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9上导学案精品:10孤独之旅

人教版  9上导学案精品:10孤独之旅
人教版  9上导学案精品:10孤独之旅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

2.分析杜小康人物形象;理解环境描写对渲染气氛、抒发感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3.联系实际,体会成长中的感受。

【课时安排】一课时

【知识链接】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农村。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

【导学过程】

一、教师导引

有人说孤独是尖锐的针,刺痛脆弱的心灵;有人说孤独是一朵鲜花,让生命更灿烂,因为它除去了浮躁、怯懦,造就的是坚强。可是,当孤独成为漫长而艰辛的人生路途上无法回避的生命状态时,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现在请大家来说说你所经历孤独的感受,大家都说了自己的感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孤独之旅》,去体验少年杜小康的一段孤独生活吧!(板书课题:孤独之旅,)

二、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给加线注音

轩( ) 嬉闹( ) 凹地( ) 雍( ) 掺杂( )

胆怯( ) 撅( ) 给予( ) 觅食( ) 撩逗( )抠()戳()破朦()胧()咀()嚼()

2.重点词语掌握

厚实:嬉闹:

撩逗:茫然:

乖巧:

一落千丈:

置之不理:

歇斯底里:

3.学生自由诵读,用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十环境十情节”的方式概括文章内容。并谈谈你阅读课文的感受。

这篇文章讲述了()在()的环境中经受(),逐渐()、()的故事。

(二)合作探究

安顿之后:

时间久了:

那天雨后天晴:

总之,杜小康在一段孤独生活中终于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