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综合题答题建模 分析类

类综合题答题建模 分析类
类综合题答题建模 分析类

九类综合题答题建模——分析类

一、设问形式

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能检测学生的思维过程,因而成为地理综合题的常见设问和考查形式。命题形式上,常常以区域图作为信息的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例题1 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三国资源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意大利自然资源比较贫乏,但那不勒斯市的炼油、钢铁、汽车等工业发达。简要分析其工业布局的主要原因。

图中信息:图名:欧洲三国位置图亚平宁半岛自然资源贫乏

临海港口经济发展水平高

设问立意:此题主要考查读图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命制一是考查学生对炼油、钢铁、汽车等工业发展需要条件的掌握程度,二是考查学生对图中那不勒斯是沿海港口这一重要信息的辨识程度,三是对材料隐含的信息(如“自然资源缺乏”“经济发达”等)的有效提取能力。

思维线路:工业布局的主要原因从市场、交通、经济基础、劳动力、技术协作等来分析。那不勒斯沿海优良港口的优势弥补了资源、能源不足的劣势,另外发达国家较高的科技水平也是工业布局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主要原因:优良的港口;廉价的海运;较高的技术。

图中信息:图名:东非大裂谷分布图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岛印度洋海岸线

赞比西河尼罗河维多利亚湖经纬线

设问立意:此题主要考查描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由图中经纬度和大陆确定该地为东非大裂谷,北部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属生长边界;南部位于非洲板块内部,不过非洲板块内部也有断裂,裂谷因断裂下陷而成。

思维线路: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裂谷带南起赞比西河口,经红海北抵西亚的死海。裂谷带的成因分析需要调用板块运动的相关知识——板块张裂使这里地壳下陷。

参考答案:图中大裂谷主要为南北走向,其北部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形成,南部是非洲板块内部小版块之间的张烈并伴随着断裂形成。

二、思维建模

在分析该类试题时,要注意把握两点

1、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2、明确分析的原因内容: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

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来分析;

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宗教等方面来分析。

模板典例

巧用模板

例题1 读“我国东南部地区等降水量线(mm)分布图”

图中④⑤两地适合晒盐的是地,原因是

模板呈现

盐场的形成因素;地理位置海岸地形及特征

天气和气候特征结合图中信息等

因题取舍

据图中回归线和等降水量线分析,④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台湾岛西岸,⑤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台湾岛东岸,结合台湾岛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可以推测出④地更适合晒盐。

参考答案④④的位于热带、所处纬度更低,而且④地位于台湾岛的西侧,处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光照充足,蒸发旺盛;④地地形平坦,有大片平坦的泥质海滩。

1、下面为世界某区域图和甲、乙、丙三地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析甲附近河段的流量远大于丁附近河段的主要原因。

(2)甲、乙、丙三地最高气温都没有出现在6、7、8三个月,简要分析其原因

(3)在丙城市附近河段,一年有两次汛期,分别发生于6—9月和12—1月。分别说明两次汛期的原因。(4)几百年来,河流主干道逐渐远离乙城市,简要分析其原因。

2、读我国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该区域冬季的气候特征。简析该地有利于机械化耕作的主要条件。

(2)图示区域是俄罗斯东部城市主要的蔬菜供应地,简析其主要原因。

(3)从自然资源的角度分析辽河下游地区成为我国重要重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

3、分析下图中甲地形区春季和夏季主要发生的自然灾害。

4、读台湾海峡两岸冬夏季节气温分布示意图,分析台湾岛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5、从美国纽约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国。读纽约所在的北美局部地区示意图,根据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图示区域是美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请简述其主要地理原因。

6、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环境条件,说明甲盆地内城市间交通联系适宜发展航空运输的理由。

7、读我国西南某区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图示区域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原因。

8、读某国家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地中海海水盐度的季节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

(2)说明图示国家北部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3)图示国家的人口集中分布在波河平原上,简述自然原因。

(4)指出制约威尼斯发展的最主要气象灾害;并分析该气象灾害的主要原因。

9、据图指出A—B沿线主要农用土地类型的分布差异,并分析原因。

10、读世界某局部区域及该局部某岛屿的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虚线框内的地形特征对气候要素有明显的影响,请分析具体的影响情况。(2)左图中145°E东侧的四个岛屿被俄罗斯人称为“烟雾列岛”,请简要分析原因。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甘肃舟曲位于甘肃南部山区,2010年8月7日22点左右,甘肃舟曲县突发泥石流灾害。泥石路瞬间冲进县城,并形成堰塞湖,造成上千人遇难。

(1)图中字母B代表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是,分析该线闭合区域降水出现差异的原因。

(2)分析图中城市的主要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3)读图和材料二,简要分析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的原因。

12、2011年1月,澳大利亚连日来暴雨不断。与此同时,世界许多地区均出现了气候异常现象。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澳大利亚东北部连续暴雨及洪水灾害产生的原因。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8000—10000年前的青藏高原,曾经水草丰美,古人类在广阔的草原上过着狩猎生活,后来随着高原的不断隆起,气候变得寒冷干燥,人类被迫迁出。一部分向东进入黄河流域,并逐步同化,形成了统一的汉民族;一部分向南进入“藏彝大走廊”,不断地分化、演变形成了藏、彝、羌、怒、普米、独龙、珞巴、门巴、哈尼、纳西等数十个少数民族。其中摩梭人和扎巴人还较为完整地保留着母系社会形态,纳西族仍然保留着迄今为止世界上形态最原始的“东巴文”象形文字系统……(《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7期)

材料二“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汉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字样;藏地民谚有“汉家饭果腹,藏家茶饱肚”之说。早在汉唐时,这条以马帮运茶为主要特征的古道就发挥作用了。

材料三

(1)从地理角度分析,藏彝走廊地区在人类迁徙过程中,为什么成了“少数民族的孵化器”?(12分)

(2)试根据茶树的生长习性及西藏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藏地不产茶的原因。结合藏民的主要农业活动和膳食结构特点分析藏民嗜茶的原因。

14、读我国某地区农业用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A所在省的地形、地势特点。

(2)请分析说明A—B—C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大致特点,并分析原因。

15、读下图及材料,“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是对图中①河段景观的描述。简析此河段景观的成因。

1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1月以来,内蒙古连续发生沙尘暴、寒潮、暴雪等恶劣天气。11月底至12月上旬,扎鲁特旗北部、霍林郭勒市、科尔沁左翼中旗东部等地两次出现大雪和强降雪天气,造成霍林郭勒市1600多人受灾,死亡大牲畜145头,大面积农作物受灾,客运站晚间班车全部停运,民航机场多个航班延误。扎鲁特旗鲁北镇局部地区积雪达1米多深,造成当地30年来最为严重的“白灾”。

材料二 2010年12月8日夜间起,又有一股冷空气进入中国新疆北部,并将快速东移影响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北方地区将再受大风降温天气侵袭,内蒙古、华北、东北等地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4至16℃。上述地区并伴有4~6级风,甘肃西部、内蒙古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沙尘天气。

材料三 2010年11月20—21日全国沙尘天气预报图

(1)据材料三,说明我国北方中西部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季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2)北方冷冻灾害多发生于秋季和春季,南方冷冻灾害多发生于冬季,试分析其原因。

17、读下面某区域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地在图示季节气温和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2)图中R区域的两片沼泽在不同季节会呈现离合变化现象,请予以说明。

18、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部分制造业。同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制造业集中分布区不断调整。下图表示上海市2004年制造业就业比重的空间分布。

(1)分析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落户上海的原因。

(2)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

19、读我国某区域河流多年平均等降水量图,回答问题。

(1)该区域河谷地带是我国冬季气温较高的地方之一,是冬季理想的避寒河谷。分析该地冬季气温偏高的原因。

(2)说明图示地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3)说出该区域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原因。

(4)分析说明该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条件。

20、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河谷地区是图示省份的主要种植业分布区,试分析其区位优势。

(2)推断该地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21、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河塑造了世界着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mm—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1)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别说明其成因。

(2)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相比,R河沿岸地区工业较不发达,分析其原因。(3)分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人为原因。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九类综合题答题建模——分析类答案

1、(1)甲附近河段降水充沛,支流密集,河流流量较大;

九类综合题答题建模——区位类

九类综合题答题建模——区位类 一、设问形式 某事物的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该事物的位置;二是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高考中区位考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分析……的条件”“分析甲、乙两地区……区位优势的共同点”“比较……的区位条件”“评价……的区位条件”等。 例题1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乙城市在国内最大粮食批发市场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试分析乙城市布局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 图中信息:显性信息:经纬度河流特征大城市铁路交会 隐性信息:地形人口密度周边状况 设问立意:题目要求分析乙城布局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有利条件,考查了学生对交易中心区位条件的掌握程度,以及考查学生对粮食这一特殊产品的理解力。 思维线路:交易中心区位条件包括交通便利,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结合图中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可知当地地处铁路枢纽,又靠近粮食主产区,人口密集,条件优越。 参考答案:乙城市位于华北平原,邻长江中下游平原,近东北平原等粮食主产区,粮食商品来源丰富;乙城市位于东部人口稠密区,该区域粮食消费量大;乙城市地处东西、南北交通枢纽,交通运输便利;乙城市是省会,信息、金融、仓储等服务条件好。

二、思维建模 要准确分析地理事物的区位条件必须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建立解答该类试题的答题模式,并用规范而专业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具体答题思路是:首先要对题目涉及区域进行区域空间定位(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明确区域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图文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特征分析;在描述时要注意梳理、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并且做到简洁、准确地描述。 在解答区域类试题时,要把握两点: 1、要清楚某类地理事物的区位因素有哪些,如农业的区位因素、城市的区位因素等等,再结合某地的具体情况分别归类分析。 2、解题时有两个注意:一是区位因素一般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自然因素一般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水源、植被、土壤、资源等方面来分析;社会经济因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市场、政策、科技、原料等方面来分析;二是影响某事物的区位因素有有利和不利的两个方面。答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要求,按规定作答。 模板典例

公务员面试综合分析类题型的五大答题技巧

公务员面试综合分析类题型的五大答题技巧 面试中综合分析类的题型是必考题型,也是最难的题型。 综合分析能力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如何在短期内提高自己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呢?如何将个人的综合素质在面试中充分的发挥呢?这就需要对综合分析能力考试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做到“有的放矢”。 一般来说综合分析能力题包含内容较为广泛,其中涉及到人际关系意识与技巧的考查、对职业的定位,和时政热点的分析等等。具体包括以下几种出题模式:一是给出一些社会流行观点,让考生去评价;二是给出当今社会上一些热点现象,让考生针对现象或者是反映的问题进行观点阐述。下面是公务员面试中出题频率比较高的几种题目类型: (一)普通型(理解型) 如:1.怎么理解科学发展观? 2.谈谈你对以人为本的认识? “如何理解和谐社会?”等。这类问题与国家大政方针有关,要考生对国家大政方针熟知并能结合报考职位流利地表达。 这样的题型,是最基础的题型,发散性非常强,可以宏观的看,也可以抓住某一点具体的谈。一般来讲,开头先解释下题中涉及的名词,再交代一下背景,把科学发展观或以人为本与公务员联系起来,与人民群众联系起来,与自身联系起来。由大到小,由抽象到具体,这样会避免大而空,适合理论基础薄弱的同学。同学们要学会把题目向自己擅长的方面引导,具有这种能力,一切面试题目都会迎刃而解。 3.如果你成为一名公务员,你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 这道题比前两个题上升一个层次,前两个题中只有一个元素,而这道题中有两个元素,“公务员”与“政绩观”的关系。通常是提出问题(解释名词或描述现象),分析政绩观(阐述树立政绩观的原因、重要性、影响),措施(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实际上是按照申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包括重要性、原因、影响等),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答题的。这里要注意,申论和面试是相辅相成的,面试是口头申论,毕竟不是书面申论,所以申论强调全面性,答面试题只要围绕一点谈透就可以,不用面面俱到。 (二)消极型 如:1.两会期间,有代表反映地方存在“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的现象,请你谈谈看法。

2017史上最全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归纳_图文

2017届三中高三地理葵花宝典之 ------你不能错过的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 一、特征类答题模板 1、☆☆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 (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3. 地势起伏状况(xx边高,xx边低) 4.主要典型地貌(如喀斯特地貌,黄土地貌,黄土地貌,雅丹地貌,有就写,没有省略) 【例题答案】:该地主要由低山丘陵构成,东北部有少部分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起伏较大。 2、☆☆☆如何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大/小、有无断流(看河流流量取决于该地降水特征,一般 降水丰富的地区河流流量大,内陆地区/内流河河流流量小;看河流季节变化,一般河流流量在冬夏季流量有明显变化的可称流量季节变化大,如长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流量季节变化大,如欧洲西部河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流量季节变化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流量,如流经地区植被较完好,则含沙量小,如 流经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则含沙量大,比如,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区,含沙量大。也可以 看流量,一般来说,流量大的河流含沙量会相对较小,反之,含沙量较大。 3、结冰期:有无、长/短(热带亚热带(包括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区的 河流没有结冰期,因为这些气候最低温都大于0℃,反之,如温带季风气候,河流有结冰期,因为冬季气温会低于0℃)在我国,在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没有结冰期,秦岭淮 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 4、汛期:主要回答有/无汛期,汛期主要在xx季节(指河流在冬夏季水位会有明显变 化,如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汛期主要在冬季,但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终 年多雨,所以这些气候区的河流没有明显汛期) 5、河流补给类型:以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补给,以我国为例,东部季风区 河流一般以降水补给为主,如果是较高纬度的平原地区(东北地区)则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如果是海拔较高的高山或高原,则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如青藏高原,西北地区) 6、水能:判断河流谁能是否丰富有两点:①流量大②落差大 【例题答案】:如长江水文特征: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小;没有结冰期;汛 期主要在夏季;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上游水能丰富,下游航运价值高。 3、☆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长度 2.流程(流程即河流长度,是指从河流源头到河口的长度)、流向(主要根据地势判断) 3.流域面积大小 4. 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水系类型主要分为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向心状水系、梳状 水系和羽状水系。海河五大支流在天津汇合,并经由同一条干流流入海洋,形似芭蕉扇的茎与柄,故称其为扇形水系;长江支流众多,其与干流组成的形状像树干与枝丫,故 称其为树枝状水系;四川盆地四周地势高,支流从四周向中心汇聚,形成的是向心状水系;淮河的主要支流平行分布在淮河北岸且几乎都与干流垂直,形似梳子,故称其为梳

综合题的常见答题模板

综合题的常见答题模板 ☆地理位置分析:绝对位置+相对位置 1.海陆位置; 2.经纬度位置; 3.大洲交界或国界位置; 4.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 5.经济和军事位置; 6.相邻地区(经济发达区) ☆描述某地的地形特点:①以什么地形为主(五大类地形)②地势起伏(大、小)③地势特征(哪里高哪里低)。 ☆描述某地的地势特点:哪里高,哪里低。或地势起伏大或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某地地形分布特点:描述哪个方位是什么地形即可。(注意和第1种问题的区别) ☆判断地形地势的依据:①等高线的分布②河流流向③水系的形状(向心状即盆地,放射状即山地) ☆我国一些地形区的地貌(地形)特征:①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②云贵高原:崎岖不平③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④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⑤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分析某区域地形地貌成因: (1)流水的侵蚀:黄土高原地貌、河流峡谷(V形谷如三峡)、瀑布、丹霞地貌(广东)。(2)水对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的溶蚀和侵蚀作用:喀斯特地貌(桂、贵、云)。 (3)流水的冲积(堆积或沉积)作用:平原、冲积扇和三角洲和崇明岛(冲积岛) (4)风力的侵蚀作用: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城堡、戈壁、雅丹地貌(新疆)。(5)风力的沉积作用:沙丘(沙漠)、黄土高原。 (6)冰川的侵蚀作用:挪威的峡湾(U形谷、冰斗、角峰)和五大湖,欧洲的许多湖泊(千湖之国芬兰的湖泊)。欧洲的地形 (7)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渭河谷地、汾河谷地、鄱阳湖、贝加尔湖、坦葛尼喀湖、死海、台湾海峡等。 (8)岩层断裂上升(块状山):泰山、庐山、华山等。 (9)板块相撞: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和高大年轻的高原(如青藏高原)、海沟、地震、太平洋中的岛弧。 (10)板块张裂,地壳下陷:东非大裂谷、红海、死海、约旦河谷、大西洋。 (11)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珊瑚岛):马尔代夫、南海诸岛、太平洋诸多岛屿、大堡礁。 (12)由火山的喷发物堆积而成(火山岛):夏威夷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等。 (13)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易被侵蚀。 (14)向斜成山:向斜槽部的岩层受挤压,坚实不易被侵蚀。 (15)渭河平原的成因:地壳断裂下陷,流水的沉积作用。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高低(决定因素)。具体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地势。阴坡\阳坡,海拔高度 3.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大陆性\海洋性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大气环流和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九类综合题答题建模措施类

九类综合题答题建模——措施类 一、设问形式 措施类试题的设问中常见设问词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常见问题有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的治理措施,人口、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措施,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的解决措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等。 二、思维建模 在解答措施类试题时,要把握两点: 1、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的考查,在解答该类试题时也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或不足,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2、解题时有两个注意: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应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一般应该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应尽量全面,而且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1、下图为某城市规划图。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市治理交通拥堵提出合理措施。 2、读下图,回答问题。 (1)近几十年来,我国西部雪线高度有不同程度升高的趋势,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有何解决措施? (2)河流②流域内种植业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有何相应的治理措施?

3、2010年11月8日,新疆举办"海水西调"论坛筹划引渤海海水入疆。该项目设想,通过大量海水填充沙漠中的干盐湖、咸水湖和封闭的构造盆地,形成人造的海水河、湖,从而镇压沙漠。在地势落差大的区域还可设发电厂、对冲前期的投入成本。专家预言这一项目6年内即可实现,届时每吨入疆水的价格约为8元左右。"引渤入新"工程沿途的生态问题严重,治理沿途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4、读下图,甲、乙区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什么,其对应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综合分析类 答题套路

综合分析模块 社会现象类试题 分析维度:制度、观念、舆论、政治、经济、文化、执行、监督、礼仪 社会现象类试题是国家公务员面试的重中之重,历来受到面试命题人员的重视。从题量分析,考生能够做好社会现象题,对综合分析题的掌握就完成了一半;如果从答题思路,思维模式来看,能够做好社会现象题,对综合分析题的解题思维基本上就掌握了。因此,考生在学习社会现象题的解题技巧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掌握有效的解题思路,并能够在实际的练习中熟练使用。这样,考生就能够在公务员考试面试中,应对综合分析题,无往而不胜。 总体上,此类问题可以遵循“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这个思路来组织答案。在应答社会现象类综合分析题的时候,考生要灵活使用这个答题思路。结合社会现象类试题的考查特点,社会现象类试题分成三种:一是正面积极型,二是争议型,三是负面消极型。不同类型的社会现象评价和对策是有所区别的,因而具体的答题思路也是有一定区别的: 社会现象类试题解题技巧之“三步走”战略 所谓破题表态就是自己对某一社会现象的一个基本认识和评价,这是考生答题的出发点,破题关键在于能够把握自己的身份定位,站在一个适当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出价值判断,表明自己的态度;分析论证部分,就是要调动我们所拥有的储备,将我们做出判断的原因阐述清楚,这一部分是我们“三步走”战略中最重要的区别所在,不同性质的社会现象要具体分析;拔高升华部分,通常是需要结合自己的思考,将题目的回答提升到一个高度,不拘泥于题目,体现出自己的独到见地,而不是假大空的套话。考生以上述方式具体答题的时候,就能够避免陷入模式化的怪圈而不能自拔。 以2011年2月25日上午国税系统面试真题(面试单位:北京国税、天津国税)为例: 现在流行国学热,不少学校让小学生学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并要将国学作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地理综合题答题模式训练4

地理综合题答题模式训练 成因分析类 一、设问形式 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能检测考生的思维过程,因而成为地理非选择题的常见设问类型。命题形式上,本模块常以区域图为信息的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二、答题模板 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来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宗教等方面来分析。 三、部分常考地理要素的相关因子分析 要正确回答原因类试题,同学们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下面是部分常考地理要素的相关因子分析。 1.气候的成因 (1)气温的高低????? 纬度——太阳辐射洋流——寒暖流 海陆分布——海陆热力差异 地形——地势高低人——植被破坏和城市热岛 具体:①.纬度高低(决定因素)。具体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较差大于高纬度地区、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②.地形地势。阴坡\阳坡,海拔高度 ③.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大陆性\海洋性 ④.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⑤.大气环流和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⑥.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⑦.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2)降水的多少????? 风压—环流形式西风带、低压带、海风 是多雨的 地形—迎风坡与背风坡 洋流—寒暖流人—对林、草、湖、湿地的破坏与保护 具体 :①.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②.地形:迎风坡、背风坡(焚风效应、雨影区)。半山腰的降水量最大 ③.地势高低:海拔高,水汽难以到达。 ④.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⑤.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⑥.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⑦.人类活动 (3) 雾、霜的影响因素分析: ①.湿度(河流湖泊附近、水库附近); ②.地形(低洼地、山坳里);

中考数学综合题解题思路分析

中考数学综合题解题思路分析 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李建国 纵观近五年的上海市数学中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数学综合题的重点都放在高中继续学习必须的函数问题上。此类题在中考中往往有起点不高、但要求较全面的特点。常常以数与形、代数计算与几何证明、相似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画图分析与列方程求解、勾股定理与函数、圆和三角比相结合的综合性试题。同时考查学生初中数学中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和几何运动变化等数学思想。此类题融入了动态几何的变和不变,对给定的图形(或其一部分)施行平移、翻折和旋转的位置变化,然后在新的图形中分析有关图形之间的关系。其特点是: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验、猜想、证明的探索能力。解题灵活多变,能够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难度,但上手还是容易的。此类题还常常会以几个小问题出现,相当于几个台阶,这种恰当的铺垫给了考生较宽的入口,有利于考生正常水平的发挥。而通过层层设问,拾级而上,逐步深入,能够使一部分优秀学生数学水平得到体现。数学综合题关键是第24题和25题,我们不妨把它分为函数型综合题和几何型综合题。 函数型综合题 这通常是先给定直角坐标系和几何图形,求(已知)函数的

解析式(即在求解前已知函数的类型),然后进行图形的研究,求点的坐标或研究图形的某些性质。初中已知函数有①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和常值函数,它们所对应的图像是直线;②反比例函数,它所对应的图像是双曲线;③二次函数,它所对应的图像是抛物线。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主要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关键是求点的坐标,而求点的坐标基本方法是几何法(图形法)和代数法(解析法)。此类题基本在第24题,满分12分,基本分2-3小题来呈现。 几何型综合题 这通常是先给定几何图形,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然后有动点(或动线段)运动,对应产生线段、面积等的变化,求对应的(未知)函数的解析式(即在没有求出之前不知道函数解析式的形式是什么)和求函数的定义域,最后根据所求的函数关系进行探索研究,探索研究的一般类型有:①在什么条件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②四边形是菱形、梯形等;③探索两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相似;④探究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等;⑤探索面积之间满足一定关系求x的值等;⑥直线(圆)与圆的相切时求自变量的值等。求未知函数解析式的关键是列出包含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即列出含有x、y的方程),变形写成y=f(x)的形式。一般有直接法(直接列出含有x和y的方程)和复合法(列出含有x和y和第三个变量的方程,然后求出第三

本人综合分析类题答题思路

(本人综合分析类题答题思路)请各位考友给予点评批评,谢谢!各位q友,现将自己回答的几个看法类题的思路打印出来(答题是以报考宣传部为职位),期盼诸位能抽出宝贵的时间在方便的时候给我指出在答题思路和答题原则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正和完善。万分感谢!另外通过在yy上训练,发现自己在面试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声音小,底气不足;2、回答问题从头到尾一个语调;3答题过程中恩恩较多;4、感觉在回答的时候几句话翻来覆去的说。期待您的点拨,谢谢! 1、关于读书型政府谈谈你的看法。 答:关于读书型政府,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当前大力推进的读书型政府建设意义重大: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素质,有利于改进机关作风,有利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推进。 第二、推进读书型政府也是现实需要:当前部分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因为工作繁忙、社会交往频繁,应酬较多,从而放松了读书,推进读书型政府,可以把他们从饭桌上拉到课桌前来,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第三、书籍的海洋浩瀚无边,在推进读书型政府建设中应该有选择的读书。要多读党的理论政策、思想道德方面的书,提高理论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多读党纪国法方面的书,提高法律意识和防腐拒变的能力;多读工作业务方面的书,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第四、作为党委宣传部门的公务员,应该借“读书型政府”的东风,

深入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尤其是科学发展观理论,坚定自己的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保证我们党的理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好指南。 2、政府为了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出台政策每人每月收取20元。谈谈你的看法。 答:对于这项政策,我有一下几点看法: 第一、我觉得这项政策的提出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对于部分得大病的群众,减轻了他们的医疗负担,使他们的疾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 第二、我觉得这项政策还不够细致、还有不合理的地方。因为这种一刀切的人做法会增加那些没有生病和得小病的群众来说,反而总价了他们的负担,这人与减轻人民群众负担的初衷想违背。 第三、对这项政策应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一方面对群众要区别对待,尤其是对于没有生病和得小病的群众,不让他们硬性的缴费;另一方面要加大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减低药价、医疗费用等方面,政府通过加强监管等方式,从源头上解决医疗费用较高问题,切实减轻人面群众负担,是农民兄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3、谈谈你对国家鼓励大学生下基层及从基层选拔干部等政策的看法。对于国家鼓励大学生下基层及从基层选拔干部等政策,我有以下几个

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归纳!最新

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归纳 思路要点:分值决定要点,题型归类莫搞错。 表达语言:专业化,别错字,要点不重复、不拆分、序号化。 题型归类:指出列举归纳、简述概述综述、分析推测比较等不同层次行为动词。1)原因(自然、人为) 2)条件(有利、不利) 3)影响(正面、负面) 4)区位(自然、社会、经济、环境)5)效益(经济、社会、环境)6)措施(生物、工程、技术、管理) 7)重大工程意义(涉及两端、中间)或(包括经济、社会、生态) 8)要素(总量、较差、结构)9)评价( 积极、消积) 10)特征(数值大小、分布疏密、水平高低、结构简复、变化快慢、时间分配) 五步操作程序: (1)细审“题干”。抓住“关键词”和“修饰词”、“限定词” 模拟训练:①从大气环流角度,解释两地气候特点及成因②分析图示地区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③结合图示地区的地形,评价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④比较两地水土流失带来损失的差异性,并分析其 主要原因⑤从环境角度,分析该城市工业布局的合理性。

“先自身原因,后其它原因”;(先主后次、先上后下、先内后外)(5)书写答案。“地理语言(避免大白话)”、“套装语言(不用自造语句)”、“逻辑语言(不得互相矛盾)”、“精炼语言(不要同样意思,反复罗嗦诉说)”、“一语中的(语言不绕弯子)”。 三大思维:A比较思维能力、B综合思维能力、C区域思维能力 ☆等值线判读:气温、降水、气压、海拔、盐度 ⑴读数值:同线等值、等差不变、极值确定 h=(n-1)·d~(n+1)·d ⑵看形状得特征:熟练判读中国世界1/7月气温分布图 ①疏密状况推知差异大小:温差、坡度等 ②延伸方向推知递变规律:等温线判断南北半球 ③弯曲方向推知高低: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④闭合中心推知范围值:大于大、小于小 ☆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矿产等,突出重点 ☆如何描述位置特征:绝对位置+相对位置: 1.海陆位置; 2.经纬度位置; 3相对位置; 4.大洲交界或国界位 置; 5.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6.经济和军事位置; 7.相邻地区(经济发达区)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势起伏状况(哪高哪低),识记重要剖面特征. 2.地形类型(五种,单一或为主)及其分布。 3.有何特殊地貌(沟谷、峡湾、喀斯特、冰川、熔岩)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总量=强度X日照时间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 4.大气清洁度:城市和乡村 ☆影响气温的因素:平均值、日较差、年较差、积温等特征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年较差(低纬度气温日较差大于、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形态):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日、年较差变化(内陆较大)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地面状况: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人为废热)、温室效应(CO2↑O3↓)、湖泊效应(植树、水库) ☆影响降水的因素:降水总量、雨季长短、季节年际变化等特征1.大气环流:三圈+季风。上升气流多雨,下沉少雨;迎岸风多雨,离岸风少雨 2.地形:迎风坡多雨,且向上递增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森林为标志 3.海陆位置:沿海有海洋迎岸风的多雨,且向内陆递减;盛行离岸风少雨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影响水汽蒸发和气流上下运动 5.地面状况: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尤其内陆影响水汽蒸发 6.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森林、湖泊有利水汽蒸发,易云雾 ☆影响气候的因素:气温、降水、季节组合特征 ☆雾、霜的影响因素:需要水汽来源和近地面冷却条件,多与逆温有

九类综合题答题建模评价

九类综合题答题建模——评价类 一、设问形式 评价类试题的设问中一般有“评价”“影响”“分析”“利弊”等关键词,常见问题有评价大型工程(如水库建设、跨流域调水、能源跨区域调配等)带来的影响,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优劣,评价工农业、城市区位。 例题1 读珠江流域图和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 (1)评价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三角地区的主要影响? (2)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水电除外)。 图中信息:图名:珠江流域图河流省级行政区分布水电站分布矿产分布经纬度 设问立意:第(1)问考查水电开发对地理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影响。第(2)问考查如何因地制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思维线路:第(1)题应从利弊两方面考虑,开发水电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的影响。正面影响主要是满足能源需求,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修建水库和大坝,有利于防洪、灌溉。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入海水量减少和泥沙减少引起珠三角咸潮、土壤盐碱化等问题。第(2)题,从图中可知该地区锰、锡等金属资源丰富,可利用丰富廉价的水电资源发展耗能、耗水较大的金属冶炼工业;地处我国华南和西南地区,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可以发展木材加工和制药工业;该地区具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可以发展旅游业;可以利用其丰富的淡水资源发展水产养殖业。 参考答案:(1)满足珠三角地区用电需求的增长;改变珠三角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入海泥沙减少,珠江三角洲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有利于提高珠三角的防洪和防旱能力。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总结-精华整理版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总结 一、前提:熟悉区域地理,掌握双基和主干知识。 二、基础:明确高考地理常见简答题的答题思路。 三、关键:熟悉近几年地理考题常见的答题模式 ◇近几年地理考题常见答案的组织模式之归纳: 1) 原因(自然、人为)2) 条件(有利、不利)3) 影响(正面、负面)4) 区位(自然、社会、经济) 5) 效益(经济、社会、环境)6) 措施(生物、工程、技术) 7) 重大工程意义(两端、中间)或(政治、经济、民族、国防) 8) 要素(总量、结构)9) 评价( 积极、消积) ◇近几年考题常见的地理特征描述答案组织模式之归纳: 1) 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生物、矿产或其它资源) 2) 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相邻位置) 3) 水系特征(支流、流程、流域、流向) 4) 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变化、流速、含沙量、结冰期) 5) 降水特征(降水总量、雨季长短、季节变化) 6) 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季节组合) 7) 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起伏、主要地形区、海拔状况) 8) 农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种植历史经验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9) 工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 10)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主要从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规律)和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两方面概括) ◇分布规律问题: 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面"是哪种分布趋势 1) "点"状分布一般有"沿某个方向区域较稀或较密";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 2) "线"状分布应说明其沿哪个方向的走势及其稀密特点。 3) "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 4) "点、线、面"综合考虑解答。 四、提升:明确题中常见行为动词的答题要领 简述--简单扼要叙述,须把握要点; 简析--简单分析,提出论点即可; 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 综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叙述; 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 写出--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 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如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 对比(比较)--列表比较相同、相异、相反、相似的地理事物,可先后对比或并列对比;分析相同事物间的差别、不同事物间的联系; 评价--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进行实施可行性评价或优势与不足评价,这需要平时树立科学的观点,具备正确的地理思想; 概括--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予以概括要点等。

综合素质答题思路

?材料题回答思路: ?首先要对材料中教师的行为做一个总的评判(对或错)。 ?第一,明确标准,明确素质教育、以人为本、教师专业、教师职业道德等理论的基本点,(关键得分点) ?第二、结合材料,将理论点和材料的容结合在一起述,不能只罗列干巴巴的理论,否则就是失去了材料分析的命题价值。 ?第三、“评”和“析”结合,评是评价,析是分析。 ?第四、回答要全面、简洁。 根据历年考试材料题是三个:一个是职业理念的,一个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是一般的阅读理解题。职业理念可能是分开的,比如从教育观、学生观或者教师观的角度来思考。教育观即是素质教育,学生观就是育人为本,中小学就是以人为本,教师观主要是教师角色。回答哪一种材料,就是去找他们的关键点。回答是结合材料找出3(适当增加或减少)个关键点做答,几个关键点分几段。下面概括总结关键点如下,大家可以自己在适当扩展,以自己能记住为目的,考试时,把材料中的教师行为尽量和关键点考上,稍作扩展分析即可。(是符合或者违背)。 ?(一)(教育观)素质教育的关键点 ? 1.面向全体 ? 2.全面发展 ? 3.个性发展 ? 4.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5.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 ? 6.可持续性发展 ?7.教学容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二)(学生观)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关键点(中小学)如果是幼儿就把学生换作幼儿即可 ?综述.教育活动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 1.学生是发展(成长)中的人宽容缺点、动态眼光看待 ? 2.学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 ? 3.学生是独立(意义)人格的人平等关系、启发引导、尊重? 4.学生是独特(个性)的人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5.学生是(完整)全面发展的人关注全面、公平公正 ? 6.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三)教师观的关键点 ?教师角色: ? 1.促进者 ? 2.合作者 ? 3.引导者 ? 4.反思者 ? 5.课程开发者和建设者 ?(四)教师职业道德关键点 ? 1.爱国守法 ? 2.爱岗敬业 ? 3.关爱学生 ? 4.教书育人 ? 5.为人师表 ? 6.终身学习 ?(五)教师和家长关系关键点: ? 1.平等合作 ? 2.相互尊重 ? 3.相互支持 ? 4.相互理解 ? 5.相互配合 ? 1.转变(树立)观念 ? 2.良好的沟通习惯 ?恰当的沟通方法 ?尊重家长、换位思考 ?教育学生尊重家长 ?(六)教师与领导之间关系: ?尊重领导、服从安排 ?支持领导、付诸行动 ?顾全大局、工作为重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建模—成因类 (1)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建模—成因类 一、思维建模 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能检测学生的思维过程,因而成为地理综合题的常见设问和考查形式。命题形式上,常常以区域图为信息的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成因分析类答题模板: 1.获取地理现象以及信息,把握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要认真阅读题干材料,根据题目问题的要求,搞清楚重要地理因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的“因”与“果”的关系。 2.明确分析内容 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来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宗教等方面来分析。 地理要素形成因素 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天气和气候、地势高低与坡向等 等温线走向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和地面状况等 降水海陆位置、天气气候、天气系统、地形、洋流、植被和水文、人类活动等盐场形成地理位置、海岸地形及特征、天气和气候特征等 3.规范书写答案、 在做好作答准备工作后,要精心组织,按照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清楚层次,合理安排,做好最终答案的规范书写。 二、模板典例 例1.[2014 课标全国II,36,22分]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图7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6分)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

2018中考二次函数综合题的解题思路

专题七二次函数综合题的解题思路 一、方法简述 二次函数综合题通常作为压轴题, 意图通过压轴题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挖掘学生继续升学的潜力。压轴题设置常见有探究型问题、开放型问题、运动变化型问题、操作型问题、应用型问题等。压轴题常以支撑整个初中数学的核心知识与重要思想方法为载体, 突出能力考查,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计算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主要的形式上是以函数为载体考查函数或几何,其中函数的载体以二次函数为重点。函数考查的内容有求函数的解析式、求相关点的坐标、求函数的最值、研究函数的图象、函数的性质等。代数方面涉及的知识主要有方程、函数、不等式、坐标、和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函数的应用)等。 函数不仅与数学其它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还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因此,它是联系数学知识间或数学与实际问题间的纽带和桥梁,是中考数学试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呈现方式灵活多变,特别在压轴题中,函数常常起着其他知识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次函数是初中学习的重点与难点,也是高中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内容。以二次函数为背景的试题常受命题者的青睐,能够全面考查用数析形的技能与计算能力,这也是学生将来学习高中数学知识所必备的。但受所学知识限制,命题一般不会用以纯函数的形式出现,而是结合几何图形或点的运动使几何图形发生变化,从而让代数与几何有机结合起来. 在实际问题或综合问题中,一般首先是函数思想指导下确定或选择运用函数,然后建立函数,最后根据函数性质解决相应的问题,突出考查了函数思想在动态几何中的运用.随着对《课程标准》基本理念被更为广泛和更为深入地认识,对“合情推理”与“数学活动过程”的考查也呈增强之势.因此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让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并从中体会及感悟积极的态度与科学的思想方法所蕴涵的意义和作用,都是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及学习能力提高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二、解题策略 二次函数综合题,综合了初中代数、几何中相当多的知识点,如方程、不等式、函数、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内容,有些又与生产、生活的实际相结合,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化归思想、分类思想、数学结合思想,以及代入法、消元法、配方法、代定系数法等。解题时要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数学思想方法、解题技巧的灵活应用,要抓住题意,化整为零,层层深入,各个击破,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综合题答题技巧总结

综合题答题技巧总结 一、前提:熟悉区域地理,掌握双基和主干知识。 二、基础:明确高考地理常见简答题的答题思路。 三、关键:熟悉近几年地理考题常见的答题模式 原因(自然、人为); 条件(有利、不利); 影响(正面、负面) 评价(积极、消极);区位(自然、社会、经济); 效益(经济、社会、环境生态);措施(生物、工程、技术); 要素(总量、结构) 具体答题模式总结如下----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5.特殊地貌(如冰川地貌、喀斯特地貌、风积或风蚀地貌等) 【注】前3点是常答点 ☆如何描述气候特征 1气温(热量):空间分布,季节变化,年、日较差,积温 2.降水:空间分布,季节变化 3水热组合状况(如“雨热同期”“夏季寒冷干燥”等) 4光照:强弱,多少 5.风:风力大小,空间分布 【注】前3点是常答点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注】前4点是常答点 ☆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注】1、2、4、5点是常答点 ☆影响太阳辐射(光照)的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 4.空气密度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气候特征、河流补给、流域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土壤特性、降水集中程度 3.结冰期:有无、长短。 凌汛:(前提:有结冰期,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即汛、枯变化。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流程(长度) 4.落差大小(水能)

结构化面试备考之“综合分析——积极现象”答题思路解析

结构化面试备考之“综合分析——积极现象”答题思路解析 河南华图教研中心来文清 在结构化面试中题型中,有些时候会要求考生针对一种有积极意义的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考生感觉针对积极的现象发表看法,就是一味说好,其实这种看法有些偏颇。一味说好会显得很空,关键是要结合当前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社会热点来谈,这样才能在积极现象答题中展现亮点,从而赢得考官的青睐。那么究竟应当如何作答,接下来通过一道真题解析来进行讲解: 【例】温总理就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向工人、农民工等11位基层群众代表征求意见,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解析】 温总理向农民、工人征求意见正是我党执政为民的最佳体现。同时,这也是政府职能真正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表现。我认为此举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批注:述背景,破本质。通过对现象背景的陈述,把问题放在社会大环境下进行分析,同时,表明自己的态度】一方面,向农民、工人等征求意见,广泛听取民众呼声,能够让政府工作报告更贴近现实,十二五规划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能够使我们制定的政策更加契合国家实际情况,因为最能反映政府工作情况的就是基层。 另一方面,问政于民也是百姓参与国家管理可行方式,有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政府制定政策是为了更好的为民服务、造福于民,是亲民、爱民的体现,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集中表现。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们应该为人民谋利益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府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批注:谈影响,通过对积极的方面的政策今后产生的影响及意义的分析,从而展示对政策、现象等的理解程度】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温总理向农民、工人征求意见的举动,对我国各级政府的工作、对我们广大的民众来说都有很大的启示: 其一,温总理的问政于民对各级政府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国家总理都能倾听民生,制定政策计划前向百姓征求意见,这些彰显了我党和政府是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么各级政府机关在制定政策和措施前也应该更加重视百姓需求,充分听取民意,把向民众听取呼声作为一项日常工作,而不是为了彰显政府的亲民形象而做出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

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 高考地理非选择题的答题模版——自然地理部分 ☆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 「自然条件」1. 地形: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2. 气候: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冰期短。3. 河道:宽阔平直,水深。「社会经济条件」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量大 ☆河流的治理原则、措施:治理原则上游:调洪中游:分洪、蓄洪下游:泄洪、束水 治理措施上游: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自然原因」1. 水系特征(a.流域广,支流多;b. 含沙量大;c. 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2. 水文特征(a.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b. 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该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人为原因」1. 植被破坏(a.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b. 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2.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某地区缺水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原因「自然原因」1. 气候:降水较少或不充沛、蒸发量大、季节分配不均2. 河流:地表径流量较少。「人为原因」1. 用水量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2. 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 解决措施 1. 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以提高供水能力2. 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工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如:喷灌滴灌) 、制定法律法规,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 1. 坝址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口袋形区域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 。 2. 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地方,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 3. 气候水文条件:保证水量充足。 4. 考虑修建水库是否需要移民,占地搬迁情况,尽量减少淹没居民点。 ☆水库的作用:1. 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2. 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3. 有利于发展旅游业4. 具有防洪作用 5. 具有发电价值6. 具有灌溉功能7. 提高航运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