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的培养 钟慧

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的培养   钟慧
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的培养   钟慧

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的培养

钟慧

(恩施州宣恩县椿木营乡民族中小学)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就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文化品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在学习餐具时引入西餐的餐具摆放,在教学食物单词时,比较中西方饮食习惯差异等。

关键词:跨文化品格文化品格的培养英语教学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反映。英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英语教学中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发展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渗透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和世界意识,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但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对语言文化差异的体会和理解,致使学生不知道在何种场合下该说什么话,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英语文化的了解与理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本国文化,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

《英语课程标准》中,对二级的文化意识分级目标具体为:

1.知道英语中最简单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

2.对一般的赞扬、请求等做出适当的反应;

3.知道国际上最重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

4.知道英语国家中最常见的饮料和食品的名称;

5.知道主要英语国家的首都和国旗;

6.了解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重要标志物,如英国的大本钟等;

7.了解英语国家中最重要的节假日。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加强了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一、在教学内容中渗入文化品格的培养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章节中,学习英语就是包括了学习和了解与语言有关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和生活特点,以饮

食为例:中国人的主食为米饭类,因此习惯用筷子、碗和汤勺;而英美国家的人们爱吃牛肉、鸡肉、鸭肉、羊肉等,通常用盘子、叉子和刀。于是我在教学内容中主意渗透语言的文化背景,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如我在教学内容为食物类单词(rice、fish、beef、noodles、vegetable、juice、bread、milk、chicken、hot dog、hamburger)和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How about……? 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一些中西方在用餐方面的不同之处,再出示两个分别代表中西方国家的人物图片,引导学生猜测他们晚饭分别吃什么。最后,由教师进行个人小结: I’m Chinese. I’d like some rice, some fish, some vegetables and some soup. I’m English. I’d like some hamburgers, some chicken and juice. After dinner, I’d like some dessert. 这时学生会问:What is dessert? 教师回答:It’s something sweet,like pudding, fruit or ice cream.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将语言文化内容融入了词汇、句型教学中,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教学过程中了解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在教学单词:plate, knife, fork, spoon, chopsticks时,教师先让学生回忆摆放西方餐具的方法,边摆放边用英语描述如:The knife is on the right. The fork is on the left. The spoon is beside the knife. The plate is in the middle. 然后,再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方用餐时使用餐具的不同:Wu Yang is from China. He can use chopsticks. Mike is from America. He can use fork and knife. 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单词和句型,又能使学生在教学中加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体验,从而将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二、在情感教育中结合文化品格的培养

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学生只有对自己的祖国、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的成绩。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把情感教育与文化品格培养结合起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英美传统、文化习俗进行讲述,或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语言文化方面的背景资料相互交流,都可以让学生对英美文化以至于对英语这门学科产生兴趣,从一个侧面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

在教学一些独特的节日如Halloween、Christmas、Easter时,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有关节日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资料。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先介绍一下与节日有关的背景知识,如节日的由来、节日的吉祥物以及与节日有关的一些活动等。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补充。学生在找寻、交流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有关的文化内容,并且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如在教学圣诞节一课时,教师可以模拟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切身体验一下西方人欢度圣诞节的一些风俗和习惯。具体做法是,教师事先让学生自行收集资料,了解圣诞节的有关风俗和习惯,并布置教室,还在上课时带来一棵圣诞树(Christmas tree)和一些小礼物(gifts),教师装扮成圣诞老人(Father Christmas),边用英语与学生交流,边将小礼物

分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将自制的圣诞卡片(Christmas Card)送给其他同学,同时播放Merry Christmas,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结束这堂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参与精神空前高涨,如能积极与“圣诞老人”对话,与同学交换礼物和圣诞卡片等。这样,从收集资料到课堂情景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用真实的情感体验了西方的节日文化,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学习延伸到了课堂教学之外。

三、深入挖掘语言素材,开展文化品格的培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更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交际联系和活动中,言语表达及行为要符合文化规范,这也是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培养的一个目标。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特别是一些句子和特定词汇的教学方面,语言更有明显的文化积淀的内涵。我们平时常常忽略,如单词、句子结构、语法构成等蕴涵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语言素材中有关文化品格方面的内容,在教学中因势利导,加强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

如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但按照英美国家的习惯,则更倾向于直接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 please./thank you. 若不想要,只要说声No, thanks就行了。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含蓄和英美国家人们直率的不同文化。

又如学生们都知道teacher一词翻译为中文是老师的意思,于是相应地把“钟老师”称为“Teacher Zhong”。其实,在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但在中国有尊师的传统,“老师”一词已不仅仅指一种职业,更是对人的一种尊称。正式由于存在这些文化上的差异,造成了学生片面的解释:钟老师= Teacher Zhong。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的称呼“王秘书、”“张护士”称为“Secretary Wang”、“Nurse Zh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Miss、Mrs等。因此教师从第一节课起就要让学生逐渐改变中文式的思维方式,逐步学会用英语的思维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

通过教学实践,我也认识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尽量将文化品格培养与英语教学的内容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既学

会语言,掌握语言技能,又拓展视野,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的能力。

2. 导入的文化内容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经验水平。小学生的知识范围和生活经验有限,在教学中导入的文化内容要浅显易懂,有些内容只要点到为止,让学生有所了解就可以了。

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曾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存在。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播,这是文化得以生存的力量。”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

能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正确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1]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冯国平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优势、误区及对策.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3(6).

[3]焦新荣设计制作课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英语周报,2004(31).

作者简介:钟慧恩施州宣恩县椿木营乡民族中小学 1987年10月出生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策略

扈老师不断强调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要关注“人”(学生)的发展,培养文化品格、学习能力、思维品质、语言能力,并提示语言能力是融合于其他三个过程,最终实现三维目标整合。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策略 标签:英语科学素养内涵 作者:李建红 摘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两个关键(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依据这种分类,课堂教学可以从情境、问题和交际三个切入点展开,以“融合”为主线,贯穿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与发展,最终促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了界定,就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那么,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语言学科,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内容?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很多英语教学专家在谈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时有各自的见地。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在第19期羊城教育大讲堂“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与培养途径”专题讲座中提到,英语核心素养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即认知的与非认知的。认知方面指的是学术、知识,非认知方面则是指价值观、情感态度等。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思考能力等等,也都属于今后培养核心素养中应包括的内容。龚亚夫还认为,中小学英语教育应改变单纯以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的目标,设计多元的目标,如“社会文化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语言交流目标”,把语言学习与思维认知、个人素质培养等结合起来,体现英语教育在促进人的品格与思维发展方面的价值[1]。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王蔷提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方面构成。学生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以语篇为载体,在理解和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构建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2]。 根据以上学者的观点,并结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设定的课程目标,笔者认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两个关键(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互为影响,互相支撑,共同作用。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为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保驾护航”,同时这三个方面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形成和提高,最终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关系见图1)。 (一)三个方面 1.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话题、功能等,它是语言能力的基石,没有语言知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教材进一步丰富了文化教学的内容,包括我们的民族文化,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非英语国家的文化,通过文化内容的学习,学生的视野会更开阔思想会更丰富,思维会更活跃,交流会更得体。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特定社会中成员所拥有的信仰、思想方式、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社会习惯等的总和”。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进行文化交流。 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是靠单纯灌输语法知识的传统外语教学模式就能有效开展的。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

《英语课标》中指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有益于接受属于全人类先进文化的熏陶,有益于培养国际意识。 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文化导入,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发展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要想充分扩大学生接触英语国家文化的范围,必须采取多种方式。 1通过英语词汇,进行文化对比。 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涉及面非常广,如日常见面时的问候、称赞、致谢、道歉以及委婉语、禁忌语乃至身势语言等,教师应该努力激活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比较,。 西方人认为,在日常交往中,直接打听别人的经济收入、年龄、宗教和政治信仰、婚姻状况等是一种侵犯,因为那些是属于与提问者无关的内容。

而通过用谈论天气的办法来打开与西方人谈话的话题是非常明智的。 所以当在教学有关天气的内容时,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出这一文化背景,并告诉学生谈论天气的方法多种多 样,如Lovelyday,isn’tit?It’safineday,isn’t it?等等。 凡是遇到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教师就适当提醒学生。 中西方人给动物和颜色的文化附加意义也不是一样的,如在中国,有人听见Youarealucky dog必然生气,但在英语中luckydog是“幸运儿”,“cleverdog”意为“聪明的人,“Itrainscatsand dogs”意为“下倾盆大雨”,“爱物及乌”的英语表达是Loveme,lovemydog;“人人都有得意之时”的英语表达是Everydoghashis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概念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 ;不仅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注重本国历史文化特点和教育现状。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欧盟的框架中八大核心素养之一,在这里的定义指使用外语交流,定义为“在适当范围的社会文化情境中理解、表达与解释的能力;跨文化理解、交流与协调能力”,涵盖知识、技能、态度三个层面。其中的知识包括外语词汇、语法及语言表达形式和社会习俗与文化方面的知识;技能包括口语会话、阅读、理解文本、使用词典等辅助工具及自学外语;态度包括欣赏文化多样性、对语言和跨文化交流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现今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里也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因此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是当前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老师们共同努力的方向。因此,在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小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文化品格意识

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文化品格意识 摘要:“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四大要素:语言能力、学习策略、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因此其中文化品格的培养便显得特别重要。文章通过分析文化品格在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再通过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英语课堂教学中具体地渗透对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文化品格;操作方式 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人”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根据国家发展、学生个体发展和生存需要, 英语学科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分别由语言能力、学习策略、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四大要素组成。然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因此四大要素中的“文化品格”的培养便显得格外重要。英语的教学不能只局限于对语言的应用,还应该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教师应该做到立德树人,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发展。 一、文化品格培养的意义。 文化品格,是对学生行为的规范,是对身心健康的引导,还是对西方文化的了解等等。因此英语教学应该由单一的注重工具性向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的转变。龚亚夫老师认为,语言其实是品格的一种体现方式。例如“open the door”一词的学习,除了知道词组的意思,还应该知道在“open the door”之后,是“hold the door”。在公共场合,开门之后还要观察一下旁人,是否有人会跟你一齐进门,如果有,那么“hold the door”就能体现这个人的文化修养。这便是龚亚夫老师所说的,语言是一个人文化品格的体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要充分挖掘文本,帮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语言的同时,让学生了解语言背后所体现的文化品格的含义。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采用直接讲解、间接渗透、学生相互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感知语言背后的文化品格,并通过课堂点滴的引导和帮助学生成长为具备良好文化品格的人。 二、文化主题培养的几个主题和具体的操作方式。 文化品格的培养可以有很多主题,比方说:公民自律主题、心理健康主题、人际交往主题、文化艺术主题等等。笔者就平时上课观课所感悟到部分文化品格的主题,简单的对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⒈课堂行为的规范性是文化品格培养的第一站。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学的首要任务。首先从开始学习英语的第一天就要让学生明白正确的课堂行为是什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的各项指令对学生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要求。这实际上就是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例如:Listen to me. Eyes, eyes, look at me. 这些上课要求学生提高注意力的口令,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时候,要留心听用心看,同时留心听用心看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再比如:听课文时,“listen, don’t talk.”;读课文时,“listen, point and say.”养成读书时“眼到口到心到”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到学生个人展示环节时“listen carefully, listen quietly”当别人发言的时候耐心倾听,有礼貌,而且倾听也是一种学习。另外,教师可以通过评价栏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规范,当学生表现好的时候给予及时的正面的评价,从而强化学生的良好习惯。另外,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也很重要。例如:当学生吵闹的时候,教师可以点评表扬认真安静听课的孩子。我认为表扬正面的例子,能带来比训斥有更好的效果。当然一个有序规范的课堂,是需要教师长期的不断的训练,同时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交际策略等等;思维品质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断、理性表达、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等活动。文化意识重点在于理解各国文化内涵,能理解并 尊重文化差异。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情感策略。 (一)选题背景 1.政策需求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就提出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等基本理念,这些都与英语教学的核心素养相契合,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差异,要将这些理念贯穿进现在的教学活动中,小学英 语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结合每个课程的目标,对现有单一的教 学模式进行教学变革。 2.现实意义 现阶段的教学方式更多注重的是应试能力,对于国外思维、国外文化的教学较少,对于语言的输出、学习方法的培养力度不够。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试能力强,可是却忽略了语言最基本的功能——交流,以致最终学习的成果尴尬。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这样的教学与现实社会是脱节的,会影响学生英语学习观的形成,也失去了语言学习的初衷。因此教学方式的变革尤为重要。 (二)研究意义 教学方式变革是现在教育大环境下的必然,现在教育呼吁改革,尤其是课堂改革,改变原有的应试教育模式,真正将教育的意义体现出来。我们每一个教师 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进来,这将极大的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提升教师的 课堂效果,提高教师本身的核心竞争力 1.提高学生语言能力,语言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交流,学生能够将学习的知识进 行整合并且输出,能极好的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2.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每个国家的历史、社会、秩序、人文关系都是不一样的,这样直接决定每个国家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学生多接触外国思维,更加有利于 学生学习一门语言。 3.形成优秀的文化品格,各地文化差异不同,为人处事、接待事物的方式就会

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下的文化品格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f14852345.html, 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下的文化品格培养 作者:张恬 来源:《文理导航》2019年第19期 【摘要】核心素养的理念已伴随新课改的脚步,走进了我们的英语教学,英语教师应更新理念,更多地关注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英语学科文化品格的培养要有明确的目标定位、找准突破口,同时要注重语篇教学,精心选材,敢于取舍;还要引导学生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通过显性的教学活动和隐性的潜移默化,让学生建立和提高这种文化意识的敏感度和自觉性。 【关键词】英语教学;核心素养;文化品格;培养 在全球化背景下,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要求:“任何一门学科的目标定位和教学活动都要从素养的高度进行。”英语学科也不例外。它的提出将英语教学目标提到了“育人”的高度,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转变观念,视立德树人为己任。 一、核心素养概念的界定 核心素养概念界定如下: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英语课程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提升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四大素养,由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组成。就其关系而言,语言能力是基础要素,文化品格是价值取向,思维品质是心智表征,学习能力是发展条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涵盖了知识、能力和态度,四大核心素养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调发展,是所有学生应有的、学以致用的基础性综合素养,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英语课程的育人指引,也是学业质量的评价标准。 二、英语文化品格概念及意义 文化品格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文化意识、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文化品格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文化品格的培育有助于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增强国家认同感和家国情怀,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文化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突出强调,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而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则是文化意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参与式、体验式、实践式及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素养,突出其文化意识、学生的人文修养及行为,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在原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的跨越和升华,意义深远。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策略知识讲解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策略

扈老师不断强调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要关注“人”(学生)的发展,培养文化品格、学习能力、思维品质、语言能力,并提示语言能力是融合于其他三个过程,最终实现三维目标整合。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策略 标签:英语科学素养内涵 作者:李建红 摘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两个关键(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依据这种分类,课堂教学可以从情境、问题和交际三个切入点展开,以“融合”为主线,贯穿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与发展,最终促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了界定,就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那么,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语言学科,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内容?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很多英语教学专家在谈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时有各自的见地。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在第19期羊城教育大讲堂“学生英语核心

素养体系的构建与培养途径”专题讲座中提到,英语核心素养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即认知的与非认知的。认知方面指的是学术、知识,非认知方面则是指价值观、情感态度等。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思考能力等等,也都属于今后培养核心素养中应包括的内容。龚亚夫还认为,中小学英语教育应改变单纯以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的目标,设计多元的目标,如“社会文化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语言交流目标”,把语言学习与思维认知、个人素质培养等结合起来,体现英语教育在促进人的品格与思维发展方面的价值[1]。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王蔷提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方面构成。学生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以语篇为载体,在理解和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构建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2]。 根据以上学者的观点,并结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设定的课程目标,笔者认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两个关键(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互为影响,互相支撑,共同作用。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为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保驾护航”,同时这三个方面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形成和提高,最终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关系见图1)。

英语课堂教学之文化品格的渗透

英语课堂教学之文化品格的渗透 ——“从核心素养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听后感 今天有幸聆听了省教研员温爱英老师有关的讲座,给我一个启示,如何在课堂中渗透中英文化的教学,从而达到英语交流的目的。 温老师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 文化品格的培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来的知识素养、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文化品格核心素养不仅仅指了解一些文化现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包括:评价、解释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比较和归纳语篇反映的文化,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 众所周知,我们的英语课堂大部分都是在学英语词汇,英语句型,绞尽脑汁用各种方法让孩子学会读,学会背,如何能在考试中拿到高分。可是,别忘了,文化是语言的媒介,没有文化内涵的语言是很难起到交流的目的的,特别是英语,英语中很多的词汇来源于神话,传说及寓言故事。比如说christmas,当你在教学时这个单词时,可以介绍它的来源,介绍国外的宗教信仰,同时融入我国的文化,介绍我国主要的宗教信仰。再比如说,学颜色词汇blue,若老师你只告诉孩子,这个是蓝色的意思,那就远远不够的,在西方,blue还有忧郁的含义,如blue monday. black sheep等等。所以,在教学中融入这种文化的教学及对比,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实现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当然,英语课堂教学中除了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扩大国际视野,也应该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了解我们身边的文化。可以说,文化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关于文化的素材唾手可得,如问路,讲卫生,帮助别人,节日聚会等等都是我们教材中的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让文化教育随时为课堂教学服务,而我们作为英语教育者,更应该传播文化,做文化的使者。有了文化的课堂将呈现勃勃生机,学生不再感到枯燥,让我们以文化为载体,与学生共同探讨交流,活跃思维。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文化品格构建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文化品格构建 摘要:2016年9月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编写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再次提到了“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核心素养 体系是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英语核心素养体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其中的文化品格素养的构建对于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应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可以通过学科教学来实现。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文化品格;构建 2014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指出研制与构建核心素养体系是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2016年9月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编写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再次提到了“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核心素养的含义比‘能力’的意义更加宽泛,既包括传统的教育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还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程晓堂,李思琪,2016)。核心素养实际上是关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本文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出发,重点论述其中的文化品格构建的现状,探索文化品格构建的途径,以适应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阐释为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在内的相互关联的四大要素。程晓堂教授把其中的“文化品格”解释为“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来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是通过学科的教学来实现的。英语学科课程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种交流的工具,而且通过课程的学习达到提升学生文化品质的目标;内容的设置,不仅考虑到促进学生的文化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还将知识技能渗透到学习的主题、情境、语篇和语用中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变革,改变了单一途径和碎片化的知识传授,注重课程的整合和关联,实现学生语言、文化、思维的深度融合。本文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探索学生文化品格的构建,以适应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 二、文化品格构建的现状 “在英国看足球的时分,旁边的人在高声唱歌、喝彩、欢笑,足球场内就非常喧哗,所以这样的场合,就不需求很安静。可是在有些场合,你就需求保持安静。在中餐厅,大家都在很安静地吃饭的时分,我们中国人也应该学会尊重他们的这种习气,安安静静地坐着吃饭,而不是高声喧哗劝酒、聊天。实践上,东方人也能够理解中国人吃饭的时分喜欢热闹,在吃饭的过程中,添加了很多交流的环节。但我们要知道,如果我们请了本国人来中国吃饭,我们可以用很喧哗的环境,很热烈地交流来欢迎他们,让本国人了解中国人的吃饭风俗。但如果到了国外,如果大家都很安静,我们就应该学会去尊重别人。这一景象告诉我们,在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我们应该去强调的不只是文明认识,而是文明品格”。(鲁子问,201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自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渗透本民族的文化,语言发展史同时也可视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史,因此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此外,语言具有工具性和文化性两种属性,这两种属性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语言的工具性被放大,而文化性被忽略。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的培养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的培养 论文摘要: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得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基础教育发展策略中,把英语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培养英语综合素养不仅依靠听、说、读、写,还要从潜意识里进行英语国家文化的教育。因此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文化品格的培养被作为和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并重的一大板块,受到了空前的重视。本文结合英语实际教学活动中的一些案例分析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文化意识以及加强学生文化品格培养。一、文化品格培养的意义 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曾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播,这是文化得以生存的力量。”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社团(community)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参见胡文仲:《文化与交际》,1994)。英语国家的文化是使用英语的各民族在生活和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并且与使用英语的各民族特定历史、生活、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小学生来讲,一种新鲜、独特的文化提供给他们一种新的学习氛围。通过日常教学要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是

英语课特有的一个知识层面。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的恰当渗入往往能帮助学生了解文化、拓展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课程标准》中,对文化品格培养的分级目标具体为: 1.知道英语中最简单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 2.对一般的赞扬、请求等作出适当的反应; 3.知道国际上最重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 4.知道英语国家中最常见的饮料和食品名称; 5.知道主要英语国家的首都和国旗; 6.了解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重要标志物,如英国的大本钟等; 7.了解英语国家中最重要的节假日。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加强了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文化品格培养。二、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1)称呼语:学生都知道“teacher”是汉语中的“老师”,所以不少人经常把“王老师”称为Wang Teacher,其实,英语中的teacher 只是一种职业,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了学生的简单的理解:王老师= Wang Teacher 。还有学生把汉语中的“张护士”称为 Nurse Zh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的称呼人一般都用Miss, Mr., Mrs., Ms等。还有英语国家中姓名和我们国家的称呼有所不同:他们是把姓放在后,名放在前,如李约翰应该为John Li。又如:汤姆叔叔—Uncle Tom;李阿姨—Aunt Li,这些都应该在小学阶段让学生掌握并能运用。

初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策略

初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策略 ?初中英语学科所包含的核心素养主要是英语基础知识、情感态度、观念、实际运用能力等,这些都是初中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当在实践中注重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情感态度、实际运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初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完善,发现、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等也已经成为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他们应当与时俱进,不断丰富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然后在实践中培养初中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策略 ? 1.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提高初中英语教 学的针对性以及有效培养初中生的英语 核心素养。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上课 之前应当明确基本的教学目标,例如, 当初中英语教师在讲解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这篇课文 的时候,英语教师应当明确基本的教学 目标:第一,初中生应当能够运用过去 时态来描写过去发生的事情。第二,初 中生能够听懂有关过去发生的事情,然 后简单将其阐述出来。第三,通过该篇 课文的学习,中学生能够学会相互合作、相互支持。这三个教学目标的确定有利 于提高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效率,同时 也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 2.情境教学

养离不开情境教学,有趣的教学情境有 利于调动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当采取各种方式为初中 生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 3.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作用,培养 学生核心素养 ?现代化信息技术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 产物,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他们应 当将现代化信息技术灵活应用到英语课 堂教学当中,这样有利于改变传统的英 语课堂教学方式,又有利于培养初中生 的英语核心素养。例如,当初中生在学 习When is your birthday?的时候,英语 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作用。上课之前,英语教师可以给学生播 放《生日快乐》的英文歌曲,这样既可 以减轻学生的压力,又可以为上课做准备。总之,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灵活使用

英语学科文化品格素养课堂实践探析

英语学科文化品格素养课堂实践探析 概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学习其文化显得尤为重要。英语的学习有利于 我们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在国家“一带一路”国际战略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文化品格这一概念完全符合当下世界未来新格局的发展。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迅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程晓堂教授提出:“当代的英语教学教师需要培养的关键素养: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四个构成要素。”对于程晓堂教授对当代英语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深入教材,与潮州本土文化相结合,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既包括传统的知识和能力的学习,更加强调学生的全面发 展和终身学习,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文化品格中提到,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例如,我以九年级Unit 2的阅读课 文神话故事作为载体,以中国传统文化与潮州本土文化的联系作为中心,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自主交流,合作探究共同完成教师所设定的任务。在比较和联系文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吸收文化的精华,培养学生对乡土文化的热爱,锻炼学生的跨文化沟通思维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以九年级《Go for it》 Unit 2 Section A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阅读课为例: 1. 在Warm-up部分,教材原先只是设定两个问题:①How do people celebrate the Middle-Autumn Festival?②What story is the reading about?对于这样的设定,我认为要求学生一开始阅读就完成这两个问题难度比较大,而且也难以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因此对于阅读的Warm-up部分我做了以下的改进: 通过图片的展示,首先能引起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关注和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素养。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此传统节日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引起学生对潮州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关注。 2. 在完成教材的全文阅读任务之后,我增加拓展任务:

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品格研究综述_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为例_阎岩

2014年第11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11,2014 第30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30(总383期) Total No.383 收稿日期:2014—05—28 作者简介:阎岩(198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品格研究综述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为例 阎岩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英语教材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其文化品格体现了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大量的文献检索, 本文对国内有关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内容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旨在剖析英语教材的文化品格,从而促进教材的不断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品格;人教版;文化传承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1—0128—02 一、文化品格的定义 李红恩在《论英语课程的文化品格》中对文化品格进行了如下阐释 :“文化品格就是指人或事物(或某一类人、某一类事物)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风格、特点与特征, 它既是对人或事物的文化属性的规定,也是其价值取向的重要表征。 ”[1] 教材中的文化品格即指教材中所反映的文化气质、风格以及对文化的选择与传递。 二、对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内容的研究 从近十年的相关研究文献来看,主要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教材文化进行了分析。 首先,对教材中的文化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者通常采用与另一套教材对比分析的方法,得出教材文化因素的分布。如:张雅芝的《人教版与北师大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中文化因素对比》,阙惠娟的 《人教版与外研社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中文化因素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在选材上,注重英、美等“内圈国家”文化以及本土文化,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并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其次,从跨文化的角度对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如:高晋菊的《从跨文化外语教学的角度评价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何 艳的 《高中英语教材中文化内容的跨文化评估》,姜楠的 《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的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上达到了2003年课程标准第七级、第八级的要求。同时,教材所选择的文化内容增加了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 再次,对教材的文化导向进行了分析。如:王玲娟的《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的文化导向分析》,王雪的《新人教版和江苏版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导向的对比分析》,高苇苇的《新人教版和上海版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导向的对比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人教版教材的文化内容涉及宏观文化、微观文化, 以及跨文化的相关内容;教材的话题涉及友谊、伟人、科学等;其内容的选择注重母语文化的渗透;同时,对课程标准中八级文化要求提出的“了解英语国家主要宗教传统”这一重要内容,没有设立中心单元。 此外,一些研究者以全新的视角分析了英语教材的文化内容。如:黄小凤在《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人文美》一文中指出,“高中英语教材中蕴含着丰富深刻的人文精神。教师在讲解教材的构成的同时,应该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人文内涵,积极引导学生,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在心灵和精神上得到熏陶,促进学生健康、积极地完善人 8 21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策略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策略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语言能力就是用语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语言知识、语言意识和语感、语言技能、交际策略等等;思维品质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断、理性表达、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等活动。文化意识重点在于理解各国文化内涵,比较异同,汲取精华,尊重差异等方面。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情感策略。 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主要是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能力。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语言能力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它既包括过去常说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也包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包括语言意识、交际身份意识等。具体地讲,语言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关于英语和英语学习的一些意识和认识,例如,对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性的认识,对学习英语的意义与价值的认识,对英语与文化、英语与思维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2) 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是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建构和表达意义的能力; (3) 理解各种题材和体裁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篇的能力; (4) 使用英语口语和书面语进行表达的能力; (5) 通过语言建构交际角色和人际关系的能力。 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核心素养不仅仅指了解一些文化现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包括评价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解释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

象,比较和归纳语篇反映的文化,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化品格的内涵超越了以往所说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虽然文化品格的某些方面显得抽象和宽泛,但文化也是可教授的,教授的重心在于通过学习者对获取的信息加以思考,为不同的文化信念 寻找合理性解释,从而增补、丰富自己的知识信念系统。 思维品质 作为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既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思维能力,也不同于语言能力核心素养中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而是与英语学习紧密相关的一些思维品质,例如,理解英语概念性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把英语概念性词语与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根据所给信息提炼事物共同特征,借助英语形成新的概念,加深对世界的认识;根据所学概念性英语词语和表达句式,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用英语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培养通用思维能力(如识别、理解、推断),而且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英语使用者(不一定是英语本族语者)独有或擅长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 学习能力 21世纪的公民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发展英语学习能力尤其重要。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对中国的中小学生来说,学好英语并非易事。因此,掌握英语学习的要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显得尤其重要。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核心素养的学习能力,并不局限于学习方法和策略,也包括对英语和英语学习的一些认识和态度,例如,对英语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和持续的兴趣,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成就动机,能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另外,处理使用学习方法和策略以外,还要能够监控方法和

试论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文化品格素养

试论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文化品格素养 发表时间:2019-06-10T16:55:39.65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2期作者:朱红英[导读] 对于高中阶段学生的英语教学中,不能只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业水平,更要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英语核心素养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品格素养。文化品格素养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以及今后的能力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关键,也迎合了课程改革对于学生教育提出的要求。因此,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现有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综合利用 现有的教学资源,重点关注学生文化品格素养的发展朱红英新疆哈密第十五中学 839009 【摘要】对于高中阶段学生的英语教学中,不能只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业水平,更要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英语核心素养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品格素养。文化品格素养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以及今后的能力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关键,也迎合了课程改革对于学生教育提出的要求。因此,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现有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综合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重点关注学生文化品格素养的发展,使其切实有效的提升,促进学生不断的进步。【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核心素养;文化品格素养;具体措施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7-124-01引言:目前在我国高中阶段的教育中,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升学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盲目的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采取灌输式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也忽视了对于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对于学生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正视英语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1提高学生文化品格素养的重要性 1.1有助于学习水平的提高 高中是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学习决定了学生能否进入理想的大学接受更高阶段的教育,因此,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更加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采取了很多的辅助方式,例如写作练习、背诵模板、英语名言等等,以此来辅助提升学生的成绩。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答题方式等都有明显的统一性,学生的能力没有被充分的挖掘出来,影响了成绩的提升。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品格素养时,对于英语学习就会有自己更为个性的理解,当这种理解被发挥出来时,就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1.2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希望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能够得到更多的机会,有资格进入到更高的平台。如果学生具备英语文化品格素养,对英语就会有更深入的了解,不仅仅停留在用英语做题、用英语交流方面,学生对于说英语的国家也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对英语的理解会提升好几个层次,丰富了自己的头脑,在这个国际间交往日益频繁的时代,对国外的了解越多的人才越受欢迎。所以学生如果掌握英语文化品格素养,对于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是一个很大的加分项目。比如,当学生去外企进行面试时,面试官不是中国人,如果学生不了解国外的礼仪,就很容易让面试官产生反感,错失了好机会。 2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传统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大多注重于英语课堂教学的工具性特征,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之下,高中英语教学关注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方面的技能,而高中英语学习中的文化知识传输地位不高,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品格培养还没有占据一定的地位,学生没有真实地感受到英语语言环境和氛围中的文化气息,难以形成文化自觉和生命自强。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之中,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高中英语教学也逐渐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方向发展,然而,教学实践活动还倾向于英语文本的表层信息的提取及浅显的语言交际训练,而没有充分挖掘英语语言情境中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学生缺乏对英语文化知识的现实交际价值的充分感知。这就使高中英语文化教学显现出浅显化、模式化的问题。 3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培养的实践探索 3.1积极创设文化为主题的英语情境教学氛围 在高中英语文化教学之中,教师要精心创设与教学主题相关联的学习情境。教师可以借助于直观形象而生动的多媒体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手段,创设与生活现实尽可能贴近的文化学习情境,激活和唤醒学生既有的文化和语言图式,调动学生参与文化情境学习和体悟的热情,从而使学生在文化为主题的英语情境之中充分运用语言,领悟到中西方英语文化的差异性,更好地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3.2以问题为引领,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在高中英语教学之中,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内容,设计与英语国家文化相关联的问题,引领学生进行主动性的思考和探究,较好地把握文本内容中的文化内容,并在问题的自主、深入的思考之下,实现对文化知识的渗透性理解和体悟。 3.3创设交互协同式的文化学习环境 在高中英语教学之中,可以创设交互协同式的文化学习环境,使学生进入讨论、辩论、交流和合作的英语文化主题学习之中,进行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式的文化学习和体会。教师并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更好地修正和加深学生对于文化知识和文化问题的理解程度,从而帮助他们了解西方文化节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认识和理解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相关的文化图式,体会到文化学习的真实性。教师还可以通过丰富的日常生活情景和人物对话,让学生感受不同英语国家的文化,并在组织讨论、角色扮演等极具文化趣味的文化场景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结语: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他们的课业压力十分巨大,所以教师对于学生英语文化品格素养的培养应当以教材为主进行扩展,学生在這个阶段需要学习的知识仍然不能忽视,将文化品格素养教育穿插于知识教学之中,让学生既学到了英语专业知识,又获取了英语文化知识,提升了英语文化品格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