

15.已知羊的毛色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控制。某牧民让两只白色羊交配,后代中出现一只黑色羊。判断一只白色公羊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的实验方案有如下图所示的两种,已知方案一中母羊的基因型为Aa,方案二中母羊的基因型为aa,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①全为白色B.②黑色:白色=3:1

C.③全为白色D.④黑色:白色=1:1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羊的毛色遗传中白色为显性,方案一的母羊的基因型为Aa,如果亲本公羊为纯合子(AA),则①应该全为白色;如果亲本公羊为杂合子(Aa),则②应该是白色:黑色=3:1;方案二的母羊的基因型为aa,如果亲本公羊为纯合子(AA),则③应该全为白色;如果亲本公羊为杂合子(Aa),则④应该是白色:黑色=1:1。

答案:B

16.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

(2)非糯性水稻自交产生的后代中出现糯性和非糯性两种水

稻,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

(3)已知非糯性花粉遇碘变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变橙红色。若取F1的非糯性水稻的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呈蓝黑色的花粉和呈橙红色的花粉的比例约为__________。

(4)请写出亲本(P)的遗传因子组成:非糯性________,糯性__________。(用A、a表示)

解析:(1)由图可知,F1中非糯性水稻自交产生的后代中出现糯性性状个体,因此非糯性为显性性状,糯性为隐性性状。(2)同种性状的个体自交产生不同性状后代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3)F1的非糯性水稻为杂合子,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花粉。(4)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性状不同,因此亲本的杂交组合为Aa×aa。

答案:(1)非糯性(2)性状分离(3)1:1(4)Aa aa

17.已知豌豆种子中子叶的黄色与绿色由一对遗传因子Y、y 控制,现用豌豆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________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3)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二黄色子叶戊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_,若黄色子叶戊植株之间随机交配,所获得的子代中绿色子叶占__________。

(5)实验一中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

解析:(1)豌豆有许多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由于豌豆

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且自然状态下都为纯合子,因此是良好的遗传杂交实验材料。(2)根据实验二中后代的性状分离现象可判断子叶黄色对绿色为显性。(3)根据题意知,黄色子叶甲的基因型为Yy。(4)黄色子叶戊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Y:Yy=1:2,黄色子叶戊随机交配,由于黄色子叶戊产生y配子的概率是2/3×1/2=1/3,所以子代中绿色子叶yy的比例为1/3×1/3=1/9。(5)黄色子叶丙(Yy)与黄色子叶戊(1/3YY、2/3Yy)杂交,子代中YY所占的比例为1/3×1/2+2/3×1/4=1/3,Yy所占的比例为1/3×1/2+2/3×1/2=1/2,这两种黄色子叶YY:Yy=2:3,所以黄色子叶中不能稳定遗传的(Yy)占3/5。

答案:(1)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合子;有许多易于区分的性状(任选其中一项即可)(2)二黄色子叶(3)Y:y=1:1(4)YY或Yy1/31/9(5)3/5

【素养达成练】

18.黄瓜是雌雄同株异花的二倍体植物,果皮颜色(绿色和黄色)受一对遗传因子的控制。为了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甲、乙两同学分别从某种群中随机选取两个个体进行杂交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选取绿果皮植株与黄果皮植株进行正交与反交,观察F1的表现型。请问这样做能不能判断显隐性?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做了两个实验,实验一为绿果皮植株自交;实验二为用实验一中绿果皮植株作父本、黄果皮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观察F1的表现型。

①若实验一后代有性状分离,即可判断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

②若实验一后代没有性状分离,则需通过实验二进行判断。若实验二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绿色为显性性状;若实验二后代__________,则黄色为显性性状。

解析:(1)正交与反交实验可以判断果皮颜色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或者判断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如果显性亲本为杂合子,则后代的表现型既有绿果皮又有黄果皮,因此无法判断性状的显隐性。(2)①绿果皮植株自交,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可推知新产生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即可判断绿色为显性性状。

②若实验一后代没有性状分离,则说明亲本中绿果皮植株是纯合

子,既可能是显性纯合子(AA,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也可能是隐性纯合子(aa),还需通过实验二进行判断,即用实验一中绿果皮植株作父本、黄果皮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观察F1的表现型。若绿色为显性性状,即父本基因型为AA,杂交后代都是绿色果皮。若黄色是显性性状,母本基因型为AA或Aa,则实验二后代果皮全部为黄色或黄色:绿色=1:1。

答案:(1)不能因为当显性亲本为杂合子时,后代的表现型有绿果皮和黄果皮,因此无法判断显隐性

(2)①绿色②果皮全部为绿色果皮全部为黄色或黄色:绿色=1:1

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二课时教案.doc

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文实验(一) 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必修2《遗传和进化》的第一章遗传因子发现中的第一节内容的第二课时,由“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两部分内容构成。本节的教学内容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教材中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达到阐明分离定律,最终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的教学目标。教材用科学方法教育统领了教学全过程,学生在分析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体验孟德尔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目标⑴知识方面: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⑶能力方面: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对分离定律的理解。(3)假说—演绎法。 四、学情分析:这部分的教学对学生的生物素养要求教高,学生在学习“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中对于孟德尔提出的四点假说的理解和领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分析杂交实验的过程中尝试自己提出几点假说,并通过亲自动手做“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来体验孟德尔假说。在演绎推理假说的正确性过程中,教师也不能主观臆断的直接告诉学生孟德尔的测交实验,而没有进行必要的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课堂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验的方案,让学生分析讨论确定检验假说的合适的实验方案,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测交的目的,最终能够灵活运用。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资料查阅小组提出问题,让他们的查阅有针对性;指导和协助问卷调查小组的问卷设计、收集和数据的统计和处理;与本地区的农业科学研究单位联系,获得杂交水稻F1花粉,组织“水稻”实验小组做上述实验观察,并拍摄实验小组观察水稻F1花粉的主要步骤和结果. 2作本节内容的教学课件。 3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 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材料用具:两个质地、颜色和大小相同的布袋;黑白两色材质和大小 均相同的围棋籽各20颗;数据统计记录表格。总共12 份。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

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文实验(一) 一、教材分析: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是人教版必修2《遗传和进化》的第一章遗传因子发现中的第一节内容,由“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四部分内容构成。本节的教学内容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教材中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达到阐明分离定律,最终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的教学目标。教材用科学方法教育统领了教学全过程,学生在分析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体验孟德尔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目标 ⑴知识方面: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⑶能力方面: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对分离定律的理解。(3)假说—演绎法。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基因控制生物性状”和“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等知识,初步了解了基因与生物个体性状的关系、控制相对性状的成对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什么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双亲,后代会有复杂的表现等问题,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在课前通过上网、查报纸杂志等途径收集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有关的资料。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①介绍遗传规律的例子 ②介绍遗传现象与孟德尔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思考]: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 (1)豌豆花的结构 (2)名词:自花传粉异花传粉父本母本去雄 1、性状与相对性状

(完整版)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设计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一课时教师肖俊华 日期:2016.9.9 一、指导思想 本节内容是孟德尔经典遗传实验的精华部分,既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孟德尔实验的科学研究过程,更需要深刻领会孟德尔实验的科学研究方法,领略科学研究魅力,因此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启发式和探究式相结合,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假说—演绎法”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注重问题设置的逻辑关系和递进关系,从宏观到微观深刻理解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 实质,学会应用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是人教版教材《遗传与进化》第一章《遗传因子发现》中第二节的内容。从教材的编排来看,这部分内容是继孟德尔杂交实验一之后,讲解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以孟德尔发现的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一对)到复杂(多对),层层深入地展开讨论,又一次领略科学探究方法——假说演绎法,是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即在观察和分析杂交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发现和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设,再通过实验对假设进行验证,然后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突出了科学史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让学生犹如亲历科学家的探索过程,从浓郁的历史感中获得科学知识和对科学方法的领悟。虽然教材把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介绍的比较清楚,但是因为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这部分知识又是从宏观实验到微观层面理解和掌握遗传的本质,学生在刚刚学过分离定律,对分离定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理解尚有欠缺的时机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内容难懂,逻辑思维要求高,科学研究方法需要体会等等,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的理解造成障碍。例如:通过两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现象,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对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释验证都是直接给出的,没有很好的铺垫,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课本上没有提及,但却是学习和掌握遗传定律最根本的内容,正是基于此,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历来感觉难学,老师也对这部分内容找不到很好的就解决方法和有效的教学策略。 本节内容也是学习第二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重要基础,并为后续学习生物变异和进化奠定基础。 2.在整个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1)本节在必修二模块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的内容都与其他单元有紧密的联系。本单元讲述的是140年前孟德尔对遗传现象的推测,以及根据推测总结出的遗传规律。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是什么?分子生物学基础是什么?需要后期的研究成果去验证、解释和发展。例如,必修模块2《遗传与进化》的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揭示的是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第3章《基因的本质》揭示的是遗传规律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第4章《基因的表达》揭示的是基因控制性状的机制;第5章《基因的突变及其他变异》是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角度解释性状的变异;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讲述的是遗传规律的应用及其发展;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从群体的角度,讲述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总之,既然整册书是按照遗传学发展的历程来编写的,抓住这条主线,就可以像串珠一样找出各章之间的有机联系。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的知识与本章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例如,在初中学习的“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知识,初步解决了基因与生物个体性状之间的关系问题;学习的“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知识,初步解决了控制相对性状的成对基因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为什么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双亲,后代会有复杂的表现

第16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练习 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16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考点题型练习 考点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 1.下列各种遗传现象中,不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 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 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茉莉花 D.黑色长毛兔与白色短毛兔交配,后代均是白色长毛兔 2.(2019·山东烟台高三期末)在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发现过程中,“演绎推理”过程指的是() A.提出“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遗传因子决定的” B.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提出“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根据成对遗传因子分离的假说,推断出F2有三种基因型且比例为1∶2∶1 D.根据成对遗传因子分离的假说,设计测交实验并推断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且比例为1∶1 3.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②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X A Y、X a Y属于纯合子③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④A和A、b和b不属于等位基因,C和c属于等位基因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两个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属于性状分离⑥检测某雄兔是否是纯合子,可以用测交的方法 A.2项B.3项 C.4项D.5项 4.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状态下豌豆进行异花传粉 B.用类比推理法进行研究 C.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实验数据 D.结果表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考点二基因的分离定律(Ⅱ)(含模拟实验)的实质及应用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引言: 同学们好!如果父亲是双眼皮,母亲是单眼皮,那么孩子是什么样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学习基因的分离定律。还记得发现这个定律的人吗?就是奥地利的孟德尔。他利用修道院一块儿不大的园地做了八年的豌豆杂交实验,终于成功揭示了遗传学的两大定律,在众多的实验材料中为什么他偏偏选择了豌豆呢?豌豆这种植物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是自花传粉当中的极端情况叫做闭花传粉,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豌豆它是自己的雄蕊的花粉传到自己的雌蕊的柱头上边进行传粉受精,甚至于花儿还没有开,内部就已经完成了传粉,这样就可以保证完全按照实验者当初的设计意图来进行实验,完全不会受到外来花粉的干扰,从而保证了实验结果真实可靠,其次更大的优点是在豌豆的身上我们能发现很多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同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我们在遗传学上把她它叫做相对性状。例如豌豆籽粒的圆滑和皱缩这就是一对相对性状。而籽叶的颜色黄色对绿色也是一对相对性状,豌豆身上的这些相对性状都很容易识别在我们识别的时候不会遇到太多的困难,这样就保证了实验结果非常地清楚明白,基于这两个优点,孟德尔最终选择了豌豆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其实豌豆的杂交实验就是一次人工的传粉受精,当一朵花儿它还没有开放时也就是当它还是处于花蕾期的时候首先用剪刀把这朵花的雄蕊去除这个过程我们就把它叫做去雄然后我们看但你花粉发育成熟时我们可以用一支毛笔把一朵花的雄蕊的花药当中的花粉沾一点然后把它传到另一朵花的雌蕊的柱头上边,这样就完成了一次人工传粉受精,也就是让这两朵花所在的两株植物进行了一次杂交实验,再到接受花粉的这一方,也就是母本接触种子或者等种子种下去,在长成植株之后我们便可以看到实验结果了。在在这个过程当中请大家注意接受花粉的一方我们把它叫做母本,而提供花粉的一方我们把它叫做父方。好了,有了这些知识的准备下面我们就可以开始正式看下孟德尔关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首先我们来看他研究的到底是哪一对相对性状?请看图,这幅图放映的就是孟德尔关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首先他研究的一对相对性状就是豌豆的高茎和矮茎,首先使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纯种的矮茎豌豆进行杂交得到的后代我们把它叫做子一代,通常记做F1我们看到子一代全部都是高茎豌豆没有一株是矮茎豌豆,因此我们就把子一代所表现出来的这个性状叫做显性性状,而在子一代没能表现出来的性状,我们就把它叫做隐性性状。问题就来了,子一代全部都是高茎性状,那么矮茎性状到底是永远的消息了呢?还是暂时的隐藏了,接下来我们再往下看让子一代自交,也就是进行一次自花传粉,得到的后代我们把它称之为子二代,结果发现在子二代中,既有高茎也有矮茎,也就是说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又都同时出现了,我们把这个现象叫做性状分离,由于孟德尔曾经在大学中接受过非常完善的教学训练,因此他就想到了用数学统计的方法来对结果进行分析,我们来看一下统计结果是在子二代中高茎有787株而矮茎有277株,如果对二者进行一个比值的话那么比值大致接近于3:1,请同学们思考一下:3:1这样的一个数字究竟是一个偶然的结果呢?还是一个固有的规律呢?子一代自交后后代发生的这种性状分离到底是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呢?我们暂且就把3:1这样一个数字叫做性状分离比。孟德尔没有停歇,他马上又开始对其他六对相对性状在,逐对进行同样的实验。都是首先让纯种的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子一代再进行自交,观察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我们来看一下,其他杂交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实验都显示了大致相同的结果,也就是均为子一代,只表现出一种亲本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而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设计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二教学设计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一课时教师肖俊华 日期:2016.9.9 一、指导思想 本节内容是孟德尔经典遗传实验的精华部分,既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孟德尔实验的科学研究过程,更需要深刻领会孟德尔实验的科学研究方法,领略科学研究魅力,因此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启发式和探究式相结合,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假说—演绎法”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注重问题设置的逻辑关系和递进关系,从宏观到微观深刻理解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学会应用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是人教版教材《遗传与进化》第一章《遗传因子发现》中第二节的内容。从教材的编排来看,这部分内容是继孟德尔杂交实验一之后,讲解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以孟德尔发现的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一对)到复杂(多对),层层深入地展开讨论,又一次领略科学探究方法——假说演绎法,是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即在观察和分析杂交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发现和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设,再通过实验对假设进行验证,然后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突出了科学史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让学生犹如亲历科学家的探索过程,从浓郁的历史感中获得科学知识和对科学方法的领悟。虽然教材把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介绍的比较清楚,但是因为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这部分知识又是从宏观实验到微观层面理解和掌握遗传的本质,学生在刚刚学过分离定律,对分离定律的基本知识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案3课时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 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2、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 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学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 【教法学法】 活动探究法、问题串法、讲解法、课件直观展示法 【课时安排】 3 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 问题探讨:红牡丹和白牡丹杂交,后代牡丹花的颜色是什么?提出当时科学界普遍认同的“融合遗传”观点。 引言:遗传是我们熟悉的生物现象,但遗传的奥秘却隐藏至深,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是那么的艰辛屈折,又是那么精彩绝伦。那么是谁发现了遗传的奥秘呢?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2-4 教师列出如下提纲:(投影显示) 1.了解孟德尔简历 2.孟德尔的试验研究方法是什么?选用什么材料?纯系亲本的杂交技术怎样进行? 在学生阅读、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点拨: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动力。孟德尔的研究成果就是最好的例证; (2)孟德尔用避免外来花粉干扰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豌豆纯合植株进行杂交试验,这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教师最后强调:孟德尔在试验中发现豌豆一些品种之间具有易于区分的、稳定的性

人教部编版高中生物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详解

人教部编版高中生物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详解 知识点 1. 基因的分离定律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 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

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D∶d=1∶1;两种雌配子D∶d=1:1。) 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可稳定遗传。 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F1(YyRr)X隐性(yyrr)→(1YR、1Yr、1yR、1yr)Xyr →F2:1YyRr:1Yyrr:1yyRr:1yyrr。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基因重组使后代出现了新的基因型而产生变异,是生物变异的一个重要来源;通过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产生人们需要的具有两个或多个亲本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3.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

第一节孟德尔地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说出对分离现象解释地验证并理解测交地概念; 2、理解分离定律地内容 3、应用分离定律解释遗传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对分离现象解释地验证、分离定律地内容及应用 三、自主学习 1、对分离现象解释地验证------测交 1)测交地概念 2)侧交地过程 思考: 杂种子一代隐性纯合子 a、测交后代为什么会出 高茎矮茎现1:1地分离比? 测交X b、后代如果出现了1:1 地分离比,你能确定 亲本地遗传因子组合配子类型吗? 测交后代 ()() 测交比 2、分离定律地内容: 3、分离定律地应用及解题方法: 1)显隐性性状地判断方法(见第一课时) 2)如何确定遗传因子地组成 (1)性状为隐性性状,则为两个隐性遗传因子组成,即aa 型 性状为显性性状,则至少有一个显性遗传因子,即A Aa型 ,AA或Aa (2)测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被测者为杂合子,即 Aa型 测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则被测者为纯合子,即 AA、aa型 (3)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亲本是纯合子,即 AA、aa型 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亲本都是杂合子即 Aa型 (4)双亲为显性,后代有隐性个体,双亲均为杂合子,即Aa XAa 后代均为显性,则亲本之一为AA,另一方为AA或Aa

3)怎样利用分离定律解遗传题 (1)分离定律习题类型 正推型:由亲本地性状或遗传因子组成推子代性状或遗传因子组成例:人地多指对五指为显性,两个杂合多指地双亲(Aa),其后代地 手指正常地概率为多少?其中纯合子及杂合子概率分别是多少? 逆推型:由子代地性状或遗传因子组成推亲本性状或遗传因子组成例:人地卷舌对非卷舌是显性,一对能卷舌地夫妇生了一个不能卷舌地孩子,这对夫妇和孩子地基因型依次是?(用R、r表示) (2)解题思路与方法 1、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来直接推断 ①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Aa). 即Aa×Aa→3A__:1aa. ②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 Aa×aa→1Aa:1aa. ③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即AA×AA或AA×Aa或AA×aa. 11、隐性纯和突破法 ①根据题意列出遗传图式 ②从遗传图式中出现地隐性纯合体突破 例1:周期性偏头痛是由常染色体上地基因引起地遗传病,一对正常地夫妇生了一个患病地女儿.判断一家三口地遗传因子组成?若这对夫妇生了一个正常孩 子,让这个孩子与一患者婚配,后代正常孩子地概率及患病地概率个多少? (用B、b 表示) 例2:右图为一个白化病家族地遗传病系谱图(该病 受隐性遗体病,由a基因控制;1和2为双亲, 3和4为子女),据图回答如下问题: (1)理论上,白化病家族中患病个体比正常个体数 目____,其中男性患者数目与女性患者. (2)1号个体地基因型为,2号个体地 基因型为;3号个体地基因型为. 4号个体为杂合体地机率是 (3)若4号个体与一个携带此致病基因但表现正常地 女性结婚,生下一个表现型正常地孩子地机率是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教案

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⑴知识方面: 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⑶能力方面: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定律的理解。假说—演绎法。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 4. 标签 生物,教案 教学过程导言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知道了什么是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及性状分离。 那么为什么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都接近3∶1。如何将这些在试验中得出的结果用一套理论来解释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和研究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达成过程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提问:生物的性状是什么控制的回答:基因。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4。 教师讲述:在孟德尔当时的年代,生物学还没有建立基因概念,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后改称为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显性基因控制,如高茎用大写字母D表示,隐性性状是隐性基因控制,如矮茎用小写字母d表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成对的。 提问:DD或dd产生的配子是什么通过哪种分裂方式产

生的 学生回答:D或d,通过减数分裂。 教师讲述:于基因D对d的显性作用,所以 F1(Dd)只表现出高茎性状,而矮茎性状表现不出来。 提问:Fl(Dd)自交时,可产生哪几种配子学生回答:D和d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教师讲述:于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便可产生三种基因组合:DD、Dd、dd,且它们的数量比为1∶2∶1。于D对d的显性作用, F2的性状表现有两种类型,高茎和矮茎,且数量比为3∶1。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6,思考什么是纯合子什么是杂交子它们在遗传中各有什么特点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讲述: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叫纯合子,可稳定遗传(真实遗传)。而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叫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四]巩固训练(投影显示) * 某水稻的基因型为Aa,让它连续自交,(从理论上讲F2的基因型纯合体占总数的( ) /2 /4 /4 分析:P:AaFl:l/4AA;2/4Aa;1/4aa,F1F2中只有1/2Aa

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 2.说出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能力目标: 1、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及杂交试验分析图解 2、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试验及其图解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来源:Z§xx§https://www.360docs.net/doc/df1242269.html,][来源:学.科.网Z.X.X.K]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3、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教学难点: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 4. 标签 生物,教案 教学过程

引言: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面请同学们共 同回忆以下几个问题: 提问: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回答:基因分离定律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 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 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于遗传给 后代。) 提问:请同学们分析孟德尔的另外两个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回答:①F1黄色豌豆自交产生两种表现型:黄色和绿色,比例为:3:1。② F1圆形豌豆自交产生F2有两种类型:圆粒和皱粒,比例为3:1。) 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讲述:1.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是在完成了对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后得出的。那么,豌豆的相对性状很多,如果同一植株有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纯合亲本性状,如:豌豆的黄色相对于绿色为显性性状,圆粒相对于皱粒为显性性状,我们将 同时具有黄色、圆粒两种性状的纯亲本植株和具有绿色、皱粒两种性状的纯亲 本植株放到一起来研究它们杂交后的情况的话,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它是否 还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呢?于是,孟德尔就又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试验的过 程是这样的: 孟德尔选用了豌豆的粒色和粒形这样两个性状来进行杂交,即纯种黄色圆 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做亲本进行杂交,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结出的种子都 是黄色圆粒的。以后,孟德尔又让F1植株进行自交,产生F2中,不仅出现了 亲代原有的性状——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还产生了新组合的性状——绿色圆 粒和黄色皱粒。在所结的556粒种子中,有黄色圆粒的315粒、绿色圆粒的 108粒、黄色皱粒的101粒、绿色皱粒32粒。这四种表现型的数量比接近9:3:3:1。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知识点分析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知识点分析 理解课文: 1 、你认识豌豆花的结构吗? (1)生物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遗传因子不相融合也不消失。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3)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4)雌雄配子结合的几率是随机均等的。 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______ 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______ 纯合子杂合子成对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______ 存在的纯种高茎豌有成对的高茎遗传因子(DD ), 纯种矮茎豌豆有成对的矮茎遗传因子(dd )。 F1自交的后代出现隐性性状,所以在F1细胞 中必然含有隐性遗传因子;而F1表现的显性 性状,因此F1体细胞中遗传因子应该是Dd

6、基因分离定律的概念: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拓展视野、解题技巧: 一、基因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 1.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 有性生殖生物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特有的行为。 2.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 原核生物或非细胞结构生物不进行减数分裂,不进行有性生殖。 3.细胞核遗传。 物质数目不稳定,遵循细胞质母系遗传规律。 4.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围的局限性。

二、基因分离定律的解题点拨 掌握最基本的六种杂交组合: ②DD×dd→Dd(全为显性) ③DD×Dd→DD∶Dd=1∶1(全为显性) ④Dd×Dd→(1DD、2Dd)∶1dd=3∶1(显性:隐性=3:1) ⑤Dd×dd→Dd∶dd=1∶1(显性:隐性=1:1) ⑥dd×dd→dd(全为隐性) 分离定律的习题主要有两类:一是正推类型;二是逆推类型。常见解题方法有隐性纯合突破法、根据后代分离比解题法。 1. 隐性纯合突破法: 即根据隐性性状个体的遗传因子型,比如白化病患者一定为aa,可推出他的双亲一定各含有一个a遗传因子,然后再根据其他条件推出双亲的完整遗传因子型。 2. 根据后代分离比解题法: 根据后代的分离比直接推知亲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 ①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 ②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③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④若后代性状只有隐性性状,则双亲都为隐性纯合子。 3.配子的确定 Aa形成两种配子A和a。 ②一对相同基因只形成一种配子。如AA形成配子A;aa形成配子a。 4.基因型的确定 aa。 表现型为显性,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另一个不能确定,Aa或AA。做题时用“A_”表示。 ②测交后代性状不分离,被测者为纯合体,测交后代性状分离,被测者为杂合体Aa。 ③自交后代性状不分离,亲本是纯合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亲本是杂合体:Aa×Aa。 ④双亲均为显性,杂交后代仍为显性,亲本之一是显性纯合体,另一方是AA或Aa。杂交后代有隐性纯合体分离出来,双亲一定是Aa。 5.显隐性的确定 F1表现出的那个性状为显性。 ②杂种后代有性状分离,数量占3/4的性状为显性。 6.显性纯合体、杂合体的确定 适合于植物,不适合于动物,而且是最简便的方法。 ②测交:让待测个体与隐性类型测交,若后代出现隐性类型,则一定为杂合体,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个体,则可能为纯合体。 ③用花粉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并用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的植株为纯合体,根据植株性状进行确定。 ④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颜色,杂种非糯性水稻的花粉是减数分裂的产物,且比例为1∶1,从而直接证明了杂种非糯性水稻在产生花粉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证明可检验亲本个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知识点总结(教师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1:几组基本概念(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要熟记) 1、交配类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如DD×dd等;×(显隐性判定)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如DD×DD、Dd×Dd等;○×(显隐性判定、鉴别纯合子和杂合子、获×符号需给学生讲清) 得植物纯种)(何时用○ 测交:杂种一代×隐性纯合子,如Dd×dd(验证杂(纯)合子、测定基因型) P:亲本、♀:母本、♂:父本、 F1:子一代、F2:子二代 2、性状类 (1)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总称。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分离。 3、基因类 (1)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在纯合子中由两个相同基因组成,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如图中A和A就是相同基因。 (2)等位基因:生物杂合子中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图中B和b、C和c、D和d 就是等位基因。 (3)非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有两种,即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如图中的A和D;还有一种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中的A和b。 (4)复等位基因:若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上的等位基因的数目在两个以上,称为复等位基因。如控制人类ABO血型的I A、I B、i三个基因,ABO血型是由这三个复等位基因决定的。因为I A对i是显性,I B对i是显性,I A和I B是共显性,所以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只能是:I A I A,I A i—A型血;I B I B,I B i—B 型血;ii—O型血;I A I B—AB型血。 4、个体类 (1)基因型与表现型 ①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②关系: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纯合子与杂合子 ①纯合子:由相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如DD、dd、AABB、AAbb)。 ②杂合子:由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如Dd、AaBB、AaBb)。 注意①多对基因中只要有一对杂合,不管有多少对纯合都是杂合子。 ②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但纯合子杂交,后代会出现杂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后代中会出现一定比例的纯合子。 知识点2: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材; 选豌豆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①豌豆是自花传粉,是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②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③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④繁殖周期短,后代数量大 补充:果蝇常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原因 (1)相对性状多、易于观察(2)培养周期短(3)成本低(4)容易饲养(5)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等。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word教案一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教学目标 ⑴知识方面 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 2.说出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⑶能力方面 1、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及杂交试验分析图解 2、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试验及其图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2.教学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三、教学方法:归纳法、讨论法、师生互动法及讲授法等 四、教学课时:2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 图 引言〖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 〖提示〗可以通过水稻杂交育种等实例,使学生自然地认 识到任何生物都不止表现一种性状,后代表现的特征可以 是两个亲本性状组合的结果。进一步地思考讨论,双亲的 性状是遵循什么规律进行组合、传递给后代的?在育种实 践中人类如何获得所需的性状组合?阅读思考 讨论回答 引起思 考注 意,引 入新 课。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问〗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影响其他相对性状?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是怎样设计的? 〖讲述〗教师以挂图和学生的回答讲述: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一)实验现象 1、杂交P:黄色、圆粒 X 绿色、皱粒 (种子)(种子) (植株)(植株) 阅读 P9~P10 第三段, 思考时提 出的问 题。 以旧学 新

F1:(受精卵) 黄色、圆粒 (种子、100%) 2、F1自交:黄色、圆粒(种子时的F1) (即:黄、圆 X 黄、圆) 同植株卵子精子 F2:种子 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 315 108 102 32 (≈ 9 : 3 : 3 : 1 )(二)数据分析 1、分析每对性状的F2: ①粒色:黄/绿 = 315+101 / 108+32 ≈ 3:1 ②粒形:圆/皱 =315+108 / 101+32 ≈ 3:1 2、结论:1)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仍遵循分离定律; 2)两对相对性状遗传时,遗传因子互不干扰。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杂交:纯黄、圆 X 绿、皱 P基因型(YYRR)(yyrr) 配子: YR yr F1: YyRr (黄色圆粒——种子) 2、F1自交植株 F1配子:♀YR yR Yr yr (每对遗传因 ♂ 1/4 1/4 1/4 1/4 子彼此分离, YR 不同对的遗传 yR 因子可以自由 Yr 组合) Yr F2: YR(1/4)yR(1/4)Yr(1/4)yr(1/4) YR YYRR YyRR YYRr YyRr 思考为什 么会出现 1/16、 2/16、 4/16… (分离定 律) 学会棋 盘法和 分离法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导入新课 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举例说明:亲代与子代存在相似性——遗传;亲代与子代存在差异性——变异。在《遗传与进化》该模块中,主要讲解以下内容: 遗传是生物界普遍的现象,但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看看科学家们是如何探索其奥秘的!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1.孟德尔(遗传学之父)的生平简介 孟德尔于1822年7月22日,出生于奥地利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念中学时就对自然科学发生了兴趣。21岁做了修道士,在此期间,业余时间进行科学实验。其中杂交实验,潜心研究了8年。而豌豆的杂交实验是非常成功的。他通过观察对比、统计分析,从大量的数据中揭示了两个遗传规律,成为遗传学的奠基人! 2. 为什么用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 1)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2)豌豆还有易于区分的性状,实验结果很容易观察和分析﹔

3)豌豆的性状能稳定遗传; 4)豌豆的花大,便于人工授粉。 因此,豌豆是理想的遗传实验材料。 3. 人工杂交实验: 去雄——套袋(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套袋 孟德尔经过观察,在34个豌豆品种中选择了七对相对性状。如茎的高度:高茎和矮茎这是一对相对性状。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为了易于分析,他首先是对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各自进行研究的。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孟德尔是如何进行豌豆的杂交实验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大家先围绕以下问题各自看书。 1、注意以下几组概念的含义。 ①亲本、母本、父本 ②杂交、自交、正交、反交 ③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 2、在杂交实验中孟德尔选择的是什么样的亲本? 3、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观察到了哪些实验现象?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遗传图解。 孟德尔选择的是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在杂交亲本的选择上既用高茎作母本(接受花粉的称母本),矮茎的作父本(提供花粉的称为父本);同时又用高茎作父本,矮茎作母本。如果将第一种杂交类型称为正交,那么第二种杂交类型就称为反交了。但不管是正交,还是反交,子一代(F1)都有表现高茎。 孟德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F1都是高茎的。子一代高茎豌豆自交(),得到的子二代植株中既有高茎也有矮茎。 为什么F1只表现高茎? 为什么F2中又出现了矮茎? 矮茎性状在子一代中并没有消失,只是没有表现出来。 孟德尔把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高茎; 把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如矮茎。 子二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分离。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案教学设计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 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2.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 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难点: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三、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比较法 四、教学设计思路 孟德尔生平介绍,杂交实验方法介绍介绍 ↓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 ↓ 分析性状分离的现象 ↓ 技能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五、教学实施

六、板书设计及作业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选材成功的原因 1、豌豆是自花、闭花授粉植物——自然状态下是纯种 2、豌豆花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 3、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过程 1、实验过程 2、实验结果:①子一代(F1)表现为高茎(显性性状)。 ②子二代(F2)出现性状分离,高茎:矮茎=3:1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孟德尔四点假说要点电脑附板) 作业:预习孟德尔的测交实验、什么是假说——演绎法并完成课文P8的课后练习

七课后思考 孟德尔假说与“融合遗传”观点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在人们还没有认识到配子的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时,你如何认识孟德尔假说的深刻意义遗传因子分离、配子随机组合真能出现3:1的结果吗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第二课时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Ⅱ) 总序第个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 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2.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 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 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 引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知道了什么是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及性状分离。那么为什么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都接近3:1。这些在试验中得出的结果能不能用一套理论来解释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和研究的内容。 在第一个课时的学习中,我们从四个方面对分离现象进行了解释,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个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小实验,通过过实验认识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孟德尔的假说。 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解决结果和结论以及讨论中的问题) 目的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用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1.假说—演绎法:在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________和_______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________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2.测交就是让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用来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测交后代不同性状类型的理论之比为______________。 3.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实验的分析图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