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与军事的关系及影响.docx

气象科普材料

一、气象与军事的关系和影响

天气——军事活动的“双刃剑”

天气对军事活动来说是一柄“双刃剑”,不同天气条件对军事活动的影响往往不同,即

使是同一种天气条件,也常常因指挥员和部队利用是否得当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1、气象对战争的影响

风:大风和强烈的垂直气流是危及飞机飞行、导弹发射安全,影响火炮射击精度的重要因素;

云:低云影响侦察、射击、投弹,积雨云对导弹、火箭发射和飞机飞行安全威胁很大,云层对再入大气层的导弹弹头可以造成侵蚀从而增强或减弱核爆光辐射效应;

雾:大雾给飞机起降、舰艇编队航行、军种兵种协同作战等带来困难,雾层能使

化学毒剂蒸气产生凝结、沉降和水解从而降低杀伤效能等,雾也可以作为“天然烟幕”,掩护部队的作战行动;

降水:暴雨、大雨和连续性降雨可引起山洪暴发、土壤流失和泥石流等灾害,从

而冲毁军事设施。毛毛雨、雪会降低能见度,冻雨可使飞机、导弹外壳和雷达天线等积冰

而影响性能;

沙暴:能引起电磁波衰减,干扰无线电通信,危害兵器和设备,强烈的沙暴卷起沙石可形成沙壁向前推进,使能见度接近于零。

典型战例——三国时,周瑜命诸葛亮造 10 万狼牙箭,限期 3 天。诸葛亮胸有成竹,准备战船 20 只,束草千担,在漫天大雾中把船驶进曹营。曹操误以为是周瑜偷营,吩咐乱箭齐发,于是使诸葛亮“借”得 10 万狼牙箭。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第三舰队遇强台风袭击,约800 人死亡,飞机被毁146架,若干舰只沉没。

2003 年的伊拉克战争中,一场强沙尘暴使美军飞机被迫降落或停止起飞,通讯网络装备被毁, 2 架直升机坠毁,士兵全部被“驱赶”进入就近的散兵坑、军车和帐篷。

2、水文对战争的影响

海浪:能改变舰船的航向、航速,甚至产生船身共振使船体断裂,破坏海港码头、水下工程和海岸防护工程,影响雷达的使用、水上飞机和舰载机的起降、水雷布放、扫

雷、海上补给、舰载武器使用和海上救生打捞等。小浪利于潜艇隐蔽接近敌方,大浪影

响鱼雷发射和舰艇安全航行,不利于登陆作战;

潮汐:掌握潮汐发生的时间和高低潮时的水深是保障舰船航行安全,进出港口、

通过狭窄水道及在浅水区活动的重要条件,也是建设军港码头、水上机场,进行海道测量、布雷扫雷、救生打捞,构筑海岸防御工事,组织登陆、抗登陆作战和水下工程建设等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潮流:登陆作战中,乘涨潮顺流而入,利于部队登陆;逆流而行,会降低舰船速

度,延长时间,增加登陆困难。潮流大的海区不宜布雷、施放水下障碍物和舰艇锚泊待机。

典型战例——二战初期,德军潜艇利用英国沿海潮流变化,潜入英国海军基地

佛罗港,击沉近 3 万吨级的英国旗舰“皇家橡树”号后安全返航。

1982 年马岛战争中,狂涛伴大雨,英军乘机夺回马岛。但同时由于风浪大、能见

度差,英军一架直升机坠毁, 21 人丧生。

3、空间天气对战争的影响

对航天器的影响:高层大气阻力可使航天器动能减小,运行轨道高度降低,轨道

收缩;宇宙间高能带电粒子不断轰击航天器表面,可造成航天器辐射损伤,更高能的粒子可穿过电子器件,在电子信号串中改变数据位,导致仪器发出混乱指令或提供错误数据;

对军用电磁通信、预警、导航定位的影响:当空间灾害性天气发生时,无线电通

信和雷达信号传输会受到影响,卫星微波通信也会因电离层扰动而降低通信质量。电离层闪烁可导致GPS 卫星导航、定位误差高达几十米至几百米,甚至信号中断;

对战略武器使用的影响:当太阳爆发导致高层大气密度发生剧烈扰动的时候,导

弹飞行的实际轨道将严重偏离预测轨道;

对人的影响:据估计,如果飞船在深空飞行或在磁层外进行舱外活动时,大约有

十分之一的宇航员会受到致命剂量的高能带电粒子辐射。

典型事件—— 1982 年 12 月 26 日,美国地球同步轨道业务 4 号卫星的可见光和红外扫描辐射计,在太阳耀斑发出的高能质子到达45 分钟以后失效,在一系列强磁暴袭

击加利福尼亚海岸时最终完全损坏。

1989 年 3 月空间大磁暴期间,低纬地区的无线电通信几乎完全失效,美国海军的4颗导航卫星被迫提前一年停止有效服务,飞机、舰船的导航系统失灵。

2001 年 4 月 3 日凌晨, 25 年来最大的太阳X 射线爆发事件,使我国的短波通信

和侦测等用户系统受阻、中断约 3 小时。

军事气象学—气象与作战的结合

军事气象学是研究气象条件对军队行动、武器的使用和技术装备的影响,以及研

究对军队行动实施气象保障的一门学科。它是气象学应用于军事领域的一个分支。

军事气象学是根据战争的需要,在军事学、气象学和其他科学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

发展起来的。气象条件对军队行动的影响,既有不利的一面,又有有利的一面,即使是同一

种气象条件,也常常因人们主观处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结果。

在战争中,正确运用气象条件,趋利避害,历来被视为兵家不可缺少的一项指挥艺术,中

国春秋末年的军事名著《孙子兵法》,把天气、气候条件同与战争胜负有关的其他因

素,并列为道、天 (指阴阳、寒暑、时制 ) 、地、将、法,并指出“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

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在古今中外战史上,巧用气象条件取胜的战例不胜枚举。如中国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十月,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借助东南风用火攻打败曹军;第二次世

界大战期间,日本军队利用恶劣天气,对珍珠港一举偷袭成功。与此相反,因疏忽气象条件而失利的战例也是屡见不鲜的,1812 年拿破仑率兵60 万进攻俄国,因不适应当

地的大陆性气候,出现严重的非战斗减员,在俄军的反击下,最后只剩下两万余人。

在古代,作战样式和兵器都较简单,规模较小,气象条件对军队行动的影响更多地在于

战术方面。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新技术、新兵器的出现,以及与之相应的军事理论的

发展,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军事气象学在继续注意解决战术应用问题的同时,更

多地开展了气象条件对军事技术、武器装备使用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始形成了自己

的体系,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基于气象条件对各军兵种和武器装备使用的影响不同,军事气象学的研究逐步扩大到海军、

空军、炮兵、导弹、化学武器、生物武器和核武器等领域,并开展了军事气候和用于军事目

的的人工影响天气方面的研究工作。

海军舰艇部队领域的军事气象源于航海气象,主要研究气象条件对舰艇航行、作战和训练的影响,舰艇防范或规避航危天气,以及对舰艇部队实施气象保障的方法等。影响海军舰艇航行和作战的主要气象因素是风、海雾、风浪等。

气象条件影响战斗机海上起落

航空兵领域的军事气象,主要研究气象条件对飞机飞行、作战和训练的影响,以及对航空兵部队实施气象保障的方法。对航空兵行动影响较大的气象因素是风,云、大气能见度(雾、降水和其他视程障碍现象 )、雷暴铅直气流,低空风切变、大气湍流,以及在适宜条件下产生的飞机积冰和飞机尾迹等。

气象因素对武器性能和部队战斗力的影响

我国古代有许多利用有利天时作战取得战场胜利的例子。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 年)节度使李愬雪夜袭蔡州,生擒吴元济。《三国演义》中,官渡之战中的曹

操就采用谋臣许攸的建议,利用十月"秋高气爽,物干风燥 " 的天气连夜奔袭袁绍军乌巢

屯粮基地;赤壁之战中、诸葛亮 "借东风 "助周瑜火烧曹操水寨及岸上旱寨;夷陵之战中,陆逊又故伎重演,利用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火烧刘备七百里连营;既使是武将出身的关羽,也有利用10 月份快行冷锋天气的"大霖雨、汉水溢的天时",筑坝蓄水,水淹于禁七军的精彩战例。可见,天气对战争的影响,自古就受到重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敌对国家都互相采取气象情报管制措施,视气象情报为国家机密。二战初期地处西风带下风向的德国只能利用过去50 年间的英吉利海峡天气图及潜艇发回的零碎天气资料,无法预测英伦三岛的天气变化。只好在挪威、冰岛、英陵

家海军陆战队突袭摧毁了这些气象情报站,迫使德国在北海建立临时拖网气象船队或空

降气象情报人员到英国本土去授集气象情报。但这些零碎不准确的气象情报始终未能帮助

希特勒实施 "炸平伦敦 " 的罪恶计划,希特勒只好把失败的原因归罪于恶劣的天气。

一般来讲,参战时参谋部在制定战略、战役计划和临战时,都会充分注意和利用气象条件的。以 1941 年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为例,足以说明气象情报的重要性,以及

利用气象条件的正确与否本身就是一种战场指挥艺术。

现代战争多采用长途奔袭、大机群、大舰群作战,故要求及时准确地掌握战区及

邻近地区的天气情报。现代战争又是各军兵种协同作战,因而气象保障要求多层次、全方位、综合化。现代战争节奏快,尤其重视初战,因此气象保障要快速、准确,以选择

有利的开战时机。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动用了全球气象自动化计算机网络系统,汇集遍布全球各地的气象资料。通过 C3I 计算机系统高速传输、处理、集成。最后成功选择

了 1 月 17 日发动首次进攻的时机。毫无疑问,气象情报与保障将是未来战争决定胜负

的关键因素之一。

1 、气温与战争

气温高低对武器性能和人体机能影响很大。严寒条件下,飞机、坦克、车辆等起动困难;橡胶轮胎强度下降,各种橡胶密封垫圈变脆、易裂;各种电子元件和器件的灵敏度下降;化学毒剂挥发变慢,染毒浓度在一定时间内不易达到,但持续时间长等。酷寒条件下,人员易冻伤,负重增加,消耗体力大,若是冰天雪地,还会引起雪盲。上述

均会导致部队战斗力的下降。最典型的战例是1941 年冬,希特勒进攻莫斯科的" 台风 "

计划因严寒而惨败。这一年莫斯科的冬天来得特别早," 好像上帝站在俄国人一边" 。

10 月 6 日莫斯科下了第一场雪后,雨雪就没有断过;当时的最低气温为零下52

度,近百万的德国士兵在冰天雪地里冻得发抖,道路泥泞不堪,机械化部队的大炮、坦

克、汽车、摩托车在泥地里打滑。由于德国本土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平均气温都在零下 5 度以上,从来没有像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莫斯科这样严寒。原来希特勒想

赶在冬天到来之前占领莫斯科的计划因遭顽强抵抗而拖延。德国士兵既缺棉衣,也少取暖设备,被冻病、冻伤乃至冻死的士兵就达10 多万人,占莫斯科会战德军总伤亡人员

50万的五分之一。德军原有较先进的机械化武器装备,可当寒潮过后的第二天早晨,在

泥泞中的大炮、坦克、汽车、摩托车被牢牢冻胶在地上动弹不得,甚至连枪栓也拉不

开,德军的战斗力大打折扣。而苏联士兵则不然,他们从小适应了这种寒冷气候,穿上了保暖棉衣、皮靴,戴着护耳冬帽;枪炮也上个保暖套,涂上了防冻润滑油,他们身着

白色伪装服,手上拿着涂了白漆的枪支,脚踏滑雪板,灵活机动地英勇出击。这一仗从

10 月 2 日德军进攻开始,到 12 月 6 日苏军反攻,德军防线不断被突破并被迫后退300

公里;苏军大败德军、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 "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苏军将士和人民的

士气,为苏军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气温过高则造成机动车散热困难,耗油增加,发动机功率下降甚至熄火;雷达、

电子元件和橡胶部件加速老化;大炮的炮膛磨损增大、升温太快导致连续发射的弹数减

少;战机因气温高,气压低导致发动机功率减少,起飞滑跑的距离就要增加。炎热的天

气还使士兵容易疲劳、浑身泛力,易中暑,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以1990 年的 "

海湾战争 " 为例,该年 8 月,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近10 万人进驻沙特阿拉伯安营扎

寨。然而,沙特阿拉伯属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7 月份平均气温为36 度,最高气温超

过50 度,夜间气温也在 30 度左右;晴天占 90% 以上,终日无云无雨、烈日当头,相对温

度在 30% 以下,有时相对湿度为零。干燥炎热的空气加快了人体中水分的蒸发,

在灼热的沙面烘烤下,即使不动的士兵每天也要喝23 升水。更可怕的是,士兵们还要

穿长衣长裤防化服装,背睡袋和食品。因抵挡不住炎热而中暑的士兵为数不少,大大影

响了部队战斗力。另外,高温使各种望远镜和坦克瞄准器看到的景物失真,射击的准确

度下降。高温也迫使美军战车艾姆布拉斯坦克频繁加油和加水,美军后勤部门几乎是跟

在进攻部队的后面进行供水和供油。总体来讲,美军最终虽然取胜,但炎热干燥的气候

确实使美军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2、风与战争

风与军事活动的关系极为密切。风使各种炮弹弹丸的飞行路径发生偏离,弹着点远离目标区。强逆风还会降低徒步行军和车辆行使的速度,延长行军时间。大风容易使

舰船偏离和迷失方向。在海战中,逆风容易使人眼睛疲劳、观察能力下降,降低舰上武

器的威力,所以应争取占领上风海域。海上的狂风通常还和巨浪联系在一起,能掀翻舰

船,摧毁港口及军用设施。航空母舰则相反,因为飞机的起飞和降落通常选择逆风,以

便缩短滑跑距离。飞机的起飞降落通常是选择逆风以便缩短滑跑距离。风还可以影响生

化毒剂的浓度、染毒持续时间及传播的范围,最佳时机是顺风且比较稳定、风速不大的

情况。 1984 年 10 月 31日,日本《朝日新闻》刊登了1939年 9 月 14 日侵华战争的 "

长沙会战 " 中以化学武器支援进攻的罪行。如图所示,9月 23日拂晓,日军第 6 师因以

150 毫米榴弹炮和野炮、山炮各一个联队以及速射炮对国民党军队第 2 ,175师新墙河、

三街坊一线阵地进行火炮急袭,其中发射了大量的毒剂炮弹。8 时整,其野战毒气队在

8 公里正面上施放毒气筒10000 个。毒剂筒放出的毒剂烟云在 2.5 米/秒的东北风吹动

下,越过新墙河滚滚扑向对面南岸的国民党守军,覆盖纵深达两公里。8 时 30分,日

军第 6 师各步兵联队 6000 余人跟随在毒剂烟波之后,戴着防毒面具渡过新墙河,突入

守军阵地。国民党守军第 2 师缺乏防毒面具,中毒者甚多,仅第12 团就有 400余人中

毒当即失去战斗力。日军乘势攻占了新墙河、三街坊,荣家湾各阵地。以后日军只要前

进受阻,便施放毒气筒,最后全面占领了这一方向的所有阵地。从这次作战中可看出日

军使用化学武器的作法是:首先以施放毒剂支援步兵,夺占敌方的前进阵地和警戒阵地;

在火力准备阶段,投放毒剂筒,掩护部队强攻;在夺取要点时以化学炮弹袭击守敌,当

敌方反冲击时借助施放毒气掩护撤退。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把化学武器作为一种普种

装备的特种武器和辅助作战手段,连续使用达8 年之久,共施用毒剂2000 余次,犯下

了滔天罪行。

1938 年 8 月 22 日 6 时 30 分,东南风,风速 3 米 /每秒,无上升气流。日军波田

支队第 2 联队和第 3 大队在赤湖东北城子镇朱庄向中国军队第81 师两个营阵地施放毒

剂筒 420 个,日军步兵带防毒面具紧随毒烟突入阵地,守军全部中毒,除 3 人轻伤撤

离外,其余均被日军刺杀。事后日军报告中说:"对中毒严重不能行动者剌死300 余人。

从 1944 年 11 月到 1945 年 3 月, 1 万多个气球将 4.5 万个炸弹和燃烧弹飘送到

美国,引起森林大火,造成人员伤亡。

1942 年,一个名叫荒川秀俊的气象专家向日本军部呈上一份建议书和一张气球炸

弹的设计图。他在建议书中说,在长期研究中,他发现,在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带 1 万米左右的高空存在一个由西向东强大而恒定的大气环流层,风速约为300 公里小时。日本和美国处在相同的纬度上,如果从处于上风位置的日本释放若干个气球,悬挂一些炸弹,不出意外的话,气球炸弹便可以顺风飘到美国,实现轰炸美国本土的计划。

按照设计要求,气球炸弹在日本点火升空后,必须达到并保持在10058米的高度,因为只有在这个高度上,才有股比较稳定的西风气流。为此,荒川在每个气球的吊篮里装上 30 个 2-70 公斤的沙袋,当气球低于10058 米时,由于大气压力的作用,固定沙

袋的螺栓自动解脱,沙袋依次脱落,重量减轻,气球升高。而当飞行高度高于10058米时,气球气囊的一个阀门则会自动打开,排出部分氢气,气球体积变小,浮力减小,

高度就降低。这样便可大致控制气球在大气环流层中处于合理的高度。同时,他们还在气球上安装计时器,一旦气球进入恒定气流,计时即开始。按照荒川秀俊的计算,如果气球炸弹平均以 193公里小时的速度飞行的话, 48小时后就可抵达美国西北部华盛

顿州、俄勒冈州和蒙大拿州上空。如果想让气球再进一步深入美国本土,可以调整计时器以达到目的。当气球到达美国后,因为计时器的作用,氢气慢慢排出,气球浮力逐渐

减小,气球炸弹便会逐个落地爆炸。荒川秀俊"气球炸弹 "的可行性论证很快就被火烧眉

毛的日本当局采纳。

从 11 月份开始,美国西部地区防卫司令部的威廉波准将就被连续不断的森林大火

闹得狼狈不堪。濒临太平洋的美国西部,是内华达山脉和落基山脉相夹的广阔山区,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往年也有林火,但多发生在干旱的春季。这一年却反常,在寒冷多雪的冬天,也火警不断。消防队疲于奔命,驻军也被集中起来灭火。威廉波是防卫参谋长,那阵子却成了地地道道的救火司令。

1944 年 11 月 4 日的美国《旧金山晚报》报道,俄勒冈州的一个山区小学组织学

生旅游,发现了树梢上挂着的气球,孩子们出于好奇,拉动牵引绳,炸弹爆炸, 5 名小学生和 1 名女教师身亡。

美国西部居民在这种恐怖的气氛中艰难地熬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寄希望于美国军

队能有效地打击日本的"飘炸 "行动。美国人也想使用气球炸弹攻击日本,但他们发现,

由于高空总是刮西风,这些气球只能越过大西洋,飘到英国领土上空。

3、云和雾与战争

低云和雾对作战行动的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能见度下降,因而降低了观察射击的准

确性,使飞机难以起飞和降落,给舰艇编队航行,各军兵种协同作战线带来困难。在

低温下形成的雾淞会影响有线通讯甚至使线路中断,车辆因大雾而无法行驶。在中低云飞行

的飞机容易产生积冰和颠簸。雾和云还因为吸收各种电磁波而影响到导弹发射的准

确度,海湾战争期间,美军 " 战斧 "巡航导弹的命中率只有 50%-60% ,原因就是云雾天气的干扰。雾对生化核武器影响特别明显,会抑制其的扩散速度和范围。云雾因能见度差而具有一定的隐蔽作用。 1940 年英法联军成功地从敦刻尔克撤退,就是利用大雾作

掩护、使德国空军找不到轰炸目标。 1942 年 5 月美日在珊瑚海战役中,双方损失航母各两

艘。但日本的 "瑞鹤号 "航母却因驶入多云的海区而安然无恙,而美军轰炸机却把大堡礁误

认为是 "瑞鹤号 "航母而狂轰滥炸。二次大战期间,德军还利用人工造雾掩护鲁尔工业区等

免造空中轰炸。

4、降雨和雷暴

降水和雷暴对军事行动的影响更加直接,危害更大。降水使能见度下降,观察射

击困难;使道路泥泞,人员和车辆难以行近。降水使裸露的大炮、光学系统及其零部件、弹药等面临着锈蚀损坏、失效的可能。暴雨和雷暴可能使雷达和架空线路的通讯中断,

也会导致飞机结冰、颠波、通讯中断甚至机毁人亡。暴雨和大风往往是挛生兄弟,它同样也影响舰艇舱面人员的健康和战斗力。舰艇遇上台风降水则更是一件不幸的事情。暴雨和连绵降雨还会引起江河泛滥、山洪爆发、冲毁交通线路和桥梁,甚至使部队无法前进。虽然降雨和雷暴对攻守双方都不利,但总的来讲对攻方的危害更大。例如1944年6 月 6 日艾森毫威尔率领的盟军从诺曼底登陆成功后,就迅速在登陆岸滩建立了人工防

波堤、人工港,以便运输弹药、燃料、食品和方便后续部队上岸,为此花费了近4000万英镑建立了两个中等规模的人工港口。可谓是"防患于未然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6月 19 日天气骤变,狂风暴雨席卷了英吉利海峡,盟军800 多艘舰船被风暴吹走或受损

搁浅于岸边,防波沙堤和 4 公里长的人工舟桥在风浪中消失,许多车辆、武器装备受

损或被卷走。据称,这场80 多小时的风暴比前两个星期德军阻击造成的损失还要大。

气象条件是确定作战时机的重要因素

根据天气变化选择作战时机是取得战场主动权的重要因素之一。刘伯承元帅在战

争生涯中总结出利用"黑夜、风雪、下雨和大雾"等天气出奇制胜消灭敌人的经验。现代

战争中多是采取多兵种、大兵团协同作战,对于初战时机的天气要求更为严格,要求气象情报更加及时和准确。

众所周知, 1944 年 6 月的诺曼底登陆战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

直接参加登陆作战的总兵力达280 万人,参战的舰艇和运输船达6500 余艘,作战飞机1100 多架。诺曼底登陆的成功一举粉碎了纳粹德国的"大西洋堡垒 ",加速了德国法西

斯的灭亡,奠定了"二战"反法西斯全面胜利的基础。然而,作战时机的选择是实施登陆

计划是否成功最关键的因素。战时参谋部的地理学家和气象专家为登陆时机的选择可谓

费尽心机。当时考虑的因素及决策过程如下所述。

诺曼底登陆

诺曼底地处高纬度, 6 月份白昼时间长,一般 4 时天亮, 6时日出。盟军既需要夜幕掩护部队悄悄航渡,又需要有天亮后的一段时间辨认滩头目标,实施准确的炮击和登陆艇冲岸运动。另外,诺曼底海区为半日潮,平均潮高 5.4 米,海滩坡度平缓。陆军希望最高潮时登陆,以缩短涉滩距离;海军则要求最低潮时登陆,以便舰艇在水下障碍物以外抢滩;空降兵最好是在满月时空降,以保证准确地降在指定区域。经过地理学家们的综合推算,能满足三军要求的日子只有 6 月 5-7日这三天。艾森豪威尔与蒙哥马利、泰勒等最后确定 6 月 5 日登陆,第一梯队上陆时间为 6 时 30 分至 7 时 45 分。真是天有不测风云,自 6 月 1 日盟军进入登陆上船地域起,英吉利海峡出现了20 年来从未有过的狂风恶浪,根据气象后勤部门的预测,原定登陆的 6 月 5 日,天气也极为恶劣。 6月4 日上午,盟军被迫将登陆日期推后一天,并急召盟军气象专家斯塔格上校(瑞典

籍)等商定对策。艾森豪威尔满脸愁容,恳切请求专家们再度分析天气形势,看看还有

没有一线机会,否则盟军登陆部队难免因暴露而遭到打击。斯塔格等专家根据高、低空

等压线图,经过冷静分析,认为5 日早晨大西洋上空已出现一个不断加强的低压槽。

由于冷锋的影响,在冷锋过后低压槽到来之前,会有24 小时适合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天

气。艾森豪威沉思片刻后当机立断,下达了 6 日清晨施登作的命令。1944 年6 月 6 日清晨,英吉利海峡果然。550 分,万炮吼,曼底海落如

雨。 630 分,第一批登兵在隆隆的炮声中勇冲向岸??一人史上最大

的役于拉开了帷幕,并最以盟的成功而告。

近代多略家都:"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世界命脉,就可以称霸世

界"。1990 年 8 月 2 日,伊拉克冒天下之不,悍然出兵侵占科威特,并宣布科威特

伊拉克第十七个省。海湾地区个世界" 油 "成了名副其的 " 火桶 "。 8 月 7 日,美

国首的西方国家提合国通了伊拉克行制裁的决。伊拉克然元

气大,但达姆并未有妥的迹象。11 月 29 日,合国通了向伊拉克武的决心,

以美国首的多国部开始从地中海的耳他、印度洋的迪戈加西、日本横

海基地向海湾地区。一沙特阿拉伯、阿

酋、土耳其境内了美国部。多国部的艇在波斯湾、地中海、海海

面上巡游,几十年未打仗的 " 独立 "号及 "中途 "号航空母、密里列也来了;各种机在海湾上

空旋,雷达在不断描,射架起,争的恐怖气氛罩着海湾上空。

于何伊拉克的空和地面攻,以美首的多国部是充分考了

海湾地区一系列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因素才作出决定的。多国部参部有60 多位地理、气象、宗教家,反复研究,衡利弊,定在1991 年 1 月 17 日空日期, 2 月 14 日伊拉克的地面攻。因每年的 3 月 17 日,是伊斯教民月开始的候,如果在月采取事行,会被穆斯林是安拉的,必然会引起整个穆斯林世界的极大慨,从而使局得更加复。美国要想得

争,必要付出更高的代价。因此,美将开定在 1 月份,想尽早赶在月之前

束争。而且,科威特和伊拉克南部一每年春季都有一段出在沙漠暴的

之中,种劣的天气不但会使道而来、不服水土的多国部斗力下降,而且空中行和的射也不利。美气象水文人海湾的无月之夜是: 1 月 12日至 20 日, 2 月 10 日至 18 日, 3 月 11日至 19日;海湾潮的是: 1月 3日至7 日和 17 日至 23 日,2 月 1 日至 6 日和 16日至 21 日;3 月 2日至 7 日和 17 日至 22日。如果把它合在一起考, 1 月 17 日正是 "无月之夜 "和 "潮之夜 " ,才有利于艇靠近伊拉克水面而少触雷,有利于炸机的蔽与攻。 1 月 17日,扎在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巴林等国空基地的F-17 形炸机、 F-15 斗机、 B-52炸机,巡航在地中海波斯湾、海的美国航母、列上射的"式 " 巡航等分从西、南面、西北面向伊拉克的事指中心,油厂、通中心、

基地、雷达地。用机等。如万箭,行"地毯式 "炸,几乎没有遭到什么抵

抗就达到了期目的。

恐怖的气象武器

美国研制气象武器由来已久,先后投资进行过数十个秘密的气象研究项目。

美军在越南战场上用造雾弹造雾

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艾森豪威尔总统执政期间,美国军方就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明确提出了

“气象控制比原子弹还重要”的观点。美政府在佛罗里达州神秘的坦帕湾空军基地建

立了“麦金莱气候实验室”,用以开发气象武器。该实验室工程师彼得·科尔达基,曾在大气温度为零下 10 摄氏度到 25 摄氏度的条件下,通过向云层播洒一种粉末,将云层里

的水滴变成冰状物掉进海洋里,使得 2 公里长的乌云“消失”。

60 年代开始,“麦金莱气候实验室”开发的武器陆续用于实战。越战期间,美军在越南作

战方案区域上空向云层倾泻了成吨的碘化银,实施人工降雨,延长风季持续的时间。美军曾出动飞机 26000 架次,施放降雨催化弹 474 万多枚,制造大量暴雨和洪水,造成

局部地区洪水泛滥,桥梁、水坝、道路和村庄被毁。

1974 年 10 月,美国利用人工影响的方法将一台风引向洪都拉斯,使中美洲国家损失

高达千万美元,人员伤亡逾万人。此后,美国在大西洋上又成功地进行过三次人工引导

飓风实验,其人造飓风技术日臻完善。

据英国《焦点》月刊报道,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美军收集、整编了全世界上千个机场

的气象资料,并定期修正。美军先后投资进行过数十个秘密的气象研究项目,其中包括

制造地震的“阿耳戈斯计划”、制造雷电的“天火计划”和在飓风周围实施人工降雨以

改变风暴方向的“暴风雨计划”等。

气象武器主要通过催化空气中的不稳定因素,产生能量转化,导致局部地区的天气发生变化。

气象武器实际上是指通过人工控制风云、雨雪、寒暑等天气变化来改变战争环境,人为制造各

种特殊气象,配合军事打击,达到干扰、伤害、破坏或摧毁敌方的目的。

采用人工手段能够使天气产生变化,是因为大气层中所包含的水汽、水滴、冰晶和各种

悬浮物质,时常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之中,只要掌握这些不稳定因素的变化规律,就

可以使用较少的能量去引发和催化它们,促使天气中的不稳定因素产生较大的能量转

换,从而导致某些地区、某些空间天气、气候的变化。

美军气象作战一般有以下方案:派出隐形飞机人工制造暴风雨,使敌军阵地发生洪水;人工制造干旱,使战场上的敌军没有淡水饮用;人工制造飓风,使敌军的防御阵

线变成废墟;利用激光制造雷击闪电,击落战区空中的敌机或使其无法起飞;利用微波

和粒子束把电磁、热能量传送到大气中,干扰敌军的卫星通信和雷达系统;利用某种方

法把核爆物质放置在地底或海中,制造大杀伤力的地震或海啸等。美军方人士称,从气

象武器的大威力、低耗费和高效性等优点来看,气象武器必将成为未来战争中制“气象

权”的主角。

2002 年,美国空军和海军出资在美国阿拉斯加半岛的加科纳建成“高频有源极光研究计

划”试验基地。在加科纳一望无际的荒原上,林立的天线直插云霄,每根天线都有几十

米高,总数多达180 根,占地多达13 公顷,构成一个堪称壮观的金属方阵。天线其实

是一个高频电磁波发射装置,发射功率 3.6MW ,可向大气电离层发射短波电磁波束,

以研究地球大气中间层的粒子特性和气象变化。

俄罗斯科学家一针见血地指出,金属方阵实际上就是气象武器。它可把大气粒子作为透镜或

聚焦装备使用,改变地球上层大气的风向,并给聚合物和上层大气加热,从而改变大气的温

度和密度,以达到最终改变气候的效果。

目前,美军正加紧研制人工催化台风或使自然台风改变方向,给对方以突然的打击,造

成军事上的主动。美军还一直在研制诱发紫外线照射的武器。它是用发射器或随导弹一

起,将导弹发射到敌纵深内具有战略或战役价值的目标上空,通过物理或化学变化,使

一定范围的空间空气层开辟一个预定大小的洞穴,让超强度的太阳紫外线直射地面,使

对方的军事行动陷于被动或不利的境地。

二、气象常识

你知道雪花有多大么?

诗人李白在形容燕山雪花时有一句著名诗句:“燕山雪花大如席”。雪花真的有

那么大吗?其实,雪花是很小的。不要说“大如席”的雪花科学史上没有记录,就是“鹅

毛大雪”,也是不容易遇到的。

事实上,我们能够见到的单个雪花,它们的直径一般都在0.5 ~ 3.0 毫米之间。这

样微小的雪花只有在极精确的分析天平上才能称出它们的重量,大约 3000 ~ 10000 个雪花加在一起才有一克重。有位科学家粗略统计了一下,一立方米的雪里面约有60~ 80 亿颗雪花,比地球上的总人口数还要多。

雪花晶体的大小,完全取决于水汽凝华结晶时的温度状况。在非常严寒时形成的

雪晶很小,几乎看不见,只有在阳光下闪烁时,人们才能发现它们象金刚石粉末似地存在

着。

据研究,温度对雪晶大小存在影响:当气温为- 36℃时,雪晶的平均面积是0.017平方毫米;当气温为- 24℃时,平均面积是0.034 平方毫米;气温为- 18℃时,平均面积是0.084 平方毫米; - 6℃时,为 0.256 平方毫米;气温在 - 3℃时,雪晶的平均面积增大到0.811平方毫米。

人们有种错误的感觉,这种感觉常常是从有些文学作品描写天气严寒时,喜欢用

“鹅毛大雪”来形容。其实,“鹅毛大雪”是气温接近0℃左右时的产物,并不是严寒气

候的象征。相反,雪花越大,说明当时的温度相对比较高。三九严寒很少出现鹅毛大雪,

只有在秋末初冬或冬末初春时,才有可能下鹅毛大雪。所谓的鹅毛大雪,其实并不是一颗

雪花,而是由许多雪花粘连在一起而形成的。单个的雪花晶体,直径最大也不会超过10毫米,至多象我们指甲那样大小,称不上鹅毛大雪。

在温度相对比较高的情况下,雪花晶体很容易互相联结起来,这种现象称为雪花

的并合。尤其当气温接近 0℃,空气比铰潮湿的时候,雪花的并合能力特别大,往住成百上

千朵雪花并合成一片鹅毛大雪。因此,严格地说,鹅毛大雪并不能称为雪花,它仅仅是许多

雪花的聚合体而已。

什么是温室效应?

太阳是地球气候的根本能源,它在电磁波谱波长很短的谱区——主要是可见光区或

近可见光区(如紫外谱区)——发射能量。到达地球大气顶层的太阳能量中,大约三分之

一被直接反射回太空。其余三分之二被地球表面以及大气(所占份额很小)所吸收。

为了平衡所吸收的入射能量,平均而言,地球必须也向太空发射同样数量的能量。

地球的温度比太阳要低得多,因此,地球是在电磁波谱波长长得多的谱区——主要是红外

谱区——发射辐射。陆地和海洋所发射的大部分热辐射被大气圈(包括云,以及 CO2等痕量气体)

所吸收,并重新将其发射回地球,这种热辐射使其下大气层和地面加热。这称做

温室效应。但是仅从热辐射输送过程来理解温室效应还不够,还必须考虑大气温度垂直分

布的作用。大气中的水汽和温室气体吸收了地表发射的长波热辐射,并同时以自身的温度

向外空发射热辐射。在大气高层,由于温度比地表低得多,这些气体发射的热辐射量比较

小。这些高层的温室气体吸收了大量或全部由地表发射的长波辐射,但其向外发射的长波

辐射却相对少得多。

因此这些水汽和温室气体的存在使大气损失于外空的热辐射大大减少。这些温室

气体的作用犹如覆盖在地表上的一层棉被,棉被的外表比里表要冷,使地表热辐射不至于

无阻挡地射向外空;从而使地表比没有这些温室气体时更为温暖。由上可见,地球上如果

没有温度随高度减小的温度垂直分布,就不会有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之所以得名是由于上

述辐射过程类似于玻璃温室的辐射过程。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气候变化?在说明这个问题之前,必须先介绍什么是气候系统,以

及气候系统的各部分之间是怎样相互作用并影响气候变化的。

气候系统的构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作用

全球气候系统指的是一个由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陆面)和生物圈组成的

高度复杂的系统,这些部分之间发生着明显的相互作用。在这个系统自身动力学和外部强

迫作用下(如火山爆发、太阳变化、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成分的变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气候系统不断地随时间演变(渐变与突变),而且具有不同时空尺度的气候变化与变率(月、季节、年际、年代际、百年尺度等气候变率与振荡)。

气候系统是地球系统的主要部分之一。地球系统还包括人类与生命系统,社会—经济

方面等。它是一个完整的、相互关联的具有复杂的代谢和自身调节机制的系统。它的生物

过程与物理和化学过程强烈的相互作用,以此构成复杂的地球生命支持系统。

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

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

大类。前者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爆发等;后者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以及毁林引

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硫化物气溶胶浓度的变化,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

等。

自然因素与气候变率

气候系统所有的能量基本上来自太阳,所以太阳能量输出的变化被认为是导致气候变化

的一种辐射强迫,也就是说太阳辐射的变化是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外因。引起太阳辐射

变化的另一原因是地球轨道的变化。地球绕太阳轨道有三种规律性的变化,一是椭圆形地

球轨道的偏心率(长轴与短轴之比)以10 万年的周期变化;二是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

轨道的倾角在21.6 °— 24.5 °间变化,其周期为41000 年;三是地球最接近太阳的近日点

时间的年变化,即近日点时间在一年的不同月份转变,其周期约为23000 年。

另一个影响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是火山爆发。火山爆发之后,向高空喷放出大量硫化

物气溶胶和尘埃,可以到达平流层高度。它们可以显著的反射太阳辐射,从而使其下层的

大气冷却。

人类活动加剧了气候系统变化的进程

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硫化物气溶胶浓度的变

化,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如毁林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等。

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有 6 种,即二氧化碳( CO2),甲烷( CH4),氧化亚氮

( N2O),氢氟碳化物( HFCS),全氟化碳( PFCS)和六氟化硫( SF6)其中对气候变化影

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它产生的增温效应占所有温室气体总增温效应的63%。且在大气中

温室气体的增加主要是通过温室效应来影响全球气候或使气候变暖的。地球表面的平

均温度完全决定于辐射平衡,温室气体则可以吸收地表辐射的一部分热辐射,从而引起地

球大气的增温,也就是说,这些温室气体的作用犹如覆盖在地表上的一层棉被,棉被的外

表比里表要冷,使地表辐射不至于无阻挡地射向太空;从而使地表比没有这些温室气体时

更为温暖。

自 1750 年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

气体浓度显著增加,2005 年全球大气CO2浓度为379ppm, 目前已经远远超出了根据冰芯记

录得到的工业化前六十五万年以来的自然变化浓度范围,是65 万年以来最高的。根据多

种研究结果证实了过去50 年观测到的大部分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非常可能是由于人为温

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引起的。

什么是寒潮天气

我国地域辽阔,南方、北方气候差异很大,人们生产、生活的情况也不同,各地

寒潮的标准难以统一。一般来说,北方采用的寒潮标准是:24 小时降温10℃以上,或48小时降温12℃以上,同时最低气温低于4℃;南方采用的寒潮标准是:24 小时降温8℃以上,或 48 小时降温10℃以上,同时最低气温低于5℃。

寒潮的威力到了南方会有所减弱,而南方生物的耐寒能力也不如北方,从这两点

来看,寒潮的标准,降温幅度南方比北方减小2℃是合理的。

要求最低温度低于 5℃才算寒潮,正好排除了夏季的强降温。在夏季风控制的时期,极地的冷空气是很难入侵的,不会发生寒潮。但是,夏季雷雨云团的突然侵袭,有时也能

造成 8℃至 10℃的温度变化,而这时的最低气温常在20℃左右,再低也不会低于10℃。把这样的降温从寒潮里排除,是有道理的。

伴随寒潮降温发生的天气,首先是大风,尤其是在北方,狂风呼啸,是寒潮到来

的一个特点。陆上风力可达8 级,海上风力可达10 级,甚至引起风暴潮。

伴随寒潮发生的另一类天气是大雪和各种特殊的降水现象,包括雨凇和冻雨,古

代叫“雨木冰”“木冰”。此外,寒潮过后会出现低温和霜冻。

寒潮和它伴随的这些天气,在春天会使南方的越冬作物遭到冻害,使稻田发生烂

秧;在秋天,则会形成“寒露风”,危害庄稼。

寒潮活动的时间长达秋、冬、春三季,活动的地区包括了世界人口最多、最广泛

的区域,这些都表明了寒潮冷空气的强大。因此,它必须有辽阔的冰原作为积累冷空气的

源地,在一路上,必须能够不断增加其能量,在适当大气环流条件下爆发出来。

泥石流对人类健康威胁提示及逃跑措施

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

洪水流。一、泥石流灾害特点和危害

泥石流往往突然暴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

之震动,山谷犹如雷鸣,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

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危害。

( 一 ) 泥石流的发生时间和规律性

(1)季节性。我国泥石流的暴发主要是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等集中降

雨的激发。因此,泥石流发生的时间规律是与集中降雨时间规律相一致的,具有明显的季

节性。一般发生于多雨的夏秋季节。

(2)周期性。泥石流的发生受雨、洪、地震的影响,而雨洪、地震总是周期性地出现。因

此,泥石流的发生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且其活动周期与雨洪、地震的活动周期

大体一致。当雨洪、地震两者的活动周期相叠加时,常常形成一个泥石流活动周期的高潮。

(3)泥石流的发生,一般是在一次降雨的高峰期,或是在连续降雨稍后。

( 二 ) 泥石流主要危害

泥石流的主要危害是造成人员伤亡和摧毁城乡建筑通道路、工厂矿山、水利工程、农

田土地 ( 造成经济损失) 。

1、泥石流危害的地域性差异

由于泥石流的发育强度、人口密度和国民经济发展程度在地域上差异很大,所以它们造

成的危害在不同地区也有很大差异。在西部地区由于国民经济发展程度较低,而泥石流规模

很大,所以危害以人员伤亡为主,尤其是西南地区更是如此。而东部地区尽管由于灾

害强度较小 ( 规模或破坏面积较小 ) ,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较少,但由于经济发达程度较高,经济损失却与西部不相上下。也就是说,泥石流在西部地区的危害以人员伤亡为主,而东部地区则以经济损失为主。

2、泥石流对人类的威胁

由于泥石流具有突发性、多发性、阵发性、短暂性( 约几分钟至 2 小时左右 ) 、多相性( 具有泥沙石块和水组成的不均质的固液两相流体) 、周期性 ( 好发于夏秋季节的傍晚至深

夜这一段时间 ) 、能量大、冲击力强、迅速成灾等特点,并伴有崩塌、滑坡及洪水破坏等

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往往比单一的滑坡、崩塌和洪水的危害更为广泛,更为严重。

3、其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常常有如下几个方面:

(1)直接冲击居民的房屋等建筑物,给人体造成各种创伤、挤压伤、骨折等损伤,可

形成感染性伤口,容易引起破伤风等特殊的感染性疾病;还可使人因被埋压或吸人泥浆水

而发生呼吸道梗阻,出现气促、胸闷、咽喉部不适、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如不及时抢

救,会导致死亡。

(2)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将公路、铁路、桥梁等建筑物摧毁,使当地居民与外界的联

系中断,运输中断,灾民从外界获取生活物资援助的困难增大;而当地饮水困难和摄食困

难,抵抗力下降,容易使灾民发生各种急性传染病。

(3)破坏耕地,使农作物减产或绝收,造成灾民日后生存艰难;如不及时解决温饱问

题,灾民的生存能力下降,容易出现饥饿或营养不良等症状,各种疾病的患病率会明显地

升高。

二、泥石流发生时的自我防护

(1)居住在泥石流多发地区的居民,要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尤其是在夏秋季节,

对连日降雨量超过100 毫米以上或日降雨量超过250 毫米的暴雨天气要格外地注意,雨夜休息时,要在床边准备好各种应急物品,一有动静,立即撤离,切不可高枕无忧。

(2)沿山谷徒步时,一旦遭遇大雨,要迅速转移到附近安全的高地,离山谷越远越好,

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

(3)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留意是否能听到远处山谷传来打雷般声响,如听到要高

度警惕,这很可能是泥石流将至的征兆。

(4)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

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

(5)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

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走。

(6)当身处泥石流必经之处时,应立即向泥石流沟的两侧转移,不可顺着沟道向下或

向上撤离,以免身陷困境。如果身边有粗大的树木,应立即上树向泥石流沟的高处转移,

尽快地向安全地区撤退。

(7)由于黏性大的泥流具有强大的浮托能力,比较容易躲避,所以,身陷其中时要尽量

做游泳的划水动作,以保证头部向上,避免窒息,并预防各种石体对人体的撞击。如四

川凉山州的流沙河泥石流曾将一位右河边洗衣裳的老大娘搬运了 1.3 千米,老大娘却而安然无恙。

(8)及时地向下游区域的居民和单位报警,使之迅速撤离,以减少灾害性的损失,限

制下游桥梁的车辆行驶及行人通行,避免因泥石流引起火灾、水灾和交通事故等次生灾害

的发生。

物品。医疗物品主要有输氧、止血、包扎、担架和救治菌痢、流感、麻疹、雪盲、冻伤等药品。救灾物资应根据上级指示和灾情需要,会同地方有关部门共同筹集和准备。

山体滑坡前兆

山体滑坡通常会有以下现象出现:

1.山体滑坡前,断流多年的泉水“复活”或出现泉(井)水突然干涸、井水位突变等

异常现象;滑坡体前沿坡脚处土体出现赏隆(凸起)现象;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声

音。

2.临滑状态,滑坡体上长期位移观测资料中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会出现加速变化

的趋势,滑坡体中部或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纹,滑坡体四周岩体(土体)会出现

小型坍塌和松动现象。滑坡体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

3.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形;会出现猪、狗、牛等家畜惊恐不宁、不入睡,老鼠乱窜

不进洞,树木枯萎或歪斜等现象。

人工增雨的原理及作业方式

每当大旱发生的时候,很多人寄希望于我们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的专家,觉得如果

能够人工增雨也可以缓解干旱的情况,为什么国家有这样的技术不做呢?对此专家解释,人

工影响天气要具备一定的天气条件,晴天或天上的云很薄就不具备人工增雨作业条

件。只有当云系发展到一定的厚度,这个厚度一般是大于 2 公里,而且,云里边要有一定的过冷水(低于 0 度而不结冰的水)含量,云中要有上升气流,这样我们通过地面的高炮、火箭或飞机将催化剂携带到云中的有效部位,就能够起到人工增雨的作用。但是,在大旱期间往往具备人工增雨的天气过程也少。

如果你觉得还是没有十分明白,接下来让我们认真学习下人工增雨的原理和作业

方式。

人工增雨原理可概括地用“触发机制”四个字来描述,即在充分研究自然降水过

程的基础上,人工触发自然降雨机制。有云才能有雨,但不是所有的云都有降水潜力,只

有那些有降水潜力和开发利用可能(云水资源丰富,云层较厚,对冷云来讲主要要有较丰

厚的过冷水区)的云才可催化致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